湿地保护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6 15:33:45

湿地保护

湿地保护范文篇1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湿地保护,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湿地,是指适宜喜湿野生生物生存、具有较强生态调控功能的潮湿地域,包括湖泊、河流、水库、河口三角洲、滩涂、沼泽、湿草甸等常年积水和季节性积水的地域。

第三条湿地保护工作遵循保护优先、突出重点、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湿地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和组织实施湿地保护规划,根据湿地保护需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湿地保护工作。

其他规划涉及湿地的,应当有湿地保护的内容。

第五条湿地保护工作实行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管理体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为湿地保护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湿地保护的组织、协调和监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渔)业、水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湿地保护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林业、农(渔)业、水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湿地保护意识。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湿地保护国际合作,做好国际援助项目的实施工作。

第八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遵守国家湿地保护规定,对破坏、侵占湿地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对因保护湿地而受到损失的个人或者单位应当依法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九条湿地分为一般湿地和重要湿地。重要湿地包括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和省重要湿地。

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农(渔)业、水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对本省湿地资源进行普查,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一般湿地和省重要湿地标准,提出一般湿地和省重要湿地名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

洞庭湖等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的保护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划定;省重要湿地的保护范围,由所在地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根据保护规划划定;一般湿地的保护范围,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根据保护规划划定。

第十条严格控制开垦或者占用湿地。因重点建设等原因需要开垦或者占用湿地的,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管理部门在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前应当征求同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意见。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对退化的湿地进行恢复改造。

鼓励和支持自愿从事湿地恢复改造的活动。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护湿地水资源;制定水资源利用规划时,应当兼顾湿地生态用水的需要。

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人民政府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对可控水位的重要沼泽类型湿地确定合理的水位。当水位出现异常时,当地人民政府林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恢复合理水位的相应措施。

除生活用水、农业生产用水和抢险、救灾外,在重要湿地取水或者拦截湿地水源,不得影响湿地保护最低用水需要或者截断湿地水系与水系的联系。

第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林业、农(渔)业、水利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湿地环境的监测。

禁止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向湿地排放废水和倾倒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对农用薄膜、农药容器、渔网等不可降解或者难以腐烂的废弃物,其使用者应当回收。造成湿地环境污染的,应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依法采取治理措施。

第十四条禁止在湿地狩猎、捕捞、采集国家和本省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重要湿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确定并公告湿地禁猎区、禁渔区、禁采区和湿地禁猎期、禁渔期、禁采期。

禁止捕杀候鸟。在候鸟越冬、越夏期,不得在候鸟主要栖息地进行捕鱼、捡拾鸟蛋等危及候鸟生存、繁衍的活动。候鸟主要栖息地和越冬、越夏期的起止日期,由候鸟主要栖息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并公告。

第十五条向湿地引进外来物种的,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试验。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引进的外来物种进行动态监测,发现其有害的,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上一级林业或者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并采取措施,消除危害。

第十六条开发利用湿地资源,应当坚持经济发展与湿地保护相协调,维护湿地生态平衡,严格按照湿地保护规划进行,不得超出湿地资源再生能力,不得破坏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第十七条对下列重要湿地,应当按照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并设立管理机构:

(一)有代表性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的;(二)生物多样性丰富、生物高度聚集或者珍稀、濒危物种集中分布的;(三)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鸟类的繁殖栖息地或者重要迁徙停歇地;(四)其他有特殊保护价值或者重要科学研究价值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第十八条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等活动的,应当事先向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湿地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禁止人口定居,原有居民由湿地自然保护区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限期迁出并妥善安置。

第十九条因科学研究需要进入湿地自然保护区缓冲区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和标本采集等活动的,应当事先向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经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禁止在湿地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内开展不利于湿地保护的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十条在湿地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开设参观、旅游项目的,由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出方案,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湿地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禁止在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开设不利于湿地保护的参观、旅游项目。

第二十一条在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

在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湿地资源的生产设施;建设其他项目,其污染排放不得超过国家和本省规定的污染排放标准。在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已建成的设施,其污染排放超过国家和本省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造成损害的,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第二十二条因防治血吸虫病等向重要湿地施药,负责施药的单位在施药前应当通报当地人民政府林业、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共同采取防范措施,避免或者减少对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珍稀野生动物救护机制,及时受理有关救护报告,对受伤、搁浅或者被困的珍稀野生动物采取紧急救护措施。

第二十四条对有特殊保护价值但不具备划定为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件的湿地,可以由湿地所在地县级或者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湿地保护小区,或者由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建立湿地公园。

第二十五条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农(渔)业、水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全省湿地资源监测指标及技术规范,建立湿地资源档案,开展湿地资源动态监测和研究,发现湿地资源受到破坏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湿地保护规划制定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林业、农(渔)业、水利、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执行本条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于每年初向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上年度湿地保护情况。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影响湿地保护最低用水需要或者截断湿地水系与水系联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在候鸟主要栖息地进行危及候鸟生存、繁衍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条例的其他有关规定,法律、法规已规定处罚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处理。

湿地保护范文篇2

1971年2月,前苏联、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6个国家在伊朗小镇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湿地公约》把湿地定义为:天然或人工的、永久性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水区。按照这个定义,湿地包括滨海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四大类自然湿地以及人工湿地,共40种类型。

湿地拥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及社会效益。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固定二氧化碳、调节区域气候,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防浪固岸;湿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提供丰富的动植物食品资源、工业原料和能量来源,为人类提供聚集、娱乐和科研教育场所。鉴此,湿地与森林、海洋一道被公认为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的重视与关注。在这些国家和非政府组织的敦促与影响下,原先湿地保护管理不力的国家逐步加强了湿地管理,提高了湿地保护的能力。

我国是湿地资源大国,根据1995年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我国单块面积大于100公顷的湿地总面积为3848万公顷(其中人工湿地只包括库塘)。湿地资源数量居世界第四、亚洲第一。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湿地公约》划分的40种湿地类型在我国均有分布。因此,我国的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已经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区域。特别是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的高海拔湿地,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环境,是世界特有的湿地类型,是亚洲许多重要河流的源头,被誉为“亚洲水塔”。位于我国青海的三江源湿地,其水量分别占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25%、49%和15%,在维护我国乃至亚洲地区的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管理工作。1992年,我国政府加入《湿地公约》,并将我国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此,我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湿地保护上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湿地保护管理列入了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制定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完成了湿地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完成了首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目前,全国约40%的自然湿地被纳入400多处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综合管理能力有所提高。特别是国家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以来,林业部门在若干生态脆弱、生物多样性丰富的重要湿地中,创造性地开展了多项具有普遍示范意义的湿地保护和恢复试点项目,为大规模开展全国湿地保护和恢复工程积累了经验。同时,我国积极参与了湿地保护的国际合作,较好地履行了《湿地公约》等国际生态保护公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肯定。湿地国际把第一个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杰出成就奖授予我国政府,以赞扬我国在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就。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湿地保护管理仍然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我国现存自然或半自然湿地仅占国土面积的3.77%(全球湿地约占陆地面积的6%),且面积下降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我国湿地动植物种类虽然繁多,但被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的珍稀物种数量也较多,且衰退趋势明显;内陆湿地的大量丧失直接导致淡水存蓄量减少,许多自然湿地作为“天然水库”的功能已经消失,进而直接减少了地下水补充,加剧了水资源危机;湿地保护的五大主要威胁因素——开垦与改造、污染、湿地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泥沙淤积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仍然严重;自然湿地保护网络初步建立,但保护管理能力与湿地保护的目标任务明显不适应;湿地保护投入短缺,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针对当前我国湿地保护管理的严峻形势,为适应国家全面加强生态建设的新要求,今后一个时期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生态功能为中心,按照积极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紧紧依靠地方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力量,认真落实好国办《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要求,全面实施《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努力实现湿地保护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到2010年,使我国60%的自然湿地纳入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和初步扭转;到2020年,使70%以上的自然湿地纳入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湿地的保护与利用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形成较为完善的自然湿地保护网络和管理体系。

要实现湿地保护的总体目标,首先要提高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以保护为基础的思想。长期以来对“湿地”不正确的认识和对“湿地利用”的片面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错误的政策导向和经济利益驱动下的短视行为,是导致今天我国湿地得不到有效保护,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得以持续发挥的主要社会原因。因此,要实现湿地保护的总体目标,就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要树立以保护为基础的思想,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以严格保护来规范利用行为,以科学利用来巩固保护成果,把湿地保护管理引入可持续发展道路。

为了实现湿地保护的总体目标,当前要重点抓好法规、机构、科研和规划等工作:

一是尽快制定法规,做到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目前,森林和海洋均有专门的法律,各项保护管理工作已有了较好的工作基础,而湿地保护没有专门的法规,一些重要的湿地类型在国土规划中还被列为“未利用地”,从客观上加速了对湿地的开发利用行为,完全忽视了其重要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这已成为我国湿地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方针、原则与行为规范,明确各级、各行业机构的权限以及管理分工,规定管理程序、对违法行为的处罚等,已成为湿地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是完善保护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自上而下的保护管理体系。湿地作为生态系统,是由水体、河流、湖泊、野生动植物等多种单要素资源构成的,目前分属不同的部门和地方管理。但是,湿地作为复合的生态系统,更应该是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复合体,应把湿地及其所在流域看作一个大的自然经济实体,因此,不能也不应该单由一个行业或者采取一种方式来平衡解决这个大的生物系统的问题,而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流域层次上统筹考虑湿地的保护管理问题。建立自上而下的有效的保护管理体系,是既从根本上解决湿地单要素资源的保护管理问题,又把湿地作为完整的、复合生态系统进行保护的最重要的措施。在此基础上,应建立湿地保护管理的多部门协调机制,以实现保护管理的政令畅通和良性互动。

