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9 13:03:22

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范文篇1

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主决定利率的过程。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如果市场竞争充分,则任何单一的经济主体都不可能成为利率的单方面制定者,而只能是利率的接受者。

利率市场化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一)金融交易主体享有利率决定权。金融活动不外乎是资金盈余部门和赤字部门之间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金融交易主体应该有权对其资金交易的规模、价格、偿还期限、担保方式等具体条款进行讨价还价,讨价还价的方式可能是面谈:L招标,也可能是资金供求双方在不同客户或者服务提供商之间反复权衡和选择。

(二)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应由市场自发选择。同任何商品交易一样,金融交易同样存在批发与零售的价格差别;与其不同的是,资金交易的价格还应该存在期限差别和风险差别。利率计划当局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对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进行科学准确的测算。相反,金融交易的双方应该有权就某一项交易的具体数量(或称规模)、期限、风险及其具体利率水平达成协议,从而为整个金融市场合成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利率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

(三)同业拆借利率或短期国债利率将成为市场利率的基本指针。从微观层面上看,市场利率比计划利率档次更多,结构更为复杂,市场利率水平只能根据一种或几种市场交易量大、为金融交易主体所普遍接受的利率来确定。根据其他国家的经验,同业拆借利率或者长期国债利率是市场上交易量最大、信息披露最充分从而也是最有代表性的市场利率,它们将成为制定其他一切利率水平的基本标准,也是衡量市场利率水平涨跌的基本依据。

(四)政府(或中央银行)享有间接影响金融资产利率的权力。利率市场化并不是主张放弃政府的金融调控,正如市场经济并不排斥政府的宏观调控一样。但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政府(或中央银行)对金融的调控只能依靠间接手段,例如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资金供求格局,从而间接影响利率水平;或者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影响商业银行资金成本,从而改变市场利率水平。在金融调控机制局部失灵的情况下,可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金融行为进行适当方式和程度的窗口指导,但这种手段不宜用得过多,以免干扰了金融市场本身的运行秩序。

二、利率市场化的动因

(一)利率市场化的最主要动因在于,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问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就在于,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而资源的配置首先是通过资金的配置完成的。这就要求资金的价格商品化,由市场供求决定,使投融资主体根据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要求公开自由竞价,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利率管制。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竞争垄断模型来分析利率在管制和市场化情况下不同的福利效应。

完全竞争的借贷市场暗含着的前提条件是:第一,构成借方的诸多借款人是完全竞争的,构成贷方的诸多贷款人是完全竞争的,资金的借贷双方也是完全竞争的,因而,借款和贷款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左右借贷市场的价格,只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第二,借贷双方都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借方或贷方,任何一方影响市场价格的变动另一方立即会做出有利于其边际效益的理性反映。第三,借贷双方对信息的占有是充分的。

(二)由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率市场化动因。①加入WTO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国际化成为世界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带动了国际贸易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金融业应进一步创造条件逐步实现与国际金融接轨,而条件之一就是以利率和汇率为中心的金融商品价格形成市场化。②迎接网络经济的需要。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经济无疑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网络银行是银行业适应网络经济发展的一项创新。网络银行迅猛发展的一个原因在于它极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由此带来服务的价格优势。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了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会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根据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总体思路。根据实际情况,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总体思路可考虑为:

(一)放松对商业银行的利率管制与培育货币市场并举,提高货币市场上形成利率信号的导向作用,逐步形成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有管理的同业拆借利率,初步建立起以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为引导、以同业拆借利率为基础的利率体系。

(二)在放松商业银行不同货币利率管理中,应当先放松对外币利率的管制,后放松人民币利率的管制;对商业银行的不同业务品种,应当依据不同市场主体对于利率信号的敏感程度,遵循先批发、后零售的顺序,先放开贷款利率,后放开存款利率;对于存款利率,先放开大额存款利率,后放开小额存款利率。

(三)在放松贷款利率管制的进程中,及时扩大利率的浮动幅度,简化利率种类,逐步健全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体系,并在国有银行完全商业化的基础上,使我国的金融业与国际接轨。

四、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政策的配合

当前,利率市场化的思路和方案已经基本明晰,当务之急是积极创造条件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防范和化解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蕴藏的各种风险。从目前看,推进利率市场化应当有以下政策的配合。

(一)加快进行国有企业的债务重组与制度创新,硬化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特别是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对投资效益、资产质量、财务状况的出资人约束机制,在此基础上实现企业借贷行为的合理化。

(二)推进商业银行制度建设,强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加强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金融监管,确保银行体系内的有序竞争。

(三)大力发展金融市场,尤其是货币市场,放宽中央银行对货币市场的限制,以便发现资金的市场价格,并以此作为中央银行进行利率政策操作的参照指标,依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灵活进行调整。

(四)加大货币政策的实施力度,发挥中央银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创造一个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保障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利进行。

(五)把握好利率市场化与金融业开放的关系。吸收东亚地区利率市场化的经验教训,在利率市场化改革时,一定要把握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节奏。

参考文献:

[1]李凤玲,《对利率市场化的浅析》,江西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利率市场化范文篇2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总体评析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国家金融深化质的标志,是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利率定价机制的深刻转变,而且是金融深化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利率市场化首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逐步实现利率定价机制由政府或货币当局管制向市场决定的转变过程,是一个利率体制和利率决定机制变迁的过程,随着这一过程的不断深化,整个利率体系由借贷双方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的比例越来越多,由政府或货币当局直接干预的成分越来越小。从范围过程来看,即是从部分利率市场化向全部利率市场化过渡的过程;从程度过程来看,即是从较低程度的利率市场化向较高程度的利率市场化转变的过程;从阶段过程来看,完整的利率市场化过程包括利率市场化准备、利率市场化进展和利率市场化成熟三个阶段。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利率市场化从时间上观察,在短期内利率可能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但从长期来看,其变动由市场货币供求决定。同时,利率市场化又是一种状态,是一种金融生态的可持续状态,在理论上是指利率能否灵敏地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其衡量标志主要是金融机构有没有确定利率的自主权;作为其阶段性目标,利率调整频度以及浮动幅度,也是衡量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指标,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资金及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经济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利率市场化作为一项既涉及金融体制改革,又涵盖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改革,中国经济特定的体制背景和金融环境决定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长期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利率市场化的长期性是指始于1978年的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直至1996年6月,才真正揭开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第一幕,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直至2000年9月21日,才迈出具有真正实质性的第一步,实现外币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到目前为止才基本走到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最后攻坚和破解阶段,这不仅与激进式改革相差甚远,与中国经济其它领域的渐进改革比较,利率体制改革也是滞后的。利率市场化的多样性是指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模式、体系内涵、程度范围、次序安排等是层多面广、不一而同的,既有利率市场化内涵的多样化,包括利率决定的市场化、利率传导的市场化和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也有利率市场化体系的多样化,包括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市场化、银行间利率市场化和债券利率市场化,只有以上部分均得以实现市场化,才是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复杂性是指衍生于融资活动的利率制度与金融产权制度、金融市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错综交杂,相伴相随,无论是对宏观经济社会,还是对银行、企业和个人,都将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由于与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相符合的金融产权制度约束的弱化、金融市场机制及结构的不完善、中国企业和银行的不完全市场化、金融救援机制的不健全等障碍的存在,不可避免地给中国利率市场化未来的改革增添了变数和难度。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评析

从1978年起,我国开始了对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金融体制改革随之进行。利率体制改革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在逐步深化,根据利率走势和利率改革内容,可将我国利率改革分为前期的调整利率水平和结构、改革利率生成机制和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等三个阶段。在调整利率水平和结构阶段(1978年—1993年):经过近15年的改革,基本改变了负利率和零利差的现象,偏低的利率水平逐步得到纠正,利率期限档次和种类得到合理设定,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银行部门的利益逐步得到重视。在改革利率生成机制阶段(1993年—1996年):利率改革主要任务是不断通过扩大利率浮动范围,放松对利率的管制,促使利率水平在调整市场行为中发挥作用,以逐步建立一个有效宏观调控的利率管理体制。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水平和结构是金融市场交易主体确定利率水平和结构的参照系,中央银行主要是根据社会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状况、通货膨胀率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世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合理确定基准利率,利率逐渐被作为调节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成为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杠杆。但在此期间,我国的利率管理权限仍然是高度集中的。在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阶段(1996年—至今):从1996年开始,中央银行才在利率市场化方面进行了一些根本性的尝试和探索,推出一些新的举措,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由中央银行引导市场利率的新型体制,实现利率管理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过渡。同业拆借利率、贴现率与再贴现率、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发行利率、国债发行利率、3000万元以上和期限在5年以上的保险公司存款利率、外币贷款利率、300万元美元(或等值的其他外币)以上外币定期存款利率先后得以放开,开展了利率衍生工具试点,银行间市场利率基本实现市场化,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机制正在逐步增强和深化。尽管部分金融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还远未结束。其主要表现特征如下:

(一)社会资金配置的市场化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1.以基准利率为核心的利率体系正逐步形成。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利率体系已出现两个变化:一个是基准利率种类越来越少,如存贷款利率种类得到简化,大部分优惠贷款利率被取消,外币利率管理的币种减少,并正在朝最终保留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方向前进;另一个是各金融交易主体实际执行市场化利率越来越多,过去单一性地执行基准利率的时代已被执行以基准利率为核心上下浮动的利率体系时代所取代。中央银行通过基准利率的变动,在短暂的时间内对货币市场利率和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产生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对中央银行利率的变动做出快速反应,而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则对中央银行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做出充分的响应。从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对存贷款利率执行浮动制度越来越多,其利率水平基本围绕着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这一轴心而变动;其他各种金融产品的利率水平也受一个时期内平均基准利率的影响,并充分反映长期资金供求关系和各种心理预期,一个以央行基准利率为核心、以市场利率为主导的多层次利率体系正逐步形成。

2.部分领域资金定价初步实现市场化。近年来,国家尝试将一些资金置于市场中,通过市场机制来确定其价格,在部分领域实现了资金定价的市场化。从市场来看,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再贴现市场等在内的货币市场以及外汇市场,已基本实现了市场化;从区域来看,在农村先行试行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从产品来看,国债、金融债券等非存款金融工具的市场利率已基本实行放开,大额外币利率初步实现了市场化,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管制已经放松到“存款利率只管住上限,贷款利率只管制下限”的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得以实现。就市场化程度而言,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存款利率,外币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本币利率,农村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城市利率,大额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小额利率,长期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短期利率,随着企业、居民金融意识的提高和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改革的推进,利率的全面市场化目标距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到目前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只剩下少数关键步骤,已经到了厚积薄发的攻坚阶段,但是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道路还依旧漫长,促使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仍将是未来金融改革的重点。

(二)利率市场化的实际程度落后于名义上的利率市场化

尽管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但是各类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互相流动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利率的微观机制还是不完善的,价格机制、市场机制的不健全性和存款利率的强管制性,导致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实际程度要落后于名义上的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其主要表现为:

1.操作层面上的利率市场化程度落后于制度层面的利率市场化。制度层面的利率市场化是指根据制度框架设计利率可以按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高低;操作层面的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具备利用利率自主对各类资金合理定价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制度层面的利率市场化是具有象征意义和法律意义的市场化,操作层面的利率能否实现市场化才是利率能否真正市场化的关键。从我国利率体系的现实情况来看,现在除了贷款下限和存款上限以外,其他各类利率基本是可以浮动的。也就是说,从制度层面看,中国利率体系的“市场化”水平已经比较高了。但是“新兴加转轨”的经济体系,经济结构中非市场化成分较多。对各商业银行来说,长期以来,利率只是计算利息的指标,并没有被真正作为资金价格来控制成本和风险,利率的功能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银行也没有根据经济形势和市场风险调整利率的能力,在操作层面上利率的市场化程度是比较低的。

2.中央银行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的调节作用和导向引力小。首先,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起不到调整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基准利率政策的同时也就是调整货币供应量。准确地说,在这些国家中,存在基准利率水平与货币供应总量反向变动的联系。在中国情况可能就不是这样:利率的变动并不意味着流动性的相反变动,主要基准利率和货币供应两者之间不具备显著的关联效应。其次,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下,中央银行有权管理和制定包含基准利率在内的几乎所有银行利率,如存贷款利率水平、种类和期限档次等,“只缘身在此山中”,因而中央银行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很难起到导向和调节作用。第三,再贷款利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很小。因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财政贴息为前提的再贷款在全部再贷款余额中占比高达54%,剩余不到一半比例的再贷款又有相当一部分是因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而享受准备金低利率优惠,故对再贷款利率的调整几乎没有弹性,再贷款利率的影响面越来越小。第四,再贴现利率因再贴现量规模较小,而难以担当起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功能。第五,货币市场利率对中央银行利率形成的贡献度不大,同业拆借利率和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弱。

