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化学与健康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8 19:52:51

日用化学与健康论文

日用化学与健康论文篇1

〔关键词〕健康心理学;健康教育;心理健康

一、确立以预防为主的健康教育目标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2]。健康教育的核心是使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减少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健康教育应该从中小学做起,在不同学段开设健康教育课,让学生成为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完整社会人,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将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建议学校建立健康教育推进机制[3]。健康生活理念需要从小培养,中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健康中国的中流砥柱,培养中小学生的健康素养应当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当前的学校教育重心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健康状况关注度不够。如今,校园中的小胖子随处可见。为了减少日后患肥胖症、心血管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概率,学校应对此加以重视,做好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前预防。健康心理学理论预防疾病的思想尤其突出,以全新的角度阐释疾病与健康的关系,强调“治未病”[2]。该理论认为,我们不应该等到身患疾病时才去反省日常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要时时刻刻有预防疾病的意识,保持身心健康。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应以健康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坚持以预防为主,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与健康教育质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日后的健康生活打下基础。

二、以强化健康信念为关键内容

当前,中小学生健康教育主要以宣传与普及健康知识为主,忽视了健康信念的培养。健康教育工作的难点在于将健康信念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了解了健康知识以及预防疾病的一些手段,但是在理解以及运用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在健康心理学知信行理论中,“知”代表“知道”,要正确认识健康知识;“信”代表正确的信念与积极的态度;“行”代表行动,改变不良行为,形成健康行为[4]。健康心理学视角下的健康教育应该以强化健康信念为关键内容,以宣传普及健康知识为辅。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成长

健康心理学强调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身心健康问题[5]。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了解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生理发展日益成熟,心理发展相对滞后,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具体表现为:他们既要求独立自主,同时又对父母和老师有着深深的依赖;自我意识逐渐发展,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貌、能力、学习成绩、人格、情绪特征等,并且有很强的自尊心。因此,在开展健康教育时,除了传授健康知识、强化健康信念之外,教育者更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心理成长。

(二)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长,学校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和学习场所。积极正向的校园文化对学生健康信念与积极态度的培养有重要作用。学校应开展健康知识小课堂、疾病预防我在行、火灾地震逃生演练等活动,建设有利于学生健康信念养成以及积极品质形成的绿色环境。

(三)充分发挥班集体力量

知识的传授与行为养成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要以健康行为养成为出发点,传播健康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学校教育主要以班集体作为组织形式,班集体的力量对学生影响巨大。学校在开展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创建健康的班级文化,在班集体中多开展健康主题活动,通过群体力量带动个体的健康发展,强化学生的健康信念,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水平。

(四)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协调

在当代健康中国大背景下,各中小学除了配备卫生保健教师外,还应充分发挥生物教师、体育教师和心理教师的健康教育作用,在生物课、心理课和体育课程中渗透健康教育。坚持问题导向与健康需求相衔接的原则,围绕学生的需求,针对学生的主要问题,合理选择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确保健康教育取得实效。另外,健康教育教师应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学生做出表率。课堂教学是传授健康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课外实践是践行健康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域。学校要结合课堂教育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健康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健康知识的运用与良好行为的形成。

(五)发挥网络的教育力量

在开展健康教育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社会媒介资源,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科学利用互联网这一资源,通过浏览互联网网页、关注与健康相关的公众号等方式,了解科学的健康知识,逐步培养自己的健康理念。

三、家校社联合,开展健康教育

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与所生存的环境息息相关,认为环境有四个系统,分别是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以及宏观系统[9]。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不能仅仅依靠学校,需要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人共同努力,建立一个多元的健康教育团队。健康教育团队应当集合教师、家长、社区卫生工作者,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意识的形成,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健康教育目前主要依靠学校的力量,通过学校的宣传,引导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除此之外,还要协同家庭和社区,共同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教师与家长应经常联络,协力合作。同时,发挥社区卫生机构的优势,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健康教育功能。社区卫生机构可以在寒暑假组织开展各类丰富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健康的重要性,提升自身的健康素养。

日用化学与健康论文篇2

(本刊记者常馨悦报道)2009健康健美长寿论坛暨健康产业博览会于2009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冯里达之子、中国免疫中心研究员罗悠真等出席了开幕式。伍绍祖在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了从事健康健美长寿事业要注意的五个“非常”问题,即:一要当做非常重要的事业来认识。二要采取非常多样的形式来推动。三要抱着非常宽容的态度来对待。四要按照非常自律的标准来要求。五是在上海举办选择了一个好地方。

来自日本、德国、波兰、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内二十多个省市的一千多人参加了开幕式,开创了论坛参加人数之最,博览会规模也是历年最大的;有二十几位专家在论坛上发表了演讲,三十多个单位和个人表演了健身功法。

大会发表了上海宣言,并将明年的论坛定于在俄罗斯召开,在大会闭幕式上,论坛主席伍绍祖将会旗授给了俄罗斯代表。论坛在和谐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2009中国中华养生保健健康健美长寿论坛在京召开

日用化学与健康论文篇3

一、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将学习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不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把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党员干部学习的重中之重。运用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等重要读本,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全力提升理论学习质量和理论宣传效果。

全力提升理论学习质量和理论宣传效果。开展“厚植理论沃土行动”。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抓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建设,推动《学习规则》的贯彻落实。制定理论学习安排计划,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运用中心组学习(每月一次)、集中培训(每月两次)、个人自学(每月不低于三次)等行之有效的做法,开展开放式、研讨式、参观式学习并写下心得体会。制定《关于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以讲促学、以考促学、以用促学“三促”长效机制。大力抓好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学习强国”“舒兰资讯”平台的推广使用,将覆盖率和活跃度等情况纳入到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内容。在4月25日前建立10个全系统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示范点、5个基层宣讲工作联系点。积极组织一线理论宣讲, 10月1日前各单位组织开展一次“理论创新和辉煌历程”主题宣讲活动,把理论宣传阐释与新中国70年伟大成就展示紧密联系起来,并优选出5个优秀宣讲点、10个优秀基层宣讲员,以上所有活动要组织好签到簿、课件和影像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及时上报局党办。

二、扎实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活动

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歌咏汇演,组织开展“我和我的祖国”“你好新时代”主题征文、演讲等宣传活动,激发卫生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使命担当。开展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活动,教育引领新时代青年为舒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三、进一步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

进一步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严格执行《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贯彻落实中央市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决策部署。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加强文化、舆论、宗教等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建立健全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述职述责等各项制度。强化自检自查、专题督查和反馈整改工作,推动党委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和“一岗双责”制度的落实。坚持问题导向,以省委、吉林市委巡视巡察发现的意识形态问题为重点,建立意识形态工作问题清单,推动相关问题有效整改。

强化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进一步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形成严密的信息审批流程,全面改善网络舆论生态,净化网络空间。

四、参与做大做强高质量发展的主流舆论

为发挥市电台、市电视台、“舒兰”“舒兰资讯”等主流媒体作用,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积极做好平台的推广使用,每月择优报送新闻1-2篇。市卫生健康系统将继续加大“舒兰卫生”微信公众平台国家政策、健康资讯和各单位工作动态的宣传力度;各卫生健康单位全年至少上报12篇以上工作信息或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抓好整体设计,利用好新媒体传播网络,加大信息传播覆盖面,形成立体、融合、多轮宣传攻势。单位稿件在国家、省、地区、本市媒体刊登的,年末考评中酌情考虑给予加分。