湿地保护范文篇3

1、中国湿地概况

中国地处太平洋西岸,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盛行东亚季风,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特别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雨量丰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mm以上)。由于水热条件优越,中国生物资源极其丰富,生态系统具有高度多样性,是各种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湿地总面积约6594万公顷(不含江河、池塘等),占世界湿地的10%,居世界第四位,亚洲第一位,具有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在众多的湿地中,以河流湿地、河口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海岸滩涂、浅海水域、水库、池塘、稻田等湿地类型为主。天然湿地(不含河流湿地)约为2594万公顷,包括沼泽约1197万公顷,天然湖泊约910万公顷,潮间带滩涂约217万公顷,浅海水域270万公顷;人工湿地约4000万公顷,包括水库水面约200万公顷,稻田约3800万公顷,稻田是我国河流湿地之外的最大的湿地类型。目前,按国家重要湿地确定标准,我国现有173片部级湿地,并有21处湿地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这些湿地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湿地的主要功能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湿地的水陆过渡性使环境要素在湿地中的耦合和交汇作用复杂化,它对自然环境的反馈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如食物、原材料和水资源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它能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消除毒物、净化水质,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很强的区域之一,它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蓄滞洪水、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稳定海岸线、控制土壤侵蚀、保墒抗旱、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4.1湿地的生态功能

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维护、调节河川径流和气候等方面。一是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湿地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湿地植被具有种类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许多的自然湿地为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特别是水禽提供了必须的栖息、迁徙、越冬和繁殖场所。对物种保存和保护物种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筛选和改良具有商品价值的物种,均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没有保存完好的自然湿地,许多野生动物将无法完成其生命周期,湿地生物多样性将失去栖身之地。同时,自然湿地为许多物种保存了基因特性,使得许多野生生物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生存和繁衍。因此,湿地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生物超市和物种基因库。二是调蓄径流洪水,补充地下水。湿地在控制洪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等方面的功能十分显著,是其他生态系统所不能替代的,湿地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湿地还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三是固定二氧化碳和调节区域气候。由于湿地环境中,微生物活动弱,土壤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十分缓慢,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湿地土壤和泥炭层,起到了固定碳的作用。湿地的水分蒸发和植被叶面的水分蒸腾,使得湿地和大气之间不断进行了能量和物质交换,对周边地区的气候调节具有明显的作用。四是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许多自然湿地生长的湿地植物、微生物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吸收和化学合成与分解等把人类排入湖泊、河流等湿地的有毒有害物质降解和转化为无毒无害甚至有益的物质,湿地在降解污染和净化水质上的强大功能使其被誉为“地球之肾”。五是防浪固岸的作用。湿地中生长着多种多样的植物,这些湿地植被可以抵御海浪、台风和风暴的冲击力,防止对海岸的侵蚀,同时它们的根系可以固定、稳定堤岸和海岸,保护沿海工农业生产。

2.4.2湿地的经济功能

一是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湿地提供的水稻、肉类、莲、藕、菱、芡及浅海水域的一些鱼、虾、贝、藻类等是富有营养的副食品;有些湿地动植物还可入药;有许多动植物还是发展轻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如芦苇就是重要的造纸原料。二是提供水资源。湿地是人类发展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我国众多的沼泽、池塘、溪流、河流、湖泊和水库在输水、储水和供水方面发挥着巨大效益,其它湿地,如泥炭沼泽森林可以成为浅水水井的水源。三是提供矿物资源。湿地中有各种矿砂和盐类资源。湿地可以为人类社会的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包括食盐、天然碱、石膏等多种工业原料,以及硼、锂等多种稀有金属矿藏。中国一些重要油田,大都分布在湿地区域,湿地的地下油汽资源开发利用,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重大。四是能源和水运。湿地能够提供多种能源,湿地通过航运、电能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约有10万公里内河航道,内陆水运承担了大约30%的货运量。

2.4.3、湿地的社会功能

湿地为人类提供了集聚场所、娱乐场所、科研和教育场所,湿地具有自然观光、旅游、娱乐等美学方面的功能和巨大的景观价值。长期以来,由于湿地特有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一直以来是人类居住的理想场所,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发祥地。中国有许多重要的旅游风景区都分布在湿地地区,壮观秀丽的自然景色使其成为生态旅游和疗养的胜地。城市中的水体在美化环境、为居民提供休憩空间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有些湿地还保留了具有宝贵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场所。湿地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和遗传基因等为教育和科学研究提供对象和实验基地。湿地保留的过去和现在的生物、地理等方面演化进程的信息,具有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价值。

3、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由于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湿地围垦、淤积、过度开发利用及各种污染严重,天然湿地急剧减少,湿地功能和效益不断下降,湿地资源保护面临严重威胁,对湿地的水生态环境也造成很大影响。

3.1盲目的湿地开垦和改造使湿地面积萎缩、水资源生态调蓄功能减弱

盲目的进行农用地开垦、改变天然湿地用途和城市开发占用天然湿地直接造成了中国天然湿地面积消减、功能下降。湿地面积减少使湿地调节径流的功能大大下降,水旱灾害频繁。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湿地开垦面积达1000万公顷,现存天然湿地仅占国土面积的3.77%。全国围垦湖泊面积达130万公顷以上,由于围垦湖泊而失去调蓄容积350亿立方米以上,因围垦而消亡的天然湖泊近1000个。围垦恶化了湖区的水情,直接减少了对江河供水调蓄的容积,使洪水出现频率升高;而广大圩区的涝渍水反而还要向河湖排放,又加大了江湖调蓄压力,更增加了洪涝灾害风险,已经成为制约湖区经济发展的心腹之患。围垦与湿地用途的改变,还使水生生物丧失了栖息空间,渔业生产、湿地经济植物的种植失去了发展场所,对渔业资源的破坏也相当严重。

3.2生物资源过度利用,使湿地的生态失去平衡

中国重要的经济海区和湖泊,酷渔滥捕的现象十分严重,不仅使重要的天然经济鱼类资源受到很大的破坏,而且也严重影响着这些湿地的生态平衡,威胁着其它水生物种的安全。中国许多海域的经济鱼类种类日趋单一、种群结构低龄化、小型化。在内陆湿地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如白鳍豚、中华鲟、达氏鲟、白鲟、江豚已成为濒危物种,长江鲟鱼、鲥鱼、银鱼等经济鱼种种群数量已变得十分稀少;湿地水禽由于过度猎捕、捡拾鸟蛋等导致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中国的红树林由于围垦和砍伐等过度利用,天然红树林面积已由50年代初的约5万公顷下降到目前的1.4万公顷,已经有72%的红树林丧失。红树林的大面积消失,使中国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处于濒危状态,同时使许多生物失去栖息场所和繁殖地,也失去了防护海岸的生态功能。

3.3湿地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生态环境用水得不到保证,引发许多生态问题

因过度从湿地取水或开采地下水,使西北、华北的部分地区湿地水文受到威胁。西北地区如塔里木河、黑河等重要的内流河,由于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下游缺水,大量植被死亡,沙进人退。近年来,黄河水量干枯的趋势加剧,1997年利津水文站累计断流天数达226天,占全年总天数的62%,严重影响了下游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国西部地区的湖泊也因上游地区超负荷的截水灌溉,而导致湖泊萎缩,水质咸化。

在水资源利用中,我国农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70%,但水的利用率却相当低,只有20%-4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利用率水平;此外,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还导致土地的次生盐碱化。我国的工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20%,在工业生产中,中国的工业企业单位产值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工业循环用水率很低,淡水资源浪费严重;同时,一些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将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既降低了水的利用率,又污染了湿地。

3.4湿地污染加剧,严重危害湿地生态系统

污染是中国湿地面临的最严重威胁之一,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等不仅使湿地水质恶化,而且对湿地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危害。目前许多天然湿地已成为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承泄区。我国江河湖泊的污染十分严重,根据《2002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在12.3万公里评价河长中,Ⅳ类水河长占12.2%,Ⅴ类水河长占5.6%,劣Ⅴ类水河长占17.5%。松辽河片、海河片、黄河片、淮河片污染严重,水质较差。在评价的24个湖泊中,有6个湖泊部分水体受到污染,12个湖泊水污染严重。在评价的196座水库中,水污染极为严重的劣Ⅴ类水质水库有8座。丧失了基本使用功能。

近年来,近岸海域水体也污染严重,总体呈继续恶化趋势,因水质污染和过度捕捞,近海生物资源量下降,近海海水养殖自身污染日趋严重。其中,尤以无机氮和无机磷营养盐污染最为严重,超标面很广,局部海域油类污染也较为严重,不仅破坏了海滨景观,也直接造成了生物多样性丧失。

稻田等人工湿地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产品,已成为湿地的面污染源,进而影响了内陆和沿海的水体质量。

中国酸雨主要分布于西南、华中、华东、华南地区,中心区域酸雨年均pH值低于4.0,酸雨率在90%以上。由酸雨造成的天然水体酸化现象,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危害。

3.5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长期以来,一些大江、大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的森林资源遭到过度砍伐,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影响了江河流域的生态平衡,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增大,造成河床、湖底、水库淤积,湿地面积不断缩小,功能衰退。根据全国实测河流泥沙资料分析,平均每年约有12亿吨泥沙量淤积在外流区下游平原河道、湖泊和水库中,或被引入灌区以及分洪区内。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及东北地区洪涝灾害频繁,与这些地区湿地水文发生的变化、湖泊拦蓄洪水功能下降有着直接关系。

水库是中国重要的人工湿地,目前其泥沙淤积的状况也已令人担忧。自1949年以来,中国已建成8.4万座大中小型水库,库容在4600亿立方米以上,现已淤死1000多亿立方米,直接经济损失200-300亿元,如果把造成发电、灌溉、养殖、航运等损失计算在内,损失更加惊人。

3.6海岸侵蚀不断扩展,湿地破坏严重

海岸侵蚀在中国滨海湿地区是较普遍的问题,尤其在中国南部海区更为明显。海浪、潮流、飓风、植被破坏、开采矿物和砂石是造成海岸侵蚀的主要因素。在沙质海岸区,由于采挖建筑用沙,已使许多良好的沙质海岸遭受破坏,海岸侵蚀加剧。一些沿海湿地的破坏,使许多沿海城镇受到海水严重的侵蚀和渗透。

