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十篇

时间:2023-03-13 21:17:24

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篇1

小腿一粗一细要注意

深静脉血栓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小腿一粗一细。有血栓的那条腿,膝部以下可能会变得肿胀。血栓形成的部位可能会发红、变软并感到疼痛。不过,并非所有患者都有这些症状。有一半的深静脉血栓患者毫无表现,这十分危险。

血栓转移到肺部很危险

如果腿部的血栓破裂后随着血液循环到了肺部,就有可能阻塞肺部的供血。这样,患者会感到难以呼吸,血压会下降,心率会加快,会感到胸部疼痛,还有可能晕倒或者咳血。如果有以上症状中的任何一种,都应该立即拨打120或者求助于最近的医疗机构帮助。

什么造成了深静脉血栓?

所有会损害静脉内壁的因素都有可能造成深静脉血栓。手术、受伤或者是免疫系统出现问题都有可能诱发深静脉血栓。如果你的血液黏稠、流动速度慢,那么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就更大了,尤其是在那些已经受损的静脉中。有某些遗传基因或者是雌激素水平较高的人,形成血栓的几率也会增加。到底哪些人有以上危险因素呢?

癌症患者

动过手术的人

卧床已久的人

年纪大的人

吸烟者

超重者或者肥胖症患者

久坐不动的人

哪些阶段最要防血栓?

即使是健康人,在某些特殊的阶段或者时刻,静脉中形成血栓的几率也会升高,所以这时应该尤其注意和小心。

女性怀孕的时候

女性在怀孕的时候以及产后4~6周易形成深静脉血栓。这个阶段,她们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会上升,给血栓形成提供了好的环境。另外,子宫变大会压迫到周围的脏器和组织,让静脉的血流速度变慢。如果孕妇还患有某些血液疾病,那血栓形成几率会更高。

女性服用激素类药物时

不少避孕药和一些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药物中含有雌激素,服用后女性身体的雌激素水平就会升高,这也就增加了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几率。

在长途飞行的过程中

在每一次长途飞行的过程中,你都有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以往研究显示,只要飞行时间超过了4小时,那么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就会翻倍。其实并不仅仅是飞机,在乘坐火车、巴士、汽车的长途旅行中也一样,因为你的身体被限制在狭窄的座位中久久不能动弹,血液循环就会逐渐变慢。

如何对付深静脉血栓?

一般,医生通过超声波扫描就能够确诊深静脉血栓,扫描能够让医生直接“看到”血流的状况和发现血栓所在。另外,医生也有可能让你做一个叫D-二聚体的血液测试。确诊过后,药物、手术都是治疗手段。

血液稀释剂――预防新血栓形成

血液稀释剂或者抗凝血剂是治疗深静脉血栓的常见药物。这种药物可以让血液变得不那么黏稠,从而降低血栓形成的可能性。虽然血液稀释剂无法消除已经形成的血栓,但给你的身体争取了更多的时间来自我分解已形成的血栓。血液稀释剂可以口服也可以注射。

使用血液稀释剂的副作用是很容易淤青和流血。在服用某些血液稀释剂的时候,需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同时,需要定时去医院接受血检,保证剂量是有效且安全的。在服用血液稀释剂期间,要小心保护自己不要受伤,如果一个小伤口流血不止,要及时去医院。

比起看得见的伤口,更可怕的是内出血。如果是腹部内脏出血,患者大多会感到肚子疼,呕吐物呈红色或咖啡色,大便中带血;如果是脑出血,患者可能感到严重的头痛、视觉异常、行动不自然、思维不清楚。如果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立即拨打120或者去急诊室。

腔静脉滤器――不让老血栓作怪

有的患者因为禁忌症不能使用血液稀释剂,医生可能会推荐他们接受手术,在其大静脉中植入一个腔静脉滤器。这个小小的滤网守在那里,把要通过大静脉的血栓抓住,阻止它们进入到心脏和肺部。腔静脉滤器虽然能够预防危险的肺栓塞,但却不能够阻止新的血栓形成。

血栓溶解剂――危急时刻的救命药

溶栓剂能够溶解已经形成的血栓,但是也有可能造成大出血,所以医生一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使用溶栓剂。例如,当血栓阻塞肺部的供血了,医生就会使用溶栓剂。溶栓剂是通过静脉注射给药。

弹力袜――便宜方便效果好

这是高弹力材料做成的袜子,一般长到小腿。弹力袜给腿部造成了适当的压力,让血液可以保持流动。弹力袜不仅能够预防血栓的形成,还能够给腿部消肿和减轻腿部因为血栓而感到的不适。相比药物和植入装置,穿弹力袜方便又便宜,对于不严重的血栓或者预防血栓形成是不错的选择,例如坐飞机时就可以穿上弹力袜。

深静脉血栓篇2

1DVT发病因素对于存在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高龄、肥胖、长期卧床、手术创伤、肿瘤、妊娠分娩、口服避孕药、高血压等人群,应积极进行下肢各关节的活动或小腿腓肠肌的舒缩锻炼,必要时穿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并预防性应用祛聚药物。一旦出现下肢肿胀,沿静脉走行部位的压痛,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查各项实验室检查、确诊、各项检查中,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为首选方法。具有无创、快速、价廉的优点,不仅可了解深静脉的通畅与否,还可了解血流速度、血栓位置的大小及栓塞程度,评定治疗效果。对于有以上高危因素的病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胸闷、呼吸困难、心慌、咳嗽等一项或几项临床表现者,应高度怀疑肺栓塞。深部静脉血栓常见于以下3个部位:(1)下肢肌肉小静脉丛血栓形成;(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3)腋静脉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为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受损有关,右髂动脉横跨左髂静脉是左下肢多发病的解剖学因素。

2DVT的诊断(1)临床症状和体征:患肢水肿、疼痛、皮温升高,浅静脉怒张,腓肠肌挤压征(+),股三角区压痛;(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本法无创性,可以确定栓塞部位,栓塞程度,管腔狭窄,可反复检查,方便、有效;(3)下肢静脉造影:分上行性和下行性静脉造影术,前者显示浅静脉由下而上充盈,检查下肢静脉有无阻塞,后者检查静脉瓣膜功能。(4)磁共振静脉显像。

3 DVT的治疗方法

3.1溶栓治疗的目的是期望恢复下肢静脉机能,一旦明确诊断,应立即应用有效的溶栓药物,越早效果越好,有利于恢复血流通畅和保持正常的瓣膜功能,3天以内的新鲜血栓和非闭塞性血栓是溶栓的最好适应证。

