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共同财产十篇

时间:2023-03-14 18:43:51

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篇1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1.工资、奖金;

2.生产、经营的收益;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根据本条的规定,我国的夫妻共同财产具有以下特征:

1.夫妻共同财产的主体,是具有婚姻关系的夫妻,未形成婚姻关系的男女两性,如未婚同居、婚外同居等,以及无效或被撤销婚姻的男女双方,不能成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主体。

2.夫妻共同财产,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婚前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自合法婚姻缔结之日起,至夫妻一方死亡或离婚生效之日止。

3.夫妻共同财产的来源,为夫妻双方或一方所得的财产,既包括夫妻通过劳动所得的财产,也包括其他非劳动所得的合法财产,当然,法律直接规定为个人特有财产的和夫妻约定为个人财产的除外。这里讲的“所得”,是指对财产权利的取得,而不要求对财产实际占有,如果一方在婚前获得某项财产如稿费,但并未实际取得,而是在婚后出版社才支付稿费,此时这笔稿费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同理,如果在婚后出版社答应支付一笔稿费,但直到婚姻关系终止前也没有得到这笔稿费,那么这笔稿费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4.夫妻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所有权,双方享有同等的权利,承担同等的义务。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特别是夫妻一方对共同财产的处分,除另有约定外,应当取得对方的同意。

5.不能证明属于夫妻一方的财产,推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11月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规定:“对个人财产还是夫妻共同财产难以确定的,主张权利的一方有责任举证。当事人举不出有力证据,人民法院又无法查实的,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此规定即是这一原则在法律上的体现。

夫妻共同财产篇2

离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均分,夫妻二人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若双方对财产分割有约定的,应当按照双方的约定分割财产。

【法律依据】

《婚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来源:文章屋网 )

夫妻共同财产篇3

    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包括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一切收入,包括:

    1.夫妻双方或一方的劳动收入,如工资、奖金、稿酬、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等。

    2.夫妻双方或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受赠或受遗赠所得财产。

    3.夫妻双方或一方的其他合法收入。 法律//教育网

    在确定夫妻共同财产范围时,也要注意下述问题:

    1.夫妻的婚前财产和双方约定为个人所有的财产,不属于共同财产的范围。

    2.复员、转业军人的医疗费归本人所有。如果结婚多年,夫妻共同生活较长的,可按共同财产对待。对夫妻婚前财产或婚后财产无法确认的,视为共同财产。

    3.应将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共同财产,其他家庭成员的财产加以区别。

    家庭财产,即是家庭成员共同所有的财产。包括夫妻共同财产,也包括父母子女,祖父母孙子女,兄弟姐妹的财产。

    一般而言,家庭财产主要包括下述三种:

    1.夫妻双方婚前各自所有的财产。

    2.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其中包括双方或一方劳动所得财产,双方或一方所得遗产或受赠的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篇4

(1)、工资、奖金;

(2)、生产经营的收入;

(3)、知识产权的收益;

(4)、共同继承或受赠与所得的财产;

(5)、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6)、住房补贴和住房公积金;

夫妻共同财产篇5

论文关键词 夫妻 共同财产 处理

一、研究夫妻共同财产处理的重要性

夫妻既然作为生活实践中的一大主体,他们的生活自然要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制约,作为夫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财产,同样要受到法律的保护和制约。因为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夫妻共同财产是婚姻法中的重要内容,而婚姻法又在民法的管辖体系之内。民法的基本原则是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合法的民事权益、正确调整民事关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根据宪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由此可见,研究夫妻共同财产是基于遵循民法基本原则,也是为了规范好人们的现实生活。

在婚姻法中的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法律条文简明扼要的说出了何为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在无奇不有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理解这一句法律条文呢?我们研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问题就是为了解答人们的疑惑,在研究的基础上用研究成果指导实际实践,维护法律的公正,也让人们生活的更加和谐与美好。夫妻对共同所有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平等在现实法律实践中的理解又是怎样的呢?这些也是需要研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才能得到的答案。

