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6 16:54:25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篇1

1民族地区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质量内涵建设不足,实验室文化欠缺。转型发展时期,国家对民族地区高校投入的建设资金更多的用于实验室基础建设及仪器设备建设,对于实验室的质量内涵建设重视不足,且在基础建设方面,由于处在民族地区的特殊关系,对于建设规划的定位和学科建设之间的衔接等方面还有待改进。实验室文化建设和仪器设备建设是新型实验室建设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统称为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硬件建设是基础,软环境建设是保障,纵观国内外各知名高校,在其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实验室用于基础教学的仪器设备并不一定是最先进的,但其实验室的文化氛围一定是可以推动实验室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1.2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专业的实验技术人员。目前高校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相关部门主要是保卫处及仪器设备管理部门如设备管理处等,很多从专科阶段向本科阶段转型的学校甚至没有实验室管理处或者专门负责环保的部门,所以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阶段对于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专门负责的部门少,安全管理部门无专业实验室技术人员,无法对实验室安全进行具体的专业化管理。同时缺少负责校级安全工作的领导,目前负责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校级领导大多为兼任,实验室安全工作只是其众多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其中之一,处于从属地位,与国外高校负责实验室安全的工作人员相较,我国高校特别是处于发展中的新建高校,负责实验室安全的人员数量极少,且普遍缺少专业训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近年来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频发。长期以来,由于专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缺乏,实验室设立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普遍存在可操作性不高,很难落到实处等问题。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建设再完备,没有一套科学、可操作性强的实验室安全及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的动态管理和静态管理达不到和谐统一,就无法确保安全设备的可持续、高效运行。1.3安全教育不足,安全意识缺乏。自然界中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因果关系可循,对于近年来各高校实验室频发的实验室安全事故同样如此。根据李志红对从2001年以来国内高校发生的100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事故类型及原因等分析表明,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90%是人的因素。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对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重视程度过高,但对科研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严重缺乏,导致进入实验室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都存在安全意识淡薄,只注重实验结果,忽视实验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从而酿成惨剧,这种现象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同样存在。实验教师对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安全教育不足,安全教育内容所占比重太少,且教育形式较单一,使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让学生在安全教育中获得足够的、切实有用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同时,部分教师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对于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未及时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对于学生的不安全行为未及时觉察并制止,对于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未及时消除,从而未能尽早阻断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及发展。1.4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实验室基础安全设备建设不足。处在民族地区发展中的高校长期以来受到当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影响,在实验室仪器设备及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存在不足,近年来虽然在国家对西部高校建设专项资金以及各种扶持政策下,实验室基础教学实验设备得到了补充和提高,但安全建设本身在国内起步较晚,又处于实验室建设的从属地位,所以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验室基础安全设备建设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2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安全建设策略

2.1加强实验室安全工作体制建设,明确实验室安全责任。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机构五花八门,职责交叉划分,多部门同时管理等问题不仅存在于民族地区新建的发展中高校,长期以来国内很多高校实验室都存在此类问题。同时,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处在转型发展时期,与其他高校一样存在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可操作性不强,实验室的各项安全制度很难落实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加强安全工作各项体制建设,完善切实可行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才能保障实验室安全建设的顺利进行。2.1.1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建立可操作性强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组织框架,对实验室安全做到“全覆盖、高深度、零容忍”管理,在实验室安全建设及安全管理的每个方面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身安全置于实验室安全建设的首要位置。建议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在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建设方面以国外发达国家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为典范,建立专门的校级层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管理机构成员应为接受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的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负责统筹规划及科学引导实验室安全建设和日常的安全管理,承担有专项实验教学任务特别是生物、化学等有危险性、有污染的实验教学的院(系)应该设立“实验安全与环境事务”管理小组,由院(系)主要领导担任小组长,小组成员应具备专业的实验室安全相关技能,具有应对实验安全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该小组负责所在院(系)的实验室日常安全及环保工作。生物、化学实验室要以每个实验室为基本单位,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加强实验教师的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总之,实验室安全管理机构应该从上到下,建立“校级—院(系)级—实验室级”三层管理机制,层层落实安全责任人,学校与相应的院(系)、院(系)与各生物、化学实验室,实验室与进入该室的每个学生,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与实验室有关的每个人,明确各个安全相关岗位的工作职责、范围和内容。积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2.1.2施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导致所招收学生的知识层次比经济发达地区同类高校的学生相对低些。基本上学生在初、高中阶段都未进过实验室,所以进入高校初进实验室既好奇又恐惧,这就要求学校在学生进入实验室前进行必要的安全基础知识教育及安全基本技能培训。学校应该构建适合本校教学实际的切实可行、可操作性强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内容体系,对不同专业、知识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在每年九月份新生入学开始实验课之前,相关院(系)应组织新生及新进教职工参加实验室安全培训及考核,未通过考核的学生不能如期进入实验室,只有继续培训直至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同时,为提高新进教职工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及安全技能,新进教职工只有通过考核后方可教授相应课程,否则不予通过试用期。2.2推动实验室安全设施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安全建设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阶段性、共享性”的基本宗旨,秉承“目的明确、合理规划、切实可行、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原则,结合新建高校实验室占地面积紧张,安全仪器设备不足,实验安全师资队伍短缺的现状,最大限度的提高现有实验室各类安全资源的使用率。对于之前在专科阶段建立的各学科实验室,为满足本科之后师生对实验教学和科研创新的需求,将相同或相近学科实验室进行合理规划和整合,改进专科阶段实验室分散、重复的特点,使本科后的实验室更具有系统性。对于新建实验室进行合理统筹安排,既要立足实际,又要满足升本之后实验室对于学科建设、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要,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升本后学生科研积极性高、实验类型多样化情况下的实验安全。根据不同实验室的专业特点不同,进行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设计、建设和安全硬件设施的购置,并根据实际条件及需要,将现代化技术用于实验室安全基础建设和安全管理中。

3强化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意识

针对民族地区学生实验室安全知识欠缺,安全意识不强的问题,应采取多种必要途径加强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实验室安全知识传播的途径有很多,最为传统的是学生进入实验室前统一开展的安全知识讲座或安全培训。这种传统方式的安全教育学生被动接受,积极性不高,教育效果不好。为了改变传统安全教育枯燥乏味的形式,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验室安全教育应从软环境建设着手,培育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开展形式多样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结语实验室安全是高校学生进入实验室前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是民族地区新建高校在建设及发展中应置于首要地位的问题。实验室安全建设及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程,必须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工作体制,推行科学性、规范化、可操作性强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安全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确保“安全建设无漏洞,安全管理重细节,安全教育有实效”。确保实验室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学生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稳步提高。

作者:王仕英 单位:阿坝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彩红,许宏山,虞春生等.创新型人才培养视角下的高校实验室发展路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188-197

[2]李志红.100起实验室安全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4):210-216

[3]贾贤龙.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2):193-195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篇2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策略

一、实验室的地位和作用

1.实验室对教育教学有重要作用

高校学习有两部分内容,其一是理论知识学习,主要在教室中进行;其二是实践操作训练,多在实验室完成。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实验教学在促进学生认知结构转化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实验教学为理论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为疑难问题打通解决渠道,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帮助学生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缜密的做事风格,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世界观。

2.实验室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应该懂应用、会操作,并具有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而实验课堂能够让这些能力得到综合锻炼,使学生将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二、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策略

1.完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

(1)规章制度建设。完善的实验教学管理制度是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基础保障。实验室教学管理体制包括安全管理制度、设备操作使用制度、仪器维修护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岗位制度、硬件设置申购制度等,这些制度可以根据学校整体规范来执行,也可以根据各院系实际情况来做合理调整。制度执行要严格到位,确保公平、公正。

(2)档案制度建设。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时,还要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和运行档案。档案是实验室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反映,通过档案资料,管理者可以对历史性工作进行研究分析,也能对当下工作有效把握,便于从中发现管理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3)物资管理制度建设。物资管理是一项繁琐冗杂的工作,以往都是依靠人工来记录管理,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这项工作逐步转移到计算机系统上。但由于低值、易耗品更换频繁,汇总量大,很多二级学院实验室的低值、易耗品的管理仍旧停留在人工账上,管理者难以精准、及时掌控低值、易耗品经费合理使用情况,给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急需建立管理低值、易耗品账目制度并引进管理的微机系统。

(4)安全制度建设。实验室的常见安全隐患主要有:电路设施陈旧、走线布局不合理;安全通道堵塞;空间狭小,各类化学试剂不能隔离存放;缺乏备用供电设施等应急保障系统;缺乏急救设备及药品等。师生安全大于天,实验室安全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并设立相关监督考核部门,确保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2.优化配置,抓好实验室建设

