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范文
时间:2023-03-14 00:1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利率市场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利率市场化的概念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消除对利率的管制,由市场主体依据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关系进行自主调整,从而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在我国最终将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深入来说,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仅涉及存贷款利率定价改革,还关系到与存贷款相关的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定价权的放开,是对由众多金融产品和服务组成的定价体系进行的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并不是取消利率管制那么简单,而是一项牵涉到金融机构改革、金融市场建设以及金融理念转变的系统工程。
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和重要标志,世界各国利率市场化过程多集中在1960~1999年期间,特别是1980年左右,全球掀起了利率市场化的浪潮。在国际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是把双刃剑,它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优化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同时也可能使金融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剧烈动荡。一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够提高金融业服务水平,提高资金配置效率;二是利率市场化能够促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综合竞争力;三是利率市场化能够提升直接融资比例,促使商业银行开展混业经营;四是存贷利差下降,商业银行的风险偏好提高;五是加剧市场竞争,引发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倒闭或兼并;六是放大经济泡沫,诱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
我国利率市场化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1993年我国提出利率市场化的基本设想,1996年开始实施,2003年确定了利率市场化的总体改革思路: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放开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在存贷款利率市场将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按照中央的总体思路稳妥有序地展开。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可以分为货币市场的利率市场化、资本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机构存贷款的利率市场化三个方面。进程如表1所示。(表1)
四、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考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走到最后的突破完善阶段,但这一阶段更应慎重,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机制建设,稳妥推进改革;否则,可能会对整个金融业造成巨大冲击,甚至引起整个国民经济的动荡。
(一)金融环境方面
一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从国际利率市场化的实践来看,各国往往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前或改革进展的过程中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制度保障,存款保险制度已经成为推进利率市场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降低因为问题银行破产倒闭而给存款人造成的损失,稳定存款人的信心,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
中国事实上是有存款保险的,只不过这种保险是隐性的,既没有明文规定,也没有具体对应的机构。无论以前的国有银行,还是现在的国有控股银行,在民众认知中,银行存款都是由国家担保的,不过,存款保险所覆盖的范围太大,边界也太模糊。而利率市场化要求的存款保险制度是显性的,它要求明确存款保险覆盖范围和边界,使投资者对资产风险属性有清晰的认知,促进银行自身控制风险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便于监管机构事前进行监管。我国应建立相应的存款保险制度,成立存款保险公司,并逐步推行根据银行风险状况采取差别费率的办法,从而促进金融业的公平有序竞争,从而真正发挥市场经济自身优胜劣汰的作用。
二是建立完善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利率市场化就意味着竞争,有竞争就优胜劣汰,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的银行,就要破产关闭或者被收购。只有执行优胜劣汰,存款人才会不仅关注银行给出的利率水平,也会关心和甄别银行的风险;也只有执行优胜劣汰,优质的银行才敢给出较低的利率而不担心存款流失,也才会在市场上出现差别化的存款利率。我国应尽快制定一部具有可操作性的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对问题银行实施破产关闭,优胜劣汰,从而促进我国银行业整体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资源的高效、优质配置。
三是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利率市场化不是否定监管,而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努力提高监管水平,实现市场利率化所需要的公平竞争机制和有序运行。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首先要降低银行准入门槛,引进更多的市场参与者,增加市场竞争,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民进”和“国退”,这样不仅有利于利率市场化,也有利于增加金融服务供给,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其次,强化金融监管,努力提高监管水平。在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政府部门要采取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进行调控,要建立行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逐步整合分业监管为混业监管,有效抑制投机行为、限制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减少因利率迅速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金融业和公众面临的风险。当今伴随着“金融脱媒”现象出现的“影子银行”、“民间借贷和集资”以及“互联网货币基金”等现象,应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
(二)银行业内部方面。在利率市场化倒逼之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盈利模式等已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要迎接完全的利率市场化,仍需进一步做好准备。
篇2
关键词:利率;利率市场化;价格
一、引言
(一)利率市场化定义
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作为货币市场的价格机制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决定利率水平。主要由市场供求来决定价格,及对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之前对利率管理决策权交给货币市场的供求买卖双方,通过他们在市场上的对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的判断所形成的均衡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依赖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做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做中介,市场供求关系综合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二、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分析
(一)货币市场的均衡
1.均衡条件
(1)模型
L=M/P L=kY-hR M/P=M0/P
其中,①货币市场均衡条件: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②货币需求等于三种动机的货币需求加总在一起,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归结为交易动机kY,再加上投机动机-hR;③实际货币供给是一个由中央银行决定的、既定的外生变量。
把②③代入①得到:R=-M0/hP+k/hY,与此可知均衡利率与货币供给成负相关关系。
(2)图形
如图纵轴代表利率,横轴代表货币需求,又代表货币供给,则货币需求是一条单调下降的直线,货币供给是一个固定常数,是中央银行决定的外生变量,所以通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两者的交点,得到均衡的利率水平R。
综述,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之间的关系确,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导致利率下降,最终通过货币市场自身机制形成均衡利率,实现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货币市场有效率。
(二)西方经济学角度看利率市场化原因。在利率不是市场化情况下,即国家对货币市场进行干预,实行管制,则货币市场无效率,并非帕累托有效。若最高限价,则在货币市场上最高限价低于货币市场自发作用所形成的均衡利率,此时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在没有最高限价的时候,虽然利率低于均衡利率,但由于货币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投资者大量抛售证唬随着证券抛售利率会逐渐回升,最终在市场均衡利率水平下需求与供给的均衡。然而进行利率管制后,利率在达到最高限价后无法回升,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大于供给,使得产出减少至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水平,产出减少使得失业上升造成社会人力资源浪费,即不是帕累托有效率。此外,利率管制可能带来如下弊端:
(1)对利率的管制导致利息承担者负担过大收益过低的扭曲现象。(2)在银行信贷方面,面对超额资金需求,银行由于无法上提利率,而采取一些非利率贷款条件,使部分资金需求者退出银行借款市场,使其消除超额需求以达到平衡。(3)据经济学原理市场利率与边际生产率是相等的,低于均衡边际生产率的企业因其支付利息的负担过大而退出借贷市畅。(4)若金融当局对金融存贷款机构利率进行管制,还会影响资金供给来源。(5)若政府人为将存款利率压低,表面上看降低了银行的成本,但实际上银行吸收同样的存款量可能付出更大成本,或付出同样成本的情况下吸收存款数量减少。为了多吸收存款,银行还可能采取各种隐蔽手段提高存款利率成本,如赠送礼物、奖品、提前付息等。(6)由于存在利率管制,利率低于均衡水平,资金需求量超过资金供给量,促使银行根据各种非利率因素来进行主观信贷分配,这种主观信贷配给制的方法容易降低货币资本使用效率,且使得一些符合条件的企业得不到该利率的银行贷款,可能造成该类企业得不到扩大再生产。倘若被迫求助地下市场满足其资金需求,可能形成金融系统不稳定性风险。
(三)从西方经济学角度看利率市场化的意义。为什么不直接控制利率而要让其市场化?利率是货币市场的价格机制,是货币市场的信息传导机制,有自发平抑供求的作用。在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中假设中都有完全信息假设,这一假设主要含义是市场上所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对经济情况具备完全信息。对单个经济体重要的信息是对自己产品成本、销售价格、产品需求和产品供给的信息等。价格机制传导信息成本最低,速度最快和效率最高,此观点依据是20世纪自然科学重要成果―旧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利率作为货币的价格同样具备这些作用。
(1)信息论:价格机制是传递货币市场供求信息的经济机制。在市场中,决定一个消费者买不买商品最重要的信息是价格,所以价格机制向买者、卖者传递供求信息。价格机制跟市场机制是完全等价的。
(2)控制论:价格机制控制经济人、理性人、最大化的追求者。价格机制控制我们成千上万人的行为,刺激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消费者购买最物美价廉的商品,刺激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生产者生产最供不应求的商品,并且按照最有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方式进行生产,刺激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劳动力阶层追求待遇高、福利好的职业。只要其追求利益追大化,其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其控制,价格机制体现了控制论特点。
(3)系统论:价格机制协调整个社会的系统。如果市场参与者的主观动机追求利益最大化,客观上有健全的信息传递机制,最终市场经济运行结果是市场出清。
利率作为货币市场的价格机制,在货币市场上也具有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三大作用,所以市场化的利率将使得货币市场运行更好、更有效率。发展中国家金融改革目标是利率市场化,即“金融深化”。取消“金融抑制”,取消金融市场最高限价,从直接控制利率到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法定准备金率控制实际货币供给间接控制利率,体现我国对货币市场价格机制自发调节作用、运行效率的重视。作为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固然对资金有超额需求,即容易形成资金市场上卖方市场环境。在这样情况下,倘若实施管制,首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产出降低,社会福利不能最大化。其次,在不透明的配额分配情况下,加大了对落后企业投资的可能性,造成错误投资的循环。再次,在资源有限性约束下,一方面,容易产生寻租空间,破坏社会信用体系。另一方面,加大市场的交易成本,破坏原有的有效率的市场结构。最后,严重破坏经济体中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条件,阻碍经济体形成在未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经济业态,丧失领跑全球经济增长的优势地位,在现阶段下还可能导致我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三、结论
综述,利率是货币市场价格机制、信息传导机制,有自发平抑供求波动作用。价格自发具有三种作用:第一,传递每时每刻供求信息;第二,控制成千上万利益最大化追求者;第三协调整个系统,平抑供求波动。直接控制利率相当于政府直接操纵货币市场的价格,扰乱了价格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无论是最高限价还是最低限价,都存在弊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形成真实有效率市场均衡利率价格才利于我国的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真实市场价格作为商品市场信号才能有效调整经济结构,及时淘汰传统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和低效益的发展方式,形成具有高附加值、绿色的有新增长潜力的新经济业态,进而对冲经济下行,金融产生系统性风险的概率。(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2012),格致出版社