研究夫妻的共同财产,就要抓好研究对象的主体,夫妻就是研究的主体。在我国可以称为夫妻就是经过我国法律的准予,从取得结婚证书那一天起,不论是否共同生活,在法律上都成为夫妻,直到离婚或者夫妻一方死亡,夫妻关系才算正式结束,这就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主要所指的对象就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婚前和婚后的财产如何处理,他们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在处理时应该如何操作也是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

二、夫妻婚前财产如何界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虽然在新的婚姻法中,法律规定夫妻在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夫妻的婚前财产也有可能界定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夫妻财产制,是规定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包括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的财产。

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如继承和赠予所得的财产,是夫妻共同所有。在遗嘱或者是赠予合同中,如果立遗嘱人和赠予人没有特别说明只是单纯的强烈要求赠予某一个人,那么实际享有赠予不一定是一个人。所接收的有可能是夫妻共同财产。例如,在小王与小李的恋爱期间,小王的父亲赠予小王一套房子,说明这套房子是小王与小李的结婚新房。虽然在小王结婚前得到这房子的赠予,既这套房子不是小王与小李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赠予财产。但是,在赠予合同中,明确说明了这套房子是小王与小李的婚房。即这套房子按照赠予合同的意思是,在小王和小李结婚后,这套房子属于他们两个人的。虽然是小王的父亲给予小王的财产,但是这套房子是在结婚时生效的财产,从另一种意思上来讲,小王的个人财产在结婚时已经转化为了夫妻共同财产。所以这套房子虽然是小王在结婚前所得到的赠予,但它在实际生活实践中已经是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因为,根据赠予合同,小王实际拥有这套房子是在结婚时,而结婚时,已经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那么,理所当然的这套房子是夫妻共同财产。

于此相同的是女方的嫁妆在结婚以后也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因为,按照民间的习俗,在民法的基本原则中,民法尊重民间的友好公序良俗。嫁妆是女方家庭对于结婚时期的赠礼,当女方与男方结婚时,嫁妆就作为他们共同生活的物质基础,也就是说,当女方与男方在婚姻关系的存续期间,嫁妆已经从女方的私有财产转化为了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

三、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处理

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的性质是共同共有,共同共有说明夫妻双方中的任何一人都有权利不分份额的享有夫妻共同财产,当然对于债务的承担,双方存在平等的义务,这就是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财产共同共有。从夫妻共同财产共同共有的原则中,我们可以知道夫妻双方不能以收入高低或者是有无,来确定共同财产的享有份额。

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所得的知识产权收益也是夫妻共同共有财产。尽管夫妻中的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前就已经获得了知识产权收益,但是当知识产权的收益还可以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获得时,知产权所取得的受益认定为夫妻双方共同共有财产。不论其中的一方是否对知识产权做出过贡献,另一方不得以此理由认为知识产权收益为个人财产。

夫妻双方对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占有、使用、受益和处分的权利。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中的一方如果需要使用大量的共同财产应该取得另一方的同意,不能够自私做出处分共同财产的决定,因为这样会伤害另一方的合法利益。老张(男)和老赵(女)是多年的夫妻,他们共有一套房屋和20万元的存折,由于他们没有子女,老张想把这些财产全都送给自己的侄子,于是在未征得老赵的同意下,就书写了赠予合同,把所有的财产都赠送给侄子。后来,老赵得知此情况坚决不同意赠与,要求侄子返还一套房屋以及20万元现金,侄子拒绝。老赵于是诉至法院,要求侄子返还财产。从此案中我们可以知道,老张的做法过于个人主义,认为夫妻财产就是个人财产,伤害了妻子老赵的利益。因为,老张在处理大额财产时没有取得妻子的同意,把妻子的财产也赠与了别人,严重了剥夺了妻子的夫妻共同财产权。对于老张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老赵有权要回属于自己的财产。因为,在新的婚姻法中,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对共同财产的处分,尤其是重大财产问题,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处分,任何一方违背他方意思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都构成了对他方合法权益的侵害。

既然夫妻双方享有平等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权利,也应该承担夫妻双方应有的义务。家庭的支出应以共同财产为基础,不能以家庭成员为家庭做出贡献大小来计算。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共同财产应该支付子女的教育费用,以及双方老人的抚养和赡养义务。同时夫妻因为共同经营而欠下的债务对善意第三人造成了损害,夫妻双方承担连带责任,夫妻双方应该用共同财产进行偿还债务。

