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信息化十篇

时间:2023-04-11 03:31:48

农业企业信息化

农业企业信息化篇1

关键词:企业 农业 信息化

农民做为弱势群体,在与外界各个主体沟通过程中,农民由于获取信息能力弱,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这将会给农民为代表的低收入者带来损失。[1][2][3]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农民信息利用程度成为目前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农村发展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农业信息化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由于信息及知识越来越成为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生产活动,培育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促进农业发展,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对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1.1融入性

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融为一体,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

1.2效益性

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帮助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大幅度减少农业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农民充分利用得到的技术和信息提高农业生产率,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减少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

1.3引导性

信息科技类企业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信息引导,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的改善,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竞争力增强,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稿)、《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基本要求,《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提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内容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农业服务信息化五个方面。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农村发展建设,为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的应用而服务。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应围绕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和农业服务信息化四个方面内容。

2.1服务于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侧重点为:种植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设施农业、园艺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养殖业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信息技术应用逐步扩大。

①服务于种植业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种植业信息化的宗旨为推进现代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发展精准农业;实现设施园艺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集约化。将现代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射频识别系统等)在大田种植生产的应用,建设农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土壤墒情气象监控系统、智能灌溉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作物长势监控系统、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控系统等大田种植信息系统。将现代信息技术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建设温室环境监控系统、植物生长管理系统、产品分级系统、自动收获采摘系统等设施园艺信息系统。

②服务于养殖业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养殖业信息化的宗旨为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实现集约养殖场健康养殖的智能化管理。将现代信息技术在养殖业生产的应用,建设设施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联合选育网络辅助决策系统、饲料配方辅助决策系统、动物健康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和动物疫病诊断与预警辅助决策系统等;建设推进船舶自动识别(AIS)、捕捞作业系统、船舶自动导航系统和渔船管理系统。

2.2服务于农业经营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经营信息化建设侧重点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

①服务于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企业信息化的宗旨为提高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营销、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将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应用,推进农业企业使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业务流程重组BPR等管理信息系统,引导国有农场使用地理信息系统。

②服务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的宗旨为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员管理、财务管理、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及成员培训管理,为合作社提供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农资市场价格和质量信息,实现生产在社、营销在网、业务交流、资源共享。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能力,降低运营成本,促进农民增收。将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的应用,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管理平台。

③服务于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的宗旨为减少交易中间环节,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将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建设粮、棉、油、禽、肉、蛋、水产、蔬菜、花卉、茶叶等重点农产品在物流配送、市场、管理、交易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

④服务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的宗旨为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配送物流,完善农业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生产、流通、交易、竞价、网上超市等服务。

2.3服务于农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侧重点为:农业资源管理、农业应急指挥、农业行业管理、农业综合执法等基本信息系统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①服务于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宗旨为加强对耕地土壤质量、肥料肥效、农田土壤墒情等内容的监测;实现对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资源、植被长势、生产力、工程效益、草原利用、草原火灾、鼠虫灾害、生态环境状况等全方位的监测;养殖水面面积、养殖结构、水面质量进行监测。服务于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②服务于农业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的宗旨为及时掌握农业重大自然灾害、草原火灾、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渔业船舶水上安全、农业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等农业突发事件信息,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农业公共事件的能力,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对农业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建设农业应急指挥信息系统。

③服务于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宗旨为对农业各行业进行动态监测、趋势预测,提高农业主管部门在生产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指挥调度、上下协同、信息反馈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建设农情(包括农、牧、渔、垦、机)管理信息化、农村集体资源管理信息化和农产品加工业监测分析和预警服务平台。

④服务于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化建设的宗旨为完善农药、种子、饲料、兽药等经营许可证审批流程,实现行政许可审批信息化,提高审批效率。实现信息报送、投诉举报受理、监管工作记录、案件督察督办、档案管理等功能。建设和完善行政许可审批信息管理系统,重点重点建设化肥、农药、种子、饲料、兽药等行业的执法信息管理系统。

⑤服务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的宗旨为实现监测数据即时采集、加密上传、智能分析、质量安全状况分类查询、直观表达、风险分析和监测预警。建设覆盖部省两级行政管理部门、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和固定风险监测点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

2.4服务于农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宗旨为广大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用户提供政策、科技、市场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服务。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侧重点为:部、省、地市、县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设。

综上所述,信息科技类企业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应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融为一体,帮助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大幅度减少农业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根据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为依托,从农业信息服务需求入手,围绕农业信息规范化采集、智能化处理和精准化服务,开展了的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力求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目前服务的重点为:创建三维模型农情信息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建立具有自学习能力的作物生产测报智能建模方法,提高了测报的准确率;研发主动性推送信息服务系统、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农产品价格信息预测分析系统等软件,探索建立多级网络型、普适终端自助型农业信息服务新模式,实现了基层信息个性化、协同式精准服务。

参考文献:

[1]熊尚鹏.关于农业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8.

[2]刘金爱.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情报,2009.

农业企业信息化篇2

关键词:农业企业 财务管理 信息化

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农业企业能够将互联网技术与会计有机结合起来,把原本由人工完成的数据收集、记账等功能进行替换,从而完成对整个企业财务数据的归纳、组合以及预测。作为会计电算化进展的必然突破,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优势有,它能够将企业各机构、运作过程中收入、成本、预算等各种资料以网络技术为载体进行统一操作,并通过对农业企业进行预测、分析、管理和控制实现财务管理的网络化。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在给人们带来财务管理便捷化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不便和安全隐患。笔者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农业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的特点做一些思考。

一、高度自动化

财务管理部门与企业内部的其他业务部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财务核算的基本数据一般由企业的其他业务部门提供,比如原材料的购买等数据信息由后勤采购部门提供,生产过程的基本数据由生产部门以及设备部门提供,有关固定资产的基本数据由管理设备的部门提供,销售业绩的基本数据由销售部门提供。处理财务信息应当通过填制各种凭证、登记账簿等相关过程。在以往的会计核算过程中,基本数据以及记账凭证必须由人工进行收集,然后将其输入原始凭证之中。这个过程所要花费的时间相当之长,也需要多个会计人员进行操作,极大地浪费了人力。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利用网络技术,把原本由人工完成的数据收集、记账等功能进行替换,从而完成对整个企业财务数据的归纳、组合以及预测,既极大地缩小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农业企业的成本,也极大地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农业企业的工作效率。

二、管理预测能力很强

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广和普及,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之内并获取充分的商业信息,能够将数据共享,资源共享,不仅如此,企业还能在第一时间内将信息进行反馈披露。由于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推广减小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大量时间,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因而,企业的会计核算将呈现出向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方面发展的趋势。财务部门与企业的其他部门联系的更加紧密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预测能力,从而进行决策和控制功能。因此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推广将有利于农业企业主管部门的相关决策,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更全面的信息披露

在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中,财务信息使用者会让企业财务部门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现状以及经营业绩的财务信息,不管会计信息是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利的,或者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农业企业财务部门都应当对其披露。这些举措能够让公众对企业会计状况进行全方位的认识。然而基于有限篇幅的限制,会计报表不能准确反映非数量化信息,更不能准确反映会计报表数字处理等方面的相关数据。与之截然相反的是,通过在线数据库的使用,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能够把企业会计及非会计信息予以包含在内,还可以通过网上报告的形式,对会计报表及附近的信息予以扩大容量。农业企业内外的信息需求者能够采用在线访问的形式及时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计算机网络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这是由于计算机网络为信息的供给者与需求者提供了一个桥梁。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具体运作过程中,需求者能够根据具体需求获得会计信息,也能够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入的处理。

四、能够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步处理

在单个电脑工作的情形之下,农业企业会计部门通常来选择固定的某些电脑来做好某项工作,从而使得这些电脑所承担的工作任务较为繁重。然而,随着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应用,某项较为复杂的工作能够被分割为若干线程,每个线程由网络上不同的电脑共同来处理。比如,对于那些凭证录入耗费人力的公司来说,应该按照一致的格式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同时进行凭证录入,财务管理系统的网络版可以将其自动存进网络文件服务器。在多个电脑上进行录入,在一个服务器上进行储存,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及时录入凭证,而且还能确保进行统一储存数据,最终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单个电脑所产生的数据冗余。

不管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有何种优势以及何种特点,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对农业企业信息化财务管理管理水平的高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最终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具体运作中,除了网络系统自身能否适合企业的发展需要之外,最主要的还是要取决于既懂计算机网络,又了解财会运作的高技术人才的加入。具体而言,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要求会计人员应当具备过硬的网络技术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能力。由于很多财务人员队伍的专业知识欠缺、水平较低,还不能符合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运行的要求。所以说,加大对农业企业会计人员队伍的培养力度,提升其综合素质,是摆在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潘卫清.企业会计准则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2年

