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教学十篇

时间:2023-04-03 20:34:26

电子信息教学

电子信息教学篇1

作为一所本科院校,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具有电子信息系统设计的能力,能从事电子与信息系统的设计、研究、开发和应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应本着“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指导思想,按照“夯实基础,拓宽专业面,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增强毕业生适应性”的原则,注重培养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注意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与层次性,注意将教学内容与科研生产实际结合,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电子工程、信息工程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的相关工作。

二、当前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实验依附于理论课程的状况没有彻底改变,虽然近些年综合性的实验有所增加,但总体看仍是重在理论验证,没有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考虑,因此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仍嫌不足。第二,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被人为分开,没有建立有机联系。学生的知识点是孤立的。各门课程实践环节比较独立缺乏相互衔接及综合运用的环节。基本上都期望到毕业设计时再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但这种效果不是很好。第三,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仍客观存在,体现为理论教学学时仍明显多于实验教学学时,在实践教学中缺乏更加科学的考核检查方法,使部分实验教学流于形式。第四,对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在所开设的实验中,验证性实验多自主设计实验少、封闭性实验多开放性创新性实验少、单科性实验多综合性实验少,学生的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第五、实验教学尚未能真正地自成体系。学生在实验中难以获得创造的乐趣和激发更多的创造灵感。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认为从培养目标上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工科专业,对于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应该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考虑。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最终确定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整体目标、分期目标及各个实验环节,形成了分层次、分阶段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三、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1.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结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实践教学体系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基础层、提高设计层、综合应用开发层、科技创新层,整个系统呈金字塔结构。一是基础层,基础层实验主要包括电子工艺与装配实训、电工基本技能、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和专业应用软件等专业技能基础训练和模拟电路实验、数字电路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等课程的验证型基础实验,是金字塔底座,影响面最大、最广、最深。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使其掌握基本的实验手段和方法,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二是提高设计层。提高设计层的课程实验包括基础层课程实验中的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可编程应用器件实验、系统仿真及虚拟实验、单片机应用实验、DSP技术及应用实验等。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现代化的设计手段,具有独立完成各种小系统设计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三是综合应用开发层。综合应用开发层的训练主要包括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电子系统综合设计、工程设计等环节。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完成较为综合的设计与开发,具有设计和开发综合性较强的应用系统的能力,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创新能力。四是科技创新层。位于实践教学体系的最顶层。科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坚持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统一,除了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实践教学环节外,应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机会。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并使其工程素质得到较好的培养。

2.创造条件开放全部或部分实验室

为了充分挖掘本专业实验室实验教学资源的潜力,给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提供环境与时间保障;也为了鼓励、支持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现有实验条件进行课外科技创新实验或自主实验,以调动和激发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进行科技创新的空间;本专业实验室在完成正常的实验教学任务之外,积极创造条件全天候开放实验室,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供了一个锻炼动手能力的良好环境,提供了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训练基地、创新实践训练场所,促进了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的开展。开放实验室在大学生的科技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小结

结合我校学科、专业方向及我国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电子信息专业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有利条件,从课程体系建设入手,长期不懈地加强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及其它方面的改革,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形成比较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体系,使我们的毕业生在电子设计技术和实践技能上占有优势。为不断提高学校电子信息专业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将继续努力,在不断的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实践教学的模式和内容,形成我校实验教学的特点和特色。

【摘要】针对我校电子信息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明确实践教学的改革应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并树立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以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将实践教学的体系分为基础层、提高设计层、综合应用开发层、科技创新层等层次,构建了一个多元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电子信息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赵华君,程正富,朱家富,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73-75.

电子信息教学篇2

一、高校电子信息开展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实践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老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乐”于学习,自然就能够增强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和动手能力的作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反复不断的讲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来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一成不变,早已使得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加之电子信息类学科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部分课程的工程实践性较强,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很难让学生准确把握知识重点,也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实践教学为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注入了生机。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仿真模拟锻炼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2]。通过让学生实现自主操作,增加学生对电子信息技术的了解,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信息技术课程中关于嵌入式系统与应用知识,单纯的解说不如实验操作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二)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团队合作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将来的工作中必须掌握的技能,从学校开始培养是为学生以后的职业规划奠定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环节中经常会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学生以小组形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为了在既定时间内完美完成任务,必然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合作分工,共同完成任务。实际上,即使是不同组的小组成员之间也是可以进行相互交流,继而分工合作的。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协作能力。

(三)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是指能够通过所学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或者创造出新鲜的事物,为生产和生活做出贡献的行为能力。创新能力包括发现对知识重组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技术开发运用的能力、操作的能力等等。随着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创新能力成为衡量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创新性人才是现代社会亟需的人才。人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实践,在经验中培养和获得创新能力,电子信息的实践教学为学生培养创新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实践教学环节中,学生必须自己动手完成相关实验,其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动手操作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工程能力、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同时学生还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这些都属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会帮助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基础。