[2] 曼昆,《宏观经济学》(2011),人民大学出版社
[3]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2011),人民大学出版社
[4] 博迪,《金融学》(2011),人民大学出版社
[5] 萨缪尔森,《经济学》(2008),人民邮电出版社
篇3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影响;策略
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必要性及主要进程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指中央银行逐步放开和消除利率管制,遵循市场价值规律,由市场自主决定利率。同时以货币市场利率为基础,形成各种利率保持合理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
(一)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
利率市场化以前,我国一直实行利率管制政策,这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对促进经济发展、维持金融秩序起到一定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原有的金融体制却成为改革遭遇瓶颈的一大原因。同时,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呼声越来越大。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有以下几点:
1.利率市场化在市场配置资源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此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利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资金价格,应该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过程中起基础性调节作用。
2.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发展金融市场。我国在融入国际市场过程中,金融市场的矛盾与弊端日益突出,利率市场化作为金融市场的自动均衡器,有助于活跃金融交易,促进金融创新,从而丰富金融市场内涵。
3.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建立社会投资和消费的市场传导机制及以间接调控方式为主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央行逐步放宽对利率的直接管制,不仅提高了货币政策有效性,还有助于货币政策调控由直接向间接转变,发挥市场机制在传导货币政策方面的作用,以此实现国民经济更好地增长。
(二)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简要回顾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从1993年提出利率市场化的相关构想,到目前为止大致可分为全国金融机构之间利率机制形成、金融机构贷款的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贷款利率放开及存款利率市场化三阶段。
2015年10月,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同时,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并抓紧完善利率的市场化形成和调控机制,加强央行对利率体系的调控和监督指导,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我国利率市场化正进行最后但却最关键的阶段――存款利率市场化。同时,商业银行拥有存贷款利率的完全自主定价权,也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标志。
二、利率市场化对国外商业银行的影响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浪潮不断涌动的利率市场化在不同国家或以成功告终或以失败告退。大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实践表明,利率市场化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加剧金融体系脆弱性,进而导致银行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发生。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起步相对较晚,背景环境也有不同,但从他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经验中,仍可找到借鉴之处。
(一)利率市场化对国外商业银行的影响
发达国家的利率市场化以美国为例,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美国政府为恢复和维持金融秩序而实施Q条例,对战争借款筹措及战后经济恢复起到积极作用。但随着美国经济恢复,这一条例弊端逐渐显露。从20世纪60年代起美国开始对存款利率改革进行监管,并在80年代初通过启动改革程序的法律,逐步放宽对利率的管制。直到2011年,商业货期存款付息的限制也被美国取消,至此Q条例被完全废除,美国最终完成从利率管制到利率市场化的过程。
从积极方面看,一方面,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商业银行业务自主经营,减低商业银行科学经营成本,合理配置资金资源,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则提高银行机构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利率市场化为商业银行营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提高了存款机构吸收存款的能力,从而加强了行业的竞争力。
但与之而来的是消极的影响。利率市场化加大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随着Q条例取消与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问题逐渐暴露,利率风险问题尤为突出;同时,银行业间竞争压力加大。1980年法案取消了一部分对存款机构存款利率的限制,增加了存款机构吸收资金的能力,扩大了其资金来源,加剧了美国银行业间的竞争。同时利率频繁波动又使商业银行盈利率大大降低。此外,利率市场化带来道德风险。美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较为放松的监管使一些资本金不充足的银行采取了道德风险行为从事高风险经营活动,并借此迅速扩张规模。外来冲击使有些机构不得不面临破产。
另外,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中,智利在国家经济发展停滞、通胀率高、银行监管体系仍不完善的情况下对利率进行改革,最终只能失意收场。而韩国在遭遇失败后第二次改革时吸取经验教训放慢了利率市场化的步调,最终取得了成功。
(二) 从国外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影响中得到的启示
放眼世界市场利率化改革,我们可以得到几点启示:1、选择正确时机。应在资金供应较为平衡、宏观经济较为稳定、通胀率较低时进行。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便是由于经济基础优势抵御了利率市场化的冲击,经过平稳过渡取得改革的最后成功。2、采取渐进方式。美国花费40年时间一步步放开利率管制,随后扩大放开程度,一方面缓冲了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另一方面也为下一步的改革赢取时间和政策上的考虑;3、改革离不开央行监管。利率市场化使利率汇率都变得易波动,将给银行业稳定性造成威胁。因此审慎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监察标准尤为重要。
三、 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利率市场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积极影响:1.有利于商业银行自主经营和资源合理配置。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拥有利率的自主定价权,一方面,银行可以充分考虑收益和成本、客户的风险差异等因素灵活确定利率水平,实行差别化价格策略,并在客户选择上拥有更大主动权。另一方面,银行可以实施主动的负债管理,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强化风险意识和成本意识,加强预算约束,健全内部制度,使经营机制发生根本性变革。
2.有利于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利率市场化给以利率为要素进行的产品创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使商业银行根据产品创新要求自主设定利率,开创符合客户需求和个性化的产品。此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商业银行不断寻求创新突破,从而促进其金融创新。
3.有利于金融市场的完善,丰富银行竞争手段。利率市场化后价格这一市场因素将更多地改变银行以外对人脉、产品与服务、资源投入等非市场竞争手段的依赖。利率市场化将进一步完善银行手段,促使金融市场深化及金融机构间的公平竞争,最终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场。
消极影响:1.影响商业银行收益水平。实行利率市场化后,商业银行存贷利差收窄,从而利差收入减少,作为主营业务的存款业务的收入减少,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大打折扣,威胁银行的生存能力。
2. 银行压力增大。
(1) 存款竞争压力增大。由于我国银行负债来源仍以存款为主,对社会公众存款依赖程度高,加之中国银行业仍存在以规模为主导的发展理念,存贷比指标仍是刚性要求。利率市场化将导致负债成本攀升,存款竞争也将日趋激烈。
(2)资本压力增大。
利率市场化导致的盈利下降将导致我国银行业作为资本补充直接渠道的内源性积累受限。另外,利率市场化要求银行具备更高资本充足水平和风险抵御能力,资本约束的形势也会更加严峻。
3. 风险增大。风险包括以下四方面:
(1)信用风险。利率市场化导致长期被压制的利率水平上升,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便容易导致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进一步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增加。
(2) 利率风险。实行市场利率化使利率更多地被市场影响,由于市场的不稳定性,利率便容易频繁波动。加之银行资产负债期限匹配不一致,二者往往引发银行利率风险。
(3) 资产价格风险。利率变动的频率也扩大了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幅度。当利率发生不利变化引起证券价格下降,投资者遭受的风险也会增大。
(4) 金融腐败风险。贷款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具有自主定价权,对于同一企业的同一笔贷款,可以自主选择发放高利率或者低利率。若无严格按照贷款利率定价体系进行定价,借款人与信贷人员的各种关系贷款也会应运而生,滋生了银行的金融腐败。
(三)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
1.树立理念,培养人才
在利率市场化的趋势下,单纯依赖扩大规模不能确保银行盈利增长,不计成本的盲目扩张反将加剧损失。商业银行应采取效率优先,兼顾规模的发展理念和经营模式,主动迎合市场化机制,强化资产负债结构管理,提高定价水平。同时重视应对风险管理,抓紧对掌握利率风险管理能力、精通控制技术人才的培养,还应建立严格、规范的责任追究机制,加大对违规员工惩处力度,弘扬银行廉洁正气,树立银行良好社会形象。
2.建立体系,防范风险
作为盈利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市场扩大与竞争加剧也对信用风险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商业银行应明确利率风险管理目标,全面提升自身风险管控能力。同时应按照业务特点和风险特性的不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有效甄别借款人,减少借款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
3.创新转型,提高能力
贷款利差的不断缩小使银行盈利受损,为此商业银行必须调整发展战略,寻求新的利率增长点。商业银行可持续经营,根本在于产品创新。另外,增加中间业务收益,有利于商业银行拓宽盈利的渠道,降低经营风险,从而提高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应从几个方面着手:(1)转变传统经营模式观念;(2)加强中间业务的创新和开发。深入研究市场需求,推出有特色且具有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产品;(3)加大市场营销,拓展中间业务;(4)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拓展服务领域。
4.审慎考虑,合理定价
贷款利率市场化条件下,银行拥有自主定价的权利。贷款利率应以央行的基准利率为基础,并综合考虑宏观经济形势、资金流动充裕情况、重要对手利率定价、自身经营管理等因素影响,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利率定价体系。同时应注意避免短期行为和同业恶性竞争。
四、 总结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利率市场化仍处在初步阶段。20多年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了挑战。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该有效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建立合理的风险控制体系,以加快金融创新为基点、科学合理地进行利率定价,并且加强利率风险管理,成功实现转型,稳健、可持续地经营下去。(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 姚树华;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策略;企业研究;2012(24)
[2] 李克川;利率市场化与我国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对策研究;金融经济:下半月;2013(1)
[3] 曹坤婧;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时代金融;2013(6)
篇4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最关键有两步。第一步是2004年,人民银行放开存款利率的下限管理;放开除城乡信用社以外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上限管理,允许贷款利率下浮至基准利率的0.9倍。这一步改革最大的亮点是允许贷款利率下浮。
第二步即是2012年的两次利率调整。2012年6月8日和7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两次调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及其浮动区间。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累计下降0.5个百分点,上浮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1.1倍;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累计下降0.56个百分点,下浮区间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这两次利率调整是中国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步骤,其意义甚至超过2004年的利率改革。
经过这两次调整,中国贷款利率市场化接近完成。更重要的是,允许存款利率上浮,完成了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三级跳”中的“第一跳”(马克思曾经把商品的售卖形容成整个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惊险的跳跃”)。存款利率上限的放开可能导致银行过度竞争,引发风险,改革难度较大,各国利率市场化的完成均以存款利率上限放开为标志。此次允许存款利率上浮是改革存款利率上限管理的突破性尝试,是本次利率调整的最大亮点,是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步骤,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初步监测和分析了两次利率调整后金融机构的反应,得出以下启示。
