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陶瓷十篇

时间:2023-03-16 09:14:34

日用陶瓷

日用陶瓷篇1

关键词:陶瓷装饰;民族特色;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288-02

“装饰”一词,在西方国家最早出现于18-19世纪,装饰泛指艺术修饰,各种能使人感到赏心悦目的视觉效应。稍后出现了装饰艺术、装饰派艺术等词汇。所谓陶瓷装饰,是根据装饰美的一般规律和表现形式,在限定的陶瓷器物上,将客观世界的真实感受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运用装饰规律和美的法则去组织、安排陶瓷从器型到画面的关系组合,从而构建起一个新的视觉世界。日用陶瓷中的装饰,作为人类生活和观念意识所释放的产物,是人类文化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不同社会和历史时期的思想感情及内在信仰的自然反映,也是人类造物和审美的历史见证。

一、日本的陶瓷装饰风格

日本陶瓷工艺起源于具有神秘审美意识的绳纹土器,它是日本最早的土著文化。到弥生时代,弥生土器受到了汉文化的影响,造型纹饰趋向于精练简洁。进入古坟时代,其烧制技术的提高和自然釉的产生促使日本陶瓷飞速发展,江户时代的瓷器生产形成规模。著名的有伊万里烧、京烧、古九谷烧、萨摩烧、砥部烧、锅岛烧、仁清烧等,这些瓷器在造型和纹饰上体现了各个窑系瓷器制作的艺术风格。器物造型包括茶具、水器、陈设器、瓷塑作品等,品种有青花、五彩、五彩描金、交趾釉、青釉等,纹饰有花鸟、花卉、山水、游鱼、云龙等。瓷塑作品施彩浓重艳丽,图案设计中多有团花和象征福禄的纹饰。这之后,日本陶瓷艺术的飞速发展令人叹为观止,在吸纳中国和欧洲制瓷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陶瓷艺术风貌,挤身于现代世界陶瓷强国之列。

目前日本传统瓷器生产有有田及九谷两处。有田瓷在日本陶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田系中伊万里的着色技术、柿右卫门的彩瓷成就、瓷器上描金技法的应用,都派生于中国瓷器,但在它们的发展中,很快融入了本民族的风格,形成了日本瓷器独特的艺术魅力。

九谷烧瓷器艺术风格高雅、技艺独特,它非常善于采用金、银等华贵的装饰材料进行装饰或绘画。装饰技法有红彩、金彩、绿彩、银彩等种类。现代九谷瓷器,在色彩种类方面更加用色大胆,颜色扩展到红、黄、绿、褐、紫、金、银等色。九谷烧彩瓷艺术,作品内容丰富。有花鸟、山水、风景等内容;有鱼纹、鹤、神灵等寓意吉祥的题材;也有人物、儿童;还有松、竹、梅、菊等纹样。目前已经形成了古九谷风、饭田屋风、永乐风、庄三风、吉田屋风、釉里金彩、釉彩、银彩、深绿等艺术装饰品种。体现出九谷烧厚重、丰富、色彩艳丽与悦目等独特的彩瓷风格。今天的九谷瓷秉承各个时代的彩绘传统技艺,精益求精,进入一个新的辉煌时期。

日本文化自然随性﹑朴质﹑闲淡。而这一切也在日用陶瓷中得到了体现,呈现出日本日用陶瓷的独特之美:自然、枯淡、纤细、空寂和悲凉。由于日本民族特有的“物哀”的审美心理,其对事对物总有一种枯寂淡泊的悲哀之情。在他们的陶瓷作品里也体现出了这一既质朴又枯淡的审美文化。陶瓷作品的装饰和造型即兴性强,娱乐性强,不拘小节,但给人一种随性自然却又放逸,朴实无华而又枯淡的美。

二、欧洲的装饰风格

欧洲早期陶器生产的中心是古希腊,它生产的陶器通过地中海运往临近诸国。按其装饰风格的不同和演变过程分成四个时期,即“几何纹样期”、“东方样式期”、“繁盛期”和“衰落期”。题材取自于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陶器装饰风格宏伟严谨,又生趣盎然,人物造型写实,比例准确,神态生动,富有情节性。

文艺复兴时期,由于陶器价值低廉,符合市民阶层的广泛需求,从而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它如同其他艺术一样,在意大利首先繁荣起来,进而影响到欧洲各地。意大利陶器纹饰仍主要以神话故事为主。但到了16世纪后期,法国陶器工艺异军突起,创造了 “田园风味”的陶器,以浮雕式的装饰手法代替了意大利陶器装饰的绘画性。

17世纪,欧洲制陶兴盛之地转为荷兰,由于受到东方陶瓷的影响,荷兰陶器还尝试在白色化妆土覆盖的陶胎上绘天蓝色纹饰,以模仿中国青花瓷。直到1709年,才在德国的德累斯顿烧制了欧洲最早的硬瓷。欧洲各国陶瓷都有明显的地区风格。如法国釉陶装饰豪华,质感柔和细腻,在瓷器纹饰上大量出现罗可可风格。英国制瓷略晚,但很快以软瓷器打入市场。北欧各国的陶瓷则表现出天真、纯朴的装饰风格。欧洲人把18世纪看作是瓷器工艺的黄金时期,其后一直保持着造型高雅,做工精细的装饰风格。

工业革命后,欧洲的日用陶瓷从手工业生产方式的小作坊中脱离出来,开始工业化生产,其中经历了六个阶段:①仿古风格银制餐具的工艺瓷阶段;②注意外表装饰的新巴洛克风格阶段;③追求实用的功能主义风格阶段;④刻意表现形式的先锋派设计阶段;⑤讲究实用和形式简洁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阶段;⑥以及企盼重新诠释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后现代主义阶段。后现代主义促使具有传统手工风格, 同时又是建立在现代设计意识,结构合理的陶瓷风格出现,这种带有装饰性浮雕,弦纹和手工痕迹的陶瓷制品的出现,给人们一种新奇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欧洲经济的复兴,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求大幅度提升,不少著名的陶瓷制造和设计的公司,不断推出的新颖、具有开创性的日用陶瓷,对整个陶瓷设计起到了推动作用。现今,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逐渐厌倦拥挤,喧闹的城市生活,向往充满自然气息的田园生活方式,使回归自然成为一种时代精神。这一理念正逐渐体现在现代日用陶瓷装饰设计上。

三、中国的日用陶瓷装饰

1.装饰应用于陶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陶瓷无疑是中华民族最美丽的瑰宝,图案纹样装饰于陶器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上就已出现。先民们感受生活的自然现象创造出波折纹、圆形纹、编织纹等图案,以二方连续的形式呈现在陶瓷器物上。商、周时期人们发明了釉和器表施釉的新技术,使刚刚诞生的原始瓷器一开始就披上了一层“美丽的外衣”。从此,各种高、低温颜色釉的材质美和施釉技巧的工艺美便成了瓷器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因素和重要的艺术语言。

隋代,中国窑工烧成了白瓷,改变了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以邢窑白瓷最为有名,有“类雪”之誉,开创了“南青北白”新格局。陶瓷的魅力在北宋格外受到关注,陶瓷美学的高峰在此时迅速形成。宋代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以及遍布民间的磁州﹑耀州﹑龙泉﹑景德镇﹑吉州﹑建窑等窑系,将陶瓷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并影响后世。元代以后,景德镇作为瓷都,青花﹑釉里红﹑五彩﹑斗彩﹑珐琅彩﹑粉彩﹑以及惟妙惟肖的仿生磁,应运而生。这原本与生活相关的器物,其功能也由单一变得复杂,由实用趋于艺术。

明清时期达到了制瓷业的顶峰。永乐年间的白瓷洁净如玉、薄如纸,给人以甜美的感觉。宣德年间的青花瓷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地步,祭蓝瓷尤为精致。清代的瓷器在康熙中后期有所发展,康熙时期的青花纹饰采用西洋画技。雍正、乾隆时期彩釉瓷发展最快,雍正时期以清丽媚见长,乾隆时期以富丽堂皇为特点。这期间烧制的仿古窑精品,无论纹饰、造型、款识都达到足以乱真的地步。

追溯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陶瓷产品,装饰艺术由“素瓷”到“彩瓷”、单彩到多彩、釉下彩瓷到釉上彩瓷的演变。陶瓷装饰表现出两大特点:一类是以适合陶瓷器皿的图案纹样装饰形式;另一类是以中国绘画形式在陶瓷器皿上进行的工艺转换表现形式。

2.瓷器装饰风格在当代的承继创新

当代瓷器在装饰风格上,更多地是表现出简洁、自然、含蓄以及轻松活泼的特征。在装饰题材上,多体现自然景物、风俗民情和民族文化。在装饰表现形式上,工笔与写意、具象与抽象共存,工笔严谨,写意洒脱,抽象深邃,给人留存更多的联想空间。在装饰工艺技法上,更考究泥、釉、彩的综合效应。充分体现泥坯的材质美,善于发挥色釉相互渗透熔融的特点,展现釉质的色泽美和肌理美。