二、当前高校电子信息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当前高校电子信息实践教学中出现了若干问题:第一,实践教学内容与现实水平相脱离。电子信息行业具有更新速度快、发展迅猛等特点,而学校由于经费和师资等因素限制,与现实联系不紧密,常常落后于实际工程实践;第二,实践教学偏向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基础能力不够的学生较少得到锻炼。电子信息类学科由于专业性较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差异较大,部分高校实践教学只是针对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开展,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提高高校电子信息实践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合理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电子信息实践教学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需要有理论知识做依据。首先,实践教学与众多其他因素相关,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因此对待实践教学的教学计划要十分认真仔细。其次,实践教学内容要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使学生明白实践和理论的关系;再次,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要考虑到教学总体情况。包括教学大纲的内容、教学目的、培养目标,要切实保证教学质量,以及学校的办学要求、计算机基础设备等。要同时符合各项要求,不可制定不切实际,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没有作用的教学计划;最后,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情况。要考虑到学生的现有学习认知结构,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以及学生和学习能力等。尤其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确保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都能够得到提高,要满足全体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教学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电子信息专业与其他学科不同,电子信息学科专业性非常强,同时对操作能力要求高,需要理论知识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都较强的教师指导。理论知识基础是每个教师必备的学科素质,电子信息学科还要求教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在课堂中完美的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中正确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同时也应能够适当扩展知识,增加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高校在进行电子信息学科教师招聘时,不仅要考察招聘教师的文化理论知识、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操作能力的检测,务必要选用一批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同时,对于本校教师,要加大对教师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训力度。定期对教师进行技能考察,强制性要求电子信息所有教师进行操作技能培训,以更好的促进教师的综合素质,满足教学需求,促进电子信息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固定场所,只有切实保障实践基地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实践教学,达到教学目的。一般来说,教学基地被分为两种:学校内部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学校外部的实践教学基地。对于学校内部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要鼓励全体电子信息类教师积极参与,委派专业教师到生产一线中了解相关的科技设备、生产设备、工艺手段等,掌握最新专业技术发展动态和新的研发成果,然后将所了解到的科技信息反馈到学校的实践基地建设中。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生产设备、工艺等尽量与生产一线相一致,形成仿真的职业环境甚至是真实的职业环境,真正实现学生实践教学的意义。对于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要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来达到目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要通过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人员、场地的资源共享来达成。企业为学校实践教学提供一定的实习场地以及专业的指导师,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加深对设备、技术和生产操作的了解,为学生提供在校实习经验,方便参加工作。仿真或者真实的职业基地都能够有效的检测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提供丰富的经验,对于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加强实践教学管理要做到几个方面:第一,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意识。教师应该认识到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要严格参照教学大纲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安排好实践教学课程,做好实践教学工作;第二,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要事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证设备运转正常,做好实践教学的辅导工作和个人辅导工作,及时发现学生操作上的问题并做出指导和评价,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提高操作水平;第三,端正学生实践教学的态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效率,要求教师和辅导员对学生强调实践教学的目的性和重要性,明令禁止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任何舞弊、抄袭或现象,摆正学生的学习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束语

电子信息教学篇3

一、电子信息新时代特征

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在不足百年中即完成了从分立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到基于大规模集成系统如电脑、工作站等的网络时代的过渡,而目前已跨入互联网与移动网络融合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是电子信息的新时代,此时代的特征是:(1)大规模数据、信息真正“大爆炸”。人、事、物混同一体的物联网出现。物联网的使用带来大数据时代,信息数量巨大、数据种类奇多。邬贺铨院士介绍:到2020年人类制造的数据将达40ZB,若以光盘存贮,光盘重量将达424艘航母重;(2)更加开放共享:不仅仅是原始资源共享,共享者之间补充的新资源亦共享;不仅仅是书本、电子资料等静态电子资源和数据共享,思想、做事方法等动态、无形资源亦开始共享,并且共享者之间开始互动;(3)更加自动化、电气化和互联网化:智能机器人、无人装备不断进步和应用,互联网思维已不仅仅限于信息行业,社会各生产领域均开始拥抱互联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电子零售行业的兴起;(4)技术要求更加高精尖、知识更新更快、电子信息产业对传统行业影响更大:人类目前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商用已在20nm级、实验室已在10nm级。

二、电子信息产业对化学化工教育的影响

(一)正的影响是电子信息产业带给化学化工教育的机遇

1.电子信息产业给化学化工教育输送了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电化教学在现代化学、化工教育中广泛采用,PPT(PowerPoint)、电动幕、拾音器成为现在课堂教学的标配;动画或动态图展示单元操作、实验过程和流程控制成为化学化工专业教育必要教学技巧;CAD(电脑辅助设计)、CA(I电脑辅助教学)得到深入应用,在化工管道、容器设计、单元操作仿真计算等方面大展拳脚。除此之外,电子信息时代可以将化学实验室“搬到网上”,这样既实现了现场试验一样的教学效果,又有效避免了由操作不当带来的危险后果及现场试验时有毒试剂、有害气体带给学生的人身安全问题;同时对一些实验室无法实现的原理、化学过程展示如核爆均可以通过数字手段进行呈现,极大地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另外电子书包、教学云等知识媒介概念亦开始深入人心。2.电子信息产业给化学化工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和环境。以网络教学为代表的泛在教育(u-learning)渐成主流,网络课程(开放在线课堂)服务(MOOC,如斯坦福大学牵头的Coursera、MIT和哈佛创立的edX)蓬勃发展并加速挤压传统教学空间。同学们可以方便地学习MIT的化工原理、物理化学、普通化学等课程,了解不同的教学风格和自主决定学习时间、场合,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平,充分体现泛在教育的优越性。翻转课堂在全国各地开始受到重视并在多地试点。这些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主导教学模式,变教师主导为教师引导,而学生学习也由以听为主变为以学为主。3.电子信息产业给化学化工教育带来了新的教学内容。电子信息产业也给化学、化工学科带来了全新的教学内容和理论知识,如半导体材料、纳米材料制备、掺杂、微观结构调控以及刻蚀加工,光刻胶的合成、改性,光催化、电子束催化化学理论建立与发展,化学从下而上(bottom-up)的自组装开始替代从上而下(top-down)的机械加工,以突破集成电路产业的<15nm尺度结构制备工艺等等,这些与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前沿紧密相关的工艺与化学知识均应该在化学化工教学中充分体现和反映。

(二)电子信息产业带给化学化工教育的负面影响

1.技术“恐惧”与知识的更新压力。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等瞬息变化。教育工作者再无法继续一份教案教一辈子的工作状态,必须时时关注理论前沿和工业发展,并随时补充新的知识,以支撑电子信息产业等的发展和需要。如我国的集成电路制造,国家在2006年起开展“核高基”重大专项,先后发展微电子32nm及其以下制造工艺公关,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前沿和高制造标准发展,要求化学化工教育不断地增加、更新教学内容和相关理论知识以紧跟并支撑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如光刻胶制备、微加工工艺等电子信息产业工艺,与化学化工紧密相关,故作为一名化学化工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并能推动上述知识成熟、优化和发展;要求从事化工化学教育的教师不断地学习、更新自身知识、了解电子信息产业需要和理论前沿以满足电子信息产业行业发展需求。教育技术电教化后,新的教学工具和软硬件设施不断更新和装备课题,教师们必须与时俱进学习掌握新教育技术运用技能。2“.人机”亲密而情商锻炼弱化。网络教育迅猛发展,同学们学习知识的手段、接触知识方便性急剧增加,也更多地愿意在电能、智能移动终端上查询、获取知识,这就势必造成同学们之间“人机”接触远多于“人师”接触,甚至远多于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而人与人之间交往,即情商教育亦是教育的一部分,显然网络教育的发展对学生的情商教育是不利的。3.思维训练强度和动手能力培养不足。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思考习惯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在电子信息时代,一般知识、通用知识网上一查就有,不利于学生思考;另外信息量大了,理论知识多了,但是实践相对少了,而化学化工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是个制约。