3.2一般处理(1)卧床休息:通常卧床7~14天,过长时间不仅不能减少肺栓塞的发生,而且可能导致其他部位静脉血栓形成;(2)抬高患肢:20°~30°,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避免过度伸展;(3)硫酸镁或芒硝、大黄外敷,理疗;(4)保暖,避免室温过低导致血管痉挛。

3.3药物治疗(1)溶栓治疗:尿激酶20万u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250ml静滴,在30~60min内滴完。每日2次,疗程7~10天。剂量依患者年龄、体重状况及体重指标进行调整,注射部位选患肢远端扩张浅静脉、小隐静脉分支,大腿中上1/3处加压60mmHg。(2)祛聚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0~20ml静脉点滴。(3)抗凝治疗:用低分子量肝素钙(速避凝4100u)每12h皮下注射,连用7~10天。使用时必须测定凝血酶原时间,超过正常1倍停用。(4)华法令:待溶栓治疗效果明显改善后,改用口服华法林,第1天7.5mg,第2天5mg,第3天2.5mg维持量。每周2次测定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3之间、凝血酶原时间是正常测定值的1.5~2.5倍为标准。抗凝时间待病人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生活,一般1~3个月左右,方可停药以防止复发。(5)小剂量阿司匹林每次100mg,每日1次口服,也能起到预防治疗作用。治疗期间测量患肢周径(膝关节上、下15cm处)。

4讨论本病的致病因素高龄、肥胖、手术,其是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长期卧床、瘫痪等病人更应重视。对于上述高危人群应加以预防:(1)长期卧床休息的内科患者,给予小剂量肝素进行预防性治疗;(2)对于髋骨骨折、骨盆骨折、中老年人经受外科手术的患者,给予外部充气加压,使用肝素或双氢麦角胺进行预防性用药;(3)加强被动活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上述2种情况均适用。

尿激酶是内皮细胞产生的蛋白酶,主要在肝脏代谢,可激活“凝胶状态”的血浆元素,使血栓从内部溶解,同时还可激活血液循环中“凝胶状态”的血浆元素,使血栓从表面溶解,对静脉血栓尤佳。

目前尿激酶的治疗量无统一规定,传统用量不定,有增加剂量趋势,增大溶栓药物用量可提高溶栓效果,但出现并发症亦随之增加,常用剂量5000~10000u,总量50万单位以内,笔者对于2例肺栓塞患者,用尿激酶进行了溶栓治疗,用药后肺部呼吸困难、胸闷等明显好转,但1例子宫切除患者用药10天后,腹腔内出现血肿,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故应引起高度重视,在用药剂量和方法选择上应个体化,根据临床表现和血液等检查进行调整。

深静脉血栓篇3

关键词: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干预护理;深静脉血栓;临床分析

大隐静脉曲张属于临床外科中的多发病,发病机理为下肢血液循环出现异常,导致大隐静脉淤血、扩张,患者通常表现出小腿水肿、酸胀,随着病情的恶化出现溃疡、湿疹甚至静脉破裂的症状,因此及时诊断治疗十分关键[1]。现阶段,临床上对于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主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但是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较高,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将强干预护理工作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出现十分有必要[2],故本文选择于2010年12月~2013年7月在我院接受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观察分析干预护理对预防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出现的效果,具体信息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患者根据病史、症状以及血管超声等检查确诊为大隐静脉曲张。其中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34~62岁,平均年龄(43.7±10.2)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0例,糖尿病6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42.8±10.5)岁;其中合并高血压11例,糖尿病8例;患者主要表现出小腿水肿、酸胀,部分出存在溃疡、湿疹症状,患者均通过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治疗方式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于术前、术后加强一系列的干预护理,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干预:患者饱受疾病和手术创伤的折磨,另外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大部分患者会存在焦虑烦躁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增加探访次数,积极和患者沟通交流,密切护患关系,将深静脉血栓产生的原因、预防措施以及注意事项予以告知,赢得患者信任,促使患者积极配合。②术前准备干预:术前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严禁烟酒,多食纤维含量高的物质、多饮水保证大便顺畅;存在血栓病史、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尤为重视,提前进行干预。

1.2.2术后护理 ①术后治疗干预:术后6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000U/次,2次/d;微波治疗促进血流加速、扩张血管,提高营养供应,增强组织的修复再生能力;避免反复在同一部位穿刺以保护静脉;②饮食干预:向患者讲述饮食与深静脉血栓产生的关系,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主要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从而促进伤口的愈合;多饮水、饭后按摩腹部保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③干预与功能锻炼: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抬高患肢,护理人员定时对患者的下肢进行按摩促进静脉的回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建议患者及早展开下肢活动,避免由于膝关节屈曲而压迫静脉;可通过CPM机协助患者进行关节活动,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1.2.3深静脉血栓治疗方法 患者立即给予溶栓、抗凝治疗,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口服曲克芦丁以降低蛋白质与血管内溶液的渗出从而改善下肢水肿疼痛症状,治疗期间抬高患肢,疗程2~3w;若治疗无效则通过血管旁路术治疗。

1.3临床观察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率,满意率调查主要选择问卷调查的形式,90例患者均进行了满意率评估问卷,全部收回。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组间数据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术后观察组并发深静脉血栓1例,并发率为2.2%,对照组并发深静脉血栓6例,并发率为13.3%,两组并发率比较差异显著(P

2.2满意率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治疗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7.8%和77.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

3讨论

据临床资料统计显示近些年大隐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这可能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存在密切的联系[3]。下肢的疼痛肿胀以及溃疡、湿疹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时诊断治疗是促进预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主要术式[4],在临床实践的治疗中取得显著的效果,然后部分患者于术后可能会出现深静脉血栓,一方面会加重病情、引起肢体的坏死,甚至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肺栓塞而诱发死亡,引起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如何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临床上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5]。

术前对造成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6],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促进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7],同时能够降低护患纠纷,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8]。本次观察组患者于术前对患者展开心理护理干预、术前准备干预,术后的治疗干预、饮食干预以及干预与功能锻炼,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治疗的满意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综上所述,于术前、术后对接受大隐静脉曲张术治疗的患者做好一系列的干预护理工作能够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满意率,临床意义显著,值得作为临床护理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符晓阳,蔡传奇,郑鸿,等.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预防[J].临床外科杂志,2012,20(11):782-784.

[2]黄新天,张培华.预防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进展[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8,13(5):301.

[3]胡少英.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326-327.

[4]丁凯.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现状及进展[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6,3(4):21-23.

[5] Spahn DR,Chassot PG.CON:Fluid restriction for cardiac patients during major noncardiac surgery should be replaced by goal directed intravaseular fluid admini-stration[J].Anesth Analg,2006,102(2):340-343.

[6]谢凤勇,张磊.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3例报告[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2):58-60.

