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晋级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4 21:22:11

教师晋级论文

教师晋级论文篇1

关键词:职称晋升 激励 锦标制度 委托

一、引言

公有高校与教师的劳动契约关系存在道德风险问题。我国公有高校一般不会辞退教师,除非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触犯刑律,所以高校与教师之间建立了长期的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关系中,高校与教师构成委托关系,高校是委托人,教师是人,道德风险问题的根源是委托人与人利益目标不一致。高校的目标是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从而扩大高校声誉,吸引更多的学生就学;教师的目标是追求岗位上的效用最大化;而培养出高质量的毕业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的教师的努力。在委托关系中,高校与教师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掌握大量私人信息,他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否付出了努力、是否提供错误和虚假信息,高校是难以完全观察衡量的。由于教师的行为往往会偏离高校“学生质量极大化”目标,所以,对于委托人高校来说,就是设计一个激励机制以诱使人教师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

二、锦标制度的理论基础

高校对教师激励方式之一是通过一项重要制度―职称晋升来实现的,职称晋升是一种特殊的锦标制度。

锦标制度是相对业绩评估的一种特殊形式[1],该理论最早由Lazear和Rosen(1981)提出的,它是指在组织内部人晋升不是根据其个人的绝对业绩决定的,而是根据几个人的相对业绩来决定的,也就是说,晋升某一职位的人本人业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比其他几位人的业绩好才有可能晋升到某个职位。各竞争对手为了能够赢得晋升而竞相努力,以取得比别人好的业绩,这就是锦标制度的激励效果。锦标制度的优势在于,当多个人的工作受到某种共同因素影响时,比较人的相对绩效可以剔除这些共同因素的干扰,使评估结果更加准确,从而提高激励强度。

以下利用EdwardLazear(1981)的锦标制度理论模型来分析教师为争取职称晋升付出努力的程度[2]。假设有两个教师A和B竞争职称,他们竞争的目的是追求效用最大化。教师为争取到职称晋升机会需要付出努力,努力的结果不仅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各自自身因素的影响,以及一些共同面临的因素的影响。根据以上假设条件,两个教师的业绩分别表达为1式和2式。

(1)

(2)

其中,代表教师A的业绩;代表教师B的业绩;代表教师A的努力程度;代表教师B的努力程度;代表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教师A个人的业绩;代表一些不确定因素影响教师B个人的业绩;代表共同的不确定因素,既影响教师A也影响教师B个人的业绩;

在努力程度一定的情况下,晋升的可能性等于。若能晋升,得到较高的工资;不能晋升,得到较低的工资。表示教师的效用,,说明教师付出较大努力会降低效用。

教师的期望收入等于,因为努力带来效用水平下降,这样得到教师的净效用,如(3)式:

(3)

对努力程度求偏导数并设其为零,得到教师最优努力程度,如(4)式:

(4)

其中:表示一个教师的努力程度对他能被晋升的可能性的影响。如前所述,晋升不是根据一个教师自身的绝对业绩而定,而是根据两个教师的相对业绩而定,即教师A被晋升的可能性等于观测到的教师A的业绩好于教师B的业绩的可能性,即,将和的表达式(1)、(2)带入上式,得到:

(5)

教师A和教师B的努力程度的差别是一个随机变量,假设这个变量符合统计分布。那么,可以表达为式:

(6)

其中,,表示影响两个教师各自的噪声因素。这两个噪声因素的期望值各等于零,也就是说,考核两个教师业绩时的干扰因素平均值等于零,表示考核教师业绩时的干扰因素等于零的可能性。所以,(4)式转化为下式:

(7)

从(7)式可以看出,教师的最优努力程度和以下因素相关:

一是晋升带来的利益,即晋升和不晋升的工资差额;如图一所示,在随机分布给定的情况下,晋升带来的收入差距越大,教师在竞争时付出的努力就越大,努力程度由增加到,这说明,在晋职模型中,工资差距设的越高,晋升的激励效果就越大。

二是与评估系统的噪声有关,即与考核两个教师业绩时干扰因素平均值等于零的可能性大小有关。如图二所示,假设晋职的工资额不变。越大,即从增加到,说明考核两个教师业绩时的干扰因素等于零的可能性越大,也就是说,业绩考核系统越准确,两位教师就会感觉业绩考核的公平,教师的努力程度就越高,努力程度由增加到。

三、高校职称晋升制度的缺陷

职称等级是高校内部工作等级制度的重要形式。与其他社会组织一样,高校内部也同样存在工作的等级制度,新成员进入高校的位置一般都是在这个等级制度的最底层,然后依一定的规则和程序逐步晋升到更高的职位上去[3]。新成员为晋升到高一级职称展开竞争,教师个人绝对业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比其他教师业绩要好,这样,相对业绩好的教师取得胜利进入更高一级职称竞争,失败者则停留在原有位置。相应地,晋升到高一级的职称会带来更高的经济收入和更高的学术声望,因此,高校职称晋升就如同体育锦标赛一样具有很强的激励效果。但是,目前高校的职称晋升存在一些缺陷,从而使其激励效果有所削弱,这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根据前述模型,教师的激励效果与晋升前后的工资差额相关。如果晋升前后工资差距越大,教师为追求晋升所付出的努力水平越高,教师潜力激发的就越大。但是,我国公办高校职称级别工资差距较小。每一职称级别工资分为若干档次,高一级职称的最低档次与次一级职称最高档次差距很小,例如,我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基本工资标准表显示,正高级职称岗位工资分为四档,最低档工资是1420元;副高级职称岗位工资分为三挡,最高档工资是1180元,这样正高职称最低档与副高职称最高档仅差240元,较小的工资差距使一些教师看淡职称晋升的利益,从而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在校外兼职兼薪活动上,而对校内本职工作投入不够。

第二,评估教师业绩存在主观性。根据职称晋升的锦标赛模型,业绩考核时的干扰因素等于零的可能性越大,即业绩考核的干扰因素越小,业绩考核系统就越准确,教师就会感觉业绩考核越公平,就越愿意付出较大的努力。但是,高校在评估教师业绩时,存在着评估的主观性。例如,评估教师业绩一般是由上级领导部门作出的,其中评估的指标中涉及到上级领导对下级的主观评价,这样,考核决定晋升时难以做到客观公正,从而削弱了晋升的激励效果。如果业绩指标较为客观,容易衡量,教师觉得不满意或不公正的情况要少一些。业绩评估的主观性一方面会使教师感觉到不公平,另一方面也会产生机会主义行为,如晋职者为晋职成功花一些时间和精力讨好上级,以博得上级的好感,而不是将全部的时间、精力用于提高自己的业绩。这既无益于教师的教学,也进一步加剧了业绩评估的不公平性。

第三,职称晋升中业绩考核系统不够准确。根据职称晋升的锦标赛模型,越大,业绩考核系统越准确,教师的努力程度就越高。但是,很多高校在晋升职称时往往把所公开发表的论文或出版的学术专著的数量作为一个主要的依据。如果论文数量达不到要求,不论其已有的论文质量有多高,都只能是晋升锦标赛的失败者。其实,教师做科研论文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思考,才能有高质量的论文问世。职称晋升中过分看重论文数量的行为诱导教师在短时间内写出多篇论文,这难以保证论文质量,最终导致论文学术水平下降。

第四,职称晋升存在激励的不完全性。在高校职称竞争中,从初级职称到正高级职称有多次晋升机会,在每一次的竞争中都会有多人来竞争高一层次的职称。如果某一位教师具有较高的能力,在一轮轮的竞争中不断获胜,不断升职,直到某一轮的竞争中,与其他教师相比不再具有优势,那么他就停留在最后一个胜出的职称位置上。面对未来晋升的无望,从个人效用最大化角度来说,他往往会停滞不前,只求保住当前职称,而不愿付出努力研究创新。

四、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高校教师职称晋升锦标赛的缺陷分析,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适当拉大职称等级间的工资级差距。晋升前后工资差异是激励教师的重要因素,通过拉大职称等级间工资差距,可诱导教师把时间精力用于教学、科研活动中来,激发其工作热情,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为高校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第二,建立客观全面的业绩考核制度,保证职称晋升的公平性。建立一个客观、全面、可衡量的工作业绩指标体系,从多方面来评价教师的工作,以保证职称晋升的公平性,这不仅可以有效激励教师参与竞争,同时还可以消除竞争中失败者的不公平感和负面情绪。一般来说,可从学历、资历、科研能力、教学等方面来综合评价,各项指标应明确具体,如美国高校对教师职称有非常明确的考核指标,他们规定,讲师要具有硕士学位或博士候选人资格;助理教授要具有博士学位,并且表现出在教学和科研工作方面的潜力,还要有2~3年的教学经验[4]。