三、化学、化工教育界对电子信息产业影响的应对与实践

电子信息产业崛起需要化学、化工教育界在课程建设、教育思想和教学体系架构等多方面进行调整、改革甚至重构,以适应电子信息产业要求和发展,为我国由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大国、代工大国向电子信息产业强国过渡贡献重要力量。分析表明,中国化工教育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化工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基本满足当前中国经济一般发展的需要,但未来化学工程师的培养还应在全面工程教育的框架下更加重视电子信息方面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全球化理念的培养。根据国家的“十二五”规划,面向电子信息产业,化学化工教育应该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卓越的具有电子信息背景知识的化工化学人才;加强和改进教学团队的建设,全面提升师资教育队伍水平;加强课程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促进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形成一个教育观念先进、改革成效显著、特色更加鲜明的化学化工的现代化教育。

(一)确立面向电子信息产业的新化学、化工教育

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架构新的培养方案化学、化工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从服务传统化工生产转向服务电子信息产业及相关化学品行业,重视化学、化工与电子信息产业的协同发展和相互促进,实施以电子信息产业为导向的化学、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把电子信息产业要求引入化学、化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评价要求,培养电子信息产业导向的创新型化学、化工特色人才,适应电子信息化的时代要求。

(二)架构新的课程、教材体系,大力吸纳电子信息

产业的知识成果与面向电子信息产业未来要求把半导体可控、洁净生产及微纳跨尺度加工,光刻蚀等新兴化合物及体系的合成、制备,功能薄膜化学生长、后处理及器件应用等方面的相关成果和理论知识作为化学、化工学科新的课程之一,大力扩充或者更新现有化学合成、化工单元操作知识与课程内容,架构新的课程体系。编写如“半导体化学”“焊接、封装材料与化学理论”等紧密结合电子信息产业的实际教材,系统介绍电子信息产业用化合物、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有效地实施电子信息产业理论知识生产、传播和更新。另外,电子信息化时代为化学化工学科带来了很多方便的画图及计算工具,使得化学化工的表达更加美观、快捷。比如ChemOffice、Chemwindow、ChemDraw等,对于这些电子软件尤其要加大教学力度,让学生从本质上达到了解与灵活运用,培养出能写、能画、能算的全面化工人才。

(三)锻造面向电子信息产业的化学、化工立体教学体系

面向电子信息产业的化学、化工立体教学体系包括:一方面从理论课程开设、教材建设和实验、实践培训三环节探索建立不断创新教学内容的有效机制,另一方面设立以本科生为起点,衔接硕博各阶段教育教学体系。除了开设相关电子信息教育专业课程,相应的实验教学和实训、实习环节均应以电子信息产业为导向。实验室相应开展光刻胶合成、光催化实验,刻蚀、显影液的配制及刻蚀过程、显影过程实验,电镀液配制和电镀制备工艺实验和培训。联系相应的集成电路生产企业、电子产品化学品制造企业为实习基地,让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参观、实习或建立联合培养合作关系。课堂外,组织学生大量查阅电子信息产业、化学、化工交叉联系的论文和资料,并组织撰写相关论文,拓展化学、化工专业学生的电子信息视野和应用思维。另外,积极吸收、创造机会让化学化工专业学生参与电子信息前沿产品研究,在科研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养成学以致用习惯并具时代意识。同时评估、考试体系也应多向电子信息产业倾斜,应增加相应内容。

(四)形成教师培训和再教育机制

教师教育观念和全球视野对化学、化工教育是否紧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在新时代的化学、化工教育中建立教师培训和再教育机制,使教师随时了解并掌握电子信息产业前沿,方向和研究热点,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在国外的进展和最新成果。另外,教师从备课、讲授、课后等环节都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使教学内容更加接近科学发展前沿,达到教学目的。作为一门实验学科,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信息化技术也在实验教育中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计算机将大量的实验视频和模拟画面带入课堂,提高教育的知识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再教育的目的也正是如此,从根本上将教育改革进行到底,在探索中令老师和同学一同进步。

四、结语

电子信息教学篇4

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的培养目标是用3年时间,把达到高职录取分数线的高中或中职毕业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电子线路分析设计和电子产品制造、维护能力;能在电子信息行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根据这个培养目标我们设想把3年时间分成两部分,即先用2年时间在校内集中学习和训练,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电子线路分析设计和电子产品制造、维护能力的素养;再用1年时间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进一步把学生培养成能在电子信息行业从事生产、技术、管理、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高职电子信息专业“2+1”教学改革“2”

阶段的课程体系整合的研究和实践“2+1”教学改革的“2”阶段就是在校内集中学习和训练的2年时间,这2年时间要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要为后面1年的顶岗实习做准备,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所以“2”阶段的课程体系的整合要考虑电子信息行业的特征,要了解电子信息行业对一线岗位的需求。

1.“2”阶段课程体系的整合

要在两年时间使学生掌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参考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内容多,范围广,到底哪些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要讲,哪些要整合,这要根据技术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社会的需要来确定。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子信息行业分工日益明确,岗位划分越来越细,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职业标准,确定了职业岗位的工作内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2”阶段课程体系的整合,是通过了解电子信息行业对一线岗位的需求,参考国家电子信息行业相应的职业标准来确定课程体系的。

2.国家电子信息行业相应的职业标准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了各个行业的职业岗位,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如下表1所示。

3.根据电子信息行业需要确定课程设置

通过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归并、梳理,提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与实训项目,确定课程设置。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有关课程有: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子测量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等。电子技术的专业课程有:音像原理与技术、电视原理与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技术、电路CAD、办公信息设备、电子技术专业英语、电子工艺、电子产品营销、移动通信设备等。原来有些课程门数太多,其中内容接近就可以整合。比如原有课程体系开设有“音响原理与设备”和“VCD与DVD技术”这两门课程,把它们整合成一门课程“音像原理与技术”,节省了课时,去掉一些重复和过时内容,使得学生愿意学老师也好教。通过以上课程的设置,可满足电子信息行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和技能的需要,培养的人才可以较好适应电子信息行业发展的要求。

