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十篇

时间:2023-03-28 04:32:28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篇1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生科技创新;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3-0044-03

一、引言

华中科技大学针对多年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在总结各兄弟院校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系统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本校独具特色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系统。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系统建设

1.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包含如下几个环节:教务处申报指南学生填报申请材料导师审核院系初审教务处筛查学校专家组评审正式立项签订合同划拨经费启动研究中期检查结题验收(成果评价)优秀项目展示。整个管理系统的功能可分为七个主要部分:用户注册与登录、项目申报与评审、项目研究过程管理、项目分析、项目交流与展示、数据查询与处理、系统管理。这七个部分表面上相互独立,实际上通过数据库系统在后台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协同完成数据处理与终端显示。项目管理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2.主要功能介绍

(1)用户注册与登录

用户注册主要是对用户进行审核并获取合法用户的基本信息,为数据统计、分析和报送提供基础数据来源。本系统主要有学生、导师、评审专家、院系管理员和教务处管理员五种角色。系统提供统一的用户注册与登录入口。新用户可以随时注册,注册时从注册界面选择相应的角色即可,不同的角色对应不同的注册页面,填写的注册信息也各不相同。评审专家一般由教务处管理员后台建立,专家登录后可以完善或修改自己的信息,导师可同时兼任评审专家。通常情况下,学生和导师的注册信息由其所在院系管理员审核,院系管理员由教务处管理员审核。为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保护项目研究成果,只有通过审核的合法用户才能使用该系统申报项目,未经审核的用户,只能浏览系统已公开的项目信息。

用户登录时,系统根据用户名、密码和角色三者相结合来进行身份验证,验证通过后,具有该角色的相应功能,同时显示相应的首页提示。

在进行信息注册时,为保证数据标准准确,尽可能给用户提供“选择”输入,如院系、专业、入学时间、性别、职称等;对于必须采用“填写”输入的,要及时做好数据校验,并给出提示,如姓名、学号、身份证号、联系方式、Email等。我校根据教育部统一要求,将所需的必要信息通过表单形式一并列出,让用户一次性填写完毕。

(2)项目申报与评审

项目申报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在规定的时间内系统中有可申报的项目主题,如2013年部级项目和2013年校级项目为两个主题;二是申报者在可申报的对象范围之内,如一般限制毕业年级和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进行申报。不在申报对象范围内的学生登录系统后,是看不到项目主题的。

我校根据项目申报要求,将传统的项目申报表进行了电子化,并预留了扩展功能。通过设置多种类型的表单让学生(项目负责人)填写,填写后可在线查看或导出对应的Word或PDF格式的文档。一个项目从填写申报资料到结题验收,中间要经过多个环节,为便于学生和老师跟踪项目进展,在系统中设置了多个项目状态,如草稿、待导师审核、导师退回、待院系审核、院系审核未通过、待院系上报、待教务处审核、待专家评审、专家评审中、立项未通过、待中期检查、待结题验收、中期检查未通过、结题验收未通过、通过结题验收、成果评定等级(优秀、合格、不合格)等。每次遇到有“跳转”类动作发生时,项目状态都可能产生变化,同时会触发对应的事件提醒,如给特定对象发送Email、短信或系统内部消息(又称消息盒子),以便特定对象能够及时跟进了解项目情况。

项目评审可以分为导师审核、院系审核和专家评审。项目申报与审核过程如图2所示。从我校的情况来看,有的项目可能会经过多次修改才能最终通过院系审核并被推荐到教务处。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后,正式发文公布并进行资助。在项目审核的三个不同阶段,审核人登录后会呈现不同的审核界面,项目对应的状态分别为“待导师审核”、“待院系审核”和“待专家评审”。在专家评审界面,专家还需根据相应的评审标准对各项目进行评分。

(3)项目研究过程管理

通常的过程管理主要是做好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两项主要工作,我校在总结多年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正在实施让计算机管理系统代替人工管理,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监控,逐步实施过程管理精细化。即除了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两个重要环节外,还要求学生不定期进行工作进展报告,统称为“研究日志”。日志具体内容可以多样化,如研究心得、问题探析、成果分享、后续研究计划、导师指导情况等。在过程监控中,针对一个具体的项目,系统设定了几个记录研究过程的时间间隔,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内如果该项目“研究日志”中没有新增日志,系统则会给项目组每个成员发送Email、短信或系统内部消息进行提醒;若超过时间间隔一周仍没有新增日志,系统会向指导老师发送Email、短信或系统内部信息进行提醒,请导师进行特别关注;若再超过一周没有新增日志,系统会向项目所在院系管理员发送Email、短信或系统内部信息进行提醒;三次提示均无效,教务处将其列入重点关注对象,在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时如不能按期完成,则导师和院系的年终考核均会受到影响,该项目组成员将失去以后再次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机会,依此来对项目研究中的各方进行约束。过程监控的目的是为了真正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重在过程”的基本原则。

在项目负责人提交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申请时,我校设置了与项目申报类似的流程,要经过导师审核后才能提交到院系,院系管理员审核后,才能向教务处提出申请。项目立项后,项目研究的整个过程记录对项目组成员、导师、院系管理员、教务处管理员、评审专家都是公开的。项目结题后,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应按照学校有关规定权属声明,被授权对外公开的项目则会在“项目交流与展示”中进行展示,供其他用户观摩学习或继续进行深入研究。

(4)项目分析

项目分析主要为管理者提供直观的各类项目统计信息,便于项目管理者全面了解各类项目及参与学生的整体情况,为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后期工作方案提供参考数据和决策依据。主要有项目年度预览、项目类型统计、项目进度统计、项目成员统计。

项目年度预览显示本年度所立项的项目情况,包括项目总数、参与总人数、参与总院系数;各院系的项目数、参与人数;各学科大类的项目数、项目人数等,同时以柱状图、饼状图等图形进行显示。

项目进度统计显示总体项目研究进展、某批次项目研究进展、某年度项目研究进展情况。如2013年部级项目进度统计,显示2013年项目的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取得成果及形式、项目信息变更等相关数量关系,并进行直观显示。

项目成员统计主要显示项目参与人员分布情况。项目类型统计主要显示已立项的项目类型分布情况。如整体情况、院系情况、学科情况等。

(5)项目交流与展示

项目交流与展示是我校为提高项目研究质量而提供的一个信息交流、项目展示的场所。注册用户可以在这里一些信息公告,如某选题招聘队员、某学生自荐等;管理员可以将已结题的优秀项目在这里进行范例展示(经过项目组成员和导师同意),建立项目集群。展示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树立典型示范;二是促进项目传承。在我校,学生利用学校的资源进行研究的研究成果要遵照《华中科技大学成果署名管理办法》进行署名。研究成果经学生和导师授权后,已结题的项目就可以让新的团队继续深入研究下去。这样既避免了学生在申报项目时一味求新求异,又有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最后形成成果并实现产业转化。在项目成果继承过程中,系统会把前面项目组成员和导师的情况,研究过程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记录在“新项目”中,同时鼓励后面的研究团队继续公开研究成果,以便新的团队继续深入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研究成果也会日渐成熟,距离产业化也越来越近。

(6)数据查询与处理

数据处理主要是提供系统数据的查询、导出和变更。系统中提供了多种组合精确查询或模糊查询界面,如查询某一期项目申报情况、已结题项目、成员、成果等,查询的数据可导出为Excel或Word文档。信息变更主要提供人员信息修改、密码重置、项目信息修改、项目延期或注销等事件处理。

(7)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主要配置系统运行所需的一些基本数据和页面显示信息。包括主题创建及设置、院系、专业及年级设置、专家组及评审标准设置、主页信息设置、项目升级设置、事件提醒设置等。

主题创建与设置是指教务处管理员根据工作进展和实际需要,项目申报信息和项目申报指南,一般称之为创建项目主题。在系统中新建一个项目主题时,需要设置一些相关参数,如设定申报学生的范围、学生申报起止时间、导师审核起止时间、院系审核起止时间、学校评审起止时间、项目类别、经费额度、团队人员限制、导师最多指导项目数等信息。这些参数设定后,系统会根据设定的参数到时启动,过时关闭,准确获取数据,极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多个主题可并行运行。院系、专业及年级设置主要建立学生注册时选择的院系、专业、入学时间等信息数据库。

