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十篇

时间:2023-03-14 06:50:56

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理念篇1

2009年河北省全面实施新课程,我省选择了人民版教材,面对众多版本的教材,新课程、新理念也就不言而喻了,即“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全面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认真研读了新课标后我发现了新课标对学生能力要求突出体现在:更加明确了学习目标分类。如“知识与能力目标”要求:在义务教育基础上把握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即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方法等。另外,还增加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要求。

由此看来,在2012年全国高考试题历史试卷中,除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一种潜在的精神体验没有在高考中明确要求外,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大大提高,试题也正是体现了新课标对这方面的要求。下面,我以2012年高考历史41题为例分析新课标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全国新课标卷41题题型在2011年的全国新课标卷中41题“西方崛起的评论题”就已单独成题,共12分。其实与此题类似的试题在更早之前就已出现,它类似于我们过去历史试题中的论述题。但是现在试题的材料更新颖、解答要求更高。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41题以自主论述的形式出现。试题如下: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纵观此题,不难发现,它明显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即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以及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求学生阅读此材料总结出核心观点——“中国传统历史发展是属于停滞的,中国社会自身是无法进入近代社会的,所以中国要进入近代社会就需要外在的力量,需要外在“冲击”;中国“反应”其“冲击”,这种模式突显了外部的“冲击”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考查了学生阅读、分析、概括能力)。另一方面结合图示的材料对此观点进行评析(考查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综合能力),题目设置的灵活性显而易见。如材料中所指中国自鸦片战争冲击后,依然引不起足够的反应,于是接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在第次二鸦片战争巨大的冲击下中国地主阶级洋务派开展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一步一步向西方学习,由学习“器物”到戊戌和辛亥时期的“制度”,再到五四的“思想”。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外部巨大的“冲击”——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和《凡尔赛和约》等事件的发生。不能不说外部的“冲击”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有着影响,从上述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轨迹可以得知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国外的“冲击”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这就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按照自己观点来论述,而不是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堆砌历史知识,对学生能力要求大大提高了。另外,也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空间,在论述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施展个人的才华提供了良好的舞台。同时,要求学生能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而不是只局限于某些教材或者权威性著作的观点。这与新课程所提倡理念相符,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那么,我们将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切实可行地贯彻新课程理念,而非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呢?我的感受是:

1.在一标多本下,领会新课程理念,转变教材观、教学观。首先研究课程标准,由“课标”到课本,“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四个版本的教材都可以为我所用,但它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材料”。

2.创设新情境、应用新材料。过去我们的教材注重教材知识的讲解、注重结论的得出,使历史变成了一个干巴枯萎的“小老头”,只剩下了历史框架和结论。学生只是在记忆一些零散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结果、评价等,完全被剥夺了思考历史、解读历史的权力,也丧失了分析历史得出结论的能力。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在新情景、新材料下自己独立思考,得出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和解读,要求我们教师为学生去创设这些情境,去培养他们分析、解读历史的能力,那么我们将如何做呢?

(1)以一些具体而饶有趣味的材料作为解读的出发点,比如诗句、民谣等,恰当运用历史地图、绘画图片、影音资料等多媒体材料;

(2)充分利用各版本教材的互补性,丰富材料、培养能力;

(3)用新的史观引领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总结,得出历史结论。

新课程理念篇2

【关键词】信息时代;教学理念;教学目标

New course new the principle be new feeling

Tao Yu-feng

【Abstract】The everyone learn worthy mathematics;Everyone all the ability acquire have to of mathematics;The person of dissimilarity get a dissimilarity on mathematics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The ages of the information;Teaching principle;Teaching target

随着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繁、难、偏、旧”的课程内容,已滞后于教育发展的要求,传统的“讲数学”、“听数学”、“练数学”,也严重制约了教育的有效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下面结合自身近年来参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感受。

1.教学理念――与《数学课程标准》相适应

任何改革必需先进行观念革新,只有观念的更新,才能有行为的转变。没有观念的变革,即使是行为转变,也只能是机械的模仿。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行为。

首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上,创设“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其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讲数学”、“听数学”、“练数学”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最后,转变教学评价标准。传统的教学评价重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介方式多样化。

2.教学目标――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

为转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数学教学不仅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认识”时,通过课件演示教材P64主题图,我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数出10个人、10只鸽子,通过比一比,填一填等数学实践活动,学生经历抽象10的过程,感受10的组成,培养l0的数感,形成和建立数l0的概念,让学生在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完成数学抽象,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体会数学语言的简洁美、数的抽象美。

3.课程内容――加强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与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相比,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材做了重大变革,其突出了: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如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P96~97“9加几”时,“有几瓶牛奶’’(9加几),教材给出两筐牛奶实物图(一筐9瓶,一筐4瓶),通过学生提问题,得出算式9+4。在计算9+4时得多少时,学生可以通过直接数瓶子得出:9+4=13……总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讨出“9加几”的计算方法,在鼓励计算方法多样化时,实现计算方法最优化。

4.课程资源――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新课程理念篇3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本世纪初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进行了十多年,但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深切地感受到我们的课堂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走进中小学,我们会发现左右着教学的仍是教材和考纲,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很难通过课堂教学体现出来。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本人认为教学方式决定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变革就是要改变课堂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下面就教学实践中如何改进中学化学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思考策略。

一、新理念促进教学方式的不断优化

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主渠道,教师的理念更新了,学校教育才能改变;课堂创新,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关键是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新课程下教学目标的转变

长期以来,中学化学教学目标,更多是为了学生应试教育的需要,而不是考虑到学生中学毕业后作为现代公民所应具备的化学基本知识和科学素养,为终身学习作准备。中学化学教学目标过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的教学,造成学生主体性、情感性、创造性的缺失,泯灭了不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新课程明确提出要实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构建起课堂教学比较完整的目标体系。教师不是教给了学生多少的知识与技能,而是教会了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学会做人。

