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创新十篇

时间:2023-03-17 09:12:15

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科技创新篇1

由于农业的特殊性,农业科技创新链一般包括农业科技研发阶段、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阶段和产业化阶段三大链条环节。这当中,技术链和产业链①可谓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从技术链、产业链及技术链产业链搭接视角,结合调查结果来分析扬州农业科技创新情况。

(一)技术链角度

1.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偏低,投入结构不合理,创新物质基础薄弱。虽然近年来扬州市现代农业的总体水平处于江苏省中游水平(农业基本现代化综合得分以74.07处于江苏13市第7位),但对于农业科技投入水平却处于偏低位置,与其他市存在较大差距。据调查,扬州市“十一五”期间用于农业科技项目总投入为13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拨款累计2.6亿元,这一数字和扬州市2010年的财政支出333.36亿元相比,微乎其微,仅占其4%。农业科技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造成有突破性的成果较少,技术支撑、储备能力不足,成果转化率较低,高新技术应用水平尚待提高。科研投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远远超过其他投入[6],而扬州产业化开发、技术改造占大头,科学研究仅占小头。“十一五”期间,扬州市农办、扬州市农发基金、扬州市科技局每年用于农业产业化开发与农业技术改造的资金约2亿元,而用于农业科学研究的资金仅5 000万元左右。农业科技投入水平较低,投入结构不合理,直接影响到了扬州农业科技研发的深度与广度。2.农业科研人力资源不足,创新的核心力量薄弱。技术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农业科研院所则作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潜力[7]。据了解,扬州目前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的主要是“一校两所”,即扬州大学、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突出[8],扬州也不另外。2011年扬州共组织省农业科技支撑项目74项,获批20项,其中13项是“一校两所”作为项目第一项目承担单位。可以看出“一校两所”在扬州农业科技创新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另外一个角度,也应该看到扬州农业科研力量较少,除此之外的科研力量微乎其微。

(二)产业链角度

1.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难以适应农业科技创新的需要。目前,扬州的农技推广体系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与问题:一是推广机制不活,体制不顺。“三权”下放后,一些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则变成了当地领导亲朋好友的“安置站”,而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则难以补充进来,使农技推广工作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此外,农业推广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用人、激励和竞争机制。二是推广经费严重不足,推广手段落后。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但扬州不足0.2%,人均经费更少。因经费不足等原因,部分地方政府“卸包袱”,使一些地方的推广服务部门被推向市场,有的甚至被拍卖或撤消,造成人员离岗和流失,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另外,由于经费不足,农技推广的手段比较单一,一般采用传统的方法,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此外,农技推广人员的收入偏低,在调研发现很多乡镇的农技人员的月收入不足1 500元,低收入造成其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三是专业人才匮乏,服务质量不高。目前从事农村科技推广服务的技术人员不仅人数趋少,而且普遍存在人员老化、素质偏低的问题。专业人员比例偏低,同时由于基层推广机构待遇低,工作艰苦,很多有专业学历的青年人不愿进来。从年龄看,50岁及以上的占到33.80%,36~49岁占到52.57%,35岁以下的仅占13.64%,农机推广人员中年轻人较少,年龄偏大。从学历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仅占6.52%,大专、中专及中专以下分别占到了38.86%、36.14%及18.48%,由此可见,扬州农技人员的学历层次呈现倒U型且本科及以上的较少。从专业技术职务看,主要集中于中级、初级及初级职称以下三类,这当中以初级职称居多,占到58.58%,中级职称及初级职称以下的分别为30.21%和10.63%,而具有高级职称的农技人员仅0.59%。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趋向老化、人才缺乏造成了农技推广的低效率。另外,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培训和再教育机制尚未完善,尤其是农民成人教育工作有待加强。2.农业科技创新的受体(农民)文化素质低,影响农业科技需求与科技产业化效果。作为科技创新链上的主体,农民扮演者重要较色,因为农业科技创新归根结底为农民服务的,是为农业更好的发展。在本次调查中,共走访农民107位,填写问卷107份,接受调查的农民中男性69位,占64.49%,女性38位,占35.51%。从年龄看,30岁以下的1人,占0.93%,30~39岁6人,占5.61%,40~49岁19人,占17.76%,50~59岁45人,占42.06%,60~69岁30人,占28.04%,70岁以上6人,占5.61%,可以看出,受访农民年龄主要集中在50~69岁,占到70.10%,显然,农业科技创新的受体年龄结构老化。另外,近年来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大多就地转移到二、三产业或外出打工,实际从事农业的农村劳动力主要是难以找到非农工作或年老的劳动力,造成整个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于非农业产业。调查的107人中,未受过教育的达39人,占到36.45%,小学的达35人,占到32.71%,初中27人,占25.23%,高中的4人,占3.74%,大专2人,占1.87%,而本科及以上的没有。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决定了科学应用水平低,难以很好地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沿用传统办法种田,对新的优良种苗、栽培技术、农药肥料的性能不了解也弄不懂,即使将新型的技术送到户,也往往不能灵活运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文化素质低直接导致其对接受农业科技的积极性不高,调查中发现,参加过新品种技术推荐现场会的仅有7.48%(8人),参加过农技培训班的仅有10.28%(11人),参加过农技下乡活动仅有24.30%(26人),而大部分(57.94%)表示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农业科技活动。据了解这种现象在欠发达农村更为突出。农业劳动力素质低下,不仅影响其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认知与了解,而且影响采用及效果,进而影响购买需求,最终导致恶性循环,进而影响科技产业化进程。3.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产业化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扬州市利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改革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和流通体制力度,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以加工企业、批发市场为龙头的企业数量大幅增多。全市龙头企业进一步强化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能力,拓宽销售渠道,经营业绩继续保持快速增长。2010年上半年,7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0.2亿元,利税5.20亿元,出口额1.3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7.54%、25.72%和15.09%。2010年上半年,7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新上项目58个,投资额4.9亿元,同比增加30%。龙头企业在数量和规模水平都实现较大增长,产品质量和品牌战略迈上新的台阶,企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企业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不断完善,带动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在农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的时候,也应该看到农业龙头企业在农业科技产业化方面的力量较为薄弱。调查的14家农业龙头企业均为科技型企业,但其在科技产业化水平方面仍然不够,14家企业中带动农户超万户的仅有2家,占14.29%,带动农户超5 000户仅4家,占28.57%,甚至有3家在带动农户方面没有作出贡献。在销售收入方面,2011年各企业主营农产品收入超10亿仅1家,过亿也只有3家。科技产业化的低效率导致了2011年扬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0.84,位列全省第13位,实现度为33.6%,低于全省平均(54%)20.4个百分点。因此,农业龙头企业在科技产业化的过程中仍要做出更大的努力。

