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1 03:12:50

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范文篇1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8年8月~2011年7月收治老年患者90例,年龄60~80岁,其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包括子宫内膜癌2例,子宫脱垂1例,卵巢癌2例。患者术前合并高血压2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中度贫血和冠心病1例;术前检查出凝血时间提示,部分活化凝活酶时间均降低。本组经腹行筋膜外全宫+双附件切除术2例,经腹全子宫+双附件+大网膜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顺铂化疗2例,阴式子宫切除1例。手术时间2~6小时,患者术后当天全部应用止血药物。

2.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发病时间为术后4~12天,均有不同程度发热,体温37.6~38.5℃,无肺栓塞病例。患者主诉患肢疼痛,站立或行走时疼痛加剧,活动受限。查体发现患肢无肿胀,腓肠肌压痛明显。本组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查确诊,彩超显示静脉管腔内无彩色血流信号。治疗方法:患者均采用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排除抗凝禁忌证后采用抗凝或溶栓治疗。主要用药为低分子肝素钙4100U皮下注射,1次/12小时;复方香丹注射液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日;口服肠溶阿司匹林25mg。连用10~15天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定时查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时间,以指导用药,测量记录膝上下周径变化,并监测生命体征,加强护理,随时注意有无栓子脱落现象。

3.护理

术前健康宣教: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75岁)、肥胖、止血药运用、雌性激素治疗、下肢水肿静脉曲张、凝血异常、基础疾病、手术时间长、输血失血量等,故术前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对高危因素的患者应给予重点宣教,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常见症状和预防措施,指导患者练习术后床上主动翻身的方法和下肢关节的有效活动,包括踝关节与膝关节屈伸运动,使其了解早期活动的好处。输液护理:避免选择下肢静脉输液及深静脉置管,首选上肢静脉输液及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置管,每天定时冲管,防止微血栓形成,对有DVT史或血液高凝状态的患者,要补充足量水分,降低血液浓度。病情观察:资料显示,血栓多在手术过程中已开始形成,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应从术前开始。①对肿瘤手术创面大、老年患者有高血压及高血脂病史者,术前应常规化验血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必要时术前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预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因禁食或灌肠引起的脱水。②患者应输新鲜血或成分血,尽量不用库存血。③避免下肢输液和应用止血药。④手术操作轻柔细致,减少不必要的血管解剖暴露及刺激。⑤术后鼓励患者尽早做下肢活动,在麻醉完全恢复前,指导按摩患者下肢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做足踝被动运动、足趾运动和下肢屈伸运动,待自我感知能力恢复后改为主动运动;告知患者床上活动、深呼吸及咳嗽动作的方法。⑥术后严密观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若发现下肢肌肉酸胀感时,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30°,并严格制动10~14天,预防肺栓塞的发生。当局部压痛消失后,即可行轻度活动;要保持大便通畅,并注意观察患肢皮温、色泽、水肿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局部有无破损及感染等,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应用抗凝或溶栓药物,要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定时监测凝血功能,溶栓后患者不宜过早下床活动,患肢不宜过冷或过热,以免造成血栓脱落;手术时间>3天的高血压或晚期癌症患者,下床活动时要穿弹力袜。

深静脉血栓范文篇2

主要以非手术疗法为主,临床采用溶栓、抗凝、祛聚药物来消融血栓。手术疗法适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不超过48h者,主要采用球囊导管取栓术。

1.1非手术疗法的护理

1.1.1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绝对卧床4周,患肢抬高30°,非急性期可室内轻体力活动。

1.1.2绝对卧床在床上进行一切活动,并要避免咳嗽、深呼吸、剧烈翻身等。这些行为均可使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从而增加肺动脉栓塞的机会。

1.1.3抬高患肢这是为了增加静脉回流,应用患肢抬高架,由专业护士指导使用。

1.2抗凝溶栓治疗的护理

在国外应用肝素后改为口服抗凝剂3~6月的抗凝疗法,已被确立为DVT的标准治疗方案,静脉滴注肝素的时间一般为5天,可减少DVT的复发率,注意肝素滴入速度不能过快,用药前了解患者有无出血性疾病,在抗凝溶栓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穿刺点、鼻腔等有无出血,有无黑便、咖啡样或血性呕吐物,有无意识模糊、偏瘫失语等,并密切注意凝血机制。薛连等认为,治疗时凝血酶原时间应维持在正常的3~4倍,超过7倍则有出血的危险,溶栓后患者不宜过早下床活动,患肢不能过冷过热,以免部分溶解的血栓脱落致肺栓塞。

1.3出血的护理出血是下肢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中颅内血肿和硬膜下血肿是最严重的出血并发症,护理上应加强病房巡视,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和滴速,各项护理操作动作要轻柔,防止机械性损伤。齿龈出血,可用冷水漱口,鼻出血可用拇、食指压迫鼻根止血或局部冷敷或用0.1%盐酸肾上腺素棉球填塞鼻腔。对于穿刺点出血,于穿刺点上方约1cm处压迫止血,渗血量较大时,于压迫止血后再在穿刺点处加1~2块明胶海绵加压包扎,并加用沙袋压迫。对于其他部位出血,需停止抗凝治疗,给予鱼精蛋白或维生素K1,必要时给予新鲜血浆或凝血酶原浓缩物,待值恢复后再重新抗凝治疗,主要原因可能与抗凝溶栓药物剂量控制欠佳以及机体对药物耐受性的个体差异有关。

1.4病情观察

1.4.1观察并记录病人生命体征、神志及患肢皮温、色泽、动脉搏动的情况。如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1.4.2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周径的变化,并和健肢比较,列表判断疗效。

1.4.3肺动脉栓塞的发现及处理肺动脉栓塞是DVT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病急,死亡率高,因此是护理的重中之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血压下降时,应高度警惕肺动脉栓塞的发生。若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使患者平卧、避免活动、4~6L/min吸氧,并立即通知医生,配合抢救。

1.4.4止痛剂的使用疼痛时不可过分限制止痛剂,以免因疼痛引起动脉痉挛。

2手术疗法的护理

2.1术前准备常规术前准备:备皮、禁食水,术前鲁米那肌注2.2术后护理患肢抬高30°,及早活动。

2.3药物治疗观察术后继续应用抗凝药,观察内容同非手术疗法护理中的药物治疗观察。

2.4病情观察同非手术疗法护理中的病情观察。

2.5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促进深静脉再通及侧支循环建立。

3预防

3.1卧床期间定时进行下肢肢体的主动活动或被动活动,护士进行指导、监督并检查病人的活动情况。定时更换体位,1~2h/次,膝下垫枕,避免过度屈髋,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及咳嗽。