2、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对传统的师生关系进行变革,建立平等、民主、合作关系,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人格、智力和身体得到全面发展。在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的职责是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鼓励思考,他是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待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名向导和顾问,而不是传递知识的工具。

3、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我们应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应由面向结果向面向过程转变。由于化学学科的独特性,化学实验是化学科学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检验化学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得知识和检验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很多学校的化学教学几乎到了畸形发展的地步,化学实验教学成了教师的“黑板实验”,学生的“记忆实验”,学生死记硬背化学课本上的知识和前人做实验观察到的现象、结果,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记忆几乎成为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渐丧失,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逐渐丧失。学生所学习的化学知识,虽然相对人类而言是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未知的。让学生以实验为基础,按照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象科学家那样了解知识是怎样获得的,亲身参加科学发现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的训练,其目的主要不在学习的结果,而在于参与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应由面向结果向面向过程转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新教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从自己的目标定位出发,强调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环境,鼓励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我们应当通过教学方式的改变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方式的变革要遵循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历练、主动探究的原则,要有利于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对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以下教学方式和策略。

1、积极倡导自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为主动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的。传统的课堂往往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教师牵着学生走,教科书牵着老师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渐丧失,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为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就要创造条件促使学生想学、会学、能学,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学习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不少教师总觉得许多知识不反复讲就不放心,总是怕学生自己看不懂课本,做不好实验,做不好小结……,总觉得还是教师替学生完成这些学习活动比较好。确实,许多事情学生是没有教师做得好,但根源在于他们实践少、经验少,而不在于自主学习!教师只能替代学生一时,不能替代学生一世。学生只要放手让他们去做,经验总有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我的教学方法是:课前让学生写出自主学习的提纲,查阅书刊、网络,搜集不同形式的元素周期表,根据他们对元素知识和分类方法的认识,试一试自己制作元素周期表,然后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和成果在课堂上发表、展示,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自主学习的体验和过程。《元素周期表》这节课良好的学习效果让我为之振奋,班上的每一位学生都是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学生不仅自学掌握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还通过理解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制作了许多各式各样的富有创造性的元素周期表。有的学生根据电子层数制作成圣诞树型周期表,有的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制作成蜘蛛网型周期表,还有的制作成DNA型、奥特曼型……,学生的个性在制作的元素周期中得到充分的展现。自主学习对学生内在学习的动机,兴趣起着激发和鼓励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全面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以探究学习作为改变学习方式的突破口

实施新课程标准,应该将探究学习作为改变学习方式的突破口。以学生发展为主,以自主构建为特征,以开放活动为基本方式,在引导探究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应做好以下教学策略。

(1)精心创设探究的情境。情境创设已经是新课程以来在化学课堂上被广泛运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作用是激发思维,促使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我在讲授《原电池》一课时,使用了化学史创设了生动的问题情景。十七世纪的一位生物学家在做解剖实验时看到一只挂在铁栅的铜钩上的青蛙产生了剧烈的抽搐,制作了动画效果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的猜想,是有“电”吗?“电”从何来?问题的引入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为课堂教学创造了良好探究氛围。

(2)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实践出真知,开展以实验探究教学,让学生以实验为基础,按照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按照科学方法进行探究。象科学家那样了解知识是怎样获得的,亲身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科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的训练,其目的主要不在学习的结果,而在于参与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3)教师结合教材内容,鼓励学生搞好“家庭小实验”。教师指导学生利用家庭生活用品来进行化学实验,从而对化学进行学习和探究,让学生感受到物质世界的精彩。化学新课程鼓励学生有更多的实验探究机会,实验不一定要在实验室进行,有些实验在家也能做得成功,甚至做得更巧妙。如利用黄豆和绿豆、水与酒精等体积相混探究“1+1是否一定等于2”的小实验,巩固了教材中“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隔”的观点。“家庭小实验”贴近生活,鼓励动手实验,自主探究,这无疑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很好锻炼。

3、鼓励合作学习,积极创设合作课堂

合作是现代社会发展要求人们具备的基本素质。要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会合作、习惯于把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辩证地统一起来。合作学习不只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例如在学习《离子反应》这节内容时,学生思考问题经常不全面,书写离子方程式感到困难。为了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提高教学的情感效果,使学生成为能动的学习主体,我将全班按照能力、性别、兴趣爱好、学习水平等不同的学生分成八个学习小组,以小组学习为核心,穿插全班讲授和小组交流、讨论,并参照小组共同的学习成果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全体学生对同一课题形成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在书写二氧化碳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经常把CO2改写成C4+的和O2-的形式;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的学生写成H++OH-=H2O,为了小组的荣誉和成绩,各成员积极讨论,互相帮助,对学习能力差的同学认真辅导,共同提高,并弄清哪些反应是离子反应,哪些物质应写化学式,哪些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牢牢掌握书写步骤,不可断章取义。合作课堂既使每个学生之间的差异得到承认,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又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多维互动、相互砥砺、取长补短的过程中达到在和谐中进取的境界。

三、新课程下促进教学方式改变的几点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一个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步形成,素质教育的精神在教学工作中得到一定的体现。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有效地得到解决,将严重地阻碍新课程的推进和深化发展。

1、提倡新学习方式的同时,不能完全否定传统的接受性学习

接受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是学生认识活动的两种基本方式。目前强调创新性学习,主要是针对现实教学中存在的过分强调记忆式接受问题,有它的现实针对性。新课程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教学的非指导性。但中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仍然是以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为主,因此接受性学习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这里的接受,是学生的主动接受,而非机械的被动接受。所以说,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对各种学习方式的有机整合,是利用人类一切有效的学生方式。

