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音乐毕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7 13:23:19

学音乐毕业论文

学音乐毕业论文篇1

音乐与舞蹈艺术表演专业是实践与舞台表演艺术,是以展现舞台艺术效果,达到表达艺术内容为目的的形态艺术,表演者须在一定的条件、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艺术作品的二度创作,展现思想与技能相结合的成果。因此,其学科特色即注重舞台表演与社会实践的客观规律。作为音乐、舞蹈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在其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中,以举行音乐会、舞蹈专场表演为其设计内容,并结合撰写艺术实践体会、学习心得、社会调查报告等,使毕业生进行全方位的专业展示,完成一套更符合音乐舞蹈艺术表演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而不要求其单一的以撰写毕业论文为改革方案,这样的探索举措比较符合其专业特点,也具有现实意义。

一、指导思想与相关分析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环节,在培养本科生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贵州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本科学生必须在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即本科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一次综合考核与展示,体现学生在知识运用能力、专业技能以及独立工作能力方面的素质状况。

鉴于音乐舞蹈学院大多数学生写作基础较差,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往往大多学生写论文都是走捷径,网络拼凑,形式应付,没有起到论文撰写的实际作用,很难达到毕业论文撰写的真正目的。另一方面,音乐舞蹈专业其专业形态属于表演类型,学生从进校至毕业的专业课程均根据舞台表演实施教学,各专业教学计划及其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生专业表演技能和艺术实践能力进行培养(理论、作曲专业除外)而制定的,舞台实践的环节显得非常突出和重要。基于前述两个方面的考虑,为了有效贯彻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贯彻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为了给学生以非常必要的舞台实践机会,有必要将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为以专场(音乐、舞蹈)专业音乐会、表演汇报会为主,并与撰写专业学习总结(体会)、艺术实践感想、社会调查报告相结合进行的模式。

二、实施内容与具体操作

音乐舞蹈学院目前所设三个专业方向,即音乐表演(含作曲理论、少数民族特色专业)、音乐学(含民族音乐、音乐普修专业)、舞蹈学。从专业方向分析,基本可以分为形态表演和理论创作。由此,毕业论文(设计)改革分两种模式实施:i)理论性质的专业(民族音乐学专业、音乐理论、音乐学理论选修专业)撰写毕业论文,按学校毕业论文要求实施。2)表演性质的专业(含音乐表演、民特、作曲、音乐学声乐普修、音乐学器乐普修、舞蹈学)实施专业表演(音乐、舞蹈)汇报会并撰写专业学习总结(体会)、艺术实践心得、调查报告的模式。其中,作曲专业学生完成音乐作品创作并演示。具体实施由教研室负责。作曲理论专业由理论教研室指导,表演专业类由声乐、器乐(钢琴、民乐、西乐)、音乐学、舞蹈教研室组织实施。

设计内容包括:

1.音乐会的表演形式可为独奏、重奏、合奏等,音乐学(音乐普修方向)专业的毕业汇报音乐会以重奏、合奏为主。音乐会要有详细的节目单及参加演出的学生名单和指导教师名单。

声乐、器乐、音乐学普修专业学生音乐会(设计)表演可以三种方式进行:1)个人独唱、独奏音乐会(由专业教师推荐教研室讨论同意专业突出的毕业生举行,音乐会演唱作品在8~12首之间)。2)以本教研室毕业班为年级组织的分场音乐会,每场音乐会3~5人。3)自由组合组织音乐会,个人演唱、演奏作品3首。

每场表演汇报会当场给予学生表演成绩评定,教研室安排评定小组,评定小组由5人(含组长1人)组成,均为讲师及以上职称。成绩由教研室根据本教研室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毕业生要撰写2000字以上的四年专业学习总结(或心得),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分初稿和定稿完成,初稿要有指导教师的红笔批改记载,撰写完成后,教研室要组织指导教师进行交叉评阅,成绩评定由教研室组织评定。结合汇报表演成绩,评定最终成绩,由教研室主任填写。最终要填写《音乐舞蹈学院毕业生艺术实践系列活动意见表》(内容包括毕业设计计划表、指导过程记录表、毕业设计音乐会、舞蹈汇报会评分表等),按一式二份制作交教务处存档。

2.舞蹈专业表演汇报会。教研室根据舞蹈专业毕业生人数及学生表演状况确定表演场所选择。每个学生汇报表演涵盖‘‘基训、民间舞、剧目”三个部分。教研室制作节目单成品,节目单供演出及存学生档案用。学生存档节目单一式二份。表演汇报会后给予学生表演成绩评定,教研室安排评定小组,评定小组由5人(含组长1人)组成,均为讲师及以上职称。成绩由教研室根据本教研室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制。毕业生要撰写2000字以上的四年专业学习总结(或心得),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分初稿和定稿完成,初稿要有指导教师的红笔批改记载,撰写完成后,教研室要组织指导教师进行交叉评阅,成绩评定由教研室组织评定。结合汇报表演成绩,评定最终成绩,由教研室主任填写。最终要填写《音乐舞蹈学院毕业生艺术实践系列活动意见表》,按一式二份制作交教务处存档。

高校教学改革研究

理论作曲专业由理论教研室负责组织,包括民族音乐学专业及其他专业选择撰写毕业论文的,按程序进行论文写作、指导、答辩工作,完成的时间按学校毕业生毕业论文相关规定进行。

作曲专业的论文撰写,分两类进行:其一,毕业生指导老师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根据专业特点提出创作要求,学生写作毕业作品(范围可涵盖器乐、声乐、舞蹈等音乐作品),并写出创作感想以及技术分析,进行作品展示。指导教师对作品进行评判、评语,教研室做出结论并按五级制进行打分。其二,学生可选择撰写音乐理论的相关毕业论文,完成的时间按学校毕业生毕业论文相关规定进行。

音乐舞蹈学院以2011届、2012届试行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案,以本文方案执行。其中2011届学生为106人,举行音乐会10场,参加学生54人,舞蹈专场演出1场,参加表演人数48人。撰写论文即答辩4人(篇),撰写学习总结、专业学习心得102篇。2012届毕业生133人,举行音乐会11场,参加学生76人,舞蹈专场演出1场,参加人数40人,撰写论文即答辩15人(篇),音乐作品创作2人(件),撰写学习总结、专业学习心得118篇。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毕业设计,学生普遍积极性得到很大的调动,他们均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将自己四年的专业学习展现在舞台,展现给所有的老师和同学,反应和效果良好。结合学生所学专业进行分类处理,音乐理论专业的学生也充分体现其理论研究的特点和水平,所撰写的两篇民族音乐理论论文,评选为我校毕业生优秀论文并发表。

尤为突出的是两场舞蹈专场在贵阳大剧院演出,面向社会,充分地展示了民族大学教学水平与教学成果,省政府有关领导、各专业院校和团体的专家老师到现场观看演出,对晚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特别是一些专业院校的专家同行,得知我院以此方式作为毕业生毕业(设计)的方案,都予以很大的关注和讨论,并认为这对各有关专业院校毕业(设计)内容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探索与改革。其中,贵州财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舞蹈专业等学院已经借鉴我院的经验对毕业(设计)方案进行了改革试行。由此可以认为,以一套完整的毕业生毕业(设计)方案为探讨的改革措施,将会对艺术专业院校的音乐舞蹈类学生毕业论文(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

学音乐毕业论文篇2

音乐表演专业隶属于现在的音乐与舞蹈学院,作为曾经艺术系四个专业中唯一的音乐舞蹈类专业,在之前的发展都是较为缓慢和不健全的。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音乐表演专业如今已经成为了音乐与舞蹈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为百色学院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主要是从课程设置、实习基地建设、毕业音乐会、教师教学观摩音乐会和教师音乐会、学生专业比赛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建设的。

一、课程设置

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结合调研结果以及本专业岗位的社会市场需求,以实践式课堂与舞台相结合为主要教学模式,从2015级开始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在课程设置方面减少部分不适应发展的理论课程,调整部分实践课,新开设部分实践课,探索新的教学途径,不断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促进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调研反馈结果以及岗位能力的要求,对2015级音乐表演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做出了以下调整:

精简课程,删掉或者整合部分理论课,减少学时学分。如删复调课,整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和歌曲写作课为曲式分析与歌曲写作课,将舞蹈方向的乐理和视唱练耳课整合成乐理视唱课等。

优化课程,增加特色课程,总体课程结构更加合理。将原有的舞台表演艺术课升级,并更名为作品排演课。夯实理论基础,增加少量课程,如声乐作品赏析、器乐作品赏析、音乐论文写作等。