在陶瓷装饰艺术中,综合装饰的发展历史悠久。综合装饰集造型、纹饰、色彩、材质、工艺、技法等装饰要素于一体,将各装饰要素有机地组合、巧妙地设计,以形成赏心悦目的综合艺术效果和意趣横生的艺术魅力,综合装饰的美学特征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创意美、纹饰美、材料美、工巧美、整体美等诸方面。它是现代陶瓷艺术中被广泛运用的装饰艺术形式。以装饰形式和工艺手法作为综合装饰艺术风格的陶艺家不乏其人,而且形成了风格迥异的艺术特色。

3.提高我国日用陶瓷的装饰水平的途径

日用陶瓷的装饰是影响陶瓷艺术性和消费者视觉效果的主要因素,从市场来看,我国目前日用陶瓷装饰做工粗糙、设计思维陈旧,这样的日用陶瓷的装饰已不再符合时代的潮流,消费者需要个性化、艺术化、多样化、高级化的日用陶瓷。

在色彩装饰方面。我国日用陶瓷大多用白釉装饰,在配套的日用陶瓷中色彩处理用一种釉色,易于统一。是否可以考虑用不同的釉色来装饰,也可以在一套制品中的各个部件用不同的釉色。

日用陶瓷的装饰还可以采用手绘装饰,增加日用陶瓷的艺术效果。有水彩画、水墨画、蜡笔画、油画等表现形式。这种模仿用颜色釉手工绘制的效果, 随意、轻松自然、简洁又不失时代性, 让消费者能享受具有手工意味的自然情感。

在肌理效果方面,包括刻画、浮雕、甩釉、晕染、比刷釉的效果、喷釉的效果、海绵、叶子等印贴效果的加入,让人感到一种自然手工化的轻松审美享受。

不管采用何种装饰,都是为了提高器皿的审美价值,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求,达到良好的赏用结合。

四、结束语

当代世界级的名牌日用瓷器,已不再是产自中国,而是产自德国、英国、日本。中国的瓷器只能在国外的普通商场、超市,甚至地摊上廉价出售。中国的日用陶瓷相对陈设陶瓷来说发展落后。在世界范围内尚未建立起自己的当代设计,更多的是继承传统和模仿别人。我国日用陶瓷的制造以传统的手工方法为主,产品开发设计受到几千年传统思想的影响,工艺技术没有大胆创新,材料、机械和设备落后,生产模式以家庭或者小作仿为主。

无论日本还是欧洲,他们的日用陶瓷设计充分地体现了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内涵,呈现了其独特之美。设计者这种深入体味和发掘自身文化特质的意识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我们应该在吸收他国的优秀成果的同时强调自己的民族特色,避免盲目的照搬照抄,这样才能出现突破性的设计理念和优秀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方文生.浅谈提高日用陶瓷艺术性的途径[J].佛山陶瓷,2006,(6).

[2张亚林.空寂的悲凉[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2).

[3]张亚林,陈晶.浅谈机制日用陶瓷设计的手工意味[J].中国陶瓷工业,2008(4).

[4]刘锦生.简述日用陶瓷的历史发展[J].安徽文学,2006(10).

日用陶瓷篇2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陶瓷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陶瓷出口额达191.6亿美元,同比增加14.43%;2014年中国生产的艺术陶瓷产量占全球的65%,而日用陶瓷产量已占全世界的70%左右。在国内,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国内消费者对于艺术陶瓷和日用陶瓷的需求不断增加,2005年至2014年,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需求年复合增长率在15%以上。国际研究机构WinterGreen Research公司预测到2020年,中国仍将是世界最大的陶瓷市场,而全球陶瓷行业的市场规模将由2014年的2962亿美元增长至5028亿美元,因此行业前景非常广阔。

在艺术陶瓷领域,我国虽然产量位居世界首位,2011年产量已达59.4亿件,占当年全球艺术陶瓷产量70亿件的85%,但国内大多数企业依然是世界知名陶瓷企业的代工厂,产品主要以贴牌出口为主,企业对国内市场重视程度不够,拥有自主品牌的国内企业数量也比较少。目前国内艺术陶瓷产业已经形成了以江西景德镇、福建德化县、湖南醴陵、广东潮州、江苏宜兴、河北唐山等几大艺术陶瓷产业集群,行业集中度正在逐步提高。根据国际上通用的标准,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超过8000美元时,文化需求将显著增长。就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和部分经济领先的内地城市而言,人均GDP水平多数已经突破8000美元。2014年中国人均GDP预计将达到近6000美元,可见国内艺术陶瓷的需求将不断加强,市场潜力巨大。

在日用陶瓷领域,2013年国内日用陶瓷总产量375亿件,市场规模达到约1050亿元,同比增长14%,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国内日用陶瓷行业坯体成型工序效率低下、成型工序配套的模具性能落后、石膏模具及窑具性能较差,导致生产效率低、品质差、能耗和成本较高。再加上国内知名陶瓷品牌极少,产品设计缺乏创新,致使国内日用陶瓷产品竞争力差,产品平均出口均价仅约40美分,远低于国外日用瓷器5美元左右的进口均价。

我国陶瓷产业目前已经进入了迅速发展的阶段,但随着行业规模的扩大,陶瓷产业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国内陶瓷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积极思考变革之道。

一、需求多元化和个性化是行业整体发展的趋势

不同的消费者在年龄、成长环境、文化背景、宗教信仰、艺术欣赏偏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产品的需求必然会存在明显的区别。过去采用以创作为导向的艺术陶瓷行业和采用标准化规模生产的日用陶瓷行业或许需要向定制化生产转型,并且具备对客户独特需求迅速响应的能力,创作具有独特功能、造型和花色的不同档次的“人无我有”的陶瓷产品。

二、市场与监管的双重压力下,陶瓷行业不断向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陶瓷产品的环保和健康安全的关注程度也逐渐增加。消费者不再仅仅关注艺术陶瓷的收藏和观赏价值,或者是日用陶瓷的经济实用,对于产品的放射性、材料及毒性等方面关注度正在不断提高。全球的监管当局对于陶瓷行业的环保要求也不断趋于严格,企业面临较大的节能减排压力。国内陶瓷行业一直以来被政府以及国家环保部门认定为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在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方向下,相较于发达国家的同行,技术更落后的国内陶瓷企业将必然感受到更强的环保政策压力。

国内陶瓷企业必须积极地升级生产设备,探索包括低温烧成、免烧及无毒有机涂料技术在内的各种绿色科技,使得产品的生产不断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三、艺术陶瓷:提升文化品位,丰富表现载体

艺术陶瓷是由材料、造型设计和装饰三个基本要素有机组成的整体,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文化的特征。中国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赋予了国内艺术陶瓷丰富的创作题材,国内企业一方面要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也要顺应陶瓷行业近年来出现的 “中西方文化交融”和“传统与现代的跨越”的发展趋势,在传承传统陶瓷文化的基础上,提升陶瓷文化品位及产品的附加值。

在陶瓷的材料上,部分国外知名企业已经开始进行各种尝试。例如,英国的皇家道尔顿的御用艺术陶瓷产品采用树脂材料创作独特的造型,还将陶瓷与金属组合,提高了产品的耐冲击强度。多种材质在艺术陶瓷中的组合应用,可以丰富艺术陶瓷的表现载体,有利于开拓新的市场,是未来创新的重要领域。

四、日用陶瓷:加强品牌运营,提升产品附加值

全球市场上,英国的皇家道尔顿、德国的唯宝、法国的哈瓦龙等国际知名品牌,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其产品单价远高于普通的日用陶瓷产品。随着近年来我国陶瓷企业的国际化步伐继续加快、产品的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陶瓷企业的品牌化建设也日趋紧迫。通过品牌化建设,陶瓷企业可以实现由产品输出向品牌输出的转型,从而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国外陶瓷产业的发展已经证明,只有通过品牌形象的塑造,具备鲜明的特色,产品具有统一性和稳定性,并蕴含深刻文化的企业,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可持续的发展。

五、加强产业整合,积极应对挑战

最近十年陶瓷行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大量的中小企业,然而自2013年以来,韩国、阿根廷、秘鲁、巴西、欧盟、印尼等多地相继发起对我国陶瓷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让国内陶瓷出口市场遭受到了沉重打击。海外市场的压力下,国内陶瓷行业目前迫切需要加强合作,以实现产业链分工和资源整合,通过专精于少数品种但大规模产量的专业化生产,将生产和品牌及销售渠道进行分工和合作。提高具备成本竞争力企业的效益,淘汰没有成本竞争力及产品技术能力低的产能。