2、在新课程下,教师的作用加大了,做教师更“难”了

从新课程的实践来看,模式化的现象已经出现在课堂之中,驱使一些教师强作形式上的表演和表现,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表面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和赏识,于是有的教师不管学生怎样表达、表现,在课堂上的评价一律都是“好”、“棒”。对学生而言,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也起不到鼓励的作用,致使一部分教师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变得无所适从。其实,新课程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思维活跃了,这对教师充分备课、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要求,做教师更“难”了。

3、班级人数太多制约着教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牵着学生走,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因此,我们的班级人数大都在50人左右。新课程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等途径,“让每一个孩子选择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但由于班级人数太多,必然有人旁观或有人垄断,教师课堂设计得再好,也未必适合所有的学生,不可避免地影响教师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方面所做的努力。

总之,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课堂教学不只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更应该是师生生命共同经历成长的过程。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教学过程才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作过程,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

参考资料: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03

年4月

2.王祖浩,王磊,《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新课程理念篇4

【关键词】:新课程、品味、体验、身体力行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站在第一线的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新课程,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看了很多,听到很多,我也想了很多,借此机会把自己对新课程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整理成文,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并与同仁们共勉。

首先、学习新课程,品味学习方式的变革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

引用沃德的一句话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教师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学生自己得渴望学习,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惟一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任何老师都不能让人学好,学生必须愿意学习,而且努力学习才行。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实践——不断实践,直到学习成为他们的第二本性为止。而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亦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听新课标指导下的老师上课,你会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很少这样做: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让学生把每天的讲话记录下来。相反,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似乎是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理念,自然而然的行为。运用苏格拉底式的教学原则,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讨论,对话和辩论,希望学生去思考、推理和交流,其目的是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尝试:体验成功,品尝失败,得到提高和进步。这种方法给学生传达出信息是: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而且相信学生的能力。有一句古话说,如果你认为他们行,他们就行。

多年来,学生已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做笔记、课后背。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老师们确实动了一番脑筋,可当学生真的“动”了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最令人担心的是考试怎么办?课改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甚至敢于向教师挑战,教师得放下架子,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有勇气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与学生共同探讨。因此一节课,无论怎么准备,都不会尽善尽美,课堂上会发生很多事先无法预知的情况,有时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是很正常的,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就应当肯定。

其次、学习新课程,品味“以人为本”思想。

“要求新课程的教学关注的是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面对这样的要求,这样的目标我们该深思,该警醒!作为教师的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如何去做?才无愧于心,无愧于祖国和人民,无愧于子孙后代!仔细想一想教师是不是应把教育放在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上?是不是应多思考一下作为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个体如何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深刻的体验。“专家呼吁,教师应该首先看到新课程这一价值追求的生命力和它将带来的长效。”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看这个“课堂”,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在这里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可能有挫折、失败,也可能要花费学生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天空没有留下痕迹,而我,已飞过”。有了认知过程,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便得到了丰富;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的价值等的认识就可能有了进一步发展。“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具体化到学科教学,我们可以这样来评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就拿科学课来说吧: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科学课尽可能的从各个角度告诉学生首先应该珍惜环境:通过和自然的接触,去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通过观察和考察身边的环境,去领悟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培养珍惜环境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熟悉环境保护的常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问题,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翻阅科学新教材你会深切的体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的科学课更加注重与社会的接触、注重学生的参与。珍惜环境其实就是珍爱人类自己,这已经是目前我们国家最为关注的话题。就拿过去的自然科学与现在的科学相比,为了解青蛙的结构我们不惜抓几只到课堂上让学生解剖,血淋淋,惨不忍睹。而如今的教材你是再也看不到这一幕生杀了,七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一个实验:观察蜗牛,实验完成后孩子们高高兴兴的把它们放回大自然。很明显我们在教育孩子要有爱心,从小中着手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新课程指导下的学生不应是“我的眼中只有自己”,而应是关爱他人: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会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对他人要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新课程指导下的学生要懂得如何善待自己: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发现自己和优点与弱点,知道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处。“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进一步适应各种锻炼活动,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能够在危难中自救与求救,养成对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第三、学习新课程,品味课程观念

课程论专家华东师大张华博士提出一个概念,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课程由这四个因素组成,就决定了它是独特的而且永远变化的,有多少个班级,就有多少种课程,有多少所学校,就有多少种课程。这也就要求教师的观念要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扩展。教师是否具有课程意识,是否形成了新的课程观念,这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以往,我们的教师只有教学意识,而课程的意识十分淡薄。新一轮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即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科书中学到的多。

福建师大教授余文森认为,儿童的生活范围有多大,课程的范围就有多大。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课程意识,课程的资源拓展到儿童生活的一切领域,儿童的一切空间。因此,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进行计划、教案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建设和开发的过程。

第四、学习新课程,品味新教材。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比如,一个科学实验,学生可以设计出十几种形式和内容。这都是以往教学中所没有的,这对教师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

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入教室,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从自然现象到农家生活、社区活动,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从他们的经验出发来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教师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这样的课堂学习才有的放矢。然而这种全新的编排体例和教学要求上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产生强烈的冲突,矛盾日益突出。但我们却坚信有了矛盾才会有改变、有进步。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当你走进七年级的课堂,你的眼中看到的是一种与传统教学环境下完全不同的“景色”,学生们的眼中闪动着求知的欲望,他们在积极地表达着自己,天马行空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无拘无束构想着未来的蓝图。试问:你还会停止改革的步伐吗?