[7]程维福.大隐静脉曲张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J].中国乡村医药,2009,16(6):51.

深静脉血栓篇4

1 目的

评价彩超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彩超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符合率较高。

2 方法

检查下肢深静脉有无血栓。采取仰卧位,大腿外旋、外展。首先从腹股沟区开始,显示大隐静脉和股总静脉汇合处,再扫查股浅、股深静脉。最后采用俯卧位,将踝关节垫高,显示静脉。检查血管应双侧对比,发现异常时应向起始处追踪检查,手法要轻,切忌重压。先横切以确定血管的位置,而后纵断移行检查主要静脉。

3 结果

肢体静脉血栓形成超声表现:静脉管径明显增宽,内见实质性低、中等回声,探头加压管腔不能闭合。彩色血流消失或充盈缺损。

4 讨论

正常的静脉管壁较薄,有压缩性,可见静脉瓣及管腔内血流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单一方向的回心血流,持续性充盈于整个管腔。当挤压远端静脉时管腔内血流信号增强,放松挤压或瓦氏试验 时,血流信号中断或出现短暂的反流。下肢深静脉有五个重要多普勒特征:1)自发性;2)周期性;3)做瓦氏动作时血流中断;4)挤压远端肢体时血流信号增强;5)单向回心血流。下肢静脉深静脉血栓多发于产后、手术后长期卧床以及肢体挤压等情况下,形成原因分为两类:一是由于血流迟缓和血液凝固性增高,静脉壁本身无特殊变化;二是血栓性静脉炎,静脉壁损害起主要作用。

超声表现:二维超声:1)静脉管腔内显示不均匀实性回声,可呈低回声或强回声。2)静脉管腔较正常增宽,栓塞以下远端静脉明显扩张,静脉壁搏动消失。3)探头加压后,管腔不能压瘪。4)深吸气或瓦式试验,静脉管径无明显变化。

彩色多普勒超声:1)完全栓塞:血栓处及近心端静脉内无彩色血流显示,远心端彩色血流色变暗(流速减慢所致)2)不全栓塞:血栓处彩色血流变细或充盈缺损。彩色血流不随呼吸变化。3)血栓再通:亚急性和慢性血栓再通时,血栓内可见持续的细带状迂曲彩色血流术

频谱多普勒:1)完全栓塞:血栓段及近心端静脉内无血流频谱显示,远心端血流频谱呈持续性,不随呼吸变化,流速减慢。2)不全栓塞:下肢静脉内自发性随呼吸变化的血流频谱消失,呈持续的低速血流频谱。3)血栓再通:静脉血栓内可检测到低速持续无波动的静脉血流频谱。

不同阶段静脉血栓声像图征像:急性血栓(1-2周)患部静脉管腔内实质性低回声改变,静脉管径明显增粗,探头加压管腔不能闭合:彩色多普勒表现为血栓段静脉内有少量血流显示(不完全栓塞)或无血流显示(完全栓塞) 亚急性血栓(数周后)血栓回声增强,血栓逐渐溶解和吸收,静脉管径缩小为正常,血栓可出现再通。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栓内多条迂曲不规则细带状血流。慢性血栓:管径内不均匀,较强的实性回声,静脉壁局限或弥漫性增厚,管腔内径变细,部分病例被瘢痕组织取代而无法显示。彩色及脉冲多普勒显像根据再同程度的不同而表现不一,部分再通者管腔内见部分血流信号,完全再通者,管腔内充满血流信号。

自2008-2009年对我院20例急性,慢性亚急性静脉血栓进行彩超检查,观察血栓形态,回声,血管壁的厚度探头加压的变化及瓦式试验现分析如下;

急性血栓12例;静脉管腔内径明显增宽,内见低回声团充填,探头加压管腔无变化,瓦氏试验阴性,彩色血流中断。采用溶栓及深静脉血栓取栓术后治疗,病人血管血流通畅,恢复正常。

亚急性慢性血栓8例;静脉管腔内径增大,血栓呈中强回声,边界不规则,与静脉壁回声分界不清,静脉壁部分或弥漫性增厚,内膜毛糙,静脉管径随着血栓回缩逐渐缩小。静脉瓣增厚,活动僵硬或固定;血栓再通的彩色多普勒征象;或无血流显示(静脉腔闭塞);静脉瓣在瓦式试验及挤压小腿时显示关闭不全,静脉血栓周围显示侧支循环建立征象,多条不规则细带状静脉彩色血流在静脉血栓处周围显示。

5 结论

深静脉血栓篇5

作者单位:210029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通讯地址:张劲松,Email:

上肢深静脉血栓(UEDVT)是指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头臂干静脉和上肢的深静脉,如腋静脉、肱静脉、桡静脉、尺静脉内血栓形成,腋静脉和锁骨下静脉血栓最常见。其与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样都有严重的后果,包括肺栓塞、血栓后综合征、血管闭塞、上腔静脉综合征等。深静脉血栓患者中,上肢深静脉血栓占5%[1-4]、11%[3]、14%不等;而住院患者中,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15%[5]、0.2%[6]。但是临床医师对其所知甚少,因此本文对近年来上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1 危险因素

原发性UEDVT的危险因素主要为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和胸廓出口解剖结构异常,约占20%。蛋白C、蛋白S 或抗凝血酶、凝血因子Ⅲ缺乏,或者是凝血因子ⅤLeiden突变和凝血酶原G20210A突变时,UEDVT的风险增加5~6倍[1, 7]。蛋白或凝血因子的突变导致了血液高凝状态,是遗传性血栓形成倾向的重要原因[8]。胸廓出口解剖结构异常以Paget-Schroetter 综合征最为典型,故又称胸廓出口综合征[9],常见于举重运动员、摔跤运动员、投掷运动运动员、铁匠[10]、油漆工、汽车修理工等反复上臂上举运动的人群[11]。

继发性UEDVT约占80%,常见危险因素有中心静脉置管、肿瘤两大类,其他少见因素如起搏器除颤仪植入、既往深静脉血栓史、住院超过10 d、年龄大于65岁、30 d内手术史或上肢制动史、化学治疗和放射治疗、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等伴随疾病等[2, 12]。

RIETE研究[13]显示中心静脉置管是UEDVT最强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无中心静脉置管者相比,发病率增加7倍。穿刺静脉、置管过程未肝素化、同一血管反复穿刺和置管、导管的直径、尖端所处位置等均影响UEDVT发生率。短期内(1个月)时,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导管并发症风险相似。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短期置管风险相似[14]。三腔导管比单腔导管UEDVT发生的风险高20倍[15]。肿瘤是另一重要的危险因素,RIETE研究[13]中指出38%的UEDVT与恶性肿瘤有关,另一项多中心研究报道了相似的结果[3]。肺癌最多见(28%),其余是乳腺肿瘤(15%)、结直肠肿瘤(13%)[13]。

