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管理十篇

时间:2023-04-08 22:27:14

流量管理

流量管理篇1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意味着企业通过正常的商品购、产、销所带来的现金流入量,不足以补偿因上述经营活动而引起的现金流出。

从企业的成长过程分析,在企业从事经营活动初期,由于在生产阶段的各个环节都处于“磨合”状态,因此设备、人力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材料的消耗量相对较高。同时,为了开拓市场,企业有可能投入较大资金,采用各种手段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从而使企业在这一时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表现为“入不敷出”的状态。

如果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则笔者认为,这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但是,如果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期间仍然出现这种状态,则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不高。

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

在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时,企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处于“收支平衡”的状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不需要额外补充流动资金,企业的经营活动也不能为企业的投资活动以及融资活动贡献现金。

必须注意的是,在企业的成本消耗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要求确认的摊销成本(如无形资产、递延资产摊销,固定资产折旧)和应计成本(如预提费用)。这两类成本可被通称为非现金消耗性成本。从长期来看,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等于零,则根本不可能维持经营活动的货币“简单再生产”。因此,如果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期间持续出现这种状态,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仍然不高。

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但不足以补偿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

此时,企业虽然在现金流量方面的压力比前两种状态下的要小,但是,如果这种状态持续下去的话,则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从长期来看,也不可能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简单再生产”。因此,如果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期间持续出现这种状态,则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仍然不高。

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并恰能补偿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

在这种状态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量方面的压力已经解除。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从长期来看,刚好能够维持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简单再生产”。而企业的经营活动为企业扩大投资等发展提供货币支持,只能依赖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规模继续扩大。

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并在补偿当期的非现金消耗性成本后仍有剩余

应该说,在这种状态下,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已经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则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稳定与发展、企业投资规模的扩大等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仅仅大于零是不够的。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要想对企业作出较大贡献,必须在上述第五种状态下运行。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意味着企业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以及对外投资等方面所支付的现金之和,大于企业在收回投资、取得投资收益、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之和。企业上述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企业的投资活动,主要有三个目的:①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奠定基础,如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②为企业对外扩张和其他发展性目的进行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③利用企业闲置的货币资金进行短期投资,以求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

在上述三个目的中,前两种投资一般都应与企业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相一致。第三种投资,在很多情况下,是企业的一种短期理财安排。因此,面对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的企业,笔者认为:在企业的投资活动符合企业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的条件下,这种现象表明了企业经营活动发展和企业扩张的内在需要,也反映了企业在扩张方面的尝试与努力。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等于零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等于零,意味着企业在投资活动方面的现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这种情况的发生,或者是由于企业在本会计期间的投资回收的规模大于投资支出的规模,或者是由于企业在经营活动与筹资活动方面急需资金而不得不处理手中的长期资产以求变现,等等。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对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具体分析。

必须指出的是,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量,有的需要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来补偿。例如,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购建支出,将由未来使用有关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会计期间的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来补偿。因此,即使在一定时期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小于零,我们也不能对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质量简单作出否定的评价。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意味着企业在吸收权益性投资、借款等方面所收到的现金之和大于企业在偿还债务、偿付利息和股利等方面所支付的现金之和。在企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投资需要大量资金、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小于零的条件下,企业对现金的需求,主要通过筹资活动来解决。因此,分析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零是否正常,关键要看企业的筹资活动是否已经被纳入企业的发展规划,是企业管理层以扩大投资和经营活动为目标的主动筹资行为还是企业因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失控而不得已的筹资行为。

流量管理篇2

[关键词]现金流廿管理 假设 性质 内容 运用

现金流量管理是企业为达到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通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报告和分析等手段对企业不同时期的现金流入流出时间和数量进行的一种全面的、系统的管理活动。作者认为,系统的现金流量管理理论体系应该包括现金流量管理基本理论、现金流量管理应用理论、特殊行业或特殊业务现金流量管理理论三大部分内容,其中现金流量管理基本理论是现金流量管理理论体系的子系统之一,是整个现金流量管理理论体系的基础。这一子系统应研究现金流量管理目标、现金流量管理原则、现金流量管理假设、现金流量管理环境等内容,本文拟对现金流量管理假设进行探讨。

一、现金流量管理假设及其应具有的性质

根据《韦氏国际词典》的解释,假设有两方面解释:(1)提出一个认为是理所当然或不言自明的命题;(2)基本的前提或假定。上述第一种解释是指假设是一种经过人类长期反复实验,不需再加以证明的命题。上述第二种解释是指假设是人们进行实践活动或者进行理论研究时,根据特定环境和已有知识经过思考后提出的,具有一定事实根据的假定或设想。这两种解释是有差别的,第一种解释适合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第二种解释适合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因此,我们主张按照第二种解释来理解和界定现金流量管理假设。根据第二种解释,并结合现金流量管理的特点,我们可以把现金流量管理假设界定为:现金流量管理假设是人们在进行现金流量管理理论研究和现金流量管理活动时,面对末经确切认识或无法正面论证的经济事物或现象,根据已有知识,经过思考后提出的,具有一定事实依据的假定或设想,是进一步研究现金流量管理理论和进行现金流量管理活动的基础之一。

科学的研究必须有科学的假设,因而我们有必要先审视一下现金流量管理假设应具备的性质。根据逻辑学家和哲学家著作中论述的假设性质并结合现金流量管理的特点,我们认为现金流量管理假设应具有以下几类性质:

1.现金流量管理假设是进行现金流量管理理论研究和现金流量管理实践不可或缺的。事实上,假设对任何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建立和发展任何学科理论结构的基础,因为任何一间学科的研究多半要从一些未经论证的假设开始,否则,论证就会永无止境,进入一个死循环。回顾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任何一个严肃认真的经典作家在创立和发展自己的学说时,都要从建立假设开始,然后才有可能按照逻辑关系展开自己的理论。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这部巨著中阐述社会再生产理论时就使用了社会产品按价值出售和社会总产品都可以顺利实现这两项假设。再比如,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总是首先假定宇宙秩序,假定不变法则的存在,‘假定万物周而复始的运动规律。不如此,科学家的一切知识都会变得毫无意义,任何科学研究也都将难以顺利进行。进言之,如果我们能以合理的假设作为推理论证的重要基础之一 (假设并不是推理的唯一基础,如目标也是一个重要的推理基础),运用符合逻辑的推导过程和推导法则进行推理,就有可能得到满意的理论框架 (是可能,而不是必然,因为很可能有某些结论是无法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就这一点而言,假设的存在有其客观必然性。因为没有起点,我们就无法进行科学的推理或思维,无法做出相应的结论,这一道理对现金流量管理也同样适用。

2.现金流量管理假设是不能直接自我检验的。不管我们是否满意,是否接受这一事实,现金流量管理假设都是不能直接自我检验的。首先,因为现金流量管理假设是作为基础而存在的,在其下层应该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依托,并用来检验假设。其次,如果现金流量管理假设可以被直接验证,那么证明其合理性的证据一定要比这些假设更加基础 (如果用以假设为依据证明的东西来证明假设的合理性,则进入了循环论证的境地),如此莫不如将这些证据直接作为假设,而将被证明的所谓假设称为推论或其他什么东西。所以,我们说现金流量管理假设是不能直接自我检验的。那么,我们又如何说明一项现金流量管理假设是否正确或是否合理呢?作者认为,可以由这一假设所支持的推论的合理性来判断其合理性,如果某项假设所支持的推论不合理,则这项假设肯定不正确。当然,我们不能由假设所支持的推论的合理性作为检验一项假设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但却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以此为依据进行判断就象会计在试算平衡时由借贷方发生额是否相等判断账务处理是否有错误一样。

需要说明的是,现金流量管理假设不能直接自我检验并不意味着这些假设可以不以事实为依据。相反,这些假设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只有如此;以这些假设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现金流量管理理论大厦才不会倾斜或倒塌。同样,也只有如此,实践中的现金流量管理政策才有可能是合理的。