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由于强调开放式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提到日程,教材已不再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还要学会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开发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

第五、学习新课程,我们与学生平等交流

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作为教师应懂得理解、接受、同情和公平对待学生的重要性,试想如果青少年在校园里都得不到公平待遇,进入社会他们还指望哪儿有公平呢?古人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谁能说学生不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呢?我们也应明白个性的重要性,和他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并专心倾听来自学生的心声。新课标下的教师应拥有出色的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并且喜欢与学生相处,喜欢学生,而且也乐于帮助学生,做他们的顾问,给他们及时的指导。

我相信平等交流与沟通能让我们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力,这一点作为当教师的我们很重要。教师所做的事除了教学外,以“以人为本”的思想来说,我们做的另一件事是让学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什么比帮助学生相信自己更有意义了,改变学生学习和方法,并教导学生要重视学习。这样,学生才能更理智的提出问题,更准确地思考问题。开启学生的心智,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我们为他们播下了终生学习的种子!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的方向,人生的意义和生活中的满足感。

新课程理念篇5

1、数学课堂以学生为中心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新课程提倡在课堂上,生与生、师与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老师的教学活动过程大致是: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完善课程设计,积累教育素材,提高教育水平;②提供背景材料,引导、布置探索内容,参与讨论;③协调学生之间的交流;④完善评价体系和实施评价。学生应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在这过程中,数学教育从“文本教学”回归到“人本教育”,老师不再是真理的化身、绝对的权威,而是学生的朋友和伙伴,智慧的指路人。老师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一方面要“尊重”、“保护”、“关爱”学生,另一方面又要“唤醒”、“激励”、“发展”学生。老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智慧的火花。

2、数学课堂是活动的课堂

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阅读教材、听教师讲课、做练习之外,也可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演示、表演等活动;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也可动手设计、制作和做实验,还可以通过观察、探索、归纳等。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理念认为,数学学习是现实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形式,在新课程中,每个知识点基本贯穿在一个现实情境中,注意突出知识的实际背景和知识探究过程,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立足社会需求,谦过个人将来实用。力求学习内容生活化以及学习过程经历化,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特别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七年级上学期,应用题中的行程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解决好这一难点,我把校运动会上两学生争夺1500米长跑比赛冠亚军情节,让两个同学演示追及问题和相遇问题的全过程。学生亲自经历在静态中研究动 态问题、在动态中找出静态规律的研究探索过程,明确了行程问题的内涵,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收到很好效果,当学到“百分数”一节时,我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对五芳斋早点与小吃点价格作比较研究,学生的积极性极高,96%的学生参加了社会调查的全过程,88%的学生写出小论文。学生论文的内容广泛,也比较深刻,是老师远远没想到的,其中涉及到物价问题、环境问题、食品卫生问题、文化问题、历史问题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查阅了各种资料,积极交流,互帮互助,百分数的知识掌握和灵活应用得到有效强化,而最主要的是,学生明白了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和获得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亲身感受了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

3、数学课堂是讨论、合作、交流的课堂

讨论、合作是学习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而交流则促进学生智慧(成果)共享。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首先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自信和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平时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也会活跃起来勇于发表个人见解,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其次,有利于创造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思维的伸展,这也是愉快学习的一种形式;最后有利于学生培养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这正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生存的必备条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4、数学课堂是承认差异的课堂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课堂目标是单一的, 要求所有人都达到同一个目标要求,都成为“精英”,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别.有调查反映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成就10%的精英(高 分低能),约40%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而有少数的学生则完全放弃学数学。这就是以往所说的"上课昏昏昏,回答问题慢吞吞,考试得几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种教育造成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对后进生是一种教育权利的变相剥夺。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认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已从客观上肯定人的差异性,认为不同的人在学习上会有不同的效果,每个学生只要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就是巨大的成功。同时,新课程又认为教育必须是“面向全体”的教育,每个人都要学习知识,根据能力大小可多可少。这种理念下的评价机制,会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持久保持,能让后进生吃得着,优秀生吃得饱,每个人都学到自已想学的知识。

5、数学课堂也是德育教育的课堂

数学教育蕴含丰富的德育内容。讲数学史,可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宏扬爱国 主义精神;讲数学思想、方法可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新课程的每一处知识、每一个背景材料都可以作为德育教育的资料。学习数学所体现的意志品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欲望,培养数学的审美观等诸多方面,一起构成一个立体的德育渗透体系。

新课程理念篇6

关键词: 课程 理论 人 学生 教师 走进新课程 把握新理念

同志说:“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经济全球化呼唤的人才,首要的是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而中国数千年的教育养成“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在这种封闭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难免因循守旧,很难适应当今竞争的人才需求。因此,应大胆地走进新课程,把握新理念。

首先,要把握新的课程观

课程是什么?以前人们普遍认为:课程就是教材。而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就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动态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学生与教师的经验,就是课程。生活是课程,自然是课程。分门别类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结合起来时,这个因素才能发挥作用。儿童是课程的主体,“生活世界”是课程的内容和范围,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构成人生意义的活动。课程的学习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注重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他们潜在的直觉、想象、灵感各显其能。不应让学生只读教材,不可轻易否定学生的标新立异,让学生广泛接触大自然的各种知识,精心保护学生身上宝贵的“个性菱角”,让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社会大舞台中尽情地去创造未来。

其次,要树立新的学生观

学生不是被人控制,供人驱使的“工具”。学生首先是人,需要走向生活的人,“生活世界的人”,是“关系中的人”,是“时代中的人”,是“世界背景中的人”。一位伟人说过:“儿童生活在公平中,则学会正义;生活在称赞中,则学会自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没找到教好他们的方法。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一张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表。“天生我人必有才”,“天生我才必有用”。教师不仅要“目中有人”,更要关心掉队者,关心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黎巴嫩作家米哈依勒努埃曼在《你是人》中说:“如果没有你,便没有我之所为我;如果没有我,便没有你之所为你;如果没有我们,便没有他之所为他;如果没有先于我们者,便没有我们;如果没有我们,便没有广阔世界中的任何一个人。”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他的一个整体。教育教学工作也是如此,学校是一个家,班级是一温暖的家,如果这个家中没有爱的呵护,集体和谐的气氛就会退去,教育教学工作就丧失了第一制高点。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其实应该是“爱人教书”,差生渴望理解,渴望保护,渴望成功。如果教师吝啬自己赞许的目光,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也就是说,教师要把“精英教育”的主方向转到“大众教育”上来,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让教育散发出浓郁的人情味,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教育的本质的目的。