第三,对晋升到某一职称的教师进行定期的考核。对教师进行定期考核,不仅是对教师日常工作的监督,更是适应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工作的要求。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快,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日本高校对教师业绩考核非常严格,每隔3-4年,要对教授和副教授,进行一次“业务审查”,通过者方可继续聘用。这种严格的聘任标准和考核制度,不仅保证了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质量,而且能激励教师勤奋上进,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敬业精神[4]。

参考资料:

[1]陈霞,段兴民.锦标制度研究述评.经济学动态,2004,(2):58-61。

[2]迟巍.人力资源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26-242。

[3]陆铭.劳动和人力资源经济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38-151。

[4]胡梅娟.400学者抗议“学术腐败”凸现高校职称评定之弊。,2005-09-13

[5]周黎安.中国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经济研究,2007,(7):36-50。

[6]王小龙.雇员敬业选择与激励机制设计.理论经济学,2000,(5):95-101。

教师晋级论文篇2

[关键词]高校;职称评审;论文

高等学校实施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即职称评审)是对教师教学、科研等综合素质能力进行评价的方式之一。评审需要以高校教师已获得的各方面成果为依据,充分考虑教师的德、能、勤、绩等因素,对教师能否晋升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做出判定。而学术论文无疑是评价教师已获成果优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一个公平、合理、人性化的学术论文的评定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资格评审中论文要求的现状

目前,在我省高校职称评审工作中对学术论文一般划分为以下3个级别:(1)权威期刊。在国家部委、全国学会(不含下属研究院、所和分会)、科学院所属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或相当上述级别的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科学论文;(2)学报级期刊。在部委及所属研究院(所)、全国专业学会及分会(不含省级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大学学报上发表或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并收入论文集的科学论文普通期刊。学术刊物(须有国家或省有关部门批准的刊号或准印证)或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宣读并收入论文集的科学论文。期刊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权威期刊、学报级期刊、普通期刊。

我省在高校各个系列职称评审中对论文的级别、数量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在晋升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时论文的级别和数量是否达到要求是教师能否晋升的必要条件,教师为了能够晋升高一级职务也必定会为此努力发表相应级别的学术论文这在很大范围内对教师起到激励的作用,激发了教师投身研究的热情,提高了教师发表学术论文的积极性。因此,以学术论文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量化条件之一是教师资格评审中十分必要的一环。

二、评审中论文规定存在的问题

学术论文虽然能够较好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但以学术论文作为衡量教师能否晋升职称的一项标准却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术论文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以刊物级别衡量论文学术水平高低的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1)刊物级别划分过于笼统。如不管是国际上公认的影响力极高的刊物或是国内影响力不高但主办单位级别较高的期刊都算权威刊物,在职称评审的论文规定中几乎没有加以区分。

仅以主办单位来认定期刊级别的方法不够科学。尽管一般认为期刊的主办单位等级越高其主办的刊物中论文的学术水平也越高,但是随着办刊方式越来越市场化,往往存在期刊挂靠主办单位、一个主办单位办多种期刊等现象。目前,我省一般认定全国性学会主办的权威期刊只能有一种,而现在这种挂靠和一单位多刊的现象就造成了刊物级别认定的困难,究竟认定哪一种期刊为权威期刊往往是由省教育主管部门指定,其公开性、科学性有待商榷。(3)对期刊单位主办的增刊、专刊、专辑等与其正刊在论文级别认定中没有完全区分。(4)刊物级别高低与论文学术水平不能完全划等号:级别高的刊物所收录的文章不一定就好,级别低的刊物所收录的文章不一定就差,仅以期刊级别认定论文学术水平高低的方法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

论文规定中仅以第一作者或独立完成的文章作为职称晋升条件,对第二作者以后属名发表的文章缺乏评价机制。在当前的科学研究中,有许多的研究工作是在2个甚至多个合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如果将论文排名第二及以后作者的贡献排除,则有失公平。另外,通讯作者署名的文章在职称评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与国际上衡量作者对论文贡献的原则不相符。在当前高校中,教师在攻读高一级学位时完成的科学研究论文通常在文章发表时会将指导老师作为通讯作者加以署名指导老师也往往对文章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那么通讯作者对文章的贡献就不应被忽视;相对的,作为被指导者的教师虽然其文章发表署名为第一作者,但是其对文章的实际贡献力则应相应有所减弱。只有考虑每一位作者对文章的贡献情况,才能将论文的学术水平充分反映为教师的实际能力。

(二)高校教师各系列职称学术论文规定单一化

目前,我省高校教师、科研、实验3个系列在职称评审中均依据闽教职改[1997]010号文件执行对科研和实验系列教师的论文要求也是参照教师系列同级别的论文要求,没有考虑这3个系列在职责要求、工作内容等方面的区别,混淆了高校教师不同系列职务之间的要求,不利于高校按需设岗和激发不同系列教师从事本职工作的积极性。

论文规定没有考虑文科、理科、工科等不同门类学科间的区别。对于高校的体育、艺术、美术等学科教师在职称评审中与其他学科教师采取无差别的论文评审规定不符合这些学科通常的评价标准。体育、艺术、美术类教师更应以其实践能力、技术水平、成果效益作为职称评审的条件,采取“一刀切”的职称评审方式抹杀了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区别,不利于高校各个学科的发展。

(三)时间要求的规定不够合理

在每年度的职称评审中均对论文的发表时间有所要求,即时间需在任现职后至申报当年的12月31号之间。但时间与拿到期刊的时间往往并不相同,这样尽管论文确定发表时间是申报的当年,申报教师取得期刊原件却有可能在次年职称评审会议开始之后。而在目前的规定中,若评审会议开始时无法提供期刊原件的论文不得作为当年的评审条件。这看似符合程序,却缺少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最终造成部分符合申报条件的教师因为期刊无法及时取得而错过了当年的职称评审。

当前的资格评审一般耗时较长,从资格申报到评审结束往往要花费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而若申报者在这一段时间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则该论文既不能用于本次申报,也不能在申报者本次晋升职称后用于下一次职称晋升申报。这种对时间上的规定不利于激励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改革论文评审要求的思考与对策

任职资格评审条件的量化是当前职称评审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教师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作为评审的硬件之一普遍被认为是最为容易量化的标准之一。但从目前资格评审中论文规定所存在的问题来看,任职资格量化评审在建立合理的论文量化前提下还须进一步加强资格评审的相关体制建设。

(一)建立科学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

彻底改变仅以期刊级别判定论文质量的现行标准,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学术论文质量认定评价体系。学术论文评价体系必须能够真实、准确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对期刊级别的认定必须将期刊的主办单位、刊物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刊物是否被较权威的检索、索引所收录一并加以考虑。判断文章作者对论文的贡献力还必须充分考虑论文作者人数以及是否有通讯作者等情况。对论文学术水平的判断还可以参照论文的被引用率、论文是否被权威检索数据库收录、论文获奖情况等方面。

当然,我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还可以引入论文的量化赋分方法,即将论文划分若干个级别后分别赋以论文基准分,论文实际得分=(论文基准分+论文影响因子得分)×作者排名系数。这种论文量化赋分的方法可以作为资格评审中论文评价的一个模式,不过量化赋分应以科学的期刊级别划分方法为基础,分值计算还必须考虑论文引用率及通讯作者的贡献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制定有利于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的论文量化赋分评价体系。

(二)细分不同学科、不同系列教师评审条件

对教师(包括教学型教师与科研型教师)、科研、实验等不同系列资格评审的论文规定应有所区别。评审教学型教师职称应相对弱化对科学研究型论文的数量要求,转而可以对教学、教改方面的论文提出一定数量和级别的要求,同时在资格评审中对教学效果及其他教学实践环节侧重评价,如可以对获得教学贡献奖励的教师在评审教学型教师时给予适当加分。对评审研究型和自然科研系列教师职称的论文要求可以适当提高,以突出显示研究人员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水平,同时应对其承担各级别的科研项目立项及完成情况加以综合考虑,对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条件突出者相应降低学术论文要求。对实验系列也应相对弱化论文要求,转而侧重对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创新水平的评价。

另外,对于不同学科的教师应区分各自学科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论文规定细则。对于体育、美术、艺术等专业技术要求很强的学科应弱化职称评审的论文要求,转而侧重考察申报者专业技术掌握情况。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术论文激励机制