农业企业信息化篇3

农业企业主动、自愿的披露社会责任负面信息于社会、于企业都是十分必要的。(一)社会必要性:有利于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保护相关群体的利益首先,农业企业社会责任负面信息披露,有利于政府发挥宏观调控职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企业向社会提高的产品事关所有百姓的生命安全。因此,政府必须对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以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为了有效履行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政府需要农业企业的真实社会责任信息。只有农业企业真实的进行信息披露,尤其是负面信息的披露,才能使政府职能部门制订出有效的调控措施,收到预期的调控效果。如在环境保护的责任方面,农业企业只有提供真实的环境污染数据,政府有关部门了解环境污染的整体情况,才能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采取相关措施,进行环境保护,提高整个社会的环境质量。其次,农业企业社会责任负面信息披露有利于保护相关群体的利益。农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对消费者、股东、员工、投资者等产生各种影响,它们之间难免发挥利益冲突。为了更好地保护各相关群体的利益,就需要强制企业进行社会责任的负面信息披露,让政府了解企业对相关群体利益伤害的真实情况,以便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相关群体的利益。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例,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就迫切需要通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手段,定期由农业企业反映自己在产品生产和销售服务方面对消费者的责任情况,政府据此来决定是否要相关企业进行停业整顿或是强行关闭等。(二)有利于农业企业发现不足,密切企业与外界的关系首先,进行社会责任负面信息披露,有助于帮助农业企业全面的认识自身,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农业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主动进行信息披露,并把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编制成报告,尤其是负面信息的编制,有利于企业审视自己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使企业认清自身的不足,从而根据存在的问题和社会责任发展战略,调整企业在市场上的定位,积极创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其次,农业企业社会责任负面信息的披露有利于取得外界的认可和谅解,从而密切企业与外界的关系。企业进行社会责任负面信息披露,虽然像外界表明企业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可能会损害企业的形象。但是,在信息传播渠道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信息靠欺瞒是很难有效的,三鹿集团的破产就说明了这么一个道理。于是,主动的、坦诚的披露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积极地与外界沟通,就成了企业克摆脱危机,重塑形象的有效选择。

农业企业社会责任负面信息披露缺失的原因

(一)农业企业内部原因1.本质原因:农业企业逐利的本性使然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逐利是企业的根本属性。因此,农业企业是否进行社会责任负面信息的披露,首先会考虑成本和收益的问题。就成本而言,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形成本两部分。显性成本主要是指会计成本,比如企业进行负面信息披露所要花费的调查成本、打印成本、成本等;隐性成本则是由于社会责任负面信息披露可能给企业竞争带来的不利影响。由于农业企业与人们的生活和安全息息相关,其负面信息披露的成本或者代价往往事先难以估计。如百年老字号南京冠生园就是由于媒体披露了其在生产中存在的负面信息导致企业破产的。正是由于负面信息的披露可能会使消费者对企业丧失信心,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和产品销量,从而减少收入,给企业带来财务损失。大部分农业企业出于追逐利益、稳定股价等目的往往不愿意主动披露负面信息。2.具体原因:农业企业的一般特征所决定首先,农业企业的社会责任状况并不能由企业完全掌控。农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有较强的依赖性,自然条件的不同会造成农业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在数量、品质等方面的差别,从而最终影响产品的质量。可见农业企业社会责任状况不仅受到企业自身的影响,还受到不可控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存在客观困难。其次,农业企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当前我国大部分农业企业规模小、效益低,而且农业生产过程周期较长,受自然条件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较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和竞争压力较大。在这种环境下,行业里的任何一个企业都很难有勇气自揭其短,这也是食品生产行业存在众多“潜规则”的原因所在。另一方面,在许多农业企业甚至包括上市的农业企业都存在“一股独大”的现象。股权的高度集中改变了委托理论中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关系,控股股东缺乏对外报告真实财务信息的动机,尤其是对企业经营中的负面信息,避重就轻,能不披露就不披露。(二)农业企业外部因素的影响1.传统农耕文化和“中庸”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制约着企业的自愿信息披露。[14]任何一种经济制度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文化价值奠定了经济主体基本的行为方式。中国传统的农耕文化和“中庸”思想,难以为农业企业主动进行社会责任负面信息披露提供思想基础。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是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使人们具有明显的小农意识,使大多数人都具有小富即安、个人主义、爱占小便宜、缺乏合作精神、缺乏契约精神等特征。许多农业企业地处偏远的农村,企业主和员工很多都来自于农村,他们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缺乏契约精神。而企业社会责任体现的是一种契约关系,是企业对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契约,这种契约关系是农业企业主动披露社会责任负面信息所必需的人文基础,这恰恰是农耕文化所缺乏的。此外,儒家文化中强调的“中庸之道”“明哲保身”等功利思想与现代市场经济理念格格不入。在这种功利思想的熏陶下,企业缺乏诚信,投机心理强,往往追求短期利益。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也表现出极强的功利性,往往披露对企业有利的信息,对于负面信息隐讳不言,甚至编制虚假信息,欺骗各利益相关者。2.相关法律法规不规范,监管体系乏力首先,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起步较晚,相关法律不完善,执行不到位。虽然《劳动合同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证券法》《公司法》《会计法》以及证监会等主管部门的部门规章都涉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但上述法律法规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有些还存在各种漏洞,如对于负面信息并没有明确界定、对未准确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情况缺乏明确的处罚条文等。在法律的执行过程中,又经常存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现象,使企业的违法成本低。其次,监管体系乏力。一是政府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很多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税收和GDP,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对农业企业存在的用工、污染环境、食品卫生等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处罚力度较小。例如深交所对企业信息披露违规的情况一般只给予行政处分,只有在严重违规和违法时,才由交易所提请证监会立案稽查。三是由于农业企业的员工就业能力较差、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真实情况又难于识别等原因,导致农业企业最核心的利益相关者员工和消费者维权意识差,维权成本高。3.缺少统一的社会责任负面信息披露规范缺乏统一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规范是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负面信息披露缺失的重要原因。社会责任报告标准和规范的缺失,使得企业究竟要承担哪些社会责任,哪些信息属于负面社会责任信息,应该进行披露,并不十分清楚。在深交所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上交所的《关于加强承担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工作通知》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四个规范文件中,存在着不同的规范对社会责任报告的内容和结构有不同的规定、不同的规范适用的对象不同、不同的规范对企业披露社会责任报告要求的强制性不同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负面信息的披露更多地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的主观意愿。

推动农业企业社会责任负面信息披露的对策

农业企业信息化篇4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模式;目标

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还没有建立起利用农产品供求信息指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的信息系统。许多农产品生产出来后,由于信息不畅,产生滞销,造成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巨大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化系统,利用信息资源整合其他农业生产要素,以提高农业生产及流通领域的生产效率。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模式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用信息技术来装备农业,用信息资源来支持和服务农业,以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交易成本,最终达到用农业信息化来带动农业现代化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一)政府提供农业信息的模式

政府可通过其网站开辟专栏提供当地和全国乃至全球的农业信息;通过电视定期播放农业方面的科技节目;免费分发农业科技书刊及定期开办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班,等等。这需要政府建立多层次和多渠道的信息资源提供系统。并且政府需要农业科技专家来培训大量专业信息采集和人员。在农业信息搜集方面,政府不仅要充分搜集本地的农业相关信息,而且还要搜集和整理全国乃至全球的农业基本信息。因此,政府农业信息的社会化应是我国农业信息化的主要方式。

(二)企业提供农业信息的模式

由信息企业提供的农业信息产品具有私人产品特性,这些信息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特点,通过市场交换才能更有效率,而这些农业信息提供企业通过信息的市场化获得利润就成为必然。这包括信息企业经销采编软件、农村财务软件及专家智能软件。另外,企业还通过制作网站来提供专门化的农业信息。同时,在农产品市场上,农产品初级生产和深加工环节都需要一大批农业信息化企业,这些企业运作的是垄断性商业信息,包括技术机密信息、市场客户信息、财务信息、劳资信息及生产、交易等各环节的信息,这些信息都为农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起重要作用。

二、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农业信息化建设要以信息化来提高设施装备水平,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科技推广,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形成,以信息化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以信息化培养新型农民,使其达到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信息化的需要。

(一)农业信息化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要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必须从我国农村和农业的现状出发,使其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能解决小规模家庭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整合农业信息资源,研究有效的信息资源利用及开发形式和实施战略,解决好农村信息服务滞后问题,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第二,围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问题,遵循市场经济和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规律,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投资政策,以农业信息需求为导向,以农业信息服务为目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农业信息网络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三,合理制定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农业信息化发展方向,完善农业信息化建设配套体系,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承担农业信息化的主体角色。