2 临床特点

缺乏典型症状,多于查体后发现患肢肿胀(80%)。30%~50%患者出现患侧肢体疼痛,患肢红斑、浅表静脉曲张、肢体功能障碍等少见[1]。5%患者无症状[16]。患者常以并发症起病:①肺栓塞较下肢少见,发生率9%[13];②深静脉血栓复发,1~6个月内血栓复发率是下肢深静脉血栓1.7倍,6个月是高峰期,多于原位复发[4];③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 ,PTS):发生率2%,腋静脉、锁骨下静脉血栓更易导致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

3 辅助检查

3.1 D-二聚体(D-dimer)D-二聚体对肺栓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诊断价值[18],对上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甚少。以500 μg/L作为D-二聚体诊断值,对照多普勒超声诊断,52例疑似上肢深静脉血栓者,15例(29%)阳性,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4%,阳性预测价值为32%,阴性排除价值为100%[19]。

3.2 超声(US)加压超声判断血管壁的压缩性,彩色多普勒检查血管内血流信号[20]。加压超声诊断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敏感性97%,特异性96%[21]。当血管直径变化、出现病理性回声、血管丧失了可压缩性、血管内缺少彩色信号或者见充盈缺损即可判断血管内存在血栓。单独出现血管的不可压缩性即可提示血栓形成[9, 22]。彩色多普勒诊断通常用于不可使用加压超声的静脉,如中段锁骨下静脉、下腔静脉和部分头臂干静脉,敏感性84%,特异性94%[1, 21]。

3.3 静脉造影(CV)诊断的金标准,影像学征象为静脉内充盈缺损。缺点:有创、需要造影剂。约20%的人因为肾功能差、血管造影成像差或造影剂过敏而不能进行[1, 21]。仅适用于无创检查不能确诊但临床高度疑似的病例。

3.4 CTV、核磁共振MRI平扫的敏感性71%,特异性89%,增强的敏感性为89%,特异性90%,但结果存在争议[1, 5, 21]。CTV、MRV诊断上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尚无研究数据,仅报道过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的敏感性为91.5%,特异性为94.8%[9]。CT、MR还可以发现危险因素,如胸廓出口解剖异常、肿瘤等。

4 诊断

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特别是并存多个危险因素时需警惕UEDVT。UEDVT临床症状评分表如下:中心静脉侵入性操作,+1分;局部疼痛,+1分;单侧肢体水肿,+1分;其他可能的诊断,-1分。总分-1~0分,UEDVT为低可能性;1分为可能性;2~3分为极高可能性[11, 23]。该评分诊断敏感性较低,仍需结合其他实验室检查。首选超声,联合D-二聚体检查。高度疑似但是超声检查阴性的患者,选择静脉造影[24]。

5 治疗

关于上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研究数据甚少。原发性UEDVT需个体化治疗,抗凝、溶栓、外科矫正手术如锁骨或第一肋骨切除术与斜方肌切除术等[25-28]。根据症状持续的时间和严重程度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14 d内选择溶栓;超过14 d溶栓有效率下降。溶栓失败、症状严重者选择静脉重建,症状较轻或无症状选择第一肋骨切除术。即使溶栓成功者或者溶栓未完全者也必须行第一肋骨切除术。均需继续抗凝3~6个月[25]。

继发性UEDVT的治疗参考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分为急性期和长期治疗。急性期是指确诊血栓后的前3个月,目的是阻止血栓进展和血管闭塞,介入治疗可以降低血栓后综合征、血栓复发的发生率。长期治疗是指急性期治疗后的阶段,目的是控制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的治疗[29]。

5.1 抗凝 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循证临床实践指南(ACCP)[30]建议:上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方法同下肢深静脉血栓,推荐单独抗凝治疗,确诊后立即使用低分子肝素、磺达肝素抗凝,腋静脉及更近端静脉内的血栓形成、CVC相关性UEDVT、肿瘤患者抗凝时间≥3个月,与CVC、肿瘤无关的UEDVT抗凝时间为3个月。抗凝后血栓复发率约0~4%[1, 5]。

5.2溶栓 由于尚缺少溶栓可以降低血栓后综合征和DVT复发发病率的研究数据,故不做为UEDVT一线的治疗方法,ACCP[30]建议仅用于:症状严重、血栓占据大部分锁骨下静脉和腋静脉、血栓形成14 d内、肢体功能良好、预期寿命长于一年、低出血风险者。指南尚无具体剂量推荐,首次溶栓成功率约72%~91%,2周以上的血栓溶栓常无效,导管溶栓较静脉溶栓更安全[31]。需进一步研究证实溶栓的风险和长期益处。溶栓治疗后的患者同样需要抗凝治疗。

5.3 手术取栓术 适用于大块血栓形成并影响肢体功能者或者有绝对抗凝、溶栓禁忌证者[1]。

5.4 上腔静脉滤器 上腔静脉较短,放置滤器困难,致死性并发症发生率为3.8%,包括心脏填塞、大动脉穿孔等,使用率极低。仅适用于抗凝禁忌或抗凝失败的患者,需要更多的研究数据来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32]。

5.5血管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 目前尚无适应症和长期随访的研究数据,临床数据显示反复介入手术,可以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但缺少可靠的研究数据[9]。

5.6拔除中心静脉置管 是否需要拔除置管还存在争议。2010年国际血栓和止血协会(ISTH)指南[33]和2012年ACCP[30]均建议:已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仍需保留中心静脉置管者,可以继续保留中心静脉置管,但必须同时抗凝。若不需要通过中心静脉置管治疗则建议拔除,肿瘤患者拔管后需长期抗凝治疗(≥3个月),非肿瘤患者拔管后抗凝时间为3个月。

5.7 弹力袜、弹力绷带 有症状的患者禁止使用,仅用于PTS者缓解症状[30]。

6 预防

预防上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寥寥无几。中心静脉置管是独立危险因素,故选择较小直径的导管、长期置管优选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可以有效的降低UEDVT的发生率。预防性使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华法林、维生素K拮抗剂可以降低上肢深静脉血栓复发。长期抗凝尚无更多数据支持,但ISTH、ACCP建议:对于中心静脉置管、肿瘤患者、胸廓出口综合征、血栓后综合征的患者需抗凝3~6个月。

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我们认识到上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及危险因素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区别,但是两者的并发症相似,目前管理策略相似,都以抗凝治疗为主。随着有创治疗的广泛应用,上肢深静脉血栓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支持其临床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Mai C, Hunt D. Upper-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a review[J]. Am J Med, 2011,124(5):402-407.