3.2需长期输液或经静脉给药者,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尤其是使用刺激性药物更要谨慎。

3.3尽早下床活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有效措施。

3.4注意患者双下肢有无色泽改变、水肿、浅静脉怒张和肌肉有无深压痛,重视病人主诉,若病人站立后下肢有沉重、胀痛感,应警戒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如有改变应及时通知医生。

3.5低脂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肥腻之品,多食纤维素丰富食物,必要时用开塞露、麻仁软胶囊等,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压增高,影响静脉回流。

3.6各种术后病人应慎用止血药物,可适当垫高下肢或对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肌肉被动收缩或尽早下床活动,以利静脉血回流;应用下肢弹力绷带包扎等。长期卧床的病人应鼓励病人作足背屈活动,必要时对小腿进行按摩,使小腿肌肉被动收缩,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3.7勿使用过紧衣物避免血液瘀滞。

3.8高危病人应适当服用活血化瘀中药或抗凝药物。

3.9戒烟由于烟中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缩,影响静脉回流,故应告知病人及时戒烟。

4小结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临床较易发生的并发症,如果护理不到位,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将严重影响到病人的健康及预后,有时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因此护理上我们要积极预防,杜绝发生,如果发生要认真细致地护理,使患者尽早康复。

深静脉血栓范文篇3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骨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指血液在下肢静脉血管内凝结,阻塞血液循环的一种病症,多发于骨科患者。由于骨科患者术后下肢长时间难以进行运动,使血液流动滞缓,形成DVT[1]。术后的有效护理可以降低DVT的形成,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有效防止并降低DVT产生的护理方式。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护理方式,探讨其护理效果及对DVT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男26例,女13例;平均年龄(42.13±5.87)岁;股骨颈骨折1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3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7例。观察组男24例,女15例;平均年龄(42.68±5.51)岁;股骨颈骨折2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6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骨折患者;②未接受过有创治疗;③单侧手术。排除标准:①伴肿瘤及血液疾病史者;②已使用过抗凝制剂者;③伴精神疾病或沟通障碍者;④不配合研究者。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术前、术后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术前。①对患者进行评估,为病情可能发生的变化以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预防方案,做好术前相关知识的指导与宣教,向患者以及家属介绍DVT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症状表现以及其他并发症的预防,使患者积极参与护理治疗。②保证患者卧床体位,患肢应抬高于心脏20~30cm,可减轻疼痛、水肿。(2)术中。①手术进行穿刺时尽量一次性成功,降低多次穿刺对患者的伤害。②尽可能缩短止血带的包扎时间。③手术时穿上弹力袜,结束后立即脱掉。(3)术后。①监护患者患侧疼痛的时间、程度,根据患者主诉,进行镇痛、镇静处理,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给药时经腹壁皮下脂肪注射,密切观察生命体征。②定时查看伤口有无出血或引流现象,定期检查手术切口,查看伤口变化,并更换敷料。③做好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食用粗纤维、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食物,多饮水,杜绝动物内脏等寒腻食物的摄取。④下肢静脉保护。尽可能避免下肢输液,保持血管内壁完整性,输液时严格执行无菌化操作,并避免同部位的反复穿刺。⑤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腿部肌肉中的比目鱼肌与腓肠肌有很多静脉窦,静脉中血液只有在肌肉泵的作用下,才能向心回流。术后患者可以进行股四头肌和踝关节活动,术后3d进行髋关节与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在护理人员的辅助下,进行髋关节内外旋动作练习。1.3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患者的DVT发生时间、DVT发生率及住院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③比较两组患者的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计量资料用n/%、x軃±s表示,用χ2、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DVT发生时间、DVT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的DVT发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1)。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干预后,两组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加快,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P<0.05,表2)。2.3两组患者的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的其他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表3)。

3讨论

有研究表示,骨科患者术后形成DVT的发生率高达40%~60%[2],由于肢体损伤或手术切口疼痛,减少下肢活动力度,降低肌肉的活动量,使下肢静脉回流处于滞缓状态,致使DVT形成[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DVT发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DVT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究其原因,预见性护理在术前根据DVT的危险因素制定护理方案,并对患者进行DVT相关知识的宣教,增加患者对DVT的认知度;让患者保持正确且舒适的体位,减少疼痛与水肿。术中尽量减少穿刺次数,降低对患者静脉壁的伤害,抬高患肢,降低对血流速度的影响[4]。术后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针对性护理,对下肢静脉进行保护,监护患者病情变化,查看伤口恢复情况并及时更换敷料,根据患者主诉疼痛进行镇痛处理。从饮食、锻炼、心理等全方面进行干预,如指导患者保证高维生素、高蛋白质、低脂肪食物的摄取,以及日常的饮水量;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早期锻炼;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疏导负性情绪,积极面对康复[5]。本研究通过对比下肢静脉血流速度,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加快,且观察组快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为预见性护理干预时,指导患者食用高蛋白质低脂肪的粗纤维食物,减少动物内脏等食物的摄入,强调患者补充水分,指导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均有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提高血流速度[6]。

本研究通过比较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其他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其原因在于预见性护理在术前评估患者可能会产生的并发症以及危险因素,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嘱咐家属重点关注患者变化,医护人员也会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并做好相应预防[7]。术后根据制定的方案进行执行,随时关注病情的发展变化[8]。本研究中,对照组出现伤口感染3例,而观察组并未出现,原因在于预见性护理中护理人员会加强对患者伤口的检查,定时查看伤口变化,及时更换敷料,降低伤口感染的风险。如对照组出现下肢肿痛5例,而观察组无此症状,观察组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疼痛的程度、时间等因素进行记录,听取患者主诉疼痛,告知医生后,遵医嘱进行止痛,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强调患者出现疼痛要示意护理人员,不能忍住不说,独自强撑。因此,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骨科患者症状,减少DVT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袁雪萍,姚丽文,吕伟波.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中西医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4):4420-4423.

[2]闫娜,安翠红,杨小丰,等.超前镇痛对干预下肢骨科手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5):833-835.

[3]呼芳,孙江艳.间歇充气压力泵联合TED压力袜预防骨科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22):2768-2771.

[4]谢渊,牟绍玉,张川林,等.3种血栓风险评估表对骨科大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价值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9):1243-1245.

[5]文燕.骨科护士岗位管理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预防技能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5):855-857.

[6]李叶红.骨科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23):2169-2172.

[7]黄莺,刘长俊,江雪莲,等.骨科特殊护理预防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6):1064-1065.