五、着力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水平

学习贯彻《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教育。充分利用烈士纪念日等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做好革命遗址、遗迹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和利用。充分利用老黑沟惨案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完颜希尹家族墓地等历史遗迹,组织开展参观和教育活动,坚定爱国信念,激发报国情怀。

加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社会宣传力度。扎实推进三大攻坚战,增进全民共识。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大力抓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工作落实。

推动公民道徳素质提升。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化“舒兰好人·引领风尚”主题实践活动,在卫生健康系统宣传 “舒兰好人”“舒兰好人标兵” “医德模范”先进典型事迹。各单位要积极向上级推送参加评选活动。加大对典型的宣传力度,通过典型示范引领,激发医护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各单位要在6月份在委网站、微信等官方自媒体开设一期“最美医生”或“最美护士”专题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系统内落地生根。各单位组织开展“中国医师节”“5.12国际护士节”集中宣传活动。与医政医管部门及医疗机构密切合作,通过多种方式宣传医务工作者的仁心仁术、家国情怀及大爱无疆的高尚情操。组织好签到簿和宣传、影像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及时上报局党办。

日用化学与健康论文篇4

关键词:体育课程观念改革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一场大规模的课程改革运动席卷了世界许多发达国家,进入90年代以来已逐渐形成了一股强劲的跨世纪的教育改革潮流。新型课程方案的设计要面向21世纪,立足于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已成为世界性的课程改革趋势。学生的需要、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是体育课程设计的基本来源,也是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令世人注目,其教育改革更是走在世界前列。综观日本的教育改革,研究战后日本课程的发展,对我国的体育课程的改革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战后日本体育课程改革

1.1第一次课程改革——单元式课程(1945—1958年)

战后第一次课程改革提出了学习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的基础上,形成了经验主义的课程体系,强调以儿童为中心的实用主义教学。这一阶段推行的是“单元式课程”,以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思想和布拉梅尔德的改造主义课程观为理论支柱。单元式课程既容易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又适合学生的需要,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不够,从而造成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力低下。

在单元式课程理论的指导下,学校体育课程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需求设置的,对体育科目采用了松散的分类学习办法。从战后1951年颁布的“高中体育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分类体系看主要是以教学单元排列为主,虽分为中心内容和选择内容两类,但两者均可选择,并无本质上的区别。教学内容列出的项目众多,对每一项目列出了授课周数,但并无约束力,实际选用教材和课时数均由教师自主确定。这种做法实质上是接受了美国的自助餐式的体育教学。

在课程目标上,主要包括身体目标、社会目标和生活目标。这一时期共颁布过3个“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47年版、1949年版、1953年版),提出的目标虽有差异,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如1953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为:

1,身体目标——促进正常的身体发展,提高活动能力。

2.社会目标——通过身体活动,培养民主的生活态度。

3.生活目标——能够正确地安排余暇生活,进行各种身体活动。

在课程评价上,由于教育目标发生变化,学习评价也随之变化。因此,日本的教学大纲的变迁过程也是学习评价的完善过程。在40年代和50年代,以“生活单元”构成的体育教学单元是难以确定共同性评价标准的,当时的学习评价只能是主观的相对评价。在学期终结时,小学按“态度”、“技能”、“习惯”、“理解”四个方面评价,中学按“健康与生活的理解”、“健康与生活的习惯”、“运动技能的提高”、“竞技比赛的参加”四个方面评分,各自采用五级评分制,最后评出总分。这种评定主观性强,学校各自为政,评价内容超越教学效果的可能范围,且分类不够系统。

1.2第二次课程改革——学科中心课程(1958—1977年)

由于经验主义课程忽视知识本身的系统性,使日本学生的学力水准下降,在西方各国提出“回归基础”的影响下,日本开始重视传统学科的教学,编制了“以学问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在高中阶段则增加了必修课的学分数。

1958年强调的是“基础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1968年则强调“发展体力”,侧重点不同,但均以学科为中心。如日本1968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为:

总体目标:

通过理解运动经验的身心健康,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力的同时,培养健康、安全的生活态度。

具体目标:

1.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实践,培育强壮的身体,提高体力。

2.学习并掌握运动方法与技能,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形成健全的生活态度。

3.通过运动与游戏,培养学生情绪稳定、态度公正、严于律己、互相协作等自我责任与必要的社会生活能力。

4.培养运动过程中注意健康与安全的能力和态度,提高维护健康和安全生活的能力和态度,学习保障健康的必要知识。

70年代初,体育教学强调发展体力,教学评价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首先,学校除对学生体育成绩评定外,还增加了《学校一家庭联络手册》。体育成绩评定包括了“技能”、“态度”、“知识”三个方面,其标准和内容与教学关系密切,评分仍采用五级制。《学校一家庭联络手册》则记录了学生的身体健康、体力测定与运动能力测定的数据与结果。

1.3第三阶段——人本主义课程(1978年至今)

1976年,文部省课程审议会公布了有关课程的《审议总结》,确定了改善课程,“以人为本”的三项基本原则:1)培养个性丰富的学生;2)安排既有余地而又充实的学校生活;3)重视作为国民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同时进行适应学生个性和能力教育。在人本主义思想指导下,文部省1977年制定的小学和初中学习指导纲要以及1978年制定的高中学习指导纲要,对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重新进行调整,提倡“从容学习”,大量删减教材。

进入80年代之后,日本在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国情,展望未来,又开始了面向21世纪的课程改革,提出面向21世纪的教育改革目标:(1)具有广阔的胸怀、强健的体魄和丰富的创造力;(2)具有自由、自律的品格和公共精神;(3)成为面向世界的日本人。日本在对现有的教育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指出:学校不能再独自担负儿童的教育,而是与家庭、社会三方面紧密进行教育协作,共同保障每个儿童健康成长。同时认为:学力不仅指知识,而且指学习欲望与学习意念,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结果(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依据这种新的学力观,学科课程就不再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而必须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其评价的重点应是前二条。改革的基本方针是:(1)培养丰富的人性,即丰富的心灵,丰富的社会性(包括国际交往性);(2)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主行动的能力;(3)掌握基础、基本;(4)培养创新精神。因此,日本1998年启动了“儿童情感教育国家行动计划”,以使教育制度有利于形成儿童的良好个性,并给予儿童多样化的选择。

这一时期,日本的体育大纲均强调“快乐体育”和“生涯体育”,同时强调个性与能力的发展。如1988年颁布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为:

理解科学合理的运动经验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安全,在运动中增进健康,提高体力,培养快乐、明快的生活态度。

各年级目标:

1年级和2年级

(1)愉快地从事基本运动和游戏的同时,提高体力。

(2)培育注意安全与健康的运动态度。

3年级和4年级

(1)在愉快地从事各种运动的同时,掌握相应的技能,提高体力。

(2)在培养协作和公正态度的同时,培养注意安全、健康和努力至终的态度。

1977年日本颁布了新的小学和初中体育教学大纲,1978年颁布了高中体育教学大纲。从此,日本的学校体育进人到了“生涯体育”的新时代。“生涯体育”时期确定的体育科目不仅强调照顾学生的爱好,而且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与能力。过去的大纲均规定了各类教学内容的时数分配比重,新大纲除体育理论规定为5%—10%以外,其他教学内容均没有规定时数,由各校自主确定。新大纲的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择必修两类,在初中三年级以上,除了体育理论和体操为必修外,其他各类运动项目,如田径、游泳、球类、武道等均为选择必修。新大纲增加了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机会,减少了学生实际学习的项目,对适应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与能力、提高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课程评价上,1991年文部省进一步强调体育教学大纲总体化的要求,并对学习评价提出了三方面的指导意见:

1)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确立的学力观,重新认识教育的实践功能;

2)积极提倡对逐个学生的积极评价,拓宽学生自我实现的途径;

3)精选教学记录本的内容,缩短其保存期限。

根据上述意见,在学习评价上出现了四项重要的变化。

第一,根据教学大纲考虑的新学力观,修订教师“指导记录要求”,改变过去在评价过程中过于繁琐的记录格式,减少文字记载,采用四方面三等级标准评定与记录。

四个方面是指:①关心?意欲?态度;②思考?判断;③技能?表现;④知识?理解。

三等级是指:A一充分满足;B一大致满足;C一经过努力可以满足。

对学生评价,包括“评定”和“所见”两大领域。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评定,取消小学低年级的评分,小学中年级和高年级采用三级评定;中学阶段仍然采用五级评定,但对选择必修项目的单元采取三级评定。关于“所见”,则记录学生的好事与优点。

第二,反映教学评价的特色,对学习的各项目均可进行阶段性的“评定”,也应在“所见”中登记学生的好事与优点。提倡对逐个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积极评价。

第三,确定了教师指导和对学生评价的重点。在“思考?判断’’和“技能?表现”的基础上,更重视“关心?意欲?态度”,表明了对“情感”’领域目标的重视。但该领域操作困难,需要开发评价手段,而且难以进行客观评价。

第四,评价的重点由终结评价向过程评价转移。

九十年代后期,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亚健康状态、现代文明病、社会年龄结构的变化等因素对健康的需要更加迫切。“健康地生存”、“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因此,1998年开始对学校体育学习指导纲要进行修改,新的指导纲要将于2002年实施。在小学的体育科目标中,提出:

(1)紧紧抓住身心一体,重视学生爱好运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增进和保持健康,提高体力;

(2)重视学生带着运动问题去学习,通过思考和实践活动使问题得到解决;

(3)重视自我健康管理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内容里提出:

(1)要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2)把过去的“体操”改为“增强身体运动”;

(3)利用持续运动能力提高体力;

(4)加强了在药物、生活习惯、自我形成过程中的健康问题和处理方法,强调对自我健康的管理;

(5)在“伤害事故的防止”方面,增加了防止自然灾害的内容;

(6)在运动文化学习方面,要求在思考中学习和掌握方法。

2.日本体育深程改革的特点

2.1重视课程的价值取向

课程观念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方向,影响着每一个受教育者的体育价值观。日本教育社会学家管原礼认为:体育观是个人或社会对体育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意义和价值决定体育的发展方向,从这个意义来说体育观的核心是体育价值观。

青少年在从事体育的过程中,客观上存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有的为了比赛取胜,有的为了社会联络,有的为了娱乐和满足,有的则为了健身。从二战后日本的体育教育来看,虽然始终把身体发展和人格形成当作体育的主要任务,但也从来没有拒绝过体育的社会价值,从来没有忽视过身体发展和人格形成的具体目标。关心和承认学生价值观的不同取向,引导学生正确的健康观,是日本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

2.2重视课程的心理目标

日本的体育课程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目标。在快乐地运动中,注重“思考?判断’’,重视“关心?意欲?态度”,表明了对“情感”’领域目标的重视。从心理学的角度关注运动文化的体验与学习“过程”,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心理健康,较多地运用了“成功”、“快乐”等教学手段。这对培养学习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在学习中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直至创造性学习无疑起到重要的作用。

2.3课程目标具体化

日本的体育课程目标涉及到体育运动目标、运动中的人际关系目标、运动中的安全与健康目标、社会目标、生活目标、个体目标和情感目标等,从如何促进人才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的高度设置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更加生活化、社会化、时代化,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也就更强。学生在社会目标、生活目标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体育观,追求和实施个体性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修正自身的价值观和体育观,这对学生在“怎样健康地生存?”和“如何管理自己的健康?”,更具有操作性。

2.4课程结构合理化

日本的体育课程设计以人的发展为本,把人的情绪、态度、理想、意识、价值作为教育价值取向的重要领域。这种教育思想提倡的是知识发展与情感发展的统一,以形成完整的人格。与这种教育思想相适应的体育课程包括三个方面:①正规的体育课程;②校内活动课程;③社会实验课程。第①种可称为显露课程,第②③种可称为潜在课程。其实,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对潜在课程的重视,因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人培养成社会化的人。日本学者在总结课程改革时提出了必修和选择必修并存的课程结构,且选择必修课内容更加丰富,更加贴近社会体育和大众体育,这样学生的选择余地大,学生的体育价值在宽松的体育环境中也得以个性化地实现。家庭的积极参与,社会体育的融入,使体育课程结构日趋合理,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

2.5课程评价科学化

日本的体育课程不仅在评价面、评价深度、评价因素方面日趋合理,对运动过程中的关心、意欲、兴趣、态度、情感等心理领域的评价更加重视,而且评价手段也日渐科学。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计算机技术在评价领域广泛应用,可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比如,每年4月份第一个星期开始的各种运动能力测定,各种数据均可进行全国和本地区平均数的比较。让学生自己去了解和比较,自己寻找定位,从而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人性化评价是未来发展趋势,重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重视评价的人性化、生活化,重视学生的自评、互评是课程评价由量化评价向人性化评价发展的重型举措。

3.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

在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可粗略地分为两大时期:

3.11949—1978年,这一时期我国的体育课程理论以前苏联的竞技体育理论——“金字塔”结构理论为基础,课程目标虽然以增强体质为主,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50年代至80年代初,我国一直采用苏联的课程结构模式,即由中央对全国的课程教材进行一级管理,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主要以竞技体育学科为中心。体育课程突出了三个中心,即:教师、课堂、教材。课程为政治服务,过分强调社会的需要,忽视学生的主体需要。确立以两课、两操、两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学校体育活动,国家指令性计划强。这样一种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显然与复杂多样的国情不相适应,同时也无法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1979—199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间,学校体育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对外交流而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学校体育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4年的改革开端与摸索阶段。1979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召开“扬州会议”,提出了一整套改革学校体育的重大措施,使学校体育在改革开放初期有了良好的开端,学校理论争鸣呈现出多元化并存的良好态势,学校体育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开始走向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构建新的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体育教学方法改革逐渐得到重视,体锻达标进一步加强。虽然改革阻力很大,但为课程改革探索做了准备。

第二阶段:1985—1992年学校体育课程改革阶段。在这一阶段,引进了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的学校体育思想、体育教学目标,但缺乏理论研究,缺乏理论与实践的可操作性研究的探讨,研究尚停留在浅层次上。对外来思想方法的引进缺乏分析与批判,急于照搬照用,给实践带来了一定的盲目和混乱。

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阶段。通过对各国教育改革的反思,通过中、西方教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比较,课程理论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随着《课程论》与《现代课程论》两本较有影响的课程论专著的出版,我国课程论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与此同时,体育课程的理论研究也更加深入。在体育课程目标上,确立了健康教育的核心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课程管理上,由国家指令性计划管理向指导性管理发展,学校的自进一步增强。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调整课程政策,明确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权,建立对地方和学校课程指导和评估的制度,下放课程设计的权利,支持和鼓励地方发挥积极性,开发适合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课程,给予学校一定的开发课程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在课程结构上,以必修课为主,逐步增加了选修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正发生巨大的变化,环境、社会对健康的影响日益突出,健康教育对体育课程的改革更加迫切。2001年,全国的《体育与健康》和上海的《健身与健康》课程的相继出台,无论在课程理念还是在课程目标上,都突出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体育与健康》在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和个体的角色目标等方面都有具体的参考,特别在心理方面有较大的突破,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课程设计和资源利用更加开放。上海体育课程在一期课改的基础上,《健身与健康》在基础性学力的基础上,突出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不同层次的课程。在课程目标上,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了健身与健康的和谐统一,更加关注学生在健身过程中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主动思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教学目标上,体现了身体、心理、能力和品德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有机统一;在课时安排上,高中阶段大幅度提高了选修课时;在课程内容上,突出了生活、自然、环境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内容;在课程评价上,加强对学习过程和心理健康方面的评价。