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渐进式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利率调整后,商业银行对不同期限、不同额度的存款定价差别较大。从期限来看,短期存款对利率上浮区间的放开比较敏感,长期存款定价较为稳定。除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六家大型银行外,其他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上浮到顶(基准利率的1.1倍);所有银行1年期(含)以内定期存款利率均上浮,其中中小型银行上浮到顶。相反,对1年期以上定期存款,市场份额占比75%以上的大、中型银行均未上浮,有的外资银行挂牌利率甚至低至年利率1%左右。从额度来看,对于一些大额的单位存款,商业银行往往通过协议存款形式与客户协商确定利率,以保持客户和存款的稳定。
国际上大多数利率市场化成功的国家均是逐步、渐进式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如德国1965年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先是解除2.5年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管制,再解除3个月以上、100万马克以上的大额定期存款利率管制,两年后存款利率才全部放开。而阿根廷、智利、乌拉圭等拉美国家均在很短的时间内取消了所有利率管制,市场化方式过于激进,最终导致改革失败。中国存款利率的放开宜按照“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的思路渐进式推进。下一步可进一步扩大甚至放开中长期定期存款的上浮区间;待时机成熟后再逐步扩大短期和小额存款利率上浮区间,直至最终放开上浮限制。
选择合适的改革时机,在宏观经济环境相对稳定时推进利率市场化
两次调息后,商业银行竞争虽有所加强,但存贷款市场运行有序,整体情况好于预期。目前,存款利率未上浮到顶的六家大型银行存款余额占全部金融机构的比重与第一次调息前相比变化较小,表明没有出现恶性竞争而导致大规模存贷款“搬家”的现象。这些都得益于中国当前相对稳定的经济金融环境。近年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商业银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财务软约束问题,资产质量处于全球银行业较高水平,盈利能力显著增强。2011年境内银行业全年实现利润总额1.6万亿元,同比增长37.9%。宏观经济平稳有助于维持银行和企业间的稳定关系,降低利率波动幅度,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有利条件。这次利率调整比较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选择了经济金融相对稳定的时期。
需要关注的是,2012年银行利润增速开始下降,预计会低于20%,2013年很可能低于10%,接近甚至可能低于GDP增长率。银行利润增速下降是未来利率市场化改革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它对进一步改革的时机、力度和方式都会产生影响。
英国和德国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时,都避免选择经济过热时期,改革得以顺利实施。而拉美国家多在宏观经济很不稳定、通货膨胀严重、财政赤字巨大、经济负增长的条件下放开利率管制,于是这些国家利率自由化后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金融危机。
重视发挥大型银行的引领作用,避免资金价格过度波动
成功完成股份制改革的大型银行在资产规模、经营管理水平、机构网点设置、盈利能力等方面与中小金融机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对于本次调息,大型银行均能理性应对。两次调息后第一个工作日,六家中资大型银行均迅速公布了一致的存款利率,且保持稳定,利率上浮幅度也低于中小银行。
下一步利率市场化改革要重视发挥大型银行对市场利率的引领作用。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大型银行的窗口指导引导市场利率,最大限度地避免资金价格过度波动,也可以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
在德国,由金融同业组织相互协商确定合理的资金价格竞争区间,并向其成员机构建议,这种机制被称为“标准利率制”。在美国,以10家银行报价为基础确定“最优贷款利率”,商业银行实际进行贷款定价时,在该利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期限、额度、借款人资信状况、抵押品等因素。货币当局利用这种形式,使金融机构对市场利率水平形成共识,以防止无序竞争。
高度关注中小金融机构风险
两次调息后,中小金融机构存款定价普遍高于大型银行,且缺少稳定性。第一次调息之初,12家中资中型银行(不含政策性银行)存款定价策略有所分化,有的按基准利率执行,有的与大型银行保持相同浮动水平,有的直接上浮10%,有的则根据客户贡献度实施差别化定价,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适应后各家银行基本趋于一致。而小型城商行、农信社、农商行等为了争取存款,大部分将所有期限存款利率上浮到顶。
中小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相对较弱。利率管制放开后,这些机构往往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来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同时为了维持盈利水平,可能扩大发放高风险高收益的贷款。即使在利率市场化取得成功的美国,中小金融机构失去利率管制的保护后,也存在较大风险隐患。1987年美国倒闭了184家中小型银行,是1978年利率市场化开始时的26倍。
因此,中国要关注中小金融机构,特别是小型城商行、农信社、农商行的风险。一是要进一步强化财务硬约束;二是放开利率管制要坚持渐进原则,使中小金融机构有一个调整和适应的过程。
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从国际实践来看,很多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过程都伴随着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日本1971年通过《存款保险法》,引入存款保险制度。1986年予以修改,扩大了存款保险机构的职能和资金的使用范围,以应对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金融机构面临的倒闭风险。而英国在实施利率自由化之前,未实行存款保险制度。次级银行危机发生后,花费了很高的成本来挽救。目前,除南非、沙特阿拉伯和中国外,绝大多数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成员国(地区)都建立了统一的存款保险制度。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在市场竞争中,个别金融机构可能会出现存款下降、业务萎缩或经营亏损等情况。为了有效应对存款利率进一步放开后可能出现的市场动荡,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保护存款人利益,中国应结合国情,尽快推出功能完善、权责统一、运行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
协调推进利率市场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
当前,中国金融改革和开放的核心内容是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资本账户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等。协调推进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是市场经济完善和市场化调控的内在要求。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对利率市场化提出了要求。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使得本国经济融入全球价格体系,汇率、利率和国内商品价格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世界市场的影响。利率管制不利于汇率的稳定,增加外汇风险,也不利于国内价格的稳定,增加通货膨胀压力。而且,利率管制要求央行同时满足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和管制利率两个“锚”约束,由此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利率市场化也有利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深入和资本账户的进一步开放。市场化利率能有效分散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的风险,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美国、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改革也都是在协调推进利率、汇率改革和资本账户开放的过程中进行的,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最终利率市场化改革成功,本国货币也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历史和国际经验均表明,利率市场化与汇率改革、资本账户开放是协调配合、相互促进的关系。下一步应继续协调推进这三项金融改革。
利率市场化与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相结合
两次调息后,商业银行存款利率整体上浮幅度低于预期,其中,六家大型银行活期存款均执行基准利率,而这些活期存款占金融机构全部存款余额的比重超过1/4。贷款实际执行利率由银行与客户协商确定。对此,可说是喜忧参半。上述情况既表明银行已有较强的自主定价能力,又反映了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信贷基本处于卖方市场,银行掌握资金定价主导权,特别是中小企业和个人客户议价能力较弱。这与银行业市场准入条件较高、民间资本难以进入有关。
利率是资金这种特殊商品的价格,而银行业的市场准入是这种特殊商品的生产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价格机制只有与合适的商品生产条件相结合才能有效调节商品生产的资源配置。可见,要实现利率政策向实体经济的有效传导,仅仅进行价格改革、放开利率管制是不够的,还应在利率市场化的同时推进市场准入改革,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增加金融供给。这样才能真正形成充分、良性的市场竞争,改善信贷供需关系,使利率政策的调整充分、顺畅地传导到实体经济。
完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调控方式,提高间接调控水平
当前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和手段已有很大改进,开始以多种金融工具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但在利率市场化推进过程中,货币政策有效性仍遇到了挑战:一是市场化定价的存款替代产品迅速发展,突破了货币供应量的范围,宏观调控可能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二是随着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扩大,基准利率的作用将进一步弱化。
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将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由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调整为联邦基金利率,英格兰银行也不规定最低存贷款利率。中国应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形成市场化的央行目标利率,使公开市场操作有的放矢。目前中国金融市场上SHIBOR、CHIBOR、短期国债利率等都在利率产品定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SHIBOR,在浮(固)息债券、利率互换、远期利率协议、同业存款、贴现和转贴现等各类产品定价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与SHIBOR挂钩的中长期产品交易量较少,难以形成完整的利率价格曲线,而真正影响总需求的恰是长期利率;二是金融市场处于分割状态,同业拆借、同业借款等性质相同的产品在不同市场并存,削弱了SHIBOR的形成机制;三是短期SHIBOR仍然受到新股发行、存款冲时点等非货币政策因素的干扰。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中国需要选择、培养一种能够被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有效调控,又具有广泛市场影响力的利率作为央行目标利率。
贷款利率市场化接近完成,但贷款基准利率仍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2004年、2012年的两次利率调整,中国除城乡信用社外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已不设上限管理,在基准利率以下具有30%的自主定价空间。实际执行中,银行根据资金成本、风险状况及盈利目标等与客户议价决定贷款利率。抽样调查显示,调息后当月,主要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中执行基准利率和上浮利率的约占91%,利率下浮20%以内的贷款约占9%,利率下浮20%-30%的贷款占比不到0.03%。可见,现阶段允许贷款利率下浮30%已基本满足银行自主定价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目前中国贷款利率市场化接近完成,银行实际执行的贷款利率基本反映了市场资金供求状况。
下一步可考虑放开贷款利率下限,但贷款基准利率在货币政策调控和经济社会运行中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继续由央行公布和调整贷款基准利率。
篇5
我认为,把市场化与自由化画上等号荒谬至极。因为市场化经济必须在法治、规则、可控的前提下有序循环,但自由化排斥上述前提。我们看到的事实是:比我们市场化程度深得多的发达经济体,其金融利率、金融经营无一不是在法治、规则、可控的前提下运行,而且,无论哪个国家,只要它是市场经济体,其利率都必然是政府控制经济的重要工具。
近日,国务院专门召开常务会议,提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利率形成和调控机制,同时提出要加强对非理性定价行为的监督管理。毫无疑问,今年10月23日,当央行宣布“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之后,中国利率市场化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可以说是历史性的一步。但我们并不能认为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就此到位。因为,未来中国金融利率如何形成?如何调控?机制是什么?这些将成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更为核心、更为迫切的需求。
在央行基准利率方向至少有三个层面的问题,目前还没有看到有效进展。第一,在中国,类似于美国“联邦基准利率”的利率――央行基准利率有吗?没有这个利率,未来央行用什么取代现在还在沿用的存贷款基准利率?没有这个利率,未来加息、降息如何实施?要是有这个利率,为什么现在还不告诉市场?为什么现在还不让它进入市场培育?培育期过短如何确认它的有效性?
第二,利率商品欠缺很多。比如,一年期以下的短端利率商品交易还算活跃而充分,定价还算有效;而3~5年期的中端利率也有一些产品,交易也还算说得过去;但7~30年的长端利率商品在哪儿?中央银行如何观察长端利率水平?利率如何确定?长端利率很重要,因为它往往体现的是国家的长期战略意图。比如美联储的“扭曲操作”,其目的就是为了压低长端利率,从而体现出美国“再工业化”的战略意图。
第三,到目前为止,市场利率依然是比较混乱的,央行如何理顺?比如,此次降息之后,银行存款基准利率已经降至1.5%的水平,但货币市场同期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还在3.3附近。很明显,同业拆放利率的信用等级应当高于商业银行存款。因此,同业拆放利率远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现象属于“利率倒挂”;同样,央行与商业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易,其按照市场供求关系所形成的利率、无论哪个期限品种均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这不都属于倒挂?如果央行通过一段时间的操作是一年期shibor接近1.5%,那隔夜shibor会不会低于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0.99%?会不会导致银行间市场的骤然收缩?