3.现金流量管理假设的确立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面临更新的挑战。前已述及,现金流量管理假设应以事实为依据,但这并不意味着已经建立起来的假设就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而成为绝对真理。

事实上,所有学科的假设都是这样,此时此地看来正确的假设在彼时彼地并非一定正确,甚至有可能是十分荒谬的。这一现象并不奇怪:因为事物本身就是运动的和发展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应该不断修正原有的假设,有时甚至是推翻原来的假设,建立一个完全相反的假设,而这正是一间学科理论知识发展的动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学科的发展史就是该学科的假设更新史。随着旧事物的消亡和新事物的诞生,客观世界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每个学科必须实事求是地摒弃那些己经不再合理、不再正确的假设,重塑本学科的基础,促进理论和实务的发展。现金流量管理这门学科的假设同样不能违反这一规律。

可见,现金流量管理假设是研究现金流量管理理论和进行现金流量管理活动的基础,它不可缺少,但不能自身直接加以证明,同时应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

二、建立现金流廿管理假设时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苏珊纳克·兰杰 (susannek.langer)对假设的实质所做的简洁易懂的阐释,我们认为建立现金流量管理假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现金流量管理假设应从属于现金流量管理理论体系,也就是说,现金流量管理假设应为整个现金流量管理理论体系服务,它不应该与这一理论体系的其他部分有任何冲突。

2.现金流量管理假设应该是有意义的。如果一项或几项现金流量管理假设除其表现的事实之外没有任何意义,同时也不会对现金流量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和现金流量管理活动有任何影响,则不应将这一项或几项假设作为现金流量管理假设。现金流量管理假设应该是进一步研究现金流量管理理论和进行现金流量管理实践的前提,因此,某一项或几项假设对现金流量管理理论体系的建立和现金流量管理实践是否有意义就应成为判断这些假设是否适当的标准之一。假如我们同时有两个假设可供选择,且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则哪一个假设更有意义就应成为选择的决定因素。

3.现金流量管理假设之间应该互相一致,而不应该相互矛盾。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从逻辑上讲,同一事物在相同条件下亦此亦彼是不可能的。因而两个相互矛盾的假设不可能同时具有合理性,永远不能纳人同一体系。

4.现金流量管理假设之间应该相互独立。假如某一项或几项假设可以从其他假设中推理出来,那它就是一项推论,是一个必然的事实 (如果我们承认我们所做的假设正确的话),而不应成为一项新的假设。

可见,现金流量管理假设体系只应具有一个层次,而不应具有多个层次,如基本假设、衍生假设等。

三、现金流廿管理假设的内容

根据以上分析,现金流量管理假设应包括以下几个:

1.现金流量管理主体假设。指现金流量管理活动应该限制在经济利益相对独立、并且具有一定现金流量管理自主权的主体之内,这一假设也可以简称为主体假设。主体假设明确了现金流量管理活动的空间范围,将一个主体的管理行为区别于另一主体的管理行为。

现金流量管理主体应具备两个基本特点:(1)必须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2)必须有独立的现金流量管理自主权,可以自主管理主体内的现金流量。同时,主体假设有三层具体的涵义:(1)主体假设决定了管理主体可以管理的经济活动,即凡是管理主体有权管理,并且与其有利害关系、最终会影响管理主体经济利益的、与现金流入和流出有关的经济活动都要由管理主体来管理;(2)主体假设决定了管理主体进行现金流量管理时的立场,即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服务。例如一笔应收账款的偿还业务,对于付款方而言是现金流出,对于收款方而言是现金流入。在对付款方的其他方面 (如资金成本、信誉)没有负面影响 (或经权衡认为负面影响小于可能带来的效益)的情况下,付款方一定会争取少付款或晚付款,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这笔资金。同样,如果对收款方而言没有负面影响 (或经权衡认为负面影响小于可能带来的效益),收款方也一定会争取早收款或多收款。这就要求现金流量管理主体在管理现金流量时,要有明确的立场,一切经济业务都要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进行处理;(3)主体假设决定了管理主体在进行现金流量管理时要严格区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界限。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对现金流量管理主体的理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管理主体是指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并且具有不定现金流量管理自主权的企业集团控股公司或不受其他主体控制的一般企业。广义的管理主体除包括狭义的管理主体之外,还包括受狭义的管理主体控制,但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并且具有一定的现金流量管理自主权的经济主体,这种经济主体可以大到集团公司内部的子公司或公司内部的某一职能部门,也可以小到某一个人。

这样就会产生两个问题:(1)在理论研究和管理活动中,我们究竟取哪一种理解?是广义的理解,还是狭义的理解?(2)如果受狭义的管理主体控制的广义管理主体之间或者广义管理主体与狭义管理主体之间出现利益矛盾时,我们该如何处理了对于第一个问题,作者认为应视理论研究和管理的对象而定,如果我们进行研究或管理的对象是整个集团或整个企业,则应取狭义的理解;反之,如果我们进行研究或管理活动的对象是狭义管理主体之下的广义管理主体,则应取广义的理解。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认为,如果受狭义的管理主体控制的广义管理主体之间,或广义管理主体与狭义管理主体之间的利益出现矛盾时,应由狭义的管理主体进行协调,其原则是广义的管理主体的利益要服从狭义管理主体的利益。当然,为了避免广义的管理主体有“情绪”或 “意见”,进而损害狭义的管理主体的利益,狭义的管理主体最好能给予受其控制的广义管理主体以某种形式的补偿。

在以下的论述中,除非特别提及广义管理主体或狭义管理主体,一般仅指狭义管理主体。

2.持续经营假设。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除非有相反的证据,现金流量管理主体可以持续经营下去。相反的证据是指可以证明管理主体的经营活动即将终止的证据,如按合同规定企业即将解散,或已经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即将破产等。

这一假设有两层含义:(1)管理主体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破产或清算;(2)管理主体可以执行其预计的经营活动,包括各项合同、各种既定的经济活动等,同时又无法确定其终止时间。

这一假设是为了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不同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竞争,使其经营活动面临风险或者不确定性而提出的。从现实情况来看,没有一个现金流量管理主体能够 “长生不死”,永远存在下去,但除少数现金流量管理主体愿意在完成既定目标或既定经营任务时终止外,大多数管理主体都希望自己生存下去,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因而我们有必要假定现金流量管理主体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清算,不会破产,而是持续经营下去。

这一假设对现金流量管理主体的管理活动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持续经营和非持续经营情况下,管理主体应选择不同的管理政策,例如面临被收购的风险时是否选择反收购策略。

3.管理分期假设。按照持续经营假设,一个现金流量管理主体的经济活动应该是无限期进行下去,永远不会终止的,但这会给现金流量管理带来另外一些问题:在管理主体的经营活动偏离最初设定的目标时,我们如何或何时才能发现?一旦发现,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在分析和考核管理主体的管理业绩时,是否应该等到管理主体最终停止经营?如果不能,我们又该何时分析和考核?……显然,我们不可能等到管理主体最终停止经营才进行这些工作,这既是持续经营假设的一个逻辑结果 (因为按照持续经营假设,企业永远不会停止经营,那么我们就永远不能进行这些工作),又是现实管理的需要。

我们无可选择,只能将管理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地分为一个个或者相等,或者不等的时间间隔,以满足管理的需要。

这一假设对于现金流量管理主体的影响是不难理解的,例如它可以使管理主体对现金流量的控制成为可能,也可以为管理主体分期对其业绩进行分析和考核,据以及时了解实际管理情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在实际划分管理期间时,要同时考虑外部的有形法规 (如《企业会计准则》)以及无形规范 (如约定俗成的惯例),并结合企业管理需要而定,其长度可以短至几天、几小时、几分钟甚至更短,也可以长至几年甚至几十年。

