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十篇

时间:2023-03-14 17:03:08

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篇1

英文名称:Modernizing Agriculture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地址:黑龙江省佳木斯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1-0254

国内刊号:23-1137/S

邮发代号:14-8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79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6)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农业现代化篇2

关键词:农村;农民;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业问题,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最难的是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曾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同志在十届五次人大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意味着给农业注入更多的现念和方式,将更多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什么是现代农业?简而言之,现代农业是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传统农业和不发达农业转变到现达农业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装备和较高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二是高效能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部门的支撑和效益相对较高的非农产业需求的支撑,并采用现代营销方式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三是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水平如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等,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才能的农业劳动者,农民的收入水平接近城市居民水平,生活、居住方式城乡一体化;四是农民组织结构的改善与优化,尤其是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较高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五是有良好的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并有较高的资源转化率。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现代农业,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落实。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集约使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要通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第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中心任务。只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才能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从根本上夯实增粮增收的基础。

第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与市场双重制约,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将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我国农业的内在基础正逐渐强化。目前,农业科技进步率已达到48%,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质装备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那么,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应该是要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明显加强,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升,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建设现代农业的任务主要是抓住薄弱环节,突出重点,采取综合措施,整体推进。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应用农业机械,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抵御灾害的能力和生产效率;要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强化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要将农业产业化经营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全过程,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要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要树立和运用大资源、大农业、大食物、大市场和大生态的理念,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将贯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确保现代农业建设稳步健康推进。

农业现代化这个主题是一个包括多方面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要求。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的农业现代化理论及发展模式。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并把农业现代化概括为“四化”,即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20世纪70年代末,又以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商品化代替了原来的“四化”,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管理来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同时还把生产区域化、专业化以及农村工业化、小城镇建设等内容同农业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这说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是不断完善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呢?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由原来落后的传统形态向先进的现代形态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指农业要达到的现代水平,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历史概念。它与现代农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就“现代化”一词的本意而言是指使某一事物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当指使农业发展达到最近的国际水平。然而事物总是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现代化”的内容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仅就概念而言,“现代化”所指十分宽泛,它在时间上没有确定的外延,空间上也无确定的内涵,所以“现代化”不是严格的科学范畴,也不是什么理论性的概念。农业现代化就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历史性的概念。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现

了农业现代化,不能把本国已经达到的技术、经济水平同本国过去的情况相比,而应该同当时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比。只有在经济上、技术上赶上、接近或超过当时先进国家的水平,才算实现了和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人们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历史的角度,把农业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形态。农业现代化则是指农业由原来落后的传统形态向先进的现代形态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指农业要达到的现代水平程度。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之一,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增收,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从目前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社会环境来看,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至少应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生产过程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

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收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

增长方式集约化,是指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在化肥、农药、灌溉等方面的投入边际效益递减,外延扩大生产余地变小的情况下,把增产的基点转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经营循环市场化,就是指投入—产出—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

生产组织社会化,它意味着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必须和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市场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以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劳动者智能化,在这里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一定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总的来说,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得以实现的。离开人,现代化是不复存在的。农业现代化意味着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能只是使用现代物质投入,不能“见物不见人”,必须认识到使用现代物质投入品的只能是具有现代技能的农民。

各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虽然不尽相同,前进的速度也有差异,但它们都希望到达同一个目的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奋斗与成功,预想与结果会有一定的距离,但这不妨碍人们朝共同的方向努力。什么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这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即发达的农业、富庶的农村和良好的环境。(1)发达的农业就是要努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将目前低产低效的农业建设成高产高效的农业,使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为整个国家经济的现代化奠定稳固的基础。(2)富庶的农村就是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稳步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方面的差距。(3)良好的环境就是要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经营,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的稳定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人民工作与生活创造美好的环境。

总而言之,农业的现代化应当建立在经济上可行、生态上适应、社会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从广度和深度来改进和协调农业生态、技术与经济这三个系统,使之在和谐中发展,在互动中前进。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没有中国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快发展我国的现代农业,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宣杏云、王春法等:《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透视》[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康芸、李晓鸣:《试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政策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9期。

丁长清、慈鸿飞:《国农业现代化之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农业现代化篇3

(鸡东镇人民政府农业服务中心 158299)“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今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要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最根本的是要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导力量。因此,农业机械化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现代农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不可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现代农业,必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二是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三是由依赖人力畜力生产向依赖农业机械装备生产转变。农业机械化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和地位中越来越现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农业机械化是解决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的唯一途径。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打工经济的出现,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都外出打工,种田的都是老人和部分妇女,由于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农户只种一季水稻,复种指数严重下降,种植方式粗放。新生代农民更是不想种田,也不会种田,加之劳动强度大,效益低,他们首选的是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已经影响了农业的发展,这就面临着将来土地由谁来耕种的严重问题,面临着农业生产萎缩的风险,面临着粮食生产事关国家稳定的大事。例如,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不高,造成大面积的冬闲田,其主要原因就是劳动力缺乏,劳动强度大,效益低。要解决农村劳动力缺乏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步伐。二、农业机械化是解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农业机械化不但能彻底解决农村劳动力严重力缺乏的问题,还将大大提高复种指数,水稻一季改双季,粮食产量大幅增长,土地产出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农民收入增加,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仅就机械插秧一项而言,其效率是人工插秧的20倍,亩均增产可达50斤以上,且抗病虫害、抗倒伏性好。数字表明,在同等的条件下,水稻、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可实现节种、增产、减损综合增产能力分别为53公斤/亩、37公斤/亩、72公斤/亩。 三、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唯一途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就是造就高素质职业农民的过程。随着农业机械化的逐步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和外出打工的能人看到了农业机械化生产的光明前途,他们纷纷投资购置农业机械,参入到农机社会化服务中来,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农机、农艺、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使自已逐步成为新一代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他们是未来农业生产的希望所在。同时,农业机械化又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解放出来,拓展增收的空间,成为城市的建设者、二三产业的主力军。四、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各类社会化组织的出现,使实现农业机械化成为现实。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必将引发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发展,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各类新型农机服务组织不断涌现并发展壮大,他们活跃在农村,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标准化的保姆式服务,农户的生产成本降低,收入提高,劳动强度降低,深受农民的普遍欢迎,特别是家里缺少劳动力的农户更是受欢迎,在为农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专业服务组织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农机社会化服务解决了千家万户个体生产无法实现机械化的难题。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各类社会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带动了规模经营、规模种植。也带动了土地向各类专业合作流转。农业机械化还在农艺、种植方式、种植模式、农业产业化、农业技术集成应用,以及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综上所述,农业机械化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作用越来越突显,总体来讲,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就是提高“三率”,即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实现“三个解放”,即把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多数农民搞饭吃的局面;把农业从传统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靠人力畜力为主的落后低效的生产方式;把农民从高强度的劳作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达到“三个促进”,即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和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促进生产、生活和生态建设;促进农业、农民和农村面貌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机械化的作用非常大,它不仅为“三农”发展夯实基础,而且是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要转变农业的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实现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农业现代化篇4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业持续化;集约持续农业;持续发展