3.利率浮动定价机制执行缺乏现实基础。金融机构普遍未建立或使用贷款利率定价模型,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利率管理办法,利率管理机制僵硬,大部分商业银行分行以下没有设置专门的利率管理机构,利率管理人员大多是兼职,利率管理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文件的上传下达、报表上报等日常事务上,有的业务人员素质较低,对浮动利率定价机制的形成、具体浮动利率标准的确定及资金成本的测算等相关业务知识知之甚少,无法掌握具有相对难度的浮动贷款利率政策,执行起来就存在严重的偏差。也就是说,所谓的利率管制已基本取消,只是假象,缺乏现实基础。例如,金融机构没有形成合理的贷款浮动利率定价机制,要么“浮而不动”,要么操作手法简单、“一浮到顶”。同时,国有商业银行的浮动利率定价机制和贷款浮动利率水平总体上由各自总行制定,层层上报审批增加了贷款决策的成本、延长了资金流动周期,也影响了基层行工作的积极性。

4.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水平不尽合理。现在的利率结构和水平没能反映预期投资回报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例如,享有国家信用的“金边债券”——国债的实际利率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没有体现“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的匹配原则,中长期的存贷款利率的差异程度不能够真实反映现实的风险程度和水平。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模式评析

从世界范围内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来看,主要有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两种不同模式,一国选择何种改革模式推进利率市场化,要根据本国具体情况而定。根据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分步进行的主要特点,可以判定我国推进实施的改革模式是渐进式改革模式。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选择实施渐进模式是适宜的

众所周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式选择与模式确定至关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改革的成功与失败。从总体而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选择实施渐进模式是正确和适宜的,也是符合我国经济金融现状的,其原因在于:第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是渐进性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整个经济市场取向改革的组成部分,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采取渐进方式,从实际效果看,改革是成功的。故而,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式应当与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第二,从国外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来看,尽管有部分发达国家采取的是激进的方式进行,这与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金融市场比较成熟、金融监管比较有效、各种法规相对完备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条件在我国还不具备和完善。同时,当今世界各国再也不会象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样盲目的开放和放松管制,而是更加注重利率市场化对一国经济所造成的风险,认真研究利率市场化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大多采取了渐进的和谨慎的做法。所以,简单效仿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方式是不可取的。第三,我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利率市场化已成为金融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不能因为存在风险而裹步不前,也不能因为盲目而造成全面的金融风险,而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和教训,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开放策略和步骤。鉴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以及金融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等实际情况,采取审慎态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是一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风险和维护改革成果的现实选择。例如,确立“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这一目标本身就反映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力求稳健的特点,充分考虑了我国金融机构自身约束力和市场机制约束力水平,以防止那些经营上出问题的金融机构通过高息揽存来掩盖现金流不足,从而严重扰乱存款市场秩序的风险,有助于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市场的稳定。第四,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阶段,经济和金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这就决定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际也是创造利率市场化条件的过程,必须渐进推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急于求成必然适得其反。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维持渐进模式是必要的

利率市场化改革涉及到中国利率经营管理体制的制度化和市场化的内容。这一改革实质上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模式下持续了10余年之久并仍然保持着改革的势头。由于这方面的改革对国内和国外经济金融因素的影响十分的敏感,其进程渐进渐续,其改革的内容主要有:利率体制的完善和制度化、利率市场化制度和配套制度的改进、利率衍生创新工具的逐一放开以及利率风险管理渠道的逐步拓宽等。因此,“利率市场化的每一小步,对20多年来的中国银行业改革来说都是一大步”。

尽管有部分国家采取激进式改革方式并获得了成功,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清楚地看到,发展中国家效法激进式改革方式的,鲜有成功。所以,效仿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方式是不可取的。也许有人认为,在渐进若干年后的当今,可以改以激进方式解决前一阶段渐进改革效率太低的问题。其实正是国家付出了金融资源低效率配置(产生了巨额的政策性不良资产)这个巨大的隐性改革成本才买来了中国的渐进改革,否则体制内产出(国有经济)将必然出现较明显的下滑,渐进改革将难以为继。若改渐进改革为激进改革必然使改革成本显性化,会在短期内导致GDP增速下降和失业率上升。由于国家绝对无法承担如此之大的改革成本在短时期内迅速显性化,因为这有可能直接导致民心不稳,社会矛盾激化,这不仅是政府肯定无法承受的,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绝对不愿看到的,所以维持渐进改革模式是正确的和必要的。现行的管制性存贷利率水平能使我国商业银行一般性地坐享300多个基点的利差收入,通过利率税,巧妙地实现了改革成本在空间上的现实摊配和时间上的实际置换。故此,继续维持渐进模式推进利率市场化,其实是一个攒累实力,厚积薄发的过程;它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逐步消化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并在实施利率市场化的渐进过程中,根据实施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策略,减少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保持经济运行的稳定,为利率市场化的最终实现创造理想条件。

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风险评析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次序安排具有双刃剑效应

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步骤与次序安排是由各种利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本身成熟程度来决定,它直接影响着改革进程的步伐和节奏,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1.利率市场化改革次序安排的正面效应。指的是在正确的改革次序下,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边放边看,边放边调,不但利率管制放得彻底,没有反复,而且放开后对国内经济运行冲击较小,过渡也较平稳,改革成功的把握性较大。例如美国是先存款利率,后贷款利率,最后扩展到所有利率的市场化;日本是先国债,后其他品种,先银行同业后银行与客户,先后期利率后短期利率,先大额交易,后小额交易;韩国是非银行机构的利率放开速度快于银行利率的放开速度,贷款利率的放开比存款利率的放开要快,合适的改革次序确保了改革的最终成功。

2.利率市场化改革次序安排的负面效应。(1)利率市场化渐进改革下的次序安排,造成了不同类别利率的市场化进程的不均衡性。由于改革的渐进安排,有正在市场化的利率,比如银行贷款利率、企业发债利率;有一部分已经市场化的利率,人民币协议存款利率、大额外币贷款利率等;还有就是非市场化的利率,如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准备金利率,还有超额准备金利率等。不同类别利率的市场化进程的不均衡性,导致中国的利率政策对经济影响的部分非理性。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利率的调整通常是针对基准利率进行的。由于全部利率都是密切联系的,所以中央银行对基准利率所采取的行动将全面影响到全社会的各种利率。但中国的情况不是这样,由于存在比较市场化、半市场化以及基本上没有市场化的领域,也由于中央银行手中掌握着诸种利率工具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中国不可能调整一项利率就能够达成整个利率体系都跟随着变化的结果。(2)利率市场化的渐进次序安排可能带来另一层面的金融效率损失或风险影响。例如,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采取先农村后城市的做法可能会加大农村金融风险,不能很好地贯彻和体现支持“三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农村先行扩大后,可能导致有些农村金融机构(如信用社等)错误理解央行意图,在放贷过程中,没有综合考虑农户的信用状况、规模大小、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因素,一律执行“一浮到顶”的政策,极大加重了农民的利息负担。(3)利率市场化按照既定次序,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容易丧失市场商机,丢失加速扩大改革成果的可能性。(4)利率市场化渐进改革下的次序安排,容易给人以“且进就进”的感觉,易导致创新的惰性。

(二)利率市场化渐进式改革可能存在路径依赖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由于重大利益调整措施的后置性及改革所具有的再分配性质,权力介入市场领域,寻租活动普遍存在,既得利益呈现刚性,使得改革难以进入实质性的存量利益调整阶段,并有可能滑入错误的路径依赖。其特征如下:

1.动力逐显不足。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前期收益巨大使人们对其他改革方案存在排斥心理,尤其是我国渐进式改革前期属于“帕累托改进”(Paretoimprovement)和“卡尔多改进”(Kaldorimprovement)①,人们的总体利益得到改善;从总体看,经济仍在增长,社会局面保持稳定,因而政府及货币当局可以不急于进行旧体制的深入改革,从而导致动力惰性,倾向于维持既有改革,而不愿支持激进的改革方案。

2.阻力或有增大。我国利率市场化渐进式改革内在的优势恰恰有一部分是造成不良路径依赖的根源,如渐进改革所强调的改革次序安排,其实类同于“试验推广”的做法,它依赖于国家政府或货币当局对利率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的强制性和行政性的隔离与割裂,在不同经济部门或领域造成了竞争机会和市场环境的不平等性,割裂了市场机制的整体性,导致不同经济部门或领域的发展与改革的不均衡性;同时,局部的改革方式使宏观环境的改革相对滞后,运行不好,改革可能进入僵滞状态。

3.持续创新不够。渐进式改革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增量改革和新体制成分的增长,而新体制创造出来的收入增量,可以用来对旧体制进行“补贴”,从而延缓了矛盾的充分暴露。如商业银行作为现行利率体制的最大受益者,是社会资金积累和供给的主要通道,中国90%以上的融资来自于它们,但商业银行对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却没有冲动,因为现行的管制性存贷利率水平可保证中资银行坐享300多个基点的利差收入,这迟缓了银行经营机制等方面存矛盾的暴露,也导致它们缺乏足够的创新精神。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于其他金融体制改革

利率市场化是发展现代货币政策工具的前提。在现代经济条件下,金融制度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是金融货币政策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前提之一。我国金融改革一些关键举措都或多或少受制于利率市场化,特别是金融机构和银行的微观制度创新要想取得重大突破,必须经受利率市场化的撞击,仅靠股份制改革是远远不够的,银行风险定价机制和现代经营管理机制的建立更是别无他途。同样,货币政策要充分发挥作用,离不开市场化条件下健全的货币和利率政策工具。而管制利率因为不是反映市场供求的均衡利率,必然限制市场化条件下货币和利率政策工具的发育及有效作用。

如同中国的经济体制发轫于价格改革一样,利率的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和其他体制性因素一起,正在推动中国金融业进入一个深刻的转型时期,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重新得到了承认和重视,尤其是1996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货币化发展呈现了加速态势,中国的金融相关率快速上升,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快速推进时期,部分金融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但是利率对投资等经济要素的刺激作用依然有限,利率还不是刺激或紧缩全社会投资的有力杠杆,利率仍处在政府的管制之下,不能够真正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远没结束,国内有人将利率市场化改革称为“中国金融改革的最后一座堡垒”,利率机制在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中还没有发挥其基础性作用。与此同时,其他方面的金融体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和加速推进,如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已现端倪,严格分业经营的做法在实践中已经开始被突破,出现了在集团控股下分设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模式,特别是几家商业银行已经设立了基金公司,保险资金按一定比例直接进入资本市场;汇率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资本项目的管制逐渐放松;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工作加速推进;信托投资公司经营业务得到恢复和扩大等等。因此,总的来说,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于整体金融发展形势,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迟滞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瓶颈”,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变得越来越紧迫。

五、结语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产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国民经济运行体制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来的基本标志之一。我国金融业正经历着利率市场化的微观消化过程,许多矛盾和扭曲正在影响着这一改革的质量和下一步抉择。我国金融体制的既有框架容纳了现行的我国的利率体系、利率政策和利率水平决定机制,也决定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必然经历的路径以及所能达到的最终效果,而利率制度的效率则最终决定了我国金融体系的效率。创造条件、沿渐进路径从边际调整中有序推进、尽早防范后利率市场化问题无疑是利率体制改革目前最为重要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三项工作。

利率市场化范文篇3

第二,有关金融改革。目前,对金融改革的不同学术观点相当多,存在很多争议。金融改革进展到现在,实际上剩下的是三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利率自由化、人民币可兑换。中国金融改革的顺序和其它国家相反,我国是金融改革都改完了,最后利率还没有市场化。别的国家金融改革的第一个阶段就是利率市场化。从中国整个价格体系来看,所有的价格基本上都放开了,唯独利率价格目前还是管着的。能不能管得住是个问题。

第三,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货币政策效果有多大?这两年来,原来觉得财政政策可以引致出需求来,现在看来也不如想象的那么多,特别是在消费和非国有投资的增加方面,引致出来的总需求也不是那么大。货币政策究竟在中国有多大作用?现在看来,货币政策在中国是困难重重。基础货币增加比较慢,基础货币投放的渠道比较堵塞。利率已经连续7次下降。1年期存款的名义利率已经到了2.25%,名义利率已经基本降到谷底。尽管通货膨胀率是-3%,实际利率是5.5%,但一个国家的名义利率不可能再低。其它政策,如公开市场政策也不行。工农中建现在手中拿的国库券是最好的资产,不可能卖给央行。扩大再贷款,现在大家不要你的再贷款,这也比较困难。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讲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改革。在过去20年中国经济改革和结构变化中,最大的变化是我们发展起了一个很大的非国有部门,它占74%的工业增加值,63%的GDP。但是,我们没有发展非国有的金融机构,这是一个大问题。非国有机构在整个金融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不到20%,这还算上那些国有股份制企业。自然产生的问题是,创造了不到40%国民总产值的国有部门占有着大多数的金融资产,而创造了70%产值的非国有部门占有着少部分的金融资产。这就产生了双重问题。一方面,国有企业坏债发展到了难以容忍的地步。另一方面,非国有经济的融资渠道不畅,发展受到融资的限制。1998年中央政府、中央银行积极鼓励银行向中小企业、非国有企业贷款。但是1998年尽管增量有所增加,但非国有经济总的感觉是融资渠道在收缩、在下降。因此,1998年非国有投资第一次出现历史上下降的局面。一方面,国有企业已经难以为继;另一方面,非国有经济也不能发展。因此,当前宏观经济的问题确实直接和金融体制的问题相关。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根本解决问题,金融改革是当务之急。