职称晋升是当前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激励的重要手段,而作为职称评审重要内容的学术论文评价也同样要以鼓励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投身本学科研究、多发高质量论文为目的。

在晋升高一级职称的评审中,若申报者当前职称为确定而非评审晋升获得,则将时间要求定义为任现职以来是合理的。但若申报者当前职称为评审晋升获得,那么则会造成申报者在半年评审过程中发表的论文不能用于当前及更高一级职称评审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将任现职当年的1月1日作为符合评审条件论文的起算时间。

只有将二者加以区别才能够较好衔接“申材料截止月31日”这一规定,才有利于全面评价申报者晋升高一级职称的论文条件,有利于调动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发表高质量论文的积极性。

建立论文评价的事后补救机制。针对符合评审条件的申报者因部分期刊的印刷或出版问题致使刊物不能及时取得的情况,应同意该申报者参加当年的职称评审,并在评审会议中由学校人事部门对该申报者的论文情况向评委会做出说明。在评审会议结束之后,由学校人事部门负责审核该申报者期刊原件取得的情况。对于在日后确能提供期刊原件的申报者应对当年的评审结果给予确认,对无法提供期刊原件的申报者应取消其本次职称晋升资格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职称论文评价机制的改革归根到底仅仅是职称制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岗位设置的完成必定要求改变当前评聘结合的职称评审模式。

职称的评聘作为高校一种自身的社会行为,不应受政府行为过多的干预。因此,改革我省职称评审制度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对具备自主评审条件的高校完全下放职称评审权。(2)对不具备自主评审条件的新办本科和大专层次院校加强评审指导。(3)对研究型、研究专业型、专业技能型种类型职称,采用不同的评审模式:以评为主、以考代评、以辩代评、辩评结合等。(4)高校要尽快出台自主评审以及岗位聘任的相关规定。(5)完善岗位管理与考核程序,制定职称评审晋升及岗位竞聘的约束机制。

无论是高校自主评审或是政府、社会组织评审,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论文规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都是关系职称评审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职称评审中的论文要求一定要以激励高校教师投身研究、提高学术水平为导向,按照分类管理、细化评价要素、量化评价指标的原则,最终建立一个公平、合理、人性化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教育委员会职称改革领导小组,福建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一九九六学年高等学校教师

[2]左惠凯,李晓燕.完善高校职称评定中学术论文量化标准[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教师晋级论文篇3

(一)澳大利亚大学双轨制时期教师职称晋升政策变革

自1850年第一所大学创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而稳定。到1956年,全国共有9所大学。在随后的20年里,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到了1976年已经拥有19所大学。20世纪60年代,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未来委员会(马丁委员会)的倡议下,创建了一批高等教育学院,之后又相继成立了一批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这种传统综合性大学和新增高等教育学院并存的双轨制一直持续到1988年。因此,这段时期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史上被称为澳大利亚大学的双轨制时期。

1.改革背景与动因

在双轨制时期,在惠特拉姆工党政府的改革下,联邦政府承担了将近所有高等教育资金拨款的责任,从而对大学的控制也开始加强。1977年,澳大利亚政府成立联邦高等教育委员会(TertiaryEducationCommission),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的管理和控制,对大学的财政拨款也愈加仔细和慎重。1981年,联邦高等教育委员会认为,各大学分布在高级职称类别的人数过多,如高级讲师系列从1975年的23.9%增长到1980年的29.2%。大学管理层也意识到教师成本是大学最大的支出,教师晋升人数的增多和速度的加快都意味着更多人力资本的支出,当时教师的人工费用占到大学开支的80%。因此,政府和大学对教师职称的晋升和聘任进行了相关改革。

2.改革内容

首先,政府对教师的聘任和晋升政策开始进行干预。例如,大学教师实行全国统一的工资标准,改革教师学术休假制度,在休假时间长度和条件方面更加严格。各大学在教师职称晋升政策方面做出的改革主要有两项内容:第一,在讲师和高级讲师系列增设晋升条件。各大学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实行绩效管理,绩效评估结果与晋升评审过程相关联。第二,对各个职称类别(特别是高级讲师和副教授系列)设置定额政策。因此,这一时期澳大利亚大学教师职称晋升的特点是:60-70年代,教师人数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迅速增加;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对大学控制的加强和拨款的日趋严格,教师职称晋升的竞争更加激烈,教师的流动性也减弱,很多教师认为高级讲师系列已经是职业生涯的最顶端。

(二)道金斯改革至21世纪初澳大利亚大学教师职称晋升政策变革

1988年,在时任就业、教育与培训部长约翰•道金斯的倡议下,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系统进行了一次重大改革,结束了20年的双轨制。澳大利亚综合性大学与高等教育学院合并,形成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体系。这就是澳大利亚教育史上著名的道金斯改革。自1988年道金斯改革至21世纪初,澳大利亚大学教师在职称晋升政策方面经历了一系列变革。

1.改革背景与动因

自澳大利亚形成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体系后,开始实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计划,向国内学生和海外学生进行收费。同时,联邦政府从财政到教学全面加强了对高等教育的管理和控制,如在政府拨款模式方面实行竞争型拨款模式,鼓励大学按照市场机制进行运作。因此,各大学为获得更多竞争性拨款、吸引生源,开始关注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并在管理制度方面进行改革,实行企业化运作模式。商业化、企业化和管理主义成为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管理的核心词汇。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绕大学企业化运行模式,澳大利亚大学教师职称晋升政策也相应地进行了改革。

2.改革内容

首先,随着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各大学的五级职称体系正式确立起来。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高校合并,澳大利亚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比十年前增长了64%,大学规模的日益扩张导致对教师的数量需求也在增长。在此情形下,各大学在各个职称类型的聘用形式方面,除了终身制教师外,开始聘用合同制教师,并模仿美国大学的聘任体系,即讲师和高级讲师在经过3到5年的合同试用期后,有机会转入终身体系。在教师晋升标准方面,与大部分西方国家相同,主要依据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成绩与绩效。一般传统的权重是:教学和科研分别占40%,社会服务占20%。但在实践中,科研成果往往占更大的比重。教师们也纷纷抱怨,在职称晋升过程中,缺乏对教学成果的重视,过于关注科研的数量。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大学市场化机制的运行和对科研商业化的强调,各大学更加鼓励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争取更多的企业资金。在职称晋升评审过程中,科研绩效的优势更加明显。20世纪90年代,随着澳大利亚大学企业化模式的运行,各大学也和企业一样,在劳资关系方面有着更大的自,实施企业协议(EnterpriseAgreements)的方式。企业协议通常由高等教育机构与教师工会代表协商后制定,由教职工投票表决,获得大多数人同意后方能生效。企业协议也必须遵循国家及州的相关劳动法案。澳大利亚大学教师工会(NationalTertiaryEducationUnion,NTEU)在协议修订和捍卫教师权利与福利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各大学的企业协议规定了教师聘任、职称晋升政策和教师工资待遇等条款。企业协议一般三年修订一次。各大学如有关于职称晋升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也会在新一轮的企业协议中进行修订。从以上改革内容来看,道金斯改革后的20世纪90年代是澳大利亚大学职称晋升政策变化较大的阶段。一方面,大学职称晋升在制度上更加完善,奠定了五级职称体系和职称晋升的权重标准。另一方面,随着外部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变化,大学开始实行企业化运作模式,在新管理主义思潮和市场化的驱动下,“效率”和“责任”逐渐成为各大学的核心追求。大学在职称聘任和晋升政策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与教师和工会进行三方协商,进而通过企业协议来规定教师的聘任和晋升条件。另外,这一时期的大学为节省开支、降低工资成本,打破了教师终身制,开始聘任越来越多的合同制教师,教师的流动性和竞争性得到加强。

二、21世纪澳大利亚大学教师职称晋升政策改革

进入21世纪,澳大利亚各大学的教师职称晋升政策也发生了重要变革。教师岗位设置改革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科研型教师、教学科研型教师外,各大学出现了更多教学型岗位教师。这一变化也引发了职称晋升政策方面的改革:澳大利亚各大学调整了相关职称晋升标准,给予教学型优秀教师更多职称晋升的机会。