专家组及评审标准设置主要是根据申报项目评审需要,将项目进行分组评审,如文科组、医科组、工科组等。每个小组可单独设定评审标准和项目数量,同时指定一个评审专家组,每个评审专家组可设定多名评审专家。

主页信息设置是根据用户角色分别设置不同的主页面。不同主页上显示的提示信息、帮助信息以及功能模块都不相同。

项目升级设置是我校根据三级项目管理体系而设计的一项功能。我校项目有院系级项目、校级项目和部级项目三类,层次逐渐提高,全部纳入项目管理系统。院系级项目由各院系自主管理,校级项目由教务处和院系共同管理,部级项目由教务处管理。申报校级项目时,由各院系从院系级项目中推荐优秀项目进行申报,申报部级项目时,由教务处从校级项目中设定申报范围,不在升级项目范围内的项目将不能申报部级。项目升级时,原则上不更换项目负责人和指导教师,成员可进行补充或调整。这样做的好处是项目研究能够逐步深入,避免了一些学生好高骛远,投机取巧。

事件提醒设置是系统中设置了一些关键时间节点或关键动作,当到了这个时间节点或用户触发了某个关键动作,系统会根据设置好的程序向预定对象发送Email、短信或消息盒子等通知信息,做到信息传递及时。如当系统到申报时间时,向各院系管理员发送信息提醒:××项目正在申报,截止时间为××。事件的提醒在系统中可以进行勾选设置。部分事件提醒配置图如图3所示。

三、结束语

本系统不仅实现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审核、评审、审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信息变更、数据统计等各环节的信息化、标准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而且在过程管理、项目升级、项目展示与集群化方面进行了探索,提高了管理效率,弥补了传统项目管理方式的缺陷。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Z].北京:2012:1-1.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篇2

关键词: 课外科技创新项目 经济困难大学生 创新型人才

一、问题提出

创新性不足一直是当前大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由于大多生活在边远山区,与社会接触的渠道少,容易出现自信心不足、实际操作能力弱等问题,并制约其发展,因此,从学校和学院层面为经济困难学生搭建良好的学习平台显得尤为重要。为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培养经济困难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本文提出“经济困难学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的方案设计。

二、研究实践意义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

学院每年到校的科研项目逐渐增多,学院学生管理队伍充分利用专业优势资源,立足学科优势,结合专业特色,为经济困难学生创造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学院鼓励并组织经济困难学生申报科技创新的课题,联系学院资深教授、导师或优秀的青年教师,充分利用学院优势科研资源,通过部级工程实验室、省级、校级创新团队、国际合作实验室、校企合作实验室等平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团队合作精神、实践动手能力,促进优秀人才和优秀成果的出现,同时促进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程,以满足市场经济社会对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完善贫困生资助和培养体系

通常各院校针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模式主要是物质资助和经济困难生活动的开展,例如各类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爱心礼包、自助活动等。通过课题研究的参与,贫困生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巩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完善经济困难生资助和培养体系。

(三)为师生交流提供平台

由于受跨校区影响,高校师生在课堂中交流时间减少,通过该项目的开展,为师生交流提供平台。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掌握科研方法、学习理论知识、培养科学态度,同时也了解学生的需求,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项目实施步骤

(一)申报范围

学院在校本科生,以经济困难生为主,项目执行时间12个月,要求学生离校前完成申报项目。

(二)申报要求

1.申报项目要有一定的前期预研基础,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创新性、技术可行性;申请者应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能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研究性学习,自主进行实验方法的设计、组织设备和材料、实施实验、分析处理数据、撰写总结报告等工作。

2.每项目负责人仅限1人,参研人员一般为5人(含负责人),不得少于2人;负责人不得同时申报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项目;在研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本次立项项目。

3.项目时间周期为12个月。

(三)项目管理办法

1.根据项目建设计划,项目组自觉接受学院对项目的管理,包括参与学生学术交流活动、成果展览、接受中期检查、抽查和结题考核。

2.中期检查:学院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中期或阶段性检查,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存在的问题要高度重视,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

3.项目结题:学院成立项目结题答辩工作小组,由专家委员会具体负责项目结题答辩工作。学生项目负责人要及时撰写项目结题表和总结报告等,提供相关研究论文、调研报告、创意方案、实物作品、软件等成果的支撑材料。考核结果分为不合格、合格和优秀,考核优秀的作品将组织推荐参加校级、省级、部级的创新性实验的比赛。

(四)项目实施步骤和阶段安排

项目实施步骤:对项目进行全面宣传――组织学生申报课题――组织专家对申报的课题进行评审――对评审通过的课题进行中期检查――课题结题――形成可研性报告,成果推广。

第一阶段: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实施细则、管理制度等资料。

第二阶段:对项目进行宣传,组织学生申报科技创新课题,提交课题申报书,并组织专家对申报的课题进行评审。

第三阶段:收集整理前期工作的资料,并形成项目中期报告。

第四阶段:学生提交中期检查报告,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中期检查。

第五阶段:课题结题,要求各课题负责人提交研究成果、结题报告和发表的论文、专利等相关资料,组织专家对课题进行考核。

(五)项目经费的使用和管理

学院经济困难学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的经费由项目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并进行运作,由项目组组长监管。

项目经费的使用要本着以下原则进行支配:一是项目导向原则。以项目为载体,引导大学生尤其是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课题申报,促进学院深化教学改革,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二是以学生为本的原则。项目经费的支持对象是在校的经济困难学生,做到专款专用,转账核算,将经费的使用切实落实到学生身上;三是鼓励创新原则。项目经费的资助倾向于创新性强、有利于成果转化的科技项目,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的发展。

每学年资助10个创新性项目,每个课题预拨支持经费1000元,具体的经费审批视课题情况而定。

四、效果及反馈

(一)涌现出一批创新成果

创新实验计划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创新性与创造性的科学研究锻炼,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成一批大学生创新性成果的出现。

(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生生直接深入接触课题研究,充分实现了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参与过项目的生生在本科学习过程中既拥有科研经历又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综合素质,为后期发展奠定基石。

(三)创新实验项目影响广泛

每个创新项目在学生中都产生广泛的影响,某些未参与项目的学生表示对本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希望以后有更多让他们深入实践的机会,其中一些项目被推荐参加全国性比赛。

(四)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

教师在课堂以外接触的学生面通常只有研究生,课外科技创新项目为本科生尤其是经济困难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五)进一步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推动创新培养模式落到实处,就要促使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在本项目开展过程中,严密的管理机制、灵活的运作机制、完善的激励机制是项目得以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措施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管理到位是项目领导小组超强执行力的有力体现,形成多种育人途径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人才培养体系,有效培养大学生开拓创新、团队协作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增强实践动手、社会交往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同时,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更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培养方式,有力地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需要改进方面

(一)需要充裕的时间完善项目

时间充裕的话,学生通过良好的研究平台,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会取得更卓越的创新成果。研究具有连贯性,指导教师希望参与项目的学生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参与科研工作。

(二)项目资助面不够宽

由于经费有限,项目资助面有待拓宽,项目应该提高整体资助力度,使得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项目,为项目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措施保障。

(三)保证项目持续性开展

一是可以保障同学们的参与课外科技创新项目的连贯性,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二是为学院的研究平台源源不断地输送学生,既保证科研的连续性,又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得以贯通。

参考文献:

[1]纪利琴,苏巧平,薛颖操等.大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方式方法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2,28(11):192-193.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篇3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 精细化管理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007-02

学生科技创新基地,是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场所,它对于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动手和动脑能力的训练,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申报创建的学校学生科技创新特色基地,其实也是一种育人的新模式。

1 基地历史

1.1 建立背景

河南科技大学自2007年提出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的理念以来,经过不断深入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特色的学生工作管理模式,取得了许多开创性的学生工作成效。其中的成效之一,就是学校确立了10个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特色基地。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立的“河南科技大学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学生科技创新特色基地”,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也是2011年学校这10个首批确立的特色基地之一。

1.2 发展过程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立的河南科技大学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学生科技创新特色基地于2010年4月开始申报创建,2011年4月正式被确立命名,2012年4月顺利通过一年建设期验收,到2013年4月,它又茁壮成长了整整一年,目前正处于第三年的发展期。

2 主要特色

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积极探索新时期学生工作管理模式,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线,以精细化管理为理念,不断优化育人环境,努力打造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经过几年的努力,基地逐步形成了“在创新中育人,在育人中创新”的鲜明特色。