第三,要建立新的教师观

以前人们常常把教师比喻成“蜡烛”、“园丁”、“工程师”,笔者认为:这些比喻都还不够尽意。“教师是蜡烛”,仅是就奉献精神而言;“教师是园丁”,那么差生就有可能被拔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强调的是职业的高尚。还有诸如“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难道只要教师知识丰富就行吗?显然还不是新课程所提倡的。新课程认为,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组织者、引导者、催化者,那么,教师就应该在自己的主战场――课堂上勾画新的蓝图。自由选择信息,平等学习主体。创新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在教育观念上不仅要着眼于社会经验的认知分析,更应注重人性本身的内在特质。有人说,未来学习首先关注的不是记忆和学得知识,而是学会选择知识,也就是说可以凭借兴趣这个老师,也可以依靠自己对学科的爱好,教师的职责不过是一张地图的向导,真正游览知识海洋的是学生自己,就拿数学课来说吧,成功的数学课不只让学生得高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解题兴趣,解题思维,解题技巧,解题方法,让多数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新课程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复习题的第26题。“某地电话拨号入网有两种收费方式,用户可以任选其一:(A)计时制:0.05元/分;(B)包月制:50.00元/月(底限一部电话上网)。此外,每一种上网方式都得加收通信费0.02元/分。(1)某用户某月上网的时间为X小时,请你分别写出两种收费方式下该用户应该支付的费用;(2)若某用户估计一个月内上网的时间为20小时,你认为采取哪种方式较为合算?”。解析:(1)采用计时制应付的费用为:0.05×X×60+0.02×X×60=4.2X(元);采用包月制应付的费用为50+0.02×X×60=(50+1.2X)(元)。(2)若一个月内上岗的时间为20小时,则计时制应付的费用为4.2×20=84(元);包月制应付的费用为:50+1.2×20=74(元)。很明显,包月制合算。在教学时教师就应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而传统的数学教材重知识,轻能力,忽略了知识与生活的贴近,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只有注意到这一点,才能激发学生起码的学习兴趣。显而易见,新课程、新教材,更使学生能够在茫茫的书海中找到生活的乐趣,激发出学习的热情,感受成功的喜悦。

最后,要掌握新的教学观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教与学两个方面的“沟通”。课堂是一种对话、交流、探索、展示的平台;课堂是新认识的生长点,新激情的鼓动器。学生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带着更多的疑问走入课堂,才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在美国,教师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有问题的学生。这是一种新的教学观,是一种现代的教学观。在美国,拒绝表演课,他们认为:一堂课下来,没有问题了,还需要讲会什么呢?新课程提倡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化结果为过程的教学,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这对我们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设计问题时,必须考虑问题的深难程度:如果过浅,没有设置问题的必要;如果过深,又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新课程就象色彩绚丽的花园,让人目不暇接;新课程是行云流水的彩霞,让人惊叹不已;新课程是入梦入幻的乐章,使人如醉如痴。谁最先走进新课程,谁就会领略教育的无限乐趣。

新课程理念篇7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在我的班级工作中,我按照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要点以及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研究的《开发德育校本教材》这个课题的时机,在班级德育工作中,对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方案进行了一些补充、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

一、抓好德育工作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它是德育“质”的指标。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素质有多高,看一个学校办得好坏,看一个人有没有素质、有没有修养,一看他的行为习惯就知道了。养成教育的内容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我们就把它制定成规范,让学生来实行。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五条四十项,便当作是我们班级德育工作中实施养成教育规范化的内容,我们要学生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宣传栏面前经过时,都要停下来看一看,并做到让学生人手一册,烂熟于心。其目的在于加强对中学生的基本道德教育和文明行为的训练,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为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础。事实证明,通过加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一些养成习惯教育、训练,像学生睡懒觉、不叠被子、抽烟喝酒、攀木折花、随地吐痰等不良习惯都会少得多。

二、把德育内容实在化、具体细目化。《中学德育大纲》确定的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社会公德、文明行为很多,并很抽象,例如,“尊敬老师”这一条。对于中学生来说,“尊敬老师”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怎样做才叫尊敬老师呢?我们可以把“尊敬老师”分解细目化,使之更具体、形象、直观,可以分解成:如“看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并说‘老师好!’”;“回答老师的问话要起立,语气要和气、亲切。如果答不上问题,要说‘对不起!’”;“有事、有病要向老师请假,不无故旷课。上课迟到要先喊‘报告’”;“未经老师允许,不擅自闯入办公室。”;“上课要认真听老师讲课,不插嘴,不东张西望,不做与本节课无关的事情。”;“接受老师的批评不顶撞,态度要诚恳。即使老师的批评错了,也要耐心的解释,不许侮辱、责骂老师”等等。把一些德育内容具体、细目化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实行。

三、把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学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留守儿童、单亲家庭越来越多,经过调查我班45名学生,父母两人在外打工的就有23人,父母一人在外打工的又有8人,还有单亲家庭的4人。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必须对这群特殊的群体施以特殊的教育即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在学习上、生活上予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以心换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空巢”的孩子不“空心”,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