3.7湿地退化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湿地不合理开发利用破坏了水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严重下降。长江中下游湿地区域内的洞庭湖湿地因围垦和过度捕捞,天然鱼产量持续下降,洪湖湿地鱼类从40年前的100余种降为现在的50余种。地处青藏高原湿地区域内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半咸水湖,人类活动逐步引起水体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鱼类资源锐减,从而影响鸟类和兽类的食物来源,同时,对湿地内的鸟类进行过度猎捕,特别在迁徙季节进行猎取,导致水禽种群数量大大减少。

另外,对湿地的保护管理也远远跟不上,管理较为粗放,管理机构不健全,法制体系不完善,缺乏管理协调机制,管理水平落后。公众湿地保护意识还较为淡薄,湿地保护经费短缺,监测网络、监督体系、评价制度也不尽完善,严重制约我国湿地保护事业的健康发展。

从以上湿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来看,造成湿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因素,但主要是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自然变化带来的生态环境改变影响往往是相当巨大的和不可逆转的,如暴雨洪水、气候干旱,风浪侵袭等。人为因素主要发生于人类对湿地过度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如湿地的无序开垦和改造、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污水乱排等,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也越来越强,相应对自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生态破坏、水污染、物种灭绝等等,全球气候变化等都与人类的活动有关。

4、湿地保护对策及措施

湿地不仅具有强大的社会经济功能,而且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促淤造陆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从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保护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出发,坚持“全面保护、生态优先、突出重点、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把湿地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建立湿地保护的长效机制,采取宣传、行政、法律、经济、科技、工程等各种手段和有力措施,,实行统一管理、科学管理、依法管理,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保护,充分发挥湿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态度和政府的重视程度是湿地保护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目前,社会广大公众对湿地的重要性尚认识不足,湿地保护意识仍较为淡薄,尚未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因此,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大力加强湿地保护的宣传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深入的宣传湿地的功能、效益和巨大作用,宣传国家保护湿地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法规,宣传保护湿地的科普知识,宣传保护湿地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开展保护湿地的有关活动。对保护湿地好的典型要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对肆意毁坏湿地的典型案例要敢于公开曝光,以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遏制不利于湿地保护的行为,充分认识湿地在生态建设和促进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大力营造保护湿地光荣,破坏湿地可耻的良好社会环境,形成保护湿地的良好习惯,把保护湿地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全社会共同努力,打造湿地的美好明天!

4.1坚持“五项”原则,正确对待和处理湿地保护的各种关系,实行科学保护

4.1.1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正确对待和处理湿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以及开发利用与水生态环境的关系,严格遵守自然经济规律,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湿地,坚决消除盲目无序的掠夺式开发利用,在保护中开发利用,在开发利用中保护,保证湿地健康。

4.1.2坚持人与湿地和谐共处的原则,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关系,充分认识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水生态环境,保护湿地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湿地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和义务,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要携手并进,共同努力,还湿地的美好春天。

4.1.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正确对待和处理当代与未来,眼前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保持可持续发展。

4.1.4坚持生态效益为主,各种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正确对待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用水和生活、生产用水的关系,要以资源环境定发展,使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

4.1.5坚持因地制宜、重点突出、全面保护,保护和恢复并举的原则,正确处理自然保护和人工修复的关系,恢复并保持完整良好的湿地生态系统。

4.2构建完善“五大”体系,加强湿地保护,改善水生态环境。

4.2.1组织管理及保护监督体系

湿地是一种多类型、多层次的复杂生态系统,湿地保护是一项涉及面广、社会性强、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和行业,关系多方的利益,需要各地、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严格实行统一管理、依法管理,科学管理。中央和地方自上而下都应建立强有力的湿地保护组织管理系统和有效的协调机制,统一协调区域或流域内的湿地保护工作。不断探讨湿地的合作共管等新型综合管理途径,鼓励并引导当地居民和社区组织积极参与湿地保护工作。通过部门间的联合协作,采取协调一致的保护行动,要特别加强湿地及其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有效保护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同时,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建立联合执法和执法监督的体制,大力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严格依法论证、审批并监督实施湿地保护和开发利用项目。加大湿地保护执法力度,严格执法,依法处理各类违法违纪案件,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严厉制裁过度和不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的行为,坚决打击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凡以湿地为对象的各类开发活动和开发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禁止在河源区和上游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干旱区、国家保护动植物的栖息分布区,以及对区域生态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的湿地进行破坏性的开发活动,杜绝保护区内偷猎现象,保障珍稀水禽的生境安全。对于因地制宜利用湿地资源的开发项目,也要严格管理,把开发利用的强度限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的限度之内,使其得以可持续利用,并充分发挥宣传媒体、群众团体、研究机构等的舆论监督作用,保持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良好秩序,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做好湿地保护工作。

4.2.2政策法规体系

我国有关湿地保护的法规还不尽完善,应尽快制定湿地保护及可持续利用的全国性专门的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湿地开发利用的方针、原则和行为规范,明确各级、各行业的机构权限以及管理分工,规定管理程序、对违法行为的处理方法和程序等,为从事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管理者、利用者等提供基本的行为准则,并将湿地、水资源的综合管理、环境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土利用规划、国际公约等与湿地立法协调一致,使湿地保护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同时,要尽快制定完善国家湿地保护的相关政策。在国土资源利用的整体经济运行机制下,逐步建立完善鼓励并引导人们保护与合理利用湿地、限制破坏湿地的经济政策体系。如湿地开发和利用中的有价补偿利用及生态恢复管理的政策;将水资源与湿地保护有效结合的经济政策;提高占用天然湿地的成本;制定天然湿地开发的经济限制政策和人工湿地治理、开发的经济扶持政策;建立鼓励社会与个人集资捐款以及全社会参与保护湿地的机制等。制定鼓励节约利用湿地自然资源和在部门发展中优先注意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政策,在投资、信贷、项目立项、技术帮助等方面解决政策引导问题,保证湿地资源保护和经济协调发展。

4.2.3工程体系

湿地保护工程是保护湿地的有力举措和重要保证,要从我国湿地的实际出发,根据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保护和恢复并举、全面保护和示范优先等原则,在全面规划全国湿地保护、恢复、合理利用、社区建设、生态旅游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基础上,对一些重要湿地,尤其是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及其湿地功能区进行重点保护建设,在一些典型和急需的湿地区域优先安排保护、治理和恢复示范项目,特别是要加强对生态功能的保护和恢复。根据《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从2004年到2010年,除划建90个湿地保护区外,国家还将投资建设湿地保护区225个,其中重点建设部级保护区45个,建设国际重要湿地30个,恢复71.5万公顷湿地以及38.3万公顷野生动物栖息地。到2030年,中国将完成湿地生态治理恢复140万公顷,建成53个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区,全国湿地保护区达到713个,国际重要湿地达到80个,90%以上的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使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在加强我国的湿地保护、管理、科研和监测能力建设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工程和综合治理的方法,加快湿地规划的组织实施,确保湿地保护目标任务的落实和如期完成。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抢救性保护,在湿地生态脆弱地区抢救性地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扩大湿地保护面积,积极开展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示范,抓好一批重点示范工程,以指导全面的湿地保护建设。各地要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程建设,把湿地保护纳入本地区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湿地保护,创造优美的水生态环境。

4.2.4科技和监测评价体系

加强湿地的科学研究是认识和了解湿地的主要途径,也是促进湿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在湿地基础研究方面相当薄弱,家底不清、对湿地的许多特征尚不甚了解,要通过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全面、深入、系统的了解中国湿地类型、特征、功能、价值、动态变化等,为湿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奠定科学基础,并建立湿地质量、功能和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湿地对外界胁迫的反应特点、能力、范围和阈值,挖掘湿地资源开发潜力、阈值与生态风险分析,为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建立完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技术推广管理机制和组织体系,广泛开展湿地保护、湿地资源合理利用、湿地综合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推广与交流,制定湿地野生动植物种群的总体保护规划,分步实施,引进、推广先进的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污染控制等技术,大力提高湿地保护的科技水平。

为了科学利用和保护湿地资源,要全面查清中国湿地资源现状,对全国湿地进行分类评估,构建全国湿地资源信息数据管理系统和全国湿地资源监测体系,对湿地水质变化、地下水位、植物群落、土壤养分的变化及土壤退化的情况等进行监测,以及时评价湿地生态变化状况,将湿地水文变化控制在其阈值内,通过监测网络的运行,掌握各类湿地变化动态、发展趋势,定期提供监测数据与监测报告,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对水利工程设施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并建立天然湿地补水的保障机制、湿地环境影响评价及项目审批制度,完善评价标准,实行湿地开发生态影响和环境效益的预评估;开展有关湿地环境影响的评价理论和方法的科学研究。通过调查、监测、评价和专家论证,科学评估我国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确定每类湿地可承受的最大开发利用限度,确定中国可优先利用的重要经济类型的湿地资源、划定利用类别、确定湿地合理利用开发强度及方法,对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作出相应规划,试行天然湿地资源开发许可制度,及时掌握湿地变化动态,为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4.2.5投资保障体系

湿地保护是跨部门、多学科、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因而其投入也具有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政府投入是湿地保护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各级政府要将湿地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保证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在全国与各地区的实施。同时,还要广泛地争取国际援助,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向湿地保护投资,规范地利用社会集资、个人捐助等方式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建立全社会参与湿地保护的投入机制,为湿地保护提供有力的投资保障。

