坍塌事故十篇

时间:2023-03-27 14:28:59

坍塌事故

坍塌事故篇1

矿山生产有其特殊性、矿工赖以生产的空间--井下巷道、地下硐采中的有害气体、提升运输、机电设施、火、水等方面的不安全隐患自然地在巷道、硐采中存在。由于环境、条件、人员、管理水平的差异造成伤亡事故的类型、原因也不尽相同。据统计,冒顶、坍塌事故在矿山伤亡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从1993年至2002年,因冒顶、坍塌事故伤亡的人数为138人,占各类事故伤亡人数总数的47.91%,影响矿山安全生产和健康发展。为此,客观地分析事故,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防治冒顶坍塌事故,对于降低矿山伤亡事故、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促进安全生产、维护矿山系统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在对新罗区境内矿山十年来伤亡事故进行调查统计的基础上,对冒顶、坍塌事故情况分析如下:

一、事故类别

矿山事故分类见表一。

矿山1993 ――― 2002年伤亡事故统计表

表一:

注:其他类别含:窒息,非矿山类。

从表一中可看出,矿山事故的分类严重程度排列,依次为:冒顶、坍塌、机电、中毒、水害等。

二、事故与从事矿山作业的时间关系

据事故档案资料分析,得出事故发生与从事作业之间的关系如表二所示。

110起(138人)坍塌事故与矿龄关系表

表二:

从表二可分析出:从事矿山作业一年内(或刚入矿山人员伤亡人数为48人,占34.78%,死亡率较高,其次是三年内矿龄内的作业人员,随着矿龄的增加,其死亡率在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新入矿山人员对适应矿山采掘工作面作业环境、操作技能、自保安全常识较差。

三、事故与循环作业中时间的关系

事故与作业时间关系表

表三:

从循环作业班次看,发生在中班的冒顶、坍塌事故较多,占56.52%,早班次之,夜班较少。这与多数矿山劳动组织有关,可能只上二个班,夜班施工作业人员少,相应事故也少有关。

四、事故与季节的关系

在不同季节内冒顶、坍塌事故发生情况如下:

从月份看,冒顶、坍塌发生事故高峰是在11月份、12月份和4月、9月,其余月份相差不大。11、12月份,施工人员想多挣钱,准备返乡;9、11月气候变化大,可能作业人员精神、身体等因素不佳;2月份,事故较低,与停工放假过春节,没有施工有关。其中:

一季度伤亡26人,占18.84%;

二季度伤亡37人,占26.81%;

三季度伤亡33人,占23.91%;

四季度伤亡42人,占30.43%(下半年死亡75人,占54.3%)。

五、造成发生冒顶、坍塌事故主要原因与教训

分析全区十年冒顶、坍塌事故,其主要原因和教训:

1、部分矿山对冒顶、坍塌管理不严,技术不熟悉,对采煤、掘进、采石工作面的顶板松动和离层现象及顶板来压活动规律(分台阶开采)认识不清,对放炮崩倒、崩坏的支架险石、危石、浮石等未及时处理,缺乏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2、乡村矿山开采时,井巷工程大多没有认真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编制采、掘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有的编制作业规程缺乏依据,没有起到应有作用。所以,施工人员在作业时,没有认真执行敲邦问顶制度。硐采空间、边坡、台阶坡面管理不到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有章不循现象突出,以致顶板、坍塌事故频繁发生。

3、现场管理不严,未按质量标准要求进行作业,工程质量差。

矿山现场管理较乱。采掘时,未认真按“落―装―运―支―挖”的程序进行,超高超前,空邦、空顶现象十分普遍;许多矿支护材料质量(木头直径小、腐、折、坑木等)不符合要求;在支护破碎顶板时,其强度满足不了要求;对漏顶、片邦未采取堵塞漏垮措施,以上种种易造成冒顶伤人事故。

4、作业人员操作水平低,技术管理落后。随用工制度改革,矿山开采几乎都雇用外来工,流动性大,培训、教育跟不上,有的连基本的采掘知识和安全常识懂得甚少。对矿压显现的规律和顶板离层状况心中无数,剥离层裂隙等不清。凭力气办事,甚至盲目乱干的现象时有发生。

5、技术装备差,缺乏有效的手段。

从新罗区矿山发生的冒顶、坍塌事故分析情况看,由冒顶、坍塌直接(包括伪顶,片邦)造成的事故占伤亡事故近50%,按冒顶、坍塌类型分,局部冒顶、坍塌事故又占大多数,且每次伤亡人数一般是1-2人,冒顶、坍塌范围小,因而很容易忽视,有的管理人员还认为此类零散敲打的事故是小事。因而发生事故后就事论事,寻找原因时得出:空顶作业、质量不符、地质不清、支护不及时或违章作业的结论。忽视技术方面的问题,没有从加强技术装备,采取有效手段、强制措施来减少冒顶、坍塌事故的发生,未认真分析研究事故发生的技术条件。

六、减少顶板、坍塌事故的主要措施与思路

搞好顶板、边坡、硐采面管理。预防冒顶、坍塌事故的措施很多,应以下面几点为主:

1、加强对顶板管理的领导工作,应强化矿山行业主管部门工作,各矿山应设有专业顶板管理小组(或专人、兼职),定期召开采掘中顶板,硐采面管理分析会,制定并研究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把搞好顶板管理作为降低矿山伤亡事故的重点来抓。具体的事项如下:

①加强现场的监督检查,在原有管理制度中不断完善防范措施,并严格管理,及时处理不安全隐患,按作业程序进行施工、生产,使顶板管理件件、事事、处处有人管、有人抓,与安全生产制度挂勾。

②狠抓反“三违”,严肃查处冒顶、坍塌事故的责任人和有关管理人的责任,真正从中吸取教训。

③严格按质量标准进行作业和验收,队在每班,矿山(场)在每月对开采掘进工程质量这个环节上,实行制定的考核和验收办法,按奖惩制度兑现。

2、加强技术管理,采掘作业规程是加强顶板、边坡、坍塌管理的基本法规,必须按标准、要求,在对工作面条件掌握情况下制定,根据顶部及围岩的层次结构及开采对巷道围岩的影响,综合运用地质、爆破、支护、运输、提升、通风、排水、机电、安全及组织管理等技术,达到基本符合开采安全的要求,确定巷道回采工作面的支护方式和结构。

3、进行支护方式及采矿方法的改革。这是预防冒顶、坍塌事故的主要内容,推广金属支护,掘进巷道中有条件的井巷推广和使用锚喷支护,努力改进井巷道布置和开采顺序,使其空间和时间上避免对相邻工作面上、下部岩(煤)层产生高应力动压的影响。对暴露矿体进行剥除围岩和表土的剥离工作应按由上而下进行的程序,开拓硐采的应认真按岩体结构控制断面。

4、有效地实施矿压观测和支护质量监测工作,了解和掌握开采工作面的矿压规律,以合理制定采面的支护措施,并建立其技术档案,通过对地质条件、事故分析、工作面主要安全技术指标等资料的分析来掌握冒顶管理的规律,督促矿业主提高其管理水平。

5、加强对从事矿山人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其技术素质和操作技能,使广大从业人员都能掌握了解矿压对顶板管理的一般常识,提高自保互保能力。

坍塌事故篇2

在现场可以看到,断裂的桥面长近200米,断成几截。断裂处钢筋在外,最长的一段桥体直接塌在地上,另外的几段斜靠在桥桩上。桥面上,断裂成碎块的混凝土将一台挖掘机埋了一半,而在桥下的东二环路上,断裂的桥面将一辆微型货车彻底压扁。“车都压扁了。至少有1名司机死在里面。”围观的群众说。