(三)技术链、产业链搭接视角

技术链和产业链的有效合理衔接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要求。如图1所示,曲线B表示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链上的综合资源供给状况[9],它是技术链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曲线C则表示产业界在技术创新链上的综合资源供给状况,它是相应产业链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整个技术创新链上存在一个从技术链到产业链的间断。系统分析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存在问题,必须从技术链、产业链衔接好后的技术创新链(曲线A)出发。从图1中技术链、产业链和技术创新链供需之间结构性失衡的内在机理和基本逻辑可以看出解决结构性失衡的途径无外乎以下三条:第一,通过组织创新,组建农业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载体,实现技术链供给曲线与产业链供给曲线的搭接;第二,将技术链的供给曲线向产业链供给曲线延伸,即b点向c点靠拢;第三,将产业链的供给曲线向技术链供给曲线延伸,即c点向b点靠拢。下面即从三方面理论,结合扬州实际问题进行分析。1.农业科技示范园促动农业技术研发、引领技术产业化方面动力不足。农业科技示范园是农业科技展示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载体[10],是技术链、产业链搭接的第一种有效形式。从图2可以看出,农业科技示范在整个农业科技创新过程的承接性的作用,可以说农业科技示范园弥补了图1中从技术链到产业链之间的间断。图2 农业科技示范园在科技创新链上的承接作用扬州市现有地市级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项目)38个,总面积约10万多亩,其中部级2个,省级24个,市级21个(其中9个与国家部、委或省厅、局共建)。据初步统计,全市各类园区共引进新品种436个,推广新品种365个,推广面积22.6亩,引进新技术324项,推广303项,推广面积26.3万亩。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科技示范园促动农业技术研发、引领技术产业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园区对现代农业园区的科学定义和功能认识不足,盲目追求建设规模,热衷于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展示的技术项目相似、产业产品雷同,产品缺乏特色,大多是瓜果蔬菜,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差,自身效益低下,自我发展的能力弱,有的甚至刚建起来就闲置了,不计成本、不讲效益的“科研”式示范,让农民对农业科技产生疑惑。2.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水平不够。要想使得技术链的供给曲线向产业链供给曲线延伸,使得图1中b点向c点靠拢,就必须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国家和当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目前,扬州农业科技普遍偏重科研本身,对后期的科技转化及产业化领域的研究偏少,农产品加工、贮运、保鲜等可大幅度提高农业附加值的农业科技成果不多。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较慢[11],农业科技成果本身的经济效益比较小,造成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资源”缺乏。另外,转让方对所持有科技成果的成熟性、应用性和商品性估价过高,要求过高的转让价格,使受让方难以接受,对成果缺乏信心,也对成果产业化构成很大的障碍。“十一五”期间,扬州市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农业科技计划项目916项,项目实施成果获得各级政府奖励87项,育成动植物新品种(系)17个,制定标准103个,专利授权137件等。研究成果获得农业部丰收奖11项、教育部科技成果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林科院科技成果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省农业技术推广奖4项,省政府科技成果转化奖3项,省海洋与渔业科技奖2项,市科技进步奖18项。但据了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2010年,获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仅4个项目。2011年获得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仅有1项。可见,科技产业化效率是整个农业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问题。3.产业化的科研支撑力量薄弱。“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全面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然是旨在第三种形式上有所突破和作为,实现c点向b点靠拢。农业龙头企业担任着产业化主要职责。调查的中14家农业龙头企业有不少没有研发机构,质控体系不规范,缺乏对既懂技术、又善经营、更会管理、能将科技与经济对接的复合型人才培养。要么产品跟风,要么产品单一,多少年一个面孔,更谈不上技术成果示范和推广,这样就造成了产业化的技术含量较低。另外,农业龙头企业和科研部门结合松散:农业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在理论上是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最佳搭档,但实际上由于类属利益集团不同,各种合作方式及机制正在探索过渡阶段,使得彼此结合松散,表现大多在就某一项成果合作、就一段时间合作、简单合作(如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等,产业化的技术支持不到,支撑力量薄弱。

二、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经本次对扬州农业科技创新情况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普遍不高。农业科技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不足,创新的核心力量薄弱,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水平不够;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等主体产业化的科研支撑力量欠缺。农业科技创新链中技术链、产业链衔接不到位,存在断裂、创新主体分散的现象。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需要从技术链、产业链搭接后的整体予以关注。

(二)建议

农业科技创新篇2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1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小于农业GDP的比重,如全国农业支出/财政支出1991~1995年为9.486,1996~2000年为8.758,2001~2002年为7.71;而农业GDP/总GDP1991~1995年为21.38;1996~2000年为18.42;2001~2002年为15.80,这说明国家在财政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在1988~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平均增长率为-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有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

2.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2.4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

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3.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3.2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两级体系,通过协调两级体系的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的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体系的层次性,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着重解决区域性、地方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增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强化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应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3.4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在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到数量质量型、从面对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设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为核心,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要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机制;重在社会评价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体现岗位绩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以及适应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创业和深入农村第一线的激励机制。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参考文献

1翟虎渠.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求是,2005(6)