第一,加大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维修和购置投入。实验室仪器设备是学生实验学习的必要工具,随着科技进步,各类软硬件设备更新越来越快,很多陈旧设备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部分需要维修升级,部分将被直接淘汰,更换全新设备。第二,扩大实验室建设和使用面积。由于实验仪器设备需要更新、添置,原有的实验室面积也急需扩大。另外,随着学校扩招政策的开展,入学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实验室空间显得越来越狭小。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应尽快解决实验室房源紧张问题,快速扩建实验室。

3.打造高素质实验室管理队伍

实验室管理的主体是人,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相关工作的开展进程与质量。首先,高校要保障相关工作者的福利待遇,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并激励他们努力工作,积极推进高校实验室教育管理改革,使得学校科研工作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次,要定期组织培训学习,确保技术人员掌握最前沿的管理理念的专业技术,并鼓励其进行跨学科、跨专业学习,打造一支高、精、尖的组织队伍。再次,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增强相关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全面提升实验室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结语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也不断发生着改变,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涉及面越来越广,难度越来越大,传统的模式早已无法适用。 在新时期,相关工作者一定要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创新管理手段,发挥实验室的保障和服务性作用,不断满足创新教育的需要。

参考文献: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篇3

1.如何提升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专业管理水平

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室的核心,其专业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管理和服务的质量,进一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成效。我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室技术人员均为硕士研究生毕业,虽然在专业知识理论和基本技能方面都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但是这并不代表其具有较高的实验室管理水平。现从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专业管理水平出发,我们从以下3个方面采取措施。

1.1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实验室高效管理的前提和保障

制度建设是规范管理的前提和保障。实验室管理涉及人、财、物等多个方面,加之学生的流动性和实验环节的复杂性,使得实验室管理相关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以前,实验室虽然制订了很多管理细则,但是许多规则流于形式,不能切合实际地指导实验室运作,不但收不到应有的管理效果,反而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现今,结合我院实际,摒弃一些陈旧的实验室管理观念,从根本上改进和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例如,以前实验室技术人员只参加本科教学的准备工作,很少参加实验课的教学工作,现在实验室技术人员可以跟专任教师一样担任实验课教学工作;以前实验室技术人员很少参加课题组的实验,现在都回归到各自的课题组。这种管理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及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1.2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实验顺利进行的基础

完成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验教学、科研任务是实验室的最基本任务,此外还包括科研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学院对实验室的建设逐渐重视,对新进的实验员实行目标责任制,即上岗前先签订一系列合同,旨在促进实验室人员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加强实验人员的责任心。另外,学院也会根据实验人员承担的实验课程,安排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学习、培训和进修,以促进实验技术人员学习掌握新技能、了解最新科技成果和拓宽知识面,从而提高业务水平。

1.3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是实验室良好运行的保障

规范有效的实验室管理,一方面能保证实验室教学安全有序地进行,另一方面可实现实验室的高效利用。为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学校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技术与管理培训,全面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促进实验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工作中需要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提高综合素质。此外,学院对实验技术人员年终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充分理解和尊重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将之前的实验技术人员与专职教师混合考核改为所有教辅人员集中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实验技术人员给予奖励,这种考核方式激励了实验技术人员“比学赶超”。另外,实验室积极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在管理方面改革创新,撰写论文,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2.如何做好实验课准备工作

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所需的知识往往比预防医学理论课的范围更广,不仅包括医学、生物知识,还涵盖了大量的化学知识。这就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在开课前必须做好预实验且随堂听课,不仅掌握理论知识,更要精通教材内容;同时,对该门实验课对应的理论课要从学期初听到学期末,并做好笔记。另外,对于本实验室开设的所有实验都应该能熟练操作,并能正确使用实验室内的各种仪器设备,为实验教学的有序进行提供前提和保障。

3.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以及水电气的安全工作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指的是对于实验室中摆放和储存的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管理,包括清洗、维护、维修、更换、购置等。本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在实验室主任的领导下开展各项日常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3.1做好详细的信息登记及使用记录

对每台仪器设备做好详细的台账,并按照“账物相符”“有物无账”、“有账无物”分类。实行每台仪器责任到人、统一登记、专人管理制度,要求该管理人员既要负责该设备的日常使用管理,又进行如实登记、定期保养和维护,以保证设备完好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

对于大型、精密、贵重仪器,实行专人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在使用前必须经过系统、严格的培训,主要包括仪器的结构、使用方法、工作站的建立及常见故障的维修等。大型、精密、贵重仪器的操作规程全部上墙,严格按照规程操作,认真做好详尽的使用记录,出现故障及时报修。对进口仪器设备需要建立仪器管理卡,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和维护,设备发生故障时要及时报修,并做好维修记录,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及延长使用寿命。

3.2建立健全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

实验室档案管理包括仪器设备说明书、实验室技术档案、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档案和学生实验使用设备的原始记录、资料等基本信息。此外,还包括低值易耗品、危险化学品的保存及管理记录,使用借用记录等。鉴于档案的管理比较琐碎,本实验室采用数字化管理,把所有在账的仪器档案输入电脑,包括编号、名称、规格、数量、单价、总价、厂家、来源、购入调入时间、存放位置、状态(正常、闲置、已搦等,以便于查找、统计、分类等。

3.3增强实验室人员安全管理意识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频发,尤其是继2015年天津化工厂出现爆炸事故后,实验室安全被相关部门列为重中之重的管理内容。根据学校相关规定,实验室制订了一系列管理措施:(1)对试剂药品和水电气安排专人管理,尤其是对有毒有害的药品实行“双人双锁”管理制。(2)对新进实验室人员以及进入实验室做实验的学生统一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其熟悉常用化学试剂及有毒有害药品的使用注意事项以及危急情况处理措施,明确实验室安全制度。(3)定期举办消防安全讲座,使实验技术人员和学生掌握消防安全知识,防患于未然。(4)实验室每层楼都安排实验室安全负责人,主要负责水电气的安全及一些常见故障的排查。(5)每学期期末组织相应的安全考试,并做到人人过关。此外,实验室主任带领实验技术人员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水电气安全隐患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汇报。

4.结语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篇4

关键词:药理学;生理学;实验室;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026-02

一、引言

药理学实验及生理学实验是该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掌握教材知识、创新实验技术方法、培养探索研究能力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深入验证相关的药理学及生理学理论,并锻炼自己的实验动手能力,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而实验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基础性的实验室建设,并且实验室还要有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实验的有效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的价值和功能。

二、当前高校药理学及生理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1.建设与管理不够科学。近些年来,高校在实验室的建设方面投资加快,尤其是在高校扩招后,很多基础性的实验室开始大批建设。而作为生理学、药物学等专业的生理实验室,在建设和管理方面还存在较多不科学的地方。前期规划研究、实验室自身的定位、实验课程教学方案等,没有很好的结合学生学习的特点,对生理学及药理学本身的学科实验规律掌握不够,很多实验室就是在盲目扩建中仓促立项,其建设与管理的科学性不高,很多细节设计得都不够严谨。

2.药理学及生理学的实验内容创新程度不够。药理学及生理学的学科知识处在飞速发展的创新阶段,但是很多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内容及其在管理使用阶段,不能很好地结合学科的前沿知识,进行有效创新,实验内容仍然是大量沿袭传统实验的方式方法。学生的实验,大多是在教师给定的实验规则、实验材料中进行,很多创新的想法、创新实验不能够很好地落实,这对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非常不利的。

3.实验室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药理学及生理学实验是一种科学性高、知识密集、难度较大的实验,在其实验室的管理方面,需要相关专业的高素质管理人才。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高校的药理学及生理学实验室管理人才专业水平不高,在日常的组织学生开展实验、维护和检修实验仪器、设备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而且生理学实验材料一般以药品、化学品居多,这些材料的保管和日常使用,需要有专业的负责人指导,一般的工作人员很难胜任。在专业实验仪器的维护方面,缺乏专业的管理技术人员,同样也会导致实验仪器的损耗过快,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专业维护,从而影响实验仪器的正常使用。

4.实验室在建设和管理方面监督工作落实不到位。药理学及生理学实验室在建设和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单位较多、人员、资金方面需要有专门的监督机构,保证实验室按照设计蓝图建设,在验收环节更需要独立的监督评审机构,从而保证实验室的建设质量达到要求。但是从不少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实验室的监督方面,很多工作做得不细、不深,没有真正发挥监管的效果。