(二)健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项目,在信息化发展初期,如果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持,只靠服务所得很难维持。首先,可从国家对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支农等资金中适当安排一定份额,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关部门的发展基金,也要向农业信息化项目倾斜。其次,国家应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健全多元投入机制、融资渠道。积极主动联合信息产业、通信管理等相关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多渠道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资金投入为主体,高校、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协会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再次,放宽信息产业的进入条件,加速信息部门的改革,降低农业信息网络的经营和使用成本。同时,各运营企业要大力开发适合农村需要、贴近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新业务,不断满足农村不同层次对信息通信和网络的需要。最后,应借鉴国外信息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和保障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金融政策上,银行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实行优先贷款、贴息或低息贷款政策,建立农业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创新风险基金。在税收政策上,对信息化建设项目所用进口物资的征税给予优惠;对自主开发、产业化条件成熟、市场广阔及技术领先、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采取减让或返还税收政策。在产业政策上,对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项目,给予政策支持。在技术政策上,把农业信息技术领域的重大研究和技术攻关项目纳入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规划中,并给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的政策扶持。

(三)实施农业信息化人才战略

要强化农业信息化培训,农业及有关部门应建立规范可行的培训制度,结合实际编写通俗易懂的信息化培训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在农村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以适应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采用脱产与在职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发展农业信息教育。不仅要加大对从事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的高校、研究所的投入,建立一批信息技术开发基地,而且要重视农业信息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再教育。完善农业信息化人才管理机制:一方面,加大对现行体制的改革力度,建立人才流动机制、竞争机制、利益分享机制、风险吸纳和分担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使用与流动。另一方面,通过住房、薪酬、职务等条件吸引一批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信息科技人才从事信息工作,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信息专家队伍,使其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四)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利用应遵循自主创新与比较借鉴的原则

要加快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利用。重点解决农业的精准施肥、节水灌溉、良种推荐、病虫害防治、栽培管理及各种适时的单项实用农业技术的普及。利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各种新技术与农业生态技术集成,把农民需要的政策、科技、市场等信息,通过各种途径送到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民手中,真正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性改造,搞好农业基础技术、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的研发利用。围绕增强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引导和推动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将科技创新优势、产品技术优势、市场营销优势与经营管理优势及企业家的社会资源优势等有效整合,是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理想模式。要扩大与国内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扩大农业信息产业的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吸引高科技人才。同时,还应推进各省间的技术交流。通过与国内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农业信息化应用理论研究和制度化建设、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提高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在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要结合各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各地农业的需要发展农业信息技术。

(五)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业的多层次服务体系

农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应把规划摆在首位,贯彻联合共建、专通结合的原则,协调各主管部门间的关系,对信息服务业实行统一管理。为保障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健康、高效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应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一是制定配套法规、行业标准和有关实施细则,以加强对农业信息市场和农业信息业的统一管理,为我国农业信息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各级政府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扶持农业信息业的发展。如,在投资方面实行低息或贴息贷款,在税收方面实行减免税政策,并享受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和进出口方面的优惠待遇,等等。三是政府要加大对法律、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地区规划应贯彻重点推进、协调发展的原则,发达地区应尽可能帮助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业,大、中城市要给广大农村多提供信息服务援助。同时,发挥行业协会对信息服务业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健全和完善农产品市场预警、市场监管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等应用系统。鼓励、引导、扶持集体与个人兴办农业信息企业,提高信息化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同时,深化农业信息机构体制改革,逐步开放国有农业信息机构,改变过分依赖行政机关的现状,使之面向市场并逐步成为农业信息市场活动的主体,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

农业企业信息化篇5

[关键词]西部;农业;信息化;协同电子商务;.NET

农业发展的主旋律是“以信息化推动产业化,以产业化实现现代化”,而信息化的推进过程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企业的实施和农户的参与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业信息化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农业现代化的新内容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西部农业和农民受到的冲击会更大西部地区要发挥比较优势,既要考虑国内特点,也要考虑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的竞争力无论是从农业生产者经营者,还是从政府的角度看,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西部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中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引 言

简言之,协同电子商务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利用以Internet等为特征的新兴技术为实现手段,通过改变业务活动的模式在企业群各业务单元的供应链内及跨业务单元的供应链间进行各种业务的合作,提高企业群各种业务活动的效率和实现实体资产的互补,并建立有利于企业群的各业务单元间信息共享和知识创新的新型组织,最终通过激活企业的隐性资产,实现企业群知识网络的正反馈而获得协同效应,从而创建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

协同商务思想的提出以及相应的发展,主要是来源于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和发展,以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对企业能力的提升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使得企业有更多的能力来实现供应链优化的思想成功地应用协同商务,实际上就是帮助企业与供应商以及上下游合作伙伴建立协同商务链

协同电子商务具备两个层次的目标:第一层次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群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电子化,提高企业群各种业务活动的效率,充分利用企业群中的实体资产创造互补效应,即互补电子商务第二层次的目标是利用信息技术,打破组织间影响知识创新与传播的障碍,激活企业群的隐性资产,引发企业群知识网络的正反馈效应,即创造企业群的协同效应,这也是协同电子商务的最重要的目的和本质协同电子商务的本质是由于技术的进步而打破了原来组织间的障碍,大大降低了企业群实现协同创建协同效应的组织成本,因而使企业群能够实现真正的协同,创建企业群的竞争优势新的技术条件为企业群创造了更多的协同机会,并为实现协同提供了网络环境及技术的支撑并且由于降低了组织成本中的共享协调成本,降低了协同效应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得在传统经济模式下由于组织成本过大而无法实现的机会在新技术条件下变得更容易了因而,实现了协同电子商务的第一个层次的目标,并不能使企业建立起长久的持续的竞争优势,而只有实现或者部分实现协同电子商务的第二个层次的目标,才能真正地激活企业的隐性资产,使企业的核心能力难以被竞争对手仿效和替代,为企业创建长久持续的竞争优势

二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

信息是基础,技术是手段,电子商务则是终极目标面对我国西部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交易手段落后,组织化程度产业化程度信息化水平较低等现状,利用先进网络开发技术为农业行业客户提供农业行业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并根据行业客户的信息化需求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将成为推进我国西部农业企业信息化发展构筑西部农产品流通新战略的重中之重

按现有的农业结构,主要的层次包括:各级政府部门的集中调控和协调,各地生产资料部门的销售分发渠道,基层组织的统一代办和服务,农产品的储存基地,农产品的运输和农业人员的最终生产等如果加上进出口业务,还会涉及外贸部门的管理,大型的运输系统和仓储系统,涉外经济的相关部门协作等在农业应用信息平台上实施电子商务,从单纯地提供信息到大环境成熟的条件下,实现面向终端客户的商务服务,对改善我国西部农业价值链和提高西部农业企业竞争力是有很大帮助的,是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协同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方面,随着Web Service-.Net Framework下的分布式处理技术,即Web Service(Web服务)的推出,Web服务能够为多个应用程序而不仅仅是浏览器提供数据,并通过外置数据以允许其他的客户机使用在同样的端口和传输层都起作用的标准协议(如HTTP)来执行操作将Web服务定位于基于开放的标准,能够用于任何平台,使协同电子商务平台拥有作为跨平台和跨供应商的集成技术的潜力,实现Web服务和Web服务构架后,农业企业及用户就可以利用Internet上许多现有技术另外,利用.NET框架的安全系统和配置系统协同工作,还能有力地遏止运行不安全代码的可能性,并大幅度减少了“DLL Hell”对应用程序进行配置时所面临的风险

因此,利用.NET技术开发的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系统结构可以参考如图1所示的功能结构协同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农业行业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以下主要部分:

1. 内部协同办公平台提供人事文档项目产品客户财务等一体化管理功能

2. 外部农业电子商务网包括:采购网(招投标)和销售网(电子商务),使得企业的外部资源可以通过外网与内部的员工进行协同工作

3. 与行业性农业网站进行对接和集成

4. 外网(公众门户)实现局域网与Internet的联入,以便获得世界上有关农业科技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动态实现农业企业的自我宣传 同时供应商和客户都能登入系统进行电子化交易和信息查询

5. 全套电子商务套件:

(1)进货管理系统主要完成各类农产品的收购合同开票以及有关供应商信息的收集处理等功能

(2)销售管理系统主要完成各类农产品的销售开票结算以及客户档案管理和相关的查询及统计等功能

(3)库存管理系统主要完成各类农产品的入库/出库管理库存台账管理盘盈盘亏报废等处理,以及相关的查询统计打印等功能

(4)统计分析系统主要完成对有关职能部门要求的各类农产品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以及农业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费用统计财务状况基础设备等方面的报表工作,并加以分析

(5)知识管理系统帮助农业企业积累分享利用和创新各种知识和经验,完成农业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