2.1 在创新中育人

在学院科研创新工作中,建设一个“组织力度大、参与范围广、示范效应强”的科技创新试点,形成一个创新的育人环境,从而探索一条新的人才培养途径,这就是科技创新基地的“在创新中育人”。

2.2 在育人中创新

在学院学生培养工作中,坚持“以研究项目为纽带,广泛发动与重点培养兼顾,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的方针,通过建立精细化的科技创新工作模式,在科研与创新中使大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同时推动了学院的科研创新工作。这就是科技创新基地的“在育人中创新”。

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打造了一种新的育人模式。

3 精细措施

3.1 活动品牌化

基地以“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和“见习实践”三类活动为主开展特色活动建设工作。

科研训练类主要包括:(1)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铸工大赛”;(2)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焊接大赛”;(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制作竞赛;(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5)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河南科技大学大学生训练研究计划(SRTP);(6)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

学科竞赛类主要包括:(1)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高等数学竞赛;(2)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物理实验竞赛;(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通过组织参加这些竞赛活动,为学生提升创新能力夯实基础。学院每年都有很多学生获得校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励,仅2012年,数学建模竞赛就获得校级一等奖4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7名,省级一等奖6名、三等奖4名。

见习实践类主要包括:(1)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金工实习;(2)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认识实习;(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实习;(4)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就业见习;(5)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实习;(6)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暑期实践。2010年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中专门设立科技创新类实践项目,就业创业见习类项目逐步增加。

3.2 项目层级化

这主要有两层意思,一是学院首先在各类动手实践竞赛前,都要将学生申报的科技创新项目进行初步筛选,对特别优秀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以期能进一步申报更高级别的竞赛。第二层意思是,学院在各类动手实践竞赛前,都要进行一次院级比赛。院级比赛的目的,一是选拔优秀项目参加更高级别的竞赛;二是检验初步筛选出的特别优秀项目是否合格;三是让初步筛选出的一般优秀项目也能参加一次比赛,这样可以给更多的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机会。

3.3 操作系统化

在操作方式上,学院主要采取“五个相结合”,促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1)群众性参与与精英式培养相结合;(2)研究生带头与本科生主打相结合;(3)课堂创新教育与课外创新活动相结合;(4)平时创新研究与假期创新实践相结合;(5)创新出成果与创新出人才相结合。

3.4 培养全程化

从新生入学开始,安排学生在大一学年听一次专业讲座(学院邀请校内外专家)或科技创新报告(本科生专业指导老师组织)、参加一次实金工实习;大二、大三参加认识实习、SRTP和“挑战杯”等;大四参加生产实习、铸造工艺设计大赛等。这样的培养方案,基本能保证学生每一学年都有科技创新类活动可以去参加。

3.5 制度科学化

基地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加强规章制度的建立。相关制度主要包括:(1)专项建设、奖励基金的管理使用制度,尤其是奖励机制的完善;(2)SRTP和挑战杯专项工作制度;(3)团委专门成立科技部、实践部,负责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学科竞赛等;(4)充分发挥社团和研究生作用,鼓励社团和研究生积极申报科技创新活动。

3.6 参与普及化

学院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师生参与到特色基地活动中来:(1)学院各教研室、实验室已逐步成为相应专业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室,学生利用率高;(2)学生在科技创新特色基地研究训练中的参与度较高,申报SRTP项目学生发表的论文数较多;(3)科技创新培养方案的全程化使得各年级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相应的科技创新活动。

3.7 教育基础化

学院通过几年的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得到一点重要的结论,就是:看建设科技创新基地的成果,不仅是看学生获得了多少奖杯,同时要看学生受到了多少科技创新教育。为此,学院在每年3~4月份的“材料学院科技创新月活动”中,专门开展了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科技创新讲座活动,邀请校内外专家为每个专业做关于科技创新通识讲座或材料学科科技前沿主题讲座,基本能保证所有班级的学生受到教育,目前“材料学院科技创新月活动”已于2012年、2013年开展了第一届、第二届,2011、2012级学生均受益匪浅。

3.8 宣传常态化

通过常态化的宣传,调动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激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1)在工科1号学院大楼的201室专门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展柜;(2)积极宣传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发挥研究生对本科生的示范作用;(3)在学院期刊《材料之声》上,适时开出创新基地的专版,进行新材料、新技术的介绍、及时宣传创新基地建设和创新基地成果;(4)采取网络宣传的模式,在学院网站上及时刊出创新基地新成果;(5)积极向校级以上新闻媒体报道基地成绩或活动。

4 建设成效

4.1 学院掀起一股科技创新热潮

学院成立专门组织领导机构、设立专项基金、组织专家团队,不断完善坚实基础、各项制度,为科技创新基地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必要的平台。同时,学生参与积极性、参与度也大大提高。学院在2010年以来的河南科技大学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P)申报工作中,成绩均比较突出,立项项目数比较多,每年均在20项左右。另外,学院加大力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国性的、专业性的大赛,激发学生创新激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2010年,在中国首届“永冠杯”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中,材成专业学生2件作品获三等奖、4件作品获优秀奖。在2010首届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中,材成专业的学生作品获得了2个二等奖和2个三等奖的好成绩。2011年4月在“永冠杯”第二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上,包括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等30多所高校的190多件作品参加了决赛,学院15件作品的参赛学生获得了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和5项优秀奖,其中研究生4件作品,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本科生11件作品,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4项。2012年4月在“永冠杯”第三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上,学院学生首次拿到1项一等奖的殊荣,并获得三等奖1项,优秀奖9项。2013年3月18日上午,学院举办2013年“永冠杯”铸造工艺设计大赛选拔赛的评审会,最终8支本科生团队、5支研究生团队脱颖而出,他们代表学院参加第四届“永冠杯”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7项。2013年3月23日至24日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河南赛区预赛中,学院由张传运、张帅伟、张慧敏组成的s形车队赢得了一等奖中的第一名的好成绩,由杨旭、王晓国、郭子豪组成的8字车队获得三等奖,郭俊卿老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其中s形车队还代表学校参加6月份的部级比赛,并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在学院科技创新平台之上,学院老师尽心尽力的指导,学生争先恐后的参与,使得整个学院掀起了一股科技创新的热潮。

4.2 学院涌现一批科技创新人才

在全院科技创新热潮中,学院学生在近几年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先后取得了许多好成绩,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从中涌现而出。2009―2010年,校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银奖2项、铜奖2项,学院获“优胜杯”;这两个银奖团队参加了省级比赛,分别获得省级金奖、铜奖,其中省级金奖队还参加了2011年第二届“国家科技园杯”创新计划大赛获得特等奖,并获300万元资助,省级铜奖队还参加了2010年中国平安立志创业大赛,进入全国前20名,并获得鼓励奖。2011年,本科也在学院学习的研究生赵快乐获得“中国第七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011“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在2010年至2011年的第四届河南科技大学“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制作竞赛中,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并获得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其中“难焊材料电致超塑性焊接新工艺及其实验装置”项目参加省级比赛,获得三等奖。在2011年至2012年校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银奖1项、铜奖1项,学院获得“优胜杯”,其中银奖项目参加了省级比赛获得银奖。2012年至2013年学校第五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中,学院有15件作品入围决赛,学院这样的参赛数量比历届“大挑”进步了许多,参赛作品中还有两件获得了省级二等奖。通过鼓励和组织同学们参加各项竞赛,引导和激励了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的精神,让学生勇于创新,提高了学生的各项素质,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了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学生人才。