三、高职电子信息专业“2+1”教学改革“2”

阶段教学内容整合的研究和实践高职电子信息专业“2+1”教学改革“2”阶段的课程体系确定后,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因为原有的高职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参照普通本科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内容确定的。实际上是普通本科电子信息专业教学内容的压缩型,存在内容太多,理论太深奥,叙述太繁琐,联系实际少的现象,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很难,教师教起来也很困难。所以必须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适应“2+1”教学改革“2”阶段教学的要求。如“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程。原来直接采用本科教材,存在数学推导内容太多,理论叙述太深奥,外文公式符号太繁琐,联系实际少的现象;而高职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外语水平不好,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太难,教师教得也很困难,而且课时要求达108学时。所以必须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关键是要有合适的“高频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为此组织教师编写适合高职学生基础的“高频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教材编写时注重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着重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计算方法的介绍。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新编写的“高频电子技术”课程的教材,简要说明高频电子技术研究的是高频信号的产生、发射、接收和处理的有关电路,主要解决无线电广播、电视和通信中发射与接收电路的有关技术问题。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电路基础上,较多介绍新型元器件和集成电路的有关知识和应用实例。教材的参考学时为54学时。由于“高频电子技术”课程教材编写时注重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教材在教学中得到有关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学生学习起来感到“高频电子技术”课程容易学了,教师教得也轻松了,需要的课时数也少多了,学生也能较好的掌握高频电子技术的主要内容和知识。

电子信息教学篇5

一、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

电子商务专业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所确定的培养层次也不一样,一般可分为高级管理人员、商务设计开发人员、软硬件维护人员、网络营销等商务应用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和商务设计开发人员要求具备较高的素质,如丰富的经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和深厚的信息技术素养等。这一类人才往往是高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商务应用人员和软硬件维护人员处于电子商务专业人员的基层,这一类人才主要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本科层次的培养目标介乎其中,教学内容涉及广泛,培养出的毕业生既能从事基层的商务应用操作,又能从事高层电子商务经营和管理,可塑性较强。本文以本科层次的电子商务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课程设置及教学设计作相关分析。

由于电子商务的应用已逐步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环节,对企业的管理模式和市场营销理念等多方面提出了挑战,销售渠道、促销策略、交易方式正在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因而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在课程设置上必须贯彻信息技术素养与商务技能并重的思想。除公共课外,专业课程分三大类:第一类是专业基础课,主要由商务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构成,如《电子商务概论》、《计算机网络基础》等。第二类为专业课,主要由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业务课程构成,如《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的解决方案》等。第三类为实践教学课,主要包括电子商务模拟实习和社会实践等操作课程,各类课程均规定了相应的作业学分。

教学设计上,电子商务专业实行模块式教学,从宏观上可以分为计算机模块和商务模块两部分。电子商务中涉及的商务并不是传统的商务概念,而是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商务概念,因而电子商务不能理解为以上两模块的简单捏合。所以,在教学设计中,一般以商务活动为主体细分为物流管理、财务管理、金融管理三个模块,在每个模块的教学中揉进计算机技术的内容,并根据学生的信息素养层次,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于教学。①关于物流管理模块。电子商务不同于传统的商务业务,商品的购销调存等物流环节和物流模式因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发生了变化。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传统的物流知识外,还必须增加EDI(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商业自动化技术、连锁经营原理与管理技术、连锁物流等知识。②关于财务管理模块。电子商务活动改变了公司内部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和方法,因而要求学生掌握多种财务软件的使用(会计电算化)和网络财务管理知识。③关于金融管理模块。电子商务对传统金融活动的冲击最为明显,电子货币的出现使庞大的财务数据处理工作变得简单,工作效率显著提高。所以金融业务、网上交易、系统安全维护等课程就成了电子商务专业的必修课。

二、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课程整合的特点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界有较为一致的看法,都认为整合的最终归属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整合过程的系统分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马宁、余胜泉的“层次论”和刘儒德的“进程论”。前者是基于整合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而论,后者是基于教学改革而论。笔者认为,电子商务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有其自身的特点,应该从横向整合和纵向整合两个方面去认识。

横向整合是指学生学习电子商务过程中,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其学习内容上的交叉融合,主要包括电子商务课程的内容、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教学应用的信息技术知识等几个方面。

纵向整合是指学生在学习电子商务专业的进层中,不断深入地培养自身信息技术素养,进一步体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提供的信息技术环境,达到能在专业业务上自觉地运用信息技术。电子商务课程与信息技术的纵向整合可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参见下表)。①认知信息技术阶段。在这一阶段,信息技术知识被看作是一种独特的对象,和物理、化学一样,需要专门开设一门课程,旨在奠定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基础。这一阶段,信息技术知识与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相对独立;②应用信息技术阶段。这一阶段,要求信息技术能辅助学校的传统教学,作教学演示或个别化教学,或者辅助教师进行教学管理。教师要充分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手段设计教学,学生要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素养,主动适应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这一阶段信息技术知识与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发生浅层次的关联;③开发信息技术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求进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课程改革,改革后的课程明显有别于以书本、粉笔、黑板、电视和录像等传统教学传媒为基础的课程。教师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主动学习和交互学习的信息技术环境。这一阶段信息技术知识与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发生深层次的关联;④融合信息技术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要求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整个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甚至连学校结构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学生能自由构建解决专业问题的信息环境。下表比较详细地综合了电子商务专业(本科)各教学时间所处的整合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相应的课程、教学策略、教师角色和信息技术特点。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实性不足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实性,在于其整合的现实状况、整合的难度以及整合的途径等。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不成熟性,电子商务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一些不足,同时,还有许多不足是其他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过程中带共性的问题。

1、对整合概念的理解深度不够。

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和被动的融入,而是高层次的主动适应。整合强调了对个体特征的继承性,即被整合的个体并不丧失其自身特性,又强调了个体中一些要素的交叉与融合,使处于某一过程的不同个体呈现出高度的和谐与自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有机地与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