“当时只昕到‘轰’的一声巨响,我还以为是地震了。”家住小庄立交桥附近小坝东村的张先生说。 “我没有以为是地震发生,而是以为这里被炮弹击中了,接着感觉房子都在摇。”村民唐小姐补充道。

目击者朱先生说,当时桥上有一台挖掘机和几名工人正在进行拆桥作业。“挖掘机的‘头’在凿桥时,突然一声响,桥就断了。”该桥在拆除中除了东二环没有被封闭外,其他施工路段都是封闭的,如果东二环的施工路段被封闭,微型货车也不会被压扁了。附近的居民称,幸好当时不是下班高峰期,不然经过桥下的车辆会很多,后果将不堪设想。

9日22B寸许,身穿咖啡色夹克,骑着一辆电动车的徐师傅还在现场转悠,他脸色苍白。“太可怕了!如果晚出来一分钟,我就躺在下面了!”惊魂未定的徐师傅不停地感叹自己侥幸逃生。

徐师傅说,当时下层路面还有车辆和行人通行,只听到从右边不时传来挖掘机的作业声,没有任何人出来阻止车辆行驶,也看不见任何警示标志。“我刚走出匝道30米左右,只听到身后传来巨响,停车往后一看,整个匝道坍塌下来,周围灰尘弥漫。几秒钟后,开始听到有人呼救。”徐师傅被这惊魂一幕吓呆了。

据了解,事故发生后,昆明市公安消防支队派出110名抢险队员赶赴现场施救。由于事发现场立交桥塌陷面积较大,消防人员无法单独施工作业,只能配合施工单位,先对事发现场进行照明。事故发生后,昆明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大队派出两条搜救犬进行搜救,同时,消防人员也通过生命探测仪进行探测,经过40多分钟的搜救,未发现有生命迹象。

每当听到“坍塌”二字时,耳畔似乎就响起一片哀声,一句“出事了”的背后总有一些生命离我们远去,令人寸断肝肠,扼腕痛惜。坍塌事故造成2死4伤,面对逝去的生命,愤怒自然不在话下。愤怒之余,看到有关方面紧急展开救援、处理善后等工作,心里却不是滋味,我相信,谁都高兴不起来。也不会为此而感动。

生命至上,可坍塌却屡屡发生。追问、反思,吸取教训,这些都是事后有关方面要做的事情。可这不都是如出一辙吗?过后,不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吗?一次又次的坍塌事故发生。难道坍塌是一道我们迈不过的“坎”?

按理,工程建设都有科学的设计、规划和严格的施工要求。这是事前防患于未然必须做的“保障”工作。类似悲剧发生总是很“突然”,但却又是可以避免的。可以避免而又没能避免,只能说明“坍塌”事故背后总有或多或少的人为因素“作崇”。说到人为因素,涉及方面广泛,难以一一罗列,但味道都是怪怪的。“利益熏熏”害死人,责任缺失同样会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教训,足以让人警醒,悲剧却没能幸免。不难看出,我们仍然没能跳出“事后诸葛亮”的怪圈,教训只是教训而已。工程建设就是一道生命关口,在“带病”的情况下施工,生命就被忽视了,安全当然不能保证,悲剧也就不可避免。

坍塌事故篇3

一、总体要求

以《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等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和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以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责任和落实防范措施为手段,以遏制公路工程建设、施工坍塌事故为目标,集中整治,突出重点,夯实基础,促进我局公路工程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

二、整治目标

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管力度,通过专项整治。促进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责任的落实,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推进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着重解决公路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隐患排查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提高公路工程建设、施工安全生产的总体水平,有效预防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起重机械、桥梁、深基坑、高边坡等施工坍塌事故。

三、专项整治重点及负责部门

以预防桥梁和隧道施工坍塌事故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工作。1路网改造项目:由干线公路改建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

2对外承建项目:由局属企业负责承建项目的专项整治工作。各路桥施工企业应加强在建公路桥梁、隧道项目的深基坑、高边坡、围堰和大型起重机械、脚手架、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等作业区为重点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3监理项目:由监理公司负责对所承接的监理服务项目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健全完善机构,4依法落实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监理单位的监理责任、建设单位的监管责任、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配足监管人员,完善规章制度,健全机制体系,细化安全措施,落实各级责任。

四、主要任务和措施

落实各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编制完善的总体施工方案以及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等专项施工方案。加大安全投入,按要求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加强对施工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登记,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安全。

对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施工现场限期整改。发现重大隐患尚未排除,2通过专项整治。不能确保施工安全的情况,应责令作业人员立即撤离危险区域或暂时停止施工。

加强班组安全建设和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3开展以“施工现场达标升级”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建立完善“责任落实、基础扎实、投入到位、管理规范”企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4督促落实工程施工责任主体。强化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和安全技能培训教育,不断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特别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工程项目经理和专职安全员的安全管理能力,以及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三类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严格考核、持证上岗,其他从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作业。要依据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组织现场施工活动,提高事故预防、应急处置和逃生自救能力。

如在大型起重机械上安装安全监控管理系统,5强化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开发研制和推广应用新型、高效、实用的安全监控、监测技术、预警设备和管理系统。隧道施工中应用成熟的预防坍塌的监测、预报技术和监控装置等,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增强安全技术监管能力。

五、工作进度安排

专项整治工作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研究制定专项整治方案,部署启动阶段:月份。部署有关工作。各单位和部门要根据本单位和部门工程建设、施工的特点,研究制定具体的专项整治方案,并部署实施。

具体实施。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将专项整治方案及有关要求贯彻落实到工程建设、施工各有关责任主体单位和项目,自查自纠阶段:至月份。开展自查自纠。市局将分类指导、监督检查。

组织督查和抽查。市局将组织对路网改造项目和路桥公司、公司的对外承建项目进行抽查和督查,检查督导阶段:至月中旬。发现存在突出问题和重大隐患的将责令其整改。

总结分析,总结分析阶段:月下旬至月份。归纳评估。各单位和项目对已开展的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全面总结、评估,形成阶段性成果。同时,研究提出继续深化完善的意见和建议等。

六、工作要求

落实责任。开展专项整治是继续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的重要举措。各有关单位和项目要高度重视,1加强领导。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精心安排,周密部署。要结合本单位和项目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工作方案,明确工作重点、步骤、要求和保障措施,认真组织实施;要注意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定期分析、研究有关情况和问题,并适时将各阶段工作进展情况和年末专项整治工作总结评估报告报送市局安全科。

重在治本。各单位和项目要依据建设、施工项目的特点、紧紧抓住施工坍塌事故易发、多发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2突出重点。重点突破,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抓出成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既要抓住汛期、事故多发期等重点时段,以及工程的重点部位、重要设施、关键装备和关键岗位,也要注重日常安全监管和监督检查,兼顾其他作业场所和岗位,做到深入细致、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努力遏制坍塌事故的发生。

严格考核。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的进度和质量,3强化监督。各单位和项目要适时组织对重点地区、重点项目和危险性较大工程进行监督检查,采取巡检、抽检、互检等方式进行逐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限期整改,跟踪落实,有效抵制施工现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行为,消除事故隐患。对因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力,特别是引发事故的要依法严厉查处,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坍塌事故篇4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迅猛发展,各种房地产、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涌现,使我国的城市容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带来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难题。坍塌事故是建筑行业的五大常见伤亡事故之一。随着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大量增加,基础工程施工工艺越来越复杂,在土方开挖过程中的坍塌事故也在增加。市政工程是改变市容市貌的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市政工程的不断发展,坍塌事故时有发生。例如2009年5月17日下午16时30分左右,湖南株洲市区红旗路一高架桥发生坍塌事故,造成9死16伤;2009年8月30日15时许广西百色市某工程项目项目部在进行排水管道安装时发生土石方坍塌事故,造成一名作业人员被土方掩埋;2010年1月22日,新乡市一市政污水管道铺设工地发生坍塌事故,一名施工人员被埋在5米深坑管道内;2010年1月27日安岳旧桥改造施工塌陷造成两工人死亡。