4.3以湿地保护为核心,加强“三大”管理,维护良好的水生态环境

4.3.1加强水资源管理,合理配置科学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保证生态用水

水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但可利用的量只有40%-50%,人均水量是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在世界排名第109位。因此,要大力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认真搞好水资源调查规划,明确初始用水权,科学确定层层落实水资源的宏观控制指标和微观定额指标,制定用水权交易市场规则,建立用水权交易市场,实行用水权有偿转让,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合理调整水价,多种措施并举,加强水资源管理,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大力开展节约用水,优化配置科学保护水资源,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进一步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加强生态水利建设,兴建分洪蓄水工程,实现排洪与蓄水相结合,保证充足的水量与水质来维持湿地的存在和湿地的环境功能。不断调整用水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普及现代节水技术,以水定发展,保持水资源供需平衡,加强水资源开发对湿地生态环境及与之相关的生物多样性影响预测、监测,建立最优的河流水量分配方式,以维护流域的重要湿地自然状态和其他重要生态功能,研究并推广科学的水资源利用方式,统筹生态、生活、生产用水,保证生态用水需要。

4.3.2加强水环境管理,依法防治污染,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保证湿地健康和饮水安

全。

水环境不仅可以提供水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还有发电、航运、排水等许多功能。由于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使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因此,要坚持和完善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认真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制度,制订实施水环境质量标准,地区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研究河流的稀释自净能力及环境容量,严格实行依法管理、科学管理、达标管理、总量管理,加强各类湿地的污染控制和防治,有计划治理已受污染的海域、湖泊、河流,并限期达到国家规定的治理标准。对排污超标的部门、企业和单位予以约束和处罚,并限期整改。严格控制高污染高消耗建设项目和工业企业“三废”排放,减轻农药和化肥对湿地的危害。按国家有关规定,对那些严重污染环境的单位,坚决实行关、停、并、转、迁。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立污染补偿机制,对因开发利用造成的湿地环境破坏问题,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及时采取补救措施,进行修复。从源头和过程上严格控制新建项目带来的环境问题,切实加强水环境污染的控制与防治,进一步改善水生态环境。

4.3.3加强生态保护管理,打造绿水青山,保证生态和粮食安全。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湿地保护范文篇4

我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湿地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我国已有约40%的自然湿地被纳入自然保护区得到保护。但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湿地生态价值认识不足,加上保护管理能力薄弱,很多地方仍在大量开垦围垦和随意侵占湿地,特别是近两年一些地方出现了把大量湿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错误倾向。为尽快扭转自然湿地面积减少,生态功能退化的局面,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湿地保护作为改善生态的重要任务来抓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保护湿地,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正确处理好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近期利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绝不能以破坏湿地资源,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利益。要把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湿地功能,作为改善生态状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予以高度重视,并切实抓紧抓好。

二、采取有效措施,坚决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行为

从维护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对现有自然湿地资源实行普遍保护,坚决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行为。要严格控制开发占用自然湿地,凡是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以及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湿地,一律禁止开垦占用或随意改变用途。对开垦占用或改变湿地用途的,应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征,并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要依法做好湿地登记、确权、发证等基础工作,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要强化对自然湿地开发利用的管理。对涉及向自然湿地区域排污或改变湿地自然状态,以及建设项目占用自然湿地的,行政审批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严格审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自然湿地保护的监管,组织力量对违法占用、开垦、填埋以及污染自然湿地的情况进行检查,依法制止、打击各种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对造成湿地生态严重破坏的责任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三、抓好规划编制工作,促进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

湿地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国务院已原则同意《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2030年)》作为今后湿地保护的指导意见,林业局要尽快会同有关部门编制20*-2010年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各地要抓紧编制本地区的湿地保护规划,明确奋斗目标、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并纳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认真组织实施。要通过编制和实施湿地保护规划,把湿地保护的任务落实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到具体湿地,把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要坚持以系统工程和综合治理的方法确保湿地保护任务的落实。各地编制和修订湿地保护规划时,必须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的衔接,确保自然湿地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要做到水资源利用与湿地保护紧密结合,统筹协调区域或流域内的水资源平衡,充分兼顾湿地保护等生态用水的需要。

四、采取多种形式,加快推进自然湿地的抢救性保护

我国湿地处于需要抢救性保护阶段,努力扩大湿地保护面积是当前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湿地有效的措施。各地要从抢救性保护的要求出发,按照有关法律法规,采取积极措施在适宜地区抓紧建立一批各种级别的湿地自然保护区,特别是对那些生态地位重要或受到严重破坏的自然湿地,更要果断地划定保护区域,实行严格有效的保护。同时,对不具备条件划建自然保护区的,也要因地制宜,采取建立湿地保护小区、各种类型湿地公园、湿地多用途管理区或划定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要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国家、地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湿地保护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各方力量加快湿地保护步伐。

湿地保护范文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切实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把湿地保护作为改善生态的重要任务来抓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各地要把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湿地功能作为改善生态状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切实抓紧抓好。

我市地处长江上游,河流、湖库密布,湿地资源(包括水资源和湿地生物资源)较为丰富。尤其是三峡工程完工后,长江三峡库区将成为巨大的人工湿地。加强湿地保护,对改善我市生态环境、维护长江三峡库区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正确处理好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

二、采取措施,严格保护湿地资源

各地要从维护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出发,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对现有自然湿地资源实行普遍保护,对位于自然保护区内的湿地,禁止开垦占用或随意改变用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重点解决并治理湿地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库塘淤积等问题。坚决制止乱采乱捕乱猎等破坏湿地生物资源的行为,努力恢复湿地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征。

要加强对湿地开发利用的管理。对涉及向湿地区域排污或改变湿地自然状态,以及建设项目中占用湿地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批。各地要加强对湿地的监管,依法制止、打击各种破坏湿地资源的违法行为,对造成湿地生态严重破坏的责任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三、搞好规划,促进湿地保护事业健康发展

湿地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30年)》明确了到2030年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指导原则、主要任务和建设布局,对指导开展中长期湿地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市林业局要会同有关部门,按照本通知精神,依据《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30年)》,尽快编制我市湿地保护规划,明确湿地保护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等,经市政府批准后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认真组织实施。编制规划时,要加强同相关部门的协调,搞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水资源保护利用规划的衔接,做到水资源利用与湿地保护相结合,统筹协调区域或流域内的水资源平衡,促进我市生态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采取多种形式,推进湿地的抢救性保护工作

努力扩大湿地保护面积是当前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是保护湿地的有效措施。各地要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抓紧建立一批各种级别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如采取建立湿地保护小区、各种类型湿地公园、湿地多用途管理区或划定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广泛吸引社会各界投入,形成国家、地方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湿地保护投入机制。对保护和利用湿地资源的经济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实行谁保护、谁受益的政策,有效推进我市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湿地保护范文篇6