深静脉血栓范文篇4

关键词:护理干预;骨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作用

DVT(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不能正常凝结与深静脉内而引起静脉回流性障碍的一种疾患,多数DVT患者发生于制动状态,如骨科手术后卧床类患者[1]。分析认为静脉壁损伤、高凝状态、血流缓慢等是DVT诱发因素,一旦血栓形成,除少数发生在局部位置或能自行消除之外,均可能扩散至全部肢体深静脉主干,治疗方法不当或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均会演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严重者还可合并肺栓塞而威胁生命安全[2]。我院针对骨科手术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预防DVT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治疗的1500例骨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19例、女性431例;年龄23~52岁,平均(45.8±2.9)岁;膝关节骨折128例、股骨骨折212例、髋部骨折271例、胫腓骨骨折139例。观察组:男性352例、女性398例;年龄20~60岁,平均(45.1±2.5)岁;膝关节骨折152例、股骨骨折186例、髋部骨折223例、胫腓骨骨折189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护理方法。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记录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抬高患肢。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具体为:①考虑大部分患者对术后并发症了解不多,护理人员要积极开展健康宣教、心理宣导,让患者和家属更多的了解DVT的发生及预防知识。术前要积极与患者沟通,介绍骨科手术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其危害,告知患者术后长时间卧床是DVT形成的高危因素,要在条件允许下积极进行康复治疗,消除DVT形成风险。对于肥胖、糖尿病、高龄患者要提高警惕;②协助患者正确摆放体位,对四肢定期进行轻柔按摩,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控制手术时四肢及盆腔、静脉邻近等位置操作力度,避免损伤静脉内膜。完成手术后抬高患肢,避免小腿深静脉回流受影响。尽量阶梯使用压差性弹力袜来调整弹力绷带的松紧程度,保证压力合适及局部血液循环畅通;③饮食干预遵循“四低一高”原则,即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高纤维,控制摄入的热量,肥胖者要严格控制饮食,每天摄入热量要控制在8300kJ以下。骨科术后早期荤素搭配,确保血脂代谢正常。多吃瓜果蔬菜,也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④指导患者术后积极进行被动活动、主动活动,继发患者主动进行锻炼的积极性,提倡尽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着重锻炼股四头肌。抬高肢体配合肌肉收缩锻炼,但不宜进行不利于术后移植骨瓣愈合的相关活动。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术后1个月DVT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观察患者下肢皮肤颜色、肿胀、疼痛感等发生情况,一旦下肢肿胀发热、沿静脉压痛明显、超声扫描可见大静脉血栓形成则为DVT发生。护理满意度以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者满意度越高。1.4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7.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检验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在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观察组DVT发生率0.80%(6/750)明显低于对照组DVT发生率2.13%(16/750),组间差异显著(χ2=4.613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2.5±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6.9±3.1)分,组间差异显著(t=43.9616,P<0.05)。

3讨论

骨科手术患者术后DVT发生率极高,一旦出现DVT会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发病初期多数患者会出现下肢疼痛,严重时不能正常行走,若及时得当的治疗可阻止病情进展,反之,若治疗不及时则可能丧失行动能力、遗留偏瘫等[3]。因此,临床上对于骨科手术患者术后都会积极主动采取预防护理措施来避免DVT的发生。骨科患者术后长时间卧床或制动状态下下肢血流不畅,这是导致DVT发生的主要原因[4]。另一方面,骨科手术后快速止血下会激活凝血功能,增加血栓形成风险。便秘也会增加腹腔内压力,间接提高下肢负担,不利于血液流动。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预防DVT发生非常必要[5]。护理干预主要经过科学的、全面的护理措施来改善血流不畅情况,确保下肢血液循环良好,从而预防DVT发生。本组研究中观察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骨科术后DVT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武超,吴颖,宋艳莉,等.典型无缝隙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药,2017,39(16):2534-2536.

[2]张宁宁.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7):91.

[3]徐华平.关于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的分析[J].现代养生,2017,23(2):123.

[4]龚锦,岑刚,普鹰,等.无缝隙护理策略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上海护理,2013,13(3):70-72.

深静脉血栓范文篇5

1810年Farriar首先报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1例,目前已发展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1]。一旦发生治愈困难,可引起相关器官组织的功能障碍,导致肺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等严重后果。手术、严重创伤、长期卧床和/或合并高血压心血管病、高龄肥胖、内分泌代谢病的患者是高危人群。自1997年2月至2007年4月,作者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7例,现对其诊断与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7例患者,男8例,女9例;年龄23~74岁,平均45岁。DVT部位:左下肢11例,右下肢5例,双下肢1例;分型:混合型10例,周围型5例,中央型2例。原发病:高血压心血管病5例,高龄肥胖8例,内分泌代谢病6例,严重创伤3例。DVT发生的时间为入院后7~65d,平均26d。临床表现: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局部疼痛16例;检查时有患肢肿胀、组织张力增高16例;小腿肌肉、窝、内收肌管及腹股沟下方股静脉处有压痛12例;Homans征(+)、浅静脉曲张9例。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疼痛主诉,下肢出现肿胀,结合患者发病因素等,应高度怀疑DVT;最后行超声波检查或/和静脉造影确诊。

1.2治疗方法

非手术疗法:包括一般治疗和溶栓疗法,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并绝对制动(防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3~4周后逐渐加强功能锻炼。溶栓疗法:尿激酶10~50万U(其中10~20万U8例,20~30万U5例,30~50万U4例)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5~7d,总量在200~300万U。经治疗患者患肢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皮肤颜色逐渐转红润、皮温升高等指标进行观察判断效果,并同时观察有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经上述治疗15例有效,2例效果差,经手术取血栓治疗。

2结果

17例患者中16例未出现肺、脑栓塞,下肢组织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经7~19个月随访,临床症状消失,效果满意。其中1例后遗难以治愈的静脉性溃疡。

3讨论

静脉损伤、静脉血流缓慢及血液高凝状态是DVT发病的三大关键因素。内科长期卧床患者,肢体活动少,下肢静脉血流处于缓流状态;高龄肥胖、高血压心血管病、内分泌代谢病等基础性疾病,机体本身也存在血液高凝、血流缓慢,而严重创伤由于机体的应激反应,血液处于高凝状态[2];这些都是发生DVT的高危因素。