如何预防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道路管线开挖导致的土石方坍塌事故是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针对基坑土石方坍塌事故,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预防:

一、基坑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1.作业人员必须遵守的安全技术规定

人工挖基槽、管道沟土方时,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挖土应分层自上而地进行,不准掏洞挖土。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走,不要在沟槽边堆积过高,以免增加沟帮的负荷。

在沟槽里作业时,要按规定对边帮设置支撑,不要随便在拆下或移动支撑槽边的支护设施,开挖基坑的人员不得在坑壁下休息。

在沟槽里挖土时,要有人经常查看边坡土壤和支护设施的变化。有异常情况,立即通知槽里的作业人员撤出。作业人员发现有大量掉土,支护设施有声响,应马上撤离险区,避免坍塌时造成伤亡。

下沟槽作业前,要查看边坡土壤变化。到槽内作业,上下要走扶梯,不要从边坡爬上爬下,防止把边坡蹬塌;也不要从上往下跳,以免跳时发生震动造成塌方。

在挖土作业时,遇有上、下水或煤气等管道时,不要乱动,应及时报告现场负责人,并由有关人员处理,防止发生漏水、漏电、漏气或爆炸、中毒等事故。

在已砌好的地沟内清理残土,应边清理边运走,防止堆土过多产生侧压力,压倒墙体造成事故。

2.材料物品堆放要求

在沟槽(坑)边缘1m以内不准推土或堆放物料;距沟槽(坑)边缘1~3m间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m;距沟槽(坑)边缘3~5m间堆土高度不得超过2.5m;停置车辆、设备、起重机械、振动机械不少于4m;小翻斗车往沟槽内卸料时,要设专道,并在距沟槽(坑)边缘lm处设限制器。

3.机械作业要求

基坑开挖时,多台机械开挖,挖土机间距应大于10m。在挖土机工作范围内,不许进行其他作业;

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时应注意土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坍塌现象,应及时放坡或支撑处理,并注意支撑、防护的稳固和土壁的变化,确定安全后,方可进行下道工作,有护坡桩和护坡墙的基坑在开挖时,定人定时对边坡进行检测。

开挖基坑时,要根据土壤、水文等情况,按规定的边坡坡度分层下挖,严禁局部深挖,掏洞开挖。基坑深度超过1.5m不加支撑时,应按标准进行放坡;

挖掘机等机械在坑顶进行挖基出土作业时,机身距坑边的安全距离应视基坑深度、坡度、土质情况而定,一般应不小于lm;

4.其他要求

基坑开挖中,遇到有流砂、涌水、涌砂及基坑边坡不稳定现象发生时,应立即采取防护加固措施;

基坑需机械排水开挖时,抽水机机管路等要安放牢靠,并须配备足够的抽排水设备;

寒冷地区采用冻结法开挖基坑时,应根据地质、水文、气温等情况,分层冻结,逐层开挖;

二、采取基坑支护

1.基坑开挖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置坑壁支护结构:

(1)因放坡开挖工程量过大而不符合技术经济要求;

(2)因附近有建(构)筑物而不能放坡开挖;

(3)边坡处于容易丧失稳定的松散土或饱和软土;

(4)地下本丰富而又不宜采用井点降水的场地;

(5)地下结构的外墙为季重的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

2.基坑支护结构,应根据开挖深度、土质条件、地下水位、邻近建(构)筑物、施工环境和方法等情况进行选择和设计。大型深基坑可选用钢木支撑、钢板桩围堰、地下连续墙、排桩式挡土墙、旋喷墙等作结构支护,必要时应设置支撑或拉锚系统予以加强。在地下水丰富的场地,宜优先选用钢板桩围堰、地下连续墙等防水较好的支护结构。

3.基坑的支护结构在整个施工期间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尚应具有良好的隔水防诵性能。设计时应对安装、使用和拆陈支锚系统的各个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验算。

4. 常见的坑壁支护方式一般有衬板式、悬臂式、拉锚式、锚杆式和斜撑式。

三、应急措施

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土方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定期进行演习,确保预案有效性、可行性,减少坍塌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此外,对于深基坑(深度大于5m)应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确保作业的安全。

(1)当发现土方或建筑物有裂纹或发出异常声音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通知、组织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2)当土方或建筑物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下,立即拨打报警和急救电话。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立即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3)当少部分土方坍塌时,抢救或救护人员要用铁锹进行撮土挖掘,并注意不要伤及被埋人员;当建筑物整体倒塌造成特大事故时,应在指挥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抢险工作,采用吊车、挖掘机进行抢救,现场要有指挥并监护,防止机械伤及被埋或被压人员。

(4)被抢救出来的伤员,现场救护人员进行抢救,用担架把伤员抬到救护车上。对伤势严重的人员要立即进行吸氧和输液,到医院后组织医务人员全力救治伤员。

2009年8月30日15时许广西百色市某工程项目项目部在进行排水管道安装时发生土石方坍塌事故,造成一名作业人员被土方掩埋,情况紧急该项目部现场施工人员马上打电话报告项目领导,项目经理立即启动土石方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人员赶往施工现场进行抢救。作业人员根据项目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撤离基坑边缘的机械人员,指定人员下基坑进行抢救,作业人员使用锄头、铁锹、十字镐进行撮土挖掘,首先用手撮土挖掘早到被埋者的头部,用拍打其脸部大声呼喊,使其清醒尽快得到呼吸,再用锄头、铁锹、十字镐进行撮土挖掘,最后将其送往最近医院进行治疗。由于该项目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作业人员掌握了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事故发生后抢救及时,方法得当,最终救出被掩埋的一名作业人员,并未留下后患。

坍塌事故篇5

关键词:高大模板;坍塌事故;脚手架;处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作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种施工工艺,具有诸多的优点,目前在城市大跨度、重负荷构件的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是一项危险性极大的工程,容易受到操作不当、设计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时常会发生模板支撑体系整体倒塌的重大事故。这不仅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延长工程的建设周期,而且也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造成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因此,施工企业应重视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质量,提高对高大模板工程的安全策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避免坍塌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建筑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

1 某高支模工程倒塌事故介绍

某生产大楼,为框架填充墙结构,东西方向宽90m,南北方向长108m,共5层,局部7层,建筑总高度52m。2008年12月21日,该工程在进行4楼夹层楼面混凝土浇筑,该层支模架高度1315m,最大梁截面尺寸为600mm×1500mm(图1)。凌晨2时左右,楼面Ⅱ区正在浇筑的混凝土楼面支模架突然倒塌;部分支模架压靠在Ⅰ区支模架上,引起Ⅰ区支模架整体失稳,造成Ñ区刚浇筑的楼板大幅塌陷;失稳的Ⅰ区支模架又压靠在Ⅶ区的外架上,致使Ⅶ区外架严重外凸变形。本次高支模倒塌事故造成4名工人轻伤,1名工人重伤。

图1 倒塌区域分布示意

2 事故原因分析

在事故发生后,对现场进行踏勘,发现高支模架搭设时没有满足规范构造要求,是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如模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纵向剪刀撑几乎没有布设,从而引起支模脚手架整体倒塌。高支模脚手架力学模型节点性质历来是研究焦点。节点性质有三种假设:分别是刚性节点、半刚性节点和铰接节点,其中对半刚性节点的柔度系数取值争议较多。为了分析方便,取极端的两种情况,节点分别为刚性和铰接来分析纵向剪刀撑的重要性。