四、夫妻离婚后的共同财产处理

在民法和新的婚姻法体系中对于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问题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先由当事人自己进行协商处理夫妻双方共同财产,遵循民法中意思自治的原则。二是,当夫妻对共同财产的处理协商不成的,由法院进行裁定,在裁定的过程中要照顾子女和女方的利益,虽然说男女平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女方的工作能力不如男方,这体现了婚姻法对夫妻共同财产处理的相对公平原则。最后,夫妻一方有重大过错的,在夫妻共同财产处理上,过错方要给另一方一定的财产补偿。

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说明了夫妻在处理财产时只能动用夫妻共同财产,对于私人财产和家庭财产,夫妻双方没有处分的权益。正如上文所说,夫妻共同财产是基于婚姻开始的基础上,知道一方死亡或者是婚姻结束。孙某(男)和吴某(女)在2001年1月结婚,于2002年3月有一个儿子,2003年5月孙某在某单位上班时被判盗窃罪入狱三年,吴某在孙某入狱时因不堪社会压力于2004年4月于孙某离婚。后经查处吴某是被冤枉的,于2005年1月释放,单位补偿孙某20个月的工资,每月2000元,共计4万元,孙某于2005年3月拿到工资补贴。后经家人劝说,孙某与吴某在2005年2月复婚,孙某的父母赠与他们的孩子1万元,后来孙某与吴某感情不和,再一次离婚。离婚时,吴某要求分割孙某4万元和孩子1万元的财产。因为吴某认为,4万元是单位于2005年3月份发放的,是在婚姻存续期间给予的,属于共同财产,理应分割。但是孙某认为,工资补贴是自己在离婚期间所得的,只是实际拿到的时间在婚姻存续期间,应该属于婚前私人财产,且没有任何约定,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在案例中的焦点问题就是,孙某的4万元工资补贴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以及对孩子的赠予财产是否可以分割处理。我国新婚姻法明确规定,夫妻婚姻存续期间,一方所得的工资、奖金为夫妻共同财产。所以,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问题上一定要注意夫妻关系存续时间,只有这样才可以界定夫妻共同财产,那么在离婚时产生的财产处理分歧,法院就可以根据婚姻的实际存续期间进行裁定。在本案中,孙某与吴某第一次的婚姻存续期间是2001年1月至2004年4月,所以2003年5月至2004年4月的工资补贴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2004年5月至2005年1月的工资补贴属于孙某的私人婚前财产,不受夫妻共同财产处理的约束。另外,他们儿子的1万元是赠予所得,任何家庭成员不可以进行分割,但是孩子的监护人可以代为保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赠予财产,用作未成年人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家庭财产不同于夫妻共同财产,当夫妻双方婚姻结束时,夫妻只能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进行实际处理。

夫妻共同财产篇6

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知情权学术界一直没有一个标准的界定,目前对于该定义有较全面解释,即在《广州市妇女权益保障规定》里,该规定中把夫妻共同财产定义为夫妻中的一方可以持户口本、结婚证等能够证明夫妻关系的有效证件去房管局、工商部门等相关部门来查询对方名下的资产。这一规定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讨论,很多省份也希望能出台相关的政策,也有很多省份呼吁将夫妻共同财产知情权纳入婚姻法中对于夫妻财产权规定内容之中。 

二、建立夫妻共同财产知情权制度的必要性 

建立夫妻共同财产知情权的必要性在于在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法律能够保护相对弱势一方的权益。特别是在实践中,大量存在夫妻一方隐匿财产、转移财产的情况,而另一方往往不能全面地知悉,或者即便是在知悉的情形下也很难通过程序有所作为,因而一方在后续的维权中就会存在着许多阻碍和调查取证艰难等相关问题。如果是在结束审理后才发现夫妻一方隐匿财产、转移财产的行为就要通过再次提起诉讼的方式来追偿,对于当事人来说也是繁琐和复杂的,往往得不偿失。因而,笔者将具体来探讨建立夫妻共同财产知情权制度的必要性。 