典型的急性期DVT诊断主要根据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有沉重感、局部疼痛等症状及组织张力增高,在小腿肌肉、窝、内收肌管及腹股沟下方股静脉处有压痛;Homans征(+)等一般都可以作出临床诊断,最后诊断需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静脉造影,对诊断下肢近端DVT的特异性高达98%,且无创伤。目前广泛应用于DVT诊断,但其最大的不足是对亚临床状态DVT和小静脉血栓形成的敏感性较差。静脉造影是公认的“金标准”诊断方法,尽管有需要搬动,有一定的创伤、不易被患者接受等缺点,应用受到一定限制[3],但对于一时难以确诊的患者来说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本组17例患者多普勒超声检查,14例确诊。其中3例不能确诊但高度怀疑加用静脉造影。因此,作者认为: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多普勒超声检查基本能明确诊断,对有高度怀疑而不能最后确诊,采用静脉造影检查是合理的。

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的治疗主要是非手术疗法,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和早期功能锻炼,是传统预防治疗的主要手段,它使血栓紧密粘附于静脉内膜,减轻局部疼痛,促使炎症反应消退。在此期间,绝对制动避免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患肢抬高一般离床约20~30cm,高于心脏水平,膝关节安置于15°屈曲位。溶栓治疗疗效肯定,尿激酶是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能激活血液中纤维蛋白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酶,此酶可水解纤维蛋白成为小分子多肽,达到溶解血栓的目的,但在给药剂量、途径和疗程上均有争议,有待不断研究和完善,目前经患肢外周静脉与区域性静脉途径是比较公认的。本组17例患者经传统治疗方法结合尿激酶溶栓治疗,经治疗15例有效,2例效果差,改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下肢DVT,治疗时间越早效果越好,此时血栓与静脉壁机化粘连、炎症反应程度越轻、静脉内膜破坏越轻、继发血栓形成越少,否则因血栓机化,广泛静脉内膜损伤,静脉与周围组织粘连等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4]。DVT后经积极治疗,最后常部分或全部再通。但纤薄的瓣膜仍固定在侧面的机化血栓中,结果是深静脉系统可形成部分或全部失瓣膜状态,出现慢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导致患者出现下肢静脉性溃疡,这是DVT后遗症的病理基础。本组有1例车祸至多发性损伤,处于深昏迷,左下肢髂股静脉广泛性血栓形成,早期未及时发现,后虽经积极的处理,但仍后遗难以治愈的静脉性溃疡,教训深刻。

【参考文献】

1张柏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和预后的几个问题.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21(2):81~83.

深静脉血栓范文篇6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卧床、腹部、骨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60%,DVT继发肺栓塞的发病率为1.5%~3.0%。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是患肢高度肿胀、疼痛以及相应的全身症状,大腿周径明显大于健侧[1]。随着新技术血栓消融术的临床开展,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为患者带来极大的方便。2003年5月起,我科开始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对急性下肢DVT患者术后进行辅助治疗,增加DVT术后溶栓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4例均为2003年5月~2005年5月在我科住院患者,男20例,女14例;年龄21~87岁;病程3~15天,临床诊断为急性下肢DVT,左下肢18例,右下肢16例,34例均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行血栓消融术,术后治疗方案大致相同(抗感染、抗凝、溶栓、补液治疗)。采取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16例,治疗组1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肢肿胀程度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术后患肢梯度抬高15cm(避免膝下垫枕),由护士指导做足部屈伸活动锻炼。治疗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术前1天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应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美国泰科公司产,6521型)的目的、注意事项,讲解并示范床上主动做足跖屈和背屈运动,足的内、外翻运动及足踝的屈伸、内外翻及环转运动。不能活动者,由护理人员按摩下肢腿部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及足踝关节活动[2]。术后每3~4h活动1次,每次活动10~20min。治疗组术后即开始应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每4h1次,压力为80~10mmHg,连续应用6天。两组患者在术后固定时间测量患肢大腿周径(以髌骨上20cm为界),并与健侧作对比。

1.3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1.4结果术前患肢与健肢大腿周径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术后2天、4天、6天的大腿周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0.01),患肢肿胀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两组手术前后患肢与健肢大腿周径差值比较(略)

2护理

2.1患肢护理由于血栓的机化一般需要2周,而静脉血栓的附壁性在1~2周最不稳定,极易脱落,容易发生肺栓塞的危险[3]。本组病例均为急性下肢DVT患者,病程3~15天,在术前不能够应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并嘱患者卧床,患肢制动,本组患者术后患肢均用弹力绷带包扎。股静脉穿刺处置溶栓导管1根留作静脉输入抗凝溶栓药物,患肢抬高20°~30°,尽量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髋,影响静脉回流。使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时应检查各接口的密闭性,捆绑时防止管道扭曲,袖带与患肢接触面以容下一指为宜,避开肢体关节及导管处,同时注意观察患肢皮温、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患肢保暖,室温保持在25℃左右,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肌肉收缩锻炼,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及早期下床活动,一般术后7天拔除溶栓导管后便可穿循序减压弹力袜下床活动,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2.2溶栓护理(1)疗效观察:每日静脉输液后观察患肢色泽、皮温、知觉和脉搏强度,每日测量患肢大、小腿周径并与健侧作对比。(2)并发症的观察:在抗凝、溶栓治疗期间最常见为出血、根据药物的半衰期、相互作用调控补液速度,监测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等生化指标,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手术切口出血、泌尿系统和消化道出血及注射部位出血[4]。

2.3加强宣教静脉淤滞、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公认的DVT形成三要素[5]。有DVT病史者,其DVT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第一次发生DVT患者,了解DVT的有关知识,可帮助患者提高对DVT的警惕,采取积极的预防治疗措施,减少DVT的发生。护理中全面了解患者,仔细观察病情,配合使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正确指导进行术后活动锻炼,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6]。指导患者加强预防措施,尤其是高龄、肥胖、妊娠、外伤术后等患者,应减少卧床时间,日常生活中避免久立久坐,给予低脂富含纤维素饮食,戒烟并加强活动锻炼,对于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预防方法,如药物抗凝疗法及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机械压迫等物理预防方法,以降低DVT发病危险因素,同时做好疾病的宣传工作,增强人群对此疾病病因及危险因素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DVT的发生。

3讨论

近年来,DVT有增加的趋势。血栓形成可威胁患者生命,其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甚至致残。因此,预防与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术后护理方法,多数患者由于切口疼痛等,影响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使用方法如同袖带式血压计,将其袖带缠绕于患者肢体,接通电源开始工作。通过袖带自动定时充气产生80mmHg的压力作用于肢体,通过周期性的加压及减压的机械作用产生搏动性血流,使血流通过远端肢体深静脉系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轻组织肿胀。使用方法:一般是患者术后第一天开始使用,压力为80~100mmHg,5~14天为一疗程,本组18例急性下肢DVT患者,在应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辅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积极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由原来的平均术后8天减少到术后6天,随访1年均无复发。

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作为一种新型仪器应用于临床,在本组患者使用过程中,除1例患者因袖带捆绑不适而疼痛,经调整后好转而继续使用,其余患者在使用期间均无不适感,有95%的患者反映使用后肢体疼痛感减轻。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使用方法简单、方便,护理人员易掌握,且对患者无损伤,使用效果良好。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用途比较广泛,亦适用于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布-加综合征患者及骨折术后下肢肿胀及人工骼关节置换术后,减少下肢DVT的发生率[7]。更多应用尚待临床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蔡莉莉,徐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进展.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11):39-40.