首先,取节点为铰接的情况分析。为了简单方便,只取支模脚手架的一个基本单元分析(图2)。图2a可以看出,在没有剪刀撑时,基本单元是一个几何可变体系,给结构施加力时,结构构件会发生刚性位移;但如果加上剪刀撑后(图2b),基本单元就会变成几何不变体系,成为一个稳定的结构受力体。可见对于铰接节点模型,加上剪刀撑以后结构体系会发生根本改变,使基本单元从几何可变体系变为几何不变体系。

图2 铰接节点基本单元模型

如图3所示,当节点为刚性时,基本单元为一钢框架结构,由于剪刀撑所用的是旋转构件,所以剪刀撑与立杆的连接还是铰接节点。根据ANSYS建模,分析计算两种模型,发现在加上剪刀撑后构件的轴力要比没有加剪刀撑时轴力减少25%以上。可见,加上剪刀撑对结构受力的改善是非常明显的。

图3 刚接节点基本单元模型

3 倒塌区域及相关影响区域的清理和拆除

对倒塌区域及相关影响区域进行清理和拆除是一件需要认真研究的工作,特别是对于Ñ区塌陷部分和×区外架外凸破坏部分,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新平衡状态,在拆除卸载的过程别容易再次倒塌引发次生事故灾害。所以拆除清理工作必须要有详细和具体的方案。

首先,确定拆除原则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容易到困难、由上到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依次进行。拆除方法初定为机械粉碎和人工凿除相结合的方法。拆除过程中有3个难点,分别是:1)在拆除过程中,工人要在塌陷区域上工作,如何保证操作工人安全是一个难点;2)对于Ñ区塌陷部分,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新平衡状态,在拆除卸载的过程别容易再次倒塌引发次生事故灾害,如何拆除是另一个难点;3)Ⅶ区外架外凸破坏严重,在它旁边有一台塔吊,如果外架继续向外变形会影响塔吊作业,如何保护外架也是一个难题。

在拆除前为了保证工人的操作安全,在Ⅰ区两边搭设挂设生命线的脚手架,工人在操作时必须戴安全带,把安全带挂设在生命线上以保证安全。生命线用钢丝绳,成交叉网状,生命线及其脚手架构造如图4所示。

图4 生命线及其脚手架构造

对于Ⅰ区塌陷部分,在拆除时其浇筑混凝土已经具有一定强度,整个体系应力重分布,形成了新的平衡状态。Ⅰ区为向下塌陷,在东西方向可以视为一个反拱,东、西两端大梁(PG,PK轴)处于拱脚方向,这些梁除了承受竖向力外,还要承受水平力。所以倒塌后PK梁已经严重扭曲变形,其下面的钢管模架也失稳弯曲。在拆除卸载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拆除的顺序,先将梁之间的板凿碎卸载,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留下主梁和板带,同时钢筋网不割断,以维持其平衡状态。在拆除混凝土板后,对本区模架重新搭设和加固,最后拆除大梁。

对于Ⅶ区外脚手架已经严重外凸变形,而且在此区域有一台塔吊,如果处理不当外脚手架继续变形会威胁塔吊安全,从而引起更大事故。所以在拆除前必须对Ⅶ区外架进行检查加固,发现连墙件损坏的必须进行更换或者加固,同时加密连墙件。在外凸区拉设四道水平和竖向钢丝绳(6×19φ14mm,承载力101kN),形成一个钢丝网,通过钢丝网把Ⅶ区外脚手架固定在P2/PJ轴和P4/PJ轴标高2618m以下的柱子上,控制Ñ区内排架和×区外脚手架继续变形。

经过仔细分析,确定了整体的拆除顺序为:Ⅴ区和Ⅵ区生命线的搭设Ⅶ区外脚手架的保护Ⅱ区两跨扭曲梁的拆除清除Ⅱ区塌陷的钢筋、钢管、混凝土自西向东拆除Ⅰ区楼板混凝土(沿梁对称拆除) 自上而下拆除Ⅰ区失稳的排架重新搭设Ⅰ区高支模排架及验收为拆除Ⅰ区梁搭设操作平台和封闭的架体Ⅰ区逐根梁拆除清除Ⅰ区破碎混凝土,按方案完善排架及模板体系;验收Ⅱ区高支模排架搭设及验收同时拆除Ⅶ区扭曲的三排外脚手架,并重新搭设、验收Ⅲ区和Ⅳ区高支模加固整改、验收Ⅴ区高支模排架搭设、加固处理Ⅴ区结构梁的整改处理。

在现场严格按照此方案拆除,至2009年2月初,倒塌相关区域已经安全拆除。

4 结论

通过探讨高大模板支撑倒塌事产生的原因,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建议及结论:①在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搭设时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以满足工程的构造要求;②脚手架竖向剪刀撑能够使基本单元从几何可变体系变为几何不变体系,也可使工程构件的轴力减少;③倒塌区域及相关影响区域进行清理和拆除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需要确定好合理的拆除顺序,确保工程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坍塌事故篇6

【关键词】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设计

当前,往往由于建筑施工各方主体安全监管不到位,没有认真执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施工中模板支撑失稳倒塌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安全管理工作者,惊心、痛心之余,不得不深思近年来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失稳而导致坍塌事故频繁发生背后的深层问题、成因及防范措施。

1.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原因分析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坍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是在方案设计、现场安全管理和安全监控三个方面存在问题,下面就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

1.1设计方面有误

当模板支撑荷载计算错误或考虑不周,极易导致模板设计出现错误,包括:部分项目计算方法不正确,荷载的取值和验算未严格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要求进行;或个别项目计算书内容与实际不符,设计计算直接利用其他项目的计算成果,存在“张冠李戴”现象;甚至是存在计算模式与实际搭设状况不一致。如立杆的稳定性计算,方案中立杆接长按对接接头考虑,但实际搭设中立杆接长采用搭接,立杆顶部基本未设置可调顶托,普遍存在直接利用横杆和扣件承受荷载的搭设形式,计算时按立杆轴向受力计算而未考虑偏心受力影响等原因都容易致使模板设计有误,而影响其支撑效果。

1.2现场安全管理不规范

1.2.1高支模体系的搭设队伍和搭设人员资格不符要求

目前,由于模板工程基本上由模板专业队伍承包,高支模体系的搭设也基本由木工完成,多数搭设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未能掌握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搭设要求,不能有效执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等相关标准规范,给高支模体系埋下不安全因素。

1.2.2安全技术交底流于形式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交底一般仅交底到班组长,具体搭设人员基本无交底,且交底内容也仅是一般性的安全注意事项,没有对支撑架体搭设工艺、关键工序和主要构造技术参数进行交底,因此搭设中随意性很大,具体搭设人员无从按方案要求搭设,从搭设开始就埋下了安全隐患,给后期的整改带来很多麻烦。

1.2.3材质方面存在问题

由于部分施工现场对所使用的钢管、扣件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检测证明等相关资料不全,一些产品标识模糊不清。而且进场的钢管、扣件在使用前,未能按有关技术标准规定按批次进行抽样送检,导致钢管和扣件的质量问题较多。

1.3安全监控不到位

当前,部分施工企业领导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对各项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监督管理不力,对重点部位的施工技术管理不严,有法有规不依。

另外,由于安全检查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在支模架的搭设与拆除和在支模架上作业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大都存在违反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等问题,但施工现场的项目经理.施工员.专职安全员在定期安全检查.平时检查中,均未能及时发现问题,或发现问题后未及时整改和纠正。

2.防范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出现坍塌的措施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及搭设是模板工程施工安全重要环节,是整个工程项目正常施工的重要保证,必须切实做好各个环节的准备工作,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控制。