农业科技创新篇3

(一)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先导力量

合理的农业科技创新不仅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而且有利于用丰富的资源代替稀缺能源,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增加农工收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农业科技创新也有利于降低农业面临的自然风险。在自然环境中存在着众多不可抗拒的因素,通过农业科技创新能够推出抗灾品种,用以降低危害,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化的工业装备和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化的规划手段和现代化的科学方法管理农业,最终促进农业发展,是把农业生产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目的是创造出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现代化农业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的生产体系,从而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

(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强化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现代化农业建设中,黑龙江垦区应将科技作为发展的基本要素,通过市场机制来优化配置,通过激发市场主体创新的活力推进创新。但是,由于科技创新的特性,它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竞争的支柱。因此,垦区要加强人才和科学研究投入,增加科技储备,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加大对农工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为农业生产提供必要的科技公共服务。

二、借鉴经验

(一)深化体制改革是科技创新的动力

近年来,黑龙江垦区出台了《关于加强现代化大农业科技创新的意见》,确定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知识创新的骨干作用,不断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潜能,迅速将科研资源优势转变成创新发展优势。将其打造为适应市场需求、经营机制灵活的创新知识主体。推进科技型企业与金融资本市场融合。北大荒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率先完成了“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了垦丰种业有限公司在新三版成功上市。

(二)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在黑龙江垦区9个管理局的9个试点农场开展了基层农技推广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农场以农技推广中心为载体,整合农业植保、农机、畜牧、水利等分散机构,使人、才、物的整体效益得到充分释放。构建了基层农技推广基地网络,以主要农作物产业发展为依托,集成推广了一批成熟的新品种和新技术,示范推广面积达1500多万亩。培育了一批以青年创业农场主和网络营销店主为代表的新型职业农工,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良好的环境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依托

建三江国家科技园区、九三管理局科技园区和黑龙江垦区的龙头企业发挥农业科研基地和产业化基地、栽培与土壤营养研究室、大豆综合试验站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科研平台的作用,吸引国内外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建立了各行政业务主管部门之间的科技联席会议制度。从司法和行政两方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了鼓励创新、保护创新成果的良好环境。营造良好的科技发展环境,加大对创新活动的宣传力度,定期开展各类创意创业大赛,大力传播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企业对创新声誉的重视程度,形成尊重创新和保护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制约因素

(一)垦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机构不健全

垦区农业机构进行改革之后,很多地方的农业技术站不再存在,关键的技术推广人员也合并到行政机关。这样的机构变化加大了上级农业部门对下级农业部门的管理,并且出现了责任推诿的现象。同时,专业的技术干部在行政事务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多,从事业务技术投入的精力较少,直接影响到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

(二)垦区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的手段不完善

在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形势下,农工的增收愿望也愈加强烈,但农工引进新技术的方式较少,学习途径也不全面,从而发挥不出良好的效果。

(三)垦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垦区的农业生产者大多数因循守旧,接受新的科学知识的能力有限,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比较缓慢。目前,基层农技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同时,农技队伍中接收继续教育的人数也在逐年下降,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农技人员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垦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知识“老化”现象。

四、对策分析

(一)加强垦区粮食增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近年来,垦区增加了对粮食增产技术研究和推广的经费投入,支持有关部委组织实施一系列重大项目。各粮食主产区应首先着重落实该批项目的匹配经费,确保其顺利完成。另外,各粮食主产区还应该运作一批研究和推广项目,加强粮食生产关键技术的集成创新,形成具有不同地区特色的技术体系,是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坚实的技术支撑。

(二)加强垦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建成农业发展科研基地和农业产业综合治理中心,不断推进农业基础研究,从而提高垦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其次,要增加与具有丰富经验的国外团队、科技精英之间的合作研究,从而发挥人才优势,提高农业科技实力。同时,要逐步加强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垦区应该走进高校鼓励相关大学生、研究生到基层农业第一线工作,从而带动对农业生产者的技术培养,逐步形成上下贯通的农业技术格局。

(三)以信息化建设提升垦区种业科技创新服务能力

农业科技创新篇4

海安县位于江苏省东部的苏中地区,南通、盐城、泰州三市交界处,东临黄海,南望长江,占地1108km2,拥有82万亩耕地,93.68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58.8万人,先后建成全国优质稻米、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连续三年稻麦亩产超吨粮,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拥有全国最大的优质桑蚕茧生产基地,全年发种量、产茧量和综合效益等指标连续多年居全省首位,有着“茧丝绸之乡”的美誉;全县大力推广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畜牧生产转型升级加快,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超过50%;特种水产养殖独具特色,河豚养殖总规模和紫菜育苗面积为亚洲最大。这些成绩的取得,正是农业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在海安的具体体现,进一步说明了农业科技创新是提升现代农业级次的催化剂,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助推器,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现结合我县实际,谈一谈关于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的思考。

一、创新推广体系,完善服务网络

没有一支稳得住、拉得出、打得响的农技推广队伍,开展科技创新也就是一句空话。全面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

首先,要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要借助于机构改革的契机,整合优秀技术力量,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以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为中心,拓宽农技推广的内容,探索创新农技服务的体制机制,构建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以“县为龙头、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三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通过建立竞争上岗制度、农技推广责任制度、绩效考评制度、知识更新制度等管理机制,切实加强体系的公益性连锁推广服务能力,确保农业科技创新的顺畅开展。

其次,在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的同时,要大力培育多渠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各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形成公益与经营相融合的格局。

二、创新人员培养,出台鼓励政策。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要出台一系列地政策,加大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力度,从各方面给予优秀人才方便照顾,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

1.要加强进修培训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的农技人员是一专多能、复合型的,过去所学专业太窄且不能适应现代需求,加之机构改革,要求农技推广队伍必须精干高效,因此要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综合措施,对农技人员培训,使他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技推广工作中的应用,提升业务技术水平。

2.要扩大课题申报

虽然目前有一些高层次人才培养课题,如省“333工程”、市“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但名额较少,资助金额也较低,满足不了县、镇两级农技人员的需求。因此,需要加大投入资助金额,扩大人才选拔范围,更好地满足创新人才培养需要。