篇6
建国以来的60多年间,法定利率始终是一块不可进入的雷区。中国银行业的利率始终掌握在央行手中。但有违犯者,必严厉查处。这是为了避免同业间为揽储而发生的恶性竞争。但也正因为没有了利率竞争,而使中国银行业变成了死水一潭,百病丛生。
2011年这个问题越发严重。2011年由于不断提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使中国银行业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建国以来空前的高水位,使银行可以用于放贷的钱几近枯竭,使高利贷猖獗异常。而使中国银行业成为暴利行业,大批的中小微企业倒闭。既危害了中国的金融安全,也严重挫伤了中国的实体经济。中国银行业成为众矢之的。
也许是这样的现状,使央行下了决心,开始了“银行利率市场化”的破冰之旅。
发达国家的银行是如何实现“利率市场化”的
国外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实践,主要依据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理论》与《金融深化理论》,即利率管制导致金融抑制,导致利率远远低于市场均衡水平,资金将无法得到有效配置,金融机构与企业行为将会发生扭曲。
美国利率市场化过程曲折、时间较长,总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酝酿准备阶段,前后历经十余年;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前后历经5年左右。美国“利率市场化”的实施主要集中于两个法案:即1980年3月美国政府制定的《1980年废止对存款机构管制及货币控制法案》,和1982年10月制定的《1982年存款机构法案》。1986年4月,取消存折储蓄账户的利率上限,同时管理当局设定存款利率上限的权利到期,标志着美国“利率自由化”的进程到此完成。
与美国的“利率市场化”相比,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显然还处在起步阶段。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还在小心翼翼地蹒跚学步。
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大银行竞相抬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甚至出现存贷款利率倒挂现象。似乎有点出格了。小银行难以招架,或被大银行吞并,或破产倒闭。日本的实践说明,利率市场化符合收益递增规律,使得大银行日益强大,小银行纷纷破产。
很可能,在这一点上,中国会步日本的后尘。尽管中国实行利率有限浮动,但中国的大银行上浮利率一步到顶的动作,己对小银行发出了警告。这是件坏事吗?未必,我们需要进一步观察。
阿根廷是拉美率先推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但其“利率市场化”却是在国内经济不稳定背景下展开的。多次改革实施后,阿根廷国内利率迅速上升,利差进一步放大,银行等金融机构放贷热情高涨,国内资金供不应求,资金需求者转向利率较低的国际金融市场借贷,导致外债过度膨胀,大批企业无法偿还银行贷款而倒闭,最终导致债务危机,阿根廷政府只好在20世纪90年代初,放弃了“利率市场化”的政策。
此种情况在中国不大可能发生,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大可能发生。因为阿根廷与中国的外部情况不仅大不相同,许多地方甚至截然相左。
智利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并不顺利。1974年,智利政府开始推进经济自由化改革。到1979年,银行私有化、“利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等改革就已完成。由于智利的“利率市场化”的各项基础条件尚不成熟,1976年至1982年,智利出现了一个超高利率时期,年平均实际利率高达32%,银行大量破产,中央银行不得不通过公布指导性利率的方式,宣布重新对利率进行管制,并对银行进行重组。直到银行重组基本完成后,智利中央银行才不再公布指导性利率,而转向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市场利率。
其实我们重放智利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似乎也很正常。“利率市场化”所导致的金融业的大洗牌,也许并不是件坏事。很可能是件大好事。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在调查的44个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中,有近一半的国家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发生了金融危机,如东南亚国家、拉美地区国家、日本等。
可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金融危机是“利率市场化”的结果吗?我们看不出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利率市场化”将怎样改变中国银行业?
2012年6月7日,央行宣布,不对称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并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7月6日起,央行第二次降息,采取“不对称降息”: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
“不对称”下调是个新鲜的词儿。存款利率浮动的上限为基准利率的1.1倍,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为基准利率的0.8倍。这就是“不对称”下调。
一方面,央行的《决定》将浮动的上限为基准利率的1.1倍,也就是说,最高利率不得超过3.25%×1.1=3.575%。
于是,一大批大银行,如中信银行、民生银行,闻风而动,立即将该行的利率水平一步到位,上涨到了上限水平,占据利率高地,以最大程度地争取储户的存款。
不一定所有的银行都会这样作,只有拥有大量贷款需求和信誉良好的贷款资源的大银行,不良资产率偏低的大银行才敢如此。
中国金融业一直存在着过高的存贷利差,其形成历史渊源长久。那么,今年的两次下调利率,会对中国银行业的利润水平发生重大影响吗?
按照央行文件,贷款方面,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31个百分点,同时贷款利率浮动下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通过基本测算,此次降息将令银行业净息差总体下降2.7至6.9个基点,净利差下降1.2至5.4个基点。
篇7
摘 要 随着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利率市场化步伐加快,银行业利润率不断高企,与其他行业差距越来越大,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利率市场化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本文以驻济商业银行研究为基础,从驻济商业银行利率定价实践出发,进一步对驻济商业银行实际利率水平和上海同业拆放利率Shibor的相关性及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探究夯实利率市场化微观基础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基准利率 培育
2011年,我国包括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银行业实现净利润1.04万亿元,银行体系以“经济租金”形式从实体经济获取丰厚利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同时也引发了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发挥利率资源配置作用的思考。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如何有针对性的制定方案,减少改革的负面影响,实现稳步推进,是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一、市场化趋势下利率定价的现状及其判断
目前,整个金融市场中有两种利率定价,一种是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银行间市场利率,一种是政府实施的管制利率。政府管制利率主要是对存款利率实行的上限控制和对贷款利率实施的下限控制,2004年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基本上实现了“存款利率管上限,贷款利率管下限”的市场化改革阶段性目标。2007年,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推出后,在信贷市场上形成了存贷款利率的官方定价和贴现利率的市场化定价机制,2012年,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降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提上日程。
(一)完全市场化的银行间市场利率体系逐步形成
经过近6年的实践, Shibor已经初步确立了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地位。3个月以内的短端Shibor充分反映了市场资金供求的变化。并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具有市场代表性,与拆借、回购利率高度相关;二是与货币市场利率之间的利差稳定性不断增强;三是以Shibor为基准的市场交易不断扩大。82%以上的拆借、回购交易都以Shibor为基准成交。3个月及其以上中长端Shibor更多地反映了市场对未来利率走势的预期,交易主要集中在债券市场、票据市场和衍生品市场。根据Shibor的发展方向,Shibor推出后,将以Shibor为核心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目前,在完善短期融资券和金融债等市场化利率产品定价机制的基础上,改革贴现、企业债券利率形成机制,并且贴现利率与Shibor挂钩的近期目标已经实现。但建立以Shibor为基准的市场化定价机制和市场利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推进存贷款利率改革的目标仍然较远。
(二)存贷款市场利率市场化实现了价段性突破
2012年6月8日,人民银行将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大型商业银行一年期以内的存款按不同的标准进行浮动,如活期上浮10%,一年以内的定期存款利率上浮8%-9%不等,1年期以上各期限存款执行基准利率;中小型股份制银行如渤海银行、恒丰银行和地方性银行对各期限存款利率均执行上浮1.07-1.1倍的浮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基本实行了以上浮上限为主的定价策略。至此,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步伐迈出了一大步。在贷款利率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贷款利率定价基本原理是在中央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根据每笔贷款的具体情况,确定浮动水平,以基准利率加(乘)浮动比率作为贷款价格。在一个地区内,同一客户从商业银行获得的利率水平差距不是很大,利率的浮动水平之间相差不到10%。由于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仍然存在利率浮动空间较小、贷款定价因素考虑欠周全等现实问题,因而使商业银行给出的价格往往不能精确、灵活的反映借贷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也很难体现信贷管理中贷款收益与所承担风险相匹配的风险补偿原则,而是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在贷款需求旺盛时期,不加区分的对所有贷款执行较大的上浮幅度,而在贷款需求不足时,为了争夺优质客户,直接对优质客户执行最大下浮比例。过高的价格会导致资金向高风险项目集中,或过低的价格导致关系贷款与无效供给。
(三)中小商业银行与全国性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差距较大
在官方利率起主导作用的存贷款市场中,随着近几年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的定价能力和定价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主动定价的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但也暴露了商业银行在利率定价实践中存在的不适应性和定价困境,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在实践中的定价劣势比较明显,以存款利率为例,2012年6月8日,人民银行将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后,首先做出反应的是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其次是股份制银行,最后是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说明在应对利率市场化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具有领导利率定价的能力。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两极分化比较明显,中小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劣势更加明显。被称为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试水的理财产品,中小金融机构理财产品发售量不及济南市理财产品市场的1%。宋芳秀等对利率市场化后大银行的定价合谋进行了详细论述,他认为,在大银行合谋定价以抢占市场份额的情况下,无论中小银行采取哪一种应对措施,它们都面临亏损乃至破产的命运。大银行会进一步缩小利差,甚至不惜以短期的亏损为代价来换取更高程度的垄断。从这一角度看,利率市场化有可能导致中小银行的生存困境和银行体系的动荡。
(四)贷款利息收入主导的商业银行盈利格局依然存在
一是保护利差与贷款利息收入主导的盈利格局依然。总体来看,利率市场化改革10年来,特别是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利润构成变化不大,主要依靠贷款利息收入实现盈利的格局没有改变,从2008―2012年驻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利润构成看,利息净收入占各项收入的比重由91%下降至85%,4年间下降了6个百分点,但占比依然处于高位,贷款利息收入主导的盈利格局依然存在。2009年以来,商业银行贷款规模以每年13%的增长速度扩张,同期商业银行的利息净收入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长,说明伴随着商业银行规模的扩张,商业银行贷款利润率增长远远超过同期贷款规模的增长速度,高利差形成的高利润可见一斑。
二、基准利率培育存在的问题及缺陷