2.1提高方案设计的精准性

在进行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之前必须先设计好方案,坚持按图施工,不准擅自修改设计。在设计计算方面要考虑砼浇筑顺序、泵送混凝土等影响因素,按最不利原则确定荷载组合,立杆稳定性计算尚应考虑架体搭设高度对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其中,设计内容应包括:a.支撑系统强度计算。计算时应考虑:①模板及支撑重量②砼及钢筋自重③施工人员和设备荷载④砼倾倒和振捣产生的荷载⑤风荷载。并按荷载的最不利状态和组合计算,还必须以单扣件抗滑力小于8.5kN、双扣件抗滑力小于12kN,对扣件连接点进行验算。b.支承模板支撑系统的楼、地面等的强度计算。c.支撑材料的选用、规格尺寸、接头方法、水平杆步距和剪刀撑设置等构造措施。d.绘制支撑布置图、细部构造大样图。e.砼浇筑方法及程序、模板支撑的安装拆除顺序以及其他安全技术措施。f.支撑系统安装验收方法和标准。

高支模体系的承载能力应按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采用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并对纵横向水平杆等受弯构件的强度和连接扣件的抗滑承载力、立杆的稳定性和立杆地基基础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荷载的取值和验算应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等要求,钢管抗弯强度设计值为205N/mm2,钢管截面特性宜按Ф48×30mm规格取值,大梁钢筋荷载取值应与实际自重进行比较后确定,确保模板设计方案的精准性。

2.2规范现场安全质量管理

2.2.1严格落实好搭设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高支模体系的搭设宜由专业架子搭设队伍搭设,搭设人员应持证上岗。支撑体系搭设前应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搭设人员进行交底,严格按照方案和交底要求搭设,不能仅限于向班组长交底。所有的节点必须都有扣件连接,不得遗漏,每个扣件的拧紧扭力矩都要控制在45~60Nm之间。

2.2.2做好安全技术规范交底

要求项目技术负责人向项目管理人员和搭设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检查立杆地基、钢管、扣件等是否符合方案要求,并做好书面交底签字手续。此外,工程技术人员对相关的架子工、木工、砼工等相关作业班组以书面形式进行施工操作的安全技术交底,作业班组应对照书面交底进行自检和互检,并设专人负责安全检查。

2.2.3严把材料关,做好基础防范工作

施工现场对进场的钢管、扣件及碗扣式钢管应按批次,再次把好进场的检查关和验收关,并留存检查和验收记录,按规定程序抽样送检。取得法定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不仅仅是今后模板工程安全计算和取值依据,也是今后施工过程安全管理先决条件,对于不合格的钢管、扣件一律清除出场,坚决不准使用,又为今后的施工安全添加一重保障。搭设的模板体系必须选用标准扣件、架管,扣件扭力矩、顶部自由端高度、丝托高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

2.2.4制定应急预案

为了迅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理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小事故救援过程中的伤亡和损失,应急预案的编制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医院、公安派出所、起重设备等相关单位的联系电话、事故处理的程序都要在应急预案中有所体现。

2.3加强安全监控

2.3.1全面化做好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安全监控工作

其一,在搭设前,严格审查施工单位专项施工方案,并按规定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论证。

其二,搭设过程中,必须加强监控,要求搭设人员严格执行施工专项方案及有关安全技术规定,对底座及基础、立杆间距、纵、横向扫地杆、立杆对接、可调顶托及悬伸长度、纵、横向水平剪刀撑、四周与建筑物是否形成可靠连接进行检查验收,并做好验收记录。

其三,搭设好之后,要求施工单位采用扭力扳手对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进行检查并形成书面记录;并进行验收并形成书面验收意见,负责人应到场参与验收,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入钢筋安装工序。

其四,在砼浇筑前组织复验,未经复验合格,不得进行砼浇筑。若发现施工单位未按审批的方案搭设,或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不停止施工的,应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书面报告。

2.3.2严格审核、验收环节

高支模体系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组进行论证审查,并根据专家论证审查意见完善专项施工方案,监理单位应当认真审核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并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安全专项方案组织落实,严把验收关,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在混凝土的浇筑前施工、监理单位应组织有关人员再次做全面检查并记录。其中,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应在搭设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应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两级技术人员,项目安全、质量、施工人员,监理单位的总监和专业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经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入后续工序的施工。

3.结语

综上所言,各建筑业企业、监理单位要高度重视,举一反三,引以为戒,认真汲取高大模板坍塌事故教训,充分认识当前安全生产形势的严峻性、紧迫性、艰巨性,进一步建立完善企业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台帐资料,加大重大危险源监控力度,落实责任,坚决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坍塌事故篇7

[关键词]支模体系 坍塌 措施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063-01

模板坍塌事故是建筑施工中极易引发群体伤亡的危险源之一,尤其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大层高的建筑越来越多,一些高度大于4.5m,且采用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的模板工程频频发生了坍塌事故,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工程基本情况

2013年5月30日11:00上午,太原某工地地库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架体突然坍塌,坍塌范围为10-13轴H-F轴内,坍塌面积为300平方米,砼约为160立方米,坍塌的形状为锅底状,四周钢筋撕裂伏地,地库从底板到板面标高为5.4米,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事故现场

经事故调查组调查,该模板支架立杆下无垫木,部分立杆上下同时使用可调托丝,顶板的梁托支撑用的可调托丝架单钢管,可调托丝长度大于25cm,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过大且没有连续连接,未设置水平剪刀撑与纵向剪刀撑。

2、相关资料

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未提及地库的模板架体施工的方案措施,架体搭设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架体搭设与模板施工完成后未进行质量、安全验收。

3、管理行为

带班负责人与工长均没有收到安全交底,浇筑申请,浇筑方案,凭经验进行施工;监理单位只是口头与施工单位质检员提过方案未申报,砼浇筑未申请,并未制止施工,现场监理监管严重失职。

三、采取的措施

1. 加强施工安全生产管理

(1)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1)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构。施工企业要根据《安全生产法》及《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工地施工项目班子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以现场技术负责人 、安全员及施工班组长为成员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安全生产工作。

2) 建立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企业法定代表人是企业安全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作为施工项目第一责任人要组织制定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从管理层到工作层,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并定期对项目成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3) 建立健全领导带班管理制度。项目部领导现场带班实行交班制度,轮流带班领导要把保证安全生产作为第一的责任,全面掌握当班的安全生产情况,加强对项目所有部位,所有环节进行检查,并指导现场人员安全作业。发现隐患及时消除,及时制止;严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交接班时应向对方详细告知当前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需要注意的事项等,并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4) 建立健全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主要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 、

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交底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班前安全活动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和用工管理制度等。通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奖惩分明。

2 .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1) 公司教育。通过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掌握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提高全体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贯彻执行“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杜绝“三违”:即不违章指挥 、不违章操作、不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保证“三不伤害”: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利用过去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给家庭社会造成的损失,对职工进行安全意识教育。

2) 项目教育。全体职工都必须接受安全知识教育,通过安全知识教育及培训,让职工掌握必备的安全基本知识,安全知识的重要内容。本项目的生产状况、施工工艺、施工方法、 施工作业的危险区域、危险部位、各种不安全因素及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及各种安全技术规范。

3) 班组教育。定期开展班组安全活动,以安全问答有奖制度,让工人意识到自己工作环境的危险性,熟悉本班组易发事故的部位,结合行业特点,利用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教育,使工人对照先进找差距,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对于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要经过专门培训,通过考试合格取得岗位证书后,持证上岗。