米埔保护区利用丰富的红树林和鸟类资源开展旅游。通过旅游开发,在保护区内对香港公众、特别是香港中小学生开展环境教育。米埔保护区每年还为数千海外学者和观鸟者提供研究和考察的机会。此外,米埔保护区每年为中国大陆和东南亚湿地管理和保护人员举办12期湿地管理培训班。据估计,米埔保护区每年这部分收入达1000~2000万港元。米埔保护区严格按照立法局和相关部门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令、以及保护区管理部门制定的保护区管理计划和员工管理守则进行管理。为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米埔保护区还专门成立了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由保护区管理人员、大学专家、观鸟会代表、政府代表和当地渔民代表组成,用来监督保护区管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协调保护区和周边社区的关系。基围养虾也是米埔保护区利用滨海湿地进行湿地可持续利用的范例。基围是米埔主要的生态环境类型,基围养虾是指基围通过通海水流闸口来控制进水和排水,来养殖和收获鱼虾的方法。米埔基围虾的养殖方式采用传统生态养殖方式,即虾苗从后海湾纳入,然后靠潮汐带来的食物和内在的红树林食物链向基围虾提供养分。米埔保护区通过基围养虾和其他生态经营大约每年有900~1000万港元的经济收入。米埔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不仅为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提供了经费来源,而且还宣传了保护区,提高了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通过制定并成功执行一系列可行性强的条例计划、实施可持续的管理措施,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米埔保护区的湿地不仅得到了有效保护,还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日本日光国家公园中的尾濑沼泽是全日本海拔最高的沼泽湿地,总面积6000hm2,以其优美而多种多样的高原沼泽植物而闻名。这片沼泽湿地的一半属于政府,另一半属于一个私人电力企业。近来游客持续增加给公园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游客的践踏和为旅游者汲干的河、湖出现了滨海化,一些特有的脆弱植被几乎受到了毁灭性的威胁。因此日本环境厅会同林业厅、地方政府、土地所有者、旅店老板和博物学家,召开一系列会议,商讨解决方案。最后确定采取以下优先措施:将私人经营的旅店数量限制在16个,床位限制在2300个;控制洗浴用水并禁止用肥皂等洗浴用品;在沼泽上修建木板路,并设置标牌以防游人误入湿软沼泽;修建污水处理池,恢复植被;增加管理人员和翻译人员的数量,加强自然保护宣传工作。另外,为更严格有效地管理这一地区,参与公园管理的3个地方政府机构建立了一个公共社团。该社团由县、市、镇、村、电力公司和其他相关的商业企业资助,协助环境厅管理这一地区,主要提供清扫公园旅游点、收集垃圾、为游客引路并监督其行为、提供翻译服务,修理维护各种设施及开展科学研究等支持和服务。日本日光国家湿地公园的管理经验指出,为确保湿地公园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保护,必须对其施以适当的管理。政府、科学家、公众及当地社区之间的合作是湿地公园或保护区有效管理的重要条件。密西西比河三角洲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地区,它包括1.2万平方公里海岸湿地,美国40%的盐沼位于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区,包括重要港口新奥尔良。由于人为更改入海河道、破坏城市大片海边滩涂,以及在靠近港口的海边兴建石化企业,使得“卡特里娜”飓风的到来曾经为新奥尔良带来了史无前例的灾难。为保护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的湿地资源,美国正在执行为期15年的墨西哥湾和密西西比河口湿地的动态监测研究等,这项研究具有定时、定量的特点,能周期性地采集系统数据,使得密西西比河口的部分湿地已利用河水的涨落实现了人为控制。为储备能源和防止海域和湿地污染,美国墨西哥湾的大片油井都已被封闭。美国还加强了湿地保护立法工作,规定每占用部分天然湿地,必须造出相同面积的人造湿地予以补偿。湿地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提供能源,最普通的就是水电、薪柴和泥炭。但是,湿地能源的开发也有很大的负作用。譬如,泥炭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不可持续的开采会导致资源快速消耗,泥炭开采也会毁坏泥炭湿地及其价值。为高效利用并保护泥炭资源,在开发泥炭资源的同时,应确保将开采对湿地的影响降到最低。德国在开采泥炭的同时,大力开展泥炭与泥炭地利用研究。一大批新型泥炭产品被开发出来,新型农业、园林和花卉业的泥炭复合肥料效果比以往同类产品更好,用于环保、工业、农业和医疗卫生的新型泥炭产品的质量也明显提高,从而减少了资源浪费。性能更好的泥炭开采与泥炭生产机械设备不断问世,提高了工作效率。泥炭地利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特别加强了采后泥炭地和人类活动过程对泥炭性质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湿地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是一个有机整体。在湿地保护、利用与管理中,要克服重视利用疏于管理的思想,实施优先保护、持续利用、适当恢复的方针,一方面,在那些湿地已受到人类干预而严重改变的地区,要采取措施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对保存尚较为完好的湿地,应首先考虑保护,在充分了解湿地生态特征、论证开发利用可行性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适当的利用。有效的湿地保护离不开科学的规划。应将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纳入土地利用、生态治理、资源恢复、水资源管理、河流流域与海岸带管理以及相关的环境问题管理的规划之中。要将湿地开发与利用的负面影响控制在资源环境的可承受限度,达到并维持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性。要在充分调查湿地资源的现状、问题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湿地的保护规划,依据自然保护区的区划原则,将湿地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域,即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并对不同功能区域采取相应的、有区别的保护措施。在湿地保护核心区,严格保护湿地资源及湿地生物资源。通过建立湿地保护区和合理利用示范试验区,使湿地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以及湿地独特的生态系统受到有效保护。此外,还需要采取建立鸟类投食点、优化野生动物栖息环境、以及建设鸟类人工繁殖基地等必要的人工措施。通过生态恢复项目的规划与设计、生态恢复技术的采用与恢复工程的实施,以及生态恢复过程的监控等实现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主要方法有:选择有代表性的退化湿地,建设退化湿地恢复、重建示范区;通过疏挖河道、修建与扩深池塘,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恢复原有的地质环境;对于部分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改变的地点,可以从其它湿地搬运湿地土壤来恢复其土壤基质,通过本地植物的移植加快植被的形成与恢复过程。在湿地保护实验区,改变原有的以高强度物质输出、土地开垦为主的开发利用方式,代之以输出生态系统服务为主的绿色产业、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同时在开发利用中针对区域特点,采取因地制宜的开发措施。打造湿地生态旅游业。加强生态旅游者及其市场需求的研究,做好湿地旅游资源的调查和统计,科学制定湿地生态旅游规划,开发适宜的旅游产品。建立科学、高效的湿地生态旅游区管理体制,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保持区域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并且重视当地居民的生态旅游参与。改变粗放式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发展现代的、无公害的和集约化的湿地生态农业。湿地生态农业具有产业发展综合性、地区分布多样性、资源利用高效性和改善生态环境持续性等优势。应针对河流、湖泊、水库、沼泽和稻田等不同湿地的特点,因地制宜,确定不同的湿地生态农业开发模式。建立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区,继续探索湿地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泥炭的开发利用,在开发过程中保护好沼泽地表草皮层,待采完泥炭后放回地表,以恢复湿地景观。制定泥炭开采规划,把湿地泥炭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结合起来,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出发,采用合理的开发方式,规范人类开发利用湿地泥炭资源的行为,使人类开发行为不破坏生态环境,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和补救措施,以使湿地面积不缩小、质量不下降、生态环境功能不丧失,生物多样性不减少,从而实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政府部门应提高湿地科学研究的意识,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就全局性和整体性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以及矛盾突出的问题设立研究课题,吸引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攻关研究,使研究成果成为湿地保护与利用决策的依据。研究侧重在建立湿地生态系统监测评估体系,建立湿地数据库,加强科研和生态监测,建立各种自然资源的基础档案,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功能、演变趋势研究,开展定位观察研究,了解和掌握主要生物种群的特征、栖息繁衍的生态环境条件及其变化之间的关系,开展湿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研究。同时,为了更好的保护和利用我国的湿地资源,必须加强湿地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公众和决策者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和观念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湿地保护的有效性和湿地合理利用的水平。必须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宣传教育工作,形成有利于湿地保护的良好氛围:对政府主管部门和有关领导进行湿地保护和利用的相关知识的培训,以便在湿地保护与利用决策中能够科学决策、举措得当;依托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诸多有利条件,建立游客教育中心,强化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宣传职能;建立湿地管理人才和公众教育培训基地,提高湿地管理人才的专业技能及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采取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与培训措施,通过“湿地日”、“爱鸟周”等形式,并借助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媒体的广泛宣传,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并促使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本文作者:杨倩工作单位: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

湿地保护范文篇7

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如河南黄河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属湿地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湿地植物有623种,约占该省植物总种数的15.7%。湿地动物940种,占该省已知动物总种数的26.9%。其中鸟类175种,兽类22种,昆虫437种,鱼类63种,爬行类17种,两栖类10种,其它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143种[1]。该保护区对于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国家的科学研究工作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其旅游价值的开发还处于初始的粗放、单一、肤浅的阶段。

对待黄河湿地,与对待任何自然资源一样,开发是为了利用,保护是为了可持续利用,开发和保护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两者双赢既是理想状态、发展方向,也具备现实可能性,但是其实现却会经历艰难曲折并需假以时日,特别是需要具有特殊针对性的系统全面的法制规范和全体参与者目标明确的不懈努力。

一、黄河湿地保护与开发双赢是时代的必然

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指出,自18世纪晚期开始,地球已进入最新地质时代——“人类世”时期。人类栖居的现实的地球,已经不是原来的纯粹自然的地球,而是由人类活动改变了的“人类学的地球”,或“社会的地球”。我们不能脱离社会来看待自然事件,人类文化发展不断加速地球从自然性向社会性转变,这是客观的历史进程。完全反对人类干预自然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保护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保护不等于不介入,纯粹自然的缺陷需要抢救和弥补,保护性介入的目的是增值,是不改变原有性状的增值。前沿科技背景下的人化自然是智慧的选择,人类改变自然,不一定要破坏自然,运用自己的智慧,按照生态规律,可以建设比自然生态系统有更高生产力的人工生态系统,产出更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既对人有利,又对自然有利,达到保护与开发的双赢。

如果湿地只为单纯的保护,湿地将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湿地保护是为湿地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为社会服务,湿地的合理开发利用也将更好地促进湿地系统保护。自然生态应该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发挥人类的高度智慧,可以达到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自然生命。保护必须从实际出发,规范好“怎么做”。资源经济学的“选择需求”理论认为,自然事物有无限多的属性,从而为人类提供无限多的利用的可能性,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评价和开发它的价值。当选择某一项需求时,意味着对它的其他需求的丧失或者限制。也就是说,资源具有选择价值。选择价值又与机会成本相联系。机会成本是指所投入的资金以最有利的方式投资所能带来的收益。“机会成本”用于资源价值评价,它表示一种重要的但数量有限的资源,它的价值不能同时满足社会的不同需求,只能在多种可能的用途中选择其中一项。因此,我们对重要的、特别是数量有限的资源的开发要非常慎重,以保证未来的选择需求。例如对于湿地及其野生动植物资源,我们的首要选择是其生态价值,那么对于生态破坏性较小的科研、教育、旅游观赏等社会价值利用就要加以限制,对于生态破坏性较大的经济价值利用就要严格限制或者禁止。在合理开发利用过程中注重保护优先原则、依法开发原则、有限开发原则和分类开发原则。如划分重点保护区域,重点保护动植物等,在不影响湿地功能的条件下实行差异性开发利用。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屈服与顺从、征服与虐待、和谐可持续三个阶段,黄河湿地保护性旅游开发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和历史的发展趋势。以自然生态伦理学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导,理性地、科学地从事旅游资源开发活动,才能确保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共赢。在保护性介入的前提下适当地开发利用,是保护与开发双赢的基础,矛盾的焦点在于次序的排列与程度的把握,只要牢记保护优先和开发适度,就可以出现双赢的局面。如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收益的旅游是存在于一定条件之下的,或者说是受到诸多限制的。它既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地貌的原始状态,同时又为人们提供了解和欣赏大自然神奇景观、增加自然科学知识的场所。湿地生态旅游是一种解决湿地保护与开发之间矛盾的良好途径,它能为湿地的生态恢复提供动力,能很好的体现湿地的环境、经济、社会多重价值。如三门峡对湿地中白天鹅的保护竭尽全力,白天鹅也给当地带来了不菲的回馈,观赏白天鹅使得三门峡的冬天成为旅游旺季。2005年末,三门峡全年接待外国及港澳台旅游者17982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27.8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337.84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64亿元[2]。但其湿地旅游还只限于初级的观赏游,有待进一步开发科普游和参与式生态游。

二、黄河湿地开发中保护不力的主要原因是法制缺失

湿地是一种公共资源,是一旦破坏就永难再生的珍稀资源。但令人痛心的现实是,湿地正大片走向消亡,质地变坏,功能丧失,动植物数量急剧减少,地下水位下降,风蚀加剧,土壤沙化,生态平衡失调。近年来,滩区人为活动频繁,各地的破坏行为时有发生,除了种植、放牧、工业污染、别墅群建设对湿地的损害之外,没有经过环评且管理粗放的旅游项目也成为侵占湿地、破坏湿地环境的重要原因。然而,由于我国尚未建立湿地保护专门法和环境公益诉讼法,一些破坏生态的商业开发一直在“合法”进行着。承包者为了不让牧草籽被湿地鸟类吃掉,在草籽里掺上毒药,致使大批野生动物被毒死。实践中的教训表明,保护与开发在应然层面上的相辅相成的关系在现实中往往演变成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保护性开发的理性预设一落地就变成了破坏性开发的感性疯狂,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缺失他律性、强制性的法制规范。