[2]Isma N, Svensson PJ, Gottsater A, et al. Upp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the population-based Malmo thrombophilia study (MATS).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recurrence risk, and mortality[J]. Thromb Res, 2010,125(6):e335-e338.

[3]Joffe HV, Kucher N, Tapson VF, et al. Upper-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a prospective registry of 592 patients[J]. Circulation, 2004,110(12):1605-1611.

[4]Spencer FA, Emery C, Lessard D, et al. Upp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a community-based perspective[J]. Am J Med, 2007,120(8):678-684.

[5]Mustafa S, Stein PD, Patel KC, et al. Upp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J]. Chest, 2003,123(6):1953-1956.

[6]Kroger K, Schelo C, Gocke C, et al. Colour Doppler sonographic diagnosis of upper limb venous thromboses[J]. Clin Sci (Lond), 1998,94(6):657-661.

[7]Martinelli I, Battaglioli T, Bucciarelli P, et al. Risk factors and recurrence rate of primary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upper extremities[J]. Circulation, 2004,110(5):566-570.

[8]Heron E, Lozinguez O, Alhenc-Gelas M, et al. Hypercoagulable states in primary upper-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J]. Arch Intern Med, 2000,160(3):382-386.

[9]Grant JD, Stevens S M, Woller SC, et 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upper extremity deep-vein thrombosis in adults[J]. Thromb Haemost, 2012,108(6):1097-1108.

[10]Drakos N, Gausche-Hill M. A case report: a young waiter with Paget-Schroetter syndrome[J]. J Emerg Med, 2013,44(3):e291-e294.

[11]Engelberger RP, Kucher N. Management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upper extremity[J]. Circulation, 2012,126(6):768-773.

[12]Klitfod L, Broholm R, Baekgaard N. Deep venous thrombosis of the upper extremity: a review[J]. Int Angiol, 2013,32(5):447-452.

[13]Munoz F J, Mismetti P, Poggio R, et al. Clinical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upper-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results from the RIETE Registry[J]. Chest, 2008,133(1):143-148.

[14]Ge X, Cavallazzi R, Li C, et al. Central venous access sites for the 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sis, stenosis and infection[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2,3:D4084.

[15]Evans RS, Sharp JH, Linford L H, et al. Risk of symptomatic DVT associated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J]. Chest, 2010,138(4):803-810.

[16]Marshall PS, Cain H. Upp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J]. Clin Chest Med, 2010,31(4):783-797.

[17]Elman EE, Kahn SR. The post-thrombotic syndrome after upp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J]. Thromb Res, 2006,117(6):609-614.

[18]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组 D-二聚体检测. “D-二聚体检测”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22(8):827-836.

[19]Merminod T, Pellicciotta S, Bounameaux H. Limited usefulness of D-dimer in suspected deep vein thrombosis of the upper extremities[J]. Blood Coagul Fibrinolysis, 2006,17(3):225-226.

[20]Michalke J A. An overview of emergency ultrasound in the United States[J]. WJEM, 2012,3(2):85-90.

[21]Di Nisio M, Van Sluis G L, Bossuyt P M, et al. Accuracy of diagnostic tests for clinically suspected upp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a systematic review[J]. J Thromb Haemost, 2010,8(4):684-692.

[22]急诊超声标准操作规范专家组. 急诊超声标准操作规范[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22(7):700-711.

[23]Constans J, Salmi L R, Sevestre-Pietri M A, et al. A clinical prediction score for upp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J]. Thromb Haemost, 2008,99(1):202-207.

[24]Bates SM, Jaeschke R, Stevens SM, et al. Diagnosis of DVT: Antithrombotic Therapy and Prevention of Thrombosis, 9th ed: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Based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 Chest, 2012,141(2 Suppl):e351S-e418S.

[25]Illig KA, Doyle AJ.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Paget-Schroetter syndrome[J]. J Vasc Surg, 2010,51(6):1538-1547.

[26]Thomas IH, Zierler BK. An integrative review of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rimary upper extremitydeep venous thrombosis following no treatment or treatment with anticoagulation,thrombolysis, or surgical algorithms[J]. Vasc Endovascular Surg, 2005,39(2):163-174.

[27]Coughlin LM, Koenig KN, Clark PM. Claviculectomy with thrombectomy for management of paget-schroetter syndrome in a patient with chronic clavicular malunion[J]. Ann Vasc Surg, 2013,27(4):491-498.

[28]Urschel HJ, Patel AN. Surgery remains the most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Paget-Schroetter syndrome: 50 years' experience[J]. Ann Thorac Surg, 2008,86(1):254-260, 260.

[29]Kearon C.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two phases of anticoagulant treatment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J]. J Thromb Haemost, 2012,10(4):507-511.

[30]Kearon C, Akl EA, Comerota AJ, et al. Antithrombotic therapy for VTE disease: Antithrombotic Therapy and Prevention ofThrombosis, 9th ed: 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 Evidence-Based ClinicalPractice Guidelines[J]. Chest, 2012,141(2 Suppl):e419S-e494S.

[31]Maleux G, Marchal P, Palmers M, et al.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thoracic deep vein thrombosis is safeand effective in selected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cancer[J]. Eur Radiol, 2010,20(9):2293-2300.

[32]Owens CA, Bui J T, Knuttinen MG, et al. Pulmonary embolism from upp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the role of superior vena cava filter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 J Vasc Interv Radiol, 2010,21(6):779-787.

[33]Baglin T, Bauer K, Douketis J, et al. Duration of anticoagulant therapy after a first episode of an unprovoked pulmonary embolus or deep vein thrombosis: guidance from the SSC of the ISTH[J]. J Thromb Haemost, 2012,10(4):698-702.