(一)完善我国夫妻财产制度 

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对于夫妻共同财产是共同共有的关系,平等的享有处分权。根据婚姻法第十七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1)工资、奖金,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或双方的工资、奖金收入及各种福利性政策性收入、补贴;(2)生产、经营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指的是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或双方拥有的知识产权的收益;(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通过法条得知婚姻法中对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部分进行了相应的列举,但是未就如何查询这些财产以及如何行使处分权进行详细的解释。特别是当夫妻双方进入到了离婚诉讼的审理程序当中时,可以由当事人一方来申请法院调查也可以自行收集证据,但是程序也相对繁琐,而且调查的难度也比较大,正因为如此导致了很多当事人无法得到属于自己财产应有的那部分,造成损失。其次,由于对共同财产的调查大多集中于审理阶段,因而在当事人提起诉讼前很可能发生对方当事人积极隐瞒、转移财产的情况出现,而此时并不能针对这种情形展开调查,后期审理中也就没有无法及时查明已经被处理的部分财产,这对另一方当事人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所以,笔者认为我国应当建立起夫妻共同财产知情权制度,以此方便夫妻双方查看自己家庭的收入状况和财产处理情况,这不仅有利于夫妻雙方行使自己的财产处分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有利于家庭的和谐稳定。 

(二)提高查询夫妻共同财产便捷性的现实诉求 

根据我国现行相关法律的规定, 夫妻一方并非不能查询夫妻共同财产, 可以自行或委托律师调查了解共同财产的状况, 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协助调查取证。 但是这三种途径在目前的法律框架下存在实践障碍,手续繁复,效率过低,取证难度大。而根据《规定》,夫或妻一方只需要携带有效证件就可以查询夫妻共同财产,手续简单快捷,能有效地提高维权效率,切实保障其权益。 因此,要提高查询夫妻共同财产状况的效率,切实保护弱势一方的权益,必须建立夫妻共同财产知情权制度。 

三、夫妻共同财产知情权立法的构想 

由上文可知,建立夫妻共同财产知情权制度,有利于保障夫妻双方的合法权利,也可以提高司法效率、节约司法资源。那么,要建立起这项制度,首先应当从立法上着手,制定相关的法律条文,为司法实践提供依据和保障。 

(一)出台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知情权法规 

随着《广州市妇女权益保障规定》的出台,全国许多省份也纷纷出台了类似的规定,但是此类规定的效力往往只涉及某省或者某市,相应的具体条款也存在着差别,因而在操作上给当事人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而且有时候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也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地,因而另一方想要查询相关的财产的时候就变得异常困难。所以说要想真正落实关于夫妻财产知情权的法规关键点在于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特别是能覆盖全国的制度,将夫妻财产知情权这一制度列入婚姻法中,出台全国性的的法律法规,制定一套统一的查询标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方便当事人的查询活动,对夫妻各方的知情权保护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明确知情权行使的主体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我国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并践行男女平等原则。知情权的主体应该为夫妻双方,并且应该为经过结婚登记的合法夫妻双方。这是由于在社会实践中,除了合法的正式婚姻关系外,还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恋爱关系。由于婚姻登记制度的存在,使得在确认两人是否为合法夫妻上十分便捷,提高了夫妻共同财产知情权制度的可行性。 

(三)确定知情权行使客体为夫妻共同财产 

应当明确知情权行使的客体为夫妻双方共同财产,要注意与夫妻个人财产进行区分,夫妻的个人财产从物权上看是属于物权所有人一个人的,即使是夫妻关系也不能打破物权的束缚,所以当事人只能查询两人共有但是登记在对方名下的财产。从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规定来看,属于夫妻双方共同财产的主要有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的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收益、知识产权收益、继承赠予所得等。而夫妻一方个人财产主要包括婚前的动产和不动产、专用生活用品、军人的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费等,由此可见,带有鲜明“个人色彩”的财产大部分都属于个人所有,对于这些个人财产,笔者认为另一方没有查询的法理基础,也没有查询的必要理由。 