(6)办公自动化系统帮助农业企业完成内部办公的自动化和电子化,例如:各种公文管理各种会议管理各种任务的布置各种办公流程的管理各种资产的管理等

(7)查询系统提供各种查询和各类分析报表处理

三西部农业企业信息化与协同电子商务建设的重大意义

1. 西部农业生产者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在比较优势战略逐渐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战略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平台的大背景下,不仅国内外的市场营销信息科技信息,而且有关国内外农业政策及其变化的信息,甚至WTO农业多边贸易谈判的最新进展及其前景的信息,都对西部农业生产者优化资源配置有着重要的价值

2. 提高西部农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能否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西部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西部农产品价格竞争力西部农产品质量竞争力和客户信誉竞争力三方面复合而成的,完善的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西部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1)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完善有利于提高西部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因为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所提供的农业投入产品价格农产品市场行情和国内外农业政策导向的信息更有利于西部农民确定自己的比较优势,而按比较优势配置资源有利于提高西部农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2)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完善有利于提高西部农产品的质量竞争力国内外农产品质量标准及其变化的信息是完善的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基本组成内容之一当西部农业生产者能够从网络上便捷地得到有关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信息,并以质量标准来规划西部农业生产时,西部农产品的质量竞争力无疑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完善有利于提高西部农产品的信誉竞争力发达的市场经济是讲究诚信的经济对讲信誉和市场影响大的客户进行介绍,并提供电子商务交易的平台是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重要功能之一

(4)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完善有利于推动西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进而提高西部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竞争力从最终来源看,西部农产品质量竞争力价格竞争力离不开西部农业技术进步和西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支撑西部农民渴望高新技术,但对于经营规模小收入水平不高的小农户来说,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风险往往足以使他们望而却步由于农业高新技术的最新进展应用前景获取途径技术咨询方式均是完善的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构成内容,因此,完善的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有利于缩小农业高新技术供给者同农业高新技术的需求者特别是广大西部农户之间的距离,进而有利于降低西部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风险,推动西部农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提高西部农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竞争力

3. 降低西部农业风险的需要西部农业生产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影响加强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风险对西部农业的不利影响从市场风险看,西部农业市场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西部农业信息不充分而引起的生产和经营的盲目性所造成的西部农民可获得的信息越充分,投资和生产决策越准确,市场风险就越小因此,加强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有利于降低西部农业的市场风险

4. 政府支持和保护西部农业的需要诸多的数字反映出“西部等于贫困”这样一个事实改革开放之初,由于国家整体实力较弱,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东南沿海,对西部采取的是扶贫性发展战略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东南沿海经济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西部正从大面积的贫困中走出来,我国的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这一切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加入WTO以后,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虽然受到了WTO农业协议的约束,但政府对西部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仍有很大的空间政府支持和保护西部农业的目标是提高西部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西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政府对西部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必须立足于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农业形势,提高有限的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因此,政府对西部农业的支持与保护离不开完善的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支持

四加强西部农业企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的对策建议

西部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根据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大外部性强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具有公共产品等诸多特点,为了尽快完善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特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1. 充分发挥政府在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由于收集和处理市场信息的一次性投资很大,而一旦得到信息又可以以供给的边际成本为零的方式让众多的农户和企业分享,农业信息的这一公共品属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从国内国外已有的经验看,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制订规划完善政策加强立法和增加投资,建立和完善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框架,带动社会力量参加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政府支持和参与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因不会对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和贸易产生直接的扭曲作用,属于WTO农业协议“绿箱”政策的范围,因而政府在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建设中不存在发挥作用空间约束的问题

2. 通过政策优惠推动西部农业龙头企业的信息化进程西部农业龙头企业的信息化包括两方面:一是建立西部企业自己的网站,融入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让西部企业网站成为社会了解西部的窗口和西部农业向社会推介自身的桥梁;二是建立和完善西部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前者是西部企业对社会整个农业协同电子商务的重要贡献,具有较强的网络效应和社会效应,因此,国家应对西部企业网站建设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后者属于西部企业的私人产品,是西部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因而无须国家干预

3. 大力发展西部农村教育,提高西部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西部地区的状况决定了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小规模的农户经营将是西部农业的基本经营形式因此,西部农业信息化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是如何推动西部农户农业经营的信息化由于西部农业信息化的实质是在西部农业领域广泛开展和深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因而,西部农业协同电子商务能否充分发挥效益,西部农业信息化能否获得最终成功将取决于西部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农业企业信息化篇6

[关键词]大数据;农民工;就业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互联网等现代先进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大数据时代,任何信息资源都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利用价值,为扩大农民工就业提供了新型服务模式。农民工与企业的信息数据采集、开发、利用不仅为双向选择搭建起来一座桥梁,节约了社会资源,缓解就业供需矛盾,而且在促进农民工技能提升和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及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方面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对现有的相关制度、体制及保障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种新型就业服务模式,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促进农民工就业方面的效应日益显现,同时也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和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就业乃是民生之本,促进农民工就业对于实现“增加农民收入”政策目标,加快企业体制改革和工业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1大数据发展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重要性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发展注入资金,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持。农民工作为一个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普遍不高的弱势群体,就业于服务业、建筑业等,岗位工作稳定性较差。社会上的招工信息对农民工来说尤为宝贵,但是现在社会上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农民工新技术的操作能力又十分有限,有用信息的获取对他们来说还比较困难,因此,农民工对信息的要求相对比较严格,需要信息的定向细致化,并且需要简单的显示和推送,让农民工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找到所需信息数据。大数据技术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收集、存储、整理和分析,最后所产生的结果可以满足农民工的信息资源需求,完全可以帮助农民工实现快速就业。

2制约农民工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分析。

2.1主要问题分析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农民工人数在逐年递增,同时就业供需矛盾也在不断增加,一方面农民工起早贪黑蹲候街道两边或者往来人才市场求职,一方面企业发展却招不到合适的工人;一方面农民工需要就业信息,而另一方面企业需要工人信息,由于招工和用工信息的不对称,就业供需矛盾体现在就业信息的不合理对接,造成信息资源和用工资源的大量浪费。根据调查显示,农民工社会保障方面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参保率在上升,但是比较缓慢,总体来看还是比较低,最高的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也只能达到二到三成。主要原因是农民工参保意识薄弱,缺乏对参保信息的了解,没有意识到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另外农民工收入不高,参保费用占农民工收入比例过高也是原因之一,还有就是很多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并不愿意为农民工提供参加社会保障的资金,各行业之间参保差距较大。农民工对信息资源的需求空间很大,信息的匮乏使农民工在竞争就业时经常被企业所设置的门槛阻挡,非公平就业也阻碍着农民工就业。

2.2制约因素分析

随着就业环境越来越激烈,国家对于就业问题越来越重视,支持扩大就业力度也逐年增加。但是关于促进就业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主,也出台了很多针对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和制度,而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制度还有待完善,尤其是针对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方面和利用现代技术促进就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和制度明显比较少,以现代技术推动农民工就业及返乡创业是扩大就业的趋势所在,没有政策的支持和引導,其很难形成稳定的增长形势,很多旧的制度和政策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与就业的融合,阻碍着农民工扩大就业,现在需要通过新的政策激励和制度完善,积极引导农民工创业就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据调查显示,农民工主要以中年男性居多,科学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较低,大多数从事于建筑业、制造业,近几年从事服务业人数开始增多,但限于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先进技术的掌握程度不高,加上缺少定向的就业信息来源使他们错失了很多就业机会,制约着扩大农民工就业。

3大数据服务农民工就业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和途径及运行管理机制研究

3.1以农民工就业需求为指向的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和服务系统建设研究。

大数据技术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已经初显成效,但是大数据技术在促进农民工就业中的应用还不多见。大数据技术促进农民工就业,需要的是符合农民工求职和企业用工需求的定向大数据应用,利用大数据整体功能服务于农民工就业的外部需求拉动力和内部发展驱动力,形成农民工就业率增加的信息支撑体系。农民工就业大数据的建设需要特色数据信息的支持,但是社会上存储最多的还是以就业信息与企业信息为主,并不能形成具有就业特色的大数据集群。应该在农民工聚集的地区设立信息收集点,利用先进技术对本地区的大量数据信息(如农民工基本信息、技能信息、企业信息、求职信息、招聘信息等)进行抓取式采集,将结果通过互联网向上一级提交汇总,再结合现有的公共资源和社会资源通过整合进行存储,形成就业特色大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和计算,得出有价值的数据结果,再应用到农民工就业中去。完善的信息数据采集、存储、分析、计算、利用系统是具有就业特色大数据建设的重要支撑。