地方性的体育课程相继出台,有力地推动我国体育课程的发展。但是,在改革实践中,由于缺乏系统的体育课程理论的指导,体育课程中的“应试”现象仍较为突出,《体锻达标》对课程的实施冲击较大,体育教学手段、评价观念、评价手段、评价形式还需进一步创新。因此,体育课程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健康,要敢于摆脱不利于学生健康的一切形式上的束缚,全面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健康的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和生活对健康的需要,提高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

4.关于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几点设想

4.1更新观念

随着教育的发展,新的体育思想和成功经验的推广,教育者观念的更新决定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决定着体育课程目标的具体实施。了解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趋势,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内心需要,是更新观念的重要前提。如何渗透德育教育、人格教育、公共意识教育和社会责任教育对体育课程的实施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意义,因为这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只有教育观念更新了,才能促进体育课程的真正改革,才能创造出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能使体育课程目标具体化、个性化、社会化和系统化。

4.2加强体育课程理论研究

体育课程理论是指导课程实践的依据,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改革就会走弯路,甚至迷失方向。因此,借鉴日本成功的课程理论,立足我国的具体实际,放眼未来体育课程的发展方向,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系统理论的基本思路;科学的态度,创造性研究,反复实验,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创新体系的根本途径;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要、学科发展的需要,是构建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的基本来源。

4.3不断调整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学生获取、创造现代体育知识、技能,成为社会化的人才过程中的个体价值体现,它来自于学生的需要、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和学校体育学科发展的需要。正如丹尼斯?劳顿所说的那样:“在课程方面,受到教师支持的一般理论或假设至少有三种,即常提到的儿童中心论观点、学科或知识中心论观点以及社会中心论观点。”儿童中心论、学科中心论、社会中心论是设计体育课程目标的三个基本理论要素,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一,体育课程是学生的课程,是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个性需要而制定的,因此,学习者的需要是体育课程目标最直接的来源。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教育要尊重学生的需要。实施体育课程目标的形式、途径是极其丰富的,在体育课程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起和需要,巧妙设计课堂情景,选取运动素材并加以生动的组织和引导。当学生从事与自己的目标相关联的活动时,他们会越来越深入地进行探究。随着问题的解决和兴趣的满足,学生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价值感(成功感、表现欲、自信心)和新的运动设计(由玩耍、游戏、体育游戏向较高级的体育运动,直至创造新的运动形式)。这个过程是持续终身的,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内在动力,也是体育课程目标的直接来源。第二,学生成长是一个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不仅指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更重要的是社会生活的变迁趋势和未来的需要。教育不再是社会的附庸、被动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不只是维护着现有的社会状态和再现着过去的社会状态,而是在预示着某些新的社会状态,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体育运动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学生的需要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和社会性:(1)“健康地生存”和“提高生活和生命的质量”是学生的第一需要;(2)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缩短了体育交流的时间和空间;(3)公费医疗体制的改革,进一步促进健康意识、安全意识的增强和生活质量的提高;(4)余暇生活的丰富;(5)新的运动形式不断在学生中传播和开发;(6)人与人的协作是现代社会个体成功的重要标志。因此,体育课程目标不能脱离社会需要而独立存在于教育领域,它必须具有人类社会化的预习功能,反映学生步入社会必备的基本能力和人格需要。第三,随着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在教学实践中,那种指令性、计划性、模糊性的体育课程目标已被打破。体育课程目标对个体的意义将更加具体化、个性化,学生运动的目标将更加明确,主体性和主动性将更加突出。

4.4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促进入才的社会化。随着教育途径的拓宽,家庭生活质量和学生健身意识的提高,学校体育与家庭、社会的交流更加密切,其沟通形式和途径更加多样化,这将极大地丰富体育课程的内涵和形式。体育运动己成为现代人健康、积极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的体育课程应充分考虑到家庭、社会对学生健康的多种高素质要求,呈现出一定的开放性。

4.5加强体育教学改革

体育课堂教学是体育课程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随着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体育教学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进行分层次、单元式引导型教学。在“班级授课制”情况下,如何进行个性化教学是目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难点。目前的改革思路可归纳为如下几点:第一,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的体育观和价值观。只有每个学生的体育观达到一定境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公平性原则,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学生不存在好生和差生,只有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才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学生是运动文化的主体,每个人都有充分享受快乐的权力。体育运动是奔放而富有激情的,体育教学应该是学生尽情快乐的场所。因此要淡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权威性,教师是体育教学的引导者,是快乐情景的设计者,只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才能使学生动则有趣、动则有方、动则有理,动得快乐,动出健康。第四,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只有学生对自己的学力、能力、健康水平进行自觉、科学的评价,体育教学质量才能有“质”的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充分体现出来;第五,不断创新。创新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改革的动力。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学生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学创新,不仅是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创新,更重要的是教学理念的创新,因为它决定着教学改革的深度和发展后劲。

4.6完善体育课程评价

传统的体育评价是以预测和控制为基本模式。在统计学广泛应用的今天,忽视学生形成过程的评价,会使教育评价走向片面和极端。体育课程评价要跳出原有的评价范围,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人,注重对学生进步的评价,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的动机、欲望、能力、态度以及形成过程的评价。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资源共享,逐步建立学生生理、心理发展数据库,让每一个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学会比较和竞争,使体育课程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良好形成和人格的进一步完善。

结束语

日本的中小学体育课程发展在欧美先进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充分考虑到社会进步、生活发展对学生健康提出的新要求,体现了系统课程理论对体育课程建设的巨大推动作用。

通过中、日两国体育课程的比较,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启迪,同样日本的体育课程改革实践也为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发展模式,有利于我们更新观念,拓宽思路。随着对健康教育研究的深入,我国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参考资料

[1]王占春.“浅谈体育课的三项基本任务”《中国学校体育》,1981年;1:22.