技能性课程比重增大,实践性学分比重明显增加。

通过开设的课程或者在课程内容中体现,如民族特色课程有原生态艺术表演,作品排演,壮、苗族舞蹈,瑶、彝族舞蹈等,红色课程有红色歌谣赏析等。

通过毕业演出检验学习成果,演出内容部分体现出民族性的特色和革命性的特色。

二、完善基地建设

为加快音乐与舞蹈学院转型发展,提高音乐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舞台表演和演唱能力,熟悉舞台表演的流程,了解舞台设备的使用等,2014年百色学院与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原有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甲乙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分别从合作办学,共同育人,合作就业,共同发展提升合作水平。其中,合作办学作为继续深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聘请相关业务骨干为客座教授或者实践指导老师,对比赛、演出等进行指导,共同参与音乐表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共同育人作为选拔一定的优秀学生可以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同时,根据实践经验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尝试新的教学改革,逐步丰富与合作单位的合作内容,提高合作水平,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果;合作就业作为录用我院优秀本科毕业生,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可以举办专场音乐会、舞蹈专场、特色文艺演出等,还可以进行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演出、作品创作,同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开展合作,为服务地方和发扬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通过近年与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的合作以及大量的舞台艺术实践,使得音乐与舞蹈学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艺术视野更加宽广,艺术审美和舞台演出层次得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较以往有较大提升。由于学习歌舞团的不少原创节目或经歌舞团教师指导过的参赛节目,在各类比赛中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们的舞台实践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总结的经验告诉我们,今后必须继续保持互利共赢的合作思想和指导原则,继续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和资源共享,继续加强双方人员往来和沟通,建立形成一套更加牢固顺畅的合作机制,把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挖掘优秀的民族资源,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

三、改变毕业论文的形式

将毕业论文以论文答辩和写作的模式,改成论文写作和音乐会并存。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进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有其专业特殊性和特殊要求,为更好地体现这一专业特色,促进学生业务学习,在经过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音乐表演毕业论文(设计)以毕业音乐会(舞蹈专场)形式为主,论文撰写(理论研究)形式为辅的方式进行。音乐表演的毕业论文(设计)采用举办毕业音乐会(舞蹈专场)或撰写毕业论文(理论研究)的形式进行。

毕业音乐会(或毕业舞蹈专场)具有专业学术性质,是学生表演水平及组织排演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完成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既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思想性、创造性、学术性、专业性与艺术性的特点,注意突出红色、民族和边疆的独特资源优势和应用型人才办学特色的要求。围绕选定曲目(剧目)、指导、中期检查、评分、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指导教师要了解与检查筹备毕业音乐会(或毕业舞蹈专场)工作的实施情况,组织质量检查活动,做好毕业音乐会(或毕业舞蹈专场)工作的总结等。并要符合如下要求:

(一)应设置一定的准入条件

根据专业主修学生第五、第六学期专业课的平均成绩划线,后15%的学生不具备开音乐会(舞蹈专场)的资格,只能以论文撰写(理论研究)的方式作为毕业和取得学位的重要条件。

(二)学生自主原则

学生举办毕业音乐会(舞蹈专场),要综合运用所掌握基本知识和表演技能,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策划、组织、统筹、排演一场具有专业性质的毕业音乐会(或舞蹈专场)。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给予必要指导,但主要以学生为主。

四、建立教学观摩音乐会制度和教师音乐会制度

在各项改革的内容中,教师教学观摩音乐会是属于从教师的层面自己进行改革,提倡教师每年举办一次教师教学观摩会,形成长效机制,以此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风、学风,形成学术氛围浓郁的良好教学环境。观摩音乐主要是提高教师对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对自己近段教学集中的展示和检验,是能较客观的体现出教和学的成果,同时也是一次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良好机会。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一)规范音乐会的内容和形式

对于音乐会的曲目要求、演唱水平、海报节目单制作、服装装扮等各个方面,教师要严格把关,精心设计。

(二)实行奖励性政策

鼓励教师举办教学观摩音乐会、教师音乐会等形式的音乐会。对于超过每年举办一次的教师,每次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音樂会后总结

音乐会后教研室对音乐会中间出现的问题和值得大家学习的方面都要及时进行总结,不断在改进中提高音乐会的水平。

通过改革观摩音乐会、教师音乐会,教师和学生都收获了知识,也发现了问题,同时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水平,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丰富了学生的舞台经验。

五、设置专业比赛项目

百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目前的能够参加的唯一声乐或者舞蹈比赛项目就只有学校一年一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的歌手比赛或者舞蹈比赛。但这两个比赛形式都是在全院的范围内进行的业余比赛,就是说对于学习歌唱和舞蹈专业的同学要同其他学院的业余选手进行比赛,这样跟其他学院的同学就没有可比性。基于这样的考虑,建议二级学院在院内举办专业性较强的比赛项目。

具体比赛规则如下:

(一)每年举办一届声乐类和舞蹈类专业比赛

争取由学院团委举办,提高比赛规格,扩大比赛影响,将比赛与红色合唱团一起打造成学院的精品项目、特色项目,为百色学院实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添砖加瓦。

(二)由各教研室制定科学严谨的比赛规则

声乐和舞蹈教研室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讨论之后决定改变以往比赛不够严谨和规范的行为,制定出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的比赛规则。

(三)实行奖励性政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学音乐毕业论文篇3

【关键词】良好音乐素质教育 学前毕业生 就业 帮助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19-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学前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其中素质教育是学前教育的关键环节,而音乐素质无疑是其诸多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前教育毕业生来说,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音乐素质才能够在学前教育工作当中给予孩子优秀的教学,才能够让孩子的音乐素质有所提高。

一、良好音乐素质是学前教育毕业生优秀素质的重要内容

学前教育这一专业需要具备诸多方面知识,如写作、绘画、制作等,因为其教育对象是从未受过正式教育的学前儿童,该阶段儿童各方面都处于萌芽状态,需要对其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因此,要想对儿童进行良好的教育,需要学前教师具有良好的相关素质。而具备这些相关素质,就是学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所在。

良好的音乐素质是学前毕业生的重要素质之一。首先,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不管学习哪种专业的人,不管从事哪种职业的人,音乐可以陶冶情操,音乐可以缓解疲劳,音乐可以促进人们心理健康发展等。其次,对于学前毕业生来说,良好的音乐素质更加重要,因为音乐素质是当前素质教育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想对儿童进行良好的音乐素质教育,并取得理想的效果,首要条件也是最为关键的条件就是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因为教师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二、学前教育行业的现状

当前,学前教育这一行业蒸蒸日上,幼儿教育机构不断开设,但就当前形势来看,私人幼儿教育机构逐渐专业化,社会责任感逐渐增强,对于毕业生就业来说发展前途与相应待遇也在不断上升。而公立幼儿教育机构更是由于其经济、管理等各方面的条件相对优越,造成了其编制难求的紧张局势。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学前教育毕业生要想顺利进入幼儿教育机构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其综合素质需要不断提升,其中良好的音乐素质大大有助于其就业。

音乐来源于人类日常生活,其素材、形式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音乐这一形式,可以大大激发人类个体的创造力,就学前毕业生而言,对其进行良好的音乐素质教育是必要的,因为,面对当前如此激烈的就业竞争,拥有良好的音乐素质是其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良好音乐素质教育对学前教育毕业生的帮助

(一)良好音乐素质教育有助于学前教育毕业生内外兼修

对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其情感的陶冶,而且有利于其审美能力的提高。毫无疑问,音乐是有效培养美感的众多艺术手段之一,通过音乐审美这一教育手段,可以生动形象地对学前教育毕业生进行可感知的审美教育。关于审美教育,对于学前教育毕业生来说,音乐教育是其最佳的途径之一。音乐有动听的旋律,有鲜明的节奏,有优雅的曲调,甚至还有美妙的故事在音符里面,诸如这些特点都可以十分自然地激发起其对音乐的喜爱,在其喜爱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教育,既直接明显,又会产生事倍功半的功效。

审美能力的提高需要学前教育毕业生的积极理解,而情感的陶冶则更加需要学前教育毕业生的正确理解。音乐的美是看得见的,音乐的美是听得到的,但情感则是看不见、听不到的,因此,通过音乐教育对学前教育毕业生进行情感方面的陶冶,从根本上需要其耐心地、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当中。在此基础之上,学前教育毕业生不仅在思想认识上对音乐有进一步的理解,而且还会在外在气质上表现地更加优秀,因此良好音乐素质教育有助于学前教育毕业生内外兼修,在激烈的竞争之下,拥有良好的气质,是学前教育毕业生的重要砝码。

(二)良好音乐素质教育有助于学前教育毕业生缓解生活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音乐可以使人的神经兴奋起来,音乐可以使人的思想压力有所减轻,音乐甚至可以对人的心理疾病有所医治。现在对于心理疾病的医治方法当中,音乐治疗法是运用十分普遍的一个方法,如对睡眠不佳的患者,可以让其多听一些节奏较慢,曲调柔和的音乐,如对有些抑郁的患者,可以让其多听一些节奏欢快,情感丰富的音乐等。