六、结语

日用陶瓷篇3

关键词:日用陶瓷;实用性;美观性;统一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190-01

一、日用陶瓷的实用性与美观性

“日用陶瓷,即功能性陶瓷,是从生活中产生,也是在生活中积淀和规范的”。日用陶瓷的实用性是满足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实用功能。“实用”是指陶瓷产品在使用功能效用、造型式样、体积大小等各方面,符合人民大众的实用要求。对于赏用结合的日用陶瓷产品而言,实用性即使用功能是其根本。这是物质第一性和产品目的性所决定的。日用陶瓷与环境气氛、使用便利、机械洗涤、摞叠存放等因素构成一个功能整体。由具体材料、工艺、结构、形态、纹饰、色彩等综合而成的产品形式,应与功能互为融合,而不能人为地将两者割裂开来。“凡物皆有形。形态是构成美感的最重要因素,又是有实用功能的构造物,造物与造形是不可分的,人在造物活动时也塑造了该物的形。物的形是具有某种使用功能的形态。功能决定形态,这曾作为本世纪上半叶的设计格言”。因此,我们要特别重视造型是否符合日常的生活实用性。如茶、咖啡壶除配有嘴和把外,还要讲究壶嘴的粗细,粗细要适度,以倒水流畅为准,壶嘴的角度和唇部的厚薄翻转交待要清晰,防止壶嘴出水时的涎水问题。壶把与器皿主体连接处不要形成死角,便于清洗等方面都必须考虑。另外,日用陶瓷产品,除特定的基本功能外,还包括安全、卫生、舒适、有益身心健康和有利生态环境等内容。

“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日用陶瓷美观性是指它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同时,还必须传达美感。日用陶瓷的美感主要包括造型美感和装饰美感。首先,日用陶瓷造型不只是实用品,也是按美的法则进行创造的生活用品。“日用陶瓷造型设计由于受生产工艺的制约,造型上不可能有较大的变化,它的造型设计只能在简单的形体中展开,设计师只有通过对造型和装饰有意味的形式处理,才能达到创新的目的”。通过曲线、直线、或两者的结合创造出器形的外伦廓,造型线条稍有出入,底部大小不同,就会呈现差异。

二、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相互关系

日用陶瓷产品应兼具实用与美观两个属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要充分考虑二要素且将它们协调统一起来,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统一之中,存在矛盾。矛盾一,片面追求实用功能,忽略了审美性。实用主义者认为在陶瓷设计中,注重造型对工艺的适应,为了方便生产,而简化注浆模具,并放弃任何装饰,这使产品失去了情感表达。另外,就目前景德镇日用陶瓷市场状况而言,产品造型,装饰设计过于陈旧,造型上模式化,局限于若干个基本造型。装饰纹样、部位、色彩、手法等大至雷同,无法跳出即定的设计模式。矛盾二,追求审美,摒弃功能。设计者为了冲破以往模式的局限,别出心裁,设计出新颖、独特的造型,但在工艺成型及实用方面相对较弱。这是一个不足之处,尤其是单纯设计者们,他们对生产工艺、制作过程、原料可塑性等方面不了解,就会设计出不符合实用功能的产品,或是生产工艺很难完成的器形。如图1,弧度较大的器形轮廓增加了工艺成型的难度;将壶把和壶体距离拉远,导致端起费力,不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打破传统壶嘴与壶体粘接角度,导致倒水困难、溢水等问题。

三、实用性与美观性的统一

事物的矛盾是事物发展前进的动力,因此局部矛盾必然向统一转化,是必然的趋势。我们应该看到实用性与美观性两者之间的统一必然性远远大于它们的矛盾性,二者的矛盾因素能更好地促进它们的统一。图2是一个成功的作品,设计时必须有整体观念,做到造型与装饰互相结合,协调统一。这套咖啡具的整体感来自于桥梁式的盖钮,大跨度桥梁式盖钮与壶体外缘相吻合,在外观轮廓线上形成一体感,且装饰极尽简化,同时兼顾了实用和审美两个功能。因此,在功能和形式上细致入微的考虑;将实用性与美观性更和谐地结合;力求从局部到整体寻创新的契机;这依旧是我们设计者努力的方向。

日用陶瓷篇4

关键词:日用陶瓷;设计;消费者;审美心理

中图分类号:J527文献标识码:A

日用陶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陶瓷制品,从古至今日用陶瓷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日用陶瓷设计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呈现出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追求。从最初用以满足生活需要发展到后来对产品个性和情感的追求。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消费者的审美心理便和日用陶瓷的设计结下了深厚的因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形下怎样处理好日用陶瓷设计和消费者审美心理的关系成为日用陶瓷设计的重要出发点。

一、日用陶瓷设计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

日用陶瓷又称功能陶瓷。一般是对生活中具有实用功能的陶瓷制品的称谓。例如:餐具,茶具、咖啡具、花器等。日用陶瓷设计是一门实用艺术,日用陶瓷设计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拉动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消费者对日用陶瓷设计是有双重需求的:一种是精神上的,一种是物质上的。设计师只有了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才能设计出符合消费者审美心理的产品。例如:人们购买餐具,首要目的是实现其用餐工具的实用功能,其次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并给人带来舒适美观的审美享受。

1.日用陶瓷设计的形式要素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

产品的任何一种特征或含义都必须通过产品本身来体现,要使日用陶瓷设计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首先要从产品要素着手,分析其各种形式要素。通过设计的形式要素――造型、色彩、装饰、材料等的变化使日用陶瓷更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

1.1日用陶瓷的造型设计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

造型要素是人们对日用陶瓷设计关注点中最重要的一方面。日用陶瓷的造型设计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专为人们使用而进行的设计。陶瓷本身就是艺术品,要求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由于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物质生活不断丰富,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将会不满足市面上现有器皿的一般形式,而追求新而美,富有时代特点和风格的新产品。日用陶瓷的造型设计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

图一

1.2日用陶瓷的装饰设计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

装饰是美化设计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对日用陶瓷设计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装饰不在多,而在于简练,恰到好处,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色彩是构成产品视觉形态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最富有个性的设计装饰。色彩是最富有个性的装饰语言。色彩要和谐、简洁,既富于装饰性又符合经济的原则。产品的色彩应体现现代科技成果与艺术造型相结合、流行色与时代感相结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等等。日用陶瓷的装饰方法很多。除了造型起一定装饰作用之外,许多装饰方法主要是在彩绘工序进行的。传统的装饰方法主要是青花和釉下彩、古彩、粉彩。新的装饰方法有新彩、喷彩、腐蚀金、贴花、丝网印花、釉和釉彩等。浮雕和机理效果也是日用陶瓷装饰设计的重要手段。如图(二)的清新的绿叶装饰和图(三)的浮雕效果做的非常精致。它所反映出的不仅仅是高超的技艺,还有对消费者审美心理的深入洞察。

图二

图三

1.3日用陶瓷的材料设计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

日用陶瓷是传统的日常生活用具,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陶瓷材料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于是现代日用陶瓷设计的材料趋向综合化,突破了传统的陶瓷的束缚。注重对材料的重新认识和应用,不锈钢、木质、竹藤等材料的综合应用使得整体设计十分巧妙,表现了不同材质的相互结合,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图(四)的茶具设计采用藤条和麻绳缠绕的提梁形式,与主体形态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不难设想,这等器物令人爱不释手,深受消费者喜爱。

图四

2.日用陶瓷的功能设计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

产品的功能性是产品所具有的基本属性。日用陶瓷又称功能陶瓷,可见功能对于日用陶瓷设计的重要性。如何使日用陶瓷的功能更加方便人们的生活,更多考虑到人们的新的需求,是未来日用陶瓷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日用陶瓷的功能设计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更加人性化。如图(五)设计师小松诚(日本)的烟具设计与我们常见的烟灰缸、烟棵不同,这套烟具由一件托盘和数颗小烟托组成。小烟托是手持的半球形,面上的U形凹槽为搁烟而备。它的使用非常灵活,可聚可散,可持可放,可多可少。它所带给使用者的享受是别具一格的,满足了现代消费者求新图(五)求异的审美心理。

图五

3.日用陶瓷的产品名称设计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

借助于语言词汇的妙用,给产品一个恰到好处的名称,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做用。一个好的设计需要好的名字来点化,一个绝妙的名称能给消费者带来无尽的想象。诱使人去想象和体味,以便于消费者理解、接受和购买。图(六)由德国罗森塔尔公司托马斯子公司出品的名为“假日”的茶具,创意来源于“菠萝”不仅精美的起伏变化,给人以丰富含蓄的视觉艺术享受,“假日”这一产品名称也深受消费者喜爱。它满足了现代人向往自然和惬意的生活的心理。

图六

4.日用陶瓷的包装设计要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

产品的成功不一定是因为包装的成功,但包装的成功能促进产品更大的成功。日用陶瓷产品更要要注重包装这一环节。据调查,76%以上的消费者最后实施购买行为,都在进入商场后而决定的,有目的性的购买只是少数。面对琳琅满目的日用陶瓷产品,很快地做出选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包装设计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的日用陶瓷就具有了更好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日用陶瓷产品包装设计的系列化、个性化已经成为各日用陶瓷企业生产厂家的明智选择。