2陈廖斌,顾洁夫,王华,等.足踝主、被动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中华骨科杂志,2001,21(3):145-147.

3段志泉,张强.实用血管外科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43-547.

4FinkAM,MayerW,SteinerA.Extentofthrombusevaluatedinpatientswithrecurrentandfirstdeepveinthrombosis.JVascSurg,2002,36(2):357-360.

5代莉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实用护理杂志,2002,36(2):357-360.

深静脉血栓范文篇7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是卧床、腹部、骨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60%,DVT继发肺栓塞的发病率为1.5%~3.0%。患者临床表现主要是患肢高度肿胀、疼痛以及相应的全身症状,大腿周径明显大于健侧[1]。随着新技术血栓消融术的临床开展,由于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为患者带来极大的方便。2003年5月起,我科开始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对急性下肢DVT患者术后进行辅助治疗,增加DVT术后溶栓效果。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4例均为2003年5月~2005年5月在我科住院患者,男20例,女14例;年龄21~87岁;病程3~15天,临床诊断为急性下肢DVT,左下肢18例,右下肢16例,34例均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行血栓消融术,术后治疗方案大致相同(抗感染、抗凝、溶栓、补液治疗)。采取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16例,治疗组1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肢肿胀程度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术后患肢梯度抬高15cm(避免膝下垫枕),由护士指导做足部屈伸活动锻炼。治疗组在传统护理方法的基础上,术前1天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应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美国泰科公司产,6521型)的目的、注意事项,讲解并示范床上主动做足跖屈和背屈运动,足的内、外翻运动及足踝的屈伸、内外翻及环转运动。不能活动者,由护理人员按摩下肢腿部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及足踝关节活动[2]。术后每3~4h活动1次,每次活动10~20min。治疗组术后即开始应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每4h1次,压力为80~10mmHg,连续应用6天。两组患者在术后固定时间测量患肢大腿周径(以髌骨上20cm为界),并与健侧作对比。

1.3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1.4结果术前患肢与健肢大腿周径差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术后2天、4天、6天的大腿周径差值均小于对照组(P<0.01),患肢肿胀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两组手术前后患肢与健肢大腿周径差值比较(略)

2护理

2.1患肢护理由于血栓的机化一般需要2周,而静脉血栓的附壁性在1~2周最不稳定,极易脱落,容易发生肺栓塞的危险[3]。本组病例均为急性下肢DVT患者,病程3~15天,在术前不能够应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并嘱患者卧床,患肢制动,本组患者术后患肢均用弹力绷带包扎。股静脉穿刺处置溶栓导管1根留作静脉输入抗凝溶栓药物,患肢抬高20°~30°,尽量避免膝下垫枕,过度屈髋,影响静脉回流。使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时应检查各接口的密闭性,捆绑时防止管道扭曲,袖带与患肢接触面以容下一指为宜,避开肢体关节及导管处,同时注意观察患肢皮温、颜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注意患肢保暖,室温保持在25℃左右,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肌肉收缩锻炼,鼓励患者深呼吸、咳嗽及早期下床活动,一般术后7天拔除溶栓导管后便可穿循序减压弹力袜下床活动,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

2.2溶栓护理(1)疗效观察:每日静脉输液后观察患肢色泽、皮温、知觉和脉搏强度,每日测量患肢大、小腿周径并与健侧作对比。(2)并发症的观察:在抗凝、溶栓治疗期间最常见为出血、根据药物的半衰期、相互作用调控补液速度,监测凝血酶原时间、血常规等生化指标,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手术切口出血、泌尿系统和消化道出血及注射部位出血[4]。

2.3加强宣教静脉淤滞、血管内膜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是公认的DVT形成三要素[5]。有DVT病史者,其DVT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第一次发生DVT患者,了解DVT的有关知识,可帮助患者提高对DVT的警惕,采取积极的预防治疗措施,减少DVT的发生。护理中全面了解患者,仔细观察病情,配合使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正确指导进行术后活动锻炼,是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6]。指导患者加强预防措施,尤其是高龄、肥胖、妊娠、外伤术后等患者,应减少卧床时间,日常生活中避免久立久坐,给予低脂富含纤维素饮食,戒烟并加强活动锻炼,对于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预防方法,如药物抗凝疗法及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机械压迫等物理预防方法,以降低DVT发病危险因素,同时做好疾病的宣传工作,增强人群对此疾病病因及危险因素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DVT的发生。

3讨论

近年来,DVT有增加的趋势。血栓形成可威胁患者生命,其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质量,甚至致残。因此,预防与护理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术后护理方法,多数患者由于切口疼痛等,影响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使用方法如同袖带式血压计,将其袖带缠绕于患者肢体,接通电源开始工作。通过袖带自动定时充气产生80mmHg的压力作用于肢体,通过周期性的加压及减压的机械作用产生搏动性血流,使血流通过远端肢体深静脉系统,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轻组织肿胀。使用方法:一般是患者术后第一天开始使用,压力为80~100mmHg,5~14天为一疗程,本组18例急性下肢DVT患者,在应用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辅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积极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由原来的平均术后8天减少到术后6天,随访1年均无复发。

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作为一种新型仪器应用于临床,在本组患者使用过程中,除1例患者因袖带捆绑不适而疼痛,经调整后好转而继续使用,其余患者在使用期间均无不适感,有95%的患者反映使用后肢体疼痛感减轻。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使用方法简单、方便,护理人员易掌握,且对患者无损伤,使用效果良好。间歇梯度压力治疗仪用途比较广泛,亦适用于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布-加综合征患者及骨折术后下肢肿胀及人工骼关节置换术后,减少下肢DVT的发生率[7]。更多应用尚待临床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蔡莉莉,徐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进展.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11):39-40.

2陈廖斌,顾洁夫,王华,等.足踝主、被

动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中华骨科杂志,2001,21(3):145-147.

3段志泉,张强.实用血管外科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43-547.

4FinkAM,MayerW,SteinerA.Extentofthrombusevaluatedinpatientswithrecurrentandfirstdeepveinthrombosis.JVascSurg,2002,36(2):357-360.

5代莉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进展.实用护理杂志,2002,36(2):357-360.