参考文献 

夫妻共同财产篇7

论文摘要:“婚姻家庭法”是研究有关婚姻家庭的法律制度、法律关系和与此相关的法律现象的科学。而夫妻财产制度是“婚姻家庭法”立法的重心之一,尤其是夫妻财产与社会经济等相关因素又紧密相连,因此需要对夫妻财产制进一步研究,使其完善。

在当今,各国都很重视婚姻家庭的稳定,并从立法上予以规范。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原因的变化,导致婚姻家庭的矛盾和纠纷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完善《婚姻法》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而完善夫妻财产制度对于《婚姻法》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因为经济是影响婚姻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刚刚修订的《婚姻法》对于夫妻财产制度做出了新的规定,较原来立法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些规定仍显疏浅,对于其法律适用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笔者现就我国现行的夫妻财产制度提出几点立法构想。

一、结婚时夫妻财产契约化的立法构想

夫妻财产契约化要求立法者一方面充分体现当事人之间平等、自由、自愿的基本精神,同时也不得违背民法的相关原则及婚姻的宗旨。结婚时有关夫妻财产的契约在立法上可以按照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分作如下规定:

1.实质要件

(1)订立财产契约的主体,应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夫妻双方;

(2)双方意思表示完全一致且真实;

(3)内容可依法创设,但不得违反民法中对民事行为的规制及不得违背强制性规范、社会公德。

2.形式要件

(1)财产契约订立的时间,应在婚前,婚后可依法变更;

(2)夫妻双方财产应在婚前申报、登记并公证;

(3)财产契约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在公证机关公证。

夫妻财产制度从目前的法定共同制转向财产契约化,需要立法者及全社会的观念更新,这一新型制度必将对我国的婚姻家庭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婚姻存续期间财产关系的立法构想

1.夫妻共有财产的管理处分

修改后的《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由于法律规定得不甚明确,容易产生歧义。对于夫妻共有财产,可以类似于合伙财产制度来处理。我们知道,合伙最早来源于古罗马法,“合伙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当事人为实现某一共同的目的而相互合作的协议”。从该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其几个特征极为类似于婚姻关系:A合伙目的必须合法,非法协议将不产生法律效果;B合伙契约本质是各合伙人的利益相同;C合伙人之间的关系被视为一种特殊的人身关系;D合伙财产属于共同所有。

综上,我们可以对夫妻共有财产作出如下规定:

(1)共同财产以共同管理为原则,关于满足生活需要而对动产的处置,夫妻均有独立处理权,对于此外的动产与所有不动产的处理,须以双方意思一致为原则。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关于共有财产的规定,共有人对共有财产有平等的管理和处分权。就此我们可以在《婚姻法》中规定“夫妻各方均有权单独管理共同财产并进行处分,但对其在管理时的过错承担责任。由夫妻一方无欺诈完成的行为,对另一方具有对抗效力。”由于夫妻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身关系,该关系是建立在一种特别信任的基础之上,一方对他(她)方的日常管理、处分行为应予承认,这就提出了“容忍权”的问题。对‘容忍权’的处理,应同于对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内部权,结果是可认为该效果发生。

(2)夫妻之间可约定由一方管理、处分共同财产,但有关不动产的处理须取得对方同意。

夫妻双方可以在财产契约中规定其共同财产可由夫妻之间一方进行管理、处分,约定中未作规定的,推定共同管理。关于其管理权的内容,可以这样规定:“管理共同财产的夫妻一方,有权占有属于共同财产的物和处分共同财产;以自己的名义实施涉及共同财产的诉讼。”关于不动产的处理,由于其对于夫妻财产的极端重要性,需双方意见一致方能处理。

(3)共同财产所负债务,以共同财产清偿为原则,不足的由夫妻从各自财产中补足。其中,管理方有重大过错的,应赔偿他(她)方因此而所造成的财产减损。

2.对夫妻个人财产的管理、处分,可采用如下几种模式

(1)夫妻个人财产,应采取各自管理,自负其责的原则。

(2)一方可委托另一方管理其财产,这要适用的相关规则。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A、须授权明确;B、表现仍产生效果,以保护善意第三人,夫妻内部责任按表现的规定予以追究。