科学理论是实践变革的指导。本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四种全球性与农业有关的思潮,即农业现代化、绿色革命、自然农业与可持续农业。作为一种思潮,往往是狂风般的蜂拥而来,也可能是落潮般的悄然而去。各种思潮中科学性强的理论能经受历史的考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久不衰。也有部分科学性不强或反科学的理论只能热闹一时而自然地退出历史的舞台。当代受各种思潮冲击的人们,必须保持冷静头脑,分析思潮产生的背景、实质性内容、利与弊,进而辨认其科学的真伪,从而从本国本地的情况出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任何对农业思潮的盲从或“拿来主义”都会导致行动或决策中的失误。

一、农业现代化思潮--二十世纪的主旋律

从原始农业转变为传统农业,再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九世纪工业与科学技术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准备了条件。1892年第一台拖拉机问世,1840年李比希营养归还学说出台,再加上达尔文杂种优势理论与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等,促进了农业现代化思潮与行动的产生与发展。其主要内容是以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行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水利化;以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杂交玉米等高产新品种与新耕法替代老品种老经验;以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农业,用开放式的商品经济替代封闭式的自给性传统经济。

农业现代化思潮有力地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世界农业一反过去几千年老牛破车的步伐,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本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率先实现了以机械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到六十年代占世界耕地面积40%人口24%的工业化国家先后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从本纪初到八十年代中期,世界人口增加了2倍,但谷物增长2.3倍,农业产值增加24倍,用事实否定了马尔萨斯关于人口增长快于粮食增长的悲观预测。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美国一个农民人均产粮已达110吨,产肉101吨,可养活80个人。目前,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加上粮肉生产过剩而将注意力转向环境,因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农业现代化已经不再受青睐,但实际行动仍在继续,而且进一步向现代化迈进。发展中国家正在进行的绿色革命实际上也是农业现代化思潮的影响而衍生的一种行动。

现代农业在产生奇迹般增加产品与效益的同时,由于曾对资源环境的忽视而带来某些负面效应。例如能源消耗急剧增加,从1950年的0.36亿吨增加到1985年的2.6亿吨石油当量,因而有人贬称之为“石油农业”;农药、除草剂等化学品对环境与食品安全构成威胁;有人还担心大量施用化肥会不会破坏地力和污染地下水;有人还将主要是工业化引起的水、空气污染也归咎于现代农业。这些问题正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近来已将资源环境良化纳入并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自然农业思潮——一次超凡脱俗的尝试

作为一种对农业现代化的逆反,七十年代西方出现了企图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一次尝试,即自然农业思潮。其派别与口号多种多样,如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替代农业、再生农业、自然农法、超工业农业等等。形成了在学术界颇有影响的农业思潮。较有名气的英国真菌学家霍华德提倡的“有机农业”,1971年美国土壤学家艾希瑞克发起的“生态农业”,日本的福冈正信写了一本《绿的哲学》,提倡无施肥无耕作无农药无除草的“自然农法”等。这股思潮在哲理上提倡归朴还真,与自然和谐一致,尽量减少人类对自然的干预,主张低投入;在技术内容上强调传统农业技术,提倡堆肥、轮作、豆科作物、生物防治等,排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人工合成化学品(化肥、农药、除草剂、饲料添加剂)与生物工程技术;在管理上主张小型,自给自足,强调农户(场)内闭合式物质循环而排斥农户外的投入。这股思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大,但受生态至上的环境保护主义的推动,在学术界曾一度时髦。然而就是在西方也争论甚大,提倡者认为这是一种农业的“理想国”,反对者认为是“复古”,是“神话”。

自然农业思潮有其积极与消极的方面。它强调崇尚自然,对唤起环境保护意识起了积极的作用,纠正了现代农业只强调产品与效益而忽视资源环境的不足;它所强调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仍有其积极的作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作为一种农业的特殊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少量应用(如旅游景点、安全食品)也是不足为怪的。另一方面,这股思潮又极端地强调自然而走向否定人的能动作用,反对投入,反对人工合成品,企图返回古代式传统技术而否定现代科学。在理论上,违反最基本的能量转换与散逸定津,企图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物质循环模式,而滑向科学上的倒退。因此,作为一种农业的整体战略是不足取的,在实际生产上,由于它只强调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而忽视生产与经济,因而不能广泛地被农民与政府接受。在欧美试行的各种自然农业模式,比重极少(占耕地千分之几)。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衰落下去而被可持续农业思潮所代替。

三、可持续农业思潮——当前的热点

本世纪中后期,为抵制工业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环境保护主义风起云涌席卷全球,罗马俱乐部悲观主义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译成了几十种文字,“生态危机”、“粮食危机”、“资源环境危机”、“经济滞胀”,以至于“世界末日”等说法震撼人心。在农业上,鉴于自然农业尝试的失败,八十年代中期在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可持续农业的思潮,企图以此作为替代现代农业的第二次尝试。