4.3 学院创新育人模式逐步完善

在近几年的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中,学院科技创新育人模式逐步完善。通过建立科技创新特色基地,一方面使学生们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把科技转化为成果,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最大程度地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学院注重引导学生把科技创新能力转化为就业乃至创业的能力。2011年下半年,学院两个项目荣获2011年“国家大学科技园杯”科技创新大赛企业组特等奖。这两个项目分别是:材料学院闫焉服老师、张柯柯老师、高志廷同学、陈新芳同学、宋建波同学项目组的《大口径薄壁无缝长铜管产业化》和材料学院高志廷同学、李锋军同学、闫焉服老师项目组的《高寿命体积分布金刚石工具的制备》。此次获得特等奖,是学院自第二届“国家大学科技园杯”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得一项特等奖之后,再次在此项大赛上获得两项特等奖;同时,项目获得的资助也再创新高,据大赛文件介绍,获得特等奖的项目,每项获得不低于500万元的资助。学院还拥有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主要进行创新、创业研究、教育与实践。社团通过组织相关培训学习、企业走访座谈、俱乐部同学间交流、实战或模拟创业、创业科学发展观调查等创新创业活动,激发俱乐部成员创业意识,提高创业综合素质,领略企业家“创新、风险、团队、敬业”等方面的创业精神。通过基地不断建设,分年级系统化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机制已建立,实验室真正成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室。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科技创新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科研训练的机会,使学生尽早进入各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努力,学院逐步建设了一个“组织力度大、参与范围广、示范效应强”的科技创新试点,形成新的育人环境,并坚持“以研究项目为纽带,广泛发动与重点培养兼顾,出成果与出人才并重”的方针,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育人模式和学生工作精细化管理模式,把创新和育人结合起来,达到了“在创新中育人,在育人中创新”的目标。

参考文献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篇4

值此北京**大学第三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启动之际,我代表科技园预祝本次大赛取得圆满成功。(来自)校党委、团委以举办“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活动为载体,让众多优秀的同学参与到科技园的技术项目创新研究,对这些正在研发的产品或项目进行市场调研,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生产力的现实需求。为此,我代表科技园对学校为我们和同学们提供这样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沟通了解的机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北京**大学科技园的介绍

我们**科技园是北京市科委、教委评定的市级大学科技园,科技部、教育部批准启动建设的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园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注重效益、注重服务”为办园宗旨,不断推动科技园建设成为“创业企业孵化基地、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基地、科技成果孵化的融资平台”。

二、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

我校学生能够参与科技园项目的创新创业开发和市场推广,是一项立足服务学生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活动,对于造就科技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一方面,学生走进科技园参与正在研发的项目,科技园的专职工程师提供技术指导,使同学们得到课堂以外更丰富的学习和实践的经历;另一方面,通过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结合专业知识,能够走出校园,深入市场开展调查研究,撰写创业计划书,更清楚的了解企业项目的研发过程,同时学习到如何使一个项目或技术推广成为市场上畅销的产品,增长了许多创业知识和理念。

三、科技园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篇5

小平同志的稿费做本金

《中国青年》: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与小平同志有怎样的渊源?

杜汇良:邓小平同志生前一直十分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注重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004年,在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之际,根据小平同志遗愿,经党中央批准,小平同志亲属捐献出他生前全部稿费140多万元,由、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共同设立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用于鼓励青少年科技创新。这项基金的设立,对于引导广大青少年永远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青年》:团中央设立了怎样的机构对该基金进行管理?

杜汇良:团十七大以来,为更好地推动基金相关工作开展,提升专业化水平,团中央书记处研究决定将基金作为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一个专项基金进行运作。基金最高领导机构为基金管理委员会,由邓朴方同志任名誉主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同志任主任。管理委员会下设执行机构,即基金项目执行委员会。基金的重大管理决策由管理委员会负责,基金的日常工作和项目执行由执行委员会负责。项目执行委员会由团中央学校部、少年部、统战部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有关部门、单位的相关负责同志组成。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将作为基金项目运行的支持平台,主要根据管理委员会的要求,负责筹资和财务管理,做好原始资金的增值保值工作,同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提供技术和法律支持工作。

核心项目是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中国青年》: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目前资金规模有多大,如何运营?基金的核心项目是什么?

杜汇良:为充实基金的资金规模,我们将团中央所属海南金棕榈投资有限公司的全部股权(评估值为9848.97万元)划拨到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作为基金的原始基金,同时基金得到深圳大疆公司六年3000万的资金和物资投入。今后,将继续发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运作优势,通过合理的项目设计进行募资,预计到今年年底,基金资金规模将达到2亿元人民币。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是基金支持的主体核心项目,该奖项是中国青少年的崇高荣誉,主要奖励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或显示较大潜力的在校大、中、小学生,每年奖励100人左右。2004年开展了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评选表彰,评选表彰周期为一年。2009年起经中央清理规范评比达标表彰办公室研究批准,该奖项评选表彰周期从一年改为两年,2013年开展了第八届评选表彰活动。前四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主要针对中国大陆地区在校学生开展评选表彰。2008年自第五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表彰活动起,把奖励对象扩展至港澳台地区在校学生。2011年自第七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评选表彰活动起,把奖励对象扩展至海外留学的中国学生。今年开展了第九届的评选。目前已有900余名大、中、小学生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这一崇高荣誉。一些获奖者已经成长为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中坚力量,他们有的参与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有的已成长为高校科研院所的年轻教授,有的成为重要发明专利的拥有者。

2014年基金支持的重点项目

《中国青年》:2014年,基金重点支持了哪些项目?

杜汇良:今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是基金设立10周年。为更好实现邓小平同志的遗愿,促进青少年科技创新事业发展,扩大基金的社会影响,我们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相关工作,全年将投入1500万元支持青少年科技创新事业。

具体来说,2014年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委托团中央学校部启动了遴选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支持地市级团委开展中学生(含中职生)科技创新竞赛、创建“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等三项工作,即面向全国大学生遴选支持100个在学术研究、科技竞赛、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或显示较大潜力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命名为“小平科技创新团队”;面向全国遴选支持50个地市级团委主办或联合有关部门主办面向辖区内中学生(含中职生)开展科技创新竞赛项目;在中西部地区选取部分中小学,支持创建科技创新实验室,并命名为“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

《中国青年》:能具体介绍一下如何支持这些项目吗?

杜汇良:在大学生层面,我们遴选支持了清华大学天空工厂团队等100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并命名为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每个团队支持4万元,原则上每个团队不少于10人,共计覆盖不少于1000人。在得到深圳大疆公司六年3000万的资金和物资投入后,我们支持举办了第13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等30所知名高校代表队近1000人参加比赛。

在支持地方团组织开展中学生创新活动方面,我们遴选支持了北京市朝阳团区委等50个地市级团委开展中学生(含中职)科技创新竞赛项目,每项竞赛支持2万元,参与学校不少于10所,参与人数不少于500人,50个项目合计覆盖不少于25000人。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篇6

十八大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1]。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不仅要发挥科研与人才优势,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学研用合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储备科技创新力量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推动涉及多方面因素,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其作用不容忽视。科学合理的定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角色作用,对于保障高质量的科研训练顺利开展意义重大。

一、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忽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大学生是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效果与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息息相关。教学管理干部往往着眼于繁杂的事务工作,容易忽视对学生思想状态的关注和把握。当前,部分大学生对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

科技创新的意识薄弱。初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在经历了多年的应试教育后,习惯于灌输式教学而非启发式教学,往往容易“师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积极探索、“标新立异”的精神。高校缺乏针对大学新生的创新思维训练活动,导致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信心不足,部分学生认为科技创新是拔尖学生的专利,自己不具备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因而缺乏了创新欲望,阻碍了其创新能力的形成[2]。

科技创新的动机功利化。当前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功利性过强,仅仅把科技创新与自身利益挂钩,如获取创新学分,为找工作、推免研究生增加砝码等等,缺少了对于真理本身的热忱和追求。很多学生不愿意潜心去做长期的、系统的研究,往往在项目申报初期充满干劲,结题时却拿出平庸成果突击应付了事,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极大影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深入推进。

缺乏投身科学研究的恒心和毅力。科学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学科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在短期内都很难出成果,如果不能学会承受和享受科研的过程,科技创新活动就很难开展下去。但是,当前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往往对于项目开展中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失败没有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有的学生一遇到问题就情绪波动、轻言放弃,有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觉得自己做的工作太琐碎,于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恒心和毅力。

2.缺乏整体规划与完善的支撑制度

在欧美发达国家,创新的理念融入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级教育顶层设计中,不少高等院校为学生开设了结合创新的相关课程计划,设立有专门的创新训练研究中心,用以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3]。在我国,很过高校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整体规划、统一组织和有效指导,还停留在临时性、随机性的学生活动或各类、各级竞赛的层面,要么活动方式单一、受益面窄、成效小,要么片面追求成果,浮于表面,没有将创新教育提到一个基础教育的高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分类指导[4]。有关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如项目管理普遍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支持,造成管理程序不明确、管理职责不明晰;还有些制度不利于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竞赛奖励的风气不利于学生进行长期、系统的基础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功利性追求;如何建立为之有效的评价机制、引导机制,以调动科技创新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也是亟需解决的难题。