3.要科学职称评聘

由于岗位职数的限制,农业职称聘用指标控制得比较紧,相当一部分基层一线的同志,由于未能及时获得评选聘任聘用,既影响了实际收入,又影响了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可以研究出台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长效管理的办法,向创新人员倾斜,对于获得创新成果的人员,可不受指标限制,以此作为人才和队伍建设激发活力的一个新抓手。

三、创新推广模式,拓宽服务领域

建立科学合理多元化的创新和推广模式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多年来,海安县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创新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1.提高主阵地服务能力

县农技推广服务体系通过开展县乡村连锁联动,定职能、定责任、绩效考核,促进了公益职能的履行和技术服务的到位。

2.实施阶梯式推广模式

借助于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科技入户项目的实施,创建“专家—指导员—农户”的推广模式,组建各产业专家组,聘请首席专家,面向全县农技推广人员,遴选技术指导员,按照“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以此辐射带动广大农户,从而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有效地促进了农技成果的转化和实用技术的普及。

3.开展专业化队伍建设

在植保、测土配方施肥、水稻育秧插秧等涉农服务上开拓创新,成立专业合作社,开展专业化服务,实行技术推广、农资供应、物化服务“三连锁”,既满足农业创新技术推广的需求,又减轻农民群众的劳动强度和难度。

4.强化实用性农民培训

树立以人为本的农技推广理念,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工程。围绕农时农事关键技术,对农民开展培训,提高农业实用技术的普及率、到位率,促进各产业生产水平的提高;通过职业农民培训以及创业经营技能的培训,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

5.创新多形式服务手段

开通 “12316”为农服务热线,农民群众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难题可直接来电向专家咨询,必要时专家上门指导;设立 “海安县农业信息网”和“中国禽蛋网”两大网站,定期农业科技信息,方便农民学习使用;编印农业科技宣传挂历进行发放,内容包括每月关键农事、技术要点以及专家名单、联系电话等,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促进农技推广到位。

四、创新平台搭建,加强对接融合

农业科技创新篇5

(一)农业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情况

1、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农业龙头企业35家,其中泰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5家(省级6家、泰州市级19家),省农业科技型企业2家。据统计,列入泰州市考核的19家农业龙头企业2010年实现销售42.6亿元,利税2.05亿元,共投入科技开发经费0.52亿元,挂靠科研院校8家,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2项,开发新产品43个,申请专利85件。

2、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情况

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0家,其中省“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家,泰州市“五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6家,省科技型农业合作社2家。据统计,全市150家农业专业合作社2010年实现销售8.6亿元,利税0.96亿元。

3、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建设情况

至2010年底,我市共有5个泰州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和30个靖江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由于这些示范园(基地)都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市场信息灵,科技意识强,推动了我市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近三年,这些示范园(基地)共投入科技经费0.36亿元,挂靠科研院校10家,引进新品种46个,实施科技开发项目30项,开发新产品18个。

(二)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情况

1、农业科技超市建设情况

经省科技厅批准,建立了靖江市红芽香沙芋科技超市分店和便利店,半年来,按照科技超市“六有”标准,设计刷新了店面形象,设立了成果展示(技术培训)室、科技特派员工作室、农资服务室、产品储藏室,常年聘请了省市科技特派员12人,创建了香沙芋销售及科技服务网站,加快了红芽香沙芋的品牌建设;举办“香沙芋集中温室育苗”等技术培训8场次,培训农民300多人次,今年新增香沙芋种植户1000多户,扩大种植面积5000亩。科技超市的建设,推动了我市香沙芋特色产业的发展。

2、各类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情况

(1)农业技术承包活动开展情况

从1990年至今,我局与农委每年联合开展农业技术承包活动,市里每年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参与承包的农技人员,使这项活动得以持续20年正常开展。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共组织700人次农技人员,签订承包合同365份,承包种植业560万亩次,养殖业1200多万头(只),水面6万亩次,为农民增收1.5亿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2)农业科技信息采集、活动开展情况

从1999年起,根据企业及农户技术需求,我局组织有关农技人员及农业龙头企业人员到省内外相关科研院校,采集最新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信息,经筛选汇编成册、制作光盘后,由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信息。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共最新科技信息460多条,组织市、镇、村专题会25场,此项活动深受企业和农民欢迎。

二、现状分析

(一)科技载体持续创新需要多方支撑

目前,我市共2个省农业科技型企业,2个省科技型农业专业合作社,这4个企业是我市特种水产养殖、肉制品加工、香沙芋种植、鹌鹑养殖加工等四个特色产业的龙头企业,目前已挂靠8个科研院校,初步建立了长江特水养殖、肉制品加工两个科技创新平台,近三年实施部级星火计划1项、省农业三项工程等省级项目6项,市级科技项目12项,这些企业已成为我市农业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但需要政策(视同省高新技术企业)、资金(各级各类科技项目资金)、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支撑,才能持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二)科技服务活动需要长效化、制度化

开展农技承包活动,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有利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利于调动农技人员积极性,但这种承包是无偿的,工作开展依赖于政府资金的奖励,今后将逐步探索市场化有偿服务机制,使这项活动长效化开展;农业科技信息,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确实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这项工作今后一要形式多样化,二要跟踪管理,三要提高成效,使这项工作制度化开展;要不断探索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技服务活动。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农业科技工作,要从保障农产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围绕资源特点,重点发展沿江休闲观光农业、粮食物流、肉制品加工等三大特色产业,构建长江特水养殖、肉制品加工产业、生祠高效农业、粮食产业等四个技术创新平台;围绕科技载体建设,培育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1个、省农业科技型企业3家、省科技型农业专业合作社4家,泰州市农业科技示范园5个、工程中心3个,靖江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0个。

四、工作措施

(一)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制订激励政策,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氛围,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引进高层次人才、转化新成果、开发新产品;鼓励企业建立(参与)技术创新联盟,创建工程技术中心。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二)推进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