(一)改革的必要性与动因分析

1.全球化背景下“教学学术观”理论对大学教学质量关注的推动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继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的教学质量非但没有上升,反而出现下滑迹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大学普遍出现。在此背景下,1991年,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前主席欧内斯特•博耶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学术的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多元学术观”理论。博耶认为大学里的学术不应仅仅指科学研究,还应包含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ScholarshipofTeaching)。博耶的学术观点特别是教学学术的思想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激发了西方各国高等教育机构对教学的重视,促使其认可和奖励教师的优秀教学。这场关于教学学术研究的运动也给澳大利亚带来持续的影响。澳大利亚各大学相继成立教学学术中心,重新思考学术职业的内涵,在教学和教师评价及激励制度方面进行相关改革。政府层面也设立专门的政府机构来奖励优秀教学、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21世纪澳大利亚教学委员会(AustralianLearningandTeachingCouncil,ALTC)的设立则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史上关注教学质量的分水岭。该机构每年投资2700万,用于支持和提高澳大利亚大学的教学质量。2011年,时任首相吉拉德取消了教学委员会,在澳大利亚政府部门———教育、就业和劳动关系部成立了教学办公室(OfficeofTeachingandLearning,OLT),并计划在接下来的四年中拨款5千万澳元资助和奖励澳大利亚大学的优秀教学。

2.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自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教育体系后,真正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到2011年,高校学生的入学人数比20年前翻了一倍,从1991年的53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122万人,其中三分之一是国际学生。如今,澳大利亚政府正在积极出台一些改革措施,以响应布莱德利在《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审核报告》中提出的建议。高校将继续大力招收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学生,计划到2025年,25岁-40岁年龄段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占这个年龄段总人口数的40%。学生人数的增加和生源的多元化给大学教学带来一系列挑战。学生作为消费者与社会其他利益相关者一起,对大学的问责也不断加强,从而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切使得大学不得不重新思考教学的重要性,亟须采取措施来倡导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大学文化。

3.澳大利亚政府对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视

进入21世纪,澳大利亚政府开始重视大学教学质量,尤其是本科教学质量。为此,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政策,设立质量保障相关机构。首先,政府通过财政拨款模式改革,对各大学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5年澳大利亚政府设立“教学绩效基金项目”(LearningandTeachingPerformanceFund),专门用于奖励教学质量优秀的高等教育机构。该项目通过“课程体验问卷”(CourseExperienceQuestionnaire)和“毕业生去向调查”(GraduateDestinationSurvey)等评教工具,设立一套全国性的教学绩效指标,检测大学的教学质量,从而决定各大学的拨款金额。2012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按照学生人数和办学绩效进行拨款,这使得大学之间为争取生源和拨款经费的市场化竞争更加激烈,问责制得到加强,从而对大学的教育质量提出更高要求。2011年,澳大利亚政府成立了“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TertiaryEducationQualityandStandardsAgency,简称TEQSA),替代原有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署(AUQA),负责高等教育质量的保障和管理。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规定,大学注册的条件之一是必须遵循有关教学质量的一些规定,如证明其教师具有一定教学能力和参加教学培训的经历。同时,联邦政府还实施了多样化的教学质量测评工具,以保证和强调大学的教学质量。2012年,澳大利亚设立了“我的大学”(MyUniversity)网站,公布各大学、各专业的教学质量满意度,让学生从消费者的角度知晓大学的教学质量及专业设置情况,为未来学生选择大学提供相关信息依据。这些教学评价体系的实施也更加督促大学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澳大利亚的大学在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为提高竞争性、吸引生源、获得与教学质量相关联的政府绩效拨款,对教学质量的关注已是大势所趋。而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认可和激励教学优秀的教师,逆转“科研就是一切”的大学文化,需要在教师评价体系和职称晋升制度方面进行改革,重新思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使得具有教学学术能力以及教学优秀的教师能在职业发展路径上有向上发展的空间。

(二)改革内容

1.设置教学型岗位教师

在教师岗位分类方面,澳大利亚各大学在已有的教学研究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两类岗位外,设置了教学型教师岗位。自2009年起,在终身制教师和合同制教师中教学型教师的数量快速增长。尽管各大学教学型岗位教师的数量并不相同,但在39所大学中,已有14所大学的教学型岗位教师数量超过了10%。

2.制定教学型岗位教师职称晋升政策

随着教学型岗位教师的增多,各大学开始在职称政策方面进行变革,鼓励和认可教学型教师,并和其他两个类型的教师一样,设立了从讲师到教授各个职称类别的晋升标准。如前所述,传统的职称晋升的权重是教学和科研分别占40%,社会服务占20%。但在一些大学新的职称晋升政策中,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比例进行了调整。以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为例,各个岗位类型的权重总的比例是100%,但每一项都必须达到最小比例。对于教学型教师而言,教学占更大的权重,尽管科研的权重至少须达到5%。随着职称级别的提高,相应的科研权重应有所提高。例如,如果申报教授或副教授职称,申报者必须在教学学术研究方面在国内或国际上做出创新和贡献,科研的权重要占到20%~30%。下文以澳大利亚八校联盟成员之一的昆士兰大学为例,探讨其在教学型岗位职称方面的改革。昆士兰大学作为各项指标均居于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学,与其他澳大利亚大学相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其优秀的教学质量———该校曾多次获得澳大利亚教学委员会颁发的教学优秀奖。2006年,昆士兰大学设立由校长、教学副校长、人力资源部和各院系负责人组成的工作委员会,讨论教学型教师是否已获得应有的认可和激励机制,并考虑在职称上设立教学型岗位,进行相关职称晋升政策改革。工作委员会的报告建议:教学型教师与教学科研型教师和科研型教师在晋升程序方面应该相同;在晋升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岗位类型和职称级别,对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权重也应不同;各类岗位的教师可以根据个人意愿与绩效考核申请转岗,如从教学岗转到教学科研岗或者科研岗。在昆士兰大学的教学型教师职称晋升改革中,根据博耶的多元学术观理论,特别强调“教学学术”的能力和教师在教学领域的领导能力。在教学型岗位教师职责中,将教学学术、教学实践和教学领导力与传统的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这三项职称晋升标准相对应。教学实践指的是课堂教学及与教学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对荣誉学位学生的指导;教学学术包括相关学科领域教学法的创新、教学大纲的创新与设计,以及发表具有影响力的教学研究成果;教学领导力则是指教学方面的组织领导能力。随着职称级别的晋升,对申请人在教学实践能力、教学学术研究水平和教学领导力方面的准则与要求也会相应地有所提高。昆士兰大学的案例体现了澳大利亚大学在职称晋升方面的原则:每一职称级别都有对应的责任与绩效要求,晋升的职称级别越高,责任与绩效要求也会相应增加。例如,在服务(领导力)权重方面,在讲师级别,教师的责任是负责本课程的教学;到了高级讲师级别,教师的责任除了课程教学,还需要协调所教年级的课程教学;到了副教授级别,教师的责任扩展到新课程项目的开发和教学大纲的设计。绩效考评方面,随着职称申请级别的提高,要求也会相应地提高。例如,高级讲师级别的绩效考评结果是要求有“较高的成就”;到了教授级别,必须证明在教学学术研究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澳大利亚大学教师职称晋升政策改革述评

教师晋级论文篇4

【关键词】明瑟方程,医护人员,教育收益率

一、引言

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2013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02亿。因此,对医护人员和医院的需求不断上升。但2012年全国卫生行业人才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多数省份均反映存在卫生技术人员不足情况。短缺的主要专业类型是临床医学,最短缺的学历层次以研究生及以上和本科学历为主。因此,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指出要提高医务人员待遇等。

目前,国内对医护人员的人力资源价值的研究甚少,尚无关于医护人员教育收益率方面的研究报道。所以,有必要对医护人员的教育收益率作进一步的研究。

本文的目的在于:第一,基于人力资本的理论框架内测算医护人员的教育收益率,比较医疗行业的教育收益率与市场中一般人群教育收益率的差异,了解行业特性;第二,采用微观数据对比研究不同类型的医护人员的收益率,了解同一行业内不同工种的教育收益率差异。

二、模型设定

明瑟收益率由美国经济学家明瑟(Mincer)1958 年提出来的,广泛应用于居民教育收益率的估算,指的是教育边际收益率,它反映了在相同工作年限下,受教育者由于多受一年教育而增加的收入[1]。

Mincer人力资本工资决定方程基本公式为Lny = a0 + a1s + a2x + a3x2 +u

其中LnY表示工资或个人收入的自然对数,S 是受教育年限,X是工作年限,X2 是工作年限的平方,u 为随机误差项。

明瑟收入方程的经济学含义:在不考虑教育直接成本时,系数a0 为截距项,系数a1 是指个人在受教育期间获得的人力资本收益率或机会成本的收益率,系数a2 和a3 是个人在工作经验中获得的人力资本收益率。