[2]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吴文侃主编:《比较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5]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6]会议材料见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国家教委中小学教材办、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课程发展与社会进步——国际研讨会论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日用化学与健康论文篇5

本刊讯 为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人人关注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2009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博览会18日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卫生部部长、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博览会组委会主席陈竺,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上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沈晓明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博览会作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重点项目,以“学习健康知识、实践健康技能、创新健康产业、传播健康文化、提高健康素质”为办会宗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专家指导、群众实践的公益性健康科普教育平台,充分调动各种有效资源,积极强化自觉共同维护公众健康的社会责任,来进一步提高我国公民的健康意识和水平,使其成为一项立足当下、着眼长远的科普惠民工程,使其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市场、贴近群众。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展区的绿色空间颇引人注目,展区内陈列的各种与生活健康息息相关的展板醒目地标识出人们在日常容易陷入的生活误区,很多观众看完这些展板之后幡然醒悟,“原来我以前这样做是不科学的”。

中国营养学会的展台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问询。玻璃展台内放入了各种蔬菜、奶制品、禽类肉类等,工作人员对照着这些食物向观众介绍《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居民根据科学的标准,合理搭配每日饮食。在健康科普展板前,许多市民还不时用手机拍摄或用纸笔摘抄记录感兴趣的健康小贴士。

“中医治未病”展台以预防疾病、健康生活为主题,通过各种方式面向公众传播健康知识,提高健康技能,纠正生活误区,促进行动与实践。

“迷你睡屋吧”则带着时尚的色彩。以“开辟现代睡眠文化,推广科学睡眠方法,全面改善睡眠环境,提高大众睡眠质量”为主题,为观众展示了一个温馨舒适的睡眠空间。

博览会还开设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研讨会、健康世博――流感防控策略研讨会、2009国际营养保健与食品安全论坛、全国睡眠文化建设发展论坛,陈竺、殷大奎、王陇德、左焕琛等我国医学、健康教育专家,向市民讲述健康生活的真谛,健康是福,健康是金,健康在每个人的手中,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提高每个人的生活质量。

据悉,此次博览会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部级、国际综合性的健康主题博览会。博览会现场共分为九大主题展区,包括健康知识大世界综合区、创新健康科技展示区、营养与美食主题区、运动健身休闲区、妇女儿童保健主题区、居家健康生活主题区、心的和谐主题区、安全生活主题区等。九大主题展区围绕营养、运动与健康,从备受各界关心重视的食品安全、乳品安全和药品安全等方面,以展览展示、会议论坛、宣传推广、公众评选与专家评议、健康体验与互动实践等活动全面演绎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全民健康生活,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参观,展会到4月20日结束。

世界帕金森日:帕金森病患者青少年占一成

近几年来,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每年有近20名前来求诊,最年轻的仅十几岁。 “青少年型帕金森病”患者占患病人数的10%。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患有帕金森病,中国目前已有170万的帕金森患者,超过全世界总数的四分之一。

据中华医学会帕金森病学组顾问、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刘焯霖教授说,患帕金森病的青少年往往有帕金森家族遗传背景,“之所以会早发病,是因为基因突变”。建议一旦有家族史的人定期检查。一旦查出有患病倾向,可从几方面预防;如常运动;避免接触化工材料等有毒的物品。如果发现得早,早期治疗可使用保护性药物,减缓发病过程。

我国启动项目改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

中国抗癌协会和拜耳先灵医药日前联合启动“蒲公英计划”,旨在推进《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在临床医生中的普及,以提高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军指出,恶性肿瘤骨转移给患者带来极大疼痛和生活困难,“改善生活质量对于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针对这样的患者在临床上通过缓解症状、积极止痛等,辅以精神心理治疗,改善患者整体状况,这被称为姑息治疗。“姑息治疗”在癌症的治疗中越来越重要,其中双膦酸盐的应用就是姑息治疗的一个常见药物。

“蒲公英计划”将广泛传播《恶性肿瘤骨转移及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使2 000余名医师分享国际最新的标准化治疗理念,以提高他们在癌症治疗方面的临床经验,如开展缓解癌症症状、积极止痛的“姑息治疗”的临床技能等。同时也提高肿瘤患者及家属辨识虚假医疗信息的能力,了解抗癌相关知识。

西苑医院外宾科招募亚健康慢性疲劳患者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外宾科目前正在开展一项抗疲劳免煎颗粒剂治疗亚健康慢性疲劳的临床研究,该研究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优势病种项目支持,符合《赫尔辛基宣言》,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能有效的保障受试者的安全和合法权益。

抗疲劳颗粒剂为陈志伟教授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从调和肝脾、养心安神入手组方,立足于多年治疗亚健康慢性疲劳临床经验总结而出,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其效果良好。前期小样本关于中药汤剂治疗该病的临床观察表明该方药对于亚健康慢性疲劳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此项临床观察将汤药改为免煎颗粒剂,是为了方便患者服用,并进一步验证该药的临床疗效。

该研究用于抗疲劳免煎颗粒剂治疗亚健康慢性疲劳的临床疗效。

招募对象:

1.亚健康慢性疲劳患者,疲劳时间大于六个月,年龄18~50岁,性别不限;

2.无肝炎、结核、贫血等引起疲劳的疾病病史及其他重大器质性疾病病史;

3.无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精神病病史;

4.非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5.省略

我国第一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出台

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中医体质研究及应用的文件《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正式对外。该标准的颁布旨在为体质辨识及与中医体质相关疾病的防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提供依据,为实施个体化诊疗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中医体质分类及判定》标准制订工作2006年6月正式启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体质分会编制完成。标准共分为范围、术语和定义、中医体质9种基本分类和特征、中医体质分类的判定、附录(中医体质分类和判定表)5个部分。中医体质学者根据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特点及反应状态,对人体体质进行了分类,制订出中医体质量表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该标准应用了中医体质学、遗传学、流行病学、心理测量学、数理统计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经中医体质专家、临床专家、流行病学专家多次讨论论证而建立,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21 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出良好的适应性、可行性。

我国将为1亿多老年人免费进行健康体检

卫生部新闻办主任邓海华4月10日在例行新闻会上指出,2009年至2011年,我国将为约1.1亿符合条件的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

邓海华说,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前卫生部初步确定今明两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9类21项。主要内容包括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慢性病管理等类别。

日前公布的新医改方案明确,从今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

慈铭首推国企员工目标健康管理计划

近日,由中国医师协会HMO、国企杂志社联合主办,慈铭体检集团承办的“2009国企健康投资与健康保障沙龙”活动启动。会上,专家与30多位国企老总就“健康投资与健康保障”以及“员工目标健康管理计划”内容进行了交流与研讨。据了解计划通过员工体检、健康电子档案建立、慢性病干预、就医转诊等为企业节约人力资源的损失,并可以每年节约20%医疗费用的支出,并同时提高生产率、给员工最具人性化的福利待遇。

北京健康保障协会会长韩小红博士表示,针对于企业的“员工目标健康管理计划”,是将体检者身体状况根据检后的体检报告分为三个等级。一级是健康人群,二级是亚健康人群,三级是需住院治疗的群体。针对三级人群采取不同的方案,从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活动、慢性病管理、专家会诊及住院就医服务分别给予三级人群不同等级需求的服务。

据悉,慈铭体检集团已开发了公司员工三级健康管理软件。软件内容涉及每个员工的科学健康体检详细数据,会自动进行个人体检结果动态追踪比较,为职工个人做健康评估,并提供完善的个人的营养指导、运动指导、心理指导方案、针对性治疗方案。

卫生部药监局查处浙江天瑞药业生产的香丹注射液

2009年3月24日,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停止使用和销售并依法查处天瑞药业生产的批号为080524的香丹注射液。

日用化学与健康论文篇6

关键词:健康校园、学习提高

培养具有健康情操、健康心灵、健康体魄的学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创建“健康校园”工作是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情操,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的有效载体。我们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师生持续健康发展为主线,坚持“健康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加强学校规范建设,提高教职员工职业道德、文明修养和民主法制观念,以阳光健康心态投入教育教学,培养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品行健康的“阳光少年”,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

通过开展“健康校园”创建活动,争取“六做到”,即:做到以人为本,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做到环境育人,校园整洁优美;做到爱岗敬业,教职工遵守职业规范;做到尊重生命,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做到寓教于乐,文体活动特色纷呈;做到廉洁自律,学校形象健康诚信。针对教职员工、少年儿童、育人环境、社会资源、舆论氛围五大板块,重点实施健康行动五大工程,通过“小手拉大手,非常六加一”的形式,实现“打造健康校园,培育阳光生命”的目标,最终实现广大师生员工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品行健康(政治健康)的“三健康目标”。