2、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不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现首先在于教师。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程设计者、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学环境构建者等新型角色转移,因而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具备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设计方法。学生的信息素养不高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制约因素。信息技术不仅是教学的工具,也是学习者的学习工具和认知工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一定意义上更加关注学习者,学习者的信息技术素养和学习能力等水平,是整合所需要的最具有现实性的条件。

3、教学的信息技术环境还需加强。

信息技术环境同教学设施一样需要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环境的建设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新的速度比传统教学设施要快得多,仅从网络的带宽发展速度就可见一斑。因此,信息技术环境只有紧随节拍,不断加强建设,用最先进的信息载体去传播最丰富的信息资源,整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电子信息教学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 电子技术教学 合理应用 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主要指利用现代通信手段,依靠电子计算机进行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和分配等操作。如今,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应用到了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学生采用自主思考、深入研究、充分想象和大胆创作等新式学习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传统的教师灌输式学习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要求。这就需要将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紧密联系起来,对教学方法进行恰当的整合管理。

如今我国电子技术行业迅猛发展,促进了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提高了电子科技的性能。电子科技性能的不断更新,使得学校不得不加快提高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基本人才需求。信息技术广泛地使用在电子专业的教学课程中,使信息量得到了快速提升,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电子技术教学中运用的仿真教学辅助软件以及信息技术,成为最有效的教学手段。由此可见,将网络和多媒体课件教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通过动画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感觉得到全方位的调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了教学目的。

一、电教化教学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中的优势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制定,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内容的要求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要求的内容包括:电子技术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电子技能的实践操作水平,实训时的协调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等。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综合性教育,就是将电子教学、仿真教学和模拟实验三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并融入创新的教学思想。

在这些综合性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如果能够加入电教化的教学设备,电子技术教学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电子技术教学中的模拟试验教学,要求教师通过试验教学启发学生对电子技术的理解,并通过试验独立得出结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通常使用一种压迫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进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局限性。例如,在现代电子技术的教学中,由于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课堂上不可能完成所有的试验,一些试验的操作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实际操作难度很大,而且模拟电子箱中的各个元部件外形都比较小,在课堂教学中局限了学生的可视空间。电子式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师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和模拟功能,通过实物投影的方法,有效克服课堂试验的局限性,并能够对教学信息做到及时反馈。可见,采用电教化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优化教师的教学质量,丰富学生的信息来源,加强学生对电子技术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二、电教化教学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中合理地应用电教化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但不能盲目地使用电教化教学而疏忽了教学内容,因此要在保证基本教学的基础上,找到最佳的时机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中来,通过合理地运用使电教化教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良好的开始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关键。巧妙地设计课堂教学的开头,能够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教学课程当中,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求知的积极性,奠定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例如,在电子测量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书中提到的所有测量仪器,不可能全部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多媒体教学中的电子仿真软件,引领学生通过对软件的相关操作,体验仪器的测量过程,并通过测量结果自主进行电路的状态分析,得出试验结论。可见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独立完成教学的试验内容,并在仿真试验中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地发现问题并主动地解决问题。通过电子式多媒体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理论知识,为专业技能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难点

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直观化、生动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重点的良好掌握和知识难点的有效解决。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树立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独立创造性,通过教师的辅助指导,使学生达到对理论知识的充分理解和掌握。秉承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思想,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合理运用,教师和学生协调一致,促使电子技术教学达到理想化水平。

三、信息反馈对电子技术专业教学的影响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反馈信息来判定。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可以判定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方法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偏差进行准确的纠正,使课程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于学生而言,将自身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能力的信息进行反馈,可以及时地发现自身学习上的不足,并准确地进行调整,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在多媒体教学试验中,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软件的应用,学生在独立试验操作过程中,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将问题信息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更加及时、准确地反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帮助教师更加有效地调控学生的学习状态。

四、小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电教化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广大的教学工作者应该将这门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价值,提高教学工作质量。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有效运行下,通过不断探索和学习,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效果一定会逐步地提高,实现新课程标准的理想效果,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专业型和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克东,何克抗.计算机教育应用和教育革新[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项国雄.计算机辅助教学原理与课件设计[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

电子信息教学篇7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资源;信息化;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101

[中图分类号]G434;F713.3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商务企业在日益成熟的网络环境中飞速发展,成为了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团队建设也日趋完善,对于相关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所以,为了更好地向社会输送专业的电子商务人才,很多职业院校甚至是高等学府纷纷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电子商务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电子商务专业已成为了学校的热门专业。所以,作为人才的培养机构,学校必须要有效地利用当前的信息化教学手段,结合当前企业的用人需求,展开与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推动人才的培养工作。

1 电子商务教学的现状

作为时代的产物,电子商务有着独有的时代性、发展性、专业性、广泛性和特殊性。受时代性和发展性的影响,电子商务是一项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事业,学生们对这项事业存在极高的热情与新鲜感,但是因为电子商务本身具有专业性、广泛性和特殊性,选择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们在刚接触时普遍会产生迷茫、疲惫和不知所措。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电子商务产业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存在着短板。

由于电子商务的专业课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学生们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达不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在目前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的教学中,首先一个问题是教学方法的陈旧。这种问题在很多高校中都一直存在。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模式呆滞刻板。虽然很多高校也引进了信息化教学手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对于实训的内容安排不科学不合理,使得理论与实践产生脱节,人才培养方向严重偏差,最终导致人才培养和企业需求货不对板。简而言之,就是由于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性实践严重分离,致使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所以,学校应当对目前存在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进行内容和方法上的全面改革,通过总结和实际教学情况对课程结构进行创新与整改,从而真正将教学知识内容与企业的实际发展紧密结合,同时制定科学有效的教学规划,建立起科学性的教育平台,使得学生们在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中能真正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2 电子商务教学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作为以互联网为依托平台的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所以在电子商务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信息化的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最适合高校电子商务信息化建设的教学方式是项目教学法。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与学生需要在同一个平台上完成整个教学过程,是平等的教学主体。在这当中教师主要起到的引导作用,而学生们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整个项目的主要参与者。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完成学习和锻炼,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电子商务专业,获得第一手的经验和感触。通过这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可以完全克服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呆板守旧,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保证了电子商务教学能够取得真正有效的教学效果。