二、日用陶瓷设计应对消费者的审美心理起到引导作用

日用陶瓷设计仅仅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只是第一层次的。我们都知道流行的东西一旦形成气候就是一种时尚。因此日用陶瓷设计还应引领潮流,并通过设计师的设计提高消费者的审美水平。

1. 运用新材料、新工艺设计出新的日用陶瓷产品引导消费者的审美心理

当今社会是个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的时代,日用陶瓷设计要引导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就必须学会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来设计产品。例如,生物降解陶瓷材料、红外陶瓷制品等等一些先进的现代技术开发的新型陶瓷材料会使未来的日用陶瓷更加丰富多彩。一种新材料或新工艺的诞生或多或少的带来产品设计的革命。放眼未来,以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维运用新材料、新工艺创造出新颖的丰富多彩的日用陶瓷,引领日用陶瓷市场。如图由福建省德化县博大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抗菌陶瓷是纳米科技与德化白瓷传统制备完美融合,瓷质细腻温润,晶莹通透,具有高效、长效抗菌功能,安全自洁等健康功能,并且可有效防止细菌交叉感染。

图七

2.从其他领域吸收设计元素和灵感引导消费者的审美心理

无论是服装设计、平面设计还是环境艺术设计等等,设计都是相通的。要使日用陶瓷设计引导消费者的审美心理,设计师就要不断的从各个领域吸收新的设计元素和灵感。图(八),“马克西姆的巴黎“由知名的服装设计师皮尔・卡丹于80年代设计。应德国瓷业巨头胡琴路易斯特公司的邀请,基于世界和平的理念,从飞翔的和平鸽身上获得启示,同r融入服装大师的特质,使“马克西姆的巴黎”成为80年代末陶瓷设计的典范。主体造型上飞鸟的感觉,晚礼服的飘逸,均跃然于形态上。

3.创立品牌形象提高消费者的审美水平

名牌效应的威力是巨大的,一旦形成就拥有了市场。日用陶瓷设计并不仅仅是被动地迎合消费者的审美心理,还可以通过创立品牌形象,提高消费者的审美水平。优秀的设计设计出来的不只是日用陶瓷产品,同时也是艺术品,消费者在使用的同时可以获得更多发艺术享受。

日用陶瓷篇5

关键词:日用陶瓷、创新设计、理念

1.前 言

陶瓷设计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之一,是人类社会不断创造的物质、技术、风格、信仰、习俗的总和。在陶瓷设计领域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当前人们对日用陶瓷创新设计的渴望和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观念必将代替旧观念,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人们必须随时进行自我调节,不断打破逐渐固化下来的文化模式,突破传统束缚,用创新设计形成对旧事物的否定唤醒人们从旧模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作为企业家或设计师,更应该大胆地打破前人的框框,以全新的观念,创新的设计去唤醒别人,而不是当一个被唤醒的人。

在现代日用陶瓷设计中,比较多地遵循了传统的设计原则,更多体现了陶瓷的物质功能,而忽略了陶瓷文化功能上的创新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日用陶瓷的发展。在日用陶瓷设计中,必须要确立以生活需要为日用陶瓷设计源泉的设计思想,深入认识日用陶瓷的属性和特征,拓展新思路,寻求日用陶瓷设计的新天地,在设计领域内进行一场大的变革和创新,为陶瓷设计领域注入新的血液。

2.日用陶瓷创新设计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对日用陶瓷的造型和装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我主要从在日用陶瓷的装饰、造型和局部三个方面来谈谈日用陶瓷的创新设计。

2.1创新设计在日用陶瓷装饰中的应用

日用陶瓷设计装饰要与人们的所处的环境相协调,比如现代家庭用瓷,装饰要温馨、浪漫、和谐,体现家庭气氛。餐厅、旅馆用瓷,装饰要淡雅、柔和、亲切,给人以在外如家的感觉。微波炉用具,装饰所用的材料不宜含金属有毒成分等。

把握整体的设计原则,符合人们的心理意愿,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现代的日用陶瓷设计不只装饰的艺术美,而是要将艺术美与整个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装饰。日用陶瓷不仅是人们生活中的实用物品,它还是人们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日用陶瓷的装饰设计不仅要符合造型的需要,还要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

图1是祝大年、高庄、郑科等设计的青花海棠纹西餐具,该一套餐具用青花绘制而成,白地蓝花的中国传统装饰手法的运用,以及图案化的装饰结构,显示出浓郁的民族风格。

2.2 创新设计在日用陶瓷造型的应用

日用陶瓷造型设计为人的需要而设计,特别地强调造型的舒适感、安全感,使它们更加合理化、科学化。还应考虑到人的生理学,人体工程学等等。

在现代设计观念的激励下,造型设计形式也日趋丰富而多样:异形的壶体造型在改变产品形态有积极的意义;异形是指不采用拉坯成型和机械压坯成型的形体。异形设计相对同心圆的造型能产生新鲜感,对表现产品的个性和情感有积极的意义。

图2是美国皮特•塞恩格尔设计的一套酒具。在这一套设计中,酒壶是带盖的异形容器、长颈、细流的形式是适合端拿盒倒酒功能。6个形态类似尺寸不一的高脚酒杯造型难度颇大。壶、怀、托盘造型自由线,异形形态,以及壶、托在托盘中“对号入座”的方式,一起让人们看到了优雅而有生气的组合酒具。

图3是刘磊设计的一套名为《宝石》的咖啡具。在这一套设计中,造型的块面处理构成了整一套设计的造型特色。通过块面的大小对比,组成了壶体变化的节奏节奏,前倾的壶体表现出了造型的动感,富有意味的把手和盖纽的处理,不仅增强了壶体造型的活力,而且让人看起来美观,用起来舒适惬意。

日用陶瓷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日用陶瓷造型设计中,在考虑实用的前提下,去追求自己的创造意图。由于使用的环境不同,对于日用陶瓷造型的设计要求也不相同。城市流行的茶具、咖啡具的造型新颖、精巧、秀丽、优美、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而农村的日用陶瓷造型设计要追求质量、稳重、粗犷的美感。

2.3创新设计在日用陶瓷局部的应用

创新是市场发展的结果,面对纷繁复杂、变幻莫测的市场,日用陶瓷企业为了促进生产工艺,满足更多的消费者的需求和缩短陶瓷设计的周期,设计者会采用不同的设计目标,在不改变壶体的前提下,对局部进行不断创新,这样产品,就由陈旧变为新颖,在市场抢占有利地位。

图4是一把壶的设计,设计师在进行壶的结构设计时并没有改变壶体,而是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思考壶把的造型,以大跨度的把手,向容易变形的趋向挑战,借助于把手底部设计了3个小支点,防止壶体的变形,盖纽处理,既符合捏拿盖子的手感,又与壶体的整体造型相协调;壶嘴是一小圆柱形,既可以方便倒水,又丰富了壶体的造型变化。

3.结语

综上所述,日用陶瓷在人类历史和现代文明生活中,一直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审美层次在不断提高,日用陶瓷面临着新的挑战,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应该抓住设计的本质,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审视设计的创新意义。我们的设计应具有超前意识,敢于向传统的设计观念挑战,尽管日用陶瓷的设计具有悠久的传统历史,但对于具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师来说,创新设计永无止境,新的设计理念新的创造思维总能带给我们不小的惊喜。我们的设计应引领潮流,通过我们的设计提高消费者的审美水平。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抛弃传统观念的约束,在现代设计理念的指导下,一定能设计出具有创新意义的产品。

参考文献:

[1]辛夷.陶瓷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3月

[2]陈育伟.市场与陶瓷产品设计.装饰.2004年8期

日用陶瓷篇6

关键词:清洁生产 生命周期评价 日用陶瓷生产

Abstract: The cleaner production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and synthetical measure of

adopting pollution prevention in the whol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products. It suggests to analyze and to evaluate production process using LCA , and to provide the implementing way of cleaner production.