一、教职员工身心健康关爱工程

1. 关爱教职员工心理健康:对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进行调查研究,构建领导与普通教师谈话机制,缓解教师工作压力,努力克服职业倦怠,解决教师后顾之忧,确保教师以阳光健康的心理和充分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工作进程,进一步改革和改进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 关爱教职员工身体健康:每年对教职工开展2次以上健康知识讲座;每年对女教工进行一次妇科体检,适当组织教职工健康体检;为在职职工(女职工)提供互助保险,并逐步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广泛组织教职员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及比赛,加强体育活动场所及设施建设,做到每人每天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不少于1 小时。

3. 关爱教职员工品行健康:号召广大教职员工做社会主义良好风尚的引领者,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远离违规家教,抵制商业贿赂,保持高尚志趣,注重言行修养,做到“一言一语,堪为师表;一举一动,当为示范”。党员教师要带头爱岗敬业,立足三尺讲台,呕心培育桃李。

4. 关爱领导干部政治健康:按照“四讲四做”的要求规范领导干部言行,即:讲和谐做团结的表率;讲奉献做服务的表率;讲党性做廉洁的表率;讲改革做创新的表率。打造风清气正、健康诚信、廉洁自律、严谨笃行的和谐班子。

二、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促进工程

1. 促进少年儿童身体健康发育:以生命教育为依托,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监测。以健康课、校园广播、宣传窗等为阵地,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健康教育促进活动。尊重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展“阳光少年”评选活动;落实两课、两操、两活动;开展大课间、校园集体舞、阳光伙伴、文体小组活动等;举办“阳光杯”篮球、排球赛,“健康杯”乒乓球赛;开展“百花杯”合唱、舞蹈、校园心理剧及古诗诵读活动。 通过多途径的教育形式,帮助学生端正健康观念,摒弃高分低能的现象,促进学生热爱生命,不断提高身体素质。

2. 促进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通过“心理咨询热线”、“流动心理辅导站”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打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3. 促进少年儿童品行健康发展:知识是教育的基础,让学生实现健康的行为是关键。要以礼仪教育为载体,从细小环节入手,引导学生尊敬师长、孝敬父母、关爱伙伴、诚实守信、不说脏话、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做小家务等,逐步培养青少年的健康文明行为。

三、育人环境人文整洁优化工程

1. 优化学校管理体制建设:以实现人的健康发展为目标,建立切实可行的管理体系,形成长效机制,提高健康教育管理水平。一是成立创建“健康校园”领导小组,明确创建目标和任务;二是建立科学的创建“健康校园”的规章制度,完善评估考核机制,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学校督导评估体系,作为检验校长执行力的重要标准;三是注重流程管理,各类资料积累翔实,为总结经验做好充分的准备;四是完善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的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专业化,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五是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学校公共卫生软件硬件建设资金的落实。

2. 优化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学校教室、办公室、厕所等分布合理,标识醒目、规范;学校道路平坦,排水系统良好,建筑立面整洁;校内走廊等公共区域布置健康宣传教育版面及盆花,美化校园环境;学校垃圾收集符合要求,果壳箱设置合理,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学校绿化美化,绿化面积达30% 以上,积极争创绿色花园学校,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学校临街环境亮化、美化、和谐协调。以“健康、清洁、文明、和谐”为主题,积极开展“爱护校园、洁净校园、美化校园”活动,提高广大师生的健康意识,改变不良卫生行为,通过高雅的校园文化突显校园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使学校处处蕴藏教育资源,让学校每个角落都发挥作用。

四、社会资源通力合作网络工程

依托“全员参与、全程关注、全方位实施”的理念,形成一种人人参与、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实现对教职员工、学生及家长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多时空的健康促进,确保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组建一支由“六个志愿者服务队”组成的能够全面实施健康行动计划的队伍,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广大师生进行健康教育,即:健康教育服务志愿者队、心理健康辅导志愿者队、阳光运动指导志愿者队、文明礼仪示范志愿者队、五老义务宣讲志愿者队、健康行动宣传志愿者队,形成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统一协调,积极参与,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五、舆论氛围寓教于乐宣传工程

日用化学与健康论文篇7

一、领导重视,机构成立,相关文件出台

根据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我市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进一步推进并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化的开展,年,市教育局成立了以教育局田副局长为主任的“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下达了[]151号“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并颁发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及管理办法(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等级评估方案(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员任职资格及优秀心理辅导员评比办法(试行)》、《中小学心理辅导室主任任职基本条件、职责》等具体操作规定和办法,确保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统一部署,明确要求,切实开展

为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认真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有关指示,推动和落实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们制定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指导原则,主要内容、主要途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无目标性和错误操作。

三、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完善了管理办法

为使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到位,责任到人,我们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级工作网络。一级工作机构,市教育局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实施、管理、指导、考核工作;二级工作机构,各学区辅导中心、市直属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学区、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工作;三级工作机构,各中小学成立“心理辅导室”,具体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管理中,我们做了如下规定:(1)首长负责制原(!)则。各中小学校长、各学区辅导中心主任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2)日常化原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渗透到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中及管理工作中,使之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3)全员参与原则。学校的每一名教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和发展负有责任。(4)督导原则。学校必须主动、积极地争取和接受上级指导中心及专家的督导,以克服自身工作中的盲目性或可能出现的偏差,提高学校领导、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的心理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我们把学校领导、心理辅导员、班主任、学科教师均列为考核对象,心理健康教育将作为名校长、优秀班主任、先进教师的考核条件之一。

我们还规定了考核的内容、方式和评奖办法,使考核措施具体化。

四、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素质

为尽快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实施健康教育的能力,我们开展了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活动,争取到年,有10%的教师获得省教育厅认证的心理辅导员上岗资格证书,100%的教师接受过一轮培训。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确定市教师进修学校为培训责任单位,负责教师的培训工作。

2.确定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继续教育或技能培训相结合,把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确定了培训方式的多元化。外出进修学习、聘请专家学者来讲学、校本培训和自学讨论已经成为了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实施教育能力的主要途径。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郑日昌教授以及浙江师范大学、浙江教育学院的专家相继应邀到讲学。大批的教师到等地进修学习。

4.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师德教育、校长培训、教导主任培训、名师培训、新教师上岗培训、初级教师培训、教师资格培训、教育科研培训、新课程培训以及其他培训工作之中,成为培训的主要内容。

5.以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个案征集和评比为手段,内化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能力。中心成立后,我们已经搞了一次论文征集、一次个案征集活动,收到论文、个案近300篇,教师已经树立了心理健康观念并自觉运用于实践。

6.培训活动有声有色。第一期学校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受到了全市中小学的大力支持和教师们的热烈响应,有176名教师参加了培训。第二期学校心理辅导员的培训活动也即将展开。本学期我们将组成讲师团,开展巡回讲课活动,对全市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

日用化学与健康论文篇8

【关键词】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信行

医疗卫生机构是健康教育的主要阵地,既承担着患者及其家属健康教育工作,也承担着医疗机构员工自身的健康教育;医护人员是开展健康教育的主力军[1]。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是医学模式转变和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易行的治疗手段[2]。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是医院的重要职能,也是医院治疗的重要手段[3]。为了解甘肃省三级医院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信行,更有效的做好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课题组于2014年10—12月从全省37所三级医院[4]抽取20所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甘肃省三级甲等医院1945名护理人员。