怎么实现金融体制的改革呢?中国改革的一个重要经验和教训是,你想改革这个体制,第一步要做的是去发展新的东西,而不是先去改旧的东西。第二,没有新体制的发展,没有竞争的发展,是不会改革的。国有经济现在之所以改革,是因为非国有经济的很大发展,市场竞争的很大发展,逼着它去改革。金融体制也是这样,金融体制现在最缺的是竞争。现在很多人寄希望于开放和外资机构的进入。对外开放了,对内竞争怎么发展。而且对内竞争的发展能够培养对金融市场的管理水平,能更好地应付国外历史悠久的机构进入中国后的管理问题。我认为,现在从金融改革的角度来看,发展非国有金融机构、非国有银行和非国有金融应该作为首要的任务来做。这件事情做好了,其它很多事情会跟上,包括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银行的改革。最近我们作了一些调研。浙江有些信用社是真正私人的信用社,坏帐率为0.06%。地方的中小银行之所以能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服务,是因为它运用了许多地方的信息,它的交易成本可以很低,效率可以很高。因此,第一步是创造竞争性的环境。

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货币政策和宏观政策的运用问题。货币政策现在的效果确实有限,其基本原因就是刚才所说的,因为我们现在的通货紧缩、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恰恰是由于金融体制的问题造成的。但是,货币政策效果不大,并不是说不需要货币政策的配合。即使搞财政政策,也需要货币政策的配合。这一点,我们需要有所认识。谢平刚才讲过,财政发债券,银行巴不得拿债券,它可以当好资产,一年就可以不干事了。然后基础货币不能增加,债券就有了挤出效应,政府投资的增加实际上挤掉了一部分私人部门投资的增加,因为政府投资等于把贷款吸过去了,而基础货币并没有增加。如果可以通过其它渠道,比如增加基础货币来发债券。因此,在此提出的问题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问题。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具体的技术操作问题,也是这几年在宏观政策研究和操作方面值得吸取的教训和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国务院政策研究室宏观司司长李晓西:先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财政政策走来走去,走到了金融改革。大家都知道,财政政策中关系重大的是发国债。发国债这个问题,本来是财政政策,但往前再走一步,就是货币政策,和货币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相关。我们现在的公开市场操作过程中的债券和品种很少,短期的更少。因此,需要丰富的国债品种,这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结合点。我们现在发国债,都是商业银行接收。商业银行接收后,是在银行间市场上进行交易,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没有沟通起来。因此,国债公开市场操作没有一个统一的资本市场,限制了货币政策调控的能力,也限制了财政政策发国债对经济的润滑作用。一个新的问题是:这两个市场之间能否有一个沟通?进一步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些市场呢?各类资本市场的统一就涉及到如何理顺央行、证监会、保监会的关系。一步一步推下去,就会发现,财政政策确实需要金融体制改革的配合。顺便说一句,两个市场沟通起来,需要利率市场化。第二个例子是,从货币政策往前走一走,也会走到金融体制的改革。货币政策最集中的是货币供给量的问题。人们常说,和上一年相比,M0、M1、M2差不多都增长15%左右,而且货币政策该放宽的都已经放宽。但最近的企业家调查系统调查了3500家企业,反映的第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问题。一方面,资金供给已经放得比较宽;另一方面,企业感到资金还比较紧张。这如何解释?这就涉及到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利率没有市场化。利率没有市场化,判断货币供给的多少,就没有利率这个最准确的标准,而只能是看同比。同比的问题是,和5年、10年的平均数相比,感到比较合理;可是和超常时候相比,感觉到比那个水平要低。但实际上很难说清是否正常。一方面水库里有水,一方面地里的小苗感到干渴,没有水喝。这就说明我们整个金融体制的传导机制发生了困难。首先,中央银行再贷款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宁可去买国债,宁可少担当贷款的风险,自我约束和自我激励是不对称的。同

时,它自己设立的约束机制也非常强,有信贷员终生负责、三级审贷制等等。商业银行从本质上来看,是国家银行,可以到财政部核减亏损指标。它要是不盈利,是不是就不生存?如果真是西方类型的银行,就不能生存了。不赚存贷利差,凭什么生存和发展?因此,要改革商业银行,使商业银行的行为真正商业银行化。货币政策要真想知道供给量的多少,知道钱流到企业中去能否用得起来,就必须要改变金融体制。

三个结论。第一,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的经济已经到了相对过剩的阶段,我们的改革也到了攻坚阶段。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改革统揽全局”。我认为这是改革到目前阶段不能回避的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点,如果没有改革的推进,发展很难持续。第二,小的政策调整、小的改革,也有助于宏观调控。另外,有人认为,宏观调控是短期的,体制改革是中长期的。我认为不完全是这样。有些小的制度调整,短期就见效。比如同行拆借市场,现在允许进来七家证券公司,情况马上和原来有变化。大的根本性的体制改革,当然需要很长时间。就体制改革本身而言,很多小的制度改革,不要忽略。第三,经济体制改革从总体上看是渐进的。但我认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渐进和激进相结合的。一个阶段是激进,一个阶段是渐进。对于激进还是渐进的判断,不能仅从速度来看。有些东西的变化是质的变化,质的变化就是激进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副所长、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李扬:关于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说经济形势好,GDP前三个季度增长率为7.4%,在世界上是很好的指标;净出口在增长;经常项目的盈余在扩大;公布的数字说企业的效益在转好,等等。坏消息也有,物价持续下跌;财政赤字在增加;失业率并没有改善;收入水平看来是在下降。人民银行最近公布存款数据,居民存款在下降,企业存款在增长。对居民存款下降的解释是7次降息加上征收利息税。更基础的原因是收入跟不上。各方面的消息非常混乱。最近得到武汉的一个消息是,尽管7次降息加上加税,武汉的居民储蓄存款仍在巨额增长,据调查,老百姓说存款仍然是储蓄的主要形式。我是倾向认为武汉的居民是对的。目前我们没有几种储蓄形式,实物储蓄没有,股票、债券不能染指,只有存款。消息的混乱,不是一个好现象。从1996年开始,中国经济一直处于极为矛盾的状况。

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深刻的结构调整过程之中。大家都谈结构调整,讲这个词时,大家心里想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在中国的经济学词典里,特别是官员讲结构调整,就是长线和短线。长线压一点,短线增一点。现在的结构调整则不是那么回事。首先,它是在全世界进行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其次,是在全世界都在发展市场经济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的,是在全球经济过剩、通货紧缩的背景下进行的。这几个背景是非常强的背景。从中国的情况看,结构调整很重要的是更新它的科技基础,总体来说要提高经济效益。这样一些事情是非常大的事情,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因此,我们将会有一个长期的中速发展过程。

说得具体一点,现在的有利因素有一些,第一,中国事实上还在完成工业化,工业化是能解放生产力的,从供给方面会有增加,从需求方面也会有贡献。第二,它在进行体制改革。体制改革尽管没有改革初期皆大欢喜的结果,但净的效果还是会促进经济增长。第三,中国政府已经高度重视了这样一些问题。各种各样的措施都从传统的控制通货膨胀为主的基点转向促进需求这样一个基点,这是很大的一个制度性的变化。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大的条件存在,中国经济不会太差。

利率市场化范文篇4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总体评析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国家金融深化质的标志,是提高金融市场化程度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是利率定价机制的深刻转变,而且是金融深化的前提条件和核心内容。利率市场化首先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逐步实现利率定价机制由政府或货币当局管制向市场决定的转变过程,是一个利率体制和利率决定机制变迁的过程,随着这一过程的不断深化,整个利率体系由借贷双方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的比例越来越多,由政府或货币当局直接干预的成分越来越小。从范围过程来看,即是从部分利率市场化向全部利率市场化过渡的过程;从程度过程来看,即是从较低程度的利率市场化向较高程度的利率市场化转变的过程;从阶段过程来看,完整的利率市场化过程包括利率市场化准备、利率市场化进展和利率市场化成熟三个阶段。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利率市场化从时间上观察,在短期内利率可能会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但从长期来看,其变动由市场货币供求决定。同时,利率市场化又是一种状态,是一种金融生态的可持续状态,在理论上是指利率能否灵敏地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其衡量标志主要是金融机构有没有确定利率的自主权;作为其阶段性目标,利率调整频度以及浮动幅度,也是衡量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指标,其最终目标是实现社会资金及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金融经济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利率市场化作为一项既涉及金融体制改革,又涵盖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改革,中国经济特定的体制背景和金融环境决定了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长期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利率市场化的长期性是指始于1978年的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直至1996年6月,才真正揭开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第一幕,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直至2000年9月21日,才迈出具有真正实质性的第一步,实现外币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到目前为止才基本走到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最后攻坚和破解阶段,这不仅与激进式改革相差甚远,与中国经济其它领域的渐进改革比较,利率体制改革也是滞后的。利率市场化的多样性是指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模式、体系内涵、程度范围、次序安排等是层多面广、不一而同的,既有利率市场化内涵的多样化,包括利率决定的市场化、利率传导的市场化和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也有利率市场化体系的多样化,包括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市场化、金融机构法定存贷款利率市场化、银行间利率市场化和债券利率市场化,只有以上部分均得以实现市场化,才是真正实现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复杂性是指衍生于融资活动的利率制度与金融产权制度、金融市场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错综交杂,相伴相随,无论是对宏观经济社会,还是对银行、企业和个人,都将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由于与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相符合的金融产权制度约束的弱化、金融市场机制及结构的不完善、中国企业和银行的不完全市场化、金融救援机制的不健全等障碍的存在,不可避免地给中国利率市场化未来的改革增添了变数和难度。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评析

从1978年起,我国开始了对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金融体制改革随之进行。利率体制改革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在逐步深化,根据利率走势和利率改革内容,可将我国利率改革分为前期的调整利率水平和结构、改革利率生成机制和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等三个阶段。在调整利率水平和结构阶段(1978年—1993年):经过近15年的改革,基本改变了负利率和零利差的现象,偏低的利率水平逐步得到纠正,利率期限档次和种类得到合理设定,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银行部门的利益逐步得到重视。在改革利率生成机制阶段(1993年—1996年):利率改革主要任务是不断通过扩大利率浮动范围,放松对利率的管制,促使利率水平在调整市场行为中发挥作用,以逐步建立一个有效宏观调控的利率管理体制。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水平和结构是金融市场交易主体确定利率水平和结构的参照系,中央银行主要是根据社会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状况、通货膨胀率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世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合理确定基准利率,利率逐渐被作为调节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成为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杠杆。但在此期间,我国的利率管理权限仍然是高度集中的。在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阶段(1996年—至今):从1996年开始,中央银行才在利率市场化方面进行了一些根本性的尝试和探索,推出一些新的举措,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由中央银行引导市场利率的新型体制,实现利率管理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过渡。同业拆借利率、贴现率与再贴现率、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发行利率、国债发行利率、3000万元以上和期限在5年以上的保险公司存款利率、外币贷款利率、300万元美元(或等值的其他外币)以上外币定期存款利率先后得以放开,开展了利率衍生工具试点,银行间市场利率基本实现市场化,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机制正在逐步增强和深化。尽管部分金融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还远未结束。其主要表现特征如下:

(一)社会资金配置的市场化机制正在逐步形成

1.以基准利率为核心的利率体系正逐步形成。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国利率体系已出现两个变化:一个是基准利率种类越来越少,如存贷款利率种类得到简化,大部分优惠贷款利率被取消,外币利率管理的币种减少,并正在朝最终保留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方向前进;另一个是各金融交易主体实际执行市场化利率越来越多,过去单一性地执行基准利率的时代已被执行以基准利率为核心上下浮动的利率体系时代所取代。中央银行通过基准利率的变动,在短暂的时间内对货币市场利率和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产生影响,货币市场利率对中央银行利率的变动做出快速反应,而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则对中央银行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做出充分的响应。从实际情况来看,商业银行对存贷款利率执行浮动制度越来越多,其利率水平基本围绕着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这一轴心而变动;其他各种金融产品的利率水平也受一个时期内平均基准利率的影响,并充分反映长期资金供求关系和各种心理预期,一个以央行基准利率为核心、以市场利率为主导的多层次利率体系正逐步形成。