在吸取现代农业、自然农业优缺点及成败教训的基础上,可持续农业思潮既强调粮食安全与发展农村经济,又强调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的统一。既强调发展当前的农业而又不破坏资源环境,兼顾当前与长远,促使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与自然农业受到冷落的处境不同,可持续农业思潮一出现,国际社会即刮目相待。许多国际机构,联合国粮农组织、开发计划署、环境署、世界银行以及许多国际性农业研究机构都纷纷以此作为发展农业的指导思想,有的国家政府或议会还通过相应决议与法律措施。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发展与环境”世界首脑会议上通过“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的宣言,成为一个里程碑。1993年在北京召开了“国际持续农业与农村发展学术讨沦会”,1994年4月中国国务院通过“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人口、环境、发展”白皮书,其中将农业与农村的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作为一种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可持续性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赞同。强调农业的当前与长远的结合,重视持续能力的建设,这是具有重要理沦与现实意义的。当然,由于时间尚短,对于可持续农业究竟是什么,仍然仁者见仁、意见各异。可持续性究竟只是一种思路或农业的属性,还是一种策略与模式等问题尚在争论中。至于可持续农业的定义、内涵、技术体系等更是众说纷坛。一些西方国家专家简单地将环境保护技术或自然农业提倡的某些传统农业技术移花接木就作为可持续农业的技术内容,有的甚至以传统技术排斥现代科学技术,或只强调环境而排斥发展。这些观点招致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异议与批评。越来越多的人倾向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农业的思路与战略,而不是一种具体操作的模式,更不能将某些西方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模式嫁接在可持续农业的头上。也有人认为可持续农业内容空洞难以操作,以至在1996年底在罗马召开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粮农组织尽管仍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但已转而将农业与粮食安全的突出地位让给了“新的绿色革命”。

至于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的认识是,这两者不是对立或相互替代而是互为补充的关系。农业现代化与可持续化是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农业发展的方向与战略,可持续性强调了农业发展的态势与后续能力,弥补了原有农业现代化的不足,但它不能替代农业现代化中有关物质装备现代化、技术现代化、商品化、市场化等各项内容。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讲,今后的任务,是将传统农业转变为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持续化。

四、绿色革命思潮——发展中国家振兴农业之依托

本世纪六十年代,在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在发展中国家开展了有声有色的绿色革命。这一思潮与行动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推广高产新品种(如矮秆小麦、矮秆水稻、杂交稻)带动农业的全面发展,但只改变品种而不改变生产条件收效甚微。因此,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形成了种子十化肥+灌溉三驾马车一起上的局面,故有人又称之为“肥水农业”。其实质是农业现代化的一种衍生与前奏曲。由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弱、劳力多、规模小,因而与发达国家不同,其强调的重点不是机械化而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新品种与化肥、农药等,水利对多数地处热带、亚热带的发展中国家十分重要。绿色革命在亚洲、拉丁美洲取得了积极的效果。六十年代以来,整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快于发达国家。以1961~1965年作为100%,1992年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指数149,而发展中国家为238(中国280)。八十年代后期与1950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发达国家增加0.86倍,而发展中国家达1.64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农业总产值之比也由2:1变力1:1。

可惜,作为一种思潮,绿色革命在七十年代后遭到厄运。一些来自发达国家的专家批评绿色革命造成了农村两极分化,贫苦农民困无力购置新品种种子、化肥、农药等而难以从绿色革命中得到好处。随后自然农业、可持续农业思潮又接踵而起,这样,绿色革命思潮就沉寂了下来。但是,这一思潮指导下的行动却在发展中国家继续开花结果。其中,中国与印度被认为是绿色革命的典范。

最近,在沉寂了1/4世纪以后,绿色革命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重新被提了出来。出乎许多人的预料,联合国粮农组织并未将当前世界的热点——可持续农业——作为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主要手段,而将“新的绿色革命”放在突出地位。重新肯定了新品种、化肥、灌溉、农药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特别强调化肥与灌溉是“新的绿色革命”的重要部分,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所谓“新”主要有两点。一是绿色革命的四大技术手段必须与社会经济环境相适应,采取相应的政策与科技进步并增加投入。二是将绿色革命的各项技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重视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也曾有人主张将新的绿色革命建立在生物工程基础之上,但鉴于来自生态保护主义的强烈反对与抵制,联合国粮农组织采取了十分审慎的态度。总的认为生物工程是有前途的,但它“是国际争论的焦点,发展中国家要在10~20年后才能理解到它的好处”。

五、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集约持续农业

以上四种思潮各有所长与所短,各有它的背景与适应性,农业具有极大的地域性与差异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农业的思路、目标、内容、技术体系都不尽相同。发达国家人均占有谷物750公斤,肉类60公斤,而发展中国家却分别只有250公斤与12公斤。因此,前者已将关注的热点放在环境上,而后者仍将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在最近的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与会的60位首脑中,来自发达国家的仅有一位,说明了立场与爱憎的分明。因此,我们在努力吸收世界各种农业思潮与理论精华的同时,一定要冷静地加以辨别,关键在于“中国化”。

1949年

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与农村生态环境获得了持续的发展与改善。但是目前农业生产与环境形势也日趋严峻,怎样养活养好十多亿中国人已成为世界注目的焦点。在罗马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期间一位美国记者提出:“你认为中国真的能够达到粮食自给吗?”我的回答是“在今后一二十年内,如果我们真正去努力搞好农业,而且按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向道路去进行的话,做到粮食基本自给(95%)不是不可能的”。那么什么是中国式的农业发展的方向道路呢?

首先,我们要力争在30~5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内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尽管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而不再将这口号作为他们的目标,因而国际学术界农业现代化的声音已甚为微弱,西方已将现代农业称之为常规农业,但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仍有待于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它的主要内容是:第一,在物质上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实现水利化、化学化、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这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没有它就谈不到农业现代化。第二,在技术上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农业,实现高产化、良种化、耕作制度与农业结构优化、栽培技术规范化、资源利用高效化、节约化。第三,在经济上,用现代的经济管理科学指导农业,实现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土地或经营规模化、社会化。第四,资源环境良化。保护资源,减少污染,净化美化农田与农村环境。最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还必须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同步进行,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持续地提高生产力实现农村农民的富裕化。那种匆忙将农民真实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200美元时就拔高为“小康”的做法是值得商榷的。

农业现代化篇5

一、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

国际上把农业标准化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尺度,也把农业标准化水平作为是否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业现代化不仅要求农产品品种、农业生产技术要标准化,农业生产管理要标准化,还要求农业市场规范、农村经济信息建设也要标准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农业标准化的过程、农业信息化的过程和农业市场化的过程。