四、充分利用德育教育基地,注重情景陶冶,强化德育实践。“教育和社会本当互相适应,脱离了社会,教育便失去了根据。”(叶圣陶语)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已不能局限于学校的范围,必须纳入社会的大体系。

新课程理念篇8

【关键词】更新理念;新课程;教学

一、这些影响课程改革的错误认识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思想观念落后

很多老师觉得,和原来的教材相比,新课改的教材不好把握,又担心自己掌握不好新课程标准而耽误了学生,心里没底。因此,面对新课改,不是主动参与,积极研究,迎接挑战,而是被动应付,没有紧迫感。在教学中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严重,习惯于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

2.多媒体喧宾夺主

多媒体可在瞬间展示大量突破时空局限的生动形象资料,极大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多角度、全方位地把学生引入一个崭新的教学场景,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它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指导学生读书、思考,必要的讲授、点拨、质疑,组织讨论和指导基础练习仍不失为课堂主要教学手段。若舍本求末,由“辅助”成了“主教”,成了场景观摩课,把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挤掉,就事与愿违了。

3.把教学当成了教教材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将传授课本内容作为教学任务的完成,但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而非目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依据应来自于课程标准。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教师常常抱怨课时不够,教材讲不完,其原因就在于把教学当成了教教材,因此要从过去的“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

4.评价体系陈旧落后,使教师在新课改中缺乏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评价理念理顺了教学与评价(考试)的关系,使评价的内涵得到极大扩充,评价不等于考试,考试只是评价的手段之一。更主要的是要“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标准》对我们教师提出极大的挑战,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此,我们要适应新课程教学,诚心接受,热情投入。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走进《标准》呢?

二、教师要适应新课程,转变观念是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改要求教师确立学生主体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将活动教学引入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树立活动教学观。其一,活动教学过程是以探究为中心,建构学习主体的过程。其二,活动教学过程是注重活动性体验,强调理性认识和非理性认识相统一的过程。其三,活动教学过程是以活动为基础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过程。其四,活动教学过程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依托的教育过程。

2.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从而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自主地学习知识和提高语言技能,强化学习动机和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增进文化理解,体验学习的价值等。

3.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实践,资料收集,合作交流等形式进行学习,杜绝死记硬背等机械的学习方式。力求做到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以及与其他学科内容相结合。教学策略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大胆实践,大胆突破。

4.利用现代技术,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画面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还可以利用实物展台的展示作用,将学生的表演过程记录下来,教室中的学生可以欣赏到台上学生的表演,同时自己也想跃跃欲试,这样一种十分融洽而和谐的课堂氛围就形成了,学生中也形成了一种你追我赶的局面。

5.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教师要转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学再不只是忠实执行课程计划,更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标准》要求我们教师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6.使用合理的评价手段。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对学生评价的作用,评价也是一门艺术,好的评价手段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功感,而且可以激励学生产生不断向上的精神。学习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形式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与他人、小组评组合、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在教学中要灵活的使用。这样,对学生的评价才是全面的、合理的。

三、结语

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推行课程改革的关键、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化教育并承担德育渗透、思维训练、能力培养任务的教师,必须具有不懈的自我提高意识,勤奋的学习钻研精神,不断优化自身素质结构,在教育教学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识与能力的统一,承担起创新发展的育人重任。教师应该从困惑中竭力地走出来,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丰厚自身的学养能力,这样,面对困惑,我们不会再无奈和茫然了,而将会有更多的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教育不是万能的,课改也不是万能的,课改只是一次变革和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反思,开阔视野,为孩子们提供更良好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2]谢利民.教学设计应用指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德里斯科尔.学习心理学――― 面向教学的取向(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新课程理念篇9

(山阳县户家塬镇初级中学陕西山阳726409)

【摘要】物理课程,学生感觉到难学,教师也感觉到难教,究其原因与物理课程的概念较多且难于理解有关,本文运用物理新课程理念和现代物理教学论对物理概念教学进行分析,提出在概念教学中要注重的一些问题与同行进行商榷。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物理概念;教学

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如果把物理这门学科比作高楼大厦,那么物理概念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基石,因此物理概念教学成为物理教学的核心。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在回答怎样才能学好物理这一问题时就曾强调:学习物理的首要问题是要弄清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在中学阶段,物理知识学习的好坏与基本概念的学习掌握水平紧密相关,解题的关键,就是检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直接体现。当学生透彻的理解了概念,无论题目怎样变化都能做到游刃有余。本文就物理概念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共勉。

1.什么是物理概念

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本质属性的一种抽象,是在大量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方法,把一些事物共同的本质特征加以概括而形成的。一个概念的建立常常需要在观察和分析一系列事实或实验的基础上,抽象概括一系列具体现象的共同特征,进而判断哪些因素是相关因素,从而抓住共同的本质特征。对于所做出的判断是否正确还需要通过实验来检验。在复杂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往往还需要有一定的科学推理。因此,可以说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2.物理概念的引入阶段

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它要求物理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这意味着教学要直接面向社会,与生活融为一体,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因此,概念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物理教师努力创设生动的物理情景,以生动形象的直观感知,推动学生求知的内在力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一种能使学生带有情绪体验的教学,根据相关内容设置合理的教学环境氛围,并根据相关内容设置生动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向往、探索的欲望,使教学更加激发学生的潜能。如在功率教学中,为使直观素材进入学生生活,使其富有吸引力,激发共鸣,可举例在修建一座大楼处理根基时,选择用人工来挖还是选择用挖掘机进行挖掘根基,结果学生将选用挖掘机,再用多媒体展示“神舟十号”飞天照片,举例说明我们扔一个石块会掉下来,火箭将几吨重的卫星送入太空却会绕着地球转;使学生明确了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学习沸腾这一概念时,教师不妨先演示水的沸腾的实验(有条件的可让学生自己实验),实验时,当学生看到烧杯内的水热浪滚滚时,一定会十分惊奇,对这一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引入沸腾这一概念,并详细阐述,学生将会终生难忘。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到: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观察与思维相结合,已产生良好效果。