(三)良好音乐素质有助于学前教育毕业生团体意识的培养

当前的毕业生是80后与90后,经历了计划生育,大多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因此,在缺少伙伴的成长经历下,团体意识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而音乐是对其进行团体意识培养的有效手段,而这整个意识培养过程当中,学前教育毕业生思想意识上的改变对其今后所从事的幼儿教育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借助音乐教育这一内容可有效培养其团体意识。

如对其组织合唱比赛,在比赛准备过程当中,要有效使得学前毕业生通过歌曲的排练需要收到节奏、音量、旋律等的限制,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去演唱,同时,还要与其他同学保持一致。不论是准备过程还是比赛过程当中,学前毕业生都从中受到了限制与启发,这无疑对其纪律性、团体意识有良好的培养作用,学前毕业生可以从中切身体会到了团体这一概念的存在与团体这一概念的重要性。

之所以如此重视团队意识的培养,是由于用人单位在选择毕业生时,该意识是重要参考素质之一,对于学前毕业生而言,其参加工作后能否与其他幼儿教师及相关领导顺利合作,直接影响着其工作能力能否充分发挥。

四、总结

由以上论述可见良好音乐素质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可见良好音乐素质教育对学前专业的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就不难理解良好音乐素质教育对学前毕业生就业的帮助。总而言之,良好音乐素质教育对学前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要重视学前毕业生的良好音乐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日)铃木镇一.儿童早期音乐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学音乐毕业论文篇4

【关键词】艺术硕士教育 调查问卷 课程设置 学生反馈

“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记录与比较”项目是在教育部批准艺术硕士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教育初始时期,试图通过对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状况在教学、学习以及课外交流活动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以得到量化分析结果的跨学科研究课题。采用数据采集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国高等院校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体系的教学、课程设置、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和学习状况的主观意见反馈做第一手资料的信息收集和分析,是该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数据收集和分析目的是除了常规的理论研究之外,规范和改善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微观体系,从量化的参数分析结果研究该体系是否能够达到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对艺术硕士教育目标的要求;研究艺术硕士教育体系各个环节中的关键元素如何对教育成果产生影响;研究教学中的主要角色教师和学生在通过一个教学周期的学习和教学之后,对整个艺术硕士教育直观的综合印象产生了哪些变化。

一、调查问卷的背景

此次学生跟踪调查问卷是接续第一次调查问卷的思路,针对第一次问卷的分析结果和倾向性结论设计而成。学生是艺术硕士教育的受体,针对教育的主观感受能够最直接地反映浅表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进一步深入分析的切入点。这次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依据项目立项的研究意图,多方面地触及硕士研究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之后对学校教学和学习方面相关问题的想法和态度。综合学生问卷、教师问卷和其他数据采集的分析结果,完成一个初步的、基于实际接触得到的数据分析报告,同时为建立进一步分析课程设置数学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此次调查问卷发放的时间在2014年。调查的目的是,直接了解学生经过音乐演奏专业硕士课程学习之后,对教学体系中的具体问题的直观感受和评价。调查问卷发放的对象是2012年入学的音乐表演专业(包括钢琴、声乐和器乐演奏等专业)艺术硕士研究生。这种抽样调查的方式简单易行、问卷制作的封闭式问题对调查对象完全一致、分析归纳数据简单准确,与项目最终的目的比较吻合。这次问卷发放的范围覆盖了全国范围内的39所院校。

第二次问卷在全国范围内选择39所院校中的钢琴和声乐专业的艺术硕士学生。调查问卷共发放了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5份,有效率占97.5%。

二、调查问卷内容

调查问卷一共分为十个问题。前五个问题涉及学习的感受和收获。第一个问题即“艺术硕士阶段学习与本科阶段学习的最大差异”,从“课程深度、考试要求、学习目的性、没有差异”等方面了解学生从本科到硕士阶段对学习差异的综合感受。这是一个多选题。问题设置的目的是试图得到经过两年学习的学生对艺术硕士专业课程的直观反映。四个选题的设置也是通过一个先期阶段调查之后得到具有比较典型问题的回答。再次在问卷中设置,是想进一步确认这些问题存在的普遍性。

第二个问题也是一道多选题,即“你认为表演能力的提高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A技术技巧、B作品理解、C创造发挥空间、D稳定心理素质、E音乐会项目设计”。这个问题是针对艺术硕士教育培养目标具体体现在那一个方面而设。尽管最终的考核形式会以演奏和论文的方式,学生在学习阶段的收获会有侧重。这些问题能够反映出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第三个问题即“毕业音乐会能否全面反映艺术硕士学习的真实收获?A全面反映了学习成果、B需要论文的理论补充、C部分反映、D差距很大”。毕业音乐会是音乐专业表演专业艺术硕士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和演奏技艺的最终呈现方式。各个院系艺术硕士教育对表演实践和理论学习各有侧重。这个问题目的是从学生的角度如何看待毕业音乐会的考核效果。

第四个问题即“专业理论课对表演的帮助在哪几方面?A 更容易理解作品、B 使表演更趋理性、C 更容易记忆作品的演奏要点、D与提升表演水平关系不大、E 更好地把握作品整体结构”。这个多选题涉及到了目前表演专业艺术硕士课程设置与表演实践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先期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对于理论课与实践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做过理论上的分析。该问题是想得到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五个问题即“专业(实践)课是否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尖锐直接的问题。同第一个问题类似,是一个能够从数据上得出直接结论的问题。有的时候简单直接的感受更能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直逼问题的实质。

后五个问题则侧重了解课程设置的几个特定内容。第六个问题,“选修课的必要性”。选修课是一个充分体现教学理念特点和个性化培养学生的一个衡量指标,也充分体现了各个学校在教学方面的课程设置和师资状况的配置。第七个问题,“列出对自己能力提高影响最大的三门课程”。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范围做比对。设置的目的是试图证明最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分类。是否存在理论与实践、宏观与微观、教师与学生之间等各种分类关系在学生中的影响。第八个问题,“你认为毕业论文的作用:A 音乐会作品的文字阐释、B表演技能提高的理论阐释、C 艺术硕士学习的全面总结、D与专业表演关系不大”。毕业论文是表演艺术硕士衡量毕业学习成果考核毕业成绩的另一种重要形式。相对于原来理论硕士学位的学习,毕业论文的地位可能具有了新的位置。这个问题是艺术硕士教育从尝试到成熟过程的一个标志。特别有意义的是毕业论文与毕业音乐会之间的关系。第九个问题,“艺术硕士学习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哪几方面?A提高音乐表演技能、B事业进步的阶梯、C就业的需要、D走一步算一步”。这是一个单选题,目的是考察学生经过阶段性学习之后,对自己学习的前瞻性判断,同时,考查学生学习的功利性。第十个问题,“简短一句话,说一说艺术硕士学习的感受”。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往往最能够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想法,可以套用前一题的四个选项。也就是,回答问题的性质基本上可以用第九题概括艺术硕士学习必要性的具体体现来归纳。

三、调查问卷数据简析

“学习的目的性更强”与“考试要求”占回答比例最多的两个选项。这说明艺术硕士阶段学习的方向性更强,动力更加明确。课程深度差异的比例并不占优势。当然,这与问卷没有做学校之间差异性区别有关系。

第二题中“创造发挥空间”和“稳定心理素质”这两项比较少。“技术技巧”的提高占有绝对多数。这说明我们大多数被试学校的学生对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基本上给予了正面的肯定,那就是提高学生的表演实践能力。“作品理解”和“音乐会项目设计”这两项的衡量标准一个是思考方式和处理方式的改变,一个是处理大型项目的筹划能力。从这方面能够看出,教师对学生学习素质的正面影响和学习能力的细节方面的注重是值得肯定的。第三个问题,毕业音乐会在艺术硕士学习中,既是一个学业上考查技术技巧的方式,又是一个体现学生综合素养的时刻。同时各个培养院校对毕业音乐会的认识也存在差异。A和C项近70%的学生给予了毕业音乐会的正面肯定。B项其实是我们认为毕业音乐会在音乐表演专业艺术硕士学业中的真实功能,也就是理论与实践之间更侧重后者的地位。可以看出给予这项认可的人数只有20%,甚至还有相当部分回答认为毕业音乐会并不能如实反映学习的成果。

在涉及到作品分析、表演控制、音乐演奏记忆和作品整体结构把握等学习的四个方面。回答基本上肯定了理论课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有近40%的人给予了负面的回答。理论课与表演艺术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还有进一步密切和完善的空间。对选修课的正面肯定其实是对表演专业个性化教学的一种期待。

毕业论文的要求曾经是艺术硕士学习要求中的热点问题。从问题的回答来看,对于毕业音乐会的认识的回答比例比较吻合。毕业论文与毕业音乐会之间的关系的确是教学和学习两方面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回答第八题时,大约有超过50%的学生都将此作为了多选题,也就是选择了两个以上选项做勾选。这一方面说明当时设计问题的时候不够严密,同时也说明学生毕业之后面临的事业选择的压力。设计此题的意图,是想将学习的动机进行各个层次上的剥离,试图在新的就业和事业升级的形势背景下,考查学生学习的动机。

最后一题的回答结果:A 项占36%的回答认为艺术硕士的学习提高了音乐表演技能;B项 87%的回答涉及了事业进一步发展;C 项80%左右的回答涉及了就业;D项几乎没有回复。四个方面的回答比例恰好能够佐证上一个问题的空缺。

这个科研项目立项初期的计划,就是对所有采集的数据做初步的归类整理、归纳和浅层次上的分析,不做结论性的结语。这份学生调查问卷的初步数据统计,比较明确地说明了经过一个周期学习的学生对当前表演专业艺术硕士教育的直接想法。这些多样的想法和态度已经顺着问卷设计者的思路归拢成为一组组目的性和方向性明晰的数据,为建立数学模型做系统的分析提供了一些可靠的依据。

(注:本文为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重大项目“音乐专业艺术硕士教育记录与比较”,项目编号:008-105564GK196)

参考文献:

[1]张忠华.关于大学课程设置的三个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11(6).