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帮助企业挂靠科研院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帮助已挂靠企业,由单一合作向全面合作、由短期合作向长期合作、由一般合作向深度合作发展,切实推进我市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

(三)加快科技投入体系建设

依法争取财政科技三项费用足额拨付,不断提高科技三项费用总量,集中支持重点项目,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社会化科技投入体系,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断增加我市科技投入。

农业科技创新篇6

1.1开发生产领域方面

首先,科研机构和人员对生产领域技术支持不足,重视不够。农产品科技产品结构相对复杂,这增加了农技推广人员在一些技术理解方面的难度,因此,科技人员在研究和开发时的工作地点不能完全局限于实验室,而且还应到田间地头进行相关技术指导,减少技术推广应用环节所遇到的各种阻碍,为科技产品顺利进入市场扫除障碍。其次,产与学、研、推广各环节严重脱节。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与农技推广是三个独立体,因此,如何将三者有效结合是发展我国农业所首先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1.2科研领域方面

首先,研究领域狭窄,局限于传统格局。粮、油、棉、麻等大宗类农作物一直是我国农业科研的重点,全国从事大宗农业生产的技术人员占全部农技人员90%以上,其中从事其他经济作物生产、畜牧水产养殖和多种经营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到10%。这反映了在研究环节上注重产前、产中,而忽视农产品深加工、保鲜、贮运等产后环节。

其次,研究机制存在不完善。目前研究机制缺乏鼓励制度,导致人员缺乏研究热情,工作积极性不高,许多研究人员仅仅是为完成工作任务而应付研究,导致将大量的资金投入科学研究后发现其研究并无现实意义。

最后,研究经费不足。农业研究需国家给予的经费支持,而目前我国发展有限,总体资金有限,需投入资金的项目多,这使得相应的资金投入量也随之减少而我国科研项目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主要靠政府财政划拨,农业研究经费不足问题出现便不足为奇。

2农业科技创新措施

2.1完善推广领域

首先,需要将推广设备更新。结合原有的报纸、杂志、黑板报、学习班等方式,根据农村经济实际情况,完善农村网络体系,利用网络对农技进行推广,避免信息获得滞后问题。其次,招募推广人员并适当的给予补贴。农业科技的推广需要人力的帮助,农村存在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他们的认字水平较低,仅依靠纯文字类的推广宣传方式往往得不到好的效益,通过招募推广员,由推广人员进行讲解能起到较好的推广作用。此外,为保证推广人员不流失,给予他们适当的补贴相当具有必要性。

2.2加强开发生产

开发生产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创新。科研工作者在开发生产科技产品前,应当对当地的农业环境进行考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开发生产,在开发生产过程中,将试验环境范围扩大到农地中去,结合农民对科技产品的意见反馈对科技产品进行试验修改。同时参照、学习国外农业科技创新较为发达国家将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与农技推广较好融合的方式,结合我国农村实情及专家们的意见对我国较为薄弱的三方融合方式进行强化。

2.3重视科研

国家在农村科技创新方面适当的增加资金投入,农村相关部门拓宽科研项目经费来源渠道。此外,国家应当完善农村科研项目制度,制定适当的鼓励制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同时,对科研项目的制定及开展严格把关,避免过多的资金投入到与农村科技创新项目无关的项目中,造成资金浪费。

3结束语

农业科技创新篇7

杭州市余杭高新农业示范中心自2002年10月开园以来,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成为浙江省农业人才创业园、浙江省农业科技园区。2005年2月份被授予杭州市首家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余杭区现代农业园区的领头雁,余杭都市农业的示范窗口,这一切成绩的取得正是中心与高等院校、高等科研院所开展形式多样广泛的合作、积极引进高科技农业项目、高科技农业人才、积极培育一批走产学研路子的科技型农业企业等强化科技依托的一系列举措所产生的良好结果。

1发展背景与现状

余杭区区委、区政府于2001年5月提出建立杭州市余杭高新农业示范中心,2001年6月批准正式挂牌成立。当时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余杭农业如何适应国际竞争,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立农业开发区为此探索路子。二是余杭撤市建区以后,如何实现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为此探索路子。三是“创业在杭州”,余杭如何面向农业高科技人才搭建一个创业平台,引入、孵化、示范、推广农业高新技术项目及其产品,加速余杭农业的科技进步,提高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推进余杭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建设。目前,杭州市余杭高新农业示范中心首期3.2km2面积已基本开发完毕,基础设施建设已达到“六通一平”水平;重点开发了名优小水果种子种苗开发、特种蔬菜引种示范推广、彩色苗木的引进、无土草坪研发、果蔬农产品深加工等项一系列高新农业产业;建立了较强的科技依托体系,中心先后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科技合作关系,并从相关单位聘请了一批知名专家为园区科技顾问,入区的农业科技企业自身都拥有一支基础好、专业结构合理的科研人才队伍,并且在其岗位发挥了积极作用。

2主要所做工作

2.1科学论证,正确定位

根据农业发展趋势、专家意见和余杭的实际,园区定位为集科技型、生态化、观赏型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区。园区发展方向定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中心、都市型效益农业的示范基地,农产品深加工的重要载体、外向型农业的展示窗口、休闲观光农业的胜地。

2.2创新运作理念,规范合理运作

中心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市场化运作的模式,运作机制的创新有效地促进了资金、人才、土地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农业高科技的引进、创新始终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真正做到产品按市场定位、效益优先。

2.3注重基础建设,提供硬件保证

2002年3月中心全面启动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累积投入各类建设资金8500多万元,目前中心已完成了十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六通一平”。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入区企业或项目的快速启动、产品快速占领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4加强科技联姻,实现强强联合

中心需要科技项目和科技人才,而高等院校需要科研成果的辐射基地,通过产学研结合等多种形式的合作,能够达到双方共赢目的。自开园至今,中心先后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进行合作。同时区政府在资金上向入园企业倾斜,安排了专项资金用于产学研合作项目开发,并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例如,中心与浙江大学签订了农业科技合作协议书,租地33.3hm2亩创建了“浙江大学农业专家创业园”,组建了以5位教授出资的“杭州格林森园艺科技有限公司”,有效地辐射推广了大量园艺科研成果,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5组建农企孵化器,增强企业凝聚力