互联网是大数据的基础,大数据应用最终面向用户使用的界面是网站,现有就业信息服务网站功能比较简单,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工就业需求,网站信息服务功能亟待增强、扩大与拓展。首先增加社会上就业网站的信息存储量,加快信息更新频率,拓展信息来源和种类。其次,政府与企业在互联网上建设专门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新型网站,围绕就业构建服务模型,搭建专门的信息共享平台,面向广大农民工和企业开放式运行,基于诚信、自有、平等的原则完善各类有关信息,使政府、企业、农民工与就业需求信息完全对接,缩短求职、招聘、录用周期。第三,政府和企业加强各自数据库的建设,信息共享平台除了公共信息还应该具有特色资源,建立数据库不断收集农民工信息、就业需求信息、招聘信息、能力信息、企业信息、农民工流动信息等各类特色数据,通过整合利用为农民工就业大数据建设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数据信息在信息共享平台上免费公开被农民工使用。建设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本系统首先通过互联网多数据进行抓取搜集,形成庞大的农民工和企业信息数据群并进行存储,然后对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例如,简单的有农民工就业地区分布分析、就业行业分析、就业需求分析等,再深入一些的就有例如农民工就业技能分析、企业适合农民工就业岗位需求分析等,用户(农民工、政府、企业等)充分利用这些数据结果,使农民工就业率增加,从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信息服务系统具有网上个性化的信息定向分析、查阅、在线咨询等服务功能,用户通过条件筛选对所收集存储的信息进行过滤并按照自身要求进行一定的分析,分析结果以推送的形式进行查阅。

3.2农民工和企业双向信息服务支持系统运行管理机制建设研究。

信息服务支持系统要立足于就业,结合农民工实际情况开展信息服务。首先要树立服务新理念,确定服务主体。新型信息服务系统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以农民工和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促农民工就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最终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其次要转变服务管理模式和机制,改变企业垄断式运营管理模式,建立政府主导和监督机制,发挥政府在农民工就业中的引导作用,完善企业市场化运作与服务管理机制,多种渠道合理获取有关就业的信息数据并分析利用,不仅有企业基本情况和职位信息,更应该加入农民工基本情况和求职的相关信息,完善资源储备,建立健全促进农民工就业的新型信息服务管理组织体系,实现农民工和企业双向信息服务,完善配套管理设施与人才配备,紧跟就业形势进行开放式定向服务运营管理,精简就业程序的中间环节,节约资源与降低成本,加快农民工就业速度。

4结合我省实际情况提出大数据时代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合理可行对策建议。

4.1建立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保障制度

大数据是农民工就业的基础保障,建设需要资金的支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与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数量在不断增长的同时,企业对农民工的就业要求在不断提高,就业信息方面所产生的数据量相当巨大,这些资源对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政府和企业是十分具有诱惑力的。政府与企业在市场运营机制下通过不同侧重点,联合对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可持续性资金投入,政府侧重于农民工就业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农村企业则主要对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方面的资金投入,农民工就业大数据建设所需资金从不同方面获得了补充,政府和企业也在投入和运行中满足了自身的利益需求。

4.2建立配套制度

基于促進农民工就业的大数据技术需要适应社会就业环境,更要得到相关制度的保障,大数据技术作为现代新事物,现有的制度已经不能使用或者满足其发展需求。为了不被制度所束缚,需要对制度进行修改或重新制定,不断加强政府的重视程度,要及时修改和制定适应农民就业大数据建设的制度,尤其在积极引导,人才建设、持续发展、市场运营、设施建设、大数据应用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构建合理的制度保障体系,积极推动大数据技术促进农民工就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4.3完善返乡就业创业激励与技能培训制度

农业企业信息化篇7

Abstract: At present, it has widespread problems in domestic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such as lack of Internet marketing concept consciousness and human resource, the low level of network marketing, ineffective website promotion; An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we must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management personnel of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sets up the correct network marketing consciousness; build professional network marketing team, improve the service level; adopt to information release, the third party network marketing platform, Email marketing and other methods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network marketing; set up agricultural enterprise web site and build own network brand.

关键词: 农业企业;网络营销;网站推广;农产品品牌

Key words: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network marketing;Website promotion;aAgricultural products brand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4-0136-02

1 农产品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意义

1.1 必要性 中国是农业大国,如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是政府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明确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但目前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步完善,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就凸显出来。农产品流通不畅已成为阻碍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农业企业建立网络营销体系将会使农业企业在销售环节多了一条腿走路,并为农产品找到了一个无地域限制的广阔的市场,让农业企业不再为销路发愁,进而增加农民的收入、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稳定。

1.2 重要性 作为一种农产品营销方式,农产品网络营销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和维持客户关系,协调满足农户与消费者在交换农产品和服务方面的需求,促进农产品品牌形象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并最终实现农产品销量的扩大。它对解决我国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有重大战略意义。

据农业部信息中心调查显示,我国农业企业网站数量在不断增加,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北京和主要沿海省份,西部地区农业网站数量较少。目前,我国农业企业信息化已逐步开展,各种涉农网站了大量农业供求信息,为畅通农产品流通、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1.3 可行性 虽然农业企业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速度与一些优势行业比较相对滞后,但政府已经越来越重视农业企业电子商务对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的作用。2009年下半年,工信部、农业部等五部季联合了《农业农村信息化行动计划(2010-2012)》,文件专门制定了农业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拓展计划,其主要内容就是推动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及网络营销系统应用,国家对农业信息化的扶持力度也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农业企业电子商务的外部环境日益成熟,主要表现在农业标准化的逐步完善、农产品冷物流体系的发展、网上银行和电子支付的日益普及为农业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现在是农业企业进行网络营销最好的时机!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喜欢不喜欢,不管我们会不会,我们都必须进入互联网,对每一个农业企业来说,谁能率先进入网络营销,谁将掌握竞争的优势和主动权。

如昆明市五华区鲜花企业开展网络营销,通过阿里巴巴信息平台进行鲜花贸易,不但把鲜花产品销往全国,也让鲜花销到日韩等国家,并且网络营销占总销售额的85%以上。不仅农业种植产品,像养殖产品也可以通过阿里巴巴或者慧聪网等平台开展有效的网络营销。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兴平的辣椒通过农业部电子商务平台销往马来西亚,山东的大蒜依靠中国大蒜网找到了日本的客户等等。

2 农产品企业网络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各省(区、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均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已有90%的地级和65%的县级农业部门建立了农业信息网站。农业企业网站也取得一定发展。虽然农产品企业网络营销也随着农业信息化得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2.1 企业网络营销知识不足,存在误区 目前农业企业对网络营销的认识呈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对网络营销的认识不足,一种是对网络营销的过分神化。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农业企业的领导层对于网络营销的认识不够深入,不够全面,并且获取信息的渠道不正确。

2.2 缺少网络营销人才 我国农产品企业的现状是起点低、管理落后,大部分企业又处于城市的郊区或农村,所以留不住高素质人才,这就造成了企业中人才先天不足的情况。目前,国内很多农业企业选择开展网络营销的人员一般都是计算机专业的或是懂得些计算机应用的农业专业的毕业生,这样的人员开展网络营销往往不专业,不能全面详细的为企业制定网络营销策略并有效实施。

2.3 网络营销已获得初步应用,但整体水平比较低 目前大部分农业企业处于信息阶段,虽然一部分企业开始通过网站接受订单,处理顾客意见,进行市场调研等,这些网络营销应用的水平还比较低,对比发展迅速的传统制造业的网络营销,我们可以发现,传统制造业的网络营销已经发展到网上商城、网络品牌搭建、高效物流系统建设、网上国际贸易等高水平领域。由此可见农业企业网络营销的应用水平不高,差距明显。

2.4 网站推广水平不高 农业企业网站利用率低,网站内容形式单一,而且长时间得不到更新,而且应用水平低,推广范围小,知名度和浏览量都远不及商业网站。在营销策略方面,大多数企业只在网页上注明了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和联系电话,很少有企业再将网络营销工作进一步细化,进行网络产品开发、网络调研、网络分销和网络服务等。

多数成功组建的农资企业网站并未进行必要的推广、宣传,浏览网站的客户寥寥无几。网络营销工作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跟企业缺乏专业的网络推广人员有很大关系。

3 农产品企业有效开展网络营销的对策建议

签于以上的问题给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3.1 加强农企管理人员培训,树立正确网络营销意识 农业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要充分认识网络营销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网络营销在农产品销路上的拓展和促进作用。农业企业管理者要通过学习网络营销知识,形成科学的网络营销意识和正确的网络营销观念。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网络经济给农业企业带来的新机遇,促进企业形象和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加强农业企业全体员工开展网络营销的技能,比如农业企业网站后台管理应用,网络营销平台的操作和使用,网上议价询价技巧,网络广告,网站推广等知识。例如现在阿里巴巴和慧聪网等网络营销平台都开展有农业企业的分类栏目,农业企业可以寻求在这些第三方网络营销平台上开展网络营销业务,并可以接受平台的全方位耐心的指导和服务。