4)日常安全培训教育。所有施工人员应积极参加安全生产的各种活动,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意见,搞好安全生产。日常教育的内容:(1) 所有进场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施工人员不准穿拖鞋、高跟鞋进场;不得在工作中开玩笑、打闹以免发生事故。(2) 不得酒后作业,遵守施工现场相关规章制度条例在易燃、易爆场所工作,严禁明火、吸烟等。(3)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消防设施、安全标志及警示标牌不得任意拆除或移动。(4)现场材料堆放要整齐稳固,搬运材料、半成品等应由上而下逐层搬取,不得由下而上或中间抽取。

3 .加强安全技术交底

1) 安全技术交底的原则。一是交底必须全面具体 细致明确 针对性强; 二是安全交底的内容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给作业人员带来潜在的危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三是安全交底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交底双方必须在交底书上签字确认,防止走过场,以利于确认各自的责任。

2) 安全交底的要求及内容。工程开工前,技术负责人要将工程概况 施工方法以及安全措施向施工负责人和操作人员进行书面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工程项目和分部分项工程的危险部位;针对危险部位采取的预防措施;作业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作业人员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应采取的措施和发生事故后应及时采取的躲避和急救措施。

2. 加强模板搭设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1) 建筑施工模板支架搭设必须由持有建筑施工特种作业操作证书的架子工进行搭设。

(2) 搭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指定专人实行过程监控,对剪刀撑设置、连接件等关节点进行验收,并如实填写验收记录。

(3) 搭设完毕后,必须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验收签字,确认安全可靠后,才能浇筑混凝土。模板支撑的拆除,必须在确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且拆除的顺序也应严格遵照模板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严禁野蛮拆模。

3. 监理单位应加强现场安全管理,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

(1) 监理单位要按照规定配备项目监理人员,确保企业资质、人员数量、资格等条件符合有关要求。

坍塌事故篇8

关键词:土钉墙;支挡结构;外部整体滑移;稳定分析

中图分类号:X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某工程边坡高8.3m,距坡顶边缘8.3m处为一栋四层的居民住宅楼,基础类型为天然基础,埋深1.5m。边坡采用土钉墙支护结构,支挡结构设计详细情况为:土钉直径25mm,入射角度150,锚孔孔径150mm,配浆水灰比0.5,喷C20混凝土厚150mm,挂网配筋D12@200×200,土钉自上而下共七道,长分别为11.00m,10.38m,8.75m,8.13m,7.51m,9.88m,9.26m。

依工程勘察报告,边坡的土层0~12.4m均为粉质粘土,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重度γ=18.8k/m3,粘聚力c=31.7kPa,内摩擦角φ=13.10,土钉水平摩阻力强度qsik=38kPa。

2、滑移状况

发生事故时正值雨季,边坡发生规模较大的水平位移,位移量最大达130cm,坡顶边缘到建筑物之间发生沉陷,沉陷量最大达150cm。地表出现数条弧形裂缝。

3、边坡滑移的分析

依据边坡滑移的破坏情况,结合实地的勘察资料,对原土钉墙支挡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作分析验算。

原设计按上下高差8.7米(预留0.4米道路面层),地下水位取至坡顶,底面外荷载按消防通道取20kN/m2,四层房屋按90 kN/m2、作用深度1.5米、作用位置距挡土墙8.3米进行设计。土钉按1.2米×1.2米布置,见计算模型计算简图。

图1 土钉支护结构计算简图

3.1 土钉抗拔验算

3.1.1 各土钉所受的拉力

由于边坡的土层均为粉质粘土,土压力按水土合算的方法计算,同时应考虑作用于地面上的附加荷载。坡脚至坡顶建筑物基础外边缘的水平距离在0.5~1.0倍边坡高度时,支护结构的侧向土压力计算值采用。E0为静止土压力,Ea为主动土压力。

静止土压力系数宜有试验确定,当无试验条件时,对粘性土可取0.5~0.7。主动土压力按朗肯土压力公式计算,主动土压力系数。

将各道土钉受到的拉力列于下表1:

土 钉 拉 力 表1

图2 土钉有效锚固长度计算图

按照公式(1)计算出各道土钉的有效锚固长度列于下表2:

3.1.3 土钉抗拔力计算

土钉抗拔力按原设计取土钉锚固体直径D=0.15m。

各土钉极限抗拔力列于下表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要求土钉拔安全系数大于1.3。由下表可以看出,第4、5、7道土钉的抗拔安全系数均小于1.3,达不到要求。

土钉极限抗拔力表3

土钉受到的总拉力:

土钉总抗拔力:

土钉总抗拔安全系数: ﹥1.3

有以上对原设计的验算可知,土钉总抗拔力虽然达到了规程规定的要求,但土钉出现局部抗拔力能力不足。土钉局部抗拔力不足成为边坡滑移的原因之一,由此可见,设计人员在进行土钉墙支挡结构设计时,不仅要验算土钉总抗拔能力,同时还应该对各道土钉的抗拔能力进行验算。

3.2 整体稳定验算

3.2.1 土钉墙支挡结构的内部整体稳定性验算

土钉墙内部整体稳定性分析是指边坡土体中可能出现的破裂面发生在土钉墙内部并穿过全部或部分土钉。按圆弧破裂面采用普通条分法的简化毕肖普模型对土钉墙作整体稳定性分析,取单位长度土钉墙进行计算。

由电算结果可知,按原设计参数计算出的圆弧破裂面的圆心坐标为(-20.849,20.798),半径为29.449m,支挡结构的内部整体稳定性安全系数:

1.603>1.3

由以上的验算可知,原设计的支挡结构内部整体稳定性满足规程的要求。

3.2.2 土钉墙支挡结构的外部整体稳定性验算

将土钉及其加固体视为重力式挡土墙,按重力式挡土墙的稳定性验算方法,进行抗倾覆稳定、抗滑稳定及基底承载力验算。

(1) 挡土墙宽度B0的计算

土钉墙简化成挡土墙,其宽度不能简单地按土钉的长度来计算,只能考虑被土钉加固成整体的那一段。挡土墙由土钉钉体、加固土体及混凝土面层组成,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的程良奎等人经试验研究与总结工程实践认为,挡土墙的计算宽度可按三部分考虑:第一部分为墙体的均匀压缩加固带,它的厚度为2 L/ 3 ( L 为平均钉长) ;第二部分为喷射混凝土面层的厚度,混凝土面层保证了土钉间土体的稳定,面层作用区厚度取为L/6 ;第三部分为土钉尾部非均匀压缩带,厚度为L/6 ,但不能全部作为挡土墙厚度来考虑, 取其1/ 2 作为挡土墙的计算厚度,即L /12 。所以挡土墙厚度为三部分之和,即11 L/12。

取B0=9m。

(2) 抗滑稳定验算

抗滑力:=461.3kN

土压力引起水平推力为各道土钉拉力之和:

抗滑安全系数:=1.15﹤1.2

抗倾覆稳定验算

抗倾覆力矩即土的自重平衡力矩:

=8921.0 kN·m

倾覆力矩

3.0×(8.7-1.2)+ 23.8×(8.7-2.4)+ 44.6×(8.7-3.6)+ 65.4×(8.7-4.8) + 67.7×(8.7-6)+ 88.5×(8.7-7.2)+ 111.9×(8.7-8.4)

=1004.1 kN·m

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8.88﹥1.5

(4) 地基承载力验算

基底合力偏心距:

=0.506﹤=2.25

地基压力:

=﹤=1.2×250=300kN/m2

从以上的土钉墙支挡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验算可以看到,发生事故的边坡按原设计参数进行验算时,其内部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但其外部整体稳定性却不能满足要求,这一点十分值得设计人员的重视。大多数设计人员在进行土钉墙支挡结构设计时,往往只是关心土钉墙支挡结构的内部整体稳定性,认为只要内部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那么外部整体稳定性亦能满足要求。通过对本次事故的分析可知,土钉墙支挡结构的内部整体稳定性满足要求,其外部整体稳定性不一定能满足要求。