建立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能有效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和培养创新农业人才。通过利用孵化器平台可以有效地向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加大对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服务条件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风险资本对在孵企业股权投资;加大对农业科技企业在孵企业的金融力度;加强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在孵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加快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人才建设;支持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在孵企业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2.6培训推广一起抓,促进成果辐射、推广

中心经过三年的建设,建立较为完善的应用科技培训和高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一是建立了科技培训服务区;二是聘请了一批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能够深入浅出地进行培训当前农业生产所需的实用技术,培育了一大批熟练掌握实用农业技术的农民技术员,从而真正使农业技术推广到企业各个生产基地和广大农村;三是培训内容力求实用,农民最实惠的,中心安排的培训内容都是农民听时就能用的和生产紧密相联系的。

3下一步发展思路与对策

杭州市余杭高新农业示范中心独特的区位优势、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投资环境、高效率的运作模式,杭州市余杭高新农业示范逐渐被社会各界看好。经过三年的发展已初具雏形,但离其发展目标:全国有影响、有江南特色、全省一流的现代化园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离区委区政府下达给园区的初期任务:到2007余杭高新农业示范中心要实现观光收入100万元、农业产值1亿元、农产品加工值10亿元,离这个初期目标也有一定的距离。在今后的发展中,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加努力:

3.1加强“双招双引”工作

把高科技农业企业的引进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着眼于“高、新、外、大”的农业高科技项目;多渠道、全方位、宽视野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和招才引智活动,把高等农业科研机构、高级农业科技人才、高新农业科技项目引入园区,形成一个百花齐放、百舸争流的局面。

3.2进一步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单位合作

在巩固现有合作成果的同时还应引进如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等一流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通过与它们的全方位合作,建立一个较为全面、权威的外部智力支持体系。

3.3做强做大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强化孵化功能

加强企业交流合作,加快其成果转化。园区将加大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硬件建设,建设一定规模的科技综合楼,解决种养殖高科技农业企业实验场地不足的问题;建设一定规模的专家楼,使整个园区的孵化、产业、生活服务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

3.4加强农业科技培训体系和高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p#分页标题#e#

农业科技创新篇8

“精细农作”是基于田间小区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性,为实现优化作物生产系统的目标而提出的。但工程支持技术的开发研究,对实现这一技术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农田信息采集与处方农作的空间定位,需依靠全球卫星差分定位系统(DGPS);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需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未来大量地理空间数据的更新,需要遥感技术(RS)的支持;作物产量计量与小区产量图的生成需要能按秒记录收获机累计产量和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智能型收获机械,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产量图自动生成软件技术;田区空间变量信息的快速实时采集,需要研究基于新原理的传感技术与信号处理技术;按小区实施自动处方农作、调控目标投入需要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制定科学的农作处方需要农学知识和计算机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支持;作为一个能协调运作的智能化系统需要有高效的信息集成以及有关信息传输、标准化技术的研究等等。

迄今“精细农业”在发达国家也不过五、六年的应用试验历史,部分支持技术手段还不十分成熟,有待不断研究完善,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精细农业”应用实践可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围绕提高生产、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技术组装方式,逐步提高作物生产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其中,获取农田小区产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信息是实践“精细农作”的基础。有了小区产量分布图,农户既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分析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选择经济适用的对策,在现实可行条件下采取适当措施实施调控;也可以根据技术经济发展的条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或智能化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调控。

“精细农业”研究的革命性的意义是提出了一种经营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思想并付诸于实践,发展前景已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共识。1998.1美国副总统戈尔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以1米分辩率的“数字地球”的概念,在地理信息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它为认识世界科技进步对未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提出了全新的观念。“精细农业”的实践将在下一世纪开发“数字地球”的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中,全面实践这一新技术体系的路程还很遥远。但启动这一新技术的示范与实践研究,将有利与推动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知识化与信息化进程,改变传统技术思想,追踪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农用先进支持技术产品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在“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实践中,也将可开发出一系列适用新技术产品,

图1.精细农作技术体系示意图(来源:FieldStar,MessayFergusonLtd.)

为支持当前的“科技兴农”服务。在发展研究中,个人认为需要重视如下问题:

加强对国际有关发展信息和经验的研究,提出符合国情的发展战略。九十年代以来,国外许多单位已经积累了一大批示范试验数据与支持技术产品开发研究成果。可以采取引进技术思想与部分装备技术和自主创新相结合。找准切入点,注重其支持技术产品的国产化及产业化开发。“精细农作”的技术思想在国际科技界共识的基础上有其特定的涵义,即认识农田内小区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性,实施定位处方农作。它是适应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高的作物生产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而提出的,在我国可先在规模化农场、部分大城市郊区和农业高新技术综合开发试验区,力求在农田小区的尺度上进行研究与实践。我国广大农村农田经营规模小,生产手段仍较落后,实现广域的现代农田精细经营尚需有较长的发展过程,有条件的地区可先以村片、农田的尺度上对精细农作的技术思想进行示范试验研究,并可着重结合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方式创新中,开拓出新的服务领域。这样,既可以使我国的研究实践与国际上的研究发展趋势相接轨,又可以探索形成具有国情特色、有利于在农村逐步推广先进的农作技术体系。