2.1 实施项目教学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实行项目教学法,可以使学生以最直接的方式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学生们通过完成项目中的工作,接触并了解相关的知识点,从而更加轻松、更加快速地掌握更多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并且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使学生可以更加主动地去学习更多有关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解决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 信息化教学改革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实行信息化教学的改革过程中,单纯的书本知识已经无法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电商教师需要利用网络的海量信息资源,不断给自己充电,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由于实施信息化教学,传统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教师从高高在上的掌控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在提升能力的同时,教师必须要做到的还有教学思维的转变,以自身的变化带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2.3 信息化教学能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起社会意识和职业责任感

进入社会,学生就要彻底完成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因此,具有良好的社会意识和职业责任感,可以帮助学生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所以通过实行信息化教学改革,引进项目教学法,对企业和项目真实再现或者亲身参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电子商务的实际工作流程。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企业的人才需求方向,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学习,及时填补自己学习上的短板,在提升自身电子商务应用能力的同时树立起职业信心和社会意识,全面培养自身的职业责任感。

3 电子商务教学信息化改革的实际操作

3.1 科学选择信息化教学项目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合理的选择信息化教学的项目,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项目选择的过程中,学校必须要注意,首先选择的项目要能真实地反应电子商务社会实践工作的需求,了解社会和企业的需要,这样才能做到人才的重点培养和专项能力的提升。“棍扫一大片”的粗暴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专业性越来越强的社会要求。在实际的社会需求中,专业技术教学方向应侧重于对电子商务的实际运用,在项目的选择过程中,就必须要注意,选择内容要侧重网站建设、网页设计、网页美化整改等具体工作;如果侧重于商务运营,那就需要对管理型人才、销售型人才和客户管理型人才的培养进行重点的项目选择和确定。在项目的选择过程中,对教师也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同时可以进一步了解电子商务在社会中的实际需求。

3.2 确认信息化在教学工作中的运用环节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必须严格对信息化项目进行划分,以便于选择最合适的项目用于教学。在学生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应对电子商务的不同工作流程有正确地认识,并且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和拓展知识。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学校往往容易走进一个误区,那就是过分的追求进度。一些学生为了完成项目,应付似地完成信息化教学的任务,任务是完成了,但是任务中所包含的知识点发掘程度完全不够,知识点没有展开,没有形成有效的知识积累。例如在个人网店开设的过程中,某些学生为了加快完成任务,雇佣“”进行网店建设和装修、利用虚假广告和产品效果夸大等不正当等方式吸引客源,甚至存在伪造交易信息和交易记录现象。这些行为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完成任务,但是却严重丧失了职业操守和守法原则。在网店建设这种个人网站建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们正确的引导,科学合理地运用正确的推广方式,全面了解网络平台的运行规则,在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深入了解电子商务的相关理论知识,做好知识点的系统梳理和分化,建立起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

3.3 完善项目团队建设,培养团队意识

如今的电子商务,是一个团队型的职业,在实际的项目运行过程中,如果没有配合默契的高效团队,将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所以,为了满足企业的需要,学生们在完成信息化项目的过程中,必须要培养起强烈的团队意识和协作意识。工作中再强悍的“多面手”也会有业务上的短板,只有真正地协作才能打造一支铁打的团队。在实际的项目运行过程中,通过团队协作制订有效的项目执行计划,结合团队成员的特点,通力协作,同时,利用网络信息化平台,对每个成员每天的任务进行具体的分配,在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强化了团队管理,更加锻炼了学生们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3.4 做好信息化的引导和总结

在整个项目的运行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当引导人和总结者的重要角色。对学生们的每一个项目,教师需要通过网络平台予以第一时间的关注,及时对每一个具体的项目和参与者的进度进行审查并及时给予整改建议,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完成项目。同时在项目完成之后,要听取每个学生的项目报告,并且对学生的报告和反馈进行系统的整理,通过成绩评定,及时了解学生们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必将会对现有的一切商业形式进行全面的整合。培养能够真正适应信息化网络化进程的专项人才和实用性电商专业人才,对电子商务和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电子信息教学篇8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微电子专业教学 应用

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石和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信息技术与高校专业教学相结合,可以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微电子专业是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的一个多学科综合、高技术密集的新兴专业,主要研究半导体材料、器件与工艺和集成电路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测试等理论和技术。微电子专业教学由于课程开设时间较短、涉及学科多、理论性强、同时又与实践结合紧密。因此如何有效地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微电子专业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微电子专业的教学活动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多媒体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教学是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最典型、最广泛的具体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指采用图像、动画、视频等新颖的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多媒体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特别是重难点内容的理解和吸收,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突破和有益的补充。针对于微电子专业的特殊性和综合性,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多媒体表现方式,分别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幻灯片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通常由多页幻灯片组成。在幻灯片中可以插入各种对象如文字、图片、图形、表格、艺术字和声音等,把抽象的、难以直接用语言表达的概念和理论以直观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现出来,有效地增强了教学效果。微电子专业课程理论较多,信息量大,直接讲授学生感到比较枯燥。使用幻灯片教学后,色彩丰富,图形清楚,概念清晰,有助于把抽象概念形象化,复杂问题简明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1.2动画演示

电脑动画的运用能够进一步提升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和效果。动画能够将微电子专业课程中遇到的深奥的理论问题和复杂的内部机理,通过简单的画面动态地表示出来,从而使学生加快加深理解,特别有利于重点难点的掌握。另外,电脑动画能够逼真地再现微电子工艺流程的加工过程,可以模拟实际操作步骤,从而可以代替或辅助部分实践教学。

1.3录像放映

微电子专业的实习单位往往是高投资、大规模、贵重设备云集的高科技公司。这些公司管理制度严格、专业程度高,对在校学生进企业实习有着很多限制,同学们经常只能去参观工厂环境,远眺机器的运作,甚至有些生产企业不对学生开放实习。这样,教学得不到生产实践的支持,使得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降低了教学效果。而将企业内部的生产流程拍成录像,或者购置相关内容的影像资料,通过多媒体放映给同学观看,可以近距离地观摩生产流程和设备运作、了解技术细节,对不甚明白的内容可以反复观看。采用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同学们纷纷反映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不仅对课程里所学的内容有了直观的认识,而且了解到产业的前沿发展。