(3)一方未经他(她)方授权或者无约定义务,为其利益对其财产进行管理,适用无因管理原则。

对这一点,可能会存在较大争议,有人会认为,婚姻关系有着强烈的伦理性,现将夫妻各自财产管理分得如此清楚,似于法于理不符。其实不然,夫妻之间的相互扶养、相互帮助的义务,主要指夫妻之间日常生活的照顾及精神慰藉,而后者主要指夫妻各自的经营活动,二者并不能等同,否则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参加生产等方面的自由何以体现?如果一方对其个人财产管理权可以被他人行使的话,法律又何必将夫妻财产分得这么清楚?实践中又如何体现对善意第三人利益的保护?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此,我们必须坚信一点,权利主体是其本人利益的最佳判断者,法律不必也不能为权利主体作利益判断。综上,适用无因管理原则,不仅于法有据,也符合情理。

(4)一方未经他(她)方同意擅自处分其财产而得利的,应当返还不当得利,恶意的,应赔偿另一方遭受的财产减损。

(5)一方未经他(她)方同意擅自处分其财产造成财产减损的,应负侵权责任。

这里涉及到夫妻间侵权行为的责任豁免问题,夫妻间侵权行为责任豁免原则是与夫妻一体主义理论密切相关的。该原则的理论假设是:夫妻间的内部事务不应由法律来干预。但历史发展到今天,夫妻一体主义理论己经站不住脚,而我们要强调真正的男女平等,必然要承认夫妻间侵权行为的存在,并在法律上加以救济,这才是真正的实事求是态度。

三、婚姻破裂后,夫妻共同财产分侧的立法构想

1.共同财产的界定

我国婚姻法对此采取列举式,即(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这种列举式比较直观,便于普通民众理解,但其不周延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对此应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共同财产的组成,其资产指夫妻在婚姻期间共同取得的财产以及夫妻凭各自的技艺所得的财产与各自财产的成果,收人所形成的节余”。从定义中可以看出共同财产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夫妻关系开始的财产,二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净益。该定义采用了概括式,比较周延,理解起来也不困难。

2.共同财产分割的原则

(1)夫妻双方首先应清偿共同债务,债务尚未到期的或有争议的,夫妻双方必须保留为清偿此种债务所必要的财产。

所保留的财产清偿债务后有所剩余的,由夫妻双方按相同等份划分,这里要考虑到《婚姻法》第四十条照顾对家庭做出较多贡献一方的规定。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婚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该协议是夫妻双方的内部协议,不得对抗债权人,否则,法律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将得不到体现(债权人对该协议同意的除外)。清偿债务后,无过错方可向有过错方行使追偿权。

(2)夫妻个人财产的债务,以个人财产自负其责为原则,但要注意对善意第三人的保护践中,夫妻有约定财产的权利,但我国《婚姻法》并未规定公示公证程序,债权人对此可能并不知情,则该约定不得对抗债权人,债权人可向夫妻双方主张其债权。实践中应注意保护善意第三人的权益。夫妻共负清偿之责,债务清偿后,无责任方有追偿权。

(3)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时应注意对弱者和无过错方的适当保护。

夫妻共同财产篇8

缪某于1971年10月参加工作,1979年与刘某结婚,生育一子。2000年11月,缪某与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领取买断工龄款123900元。2003年3月,缪某因病去逝时,该款尚余79152元存于银行。缪某之母与缪某的妻子、儿子因继承其遗产产生纠纷,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就缪某尚存的买断工龄款的性质是夫妻共同财产,还是缪某的个人财产产生分歧。

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属缪某的个人财产。其理由是:买断工龄款是企业对职工下岗后的生活费补偿,是为了保障其基本生存需要的费用,具有一定的专属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其它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中,也没有包括买断工龄款。因此,职工的买断工龄款应属个人财产。

第二种意见认为,应属夫妻共同财产。其理由是:我国婚姻法采取的是法定夫妻财产共有制,即只要当事人没有特殊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理论上都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婚姻法明确规定可以认定共同财产的范围中包括工资、奖金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一条第(二)、(三)规定,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属夫妻共同财产。买断工龄款与工资等具有相似之处,与破产安置补偿费等属相同性质,因此,买断工龄款也属夫妻共同财产。