法制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湿地法制体系不完善

1992年中国加入《湿地公约》之后,湿地概念才开始零星出现于个别法律中,湿地整体作为一种特定资源才真正被纳入我国法律的调整范围,如《自然保护区条例》第10条第3款的规定以及《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第2条的规定。目前我国没有专门的湿地保护法律法规来规范开发活动和行为,仅有关于部级湿地保护区的部门。湿地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涉及管理部门多,内容繁杂,缺乏有效的综合调整机制和可供共同遵循的战略规划与行为准则,不能充分满足湿地保护的要求。没有专门的湿地保护法规导致许多对湿地的破坏和利用行为无法可依。由于没有鼓励合理利用的激励制度,湿地合理利用工作进展缓慢。

湿地保护亟待专门立法。法制保障是湿地保护顺利有效进行的前提。目前的相关法制资源突出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湿地测评无统一标准和指标;第二、湿地管理无权威协调机构。目前国家对于湿地保护、开发利用管理体系复杂,林业、农业、渔政、海洋、环保、水利、建设、国土资源、交通、卫生等部门,对湿地均有行政管理职能,但缺少协调机制,导致各行其事,保护区管理局作用有限。如2006年郑州万亩湿地自然保护区因相关管理部门和当地政府在湿地流域的管辖权问题上发生争执,使得湿地管理失控,周边群众非法圈占湿地开垦种植、建设鱼塘、非法采沙现象屡禁不止。

(二)缺乏资金投入和工作条件保障规范

国家和地区对于湿地保护专项资金投入缺乏,使得研究人员数量、层次和深度有限,技术设备和水平落后,严重影响湿地资源、结构、演替等研究和日常保护工作的开展。一些地方省级湿地保护区只有3名工作人员,连工资都无法按时发放,更遑论主动开展保护工作。如省级黄河湿地保护区,保护经费按属地原则由当地政府拨付,而一些政府无力或者不愿支付这笔开支,导致保护站没有经费。

(三)保护优先的原则无落实机制

一些作为湿地管理者的当地政府受短期经济利益驱使,行政与经营管理不分,对破坏性开发听之任之,其他管理部门又强龙难压地头蛇,无可奈何。比如,根据建设部《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试行)》第16条规定,“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从事挖湖采沙、围湖造田、开荒取土等改变地貌和破坏环境、景观的活动”,另外,湿地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非法猎捕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非法采伐和毁坏珍贵树木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但对执法和司法中的失职与渎职却没有有效的监督与追究机制,导致法律规定成为纸上空谈。再比如生态旅游区旅游服务设施的景观相容性问题,包括建筑物的材料、形态、线条、色彩和质感,其中材料要求实质性相容,其他要求形式上相容,但材料的相容往往被忽视而无人追究。

据一项对全国10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的调查,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使保护对象受到损害,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一些地区还大兴土木,大造人文景观,破坏了自然美和生态环境。仅有16%定期进行环境监测工作,有的保护区连一台必需的测量仪器也没有,根据科学监测对游客数量进行控制的保护区仅占20%。目前开发的很多生态旅游产品,着重强调了生态旅游“认识自然、走进自然”的一面,而忽略了生态旅游“保护自然”的目标。因此,在实践中产生了生态旅游标签被乱贴、当成招牌的做法,甚至是以生态的名义破坏生态。

(四)政府各部门积极协作的义务没有具体规范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荒山、滩涂应该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辖。而根据其他法律法规,湿地属于河流流域范围,河道的主管部门有权管辖,到底该归谁管没有权威的说法。湿地上的植被属于林业部门管,湿地里的水体归水利部门管,而湿地植物状况是否有碍河道属于河务部门认定。因为没有权威的制度规范协调这些相关单位,出现了部分单位越权行事,有了利益都想拿,而出了问题,都相互推卸责任。

目前来看,部级保护区由于有规章制约,机构、人员、投入、措施等都比较得力,管理相对较好;省级保护区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制规范,虽然也成立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却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如河南黄河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下设三门峡、洛阳、焦作、济源4个管理分局,各分局下设有保护站和保护点,管理比较到位;而一些省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却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对于那些没有被划为保护区的黄河湿地,人们更缺少保护意识。

(五)对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补偿性安置规范欠缺

国家尚未建立居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造成保护区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他们没有感觉到保护区的好处,却遭受到现实的损失,不仅有树不能砍、有山不能动、有水不能用、有药不能采、有鱼不能捕,还被保护区的动物和鸟禽破坏了自己的生产,义务多权利少,且保护义务往往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从而导致破坏的情绪与行为。长期以来,湿地保护在解决与周边村民矛盾时主要依靠拘束性行政命令和义务性法律法规,忽视当地居民生存发展需要,使当地居民与管理部门、被保护动物矛盾激化。

(六)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具体保护制度不完善

商战中讲究赢在细节,认为细节是魔鬼,湿地的保护性开发也不例外。如对各相关主体的规范、对各相关行为的规范、对各相关事项的规范,鼓励什么、限制什么、禁止什么,如何监督、如何处罚,等等,都需要明晰具体。

(七)监督与惩治规范不力导致法制执行疲软

如早在2004年9月,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要求对湿地进行抢救性保护。而2007年,对湿地的大规模破坏行为仍然在明目张胆地进行,职能部门在为监管权争吵,公众在为不可恢复的生态心疼,媒体在为生态公益呐喊,却听不到权威的声音出现,看不到权威人士的介入。实践证明,没有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做最终保障,就无法对人为破坏和行政不作为有效制约。

三、黄河湿地可持续开发的法制保障

保护是可持续开发的基础,法制是保护的基本保障,好的管理模式是法制的落实途径。没有强有力的法制,保护必将是不稳定、不牢固的。2006年初,全国湿地保护工程正式启动实施。由国家林业局、科技部等8个部门共同编制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将全国湿地保护按地域划分为8个湿地保护类型区域,国家将投资90亿元优先启动湿地保护、湿地恢复、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湿地资源调查监测和宣教培训能力建设工程等4项重点建设工程,计划从现有的473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中选择222个投资建设。该规划的实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全国湿地保护尤其是河南地区湿地保护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系统完善的管理法制体系和经验。

湿地保护是如此地重要,湿地开发又是现实的需求,这就需要相关决策者具有主动性和紧迫感,不依赖不坐等,勇敢地进行立法建制的探索。必须加快立法步伐,尽快建立拘束性、授权性、给付性规范类别齐全,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位阶完整,生态保护、生态补偿、开发限制、责任追究等内容饱满的法制体系。

湿地保护与开发法制建设的重点是:

(一)建立科学有效的地方性法制体系

鉴于国家层面法制的滞后性与普适性对地方特色湿地保护的不利影响,很有必要重视地方立法先行,以便填补空白并且更加具有针对性。应该注意地方性法规、政策、规章、规定等不同层次规范的协调配合,缜密顺畅。

应该定义地方性“湿地”概念和指标体系;严格开发利用审批程序,注重过程监管,明确保护的责任主体和监督途径,规范保护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对真正做到开发与保护双赢的保护区进行推介和奖励的制度等。

如陕西省人大常委会2006年4月2日通过了《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条例》规定,开发利用天然湿地资源应当按照湿地保护规划进行,不得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不得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和生长环境。被禁止的行为包括:擅自排放湿地蓄水;破坏鱼类等水生生物洄游通道或者野生动物栖息地;擅自砍伐林木、采集野生植物,猎捕野生动物、捡拾鸟卵或者采用灭绝性方式捕捞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向天然湿地内排放超标污水或者有毒有害气体,投放可能危害水体、水生生物的化学物品;擅自向天然湿地引入外来物种。还对违反条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做了具体的规定。再如河南黄河湿地保护总体规划(2004年~2010年)分两期实施,主要目标为:在保护区内封滩育林、封滩育草,增加野生植被面积和覆盖率,最大限度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和景观,吸引更多的水禽落户;充实科研力量和科研设备,完善湿地生态监测体系,积极开展水禽及候鸟种类、种群数量的变动、迁徙、濒危状况等方面的研究。在不破坏湿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生态旅游。为减少人的活动对鸟儿生活的影响,规划把黄河湿地保护区分为重点保护区和实验区,重点保护区不开展科普旅游,禁止游人进入。但该规划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主要原因就是没有配套的制度跟进。

(二)明确保护性开发的基本原则

无论是科研、教学还是科普、旅游,都必须贯彻保护优先,制定专门的、详尽的制度规范。

2004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要正确处理好湿地保护与开发利用、近期利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绝不能以破坏湿地资源,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短期经济利益。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对现有自然湿地资源实行普遍保护。要依法做好湿地登记、确权、发证等基础工作,为湿地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湿地旅游是典型的生态旅游,要严格禁止乱挂“生态”标签,以生态旅游之名,行破坏生态之实。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是一种强调以小规模旅游团队为主,以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为特征,以不给自然和社会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为目的的旅游形式。它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国际上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的特种旅游产品,在近20年来的发展中已经成为现代国际旅游发展的主流,并将在21世纪保持持续快速的发展。为了该产业的健康与可持续,必须分层次划定若干等级的保护区,可设置绝对禁入区、行为限制区、自由活动区和缓冲区等。要因地制宜,采取建立湿地保护小区、各种类型湿地公园、湿地多用途管理区或划定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多种形式加强保护管理。

(三)完善黄河湿地管理协调机制

管理协调机制是避免管理冲突,提高行政执法效率的重要制度安排。必须清晰明确地规定各部门的职能分工与协作义务,定岗定责,作为责任追究的依据,避免不作为和乱作为。以保护区管理机构为依托,逐步完善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