Key words cleaner production; life cycle assessment; household porcelain production

清洁生产是一项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战略。因此,“清洁”是相对于现有生产工艺、产品和能源而言的,是渐进和革新的结合。实现清洁生产也就是实现污染预防。

评价一项清洁生产技术,就需要对工艺、产品、能源进行整个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分析。而整个生命周期包括从地球中获得原材料、原材料加工、产品生产、包装、消费、回用及最终处置等阶段,这就是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简称LCA)的核心思想。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LCA不仅打破了传统的“末端治理模式”,注重从生产的全过程寻找使污染最小化的途径,还可以优化清洁生产技术,帮助企业分析生产过程的资源和环境影响[2--4]。

众所周知,传统陶瓷的生产具有资源和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特点。现阶段,我国传统陶瓷工业仍以大量消耗资源及能源的粗放经营为特征,这大大制约了陶瓷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故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管理是陶瓷工业转为现代化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

1. 生命周期的主要阶段

1.1 原材料的获取

陶瓷原料是地球表面含量丰富的硅酸盐类物质,所以被称为高克拉克值材料。从宏观上看,资源分布广泛,陶瓷工业的发展几乎不受资源的制约。但是,由于现阶段陶瓷原材料落后的生产方式,致使天然原料的开采、分选对环境的污染主要集中在土地、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淘洗分选过程的水污染和散乱废弃的尾矿渣。当务之急,建立标准化原料专业生产基地是实现陶瓷现代生产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强源头治理、实行生产全过程控制的一个方面。因此,目前原材料的获取尚未达到清洁生产的要求。

1.2 日用陶瓷的生产工艺过程

本阶段包括原料的制备、成型加工、高温烧成和成品的彩饰、烤花及制品的包装、运送销售整个过程(见图1)。

1.3 日用陶瓷生产过程废弃物的处置

在日用陶瓷生产过程中原料制备工艺主要产生工业废水,造成水污染,急需处理,并提高生产用水的效率和循环利用;成型加工产生的边角料、废泥坯全部返回上道工序再处理利用。石膏模具废料大多被回收处理利用;烧成阶段产生的废瓷、窑具废料大多作为熟料回收再利用。

1.4 产品的使用和最终处置

传统日用陶瓷生产多使用天然矿物原料,由于其直接来自自然界,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其组成及存在形式与周围环境达到了最佳的协调与稳定,以此制成的制品废弃后,与周围环境也会有较好的亲和性,不会对水系和土壤造成污染。另外,还由于陶瓷制品使用寿命长,相对环境负荷小,对人体不会产生直接危害,无二次污染,因而暂不考虑其最终的废弃处置。

2. 影响分析与评价

2.1 目标界定与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日用陶瓷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分析,实现陶瓷的清洁生产。根据我国现有陶瓷生产的实际,确定了原料制备、成型加工、烧成和彩烤四个主要生产过程(见图2)。

范围界定在直接采用标准化的原料,坯体干燥以窑炉余热为主要热源,不考虑原材料的开采,辅助材料生产等过程。燃料为焦化煤气。

研究对象为三种不同装饰的陶瓷产品,因为日用陶瓷制品按装饰工艺划分:釉上彩、釉和釉下彩。釉上彩陶瓷以釉面贴花为代表,是市场上大众产品;釉是通过彩烤使花色渗入釉层内的一类陶瓷,是公认的高档日用陶瓷;釉下彩陶瓷是指在层下的花面装饰。以中国青花瓷为代表。其中釉上彩瓷存在着花色易剥落、铅、镉出溶危害等问题,而后二者产品不存在上述缺陷,并可作为微波炉用瓷。

2.2 生产过程的输出输入清单

根据上述目标界定,对日用陶瓷生产各过程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数据主要来源于《日用陶瓷工业手册》,景德镇陶瓷工业设计研究院的《工厂设计技术报告》内部资料;其次为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企业生产运行实测数据,环保部门的监测报告和相关研究的文献等[5,6]。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能源消耗方面,釉瓷最大,釉上彩次之,釉下彩最小。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废泥、废品、废辅助料),尽管数量较大,基本都可回收再用,因而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可忽略不计。

环境要素

污染因子

其它

2.3 环境影响分析

遵循ISO14040系列标准[7—9],日用陶瓷生产的环境影响类型可分为全球变暖效应、酸化、富营养化,烟灰尘和固体废弃物五种。并且,为了进一步确定和分析生产过程的环境影响及对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主要贡献,我们对釉上彩、釉和釉下彩陶瓷生产各过程的环境影响类型进行贡献分析,以确定具有最大贡献的环境干扰因子或工艺过程。从表二中不难看出,在陶瓷生产中环境干扰因子对环境影响类型的贡献率有很大差异。在全球变暖、酸化和富营养化影响中主要的干扰因子为CO2、SO2、NOx,表明陶瓷生产中气体污染物排放对环境影响最大,且主要集中在烧成和烤花生产过程中。这也正是釉下彩瓷制品环境影响相对最低的根本原因。

3.

实行清洁生产的改进评价与措施

通过采用LCA思想对陶瓷生产过程进行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我们认为日用陶瓷实施清洁生产的关键在于做到以下几点:

(1) 采用高效少废的生产技术和工艺,建立原材料生产专业工厂,实现原料标准化供给,使用无毒无害的原料,从而减少生产过程中资源的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加强生产过程的控制,提高生产过程的原辅助料循环利用,实现物耗最小化,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促进陶瓷生产技术创新。由于陶瓷生产废水主要来自原料制备过程,其中悬浮物SS显著偏高,因此可以设立陶瓷废水处理设施,做到废水的回收再用,实现废水的零排放。

釉上

(2)采用清洁能源和节约能源。作为能耗

比较高的陶瓷行业,要尽量采用洁净的气体燃料,还必须对引起大气污染的工业窑炉进行技术改造,选择节能型设备,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烟尘处理技术,提高燃烧效率,降低全球变暖效应影响,减少SO2、NOx污染物排放。因为在对陶瓷生产过程环境影响分析评价中,已知烧成与彩烤工艺过程的环境影响最大。

(3)以ISO14000认证创立管理新模式。通过对用于同一目的三种陶瓷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环境影响分析,显示釉下彩瓷比釉上、釉瓷更具环境的优越性,并且,作为高档日用瓷,釉下彩瓷(尤为中国青花瓷)从社会经济及可持续发展角度更具综合实力。随着我国加入WTO,作为轻工类的日用陶瓷迎来了更多的机会与挑战。只有实行清洁生产,生产绿色陶瓷产品,才能推动我国日用陶瓷产品的国际化,减少非关税贸易壁垒,提高我国陶瓷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朱慎林,赵毅红,周中平等. 清洁生产导论.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 张 彤,赵庆祥,林哲等. 生命周期评价与清洁生产.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5,8(4);32—37

[3] 石晓枫. 生命周期评价在企业清洁生产中的应用. 环境导报,1999,(5);23—25

[4] 孙启宏. 生命周期评价在清洁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环境科学研究,2002,15(4);4—7

[5] 杨物华. 陶瓷工厂设计参考.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 杨物华. 陶瓷工厂设计概论.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7] GB/T.24041-2000,ISO14041.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目的与范围的确定和清单分析.

[8] GB/T.24042-2002,ISO14042.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9] GB/T.24043-2002,ISO14043. 环境管理-生命周期评价-生命周期解释.

日用陶瓷篇7

一 个性与个性表现

什么是个性及内容?个性一词最初来源于拉丁语Personal,开始是指演员所戴的面具,后来指演员一个具有特殊性格的人。一般来说,个性就是个性心理的简称,在西方又称人格。

个性,在心理学中的解释是:一个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显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就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一般而言,个性具有下列八个特性:个性的倾向性、个性的复杂性、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积极性、个性的稳定性、个性的完整性、个性的发展性、个性的社会性。从构成方式上讲,个性其实是一个系统,其由三个子系统组成: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而日用陶瓷设计的个性我们也同样拥有这二个方面。

(1)个性倾向性――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它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决定着人对周围世界认识和态度的选择和趋向,决定人追求什么。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倾向性是人的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是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个性倾向性是个性系统的动力结构。它较少受生理、遗传等先天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在后天的培养和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而世界观属于最高指导地位,它指引着和制约着人的思想倾向和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人的言行的总动力和总动机。由此可见,个性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以世界观为指导的动力系统。

(2)个性心理特征――指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所谓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其心理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特征,主要是指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其中能力,能力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一种心理特征。性格指一个人客观事物的基本态度及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气质无好坏、对错之分,而性格有。

二 日用陶瓷个性化设计的表现

在2002年第七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活动方案有关日用陶瓷评比原则的第一条这样写道:“造型、装饰的独创性以及整体艺术效果,鼓励具有超前意识的概念性设计”。从这条评比原则中,我们能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日用陶瓷设计界对创新设计的渴望。我国的日用陶瓷设计在西方现代设计观念的冲击下,并没有象其它领域的产品设计那样有质的飞跃。由于被传统的设计观念束缚得太久,我国的日用陶瓷设计总让人感到缺乏创新的活力。

(1)个性化装饰和色彩

装饰是日用瓷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设计师会借助设计因素所组合的视觉装饰:手绘的、雕刻的、喷釉的等等。以装饰的随意表达出消费者对商品理想价值的要求,以促使消费者的联想,牵动人的感情而激起购买欲望。