三、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所选取的数据均来自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在职职工数据(不含流动编制),调查年份(至当年12 月31 日为止),女性年龄小于等于55 周岁,男性年龄小于等于60 周岁。选取数据包括出生年月、实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代表受教育年限)、初次参加工作的年月、工龄(代表工作年限)、全年的税后收入(代表个人收入,包括工资、公积金、奖金、节日补贴、出诊费等)。

本文在计算医护人员明瑟教育收益率的时候运用明瑟教育收入函数的基本公式(同上),样本数量包括2006年临床医生323人,2013年临床医生399人,2006年护士377人,2013年护士296人(详见表1、2)。教育年限按学历、学位计,即中专12年、大专15年、学士17年、硕士20年、博士23年。

表1、2分别详细描述了全体临床医生、护士的性别、职称、学位、平均收入等资料,其中全体临床医生2006年平均收入为9.57万元,2013年平均收入为16.28万元。钟南山院士指广州市所有三甲医院医生的2012年平均实际收入(包括各种补贴)合计是17.6万元,2013年提高到19万元多,本研究中所得数据与报道基本一致。全体护士2006年平均收入为6.41万元,2013年平均收入为13.54万元。

四、数据统计分析

本文通过对调查人群的年收入取对数,作为因变量,并将工作年限取平方值后作为自变量代入明瑟方程,采用SPSS13.0 多重线性回归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F 值的显著性水平值如下所示,因而各年的回归方程均通过了显著性水平的检验,方程拟合程度好。

1)从表3数据可知,2013年住院医师的教育收益率虽然较2006年上升0.4%,但两者均为负数。即对住院医师而言,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多接受一年研究生教育给投资者带来-0.3%~-0.7%的收益增长率。因为对住院医师而言,入职时基础工资基本一致,在制定工资标准时并未按照学位加以区分工资级别;因此,对于一个应届本科毕业生而言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相当于延缓了获取工资收入的时间,其收益率为负,是不值得的。

2)对主治医师而言,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多接受一年研究生教育可以给投资者带来0.7%的收益增长率。因为对主治医师而言,晋升后的级别工资基本一致,只按照工龄3年、6年存在轻微区别,学位差异并不影响工资级别;但由于本科毕业生晋升主治医师需要经过至少5年的规范化培训,而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只需要经过2-3年、1年的规范化培训即可参加主治医师晋升考试,在晋升年限上有所提前,因而存在一定的收益,效果并不显著。

3)对副主任医师及副教授级别而言,也是以晋升年限为工资级别制定标准,与学位没有显著关系。因此,早参加工作,早晋升,其收入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研究生教育同样由于延迟了入职时间,反而导致-0.9%的收益。但根据中山大学人事制度,自2004年始,无硕士学位者不能晋升副高级别。因此,晋升年限在9年以内的人群均受此规定影响,将日渐显现出教育的重要性。而本文中的调查人群包含2004年以前晋升群体,因而教育收益率并不显著。但该类制度主要实行于大学附属医院,而全国广大地方医院并无对晋升学位的级别限制;所以,本研究中的结论更为普遍适用。

4)对主任医师及教授级别而言,由于晋升的难度增加,特别是在大学附属医院中,所以,相对而言,获得硕士、博士等更高级别学位的人群更容易获得晋升机会,因此该群体教育收益率为正。但也只有0.3%。且本文中的调查人群包含2004年以前晋升群体,本研究中的结论同样普遍适用。所以,除副高职称外,2013年全体医生、正高、主治医师及初级医师的教育收益率a1均较2006年上升,收益率差额为0.4-0.8%。

5)除正高职称外,2013年全体医生、副高、主治医师及初级医师的工作年限系数a2均较2006年下降,即工作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工作年限对职工工资收入的正面作用逐渐下降。因为工作年限的增加无助于级别的晋升,只影响级别内工资的多少;而全年的总收入亦受不同科室奖金差异、个人出诊费差异影响,最终同一级别内的总收入与工作年限的正向关系不大。同理,2006、2013年全体临床医生工作年限的平方系数a3为-0.001~0.000,即与工作年限的增长呈轻微负相关关系或无显著相关关系,总体影响不大。

结果分析:

1)从表4数据可知,主管及正副高护师级别2013年教育收益率a1较2006年上升0.9%,幅度相对较大。但若单独计算主管护师级别的教育收益率a1,2013年较2006年下降1.1%,护师级别2013年教育收益率a1也较2006年下降0.2%,因此,实际上是正副高级别护师的教育收益率上升,而中低级护士的教育收益率下降。由于正副高级别护师的人数仅占全体护士的5.07%,所以,2013年全体护士的教育收益率较2006年下降。

2)2006年护士的工作年限a2为-0.021,工作年限的平方系数a3为-0.001,这说明工作经验对初入职的护士工资收入的有负相关关系,即职工进入劳动市场后曲线呈下降趋势。由于中专学历的护士晋升必须达到7年期限,因此,即使工作经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在前期的7年中,工作年限对护士工资收入仍无正面影响。

3)2013年全体及各级别护士的工作年限系数a2均较2006年上升,因为护士仅2人,护师及其以上级别人员均已超越晋升年限限制,体现出工作年限对护士工资收入的正相关关系。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采用珠海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在职职工数据,基于Mincer 方程,应用SPSS13.0 多重线性回归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珠海市医护人员的教育收益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对比既往文献,刘泽云[2](2008)运用2005 年国家统计局的城市住户调查数据,估算了2004 年中国城镇职工的明瑟教育收益率为10.9%。王云多[3](2008)利用2005 年个人问卷调查的数据,估算出2005 年的明瑟教育收益率为11.3%。何亦名[4](2009)运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 H N S)数据,估算出2006年高等教育教育收益率5.39%,高中教育收益率1.71%,初中教育收益率2.57%。

综上所述,本文发现,同一时期(2006年)全体医护人员的教育收益率远低于城镇职工的平均水平,即医护人员的教育回报并不充分。2013年医护人员的教育收益率有所变化,但总体收益水平仍然不高,且临床医生的教育收益率仍然低于护士。所以,在医护人员中存在“脑体收入的绝对倒挂”,即受教育水平越高者收入反而越低的现象。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医护人员规范化培养制度的推行,医护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时间进一步延长,其教育收益率可能出现进一步下降。所以,我们提出应对医护人员的人力资本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基于教育投资个人收益率等相关结果制定相应的薪酬制度,以便合理地改变医护人员的阳光收入,促进医疗卫生行业人力资本价值的理性回归,进而促进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雅各布・明瑟. 人力资本研究[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2]刘泽云. 教育收益率的性别差异分析[J]. 妇女研究论丛,2008(2):28-34..

教师晋级论文篇5

关键词:技术职称;档案管理;评定资料

中图分类号:G6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200-1

技术职称制度是反映一个人专业技术水平并作为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依据的一种资格的制度,晋升专业技术职称一般要经过考试或者经过专家评委会评审,整个评审程序严谨而且严格,一般而言每一名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要经历从初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的晋升过程。在专业技术职称晋升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资料一部分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存档备查,一部分装入晋升者人事档案。人事档案一般晋升职称者所在单位人事部门管理或者由人事部门的人才服务机构统一管理。评定专业技术职称需要提交的档案资料主要包括:

1 本人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技术资格证书是指从事技术服务的单位或个人,为服务对象提供技术服务时,必须提供按国家统一规定,参加相应专业考试,由省级以上政府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如单位的有建筑工程施工资质证书,环境影响评价资质证书等,如个人的有建筑工程师、资产评估师、房地产估价师、土地估价师建筑设计师、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等资格证书。除初次参加职称评定者外均须提供此证书。

2 本人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合格证书

按照现行职称晋升政策,凡是参加职称晋升人员均须参加计算机和外语考试,距离退休不足5年人员免试。以上两项证书需要到吉林省人事考试网jlzkb.com/查询证书真伪。

3 本人学历、学位证书

申报人员均要通过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chsi.com.cn)查询打印查询信息,打印的查询信息经本单位人事、纪检部门审核盖章并签字。

4 本人继续教育登记证或登记卡(以评委会要求为准)

继续教育登记证或登记卡是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聘任、晋升职称、专业注册的重要依据之一,记载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活动情况,按照吉林省人社厅规定,晋升职称人员应当提供。