(四)建立地区统一评测体系及标准

为鉴定湿地生态状况和开发使用过程达标状况建立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严格审批。

要严格遵循环境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湿地保护规章等专门法律制度的规定进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引入旅游环境系统、旅游环境容量、可接受改变极限等前沿理论指导下的相关制度。旅游环境系统不是指一个单纯的自然环境,而是指一个包含了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在内的复杂系统,统称为旅游环境系统。该系统是围绕作为环境主体的旅游者而建立起来的,它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与主体产生互动。旅游环境容量又称之为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指一定时期内,某种状态或某种条件下,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旅游者感受质量等方面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旅游业规模最高限度。进入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了环境容量的替代方案——可接受改变极限(LimitsofAc-ceptableChange,LAC)。LAC将注意力从单纯的游客数量控制转向对于目标明确、指标多元、监测完备、多方参与的管理过程的强调。

(五)编制湿地保护与开发规划

要根据湿地恢复与补偿的需要,编制和实施湿地保护规划,把湿地保护的任务落实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到具体湿地。进行资源登记造册与繁育规划,调查当地的植被、地貌、土壤、动物等自然条件和旅游资源,借助GIS技术分析,划分功能区,提出各区域适宜开展的旅游项目和环境保护方案。

(六)建立湿地占用补偿制度

黄河湿地面积宽泛,仅靠限制人为的活动来进行保护是不可行的,还应该鼓励动员周边村民及社会人员参与到湿地的保护中。湿地占用后湿地所有权人和湿地效能发生改变,占用方应以恰当的方式补偿所有权人,使其足以维持不低于先前水平的生存状态。开发补偿要有新政策,补偿不应是一次性的和单一方式的,而应是长期的和多样化的,最好是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

(七)严格定位旅游开发的路径与措施

必须定位为自然博物馆以及科研、科普与教学基地基础上的生态旅游,主要是观赏游和科普游。只允许搞小型、轻型建设,以不破坏原貌、不污染环境为宗旨,要求材料环保、透视性强、拆除方便。限制游客数量,制定游览规则,要求专业导游员全程陪同。允许导游陪同下与观赏对象的近距离接触和互动,在确保无害的情况下给予人与湿地生物亲近交流的机会。规定休整期(可以分区域轮休),敏感区域设置禁游时段等。

(八)完善湿地资金与人才投入机制

特别是省级保护区,要强调资金与人才投入的法制规范,否则很难被重视。要实行投入主体多元化和资金来源多元化,鼓励社会投入湿地保护,促进与非政府组织、学术团体及科研单位合作交流。目前,许多非政府组织(NGO)已有自己基金资助项目和科研技术能力,如湿地国际(VVI),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可以与其合作开展科研交流活动和专项资金支持。与银行、投资单位等合作,鼓励信誉好、有开发利用经验、使用过程中保护得力的单位和个人对湿地进行合理有效开发利用。

湿地保护范文篇8

一、盐城湿地资源保护利用现状

在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位于江苏盐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被认定为世界遗产,这一成果的取得与盐城湿地资源保护的相关实践存在直接关联,如生态补偿、沿海停止围垦、退渔还湿、退耕还湿,通过深入贯彻守护湿地的生态文明理念,盐城湿地资源保护才得以取得丰硕成果。在盐城湿地资源保护的实践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得到了较好践行,在严格的生态修复与清理整顿之下,盐城先后拆除了多家饲料加工厂等企业,停止围垦近百万亩沿海滩涂,盐城湿地由此得以实现持续性恢复。为真正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进一步提升“湿地资源保护”水平,近年来江苏盐城在湿地资源的生态旅游价值开发层面投入大量精力,但如何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不对湿地资源保护带来负面影响,却对相关人员提出了较高挑战。

二、基于盐城湿地资源优势的可持续经济发展路径

(一)实现居民与湿地和谐相处。为更好利用盐城湿地资源优势,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必须首先实现当地居民与湿地的和谐共处,湿地知识宣传普及需在其中发挥关键性作用。近年来盐城湿地资源保护收获了丰硕成果,但当地仍有部分居民将湿地简单的划归“滩地”范畴,虽然盐城通过多年来的发展逐步淘汰了传统的湿地耕作模式,但很多居民在生活与观念层面仍未能对湿地保护产生正确、全面、清晰的认识,为真正使湿地与居民能够构建生态组成体,必须更为深入的转变当地居民的落后认知。结合实际调研可以发现,生活垃圾与污水的分类不当、政府与企业的宣传力度不足、湿度保护宣传不够深入均可能对盐城湿地资源优势的利用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建议采用针对性培养骨干,以骨干带动家庭的宣传模式,湿地保护可基于家庭感染真正做到深入人心。(二)寻求居民利益保障与湿地资源保护的平衡。为实现基于盐城湿地资源优势的可持续经济发展,必须设法实现居民利益保障与湿地资源保护的平衡。是实现人与湿地更加和谐相处属于湿地资源保护的最终目标,基于这一目标,盐城湿地保护应避免将湿地完全孤立,并引入各方力量,设法实现双方的和谐相处,如基于科研单位的科学研究、整合湿地保护部门、引入群众力量、引入社会力量、听取旅游从业者和游客意见,由此即可为盐城湿地资源优势的利用提供可行性较高的建议,形成核心管理力,实现群众共建共享,获得更多的社会关注和资金注入,旅游产业的有序开发、合理定价、适当开放也能够由此实现,当地居民由此即可在保护湿地资源的同时享受湿地生态红利。(三)打造世界级生态湿地旅游目的地。盐城湿地已成为世界性的自然遗产,因此在盐城湿地资源优势的利用中,应以世界级生态湿地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此扩展湿地生态旅游前景。在具体的探索中,应针对性开展盐城湿地品牌建设,利用好森林、湿地、海洋等生态资源优势,基于研学、科普、体验等主题以及盐城湿地世界自然遗产系列故事,即可开拓全新的“旅游生态”。作为最具含金量的自然资源顶级品牌,成功申遗的黄海湿地能够为盐城湿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申遗成功带来的具体品牌影响力必须得到针对性利用。为真正基于盐城湿地开展生态旅游探索,必须讲好湿地申遗背后的故事、针对性发展全域旅游、构建休闲度假配套产业链,以此更好发挥盐城湿地资源优势。湿地申遗背后的故事应围绕盐城湿地品牌打造展开,并针对性建设以盐城湿地为主题的特色风情小镇;全域旅游的发展可较好彰显盐城湿地魅力,因此盐城必须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高速度、高质量、高品位的打造湿度旅游项目,并规划建设全域旅游观光线路,旅游线路和产品设置的优化也需要得到重视,如观景平台、驿站、风景道、绿道,湿地旅游配套项目可较好服务于盐城湿地资源利用,周边的停车场、农家乐、民宿等产业发展也能够由此获得支持;休闲度假配套产业链的构建需结合盐城湿地资源实际,如打造“湿地•秘境之旅”、“梦幻•海洋之旅”等旅游线路,做实旅游产品,加快形成产业闭环,不断提高盐城湿地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可持续经济发展即可在保护盐城湿地资源的同时得以顺利实现。

综上所述,盐城湿地保护利用资源优势可较好服务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实现。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实现居民与湿地和谐相处、寻求居民利益保障与湿地资源保护的平衡、打造世界级生态湿地旅游目的地等内容,则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湿地资源保护利用路径,为更好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居民利益的保障需得到更高程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文鸿.腾冲市湿地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对策[J].湖北林业科技,2019,(05):61-63.

湿地保护范文篇9

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白洋淀位于华北平原中部的河北省境内,白洋淀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大沽高程度10.5米时),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东西长39.5公里,南北宽28.5公里,淀区由143个淀泊、3700多条沟壕、12万亩芦苇主成,地貌景观以水、芦苇、蒲草、荷花为主,水体约占80%左右。荷塘渔村星罗棋布,荷花芦苇交相辉映,素有“华北明珠”、“北国江南”的美称。

一、白洋淀湿地基本情况

白洋淀的地形地貌是由海而湖、由湖而陆的反复演变而形成的,现在的白洋淀仅是古白洋淀的一部分,古白洋淀是上承九河(唐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潴龙河、孝义河、杨村河及白沟引河)下通津门的水乡泽国,史称西淀,到明弘治(公元1488年)之前已淤为平地,因此也称“雍奴泽”。正德十二年间(公元1517年)杨村河决口,形成九河入淀之势,淀水浩淼,势连天际,故改称白洋淀。

白洋淀地处京津石腹地,位置独特,有“九河下梢”之称,丰水季节,白洋淀可大量容量纳上游下泄洪水,按水位8.5米计算,白洋淀可蓄水3.5亿立方米,这对于缓洪滞沥、涵养水源,保卫京沪铁路和华北油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白洋淀水面辽阔,每年蒸发和下渗约2亿立方米,巨大的吞吐能力对于保持空气湿度,调节周边小气候,减轻北京地区的春季风沙意义重大。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内陆湿地,也是我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淡水湿地之一,有着非常典型的湿地特征,物种资源十分丰富,有“物种基因库”的美誉,淀内野生鱼类54种、鸟类193种、浮游植物406种、浮游动物26种、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白洋淀湿地管理现状

为了加强白洋淀湿地的保护,2001年11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白洋淀成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包括四个核心区,,分别是烧车淀、大麦淀、藻榨淀和小白洋淀核心区,核心区总面积97.4平方公里。2004年安新县成立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处,负责白洋淀湿地的生态保护。开展了湿地科学考察工作,联合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对白洋淀进行了湿地资源摸底调查40多次,取得了原始数据200多个,建立了湿地鸟类档案。加强了对生态区破坏行为的检查,严厉打击非法捕猎、毁苇造田、滥采滥摘的行为。加强生态湿地的宣传教育,使淀区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显著提高。

近年来,国家、省、市对白洋淀的生态保护与恢复也非常重视,加快了上游市县的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强化白洋淀生态补水等工程。