(一)定价基准缺失,科学定价能力缺乏。利率从本质上来说是资金价格的反映,因此,利率市场化的最重要目标就是发现基准利率或者说是建立基准利率的形成机制。因我国目前间接融资的绝对主导地位特征,使基准利率影响存贷款利率的自主定价成为利率市场化的核心内容。FTP定价、Shibor利率定价面临的共同的现实的问题是定价基准缺失。而目前的基本事实是, Shibor利率由十几家报价行报出,而这十几家报价行究竟依据什么利率报出,一种说法,依据货币市场其他利率如央票利率、回购利率等报出,而这些反映的都是短期货币市场银行间的资金的供求。而作为资金实际需求方的企业和资金供给方的银行之间,通过货币市场资金供求决定的中长端Shibor利率,是不可能影响存贷款市场的。而目前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事实是,银行间市场利率切实能真正反映资金供求,并且影响存贷款市场利率。如果不能解决商业银行Shibor利率报价的现实困境,解决缺少成交量支撑的报价,Shibor利率的定价基础是无法确立的。
(二)市场分割缺陷明显,银行间市场与信贷市场无法实现联动。目前在商业银行的定价体系中,除去与银行间市场相关产品的定价外,商业银行的基他业务特别是信贷市场业务与Shibor利率的关系几乎没有。因此,在进一步完善Shibor利率定价机制建设的同时,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建设,建立以短期Shibor利率为基准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和中长端Shibor利率为基准的贷款利率定价体系,从而逐步探索建立以Shibor为基准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实现Shibor利率存贷款市场定价的基准化。目前,在信贷市场中,银行存款进一步理财化,存款利率的上限已被变相突破;而在贷款利率方面,贷款债券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大中型企业通过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的方式获得融资支持更加突出,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均出现了更加市场化的定价方式。但是由于理财产品在试水存款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因为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成为商业银行揽存的一种有效手段,资金价格的表现能力尚待进一步加强。同样,作为贷款利率市场化突破口的现利率定价,仍未摆脱信贷市场基准利率的干扰。
三、结论及建议
(一)完善Shibor定价机制,夯实Shibor利率定价微观基础
针对Shibor报价潜在市场操控风险和长端利率报价有效性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Shibor定价机制。由于Shibor报价行只有10几家金融机构,因此市场操控风险较大。另外报价行只是意向性报价,并不承担成交责任,因此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所以一方面扩大Shibor报价行的范围,如扩大到20或30家。另一方面Shibor报价要承担成交义务,增加成交量要求,以满足中长端利率报价的有效性。
(二)建立以shibor为基准的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促shibor利率与存贷款利率挂钩
目前,商业银行不再存在上存下借业务,基本上实现了内部资金转移即FTP定价机制。FTP作为商业银行集中管理市场风险的一种制度安排,会带来商业银行整体利率定价能力的提高,当前大型商业银行的FTP定价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小法人金融机构还刚刚起步。从目前来看,我国因金融市场的分割,不存在基准利率及其收益率曲线,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判断构建的各自的收益率曲线,特别是在官方利率不再成为存贷款市场定价基准的情况下,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因此,商业银行要逐步建立以shibor为基准的内部收益率曲线和内部转移定价机制,才能以商业银行为突破口,实现shibor利率与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利率挂购。
(三)加强存贷款利率基础数据库建设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众多,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将大大提高,利率的期限结构也更复杂,与利率管制下相比,市场利率的波动对于银行经营的影响更大,利率风险的识别和控制更难。而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普遍不是很高,重要参照数据积累不足,重要的利率浮动影响因素难以度量,缺乏先进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支持,还难以适应利率完全市场化的情况。虽然各行均建立了比较全面、科学的贷款定价机制,但由于缺乏自主定价的经历,各行贷款定价管理基础还很薄弱,在业务经营过程中对定价模型、定价参数、定价策略的研究、应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的贷款定价机制要求建立,同时要求对历史数据进行积累。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风险测评系统还不能有效支持对部分特殊产品的定价测算。从而不能有效的对风险损失概率、损失大小进行科学合理的测算,制约了贷款利率定价能力的提高。因而,积极推进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支撑体系建设,加强历史数据的积累和应用,加强自主定价能力建设,促使金融机构自身定价能力的提升,进而实现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金融改革利率市场化方向途径
投入社会生产的货币资本,是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表现。市场经济中货币资本表现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循环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了更充分有效地动员和利用更多的货币财富投入社会生产以扩大生产规模,以银行为中介的货币资本借贷成为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金融活动。随着货币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集中和分配,金融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货币资本的借贷,是拥有货币所有权的贷出者将货币资本的使用权转让给借入者,贷出者必须有利可图才转让货币的使用权;借入者获得了货币资本的使用权将其投入商品生产经营活动能够带来更多的收益。所以,借入者必须将其收益的一部分支付给贷出者,这就是借贷资本的利息。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利息,是资本所有者(债权人)因贷出货币资本而从借款人(债务人)手中获取的报酬,换言之,利息就是贷出者凭借自己对货币资本的所有权而获得的经济收益。可见,利率是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亦即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对贷出资本额之比。利率市场化,是指由市场资本供求关系在更大程度上决定资本供给和使用的价格,这种价格以商业银行不同类型的存贷款利率为中心,并连带影响其他债券、保单等金融产品的价格。
在市场经济中,货币资本的借贷活动必须而且只能通过市场来进行。贷出者提供给市场的货币资本量表现为货币资本的供给量,借入者在市场上所需的货币资本表现为需求量。市场上货币资本的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变化,决定着利息率高低的变化,这就是由市场决定借贷资本的利率。利率的市场化,使货币资本的借贷双方通过市场活动建立经济联系,货币资本借贷价格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并且货币借贷时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使金融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一重要观点,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发展金融市场指明了方向。
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就是要逐步建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商业性金融产品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具体来说,就是将金融产品的定价权交给商业性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由商业银行根据资金的供求状况决定;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间接调控货币市场利率,不再统一规定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水平。这是一项牵动整个经济运行全局的改革,所以必须稳步推进,慎重行事,绝非一蹴而就,不可操之过急。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就是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与整个经济开放的进程相吻合,同汇率、资本项目等的开放联系起来考虑。利率市场的开放,要逐步探索,选择合适的品种和有利时机,应是有理论指导、有政策规范、有实施步骤的开放。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原则上应遵循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大额、后小额的步骤。目前,外币存贷款利率、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国债市场利率已经放开,放开农村存贷款利率的改革正在试点。不久的将来,央行将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规定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等过渡方式,最终建立市场利率体系,实现利率市场化。
一、什么是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如果市场竞争充分,则任何单一的经济主体都不可能成为利率的单方面制定者,而只能是利率的接受者。换言之,所谓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具体讲,利率市场化是指存贷款利率不由上级银行统一控制,而是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市场的供求变化来自主调节。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金融市场基础利率,各种利率保持合理的利差和分层有效传导的利率体系。
利率市场化至少应包含以下具体内容:
1、金融交易主体享有利率决定权。金融活动不外乎是资金盈余部门和赤字部门之间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金融交易主体应该有权对其资金交易的规模、价格、偿还期限、担保方式等具体条款进行讨价还价。讨价还价的方式可能是面谈:l招标。也可能是资金供求双方在不同客户或者服务提供商之间反复权衡和选择。
2、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应由市场自发选择。同任何商品交易一样,金融交易同样存在批发与零售的价格差别:与其不同的是,资金交易的价格还应该存在期限差别和风险差别。利率计划当局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对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进行科学的测算。相反,金融交易的双方应该有权就某一项交易的具体数量(或规模)、期限、风险及其具体利率水平达成协议,从而为整个金融市场合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利率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
3、同业拆借利率或短期国债利率将成为市场利率的基本指针。显然,从微观层面上看,市场利率比计划利率档次更多,结构更为复杂,市场利率水平只能根据一种或几种市场交易量大、为金融交易主体所普遍接受的利率来确定。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同业拆借利率或者长期国债利率是市场上交易量最大、信息披露最充分从而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市场利率,它们将成为制定其他一切利率水平的基本标准,也是衡量市场利率水平涨跌的基本依据。
4、政府(或中央银行)享有间接影响金融资产利率的权利。利率市场化并不是主张放弃政府的金融调控,正如市场经济并不排斥政府的宏观调控一样。但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政府(或中央银行)对金融的调控只能依靠间接手段,例如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资金供求格局,从而间接影响利率水平;或者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影响商业银行资金成本,从而改变市场利率水平。在金融调控机制局部失灵的情况下,可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金融行为进行适当方式和程度的窗口指导,但这种手段不宜用得太多,以免干扰了金融市场本身的运行秩序。
在上述的内容当中,商业银行对存贷款的定价权是利率市场化也是金融市场化的核心内容。这是因为价格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普通商业的价格机制影响的只是一个市场的局部均衡,而金融市场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市场,其价格机制将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从微观层面看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企业,定价权是其基本的权利。没有定价权的企业,其经营成效是其自身所无法控制的外生变量,改善其经营也就无从谈起;对商业银行而言,其利率风险管理技术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更为重要的是,计划利率将始终是国有银行缺乏效率的客观理由。而从金融调控的角度看,随着经济周期由计划周期向市场周期转变,商业银行作为货币政策传导的最重要主体之一,其行为具有越来越强的不可控性,只有在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下实施有效的间接金融调控,才能增强商业银行对基础货币调控的敏感度和对基准利率的敏感度,从而改善宏观金融调控效果。
二、为什么要推行利率市场化
(一)利率市场化的经济学理论依据。