3.2 建设专业化网络营销队伍,提升网络推广水平 农业企业间竞争的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农业企业需要培养出一批能融和农业业务与信息技能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农业企业必须有计划地开展网络营销培训,使员工掌握基本的网络营销应用技能,并着重打造一支专业的营销策划核心团队。昆明五华区鲜花企业注重网络营销人才培养,对企业的所有销售人员进行B2B平台操作培训、信息培训、网上交流技巧培训,使企业销售人员能熟练掌握网上交易鲜花的流程,通过培训,传统销售人员都具备了网络营销的基本技能,成为企业迅速占领网上鲜花市场的主要力量,为企业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3.3 深入开展对农业企业有效的网络营销方法 我们可以把农业企业网络营销方法体系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网站的网络营销方法,另一类是无站点的网络营销方法。对于无站点网络营销在农业企业营销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通过互联网调查市场情况、免费农产品信息、许可的EMAIL营销、第三方网络营销平台、加入专业经贸信息网和行业信息网、网络广告等等。

①在农产品营销过程中,了解农产品的价格、需求等市场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传统的方式下,了解市场信息工作量大、时间长,而利用互联网,这个过程可以很方便地完成。②目前有许多网站为农户和企业供求信息提供平台,比如在阿里巴巴(http:///)、慧聪网(http:///)、中国农业信息网(http:///V20/)、新农村商网(http:///)、菜篮子”信息网(http://.cn/)以及各个地区的信息港上面农业企业的供求信息和企业信息,是对企业的好的宣传。还可以在目前比较流行的58同城(http://)以及口碑网等网络信息平台上免费农业企业的信息和产品供求信息,有时这种简单的方式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③许可的EMAIL营销。农业企业根据自己收集到得潜在客户邮箱地址资源开展有效的Email营销,Email营销成功的关键是搜集到大量准确的潜在客户邮箱地址资源,然后编辑吸引客户并对客户有价值的信息用邮件形式发送给客户,进而使客户了解你成为你的产品的购买者。例如可以定期向潜在客户用Email发送农产品价格及市场分析信息等。④第三方网络营销平台。这种平台搭建与销售者欲购买者之间,并独立于双方,所以称为第三方网络营销平台,对于农业企业和农产品来说这种网络营销方法最为有效,因为第三方平台可以为不擅长网络营销的农业企业提供最有效的培训和全方位服务支持,让农业企业以最快速度进入网络营销领域。第三方营销平台分为两大类我:B2B平台和C2C平台。就目前来说B2B平台主要包括阿里巴巴中国站、慧聪网等。C2C平台包括淘宝网、易趣网、拍拍网。利用这些平台农业企业可以查询农产品供求信息,足不出户销售自己生产的农产品。⑤网络广告。农业企业采用网络广告进行网络营销应考虑一下步骤:确立网络广告目标、确定网络广告预算、广告信息决策、网络广告媒体选择、网络效果监测和评价。

3.4 利用网站搭建农业企业网络品牌 无网站的网络营销方法功能有限。有一定资金实力的农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建立网站,进行企业宣传和农产品营销,进而搭建属于自己企业的网络品牌。

在网站推广上建议国内农业企业开展搜索引擎营销,借助于搜索引擎完成网站推广和品牌搭建,搜索引擎营销有四个目标层次:搜索引擎收录、排名靠前、客户点击、把客户变成购买者。在这四个环节中最主要的是要保证网站在搜索结果中排名靠前,而想要做到这一点目前来讲最有效的方法是关键字竞价排名,例如生产香菇的企业可以再百度中购买“香菇”、”销售香菇”、 “优质香菇”作为自己网站的关键字,当客户用上述关键字进行搜索时该企业网站排名靠前,就增加了客户对产品的了解,进而变成实际购买者。

其它的网站推广方法还有:交换链接、借助于论坛、博客等工具推广、病毒性营销费等方法,这些方法跟搜索引擎配合使用有更好的推广效果。

参考文献:

[1]赵京芳,于海军.电子商务网站网络营销策略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12).

农业企业信息化篇8

摘要: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将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含量及劳动生产率,为农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如何利用信息化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及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是现阶段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农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政府和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乡村两级信息化服务组织和培育农村信息化技术人才。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模式;目标

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还没有建立起利用农产品供求信息指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的信息系统。许多农产品生产出来后,由于信息不畅,产生滞销,造成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巨大损失。针对这种情况,我国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化系统,利用信息资源整合其他农业生产要素,以提高农业生产及流通领域的生产效率。

一、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模式

建设现代农业必须用信息技术来装备农业,用信息资源来支持和服务农业,以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交易成本,最终达到用农业信息化来带动农业现代化从而实现农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一)政府提供农业信息的模式

政府可通过其网站开辟专栏提供当地和全国乃至全球的农业信息;通过电视定期播放农业方面的科技节目;免费分发农业科技书刊及定期开办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班,等等。这需要政府建立多层次和多渠道的信息资源提供系统。并且政府需要农业科技专家来培训大量专业信息采集和人员。在农业信息搜集方面,政府不仅要充分搜集本地的农业相关信息,而且还要搜集和整理全国乃至全球的农业基本信息。因此,政府农业信息的社会化应是我国农业信息化的主要方式。

(二)企业提供农业信息的模式

由信息企业提供的农业信息产品具有私人产品特性,这些信息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特点,通过市场交换才能更有效率,而这些农业信息提供企业通过信息的市场化获得利润就成为必然。这包括信息企业经销采编软件、农村财务软件及专家智能软件。另外,企业还通过制作网站来提供专门化的农业信息。同时,在农产品市场上,农产品初级生产和深加工环节都需要一大批农业信息化企业,这些企业运作的是垄断性商业信息,包括技术机密信息、市场客户信息、财务信息、劳资信息及生产、交易等各环节的信息,这些信息都为农业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起重要作用。

二、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农业信息化建设要以信息化来提高设施装备水平,以信息化促进农业科技推广,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形成,以信息化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以信息化培养新型农民,使其达到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信息化的需要。

(一)农业信息化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要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必须从我国农村和农业的现状出发,使其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适应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能解决小规模家庭经营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政府的主导作用体现在三方面:第一,整合农业信息资源,研究有效的信息资源利用及开发形式和实施战略,解决好农村信息服务滞后问题,全面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第二,围绕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问题,遵循市场经济和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规律,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投资政策,以农业信息需求为导向,以农业信息服务为目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农业信息网络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三,合理制定农业信息化发展规划,明确农业信息化发展方向,完善农业信息化建设配套体系,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承担农业信息化的主体角色。

(二)健全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高技术、高投入的社会公益性项目,在信息化发展初期,如果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持,只靠服务所得很难维持。首先,可从国家对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财政支农等资金中适当安排一定份额,设立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农业信息化建设相关部门的发展基金,也要向农业信息化项目倾斜。其次,国家应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健全多元投入机制、融资渠道。积极主动联合信息产业、通信管理等相关部门、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多渠道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资金投入为主体,高校、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协会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格局。再次,放宽信息产业的进入条件,加速信息部门的改革,降低农业信息网络的经营和使用成本。同时,各运营企业要大力开发适合农村需要、贴近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新业务,不断满足农村不同层次对信息通信和网络的需要。最后,应借鉴国外信息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制定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和保障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在金融政策上,银行对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实行优先贷款、贴息或低息贷款政策,建立农业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创新风险基金。在税收政策上,对信息化建设项目所用进口物资的征税给予优惠;对自主开发、产业化条件成熟、市场广阔及技术领先、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采取减让或返还税收政策。在产业政策上,对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项目,给予政策支持。在技术政策上,把农业信息技术领域的重大研究和技术攻关项目纳入国家高新技术发展规划中,并给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的政策扶持。

(三)实施农业信息化人才战略

要强化农业信息化培训,农业及有关部门应建立规范可行的培训制度,结合实际编写通俗易懂的信息化培训教材,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在农村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以适应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采用脱产与在职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发展农业信息教育。不仅要加大对从事信息技术开发应用的高校、研究所的投入,建立一批信息技术开发基地,而且要重视农业信息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和再教育。完善农业信息化人才管理机制:一方面,加大对现行体制的改革力度,建立人才流动机制、竞争机制、利益分享机制、风险吸纳和分担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使用与流动。另一方面,通过住房、薪酬、职务等条件吸引一批能力强、素质高的优秀信息科技人才从事信息工作,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信息专家队伍,使其更好地为“三农”服务。

(四)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利用应遵循自主创新与比较借鉴的原则

要加快农业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利用。重点解决农业的精准施肥、节水灌溉、良种推荐、病虫害防治、栽培管理及各种适时的单项实用农业技术的普及。利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各种新技术与农业生态技术集成,把农民需要的政策、科技、市场等信息,通过各种途径送到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民手中,真正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性改造,搞好农业基础技术、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的研发利用。围绕增强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引导和推动企业成为农业技术创新主体。将科技创新优势、产品技术优势、市场营销优势与经营管理优势及企业家的社会资源优势等有效整合,是我国农业信息技术产业化发展的理想模式。要扩大与国内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通过扩大农业信息产业的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吸引高科技人才。同时,还应推进各省间的技术交流。通过与国内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农业信息化应用理论研究和制度化建设、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提高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在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也要结合各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各地农业的需要发展农业信息技术。