色彩是最具视觉冲击力的表现要素之一,也是最先声夺人的艺术语言。在长期的生活积累和感受中,色彩在人们的心理产生了各种情感联想。日用瓷的色彩既要能表现陶瓷的品质与属性,也要触及人们的审美并引起人们的美好联想,寄托人们的个性表达,对色彩的功能性、情感性、象征性行研究,将色彩的感觉(视觉、味觉、嗅觉)充分调动,以满足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消费者由于自身的定位、性格、喜好对日用瓷的色彩提出的不同要求。如红绿彩,是由红、绿、黄、蓝色构成,但在诸多颜色中主调是红,绿色次之。搭配用黄、蓝色调鲜明,对比强烈,使人在精神上感觉强烈、富丽、喜庆、并具有浓厚的东方民族特色。

(2)多种材质个性组合

除了日用瓷结构的别具匠心外,材质组合也是表现现代日用瓷个性化的一大要素。如果说色彩、装饰、造型更多的是视觉上的表现,那么日用瓷的材质组合就是在以触觉的方式传递个性因素,彰显独特的魅力。打破固定材质的束缚,巧妙地运用材质暗示,隐喻的作用,寻求多样性,多变性发挥它们的各种优势,使日用瓷更具特点。使用布类、缎带、塑料、玻璃、木质、竹签、金属等等。这些质感不同的材质本身没有任何情感而言。但是它们所呈现的轻与重,软与硬,亮与暗,会产生冷、暖、粗、细等不同的视觉感受,使产品富有了稳重、活泼、优雅、高贵的气质,配合装饰的画面、内容、散发出不同的个性特色。

三 日用陶瓷设计个性表现的发展趋势

就目前我国日用陶瓷的市场情况来看,缺乏有个性和时代性设计的产品。从日用陶瓷设计落后的情况来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由于新产品开发周期长,投入大,很多企业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新产品的开发意识,一味地满足现状。因而,所谓的设计只是在现有的产品上做文章,缺乏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其次,是缺乏日用陶瓷专业设计人才。再次,缺乏从学术上对日用陶瓷设计进行探讨和研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设计观念。

市场消费者的意识正在不断提高,个性化的产品,因一些细部的个性化处理而让人感到格外地舒适和特别。因此,宁愿花钱不菲,也喜欢选择“个性化”。消费者的共同希望,就是通过设计师们多花费时间和精力,将普通的物品摇身一变成为个性化的极品。对每个拥有个性化作品的人来说,他们与产品本身建立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上的纽带。就是他们个性表达和原创精神的最佳体现,是“与众不同”的象征。

21世纪的人们更具个性,思维方式更开放,日用陶瓷设计也应跟上这种思维步伐,迎合时代潮流。这就要求设计师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思考,设计应具有超前意识,敢于向传统的设计观念挑战,勇于冲破习惯模式。从追求理性,经验到重视反常规,直觉;从习惯一个角度去认识对象,到多角度,多层次去认识对象。当然,也不能只是单纯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还是要认真了解和研究人们的生活需要和审美爱好,这样的陶瓷产品设计才符合时代的个性潮流。

参考文献

[1] 陈英丽.《论美术创作中的个性表现》.《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报》.2009年第1期.

[2] 余建荣.刘玮.《日用陶瓷造型设计的创新方法》.《佛山陶瓷》.2009年版第12期.

[3] 吕金泉.《论日用陶瓷设计的时代性》.浙江工艺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4期.

日用陶瓷篇8

包豪斯宣言中提到:“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 [1],不管科学技术如何变化、审美观念如何转变,对于设计来说,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即在设计中关注人具有的本质特征,并将人的属性内化到产品中。而人的本质属性包括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这两个重要方面,二者相互影响、缺一不可。设计的人性化体现在对人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满足上,因此,设计中除了考虑产品的使用功能、结构、使用场所、使用者的生理特征外,还需考虑产品使用者的生存环境、知识背景、精神面貌、地域文化、社会实践、审美趣味、消费观念、等与人的社会属性、相关的因素。

人类的需求欲望是人本身具有的属性之一,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低层级需求获得满足后,高层级需求才会产生,再要求得到满足。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墨子提出: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也说明了人的需求的阶梯性。设计就是在不断地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中前进和发展的,从功能到形式、从生理到心理、从物质到精神实现设计的人性化。

20世纪60年代维克特・巴巴纳克出版了著名的《为真实世界的设计》提出对于设计的三个要求:“(1)设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2)设计不仅应该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3)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也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2],这体现了人性化设计的另外两个重要方面:第一,人性化设计中应包含对特殊群体的无障碍设计。充分考虑特殊群体的需求才能更加全面、彻底地体现设计的人性化。第二,人性化设计不是简单的“人本主义”,更不是盲目地以破坏自然、浪费自然资源为代价满足人的需求,这有悖于人的自然属性。人性化设计不是目光短浅的、片面的,不能成为导致自然环境恶劣的刽子手,损坏“自然――人――社会”之间的平衡会引发生态危机,进而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这也背离了设计的宗旨。因此,人性化设计应该在满足普通人群从生理到心理的需求的同时,对特殊群体具有人性化关怀,对自然环境负有责任。

二、日用陶瓷的人性化设计

日用陶瓷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餐具、茶具、文具、厨具、咖啡具、酒具等日用陶瓷的身影随处可见。由于日用陶瓷的种类繁多、使用范围广、使用人群庞大,日用陶瓷的设计更需要融高功效和高情感为一体,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艺术,在日用陶瓷设计中贯穿人性化理念,利于现代日用陶瓷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1、从满足生理需求出发

日用陶瓷不是纯艺术品,器型结构需合理,符合人体尺度,以及使用和操作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才能保证产品能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实现最基本的人性化(图1)。在长期的日用陶瓷造型的演变和发展中,很多日用陶瓷的器型结构之所以存在就说明了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因此,在器型创新时,不能一味求新求异而降低了使用功能和效率,甚至忽视了给使用者可能带来的危险,这有悖于人性化的初衷,必然导致产品不能受到推广和认可。因此,在设计中,应该认真对待日用陶瓷器型结构的功能性、安全性和便利性,如:茶壶的设计是否便于拿捏和操作,餐具中碗的结构是否符合我们的饮食习惯的需求、碗造型的棱角在使用过程中是否更易碎等问题。

2、对精神需求的考虑

在日用陶瓷中体现精神需求是在满足人的生理需求的基础上对人性化设计较高层次的要求,是对人的审美、情感和文化的满足。美国心理学家诺曼在《情感化设计》提出设计的三种水平:“本能水平的设计、行为水平的设计和反思水平的设计。本能水平的设计关注的是外形,行为水平的设计关注的是操作,反思水平的设计关注的是形象和印象”[3],这一论述给我们分析日用陶瓷该如何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日用陶瓷产品可以通过外形的形式美、使用过程产生的愉悦体验以及文化内涵的赋予三方面达到产品的情感性,实现对人的精神需求的满足。首先,外形是最早作用于人的因素,它包括器型、色彩、装饰、质感等方面,是以最为直观的视觉感受直接传达给消费者的。因此,外形应符合现代的审美情趣,满足人的好奇心理(图2),激发人们追求美的本能反应,让人们在未使用之前就对它爱不释手。其次,关注使用过程中与使用者产生交流和互动性,即让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轻松惬意、幽默风趣等积极健康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引发人们在行为上产生“用一次就知道这是我想要的”的共鸣。再次,在日用陶瓷设计中融入传达情感的、伦理道德的、民族文化的、的符号元素,引发人们在文化领域的反思和心理上的认同,满足人的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实现更深刻的情感。

此外,需要强调的是,不管是满足生理需求还是精神需求,日用陶瓷设计的人性化必须处理好各群体的差异性问题,通过各类产品满足各群体的需求是实现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宗旨的基础。从生理需求方面说,首先,涉及到对特殊人群,如:儿童和残疾人的人性化关怀,特别是在造型结构上实现特殊人群的可操作性和操作的便利性,传达关爱(图3)。其次,涉及到不同饮食文化对日用陶瓷造型的设计影响。从精神需求方面说,首先,涉及到不同群体的人应民族习俗、知识背景、社会环境、经济情况的不同,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消费理念。其次,涉及到在日用陶瓷的使用环境问题,如:同是茶具,可以是家庭使用、不同风格的茶馆使用或者娱乐场所使用等环境情况,这对茶具的风格提出了不同的定位,满足不同的环境氛围下人的情感感受(图4)。处理好各群体的差异性,是在宏观上满足人们普遍需求后,更为微观地细致地考虑各因素,实现日用陶瓷形式和风格的多样化、个性化,从而全面实现人性化。

在日用陶瓷的设计中,关注器形结构的合理性、外形的形式美、使用过程中的交互性、对特殊群体的的关怀、使用的环境、文化信息的传达等方面,使得产品的功能合理、结构科学、造型完美、操作方便、具有情感内涵,实现物质和精神、理性和感性的完美结合,达到日用陶瓷人性化的目的。

注释:

[1]何人可:《工业设计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3页。

[2]董占军:《外国设计艺术文献选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5页。

日用陶瓷篇9

关键词:日用陶瓷;审美;实用

1 引言

日用陶瓷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也是陶瓷产品中最为人们熟悉的品种之一,自宋代钧、汝、官、哥、定等五大名窑的产品闻名于世,陶瓷作为商品开始远销海外。明清两代,是我国瓷业发展的历史鼎盛时期,以江西景德镇瓷器为代表,以其精美多样的产品、精湛的技艺,饮誉海内外。

2 日用陶瓷实用功能分析

实用性是日用陶瓷不同于其他艺术陶瓷种类的特征,是现代日用陶瓷设计的首要根据和先决条件。在日用陶瓷的设计上,如不考虑实用,将失去设计的意义。日用陶瓷设计,首先要明确是干什么用的,怎样使用,给什么人用,要与使用对象、生活环境、生活方式、使用要求和习惯爱好联系起来,创造人们需要的物质产品。日用陶瓷在具备合理的有意义的实用功能的同时,还要紧密联系使用对象所处的环境,或者说直接作用于在此环境中的人。人们希望一件日用陶瓷产品使用起来方便合理,这正是人们对日用陶瓷最基础的要求,也是人们形成审美观念的基础。日用陶瓷是否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取决于日用陶瓷产品与人之间关系规律的准确性。

更具体地讲,日用陶瓷的实用功能具体表现为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合理地将人体工程学应用于设计、制作中,使陶瓷产品的功能设计与形态设计趋向更加合理化。日用陶瓷实用功能的完美呈现,应取决于以下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现代日用陶瓷设计,应充分运用层出不穷的新材料,研究、体现新材料特性,开发新产品;二是使日用陶瓷产品设计适应现代机械化大生产的工艺要求,将充分利用日益进步的科学技术视作生产更具实用功能的日用陶瓷的基本动力,努力将日用陶瓷产品造型向简洁、合理、实用方向发展,强调产品设计之间的理性精神、严格的数据联系。

要将日用陶瓷的实用功能发挥到极致,就要将科学技术、材料这些元素整合起来,使之有机地成为日用陶瓷的活的灵魂。

3 日用陶瓷审美分析

日用陶瓷的功能主要是实用,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它的使用价值成为日用陶瓷最基本的价值内涵。可以说日用陶瓷的产生是源于实用功能的,但日用陶瓷制品具有色彩鲜艳、造型美观、易洗刷等优点为人们所瞩目,在实现使用价值的同时也给人美的欣赏,即审美价值。现代日用陶瓷设计除了注意实用性之外,应在外观上体现现代设计文化与现代陶瓷文化相结合的特色。这要求设计者不仅要具备全面的现代化设计理念,同时,还应该从多层面了解社会,掌握审美动向,了解消费者的精神追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将其它艺术表现形式融入日用瓷设计中,迎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这种审美功能在色彩装饰、质感形态方面为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情趣。

在色彩装饰方面的审美效应。目前,日用陶瓷的主要装饰方法是采用贴花纸,绝大多数是釉上贴花纸,有少部分青花产品采用釉下贴花纸。近几年,贴花纸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引进了电子分色仪、照像制版设备、丝网印刷设备,提高了贴花纸印制的水平,最高套色可达十种以上,印刷最细可达110线/英寸以上,基本上甩掉了平印的方法。同时,也引进了多色转移印花机、自动划线机等国外先进的印花机构,为彩绘装饰自动化打下了基础。色彩从精神层面以及文化角度上被当作人们心灵和感情的投射,成功的色彩选择应把色彩的审美性与产品的实用性等各种因素紧密结合起来,取得高度统一的效果。可以说,造型美观、装饰漂亮的高档日用陶瓷器皿不仅具有实用性,更具艺术观赏性,成为点亮日常生活的艺术品。

在质感形态方面的审美效应。美学家克莱夫·贝尔在他的著作《艺术》中指出:“一种艺术品的根本性质是有意味的形式。”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是艺术和技术的有机结合,要解决的本质问题就是将产品与人的关系形式化,这种形式除了要满足消费者的实用需求外,仍要满足其审美的需求。因此也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不能脱离审美的范畴。这种审美效应会通过点、线、面、肌理、材质和外观等基本构成元素反映出来。日用陶瓷具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在质感形态方面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4 正确处理日用陶瓷审美与实用关系的对策

陶瓷作为技术和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不断地发展。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文明进步的程度和面貌。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陶瓷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形态,具有物质和文化双重特征。日用陶瓷首先是为实际生活需要而造物的产品,同时又是按着审美规律寻求美感的艺术创造。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日用陶瓷审美与实用的关系不同,大体有以下两种。

4.1 日用陶瓷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相互促进

日用陶瓷是在人们对日常生活的需求下产生的。现代日用陶瓷产品设计结合当前高科技、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向生产自动化、系统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提高产品质量。这一方面更多地体现日用陶瓷实用性能,是对日用陶瓷实用性的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体现现代的审美意识。因为美的形式是在不断变化的,具有时代性。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每一代的美,都是而且也应是为那一代而存在,它毫不破坏和谐、毫不违反那一代的美的要求”。这充分说明日用陶瓷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是相互促进的。

现代日用陶瓷设计,合理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使产品在结构功能上具有奇特新颖性、意外性、便利性和趣味性,提高了产品的竞争能力。目的还是在于实用,只为提高生活质量的现代陶瓷工艺家们对泥有了全新的理解,认为现代陶艺是以泥作为陶艺的材质载体,是表现现代人的思想、个性、情感、心理意识和审美价值的有效载体,可以使之再现现代社会中人的内心世界,为人们提供精神食粮。那么日用陶瓷也是在不断的蜕变中,既实现了它原本的实用功能,也赋予了它的审美功能。

4.2 日用陶瓷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相互统一

日用陶瓷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相互统一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劳作之余,还要满足感观上的需求的结果。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创造了各种各样的美观大方的日用陶瓷新造型。同时,又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用画刻、雕、塑的方式表现在日用陶瓷器皿上,日用陶瓷艺术因之诞生了。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日用陶瓷也不断发展出现了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陶瓷新品种。可以说,没有日用陶瓷的生产和发展,就没有光辉灿烂的陶瓷艺术。

当日用陶瓷实用功能实现时,人们就表现出了更深层次的需求即审美需求,人们就必然追求其产品的美感了。所以日用陶瓷在发展的同时,它的审美功能也得到同步发展。任何产品实际上都包含了两个方面内容,即物质性和精神性。物质强调的是制品的实用功能即陶瓷制品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意义,而精神功能则是通过制品优美的外形、精湛的工艺、悦目的色彩所传达的审美效应。

当前,日用陶瓷装饰内容趋向多元化,装饰方法也不断变化,由最初的刻、印术发展到釉下、釉上的彩绘装饰,装饰内容则由神秘转向愈来愈贴近生活的装饰风格,也由简单到繁琐。现代社会,生活内容更丰富,人们对美的要求也是千变万化,设计者更要把握人们的审美心理,设计出具有现代气息,迎合各种各样的审美要求的新产品。陶瓷装饰的动机、目的,就是为了追求陶瓷造型的外表形象之美,这在陶瓷文化生产发展的历史上,比比皆是。比如日用陶瓷中的青花装饰恰好是陶瓷装饰历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陶瓷釉下彩装饰的杰出代表。这不仅表现在它的实用价值上,而且也表现在它的审美价值上。

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日用陶瓷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两者相互统一,都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作为商品生产的日用陶瓷,其产品必须首先经受使用对象的检验,只有能同时更好地满足使用对象实用和审美两方面需求的日用陶瓷,才能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淘汰。

日用陶瓷篇10

关键词:日用陶瓷;小膜花纸;缺陷

1前 言

我国的日用陶瓷大多采用花纸装饰,通常花纸装饰可分为三种:釉上花纸、釉中花纸和釉下花纸,三种装饰方法各具特点。本文主要叙述目前在各陶瓷产区应用最广泛的釉上花纸装饰,釉上花纸可分小膜花纸和大膜花纸两种,两者最简单的区分方法是:小膜花纸需浸泡在水中后才可装饰,而大膜花纸则不需要。

釉上小膜花纸装饰的烤烧温度一般在750~850℃范围内,随着节能的要求和降低成本的压力,烤花温度通常在800℃左右。

2小膜花纸装饰常见缺陷分析

2.1 颜料剥落

现象:指花纸烤烧后,颜色部分或全部从陶瓷釉面上脱落,见图1。

原因分析:陶瓷釉与颜料之间的热膨胀系数相差太大,特别是当颜料层印刷较厚时,更容易出现剥落缺陷。在红色釉面、宝蓝色釉面的陶瓷上装饰花纸时,出现颜料剥落的几率比较高。

解决方法:

(1) 挑选使用合适的颜料(如更换颜料系列或生产厂家);

(2) 颜色层印刷尽量薄些;

(3) 向颜料中加入约20%的合适熔剂,以降低其热膨胀系数。

2.2 黑点或棕点(含镉颜料)