4.时间价值假设。指现金流量管理主体在管理现金流量时,假定资金应该按照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价值,也就是说假定不同时点的现金流量有着不同的价值。

资金时间价值的实质应该是资金在周转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增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现金流量管理主体在正常经营过程中都不能缺少资金,当资金的所有者将资金的使用权让渡给资金使用者时,必然要按让渡时间的长短取得一定的报酬,即利息收入。而资金使用者也必然要将资金周转使用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按时间的长短支付给资金所有者,从而形成资金的使用成本,即支付利息或股利。这部分利息或股利就是资金时间价值的最直接表现形式。

资金时间价值假设对现金流量管理主体的管理活动会产生十分巨大的影响。例如,时间价值的存在,决定了管理主体在进行长期投资决策时,采取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进行评价要比回收期法科学。再比如,现金流量管理主体在进行应收账款管理时,采用集中银行、锁箱系统等手段加速现金收入的一个原因也是考虑到资金具有时间价值。

5.理性管理假设。指现金流量管理主体在进行现金流量管理时的管理行为是理性的,是为了实现管理主体的管理目标进行管理的。

这一假设有四层含义:(1)管理主体的管理行为是有目的的,是为了实现管理主体的管理目标而进行管理的;(2)管理主体在面临多种选择时 (如从多个投资方案中选择出一个方案),一定会选择对管理主体最有利的方案;(3)当管理主体发现不利于其实现目标的行为时,它会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纠正,最大限度地消除这种行为造成的不利影响;(4)管理主体能够总结以往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学习新的理论,更新其知识结构,采用更合理的方法,逐步完善其管理活动。

6.信息不对称假设。指现金流量管理主体与外界拥有不同的信息,这种不同可分为两种情况:(1)现金流量管理主体比外界拥有更多的信息 (如企业当前经营情况和未来经营前景);(2)现金流量管理主体比外界拥有较少的信息 (如某一客户的信用状况)。第一种情况意味着现金流量管理主体可以通过自己的管理行为向外界传播信息,以达到某种目的。第二种情况则要求现金流量管理主体通过信息交流或其他方式取得自己需要但还没有的信息,最大可能地达到信息对称,避免在经营管理中遭受损失。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信息不对称的例子,例如市场中的买方和卖方、教师和学生、医生和病人等,在研究现金流量管理理论和进行现金流量管理活动时,我们也有必要假定管理主体同外界拥有不同的信息。否则,管理主体的某些管理政策或管理行为 (如采用稳定增长的股利政策还是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就没有了理论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信息不对称假设并非假设所有的信息都是不对称的(事实上,这也不现实),只是假定外界很可能不具有管理主体拥有的一项或几项信息和/或管理主体不拥有外界拥有的一项或几项信息。

7.管理有效性假设。指现金流量管理主体的管理行为会对管理主体的现金流量产生重大影响 (虽然并不一定完全可以控制),进而给管理主体带来一定的利益。

这一假设的意义十分明显,因为如果现金流量管理主体的管理行为对管理主体的现金流量没有影响或者仅有很小的影响,则管理主体的一切管理行为都将是徒劳无功的。同时,管理主体的管理行为也不能称为理性的,因为管理主体要管理现金流量,必然要耗费一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而只有非理性的人才会做只有成本没有收益的事。这时,现金流量管理主体的一切管理行为都将失去理论基础。

8.现金资源稀缺假设。指现金流量管理主体所管理的现金资源是稀缺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现金资源稀缺假设并不是说现金这种资源不可再生 (事实上,现金流入管理主体的过程就是现金资源再生的一种表现),也不是指现金这种资源可以耗尽。同时,它也与现金绝对数额的大小无关。这一假设仅是为了指出这样一个事实:在给定的时期内,与现金的需要量相比,其供给量可能是相对不足的。现金资源稀缺性是我们研究现金流量管理理论和进行现金流量管理活动的原因之一,因为如果现金这种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就没有必要对其进行管理,也就不存在规划其流入流出时间和数量等问题了。

9.不确定性假设。指现金流量管理主体面临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并非完全肯定,总有一些管理主体无法预知或无法肯定的事情。

不确定性可分为两种情况:主观不确定性和客观不确定性。主观不确定性指管理主体由于缺乏有关信息而不能对事物的状态做出确定的判断,而这种信息却是他人可以拥有的。例如,与某一特定企业有过信用往来的企业要比与其没有过信用往来的企业更了解该特定企业的信用状况 (假定其他信息一致)。客观不确定性是指事物状态的客观属性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例如,在新产品研制成功并投放市场之前,市场是否接受企业的新产品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对此,我们只能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我们对消费者消费偏好的了解做出判断,进而进行估计。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能确切的说新产品的销售量将是多少,这一切只有事后才可能知道。

与主观不确定性相关的信息常常具有不对称性,也就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信息不对称。为了避免假设之间互相重叠,我们将这里所指的不确定性限定为客观上的不确定性,而不包括主观上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假设是我们进行现金流量风险管理的基础之一。

四、现金流量管理假设的运用

综上,我们根据现金流量管理假设应具有的性质结合现金流量管理的特点提出了九项现金流量管理假设,它们之间有的相互关联,有的相互无关,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现金流量管理假设体系,应该成为我们研究现金流量管理理论和进行现金流量管理活动的基础之一。在具体应用这些假设时,应注意两点:

1.上述假设只是我们根据现实情况做出的一般的合乎理性的判断。我们不否认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违背其中某一项或某几项假设的情况,我们也不可能给出这些假设的完整、确切的证明,否则我们所给出的假设就不能称为假设,而应称为推论或者其他什么了。

流量管理篇3

关键词:公立医院 现金流量 内涵及分类 管理作用 管理方法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水平,财政部、卫生部2011年新修订的《医院会计制度》将现金流量表纳入医院会计报表体系,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于2012年1月正式实施。医院作为经营活动最活跃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的事业单位编制现金流量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本人就医院现金流量管理谈点粗浅看法。

一、医院现金流量的内涵和分类

(一)医院现金流量的概念: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会计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等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会计报表。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机构已经具备了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投资、筹资对医院现金产生影响的三大要素。现金流量是企事业财务状况中最本质的现象,现金流量中的“现金”概念,是广义的现金,不仅包括医院的库存现金,而且还包括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其他货币资金、外汇以及易于转化成现金的现金等价物,如国库券等。从资金来源上,医院现金流量表中的资金包括财政授权支付资金、财政直接支付资金、科教项目资金和自筹资金等。而作为企业单位来说,现金流量表中的资金仅包括自筹资金,这是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不同之处。现金流量是以上述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基础计量的一定时期内医院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总量、差量情况的总称。

(二)医院现金流量的分类:根据现阶段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及新医院会计制度,医院一定时期产生的现金流量可分为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按医院资金的4个来源途径分别单列出来,形成开展医疗服务活动收到的现金、财政基本支出补助收到的现金、财政非资本性项目补助收到的现金、从事科教项目活动收到的除财政补助以外的现金。

二、编制现金流量表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现金流量表可以弥补现行医院会计报表在经营管理中的不足

1、2012年以前的《医院会计制度》规定的医院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是《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基本数字表》,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医院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对医院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单凭现有的资产负债表、医疗收支总表、基本数字表已不能适应医院经济管理的需要,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医院的经济业务情况,影响医院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

2、医院现有的资产负债表只能反映医院某一时期资产、负债总额和净资产的数额,据此判断资本保值增值情况,而收支总表反映了医院收入、支出及盈利状况;基本数字表则是反映一段时期内医院人员、工作量和其他医疗考核指标完成情况。随着各种改革措施力度的加强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医院经济业务会出现一部分没有实现的收入和支出计入医院收支节余,其中医保费用超标不予结算、医保违规拒付、病人欠费、合约单位欠费、本该列入支出、成本的当期末能计入、投资失败等可能造成的呆账,这样不能体现会计谨慎性原则。