第一,农业标准化是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根本保障。农业现代化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之上,形成了由机械化、化学化、设施化、信息化等构成的完整的技术体系。农业现代化技术体系下的农业生产,强调农机农艺配套、良种良法配套、生物与生物相协调、生物与环境相协调等等,这些都使得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技术的应用由模糊化转变为精确化、数量化。农业标准化集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管理技术于一体,是把科研成果运用于农业生产的桥梁,因而农业标准化就成为推动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必要措施和重要手段。由于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耕地下降的趋势难以在短时间内扭转,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农业标准化既源于农业科技创新,又是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载体。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可以成倍地提高推广应用的覆盖面。同时,标准的提高又会推动科技创新,加速农业的科技进步步伐。

第二,农业标准化是利用现代工业成果装备农业的基本前提。用工业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采用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来减轻和取代人力、畜力,减轻劳动者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之一。各种机械工具、矿质能源以及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产品的广泛利用,以及来源于工业的各种材料在农业设施中的应用,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现代工业提供的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和机械设备,必须满足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因此,优质农用工业品能增强农业的物质基础,促进农业快速增长;劣质农用工业品不仅难以起到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甚至起着削弱农业的物质基础、抑制农业增长的副作用。随着农用生产资料经营的市场化,农资经营市场主体多元化,加之农业标准化工作尤其是监测工作力量不足,近年来假冒伪劣农药、化肥、农膜、农机具等导致的坑农害农事件时有发生。只有强力推行农业标准化,才能保证以优质的现代工业成果装备农业,加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第三,农业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生产质量合格的产品是农业现代化的首要目标,没有农产品质量的改善就不能提高其附加值,就无法提升农业竞争力,最终导致农产品在市场上得不到认可甚至为市场所淘汰。近年来发生的三鹿问题奶粉、苏丹红事件等一系类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严重威胁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日益增强。农产品标准是对产品质量、检验方法、包装、运输、贮存等方面的技术所作的规定,是农产品质量的最直接体现。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和检验,产品质量就能得到保证。事实上,标准与质量是密不可分的,农业标准是衡量农产品质量的依据。没有标准就没有质量,没有高标准就没有高质量,抓质量应首先抓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既能够客观地反映市场,又能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不断改进和提高,再回到生产环节,对生产过程及其标准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农产品质量标准是农业标准体系的核心,是保障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基础。

综上所述,农业标准化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手段,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所以说,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标准化,没有农业标准化就不会实现农业现代化。各级政府必须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

二、实施农业标准化的思路与对策

农业标准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多,推进历程长,实现难度大,必须多管齐下:政府的正确引导、有关标准化专门机构和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共同努力、广大农业生产者的积极参与。

农业现代化篇6

1.1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农业机械能实现人畜力所不能达到的生产规模、生产效率和现代农艺要求,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机械化将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要素。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1.2农业机械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工具。农机化促进了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向保护性耕作等现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改变,推动了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宽裕;促进了农作物秸秆、农用地膜等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乡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村容整洁;农机化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了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机大户成为新型农民的代表,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1.3农业机械化是应用农业科技的主要载体。农业机械是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桥梁和纽带,深耕深松、化肥深施、节水灌溉、抢收抢种、大规模的病虫害防治、设施农业、果业生产、规模养殖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都是由农业机械来实现的。1.4农业机械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农机作业、销售、维修等农机服务吸纳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农村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村富余劳动力不断增多,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劳动力,同时,也解决了外出打工人员增多而出现季节性劳动力短缺的矛盾,解决了外出打工农民的后顾之忧,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得出、留得住”。1.5农业机械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既将广大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又扩大了广大农民科技知识范围,共享现代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农机化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有利于缩小城乡、工农差距,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节水灌溉、高效植保机械等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应用,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潼关县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也证明,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首先发展农业机械化,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2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措施

2.1推进农机装备的市场化,全面提高农机作业水平。在充分发挥县域农机装备的基础上,利用周边地域农机作业的时间差,合理利用县外农机资源,组织调度适宜本县的各类农机装备,投入到“三夏”、“三秋”农忙季节,开展农机作业,服务打工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提高我县农机化作业水平。2.2创新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机产业化水平。巩固农机目前发展的成果,创新农民农机合作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服务机制和分配机制。大力培育农机作业、运输、经销、维修等各类农机大户,带动多元性农机市场的发展。培育农机协会、农机信息服务等中介组织,增强农机服务能力、组织能力、抵抗市场风险能力。建立和完善农机产品质量投诉和质量信息制度。适时开展对农机流通领域的打假活动。加强对农机市场的监管力度和服务力度,保护农业机械产品及零部件生产经营者、维修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2.3加快农机化技术推广,强化农机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积极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新机具,围绕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农民用机的需求,大力推广各类适用、多功能的新机具、新技术和现代农业装备。如现代化的节水灌溉设备,秸秆饲草揉丝机、打捆机,果园、大棚作业的微耕机,玉米、小麦免耕施肥播种机,玉米联合收获机等机械。充分利用现有的培训资源,开展好农民工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使受培训农民工的科技素质有所提高,自我创业和保护意识有所加强,就业、择业和创收能力有所增强。2.4开展创建平安农机活动,提高农机安全水平。以“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为契机,大力开展农机违法专项整治活动,杜绝群死群伤性事故发生。深入乡村,工作重心下沉,积极开展创建安全示范村活动。全面落实农机绿色通道规定,保障跨区作业机具合理流动,平安作业。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做好登记、挂牌、考证、检审验等项工作,确保全县无重特大农机责任事故发生。

农业现代化篇7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东港市开始推广水稻机械化技术,随着经济发展和2005年实行的农机补贴政策,农业机械化逐步发展起来。

农村劳动力不足,经济环境变化的客观原因,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几年来,东港市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地区农村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外出做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农业生产必须用机械化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同时经过土地流转,土地经营相对集中,农民用机械化的积极性非常高,近几年来,农民购买农机的热情升温。