2.部分领域资金定价初步实现市场化。近年来,国家尝试将一些资金置于市场中,通过市场机制来确定其价格,在部分领域实现了资金定价的市场化。从市场来看,包括银行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贴现、再贴现市场等在内的货币市场以及外汇市场,已基本实现了市场化;从区域来看,在农村先行试行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从产品来看,国债、金融债券等非存款金融工具的市场利率已基本实行放开,大额外币利率初步实现了市场化,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管制已经放松到“存款利率只管住上限,贷款利率只管制下限”的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基本得以实现。就市场化程度而言,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存款利率,外币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本币利率,农村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城市利率,大额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小额利率,长期利率市场化程度要高于短期利率,随着企业、居民金融意识的提高和商业银行经营机制改革的推进,利率的全面市场化目标距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到目前阶段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只剩下少数关键步骤,已经到了厚积薄发的攻坚阶段,但是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道路还依旧漫长,促使利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仍将是未来金融改革的重点。

(二)利率市场化的实际程度落后于名义上的利率市场化

尽管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但是各类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互相流动问题没有真正解决,利率的微观机制还是不完善的,价格机制、市场机制的不健全性和存款利率的强管制性,导致了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实际程度要落后于名义上的利率市场化的程度。其主要表现为:

1.操作层面上的利率市场化程度落后于制度层面的利率市场化。制度层面的利率市场化是指根据制度框架设计利率可以按照价值规律自发调节高低;操作层面的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具备利用利率自主对各类资金合理定价的能力。在某种意义上,制度层面的利率市场化是具有象征意义和法律意义的市场化,操作层面的利率能否实现市场化才是利率能否真正市场化的关键。从我国利率体系的现实情况来看,现在除了贷款下限和存款上限以外,其他各类利率基本是可以浮动的。也就是说,从制度层面看,中国利率体系的“市场化”水平已经比较高了。但是“新兴加转轨”的经济体系,经济结构中非市场化成分较多。对各商业银行来说,长期以来,利率只是计算利息的指标,并没有被真正作为资金价格来控制成本和风险,利率的功能并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银行也没有根据经济形势和市场风险调整利率的能力,在操作层面上利率的市场化程度是比较低的。

2.中央银行利率作为基准利率的调节作用和导向引力小。首先,调整中央银行基准利率起不到调整货币供应量的作用。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整基准利率政策的同时也就是调整货币供应量。准确地说,在这些国家中,存在基准利率水平与货币供应总量反向变动的联系。在中国情况可能就不是这样:利率的变动并不意味着流动性的相反变动,主要基准利率和货币供应两者之间不具备显著的关联效应。其次,现行的利率管理体制下,中央银行有权管理和制定包含基准利率在内的几乎所有银行利率,如存贷款利率水平、种类和期限档次等,“只缘身在此山中”,因而中央银行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很难起到导向和调节作用。第三,再贷款利率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很小。因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财政贴息为前提的再贷款在全部再贷款余额中占比高达54%,剩余不到一半比例的再贷款又有相当一部分是因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而享受准备金低利率优惠,故对再贷款利率的调整几乎没有弹性,再贷款利率的影响面越来越小。第四,再贴现利率因再贴现量规模较小,而难以担当起中央银行基准利率的功能。第五,货币市场利率对中央银行利率形成的贡献度不大,同业拆借利率和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比较弱。

3.利率浮动定价机制执行缺乏现实基础。金融机构普遍未建立或使用贷款利率定价模型,没有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利率管理办法,利率管理机制僵硬,大部分商业银行分行以下没有设置专门的利率管理机构,利率管理人员大多是兼职,利率管理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文件的上传下达、报表上报等日常事务上,有的业务人员素质较低,对浮动利率定价机制的形成、具体浮动利率标准的确定及资金成本的测算等相关业务知识知之甚少,无法掌握具有相对难度的浮动贷款利率政策,执行起来就存在严重的偏差。也就是说,所谓的利率管制已基本取消,只是假象,缺乏现实基础。例如,金融机构没有形成合理的贷款浮动利率定价机制,要么“浮而不动”,要么操作手法简单、“一浮到顶”。同时,国有商业银行的浮动利率定价机制和贷款浮动利率水平总体上由各自总行制定,层层上报审批增加了贷款决策的成本、延长了资金流动周期,也影响了基层行工作的积极性。

4.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水平不尽合理。现在的利率结构和水平没能反映预期投资回报率与风险之间的关系,例如,享有国家信用的“金边债券”——国债的实际利率高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没有体现“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的匹配原则,中长期的存贷款利率的差异程度不能够真实反映现实的风险程度和水平。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模式评析

从世界范围内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来看,主要有激进式改革和渐进式改革两种不同模式,一国选择何种改革模式推进利率市场化,要根据本国具体情况而定。根据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分步进行的主要特点,可以判定我国推进实施的改革模式是渐进式改革模式。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选择实施渐进模式是适宜的

众所周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式选择与模式确定至关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改革的成功与失败。从总体而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选择实施渐进模式是正确和适宜的,也是符合我国经济金融现状的,其原因在于:第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采取的是渐进性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整个经济市场取向改革的组成部分,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采取渐进方式,从实际效果看,改革是成功的。故而,利率市场化改革方式应当与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相适应。第二,从国外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来看,尽管有部分发达国家采取的是激进的方式进行,这与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金融市场比较成熟、金融监管比较有效、各种法规相对完备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条件在我国还不具备和完善。同时,当今世界各国再也不会象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样盲目的开放和放松管制,而是更加注重利率市场化对一国经济所造成的风险,认真研究利率市场化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对利率市场化改革大多采取了渐进的和谨慎的做法。所以,简单效仿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方式是不可取的。第三,我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利率市场化已成为金融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不能因为存在风险而裹步不前,也不能因为盲目而造成全面的金融风险,而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和教训,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开放策略和步骤。鉴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以及金融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等实际情况,采取审慎态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是一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风险和维护改革成果的现实选择。例如,确立“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这一目标本身就反映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力求稳健的特点,充分考虑了我国金融机构自身约束力和市场机制约束力水平,以防止那些经营上出问题的金融机构通过高息揽存来掩盖现金流不足,从而严重扰乱存款市场秩序的风险,有助于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市场的稳定。第四,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阶段,经济和金融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这就决定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际也是创造利率市场化条件的过程,必须渐进推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急于求成必然适得其反。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维持渐进模式是必要的

利率市场化改革涉及到中国利率经营管理体制的制度化和市场化的内容。这一改革实质上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模式下持续了10余年之久并仍然保持着改革的势头。由于这方面的改革对国内和国外经济金融因素的影响十分的敏感,其进程渐进渐续,其改革的内容主要有:利率体制的完善和制度化、利率市场化制度和配套制度的改进、利率衍生创新工具的逐一放开以及利率风险管理渠道的逐步拓宽等。因此,“利率市场化的每一小步,对20多年来的中国银行业改革来说都是一大步”。

尽管有部分国家采取激进式改革方式并获得了成功,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清楚地看到,发展中国家效法激进式改革方式的,鲜有成功。所以,效仿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方式是不可取的。也许有人认为,在渐进若干年后的当今,可以改以激进方式解决前一阶段渐进改革效率太低的问题。其实正是国家付出了金融资源低效率配置(产生了巨额的政策性不良资产)这个巨大的隐性改革成本才买来了中国的渐进改革,否则体制内产出(国有经济)将必然出现较明显的下滑,渐进改革将难以为继。若改渐进改革为激进改革必然使改革成本显性化,会在短期内导致GDP增速下降和失业率上升。由于国家绝对无法承担如此之大的改革成本在短时期内迅速显性化,因为这有可能直接导致民心不稳,社会矛盾激化,这不仅是政府肯定无法承受的,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绝对不愿看到的,所以维持渐进改革模式是正确的和必要的。现行的管制性存贷利率水平能使我国商业银行一般性地坐享300多个基点的利差收入,通过利率税,巧妙地实现了改革成本在空间上的现实摊配和时间上的实际置换。故此,继续维持渐进模式推进利率市场化,其实是一个攒累实力,厚积薄发的过程;它能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逐步消化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并在实施利率市场化的渐进过程中,根据实施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策略,减少对宏观经济的冲击,保持经济运行的稳定,为利率市场化的最终实现创造理想条件。

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风险评析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次序安排具有双刃剑效应

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步骤与次序安排是由各种利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本身成熟程度来决定,它直接影响着改革进程的步伐和节奏,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1.利率市场化改革次序安排的正面效应。指的是在正确的改革次序下,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边放边看,边放边调,不但利率管制放得彻底,没有反复,而且放开后对国内经济运行冲击较小,过渡也较平稳,改革成功的把握性较大。例如美国是先存款利率,后贷款利率,最后扩展到所有利率的市场化;日本是先国债,后其他品种,先银行同业后银行与客户,先后期利率后短期利率,先大额交易,后小额交易;韩国是非银行机构的利率放开速度快于银行利率的放开速度,贷款利率的放开比存款利率的放开要快,合适的改革次序确保了改革的最终成功。

2.利率市场化改革次序安排的负面效应。(1)利率市场化渐进改革下的次序安排,造成了不同类别利率的市场化进程的不均衡性。由于改革的渐进安排,有正在市场化的利率,比如银行贷款利率、企业发债利率;有一部分已经市场化的利率,人民币协议存款利率、大额外币贷款利率等;还有就是非市场化的利率,如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利率,准备金利率,还有超额准备金利率等。不同类别利率的市场化进程的不均衡性,导致中国的利率政策对经济影响的部分非理性。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利率的调整通常是针对基准利率进行的。由于全部利率都是密切联系的,所以中央银行对基准利率所采取的行动将全面影响到全社会的各种利率。但中国的情况不是这样,由于存在比较市场化、半市场化以及基本上没有市场化的领域,也由于中央银行手中掌握着诸种利率工具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中国不可能调整一项利率就能够达成整个利率体系都跟随着变化的结果。(2)利率市场化的渐进次序安排可能带来另一层面的金融效率损失或风险影响。例如,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采取先农村后城市的做法可能会加大农村金融风险,不能很好地贯彻和体现支持“三农”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在农村先行扩大后,可能导致有些农村金融机构(如信用社等)错误理解央行意图,在放贷过程中,没有综合考虑农户的信用状况、规模大小、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因素,一律执行“一浮到顶”的政策,极大加重了农民的利息负担。(3)利率市场化按照既定次序,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容易丧失市场商机,丢失加速扩大改革成果的可能性。(4)利率市场化渐进改革下的次序安排,容易给人以“且进就进”的感觉,易导致创新的惰性。

(二)利率市场化渐进式改革可能存在路径依赖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由于重大利益调整措施的后置性及改革所具有的再分配性质,权力介入市场领域,寻租活动普遍存在,既得利益呈现刚性,使得改革难以进入实质性的存量利益调整阶段,并有可能滑入错误的路径依赖。其特征如下:

1.动力逐显不足。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前期收益巨大使人们对其他改革方案存在排斥心理,尤其是我国渐进式改革前期属于“帕累托改进”(Paretoimprovement)和“卡尔多改进”(Kaldorimprovement)①,人们的总体利益得到改善;从总体看,经济仍在增长,社会局面保持稳定,因而政府及货币当局可以不急于进行旧体制的深入改革,从而导致动力惰性,倾向于维持既有改革,而不愿支持激进的改革方案。

2.阻力或有增大。我国利率市场化渐进式改革内在的优势恰恰有一部分是造成不良路径依赖的根源,如渐进改革所强调的改革次序安排,其实类同于“试验推广”的做法,它依赖于国家政府或货币当局对利率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的强制性和行政性的隔离与割裂,在不同经济部门或领域造成了竞争机会和市场环境的不平等性,割裂了市场机制的整体性,导致不同经济部门或领域的发展与改革的不均衡性;同时,局部的改革方式使宏观环境的改革相对滞后,运行不好,改革可能进入僵滞状态。

3.持续创新不够。渐进式改革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增量改革和新体制成分的增长,而新体制创造出来的收入增量,可以用来对旧体制进行“补贴”,从而延缓了矛盾的充分暴露。如商业银行作为现行利率体制的最大受益者,是社会资金积累和供给的主要通道,中国90%以上的融资来自于它们,但商业银行对于利率市场化改革却没有冲动,因为现行的管制性存贷利率水平可保证中资银行坐享300多个基点的利差收入,这迟缓了银行经营机制等方面存矛盾的暴露,也导致它们缺乏足够的创新精神。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于其他金融体制改革

利率市场化是发展现代货币政策工具的前提。在现代经济条件下,金融制度和手段的改革与创新,是金融货币政策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前提之一。我国金融改革一些关键举措都或多或少受制于利率市场化,特别是金融机构和银行的微观制度创新要想取得重大突破,必须经受利率市场化的撞击,仅靠股份制改革是远远不够的,银行风险定价机制和现代经营管理机制的建立更是别无他途。同样,货币政策要充分发挥作用,离不开市场化条件下健全的货币和利率政策工具。而管制利率因为不是反映市场供求的均衡利率,必然限制市场化条件下货币和利率政策工具的发育及有效作用。