(二)现金流量表有助于评价医院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

1、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全面了解医院的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有助于分析医院收入、支出情况,分析医院现金流转效率和效果,对于医院偿还债务,投资等方面准确和可靠的决策,提供很大的帮助,保证资金周转顺畅。

2、现金流量表有助于预测医院未来的现金流量,预测医院未来的发展。通过现金流量表反映的医院通过过去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可以了解医院现金流入、流出是否合理,由此判断财务状况的好坏;可以了解现金流动原因,揭示医院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分析医院节余的质量;有助于分析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从而预测医院未来现金流量,为医院组织现金调配、合理使用现金提供决策信息。

(三)编制现金流量表有助于分析医院收益质量和影响现金净流量的因素,从而加强医院资金管理。

医院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全面掌握医院整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收支节余相比较,可以从现金流量的角度认识医院收支节余的质量,通过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加强医保政策执行力度,避免不必要的医保拒付。可以加强应收账款、病人欠费的管理加速现金回收,加强药品和医用材料的管理,控制现金支出,减少现金流出。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投融资逐步增加,现金本身获利能力低下,只能产生少量利息收入,相反由于过高的现金存量会造成医院损失机会成本的可能,合理的现金流量是既能满足需求,又不过多积囤资金,因此加强投融资的管理,引进先进的、高效益的医疗诊断、治疗设备,开展新技术,即提高了医疗诊治水平,又为医院带来效益。

三、影响医院现金流量的因素及增加现金流量的途径

(一)影响医院现金流量的因素:主要有医院经营情况、投融资活动、基金变动情况、外来款项变动情况、库存变动情况。

1、医院经营情况对现金流量的影响:虽然医院会计政策选用及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往往使医院实际现金流量与会计账面利润产生重大差异,如职工年终奖金的发放,在专用基金的福利基金中开支,就不影响收支结余,而在人员经费中开支,就使收支结余减少。但从长远来看,医院经营情况仍然是医院现金流量管理的决定因素,在不考虑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节余增加使现金增加,反正亏损使现金减少。

2、投融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投融资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医院盈利,为了增加医院现金流量,投融资项目决策依据是该项目的净现金流量现值大于零。投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与融资活动相反,用现金投资使现金减少,投资收回和投资收益使现金增加;融资使现金增加,还本付息使现金减少。

3、基金变动情况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医院会计属基金会计,部分现金收支不涉及收支项目;而直接计入基金项目,如支付医疗风险保险时直接减少专用基金等,这类基金变动应相应调整现金流量。

4、外来款项变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外来项目余额的增减变动影响现金流量。如预收医疗款余额增加,收回应收医疗款等都使当期现金增加,而应收款余额增加、应付款余额减少,使当期先现金减少。

5、库存物资变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库存物资变动对本期付现费用有影响,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库存变动与现金余额呈反方向变动,如药品库存增加,则当期现金流减少,反之,当期现金流增加。

(二)增加现金流量的途径:现金净流量是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差额。不断增加医院现金净流量对医院正常经营、持续发展十分重要。结合上述影响现金流量的几个因素,增加医院现金净流量的途径主要有:

1、搞好医院医疗管理,借助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契机,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总量,不断增加业务收入。

2、搞好医院成本核算的管理,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并将成本管理从重监督管理向重激励管理转变,充分调动员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开发员工成本管理能力,使成本管理主体由成本管理专设机构向全员成本管理拓展,共同挖掘降低成本的无限潜力,逐渐形成以财务人员与财务部门为中心的自上而下、多层次、多部门成本控制网络体系。从而减少医院经营费用。

3、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加大回收力度。对医疗应收款,要按月定期向各医保中心、各合约往来单位结账,避免拖欠。病人欠费要加强管理和催收工作,确定无法收回的自费病人医疗欠费,按有关审批程度批准核销。凡因清理不及时所造成的呆账、坏账损失,要追究当事人的个人责任,并查明原因,分别情况,报经有关领导批准后适当进行处理。

4、合理利用商业信用,适度负债经营。争取政策支持,增加现金的流入。

5、加强库存管理,加速库存物资资金的周转,对非急用物质采取零库存的管理方法,节约占压资金。

6、充分利用闲置资金对外投资,争取获取投资收益,增加现金流量。

总之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可缩短现金循环周期、平衡现金流入与流出、畅通现金流通渠道,最终增加现金净流量。

四、做好医院现金流量管理方法

(一)做好现金流量规划。

应根据医院业务收支计划,上级核定的财政拨款数、设备购置计划、基建维修计划、往年药品、物资等库存占用资金情况,往来款项预计变动情况、投融资计划来做现金流量的规划。现金流量规划应以现金流入为重点,以科学控制现金流出为原则,以增加医院现金净流量为最终目的。

现金规划应落实到现金预算中,建立完善的月度、季度滚动现金流量预算,从医疗、药品、行政后勤等方面建立全面、完善的现金流量预算体系。

(二)强化现金流量的控制

1.严格执行现金流量预算,预算外的现金流出应按重要性由相应的医院管理层特别审批,并落实现金流入。以现金流入定现金流出,对支付给职工的绩效工资、药品采购款、设备采买等资金,应以医院经济运行情况、经济效益情况和药品收入情况为依据。

2.对大额、异常现金流入、流出进行重点控制,确保不影响现金预算的平衡。

3.加强现金日常控制,建立现金流量日报表制度,从力求现金流量同步、加速现金收取和延缓现金支出三方面来加强现金日常管理。

(三)准确进行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指对现金流量信息加以重视、分析比较,通过了解医院从前的现金流量变动情况,推断医院未来现金流动情况,为决策服务。

总之,医院现金流量管理是医院工作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医院现金流量管理工作的落实。

参考文献:

流量管理篇4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医疗市场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竞争更加激烈,加上政府对医院的财政补贴减少,医院自身生存发展的压力给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财政部并不强制要求事业单位编制现金流量表,许多医院对于现金流量管理的概念还有些陌生。但实际上,医院现金流入流出活动比较活跃,需要注重对现金流量的管理和分析,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医院加强现金流量管理的必要性体现在:(1)现金流量能够反映医院真实的财务状况。决定医院价值的现金流比收支结余指标更能说明医院的运营状况。根据权责发生制确定的结余指标确实容易导致一定的“水分”,而现金流量剔除了坏账等因素,管理者更能充分地、全面地认识医院的财务状况。(2)为医院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现金流量指标可以反映医院资金周转速度,有助于管理者发现运营瓶颈,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3)降低医院财务风险。资产类指标往往会掩盖医院一些财务问题,通过资产和负债指标匹配来衡量医院偿债能力会有失偏颇,而用净现金流量指标代替资产类指标则更具有说服力。(4)提高医院预测和计划能力。现金流量信息可以透视出医院特定时期内现金收入支出整体状况,使管理者对未来现金需求有清晰认识,可以避免出现账面有结余而并无现金流的情况,保证医院投资、战略规划顺利执行。

二、医院现金流量管理的内容

对医院现金流量的管理首先应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提高库存和应收款周转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在法规允许范围内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一,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医院资金安全。医院的货币资金收入很大,一些大型医院每天的资金流量已经在百万以上。卫生部也下发了《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要求医院建立健全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强化医院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明确资金岗位职责和权限,确保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要有计划地进行岗位轮换。

(2)加强票据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设专门登记薄记录,防止空白票据遗失和被盗用。

(3)建立货币资金盘点核查制度。要随机抽查银行对账单、银行日记账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是否相符。不定期抽查库存现金、门诊住院备用金,保证货币资金账账、账款相符。