3.忽略过程管理

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多采用的是目标管理的方式,存在着重立项轻管理、管理方法简单、管理分散等问题[5]。例如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很重要的是通过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逐步领悟和掌握科技创新的原理和方法。然而,大部分教师都承担有较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很难拿出大量的精力专门指导本科生的科研实践工作,而教学管理人员往往容易着眼于项目申报初期的立项数量和申报材料,对项目的开展过程基本忽略,没有对科研导师的教与研、引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过程进行有效协调,而是听之任之,导致达不到预想的科研训练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力度和质量。

二、教学管理人员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角色作用

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领航员

教学管理人员要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领航员,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大学生端正科技创新动机,引导大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这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关键作用。

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情感,倡导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乐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自身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创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形成敢于创新的个性与独立自主的意识;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实行适当宽松、灵活多元的管理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精神开路;建设有效的创新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对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端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动机。注重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把科技创新同国家、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在浓郁的学术环境中培育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通过学术讲座、科技报告会等第二课堂进行榜样教育,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科技创新榜样,使学生通过榜样的成功事迹与优秀品质受到感染与鼓舞,从而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从崇敬到效仿,最终将科学精神内化。

引导大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教学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要注意跟踪关注学生的状态,与指导教师保持沟通,及时纠正学生科研工作中的随意行为和责任意识缺失的思想;及时帮助学生克服科技创新中遇到的挫折,引导学生对挫折进行正确归因,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为科技创新注入持久精神动力。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划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过程的纲领,也是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基础。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必修课构成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选修课拓宽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教学则是科技创新能力训练的关键环节。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划师,在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预先进行整体规划,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使之能够符合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成长的规律。可通过开设专门的创新思维教育课程、适当提高选修课程的比例、增设学科交叉课程、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设置科技创新学分等办法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提高学生创新动力。

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管理运行制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保障,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党和国家对人才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的制定有关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并协调做好机制建设与保障工作。基本的建设内容应包括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工作条例,明确各方人员的责任与义务;组织成立专门的科技创新活动专家委员会,负责学生科研项目进行评审与评价;建设教学管理制与导师负责制相互协同的运行机制;创设提供活动基金、创新学分、成果表彰、奖惩措施等激励制度;勾画名师参与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有效机制,通过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有关措施、业绩考评、职称评审奖励制度等激发名师们培养创新人才的热情和责任心等。

3.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者

教学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中应注意加强过程管理,保障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过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重在过程、允许失败,主要管理手段是跟踪管理、加强反馈和持续改进,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培养,最终达到预期目标[6]。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管理分为起始过程、计划过程、实施与控制过程、结束过程四个环节[5]。梳理各个环节的管理流程,规范管理办法,明晰具体工作职责,有利于提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效果,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篇7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科技创新 创新团队

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地区乃至企业间的差异日益体现在知识创新能力的差异,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能否培养出大批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则成为这一战略能否实现的关键。作为创新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校对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和体系进行探索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应有之义,在诸多探索中,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载体和形式广泛受到认可。

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现状考量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意义已毋庸赘言,当下也涌现出一些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方面的优秀案例,譬如华中科技大学的3个大学生课外科技团队冰岩作坊,dian团队、联创团队,以及2014年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委托团中央学校部启动遴选出的100支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这些团队在学术研究、科技竞赛、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或显示较大潜力,也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成功典型。然而考量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现状,仍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意愿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学生数量多,可提供的教育资源少。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在育人实践方面成效的彰显,以及高校相关政策制度引导、舆论宣传等方式的作用下,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上的意义越来越为学生认可,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很大提高。然而,当前很多高校所能提供支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团队的教育资源还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这种教育资源的不足一方面是人力资源的不足,主要是科技创新团队的指导教师、管理人员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是现有的实验室场地、仪器设备等硬件资源的不足,这两方面的资源不足限定了参与科技创新团队的学生人数。

(二)应赛型团队多,持续性研究型团队少。

当前很多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是基于参加某项科技竞赛活动,这种组团模式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在团队运作上有很强的突击性。往往利用寒暑假等时间段进行短期集训然后参赛,一旦比赛结束,团队也就解体了。这种模式难以形成稳定长期的团队,因此研究多为个别化的研究,难以有长远发展,所以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作用是有限的。

(三)低水平团队多,高水平团队少。

由于难以形成可持续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当前很多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还停留在验证性的水平上,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含量低。另外,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导致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功率低,成果缺乏实际应用价值。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和制约了本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

综合上述科技创新团队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的根本在于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缺乏明晰的团队发展的路径规划,并缺乏保障科技创新团队运作的相应制度规范。因此影响现有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可持续发展,难以形成高水平的团队。这种可持续发展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参与科技创新团的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持续培养。二是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很多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刚具雏形,就因竞赛、项目的结束,或者团队成员毕业等因素的离开戛然而止,难以形成高水平的团队。

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

笔者所在的高校是一所具有行业特色的工科院校。笔者担任二级学院分团委书记已有几年时间,作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管理者,承担学院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组织和日常管理工作,同时也作为学生科技协会社团、竞赛团队的指导教师,亲自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活动。在实践中,通过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现状分析,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培育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学院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周培源力学竞赛等活动中取得了良好成绩,另外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在学院人才培养方面也发挥了突出作用。

团队的成熟运作不可能旦夕可成,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不会一蹴而就,根据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规律及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我们在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模式中将团队构建划分为三个递进发展的阶段,即协会/社团、任务型团队、创业团队。下面将利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发展三阶段对比表》,从驱动类型、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培养途径、教师角色、保障平台等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模式进行解读。

(一)组织架构设计

从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三个阶段的组织架构看是呈金字塔形的,塔座是参与人数最多科技协会、科技社团。其定位于激发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兴趣,满足有兴趣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这一阶段基本对学生不设专业门槛,不设能力门槛,只要有意愿均可以参加。参与这类协会、社团的学生主要是以兴趣为驱动,他们或是以个体,或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参加到科技协会、社团中,此阶段只是团队的雏形,还不能称之为团队。任务型团队介于金字塔底座和塔尖之间,是科技创新团队承上启下的部分。该阶段是基于某项具体的任务而组建团队的,它是在众多参与协会、社团的学生中通过竞争性选拔产生的。团队的组建有具体的目标,是为完成某项课题研究,或者参加某项科技竞赛活动。创业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新事物的过程,也是创造出一种新的产品或服务满足社会的需要。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已有创新科技成果方面有天然优势,因此可以加以引导促成发展成为创型的团队。创业型团队是在优秀任务型团队的基础上产生的,通过引导任务型团队将自身的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或者在市场调查和实际需求的基础上选定团队科技创新项目。

在管理模式上,协会社团实施的是松散型的管理,是在扶持其发展的前提下,给予管理空间,虽然在管理中呈现松散的状态,但是通过共同的兴趣“黏合”,从而提高组织效率,使组织“松而不乱”。松散型的管理在学校常规管理和保持协会社团的活力上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既对协会社团的发展做到宏观把控,又保持其作为学生组织的原生态、自发性。任务型团队主要实施项目化管理,项目化管理以具体的项目带动人力、物力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其在一些大型工程和复杂活动中取得良好管理效果。在任务型的科技创新团队中,实施项目化管理是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为目标,对课题项目和竞赛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宏观把握,注重过程控制,通过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控制、项目验收和评价等程序,实现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实现项目目标。在创业型的团队中以自我管理为主,这一阶段团队发展已趋于成熟,且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眼于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开展自我管理对于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它既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又是由创业型团队的团队类型决定的。

(二)培养体系建设

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培育模式,在团队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培养体系建设上各有侧重,主要从培育方式、教师在团队建设中所承担的角色进行顶层设计。