三、高校药理学及生理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完善措施

1.提高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重视。高校必须要明确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且要强调药理学及生理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特色,从其基本特点入手,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在建设资金安排、管理人才培养方面,高校要加大力度,保障实验室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同时培养高专业的实验室管理人才,具备专业药理学和生理学知识的实验室负责人,从而保证实验室功能的正常发挥,减少不必要的实验资源浪费。不少学校为实验室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指导,包括培训服务、实验室及设备布局服务、废弃物管理服务等。在很多学校的安全管理体系中,还有一些重要角色也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和保障起了关键作用,如首席研究员、实验指导工作者、实验室安全负责人等。

2.使用现代先进的管理技术工具。高校实验室的管理,要充分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机多媒体及物联网等技术,药理学及生理学实验在开展过程中,涉及到的数据统计、数据分析等,可以充分运用大数据科学理论、大数据建模与挖掘算法、大数据技术以及大数据应用等,探索用实证方法和大数据挖掘来研究生理学发展与管理决策、药理创新、药理与生理特征及其规律,从各领域的现象中寻找数据科学理论与智能知识管理原理,并在交叉领域开展系统性理论和应用研究。

3.学习专业前沿知识,不断创新。药理学及生理学实验,很多都是医药卫生领域重要的临床实验。在所有民生问题中,食品药品安全问题是群众最为关注,感受最直接、容忍度最低的。因此高校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中,要及时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要推动生理及药理检验能力平衡发展,尽快实现生理及药理实验检测全项目检验,稳步提高相关产品检验检测能力。逐步加强高校实验室检测体系内的建设水平,和第三方实验室共同打造完整合理的体系,在引进先进实验管理技术及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4.做好实验室的防火保障。高校的实验室是火灾容易发生的场所,因此,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实验室管理工作者要切实做好防火工作,管理人员要紧密结合各地高校实验室发生火灾案例视频,直观地向学生、教师及其他实验工作人员描述了火灾的危害与无情,深入剖析火灾发生原因,并向大家介绍不同火灾的灭火办法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此外还要详细介绍智能灭火装置、水基型不锈钢灭火器、家庭专用防毒面具、灭火毯、逃生缓降器、多功能救援器等消防器材的适用范围和操作方法。通过现场互动,及时纠正大家认识中一些错误的逃生方式,使大家掌握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和火灾自救逃生的技巧。要定期培训学生们的防火意识和防火技能,进一步增强实验室使用消防器材的安全意识,促进平安实验室的建设,为今后自身安全增添保障。

5.改变实验考核模式。以往的实验课是以实验报告的成绩体现,每人每次交一份实验报告作为实验成绩,不仅使学生上实验课不积极,而且实验记忆不深,实验课的内容很快就会忘记。根据教学要求,探索知识考察和能力检测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考试本身的教育性,以考促学,正确引导,避免学生不重视实验课的现象。因此考核内容由书写报告、实验操作、讨论发言三部分组成。这不仅可以有效改变学生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也充分调动了其实验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科研素质。

6.加强同外界合作,学习实用可靠的实验室建设管理经验。药理学及生理学实验室,可以同一些承担实验项目、科研计划的学校合作建设,学习相关领域专业的学校在实验室建设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现在很多大专院校都建立了健康与安全管理机构,但相应的岗前教育培训显然是预防安全事故与防止健康伤害最有效的方法。系统的培训不仅可以使新员工及学生形成安全意识,熟悉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及个人防范措施,同时通过安全培训掌握必要的安全设备操作技能及应急处理方法,规范实验操作程序以防止意外的发生。实验室管理人员作为实验室安全的直接责任人,需要对新员工或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意识引导,还会根据自己给学生所选课题实验内容确定培训的项目。确定好培训内容之后,学生按照专业老师及实验室负责学生实验的工作人员要求到学校实验室网站进行在线培训,全校各实验室所需的培训内容已按模块整理成教学视频、图像或文字材料等,只要进入网站输入个人身份信息、专业老师信息、实验室辅导实验人员信息及所在实验室信息,就可以开始学习。此外,学生还可以预约到办公室现场培训,培训完后需要经过严格的考核。通过测试之后,他们才被核准进入实验室,接受最后的培训。专业教师和实验辅导工作人员要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工作区域,讲解实验室规程,指导学生熟悉本实验室安全应急设施及使用方法,了解一些药品实验的防护服作用等,这些先进的管理经验需要高校进一步拓展对外合作力度,更加系统深入的进行学习。

7.做好药理学及生理学实验室的监督评审。高校的各项目负责人从项目立项概况、项目执行与绩效情况、设备购置与资金使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专家组在听取汇报及查阅验收资料的基础上,要就实验项目开设、实验设备利用率、实验室开放及资金使用等内容与项目负责人进行现场问答。专家组成员还要实地考察实验室现场,重点查看大型精密仪器的利用与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状况。专家组要及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整改意见。高校要加强项目建设的执行力度,要从前期调研、项目申报、项目招投标及绩效激励等多角度着手;在工作中解放思想,注重平时项目申报与建设的经验积累,为争取申报更高层次项目做足准备;加强调研,有计划地参加学习会议,做好设备选型及技术参数制定,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结束语

高校药理学及生理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建设阶段,高校要切实结合专业特色,提高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在日常实验室管理过程中,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通过管理创新、实验技术方法创新,不断提升实验室的功能价值。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需要高校内部多部门的相互协作配合,只有形成优良有序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才能为高校药理学、生理学专业教学、科研活动提供更有效的保障和支持,为高校师生创造一个更安全的实验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子辉,王泽生.基于创新实验项目的实验室开放机制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01).

[2]计红,赵清华,王春仁,李士泽,倪宏波,郭景茹,孔凡志,郭丽,杨焕民.动物生理学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效果[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21).

[3]李兴起,陈晶,汪秀志.农业院校动物生理学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初探[J].新课程学习(中),2012,(08).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篇5

关键词:新建小区、配电室、管理、不规范、电网安全、稳定

中图分类号:TM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C)-0000-00

根据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直以来新建小区配电室的建设已处于相对滞后的现状,新建配电室建设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隐患。基础管理不规范,不少配电室混用杂乱,缺明显警示标识,电缆沟盖板缺损严重,缺挡鼠板。电器设备普遍存在装置性违章,或配电盘无绝缘垫,或缺设备名称编号等等。为保障新建用电安全,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如何逐打破以前的旧的施工体系,建设高标准的新建配电室,降低新建用电故障,形成一套新的配电室建设程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一、现状调查

调查了自2013年以来的配电室施工工程原始记录,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通过现场的实地调查,并且对配电室的不足和缺陷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记录。

1、缺明显警示标识:根据配电室现场的查看,在很多新建小区的老配电室内存在管理不严的现状,尤其是在各类高低压电气设备上没有面显的电力安全标志,其后果是有可能造成操作人员或者检修人员造成假象,对设备的具体情况不清楚,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2、人为因素:在以往配电室的施工中存在人员力量不足,技术水平达不到,造成配电室安装存在死角。如高低压柜安装不到位,接地系统存在缺陷,造成设备本身缺陷运行。人员文化素质不高,不能很好的认知室内配电安装图纸,造成对高低压柜上的电路图认知有误,最终因柜体排列出现错误,出现二次排列,从而造成施工进度拖延等不利后果。

3、试验仪器:在以往的配电室综合性试验中,由于历史原因,本身的试验设备不足,技术力量达不到,造成电气设备不能在现场二安装之后进行试验。

4、配电室管理不规范:高低压电电缆同沟,电缆进出口封堵不彻底,对配电室的进出线电缆不明确,没有相关针对自己配电室管理制定相对应得管理制度,配电室没有相关专业的电力人员管理,低压配电系统存在接线不明确,没有相关的配电记录。

通过以上的配电室建设和管理当中的现状调查,综合分析配电室建设相关程序,影响新建高标准配电室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施工环境、基础管理、设备情况,人员素质。如果我们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就可以建设标准化更高、运行更稳定的新建配电室.