以国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契机,鼓励农民和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自筹资金购置农业机械,提高本地农业机械化程度。2005年东港79台插秧机,水稻机收割面积6万亩,机插秧面积8万亩,均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0%。2005年以来农机补贴政策,调动了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2016年东港拖拉机14496台,其中大中型2195台,小型12301台,配套农具13000多台。收割机436台,插秧机3460台,水稻机收割面积提高到53.1万亩,机插秧面积提高到53.6万亩,机插秧和机收割面积均达到99%。农机的保有量增大有效的提高了本地农业机械化程度。

在提高装备水平基础上推广农机技术,为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保证。近几年,东港引进推广新的插秧、收@、植保、烘干、整地等全套技术和设备。技术先进,适合东港水稻生产需要,机具性能稳定,质量可靠,农民很快就能接受。农机设备的整体水平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

农业现代化篇8

关键词:转变方式 优化布局 现代农业

中图分类号:F3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245-02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改革发展进行了重点部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与传统农业相比,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二、发展现代农业,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发展现代农业,是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趋势,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当前,我国正处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时期。从强化国家经济基础和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要求看,目前我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看,我国也比以往任何时侯都更加有条件支持建设现代农业,并通过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中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实现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生产方式现代化和生产理念现代化。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要特别注意强化“五大支撑”:一是增加农业投入,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设施支撑;二是提高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支撑;三是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建设完备产业体系,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支撑;四是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支撑;五是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务者素质,强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人力资源支撑。

三、发展现代农业,要积极优化现代农业生产力布局

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是根据资源条件配置农业生产要素的重要措施,是实施全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客观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必须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通过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农产品区域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品种结构、品质结构不断优化,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优势区、主产区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但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比,农业生产力布局还不够清晰,主导产业还不够突出,支持政策还有待强化。

1.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做好种植业结构调整,认真抓好粮食生产。要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按照规模调大、效益调高、优势调强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下大气力抓好一批各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使优势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按照“稳定面积、更新品种、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思路,一手抓粮食面积的稳定,一手抓粮食品质的提高,抓好粮食生产。

2.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优势农产品。在确保粮食总产稳定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瓜菜、果品、花卉、中药材、牧草等高效作物,加快良种更新换代步伐,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和质量结构。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结合各地的资源优势,加快培植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尽快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和商品率。一是继续加大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调整力度,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基础,依靠科技进步,继续加大对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农产品;二是加快发展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工业,这是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重要途径。

3.加快农业区域布局的结构调整,发挥地域的比较优势。根据农业的自然条件、生产和发展方向,农业生产在一定区域内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地域间的差异性。因此,应根据农业生产成本中的物质成本、人力成本、土地机会成本的高低等,来判断同一产品在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以此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依据。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各个地区着手调整农业区域结构。各地应该选择最具当地优势的农产品加以重点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扬长避短,把不具竞争优势的农产品生产减少到最低安全标准,大力发展具有优势的农产品,并且扩大优势产品的出口。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推进特色农业的发展。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提高农业的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

4.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选择和培植市场空间大、后备资源丰富、经济效益高的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明确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与农户的利益关系,通过合同、协议等契约形式规定下来,使双方成为一定规模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协调衔接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使之环环相扣,形成一体化经营。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方式,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统一种植、养殖。积极推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大力推进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和经营,使土地适当向种田能手集中,加快实现农业的机械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提高农业的规模和效益。抓好合作经济组织,搭好桥梁。进一步建立完善“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龙头企业以“订单”的方式与合作社和基地农户建立巩固的产业化协作关系,实行一体化经营,大力发展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

四、发展现代农业,要积极完善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政策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靠政策。要善于抓住机遇,科学设计、精心策划一些重大政策,增强政策的连续性、协调性和针对性,不断完善现代农业发展支持保护体系。

1.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继续完善农村改革政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是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建议》要求,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长久不变。为此,要加快做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

2.加快农村要素市场建设,继续完善农产品调控政策。《建议》要求,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农村。这就对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方面要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以逐步理顺国家对农地征收为建设用地后增值收益的分配关系,使农民在更大程度上共享工业化、城镇化的成果。另一方面,要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以努力实现对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征收耕地的占补平衡和严格宅基地管理并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同时,探索建立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通过统一有形的土地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制度,实现集体闲置资产的增值。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要继续完善农产品调控政策。推动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探索建立目标价格政策。完善农产品临时收储办法,健全重要农产品储备制度。完善“菜篮子”产品应急调控预案,制定鲜活农产品调控办法。完善进出口贸易机制,保障国内市场稳定。

3.积极推进农村其他方面的各项改革,继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力度。为此,一是继续增加农业投入。推动继续加大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财政、基本建设和国债、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的比例。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切实落实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加快发展农业保险,扩大保险覆盖范围。二是继续增加农民补贴。加大“四补贴”实施力度,扩大补贴规模,增加补贴种类,提高补贴标准,完善补贴办法,推动实施农业防灾减灾和稳产增产关键技术与服务补助。三是继续完善农业补偿机制。加大粮食主产区补贴规模,强化和完善奖励政策,建立与产量直接挂钩的奖励机制。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农业现代化篇9

我们在对农业现代化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农业现代化的定义。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所谓传统农业是指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所谓现代农业是指:与传统农业相对应,是以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农业。现代科技的应用,使农业的内涵、结构、体系等方面发生巨大变化,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农业成为技术密集型产业,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农业逐步成为可控性行业,材料、能源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生产领域不断扩展,与其他行业相互融合。现代农业彻底改变了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方式,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的大生产,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①。由此可见,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现代化,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具有现代素质的农业劳动力,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手段,生产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高质量的农产品。所谓具有现代素质的农业劳动力,是指能够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手段的农业劳动力;所谓现代农业生产手段,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农业生产工具。不难看出,农业现代化包括4要素:农业生产手段、农业劳动力、农业产出能力和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其中,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根本标志,农业劳动力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农业产出能力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是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笔者紧紧围绕着农业现代化的定义,以农业生产手段、农业劳动力、农业产出能力和农业生产条件4要素为一级系统,在每个一级系统中又分别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共16种指数作为二级子系统,由此构建了一套理论指标体系。然后,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和统计数据的可得性,建立了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三、评价方法