深静脉血栓范文篇8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下肢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人工关节置换是近30年来矫形外科学中投入最多,发展变化最突出的领域之一。该手术是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对于高龄老年人常见的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成为一种公认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高发的下肢静脉血栓却成了老年患者护理的瓶颈。因此,做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成为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6年1月~2009年10月我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3例,其中男20例,女23例;左髋关节19例,右侧髋关节21例,双侧髋关节3例;共46个髋关节;行人工股骨头置换16个,人工全髋关节置换30个;年龄62~88岁,平均75岁。

1.2并存病合并高血压病9例,冠心病9例,糖尿病10例,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和糖尿病三病者8例,慢性支气管肺气肿5例,肾功能不全2例。

2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

2.1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对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

①高凝状态。患者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静脉血栓均使血液成分改变而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是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②静脉血流状态。患者多属于高龄且合并多脏器生理退变和器质性疾病,心输出量减少,静脉回流减慢,均使下肢血流处于相对滞缓状态,加上术后患肢制动等使血流进一步减慢、瘀滞,局部组织缺氧和代谢环境改变而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③血管壁的损伤。术中体位过度旋转、屈曲,下肢过度牵拉而间接损伤血管壁,还有术中骨水泥的热损害、术野炎症刺激或高渗糖造影剂直接损害血管壁均会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

2.2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判断与观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下肢肿胀,皮肤颜色变为紫绀、皮肤温度升高;甚至出现胸闷、口唇紫绀、呼吸困难。发现以上情况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继发肺栓塞。

2.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措施

①药物疗法。低分子肝素是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首选药。一般使用量为3000-5000U,皮下注射1次/d;②机械性疗法。分主动和被动2种方法:(1)主动活动。在病人股骨颈骨折住院卧床期间做好下肢牵引;围手术治疗期鼓励病人患肢远端关节(踝关节)屈曲、旋转活动及股四头肌舒缩等活动,有条件的病人最好穿上弹力袜;(2)被动活动。麻醉过后即可按术前要求进行功能锻炼,术后配合下肢功能锻炼器(CPM)使用进行患肢被动功能锻炼,术后第三天开始进行,从小幅度30°开始日渐增加幅度,但不能超过90°。病人持续使用功能锻炼器1~2周。以上方法能有效地加速下肢静脉回流,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总体发病率。

2.4观察与护理

①严格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每班护士均要检查病人患肢体位是否保持中立位并予抬高,下肢是否有循环障碍现象;②嘱病人忌作患肢热敷止痛;③静脉穿刺忌选择患肢作注射对象;④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若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3出院指导

确定病人和家属已经掌握或了解出院后的康复计划,并能较好的执行;嘱病人坚持患肢功能锻炼,并教会病人各种体位时患肢的姿势,指导病人术后6周内勿交叉双腿,保持外展位,避免患肢屈髋超过90°或并拢下肢下蹲动作或内旋盘腿动作的正确保护方法,勿卧于患侧;勿坐沙发或矮椅;坐位勿前倾,勿弯腰拾东西;勿在床上屈膝而坐。指导家庭实施设立坐厕,并加扶手设置。后3周可扶拐下地活动,但要避免患肢负重;持续3个月以上可渐渐让患肢负重,但要避免患肢受外力撞击或持续剧烈活动。应定期进行随访,了解病人康复情况,及时修订康复计划。公务员之家:

4护理体会

患者因年龄较大,血液循环欠佳,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并且对手术治疗易产生恐惧、紧张、不安等心理,因此护士对患者要热情、关心、体贴,术前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有关知识及注意事项,主动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积极配合医生护士做好术前准备工作。

术后可以指导帮助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逐步加强下肢肌力与耐力的练习。患者出院后要长期随访,在术后1月、3月、半年来院复查,并告诉患者功能锻炼不可操之过急,发现静脉血栓迹象应及时就诊。

参考文献

[1]刘洁珍.高龄患者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探讨.实用护理杂志,1999,15(6):15.

[2]王少华,曹艳,曲东郁,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1999,16(2):38.

[3]张小萍,秦欣荣,梁桂珍,等.双侧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护理诊断探讨.实用护理杂志,2001,17(9):19.

深静脉血栓范文篇9

[关键词]骨科手术;康复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术后一种常见并发症,是指在深静脉系统中血液由液态转化为固态,血液无法回流,而改变静脉壁,形成血栓,对患者健康产生影响[1]。有研究表明[2],予以骨科术后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基于此,本次研究,以84例行骨科手术患者为例,旨在探究康复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于2017年3月~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行骨科手术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各42例。其中常规护理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4∶18;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35.74±2.68)岁;骨折类型:小腿骨折12例,大腿骨折15例,盆骨骨折15例。康复护理组,男性患者∶女性患者=25∶17;年龄22岁~64岁,平均年龄(36.14±2.59)岁;骨折类型:小腿骨折14例,大腿骨折16例,盆骨骨折12例。两组患者在参与本次研究前,均有我科室研究人员向其讲解本次研究相关事宜。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基线资料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1.2方法。1.2.1常规护理组:即行入院健康指导,严密患者病情,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1.2.2康复护理组:①行骨科术后1天,患者取平卧位,按摩由双下肢远端向近端,并给予小腿肱四头肌、三头肌按摩,30min/次,1次/2h;②患者取平卧位,适当抬高双下肢,每隔一段时间帮助患者翻身,并予以压力阶梯长腿压力袜;③行骨科手术后,医护人员需每日对患者进行按摩,并逐渐行双下肢抬高训练,逐渐加强锻炼强度,注意要循序渐进,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④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并每日坚持锻炼。1.3观察指标。通过下肢深静脉B超,调查并记录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情况。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我科室制作的不记名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120分。①不满意≤80分:②1分≤满意<100分;③100≤非常满意≤120分。护理满意度=(②+③)/总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表示,x2检验,P<0.05,说明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常规护理组,共有7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6.67%;康复护理组,共有1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38%。康复护理组深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常规护理组低,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4.974,P=0.026)。2.2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满意度,康复护理组比常规护理组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4.086,P=0.043)。

3讨论

患者因行骨科手术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长时间卧床休息,活动量减少,极易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不仅影响患者康复速度,还造成额外的伤害[3]。因此,予以患者术后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是非常有必要的[4]。常规护理干预,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此护理模式,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没有提高活动量,不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因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护理效果不理想。而康复护理模式,通过对双下肢进行按摩,加速下肢血液循环,提高静脉回流速度,从而减少血栓的形成[5]。通过对进行功能训练,不仅能促进血液循环,还可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速度,但在功能训练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适量,避免过犹不及[6-7]。在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康复护理组深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38%(1/42),以及护理满意度95.23%(40/42)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发生率:16.67%(7/42),护理满意度:80.95%(34/42),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予以骨科手术患者行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疗效明确,值得应用和推广。本科室会继续探究康复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的其他作用,以期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参考文献

[1]郭华英.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临床护理[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7,14(1):111-113.