(4)建立收费退费控制制度。加强结算起止时间控制,统一规定门诊收入、住院收入的每日、每月结算起止时间,及时准确核算收入。退费时必须出具交费凭据及相关证明,由专人核对原始凭证和记录,控制审批权限,完善审批手续,做好相关凭证的保存归档工作。

第二,加强运营资金管理,提高库存周转率。医用材料和药品是医院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用了医院50%以上的运营资金。材料和药品的积压会占用医院有限的资金,增加储存管理成本,造成营运资金紧张。长期的积压可能会造成药品材料丢失毁损,增加了库存的风险。但医院又必须保证药品和材料的充足供应,保障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医院需要运用科学决策方法,改进库存管理,在保障临床需求的情况下提高药品和材料的周转率。

医院库存的管理,可以借鉴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ABC库存管理方法,根据库存的不同性质采用相应的管理办法。药品或材料可根据供应金额大小序列分为A、B、C三类物资。A类物资特点是品种少,占用金额很大,如各种高值耗材和药品。对这类物资应该采取集中招标,统一采购,以需求为导向来制订采购计划,尽量做到现用现买,压缩库存量,降低库存成本,从而减少对流动资金的占用。在出库则应减少发料的批量,降低二级库的库存量,也避免以领代耗的情况出现。同时应与供货商保持密切联系,协商各种紧急供货的互惠方法。C类物资与A类物资相反,品种数量众多,而所占的消耗金额却很少,如常用药品和一些低值材料。对于这类物资应当适当增加库存量,减少进货次数。而对B类物资则采取常规管理方法。

第三,加快应收医疗款回流速度,减少社保扣款。公立医院的性质决定了医疗机构宗旨是救死扶伤,而高级别的医疗机构往往接诊的病人病情比较疑难复杂,容易发生欠费的情况。而医院与社保结算时,社保部门可能会拒绝支付他们认为超范围部分医疗项目的费用。应收医疗款会占用医院有限的现金资源,影响医院资金周转,降低医院的资金使用效率。

加快应收医疗款周转速度,一方面应规范住院预交押金、出院结算制度。在患者入院时要对其社会联系信息进行较详细的登记。严格建立和执行一日清单制,使收费项目明细化,及时解释患者的疑问,在患方无疑问的情况下逐日签字确认,避免不必要的争执。患者出院时,结算处要严格核对费用,患者费用与预交款按照多退少补的办法结账。设立专门的催费工作小组,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定期查询、分析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支出情况,及时通报主管部门、临床科室及患者,做好医疗欠款的催款和追缴工作。另一方面,医院应当提高自身医疗活动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好转率,改善各科室的服务态度,从而减少患方以医疗质量、服务态度等因素为借口拒缴医疗费用。医院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为主的原则,同时也应注意开展舆论宣传工作,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努力改善所面临的社会舆论环境。

第四,利用闲置货币资金进行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现金是非营利性资产,现金持有量过大,表明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资金使用效益低。在保障业务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医院可将闲置现金投入到流动性高、风险低、交易期限短的金融性资产中获取利益,增加现金流入,或用以偿还即期带息债务,以减少现金流出。

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可通过最低总成本法确定。最低总成本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货币资金的成本,寻找使持有成本最低的货币资金拥有量。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要承担机会成本、资金成本和短缺成本。如果医院持有过量现金,则会导致机会成本和资金成本增加,相反则会造成短缺成本增加。该方法假设企业未来的货币资金收支是有规律的,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测算货币持有成本最低点。另外,在法规政策允许范围内,医院可以充分运用金融机构开展的各项业务,围绕安全高效的原则,选择行之有效的理财渠道,提高资金效益。例如通过办理协定存款业务、办理单位通知存款业务减少现金需要量。通过投资货币式基金,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资金效益。

第五,编制医院现金流量表,重视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表通过对动态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为筹资投资等决策提供依据。医院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没有统一的要求,工作中可以借鉴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编制。医院现金流量项目可以归纳为:

(1)医疗服务产生的现金流量。医疗服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提供医疗服务,收到财政补助,购买药品和卫生材料,支付劳务税费等医疗服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指医院长期资产的购建以及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是指导致医院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筹资活动包括向银行借款偿还债务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提供了本期现金流量的实际数据,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评价医院整体财务状况及其变化原因、评价医院的支付和偿债能力,揭示医院经营收益、活动与净现金流量之间差异的原因。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比率分析。如通过对现金流量净额和负债指标配比,可以反映医院偿债能力。通过业务收入和现金流量净额配比,可以反映医院现金营运能力的比率。

结构分析。如通过计算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占现金总流入的比重,可以了解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

财务弹性分析。其主要指标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对外投资和存货增加之和的比率。该指标可以反映医院资金的自给率,揭示医院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竹泉等:《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2007年第2期。

流量管理篇5

今天的校园网,由于垃圾邮件、蠕虫病毒等原因,网络突然缓慢甚至瘫痪的事件屡有发生。进行流量监控和流量分析是整个网络管理的重要环节,它能帮助系统管理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安全威胁,在第一时间进行分析,通过流量分析来确定攻击,然后发出预警,快速采取措施。如何在核心的网络设备上监控流量、限制异常流量就成了关键的技术问题。

2 校园网监控对象的制定

(1)丢包率:丢包率是指丢失的IP 包与所有的IP 包的比值。许多因素会导致数据包在网络上传输时被丢弃,例如数据包的大小以及数据发送时链路的拥塞状况等。

(2)连接性:连接性也称可用性、连通性或者可达性,学校需要高效率的带宽服务,更严格地说应该是网络服务的基本能力或属性。比如远程教学中需要宽带连接和视频点播等服务,这些都必须以网络的连接性能为基础和保障。

(3)时延: 时延定义了一个IP 包穿越一个或多个网段所经历的时间。时延由固定时延和可变时延两部分组成。固定时延基本不变,由传播时延和传输时延构成;可变时延由中间路由器处理时延和排队等待时延两部分构成。

(4)应用网段流量分析: 大多数学校都是将不同的业务应用通过VLAN来进行逻辑隔离的,所以可以通过流量分析系统针对不同VLAN来进行网络流量监控。

(5)协议分析 : 对网络流量进行协议划分,如:Web浏览(HTTP)、电子邮件(POP3、SMTP、WEB MAIL)、文件下载(FTP)、流媒体(MMS、RTSP)等。针对不同的网络应用协议进行流量监控和分析,如果某一个协议在一个时间段内出现超常占用可用带宽的情况,就有可能是攻击流量或蠕虫病毒出现。

(6)带宽分析:带宽一般分为瓶颈带宽和可用带宽。瓶颈带宽是指当一条路径(通路)中没有其它背景流量时,网络能够提供的最大的吞吐量。可用带宽是指在网络路径(通路)存在背景流量的情况下,能够提供给某个业务的最大吞吐量。

3 网络设备的流量管理

(1)CBAC的理解与应用

CBAC技术的重要性在于: 使管理员能够将IOS防火墙配置为一个智能化、集成化的单框解决方案的一部分。CBAC通过严格审查源和目的地址,增强了使用众所周知端口的TCP和UDP应用程序的安全。CBAC通过检查整个(数据)包了解应用程序状态信息,给ACL功能增加了检查智能。CBAC利用这种信息创建一个暂时的、会话(Session)特定的ACL入口,从而允许回返通信进入可靠网络。这种暂时的ACL有效地在防火墙中打开了一个大门。当一个会话结束时,ACL入口被删除,大门关闭。CBAC在应用层审查包和维护TCP和UDP会话信息,这给CBAC提供了检测和阻止某种网络攻击的能力。