二、分析原因

高标准的配电室建设是受多方面原因影响的,无论是从配电室的设计到施工结束,每一个工序都有必备的条件,不管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建设进度的推迟以及配电设备的故障运行,只有每个环节做到细致入微,才能建成标准化配电室,从而减少新建配电故障发生。要使新建配电室保持长期安全可靠运行,除加强提高保护配置技术水平之外,在日常的运行管理方面同样也十分重要。在日常的基础管理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日常一定要做到勤检查、勤维护、勤测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配电室的保护,防止出现故障或事故,以保证配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三、对策:

1、改进配电室的设计方案:配电系统设计应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技术指标,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在设计中,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以及地区供电特点,合理确定设计方案。还应注意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设计中尽量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土建方面严格根据地理环境的实际情况,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设备最佳的放置位置。

2、改进配电室的施工方案:配电室的施工方案确定是根据配电室所在的实际位置及根据配电室的设计方案,以及配电室内进出线高压电缆,高压柜和低压柜的实际位置,变压器的实际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最快最安全的安装方案,确定施工步骤。经过QC小组成员多次施工经验,确定了一系列安装步骤:1、工作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施工之前必须勘察施工现场。2、施工现场勘查后,制定相关施工步骤3、施工前工作负责人开具工作任务单,每个班员认真阅读,充分明白工作任务。4、根据任务单分工,到达施工工地,各司其责。5、施工完毕严格填写作业任务单,使工作更加细化。

3、加强试验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及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根据现场实际需求,结合具体试验情况,选择合适的试验工具,严格按照有关管理规定试验,切实做到试验数据准确。人员素质及水平对试验是至关重要的。人员是最宝贵的资源,实验测试的水平高低优劣,及其在试验中需要碰到的复杂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素质与水平,特别是对关键人员的任职资格条件,应加以规定,如受教育程度、理论基础、实际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等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要。

4、增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和经验:为了提高全体安装人员人员的技术水平,首先对全体人装人员进行了强化培训,首先对一个配电室内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低压柜的构造和原理进行讲解,使所有安装人员人员从柜体的电路图能够直接辨认进出线柜体、联络柜、总柜、电容柜等.培训安装人员对各个电力负荷量相对应的变压器、熔丝、电缆的选择都能够有相当的熟悉。然后根据以往的安装施工工程,积累经验,对各个关键环节进行具体示范,严格要求。规范安装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结论

通过规范施工程序,在施工时间上,每个普通新建配电室的技术施工在建设周期上节约工时2-3天,施工质量明显提高;就目前配电高压设备长期运行较多,新建配电设备需要进行不定期试验。通过对配电室的预防性试验,既增加新建效益,又增强了配电室安全可靠运行的保障;提高了新建的服务质量,无形的为新建的彩虹工程做到了宣传,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增长;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不单单是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时一个新建的服务品牌一旦在社会中产生积极效应,那是任何经济效益也无法一直相比的。高标准配电室的建设,既保证了新建安全用电,为其正常生产提供保证,同时用电量的增加,也能保证我们售电量的顺利完成。 新建配电故障的减少也同样减少了我们因配电故障造成的线路故障,这同样是我们新建效益增长的有效方式。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篇6

多年来,国内各高校安全工程专业为国家培育和输送了大批具备行业理论储备与工程实践技能的安全技术人才,广泛分布于矿山安全、通风、防尘、防毒、机电安全、交通安全、航运安全、安全管理工程、安全系统工程等领域,为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然而,目前国内高校中已开设的安全工程专业主要侧重于矿山、化工、机械、交通等危险行业,覆盖的领域与行业相对较窄,针对农业生产安全、农村安全等领域的安全管理理论和技术尚属空白,而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急需一大批懂农业又了解安全学科知识的基层安全管理者。基于此,作为农业部和地方共建的省属重点农业院校———湖南农业大学,为顺应社会发展和安全工程人才需求的趋势,从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认证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及国家对注册安全工程师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出发,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农业基础专业特色,于2009年成功申报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在2010年正式招生。该专业形成了农产品安全监测与分析、农村社会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机利用安全4个研究方向,从而弥补了国内高校在上述领域安全管理理论、技术方向学科建设的空白,意义深远。

2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意义

安全工程教学体系主要由理论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组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实践教学体系被列为我校农业特色安全工程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更具有直观性、和综合性,也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是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能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3实践教学体系结构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校安全工程专业依托于农学专业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生态环境专业特色背景,以现有的实践教学基础和经验为出发点,在同步农业特色的教学内容基础上对实践教学体系结构进行设置,在开放式实践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块式分层教学、讲—学结合案例讨论式教学等方法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法。

3.1模块式分层教学

根据专业实践体系的需要将模块式分层教学分为基础实验教学、开放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3.1.1基础实验教学基础实验室主要针对专业必修课开设的配套实验进行建设,有现代工程制图及设计基础实验室、安全工程基础实验室、安全系统工程与信息实验室、环境工程学实验室、化工安全实验室、安全检测技术实验室、职业安全与健康实验室和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实验室。

3.1.2开放实验教学

1)针对大空间相关实验内容开设的实验平台,主要实验内容有:防排烟实验,火灾报警系统实验、建筑灭火器的使用实验等。

2)在我院“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现有特色资源的基础上,定期开设针对农产品安全监测与分析方向的大型仪器操作技能培训。如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傅里叶红外吸收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及质谱仪等。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安全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同时又将安全理念延伸到农业实践领域。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农业安全专业特色课程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3.1.3多媒体教学对危险性较大的实验,建立计算机仿真实验室,虚拟完成实验项目。让学生对较大危险性实验或者无法在实验室完成的相关实验既有感官上的认识,又能保证学生在操作上的安全性。例如:地质灾害与事故仿真模拟、重大危险源监控仿真实验等。同时,引进系统故障树可靠性分析软件,围绕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3个模块开展系统故障树分析技术教学。以工程实例为主线,详细阐述故障树分析技术,指导学生进行故障树的创建、简化、定性分析、定量计算、可靠性和安全性评定等内容的学习。

3.2讲—学结合案例讨论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将学生从教学环节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教学内容以案例的形式,采用文字、图片、视频影像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中,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师生的互动活动。

3.2.1优化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优化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环节的措施:

1)改革设计任务书选题模式。设计任务书要多样化,不仅包括用安全工程专业的优秀毕业设计提炼而成的任务书题库,也包括结合现场实际案例提炼而成的任务书题库,以满足不同学生要求,使得设计由模仿型转变为思考型。

2)突破传统设计组织形式。把传统的由单人完成的设计改成以2~3人小组形式进行。注重学生差异化管理,在设计分组时,尽量平衡基础不同的学生。

3)改革互动模式。应用现代通信工具,增加设计的交流机会。设计组交流平台不仅开设了飞信、QQ、电子信箱、短信等现代化通信手段,还建立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交流咨询网站。网站存放所有设计任务书、历年优秀的设计案例、现场资料、相关参数、设计规范以及设计进度安排等,便于学生在网上进行设计选题,查阅相关的资料、要求和规范;并设计答疑专栏论坛,方便学生在专栏上提问,也可以在论坛上自由讨论,教师可抽时间予以指导,加强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克服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而快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3.2.2农业安全与生态环境安全的人才培养与创新基地通过实践平台,使学生学会和体验安全工程专业的实践性。

(1)结合校、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请、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校、省、部级各类相关大赛,为学生提供设计、制造的基本的、相对独立的、相对集中的工作环境、条件和场所;

(2)建设大学生安全文化平台,如联合消防部队组织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演练及相关讲座,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和技术。

4实践教学体系的配套工作

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完成质量与一系列相关配套工作的建设是密不可分。根据我院各专业实践教学建设经验,本体系从校内外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两个方面开展工作。

4.1加强校内外实践资源建设

4.1.1加强校内实践资源建设一要加大农业特色安全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投入,建立安全工程专业实习档案;二要树立大实验室观念,盘活校内实践资源。

4.1.2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从农产品安全监测与分析、农村社会安全、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和农机利用安全的农业特色安全的角度出发,以人才市场需求为指导,与各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已在省内外建立了湖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长沙第二污水净化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农药残留检测基地、湖南正清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冶炼厂、株洲化工厂、湖南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和湖南依爱吉华安全系统设备有限公司等近二十家不同行业和类型的校外实习基地。

4.1.3以科研促进实践教学

1)我校每年为学生提供了“湖南农业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请平台,以高年级学生为主体,指导老师辅助的方式,从搜集资料、写申请书、中期考核答辩到最后撰写总结报告,并发表相关论文等一系列工作,均由学生独立完成。截至2014年,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参与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人数占总学生人数的38。为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利平台。

2)开展助学助研活动,鼓励、吸引高年级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身为农业院校,我校教师的科研项目多与农业环境、生态和生产密切相关,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分成不同子课题,让学生参与项目立项、收集资料、现场观察、数据处理以及报告的编写。这样既能锻炼学生主动学习、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能拓宽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增加农业方向的知识储备量。