1.2方法

1.2.1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甘肃省东、中、西、南4个区域(甘肃区域分布没有北部区域)的每个区域随机抽取5所三级医院,共抽取20所,占甘肃三级医院总数的54.05%(20/37)。

1.2.2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经查阅文献、反复修改和预调查后形成,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对选取的10个基本健康教育理论知识[5]的认知、医院健康教育态度和行为等。调查问卷中问题有1项及以上未做答的,视为无效卷。

1.2.3统计分析

所得数据利用Excel2003软件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45份,回收率为97.25%,所调查对象全为女性护理人员,年龄分布在18~55岁,其中年龄在43~55岁被调查者占4.65%,31~43岁占19.20%,18~30岁占76.15%;本科及以上占42.93%,大专及中专占57.07%;副高级职称及以上占4.62%,中级职称占20.72%,初级及以下职称占74.65%。

2.2对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知晓情况

本次调查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方面的问题,其中对健康的定义的知晓率最高,为78.51%;对“从健康传播的效果层次看,您认为属于健康传播最终目标”的知晓率最低,为16.20%。只有2个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知晓率超过50%。在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及以下职称护理人员中“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和“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危险行为”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健康教育和卫生宣传的关系”“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危险行为”“大众传播的特点”“(健康)传播效果的最高层次”“在人际传播技巧中的观察技巧”等问题,大专及以下学历护理人员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学历在本科级以上的护理人员(P<0.05)。而就“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的知晓率,大专及以下学历护理人员的知晓率明显低于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护理人员(P<0.05)。3个年龄组仅有“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组增大,该问题的知晓率越高(χ2=35.82,P<0.05,表1)。

2.3对医院健康教育的态度

调查显示,90.33%的被调查者认为医院有必要开展健康教育;93.42%认为在随诊过程中,医生有必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94.81%认为医院有必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94.86%认为有必要对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理论和技能培训;89.25%认为医院有必要设立独立的健康咨询门诊;86.59%认为医院应该设立专门的科室负责全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表2)。被调查者认为有效的健康教育活动分别为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册或折页(25.86%)、病房视频健康讲座节目(21.73%)、针对个体的健康教育(21.12%)、健康讲座(17.19%)和发放健康教育处方(14.09%)(P>0.05)。59.89%的被调查者认为在随诊过程中,医生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时间应在5~10min。26.52%的被调查者认为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最大的阻力是缺乏开展健康教育的技术和能力;25.08%的认为医护人员主要任务是治病救人,而不是健康教育;24.51%的认为缺乏开展健康教育的途径或平台;19.10%的认为没有报酬。

2.4护理人员医院健康教育行为

调查发现,45.83%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中最多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开展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教育,其次是发放健康教育资料(29.25%)和开展健康讲座(19.41%)。53.27%的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中针对患者或患者家属开展健康教育的时间为5~10min。25.06%的被调查者2014年未接受过健康教育理论及技能培训;16.78%的接受过1次。57.53%的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与病人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最受欢迎,其次是慢性疾病的防治知识、家庭保健知识、自我体检护理;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60.99%的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中主要的健康教育对象为就诊的患者。仅有1.34%的被调查者参加社区健康知识宣传活动;3.19%的被调查者参加公共场所的健康咨询活动。当有患者或患者家属咨询烟草的危害时,49.18%的被调查者不能够科学的开展烟草危害的健康教育和戒烟方法。在日常工作中,20.12%的被调查者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健康教育;37.93%的需要硬挤出来,但会影响工作;41.84%的能合理安排必要的时间用于健康教育。

3讨论

医院健康教育是全民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6],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是医院由单纯治疗服务向预防、治疗、护理、康复一体化保健服务转变的重要手段[7]。《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要求在2020年创建1400个健康促进医院[8]。健康促进医院是现代医疗机构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医学社会化而提出的,并由过去单一的医疗型向促进健康、提高生民质量的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化的现代医疗服务模式[7],其中对医院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调查显示,医院护理人员缺乏基本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对于某些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的知晓率在职称和学历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90%的问题的知晓率差异与被调查者年龄无统计学意义。而且只有2个健康教育基本理论知识知晓率超过50%,知晓率最高的问题为健康的概念,为78.51%。最低的仅为16.20%。说明医院缺乏对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工作,护理人员也没有通过自学等方式获得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对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和技能了解很少。在护理人员对医院健康教育的认知方面,85%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加强医院健康教育工作,把健康教育融入到诊疗的各个环节,并成立专门的健康教育管理部门负责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说明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已经认识到医院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对医院患者、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的需求有明确的认识,这与姜霞[9]的研究结果不同。接近60%的护理人员认为患者每次接收健康教育的时长应该在5~10min,超过60%的被调查者在日常工作者针对患者健康教育时长为5~10min。这提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在制定医院健康教育规范中,应考虑针对个体健康教育时长应为5~10min。对于医护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的阻力,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医护人员缺乏相应的健康教育技能,部分被调查者认识不清,认为医院是治病救人的机构,不应该重视健康教育,因此加强医护人员“健康教育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10]和健康教育技能培训应得到医院广泛重视。综上所述,该研究认为,一是医疗机构要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理论及技能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医院健康教育的主体作用。护理人员通过健康咨询工作,帮助患者解除心理障碍,了解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等知识,提高病人防病治病的基本知识水平。这些工作对于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健康恢复,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及医院管理水平将起到积极作用;二是医疗卫生机构要制定护理人员规范的健康教育制度,通过合理的途径、规范的方案开展医院健康教育;三是医院要把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纳入周、月、季度和年度考核,通过监督评估、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切实落实医院健康教育相关制度,真正把健康教育融入到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的全过程[6];四是医院要因时、因地、因人地开展个体化和大众化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活动,切实把医院健康教育作为患者诊疗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齐玉梅,王生锋,王桂华.湖北省农村医务人员健康教育现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2):30-31.

[2]吕姿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M].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71-172.

[3]黄津芳.医院健康教育的科研方向[J].南方护理杂志,1997,4(6):14-16.

[4]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3年甘肃省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4-04-09)[2014-12-01].

[5]马骁.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2.

[6]迟晓琳,纪军传.开展医院健康教育的思考[J].青岛医药卫生,2004,36(5):374-375.

[7]潘岳松,郭秀花,田向阳,等.健康促进医院的发展历程及其展望[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11):721-724.

[8]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EB/OL].(2014-04-15)[2014-12-01].

[9]姜霞.浅谈医院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1,8(8):119.

日用化学与健康论文篇9

论文摘要: 随着当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显得愈发重要和急迫。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多重建设,这项工作的合理安排和大力开展必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贯彻落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心理辅导和干预外,校园文化作为营造和谐校园环境、承载心理教育氛围的手段和载体,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起着重要的渗透作用,能够使大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接受隐性心理健康教育。

1.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

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知识层次、较大发展潜力、较强创造能力的群体,新时代的大学生担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入贯彻和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大学生除了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德修养外,还具备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等人对心理健康给出了十条标准,分别是: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充分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价;生活的目标能切合实际;不脱离现实环境;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能适当地宣泄和控制情绪;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对个人基本要求作适当的满足。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而且处于青春期末期,正是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发育由不成熟迅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加之突如其来面临的复杂人际关系、激烈竞争、快节奏生活等,容易受到心理冲击,产生心理波动。

据报道,在大学生群体中有17%出现焦虑症状,14%出现抑郁症状,12%存在敌对情绪。大学生中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不适的困惑心理,就业压力造成的过度担心的心理,缺乏自信心和学习紧张的心理,贫困生的自卑心理,恋爱、情感问题引发的心理等方面。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呈现出日益严重的发展态势,他们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心理存在障碍,具体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惧、抑郁、精神衰弱等症状,更为严重的还有可能引发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出现,这些不仅严重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人格成长、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而且给学校、家庭及全社会带来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2.校园文化的含义