如同中国的经济体制发轫于价格改革一样,利率的市场化方向的改革和其他体制性因素一起,正在推动中国金融业进入一个深刻的转型时期,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重新得到了承认和重视,尤其是1996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货币化发展呈现了加速态势,中国的金融相关率快速上升,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快速推进时期,部分金融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但是利率对投资等经济要素的刺激作用依然有限,利率还不是刺激或紧缩全社会投资的有力杠杆,利率仍处在政府的管制之下,不能够真正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远没结束,国内有人将利率市场化改革称为“中国金融改革的最后一座堡垒”,利率机制在中国金融资源配置中还没有发挥其基础性作用。与此同时,其他方面的金融体制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和加速推进,如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已现端倪,严格分业经营的做法在实践中已经开始被突破,出现了在集团控股下分设银行、证券、保险机构的模式,特别是几家商业银行已经设立了基金公司,保险资金按一定比例直接进入资本市场;汇率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资本项目的管制逐渐放松;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工作加速推进;信托投资公司经营业务得到恢复和扩大等等。因此,总的来说,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滞后于整体金融发展形势,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迟滞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瓶颈”,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变得越来越紧迫。

五、结语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产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国民经济运行体制转变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来的基本标志之一。我国金融业正经历着利率市场化的微观消化过程,许多矛盾和扭曲正在影响着这一改革的质量和下一步抉择。我国金融体制的既有框架容纳了现行的我国的利率体系、利率政策和利率水平决定机制,也决定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必然经历的路径以及所能达到的最终效果,而利率制度的效率则最终决定了我国金融体系的效率。创造条件、沿渐进路径从边际调整中有序推进、尽早防范后利率市场化问题无疑是利率体制改革目前最为重要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三项工作。

利率市场化范文篇5

关键词:新时期;利率市场化;经济转型;影响;措施

1996年,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启动,标志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开启,也是我国深入推进金融市场改革的重要开始。在二十余年的改革进程中,利率市场化的探索与实施成效,为经济发展、转型提质提供了重要保障。利率市场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利率管理模式的重要基础。面对新一轮改革发展,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为打造高质量经济发展体系,提供了新的引擎。利率市场化对经济转型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风险影响的基础之上,对于经济转型的正面作用力更加显著,能够从宏观效应、微观效应两个层面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作用效能,为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因此,本文立足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研究,分析了新时期利率市场化对经济转型的影响表现。

一、利率市场化及其风险

在新的金融发展环境之下,利率市场改革的推进,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自1996年开始实施,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初步建立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架构,改革所需的环境条件日益完善。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着力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符合发展需求,在改革成效与风险并存的情形之下,审视利率市场风险,是构建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目标,应在深化改革进程中转化成为发展的动能。

(一)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一直是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主题”,对于构建完善的现代化金融市场体系,起到了至关重要。因此,从利率市场化概念及风险出发,有助于强化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为现代经济转型发展提供重要保障。1.利率市场化概念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是新时期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内容。利率市场化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存贷款利率放开,不再有政府以行政管制的方式进行管控;二是利率决策权由金融结构决定,这构成了当前利率市场改革的两大核心。金融机构依据自身资金状况,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发展研判,在严格执行央行基准利率的基础之上,构建市场化利率体系。因此,在利率管理以市场化方式展开中,利率传导、利率决定方式等均发生了变化。2.利率市场化进程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等息息相关,自1996年利率市场改革的开启,到2019年“两轨并一轨”的改革思路之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得到完善,实现了利率上限管制的基本放开。下表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表。首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基于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要求,更是金融市场面向未来发展必经之路。面对新的金融市场环境,我国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符合经济发展需求,是积极有益的改革实践;其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建立市场化利率改革,能够更好地契合金融市场发展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发展,这体现了新时期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性;再次,进入2000年之后,对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力度不断增加,加快建立具有中国市场经济特质的利率市场化机制,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时展需求,充分发挥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作用[1]。

(二)利率市场化对经济转型的风险影响

对于新的市场环境,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但我们也要考到利率市场化所形成的风险,这对于商业银行、各行业领域均会形成直接影响。因此,利率市场风险的形成与表现,弱化了其在市场经济转型中的重要影响力,要充分立足利率市场化风险,构建新的改革机制。1.信用风险增大实质上,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之下,金融信贷将面临日益增大的信用风险,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金融市场有序发展形成较大影响。一方面,面对开放的利率市场环境,金融领域的市场竞争加剧,这地与金融市场发展十分有益,但也会造成信用风险的在那个价,对利率市场化及正常运行形成了影响;另一方面,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利率市场化改革为中小型企业资金吸纳提供了新的路径,但是由于内部风险管理不到位,利率市场化的信用风险日益增大。因此,如何对信用风险实施科学管控,是发挥其经济促进作用的基础。2.净利润差压缩面对市场化所形成的激烈市场竞争,金融市场上的金融机构面临净利润不断压缩的情形,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金融供求形成影响。以商业银行为例,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资金需求者的信贷行为发生,受到激烈的市场竞争影响,导致利润差额压缩显著,对银行发展形成了一定影响。因此,净利润差压缩的情形,不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应在新一轮改革的进程中,充分体现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作用。如在利率风险持续下降的波动情况之下,商业银行中的资产敏感型净资产收入会出现一定幅度上升,但是对于负债敏感型净收入,则会出现较为明显下降,这对商银行资产而言,会出现资产损失等情形,对银行风险管控提出了较大挑战[2]。3.收益率曲线风险在利率风险中,收益率曲线风险的表现也十分抢眼,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影响较大。在银行经营管理中,收益率曲线的斜率处于变动状态,也就是说,在利率市场化的波动中,资产会因为收益率的变动,而出现较大的风险波动,这就会对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控形成较大影响。此外,在收益率曲线风险的演变中,又称之为缺口风险,强调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控中,应通过收益率曲线的风险要素的系统分析,强化对风险要素的科学防范。因此,在利率风险管理中,应积极应对风险挑战,通过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实现对收益率曲线等风险的有效防控。

二、利率市场改革的经济背景

从经济视角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壮大的重要因子。当前,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完备的金融市场环境。从经济背景角度来看,经济转型发展需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内在需求,现有利率模式显然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利率的僵化问题应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得到解决。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是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盘活金融市场,构建开放式金融环境的重要保障。

(一)经济转型发展对利率市场化需求日益增长

在传统金融管制模式中,经济转型的金融环境过于僵化,对经济转型形成了一定制约。一方面,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前,利率市场化改革是进一步适应时展需求的重要改革举措,通过利率市场化能够为经济转型提供动能,这体现了利率市场改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经济转型发展对利率市场化需求日益增长,面对新的经济环境,需要在利率市场化中,为经济繁荣发展提供开放的利率环境,这符合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因此,面对新的经济环境,转型成为经济提质的内在保障,应在转型发展中提供更加灵活、开放的利率,以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良性转型发展[3]。

(二)传统利率僵化需要在利率市场化中得的解决

随着市场金融机制的不断完善,传统利率僵化的问题日益突显,成为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重要问题。一是传统利率僵化,在利率行政管制的模式中,难以满足市场化经济的发展需求,如何更好地实现问题的解决,要求将利率在市场改革中得到转变,通过建立新的利率传导机制,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下需求的利率管理模式。如图所示,是市场化利率的传导机制。从中可以知道,市场利率、政策利率等的导入,能够更好地基于利率市场化导入,更好地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二是对于传统利率僵化的问题,不能仅仅依靠政策利率的导入,更需要从市场化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市场化利率,以更好地适应新的金融市场环境;三是传统金利率模式对金融资源存在扭曲问题,为更好地改变经济增长模式,需要为我国经济市场发展提供灵活、开放的利率模式[4]。因此,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中,“两轨并一轨”的改革情形,能够进一步对利率僵化问题进行解决,提高利率在优化经济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三)利率市场化是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载体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金融是核心,而利率在金融中又是核心,这就决定了利率在整个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利率市场化改革力度的日益提高,为经济转型提供了新的动能。2019年,国家明确“两轨并一轨”改革,逐步完善市场化机制。利率市场化改革力度增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率管理制度,为经济持续向好转型发展提供了优质环境。一是在经济转型发展中,传统利率模式的束缚性较大,对金融市场的活力提升形成了一定影响,在利率市场化的资源配置之下,市场经济的活力得到提升,能够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得到一定解决;二是国家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进一步就“利率双轨”问题进行解决,利率市场化全面改革的推进,能够更好建立完善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这对于金融市场发展尤为重要;三是目前探索的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对于经济转型发展的作用力不断显现,能够通过对金融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中,解决经济发展宏观金融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利率市场化是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载体,应在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得到体现。

三、新时期利率市场化对经济转型发展的作用力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正有序推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率市场机制,对于盘活金融市场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其对经济转型发展的作用效能日益体现,利率市场化定价机制的完善、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的建立等,均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成为提高市场经济活力,深化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从宏观效应与微观效应两个方面来看,利率市场化对经济转型发展的作用力是多方面的,这与利率市场化的作用效能息息相关,体现了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力。

(一)宏观效应:优化经济环境,盘活企业发展活力

从宏观效应的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对经济转型的影响作用力,表现为对经济环境的持续向好优化,能够通过开放式的利率模式,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条件。因此,利率市场化是对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动能,在经济结构、就业等领域的调节效应,正成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引擎。1.调整经济结构。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金融市场环境得到改善,特别是管制逐步取消,利率市场更加灵活、多变,能够在利率市场化中实现资金流的优化配置,提高市场经济活力。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在利率市场化中,能够从金融市场获得更多的可带资金流,为中小企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传统民间借贷市场在利率市场化中得到进一步遏制,民间高利率水平出现明显下降[5]。为此,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之下,银行的垄断地位得到释放,能够在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中,促使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变,同时也为中小企业提供可贷资金流,这对于经济结构调整起到重要作用。2.经济转型增长提高劳动力市场吸纳力。利率市场化之后,市场经济更加灵活,能够在开放式的经济环境中,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发展活力,这对于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吸纳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在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间的竞争加剧,通过可贷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更好地流向企业,经济转型增长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吸纳力。3.资产价格配置的持续优化。对于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环境,在资产价格配置的持续优化中,能够依托市场化利率,更好调控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场等,为自查价格配置的向好优化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方面,利率市场化能够更好地释放市场信号,能够在以金融市场为中心的价格引导之下,优化市场资产价格配置,为经济转型提供优质条件;另一方面,经济转型发展,需要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在利率市场化中,资产价格的配置优化,能够促进三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这对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6]。

(二)微观效应:提高金融创新力,金融市场深度发展

从微观效应来看,利率市场化能够全面提升金融创新力,能够在金融市场深度发展的层级中,促进市场结构的优化调整,同时也能够在金融市场的深度发展中形成新效能。1.调整市场结构。在市场结构的优化调整中,通过对企业市场结构的优化,能够更好地提高市场金融风险,在资源调控方面进一步得到提高。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能够有效解决当前融资成本高、金融风险大等问题,这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极其重要,同时也能够对企业结构进行优化,解决小型企业融资困境问题。因此,在市场结构的持续向好调整中,对经济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成效,正以微观效应的方式,为金融创新、金融市场深度发展提供切实有力保障[7]。2.调整金融与非金融结构。金融与非金融是市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转型发展中,需要兼顾两大主体,通过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解决当前金融与非金融企业失衡等问题,这对于防控金融风险尤为重要。在利率市场化之后,银行金融暴利的局面可以得到改善,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金融企业进行一定控制,进而对金融与非金融结构进行有效调整,这体现了利率市场化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效能[8]。因此,在新的经济环境之下,金融与非金融企业的结构优化,是从微观效应中,不断地优化货币资金配置,发挥利率优化配置及传导作用,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等的融资能力。

四、结语

利率市场化范文篇6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两种模式

综观世界上其他国家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不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模式大体上被归为激进和渐进两种。而激进和渐进改革模式的划分标准却一直比较模糊,学术界只是通过各个国家利率市场化过程的互相比较来加以区分。对于那些改革进程比较迅速,利率管制的取消比较直接,很少运用“增量改革”手段的国家,我们一般称其改革模式为激进式改革;反之,对于改革进程比较慢,利率管制的取消比较拖沓,经常进行“增量改革”的国家,我们一般称之为渐进式改革。

一、激进式改革模式

采用激进式改革模式并成功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国家不多,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和马来西亚。德国在1962年~1967年短短的6年时间里就通过逐步缩小利率限制对象实现了利率市场化。马来西亚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则有所反复,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1971年~1981年马来西亚商业银行存款利率的完全放开和基准贷款利率的出台属于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从1985年存款利率由于货币流动性吃紧又重新纳入管制开始,一直到1991年马来西亚货币当局再次完全放开利率管制。

德国和马来西亚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德国和马来西亚的金融市场比较发达:第二,德国和马来西亚的银行监管体系比较有效,可以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第三,德国和马来西亚的宏观经济长期稳定:最后就是德国的金融机构业务领域比较宽松,一直被人们称为“全能型银行”。

二、渐进式改革模式

相对于激进式改革来说,采用渐进改革模式的国家就比较多,而且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改革的背景和过程也比较复杂。我们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美国、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代表韩国为例,来看看渐进式改革的特点和一般过程。