(2)NBAR的理解与应用

NBAR可以根据OSI参考模型的第3层到第7层信息来对流量进行分类,设置NBAR第一步就是建立审查的流量分类。NBAR检查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如应用类型、连接的具体地址、连接中的数据和数据包的长度。基于匹配标准,NBAR将匹配的流量放进特定的类(或组)中。在建立了分类规则之后,建立用来标识流量策略,对于IP流量,我们使用IP优先级来对流量进行分组(类)。IP优先级标准(和DSCP)使用IP包头中的TOS域中的位来分类流量。当流量进入路由器时就执行这两步,然后当流量离开路由器上的一个特定的外出接口时,定义对被标记的流量将采取什么操作。我们在流量优先级控制上通常使用QOS,这将影响数据包被发送接口之前,首先需要排成队列。而NBAR可以为这些流量定义其他策略,限制它们的带宽,甚至丢弃这些流量。

(3)理解分析模块NAM

NAM(Network Analysis Module)是一个集成的通信流监视解决方案,可以提供全面的RMON I、RMON II、NetFlow和VLAN监视、与协议相关的故障诊断以及趋势分析功能。 NAM的一个关键功能是它能够同时并实时地监控多个交换机端口或VLAN,并能够为每一个数据源提供独立的RMON I/RMON II统计数据。NAM是对交换环境进行监视或故障诊断的理想选择,通过加入像NAM这样的RMON I/RMON II技术,可以使Catalyst 5000/6500系列交换机上的每个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端口的mini-RMON统计功能得到加强,进而提供全部7个层次的监视和故障诊断功能。

4 其他流量管理的做法

流量管理篇6

质量管理对于一个工程企业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对客户、对企业自身的信誉或是对社会的影响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电厂项目要运行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它质量好与坏就是企业最好的活字招牌。

通常一提到质量管理,大家的第一意识是这只是质管部或者专业公司参与施工的施工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事情。其实不然,美国着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曾提出:在生产过程中,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只有10%——15%来自工人,而85%——90%是企业内部在管理上有问题。由此可见,质量不仅仅取决于加工这一环节,也不只是局限于加工产品的工人,而是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各类人员。现代企业的质量管理不再停留于单一的质量控制,而是提倡全面质量管理。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企业全体人员及各个部门同心协力,把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数量统计方法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设计、生产作业、服务等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供符合规定要求和用户期望的产品和服务。

全面提升质量管理,需要各个部门、专业公司相互配合、同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够得以真正实现。后勤管理部室为质量管理提供良好的管理环境和畅通的沟通渠道,做好质量监管和控制工作。专业公司则提升其专业技术监控、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在过程中控制、保证一线施工中的质量通过率。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全面质量管理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为支撑,确定质量管理在整个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和共同维护,从质量目标确定、材料采购、材料验收、设备安装直到最后的工作验收,每个环节都不能有一点差错,任何环节的差错都可能导致质量的缺陷,给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失。

而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否高效率的运行,关键在员工的质量意识,只有当质量意识深入每一个员工心中,才能让整个质量管理体系顺畅的运行。提高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加强员工质量管理方面的理论培训,理论培训包括质量意识培训,即让每一个员工明白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让员工形成质量意识,在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中都会把质量牢记于心。有了质量意识,还要熟悉质量标准,比如焊接接口的质量标准是怎么样的,只有对这些标准了如指掌才能在工作中有参照的标准、才能尽善尽美的完成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实践中的培训,每天的三交中的质量交底,这是在实践工作中最直接的质量培训,是质量管理目标分解到每个班组、每个工作任务中,也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质量管理培训,所以应该保证每天的质量交底的有效性。

优化组织结构,保证质量管理沟通渠道畅通工程质量的控制最有效的方式是在过程中控制,它不似产品质量控制可以将产品回收重新生产,如果在工程结束后才发现质量问题,它返工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难以计量的,最重要的是工程进度也不允许花费如此多的时间返工,所以优化组织结构,保证沟通渠道的畅通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尤为重要。

流量管理篇7

1.可以反映企业现金流入、流出的情况,并直观反映现金流入流出的原因。在现金流量表中按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进行分类,清楚地反映出公司的每种主要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

2.能够分析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代表企业运用其经济资源创造现金流量的能力,便于分析一定时期内产生的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的差异;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代表企业运用资金产生的现金流量的能力;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代表企业筹资获得现金流量的能力。

3.能够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通常报表使用者比较关注企业的获利情况,获利情况一般通过利润表反映,但是企业一定时期获取的利润并不代表企业有偿债支付能力。有时,利润表上利润实现并不可观,但却有足够的偿债能力。现金流量表可以弥补损益表的不足,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二、现金流量表的演进

最早的资金流量表出现在美国。通常,以营运资金为基础编制的资金流量表称为”财务状况变动表”;以现金及约当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资金流量表称为“现金流量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很长时间内,财务状况变动表一直是西方国家三张必报的外部报表之一,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所重视。但是随着70年代中期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客观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许多公司经历了严重的现金紧缺问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甚至因此而破产。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公司内部的管理者还是外部投资者、债权人,都开始关注与决策相关的现金流量的信息。会计主要目的也随后转向为投资者、债权人进行合理的决策,评估及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及不确定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1984年颁发了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会计中各种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认为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应包括现金流量表,肯定了现金流量信息在财务会计报表中的地位。1987年,该委员会公布了第95号公告《现金流量表》,并要求企业以现金流量表取代财务状况变动表。1991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了“E36现金流量表》”征求意见稿,并于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取代原财务状况变动表。1993年7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要求企业编报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但对现金流量表的格式内容没有作具体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状况变动表因其本身内在的缺陷已越来越不能满足各方面的要求,因而我国于1998年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规定从1998年起,在我国企业中全面推行现金流量表,这标志着在我国编制了5年的财务状况变动表正式被现金流量表替代。2001年对该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2006年2月财政部制定了包括现金流量表等在内的38项具体准则。

三、银行承兑汇票的特点

根据以上理解,银行承兑汇票可不可以包含在现金等价物中呢?笔者的答案是肯定的。在实务中,企业大量的与其他企业或个人的经济业务往来,都是通过银行结算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和《票据实施办法》,央行对银行结算办法进行了全面的修改、完善,形成了《支付结算办法》。办法规定企业目前可以选择使用的票据结算工具主要包括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和支票等。在我国,除商业汇票外,大部分票据都是即期票据,可以即刻收款或存入银行成为货币资金。因此,我国的应收票据应为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按照承兑人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目前存在的大部分商业汇票都是银行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由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承兑申请人签发,经银行承兑,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银行是银行承兑汇票的付款人;承兑申请人在汇票到期前应将票款足额交存银行。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必须以商品交易为基础,严禁办理无真实贸易背景的银行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的申请条件十分严格,尤其对申请人的资信、具有支付票款的可靠资金来源和能力特别重视。

银行承兑汇票具有良好的流通性。承兑申请客户持银行承兑汇票与收款人办理款项结算,交付汇票给收款人;收款人可根据交易的需要,将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给其债权人;收款人或持票人可根据需要,持银行承兑汇票向银行申请质押或贴现,以获得资金。银行承兑汇票自出票日至到期日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对于承兑申请人来说,银行承兑汇票可以减少企业银行贷款,减少资金占用。毫无疑问,当银行承兑汇票处于流通状态时,它就是一种结算方式,就是资金的替代物。

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

《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规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由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构成。对现金的定义一般不会产生异议,它包括库存现金、可供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这两项从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货币资金扣除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就可以得出。但对现金等价物的定义各国却分歧较大,准则主要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有关规定,将其定义为“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一项投资被确认为现金等价物必须同时具备上述四个条件,准则所附《指南》只对其中的“期限较短”作出了解释.其他三个条件的具体涵义都未作进一步说明,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编制报表的难度,会计人员只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职业判断来确定现金等价物的范围。虽然体现了较大的灵活性和前瞻性,但很可能导致企业主观臆断、或是无所适从,甚至通过“适当的判断”来谋求对自己有利的结果,从而带来新的报表粉饰问题,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那么,根据对《企业会计准则第3l号一现金流量表》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现金流量表中所指的现金应是企业持有的且管理部门事先已经考虑将其用于某一时间支付目的的资金或短期投资。