4、结论

通过以上对原设计的验算和对原设计资料的分析,可知原设计存在着以下几点安全隐患,是导致边坡发生滑移的原因。

①按原设计对土钉墙进行整体稳定验算,土钉墙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只有1.15,小于规范规定的1.2。

②对原设计所配置的土钉进行抗拔力验算,虽然土钉总的抗拔力满足要求,安全系数大于1.3,但土钉局部的抗拔力不能满足要求,如:第4道土钉其抗拔安全系数为1.27, 第5道土钉其抗拔安全系数为1.23, 第7道土钉其抗拔安全系数为1.23,均小于1.3。

坍塌事故篇9

摘要:建筑行业属于高危的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很多不明确的因素造成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据统计,建筑行业事故引发的死亡率仅次于采矿业,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施工有必要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本文将根据目前建筑行业工程施工安全方面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通过对几种常见安全事故的探讨,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建立符合建筑行业发展规律的安全管理模式,最大限度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安全, 工程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belongs to high-risk industry, in construc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many not clear factors of different level safety accident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by accident of mortality after mining, therefore, building construction is necessary to take comprehensive safety management. This paper will now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aspects analyzes the problems, discuss safety the cause of the accident, through several common safety accident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ecurity management measures, set 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afety management mode, to minimize the probability of safety accidents.

Keywords: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筑工程施工常见的安全事故

1.1高空坠落事故

在距离基准面2米以上的高处施工作业人员,譬如高空临边作业、悬空作业、攀登作业、脚手架作业、外墙拆除作业、升降机作业等,发生高空坠落。高空坠落的主要原因有:(1)高空作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缺乏高空作业的安全知识和技术能力,一方面不重视安全防范工作,另一方面存在违章操作现象,给高空作业埋下坠落事故的隐患。(2)高空作业的施工安全防护工作不到位,譬如脚手架工程的受力构件没有经过缜密计算和批准;投入使用不达标外架用钢管和扣件;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和防滑鞋等劳动防护用品存在破损、断裂等缺陷,在高空作业时失去必要的防护作用。(3)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在编制施工方案的时候,没有将安全管理作为重点的方案内容,再加上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存在不健全之处,致使安全交底、安全检查等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很多高空作业的安全隐患问题得不到及时消除,成为高空坠落事故的诱因。

1.2坍塌事故

建筑工程的坍塌事故有整体坍塌、毗邻建筑物坍塌和楼板坍塌三种,发生坍塌的主要原因如下:(1)质量事故是导致建筑施工坍塌的最直接原因,通常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没有对强制性标准进行认真执行,或者使用了不符合质量规范要求的材料,或者没有规范的施工程序,导致事故的发生。(2)施工安全意识方面的问题,没有将安全放在首位,而是被市场经济利益取代,譬如在土方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毗邻建筑物的保护措施,致使毗邻建筑物塌方或者开裂。(3)质量管理方面,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不到位,譬如管理违规,也是造成建筑物坍塌的重要原因之一。

1.3机械伤人事故

根据工程安全原理分析,机械伤人事故有起重机、搅拌机、施工车辆和其他机械伤害等类型。伤害的模式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高空坠落物砸伤人员,譬如起重机钢丝绳断裂、物料提升机坍塌等事故,二是机械运动部件的伤害,譬如飞轮、皮带轮、齿轮、钢筋切断机刀片和搅拌机等机械的运动部件,三是搅拌机、起重机、打桩机和空气压缩机等的噪音、振动、灰尘伤害。机械伤人事故发生的原因,归纳总结如下:(1)施工环境条件的影响,譬如混凝土设备长期在露天环境下使用,其使用寿命受到风、雨、太阳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使用安全性将会不断降低。(2)施工设备使用过度,出现局部磨损断裂现象,譬如起重机的钢丝绳断裂,土方机械设备的磨损破坏等。(3)施工机械操作方法不当,而且疏于维护和维修等质量管理,影响机械使用的安全性。

2.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薄弱环节的管理措施

2.1高空坠落事故的防范措施

高空坠落事故的防范,具体措施如下:(1)为提高高空作业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设置安全施工的责任人和安全管理机构,对高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得高空作业人员在安全管理操作上具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操作技能,保证各项安全施工措施落实到位。(2)编制工程的施工组织计划,列入高空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用品质量要求,以严格的方案审批制度,进行论证审批。(3)在施工之前,对高空作业人员的施工资质进行审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双方必须签字确认;攀登、悬空、交叉作业等安全防范设施,要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由专人进行验收,一方面是保证安全技术措施和防护用品的到位,另一方面是做好验收记录,责令整改不符合规范要求之处,在施工过程中,还要进行定期抽查安全防护设施的运用情况。(4)对安全监管模式进行改进,譬如合并质量监督站和安全检查站,实现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一体化,使得监督力量得以壮大,提高监督的工作成效。将安全监理和质量监理放在同等的高度对待,配备相应的人员在监理工作中,并以完善的安全监理制度和系统的资料档案为基础,形成闭环管理,使得安全监理工作更加深入和细致。总之,高空坠落的安全事故要以防为主,通过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深入开展和安全技术标准的规范执行,方可减少和杜绝事故的发生。

坍塌事故篇10

关键词:截流 预平抛垫底 堤头挑流 诱导坍塌 三峡

1 前言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采用“三期导流、明渠通航”方案,其第二期截流即大江截流实际流量为11 600~8 480 m3/s,最大水深达60 m,均居世界首位;三期截流设计流量为10 300 m3/s,截流最大水深达24m,相应截流总落差为4.11 m。这两次截流有一个共同的难点就是由水深引起的大规模堤头坍塌以及由于大规模的堤头坍塌而引发的堤头安全进占问题,换言之,能否安全进占是截流成败的关键。

根据大量的理论研究、物理模型试验以及数值计算成果,结合大江截流施工实际,在进占过程中,采取河床预平抛垫底、防护性进占、诱导坍塌及坍塌预报等一系列工程措施对于防止或减少堤头坍塌,保障安全进占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

2 安全进占工程措施

2.1 预平抛垫底

预平抛垫底即是在戗堤进占前,向戗堤基础深槽部位从水面抛投砂卵石或块石等物料,以使戗堤底部河床高程整体抬高的工程措施。通过预平抛垫底可以降低水深、减小进占戗堤的高度,因此,在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中被选为防止堤头坍塌的最主要措施。

在预平抛垫底实施之前,进行了有关模型试验、现场实船抛投试验等研究,研究成果表明:当水深由41 m减至27 m时,相应的坍塌面积、坍塌边与堤边的平均距离(即坍塌长度)、最大单次坍塌体积分别减少35%、27%、36%,当水深减至20 m时,上述各值分别减少64%、49%、55%。上述试验成果可见,平抛垫底可以有效地减少坍塌范围、长度和坍塌体积,但是,坍塌的次数、频率未见有明显的降低。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采用预平抛垫底再立堵进占的方案,一方面大大减少了坍塌的范围和规模;另一方面,由于平抛垫底,使一部分工程量提前施工,减少了截流时的施工强度;第三是减小了戗堤的底宽,防渗墙轴线与戗堤轴线的距离由126 m减至81.3 m,使二期围堰的断面减小,从而减少围堰填筑量约159万m3;第四是预平抛垫底后,有效地减少了覆盖层的冲刷,相应也减少了因覆盖层被冲增加的填筑工程量。