4.1.4增加与国内外专家的交流互动聘请国内外具有丰富农业环境或安全生产实践经验的科研工作者及企事业从业者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开展实践教学,鼓励学生现场提问互动交流。

4.2师资队伍建设

我校安全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3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5名,助教3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为100,博士学位的教师占69。教师队伍整体结构合理,是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专业技术队伍,对实验课程的完成质量是一个有力的保障。与此同时,我校建立了详细的师资培养制度,如定期培训制度(包括要求教师通过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等安全资格证考试)、教师四项全能比赛(包括中文演讲赛、英文演讲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教研教改论文大赛)、年轻教师培养责任制(由经验丰富的教师一帮一对年轻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指导,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表彰先进教师),而且要求教师经常参加全国高校安全工程学生年会等交流工作,使教师理论与实践知识得到进一步升华。此外,定期选派教师有针对性地到国内外一流高校进修相关专业课程,并赴安全生产先进的国家进修考察,提高业务水平和实践教学授课能力。

5结束语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篇7

关键词:重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废弃物

作者简介:谭立龙(1973-),男,江苏徐州人,西安第二炮兵工程大学202教研室,副教授;仲启媛(1973-),女,江苏新沂人,西安第二炮兵工程大学202教研室,副教授。(陕西西安710025)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3-0118-02

高等院校的实验室是高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主要基地,是高校构建和培养创新型人才体系的重要领域。随着军队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增加,学生的人数也在增加,进入实验室人员的数量、次数和种类明显增多且流动性大,实验室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实验室建设与运行过程中首要的控制目标。要保障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最为重要的是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到位是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所在。本文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一、实验室安全

狭义的实验室安全仅仅是指实验室的自身安全,包括用水、用电、用气等安全。只要不出事故,实验室就是安全的。目前,大多数实验室相关规章制度的制订、安全措施的实行等都是围绕这一任务来实行的。而广义的实验室安全不仅是指实验室自身的安全,还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学生的人身安全、仪器设备的使用安全、报废实验仪器设备的安全处理、实验数据(如情报资料等)的安全处理以及实验中产生的对环境和他人带来污染、危害的废弃物的安全处理等内容。[1]

二、军队院校重点学科实验室目前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分析

1.安全意识淡薄

虽然各高校都知道安全的重要性,安全教育也已被呼吁多年,但更多流于形式,总认为安全事故离自己很遥远,不愿花时间和精力考虑安全问题,或以忙于工作为借口,无暇顾及。特别是一些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在进入创新性课程学习和科研实践工作后往往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在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上没有保持警惕。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不仅对实验室设备破坏很大,同时对人身健康和安全有很大的威胁。

2.安全资金投入少

许多高校在实验室建设时,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常常只能保证仪器设备的购置,而在相关的安全保障设施上投入较少,这就为实验室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安全隐患。比如由于线路老化,线路容量不够,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或者由于接地设施不完善,设备陈旧,而导致电火灾的发生;由于水管、水龙头年久老化破损,或存在质量问题,或忘记关闭水龙头等操作失误,导致水灾事故的发生,严重的损坏仪器设备;由于管道破损或老化,造成有毒有害气液体的泄露而危害人身安全和环境安全,有时甚至要付出血的代价。实验室安全不仅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还要在行动上真正贯彻执行,有效提高防范能力才是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良方”。[2]

3.废弃物处置不当

军队院校实验室的废弃物如果处置不当也会带来安全问题。比如最常见的电脑,报废的电脑硬盘和内存中有的存有大量信息,如果不妥善处理会造成军事机密的泄露,危害国家安全;有的纸质废弃物中记载有大量的实验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关系到某尖端科技成果,如果随意当生活垃圾扔掉,可能会被不法分子获得;有的实验室排放的废弃物中许多是剧毒的致突变、致畸形、致癌污染物和酸、碱化合物以及大量危害环境的有机溶剂,如果这些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地下管网或混入生活垃圾,最后流入河中或者渗入地下,将会污染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危害人类的健康。[3]

4.实验师资队伍不稳定

实验室建设和安全管理离不开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他们是高校实验室建设、发展和安全管理的基础,是实验室功能发挥的平台,因此实验队伍建设是学校整体学科建设工作的核心。合理的实验师资队伍不仅要包括教师及科研人员,还要有大量从事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维护和日常安全管理的实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但是一些学校的实验师资队伍历来处在一个不被重视的地位,其编制隶属高校“教辅系列”,最高职称为“高级实验师”(副高)。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重复性强、事物繁杂、琐事多,通常要面向全校甚至整个学科的各门实验课程,而学生层次不同,动手能力差别很大,实验仪器设备的损坏率及整个实验能否顺利、安全地做完、实验室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而这些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称待遇通常较低,且常属于人事改革的“边缘化”人物(在军队院校通常是转业退伍对象),影响了实验室队伍的稳定性,使得专心从事实验室安全管理和实验教学的人员减少,现有人员也不会把精力集中于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使得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三、加强军队院校重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

军队院校重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硬件、软件的管理。笔者根据近几年从事实验室管理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对提高重点学科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水平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加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教育

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观念,提高广大师生对实验室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通过安全教育培养师生重视安全的习惯,不断增强安全意识,从而使师生从被动地服从转变成自觉、主动地按实验室安全管理相关的要求去做。

(1)实验教学人员必须具备科学的实验室安全意识,熟练掌握仪器设备、药品和试剂等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要把安全教育贯穿实验课的始终。

(2)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做实验前就要对其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熟悉实验室的环境,了解实验操作规程、流程和现象,掌握所操作的仪器设备的功用和工作原理,掌握所接触的化学药品及其性质和性能,掌握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3)扩大安全教育途径,可以在校园网上播放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学片,定期举办安全讲座,举行消防演习、演练,使师生对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有全面、正确的认识。[4]

2.落实安全教育考核制度

实验室安全教育必须经过考核,否则就容易流于形式。对于军队院校来说,有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涉及的安全内容范围广,差别大,如何考核也是一个难点。笔者认为,可以分为基础安全考核和特种(专业)安全考核两大类。基础安全考核是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必须要通过的,而特种安全考核是根据专业不同而设置的,这两大类里既有理论安全考核又有实践安全考核。

对于基础安全考核中的理论考核,主要包括一些通用的安全知识,比如用电、用水、用气安全、防火防盗防泄密、防水管爆裂、通用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等,而基础安全考核中的实践考核主要包括一些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比如消防器材的操作方法、紧急情况下的逃生路线等。

特种安全考核主要是针对不同特定专业而设置的,比如化学专业的学生要熟悉化学安全知识和化学药剂的安全处理,光电专业的学生要熟悉光学器件的安全知识,弹药专业学生要熟悉炸药安全知识等。

每类考核中的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分别都要达到规定的分数才能通过安全考核,如果未通过考核则不能进入实验室,直到重考合格后才可以进入实验室。通过这一方法,学生可以比较全面地掌握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和具体处理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安全素质,从而确保了实验室的安全。[5]

3.加强废弃物的管理与处置

实验室的废弃物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含有信息的废弃物、易燃易爆的废弃物、电子垃圾以及有毒和放射性的废弃物。根据废弃物的不同特点,应分类收集、存放和集中处理。

(1)含有信息的废弃物主要指报废的电脑、移动硬盘、U盘、光盘等信息载体以及一些实验数据,对这些废弃物的处理要根据军队院校的保密相关规定,由指定的单位集中销毁,个人不得随意处置。

(2)易燃易爆的废弃物主要指化学药剂中一些易燃易爆的气体和液体,要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3)电子垃圾是指废弃电器,包括各种废旧电脑、通信设备以及被淘汰的精密电子仪器仪表等。可以设置专门的电子废弃物回收站,分类回收,定期处理。

(4)有毒和放射性的废弃物主要是指能危害人体和环境的废弃物,要根据规定进行特殊处理,严禁将这些废弃物直接排入地下管网或混入生活垃圾中,以免污染水源和土壤,破坏生态环境,危害人类的健康。[6]

4.增加安全管理资金投入,提高安全设施的水准

相关部门要加大安全资金投入,设立专项经费,保证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安全考核的正常实施,尤其是实践考核,比如消防演习、演练。保证各类废弃物的处理都有所需要的人员和设备。定期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好,灭火器是否过期。对长期从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初级职称人员要给予适当的奖励。

5.建设一支稳定的实验教学和安全管理队伍

军队院校重点学科实验室要承担大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验教学,这需要中级职称人员承担大量的实验教学工作,还要有相应数量的初级职称的技术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在实验室日常安全管理和维护中,有大量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如果从事实验教学和实验室日常管理维护的技术人员频繁更换,不仅不利于实验室的维护,也给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安全埋下了隐患。因此,在对实验技术人员提出合理、科学的岗位任职要求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聘用机制和奖惩机制,激励和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保证有一支稳定的、具有较高素质和经验的实验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队伍。

四、结束语

军队院校重点学科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立体化全方位的系统工程,要应用科学发展观,整合全校各部门优势,使重点学科实验室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实验教学体系以及人才创新培养等方面适应军队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教育观念,以最合理的费用支出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减少实验过程中的风险,确保师生员工及实验环境的健康和安全,创建平安校园。

参考文献:

[1]廖庆敏.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之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

(1):168-170.