5 本人论文、著作、学术、技术报告原件材料

《关于进一步明确我省职称评聘工作中若干政策的通知》(吉人字[2008]78号)已对有效专业技术论文做出明确的规定,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对新闻出版总署核准的期刊提供了查询服务(查询方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网站—在线查询—新闻机构查询服务)。不在此范围的论文及发表在刊物增刊、专刊、特刊的论文不作为评审专业技术资格的依据。时间以版权页所载日期为准。申报人同时还需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网址:wanfangdata.com.cn)、“清华同方中国知网”(网址:cnki.net)、“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网址:cqvip.com)等主流数据库检索本人论文信息并打印,信息经单位人事、纪检部门审核盖章并签字。乡镇事业单位及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要重点测评其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推广新技术或解决实际技术难题的技术总结、报告可视作论文对待。

6 本人获奖证书、专利证书及相关成果证明原件材料

上述证书必须提供原件,必要情况下有关部门需要进行核实。

7 各评委会要求的其他材料原件

按照吉林省人社厅《关于公布吉林省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职务)评审委员会的通知》规定,四平市设立了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评委会、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评委会、农业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评委会和经济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本地区从事临床医学(中医除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副主任医师、从事机械、土建、农机、化工工程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级工程师、工程师、从事农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级农艺师、农艺师和从事综合经济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级经济师。

特殊人员的评审。按照省人社厅规定,对在我省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留学回国人员、军队转业人员、党政机关调动人员参评职称提供特殊通道,凡符合条件的人员均按照原有的申报程序报送省人社厅组建的特殊人才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委员会认定。继续开展民营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级经济师的认定工作。

教师晋级论文篇6

我校以“高级医师进修班”的形式(简称“高师班”,全脱产学习二年,对象中青年主治医师)为上海市区、县级以上医院及部分外省市医院共培养了319人(不包含在校生两届81人)。1991年底,“高师班”的办班经验,作为上海市卫生系统唯一经国家人事部、中国科协审核批淮的成果,赴京参加“全国继续教育成果展览会”展出。上海市卫生局根据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在总结高师班办班经验的基础上,于1991年将委托单位扩大到上海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职工医学院,并改名为“中青年主治医师高级进修班”,学制调整为一年半。扩大后第一年生源势头旺盛,但以后就不尽人意,两所大学因此仅办了两期不得不停办,我校与上医大的生源也逐渐缩减告急。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是办班方式不好?是培训效果不显?还是培养任务已经完成?我们带着这些疑虑于1995年上半年又作了抽样反馈调查。

二、方法与结果:

调查对象:1993年前结业的“高师班”学员。方式为书面问答(96人)及开座谈会。结果:

(一)多数人认为“高师班”是培养临床学科带头人一种有效形式(87人,占90.6%);认为可办可不办者,仅有8人,占8.3肠;认为没必要办的,只有1人,占1.。%。

(二)“高师班”学员认为参加学习的主要收获是:更新了知识,提高了外语水平,学习了某些临床科研及实验方法,增强了业务自学能力,学习了撰写论文方法,提高了诊治疑难病症的能力。认为影响高年医师参加高师班学习的主要因素为:

三、讨论与分析:

(一)配齐配好临床学科带头人,不断提高骨干力量的业务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医学高级人才,其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据调查,上海45家二级以上医院近50个专业目前急需配齐的学科带头人(接班人)225人。

另据1990年《中国卫生统计》提供的综合医院(厂矿、部队医院未计在内)资料,全国未来拟增高级影像人才应不少于9,000人。但据1992年统计从大学影像专业毕业的本科生一年总共才200余人。并且在岗的高级影像人才绝大多数来自临床医学专业,其影像专业知识和技能几乎全部通过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获得。

(二)十年的办班实践证实了“高师班”是继出国留学、攻读研究生学位之后又一条培养临床学科带头人的重要途径,符合我国的国情。学员普遍体会,学习后医学理论和专业技术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不少学员说:“过去看书,遇上诸如免疫、分子生物学等内容,只能跳过去看,现在不仅能看懂,理解一也深刻多了”。

(三)在影响生源的诸因素中,以学与晋升不挂勾、经济上损失太大,学历问题没解决最为突出。

1.开办高师班的头五年(1955~1991),经上海市政府教卫办批准,结业学员,申报高级职称时,外文结业考试成绩可代替晋升外语考试成绩,结业论文可按正式公开发表的论文参加评审。但自1992年起,该条规定被取消,取代的是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有的单位在具体执行时实际上等于不考虑,这严重挫伤了再学习的积极性。

2.随着改革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医师工资外收人与工资纯收入的结构比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1985年l,1左右发展到4:1,近几年少数医院,有的科室甚至到10:1左右。因此,学习者与同级不参加学习的医师相比,反差相当悬殊。少数学员甚至连最基本的月头奖也被扣掉,心理难以平衡。

3.约有二分之一的学员,原学历为大专,好不容易读完了几乎研究生的全部基础理论课,通过了层层考试(考核)和结 业论文答辨,到头来还是个大专生,想来想去不值得。至于部分院领导只求自己任期内安定、求稳,缺乏长远目标,怕做难,封锁办班消息,以及少数医师晋升目标达到,不愿参加继续医学教育等等也影响生源的综合原因之一。

至于那位认为“高师班投必要办”的理由;“临床学科带头人,不是靠培养,而是靠背景和关系”之说,我们当然不能同意,但从中也确实提醒我们;培养学科带头人必须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要警惕腐败作风的侵蚀。

四、建议与对策:

(一)广泛宣传、不断强化终身教育的观念;

改变“医疗是硬任务,教育是软任务”,“学与不学照样当医生”,“参加继续教育是个人行为”等错误观点。要把开展继续教育、培养跨世纪人才提到重要的战略高度去认识。并列人各级领导任期责任目标。

(二)建立医学职业学位制度(即医学博士学位);

培养临床学科带头人,要彻底摆脱我国现行的单一的重学术重课题研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即学术研究型学位)。尽早建立医学职业学位制度,开拓多渠道的培养新模式.允许通过继续教育方式,培养专业应用型高级人才(即医学博士学位)。改变目前学位愈高愈不适应临床工作,挑不起临床学科带头人的重担,而临床经验丰富、学识水平高的高年医师又得不到相应职业学位(甚至还要去指导和带教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奇特现状。

(三)教育必须与资格证书、晋职、晋级、职业学位直接挂勾;

要把接受继续医学教育与职称评定、工资晋级和取得资格证书、职业学位密切结合起来,要形成这样一个局面:谁不接受继续教育,谁就不能晋职、晋级,谁就不能取得从医资格和职业学位。只有采取这种强制与自觉相结合的措施,继续医学教育才有生命力。

(四)经济上支持、鼓励;

参加继续教育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而是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经济上应采取支持鼓励的办法。从我校实践来看,约2/3的派遣单位,处理是适当的。除超劳务收人外,其它方面的补贴奖金等基本不受影响,这对深人持久地开展继续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支持和保证。

(五)深化教育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

1.缩减必修课,增扩选修课,重点加强临床实际工作能力的培训,学制以二年为好。

2.采用完全学分制,允许学员提早或在规定时间内(三年左右)分次学完全部课程。

3.建立奖学金制度。

4.建立严格科学的考试(考核)制度,对高师班结业学员中的成绩优秀者,除颁发结业证书外,同时颁发副主任医师受聘资格和医学博士学位。

参考文献

1.孙先武.培养临床学科带头人的一个途径.医学教育.1991;(2)

教师晋级论文篇7

1.参与市级立项课题“新课程背景的下作业布置”中子课题“新课程背景的下英语作业布置”研究。(材料见博客)

2.校级课题研究:

(1)“高三英语如何实现从30分到90分的飞跃”(材料见博客)

(2)“关注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有效性”(材料见博客)

二.集体备课

各备课组集体备课的活动图片(材料见博客相册)

三.公开课

2018年秋季,9位高中教师各开公开课一次。(材料见博客,部分教师公开课相片见博客相册)

四.活动开展

1.英语手抄报比赛。(材料见博客,部分相片收人博客相册,获奖作品见学校宣传栏)

2.英语演讲赛。(材料见博客,部分相片收人博客相册)

五.自制试卷

高一,高二自主命题试卷,三校互命题试卷。(材料见博客)

六.教师荣誉

刘伟老师,2018年9月获得深沪镇优秀教师

雷海红老师,获得学校2018-2018学年度“师德之星”

教师晋级论文篇8

今年的论文必须从网上收录中查到 才符合条件。于是一个个预备役队员在悄悄中进行搜寻,一颗颗焦急的心在密切地窥视。

“小惠,你查到了吗?” 关姐亲切地问。

“我还没查呢!”小惠笑着说。

“那现在就去查一查吧。”

“哦,我的论文题目记不清了!”