[2]李建陆,陈国胜,马剑玲,等.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7):161-162.

[3]罗香姣.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J].全科护理,2017,15(3):295-297.

[4]邰传粉.试论优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100-101.

[5]武国珍,冀云涛.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心理月刊,2018,13(9):166.

[6]邢俊卿.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2):231+241.

深静脉血栓范文篇10

患者,男,70岁,身高165cm,体质量65kg。2015年9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开始右下肢痛,疼痛未向下肢放射,无肩背痛,无尿频、尿急,无下肢麻木及肿胀。无发热,无胸闷、气促,恶心、腹胀,无呕吐、腹痛。2016年2月疼痛加剧,无法行走,2016年3月前转身时突然疼痛加剧,无法站立,到我院就诊,发现右股骨干病理骨折,PET-CT显示右股骨异常放射浓聚,行局部固定术,病理提示浆细胞瘤。为进一步诊治到我院就诊,门诊以“多发性骨髓瘤”收入院。

2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行血常规示:WBC9.4×109•L-1,Hb126g•L-1,Plt451×109•L-1;纤维蛋白原(FIB)4.6g•L-1,D-二聚体(D-D)3.28mg•L-1,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7.7mg•L-1。生化检查:ALT35U•L-1,AST22U•L-1,SCr122μmol•L-1。血免疫球蛋白G(IgG)25.70g•L-1,κ轻链(KAP)28.40g•L-1。行骨髓检查骨髓瘤细胞占41%。可明确诊断多发性骨髓瘤IgG-κIII期A(DS分期)。入院后于2016年5月4~7日行TAD方案化疗:沙利度胺100mgqn,多柔比星脂质体40mgd1,地塞米松40mgd1~4,过程顺利。医嘱给予阿司匹林100mgqd预防血栓形成。5月9日应用沙利度胺第6日,患者右上肢及右下肢水肿(患者10d前已完善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未见明显异常),并再次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5月10日深静脉彩超示右小腿腓静脉、肌间静脉血栓,D-D3.99mg•L-1,FDP9.9mg•ml-1,主管医生咨询临床药师给药方案,药师考虑下肢静脉血栓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疾病本身和使用沙利度胺联合多柔比星的化疗方案相关,患者Ccr45.8ml•min-1,建议给予低分子肝素钠1mg•kg-1,ih,q12h抗凝治疗,无需调整剂量。主管医生采纳,但降低了给药剂量,给予依诺肝素钠注射液40mg,ih,q12h抗凝治疗。同时,血管外科会诊与临床药师一致,建议低分子肝素严格抗凝治疗,及时复查凝血指标,观察D-D变化,并嘱患者卧床制动,抬高患肢。5月16日低分子肝素钠抗凝治疗1周,患者D-D1.34mg•L-1,FIB441.7g•L-1。5月20日患者复查彩超示右下肢深静脉血栓较前减少,凝血指标D-D1.63g•L-1,FIB451.2g•L-1,医嘱继续予依诺肝素钠注射注40g,ih,q12h治疗。