(五)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业的多层次服务体系

农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应把规划摆在首位,贯彻联合共建、专通结合的原则,协调各主管部门间的关系,对信息服务业实行统一管理。为保障我国农业信息产业健康、高效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应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一是制定配套法规、行业标准和有关实施细则,以加强对农业信息市场和农业信息业的统一管理,为我国农业信息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各级政府应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扶持农业信息业的发展。如,在投资方面实行低息或贴息贷款,在税收方面实行减免税政策,并享受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和进出口方面的优惠待遇,等等。三是政府要加大对法律、法规、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地区规划应贯彻重点推进、协调发展的原则,发达地区应尽可能帮助欠发达地区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业,大、中城市要给广大农村多提供信息服务援助。同时,发挥行业协会对信息服务业的带动作用,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健全和完善农产品市场预警、市场监管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等应用系统。鼓励、引导、扶持集体与个人兴办农业信息企业,提高信息化服务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同时,深化农业信息机构体制改革,逐步开放国有农业信息机构,改变过分依赖行政机关的现状,使之面向市场并逐步成为农业信息市场活动的主体,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

农业企业信息化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 农业电子商务 F2B

一、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现状

早在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8460万人,较2007年增长3190万,增长率超过60%。农村网民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无疑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刺激作用。我们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农业平台中参与竞争。根据中国农业部的调查显示,2009年这个市场的占有率大约为10%,并且该市场在未来几年需要新的企业模式诞生才会有更高的占有率。

在过去的几年中,这个市场已经处于发展阶段。根据《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发展思路探讨》商场现代化[J],2009,3:124~125吴卫南研究结果显示,到2015年,该市场将会发展到5000万元。我们认为在此期间市场中的竞争局面应是维持发展。影响这种变革的主要力量来自计算机成本下降,农村信息化普及,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必然也将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利用。在这个电子商务领域中,发展前景最广泛的是B2C领域。在企业个人电子商务步入飞速发展的今天,农业电子商务既有空白,又是机遇。

吴卫南教授在他的研究报告中说道,现如今电子商务领域对于企业模式开发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由于现今中国农村市场的电子信息化的还相对落后,并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白,将来面向农村市场的电子商务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二、F2B农业电子商务模式

鉴于如此广阔的市场,必须要有合理的商业模式去应用,而F2B农业电子商务正是基于这样的市场开发的全新商业模式。F2B(Farmer To Business)农业电子商务是指,立足于政府、企业、农民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借助政府的力量,将农民与企业直接连接,缩短产品的供应链,以实现双赢的目的,同时作为第三方的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广告等盈利方式获益,最终实现三赢的模式。

由于电子商务企业所处位置得天独厚,最有能力使大型的农产品收购商与电子商务平台相互合作共同打入现有的农业行业中。由于交易量的大量增加和需服务覆盖面的扩大,这种合作具有快捷性,即时性和使农民利益最大化的绝对优势。目前,在该领域的其他网站也面对着挑战,比如资金短缺,信息量匮乏和推广困难等。

信息时代,谁最先获得信息、谁最先运用信息,谁就能获得市场、获得利润。要发挥农业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一定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规范的信息数据库系统,即建立一个良好、高效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传递信息的电子商务信息流,使供需双方的市场信息得到无缝链接。我们立足于三位一起的发展战略,将政府、社会和企业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农民本身的资源,利用信息站,农村信息员,志愿者等一系列资源,做到无缝链接的信息流,以此做到信息畅通。

三、F2B农业电子商务企业服务策略分析

F2B农业电子商务模式需要特有的电子商务企业去运营和管理,作为创新模式下的农业电子商务企业需要正确处理与政府、农民的关系,真正实现各方的多赢。

(一)F2B农业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的服务

F2B农业电子商务企业需要至少提供以下7种服务:1农产品供求信息,2科技信息,3农业新闻,4政府农业政策,5专家在线咨询,6农村信息查询,7在线实时洽谈。

各服务相关职能:

1、农产品供求信息:在厂商与农户之间建立连接,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农户提供农产品与厂商的需求相对应,信息一体化,为他们提供更方便直接的途径。

2、科技信息:与农产品方面的相关专家以及前沿领域的研究专家密切联系,为农户提供创新方面的科技信息,使他们的农产品达到品质、产量等各方面的全新突破。

3、农业新闻:与农业、农产品相关的高新会、洽谈会,及时高效的提供给农户,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农业信息、农业新闻。

4、政府农业政策:与政府直接联系,得到政府的帮助与支持,政府新型的农业政策,企业可直接告知农户并使他们清楚的知晓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5、专家在线咨询:聘请农业前沿领域专家直接服务农户,给他们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咨询及扶持。

6、农村信息查询:农户对网络、电子商务的使用不甚了解,本公司将在各个村子下设技术人员,帮助他们查询全方位的农村信息。

7、在线实时洽谈:帮助农户掌握全面的技术信息,让农户与厂商通过我们的电子商务网络在线进行交流、商谈,使双方都能够达到满意的交易。

(二)F2B农业电子商务企业服务流程:

1、确定初期服务示范地并具体实施。搜集西安市长安区各乡镇的农村信息,包括名称、具置、相关政策、信息化普及情况、主要农产品以及交通运输状况。

2、对当前收集到的农产品进行分类统计,并对农产品的种类、价格等各方面进行完备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3、采购厂商信息,与厂商进行各方面洽谈与协商,搜集厂商求购产品信息等各方面资料,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为他们提供与他们需求相吻合的农产品。

4、锁定一个乡镇作为重点试验镇,取得镇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向各村传达我们搜集到的商务信息。

5、将农户的供给信息与厂商的需求信息进行联接,厂商从中得到自己所需的农产品,厂商亦可以为农户扩展销售渠道,为农户提供更广泛的销售扶持。

6、农户与厂商进行在线实时洽谈,最终达成交易。

四、F2B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市场与销售分析

1.市场计划

厂商(采购者)和农户(供应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相联系,企业通过政府政策协助,社会因素导向和志愿者开发团队实现模式的运转。

2.服务的市场总计划的基础因素

综合考虑社会、政府、商家在此模式中的地位与发挥作用去全方位的促进与发展F2B服务至关重要,与此同时,企业应致力于农村信息化的普及和广大基层农民和的切身利益建设。投资于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发展与推广,提供全面、快捷、本土化的信息化服务。积极响应政府政策,集机遇和挑战与一身,以建立农户与农产品采购商之间的诚信度。这样的本土化服务将能竭力为基层农户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农产品销路,同时在促进农村信息化普及的同时解决了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厂商和农户的利益损失问题。企业可以借助来自学校、社会爱心人士等的志愿者团队,积极协助农村的信息化普及,还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五、F2B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市场推广分析

前期主要推广渠道:

1.随政府科技下乡宣传推广:

随着村村通等一系列方便农村的惠农政策下,科技信息正在农村逐步推广。鉴于此,积极与政府下乡相关机构部门沟通合作。让志愿者帮助政府宣传科技同时宣传电子商务的实际好处。让农民切身享受到电子商务信息交流平台他们带来的实惠。

2.志愿者下乡宣传:

定期的组织志愿者去农村,发放科技信息,并通过他们让农民知道电子商务平台的相关知识。实现从开始的口头、免费传达供求信息,让农民取得实惠,让后期网站平台成熟后的厂家广告收费及交易收费制。

3.农村信息员培训:

鉴于全国正在大力普及农村信息化的背景下,如此良好的政策,政府和公司电子商务平台推广的发展战略。农村信息员的招收无疑我们的市场推广提供了新的途径。前期企业可对农村信息员进行免费的培训,首先让他们真正了解到我们电子商务平台的服务农民战略,将他们纳入宣传推广团队。等信息员回到农村后,可以起到名人效应的效果,通过信息员的讲解宣传和献身说法班的榜样作用,该企业一定可以很快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认可。

4.农产品采购商及提供商代表团:

由于农产品采购商与供应商代表着我们服务中的最重要得两个参与方,所以我认为他们将是企业最真诚的服务代言人,只要他们真正从提供的服务中获益,那么企业服务就得到了大幅度的推广。

当F2B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必须开拓市场联络和公共关系。重点联系下列各部门:主要贸易刊物的编辑部门,商务和农产品供给需求商.除此以外,企业应继续扩展志愿者团队,以建立更强大的公司后备军。

六、F2B―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未来新趋势

目前国内的农业电子商务正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电子商务模式并未适应现在的市场,如金农网、中国农业电子商务网等网站主要提供科技信息、农业新闻、政府农业政策等服务,仅仅为信息网站,没有在现实中帮助农民解决现实问题。