[2]赵志成.高校实验室安全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探讨[J].实科技信息,

2010,(1):862-920.

[3]宋玉.浅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经济,

2010,20(5):176-177.

[4]高波,施光明,姜华磊.高校实验室危险性分析[J].实验室科学,

2010,13(4):167-169.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篇8

关键词:高职;生物理实一体化实训;环保与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3-0015-02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安全管理与环保是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1]。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逐渐扩大,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由于目前高职高专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大都学习德国、新加坡等地职业教育中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教学模式(即以项目化教学为主的专业课教学),故“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成为教师从事理论、实验、生产性实训教学的主要场所。自2011年我院生物制药生产性实训基地建成运行后,理实一体化实训项目增加、实训室开放力度的加大,各种实训教学安全隐患日渐突出。而针对这类实训室资源的特殊性,做好实训室生物安全管理既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也是确保实验人员安全、健康,规范实验室管理的重要途径,更是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管理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2,3]。本文根据三年来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工作实践,结合我院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目前安全与环保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探析,旨在为改进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管理提供参考。

一、高职院校生物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现状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教学场所的多功能性、复杂性和流动性大等特点,是正常意外伤害的最大隐患。故实训室安全管理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制定安全管理条例才能从源头上对高职院校生物实训室的安全管理起到作用。生物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是训练学生专业能力的场所,实训内容多且很少重复,所用微生物菌种、生物材料以及化学试剂种类不同,所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多,成分复杂。目前所排放的污染物来源可分为:

1.学生作品。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技能操作能力的提升和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学生实训作品一般没有实用价值,主要是为了训练某项操作技能或为了验证某项理论而设置的,故大多是废弃物。

2.陈置试剂和回收溶剂。凡溶剂使用量较大的学生实验,操作规程中一般都有回收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也确实是“回收”了。问题是这些简单回收的溶剂纯度不高,一般不可直接再利用。其中一部分用来清洗玻璃仪器,洗后随水流入下水道,最终还是成为废弃物,仅有少部分被回收利用。积压、陈置试剂是由于各种意外的变动或未使用完全而造成的,久置造成氧化、分解、聚合等化学变化而不可再使用。

3.实训本身产生的三废。实训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操作不当,如仪器装置不严密使低沸点试剂或溶剂的蒸汽挥发出来,逸散于室内,污染环境。生化分离和纯化有关生化产品或产物之后,剩余的残渣、废液等,总量不多,成分复杂,回收再用的价值空间小,也是造成污染的主要来源。

二、规范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基础设施建设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的安全与环保设施包括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选址、建筑结构、给排水和供气、电气与自控、通风与净化、装修、空调、消防、实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3,4]。自2005年以来,我院非常重视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安全与环保建设,在生物制药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验、实训室建设与改造中投资力度大,把安全与环保建设标准纳入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中,经过建设,生产车间和各专项实训室布局合理,功能较完善,使实训基地的安全与环保防范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完善各实训室安全、环保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生物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等若干安全环保管理法规和政策,结合我院实际,制定系统、周密、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环保管理运行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内部管理。

1.建立健全生物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与环保制度。制度科学合理、完善健全、切实可行,实训室的安全建设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1,5]。主要包括实训车间及实训工程规章制度、守则、6S管理要求、文明公约、奖惩条例等。根据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特点,制订完善了《安全与卫生管理制度》、《生物、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细则》、《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细则》、《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开放管理办法》及《各室人员的岗位职责》等27个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落实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做到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环保管理有章可循。

2.明确职责,落实责任。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与环保管理环节多,部门职能交叉,安全意识薄弱,监管难以到位[6]。学校制定了各实训室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师生并未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存在实验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等情况。应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逐级建立安全责任制。

四、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创建实训基地安全文化

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与培训,是提高实训室管理的关键,也是培养教育主体社会责任感的需要。目前实训基地已将安全文化渗入到每一项规章制度、工作规范、标准和要求当中,使师生形成共同的安全价值观。

在实训基地安全文化建设中,重点以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人文修养等方面的培养教育为主,从教学情境设计、实训过程指导、评价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安全思维、意识、心理和行为,使每位进入实训场地的师生在安全观念上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在安全控制上由处理事故向预防事故转变,在安全行为上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在安全管理上由领导管理向全员管理转变。安全观念的植入,也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1.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安全教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基础性工作,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教育包括:提示教育、警示教育和示范教育。提示教育是在实训场地以宣传展板、图片、标识的形式布置常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温馨提示或安全格言警句等,既短小精悍又富有哲理、意寓深刻,使学生既容易记忆,又乐于接受。

2.规范操作,提高自我防护意识。规范的实训操作和安全防护措施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学生往往忽视对自己的安全防护,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综合实训、开放实验、创新实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规范操作管理难以到位,不规范操作损坏仪器、违反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环保制度和实训操作规程的现象普遍。针对此问题,要求所有学生在实训前熟悉所用器材、试剂的性能、危害性、安全性及安全使用方法,对使用大型精密仪器、高压容器和进行有可能产生人身危害及造成事故的实训项目的人员,必须进行专项指导和培训,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后方可进行独立操作;进入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必须穿着防护服,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在各项实训中,教师都要将规范操作教育贯穿始终,避免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犯常识性错误,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五、加强对实验设备的定期检查和检修

实训基地各实训室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应定期检查和检修,重点检查仪器连接导线的导通性及破损情况,以及是否有仪器外壳带电等潜在不安全因素,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修。

六、加强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日常管理

实验室日常管理涉及防火、防毒、防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对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是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更是确保安全的重要手段。日常管理包括每周末检查、学院定期检查、系部每月末组织检查并进行小结,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解决,将理实一体化实训室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对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经常化、制度化的监督检查,确保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消除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隐患。

高职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与环保管理在创造安全和谐的实训环境和保障教学、科研顺利进行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基础工作。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安全环保工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一宗旨,确保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国家财产的安全和校园环境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徐建斌,赵涛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9,(4):164-165.

[2]张建功.新形式下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6(10):112-115.

[3]齐龙.浅谈高校生物实验室环保与安全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176-178.

[4]彭兰.加强高职高专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3):3655-3656.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篇9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实验室安全;实验室管理;措施

实验室是高校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场所,更是科学研究的基地和对外开放的服务窗口。近年来,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满足实验课程及实验人员的需求,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快速发展导致实验室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虽然实验室安全管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我们从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对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探讨。

1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实验室环境建设不足

近三年,我校为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购置了大量仪器设备,但在实验室用房没有增加的条件下,导致实验空间过度紧张,仪器设备摆放密集,一些设备的安全操作距离达不到标准要求。培养箱、培养架、冰箱等部分仪器设备只能堆放在安全通道,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会出现拥堵,耽误宝贵的逃生时间。实验室供电系统老化,可承载电流小,而实验室通常需要多种仪器同时运行,用电负荷量大给实验室用电带来隐患。实验室内消防器材配备数量不足,并且没有紧急冲淋及洗眼器等设备,遇到危险时,实验人员无法有效保障自身安全和国家财产。

1.2实验药品、仪器设备管理不到位

高校实验室在危险化学药品购置、使用、储存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虽然实验教学所用药品有专职实验人员管理,但是研究生所用药品试剂都是由导师负责的课题组自行购置,无购置计划、无使用情况登记、无固定储存地点等问题严重。仪器设备的管理方面存在大型精密仪器使用前不预约、使用后不登记,小型常规仪器随意搬动或借用,不整理相关卫生等问题[2]。北方气候干燥、灰尘多,一些需要防尘的精密仪器没有配备专用防尘罩,灰尘黏附会影响仪器的散热,使仪器运转温度过高而造成短路发生危险。仪器相关的备件备品及技术资料因随意放置而丢失,延误仪器正常保养和维修。