“忘了?自己写的怎么会忘了呢?” 关姐心里嘀咕着。

“老蒋,你今年胜券在握呀!教龄就占很大的优势,各种证件又不少,非你莫属了!”蒋不无羡慕地说。老蒋干巴巴地笑了两声,他知道这素有“铁齿铜牙”美誉的小蒋在套他话呢。

离开了七年组,小蒋又辗转来到九年组,见到关老师笑着说:“关老师,先恭喜啦!”说得关老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今年又是 ‘陪参’,真可谓是‘陪参’中的元老了。”

哈哈哈——关老师笑了笑说:“那可不一定,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吗?”

“蒋老,今年我不参评了,先让你们年龄大的晋级,我们还年轻。”年轻的团委书记轻描淡写地说。

“那可是十二分感谢!其实我们老的先晋也先退呀,划算!”

“怎么还不操作呢,我们业务学习马上就结束了。”有人关切地说。

领导班子召开紧急会议,据说是关于晋级的事——研究晋级细则。

“怎么今年晋级还挺挠头呀,迟迟不操作——”

“听说竞争特别激烈,先后开了七次会,小蒋的老师兼媒人关姐都被他给‘咬’哭了!”

“真的呀,太可怕了!”

“喂,今天怎么没见到`铁齿铜牙’呀?”

“不知道,不会是去教育局搞‘调查’了吧?”

“喂——你还在家,校长都从教育局回来了,都有人在校长室了,赶紧来!”

“哦,我马上就去——”

“校长,今天去局里他们是怎样明确文件要求的?”小蒋笑着问。

“哦,根据文件要求,咱们学校只有小惠老师符合条件!”

“那我差什么条件?”

“你的优质课,论文都不符合条件的。”

这时关姐气喘吁吁地闻声赶到说:“那我呢?”

“你也不符合条件,我校只有小惠老师,她的优质课、科研立项成果奖都符合条件,你们都不具备。”

这时的小惠老师站在一旁嘴角露出浅浅的微笑。

“可是谁说我们的就不符合条件呢?”蒋关齐声质问道。

“科研部李主任说的,不信,你们就去问吧!”

“已经下班了 ,去哪找他呀?”关姐不无担忧地说。

“好,我马上去找李主任。”说完,小蒋扬长而去。

“没关系,小惠,我保证你能顺利晋级!”

“校长,那太感谢你了!”小惠柔声地说。

“小蒋真不简单,昨天他把我气个半死,今天我还真得感谢他,我们四个人都符合条件,李主任亲口说的。”

“是吗,这样曲折!”叶子打趣道,“祝你好运!”

“今天应操作了吧?小学都完事了。” 有人好奇地问。

“那可不一定,昨晚讨论半夜,今早又吵作一团。”有人漫不经心地说。

下午两点多钟,终于召开了全体会议。校长严肃地说:“今年有三个高级名额,现有四人符合条件,现在请大家公平公正地给参评的四人画票——”

“校长,你慢点!”见校长没停,又厉声说:“我说你慢点!"

午后的困意正浓,眼皮特别沉,这一声顿时惊醒了迷迷糊糊的参会人员。

“校长,你说论文以网上有收录为依据,那么我家小惠的市骨干名单在网上也能查到,怎么就不在加分行列呢?”

校长的脸色青一阵紫一阵,其他领导也面面相觑。

“阿明,你小点声,好好和校长说吗!”小惠对老公轻声细语地说。

“你骨干的名单虽能在网上查到,但属于正在培训期间是不符合条件的。”

接下来只听见男的义正言辞,女的哭哭啼啼。筹划多日的会议就这样搁浅了。

教师晋级论文篇9

关键词:青年教师;专业发展;ICT;对策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大研究项目资助《ICT领域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项目编号:141016)

引言

近些年来高等教育在取得显著成绩得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质量问题、生源质量问题等。其中,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在高校的师资队伍中,青年教师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大,他们将会成为高校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因此,如何在ICT融合背景下利用其发展带来的优势条件下,如何促进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各个高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ICT融合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1.1 社会对于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误区

我国现行的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制约着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其具体表为(1)现在高校对于教师引进片面强调学历学位,忽视实践能力,尤其是ICT背景下的教学资源调动能力。当前大部分高校对于新进的引进政策来看,都将博士学历学位看成是必备条件,至于是否适合于专业未来的发展以及教学却不太关注,部分非博士但教学实践经验、资源调动能力经验丰富的人员就可能被忽视。(2)青年教师的培养模式过于单一。现在学校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主要限于岗前培训和学历提升的继续教育两大类,岗前培训是将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等几个高校教师的主要理论知识进行无专业区分的集中培训,其培训内容和方式过于单一。而学历提升就是脱产或在职学习完成硕士或博士论文。这两种方式都缺乏对专业实践的针对性训练,尤其是新形式下高校没有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进行细化并建立起长效机制。(3)青年教师的评价体系过于强调学术研究。现在高校中评价制度都将科研成果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比如承担了多少项科研课题或是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多少篇论文。刊物是否属于重点刊物、核心刊物。这些量化的标准成为评价大学教师科研水平的重要砝码而这种评价体系使得青年教师片面追求研究纸面上的学术成果而忽视高校中比科研更重要的教学环节,而职称晋升的指标比重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青年教师花费许多精力论文写作,无暇顾及自身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1.2 学校对于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忽视

在最近一段时间,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也有大批刚毕业青年高校教师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基本上解决了教师队伍的数量问题。但是由于数量的急剧增加,现在高校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也逐步弱化,(1)学校组织层面的工作缺失。表现为:助教助课制度有而不做,传帮带制度弱化,基层教学组织的教研活动基本停滞,青年教师任用混乱,例如,有的高校辅导员是短期的,青年教师就得兼职辅导员;有的高校职能部门人手不足,青年教师又得兼职坐班。这些事情的出现对青年教师的发展极其不利。同时,对青年教师的评价体系不合理和不完善,导致青年教师无所适从。(2)制度建立的缺失。表现为:青年教师承担的工作量压力太大,对青年教师承担科研项目和都有量化的要求,否则不能晋级。(3)青年教师的心态问题。表现为:社会的错误引导导致青年教师晋级的心态更强烈。到校工作后就在谋划何时晋升中级职称,何时晋升高级职称,忽视自身专业发展。同时也缺乏对自己今后专业发展的规划,普遍现象是随波逐流,跟着比自己早入职教师的步骤走。

2.高校青年教专业发展的问题的对策

就上面提到的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并非能由学校、教师或者是当地政府单独就能解决。需要建立起国家机制,用政策法规的形式,规范全国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评价和继续教育。现在的网络课程绝大部分都是供学生学习使用,鲜有教师培训课程,因此首先可以利用现在的ICT背景下的大数据技术建立完整的国家和地区青年教师教学培训体制,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设专门的青年教师培训网络课程提供给青年教师进行自主学习,丰富教师学习提升的渠道,解决学习提升途径过于单一的问题。部分地区的教育机构也可以依托本地教学名师资源对青年教师进行远程教学技能和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培训,让学校层面的“传帮带”惠及到整个地区。另一方面不仅学生可以有第三方评价体系,高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也可以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更加公正地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效果进行及时的、客观的评估。

关于教师引进门槛,当前各高校青年教师学历已经很高,博士化已不再是问题。所以在聘任新教师时,除了注重他们的学历层次以外更应充分考虑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社会实践经历,将社会实践背景作为考核的一个因素。例如对于刚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学校是否先派其参加一段时间顶岗实习之后再考虑其是否录用为工科专业教师。把他们的培养路径从学校-学校变成学校-社会-学校,尤其是需要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其ICT综合使用技术。

最后,建立适合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职称晋级制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级过分重视科研项目和学术水平而忽视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本末倒置的做法。所以,需要建立与完善多样性的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师的教学改革成果、学生培训成果、教材编写成果等和科研一样同等视为评价的重要内容。鼓励青年教师主动参与社会实践,避免只考核不奖励的这种消极机制的出现。比如现在西南大学要求晋升副高级职称的青年教师,必须有在必须有一年以上的国外学习,进修的经历。这样学校层面的引导使得青年教师主动走入社会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促进其专业发展。

3.结束语

在ICT融合背景下,各种新的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深入推动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更是因为如此,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尤其需要值得注意。希望在国家和学校在对教育不断的重视和改革下,抓住时代的机遇,改掉之前一些落后的做法,运用各种新的资源和平台,建立新型的激励机制,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实现更长远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秀峰,李晓飞.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索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06 (6) 70-72.