而通过F2B构建的平台,农民可以直接与大的农产品收购商联系并进行交易。一方面由于交易链条的缩短,可以扩大农民的收益,使他们的收益最大化;另一方面可以健全农业市场的秩序,维护市场公平,从而健全我国的农业市场。企业可以发现F2B带来的服务能够实现他们的切身利益,通过深入的推广,农民可以真正了解到实时有效的供求信息,并且利用这些信息获取利润。另外,市场推广深入有效,原因是拥有庞大的志愿者团队支持,既为社会进了社会责任,又降低了公司的成本。

F2B农业电子商务模式,立足于政府、企业和农民的三位一体发展战略,合理利用各方资源,真正让电子商务走进农村,为农民谋福利,为企业创利润,为政府分忧愁。也因此必将成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未来新趋势。

参考文献:

[1]周艳榕,邹勇.我国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农业网络信息,2007(10)

[2]朱君璇.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策略[M].农业经济,2008(11)

[3]谢恩宏,石宇良.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特点和趋势[M].电子商务,2010(10)

农业企业信息化篇10

关键词:电子商务 农业电子商务 F2B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7-0081-02

一、我国农业电子商务的现状

早在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8460万人,较2007年增长3190万,增长率超过60%。农村网民数量的大幅度增加,无疑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刺激作用。我们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农业平台中参与竞争。根据中国农业部的调查显示,2009年这个市场的占有率大约为10%,并且该市场在未来几年需要新的企业模式诞生才会有更高的占有率。

在过去的几年中,这个市场已经处于发展阶段。根据《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发展思路探讨》商场现代化,2009,3:124-125吴卫南研究结果显示,到2015年,该市场将会发展到5000万元。我们认为在此期间市场中的竞争局面应是维持发展。影响这种变革的主要力量来自计算机成本下降,农村信息化普及,电子商务在农业领域必然也将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利用。在这个电子商务领域中,发展前景最广泛的是B2C领域。在企业个人电子商务步入飞速发展的今天,农业电子商务既有空白,又是机遇。

吴卫南教授在他的研究报告中说道,现如今电子商务领域对于企业模式开发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由于现今中国农村市场的电子信息化的还相对落后,并存在很大的市场空白,将来面向农村市场的电子商务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二、F2B农业电子商务模式

鉴于如此广阔的市场,必须要有合理的商业模式去应用,而F2B农业电子商务正是基于这样的市场开发的全新商业模式。F2B(Farmer To Business)农业电子商务是指,立足于政府、企业、农民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借助政府的力量,将农民与企业直接连接,缩短产品的供应链,以实现双赢的目的,同时作为第三方的电子商务企业通过广告等盈利方式获益,最终实现三赢的模式。

由于电子商务企业所处位置得天独厚。最有能力使大型的农产品收购商与电子商务平台相互合作共同打入现有的农业行业中。由于交易量的大量增加和需服务覆盖面的扩大,这种合作具有快捷性,即时性和使农民利益最大化的绝对优势。目前,在该领域的其他网站也面对着挑战。比如资金短缺,信息量匮乏和推广困难等。

信息时代,谁最先获得信息、谁最先运用信息,谁就能获得市场、获得利润。要发挥农业电子商务的巨大潜力,一定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规范的信息数据库系统。即建立一个良好、高效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传递信息的电子商务信息流,使供需双方的市场信息得到无缝链接。我们立足于三位一起的发展战略,将政府、社会和企业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农民本身的资源,利用信息站。农村信息员。志愿者等一系列资源,做到无缝链接的信息流,以此做到信息畅通。

三、F2B农业电子商务企业服务策略分析

F2B农业电子商务模式需要特有的电子商务企业去运营和管理,作为创新模式下的农业电子商务企业需要正确处理与政府、农民的关系,真正实现各方的多赢。

(一)F2B农业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的服务

F2B农业电子商务企业需要至少提供以下7种服务:1农产品供求信息,2科技信息,3农业新闻,4政府农业政策,5专家在线咨询,6农村信息查询,7在线实时洽谈。

各服务相关职能:

1、农产品供求信息:在厂商与农户之间建立连接,以电子商务的形式,农户提供农产品与厂商的需求相对应。信息一体化,为他们提供更方便直接的途径。

2、科技信息:与农产品方面的相关专家以及前沿领域的研究专家密切联系,为农户提供创新方面的科技信息,使他们的农产品达到品质、产量等各方面的全新突破。

3、农业新闻:与农业、农产品相关的高新会、洽谈会,及时高效的提供给农户,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农业信息、农业新闻。

4、政府农业政策:与政府直接联系。得到政府的帮助与支持,政府新型的农业政策,企业可直接告知农户并使他们清楚的知晓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5、专家在线咨询:聘请农业前沿领域专家直接服务农户。给他们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咨询及扶持。

6、农村信息查询:农户对网络、电子商务的使用不甚了解,本公司将在各个村子下设技术人员,帮助他们查询全方位的农村信息。

7、在线实时洽谈:帮助农户掌握全面的技术信息,让农户与厂商通过我们的电子商务网络在线进行交流、商谈,使双方都能够达到满意的交易。

(二)F2B农业电子商务企业服务流程:

1、确定初期服务示范地并具体实施。搜集西安市长安区各乡镇的农村信息,包括名称、具置、相关政策、信息化普及情况、主要农产品以及交通运输状况。

2、对当前收集到的农产品进行分类统计,并对农产品的种类、价格等各方面进行完备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3、采购厂商信息,与厂商进行各方面洽谈与协商。搜集厂商求购产品信息等各方面资料,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为他们提供与他们需求相吻合的农产品。

4、锁定一个乡镇作为重点试验镇,取得镇政府的支持与帮助,向各村传达我们搜集到的商务信息。

5、将农户的供给信息与厂商的需求信息进行联接,厂商从中得到自己所需的农产品。厂商亦可以为农户扩展销售渠道,为农户提供更广泛的销售扶持。

6、农户与厂商进行在线实时洽谈,最终达成交易。

四、F2B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市场与销售分析

1 市场计划

厂商(采购者)和农户(供应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相联系,企业通过政府政策协助,社会因素导向和志愿者开发团队实现模式的运转。

2 服务的市场总计划的基础因素

综合考虑社会、政府、商家在此模式中的地位与发挥作用去全方位的促进与发展F2B服务至关重要,与此同时,企业应致力于农村信息化的普及和广大基层农民和的切身利益建设。投资于电子商务网站的建设发展与推广,提供全面、快捷、本土化的信息化服务。积极响应政府政策,集机遇和挑战与一身。以建立农户与农产品采购商之间的诚信度。这样的本土化服务将能竭力为基层农户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农产品销路,同时在促进农村信息化普及的同时解决了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厂商和农户的利益损失问题。企业可以借助来自学校、社会爱心人士等的志愿者团队,积极协助农村的信息化普及,还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实践能力培养的平台,同时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五、F2B农业电子商务企业市场推广分析

前期主要推广渠道:

1 随政府科技下乡宣传推广:

随着村村通等一系列方便农村的惠农政策下,科技信息正在农村逐步推广。鉴于此,积极与政府下乡相关机构部门沟通合作。让志愿者帮助政府宣传科技同时宣传电子商务的实际好处。让农民切身享受到电子商务信息交流平台他们带来的实惠。

2 志愿者下乡宣传:

定期的组织志愿者去农村,发放科技信息,并通过他们让农民知道电子商务平台的相关知识。实现从开始的口头、免费传达供求信息,让农民取得实惠。让后期网站平台成熟后的厂家广告收费及交易收费制。

3 农村信息员培训:

鉴于全国正在大力普及农村信息化的背景下,如此良好的政策。政府和公司电子商务平台推广的发展战略。农村信息员的招收无疑我们的市场推广提供了新的途径。前期企业可对农村信息员进行免费的培训,首先让他们真正了解到我们电子商务平台的服务农民战略,将他们纳入宣传推广团队。等信息员回到农村后,可以起到名人效应的效果,通过信息员的讲解宣传和献身说法班的榜样作用,该企业一定可以很快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认可。

4 农产品采购商及提供商代表团:

由于农产品采购商与供应商代表着我们服务中的最重要得两个参与方,所以我认为他们将是企业最真诚的服务代言人,只要他们真正从提供的服务中获益,那么企业服务就得到了大幅度的推广。

当F2B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必须开拓市场联络和公共关系。重点联系下列各部门:主要贸易刊物的编辑部门,商务和农产品供给需求商,除此以外。企业应继续扩展志愿者团队,以建立更强大的公司后备军。

六、F2B-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未来新趋势

目前国内的农业电子商务正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电子商务模式并未适应现在的市场,如金农网、中国农业电子商务网等网站主要提供科技信息、农业新闻、政府农业政策等服务,仅仅为信息网站,没有在现实中帮助农民解决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