[2]李占秀.艺术硕士(音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与思考[J].音乐创作,2012(6).

学音乐毕业论文篇5

[关键词]音乐教师 职业化 专业技能 综合素质 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刘红侠(1972- ),女,河南西峡人,信阳师范学院音乐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音乐艺术。(河南 信阳 464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069-02

随着音乐教育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基础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需要,以及为高师院校输送较好音乐基础的生源,突显出音乐教师的能力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既而显现出高师院校培养出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音乐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单一,综合知识贫乏,综合能力薄弱等问题。上述问题,既有认识层面的问题,也有培养策略层面的问题;既有教育机制的问题,也有教育体制的问题。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转变培养观念,丰富培养内容,明确培养目标,完善评价机制,保证培养质量。

一、音乐教师职业化综合素质培养现状

近三十年来的中国教育,在取得相当成功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已经是触目惊心,旷古未闻,原因既在教育背后的大环境,更有教育内部的小环境影响。

(一)教育理念僵化落后

传统的教育模式,僵化的应试体制,落后的师资配备,封闭的教学管理,固守的教育体系,不平衡的经济状况和地区差异的文化环境等诸多因素,导致各高师院校在培养音乐专业学生时,教学计划制订、设备配套建设、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法的运用、各专业之间联系、教师的配合、教师职责和业绩的评价等延续传统的僵化的理念。上至院系领导,下至各科教师,都习惯于原来的方式和方法,顺延固有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模式,上行下效,相互默认,心照不宣。而这些僵化落后的教育教学理念,严重制约着音乐教师职业化综合素质培养的发展。

(二)中小学音乐教育师资、器材匮乏

1.音乐教育师资匮乏。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使得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中小学之间的音乐教师匮乏,高师院校毕业的学生,宁愿去城市不去农村,宁愿去东部沿海不去西部内地,宁愿去中学不去小学。没有专业的音乐教师,只能靠有音乐爱好的教师兼职,偶有音乐专业的教师,无论是学声乐的还是学器乐、舞蹈的,全校无论有多少学生和班级,仅此一人,一夫当关,统揽全校。可想而知,这在备课、教课、布置作业、辅导和互动等教学教育的各个步骤,各个环节,即使有三头六臂,也难以完成和胜任如此多的工作,难以实施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更难保证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音乐教育器材匮乏。中西部地区街道、乡镇中小学基本上没有钢琴,最多有几台脚踏风琴、手风琴,或者教师自有或自制的口琴、笛子、二胡,甚至许多学校连这样简单的音乐器材也没有,更没有专门的音乐教室及录音、录像、多媒体设备。所谓的音乐课教师就是没受过师范专业音乐教育的文化课教师,不会识谱,或略知简谱,不会乐器或略懂口琴、笛子、二胡,用五音不全的嗓音给渴盼音乐课的学生教唱两首随意挑来的歌曲而已,所谓的音乐课就是唱歌课,就是紧张文化课学习中用以调节的放松课。可想而知,有志于去高师艺术系深造的高中毕业生,他们的音乐基础素质有多低。

(三)应试教育指挥棒导向偏颇

高考指挥棒作用显而易见,每年为国家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但也因此导致中小学重主课而轻副课,为了文化课的成绩,为了升学的指标和愿望,老师和家长也甘愿挤占音乐课时间,为迎战中招和高考,一切为了文化课争分夺秒。在老师和家长的心里,音乐属于外三门,有艺术天赋和爱好的青少年,和数以千万计、亿万计的青少年,他们的主要才华、智慧、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消耗在知识的接收和继承上去了,消耗在那重复重复再重复的考试上去了,到了终于考上大学时,人生最可宝贵的青春锐气锋芒也消磨得所剩无几了。教师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发现天才的学生或发现某些学生身上的天才素质,应该信奉的观念是:每一个学生都是天才——创造性天才和艺术天才,没能发现和发掘将是我们最大的耻辱。教师要传道、授业和解惑,不是只做知识的传递员;要甘做铺路石,而不是站在山顶上摇旗呐喊;要帮助学生在无奈的指挥棒下挤向大学的洪流,也要引导有艺术天分的学生走向更适宜自身成长的道路。

(四)高师院校音乐师资不完善

全国现有的一百多所开设音乐系科的高师院校或大学中,教师队伍及其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综合素养参差不齐。为了开设相应的音乐系科,招揽生源,达到音乐系科升格的水平,招聘不符合某专业或与专业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不符的教师进入音乐教师队伍。教师的基础知识水平、专业技能、综合素养之低,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高师学生?在大学音乐系科或者高师音乐系科毕业的学生,再到资历稍低的高师音乐系科,摇身一变就是音乐教师,他们把自己学到的一瓶不满半瓶咣当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又教给了他们的学生,这些学生又成了他们的复制品,将来到中师或中学去复制他们的学生,就这样形成一个怪圈式的教育模式。

(五)高师音乐系科课程设置不合理

基础理论课与专业技能课不协调,文史类基础文化课与音乐基础理论课不配合,专业理论和实践、实习课脱节,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电子手段不衔接。

学音乐毕业论文篇6

这是一次较高规格的学术活动,13位博士进行了专题学术报告,包爱军《中国藏传佛教音乐的流布与地域化变异》、陈荃有《学术活动中的编辑意识与音乐编辑学》、杜亚雄《总自以为非,不自以为是――田野工作原则之一》、傅利民《音乐之泛化――音乐与仪式》、韩钟恩《音乐经验的先验表述》、李秀军《关于〈大地之歌〉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宋瑾《谁站在哪里说什么音乐?》、孙晓晖《论正史乐志律志的结构特征与编纂体例》、王军《关注古代音乐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项阳《功能性・制度・礼俗・两条脉――关于中国音乐文化史的认知》、徐元勇《东传日本的中国古代乐谱研究》、姚艺君《数字化时代的传统音乐分类思考――以戏曲声腔为例》、张振涛《民间花会与国家在场――以一件乐器为例》。发言人大多为当前较有影响的中青年博士(或博士后),其选题颇具学科前沿意识,涉及民族音乐学、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音乐编辑学等多个领域,发言现场气氛热烈,引起了与会者的讨论。

中国院目前正计划每年交替举行“音乐学博士论坛”与“民族音乐学论坛”。乐界以“论坛”为名的音乐学术活动有很多,如中国院“民族音乐学论坛”、“新世纪中华乐派论坛”,南艺“当代音乐学研究专家论坛”、“中国当代音乐学研究论坛”,上海院“音乐学学术论坛”(不定期讲座)等。

以博士的名义举办音乐学论坛,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据2006年几家音乐博士授予点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央院招收17名博士生,上海院招收17名博士生(中国院2007年正式独立招收博士生,第一年人数可能略少),仅这三家单位一年就录取四五十名博士生。这还没有包括音乐研究的重镇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偶尔培养音乐博士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多所兄弟艺术院校(如曾遂今、曾田力等所在的中国传媒大学),综合艺术学院(如居其宏、伍国栋、刘承华等所在的南京艺术学院),师范大学(如姚艺君、马达、张君仁等毕业的福建师大),各综合大学(如赵塔里木、李方元、孙晓晖等毕业的扬州大学);以及香港学校(如张振涛、薛艺兵、杨民康等毕业的香港中大),海外大学(吴文光、洛秦等毕业自美国,杜亚雄毕业自加拿大,张伯瑜毕业自芬兰),联合招收学生(中国音乐学院与上海音乐学院已经联合招收了三届博士生)等等。如此算来,中国的音乐博士队伍可谓壮观矣!