三峡工程三期截流采用双戗双向立堵截流方式,上、下游截流龙口部位均设置垫底加糙拦石坎,可以十分有效地减小截流水深,进而减小进占堤头的坍塌规模,提高截流施工的安全度。

2.2 防护性进占

(1)堤头挑流和堰体尾随抛投

堤头挑流和堰体尾随抛投是利用戗堤和堰体的设计特点,在戗堤进占时,向上游角或同时向上、下游角凸出进占,挑开急流,形成戗端缓流区,以保护堤头抛填进占,同时戗堤两侧的堰体跟进尾随抛填,以防护进占戗堤侧面坍塌的措施。

在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在非龙口段,还是在龙口段,均出现了频繁坍塌致使抛投进占迂回不前的情况。如在非龙口段填筑中,1997年10月14日右上戗堤出现连抛130车石料仅延伸0.1~0.2 m的滞进现象;10月15日2∶00~4∶00,由于当时流量和流速都较大,分别达17 000 m3/s和3.27 m/s,连续抛投200余车石料,戗堤几乎没有延伸;又如,在龙口段进占填筑中,1997年10月26日当龙口宽度缩窄至100 m左右时,左上戗堤连续抛投近3个小时毫无进展,使截流进占陷入停滞状态等。对此,果断采取了动用大块石或特大石,在戗堤上游侧(或下游侧)集中抛投以形成挑角的工程措施;经过实施,效果非常明显,堤头在挑角的防护下继续向前推进,有效地推动了进占的正常延伸。与此同时,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的上下左右四个进占堤头均采用了堰体材料尾随填筑的措施,它十分有效地防护了截流戗堤的侧向坍塌,同时,还为截流戗堤进占提供了较宽的作业平台,对于三峡工程大江深水截流堤头起到了安全保障作用。

三峡工程三期截流可采取宽戗(堤顶宽>30 m)双向进占措施,并在进占的过程中,运用堤头挑流和堰体尾随抛投的进占方式以顺利推进戗堤合龙。

(2)高强度进占抛投

高强度进占抛投是从施工组织的角度所采取的一种防护性工程措施。它主要是在截流进占水力学条件最不利的情况下,加大抛填强度,突击进占,从而闯过水力学难关的截流方法。 在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中,运用优化堤头进占行车线路、采用大吨位运输车辆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堤头进占的抛投强度。如在非龙口段实战演习中,实现了昼夜抛投强度19.4万m3;在龙口段截流进占最困难段的突击进占中,实现了昼夜抛投12.8万m3等,抛投强度都非常高。

利用高强度进占抛投在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在1997年10月14~15日的昼夜高强度进占抛投期间,左右岸截流戗堤仅坍塌7次,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发生在左上戗堤迎水侧,其坍塌面积仅为44m2;左下堤头仅坍塌2次。这与模型试验的频繁大规模坍塌结论相比有显著地改善,因此,高强度抛填对于减轻堤头坍塌程度有着直接作用。

三峡工程三期截流可在左右两岸提前备料,并在突破水力学难关的关键时刻采取高强度进占抛投方式,不仅能加快抛填进度,而且还能缩减坍塌规模。  (3)变换堤头抛填方法抛投

变换堤头抛填方法是根据截流龙口的宽度、水深、流量、流速以及填料特性等,相应采取的防止或躲避堤头坍塌的灵活抛投方法。由于坍塌的部位发生在堤头,而进占抛投作业的机械和人员也在堤头顶部,因此,对于堤头顶部设备及人员的安全除了制定一套严格的操作规程之外,采取灵活的防范坍塌的抛填措施十分重要。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在不同的条件下采取了不同的堤头抛填方法,主要为:在坍塌刚刚发生过后,形成了新的稳定边坡,在此往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坍塌发生,这时就采取自卸汽车直接卸料抛投的方法。随着抛投的推进,堤头边坡逐渐变陡,汽车直接抛投已不安全,这时就改用汽车堤头集料,长臂推土机赶料抛投的方法。随着堤头边坡的进一步变陡,虽已陡于临界坡度,但在颗粒的咬合作用下仍未坍塌,这时即改用汽车载大块石或特大石冲砸抛投的方法。由于灵活地运用了上述抛投方法,一方面保证了施工过程中机械和人身的安全,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截流进占的顺利推进。在截流进占过程中,未发生机械和人身死亡事故。 三峡工程三期截流采用宽戗进占时,非常适宜采用变换堤头抛填方法抛投,这样可以不失时机地抢占有利进占势态,保障截流戗堤科学地推进。

2.3 诱导坍塌

诱导坍塌是因势利导人为引发戗堤堤头坍塌从而保障进占安全的一项工程措施。由于深水截流中堤头坍塌的产生是一种必然现象,既然如此,与其被动地遭受坍塌,不如在它即将坍塌之前创造条件引发它坍塌,这样,就可以做到对坍塌实行安全预防,从而避免坍塌造成的损失。通常,当戗堤堤头坡度陡于填料的自然稳定坡度并接近于临界坡度时,即可实施诱导坍塌措施。

诱导坍塌的工程措施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机械扰动、流体扰动和水下爆破等。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施工中,由于考虑到施工条件和保障截流进程等多方面原因,主要采用了机械扰动辅助措施来诱导坍塌。其中,运用得较多和较好的是大块石或特大石抛投卸料冲砸和通过工程船舶进行水下扰动。实施情况表明,每一次的诱导坍塌只要能够掌握时机,都能使诱导坍塌获得成功,从而避免自然坍塌可能造成的机毁人亡安全事故。

鉴于三峡工程三期截流上、下游龙口宽度分别仅为150 m和140 m,因此比较适合于采取大块石卸料冲砸的诱导坍塌措施,直接从岸上改善堤头坡度,将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

2.4 坍塌预报与预防

坍塌预报与预防是通过对可能坍塌的预测,使施工进入预先防备坍塌产生的状态,最终做到在坍塌实际发生的过程中,不伤亡任何设施和人员,从而保障进占安全顺利进行的措施。具体预报方法有以下几种:

(1)理论模型计算预报

通过建立坍塌计算的模型,计算出不同流量、不同口门宽度和不同抛投料粒径下的堤头坍塌长度、高度和体积,并绘成图表,以利工程人员在现场直接查用,作出坍塌预报。

(2)戗堤纵断面测图预报

在戗堤进占过程中,实时对戗堤纵断面进行测图,以了解堤头坡度的现状和变化情况,并根据测图成果和抛填进占的水深、强度等各项参数,对照抛填材料的稳定坡度与临界坡度,进行堤头坍塌预报。

(3)堤顶裂缝监测预报

通常堤头坍塌的发生都是有征兆的。通过对堤头所出现的沉降和裂缝特征参数及其变化的监测,再对照根据现场各项条件所制定的判别标准作出坍塌预报。

除以上3种预报方法之外,还有经验方法推测预报,即以大量模型试验、统计规律和工程实际经验为基础,通过对堤头现实状况的分析、判别作出坍塌预报,等等。

在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施工中,截流进占的上、下、左、右四个堤头的12个工作面均采用了理论模型计算预报、戗堤纵断面测图预报、堤顶裂缝监测预报和经验方法推测预报等方法,有时同时利用多种方法预报以便相互映证。实施结果表明,凡规模较大、较典型的坍塌均得到了较及时的测报,坍塌时间预报的精度相差在一个小时以内。坍塌的预防工作以预报成果为基础,果断采取资源撤离、诱导坍塌等措施,使堤头坍塌不造成任何损失,对于整个截流进占过程中无安全事故起到了重要保障作用。

三峡工程三期截流可广泛采取上述各种监测预报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和经验推测提前做出堤头坍塌的准确判断,使坍塌事故得到有效地预防。

3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