1991至2007年,国家水利部门先后18次对白洋淀生态补水,总计9.76亿立方米,尤其是2004年实施的“引岳济淀”生态补水工程和2007年实施的“引黄补淀”工程,使白洋淀蓄水量增加,淀区水位提升到6.5——7.5米左右,水面开阔,水质变好,许多鸟类、鱼类重现白洋淀(针尾鸭、罗纹鸭、环颈雉、文须雀、黄腹鶺鸰、中华鳑皮、鳝鱼等),芦苇、荷花等水生植物长势优良,白洋淀生态环境开始改善。

然而,要使白洋淀生态环境完全恢复,生态功能发挥到最好的水平,淀区水位应保持在7.5——8.5米,少量的补水对长期缺水的白洋淀来说几乎是杯水车薪,缺水的问题仍然不能得到根本保证解决。水位的降底使淀底逐年抬高,许多地方淀底已经裸露,湿地变成荒地,村民们把这些干涸的荒地改造为农田,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造成了

湿地面积的减少,据粗略统计,十年来,有将近5万亩的湿地被改为农田,占白洋淀总面积的10%。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三、白洋淀湿地规划与建议

(1)依法补水,保障水源。白洋淀水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自然降雨,二是上游补水。1995——2005年,白洋淀流域平均自然降雨量仅为524.9mm,尤其是近几年来,降雨量更是低于平均水平,远不能满足白洋淀生态功能的需要。白洋淀上游的9条入淀河流中多数已断流,也仅有府河和孝义河有少量水流入白洋淀。应急补水可以缓解白洋淀缺水的问题,但由于白洋淀水分耗损巨大,每年仅蒸发和渗漏就达2亿立方米,(照此计算,一年不补水,白洋淀就会干淀),短期的补水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要使白洋淀水位应保持在7.5至8.5米,发挥出最佳的生态功能,应该建立长效的补水机制,实行依法补水,定期补水。每年补水量要达到3亿立方米以上。

(2)加强上游河流污染治理。白洋淀水体污染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上游污水。目前,白洋淀上游主要有府河(保定市生活废水),漕河(满城县造纸厂工业废水),孝义河(蠡县、高阳工业废水),3条河流注入白洋淀。入淀水水质不达标,导致白洋淀水体恶化。

(3)健全机构,强化管理设施。白洋淀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与2市5县接壤:保定市的安新县、容城县、雄县、高阳县,沧州市的任丘市,其中85.6%的水面在安新县境内。各市县政府在白洋淀管理方面,政策不同,措施不一,没有做到统筹规划管理。

(4)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生态保护意识。生态环境保护宣教工作重点抓好两个方面:一是深入保护区周边个乡镇、村进行宣传,发放宣传材料,入户宣讲湿地保护区法律法规,宣传白洋淀湿地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大力度宣传湿地生态科普知识,提高生态保护意识。以报刊杂志、新闻媒体为载体,向国内外广泛宣传白洋淀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提高白洋淀湿地自然保护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实施淀底清淤工程。白洋淀处于华北平原低洼地区,多年来上游大量泥沙流入白洋淀,沉积物逐年增多,淀底、河床抬高,一些河道行船都十分困难,加之水草腐烂后沉淀水底,淀水含磷含氮化合物超标,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

(6)实施人口搬迁,缓解淀区自身污染。白洋淀有水区村39个,人口约10万人,其中纯水区村15个,人口约5万人,这些村庄平均每天生产生活拉圾约12吨,生活废水7吨,大部分直接排入白洋淀,超出了白洋淀的自净能力,是水体污染的一个因素。解决白洋淀自身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行人口搬迁,首批应该重点对15个纯水区村的5万人口进行搬迁。同时,改变水区群众织席扒篓、打鱼摸虾的传统生活方式,通过转移或输出老动力的方式解决搬迁人口生计问题。

(7)过度开发旅游,破坏生态环境。现在开发了农家乐、鸳鸯岛、白洋淀博物馆、荷花淀大观园、渔人乐园、元妃荷园、休闲岛、民俗村观光景区、白洋淀文化苑、白洋淀码头、明珠游乐园等人工建筑是必对湿地环境保护造成破坏。对白洋淀鸟类和生态环境造成不可想象的结果。解决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私搭乱建,严格控制保护区项目的审批,对不符合保护区建设的项目一律不批。

湿地保护范文篇10

关键词:望东垟;生态旅游;发展

1基本情况

浙江省景宁县望东垟高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景宁县的南部,南与福建省寿宁县李家垟接壤,东与泰顺县乌岩岭部级自然保护区毗邻,北与景宁县景南乡东塘村交界,西与景宁县景南乡渔际村相邻。处于东经119°34′20″~119°39′06″,北纬27°40′00″~27°44′09″之间,距景宁县城鹤溪镇55km,望东垟高山湿地省级保护区面积1194.8hm2。其中以望东垟面积最大(40hm2),且其以乔木树种(江南桤木)组成湿地群落,被称为“华东第一高山湿地”。在2007年3月,经浙江省政府批准建立浙江首个以高山湿地命名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浙江省景宁县望东垟高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属于洞宫山脉的罗山支脉,现代山地地貌。境内峰峦起伏,山势高峻,海拔多在1km以上,最高峰的山洋尖(1636.7m)为景宁县第二高峰,位居第二的白云尖(1611.1m)为景宁县第三高峰。白云尖也是温州市的第一高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沿海山地湿润气候型,自然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12.0℃,年平均降水量达2066.7mm,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

2生态旅游现状

2.1生态旅游处自发阶段。浙江省景宁县望东垟高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社会人文资源,吸引着众多周边的游客。目前的主要生态旅游活动集中在飞云江源头一带,游客以慕名而来的驴友及温州游客为主,以游玩飞云江源头至白云尖沿线的自然景观,欣赏白云尖日出,以及登山健身等生态旅游为主。目前,望东垟的生态旅游还处于起步阶段,前往的游客均属于自发的生态旅游活动,未经过有计划的组织、引导和宣传。2.2交通大环境的改善迟缓。浙江省景宁县地处浙南山区,只有一条高速到达县城,交通相对不发达。保护区外联公路等级不高,部分巡护步道急需修复,例如通往青草岙的护林道。2.3生态旅游市场知名度低。浙江省景宁县望东垟高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处于民众自由行阶段,没有进行系统的宣传引导,市场知名度低,影响力小,游客对保护区及周边乡镇的生态旅游产品知之甚少,不知道保护区设有望东垟湿地接待中心及白云尖度假村,缺乏产生前来生态旅游的动机。

3生态旅游优势

3.1自然资源丰富。浙江省景宁县望东垟高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越,属于我国生物多样性富集区“浙闽山区”区域之一。生物资源丰富:兽类56种,爬行类38种,鸟类199种,两栖类27种,鱼类15种;其中包括国家Ⅰ级保护动物6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39种,省重点保护动物46种。动物资源中有明显的华南区特色。3.2高山湿地特色明显。境内较典型的高山沼泽湿地主要有望东垟、见头垟、双桥圩、白云坪、畚斗团、茭白塘等6处,总面积54.2hm2。其中望东垟是华东地区面积最大的乔木类型的高山湿地,其特有的生态系统———溪源湿地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罕见的。在望东垟高山湿地中,江南桤木在海拔1300m处生长茂盛尤其独特,它一般生长在低海拔湿地,望东垟保护区内至今仍然保留以群落存在的江南桤木,这十分罕见。3.3周边生态旅游资源多。周边拥有包括东垟村古村落、望东垟科普馆、上标水库、乌岩岭部级自然保护区、白云尖、渔际坑原始森林、上标际等在内的生态旅游资源,极具开发前景及潜力。

4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分析

在保证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获取经济效益,以游客身心舒适为原则,计算保护区内生态旅游的环境容量、游客数量,按照“生态优先”的理念控制游客的规模,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按浙江省景宁县望东垟高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景点可游面积测算日环境容量,并结合保护区生态旅游季节性特点,计算保护区年环境容量;环境容量的测算采用面积法:C=A×D/a(1)式(1)中:C为日环境容量,单位:人次;a为每位游客应占有的合理游览面积,单位:m3/人;A为可游览面积,单位:m3/人;D为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10h/游览景点所需时间)。根据景宁县气象统计资料表明,保护区年平均气温12℃,无霜期285d,灾害性暴风雨天气及霜期除外均可出行,故拟定保护区年可游天数为280d。浙江省景宁县望东垟高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包括渔际坑保护区域、风水垟保护区域、白云保护区域)总面积约1194.8hm2。渔际坑保护区域面积约为587.1hm2,风水垟保护区域约为433.4hm2,白云保护区域约为174.3hm2。其中可游览面积以实验区面积计,核心生态绿道全长16200m(不包括景区之间的交通时间),1d开放时间T=10h,游览生态绿道所需时间t=6h,沿生态绿道返回所需时间t=5h,空间合理容量为a=1000m2/人(表1)。

5结论与讨论

云景泰高速公路已在规划当中,这将对浙江省景宁县望东垟高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交通发展带来历史性的机遇。云景高速公路的开通,使景宁县融入浙江省4h交通圈,加强了景宁与外界的沟通。随着人们生态旅游需求的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现代公众追求回归大自然,在清新、自然中享受休闲、文化乐趣,据此分析:浙江省景宁县望东垟高山湿地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前景远大。

参考文献:

[1]梅中海,刘日林,郑盛珠,等.景宁县望东垟高山湿地保护浅议[J].绿色科技,2015(4):26~27.

[2]王晓霞,梅中海.关于打造望东垟高山湿地动植物基因库的构想[J].科技视界,2015(22):318~319.

[3]徐文辉,江潇潇.景宁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J].中国城市林业,2010(10):36~37.

[4]孙茂者,邱瑶德,王翔,等.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0~2020)[R].杭州:浙江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006:5~10.

[5]诸葛阳,陈水华,范忠勇,等.景宁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R].景宁:景宁县林业局,200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