举办“中国音乐学博士论坛”的目的,则在于为这些博士们提供一个交流、对话、发表言论的平台。宣读最新研究成果,探索学科前沿问题,加强沟通与相互理解,展示中青年音乐学家学术研究的群体力量。自本届活动开始,论坛正式定名为“中国音乐学博士论坛”,更加强调中国音乐学者的主体性。主办方希望它能够成为中国音乐学研究的一块品牌,对当前国内音乐学博士教育与研究产生积极影响。

两届博士论坛的举办,在音乐学界引起了较大反响,并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期待,其发展前景可谓良好。但仍有几点困惑尚存:

1、论坛是否应该确定主题?代表们若各自选题,其题目就必然专业,这样相互间的对话和辩论就不多。若统一主题,则不能充分代表各自的研究水平,发言不易深入。

学音乐毕业论文篇7

一、现状调查

通过对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等文献的研究,发现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毕业生就业不尽人意。在《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音乐表演专业就是其中15个就业率较低的专业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主要是由于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据统计,安徽师范大学在2005年面向全国招收音乐表演专业学生40人,而2015年在省内就计划招了50人,音乐类面向全国共招收了180人。扩招在音乐分数省控线很低的情况下,又降低了文化课分数达到本科线的标准,从2010年的艺术类文科334分,理科316分,到2014年的艺术类文科312分,理科271分,由此看出招生最低分数线一直在下降。由扩招导致的问题有生源质量下降、课程设置有待提高等。

我们深入研究,探究其因,针对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就业现状,选取了以下几个问题为典型代表对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往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访谈:1.你认为现在音乐表演学生就业有哪些困难?2.你目前就业的单位性质是什么?3.你从事的工作和你所学的专业匹配度如何?

对于“你认为现在音乐表演学生就业有哪些困难?”的调查结果可知,28%的毕业生认为来自于专业技能不过硬,26%的毕业生认为个人期望过高,17%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就业经验不足以及社会音乐表演专业人才需求饱满,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还有少数毕业生认为社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都会给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带来困难。我们能够得知最需要加强的是学生专业技能,其次是学生的个人期望应放低一些。(详情见图1)

从“你目前就业的单位性质是什么?”与“你从事的工作和你所学的专业匹配度如何?”的问题可见,有一大半的毕业生目前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不相匹配,他们除了从事演出行业、文化管理行业、策划宣传行业外,有达半数以上的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并没有进入其相应的岗位就业,而是进入到与专业不相吻合的岗位。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就业,甚至还有三分之一的毕业生是自由职业。(详情见图2,图3)

由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可以看出,现今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存在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投入精力不多,综合素质不高,综合能力不强,就业前景模糊的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社会、高校以及学生自身等多种因素。

二、现状分析

针对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的就业现状,我们将从学校的人才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等角度对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就业进行分析。以期能对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就业有所帮助。

(一)学校的人才培养不准

“你认为目前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存在哪些问题?”的调查结果如下,可以清楚的看到接近一半的毕业生认为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职业定位出了问题,五分之一的毕业生认为培养方向和能力培养出了问题,还有十分之一的毕业生认为教学方法出了问题,那么各综合类大学应该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对自身的培养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详情见图4)

在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是近几年刚开始起步,其专业课的设置与音乐学专业相似,缺乏针对性,专业性不强,造成很多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不高等情况,因此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方案还有待完善。

(二)学生的专业学习不高

大多高校招收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门槛较低。很多学生在高一高二的时候因为文化课成绩不是很理想,然后由于艺术类专业对文化课要求不高,所以才选择走艺术这条路。因此现在很多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都不是童子功,他们艺考前临时抱佛脚,通过在短短一两年的艺术学习时间考上了大学。采用这种速成方式考进来的学生基础薄弱,对音乐的感悟力不高,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感到力不从心。就会出现学生在专业上层次不齐,专业性不强。

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想要使得的专业技能得以验证和提升,就得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从当前的现状来看,虽然学校在教学中注重实践,但缺乏实际操作,很多学生只注重专业理论课的学习,没有注重专业技能课的实践。在访谈中问到“你会积极主动的抓住表演机会吗?”有一半的学生回答是不会,大多数学生很少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这是不符合表演专业学习的要求。由于缺乏实践,导致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不高。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没有良好心理素质是万万不行的,在面试与工作中都会给学生带来不利。

三、对策

优秀的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和学生自己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质量都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日后的职业选择。因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

(一)学校要认清形势,不能盲目跟风,对人才培养方面要有精心设计。对于音乐表演专业,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生源质量,不要满足于现有的低层次的生源的数量,要用发展的眼光,大力投入校园的建设,打造自己的品牌,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办好自己的特色专业。

(二)学校应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艺术教育家玛丽・埃里克森说过:“与其说艺术是一件东西,还不如说艺术是一种活动。”音乐表演专业应该更重视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可以把理论和实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的表演技能得到巩固。学校应该提倡学生多观看音乐会,在观看中学习,增强学生的对音乐的鉴赏、感悟和表现能力。多鼓励学生参加比赛与演出,积累舞台经验,在锻炼中无形的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这样在以后就业的面试中才能做到不怯场,为顺利就业铺平道路。

(三)学生应做到端正学习态度,多参加实践活动。作为音乐表演类学生,除了提高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外,还应该认真学习与音乐表演相关的课程,如节目编排、活动策划、主持、舞蹈创编等课程。不能只重视自己的专业,忽视了相关课程的学习。应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与综合能力,以便于毕业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增强就业竞争力。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类比赛与演出,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舞台表演能力。

(四)学生要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调整社会期望值。现在很多条件好、待遇好的工作岗位已经趋于饱和。很多缺乏音乐人才的地方都是在小城市,或者偏远的地区,需要学生从基层做起。随着社会的发展,西部地区给予了毕业生很多优厚待遇,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广阔舞台。学生应该对社会需求充分了解,适应新的就业形势,找准自己的定位,认识到只要能发挥自己特长,在哪工作都是一样的。

四、结语

国家的昌盛和繁荣在教育,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民族的未来。普及音乐表演专业固然是好事,但扩招带来的就业问题不容小觑。面对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日趋严重的就业状况,通过现状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高校扩大招生,提高了人们的音乐文化素养,但音乐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是值得商榷的,需要精心设计,建议高校在培养音乐表演专业时增加辅修专业的培育,顺应社会发展,调整课程设置,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其次,学生自身要做到学习态度端正,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树立良好的就业观念。最后,要想缓解音乐表演专业就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高校、学生要一起做出努力,并非单方面努力就可以改变的。相信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将会给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基金项目:

本文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名称:《综合类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研究》;项目编号:201411460060X。

参考文献:

[1]郭义江.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空间拓展[J].大众文艺,2013,(17).

[2]于洋.音乐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6).

[3]周广平.高等音乐教育扩招后带来的若干问题之思考[J].艺术教育,2006,(08).

[4]武蕾.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就业现状及对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8).

学音乐毕业论文篇8

众所周知,音乐表演专业历来都是属于专业音乐学院的“专利”,培养高水平音乐表演人才从来就是专业音乐学院各表演系的职责,属于国家音乐教育金字塔上的塔尖。高师院校开设音乐表演专业,这究竟体现出多元优势还是属于重复办学?

从教育层面来说,创建一个学科,最重要的莫过于学科定位。有了定位,才有可能编订可行的培养目标。而创建一种科学的教学体系或办学模式,就更需要充分的论证,有了论证,才有可能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此外,学校的课程设置也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因素,它是制约专业发展的抓手。在下文中,笔者将围绕这些方面展开论述。

一、培养目标

作为高师院校开设音乐表演专业这样一门新兴学科,明确它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定位主要是通过教学大纲得到体现。据笔者所知,目前教育部教育司尚未出台高等师范大学或师范院校四年制本科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大纲,由此导致许多高师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陷入盲目状态。学校只能依照音乐学(音乐教育)的培养方案,或参照专业音乐院校的表演专业培养计划制定高师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下表中,笔者选取部分师范大学或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例②。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些培养目标既相似也有差异,但是,学科定位的混乱是显而易见的。归纳起来,各校音乐表演培养的人才有三类:具有高水平表演能力;可在艺术院校及相关部门教学及研究;能胜任文艺团体等机构的管理。在这三类人才中,第一类人才作为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似乎还具有说服力,而另两类的说法就令人费解了。因为音乐教师是出自音乐教育专业,音乐研究人才是出于音乐学专业,音乐管理人才是来自艺术管理专业,在音乐表演专业怎么会培养出这几种专门人才呢?