2.虚拟仿真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得益于计算机硬件的飞速进步和软件技术的迅猛发展,虚拟仿真技术成为当前流行的新型教学手段。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局限于实验室购置的设备和仪器,特别是微电子专业的实验设备价格高昂、操作复杂、容易损伤,使同学很难得到上机锻炼的机会。而使用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教学方式,过程简单灵活,交互方式多样,结果直观明了,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又能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虚拟仿真技术在微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电路设计方面,基于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技术实现对电子线路(包括集成电路与版图)的模拟仿真;二是在微电子工艺与器件方面,基于半导体工艺和器件的计算机辅助技术(Technology Computer Aided Design,TCAD)实现对微电子制造工艺和半导体器件结构及工作过程的仿真与演示。使用仿真软件所提供的强大功能,包括软件所具有的可升级性,在课堂和实验中通过软件设计微电子电路、工艺和器件,在屏幕上模拟其功能,可使教学概念清晰,内容生动,过程可视,还能够大幅节省实验设备的购置和维护费用,经济高效。

3.网络技术在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网络技术更加普及,也更加方便,特别是校园局域网的建设,提供了学生随时随地使用各种终端进行网络学习的教育环境。这也促使我们把教学平台从教室向网络拓展,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形式和基本架构,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互联网和校园局域网一方面可以作为信息资源库,为微电子专业课程教学提供教学教案、课件、习题等资源的下载和在线浏览;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师生课外互动的平台,进行答疑、作业提交、通知等教学活动。这两种方式也是目前微电子教学中最主要的网络应用手段。使用网络教学有助于师生双方的交流,教学信息的丰富,以及多元化教学,等等。网络教学的推广和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网络技术在教学体系中的应用,将会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主流之一。

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各种方法和手段,结合微电子专业特点,更新教学观念,加强教学实践应用,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培养出更优秀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子良.发挥幻灯片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52(6):22-24.

电子信息教学篇9

关键词:中职;电子信息专业;优化策略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是培养具有电子信息技术技能、知识的人才,从事此专业的学生可在生产以及技术一线中工作,如电子设备安装、养护等初级运用型等岗位。由此可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以实践为主,培养实践型技术人才。因此,在教学方面,要特别重视实践教学。

一、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校方面

第一,电子信息课程没有得到足够的条件支持,影响专业课程教学整体的有效性。

第二,教材使用不合理。专业书未能充分考虑中职教材的实用性,一味引进新名词、西方理论等作为知识基础,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产生极大的困惑,理解起来比较费力。

第三,实践课程设备不合理。这种不合理直接体现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培训课程设置教学的比例未能得解决,如电子课程过多,有的程序过时,造成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时内容有重复,不具实用性。再加上一些电子专业课,如电子电路等基础课则过于强调理论教学,无法与实践相连。

2.教学方面

第一,对于任何专业课程教学,教师是学习指导者,其本身专业水平决定了后期教学质量。当前,职业学校教师问题包括专业问题和方法问题。如有的教师专业技能不足,无法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同时,电子信息技术专业课程有着极强的实践要求,教师要给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多样性的学习平台。

第二,教学方法过于落后。特别是当前的传统教学方法已无法适应时展的需求。目前很多中职教师还是喜欢传统的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而这种沉闷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方面

多数中职生选择职业中学就读本身就是因为能力不足,未能继续高中学业的学生。因此多数中职生在学习方面缺少积极性。同时,电子信息专业的学习比较繁杂、枯燥,更让学生对有关专业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再加上社会因素的影响,中职生因为学历方面的问题,缺少和大学生同步起步的平台,因此在学习方面会有自卑性,甚至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二、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教学优化策略

1.对学校的建议

第一,重视专业教学,加大资金投入。因为在中职电子信息专业中,需要用到一些设备,而学校常常未能重视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因此削弱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学校需要完善资金的运用情况,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基础环境。

第二,明确相应的课程流程改革。明确电子信息课程教学方案之后,要对其进行优化,以此实现教育创新。在教学中,学校要求教师以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来教学,确保教学方案的落实,通过改进教学流程,对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进行补充。比如,在学习电子信息技术之前,学校应该开设有关基础知识,让学生可以了解有关电路知识、电子技术等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2.对教师的建议

第一,构建学生自信心。提升教学实效的一大基础就是要帮助学生构建自信心。例如,教师可以将这些年的就业情况与学生进行分析,告诉他们目前大学生虽然学历高,但是处于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中,而现有的社会工作很多工作岗位都青睐于有一技之长的人。而中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

第二,选择合适的教材。学校要允许选择最新的专业教材,同时以反映实现社会发展的书籍作为学生的学习教材。教师要为学生多推荐课外读物,让学生多学习,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

第三,创新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优化教学方法。如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或案例教学等方法。以案例教学为例,这是一种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的一种教学法。其可改变传统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化成积极、主动的自主学习。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可以把理论融入实际,把书本中所学到的知识转变成实际运用的能力。

3.对学生的建议

中职生要找到自己的定位,将精力放到学习上,多问、多看、多操作。在日常学习中,如果遇到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向同学和教师请教。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以及有关的科技创作,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专业课程体系和专业培养计划也要及时更新。所以要把课程体系改革当成是一项长期工作,只有把科学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及时融入专业教学,才能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培养出更多的具有专业型的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乔维.中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课程几点思考[J].学子:理论版,2015(11):92.