五、银行承兑汇票应被纳入现金流量表

企业当期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银行承兑汇票,无非四种情况:1.会计报表目前,票据到期,增加银行存款,这部分业务在现金流量表正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体现。2.会计报表日前,票据未到期,也没有进行贴现,这部分业务将不会在本期现金流量表正表中体现。3.会计报表目前,票据未到期,进行贴现,增加银行存款。这部分业务在现金流量表正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体现。4.会计报表目前,票据未到期,但由于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而将银行承兑汇票进行了背书,这部分业务由于没有引起现金的变化而不会在现金流量表正附表中有任何显示。

从上面四种情况我们看出,第一种和第三种情况因为变现为现金可以通过现金流量表体现出来;第二种情况在当期现金流量表中不会体现,只在附注中反映为经营性应收项目增加。如下一期贴现,则体现在下一期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如果下一期背书给其他企业则该笔业务在现金流量表正表中不会被反映,只是在下一期现金流量表附注中体现为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第四种情况由于只是应收票据的一增一减,它不会影响净现金流量,在现金流量表正表及附注中不会留下任何痕迹。可这种隐身带来的问题是: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这部分业务不完整,没有真实地反映企业主营业务活动的全部。使报表使用者不能获取充分的信息。

流量管理篇8

为做到先入为主,统一规范,把工作做在前,做到位。作为一名基层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我认为应该作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管理素质。重点学习《产品质量法》、《商品标识标注规定》、《定量包装商品质量监督规定》等关于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通过学习,全体干部进一步认识商品的标识和用标识来识别产品的质量、数量、特征、特性及使用方法,并对今后在产品质量监管检查工作中如何依法行政、实施检查,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为今后更好地开展打假、维权工作,做好思想上、理论上的充分准备,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实践检验,对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的监管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的学习来指导实践工作,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实行重要商品准入制度,推进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关口”前移,是把现行的监管手段和方式从时间、空间等方面向前延伸,严把商品的市场准入关,实现对商品入市、交易以及退出流通领域全过程的监管,从而进一步提高市场监管的前瞻性和防范性。以商品为监管对象,以商品质量安全为监管内容,以实行重要商品准入备案、市场巡查、质量抽查、公示、警示、不合格商品退出以及督促经营者落实商品进货质量查验、“索证”、“索票”、建立进销货台账等制度为主要手段,在商品进入市场环节,建立健全质量安全过滤机制,加强商品质量监管。商品准入制度是以重要商品准入备案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商品安全监管制度和措施的通称。按实施主体不同分类,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工商部门实行的重要商品准入备案、市场巡查、质量抽查、公示警示、预警和信用分类监管、不合格商品退出等制度措施;二是经营者实行的商品进货质量查验登记、重要商品协议进入等制度措施。。重要商品准入备案制度是工商部门通过“索证”,并进行备案登记等措施,审查商品生产商或供货商主体资格的合法性和产品质量的真实性,将无证照商品和假冒伪劣商品挡在市场之外。这是工商机关对重要商品质量进行全过程监管的基础。重要商品质量抽查制度是工商部门加强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力度的重要保障措施。不合格商品市场退出制度是工商部门确保上市商品质量的重要手段。经营者自动退市与执法机关强制退市相结合,确保流通领域商品质量。要将商品市场主办者统一纳入企业登记管理,使其成为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市场秩序“第一责任人”。通过依法监管、督促和指导,使市场主办者树立商业品牌意识,规范经营行为,建立健全内部商品质量管理制度,提高市场上市商品质量。

三、加强舆论宣传,宣传协调到位。流通领域质量监管工作是一项社会综合工程,离不开政府认同、群众参与、经营者支持和相关部门配合。要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工作。一是宣传诚实信用、守法经营思想和“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让经营者理解这项工作不是负担,通过建章立制,提高质量意识和经营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信誉、提高效益。使经营者自觉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和法律规范,约束经营行为,配合我们工作。二是注重发挥社会公众舆论作用,通过宣传,引导群众参与社会监督,增强参与企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创造良好的工作局面和社会氛围。是进一步加强协调配合,理顺关系,形成合力。要积极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争得配合;要重视发挥各级消费者协会和个体、私营协会及相关行业协会的作用。

流量管理篇9

关键词:现金管理 财务管理

一、现金流量概述

现金流量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做好现金流量管理,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式。所谓现金流量,就是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企业通过一定的经济活动而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总称。在这里,现金并不是我们实际意义上的手持现金,而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现金等价物,简单来说,就是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货币资金。

企业一般是以年、季、月的方式编制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可以直接反映出企业的现金偿还能力、资产变现能力以及企业的经营现状。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中,企业将利润作为核心,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是以利润为核心的,但是利润并不能全方位的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情况。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强现金流量管理,科学评价企业的经营情况,并促进企业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着手研究现金流量管理,将现金流量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努力构建出现金流量管理体系,做好现金流量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实现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平衡,合理分配企业的现金资源,做出科学的发展决策,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说学界在现金流量管理方面得出了许多成果,许多跨国公司也在公司发展中积极探索现金流量管理的新方式。但是,目前为止,企业所开展的现金流量管理多是现金流的分析,并没有建立起系统的现金流量管理控制系统,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那么,当今企业在现金流量管理方面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认识不清晰

新《企业会计准则》明确提出现金流量表的定义,并对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进行了详细规定。但是,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由于许多企业管理者没有认识到现金流量管理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而也不重视现金流量的管理。把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当做一项任务来完成,并没有深入分析现金流量表,编制好现金流量表。而且,编制出来的现金流量表也没有在企业决策上发挥任何作用,企业没有利用现金流量表上的相关信息来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优化。

(二)管理方式单一

理论上的现金流量管理是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三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关系。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组成了现金流量管理的整体。但是,实际上,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就是所谓的事后分析,而且分析时也没有非常系统深入的分析,因此其管理效果有限,现金流量管理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管理的内容少

现金流量管理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现金流量管理涉及到所有经济活动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科学的现金流量管理应是一个非常系统的过程。实际上,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浮于表层,管理的内容非常少,比如说:有的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内容只是简单的涉及到现金预算,日常流量控制等,并没有将现金流量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现金流量管理作用有限。

(四)管理滞后

企业没有认识到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作用,在财务管理上依旧是以利润为核心,不重视现金流的导向作用,不重视业绩的质量,现金流量管理存在滞后现象。

现金流量管理还需企业和学界加快研究进程,企业管理者要正确认识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作用,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在实际工作中摸索探究现金流量管理的新方法,构建现金流量管理系统,提高现金流量管理的效果,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

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和企业体制的变化使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企业的可利用资金就成了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当受到一定的外界压力或诱惑时,有可能没有考虑到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直接将自身置于一个较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发展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而就会对企业的长久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所以说,企业必须做好现金流量管理,在制定任何发展决策时都要参考现金流量信息,在充分认识自身的情况下,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思考,制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发展壮大,要想提高市场地位,那么就必须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而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大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良好的现金流量管理的话,那么企业就无法做好成本控制,无法迅速提高市场竞争力。所以说,企业必须正确认识现金流量管理的作用和地位,努力构建出现金流量管理的体系,做好现金流量管理。

企业发展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外部环境的瞬息万变使企业发展面临着一定的财务风险,而财务风险产生的根源是企业现金流量在循环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因此,对企业经济活动中的现金流量周转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有效预测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是非常有必要的,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财务风险,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现金流量管理的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金流量管理研究的深入,企业领导者逐渐认识到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作用,并努力进行现金流量管理的研究,力求构建出系统的现金流量管理体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一)正确对待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编制现金流量表是做好现金流量管理的基础。虽然说新《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但是许多企业并没有将现金流量表作为企业的重要理财工具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企业应深入宣传现金流量管理知识,尤其是财务部门的人员,要让每一个人都认识到现金流量管理的作用,认真编制好现金流量表。编制出科学合理的现金流量表之后,可以通过表上的信息,正确分析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的偿还能力、投资能力等,可以客观全面的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规避财务风险。因此,企业应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作为一项基本的日常工作认真对待,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作为一个重要的理财工具。