美国的利率管制开始于以禁止会员银行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对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设定利率最高上限为主要内容的《1933年银行法》,也称为Q条例。20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货币市场互助基金的出现和经济滞胀所伴随的近20%的高通胀率所导致的“脱媒危机”,美国货币当局开始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改革。1970年6月美联储将10万美元以上、3个月以内的短期定期存款利率自由化,后又推广到90天以上的大额存款利率,并且同时将定期存款利率的上限逐渐提高,以缓和利率管制的程度。1980年3月,美国政府制定了《解除存款机构管制与货币管理法案》,简称“1980年银行法”,决定自1980年3月31日起,在6年内,将Q条例所规定的利率上限逐步提高,到1986年3月底止,分阶段取消Q条例对于一切存款机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的利率限制。1986年1月;美国所有的存款利率和大部分贷款利率的限制被取消。

日本1947年仿照美国的Q条例制定了《临时利率调整法》,由此建立起来的政府实行直接利率管制的体制一直持续到70年代。1978年,日本政府开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当年实现了银行间拆借利率弹性化以及票据买卖利率市场化,并且第一次使用招标方式发行了中期债券,1979年正式发行了利率不受《临时利率调整法》限制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1981年又开放了政府短期债券流通市场。1984年日本大藏省发表的《金融自由化与日元国际化的现状及展望》正式拉开了全面利率市场化浪潮的序幕。日本1985年开始允许发行市场利率连动型存单,并完全放开了10亿日元以上的大额存款的利率,1987年设立了国内“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随后,日本政府通过逐步降低已实现市场化利率交易品种的交易单位,逐渐扩大交易品种的范围和实行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挂钩的方法,于1994年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韩国政府对于利率的管制始于1952年的《利息限制法》。80年代以后,为了适应经济形势和开放政策的需要,韩国开始了利率市场化改革。1980年初,韩国缩小了银行一般贷款利率和优惠贷款利率之间的利差,银行可以在规定的幅度内浮动贷款利率,并且取消了利率上限。1982年,开始取消对重点部门的优惠贷款利率,与一般贷款利率合并。1984年取消商业银行优惠贷款利率制度,但中央银行仍然规定了中小企业在贷款增量中的最低比重。1988年,开始允许商业银行和地方银行参照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自行决定利率水平。利率的全面放开在韩国国内经济状况不稳定的情况下迅速导致了1989年总体经济形势的恶化,中央银行通过窗口指导对利率重新进行了管制。1991年,韩国再次宣布利率市场化,开始采用阶段式和渐进式的利率改革。1991年,作为金融第一圈的银行金融机构10%的存、贷款利率,作为金融第二圈的非银行金融机构45%的存款利率和25%的贷款利率实现了市场化;1993年到1994年,这个比例逐渐扩大,银行30%的存款利率和75%的贷款利率,非银行金融机构65%的存款利率和全部贷款利率于1994年底实现了市场化。1994年到1997年,韩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基本完成。

我国利率市场化渐进改革模式的必然性

上面介绍的几个国家,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模式看,美国、日本和韩国采取的都是渐进式的改革模式,而德国和马来西亚则选择了激进式改革的道路。为什么这些国家会选择不同的改革方式?其原因不言而喻,是跟这些国家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迥异的客观外部条件分不开的。我们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走激进式改革道路的国家,一般来说,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初,就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制度基础,其中主要包括稳定的宏观经济、发达的金融市场、独立高效的金融监管体制和市场化的微观主体等等。如果这些外部条件不具备而贸然实行激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它们很可能也会像阿根廷、智利、乌拉圭、菲律宾和土耳其等国家一样,陷入尴尬的境地。而其他选择渐进式改革模式的国家在这些制度基础上恰恰是不完全具备,像美国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经济滞胀,日本传统的低效的监管体制和80年代的泡沫经济,还有韩国大型企业集团的垄断以及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因此它们必须在渐进式的改革过程中首先解决这些外部条件方面的问题,为利率市场化提供所需的制度基础。反观我国,由于长期的利率管制,我国在货币市场、监管体制和市场微观主体(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等方面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

一、货币市场不发达。我国货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拆借市场、国债回购市场和票据市场彼此分割,交易品种单一,规模太小等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统一货币市场利率的形成,削弱了中央银行对利率间接调控的力度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二、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我国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以及国有企业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严重依赖等情况造成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信用观念淡薄和对市场利率不敏感。

三、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利率风险管理的经验,金融创新能力不足。

四、传统的监管体制无法适应利率市场化后的高强度规范化的金融监管。

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采取渐进式的改革模式,短期之内实现利率市场化是不现实的,操之过急很可能会造成对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负面冲击。而如何在渐进的改革过程中顺利解决这些问题也就成为了改革成败的关键。

从渐进式改革的一般步骤看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美国、日本和韩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虽然由于历史、制度等方面的原因走了不同的道路,但通过比较和分析我们还是可以总结出一些与渐进改革模式有关的规律性的东西。从大体上来说,说些国家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都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当然这三个阶段并不是绝对的,有的国家可能只经历过其中一个到两个阶段,也可能把两个以上阶段的改革内容相互穿插,同时进行。

第一阶段,利率市场化的先期配套改革——完善利率市场化所需的各项外部条件。这些先期改革的内容主要包括消除信贷市场上的价格歧视和配给制度、鼓励货币市场的发展以及放开货币市场的价格限制等等。日本和韩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都经历过这个阶段。我国在这个阶段的改革也已经取得了相当成就,主要包括1996年同业拆借市场和1997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建立和货币市场利率的放开,1997年对各种优惠贷款利率条目的整理、合并和政策性业务的单列,以及1998年取消对国有商业银行贷款限额的控制和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等等。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地看到在市场微观主体、货币市场和监管机制这几个方面我国还存在严重的缺陷,还必须在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地做好这些先期配套改革,为利率市场化目标的完全实现提供制度基础。

第二阶段,通过将利率水平提高到市场均衡状态来缓解利率管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实行利率上限的国家一般通过逐步提高利率上限的方法来实现这种管制利率向市场利率的回归。罗纳德·麦金农(Mckinnon,R.I.)和爱德华·肖(Shaw,E.S.)在他们著名的金融发展理论的奠基性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和资本》和《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两书中,论述了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他们认为,金融抑制主要源于政府为了实现其支持重点部门建设、减少国有部门赤字和负担等政策目标人为压低利率的行为,而且这种对利率的人为压低在通货膨胀较为严重的年份甚至可以到达负利率的程度。金融抑制会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二元化的金融结构和金融领域的寻租行为等问题的产生,进而严重阻碍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深化和经济增长。因此,对于经过长期管制实际利率为负值的国家,应该实行金融深化,恢复正的利率,以吸引储蓄和充分发挥金融系统资源分配的功能。另外,世界银行阿兰·盖尔伯和弗来的研究结论也都表明,正的实际利率跟经济增长之间有着严格的正向相关关系。经过1979年~1995年连续9次调高存贷款利率和1988年、1993年的储蓄保值,再加上1996年通过宏观经济调控成功降低了通货膨胀率,我国实际利率已经变为了正值,这个阶段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

第三阶段,按照利率弹性的原则,分期分批地放开各种利率管制。渐进式改革的优势就体现在这个阶段,它不是一下子把所有管制利率全部放开,实行休克疗法,而是对利率弹性大小各异的各种产品区别对待,有计划地按照先放开利率弹性较低的产品,等到时机成熟再放开利率弹性较高的产品的顺序一步一步放开,并最终达到利率完全市场化的目标。这种改革方式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利率市场化改革所带来的负面冲击。各种产品的利率弹性在不同的国家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一般来说,在间接融资的规模大于直接融资,银行信贷仍然是工商企业资金主要来源的国家,货币市场的利率弹性相对于信贷市场就会比较小;在其他投资渠道不畅和金融产品不够丰富的情况下,存款利率的弹性相对贷款利率就会比较小;从利率的期限结构来说,长期利率相对于短期利率会比较稳定和缺乏弹性。因此,在我国进行这一阶段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按照利率弹性的原则,应该先货币市场,后信贷市场;先长期利率,后短期利率;先存款利率,后贷款利率。当然就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孰先孰后的问题上,这里所讲的原则跟我们国家的政策相冲突。我国政府之所以没有放开存款利率,其主要原因是怕存款利率放开后导致银行业恶性竞争,高息揽存。但从我国外币存款利率放开和香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来看,这种危险可以通过由银行业公会等行业自律机构协调统一各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利率等措施加以避免。

利率市场化范文篇7

七次利率政策调整,为我国利率体系改革积累了不少经验,这在当前宏观经济稳定、金融市场初具规模、人们对利率波动敏感性和预期心理不断增强的形势下,无疑已使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向前推进了重要的一步。因此,探讨和研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现实发展的迫切要求。但是,现行利率管理体制中利率改革的基础条件、传导机制与外部环境尚不完备,直接影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全面实施。

一是目前我国利率管理体制较为单一,利率弹性较低,影响了利率政策效应的传导与发挥。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利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它的传导机制一直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而非经济手段。首先,我国对利率目标的确定和调整具有相当程度的短期性,只重利率调节利益分配、减轻企业负担等财政化作用,忽视了利率对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功能,市场传导作用(如储蓄———投资———消费的转化)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次,中央银行制定各项法定利率,各金融机构只有遵照执行,而其自行确定利率标准的自主权很小,金融机构经营风险与收益不成正比,很难形成市场化的利率及其政策效应。

二是利率市场化的条件及其重要组成部分尚不完善。首先,从国外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经验看,在开放的金融市场中,利率(资金的价格)主要取决于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水平。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虽已建立,但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基准利率,发展中还需进一步完善。其次,我国国债发行市场化程度不高,国债利率未发挥带动作用。另外,目前我国各种金融市场之间还处于相互分割状态,各个金融市场之间的利率关联度各不相同,因而中央银行以金融市场为调控对象的货币政策实施效应不理想。

三是作为资金需求方———企业,尚未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求发展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机制不规范,企业行为未完全市场化,预算软约束,对利率(尤其是贷款利率)信号反应不敏感,加之部分企业信用观念淡薄,“三角债”严重,经济合同和信贷约束淡化,使利率的约束性几乎丧失。

四是作为资金供给方———银行,商业化改革也并不到位。经营观念上的转变不够彻底,内部管理制度还有待健全。尤其是商业银行经营本身讲求的就是“三性”原则,可现阶段银行对信贷风险的认识程度、防范能力及处理手段等方面尚存在诸多亟需提高的问题;对获利的保障和保护能力也不足,对贷款定价水平与质量衡量标准不定,对完全利率市场化可能带来的金融腐败行为也缺乏有力、有效的监督、控制手段。

由于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了当前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会也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因此,根据国际经验,结合我国目前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企业(包括商业银行)的改革,尽快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从而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创造良好的基础和外部环境。只要企业产权明晰,经营机制健全,就能减少企业在资金运用上的风险性,往往在借款时企业就会更多顾及因利率变化而引起的经营风险以及自身的实际偿还能力,考虑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债权人———银行的利益;这也将有助于银行的商业化改革,一定程度上强化银行信贷风险,增强其经营积极性和开拓性,从而使全社会的信用程度均得到提高,这才能为利率市场化的全面改革提供前提条件与基本保障。

二、积极创造实施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促进市场利率体系的形成和完善。首先要大力推进货币市场的发展,促进整个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基准性利率的形成。市场化的利率信号是在货币市场上形成的,发展货币市场有利于使这一信号能够准确地反映市场资金的供求变化,形成可靠的基准性利率,以此为导向,及时调整贷款利率,最终放开存款利率,才能真正实行基准利率引导下的市场利率体系。发展货币市场,其重点应是尽快完善同业拆借市场业务。在货币市场的各个子市场中拆借市场的利率最能及时体现资金供求变动状况,对整个货币市场的利率结构具有导向性,因而发展拆借市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口。其次要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建设,规范证券市场的运作,推动我国国债一、二级市场发展。利率市场化的一个有效环节是增加市场上交易品种,使社会金融资产多元化,并加强各个市场之间的联系,以国债为基础的回购交易所形成的利率将是市场利率的主导性指标之一。第三,要进一步加大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力度,适时调整存款准备金利率,促进银行参与市场交易的积极性,防止资金沉淀,刺激资金流向市场,由此形成一个完善的利率市场化体系。

利率市场化范文篇8

一、我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目前我国的这种低利率管制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金融商品的价格,也使得利率这一重要的经济杠杆难以充分发挥作用,因此很多人主张通过利率市场化来理顺金融商品的价格体系,提高利率的敏感性和弹性,恢复利率杠杆应有的作用。我们认为,利率市场化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的一个必然进程,谁也没有理由反对利率市场化,但目前我国宏微观经济环境都不利于利率市场化的过快推进。

1、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低。我国过去长期搞计划经济,建立市场经济的时间不长,许多方面都与成熟市场经济的要求有较大差距。