和谐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究其含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论点。狭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的课外文化,包括学校舆论风气、人际关系、校园环境等。而广义的校园文化则是指学校的整体文化,包括校容校貌、教学内容与管理制度、全校师生的共识及所遵循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标准,特有的浓烈而持久的精神氛围,等等。

3.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多重建设。只有将这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达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的,完成建设健康校园文化的任务,起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3.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化形态,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建造和设置的各种物质设施和环境的总称,它映射着整个校园文化的历史积淀水平和文化发展样式。校园物质文化主要包括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校园环境、教学设施、活动场所建设等,它是育人方略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首先,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立足之本。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重视校园地理位置的选择,充分发挥自然环境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合理布局校园内部区域结构,遵循科学规律,打造功能划分合理、学习生活便捷的区域结构,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重视校园绿化工作,营造优美的环境,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其次,塑造富有感染力的校园景观是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点睛之笔。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通过建造雕塑等来传承学校的悠久历史,凸显景点的纪念意义,激发学生进取、拼搏、团结的情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通过设置景点来蕴含丰富的哲理,启发学生的思维;善加利用校园的一草一木,塑造学生的人格品质和良好素质。最后,建造现代化的场馆设施是校园物质文化的坚实之根。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健全图书馆强大的功能,建立现代网络管理系统,分门别类完善和规整图书馆数据库,使学生在课堂之外能够进行自我补充、开阔视野,为学生学习和科研提供详尽的信息和资料;修建功能齐全的大型体育场馆,为学生日常体育锻炼和运动素质的提高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便利条件;建立实验室或实践基地

,使之成为高校培养适应社会所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和高校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基地;完善现代化校园网络,进而满足教学科研和办公现代化的需要,满足大学生快捷多样地汲取知识的迫切需求。

科学研究证实,人的心理是受客观环境制约和影响的,大学校园物质文化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状态起到一种隐性的引导和影响。因此,从育人理念的视角来看,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便具有陶冶熏陶功能、审美与美育功能、内化与自我教育功能。大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最终能够达到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使他们的思想得到升华和成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健康的心理状态的目的,产生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影响,起到内化和促使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作用。

3.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的精神存在和精神价值,是校园显性和隐形文化的有机结合,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校园精神文化包括校园精神、发展目标、意识形态文化、第二课堂活动、教师人格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大学生课堂的拓展和延伸,通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能够对大学生起到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增长见识、展示自我的作用。大学生在参与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提高相应的能力,开阔视野,扩大人际交往范围,锻炼人际交往技巧,与志同道合者结交朋友,培养健康积极的精神风貌,从而降低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或在出现一定心理问题时缓解不适感。

随着网络的普及,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既有积极的影响又有负面的效应。积极影响包括促进大学生全球意识、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意识的强化,促进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的健全,促进大学生民主、平等意识的提高。其负面效应则包括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动摇其固有价值观念,影响其精神意志,扭曲其交际心理,并误导大学生对信息的选择。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千方百计占领网络这一主要精神文化建设阵地,使其发挥积极影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此外,校园体育文化、校园生活事件及校园心理剧等都对大学生心理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3.3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校园制度文化指的是学校组织文化的制度部分,属于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和严格遵守的文化类型。校园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组织中各种条例化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纪律准则,以及学校组织中无形的习惯、规范、传统、风气、价值观等。

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能够对大学生行为起到强制性作用,从而使学生培养严密的组织纪律性、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符合身份的规范行为;能够保障校园文化建设其他方面的实施,保障学校稳定的秩序,以及校园内的平等;能够以条令条例的形式制约大学生的言行举止,以保证校园教学活动、生活秩序的顺利进行。可见,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保证,也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起到重要的限制和规范作用。

综上所述,高校校园文化属于育人环境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建设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必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重要的辅助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毅静.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国成人教育,2006,(7).

[2]廉海明,高立威.大学生心理现状及研究.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1,(4).

[3]刘昌盛.关注大学校园潜伏的危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国电力教育,2009,(147).

[4]吕业文.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

[5]苗存龙.创建适宜人才成长的校园物质文化.人才资源开发,2010,(6).

[6]王婷.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3).

[7]孟沛.浅析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6).

[8]白彦民,王嘉惠.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科教论坛,2009, (4).

日用化学与健康论文篇10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文化;初中生心里

一、传统的校园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其局限

初中生心理健康是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自身内部(如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等)及其自我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在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个性特点的前提下,以促进初中学生心理健全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咨询和治疗等途径,使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教育活动。传统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以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或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展开,所采用的典型技术就是心理操作,即通过心理调适来预防或矫治人的心理问题。

个体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传统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过分依赖心理操作技术,忽视环境因素对心理健康的作用,导致在心理调适过程中难以排除环境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因此,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在使用传统心理教育方法和技术的同时,尽力控制环境因素势在必行。

二、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生态系统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于1993年提出。该理论认为个体发展受到自身与其周围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进一步扩展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把人们生活在其中的环境看成一个复杂的行为系统,并根据其对个体影响程度,由内向外依次分为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宏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历时系统五个子系统。环境不是静止的力量,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是一个“动力变化系统”。构成生态环境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其中任何子系统的变化都会波及其他子系统,进而影响到个体的行为和发展。通过对环境影响的详细分析,能够找到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进而为及时、有效的干预提供相关的信息。

三、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新举措

生态系统理论把个体生活其中并与其相互作用的环境分为五个子系统,扩展了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也为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营造良好的环境指明了方向。

1.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庭,是其成长和发展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甚大。因此,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微观环境尤为重要。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也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如果师生之间关系和谐,学生就可以心情愉悦地学习知识、享受生活之趣。如果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矛盾重重,则会使学生注意力涣散、胡思乱想,既影响学生学习、破坏学生心情,也会给其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造成心理不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师生间的理解和信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如果说学校是学生的大家庭,那么班级就是学生的小家庭。班级文化对学生的心理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打造一个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关心同学、共同奋进的互助集体。在这样的“小家庭”中生活,每个学生都心情舒畅、困有所助,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完善学校基础设施,美化校园环境。环境对人的情绪和行为影响甚大。生活于山清水秀、风景优美之地会油然而生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之感,从而使人情绪愉快、精神焕发。相反,身处污秽、嘈杂的环境之中会使人心绪不宁。因此,美化校园环境,营造优美、舒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大有裨益。校园环境的美化可以从完善基础设施、种植花草树木、修建人工花园和清洁校园卫生等方面展开。

2.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教育须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要想深入地了解学生,除平时观察和交流沟通之外,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也极其重要。而且家长和教师之间的联系作为学生成长中的系统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有必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只有向家长全面了解学生的具体状况和发展潜能后才能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与家长交流既可以了解影响学生发展的家庭因素,又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调节其心理困扰,预防其他心理困扰的发生。

3.全面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社会文化、习俗和法律等作为学生成长的最外层环境,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儿童的发展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素质教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促进学生各种智能的全面发展也是智能多元理论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些都已成为一种社会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与社会文化的要求一致,将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学校的培养目标背离社会文化的要求,学生就会产生不适感和抵触心理,长此以往将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消极影响。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需要学校积极落实新课改的要求,保证学校各项举措与社会文化的总体要求具有同步性。

4.关注突发事件给学生心理带来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