1.3实验人员复杂,安全意识薄弱

目前,高校实验室内进行着各种教学实验、科研实验、创新实验,实验室的开放程度已经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实验人员来源复杂,研究方向不同,工作时间不固定,对实验室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并且实验时经常单独操作,缺少监护,增加了实验室管理难度[3,4]。教师在授课及指导研究生实验过程中,安全和环保意识培养方面的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学生在实验室一边准备实验内容,一边吃零食,甚至有同学用实验电磁炉和微波炉加热食物,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1.4实验废弃物随意处理

在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中生物学和化学实验均有涉及,实验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种类气、液、固体废弃物。实验中产生有刺激性和有毒气体的试剂不按规定在通风橱内使用,威胁到实验室内所有人员的身体健康。目前,多数实验室没有废弃物回收桶或处理装置,高浓度的实验废液倒入下水道,不仅对排水管道造成腐蚀,甚至对地下饮用水造成了污染。对于已经收集存放的废液,如果没有及时清理,很可能发生不可知的化学反应,易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实验“三废”若不能得到有效处理,随意倾倒排放,将对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及周边环境带来严重危害

2加强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措施

针对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现状,我校近年来在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投入较多资金并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举措,如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安全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化学品管理和废弃物处理,极大消除了安全隐患,为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转提供了可靠保障。现将重点工作总结如下,供高校教学及科研实验室参考。

2.1建设标准化实验室

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从2015年开始筹备扩建,到2017年实验室全面投入使用,实验室面积从原有的150平米增加到450平米,实现了实验室功能分区并有效的缓解了实验室拥挤问题。扩建时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对水、电、通风等设施进行标准化建设。实验室布局科学合理且方便学生实验,各种仪器设备在安全条件下运行。另外,加大了安全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根据不同实验室易发事故类型,配备警示、监控、防火、防毒、防盗、应急救援等设备设施。在实验室内配备洗眼器,楼道内安装紧急喷淋装置,以应对突发事件,减少对人员的伤害。为确保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逃生,实验室出入口、楼道内、紧急出口必须保持通畅[6]。实验室的安全运行为每年4800人次的教学实验、40余名本科和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和教师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创造了良好环境。

2.2开展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林学院在每年举行的新生开学典礼暨入学教育大会上,增加了包括实验安全、人身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对高年级学生,则根据其专业特性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使安全观念深入人心。我们在编写《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实习指导》过程中也增加了实验室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对实验相关的安全知识进行讲解外,还聘请安全专家来院讲座,使师生全面的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救互救、应急处理的能力,将安全教育作为一种常态教育来开展[7]。实验人员的安全素质是衡量实验室安全水平的重要标准,因此,实验室安全培训和考试应作为实验室人员和实验教师进入实验室的先决条件。通过培训与考试,使其熟练掌握自身所在实验室各类仪器、安全设施的使用,熟悉劳动保护、安全保护措施和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流程,形成知安全、重安全、人人参与保安全的安全氛围,共同保障实验室安全[8]。

2.3完善管理制度,加大检查力度

根据实验室设置情况和存在的危险源类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之一,更是实验室正常运转的基础。目前,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人员安全培训准入制度、项目准入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危险和易制毒化学药品管理制度、应急预案和事故报告制度等[9]。实验室使用申请人通过安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与申请人指导教师(负责人)和实验室管理者三方签订“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使用”协议,再根据使用人员身份(本科生、研究生、教师)、实验目的(教学、科研、创新实验、毕业论文等)的不同,来给予不同实验室使用权限。在实验室使用过程中,实验人员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当实验内容结束时,实验室使用权限被收回[10]。学院成立实验室安全工作小组,逐级签订实验室安全与管理责任书,切实将每项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定期组织人员对实验室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学院无法解决的问题应立即报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处理。将实验室安全检查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做到预防为主,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11]。

2.4加强化学品管理和实验废弃物处理

为进一步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的使用和管理,从2014年开始学院以年度为单位填报易制毒化学品申购单,由学校批量办理申购手续,购置后严格按照学院申报计划发放。对于易燃、易爆、剧毒的化学药品同样进行严格管理,实行统一采购、专人领用、专柜储存、专账登记,做到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12]。在日益严峻的安全环保形势下,为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保护实验室及校园环境,学校制定了“实验废弃物处置管理规定”。要求:①实验过程中产生少量有害废气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产生大量有害、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具备吸收或处理装置。②禁止随意倾倒和处置化学废液;禁止将不相容(相互反应)的废液装在同一容器内;化学废液的盛装容器必须完好无损(具有密封盖),容器的材质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容器的材质和衬里与废液不相互反应;盛装化学废液的容器上必须粘贴标签,标注内容为中文化学名称(混合物主要标注废物名称),废液情况,禁忌物;化学废液贮存场所必须设置警示标志,安装防盗门,双人双锁并要做到防雨、防渗、防风、防盗、有监控设施,配有应急工具及应急设施。③不能随意掩埋、丢弃有害、有毒废渣、废固,废渣、废固须放入专门的收集桶中;危险物品的空器皿、包装物等,必须完全消除危害后,才能改为他用或弃用.

3结语

作为一名实验室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深刻体会到实验室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细致、持久的工作,而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所以要克服轻视实验室安全的麻痹思想,不断学习安全知识,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安全管理新思路。在“十三五”期间继续加强实验室安全建设与管理,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不断增强师生的风险意识和自救能力。相信通过学生、教师和实验室管理者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将实验室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周建,朱育红,蓝闽波.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特点及发展趋势浅析[J].实验研究与探索,2015,34(7):281-284.

[2]娜赫娅,杨威,莎木嘎.对提高我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3):164-165.

[3]林丹枫,林凤屛,唐良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建设[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2):189-191.

[4]郭颖奇.强化实验室安全与环境管理的思考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6):231-234.

[5]黄坤,李彦启.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1):280-283.

[6]唐丽云,席力.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新举措[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3(4):67-69.

[7]常生华,翁秀秀,侯扶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1):229-231.

[8]严新纲.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4)286-288.

[9]王利娟,闫建国,崔红梅.高校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78):86-88.

[10]代金玲,张胜利.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开放的初步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6):226-228.

实验室安全建设论文篇10

文章分析了高职港航工程类专业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与基本原则,并根据专业发展现状探讨了专业开放式实训室建设与安全管理经验,最后提出了实训室安全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

港航工程类;开放式实训室;建设与管理

0引言

高职港航工程类专业实训室,是服务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兼具技能鉴定、社会培训、科研服务等功能的综合性载体。一直以来,如何高效利用专业实训室,发挥其人才培养功能成为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1]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投入巨大,完成了各类专业实训室的建设。但由于实训项目具有危险性、仪器设备维护成本高、维护工作量大等因素,实训室往往只针对校内专业课老师或相关课程开放。另外调研发现,大部分高职港口与航道工程类专业实训室利用率低,实训项目开展不充分,这与培养具有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之间产生了矛盾。本文针对高职港航工程技术类专业开放式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进行了研究,以期提高高职港航工程技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开放式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

1.1满足互动式学习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已经能够充分接触网络,能够随时通过手机、电视、电脑接触到多彩的互动信息,知识信息获取途径丰富。而为了满足学生交互学习的需要,就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实训室具有开放性。

1.2符合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

由于生源问题,以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实践为主辅助理论的教学才能够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已经不太愿意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专业教学模式。通过与学生交流,学生普遍反映,专业课理论知识讲太多,不知道如何应用,不知道讲的理论内容能够通过何种渠道验证,所以学习就没有热情。[2]其原因主要包括:学习内容无法验证;学生对专业知识需要通过实践验证,通过验证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得到成果的成就感。另外,专业老师和学生管理老师也反馈出,学生对于动手操作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以港航工程、建筑工程、工程监理专业“工程测量”课程为例,参与训练的学生能够在实训周中午主动地放弃休息,顶着烈日在校内开展课程实践,就能够说明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1.3学生的专业认同与探究专业知识的需要

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和家长参观设备完善的校内实训室及观摩校内实训室的上课情况将使得他们对专业的认同马上会提高一个层次。[3-4]另外,高职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教学的时间占全部教学时间比例较多,但目前普遍存在学生多、仪器少的情况,在课堂教学时间内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实践,只有将实训室开放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探究专业知识,进而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创新应用的能力。[5-6]

1.4解决高职学生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孙子兵法云:“以奇胜,以正合”。高职学校学生要能够在就业市场上站稳脚跟就需要错位发展,以专业实践技能培养为重点,辅以理论应用教育,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综合应用能力,以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理论强、实践动手能力弱的特征,充分体现出专业动手技能为“奇胜”,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出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达到学生在就业市场“正合”的目标。