3讨论

3.1患者血栓形成的原因肿瘤患者VTE与多种因素相关,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指南[2]指出肿瘤患者VTE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肿瘤相关因素,治疗相关因素、患者因素和生物标记4大方面,其中包括的危险因素与国内2015年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指南[3]和NCCN在2016年的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指南[4]基本一致。(1)肿瘤因素:肿瘤本身是VTE发生的重要高危因素。恶性肿瘤细胞及其产物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产生高凝状态,引起机体防御血栓形成的功能减低。恶性肿瘤患者多有凝血机制异常,表现为FDP增高、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纤维蛋白溶解低下和高FIB血症等。普通人群中静脉血栓栓塞包括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年发病率为0.1%[5]。肿瘤患者发生VTE的风险较非肿瘤患者至少增加4~7倍[6,7],并导致其存活率显著下降。该患者多发性骨髓瘤,高黏滞血症,发生VTE的风险增加[8]。(2)治疗因素:主要包括化疗、放疗、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药、促红细胞生成素、输血、手术、深静脉置管等。本例患者的化疗方案为TAD方案,含有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沙利度胺为免疫调节药,可多靶位攻击浆细胞微环境,使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和细胞因子环路,并产生其他抑制作用,在初诊和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均有显著疗效,而且价格便宜,国内2015版指南[9]将其推荐为初始治疗方案的药物,但是NCCN2017V2版多发性骨髓瘤指南认为沙利度胺毒性较大(包括血栓风险等),已不再推荐,仅保留DT-PACE一个含有沙利度胺的方案。沙利度胺促使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如下:①在沙利度胺治疗的第1个月内,抗凝途径辅因子血栓调节蛋白的血清水平出现暂时性降低,并在随后的2个月逐渐恢复[10];②暴露于蒽环类药物后,沙利度胺可增加内皮细胞表达蛋白酶激活受体-1(proteaseactivatedreceptor-1,PAR-1)[11],可导致与血管内皮结合的凝血酶增加,并可部分解释沙利度胺与某种蒽环类药物联用时所见的血栓形成风险增加;③一项研究表明,接受沙利度胺治疗的MM患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和FⅧ的水平极高,而在普通人群中,已知这两者与发生VTE的风险增加有关[12];④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SNPs)的基因分析显示,在药物转运/代谢、DNA修复和细胞因子平衡方面重要的基因和通路中富含与MM患者的沙利度胺相关性VTE事件有关的那组SNPs[13~15];⑤通过免疫调节衍生物(如沙利度胺和来那度胺)下调PU.1可导致骨髓成熟阻滞,进而引起早幼粒细胞蓄积,而早幼粒细胞的嗜天青颗粒含有较高水平的组织蛋白酶G[16]。组织蛋白酶G是一种血小板功能激动药,可促进VTE的风险。然而,研究证实,沙利度胺单药治疗并不会显著增加血栓形成风险[8]。但是,多发性骨髓瘤采用基于沙利度胺的联合化疗方案(包括高剂量地塞米松、多柔比星和其他多药联合方案)会使VTE风险增加[8]。该研究指出与地塞米松合用VTE发生率可达26%,与多柔比星合用可达27%。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CooperativeOncologyGroup,ECOG)一项大型随机试验,在102例接受thal/dex方案治疗的患者中,17例(17%)患者出现DVT发作;而在102例仅接受地塞米松治疗的患者中,仅有3例(3%)。另有报道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的方案,VTE风险明显增高约35%,并与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呈相关性[17]。值得注意的是,糖皮质激素单药也与VTE风险增加相关[18]。一项基于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对比了将近39000例VTE患者与无VTE的年龄性别匹配对照组中糖皮质激素使用的比率。相对于之前使用过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为VTE前超过3个月),最近使用(少于3个月)与VTE风险增至前者的1.2到2倍相关。该风险在初次使用者中最高(发生率比3.06,95%CI2.77~3.38),且随着累积剂量而增加(以泼尼松龙等效剂量计,泼尼松龙1~2g的发生率是小于10mg的2倍)。并且,此相关性似乎与基础疾病的严重度和存在已知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的疾病等混杂因素无关。糖皮质激素致血栓形成的机制可能是:使血浆中凝血酶原、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抗凝血酶水平增加,纤维蛋白原和纤溶酶原水平下降。此外,Tran等[19]研究报道,在血液肿瘤患者中,中心静脉置管VTE的发生率为7.8%,但发生主要是上肢深静脉血栓。本例患者化疗方案包括了沙利度胺、地塞米松和脂质体多柔比星,而且使用PICC置管,因此VTE发生风险较大。(3)患者因素:主要有高龄、种族(非洲、美洲人高,亚洲人低)、肥胖、既往VTE病史、合并症(感染、肾脏疾病、肺部疾病)、遗传因素等。(4)生物标记:主要包括WBC(≥11×109•L-1)、Hb(≤10g•dl-1)和Plt(≥350×109•L-1)3项,本例患者Plt为451×109•L-1。本例患者年龄70岁,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入院时Plt451×109•L-1,FIB4.6g•L-1,D-D3.28mg•L-1,FDP7.7mg•L-1,采用含沙利度胺和地塞米松的多药联合化疗方案,均为VTE的危险因素。患者入院前检查没有静脉血栓,在TAD方案治疗第6日右上肢和右下肢水肿,下肢静脉彩超示右小腿腓静脉、肌间静脉血栓,D-D3.99mg•L-1,FDP9.9mg•L-1较前升高。根据血栓形成的时间及VTE危险因素分析,临床药师认为本例患者右小腿腓静脉、肌间静脉血栓形成与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和多柔比星的化疗方案密切相关。3.2患者抗凝治疗方案评价国内指南鼓励对所有住院肿瘤患者进行VTE风险评估。对于无抗凝治疗禁忌的所有肿瘤住院患者(或临床疑似肿瘤患者),若患者的活动量不足以减少VTE的危险(例如卧床)或属于VTE高危患者,则应进行预防性抗凝治疗。抗凝治疗应贯穿整个住院期间。对于联合使用沙利度胺、地塞米松和多柔比星化疗的患者推荐预防性抗凝治疗,低危患者推荐使用阿司匹林预防,高危患者推荐使用低分子肝素或足量华法林。目前主要推荐的VTE风险评估量表主要有Khorana预测模型和Caprini量表等,在ASCO及NCCN指南中推荐Khorana预测模型用于预测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而该模型仅包括了危险因素中肿瘤相关因素及生物学标记2部分6项内容,临床药师认为此模型方便操作,但缺少患者因素及治疗因素,存在一定的不足,对于门诊或初始治疗患者的评估可能更合适,而NCCN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指南引入了Palumbo[20]提出的针对使用沙利度胺、来那度胺或泊马度胺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VTE危险因素的风险评估模型,适用于本例患者。在Palumbo的评估模型中,使用含沙利度胺方案治疗的患者,对于无危险因素或只有1个危险因素推荐阿司匹林预防;而≥2个危险因素的患者则推荐使用低分子肝素或足量华法林。本案例中患者诊断多发性骨髓瘤即为1个危险因素,加上使用多柔比星脂质体(地塞米松160mg每月属于低剂量),以及血液高黏滞共3个危险因素,应该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或者口服华法林预防性治疗,指南认为新型口服抗凝药用于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支持的证据不足,因此不推荐使用。医生在开始化疗后给予阿司匹林100mgqd预防静脉血栓栓塞,不大适宜,但是考虑到华法林治疗窗较窄,且与药物食物相互作用较多,需要密切抽血监测,一旦使用不当患者出血风险明显增高,低分子肝素长期使用,需要注射不方便,还会出现皮肤青紫,也会带来出血风险。临床药师认为顾虑到以上情况,患者开始的抗凝治疗方案选择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是存在风险的。3.3患者腓静脉和肌间静脉血栓形成后治疗方案的调整该患者发现左腿胫后静脉血栓时,临床药师首先建议医生停用沙利度胺,并给予患者低分子肝素钠治疗,按NCCN和ASCO指南推荐1mg•kg-1ihq12h治疗,国内2015年版指南推荐治疗量需要80~100U•kg-1(0.8~1mg•kg-1)ihq12h,患者体质量65kg,需要剂量为52~65mg,ih,q12h。临床医生认为患者70岁,Ccr45.8ml•min-1,给予40mg,ih,q12h。10d后再次复查患者静脉彩超时未见腓静脉血栓,肌间静脉血栓减少,同时患者D-D1.63mg•L-1,FIB451.2g•L-1,较前下降,可见使用低分子肝素对于肿瘤患者新发血栓治疗作用是肯定的,表明在肿瘤患者新发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钠40mg,ih,q12h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但可能足量给予治疗效果会更加显著。3.4后续防治建议及药学监护通过对既往方案以及患者血栓形成的原因分析,药师建议:沙利度胺作为免疫调节药对多发性骨髓瘤具有很好的反应率,特别是对于经济基础较差的患者,仍是首选药物之一。患者出现静脉血栓栓塞并积极治疗后,可以重新考虑恢复使用沙利度胺,同时积极预防静脉血栓栓塞。如果患者继续使用含沙利度胺的治疗方案,根据Palumbo模型,目前已有多发性骨髓瘤、血液高黏滞、联合使用多柔比星、既往VTE病史4项危险因素,推荐使用低分子肝素钠40mgqd或口服足量的华法林预防,不推荐阿司匹林预防。应注意的是,长期使用低分子肝素需要对患者抗Ⅹa因子活性进行监测,并定期监测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口服华法林需监测INR值,以提高用药安全性;如果患者采用不含沙利度胺的化疗方案,可以考虑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应嘱患者沙利度胺在睡前服用,如果出现严重皮疹等过敏反应,咳嗽、咳痰、发烧等感染征象,以及严重的头晕等须立即就医。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