1.协会/社团阶段的培养体系建设。在培育方式方面,协会/社团阶段主要科技知识竞赛、论坛、讲座等活动,有意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为其后续参加更高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打下基础。这类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参与人数众多,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机会,同时也能保证为后面科技创新团队的组建提供足量的可选队员。在实践中注重建设与专业相关的协会、社团,利用协会、社团的搭建的平台,组织相关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兴趣。例如笔者所在学院目前三个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能源工程专业、工程力学专业,根据三个专业的专业特色成立的相应的协会、社团,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电子设计协会、程序协会;能源工程专业的节能减排协会及流体力学专业的力学协会。这些与专业相结合的科技社团、协会的成立,保障了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协会活动、学科竞赛。如电子协会的小车竞赛;节能减排协会的节能寝室大比拼、力学协会开展的“乒乓球投篮”、“鸡蛋大冒险”、“筷子承重大PK”等极具专业特色的活动,这些活动逐渐形成各自的特色和品牌。通过活动的开展,协会和社团为学生加创新活动、展示个性和培养能力搭建平台,并通过各种竞赛活动传、帮、带、促,培养和发现一批具有潜质的人才,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人才库。

在这一阶段教师主要以协会社团指导教师、管理教师的角色出现,也就是这一阶段参与的教师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以学科教师为主,为学生提供创新知识指导的专业教师,他们主要承担学生协会社团的学术讲座,创新知识和基本的创新技能的传授。另一类是以学工线教师为主的管理教师,他们主要负责协会社团的基本章程制定、日常管理等工作。

2.任务型团队的培养体系建设。“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依靠知识的获得,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大学生直接经验的积累,参加各类项目或重大比赛就是他们获得这种直接经验的重要渠道”[1]。任务型团队主要以实际的项目锻炼为主,这一阶段的团队是基于某一项目或者某一科技竞赛活动而组建起来的,既可以由学生自发组团,又可以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协会、社团里的表现筛选组建。他们研究的项目或者是由教师的科研项目分解出来的小项目,或者是目标明确的参与某项科技竞赛活动,例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节能减排竞赛、周培源力学竞赛等。基于项目或者课外科技竞赛而组建的团队往往具有短时效应显著、针对性强、培训集中等特点,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任务型团队主体是学生,但项目导师的作用举足轻重,特别是在团队选题立项方面,受制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创新团队的科研活动的选题还需要项目导师在研究的前景、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把关指导。此外,由于在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中,团队的构建还未成气候,学习更多的是由教师单向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信息,因此在任务型的团队中,项目导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介绍相关的知识与提出研究的问题、给出分析的切入点与研究路径的提示,通过互动使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及时得到解答。在指导过程中,项目导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业团队的培养体系建设。当前绝大部分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因为缺乏对社会需求的有效认知及资金支持,做出的创新成果往往只是一种“概念”,难以转化为产品。要将科研创新团队继续培育形成创业团队,就需要借助校内外创新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将团队的科技创新成果进行转化,助推团队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团队的成员进行创业知识的培训,帮助他们认识企业在社会中的作用,并且帮助学生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教师的支持系统中除了需要学科教师的技术支持外,还要为创业团队配备创业导师,对重点的创业项目进行跟进式的帮扶指导,根据项目的需要,提供政策支持、协调校内的资源。当优秀的创业型团队成长成企业公司后,反过来可以通过吸纳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提供资金、仪器设备等方式反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形成双赢的局面。

(三)保障平台建设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物质保障和资金支持,更离不开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激励机制对团队的发展提供良好运作的环境。因此除了做好团队组织架构的顶层设计、完善团队的培养体系的构建外,还要对根据团队发展的规律对保障平台进行系统构建。

1.制度规范建设。制度规范建设是激发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团队科技创新活动规范有序运行的保障。在制度建设上,一要有保障协会、社团、创新团队运作的规章制度,比如对科技协会社团自身定位、活动形式、参与条件、退出机制进行规范的协会社团自身的章程,学校对协会社团进行管理的协会社团管理办法;二要有对学生个人、团队科研课题、项目申报、立项、过程管理、经费报销、课题项目验收的相应制度;三要有激发学生、教师参与科技创新团队活动的相应制度,比如对教师参与科技创新团队活动的工作量计算制度、学生参与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学分认定制度、师生参加科技竞赛活动获奖的奖励办法等。

2.实践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实践平台的建设极重要。在资源有限的背景下,优化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是保障科技创新团队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充分利用工程训练中心的基地作用,为科技团队提供基础训练平台。通过近年来的建设,高校工程训练中心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教育开展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与质量工程”项目的实施,“高校本科实验教学建设进入一个全面建设阶段,作为综合性工程实践教学新模式载体的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以我校工程训练中心为例,中心现有建筑面积8500m2,设备总资产1485万元,设备台套数1547余台(套),其中10万元以上设备33台(套)。拥有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线切割、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激光雕刻机、电子贴片、线路板雕刻等机械和电子先进制造设备。可面向全校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医(药)学多学科门类30余个专业学生开展机械制造实训、电子实习、工程综合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训练、学生课外科技能力的培养、技能培训。在团队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特别是对还在协会、社团阶段的学生而言,应充分发挥工程训练中心的设备资源优势,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根据科技创新团队科研项目、课题的研究需要,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充分利用院、系的实验室师资、场地、设备等现有教育教学资源,为团队开展科学研究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可以专业实验室为依托,组建学生教学创新基地。笔者所在的学院就充分整合资源,成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园,开辟专门的场地,并根据学生创新活动需要,协调各专业实验室的实验设备的借用。创新园除了承载各协会社团、科技创新团队的科技创新活动外,还建立科技活动交流制度,开展科技小报告、科技作品展等活动,并创办自己的刊物《计测学院创新学报》,通过这些举措使学生能获得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知识、信息、技能和示范经验,并形成相互交流的机制。

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创新人才培养有效途径,而以团队形式开展的大学生科技活动符合当代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在学生创新能力、协作能力培养方面更有其特殊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生科技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上,根据实践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模式,着重厘清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发展的不同阶段,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在管理、培育方式、教师支持等方面进行梳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团队的三个阶段仅仅是团队发展三个不同阶段的存在形态,其人员的流动是动态的。它为参与科技创新团队的学生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平台、载体,并明确了培养的侧重点,同时也为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确立了明晰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侯文军.当代大学生创新团队建设途径[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教育文化社会科学版.

[2]梁延德.我国高校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与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6,VOL30(6).

[3]凤启龙.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体系建设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3,VOL30(3).

[4]丁三青,王希鹏,陈斌.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2,VOL30(1).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篇8

障各高校二级学院应依托本学院各级各类教学示范基地、重点实验室以及重点学科等科研平台,发挥部级、省级等各类教学团队等师资优势,鼓励教师带课题入驻大学生创新实验基地,为学生做学术报告、带领学生做科研,培育创新实践团队,分组分层次进行指导,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全程跟踪作品的形成、改进和完善,在科技创新活动中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大学生将创新兴趣转化为创新实践。

二、以学术氛围营造为抓手,创新基地为载体,建立项目化、基地化运作模式

1、学术氛围营造

高校校园文化中,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氛围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高低。科研氛围浓否,也直接决定着提高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困难程度。为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各学院应组织以本学院学科知名教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为成员的学术报告团,定期为学生做学术报告,为本科学生提供参加科研工作体会,鼓励科研工作量大的教师或课题组接收本科生参与科研工作,有条件的学院还应加大开放式实验室的建设和增加创新技能学分等措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2、创新基地建设

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引导大学生将创新兴趣转变为创新实践。各学院应依托其科研、实验室等资源,充分发挥师资优势,建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具有融教学、科研、育人于一体的多种功能。基地专家团队担任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老师,直接指导学生开展各项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应整合学院各种创新实践资源,涵盖基础训练、创新实践、学术交流、成果展示等各种场地以及电脑、投影机、打印机、桌椅、文件柜、阅览桌等必需的办公用品,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三、以品牌赛事为突破,项目培育为途径,完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运行机制

1、品牌赛事

各学院还应根据本学院学科特点、学生特长等具体情况,确定本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赛事清单,同时确立诸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大赛、力学竞赛、英语竞赛等赛事以及学科专业竞赛的品牌赛事,重点培养和资助,长期培育项目和团队,建立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全过程、全方位培养机制,调动学生创新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将创新兴趣转变为创新实践。

2、项目培育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篇9

[关键词]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自主创新

根据国家与地方对科技中长期发展的战略定位的不同,自然科学基金拟资助的对象也不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用于资助基础研究和自由探索,扶持各学科全面均衡发展;省级自然科学基金主要以资助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兼顾基础研究。福建省也不例外。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从1986年成立开始,就明确了要定位在以资助应用基础研究为主。但不管是国家基金还是省级基金,都是要资助科学研究,培养壮大科技队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本文立足我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设立和发展情况,着重分析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创新,最后对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发展省级自然科学基金、促进地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1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设立、发展及其主要成效