深静脉血栓篇6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取栓术;髂总静脉狭窄

[中图分类号]R54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b)-102-0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并不少见,其后遗症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尤其困难,并有并发肺栓塞的危险,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1997年以来本院采用取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9例,现将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组39例,男16例,女23例;年龄32~74岁,平均年龄(50.4±6.9)岁。均为单侧肢体病变,左下肢37例,右下肢2例;发病时间15 h~7 d,平均72 h。主要表现:患肢有不同程度的肿胀、疼痛、股内侧压痛、浅静脉曲张、发绀,其中足背动脉搏动消失6例,股动脉搏动消失1例,小腿皮肤水疱2例。临床分型:中央型11例,混合型28例,均为完全闭塞型。

1.2 方法

采用全身麻醉3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7例,局部麻醉2例。股部纵切口,切开股总静脉,下肢深静脉内的血栓用自远而近的手法驱出。发病时间>72 h的,以6 F或7 F Fogarty导管取出髂总静脉及髂外静脉血栓,见血液喷出后,经置入股浅静脉的导管用肝素盐水冲洗,再注入尿激酶,静脉切口远端阻断,助手持续按压腹部脐周,髂外、髂总静脉内血栓用Fogarty导管取出,置入导管20~25 cm,在导管内注入2.5 ml盐水,回拉20~18 cm处遇到阻力后,球囊放水以便通过狭窄处,再注入水,将血栓取出;再置入球囊扩张管,在狭窄处扩张2~3次,见血液涌出,阻断切口近端,远端阻断解除,放出积血及残留血栓屑,排气,缝合静脉切口,留置多孔胶管作术后刀口引流。手术结束时用弹力绷带顺序包扎患肢,从足背到大腿根部。术后继续溶栓,静脉注射尿激酶5 d后,改口服华法林抗凝2个月以上,出院后穿专用弹力袜半年以上。3例患者术后效果不佳,于3 d后再次取栓并行髂静脉人工血管移植术。

2 结果

全组病例在取栓术后1~4 d肿胀开始消退,2~3周出院。根据出院时肢体肿胀和疼痛减轻程度评定:①痊愈:肢体肿胀消退,活动后无下肢疼痛,共12例;②显效:肢体肿胀明显减轻,活动后小腿稍有肿胀,共23例;③无效:肢体肿胀与术前相同,活动后肿胀加重,下肢青紫,共4例。

术后39例均得到随防,随访6个月~3年,平均1.7年。在随防期间,肿胀完全消失26例;在活动时有轻度的内踝肿胀11例,夜间休息后消失,不影响正常工作;2例仍有小腿轻度肿胀,但较出院时明显减轻。39例均未出现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和小腿部溃疡。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效果的比较,在过去一段时同内曾有过争议,认为手术取栓和溶栓的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即使是手术也只能对股青肿或股白肿者适应,其他类型可通过非手术溶栓解决[2]。但近年来由于手术方法和诊断技术的改进,认为取栓术比单纯溶栓治疗有明显的优点[3]:首先,手术治疗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静脉通畅问题,减少卧床时间。其次,溶栓治疗不能改善远期结果,特别是骼-股静脉被血栓阻塞者,再通率极低,一般仅为1%~2%。对于骼-股静脉以下部位血栓仍有50%将遗留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征,溶栓疗法的治愈率只有40%,而手术治疗的治愈率为75%。另外,溶栓治疗的费用不比手术者少,易引起出血。

手术注意事项:选择全麻较宜,如果患者于7 d内未用抗凝剂,也可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由于组织肿胀,局麻有时不能达到满意效果,但是,对不宜全麻或有连续硬膜外麻醉禁忌证者,局麻仍是一种可选择的麻醉方法。一般取腹股沟纵切口,经股总静脉切开,用6 F或7 F取栓导管取出髂静脉血栓,可配合大弯血管钳伸入髂静脉轻柔钳出机化的血栓。本组病例在取栓手术中大部分患者导管在股总静脉近段18~20 cm处时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阻力。作者体会,髂静脉倒血与否不能作为髂静脉血栓取净的标志,根据取出血栓的量及球囊回拉顺畅情况即可认为血栓已取尽。

[参考文献]

[1]董国祥.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4):210-211.

[2]杨明,吴允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手术治疗[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1,26(2):185-186.

深静脉血栓篇7

在所有的静脉中,人体双腿的深静脉最容易形成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髋部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造成肺栓塞(PE),慢性期将遗留血栓,形成综合征。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髋部骨折的增多,人工关节技术的普及和发展,DVT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预防尤其重要。我院2000~2007年,通过对13例下肢骨折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DVT的诊断

有症状和体征的DVT临床特点:①多见于手术后、创伤、晚期肿瘤、昏迷或长期卧床的患者。②起病较急,患肢肿胀、发硬、疼痛,活动后加重,偶有发热、心率加快。③血栓部位压痛,沿血管可扪及索状物,血栓远端肢体或全肢体肿胀,皮肤呈青紫色,皮温降低,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出现静脉性坏疽。血栓延伸至下腔静脉时,双下肢、臀部、下腹和外生殖器均明显水肿。血栓发生在小腿肌肉静脉丛时,Homans征和Neuhofs征阳性。Homans征,即直腿伸踝试验。检查时嘱患者下肢伸直,将踝关节背屈时,由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被动拉长而刺激小腿肌肉内病变的静脉,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为阳性。Neuhofs征,即压迫腓肠肌试验。④后期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出现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肿胀等,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分为:周围型,以血液倒灌为主;中央型,以血液回流障碍为主;混合型,既有血液倒灌,又有回流障碍。⑤血栓脱落游走可致PTE(见后)。

静脉血栓形成的辅助检查:可根据患者病情、医院设备、医生经验等做如下选择。①加压超声成像:通过探头压迫观察等技术,可发现95%以上的近端下肢静脉血栓,静脉不能被压陷或静脉腔内无血流信号为DVT的特定征象和诊断依据,为无创检查,应为筛查的首选手段。高度可疑者,如阴性,应5~7天后复查。对腓静脉和无症状的下肢深静脉血栓,阳性率较低。②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其敏感性、准确性均较高,为无创检查,适用于对患者的筛选、监测。③放射性核素血管扫描检查(RDV):利用核素在下肢深静脉血流或血块中浓度增加,通过扫描而显象,是对DVT诊断有价值的无创检查。④螺旋 CT 静脉造影(CTV):是近年出现的新的DVT诊断方法,可同时检查腹部、盆腔和下肢深静脉情况。⑤静脉造影:是确定诊断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检查,且费用高。⑥阻抗体积描记测定:其原理是在大腿处放置一个袖带,探测充气前后下肢血流量的变化,袖带放气,下肢容量迅速恢复到基线水平,被认为是静脉可变性指数。阻抗体积描记测定对无症状DVT的敏感性差、阳性率低,对有症状的近端DVT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操作简单,费用较低。⑦血浆D-二聚体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敏感性较高(>99%)。急性DVT或PTE时D-二聚体多>500μg/L,故 D-二聚体500μg/L,故预测价值较低,不能据此诊断DVT或PTE。该检查对8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特异性较低,不宜用于这些人群。

预防方法

长期以来,临床均采用抬高患肢和术后早期活动,作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目前许多学者认为,传统做法在血栓预防方面的作用不大,尤其是对血栓形成的高危患者更无显著临床意义。我院通过近几年来对13例下肢手术后的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治疗,总结如下经验。

常用药物包括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药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等。主要应用小剂量肝素(LDH)和低分子量肝素(LMWH)。