高水平音乐表演人才的产出本是各地高层次的专业音乐学院表演系的目标,在高师院校设置音乐学院表演系或音乐表演专业又如何区别于专业音乐学院的音乐表演专业呢?二者是在不同性质的学校培养同等性质的人才,这样的做法是否在重复办学,浪费人力物力资源,或者说是与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呢?这个问题的确很严峻地摆在我们的面前,值得我们深思。

作为综合性大学,高等师范院校所具有的综合性学科一直以来都是作为区别于专业音乐学院的优势而谈及的。因为仅仅注重于音乐表演的技能训练,忽视艺术理论的学习,缺乏音乐文化的积累,只会造就音乐“匠人”③。而综合大学特有的多学科文化氛围,将有助于培养“精而全”的音乐人才。马友友曾经说过:“我到哈佛大学读书,那里各式各样的学生团体开阔了我的眼界。正是在那里,我第一次认识到,就像音乐本身一样,演奏好一种乐器,也是和哲学、历史、心理学和人类学有着重大关系的。”④可以说,在高师开设音乐表演专业的确是一个很好的设想,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可以在综合性大学这样的环境中得到很好的熏陶。然而,仔细分析也不免产生如下问题:良好的人文素质固然是优秀音乐表演人才的成功因素之一,但是,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更是优秀音乐表演人才成才的前提,如果没有大师,没有在国际舞台享有知名度的高水准老师的教学,又谈何培养出高精尖人才呢?而这一点又恰恰是高师院校所不具备的。

另外,在大学阶段,人文素质在多大程度上影响高水平音乐表演者的造就?又是如何影响的?是否仅仅依赖于在大学阶段选修一些人文课程?为什么培养音乐表演人才的世界顶级学府――茱莉亚音乐学院、伊斯特曼音乐学院和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等著名的音乐家摇篮不设立在综合大学中?缺乏深入的研究,很难面对这些问题进行有理有力的回答。但是,十几年来高师培养的音乐表演毕业生的情况已经表明,大多数毕业生既没有达到专业的“精”的高度,也没有达到人文知识的“全”的广度,甚至就业都成问题。

二、教学模式

如上所述,由于教育部教育司至今尚未出台高师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大纲,许多高师院校基本采用音乐教育专业或参照专业音乐院校表演系的教学模式进行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高师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与音乐教育专业雷同。二者最大的差异在于,前者没有开设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根据不同专业方向,多数高师音乐表演专业分别开设声乐、钢琴、器乐、视唱练耳、乐理、和声、作曲、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配器、中外音乐史、合唱指挥、民族音乐学和音乐美学等课程。一些高师也开设不同专业方向的特色课程,如钢琴专业方向开设钢琴艺术史,声乐方向开设意大利语音等课程。然而,事实上音乐教育专业的主修生也照样可以开设这些音乐表演专业特色课程。

纵观全国高师院校,许多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包括四大板块:大学通修课程、学科平台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自主发展课程。其中,学科平台课程包括大学语文、大学写作、艺术概论、中外艺术史等,这些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专业必修课包括专业主干课程和基础课,比如,基础乐理、视唱练耳、音乐欣赏、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等;自主发展课程属于自主选择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显然,这种课程设置强调了综合性大学的人文资源优势,但是,它和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似乎不存在差异,并不具有特色性。另一方面,从音乐表演专业的特点来看,高水平的音乐表演与个体的练习相关。国外研究结果已经表明,在21岁时,音乐学院表演班上最好的学生大约已经累计练习了10000个小时,而同一学院教育专业学生的练习时间比他们少一半。专业钢琴家与业余钢琴家也出现类似的差异。⑤可见,充足的练习是高水平音乐表演的前提。那么,对于高师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既保证充足的练习时间,又能够顺利修完所有的课程,这其中的可能性值得深思。

艺术实践是音乐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对于音乐表演专业来说,就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了。它将为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提供舞台锻炼机会,检验平时的专业学习。同时,它也是考核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表演水平的最佳途径和手段。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由此可以看出艺术实践对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具有的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许多高师院校中既没有突出艺术实践课程在音乐表演专业中的地位,也没有明确艺术实践课程在音乐教育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之间的区别,由此导致高师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普遍缺乏舞台经验,名义上是表演人才,实际上还是上不了台。音乐教育培养的学生最终要上讲台,而表演专业培养的学生最终要上舞台。如果上不了台,如何称作表演人才?培养目标无疑将受到质疑。

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从总体上说,与高师的音乐教育专业相比,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音乐表演水平还是高于音乐教育学生。据不完全统计,70%的器乐表演专业学生上大学前的音乐训练达到6年以上。由于从小接受音乐技巧训练,与以往的音乐教育学生相比,很多器乐表演学生的演奏水平大幅提高。比如,在十几年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入学时的钢琴水平一般在车尔尼599水平,最多达到299水平。但是,钢琴表演专业学生的入学水平一般都在车尔尼299之上。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钢琴表演专业考生入学水平都在740以上。

学生专业学习的需求变化势必对高师教师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教师的音乐表演能力无疑将是高师音乐表演专业良好教学效果的保障之一。除此之外,作为一个好的音乐表演教师,对于音乐表演艺术的认识直接影响到自身的教学模式。对于传统的音乐表演来说,作为音乐作品的书面文本,乐谱无法详尽记录音乐作品的所有方面。“当作曲家把生动的乐思以乐谱形式记录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抽掉了它的灵魂,所剩下的不过是一个乐音符号序列。”⑥由于乐谱记录无法将所有的信息全部呈现,便会导致对于同一部音乐作品表演的多样性。换句话说,对于一首音乐作品的表达,绝不是唯一的,可以千差万别。事实上,技巧运用的多样性更多取决于学生个体的生理、心理、技术等差异,取决于每一次音乐表演上下文的不同。从这个角度上说,对于具备一定表演基础的学生来说,强调“授之以渔”的教学模式尤为必要。“授之以渔”意味着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是音乐表演的方法,而不是唯一的答案,教师提供的是音乐解释的多种可能性。比如,教师传授学生如何通过分析乐谱挖掘音乐表达的多种可能性;如何根据自身的生理特点选择合适训练方法提高技巧;如何根据具体音乐表演的上下文调整不同音乐表达法等等。可以说,对于音乐表演教学来说,教师更多承担音乐表演引导和评判的角色。⑦由此,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客体,也是音乐表演操作活动的主体。可见,传统意义上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在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时发生了变化,甚至发生了逆转。这种主客体的双向转化体现出现代高等教育模式的新理念⑧,同时,也是我们所面临的新的思考。

然而,纵观目前全国高师院校,绝大多数院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师资几乎与音乐教育专业师资相似或者完全相同。换句话说,原来的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在新上了表演专业后,也承担着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师音乐学院75%以上的音乐表演师资都是毕业于高师院校。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毕业于高师的教师就完全不具备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能力。一些高师教师的音乐表演水平不亚于专业音乐学院的毕业生,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高师毕业的教师所具有的音乐表演水平并不理想。从另一方面来说,教师原有音乐表演水平固然重要,但是,教师的表演水平是否持续提高以及他们的音乐表演观念是否得到更新,这两个因素似乎更为重要。很难想象,一个不注重提高自身音乐表演水平的音乐表演专业教师如何指导一个具备一定音乐表演能力的专业学生。同样,一个对于当今的音乐表演理论以及不断变化的音乐诠释观念一无所知的音乐表演教师如何提供给学生更多的音乐表达信息,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考和选择。

综上所述,高师院校开设音乐表演专业的确存在一些局限。也许正因为这些原因,目前许多具有较高音乐表演水平的考生往往只选择报考专业音乐学院表演系,或仅把报考高师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作为备用选项之一。尽管在高师院校设置音乐表演专业的初衷是为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实现高师办学的多元化思路,达到音乐表演人才的多渠道培养,然而,目前的事实表明,高师设置音乐表演专业已经构成一种重复办学的教育现象。值得注意的是,本文并不旨在完全否定高师开设音乐表演专业已取得的一定成绩,而是试图揭示目前高师音乐表演专业存在的弊端或者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如何根据市场需求,探索一个独特的、科学的、可行的高师音乐表演学科定位,真正发挥高师院校办学的多元优势,这应是广大音乐教育者和管理者思考的重要问题。

①由于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不同,今后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将越来越难获得教师资格证,因为以往教师资格证的考核对所有人都一样,只考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今后教师资格证的考核将会细分,比如,音乐教师证考核项目将包含几大板块:除了一些音乐基础理论、教育基础理论以外,还要考核音乐教师必备技能,如,弹唱、即兴伴奏、指挥等,而这些技能正是大多数音乐表演专业学生所不具备的。现在有些省份在招聘教师时甚至规定:即使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考到教师证也不能予以录用。

②以下培养目标部分引自全刊杂志赏析网http?押//qkzz.net/article/48ef0175-e15b-4b20-a46f-f99b5d4faf74.htm,2010-8-28。

③于润洋《对高等专业音乐教育问题的思考》,《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2年1期,第5页。

④张世祥《访问当代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音乐艺术》1985年1期,第58页。

⑤迈克尔・J・A・豪、简・W・戴维森、约翰・A・斯洛博达《天生的才能:现实还是神话》?穴下?雪,蒋存梅译,《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2期,第79页。