在研究中,笔者按照“三位一体”思想的三层含义:即评价目的和被评价事物都是评价者本身(或管理者)所确定的,二者之间具有一致性;评价方法的选取要与评价者的目的相一致,能充分体现评价者本身的目的和愿望;评价方法的特点要与被评价事物的特点相吻合。经过充分讨论和分析,笔者提出了“专家咨询约束条件下的最大方差赋权法”,建立中国农业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约束条件下的最大方差赋权法”,是一种多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其最重要的是如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该方法运用专家咨询约束条件下的最大方差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能充分利用数据的信息量,最大限度地限制人为因素。针对本研究的特点,笔者的具体做法是:首先确定第三级指标的权重,然后再确定第二级指标的权重,最后确定第一级指标的权重。由于这是一种后加权的方法,即在数据采集之前,权数尚未确定,因此,不会由于各个地区提供数据时产生人为偏向。在方法确定后,笔者还编制了权数的数值算法,并严格论证了关于算法中的几个理论问题,如关于梯度τ的指向权数解的存在性和稳健性等。

四、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实证分析

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和清楚起见,笔者按惯例将我国分成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发展带。东部地区指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和海南11个省市;中部地区指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区;西部地区指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区。

(一)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监测结果笔者利用所建立的中国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1998~2001年4年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行了测算,具体结果见表2。表2中的数据均为指数,即为该指标相对于目标值的实现程度,其中,目标值设为100。

(二)全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分析与评价从全国来看,农业现代化指数呈逐年递增的态势,1998年为29•18%,1999年为29•99%,2000年为30•36%,2001年为31•37%,但进程比较缓慢。如果把标准值所确定的界限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门槛的话,目前就全国而言,我国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上才走了不足1/3,指数最低的省份,才走了不到1/5的路程。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但也应该看到,农业现代化指数排在前列的上海和北京,已经走完了近2/3的路程,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探索出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从构成农业现代化指数的4要素来看,造成农业现代化指数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手段和农业产出能力低下。下面分别来考察4个一级指数。

1•农业生产手段农业生产手段是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2001年农业生产手段指数为20•36%,离目标值还相差甚远,刚完成了1/5的路程,明显低于其他几个构成指数。但是,将1998~2001年的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全国农业生产手段指数逐年提高,1998年为15•12%,1999年为16•94%,2000年为18•86%,2001年为20•36%,每年都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由此可见,我国的农业生产手段正在稳步提高。为了找出我国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程度不高的原因,我们不妨看一下构成农业生产手段指数的6个二级系统的指数取值。6个分项指数的测算值都不高,其中又以农业科技化水平和农业电气化水平为最低,2001年目标值的实现程度仅为5•41%和6•99%;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实现程度也仅为20•66%;此外,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水利化水平和农业良种化水平的测算结果分别为30•29%、42•57%和37•98%,其实现程度均未过半。因此,要提高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程度,还得要全面提高农业的6化水平,尤其应注重对农业的科技投入。

2•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指数是农业现代化4要素中取值最高的一个,2001年已达到64•44%,接近完成了2/3的路程。从构成农业劳动力指数的2个二级系统来看,农业劳动力素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提高,但每年提高的幅度都不足1个百分点。非农劳动者比重指数1998~2000年提高较慢,每年不足1个百分点,但2001年比年提高了2个多百分点。

3•农业产出能力农业产出能力也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个较大障碍,离目标值还有4/5的路程要走。农业产出能力的地区间差异比较大,最高的省是最低省的近6倍。笔者经比较发现,农业产出能力高的省市,其农业现代化指数就比较高,说明农业产出能力与农业现代化具有较强的相关性。1998~2001年,我国农业产出能力指数提高不大,基本稳定在21%左右。从分省市的数据看,1998年和1999年实现程度超过50%的省市,只有北京和上海,2000~2001年也仅增加了一个天津,绝大部分省市离目标值还很遥远。从构成农业产出能力的4个因素看,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收入距目标值的实现程度还不足1/3,劳均农业产出和农业供养能力的实现程度均不足1/5。由指标的定义可以看出,农业劳动生产率、劳均农业产出和农业供养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就是农业人口比重和农业劳动者占就业人口比重过高。因此,要提高农业产出能力,还要从加快城镇化步伐和提高农民收入入手。

4•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条件指数在农业现代化4个构成指数中排位第二,2001年为52•83%,距目标值的距离刚刚过半。从农业生产条件指数4年的变化情况看,1998~2000年全国的农业生产条件指数逐年下降,2001年又有所回升。从构成农业生产条件指数的4个二级指数来看,市场环境的平均水平比较好,大部分省市的指数实现程度在50%以上,而且地区间差异不大,最好的是浙江,市场环境指数为85•12%,与最低的省相差不到1倍;资源环境指数除内蒙古、吉林、黑龙江、江西、湖北和上海外,其余省份的实现度均未超过50%;农作物生长环境指数的实现度超过50%的有18个省市。

(三)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地区比较由于我国各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有内陆盆地、沿海平原、山地、绿洲、丘陵、海涂等,不同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及经济发展条件相差很大,沿海地区已开始步入现代化的门槛,而内陆却仍然有不少地区甚至在为温饱而奋斗。因此,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发展很不平衡。1•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地区差异明显分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测算结果显示,2001年东部地区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已完成45•2%,比1998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完成了30•2%,比1998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才完成了25•0%,比1998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我们看到,即使是经济最发达的东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也没有过半,但其发展速度还是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东、中、西部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2•农业现代化分项指标实现程度的地区比较在构成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4个一级系统中,1998~2001年的测算结果无一例外地得出东、中、西部呈递减的结论。

(1)农业生产手段指数的地区比较从图2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手段差距明显,中部与西部的差距小于东部与中部的差距,并且,2001年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明显拉大,而中部与西部的差距略有缩小。从农业生产手段分项指标的地区比较可以看出,造成农业生产手段指数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电气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两个方面,即东部地区的电气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2)农业劳动力指数的地区比较农业劳动力指数的地区差距相对来说不是很大。东部地区的实现程度在70%左右,中部地区的实现程度在60%左右,西部地区的实现程度在50%左右,三个地区依次相差10%。从构成农业劳动力指数的分项指标来分析,造成农业劳动力指数地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非农业劳动者比重,东部地区的非农业劳动者比重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3)农业产出能力的地区比较在农业产出能力方面,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明显,而且到2001年这一差距还略有扩大,其原因是2001年东部地区的产出能力指数略有提高,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却基本没有变化。从构成农业产出能力指数的分项指标来看,除农民收入(从农业得到的收入)的地区差异不是很明显外,劳均农业产出、农业供养能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距都非常大,而且这种差异表现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明显,而中部与西部地区的差距并不是很大,说明东部地区在农业产出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4)农业生产条件的地区比较在构成农业现代化指数的4个一级系统中,农业生产条件指数的地区差距最小。但从时间上来看,3个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指数均呈下降或波动趋势。这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从农业生产条件指数的分项指标来看,东部地区在市场环境方面比中部和西部地区具有优势;在资源环境方面,中部地区要好于东部和西部地区;在生态环境方面,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齐头并进,中部地区略显逊色。由此可见,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对资源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五、中外农业发展比较