评析:笔者赞同第二种意见。

所谓“买断工龄”,实际上是企业自行确定的对被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的一种经济补偿。我们要正确认定其性质,就应当对照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区别进行分析。

首先,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基本特性不同。我国实行法定的夫妻财产制,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归夫妻共同所有。是否婚后取得是划分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一个首要标准,所以共同财产的基本特性表现在取得时间方面。当然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强调对公民个人的私有财产所有权的保护也极为必要,故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有关个人财产的规定。该法所列举的几项个人财产来看,除个人婚前财产外,其余几项个人财产均与公民个人特定的身份密不可分,只有哪些与个人身份不可分离的婚后所得财产和未获经济利益的知识产权,才能被纳入个人财产的范围。所以个人财产的基本特性表现为人身依附性。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得到的买断工龄款,应作为家庭的共同生活费用,不具有人身的依附性,不能由夫或妻一方独享。

其次,夫妻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的行使的主体不同。通过继受取得的个人财产应按被继承人或赠与人的意思指定,而通过原始取得的个人财产则需依附于夫或妻一方的特定身份并受其本人的意思支配。该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应该而且只能归夫或妻一方行使,并完全受所有权人的主观意志所控制,他人不得干涉。可见该财产不论是通过原始方式还是继受方式所取得,均带有强烈的主观性色彩,这使其具备了特定物的某些性质。买断工龄款则不同,虽然它与夫或妻一方的行为、活动密切相关,但该财产应由夫妻双方来共同管理和支配,体现的是夫妻双方共同的意志,所以他不具有个人主观性,因而不具备特定物的某些性质。

夫妻共同财产篇9

案情介绍:

    30岁的张某与丈夫李某结婚已三年。张某由于经常在外出差,今年1月,张某为自己买了一份意外伤害保险,受益人是她自己。4月,张某在一次车祸中受伤,丧失部分劳动能力,从保险公司获得一笔8万元的保险金。这之后丈夫李某由于生意上的原因经常对她发脾气,成天在外打麻将,回到家就吵架。7月,张某提出离婚,李某也同意,但却不愿在离婚协议上签字,原因是李某要求将8万元的保险金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

案例分析:

    此案的焦点在于张某所得到的伤残保险金是否为夫妻共同财产。

依据我国《婚姻法》第十三条之规定,所谓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这里,夫妻共同财产包括:(一)一方或双方劳动所得的收入,如工资、稿酬、奖金等;(二)一方或双方购置的财产;(三)一方或双方继承、受赠的财产;(四)一方或双方由知识产权取得的经济利益;(五)一方或双方从事承包、租赁等生产经营活动的收益;(六)一方或双方取得的债权;(七)一方或双方其他合法所得。

在本案中,张某以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身份取得的保险金,是保险公司对其的伤残补助,与个人密切相关,具有严格的人身性质,只能是一方的个人财产而不能归于夫妻共同财产。这是因为张某获得的保险金,是在其付出一定的代价后取得的,这个代价,就是张某投保了意外伤害险并且遭受了意外伤害,而丈夫李某并没有为此保险金付出代价。此时,如果将保险金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而使没有付出代价的另一方也有权参与分割,则显得很不公平。

从另一方面看,张某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对她来说,这笔保险金是保险公司提供给她的生活保障,旨在用来弥补她所减少或丧失的经济来源,是她今后生活的依靠。而尽量减轻风险给被保险人带来的打击和痛苦,使风险的危害降到最低,这正是保险意义之所在。李某没有投保意外伤害险,没有受到意外伤害,也没有她妻子保险金的受益权,因此无权分割他妻子的保险金。

案例结论:

夫妻共同财产篇10

    一、夫妻婚前一方财产所产生的利息,如夫妻一方婚前存入银行的存款,所产生的利息;

    二、夫妻一方婚前财产婚后所得的收益,如婚前以二十万元购得房屋一套,婚后以三十万元卖出,其中的十万元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三、夫妻各方单位分发的福利;

    四、中奖所得,如用夫妻个人财产所购,中奖所得的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