市场经济学说告诉我们,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价格反映供求关系,为资源流动提供信号,最终引导资源的优化配置。现代市场经济学说则将利率看作最重要的价格。因为利率是资金的价格、资本的价格。资金作为一种投资、生产、消费等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使用的生产要素,其价格机制影响的不是某一局部市场的供求平衡,而是整个社会的供求状况和资源配置效率。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运行起着不可替代的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利率具有调节国民经济结构,引导资金投向,调节社会储蓄与投资,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等重要功能。利率升高时,储蓄收益增加、投资和消费收益减少(因为获得资金的成本增加了),市场主体对资金的需求随之减少,经济过热就会缓解。当资金需求过淡,资金市场供大于求,供给方又会降低利率,从而激发资金需求再度增加,投资和消费随之兴旺。正是因为抓住了利率这个市场经济的牛鼻子,格林斯潘才得以让美国经济史无前例地保持了9年的高增长低通胀。世界主要的市场经济国家也都无一例外地将利率政策作为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在许多国家,利率几乎是唯一经常运用的宏观调控手段。
(二)国外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从国际上看,金融自由化成了近30年来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政策。无论从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到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我国的台湾省,还是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如智利、阿根廷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卷入这一浪潮。虽然各个国家情况不仅相同,所选择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时机、途径和程度及结果也不一样。但经有关对比研究和分析,总结出的一些共同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国深思和借鉴。
1、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概率与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发达国家不但利率放得彻底,没有反复,而且放开后对国内经济运行冲击较小,过渡也较平稳;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改革也较顺利,但不如发达国家进行得平稳;而发展中国家的则多反复。条件好的有成功的,但以失败的居多。其道路选择异常艰难,成本偏高。
2、改革方式的选择影响着改革进程的选择。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选择渐进改革者成功几率高,而选择激进改革者则多磨难。
3、宏观经济形势决定着改革的时机选择。在宏观经济形势稳定的情况下,选择改革的多取得成功或进展顺利;而在宏观经济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改革多夭折。
4、微观基础建设的程度制约着改革的行进速度。先培育金融市场(如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等),强壮金融机构后放开利率的成功者居多;而无扎实的市场基础就贸然完全放开利率管制者多以失败而告终
5、监管体系健全可以弥补政策设计中的不足,保证改革能平稳进行。建立起一套有效运作的金融监管体系、尤其是加强对银行行为的有效监管,可以弥补改革政策设计中的不足,缓和利率放开后短期内释放出的冲击波,缩少其对社会经济正常运行所带来的波动,保证改革能按既定的方向进行下去。
6、超高的正值实际利率水平与深度负利率一样,都不是正常市场运行的均衡利率。实行利率市场化,将利率水平由负利率或低利率水平升至正利率和较高利率水平,是符合金融自由化理论最初设想的目标的。但超过正常水平的“超高利率”也是扭曲利率,如果监管不足,其破坏作用比负利率还大,可以直接导致一国整个金融体系的几近崩溃。
7、金融开放可以推进也可以破坏利率市场化进程。利率市场化可在封闭经济环境中进行,但一般都是在开放经济环境中推进的。在现代世界经济国际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一国不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不开放经济已是不可能,关键是要掌握好开放度。如把握不当,则可能触发金融危机,其破坏力也是相当大的。
8、发展中国家的利率市场化并非发达国家历程的简单翻版,切不可照搬照抄。发达国家在金融改革方面已先行一步,其经验可资发展中国家借鉴,但其历程和具体方式、方法、时机选择并不一定都适合发展中国家。这是因为它们在市场培育程度、财政依赖程度、经济管制程度和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均有差别。
9、改革的顺序的安排要讲究规律和技巧。由于利率市场化只是金融自由化、经济自由化整体中的一部分所以必然要涉及到改革顺序安排问题,利率改革不可超前,当然也不能久拖不改。
10、对后利率市场化问题应尽早防范。利率市场化后,由于管制已放松,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量信贷资金流向管制背景下发展不足、但可迅速升值的行业中去,从而引发“泡沫经济”危机;还有如银行如何处理其管制时代积累起来的大量不良资产问题、利率波动频繁、资金流动加速等问题,均应在改革设计时早作考虑,以免日后被动。
(三)我国现行利率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作为具有通货性质的特殊资源,资金只有在市场定价的条件下,才能根据价格信号所反映的供求关系,实现自身及其所代表的其他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进而产生最佳效益。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现行利率管理体制存在着资金周转率低、资金配置结构不合理等诸多不足。
一是高度集中。利率标准由国家统一确定,中国人民银行命令,而各金融机构只能遵照执行,被动地听命于布置。
二是游离市场。缺乏健全的金融市场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市场利率体系,表现为利率的应变能力差,未能充分发挥引导资金流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功能。
三是利差较小。主要是银行贷款利率偏低,创利空间狭小,加上以前高利率和保值储蓄吸收的存款兑付,使应付利息大量赤字,形成不少银行实际亏损。
四是缺少弹性。只有国家统一的法定的利息率,而无市场利息率,商业银行不能从社会资金的供求关系与银行银根松紧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以宏观需要进行灵活调节。
事实上,利率杠杆早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进行间接调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利率体制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资金拆借中的条块分割和变异行为仍制约着拆借市场的正常运行。商业银行在执行中央银行的法定存贷款基准利率方面虽有一定的浮动权限,但各主要利率品种之间的关系仍难以理顺。这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资金的“价格”——利率没有市场化。
由此可见,放开利率,使其能适应市场上资金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浮动,这对当前资源仍然短缺、经济处于振兴阶段我国来说,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为了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宏观金融调控,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向,我国必须抓住时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改革利率机制,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
(四)我国推行利率市场化的意义与条件
利率是整个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中最能动最活跃的因素。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产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国民经济运行体制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来的基本标志之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育和壮大,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以及和国际市场的逐步接轨,原有的利率体制已成为我国改革进程中的“瓶颈”,利率市场化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和重要,迫切需要改革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完善利率体系,为利率杠杆更好地发挥作用提供保证。当前,积极推行利率市场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是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要求。随着我国加入wto,国际金融资本加入到我国国内竞争中来的趋势已不可避免。按照国际公认的共同市场规则运行已成为金融资产业改革的迫切需要。
二是利用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需要。一方面,随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进程不断加快,政府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日益更多地依赖于价值杠杆与市场机制;另一方面,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为扭转通货紧缩形势所采取的一系列积极财政政策要求有更灵活、更有效的货币政策及货币手段与之相配合。
三是发展与改革过程中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一方面,从发展角度看,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开发西部等诸多重大战略措施的实施要求信贷资金成为优化选择的重要机制力量;另一方面,从改革的角度看,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产权关系重组、社会资金从间接投资转变为直接投资、各种要素市场发育等都要求金融资本以市场化的方式介入其中。简而言之,利率市场化不是我们想不想,或愿不愿选择的战略方向,而是一个无可避免的、必定要出现的趋势。
当前,我国应尽快实施市场利率化这一战略。这是因为:推进利率市场化将有利于防范和化解我国的“封闭型”金融风险;有利于在货币供应量和国民经济主要指标之间稳定关系被破坏的情况下采取更为灵活更为有效的货币对策;有利于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提高资金配置的优化程度和使用效率;有利于加入wto后增强我国银行对外资银行的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的一系列金融改革措施为利率市场化提供了基本条件。具体表现为:
宏观调控取得了较大的成效,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国家对利率也做出了频繁的调整:如96年4月1日停办了长期保值储蓄;5月1日和8月23日两次降息,提供了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96年也称“国债年”,正式引进了价格竞争的招标方式来发行国债,实现了国债发行利率市场化,加上原有的国债二级市场上的交易利率市场化,目前国债利率已充分市场化。96年1月3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开始运作,到6月1日又取消了对同业拆借利率的最高限制,使同业拆借利率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96年4月9日,人民银行首次向14家商业银行买进2.9亿元的国债,标志着我国中央银行正式启用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买卖国债,直接影响货币供给,对利率水平产生作用。六是1996年末,利率再次下调,这次,人民银行也相应地把所有寿险保单的预定利率下调为4%至6.5%,以上这些现象都是利率市场化的先兆,而且,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对利率市场化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因而,可以预计,在“十五”期内,利率市场化将会有重大的实质性突破。
三、如何推进利率市场化
(一)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前提和时机
我国把利率市场化作为“十五”期间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举世瞩目。目前进展较为顺利。但我们不可盲目乐观,因为利率市场化是有其前提条件的。
首先,资本能否在产业及地区间较为均衡地流动是推进利率市场化必须考虑的。如果资金流通渠道不畅,利率的传导机制必然受阻,结果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并可能引发通货膨胀及套利现象。这绝不是利率市场化的初衷,也不是利率市场化应有的结果。
其次,一个较为完善的微观基础,即具有风险意识和内在约束机制的商业银行、竞争性的金融市场和能够适应利率市场化的企业是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也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如果微观主体信用差,规避和防范利率风险的能力不强,利率市场化的结果可能有饽于初衷。
再次,宏观经济的诸多方面能否支持利率市场化的顺利实施,及利率市场化后区域产业政策的实施,如宏观形势是否稳定,是否具有保障区域产业政策实施的相关配套政策。
最后,市场化的利率管理机制能否有效建立,即中央银行运用再贴现手段调节市场利率能否有效,商业银行利率设置是否合理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尽快加以解决。否则,利率市场化只能是一句空话。
当然,任何改革的推进都不可能是相关条件完全具备;有些措施只有在付诸实施后,通过对相关要件的推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从目前的诸多因素看,推行利率市场化的时机比较好:⑴物价持续走低或平稳中有跌,在通货紧缩环境下放开利率不会出现人们普遍担心的通货膨胀问题;⑵伴随着商品的相对过剩,目前我国也出现了资金的相对过剩,银行风险意识和内在约束在不断加强,信贷无序扩张和利率失控的可能性不大;⑶金融体制改革在建立适应市场的宏观调控监管体系、构造市场主体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⑷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得到统一,全国性的统一拆借市场利率已经形成;⑸金融债券也开始走向市场,国债市场利率得到开放;⑹中央银行已扩大了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和范围。目前,我国实行贷款利率浮动的企业覆盖面已经相当广。这些实际上已经为利率市场化奠定了基础。