2、利率运作主体行为不规范。(1)中央银行的独立自主性不强。中央银行并未真正拥有利率的制订权和调整权。(2)国有商业银行行为非市场化。国有商业银行由于产权制度建设落后,银行的产权界定模糊,加上管理层和一般员工没有利益驱动机制,使得所有者和经营者难以实现利益的激励兼容,经营者非市场化选择的倾向很强,这是引致银行效率低下的根源所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非市场化行为的存在,即使利率自主权放开,银行也难以按照市场规律借贷资金。(3)企业的行为不规范。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并未达到预定目标,其在资金使用方面的风险约束机制和利益推动机制尚不健全,大多数企业只负盈不负亏,在国家的保护伞下安稳过日子,利率高低对其来讲并不很重要。

3、企业对利息的承受能力低下。

4、金融监管不完善。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因不能摆脱行政干预而缺乏超脱性和真实性。另外,监管标准、手段和技术也不能确保监管的信息质量和使金融机构采取稳健和审慎的经营原则。

二、为利率市场化积极创造条件

在我国这样一个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要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需要一个很长的过渡期。就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重点而言,不是去设计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时间表,而应是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如前所述,利率市场化同一国的市场经济完善程度、金融交易主体的市场化倾向以及金融监管等制度环境紧密相关,所以我们应从这些方面着手,为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

1、深化市场经济改革。从西方的经验来看,很多国家都是在市场经济相当成熟的条件下放开利率的。应该说相对有效的市场机制有利于熨平利率放开后金融领域乃至经济的波动。我国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几年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商品市场,但是我国的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发育都不完善,这就极大地制约了利率的市场化。当然,深化市场经济的改革不仅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更需要经济主体行为的市场化。

2、培育利率运作主体的市场化行为。(1)完善中央银行制度。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调控目标并未摆脱对国家计划和经济增长目标的依附,中央银行甚至还承担着大量的财政职能。在这种央行与政府关系难以理顺的条件下放开利率,很难保证中央银行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来调节利率。因此,现实的选择是:一方面,必须分离政府与央行的“天然”联系;另一方面要提高中央银行自身管理水平,使其能够做到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去调控商业银行利率和其它市场利率。(2)构建真正的商业银行。在市场化利率制度中,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充当央行货币政策中介,另一方面又要根据货币政策的意图调控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商业银行的这一中介地位,要求它必须是自负盈亏和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实体,否则无法起到中介传导作用。对此,我们只有加快国有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步伐,才有可能实现商业银行的市场化运作。首先,要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解决我国国有银行长期所有者虚置的现象,实现国有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激励兼容的市场化运作。其次,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原则,重组国有银行的内部组织和机构体系。最后,建立规范透明的财会制度,强化股东、外部监管机构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此外,我们还应放宽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组建一批新的商业银行,为利率市场化引入竞争机制。(3)在国有企业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提高居民的金融意识。

利率市场化范文篇9

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它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强调在利率决定市场因素的主导作用,强调遵循价值规律,真实地反映资金成本与供求关系,灵活有效地发挥其经济杠杆作用,因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利率决定机制。

利率市场化的原则:渐进性原则,利率管制由行政化转向市场化已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利率市场化既是改革的目标,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正利率原则,有利于控制投资需求扩张,如果同时具有合理的利息支付渠道,必然增强利率的弹性,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调整和促使经营不善的企业努力改进经营管理;利率水平适度原则,确立一国利率水平的最终基础是经济效率,而当经济体系运行非市场化或不具备市场运行条件时,此时应选择经济效率为确定利率水平的基础,而非缺乏市场效率的、不反映效率的资金供求这一形式

二、市场利率话对中小企业影响

对于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和增长点的中小企业来说,利率市场化对其投融资活动也将带来重大影响:有利条件(1)中小企业资金可得性增加。利率市场化的核心就是金融交易主体双方自主商定资金借贷利率。而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可根据不同企业的风险、成本确定与之对应的资金价格(2)中小企业将会获得更多金融机构服务机会。随着利率市场化、直接融资渠道拓展及外资银行进入,大型企业面临更多的投融资选择,银行脱媒现象将增加,这将迫使各商业银行对目标市场、客户、业务重新进行战略思考,树立全新的营销观念、服务意识。加强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规律、特点的研究,调整组织结构,重新设计、整合业务运作模式、操作流程,以适应中小企业投融资特点;在中间业务方面,不断提高服务灵活性,为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全方位金融服务,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金融服务机会(3)中小企业面临更多的投融资工具、产品选择。利率市场化将进一步强化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金融创新将成为商业银行的首选,各种新的投融资工具将不断涌现。随着利率自由化和金融工程引入发展,使中小企业在投融资方面享有更大的自由选择权;不利影响(1)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将加大。除前述因素外,融资结构将成为其重要风险来源。表现在:以浮动利率短期融资可能面临市场利率升高的风险,以固定利率长期融资,可能会面临融资后市场利率降低的风险,这些均会增加融资成本(2)中小企业投资将面临更大风险。利率市场化的显著特点就是市场利率复杂多样而且频繁变动,在此环境下,中小企业投资金融产品,利率升高会降低固定利率债券的市场价值,利率降低会减少浮动利率债券的利息所得;投资实体项目也面临类似风险(3)中小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加。首先,利率的非预期变化可能对企业资产价值造成不利影响,如利率升高会造成股价下跌,增加股份制企业股权再融资成本,同时抵押资产价值降低还可能减少债务融资规模。其次,投融资期限不匹配还会造成企业现金流风险,降低资金利用率或周转困难,甚至带来财务危机。

三、金融自由化概述

金融自由化是相对金融管制(又称金融抑制)而言的。金融自由化又称金融管制自由化,主要是指金融当局通过金融改革,放松或解除金融市场的各种行政管制措施,从而为金融市场交易提供一个更为宽松自由的管理环境。就是在比较健全的市场机制下,金融业遵循趋利避害原则,自由地选择业务范围和活动内容。金融金融自由化是充分竞争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的经济,没有竞争或竞争不充分,就势必滞缓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从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进程看,他们通过有效的金融竞争,提高了优化配置金融资源的效率,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放松管制形成的市场发展,虽然会形成市场风险的增大,但也为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自律机能的发育和完善提供契机,有利于金融机构经营效率的提高。从另一方面讲,金融业都是相通的,本没有什么分合之争。只是由于出现了大萧条即严重的经济衰退,特别是混业经营中出现的过度投机和股市崩盘,迫使人们不得不收缩战线,划定了分业经营的严格界限。一俟情况有所根本改变,撤“垒”通“流”也就是很自然的了。金融自由化是相对的。实施金融自由化战略,决不意味一切放任自流。自由化确实能带来效益的提高,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风险的增大。弄得不好会引发新的经济危机。因此,自由化也要有一个“度”的把握问题。这个“渡”,我们以为:一是要同经济发展的状况相适应,并且要时机妥当。经济发展状况允许,该放不放,或者该大放而小放,那就会贻误战机,阻碍发展;但是,如果不顾经济发展状况过早过度放松管制,实行全方位的自由化,那就势必带来混乱,酿成危机。二是要受到金融市场运行稳定性与金融机构自律机能相对成熟性的制约一个国家,如果它的金融市场发育还不够健全,运行得还不够平稳,金融机构的自控和自律能力较差,那么,这个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就不能放得太开和走得太快。

四、金融自由化对中小企业的作用

金融自由化无疑增强了中小企业的竞争性,提高了中小企业的效率,促进了公司的发展。金融自由化更为迅速地反映市场的供求状况,尤为重要的是,金融自由化减少了产品间的资金流动障碍,从而使资源配置更为接近最优化。金融自由化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盈利机会。一方面,金融自由化极大地推动了金融资本的形成,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分业管理制度的逐步解除为企业提供了更灵活的经营手段。金融自由化都是利弊参半。只有用积极的、审慎的态度客观地评估每一项具体措施的利弊,权衡利害,才是根本出路。我们必须看到,这金融自由化的到来对中国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在这一轮金融体制改革的时候,很多新兴市场的资产价格将大幅度缩水,这将是中小企业资金投向这些市场的绝好时机,这也是中小企业“走出去”、整合并购相应企业的最好时机。为此,中小企业需要做好资金上和项目研究方面的准备。在资金流动问题上必须稳扎稳打,不能盲目放开,要考虑到大量资金出走的可能性和由此带来的压力。

中小企业要加强自身管理,提高企业自身素质。中小企业要积极争取可能的融资机会,要建立健全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断提高企业决策素质。中小企业要遵循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原则,增强法制观念,加强财务管理,依法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素质。中小企业要规范经营行为,树立诚信意识,加强企业信用建设,不断提高企业信用水平。中小企业要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需要,精心选择融资渠道和金融产品,综合运行融资工具,降低融资成本和企业财务费用。目前中小企业的品牌影响力普遍较弱,这与其品牌意识不强、品牌建设投入不够有关。在目前金融自由化的市场环境下,中小企业应抓住品牌建设这把宝剑是上策。品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最有力的保障,只要企业存在就需要做品牌。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的建设,使信用记录不良的企业失去市场活动的机会和空间。继续大力组织开展中小企业资信评级活动,增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的信心。

五、案例分析

A财务有限公司

A财务有限公司是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是__省唯—一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本公司兼有银行、证券、信托、租赁、保险、财务顾问等综合功能,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核定的业务范围,充分利用良好的政策空间和万向集团的雄厚实力,以一流的团队、专业的服务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1、已开展的业务

成员单位三个月以上定期存款;同业拆借;成员单位贷款及融资租赁;成员单位商业汇票的承兑和贴现;成员单位的委托贷款及委托投资;有价证券、金融机构股权及成员单位股权投资;成员单位财务顾问、信用鉴证及其他咨询业务;为成员单位提供担保;成员单位之间内部转帐结算业务;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2、经营信托业务:

受托经营资金信托业务;受托经营动产、不动产及其他财产的信托业务:受托经营国家有关法规允许从事的投资基金业务,作为基金管理公司发起人;从事投资基金业务;受托经营公益信托;经营企业资产的重组、购并及项目融资、公司理财、财务顾问等中介业务;受托经营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国债、政策性银行债券、企业债券等债券的承销业务;财产的管理、运用和处分;代保管业务;信用见证、资信调查及经济咨询业务;以银行存放、同业拆放、融资租赁、贷款或投资方式运用自有资金;以固有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办理金融同业拆借;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业务。

3、即将开展的业务:

发行财务公司债券;成员单位产品的消费信贷、买房信贷及融资租赁;承销成员单位的企业债券;境外外汇借款;

4、合作渠道:成为万向成员企业,享受财务公司上述相关金融产品服务。

六、公司财务经理对公司给予阐述

我是本公司的财务经理___。今天主要为大家介绍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和本公司在当前金融自由化下可能面临的商机。

(一)市场利率化的进程

从1978年起,我国开始了对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金融体制改革随之进行。利率体制改革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在逐步深化,根据利率走势和利率改革内容,可将我国利率改革分为前期的调整利率水平和结构、改革利率生成机制和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等三个阶段。

1、在调整利率水平和结构阶段(1978年—1993年)

经过近15年的改革,基本改变了负利率和零利差的现象,偏低的利率水平逐步得到纠正,利率期限档次和种类得到合理设定,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银行部门的利益逐步得到重视

2、在改革利率生成机制阶段(1993年—1996年)

利率改革主要任务是不断通过扩大利率浮动范围,放松对利率的管制,促使利率水平在调整市场行为中发挥作用,以逐步建立一个有效宏观调控的利率管理体制。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水平和结构是金融市场交易主体确定利率水平和结构的参照系,中央银行主要是根据社会平均利润率、资金供求状况、通货膨胀率和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及世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合理确定基准利率,利率逐渐被作为调节金融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成为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杠杆。但在此期间,我国的利率管理权限仍然是高度集中的。

3、在利率市场化快速推进阶段(1996年—至今)

从1996年开始,中央银行才在利率市场化方面进行了一些根本性的尝试和探索,推出一些新的举措,其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由中央银行引导市场利率的新型体制,实现利率管理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过渡。同业拆借利率、贴现率与再贴现率、政策性银行金融债券发行利率、国债发行利率、3000万元以上和期限在5年以上的保险公司存款利率、外币贷款利率、300万元美元(或等值的其他外币)以上外币定期存款利率先后得以放开,开展了利率衍生工具试点,银行间市场利率基本实现市场化,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机制正在逐步增强和深化。尽管部分金融市场的利率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还远未结束。

当前利率自由化下财务公司可能面临的商机。

1、利率市场化为财务企业创造规范的经营环境

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培育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化的过程,而国外改革的经验也告诉我们,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和完善得益于金融的自由化,其中利率市场化功不可没。2006年2月,央行为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对利率互换交易进行试点“开闸”,其为财务企业管理利率风险提供了工具,也满足了贷款客户债务利率风险管理的需要。