对不同国家的农业发展做比较的难度很大,将中国农业发展与发达国家进行横向比较更困难。一是因为中国统计数据初始记录较晚,数据的可比性不高;二是因为不同国家现代农业处于不同阶段,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在研究中,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对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一些具有可比性的指标进行测算和比较,并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对中外农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国际比较。我们选择了中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诸国进行比较。具有可比性的数据,主要集中在农产品产量和人口数量方面,因此,笔者根据农业人口,测算了农业人均产出指数和人均主要农产品产量。农业人均产出指数是根据主要农产品产量按照农业人口平均后测算的指数,它表示一个国家的劳均产出能力。数据显示,中国的农业人均产出指数仅为1•8%,而加拿大已达到了60•8%,美国达到了50•3%,澳大利亚达到了49•4%,新西兰和法国也分别达到了44•4%和41•8%,德国、英国和意大利分别为30•3%、29•8%和20•4%,日本和韩国分别为11•5和6•3%,其间的差距是不言而喻的。通过分析对比可以看出,农业发达的国家,或发达国家的农业,要么是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有自己的特色农业;要么是在农业的很多方面发展比较均衡。只有这样,农业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发达产业。

六、对策建议

在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及其构成要素进行监测、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其薄弱环节,笔者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加强农业科技投入,促进农业生产手段的现代化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解决庞大人口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同落后的农业生产力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为此,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兴农贡献率。实行对农业科技扶持和保护的政策,努力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2•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科技人员比重。加强农业职业和文化培训,大幅度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业劳动者中科技人员的比重。3•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扩散与传播,通过多种途径将先进的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尽快地推广应用,用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4•大力发展农用工业。积极应用现代工业成果和工程技术措施,改善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电气化水平,使农业生产走向高层次的良性发展轨道。

(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产出能力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在稳定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明晰产权;在规模、平等与效益的均衡点上建立起合理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建立规模效益型农业经济,提高劳均农业产出和供养能力,形成农业现代化的经营基础。2•发挥政府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逐步建立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各级政府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搞好规划,加强引导;二是搞好调查研究,制定政策措施;三是搞好服务。3•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的思路,必须采取有效可行的综合性措施,确保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能单打一地搞粮食,要发展多种经营,调整一、二、三次产业之间的结构。(2)发展农业和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3)坚持中央按保护价收购农民的余粮,实行优质优价的政策。(4)对减轻农民负担要采取治本之策,精减农村基层机构和人员,把事权和人权统一起来,逐步全面推开费改税制度。

(三)努力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条件1•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抓好“六大体系”建设,即信息体系、市场体系、质量标准体系、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政策法规体系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这些方面是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亟需加强和完善的薄弱环节,必须下大力气做好。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提高防洪和排涝能力;合理开发和调配水资源。加强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大力推行生态农业,把发展生产、建设环境、培植资源结合起来,彻底与掠夺性经营思想和经营方式决裂,实现农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篇10

1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1.1现代装备武装农业。以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生产投入要寨,发展资本密集型、劳动节约型的现代农业。农业生产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发展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变。

1.2现代科技提升农业。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

1.3市场手段经营农业。依据市场化原则,健全“统分”结合的互动协调发展机制,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条龙综合经营。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1.4社会化服务保障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农业发展由注重农业的一产向促进农业的一产、二产、三产协调发展转变。

1.5高素质人员从事农业。需要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具备现代化水平的知识和技能,懂管理会经营。

1.6农业生产产业化。通过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1.7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坚持生态良性循环和高品质发展,维持一个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不滥用自然资源,兼顾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农业生产资源持续利用。

2目前农业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安徽的情况说明)

2.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实现农业机械化大生产不相适应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大机械生产。鉴于中国农田的分散性及以家庭为单位的使用权,很难实行大机械生产。实现机械化大生产的困难在于:农村人多地少,改变现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大农庄后,无地农民如何安置,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后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哪里去?城市?似乎鸿沟重重。不管是制度上,还是现有城乡二元的结构上,乃至城市的承受力(软件:就业安置、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双方的心理观念上;硬件:基础建设,住房,医疗等供给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尽管,国家在努力城市化,但毕竟农村人口基数太大,并且这还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问题,更是需要一系列保障措施配套,若不能有效解决无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城市化就失去了意义。

2.2城市化程度滞后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长按2003年安徽省从业人员总数3544.9万人计算,不考虑新增加的劳动力,要使全省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例达到3O%,则第一产业劳动力要减少到1063.5万人。而安徽省目前农业从业人员为1860.6万人,即安徽省近年要从农业中转移剩余劳动力约800万人。目前普遍的说法是中国农村大约有三分之一以上劳动力是剩余的,绝对数大约有1.5亿到2亿,这些剩余劳动力是农业二、三产业所无法消化的,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困难其实就是中国城市化的困难。因为解决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安排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即便大农场模式中农民可以以股东身份参与解决一部分农民的出路,但现实是基数的过于庞大决定了不可能吸收大部分农民参与其中,若大量参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经济效益则无从体现,也就失去了现代化存在的意义,无非就是新瓶装旧酒的大锅饭1。