⑥张前《音乐表演艺术论稿》,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⑦Susan Hallam. “Instrumental teaching?押 A practical guide to bet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 Oxford?押 Heinemann Educational Press?熏 1998?熏 261―263。

学音乐毕业论文篇9

关键词:高师 音乐 教学 改革 就业

高师音乐专业学生,在毕业后主要是从事音乐教育方面的工作,其专业性质决定了就业面较窄,社会需求不大,但社会对毕业生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专业成绩突出,还要有过硬的综合素质。因此,如何培养高师音乐专业人才已成为当今高师音乐教育的重要议题。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颁布后,对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有了新的方向。目前,很多关于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研究者的出发点在于应对和抵挡。其实,高师音乐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面临着剧烈竞争带来的残酷现实,而这些问题的存在,也成为业界研究与探讨高师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出发点。

一、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环境现状

随着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高速发展的形势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也大篇幅出现在全国各类高等院校中,培养出大批的音乐人才,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毕业生对未来就业前景变得迷茫与无错。这也成为当前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

(一)高师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

1.社会对高师音乐专业学生需求的变化。

对高师院校来说,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近几年高师院校采取扩招政策,双向选择措施,使大中城市出现了高师音乐专业就业饱和现象,毕业生局部就业形势严峻。

2.高师音乐毕业生的盲目选择。

每年高考结束,考生都要面对几百所学校的2400多个专业,填报志愿绞尽脑汁。全国高师音乐专业多达上百个,而且跨区域招生的音乐专业越来越多,如何选择成了每年高考过后考生和家长必须面对的一道至关重要的选择题。

3.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存在偏差。

目前,高师音乐专业课程设置目标相对单一,缺少对当前社会实际需求的全面考虑,也对有针对性地培养音乐专业不同方向的学生缺乏有效举措。

4.生源争夺与资金争夺。为了实现规模经济,创造利润,从一定程度上说,招生人数就成了很多学校的生命线。为此各高校展开了对生源的争夺,特别是民办高校和艺术专业院校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加剧了争夺的强度。

(二)高师音乐专业改革势在必行

在上述各种体制缺陷和就业压力下,许多地方采取了新的分配政策,高师毕业生从指令性计划分配转向指导性计划就业,教师上岗竞争聘任。这些政策将高师毕业生大军推向了市场化竞争。

二、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适应性

从整体的教育发展方向来看,高校的适度扩招顺应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形势,社会的飞速发展,创造产能需要高精人才。然而,混淆专业,忽视需求地盲目扩招,势必会打破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平衡。因此,高师音乐教学改革必须要看清现状,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对于新开设的音乐专业应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与考察。

三、艺术实践对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以往的高师音乐教学改革模式大多围绕课堂教学来进行,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艺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局限性日益突出。目前社会对于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向着多元化发展,对于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日渐增强,在这种形势下,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就发挥出强劲的优势。

(一)艺术实践的内容

艺术实践包括校园音乐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如校园内社团组织的各类歌唱选秀比赛、舞蹈大赛、主题音乐会及各种社会公益性演出等活动。音乐专业具有很强的表演性质,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具备一定的演奏表现能力。因此,艺术实践的训练就显得更加重要。

(二)其他专业对艺术实践的启发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音乐教育应吸收其他专业的实践内涵,来迅速丰富音乐教学改革的内容。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将来面对的不仅是教学的讲台,还有表演的舞台,充满不可预知的挑战。如果惰于体验各种艺术实践去提升自己的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就业的挑战做足热身,势必在就业的独木桥上被无情地淘汰。

(三)艺术实践对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1.艺术实践是增强音乐技能的捷径。在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还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大量的艺术实践会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去体验音乐技能的提升。

2.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艺术实践中,可以充分营造一个团队合作的氛围。

2.艺术实践让学生摆脱纸上谈兵的尴尬,感悟到知识的真实内涵。将音乐教学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四、新就业形势下,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措施

1.重新规划就业指导课程。据调查显示,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学习中,对于就业方面的思考和分析较少,对将来的职业定位和职业规划也不明朗。因此,重新规划音乐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关注就业指导实质性内容,就成为了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2.调整人才分布。就业难的环境下呈现出的另一个显著问题,就是音乐人才分布不均,音乐专业的学生不甘心去小城市发展。因此教学改革必须采取有效手段,破除传统的择业观。在具体的指导操作中,可采用现代多媒体传播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高科技音视频等直观手段,深入引导。

3.职场模拟。在大学整个教学规划中,可以用职场成功案例为主线,贯穿职场模拟训练,与音乐理论教学平行推进,使学生尽早进入就业角色。适时调整就业方向和目标,增强学生就业的信心和勇气。

经上述分析,在当前就业的新形势下,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应持续关注,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发挥其优势,挖掘其潜能,使高师音乐专业适应社会多元化的人才需求,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学音乐毕业论文篇10

广西大学2014年艺术类招生专业有: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影视文学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一.专业介绍

专业名称:环境设计学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视觉审美与造型设计为基础,以室内外环境艺术设计为核心,培养以使用计算机为主,手绘为铺,掌握艺术绘制与电脑技术相结合的从事设计、制作、施工的专业人才。毕业生为可从事公共环境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家具设计、室外景观设计、园林庭院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商业展示与设施设计等高级艺术设计的综合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速写、风景写生、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心理学、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壁画、壁挂设计、透视与手绘表现技法、3DS电脑表现技法、人体工程学、室内设计基础、住宅与办公室内设计、餐饮环境设计、旅游度假区设计、宾馆与商用环境设计、家具设计、灯光照明设计、装饰构造与材料、环境艺术设计工程预算、室内环境化学物质风险评价、建筑设计基础、景观建筑设计、综合项目设计、装饰雕塑等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可在城建、科研、设计、教学等单位从事室内外环境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也可在房地产业、家居装饰设计企业、家具生产企业、会展、项目策划等领域就业。

专业名称:视觉传达设计学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平面视觉色彩及造型为基础,以平面视觉艺术设计为核心,培养具有计算机软件设计及手绘技能,掌握平面策划、广告创意设计与制作、商用展示环境设计等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毕业生为能够独立从事广告业务、商业美术、展示空间设计、网页制作和多媒体技术的高等技术综合应用型专门人才,也可在党、政、军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宣传、形象设计、教育、研究及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速写、风景写生、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设计表现技法、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装饰图案、图形设计基础、平面设计软件、版式设计、广告与标志设计、包装装璜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展示空间方案设计、展示动画设计、视觉传达系统设计、书籍装帧设计、印刷工艺、3DMAX高级动画设计等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可在广告公司、形象策划公司、礼品设计公司、教学单位、电视及媒体单位,党政军部门、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宣传、形象设计、展示布置、活动策划等工作。

专业名称:美术学学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美术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为主,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较强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系统地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毕业生能够胜任学校美术课堂教学、课外艺术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和美术普及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素描、色彩学、中国画、油画、版画、书法与篆刻、中外美术史、服装设计、室内设计、电脑美术、美术教育学、美术心理学、美术教学法、摄影、透视学、应用文写作、公共关系学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适合在各类大专院校、文艺团体、文化宣传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美术教学、美术创作、规划与设计、各类美术活动组织、美术研究及美术普及工作。

专业名称:音乐学学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音乐教育专业技能、专业理论学习为主,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音乐文化素养、综合的艺术表现能力和实践能力,系统地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毕业生能够胜任大中专学校音乐课堂教学、课外艺术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成为从事音乐教育和音乐普及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声乐、钢琴、器乐、乐理、视唱练耳、和声、配器、曲式与作品分析、合唱与指挥、钢琴伴奏编配、作曲技法、中外音乐史、艺术概论、民族音乐概论、音乐美学、电脑音乐制作、音乐教学法、形体、心理学、教育学、公共关系学、管理学、应用文写作、演艺化妆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适合在各类大专院校、文化宣传机构、广播电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音乐教学、音乐表演、音乐编辑及音乐普及工作。

专业名称:舞蹈学学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舞蹈专业技能及理论为主要学习内容,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了解相关人文科学知识,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毕业生能够在专业艺术团体、群众文艺团体、各类大专院校从事舞蹈教学工作、课外活动指导、舞蹈表演、舞蹈编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芭蕾舞基训、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舞蹈剧目、少数民族舞蹈、舞蹈毯子功、舞蹈编导、舞蹈教学法、中外舞蹈简史、舞蹈写作教程、舞蹈艺术概论、舞蹈文献检索与利用、中国舞蹈意想论、舞蹈解剖学、基础乐理、心理学、教育学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适合在专业文艺团体、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电视台及相关的文化艺术部门从事舞蹈教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艺术指导及舞蹈科研工作。