2、利率市场化可以促进财务企业经营行为的变革

利率市场化改变了以往在利率管制条件下财务企业预算的软约束,有益于落实财务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进一步确立财务企业的自主经营地位,真正做到“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同时,利率市场化会使银行间、乃至金融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只有财务企业的预算约束强,内部风险、成本控制制度健全,定价科学合理才能适应利率市场化,这将促进财务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根本性变革。

3、利率市场化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

在利率市场条件下,财务企业可以通过预测市场趋势,建立负债组合,提高主动负债比重等,对利率水平做出控制并及时调整,通过差别定价,利用风险补偿机制,获取更多利润;也可以利用利率的价格杠杆作用,使一些效率低的项目知难而退,从而达到降低金融风险的目的。

4、利率市场化有利于提高财务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利率市场化提高了财务企业之间的竞争,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有利于财务企业推出新的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在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财务企业将逐渐适应新的金融环境。减少在大批外资金融机构涌入时,由此带来大量新的经营方式和对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工具而对我国财务企业的冲击,有利于提升我国金融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例子(按国语拼音排序)

[1]保继刚(1996)《旅游开发研究:原理、方法、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

[2]董观志(2000)《旅游主题公园管理与实务》,广州,广东出版社

[3]阁焕利(2001)浅谈品牌价值的量化,《标淮化报道》,22(3):7-8

[4]管立刚,张辉(1997)大连地方旅游度假区开发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3):248-250

[5]李蕾蕾(1999)《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

[6]林南枝(2000)《旅游市场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7]张永安(1998)品牌延伸及其条件初探,《暨南学报》,20(4):117-121

[8]Applegate,J.(1998).GreatIdeasforYourSmallBusiness.USA:BloombergPress

[9]Tiffin,H.(1988).Post-Colonialism,Post-modernismandtheRehabilitationofPost-ColonialHistory,JournalofCommonwealthLiterature,(23)1:169-181

利率市场化范文篇10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经济发展;居民消费;VAR模型央行

在2019年8月中旬正式决定开始LPR即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形成机制的推进工作,这一决定意味着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利率双轨问题(存贷款利率和货币市场利率分别运行)开始得到解决。这是自2015年我国完全放开人民币存款利率浮动范围以来又一影响深远的改变。长久以来我国存在着货币市场利率与存贷款利率之间传导不通畅的现象,这一改革的实施不仅意味着将逐渐扫清阻碍利率传导的障碍,也表明利率市场化改革将向更深处进发。自1986年我国开始利率市场化改革,至今已历经了33个春秋。1986年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突破年,这一年我国试探性的开始放开银行间拆借利率,期间历经不断的努力直到1996年才实现彻底放开。自此,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到1999年经过多年的探索利率市场化改革再摘硕果,实现了债券市场利率的放开。而针对改革的重中之重——存贷款市场,我国则按照分币种、分市场、分范围等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改革。到2013年终于把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限制彻底去除,到2015年又实现了人民币存款利率的自由浮动。至此我国各种利率的浮动范围基本上可以实现由市场来决定。回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历程,在不同的时期,随着改革的目标和力度的变化,其也从不同方面对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带来了改变。利率市场化的发展首先会使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更加完善,货币政策实施更加有利,与此同时它增强了我国经济的抗冲击能力,则必然会使我国经济的波动性降低,从而给居民创造了一个更加稳定的消费环境。而在整个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最重要也是影响最深远的部分莫过于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使得银行拥有自主定价的权利,一方面加强了银行的竞争能力,另一方面为了吸引存款,银行会提高存款利率,而存款利率的提高则会使居民财富得到增值。因此无论是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又或者对微观主体的影响,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最终会影响到居民消费的变动,那么这种变动是正向的还是负向?是长期的还是短暂的?本文将对这些方面展开探索。

1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内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变,我国GDP增速有所放缓,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来自各方的冲击。此时,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拉动居民消费成为经济改革发展的重点,但一直以来居民消费的整体表现却差强人意,且自2010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持续放缓,虽然这几年我国有着消费升级的趋势,但总体来看居民消费率仍然偏低,内需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有效拉动内需、增加居民消费及其在经济中的比重,成为各方思考的问题。诸多学者也从不同的方面探索了影响我国居民消费的原因,其中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无疑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不发达的金融市场不利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从而会抑制居民对服务消费的支出,而金融发展程度提高则会增加居民对各类消费品的支出。此外,长期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着流动性约束的现象,而流动性约束的存在成为制约我国居民消费发展的重要因素。甘犁等(2018)采用微观数据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市场流动性约束的存在显著提高了家庭储蓄率,且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更大,而低收入家庭的消费倾向明显高于高收入家庭,因此流动性约束大大制约了我国居民消费的增长。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则会推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加速银行竞争进而推动居民消费信贷的发展。然而,一直以来我国的利率管制政策抑制了居民消费的提升。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利率管制使得不同的企业取得资金成本有所差异,大企业特别是国企取得的贷款利率低于中小企业,资金成本的降低会带来产出效率的提高,则企业便会降低劳动投入,那么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会直接导致消费支出的降低,这也是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的原因。陈彦斌等人(2014)的研究印证了这个结论,他们认为利率管制的存在使得贷款利率降低了,从而降低了整个社会的资本成本,促进了产出的提高,但这一增长带来了投资率的上升和消费率的下降,此外在利率管制下由于政府还要征收“扭曲税”,使得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消费水平下降。陈小亮和陈伟泽(2017)则通过构建一个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了利率管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率管制的存在强化了垂直生产结构的影响,这种影响的存在弱化了非国有企业的投机动机,导致资源错配,从而不利于居民消费的增长。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则会弱化这种影响,从而提高产出,使居民消费可以增加66.9%。金中夏等(2013)的研究表明,单纯的提高实际工资仅仅促进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但不会带来消费投资结构的改变,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则会通过提高实际利率,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使得消费在GDP中的比重上升。利率的提升不仅增加了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增长的机会进而购买更多消费品,而且生产效率的提高会推动投资和经济的发展来刺激消费。此外,利率上升还会使居民预期收入增加从而提高现在和未来的消费水平,但当期的消费还要受到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等两方面的影响。因此要想提高居民消费,改善收入分配制度就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陈斌开和李涛,2019)。

2理论机制

通过以上的文献梳理,我们发现利率市场化可以从多方面对居民消费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当利率管制存在时,造成了偏低的存款利率,而中国居民偏好储蓄的特点造成储蓄率比较高,从而使得财富从居民手中流向企业,特别是流向那些可以取得低贷款利率国有企业,最终造成财富分配的不均衡和收入差距的扩大,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挤出了居民消费。特别是对于低收入人群,低收入人群具有收入低、消费倾向大、投资渠道窄、偏好储蓄等特点,但储蓄带来的财产性收入少,则低存款利率对消费的抑制效应就变得更加明显。而利率市场化则会使存款利率提高,并从两个方面对居民消费带来影响。一方面是替代效应,即利率市场化导致存款利率上升,使得人们更愿意储蓄从而获得更多收益并放弃了当前消费。另一方面,存款利率的上升又会使居民收入增加,从而使人们愿意增加消费支出,这种实际财富的增长带来消费的增加是收入效应。最终居民消费增加与否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相互作用。从间接影响来看,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消费习惯、经济发展水平、工资性收入、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等,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也会通过影响这些间接因素进而传导到居民消费或者消费率。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使得贷款市场竞争加强,使企业在贷款时拥有更多议价能力,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了产出,进而会提高居民消费。同时融资成本的降低也会促进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固定资产价格的增加又会通过财富效应来促进居民消费。此外,利率市场化对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市场的完善都有推动作用,金融市场发展程度越高,居民收到的消费约束越少,则消费容易增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则居民可获得的收入也越高,且对未来良好的预期也会带来消费的增长。总而言之,利率市场化对居民消费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综合影响究竟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则值得进一步探索。

3实证分析

3.1数据及指标的选取。本文选取了1995—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来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因为在1995年之前利率市场化水平不高且基本没什么变化,而到了2015年除外币存款外我国基本上实现了存贷款市场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指标选取上为了消费异方差的影响和方便计算本文分别采用取了对数的实际人均居民消费水平(lnC)来表示居民消费和取了对数的实际人均GDP(lnGDP)来表示经济发展,这两个指标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对于利率市场化的变化本文参考王舒军和彭建刚(2014)的研究,编制了利率市场化指数(IRLI),编制步骤如下:首先将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分为四大类,涉及四个市场即存贷款市场、债券市场、货币市场和理财市场,并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重。再将四大市场细化为12个指标,其中存贷款市场包括本外币存贷利率这四个指标,货币市场包括两个指标即同业拆借利率和票据贴现利率,债券市场则包括债券的发行、回购利率以及现券交易利率,最后再把理财市场也考虑在内,其包含理财产品、信托和基金等三种利率。然后把每个指标根据其在市场中的重要性赋予一定的权重,并根据每个指标所对应的市场权重细化出其在整个市场中的占比,然后根据每年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程度,对每项指标的市场化程度分别赋予0-1的权重,最后将两种占比相乘得出利率市场化综合指数。3.2单位根检验。在建模分析数据前,本文首先对数据的平稳性采用ADF单位根检验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在对原序列进行检验后发现数据都是不平稳的,而二阶差分后的数据则满足平稳性条件,检验结果如下:由以上结果可知二阶差分后的数据是平稳的,符合同阶单整的条件,因此可以进一步做协整检验,以验证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3.3协整检验。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的方法来检验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上表显示了迹检验和最大特征根检验的结果,研究显示在5%的显著水平下存在2个协整关系,因此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3.4脉冲响应分析。由于脉冲响应分析可以衡量一个来自内生变量的冲击对VAR模型内其它内生变量的影响,所以本文采用脉冲响应分析从两方面来检验变量之间存在的动态关系。一方面考察利率市场化对消费的直接影响,另一方面考察在利率市场化影响下经济发展水平对消费的影响。所考察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像如下:从以上脉冲响应函数图像可以发现,来自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随机冲击下,居民消费首先有一个负向的反应,但反应并不明显,直到4期以后才逐渐转为正向且影响力逐渐递增。从居民消费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的脉冲响应函数图像来看,从一开始居民消费水平就有一个正向的反应,且这种影响逐渐递增,直到7-8期开始达到顶点,然后逐渐走弱。因此无论是直接影响还是间接影响,利率市场化对居民消费最后都会有一个促进作用。3.5方差分解从居民消费水平的方差分解可以看出,居民消费受到来自利率市场化、经济发展和其自身的三方面影响,在前三期主要受来自自身的影响比较大并在4期以后影响力开始变小,且其影响力从一开始便逐渐降低。来自经济发展水平的方差贡献率逐渐上升并在8期以后开始下降,且其波动性在6期以后趋于稳定。而利率市场化的方差贡献率虽然一开始比较小,但除3-4期有小幅下降,其它期数都是呈现上升态势,且幅度在5期以后逐渐增强。

4结论及建议

本文研究了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状况以及其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且在VAR模型的框架下,分析了利率市场化与居民消费的动态关系。从以上研究的结果来看:第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在短期内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有限,但随着时间的推进,利率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于居民消费有着正向的影响,且影响程度在加强。第二,利率市场化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比较明显,而经济发展水平也推动了居民消费的提升。说明利率市场化对其它变量的影响同样也会使消费水平得到提高。根据以上结论,我们得出利率市场化的发展促进了消费的增长,在持续扩大内需的基调下,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第一,在存款市场上鼓励金融机构推出更加多样化的产品以满足居民的存款和理财需求,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让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成果更大程度地惠及普通居民。此外还要对存款市场进行监管,鼓励合理竞争,以防过度竞争可能导致的存贷款利率倒挂的情况发生。第二,在利率传导机制的改革上还要更进一步,当前我国存贷款市场虽然实现了利率由市场来决定,但仍然存在利率的非正式干预,这种“暗管制”和发展滞后的金融市场,最终阻碍了利率的变化从货币政策端传导至存贷款市场。而改善传导机制实现利率双轨的并轨,有助于降低贷款利率,从而促进企业和经济的发展,进而使居民拥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从而促进消费的增长。第三,积极发展非银金融,促进整个金融市场的繁荣,可以降低企业进行贷款的成本。与此同时还要减少流动性约束,一方面鼓励消费信贷的发展,另一方面打击不正当的消费信贷,在鼓励居民扩大消费的同时,维护消费信贷市场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舒军,彭建刚.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测度及效果研究——基于银行信贷渠道的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4,29(06):75-85.

[2]金中夏,李宏瑾,洪浩.实际利率、实际工资与经济结构调整[J].国际金融研究,2013(08):4-12.

[3]陈彦斌,陈小亮,陈伟泽.利率管制与总需求结构失衡[J].经济研究,2014,49(02):18-31.

[4]甘犁,赵乃宝,孙永智.收入不平等、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家庭储蓄率[J].经济研究,2018,53(12):34-50.

[5]陈小亮,陈伟泽.垂直生产结构、利率管制和资本错配[J].经济研究,2017,52(10):9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