3.物理概念的形成阶段

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及物理现象和过程中已获得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根据物理概念形成的规律,我们得知,这些都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基础,但中学生自己很难从对感性材料的感知中直接形成概念,这就需要教师采用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整理加工,从而区分和辨别出现象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属性,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形成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精炼的语言把概念的内涵表达出来,这是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也是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

物理新课程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其目的是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发性探究和研究的认知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目的不只是要求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学习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学习掌握新的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自主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着引导与启发的作用,教师的讲解是必要的,但要注意灵活性、启发性和逻辑性,教师的参与是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平台。例如,对“惯性”这一概念的教学,教师在提供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后,创设出问题情境,可让学生展开讨论。讨论中教师引导的关键在于使学生认识到“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一本质属性,而这一本质属性被许多非本质的联系掩盖着,例如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等。讨论中要设法摒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非本质联系的干扰,这样,学生就会形成正确的“惯性”概念,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4.物理概念的定义阶段

每个物理概念形成后,都需要用简洁的语言把它确切地表达出来,这就是给概念下定义。对概念下定义要掌握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上的很多片面认识都反映在如何对待概念定义的问题上。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下定义方法有以下几种:根据物理现象直接下定义叫做直接定义法,如:质量的概念;物理概念的定义式是一个比值叫做比值定义法,如:密度、压强、电场强度等概念;物理量的定义式是几个物理量的乘积叫做乘积定义法,如:功、电功率等概念;物理量的定义式是几个物理量的差叫做差值定义法,如:电势差、速度改变量等概念。物理量的定义式是个物理量的和叫做和值定义法,如:机械能、总功、合力的概念。

学生只有弄清了物理概念定义式的物理意义和使用范围,才能真正掌握概念。例如对于欧姆定律R=U/I,学生只有认识到:对于同一导体的电阻R,可由相关的U、I两个物理量的比值计算出电阻R的值,但R本身又不随U、I变化,是一个定值。只有这样才算学生初步形成了导体的电阻这个概念。

5.概念的巩固与深化阶段

学生初步形成某个概念后,要用概念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也只有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掌握概念,才能使概念巩固与深化。当我们学过一个物理概念之后,应该立刻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必须通过一定的例题,特别是历年的中考题更具有代表性,将概念运用其中,使学生对概念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并内化为能力素质。

总之,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关键。如果不能形成正确的物理概念,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对有关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物理学科的学习质量,是整个物理学科的学习陷入困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新课程理念篇10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教师课程能力;缺失;对策

中图分类号:G45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4-0073-02

一、教师课程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能力,首先需要有正确的课程观和明确的课程意识。课程观隐含着人 们的课程思维方式,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们对那些重要的实质性课程问题的认识。课程 观决定了教师们如何将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动。课程意识是存在于 教师观念中或明确或隐含的“课程哲学”,包括对正在实施的课程系统的认识,以及对即将 实施的课程的规划和构思,是教师对实然课程的反映和对应然课程的追索[1]。

教师课程能力,是指教师自身拥有并运用于课程活动中,直接影响课程活动实施,决定课程 活动成效的能动力量[2]。教师的课程能力是带有明显的职业性质的、在一定的课 程任务中表现并得到提高的一项综合能力,是促进课程目标有效落实、影响课程活动的实施 、决定课程活动成效与质量的基本因素。

课程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课程能力的包容性、整合性和具有动态的、发展的、可变 的特点。按照教师在课程活动中的具体行为,课程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决策能力

教师作为课程实践的直接参与者,他们最了解学生的需要,教师参与课程决策不仅 可以提出 可行性的建议,而且又能使教师把握新课程的精髓并将其有效地运用到课程实践中去。在课 堂教学 中,教师的课程决策能力在教学中体现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自主创造并生成课程的过程。 另外,教师应在深刻领悟新课程改革实质的基础上,积极参与 到课程改革的决策中去,参与到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中去。

2课程开发能力

新课程要求学校课程实现多元化,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念和课 程 开发意识,在确保理解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同时,结合地区和学校的实际,广泛利用本社 区和本校的课程资源,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协调学校课程关系,创造性地、合理地组织课程 内容。另外,教师要关注学生需要,关注社会发展,了解新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挖掘新的课 程资源,开发出有针对性的课程,以适应本学校学生的需要。

3课程设计能力

课程设计关注的是课程自身的原理和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它的任务是在课程政策的指导下实 现对课 程内部各要素的协调与平衡。教师了解学生的基础,知道学生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才能更好地 理解课程。教师要由被动的课程解释者转变成主动的课程设计者,就应该把学生的兴趣、能 力、经验和需要考虑到课程设计中去,把满足学生发展、尊重学生差异作为课程设计的核心 , 处理好人与社会、自然世界与科学世界、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通过参与课程设计, 提高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提高教师的课程归属感。

4课程组织能力

课程组织能力包括掌握学科单元内容的关联、整合各学科领域的相关内容、利用现代科技手 段与学科间的知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拓宽学生知识的能力等。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 学 习经验和学习内容,在考虑学科体系和学习者心智发展的基础上,明确各单元间学习内容的 联 系,对教学设计有一个整体的观念,配合学生认知和情意的发展,使教学内容编排得更有条 理,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5课程实施能力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担当起重要的责任。提高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要求教师了解课 程方案的内涵,理解课程实施不是课程方案的简单执行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和与学生互动 的 过程,也是教师对课程方案进行调试、补充和完善的过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处理好传 授 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合作,开展富有个性的学习,关注学生的差 异,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掌握学习策略,培养学生兴趣,使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富有个性的创 造过程。教师在课程实施中也要把握好发展契机,不断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增强专业发展 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6课程评价能力