电子信息教学篇10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电子信息;教学研究;工程实践

一、概述

学生不仅要学习基本的电路知识,还要掌握利用计算机软件处理数据信息的方法,而且在实践实训环节还要动手设计、连接一些实际的功能电路并结合计算机进行仿真和调试。培养的是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和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电子、信息、通信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

二、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信息量大、涉及的知识面广、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学生在刚开始接触时,其实学习兴趣都很浓厚,学习效果也不错。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随着课程的逐渐深入,学生学习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导致学习兴趣减退和学习效果的降低,经过深入分析,主要原因为如下几点: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中很多重要知识点与工程实际联系非常紧密,比如“传感器信号的调理和放大”、“多台电动机的顺序控制环节”、“闭环控制系统”等知识点就和现代工业生产息息相关,如果学生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没有这方面的感性认识,那么在学习这些知识点时会觉得非常抽象和难以理解。单凭教师按照传统方法在课堂上讲授,即使反复讲解多次,学生也会觉得犹如“空中楼阁”,似懂非懂,很难窥其全貌,更不用说灵活运用。长此以往,学生极易产生懈怠情绪,出现厌学、不学的情况,严重影响教学效果。2.很多专业课教师没有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很多教师往往将自己的工作分为泾渭分明的两部分: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教学工作就是勤勤恳恳的完成教学任务,遵循课本传授知识;科研工作就是申报各类工程研究项目后埋头钻研,发表研究成果。很少能将教学和科研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教研室每学期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博士和高级职称教师虽然自身科研能力很强也有很多科研项目,但在上课过程中却没能把自己的工程实践经验糅合到书本中去并传授给学生,这样就非常可惜。其实,如果换一换思路,在讲解一些有工程实践背景的重要知识点时,将教师自身的实际科研项目或工程项目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有时确实能绽放出意想不到的火花[3]。3.目前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书本和教材上理论知识点的讲解,而忽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毕业生往往理论知识丰富但欠缺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大学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单位在接纳毕业生后还需要对其进行较长时间的二次培训后才能上岗,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4]。

三、基于工程项目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缺乏感性认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会产生畏难情绪。如果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引入一些工程实例,具体到此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以后,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5]。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后,我们开始考虑如何改进教学方法,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的课堂教学方法作了一定的改进和创新。

(一)将实际工程项目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深化对抽象知识点的理解

在《电气控制与PLC应用》这门课程中,有一个重要知识点“电动机的顺序控制环节”,教学内容是如何控制多台电动机的启动顺序和停止顺序。在讲授这个知识点时,很多同学会有疑问:把多台电动机的电源线并联在一起,同时启动和停止不就可以了吗?何必多此一举设计什么顺序启动、逆序停止的控制电路呢?图1皮带运输机示意图此时引入一个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皮带运输机控制实例:三条皮带运输机由三台电动机带动,待处理的货物从左至右依次从3号运输机传送到1号运输机,要求在传输的过程中皮带运输机上不能有货物堆积。通过这个实例,学生们就很容易发现,如果简单的将三台电动机同时启动或同时停止,那么都会在皮带运输机上滞留货物并导致堆积,进一步研究后发现,按照1、2、3的启动顺序和3、2、1的停止顺序是最优化的控制方案,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货物堆积。因此,学生们可以切实体会到,原来在实际工业控制过程中,多台电动机的启停控制确实不是简单的同时进行就可以的,通过对启停顺序的讨论和对比,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加深了其对“电动机的顺序控制”这个知识点的掌握,并有了感性的认识。

(二)鼓励优秀学生适度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或工程项目,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科专业竞赛做准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总能发现部分学习能力强、对某门专业课程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对这部分学生可以积极引导,鼓励其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适度参与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和其他工程项目,一方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这部分学生取得的一些成绩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4,5]。在《电子设计自动化》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发现班上有几位同学学习能力很强而且对自动控制技术非常感兴趣,因此就向他们介绍了教师的科研项目,并分出部分子课题让他们研究,比如禽类养殖场饲料塔料量监控和无线水文信息检测等,原理图如图2和图3所示。在此过程中,他们结合教材内容和项目的研究要求,边学边练,进步很快,不但按时完成了研究任务,还参与申报了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闸门控制系统”、“禽类养殖场饲料塔料量监控系统”和“无线式附着升降脚手架控制系统”的申报,并获得了专利证书。他们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后来又组成了数个学习兴趣小组,并在电子与电气工程系第一届电子设计竞赛中崭露头角,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在校园中和学生身边发掘研究项目,引导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活学活用

前段时间学院在教学楼内放置了一批不锈钢自动加热饮水机,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开水。其实自动加热饮水机就是一个小型的电气自动控制系统,因此在“PLC过程控制”知识点的课堂教学中,我就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利用PLC来控制一台自动加热饮水机,应该怎么做呢?题目一出,就引发了学生们激烈的讨论。此时可以适当引导:“对自来水加热需要用到电加热器,而检测水温则需要用到温度传感器。除此之外,还需要哪些元件呢?”有学生思考后发现,不锈钢自动加热饮水机是全封闭式的,进水和出水都是自动控制的,因此需要用到电磁阀和水位传感器,水不足时补水,水满时停止进水。然后继续引导:“水箱内水很少时,可以加热吗?正在混入冷水时可以出水吗?”学生经过进一步思考,为防止加热器干烧而损坏,必须设置一个水位下限,而且混入冷水时,不能同时打开出水电磁阀,避免接到未烧开的混合水。最终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讨论,得到了一个由PLC控制的自动加热饮水机控制模型,如图4所示。根据得到的模型图,继续引导学生:“如果利用PLC来完成控制功能,图中哪些是提供输入信号的元件,哪些是输出元件呢?”学生们仔细思考后发现,水温开关、水位开关属于输入信号元件,而电磁阀、加热器则属于输出元件。明确了以上信息之后,就可以按照教材上的方法依次做出PLC接线图和软件控制程序了。通过校园中学生身边的一些事物,引导学生将书本中的知识活学活用,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四、基于工程项目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教学效果

基于工程项目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教学方法实施的两年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很多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积极参加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教学效果对比如表1所示。由表1及图5和图6可知,基于工程项目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教学方法不仅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显示出工程化教学模式的优势与教学改革的成功。

五、结束语

针对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经过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和探索,发现将授课教师的实际工程项目引入课堂教学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更能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项目化教学方法实施的两年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已有2名学生获得了省级学科专业竞赛一等奖,10多名学生获得各类省级学科竞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学生参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实践效果。

参考文献

[1]宋智,王睿杰,盛虎,等.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电子信息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5,18(6):139-141.

[2]余新平,余厚全.电类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机制与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2(1):82-84.

[3]程望斌,刘翔,丁跃浇,等.低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5,13(5):203-204.

[4]岑盈盈,莫云峰,戴敏,等.电工电子实习模块化教学研究与管理平台实现———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实践教学模式[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5,27(5):381-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