在资金供求基本平衡的格局下,将利率决定权交给市场,逐步适当地放松利率管制,不会引起利率水平的剧烈波动,不会导致利率水平失控。从我国目前的资金供求状况来看,当前这种资金供求基本平衡的格局正式难得的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良好的历史机遇。
(二)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途径和步骤
尽管利率的市场化对我国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势在必行,但在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也不能操之过急,必须根据金融市场发展的成熟程度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
1、改革利率管理体系。一是体现整体水平,国家有所控制,能放能收,执行灵活;二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能优化资金配置;三是能调动各级银行管理利率的积极性。最终建立起一个“多层次、有差别、敢开放、能控制”的比较科学的利率管理体系。所谓“多层次”,就是要改变一统到底的高度集中统一的利率管理制度,建立一个由各级银行有利率管理权、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有伸缩性的多层次的利率管理体系:中央银行主要管理基准利率、利率极限与往来利率的确定;各商业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可以在规定的范围内,按照资金供求关系确定融通资金的利率和民间资金自由借贷的利率。所谓“有差别”,就是对不同情况的存贷款,实行不同档次的差别利率,包括存贷差别、效益差别、行业差别、时间差别、风险差别等。所谓“敢开放”,是指存贷款利率不仅有差别,而且在已确定的差别利率的基础上敢于放开,最大可能地实现利率的市场化。所谓“能控制”,是指利率在各个层次都实行差别利率并敢于放开的同时,中央银行能把握住利率变化规律,对利率发展的趋势实行有效控制。
2、实施分步推进策略。就利率管理体制而言,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在调整银行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的同时,建立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为基准的利率体系,调高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使其高于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平均成本。这一步已经有所体现,但仍要完善提高。同时,要进一步放松管制,让银行间拆放利率自由协定。并且要对经济发达地区的金融机构,先行放开利率管制。第二步,中央银行只规定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在这个范围内允许自由浮动,允许更多的金融机构开放,实现利率的市场化。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再贷款利率加以控制和调节。第三步,在加入wto后,经过一段时期的运作,可以考虑只管少数利率,其余全部放开,基本实行利率的市场化。
3、开发短期国债市场。没有发达的短期国债市场,金融产品的定价就失去了衡量标准,而非理性的定价很容易产生价格扭曲。在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调控基础货币的时候,一个发达的短期国债二级市场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利率传导机制的出发点。除了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操作提供基础外,由不同期限国库券的市场交易价格所确定的市场利率期限结构,为货币政策的制定也提供了重要的市场信息,基本能客观反映市场对利率走势的预期,是非常重要的市场预警信号。目前,我国缺乏一个发达的短期国债市场,品种不多,发行量少,未能竞价发行,没有形成活跃的二级交易市场。因此,应大力开发短期国债市场,一方面短期国债市场可以作为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参照坐标,一方面还可使国有商业银行的短期流动资金找到更为合适的出路,同时能为国家筹集最大化的建设资金,解决季节性和临时性资金周转。
4、加强银行自身建设。中央银行应当把更大的注意力放在利率的调控上,既有必要规定市场短期利率的上限和下限,更有必要灵活地调整再贷款和再贴现的利率,时而使它们成为惩罚利率,时而也可以使它成为优惠利率,总之使其成为市场利率的基准。要增加利率的档次,使之同融资的期限、风险和流动性等差异相适应。要强化利率的约束性,如提前支取的定期存款一律按活期存款计息,逾期贷款的利率要大幅度提高。商业银行要提高业务操作素质,进一步建立风险防范和补偿机制,并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培养驾驭市场的能力。
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步骤具体表现为:⑴对利率进行频繁的小幅调整;⑵完善同业拆借市场,使同业拆借利率成为中央银行间接调控的目标利率;⑶适时开放贷款利率,由商业银行根据成本、期限、风险、市场供求等因素自行决定,中央银行只通过再贴现率调整,扩张或紧缩的货币政策进行间接调控;⑷逐步放开存款利率,中央银行只规定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商业银行以此为基础制定各档次期限的利率。
(三)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风险与对策
1、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风险。改革孕育着机遇,也蕴藏着风险。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给一国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也可能产生多方面的金融风险。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做到有备而行。
(1)利率水平升高蕴藏的风险。从一般规律看,发展中国家大多数为资金短缺国家,利率市场化的结果通常是利率水平的持续升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也很难例外。利率水平升高蕴藏的风险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筹资成本增加,导致投资规模减少。筹资成本增加一方面表现为企业筹资成本增加,将降低企业投资的积极性,减少其投资规模;另一方面表现为政府发行债券的成本增加,将增加政府财政的负担,导致政府基础设施可投资金的减少。二是超高利率吸引外汇过度流入,引起通货膨胀,造成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定。
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我国的经济、金融不同于其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有其特殊性,利率市场化后可能不会出现利率水平升高的现象,即使出现利率水平升高的现象也不会导致外汇过度流入和投资规模的减少。这是因为:首先,虽然我国从总体上来说属于资金短缺国家,但我国的储蓄率一直保持相当稳定,储蓄存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长期居高不下,我国的资金短缺程度没有其他发展中国家严重。其次,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运行状况是物价水平持续走低,我们所主要担心的是通货紧缩趋势和投资需求不足;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会出现利率水平升高的现象。再次,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的兑换还处于管制状态,即使少量外部金融资本通过非正常渠道流入国内金融市场,其规模相对于我国庞大的十多万亿元人民币金融资产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对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冲击可以忽略不计。最后,经验证明,我国企业对利率的敏感性较小,企业投资不会因利率升高而出现过度减少。至于利率市场波动所可能带来的风险,如企业财务管理的难度加大、金融企业的利率风险和利率管理的难度加大等,可以通过改进管理技术和完善内部管理来防范。
(2)价格制定权蕴藏着金融腐败的风险。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银行只有贷款与不贷款的权利。而在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银行有了两大权利,即贷与不贷款的权利和贷款价格制定的权利。这时,在金融机构中有可能出现“人情利率”、“关系利率”和借机提高贷款利率的政策性漏洞,而不是真正严格根据风险加成的原则对贷款利率实施合理定价。这就蕴藏着金融腐败的风险。但话说回来,目前,由于银行国有,投资主体单一,在银行仍处于垄断地位和银行竞争局面尚未建立起来之前,这种腐败在任何情况下都存在,只不过利率市场化以后,其表现得更直接、更表面。故此,我们不能因此而推迟或不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
(3)企业高利率借款蕴藏着债务风险。利率市场化的目的之一就是让银行根据风险加成的原则对贷款利率实施合理定价。近年来,我国出现银行“惜贷”现象,有相当一部分贷款需求之所以得不到满足,主要原因是企业效益不好,银行觉得风险太大。而高风险就应当有相应的收益与之匹配。这在利率管制的条件下很难做到,所以银行不愿冒险。一旦利率放开,银行就有可能冒着高风险以获得高收益,而国有企业和部分其他企业本着借了款不想还的思想,势必会利用银行赚取高收益的心理以高利率争取贷款。这一过程本身就可能导致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进一步增加。诚然,在目前银行普遍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大背景下,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很小。
(4)信贷资金大量流入高风险行业蕴藏“泡沫经济”的风险。利率市场化后,对信贷资金的投向的管制将会大大放松,银行为了获取高额回报,可能将大量信贷资金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或通过参股、控股的等种种形式和途径将信贷资金变相投进去,使信贷资金失去管制,这就可能导致这些部门的资产价格迅速膨胀,从而不可避免地引起股价和房价的飚升,把一国经济推向泡沫化。日本、英国、韩国等国家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均出现过“泡沫经济”,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引以为戒。
(5)银行过度竞争导致银行体系的不稳定。在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垄断地位的情况下,放开贷款利率有可能形成博弈论上的高利率“纳什均衡”——谁降利率谁吃亏,从而导致过度竞争和中小存款机构退出市场。这种状况不利于金融市场建设。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2、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措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项风险很大的改革。从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来看,如采取“激进型”的开放模式,在各种条件不具备时仓促行事,势必会加大改革成本,增大金融风险,甚至可能会导致改革的失败。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机制并不健全,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监管的能力和经验也非常有限。所以,很难在短期内具备利率市场化的各项前提条件,采取“渐进型”的开放模式无疑更具有现实可能性。当然,等到所有条件都全面具备时在放开利率的做法也过于保守,这种战略会降低金融风险,但同时也会延误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我们应伴随着各种条件的准备和逐渐形成,采取以下措施,循序渐进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1)建立统一有序的同业拆借市场,促使市场利率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是我国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应选择同业拆借市场作为突破口。近年来,我国同业拆借市场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市场的松散性、分割性和区域性。而且,同业拆借市场与其他货币市场(如国债市场、商业票据市场等)还未形成相互联系和有机运行的整体。我们应在现有资金市场的基础上组建同业拆借市场组织体系。首先,各商业银行可分别设立一家同业拆借中介机构,来负责系统内横向资金余缺的调剂。其次,建立全国资金融通中心,进行跨系统、跨地区的资金余缺调剂,为全国同业拆借市场提供报价、咨询服务。
(2)采取先外币、后本币,先存款、后贷款,先批发、后零售,先调整幅度,后彻底放开的方式,逐渐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①先进行贷款利率改革,适当放开其浮动幅度,由各商业银行根据企业的资信和市场状况,在中央银行确定的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浮动,确定对企业的各期限、各档次实际贷款利率,这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达到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统一,也有利于加强商业银行及时向市场传递中央银行的利率意图。②对存款利率的改革,应先放松对大额存款的利率管制,同时适当增加存款利率档次,并可在贷款利率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规范存贷款间计息规则,使两者建立相关对称关系,从而为全面进行存款利率的改革打好基础。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使企业成为对利率变动反映灵敏的市场主体。我国利率机制不完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企业作为利率调整的对象,产权不明晰,预算约束软化,行为不规范,从而使其对利率变动缺乏弹性。所以我们必须深化企业改革,使企业真正走向市场,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首先,要实现政企分开,产权明晰,落实企业自。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享有财产收益权,并有权监督企业经营行为,选择高层管理人员,但无权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作为法人实体,拥有法人财产权、机构设置权、人动权等,但必须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其次,硬化企业预算约束,建立企业资产经营责任制,在给予企业充分的经营自的同时,又企业自担风险。再次,对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使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在总经理、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之间形成目标一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的有效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企业的利益驱动和风险约束机制,来加强企业对利率的反映程度。