原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于1986年决定并设立了“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出台了试行管理办法,主要是对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的申报和受理处室等有关工作流程问题进行规范。

从1990年代初到2007年,针对省基金的试行管理办法,研究出台了一系列管理细则,主要有基金计划项目的学科分类、项目申报、立项评审、过程管理等方面的规则,对基金计划项目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至2007年底,经多年实施和经验总结,省基金计划根据资助目的和发展重点形成了三个资助类别,分别是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和自由探索项目。通过20多年的持续规范管理,省基金计划以其客观公正和科学决策的典范在全省科技队伍中树立起了很好的权威,很多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把承担省基金计划项目作为评价科研人员研究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评聘科技人员正高职称的重要条件之一。

省自然科学基金实施以来,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培养了一大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科技队伍,涌现了一批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知名度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也为其它各类科技计划提供了大量项目源,同时促进了我省学科领域的全面发展和一些优势学科的跨跃式发展。一些基金项目成果经过中间试验后直接转化为工业化生产,产生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如由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重点项目资助的、由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科研人员完成的煤制乙二醇项目不仅培养了一批科研人才,重点项目得到了升级,而且还取得了非常重要的科研成果。该成果在内蒙古通辽金煤化工公司进行转化,设计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产品,2009年12月全线工艺流程顺利开通,生产出了合格乙二醇产品。中国科学院和工业与信息化部曾专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世界首创万吨级“煤制乙二醇”工业化示范项目的新闻会。该项成果转化标志着我国在世界上率先实现了全套“煤制乙二醇”技术路线和工业化应用,是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创技术,对国家的能源和化工产业将产生非常重要的积极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突出的技术创新性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总之,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的实施培养锻炼了我省科技队伍,整体提高了我省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2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的主要创新内容

在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有关管理规则实施多年并经广泛征求意见和多次修改讨论之后,省科技厅于2008年底修订出台了《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对省自然科学基金设立的目的与定位重新作了规定,并对计划项目重新进行分类,分为三类,分别是面上项目、青年科技人才创新项目(简称“青年创新项目”)和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简称“杰青项目”)。项目实施期限不超过三年,杰青项目实施期限为三年。同时,对基金要重点支持的研究内容及项目申报、评审与立项、过程管理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规范。

2.1 目的与定位

基金计划设立的目的是:重点资助对我省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自然科学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加快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的培养和人才团队的形成;推进我省优势学科和优势技术领域的发展;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

基金计划定位: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是我省为促进自然科学基础性研究而设立的科技专项基金,是我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资助应用基础研究,兼顾基础研究。

2.2 适应重点支持的研究方向

(1) 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技术创新价值,对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

(2) 适应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有助于发挥我省自然资源优势的应用基础研究;

(3) 能推动我省有优势及特色的学科建设和发展,立足学科发展前沿开展的基础性研究;

(4) 有利于科技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科技人才群体培养的基础性研究;

(5) 有助于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基础性研究。

2.3 申报条件

基金计划项目对申报条件进行了规定,主要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在我省有固定的受聘单位且聘期覆盖该基金项目的执行期限,也就是说,基金计划只资助中国人(含港澳台),是我省企事业单位的固定人员,不是兼职人员或客座教授。

各类基金计划项目的申报都要符合上述条件,同时不同类别的项目申报还必须满足其它条件。其中面上项目申请者所申请的研究项目完成时间不应超过其法定退休年龄。青年创新项目的申请者必须具有博士学位,申请立项当年的年龄不超过35周岁,尚未主持过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杰青项目申请者还应具备以下条件:申请立项当年的年龄不超过40周岁,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主持过省部级或以上科技计划项目,未主持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或省杰青项目。同时杰青项目申请者特别注重申请者已有的成就,如已取得省内外同行承认的创新性科技成果,或对本学科领域的发展有推动作用,或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的。这些条件非常

重要,关系到杰青项目是否真正给予有重大成绩或贡献的青年科技人员。

2.4 申报要求

省基金项目申请每年集中受理,具体受理时间在福建科技网。申请者应登录福建省科技项目管理系统,填写、提交项目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审核、主管单位推荐提交。2010年起,面上项目、青年创新项目不要求提交书面材料;杰青项目要求提交书面材料,但不要求提交查新报告。总之,主要是想尽量简化手续。当然,主管部门还是要报送申报项目的汇总表。

2.5 评审与立项

省基金项目立项实行专家评审机制。收到项目后,首先要进行形式审查,主要是审查项目申请者是否具备申请资格,申请手续是否完备或申请书填写是否符合要求,申请项目主体内容是否符合省基金资助范围。申请经费超出省基金项目资助范围且未对资助不足部分做出自筹承诺的,也不能通过形式审查。省基金项目的立项评审采用网络评审的的方式进行。杰青项目还要结合会议评审,评审专家委员会要在听取申请者汇报和充分质疑、讨论的基础上投票产生。

科技项目立项实行专家评审的决策机制,是国际上的通用做法,也是各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份。例如,英国科技项目的立项与评价情况是:(1)要成立科技项目评估委员会,由本领域的著名专家和有关政府、工业产业界代表组成。(2)开展三方面的评价,对申请科研项目要进行评价;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进行评价;对已完成的科研项目成果也要进行评价;有时还要对某一科技计划实施若干年之后 对该计划进行总体评价,一般是委托中介机构或第三方进行评估,以便确定政府是否继续拨款实施该计划。(3)在评价指标方面,对于基础性研究项目主要以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作为评价依据,对于应用研究项目主要参照项目合同所规定的内容和项目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为主要评估标准,政府各部门为此制定有一系列评价指标。(4)评价所需要的经费主要从科技计划项目经费中列支,一般不超过研发投入的1%。严格的评价制度保证了研究与发展经费投入的有效性和经费投入的公正性、客观性。

2.6 实施与管理

一旦承担了省基金项目,负责人就要承担接受管理和监督的义务。我们要求项目负责人每年度都要上网填写、提交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年度执行情况表,并经主管单位审核通过后集中报送省科技主管部门。承担单位负责本单位基金项目的日常管理。项目主管单位应于每年底前报送本系统或本地区省基金项目年度执行报告。

杰青项目实行中期检查制度。省科技主管部门组织或委托组织进行检查,也可以采用集中汇报的方式进行。同时,青年创新项目和杰青项目在项目实施期间不得更换项目负责人。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研究人员变动、研究内容调整、中止实施、延长研究期限等情况,都要上网填写变更申请并写出书面报告,经主管单位审核后报省科技主管部门审批。

基金项目产生的知识产权成果归属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执行,但应标注“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资助项目” 或“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项目编号。

结题方面,比以前做了些简化。面上项目和青年创新项目通过网上申报审批,最后以批复验收方式结题,全年进行但要在项目到期的年底前全部完成。杰青项目以评审方式结题,要组织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

2.7 监督

监督实际上是两方面的,对管理人员和项目承担者都要监督。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管理办法开展项目的各项管理工作。项目承担者也要严格遵守管理规定,认真开展项目任务书所规定的各项工作。

3进一步创新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的若干建议

省自然科学基金,经过20多年的实施,为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项目源,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队伍,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域创新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我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实际情况,省科技厅于2008年修订出台了基金管理办法,提出了若干管理创新的内容。2009年5月,国务院出台了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共福建省委出台了贯彻落实意见,明确了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区域创新体系。为此,本文提出创新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的若干对策建议。

第一,要进一步增加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项目的资助范围,尽量让所有从事科学研究的科技人员都能从中受益。与社会财富的分配状况类似,科技界在科技资源分配方面也存在着:少数科技人员拥有多数科技资源,而多数科技人员则仅拥有少数科技资源。这种状况对发挥多数科技人员的研发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利,因此我们必须从项目资源分配方面进行创新,扩大基金项目支持的资助面,让多数科技人员都能争取到项目,都能从中受益。

第二,在项目源的培育方面,要注重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目前,省基金的资助是根据科技人员申报项目情况来决定资助数量的。这种情况有助于提高全省整体的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培育创新资源,对于提高我省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培养科技队伍都十分重要。但是,同时也要注重与产业发展相衔接,培育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共性的科学技术问题。