通过“精细农业”的试验示范研究,大力传播基于信息与知识的农业系统精细经营的技术思想。现今实践的面向大田作物生产的精细农作应该扩展到种、养、加,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个过程,即过渡到建立“精细农业”的技术体系。实际上,“精细农业”的技术思想,早在七十年代后期开始,已优先在发达国家奶牛场,基于动物个体编号电子自动识别技术,根据奶牛产奶量定量配料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十多年来,全自动化设施园艺业的发展和养殖业中动物生长预测模型与配料、环境调控自动化系统的结合,农产品产后储藏、保鲜、加工、分级,为达到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过程中,都已吸收了电子信息科技前沿的成就。在我国,“精细农业”的技术思想,尤应在设施园艺,集约养殖,农产品品质优选、储藏加工等增值产业中先付诸实践与推广,这对我国目前处于传统农业的结构性调整时期和开始重视强调实现农业增产方式的转变中,依靠先进技术装备和农业精细经营技术的支持,对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精细农业”试验研究实践过程中,注意组装一批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单项适用先进技术支持当前的“科技兴农”。如:GPS、GIS技术用于农村规划、农田管理、节水灌溉、环境监测的实用技术;农田信息快速采集、存储、处理技术与仪器;农田耕作、土肥管理、农药利用、污染控制等适用技术;机电仪一体化的农业机械装备;精细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快速实用监测技术;智能化农业生产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推广及装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先进技术与工具的开发等。

农业科技创新篇9

科研投入是科技创新的基础。近几年,我国公共财政对科研投入明显增加,但农业科研投入总量不足,科研人员“用于创收的精力多于创新”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一是投资强度偏低。2013年,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即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GDP的比重)为0.77%,远低于全国科研投资强度1.7%的水平,也低于国际农业科研投资强度1%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3%~5%的高水平。二是项目稳定性支持比例过低。我国部级农业科学研究院项目的稳定支持经费仅为20%~30%。科研拔尖人才疲于争项目、找活儿干和应付各种检查等。据调查,近些年,骨干科研人员直接从事研究的时间不足工作时间的70%。三是多头管理,项目重叠,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不高。作为省级农业科研人员,也不得不向财政、科技、农业、开发和扶贫等各部门多头申请项目,甚至同一内容的项目多头交账才能保证科研运转,分散了科研人员的精力,也制约了相关技术研究和储备。农业科技创新具有的公益性特点,要求公共财政在持续增加投入的同时,重点建立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相结合的科研投入机制。农业科技创新周期长、风险大的特点要求增加能稳定支持的非竞争性项目,目的是为科技人员营造一个方向任务明确、能够获得稳定支持、能够静心搞科研和能够获得社会尊重的科研环境,稳定一批高层次的人才,解决制约产业发展关键问题。农业科技创新区域性的特点要求地方财政针对当地特色和优势产业,设立行业科技专项,并加大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投入力度;设立一大批覆盖面广、资金额度较小和周期较短的前瞻、尝试、探索和应急性的竞争性项目,加大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和地域支撑计划的总投入。近几年,有些省份加大对农业科研单位投入的做法值得效仿,广东、山东、吉林和湖北等省成立了区域农业创新中心,每年投入上亿元资金专项稳定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2科研立项机制

立项方向体现了农业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农业科研单位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农业企业的成果孵化器作用都不够突出。一是农业科研单位的研究方向是多年形成的,受传统习惯和人员专业影响,往往是能做什么就申请什么项目,很少考虑产业需求。二是科研主管部门的科研导向是项目形成的,受个人偏好和经费定向影响,往往是有什么专款就什么专项,很难体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和对农业科研的导向作用。这种传统的立项模式,直接导致了农业科研与农业发展的脱节。建立以农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立项机制,改变以往“专家能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状况,确立“产业需求什么→能做什么→如何做→谁来做”的选题思路,立项形成与之匹配的流程:“技术需求→科研课题→技术指标→技术方案→承担单位”。一是科研主管部门、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企业、新型农民主体加强沟通,立项部门让科研单位参与非竞争性项目拟定工作,并广泛征求农业企业和新型农民主体意见。二是建立以服务产业为目的的创新团队,以有威望的首席专家为核心,组建一批年龄结构和专业配置合理,研究与转化配套的产业服务团队,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给予非竞争性项目稳定的支持。三是注重自然区域内农业协调发展和单位合作问题,如贫困带连片科技扶贫、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立项内容应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长期项目重点解决水资源短缺、耕地质量提升问题,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中期项目重点围绕农副产品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数量和拓展农业市场功能等,确保农业的增值增效;近期项目主要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废弃物的治理和农业灾害的应对措施等开展研究,确保农产品安全、高效。2014年,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根据产业需求进行顶层设计,从源头到转化一次性拟好任务书,只需申请人认领任务和证明自己能完成任务的做法是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创新的有益尝试。

3成果转化机制

成果转化是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步骤。现阶段,我国每年有7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仅占40%左右,转化率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主要问题是研究方向与产业需求偏差、成果过剩与短缺并存、转化过程半途而废、激励机制不配套、科研单位与企业结合不够、知识产权不易保护和绩效评价内容不合理等。尤其是在绩效评价方面,重论文轻发明,重形式轻应用,与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职称评聘对成果的要求一高再高,直接促使科研人员追求书架成果,助长科研浮躁风气。提高成果转化率,要从成果培育入手,多出实用型的物化成果。一是鼓励项目组以解决产业发展难题为主攻方向,开展内容丰富的研究工作,尽快出物化成果、高水平成果和影响力大的成果。二是为成果与产业的结合创造条件,及时解决成果应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鼓励出成果的同时更为成果的应用作出不懈努力。三是鼓励农业科研单位与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结合,形成利益共同体。四是对农业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的绩效评价,应该考虑对相关产业发展的贡献份额。在评价方法上,由单纯的专家鉴定转向专家、服务对象和社会舆论为一体的总体评价。五是职称评聘等利益相关制度,应更加重视诚信、奉献、论文和效益。黑龙江省农科院在这方面做得较好,根据其区域的独特性,以院校合作和加强交流的农业服务为重点,采用“专家在线”、“合作共建”、“科技帮扶”等模式建立起广泛而深入的农村科技服务机制,力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给农民家。