口服抗凝药物虽有较好的预防效果,但有导致出血的可能,因而在服药期间必须作凝血机制的监测。在美国,华法令多应用于骨科大手术后,在欧洲则很少采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作用较小,临床应用不多。低分子右旋糖酐能有效地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但不良反应较多,如过敏反应、血容量增多引起心力衰竭等,在国外已较少采用。

传统使用的肝素为21个不同分子组成的混合物,分子量为3000~30 000,常用钠盐和钙盐两种制剂,其药理作用是使凝血酶失活,并在抗凝血酶-Ⅲ的协同下,抑制Ⅱa、Ⅳa、Ⅹa、Ⅶa因子的活性,主要不良反应是出血。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为5%~10%。近年推荐使用的LMWH,分子量为3000~8000,其主要特点是抗凝效果增强,出血并发症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下降,每日皮下注射1次即可,用药过程无需监测,并可获得有效的血药浓度。

近几年,循序减压弹力袜(GEC)和患肢间断气囊压迫(IPC)等机械方法在临床广泛应用,其作用是阻止深静脉扩张,保护静脉内膜不致损伤,并有防止足、股部静脉血流迟缓、促进血液回流、增加静脉血液流速的作用。

深静脉血栓篇8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溶栓治疗;抗凝

文章编号:1009-5519(2008)09-1347-01 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B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比较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约占周围血管疾病的40%,笔者近年来共收治65例DVT,并运用溶栓、抗凝、祛聚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对本病的致病因素、治疗方法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65例中,男28例,女37例。左下肢50例,右下肢13例,左上肢2例。年龄23~82岁,平均52.5岁。病因:脑梗死29例,脑出血8例,其中合并高血压15例,糖尿病16例,冠心病4例,血脂升高2例。外伤及肢体手术21例,真红细胞增多症5例,其它2例。

1.2 诊断:(1)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病例持续性局部疼痛、局部压痛、肢体浮肿、静脉显露或怒张,直腿伸踝试验(Homun征)阳性60例,压迫腓肠肌试验(Neuhof)阳性62例。(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本方法无创伤性,可以确定栓塞部位、栓塞程度、管腔狭窄,可反复检查,方便。

1.3 治疗方法

1.3.1一般处理:(1)卧床休息10天,过长时间不能减少栓塞或其它静脉栓塞的风险。(2)抬高患肢20~30度,有利于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避免过度伸展。(3)保暖,避免室温过低导致血管痉挛。

1.3.2 药物治疗:(1)溶栓: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注射,每天1次,30分钟内滴完,10天为1疗程。从患肢端滴入。(2)抗凝:低分子肝素钙4 100 U,皮下注射。(3)祛聚: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川芎嗪0.2静脉滴注,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4)停用上述药物后口服肠溶阿斯匹林0.1 g每日1次。

2 结果

本组病例经一疗程结束后,患者肿胀均不同程度消退,复查彩超深静脉多有间断血流信号,并见有丰富侧支循环。下床活动后患肢不再肿胀为治愈41例,本组有下肢活动后患肢仍有轻度肿胀,但经配穿医学弹力袜均能得到改善,好转24例。

3 讨论

Couins报道:根据北美每年600 000个住院患者统计,尸检中发现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占72%,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复发率也很高,一次性深静脉血栓形成5年内累积栓塞死亡率为2%。深静脉血栓常见于以下3个部位:(1)下肢肌肉小静脉丛血栓形成。(2)髂股静脉血栓形成。(3)腋静脉锁骨静脉血栓形成。下肢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为血流缓慢,血液高凝状态,静脉壁受损有关,右髂动脉横跨左髂静脉为左下肢多发病的解剖学因素。本组病例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占73%(50/65),同时许多患者及家庭为了方便照顾,喜欢从偏瘫侧输液等致静脉损伤,因而下肢DVT为主。以及彩色多普勒所示栓塞多发部位均与文献报道相符。本病的致病因素高龄、肥胖、手术,其是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长期卧床、瘫痪等患者更应重视[1]。对于上述高危人群应加予预防:(1)长期卧床休息的内科患者,给予小剂量肝素进行预防治疗。(2)对于髋骨骨折、中老年经受外科手术的患者,给予外部充气加压,使用肝素或二氢麦角胺进行预防性用药。(3)加强被动活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对于上述两种情况均适用。

运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法[2]。尿激酶是一种胰蛋白酶,可直接作用于纤溶酶原,使它转变成纤溶酶,从而使纤蛋白溶解。本组资料中治愈41例,均为DVT病情少于48~72小时,且血栓在24~48小时完全或部分溶解,均与早发现、早诊断、早溶栓治疗有关。同时溶栓治疗严格掌握适应证,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进行,特别是脑卒中、近期手术的患者,更应慎重,并测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注意有无活动性出血的情况。本组溶栓治疗的患者随防期间,无复发病例。因此,DVT一旦确诊,须绝对卧床休息,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应立即进行溶栓或抗凝治疗。否则会进一步加剧基础疾病,影响愈后。同时对高危人群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 徐 凌,毕红霞,蔡柏蔷,等.深静脉血栓形成103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0,39(8):513.

深静脉血栓篇9

[关键词] 神经外科;深静脉血栓;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8(a)-120-01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系指血液不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1]。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病率不断增加,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减少DVT发病率,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6~2007年神经外科700例病人中出现深静脉血栓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40~75岁。其中7例脑外伤,4例脑出血,2例右侧额颞部脑损伤硬膜下血肿,2例重型颅脑损伤。

1.2 临床表现

病人临床症状主要有患肢胀痛或剧痛,股三角区或小腿有明显压痛,皮肤温度升高,广泛性浅静脉怒张曲张,活动后肢体胀痛,皮肤色素沉着、淤血性溃疡等,B超显示股静脉和(或)静脉内径增宽,血流信号显示不明显。

1.3 临床护理

1.3.1 心理护理 ①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安慰病人,鼓励其说出心中的感受,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②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动作要稳、准、轻、快,以增加病人的信赖,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③教给病人使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来减轻疼痛,积极配合治疗。

1.3.2 生活护理用樟脑酒精或红花酒精按摩受压部位,每天2~3次,做好晨、晚间护理,使病人肌肤清爽、舒适。进食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因用力排便,腹压增高影响的下肢静脉血回流。

1.3.3 预防性护理 对肢体瘫痪及手术后绝对卧床病人,应积极预防其发病率,具体措施如下:①卧床期间定时变换,鼓励病人深呼吸并咳嗽;②定时做下肢的主动和被动运动;③尽早下床活动;④需长期输液或经静脉给药者,保护足背静脉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