教师课程评价能力要求教师在掌握必要的课程评价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领会和遵循课程评 价的准则,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除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另外,教师还要关注对课程本身的评 价,促进课程质量的提高。

7课程研究能力

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新课程赋予教师的重要角色之一。教师参与课程研究对其 专业发展 和提高课程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课程研究主要是基于教师把自己当做实践的反思者, 针对 教师在课程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改进课程实践。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创造条 件 加强教师与教育科研人员、教师与专家、教师与教研人员、教师与教师的合作,针对学校存 在的问题,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要力量,以改进学校教育教学为目标,提高教师的研究 能力。

二、当前教师课程能力的现状及成因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过程中,教师课程能力的欠缺,具体体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教师的课程观念落后,课程意识淡薄,很多教师还停留在课程就是教科书、教学材 料和课程表上的科目的认识上,就教材教教材,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的重点,忽视学生能力 的发展;由于受原教学大纲的影响,教师不适应课程标准关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 实施等方面做出的说明,对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还只是停留在机械、表面的认识上,认为 按照专家们确定的课程内容教会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缺乏创新, 实施课程没有个性,不知道如何创设课程情境,课程创造能力不足;教师对课程开发持消极 和暧昧态度,课程资源意识不足,对课程资源认识不到位,窄化课程资源,整合课程的能力 不强;教师的知识面狭窄,缺乏相关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开设的综合课程出现了机械 地随意拼凑知识的现象,导致知识的琐碎化。这些问题虽然都体现在教师身上,但责任却 不全在教师,我们应该理性地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

1长期以来,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统一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集中统一的课程管理模式,再加上受原苏联教学理论的影响, 把课程仅 仅看做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课程方案、课程标准的制订以及教材的编写都是由课程专家、学 科专家进行的,忽视了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只是现成的课程方案的被动执行者。久而 久 之,教师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力,其课程行为变得机械、死板,难于对课程形成正确的 理解和认识,从而影响课程实施的质量。

2学校课程管理与发展落后

由于受旧有的课程管理意识与行为惯性的支配,再加上对课程资源的性质与作用认 识不到位,学校新课程体制的执行与建设能力缺失,教师缺少相应课程能力发展的舞台和机 会 ,影响了其参与课程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直接影响到教师课程能力的发挥和提高。

3“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

传统的应试教育以考试为中心,考试内容成了指导教师教学的指挥棒,教 师被动地 教,学生被动地学,“应试教育”导致教师课程意识缺失,课程能力的发挥更是无从谈起。

4教师工作压力大,日常生活形成惯性

相对于其他职业,社会对教师有高度的期望,教师要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和制度规范, 在刚性的规范面前,教师教学生活中的兴奋、喜悦、独特的内心情感被淹没。教师肩负的责 任、过重的压力使他们整天埋头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狭隘孤独、日复一日的生活随着时 光 的流逝渐渐形成了一种惯性,教师的教学生活失去了光彩,教师身上的智慧之光被遮蔽。长 此以往,教师的课程观念逐步淡薄,教师缺乏对课程进行理解和改造的自觉意识,教师 的课程能力也被埋没得不见踪影。

三、新课程理念下提高教师课程能力的几点思考

1.转变教师课程观,提高教师课程意识

课程观的转变和课程意识的提高是教师课程能力提高的前提。教师首先要了解一定的课程知 识,懂得课程的内涵,了解课程的运作过程,明确自己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教师 要通过课程促进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凸显学生的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是发展的,有 差异的。新课程要求教师不能只会教教材,教材至上,而应该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建构者和 生成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创 设教育情境,引导学生调查、探究、质疑,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使 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2.提高教师自,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赋予了教师更多的课程权力,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 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指引学生正确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树立整体、综合的课程观,淡化学科本位意识。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增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专家的交流机会,增强校本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教师在课程活 动中遇到的困惑和体会,形成上下互动、合作交流的学习机制;建立人文化、民主化的教 学管理制度,增强教师对新理论、新教材和新教法的理解与运用的自觉性,通过各种形式的 活动使教 师有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机会,积极营造一个相互沟通、相互信任、共同发展的环境,创设 民主、和谐、温馨、宽松的教学氛围。

3提高学校课程管理的水平,在课程活动中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

学校首先要明确自己课程管理的主体地位,拥有课程管理的热情、意愿和观念,建立课程主 体对话与沟通的课程建设平台,为教师提供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学校领导要改变多年形成 的 “回应者型”角色,发挥“创始者型”的课程领导作用,不仅为校内课程变革提供持续的引 导和支持,而且应担负起在地方层级发挥影响力的课程专业责任,积极主动地影响地方的 课 程决策、课程政策的制定与贯彻执行。基于新课程管理的“研究性”、“生成性”、“主体 间性 ”、“半开放性”的特点[3],学校必须打破原有的教学管理的思维定式,实 现学校课程管理的革新与重建,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校课程管理制度和规章符合 教师和学生的权益,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将教师在课程运作中的权力落到实处,建立教师与学科专家的沟通机制

运用整体的、发展的眼光,把课程决策、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前后衔接,构成一 个 连续的、开放的系统,要明确教师在这个系统的各个环节中的权力。理论工作者应该从“书 斋”中走出来,倾听教师的心声和感受,充分挖掘教师的潜力和经验,建立与教师的话语交 流机制,吸纳教师参与课程运作的全过程,使教师成为责权统一的研究主体。课程改革为教 师的成长带来了挑战,提供了机遇。教师要把握机遇,在课程改革中认识课程、发展课程、 完善课程,不断提高自己的课程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勇为,郝德永.课程意识:蕴涵与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