4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队伍是科研创新的主体。现存的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农业科技人才数量偏少,领军人才更是匮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人才相对于农业劳动力的比例只占美国的1/20,日本的1/10。二是人才队伍结构不够合理。受编制限制,农业科研单位人员更新缓慢,年龄和职称倒挂现象比较突出。三是不少科研人员献身农业科研的意志不够坚定。农业科研人员的收入相对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主动性。建立多层次人才队伍培养机制,必须坚持“人才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以自身科技人才培养为主,通过多种培训方式,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科研骨干;以引进人才为辅,主要引进团队稀缺和产业技术急需人才;以培养青年科技人员申报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能力为抓手,培养一批高层次青年人才;以国际交流合作为契机,吸引高层次人才,促进人才结构多元化。为此,山东、河南、浙江和四川等省农科院已相继出台重大项目资金匹配制度和重大贡献奖励机制,以期留住高水平人才和培养青年科研骨干。在团队建设方面,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不打破现有研究所建制就能改变分散格局的做法值得借鉴,以研究室为交叉节点,在研究所横向管理的基础上,利用创新团队再建一条纵线把研究方向相同的研究室串起来,充分发挥创新团队在农业科研中的创新潜能。

5协同创新机制

协同创新是农业研究进入大联合、大协作时代的必然选择。每个单位的研究方向都是多年形成的,范围较小,布局分散,而单位间的合作可以凝聚力量提高大项目执行力。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以至整个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中,必然伴随着情报、信息的提供、传递和获取等活动,这是科技创新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协同创新与学术交流是相伴而生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产业联盟和创新中心;“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包括了“政府+学校+企业+合作社+农户”五位一体;行业协同创新模式是把同行几个单位联合起来壮大力量;内部协同创新是建立创新团队或平台。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协同过程中的交流多,实质性的合作少,成果不落地,容易流于形式。协同创新机制应以项目为纽带,集聚能量,把分散的科研力量凝聚起来形成联合攻关和团队优势,由单一研究走向综合研究,即课题组→研究室→团队→集团军,逐步打造立足地域内跨单位联合的研究团队。协同创新团队对外联合广泛,有平台支撑,有标志性成果,成果推广力量强大。在协同创新领域,学术交流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对学术交流的质量和真实性更加重视。传统的学术交流形式要加强,如编辑学术刊物和专著、做学术报告和讲学、科学考察和情报交换等。还要创新学术交流的形式,利用好互联网,及时准确地传递科研信息。比较典型的做法是在国家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背景下,三地农科院签署了农业科技合作协议,并由8家主要农业科研单位组成“京津冀农业与水安全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形成“战略—生产模式—技术创新”相协调、可配套和见成效的创新体系,促进了当地生态环境改善和现代农业发展。

6科研诚信机制

农业科技创新篇10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问题;解决对策

农业稳定,国家的粮食基础就能稳定,解决好农业问题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党的十以来高度重视农业问题,经过我党不间断的努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改革逐渐深入,农村、农民和农业事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基础依然比较薄弱,粮食增产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有明显的滞后性。因此,积极分析农村科技研发和应用过程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甘肃省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生产存在脱节现象

现阶段,从事农业科学技术创新研究的主体主要是政府举办的各级各类型涉农高等学校和农业科研机构,这些机构作为国家事业单位,其科研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拨款。其任务是完成国家制定的科研课题,然后获取相应奖励,在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将其作为升职、晋升的依据,在这些科研成果中,很多内容都与实际情况不符,缺乏市场化、商品化和产业化导向,重视文字研究,轻视成果应用,重视科技研究,轻视科技成果开发,重视结果轻视成果转化,大多数的科研成果并未转化成实际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缺乏创新活力,科技创新模式十分单一,很多科研成果区域同质化,导致了产学研、农科教分离,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难以有效结合。

1.2市场利用存在问题

市场机制在农业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涉农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改革后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该是政府扶持和市场机制引导相结合,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但是现阶段,这个创新体系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

1.3农业科研能力不足

现阶段,我省基础农业科研研究能力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性的科研成果较少。从最近几年我省自然科学奖的获得类型分析,从事农业科研获奖的几乎没有,这种现象就充分说明了我省农业科研基础力量还比较薄弱,原始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分析

2.1加强技术创新

为了更好的适应甘肃省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甘肃省农业科研人员必须在农作物种子资源、新的农作物品种、旱地农业、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生态观光农业、生物技术中、农产品保鲜加工以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治方面做出突破,做好重大技术创新工作,解决我省现阶段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科技设备储备日趋下降等问题,确保在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最终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2.2强化科研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就现阶段我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情况来说,存在人才引进困难,现有人才严重流失的现象。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科技人员待遇不高,现有的科研手段比较落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较差,项目经费不足。甘肃省科研队伍存在严重不稳定的现象,高层次人才引进十分困难,已经严重影响到一些重要科学成果的研究和新成果、新技术的应用和储备。因此,在今后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培养,还必须要加强产业开发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人才建设应该以培养现代人才为重点,积极争取率先引进重点学科,积极为科研人员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产业开发和高效管理方面的工作环境,建立一支适合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人才队伍。

2.3将深化改革和完善功能相结合

继续深化农业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和涉农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这两者的分工、不断优化办公结构,转变工作理念和工作机制,做好资源整合工作,将农业科研体系结构和功能进一步进行优化,进一步促进农业企业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农科教的合作,将农业科技教育和技术推广有效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好各类农业科技创新部门的功能和作用,最终形成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2.4积极实行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相融合的运行体系

积极实行甘肃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和实验站建设以政府投入为主,而企业技术科研中心以企业自身投入为主,从而保证能够形成一个公益性研究和市场化科研开发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更好的提升创新能力。

3结语

农业科技创新对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巨大的帮助,因此,在创新过程中,需要我们面对其中存在的各种难题,并深入分析这些难题,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最终促进甘肃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艳丽 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参考文献:

[1]周平,曹成茂,杨林宽,何花,吴俊,蒋先锋,方小山,梅建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设计[J].安徽农学通报.2015(19)

[2]张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分解甘肃张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建设任务的通知[J].张掖市人民政府公报.2015(10)

[3]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农业厅山东省农业科技展翅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J].山东省人民政府公报.2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