(二)科学做好现金流量的预算控制

进行事后的现金流量分析的话,那么就丧失了现金流量管理的意义,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作用也很难发挥出来。在现金流量管理中,重视事前预算的作用,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现金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根据企业的生产、销售、投资等情况进行现金流量预算表的编制。通过科学合理的预算控制,促进企业做好筹资工作,合理分配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财务风险。

(三)提高企业现金流量的周转速度

提高现金流量循环的周转速度可以提高企业现金回报的安全性,可以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当企业的现金流量周转速度快时,企业投资面临的风险降低了,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定的投资回报,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利用现金流量管理,合理规划企业的现金流量,找出影响现金流量循环周期的因素,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解决问题,提高现金流量的周转速度,从而提高现金流量的盈利能力。

(四)做好现金流量分析与考核

第一,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判断企业现金流量的合理性。在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里,企业的现金流量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对比生命周期和现金流量表,发现企业现金流量中存在的问题。对比分析企业前后几个会计期间的现金流量表,预测企业现金流量的发展趋势。

第二,重视收益质量的分析。从现金流量的角度来说,评价企业收益质量的指标主要有营运指数、盈余现金、营业稳定性等。做好收益质量分析,可以促进企业提高经营效益。

(五)掌控现金流量风险

掌握现金流量风险的方法,及时发现现金流量风险,将风险掐断在萌芽状态,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不同类型的现金流量风险采用不同的预警机制。

五、结束语

现金流量管理是衡量一个企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是衡量一个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在现阶段下,企业要加强现金流量管理,深入分析适合本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方法,逐步构建出现金流量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霞.论现金流量管理及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J].商情,2011(50)

[2]刘凤娥.不可忽视的现金流量管理[J].会计之友,2008(31)

[3]焦振忠.探究现金流量管理及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J].新财经(理论版),2013(5)

流量管理篇10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现金流量管理;地位

企业发展的目标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需要其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管理。其中,现金流量管理是保障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管理工作,需要企业管理者提高对该管理工作的重视,在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制定完善的现金流量表,还应当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所得出的分析结果能够反映出企业运行状况和财务情况,从而发现在企业运营中所存在的问题与风险,并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以保障企业稳定发展。

一、现金流量管理的简介

1.现金流量管理的内容阐述

所谓现金流量管理主要是指通过管理现金流量,以收益为主要管理目标,围绕着企业的各项活动所建立起来的管理体系,其也是对在某一时间范围内的现金流量进行安排、规划、控制、分析以及评价等管理活动。该管理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与现金管理和预算相关的制度、对现金进行安排与实施的控制系统、对在某一时期内现金流量各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的系统。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采取现金管理这一管理方式,主要是为了能够最大化的实现企业运营的目标,为企业谋取更多的利益。

2.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现金流量管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采取现金流量管理不能够减少企业所需要承担的利息,降低企业债务,还能够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同时,也能够对企业的自身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从而优化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在企业进行扩张时,现金增量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企业的投资者和管理者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最关心的事情是企业每经过一个时期的运营,其所获得利润是否能够偿还相应的股利、利息以及债务等。如果企业能够拥有一定规模的现金流量便能够给予投资者和管理者充足的信心,使其能够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以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使企业获得良好的发展。

二、现金流量管理的现状

现阶段,虽然我国很多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都采取的现金流量管理体系,所取得的效果也是很好的,但是该管理体系还不够成熟,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其具体表现如下。

1.管理内容上的缺陷

现金流量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内容上的问题。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具体实施过程中其只是进行简单的战术性管理,管理内容也只是仅仅设计到其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与管理,难以实现对现金流量上的管理。现金流量管理内容上所存在的缺陷,其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2.缺乏一定的认识

我国很多企业对于现金流量管理还缺乏一定的认识。现金流量管理不只是针对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的整体经营都会产生的很大的影响。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应当十分的科学、标准与规范,这对于现金流量管理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有利于企业运营与发展的。然而,虽然有些企业对其现金流量表进行了完善,但还缺乏一定的认识,对其所具有的作用也缺乏较为清晰的定位,因此很难发挥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日常工作中所产生的作用。

3.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

企业的战略与发展目标应当进行互相的融合,只有完全融合才能够使企业内部的现金流在风险、流量、结构等方面达到平衡。我国企业虽然十分重视现金流量管理的实现,但在相关体系的建立上还较为被动,使得其在管理过程中只是一个短暂的管理,其管理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够严谨,不利于其在企业中的长期应用。例如,当企业拥有较为的现金时,没有将其用于各项投资以获取利润,而是将其存在了银行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现金的利用率较低。还存在一部分企业由于缺乏长远的眼光,只重视其在经营过程中的眼前利益,没有对其长远的发展进行规划,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上述两种情况的产生都是因为企业采取的现金流量管理缺乏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所造成的。

三、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

由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使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此时企业中的资金就成为了促使企业发展、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重要因素。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很多来自外界的压力与诱惑,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日常管理和做决策时,极有可能没将内部资金因素考虑在其中,而将企业放置在了十分复杂的市场环境当中。如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充足的现金,那么对于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企业应当做好现金流量管理工作,为企业管理者在决策和规划企业的发展路线时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使其充分了解当时企业内部的资金情况,从而制定出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决策。企业要想不断壮大,提高其在市场当中的地位,就必须要一直提高其在市场竞争当中的竞争力。而竞争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资金的投入,如果没有企业不能实现对现金的管理,那么企业也就不能够控制好经营成本,难以快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现金流量管理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管理者应构建出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实现对企业现金的有效管理。财务风险是企业发展所需要面临的重要风险,而很多财务风险的产生都是由于对内部资金流量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所以,应当对企业生产运营中各项资金的运转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以便能够分析出企业财务风险,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四、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1.提高对现金流量表的重视

现金流量表是实现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基础。根据我国政府所规定内容,要求企业都需要编制该表格。虽然,我国企业都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了编制,但却没有将其视为用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规避财务风险的重要工具。所以,应当加强对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对现金流量表的重视,特别是企业财务任务,更应当让其充分认识到现金流量表的所具有的作用,使其不仅要编制出更好的流量表,还应当提高对其的重视与利用,从而客观的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能够充分了解到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并及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所以,企业应当提高对现金流量表的重视,充分发挥其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2.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分析

综合考虑企业发展中的各项因素,对企业中现金流量情况进行判断。在企业当中的不同时期内,其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具有很大的不同之处,此时应对企业不同时期的发展情况与现金流量表进行对比,以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同时,企业还能够通过对最近几个时期内的资金流量进行分析,预测出现金流量未来发展趋势。

五、总结

总之,现金流量管理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使企业一直保持稳定、和谐的发展。企业管理者应当充分认识到现金流量管理所具有的作用与重要性,还应当了解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找出能够完善其管理体系的方法。与此同时,企业在实施现金流量管理时,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在该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将其与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结合,以充分发挥现金流量管理的作用,从而促进我国企业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

作者:叶寒晟 单位: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谭必奎.现金流量管理及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J].财经界(学术版),2013,11(22):158-159.

[2]付应.论现金流量管理及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时代金融,2015,10(36):139-140.

[3]王庆政.探究现金流量管理措施及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6,02(04):210.

[4]高茹.加强现金流量管理,提高企业财务水平[J].中国农业会计,2014,06(12):28-29.

[5]段建平.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有效运用[J].中国市场,2014,12(49):17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