现象:含镉颜料(红色、黄色)在烤烧后出现黑点或者棕色圈,见图2。

原因分析:釉层或颜料中含有杂质,通常是由铁或铜的杂质颗粒引起的。

解决方法:

(1) 清除颜料中含铁或铜的有害杂质(颜料厂检查);

(2) 釉料或坯体中的杂质,可通过使用清洁原材料来预防(陶瓷厂检查);

(3) 烤烧时保持充足的氧化气氛,加强通风、降低装窑密度也可减少该缺陷的发生(烤花厂检查)。

2.3 颜色溅污到临近区域

现象:在烤烧过程中,颜色颗粒从装饰区域挥发并沉积到别的地方,造成颜色溅污,见图3。

原因分析:在花纸上面或者下面,有片状的糊精渣滓残留,特别是颜色层较厚时更明显。

解决方法:

(1) 贴花时一定要彻底刮平花纸并擦净花纸表面;

(2) 经常更换浸泡花纸的水;

(3) 使用表面光滑的花纸;

(4) 使用专门的花纸固定剂,以使花纸更好地与装饰基体结合。

2.4 大斑点和裂纹

现象:装饰图案中出现大斑点、裂纹或表面不平整,见图4。

原因分析:花纸没有完全与装饰基体结合好,花纸下面残留的水和糊精,导致颜料烤烧后表面不平滑。

解决方法:贴花时认真仔细,保证与基体结合牢固,烤烧后就不会出现此类缺陷。

2.5 陶瓷制品表面有污点

现象:花纸在烤烧后,在表面可看到明显的污点,见图5。

原因分析:在窑炉内衬中沉积吸附的一些铅或铅镉混合物,有一部分会脱离窑炉内衬,滴落到窑车的陶瓷制品上。

解决方法:推荐使用清洁的窑炉。

2.6 颜料烤烧后偏离正常颜色

现象:颜料在烤烧后,偏离正常颜色。

原因分析:

(1) 对于Cd/Se、金红、桃红类(对温度比较敏感)颜料来说,如果窑炉中温度分布不均匀,对颜料的发色有明显不利影响;

(2) 烤花时装窑太密,导致窑炉内温度分布很不均匀。

解决方法:

(1) 如果陶瓷制品使用了对温度敏感的颜料进行了装饰,则需保证温度的均匀性,使产品在窑炉的同一位置进行烧成(比如窑炉中部);

(2) 装窑密度不能太大,否则温度不均匀。

2.7 装饰图案部分无光

现象:在花纸装饰区域,出现片状无光或无光点。

原因分析:

(1) 浸泡花纸的水中含有太多糊精;

(2) 贴花时没有把水充分排除干净。

解决方法:

(1) 浸泡花纸的水要经常更换;

(2) 贴花纸时,要擦干花纸表面的水(可用拧干水的湿布擦)。

2.8 无光

现象:颜料装饰区域在烤烧后表面不亮、无光。

原因分析:

(1) 釉上装饰花纸颜色层印刷如太薄,由于熔剂挥发,颜料不能被熔剂包裹,不能在颜料表面形成一个密封的光滑表面;

(2) 当颜料层的印刷厚度太大时,如烤花温度不够,也易导致釉面无关;

(3) 烤花温度偏低,颜料不能形成均一熔融的玻璃体;

(4) 颜料析出晶体(无铅颜料、釉含钴颜料有时候会出现);

(5)在电加热的窑炉中,有时会通入水蒸汽以提高釉上颜料的耐蚀性能。此时,有机物的燃烧挥发受到阻碍,进而会影响甚至改变窑炉的氧化气氛,从而在颜料装饰区域出现大量针孔,近似无光。

解决方法:

(1) 适当提高颜料层的印刷厚度,如降低颜料过筛的网目数、增加一次印刷次数等,必要时可混入适量熔剂;

(2) 当颜料层的印刷厚度太大时,要适当减薄,如有必要可提高烧成温度;

(3) 颜料如与所设定的温度范围不匹配,可选择其它合适的颜料,或者仍用该颜料,但提高烤烧温度。要通过实验来确定合适的烤烧温度和烧成周期;

(4) 在颜料中混入白色或印刷一层底白,来稳定颜料的发色;

(5) 在升温阶段加强控制,确保有机物完全挥发掉;优化通入水蒸汽的数量。

2.9 针孔/起泡

现象:在颜色表面出现针孔,或者颜色起泡,见图6。

原因分析:

(1) 颜料膏体中调墨油比例太低,颜料不能形成所需要的表面,从而不能以最适宜的方式覆盖装饰基体。在升温阶段,由于花纸中调墨油用量少,调墨油中粘合剂和可塑剂的含量就偏低,导致花纸不能与陶瓷基体紧密粘合在一起,在花纸和基体间存在空隙,在烧成时也不能填平,烤烧后形成针孔;

(2) 贴花时不仔细,没有把花纸刮平、把水排净;

(3) 印刷小膜花纸所用的底纸表面不光滑、不平整;

(4) 花纸印刷后,烘干温度太高,花纸出现气泡或者花纸中成膜介质减少;

(5) 釉层表面有缺陷,阻碍颜料平稳流动。对于表面张力比较高的颜料,如含钴的颜料,这种情况比较明显;

(6) 调墨油和颜料不匹配,或者对调墨油有特殊要求。如对于浮雕颜料和玻璃颜料,需用专用的调墨油;

(7) 花纸没有和无光釉充分粘合,两者之间存有空隙;

(8) 花纸存放时间太长,印刷介质中的熔剂和可塑剂已完全挥发掉;

(9) 用塑料薄片作为花纸的衬纸(用来隔开花纸)时,塑料薄片会吸收封面油中的熔剂和可塑剂,从而导致花纸变脆。

解决方法:

(1) 提高颜料对调墨油的比例,对于平版印刷,标准的料油比是100:50~100:70。如果所用调墨油的粘度太低,应该换用具有一定触变性的调墨油。如果印刷后颜色太浅,可以再重复印一次,或者换用低目数的网版。对于已经印刷好的花纸,在花纸表面再印一层合适的修复剂,花纸也能重新使用。另外,在浸泡花纸的水中加入可塑剂,也能减少花纸烧烤后出现针孔;

(2) 彻底刮平花纸;

(3) 使用质量好的底纸;

(4) 花纸的烘干温度不能超过40℃;

(5) 在颜料上面套印一层熔剂,或在颜料中混入低熔点的颜料或熔剂,以降低其粘度,同时要选用表面光滑的釉层;

(6) 对于浮雕颜料,要使用专用的调墨油;

(7) 浸泡花纸的水中加入可塑剂或者使用防爆剂;

(8) 在花纸表面重新印一层修复剂,印好后的花纸应在一个月内使用完毕,或者现用现套印。使用高质量的调墨油(非挥发性物质含量高)印刷的花纸,保存时间可以更长一些;

(9) 使用蜡纸(表面有稳定阻断涂层)作为花纸的衬纸,或者在花纸表面印刷一层阻断剂。

2.10 颜色表面产生裂纹

现象:烤烧后,在颜色表面产生头发丝状裂纹,见图7。

原因分析:

(1) 颜料的热膨胀系数比釉的膨胀系数高太多,容易产生开裂现象,当颜料层较厚时情况更严重;

(2) 上层的颜料比下层颜料/釉的熔融温度更高(如骨瓷、玻化瓷),在烧成过程中,上层颜料不能按照它所需的速度扩张,在熔融之前已经产生裂纹;

(3) 釉层中有细小的、几乎看不见的微裂纹。在烧成过程中,由于热膨胀,颜料同样会产生裂纹,并且不能重新流平到一起(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裂纹边缘圆滑;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裂纹边缘较锋利);

(4) 在贴花之前或贴花过程中,花纸产生了折痕或已被损坏,特别是颜色层较厚时,在烧成过程中颜料不能重新流平到一起,从而产生裂纹;

(5) 作为衬纸的蜡纸表面有折痕,在花纸的颜色表面留下烙印。

解决方法:

(1) 选择合适的颜料,颜色印刷尽量薄一些(烧成之前厚度小于20?滋m)。如有必要,可向颜料中加入低膨胀系数的熔剂;

(2) 使用低熔点的颜料,或者向颜料中混入低熔点的熔剂,或者在颜料上面印一层罩层;

(3) 调整釉的膨胀系数,使其与坯体相匹配。特别是在石英晶型转化温度附近(573℃),要放慢加热和冷却速度,以有效避免釉裂;

(4) 处理花纸时要特别小心,确保花纸平稳放置。

2.11 大面积装饰中产生的裂纹

现象:在装饰面积较大、颜色印刷较厚时产生的裂纹,见图8。

原因分析:

(1) 无铅颜料印刷较厚且装饰面积较大时,花纸没有足够的柔韧性,在贴花时已产生裂纹,烤烧后便显现出来;

(2) 采用UV灯干燥花纸时没有控制好,使花纸干燥过度。

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