专业名称:戏剧影视文学学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戏剧、戏曲、影视文学基本理论素养以及剧本创作与评论的能力,能够从事戏剧影视文学创作、编辑、理论研究工作,戏剧影视艺术的策划、评论、制作、营销、管理工作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艺术概论、影视艺术概论、影视作品鉴赏与评论、中外电影史、影视创作与改编、视听语言、电视制作、影视美学、戏剧概论、戏剧作品鉴赏与批评、中外戏剧史、戏剧戏曲剧本写作、美术欣赏、音乐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中国当代文学简史、外国文学简史、广播电视新闻概论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可在剧院(团)、电视台、电影厂、杂志社、电台等部门从事戏剧影视文学创作、编辑、理论研究等工作;在新闻出版、专业报刊、文化经纪、网络传播、影视公司、广告公司等传媒机构从事策划、评论、制作、营销、管理等工作;在国家机关和文教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文化宣传、影视教育等工作。

专业名称:播音与主持艺术学历:本科学制: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广西,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宽厚扎实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熟练专业技能的应用型新闻传播高素质人才,能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宣传部门和广告行业等从事记者、编辑、播音与节目主持等工作。

主要课程:普通话发音、播音发声、形象形体造型、广播主持、电视主持、广播电视采写、主持人节目策划、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广播电视新闻概论、中国传播史、广播电视编导、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等。

就业范围:毕业生可胜任广播电视媒体、影视制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播音、节目主持、评论解说、配音及新闻采编、出镜报道、节目编导、礼仪传播等工作,亦可进一步深造,从事播音与主持专业的研究和教学工作。

二.招生计划

专业名称

(专业代码)

层次

科类

计划

学费

考试科目

招生省份

视觉传达设计(130502)

本   科

文理兼招

30

10000元/年

素描、色彩

河南、湖南、江西、山东、湖北、广西

 

环境设计(130503)

本   科

文理兼招

30

10000元/年

素描、色彩

美术学

(130401)

本   科

文理兼招

60

10000元/年

素描、色彩

音乐学

(130202)

本   科

外省文理兼招

广西招“文史+音乐教育”

60

10000元/年

1.视唱练耳

2.主科(声、器选一)

3.副科(声、器、舞选一)

舞蹈学

(130205)

本    科

外省文理兼招

广西招“文史+舞蹈学”

40

10000元/年

1.自选表演:舞蹈剧目(舞种不限)一个

2.基本功展示:个人技术技巧组合(限1分钟)

3.即兴表演:即兴表演能力测试(1分钟)

戏剧影视文学

(130304)

本    科

外省文理兼招

广西招“文史+广播电视编导”

60

10000元/年

文学写作、影视评论

播音与主持艺术

(130309)

外省文理兼招,广西“文史+播音主持类”

30

10000元/年

1.专业素质笔试

2.专业素质面试:指定稿件播读

注:1.以上招生专业招生人数以广西教育厅公布为准。2.专业学费经物价部门批准,我校实行学分制收费,以上学费是预交一年的学费,学生入学后按所选的课程学分及其收费标准计算收取学费,多退少补。

三.报名条件

1.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的报名条件。

2.应届高中毕业生或相当于高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在职人员、社会青年、中等专业学校的应届毕业生,热爱艺术事业,有一定专业基础。

3.要求报考美术设计类考生无色盲、色弱;报考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类专业的考生,要求五官端正;播音与主持艺术要求考生发音器官无疾病。

四.报考办法

1.报名方式:广西区内考生以广西艺术类联考作为录取依据,我校不再单独组织考试。河南、湖南、江西、山东、湖北考生须采取面试(或笔试)方式,按照考生所在省招生办(考试院)的要求到我校在上述五省指定的考点报考。

2.不允许跨省报名考试。

3.考生本人凭居民身份证(或其它有效证件)、艺术专业高考准考证到我校所设的考点考试。

4.报名考务费:美术学、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专业150元/生,音乐学、舞蹈学、戏剧影视文学

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0元/生。

5.如生源所在省招生政策有特殊规定则按该省相关政策执行。

五.分省专业及考试安排

省市

专   业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考   点

河南

美术学

1月21-22日

1月23日

郑州大学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 (音乐表演、音乐教育)

舞蹈学

戏剧影视文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湖南

美术学

2月12日-13日

(网上报名)

2月15日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 (音乐表演、音乐教育)

2月12日-13日

2月14日

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舞蹈学

戏剧影视文学

2月11日-12日

2月13日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播音与主持艺术

江西

美术学

2月16日-17日

2月18日

南昌大学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 (音乐表演、音乐教育)

舞蹈学

戏剧影视文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山东

美术学

2月20日-21日

2月22日

济南市招生办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 (音乐表演、音乐教育)

舞蹈学

戏剧影视文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湖北

美术学

网上报名

3月5日

湖北招生考试院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 (音乐表演、音乐教育)

舞蹈学

戏剧影视文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注:我校根据上述各省各专业校考报名人数及排名情况,最后确定各省招生计划,并报省级高招办公布。

广西

美术学

 

我校在广西以联考成绩作为录取依据,不再组织校考

环境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音乐学(音乐教育)

舞蹈学

戏剧影视文学

播音与主持艺术

六.考试:

考试分为专业考试和文化考试。

专业考试:

(一)美术设计类(含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和美术学专业):

1.专业考试科目:色彩、素描

2.成绩评定办法:每门满分为100分,总成绩折合为200分。

注:美术设计类三个专业在广西区外同一省统考一份试题,我校在同一省的美术类单考成绩对三个专业均有效,在同一省的校考排名以及合格证发放均按照美术设计类三个专业在同一省的总和计算。美术设计类考生在指定考点报名时,报任意一个专业均可,专业的确定以高考填报我校专业志愿为准。

(二)音乐学

1.专业考试科目:(1)视唱练耳;(2)专业表演:A、主科:声乐演唱、器乐演奏任选一门,B、副科:主科考声乐者须在器乐或舞蹈中任选一门,主科考器乐者须在声乐或舞蹈中任选一门。

2.成绩评定办法:专业主科满分为100分,专业副科目满分为50分,视唱练耳满分为50分,总成绩为200分。

注:专业表演考试曲目自选。主科为声乐者考试要求为演唱声乐作品一首。主科为器乐者考试要求为演奏器乐练习曲或乐曲一首。除钢琴由考点提供外,其它乐器自备。

(三)舞蹈学

1.自选表演:舞蹈剧目(舞种不限)一个。

2.基本功展示:个人技术技巧组合(限1分钟)。

3.即兴表演:即兴表演能力测试(1分钟)。

4.成绩评定办法:自选表演满分为100分,基本功展示满分为50分,即兴表演满分为50分,总成绩为200分。

5.报考基本条件:符合各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身体健康,五官端正,肢体比例协调,年龄不超过22周岁,男性身高不低于1.70米,女性身高不低于1.60米。

(四)戏剧影视文学

1、考试科目(笔试):文学写作、影视评论。

2、成绩评定办法:

满分为200分,各考试科目权重系数:文学写作100分,影视评论100分。考试时长:每门科目90分钟,在同一时段考完,共180分钟。

(五)播音与主持艺术

1、考试科目:

(1)专业素质笔试:考试时间90分钟;

(2)专业素质面试:考生当场播读指定稿件;

2、成绩评定办法:

满分为200分,各考试科目权重系数:专业素质面试满分100分,专业素质笔试满分100分。

注:我校艺术类考试合格证比例为1:4,合格考生可于2014年4月15日后在广西大学招生信息网自行打印《广西大学2014年艺术类考试合格证》,我校不再通过其他方式通知考生本人,同时所有考生从当天起登陆广西大学招生信息网直接查询专业课成绩。(广西大学招生信息网网址zs.gxu.edu.cn)

文化考试: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  七.录取原则

考生须取得所在省联考合格证和我校专业考试合格证(未组织联考省份的考生以我校专业考试为准),且文化成绩达到我校在生源所在地的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我校根据考生报考志愿,贯彻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具体录取原则为:

美术设计类、音乐学、舞蹈学专业:不分文理科按综合分[综合分=(专业考试成绩/专业考试成绩满分)×60+(文化考试成绩/文化考试成绩满分)×40]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同等条件下文化分优先;

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不分文理科以专业考试成绩为基准择优录取,同等条件下文化分优先。

如生源所在省招生政策有特殊规定则以该省政策为准。

以上录取原则适用于广西区外的省份。

八.入学与复查

1.新生报到时,必须携带专业课考试准考证、专业课考试合格证、我校录取通知书,按照入学须知中的各项要求办理报到入学手续。

2.考试中有舞弊行为者,取消其考试资格并报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门严肃处理。新生入校后必须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复查,如发现有代考、冒名顶替等舞弊行为的,一律取消入学资格,退回生源所在省份,并报有关部门严肃处理。

九、联系方式

网址:zs.gxu.edu.cn邮箱:zsk@gxu.edu.cn

电话:(0771)3232999传真:(0771)323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