2.3农业基础薄弱限制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保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条件还不稳定,农业生产的抗灾、防灾能力相对不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仅以安徽省水利设施为例。安徽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大都是2O世纪70年代留下来的,标准低,年久失修,设施不配套。到2007年底,全省共有水库4797座,其中病险水库占到三分之一,现有水利设施已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正常需要,旱涝保收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61.8%,机电灌溉面积仅占70.9%。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表明,2006年末,安徽省还有1.7%的村没有灌溉水源,仅有29.4%的村有排灌站,30.5%的村有机电井,粮食生产受制于自然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近五年,安徽省农作物受灾面积平均为2200千公顷,占常用耕地面积的52.6%。由此暴露出农田水利设施水平不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弱的矛盾,这是造成主要农作物单产水平较低,农民种植效益不高的重要原因。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迫在眉睫。

2.4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制约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形成成片规模,由于地块划分过小,即使几亩土地也要涉及很多农户,对于农民来说,耕地首先是“生存资料”,惜土意识越来越强(租金越来越高)。这种小规模分散生产,在发展现代农业中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施,更不利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增加了发展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难度。受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的制约,农民只能在有限的土地上实行集约经营,着重提高土地生产率。由于分散经营,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不具优势,从土地流转看,农民普遍不愿出让土地,存在维持现状的心态,认为土地是自己的命根子,是生存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相当部分农户虽长期在外务工经商,但仍不愿放弃土地。安徽省农普资料显示,全省农户租出、包出过耕地的户62.6万户,占总户数的5_3%;租入、包入、转入过耕地的户101.8万户,占总户数的8.6%。

2.5劳动力素质低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不相适应现有的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乏科技的意识,熟练劳动力较少,管理人员更是奇缺。随着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农业增产增收越来越多地依靠知识、技术、信息和资本集约的结合,与劳动力素质的相关程度越发显著。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目前全省农村从业人员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2.6%:初中文化程度占52.8%;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4.6%。由于农业劳动者文化知识的贫乏,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吸收。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低,粗放的耕作方式和打工形式,与现代农业生产模式的实施,以及农业科技的推广运用不相适应。农村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另外,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农村土地比较收益率的降低,农村劳动力供求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据调查显示,青壮年农民特别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壮年农民大多外出务工,不愿从事种粮、养猪等传统的农业生产,而留在农业一线的大多为中老年和妇女以及数目庞大的留守儿童。农民整体素质下降,导致大部分田间管理粗放。2006年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安徽农村住户外出从业人员1119.1万人,其中男性劳动力占比达62.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76.9%,其中到省外868.9万人。强壮年劳动力过度向城市和发达地区流动,与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又形成了新的矛盾。这种状况延续下去,不仅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不到保障,农村社会发展也受到影响。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3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对策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在逐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方针政策:①必须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施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②必须以科技进步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动力。③必须兼顾土地生产率目标和劳动生产率目标。④必须突破就农业论农业的局限性。⑤必须以农民投入为主体,坚持国家投入与农户投入相结合。⑥要以加强基础建设和产业化组织建设为条件。⑦必须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⑧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根据以上原则,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

3.1推进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业机械化的主要任务和主攻方向是:①要把主要农产品生产过程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②对农业机械化进行结构调整。③因地制宜,有重点地推进地区农业机械化。④大力促进农机技术进步,开发适应我国现阶段土地结构条件的农机具。⑤建立与农业机械化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

3.2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一是从全局出发对农村水系管网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继续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逐步从根本上治理江湖水患,扭转洪涝、旱灾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严重威胁的被动局面:加大推进农业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和中低产田改造等建设;抓好农村水毁工程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建立以高科技为基础的气象监测网,形成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防灾减灾和农业气候综合利用的气象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二是加快生态环境工程建设,封山植树、退耕还林,实施综合治理。三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形成国道、省道相配套的农村公路网;同时加强农村电网建设,加快发展小水电,搞好农电管理,提高农用电水平。此外,还要加强信息化服务建设,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3.3创新农业发展理念,健全符合农村实际的土地流转体系。目前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初级阶段,仅靠过去传统农业的简单外延性增加,是难以实现这样的历史性转变的。根据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品质、效益和竞争力。美国、丹麦、荷兰等国外成功经验表明,规模化、大户型生产效益凸显。我国现有的家庭联产承包单户生产已不适应区域化、大物流、大发展的生产需要。现阶段在做好节约耕地、保护耕地的同时,要按照《土地管理法》要求,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针对小生产和大市场的不适应,劳动力、科技、土地等生产要素利用不充分等矛盾,创造条件,逐步加快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当前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较多,客观上具备了流转的基础,另一方面不少地方已经成功地进行了土地流转,实践上有成功的典型经验。因此,要尽快出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鼓励农民可以采取土地入股、反租倒包、土地置换、对外招租等多种形式,有重点的培育和辅助部分发展基础较好的农户扩大经营规模,培育种养殖大户,促进规模经营。选择合理适当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分散经营模式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瓶颈”,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我国曾经实施的集体所有集中经营的既有模式已被实践否定,土地私有集中经营又为国策所不许,因此『必须创新农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发挥民营和集中经营的双重优势,公有、民营、集中经营应该成为中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路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选择不仅要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且要满足各方的利益要求,应允许多种类型的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并存。如果当地农产品市场体系比较完善,农民市场意识较强,则可以考虑选择专业批发市场+农户型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如果当地生产的专业性较强,又有一定的企业作为依托,则可选择公司+农户型的产业化组织形式。总之,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的选择要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及差异,避免雷同。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范化管理和建设,引导和支持农民积极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专业流通中介组织,建设现代信息、物流网络。主动参与区域的分工与合作,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积极申办各类农产品交易会,使之成为开拓农产品市场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

3.4创新农业增长方式,加快构建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科技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核心,要把提高科技兴农放到发展现代农业的突出位置,增强广大农民科技兴农意识。安徽人口多,耕地不足,开辟农业发展的广阔前景,关键在于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改造传统农业,构建农业技术创新、转移、应用与服务平台,完善农业科技体系,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为此,要广辟资金来源,大幅度增加农村科技投入。支持农业基础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的研发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尤其要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引进和推广,全面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竞争力,建立农业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技术体系。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推广和转化,以及科技入户工程步伐,使农户能够了解、掌握更多的农业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提高农户科学种、养能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3.5农村教育投资应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要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结合农村教育资源状况,调整城乡教育结构布局,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农民培训资金支持力度,建立各级财政投入机制,逐步把农民培训纳入公共财政投入范畴,通过组织实施主体培训,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