(4)转换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消除利率传导的障碍。我国利率传导机制不完善的主要原因在于商业银行经营机制尚未真正得以转换,银行缺乏自我约束机制。所以必须深化商业银行改革,使银行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并按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的要求开展经营活动。当前,我们应大力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并使其逐步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以加强自我约束机制,避免新的不良资产的产生。只有银行经营机制得以彻底转换,才能保证利率信号的准确传导,促使市场化利率的形成。
(5)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并非等于全面的自由化,而是要进一步加强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必须建立健全各种相关的监管法律法规,不断规范操作规程,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加强业务培训。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做到“管而不死,放而不乱”,从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可以说,中央银行监管水平的提高,是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为关键的前提条件。
四、结论与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利率市场化既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由之路,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要求。目前我国资金供求较为均衡、宏观经济形势较为稳定,通货膨胀率较低,是推行利率市场化的最佳时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要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相一致,实行渐进式改革,选择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市场化、货币市场的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市场化作为突破口,采取先外币、后本币,先存款、后贷款,先批发、后零售,先调整幅度、后彻底放的开方式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但对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如何进行政府、银行、企业的配套改革、如何化解“扭曲利率”、“泡沫经济”风险及处理好银行大量积累的不良资产等问题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1]经济研究[j]。2000年——2003年有关各期。
[2]金融研究[j]。2000年——2003年有关各期。
[3]经济学动态[j]。2000年——2003年有关各期。
[4]中国流通经济[j]。2003年有关各期。
[4]利率市场化:机遇与风险并存[j]。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篇9
因此,凡是宏观经济环境进入不得不靠政府调控才能维持稳定的时候,利率市场化动力立即会丧失或者转为“地下”,形成黑市。但反过来说,如果没有政府控制,过分地强调利率市场化,过快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我国的货币信贷市场一定混乱不堪,甚至形成乱战。
当前,中国商业银行群体的风险偏好指数不同,源于中国金融机构的二元化特征,更源于中国经济的二元性结构。在这个二元结构中,不同金融机构所处的地位不同,风险偏好也不同。
它们中间既有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积极推进者,也有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阻力――最大的阻力在哪里?谁最担心利率市场化改革?我们很容易地想到国有股份制银行和国有大型垄断型企业。
但有一件更奇怪的事,经济学家很少研究:国有企业的经营环境相对民营企业风险要小很多,有些基本不担心市场风险,但它们却很在乎利率,很在乎这个风险价格,它们在与银行博弈的过程中经常处于强势――通常要求银行贷款利率不能上浮,且要下浮,即使是在宏观调控最严厉的时期也是如此。
相反,中小企业与银行的关系完全颠倒,它们即使给银行很高的出价也难以拿到贷款。说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都市场化了未必符合事实,因为中国很多中小企业是靠吃国有企业的“残羹剩饭”生存的,是国有企业的附庸,国有企业拿到项目,有了贷款,它们就有加工费和预付款,因此不能孤立地看、割裂地看国有企业与中小企业在银行贷款问题上的不同待遇。
但必须承认,很多中小企业是靠市场生存的它们往往处在市场的最前沿,什么风险高收益率高就干什么。
这批企业很难拿到银行的正常贷款,只能到体制外去“找钱”,由于他们的风险偏好指数很高,承受“高利贷”的能力也高,如果说中国存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生动力,主要源自于它们。因为这类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很小,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形不成气候。
贷款利率已趋市场化
正是因为民营企业的存在,草根经济的存在,因此资金使用的市场定价机制是存在的,而且越来越活跃,甚至越来越离谱。当前利率市场化趋势主要体现在贷款市场。粗略计算,中国借贷市场的利率水平大约可以分为六个层次。
最低的一层被称为日息或天息,比“驴打滚”还黑,目前大约在日息率5%左右,借这种钱的只有赌徒,借贷行为往往发生在地下赌场的门外。必须承认这种特殊的需求,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高利贷市场才会萌芽,甚至可以说,正是它们引领着高利贷市场,使借贷市场的黑市利率越来越公开化。
第二层是民间钱庄或地下黑市,它们的借贷对象主要是民营企业中的高风险追逐者。在宏观经济处于较为正常的情况下,这个市场的利率水平随着经济的升温而提升;而当宏观经济环境处于紧缩或趋冷的环境时,这个市场的利率水平则随着经济的降温趋势而提升。
这个很怪的经济现象,却说明了一个经济学理论:黑市利率水平既能反映宏观经济的冷热程度,也能反映宏观经济环境的风险程度。前者反映的是市场的风险偏好水平,后者反映的是市场的风险厌恶水平;前者是逐利,后者是保命,都是高利贷,性质完全不同。比如现在,民间钱庄或地下黑市(民间借贷钱会等)的贷款利率达到年息60%-100%,说明货币市场的风险已经极大。
第三层是以当铺、小额贷款公司、民间担保公司为代表的游离于体制边缘的“准”借贷市场,它们主要经营超短期的保命贷款或过桥贷款,利率要低一点,但性质与第二层差不多。目前这个市场很活跃,不仅放贷,而且开始变相吸收存款。由于它们有“准”金融许可的牌照,因此更容易成为高利贷市场的金融中介。据笔者调查,很多这类公司都在私下进行揽存业务,吸收一些有钱人尤其是有权人的存款,付给15%-20%的高息,然后以30%-40%,甚至更高的价格放贷出去。
第四层是信托公司,它们利用委托贷款模式使高利贷市场“合法化”,而且将商业银行引入了高利贷市场的逐利群体。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所谓的信托产品三方协议:贷款人将物业抵押给银行,由银行发行信托理财产品,并提供担保,然后由信托公司合法地放贷。
最终风险还是商业银行承担。目前各类信托产品普遍以15%左右的价格发行理财产品,然后以20%以上的利率放贷,如果加上各种手续费,贷款实际利率也将近30%。一旦宏观经济遇到系统性风险,这类贷款损失率会很高。
第五层是信用社和城商行借贷市场,这类金融机构由于属于体制内,可以进入银行间拆借市场,因此成为利率市场化的最大影响源,为什么银行间拆解市场的利率水平会明显地高于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很多,主要是它们在起作用。这个作用是好是坏,目前很难说,但这些金融机构抬高了高利贷市场的底线却是事实,使得高利贷市场更加公开化、“合法化”也是事实。
由于它们可以高于基准利率80%左右的价格放贷,因此将完全市场化的利率水平抬高到年息12%左右,相比它们以存款和短期拆借形式形成的资金成本,利差诱人。由于这些金融机构经营上存在短期激励机制,必然加剧目前市场上的存款乱战现象,同时也助长了以短期资金来源维持中长期贷款的市场取向,使得整个金融市场的风险越来越大。
第六层才是最广大的国有股份制银行所控制着的信贷市场,虽然这个市场受到国家政策的严格管制,同时各家国有股份制银行风险管理水平较高,但由于市场的力量,国有股份制银行不可能完全置身度外,比如现在已经规模很大的票据市场、同业拆解市场,市场化的程度就非常高。
同时必须承认,现在许多银行通过各种方式介入了高利贷市场或者通过各种名目提高贷款利率,使得这个市场的利率水平也越来越高。
存款利率市场化启动难
虽然贷款市场存在各种乱象,但毕竟还使我们看到了何谓利率市场化改革。但是,由于存款市场无法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或曰一放就乱,因此中国其实并无利率市场化改革。
为什么存款市场难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很简单,两个原因:存款利率一放开,国有银行的竞争力将严重下降,甚至可能倒闭;存款利率一旦放开,存款大战合法化,有可能倒逼基准利率提高,推升通货膨胀。
由于中国经济的二元化结构,国有银行承担着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绝大部分贷款,这些贷款很多是基础设施和基本建设贷款,建设周期长,收益更多地体现出发散性和综合性――即项目本身收益率未必高,但社会效益大,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作用大。
这些项目按照可行性报告预测的直接收益率,只能承受同期基准利率水平,高了根本上不了。但无数个这样的项目已经开工,所谓4万亿元投资和十几万亿元贷款也大部分投向了这些项目,形成巨大的贷款存量,而且大都是无法承受高利率的存量。
现在很多经济学家主张恢复正利率,还有些人主张立即实现利率市场化,那不现实,因为全社会资金价格若大幅度提高,国有银行只能停止或者收回对国有企业的“低收益”贷款。而从整个社会效益讲,这些贷款未必就是低收益。停止贷款,不仅很多项目会立即产生直接损失,银行贷款将大量形成呆账,更重要的是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必将受损,很多中小企业都没有活干,国家的中长期发展更会受到深远影响。
有人说,难道国有银行不能通过减少利差的方式维持对国有企业的贷款吗?现在大家都是股份制银行,要向全社会公开财务状况,我们的国有银行目前主要依靠利差生存,利差减少,赢利能力下降,这样的银行将很快被边缘化。
另外,存款利率市场化很可能会推升通货膨胀。按照传统的货币理论,存款利率高,社会资金回归银行,将减少消费,减少投资,通货膨胀压力会减轻。但中国的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居民对存款利率不敏感,因为存款平均利率与通货膨胀预期差距太大。
举一个例子,现在银行业存款的主体是活期存款,利率极低,为什么不存定期呢?因为存了定期仍然是负利率,而且有可能失去获得高收益的机会。定期存款利率每一次提高0.25%,没有用,可能要提高很多才能恢复正利率。而存款利率提高很多,反而有可能推升通胀预期。
这就是为什么央行在抗通胀中没有选择大幅度提高存款利率的方式,它既考虑到国有企业的承受力,更多是考虑到实际效果。
综上所述,利率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但道路曲折,难题很多。要渐进有序地推进改革;要适应宏观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国家经济主体的市场化程度提高了,对金融业市场化必将提出更高要求,利率市场化也就水到渠成了。为此,有关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具体建议是:
篇10
利率管制的基本放开,对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就必须先行解决好资金这一现代经济核心资源、基础资源的定价问题。
取消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是解除利率管制最后一步;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比照利率市场化最终目标,即建立完善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目前还有不少环节需要改进和加强,这些环节包括:
首先,资金的价格除了利率,还有汇率,而且这两者间的关系,随市场化程度提升而日趋紧密,也就是说,一个真正市场化的利率必须是充分包含了汇率信息的内生变量(反之亦然)。因此,虽然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正在不断朝着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大步迈进,但是鉴于“主动、渐进、可控”等金融改革开放总体原则,中国的利率市场化终究还要接受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及积极稳妥的资本项目开放进程等因素制约。
其次,利率管制放开后,中央银行的利率调控将更加倚重市场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和传导机制。因此,这就要求金融体系方方面面站在新的起点,进一步理顺从央行政策利率到各类市场基准利率,再到各类市场实际利率的传导渠道,加快形成以市场为主体、央行为主导、各类金融市场为主线、辐射整个金融市场的利率形成、传导和调控机制。
第三,利率市场化的目的,是要使资金价格充分反映稀缺程度,而这种价格只能在运行良好的市场上通过良性竞争来决定。因此,这就隐含了一个必备的前提条件,即加速构建合理有序、统一开放的市场格局。这其中,仅列举目前差距较大之处就包括:间接融资占比畸高、国有银行产权单一且市场优势过于明显、资本市场基础薄弱且价格发现功能紊乱、企业按所有制分类并据以实行歧视性金融供给,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