第三,完善立足于科技创新平台基础上的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近年来,国家和省直有关部门都十分注重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安排了较多建设经费补助,部分创新平台的有关实验设备等与国外同类型的平台相比已不逊色,但对于其中的科技创新团队的培养壮大则往往重视不够,一个和谐的、梯次合理的科技创新团队对于科技研究至关重要。此外,还要重视加强海峡两岸科技创新团队在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取长补短,互惠互利,合作共赢,让海峡两岸共同的科学研究活动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

第四,要进一步创新科技项目经费的支出模式。我们目前的状况是,科技项目经费支出中用于购买仪器设备和试验材料等比例较高,而用于科技人员加班补贴、奖励等方面的费用比例则较低,同时科技项目结题时往往要求项目经费不能留存,也要支付完毕。而实际上,科研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发挥科技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科技人员要申请新的项目立项必须有一定的前期研究,这部分研究也需要经费支撑,其主要来源应该是前一项目结题时留存的经费。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人员所需要的体面的生活水平也是不断提高的,我们应该创新科技项目经费的支出模式,让科技人员在为全社会进行科技创新时也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活水平,使科技活动有长期的内在的活力和动力,这样才会有长效机制。

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篇10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 大学生创新教育 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就没有人类的现代文明。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教育就是着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创业人才。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使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农业科学教育要向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实践基础教育的方向发展。

1.农业高等院校科创工作的背景与时代意义

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科创工作的实质在于科技创新能力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总的来说可以归为科技创新创业教育。在美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教育被称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驱动力”。美国是最早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国家,创新创业教育起始于1947年的哈佛大学,两年后的斯坦福大学也开始了创新创业教育。美国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涵盖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包括农业高等院校在内的高校已普遍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许多高校还设有创业类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培养从事创业教育教学和研究的博士生[1]。在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普遍被认为开始于1998年,清华大学成立了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开始了我国的创业教育研究及推广工作,当年,清华大学还举办了中国最早的学生创业计划竞赛[2]。农业与创新创业的关系可以上溯到1986年发表的《农村面临的挑战与选择》[3],这篇文章在研究农村经济改革中涉及创新创业问题时提出了创新创业的概念,这表现出,我国创新创业研究也是源于对农业发展的研究促进。

对于农业高等院校,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及现代农业产业化需求的高素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当前的首要任务和根本功能。尤其是在综合类高等院校,农业创新创业教育有多学科的环境背景,有利于通过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而形成新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体系,从而形成新的科学和知识体系,有利于解决越来越复杂的农业综合性重大问题。综合类高等学校雄厚的人才、设备、技术、信息、学术等优势资源,为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提供了有力保证。农业高等院校的优势背景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优质的孵化场所。

2.农业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中面临的挑战

2.1技术创新教育和创业实践教育不协调。

我国技术创新数量、专利数量具有明显优势,但在技术创新的高数量指标背后,产业化应用的数量却很低。中科院院士王志珍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转化率的差距甚远。”[4]对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的研究,必须经过一段时期后才能全面显现,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统计管理工作等涉及的部门、地区较多,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科技成果数据库仍不健全,致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尚未公布权威数据。尽管如此,认为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确是学者的一致结论。目前各界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引用做多的数据是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5]。科技成果转化率的严重偏低,凸显出技术创新教育的过快膨胀和创业实践教育的明显滞后。

2.2科创培养方案和科创人才结构的不协调。

目前高校对于大学生科创人才的培养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及创业课程、创业研究、创业论坛、创业竞赛等。在课程实施中存在重视专业教育、轻视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等问题。现有培养方案通常过多强调课堂教学,缺乏实践和应用锻炼的过程,更容易忽视大学生科创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人员结构的合理指导。在2011年《北京人才蓝皮书》中,以中关村为例,在各类人才中,研发人员的创业意愿相对较低,特别是2008年,研发人员的创业意愿为54%,明显低于营销人员(77%)、售后服务人员(76%)、项目实施人员(63%)、战略策划人员(63%)[6]。对于产生这样的影响,有创业政策的导向因素,也有高校在大学生科创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视整体利益、忽略个人素质,由此造成的区分培养造成创新创业人才结构差异过大。

2.3科创管理体系和农业项目特点不协调。

创新创业项目是一个周期长、重应用的项目,农业类的创新创业项目更具有这类特点。目前农业高等院校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的管理模式普遍通过课题立项、科研实验、、成果评价,而对成果最终转化重视不够。这样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周期固定,政策支持有固定时限,对于农业类的创新创业项目有很大限制,直接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同时,以院校学科的特色为主立项,自由创新课题较少,大学生为了项目需要不断改变研究方向,集成性成果多,原创性成果少,科技含量不高,容易忽视完整性和系统性,造成研发成果的应用转化困难,实际上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的实现[7]。

3.发挥农业高等院校优势,促进大学生科创工作

目前,我国处在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经济结构特点决定了农业高等院校仍旧是农业科技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农业高等院校在大学生科创工作中承担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功能,蕴藏无穷的创新潜力。高校学生工作的组织形式所具有的组织优势可以为高校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潜在的核心竞争力提供良好的支持。通过多措并举的复合培养,提高大学生科创工作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3.1合理设置科创工作培养模式,明确技术创新与创业实践相统一的教育观念。

创新教育是根据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必须突破现实教育存在的片面性,从不同角度拓展人的创新素质。创业教育是紧密结合创新教育对创业人才培养的活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在大学生科创工作的教育观念上,要明确技术创新教育和创业实践教育是紧密相连的。满足创业教育的实践需求,仅仅靠技术创新的理论学习、实验室的技术论证是不够的,必须提供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获得的真实体验。农业高等院校需要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强化农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路和理念,通过院校政企的大平台优势拓宽科创工作中对于实践课程的对应面,使得创业课程体系综合化程度明显提高。

3.2拓宽农业科创人才培养渠道,在科创项目实践中培养和选拔人才。

大学生科创工作要面向创新创业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渠道做出实质性的改革与创新。培养计划要突出以人为本,强化项目育人的教育思路,培养一批基础厚、能力全的全面型创新创业人才。在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上,需要针对课程内容特点,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的方案,包括技术基础教育、创业项目孵化、模拟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制订多层次全方面的人才培养计划,以此拓宽科创人才培养渠道,全面提高创新创业人才的质量。

3.3利用高校组织优势整合资源,打造优质科创工作平台。

科技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整合现有资源,即课程体系与非课程体系的整合,学校参与和社会介入的整合,以及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整合,构建开放式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高度注重对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在2005年设立“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大学生科创基金”,并制定相应的资助奖励条例,对学生科技活动资助启动资金,对获得重大奖项的项目给予适当奖励,树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意识;在2008年成立独立的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组织,聘任专业教师担任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的指导导师,构建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平台,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科创的积极性;利用学校综合学科大平台的优势,整合社会上“科学商店”、社区科普等资源,鼓励学生发挥农业学科的专业优势,让科普知识走进社区,营造农业院校创新创业的实践氛围,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参与到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中。

3.4全面创新科创工作评价体系,确立衡量评价创新创业成果新指标。

由于创新创业类项目具有的实际特点,衡量其成果的评价体系应当有别于单纯的科技项目评价体系。科创成果的衡量依托创新创业论坛、竞赛,举办“挑战杯”、“创业沙龙”等。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分段评估、中期审查、期末验收等多种考评形式进行全局评价,也可以主动引导、导师问诊、沙盘模拟、园区实践等具体创业实践项目的实施过程情况为依据进行全局评价。评价体系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弹性的、开放的全面评价方式,最大限度地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发展的空间。评价体系的主要效用应当是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强调“过程”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发展的作用。

4.结语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构建创新型社会的蓝图逐渐展开,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工作成为农业高等院校的一项核心工作。在大学生科创工作中,突出“以人为本”的培养理念,通过高校的社会优势,建立健全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统一、项目孵化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管理模式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模式。高校应当利用学术资源、组织优势、实践平台三个方面,为大学生科创工作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撑,起到培养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创业人才的核心作用。

参考文献:

[1]童晓玲.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2]木志荣.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11):79-84.

[3]周彬彬,刘允洲,李庆曾.农村面临的挑战与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1986,12:012.

[4]王若飞.浅谈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和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7-98.

[5]王骞.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