1.3.4 确诊后的处理 ①急性期嘱病人卧床休息,并使上半身抬高15°,下肢抬高25°,膝关节屈曲15°。这种能使髂股静脉呈松弛不受压状态,缓解肿胀疼痛[2]。②尽可能采用患肢远端浅静脉给药,使药物直接达到血栓部位,增加局部的药物浓度。③严禁按摩患肢,防止栓子脱落。④预防并发症如肺、心、脑等重要脏器栓塞。

2结果

15例病人中1例发生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肺栓塞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病人治疗8~15 d后肢体肿胀明显减轻。

3 讨论

深静脉血栓形成在颅脑损伤病人虽是不常见的并发症,但颅脑损伤病人存在DVT发生的多种危险因素,目前它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其根本原因与目前认识不足,护理针对性及预见性不强有关。笔者总结了神经外科病人发生DVT的三大因素主要包括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和静脉内膜损伤,且好发于下肢。首先,手术可引起血小板反应性的改变,具有强烈抗凝作用的蛋白质减少,造成血液的高凝状态,加上神经外科病人大剂量脱水药及激素的使用,也可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及血液浓度增加,使血液更容易在血管内凝聚形成血栓。其次,深静脉血栓最易发生在各种疾病的卧床病人,尤其是瘫痪病人的肢体,这与肢体肌肉泵血功能下降有关。第三,深静脉置管造成血管壁的损伤,加上静脉注射刺激性药物,也易造成内膜损伤,从而激活凝血过程,诱发血栓形成[3]。手术病人术中、术后输血及术后脱水治疗可导致血细胞地容一过性增高,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合并心肺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高龄等因素,也增加了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主动关心病人的生活和心理需要,严密观察病情[4],提前预防,减少发病,积极治疗,提高再通率,避免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在我科治疗和护理后的病人大部分能够再通,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不会有太大影响,关键是需要病人及家属的大力配合,及医护人员的精心、耐心、专心,这样就会大大减少临床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石国燕,赵红梅,李小敏.5例妊娠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6):106.

[2]胡玉翠.1例开颅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6):473.

深静脉血栓篇10

1810年Farriar首先报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1例,目前已发展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1]。一旦发生治愈困难,可引起相关器官组织的功能障碍,导致肺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等严重后果。手术、严重创伤、长期卧床和/或合并高血压心血管病、高龄肥胖、内分泌代谢病的患者是高危人群。自1997年2月至2007年4月,作者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7例,现对其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7例患者,男8例,女9例;年龄23~74岁,平均45岁。DVT部位:左下肢11例,右下肢5例,双下肢1例;分型:混合型10例,周围型5例,中央型2例。原发病:高血压心血管病5例,高龄肥胖8例,内分泌代谢病6例,严重创伤3例。DVT发生的时间为入院后7~65d,平均26d。临床表现: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局部疼痛16例;检查时有患肢肿胀、组织张力增高16例;小腿肌肉、窝、内收肌管及腹股沟下方股静脉处有压痛12例;Homans征(+)、浅静脉曲张9例。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疼痛主诉,下肢出现肿胀,结合患者发病因素等,应高度怀疑DVT;最后行超声波检查或/和静脉造影确诊。

1.2治疗方法

非手术疗法:包括一般治疗和溶栓疗法,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并绝对制动(防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3~4周后逐渐加强功能锻炼。溶栓疗法:尿激酶10~50万U(其中10~20万U8例,20~30万U5例,30~50万U4例)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5~7d,总量在200~300万U。经治疗患者患肢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皮肤颜色逐渐转红润、皮温升高等指标进行观察判断效果,并同时观察有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经上述治疗15例有效,2例效果差,经手术取血栓治疗。

2结果

17例患者中16例未出现肺、脑栓塞,下肢组织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经7~19个月随访,临床症状消失,效果满意。其中1例后遗难以治愈的静脉性溃疡。

3讨论

静脉损伤、静脉血流缓慢及血液高凝状态是DVT发病的三大关键因素。内科长期卧床患者,肢体活动少,下肢静脉血流处于缓流状态;高龄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病、内分泌代谢病等基础性疾病,机体本身也存在血液高凝、血流缓慢,而严重创伤由于机体的应激反应,血液处于高凝状态[2];这些都是发生DVT的高危因素。

典型的急性期DVT诊断主要根据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有沉重感、局部疼痛等症状及组织张力增高,在小腿肌肉、窝、内收肌管及腹股沟下方股静脉处有压痛;Homans征(+)等一般都可以作出临床诊断,最后诊断需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静脉造影,对诊断下肢近端DVT的特异性高达98%,且无创伤。目前广泛应用于DVT诊断,但其最大的不足是对亚临床状态DVT和小静脉血栓形成的敏感性较差。静脉造影是公认的“金标准”诊断方法,尽管有需要搬动,有一定的创伤、不易被患者接受等缺点,应用受到一定限制[3],但对于一时难以确诊的患者来说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本组17例患者多普勒超声检查,14例确诊。其中3例不能确诊但高度怀疑加用静脉造影。因此,作者认为: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多普勒超声检查基本能明确诊断,对有高度怀疑而不能最后确诊,采用静脉造影检查是合理的。

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的治疗主要是非手术疗法,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和早期功能锻炼,是传统预防治疗的主要手段,它使血栓紧密粘附于静脉内膜,减轻局部疼痛,促使炎症反应消退。在此期间,绝对制动避免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患肢抬高一般离床约20~30cm,高于心脏水平,膝关节安置于15°屈曲位。溶栓治疗疗效肯定,尿激酶是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能激活血液中纤维蛋白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酶,此酶可水解纤维蛋白成为小分子多肽,达到溶解血栓的目的,但在给药剂量、途径和疗程上均有争议,有待不断研究和完善,目前经患肢外周静脉与区域性静脉途径是比较公认的。本组17例患者经传统治疗方法结合尿激酶溶栓治疗,经治疗15例有效,2例效果差,改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下肢DVT,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好,此时血栓与静脉壁机化粘连、炎症反应程度越轻、静脉内膜破坏越轻、继发血栓形成越少,否则因血栓机化,广泛静脉内膜损伤,静脉与周围组织粘连等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4]。DVT后经积极治疗,最后常部分或全部再通。但纤薄的瓣膜仍固定在侧面的机化血栓中,结果是深静脉系统可形成部分或全部失瓣膜状态,出现慢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患者出现下肢静脉性溃疡,这是DVT后遗症的病理基础。本组有1例车祸至多发性损伤,处于深昏迷,左下肢髂股静脉广泛性血栓形成,早期未及时发现,后虽经积极的处理,但仍后遗难以治愈的静脉性溃疡,教训深刻。

【参考文献】

1张柏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和预后的几个问题.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21(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