2高职港航工程技术类专业开放式实训室建设方案

高职港航工程技术类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应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安全管理,安全施工所需要的施工技术、力学分析与应用、材料质量检测、结构位置及形状检测,疏浚船舶安全使用、船舶驾驶、救生,消防,急救及艇筏操纵等以质量控制与人员安全控制为主的内容;第二,费用控制,以工程算量、计价、合同管理与招投标为主的成本费用控制管理技术;第三,投资效益控制,在“安全有保障,费用不超标”前提下,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以进度控制管理为主要内容。具体建设方法为:以施工技术教学为主轴,通过工程项目“四大控制”即质量、费用、进度、安全四个围绕主轴前进的过程线,进行实训室建设。施工技术方面应配备相应砼结构、钢结构、防水、航道疏浚、安装等施工技术及配套的机械使用、演示设备,还需要建设工程船舶模型或仿真、船舶驾驶虚拟仿真(操船模拟器)设备。施工质量控制方面应配备相应制图软件,工程测量需要的全站仪、GPS、测深仪、测量数据处理软件、水工砼材料、钢材料、土工材料、力学检测等设备。施工费用控制方面应配备相应三维算量软件、计价软件,还可以采购工程项目合同与招投标管理软件。施工进度控制方面应配备相应的工程项目进度管理软件,BIM技术软件设备。安全控制方面,应建立建设部要求的各类人员安全培训基本要求的项目演示或实训的场地,对航道疏浚专业方向应进行“四小证”,即救生,消防,急救及艇筏操纵实训场地建设。上述五大方面涵盖了港航工程技术专业培养合格人才所需要的相关实训内容,各校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情况来进一步完善。

3港航工程类开放式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方法分析

3.1实训室建设的原则

(1)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导向。开放式实训室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才,为社会建设提供优秀的毕业生,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学校的社会价值。实训室建设要以此为出发点,按照社会需求来培养人才,打破专业分割比较明显的以学术研究门类来布置实训室的传统实训室分布,按照工程施工顺序或者分项分部工程施工顺序来规划实训室的建设,使学生从容掌握相关专业实践能力。(2)以不断完善实训室设备与培养高素质教学人员为抓手。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经费越来越多。专业建设经费不但要分配到实训室设备的维修、保养、采购中,同时也要让教学人员参加教学方法、设备保养方法、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各类培训,提高教学人员的综合素质。

3.2实训室开放方式选择

目前国内有学者提出可以把实训室划分为:完全开放实训室、部分开放实训室、结合式开放实训室、第二课堂学生开放实训室。[7]高职院校港航工程类专业开放式实训室先建设为部分开放实训室类,各院校应考虑是对哪些特定人群进行开放,可以先从第二课堂学生开放实训室到对校内师生的分类开放,待条件成熟后,对校内外人员完全开放。[8]

3.3开放式实训平台的管理方法

平台的建设是为培养人才服务的。目前港航工程类专业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训,这就需要高职学校实训室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而开放式实训室仅靠实训室管理员不足以在开放时间完成对实训室的管理工作,很多学校实践了多种管理方法,主要有硬件派、软实力派、合作派、综合派等四类。(1)硬件派。学校通过投入硬件设施,设置门禁系统,即所有进入实训室的教师和学生必须通过芯片卡或磁卡类材料,才能进入实训室,同时在实训室内安装监控摄像系统,这个系统的优势是把实训室设置成为安防程度较高的场地。[9]但是高昂的安装费用和后期的维护费用,使得系统运行效果不佳。此外,仅靠硬件的投入,还是不能够解决实训场地开放后指导老师不足的问题。(2)软实力派。很多学校希望通过增加管理人员数量的方法来解决实验场地指导教师不足的问题,主要是让专业课教师作为实训室的兼职管理人员。此类方法表面上解决了开放式实训室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但让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经常加班来实现实训室的开放很难持续下去,而单纯的通过增加实训室专职管理人员数量对于学校人力资源成本方面影响巨大,各学校的人事部门多会进行限制,亦很难推行并实施。[10](3)合作派。部分学校提出利用企事业单位资源来共建共管开放式实训室。[11]此种方式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较难以实现,主要是由于企事业单位参与意愿低。[12-13]因此,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共管实训室,要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切合企事业单位发展的需求,以实现“双赢”的方式让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物力、影响力等,切实加入至开放式实训室的共建共管。[14-15](4)综合派。大部分学校结合自己港航工程类人才培养的具体实际情况来开展自己的实训室建设,多数学校希望通过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大的人才培养收益,即追求高“性价比”,尺度较难统一。各学校根据自己的经费情况决定实训项目的建设顺序和重点,按整体规划推进并进行分期分批建设,学生反馈学习效果良好,也有学校实训设备与学生比例严重失调,导致学生对学校的负面评价信息较多,应引起学校管理层对实训教学设备管理的重视。

3.4实训室安全管理经验

(1)建设必要的实训室信息化及监控硬件设备。适量的硬件建设是需要的,仪器设备的更新、保养是基础,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一些投资巨大的实训项目进行虚拟仿真建设。此外,安装摄像监控系统,可以约束学生在实训室安全的使用实训设备,有利于明确安全管理责任。(2)建立实训项目风险性分级制度。建立实训项目风险性分级制度的目的是保证具有较大危险性的项目必须有教师参与,理清了实训室安全管理责任问题,同时把具有中等以上风险的项目固定在特定的时间段方便教师指导,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有利于争取更多的教师服务于实训项目指导。实训项目危险性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无危险性,危险性极小、危险性小、危险性中等、危险性大,与有无特定人指导进行综合分类,得出项目风险性。实训室开放后必须避免出现风险中等或者大的情况。项目危险中等和危险大的,在平台开放时要重点管理,必须安装监控设备。在项目危险性大的时候必须要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将风险减小,项目危险性中的时候必须要配备有经验的志愿者进行指导,将风险降低。按照表1实施,则可以有效地控制开放式实训室开放后的安全问题。在开放后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学生进行提前预约,实训室专职管理教师将每周预约情况网上公示,从而充分利用实训室。(3)引进或培养优秀的实训管理专职教师。实训室教师的引进,在各学校中都受到诸多限制,实训室教师的待遇往往较专业教师要略低,影响到相关实训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16]单纯地增加实训室教师数量不足以解决实训室开放后的管理难题,应加强实训教师素质培养,使实训管理专职教师具备各方面的技能和管理能力,适当的提高该工作岗位待遇。(4)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及志愿者来管理实训室。让学生社团及志愿者参与实训室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学生社团及志愿者中的管理骨干多为本专业高年级学生,了解实训室的基本功能,可以指导刚接触到专业知识的低年级学生;另一方面,高年级学生作为实验指导老师,能满足这些学生的教师角色扮演的心理需求;第三,学生社团及志愿者参与实验室的管理可以极大地解放专职实训室管理教师,让实训室管理教师将更多的时间花在设备采购、保养等管理工作中,专业课教师在教授相关专业知识时,因实训室的开放,可以将部分动手项目留给学生课后重复探索和练习。

4结束语

高职院校港航工程类实训室建设是适应学校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高职院校港航工程类专业竞争力的体现,应该引起重视。高职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对实训室进行设备保养、采购、自研、虚拟仿真、多媒体网络、监控设施等硬件建设,建立开放式实训室,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实训项目风险性分级制度,保障实训室的安全运行。同时,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实训室专任教师的培养,使其胜任繁忙的实训室管理任务。高职院校港航工程类实训室的开放性不应仅仅针对校内师生开放,也应实现对校外开放,使其承担科技宣传和社会服务功能,以提升高职院校开放式实训室的社会影响力。

作者:赵苏政 倪飞单位: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交通工程系

参考文献:

[1]陈炜.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的研究与探讨[J].价值工程,2012(35):239-240.

[2]张文静,郑红娟.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97-99.

[3]雷振.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专业认同感调查分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24-26.

[4]赵慧勇,宁静.高职生专业认同特点及其与学习动机的关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4):95-99.

[5]戴克林.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7):32-35.

[6]赵瑞兰,马铭,彭建辉.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1):20-21.

[7]陈宁宁,林善法,郑育华.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7):102-104.

[8]郑春龙.实验室层次开放的思考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1):78-80.

[9]王治文,陈俊武,洪慧.面向开放管理的实验室门禁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6):60-62.

[10]兰宇飞.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的实践与探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3):24-25.

[11]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12]华小洋,王文奎,蒋胜永.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相关问题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91-94,121.

[13]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62-66.

[14]王芳,倪勇,任聪敏.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