[2]胡弼成,王祖霖.“大数据” 对教育的作用、 挑战及教育变革趋势――大数据时代教育变革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J].现代大学教育,2015(4).

[3]丁三青 张阳.三位一体的教师培养体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06):27~28.

教师晋级论文篇10

“万人晋级”顺利完成,人才密度实现晋级

公司针对员工队伍综合素质偏低、高端专家人才比例偏低的“双低”现状,提出了“三年万人晋级”目标。为确保晋级计划顺利实施、有序推进,公司精心编制了“三年万人晋级”计划进度表,各单位积极响应,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步步落实,从学历、职称和技能多渠道提升,实施“晋级”计划。在学历晋级方面,公司加大校企联合办学力度,先后与武汉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在技能晋级方面,加大技能鉴定、持证上岗培训力度,确保技能鉴定的通过率。职称评定,实施推广科技成果指导、技术专利申报辅助等措施,帮扶员工不断积累业绩。截止2012年底,公司职工学历提升(含在读)5910人,技能提升和职称晋级7074人,“晋级”总人数达到12984人。人才当量密度较2009年0.8209提高到2012年的0.9165,实现国网排名由D段到C段的晋级目标。

三年来,公司累计向国家电网公司输送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其中竞聘到国家电网公司重要岗位2人,培养国家电网公司级专家人才56人;省公司级专家人才214人;国网“十大”专业领军人才9人;享受省政府津贴的专家和高级技师6人;行业、国家电网公司级技术能手17人;三晋技术能手5人,为公司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六大基地全面投运,资源整合筑基添翼

按照“面向全国、面向主营业务、面向生产现场”原则,三年来基地建设累计投入建设经费2.3亿元,建设完善了高级管理人员、输配电线路、变电运行、变电检修、电力营销、农电等培训基地,呈现出经费投入大、建设质量高、专业覆盖全、培训设备新、培训效果好的特点。实训设施按照服务电网,适度超前的原则实现了与生产现场无缝对接,具备了“身临其境出效果,回到现场能干活”的培训条件,为公司培养出一批素质过硬、业务精湛的员工队伍。

基地建设过程中呈现速度惊人、业绩喜人的局面。其中,管理培训中心管理培训基地14个月顺利竣工投运,创造了“北田速度”;输配电线路培训基地2010年晋升为国家电网公司首批输配电带电作业培训基地,输配电带电作业培训品牌唱响国网。变电运行、电力营销、输配电线路培训基地跻身中电联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行列。“五大”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教育培训资源的集约化管理水平,成立了公司管理培训中心和技能培训中心,驶入了专业化、集约化、扁平化发展的快车道,成功转型为公司企业文化的传播站、电网高新技术的推广站、干部素质提升的加油站、员工职业生涯的孵化站,为公司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竞赛调考屡创佳绩,同业对标跃居前十

开展竞赛调考活动是国家电网公司提升人才素质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公司按照“全员、全方位、全覆盖”方式大力开展岗位练兵、“以赛促培”,“以考促训”,三年来,公司共举办各类竞赛及调考共计35项,营造出“大比武、大练兵”的学习氛围,将压力转化为学习动力,加快了公司员工素质的提升和人才储备。

在国家电网公司举办的5项竞赛及调考中,公司员工屡创佳绩,夺得农电工岗位技能竞赛团体第二名和个人全能第五名、城市配网架空线路带电作业竞赛团体第五名、财务人员调考个人第七名、人资调考个人第15名的好成绩。此外,公司一名员工获得国家电网“十佳供电服务之星”称号。

2011年,公司首次成功承办了国家电网公司首届城市配网架空线路带电作业技能竞赛,有效提升了公司组织大型竞赛活动的能力。

技能人才示范引领,专家工作室一枝独秀

技能专家工作室建设是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的一项重要举措,国家电网公司把技能专家工作室创建列入“十二五”发展规划,省公司积极响应、大力推动。按照做精、做实、做优的原则,确立了先选人、后创建,先试点、后推广的建设模式,举公司之力,集员工之智,探索出一条“布局合理、重点突出、以点带面、成果务实”的工作室创建之路。专业覆盖继电保护、变电运行、变电检修、输电线路、调动自动化等电网主专业。2012年7月,临汾公司卢洪宝变电检修技能专家工作室被授予“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成为国家电网公司首家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2年12月,晋中公司方守盛输电线路技能工作室、晋城公司陈文刚调度自动化工作室等21个工作室被授予“山西省职工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

公司技能专家工作室选取公司系统有突出业绩和敬业精神的技能专家为领头人,吸收青年骨干作为工作室成员,引领示范、传技带徒、攻关创新。目前,公司技能专家工作室申请和正在申请的国家专利151项,攻克生产现场实际问题171余项,形成科技和管理成果133项,发表技术论文126余篇、开展师带徒和授课培训累计达6515余学时。在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同时为公司系统的高、精、尖技能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培训模式大胆创新,“三专”能力显著提升

“创新”,是企业发展、事业进步的根本动力。公司发扬勇于变革、敢为人先的精神,进行独具匠心的创新实践,体验式培训、行动学习研讨、赴标杆企业考察、在岗锻炼多管齐下,环环相扣,使培训更具实效。主任级干部班分别赴GE、华为、西门子、百度等现代知名企业学习考察,感受差距、提高认识、转变观念;青年干部培训班成功引进能力素质测评技术,采用无领导小组讨论法、行为事件访谈法等方法,对青年干部能力素质进行全方位测评,为公司干部的培养与选拔、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参考。县公司领导班子培训班成功引入了行动学习法、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攻关研讨、提升基层干部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协调问题的综合能力。新提职科级干部培训班引入“管理教练”培训模式在互动中领略管理的真谛,在交流中提升管理水平,在演练中增强团队意识。本部员工“三专”培训按照个性化、人性化施教的原则,首次采取“自主选学、菜单式培训模式”,针对工作中的存在实际问题进行专项课题研究,公司领导从选题、开题到评题、结题,进行全过程指导,其中《基于红外成像测温的变电设备状态研究》等24份优秀成果已经运用到公司的生产、管理实践中,极大的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新员工培训采用“1+3+6”新人成长模式,即“一周入企教育、3个月国网集训、6个月轮岗实习”为内容的组合式培训,使新员工能够快速胜任岗位工作,适应企业要求。

同时,为解决生产一线人员工学矛盾突出的问题,在公司系统11个供电单位4221个班组广泛开展“送教到班组”活动。公司所属培训中心充分发挥“讲师精、业务通”的优势,形成了良好的问题发现、解决、跟踪机制。技能培训中心与厂家联合研发了移动培训车,三年来行程数万公里送教入企7580余人次,受到一线人员的一致好评。

持证上岗全面推行,安全生产坚强保障

持证上岗是实施人才强企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全员素质,完善员工激励约束机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全面推行生产技能人员持证上岗,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员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必然选择。按照《山西省电力公司供电生产技能岗位持证上岗管理办法》要求,持证上岗工作坚持统一标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职系规范要求,统一持证上岗标准,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坚持公司内部取证和社会化取证相结合的原则,畅通取证渠道,保证取证质量。坚持能岗匹配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员工职业生涯发展。坚持岗位培训与岗位资格准入相结合的原则,创新技能鉴定方式,统一采取“5+2”先培训后鉴定的模式,统一制定了32个工种的培训标准和规范,截止2012年末,生产技能岗位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师资队伍不断优化,培训质量成效凸显

培训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是提升培训质量的源头,公司积极做好培训师的选拔、培养、制度建设工作,努力构建一支技能高超、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专家型专兼职培训师队伍。在选拔上,注重培训中心内部培养和生产现场择优选聘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对所属培训中心的专职教师进行转型培训,同时从基层选拔理论扎实、技术精湛的专家骨干充实到内训师队伍中。在培养上,关注培训师能力提升、研发演练、实践应用、修正成长的各个阶段,为提升培训的职业化水平,三年来,公司以提升培训的职业化水平为目标,共举办了24期891人次的专、兼职内训师培训,这些活跃在公司教育培训一线的内训师,传授新知识、培训新技能、讲解新技术,成为公司企业文化的传播者、人力资源的开发者、培训实践的开拓者。

教材课件形成体系、品牌优势持续领跑

在培训资源建设中,公司正确把握培训教育面临的新趋势、新变化,适应需要、突出特色、形成体系、加强管理、发挥作用,保证培训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按照《山西省电力公司“十二五”人力资源规划》的要求,坚持“现场需求为导向,提高技能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建设适应山西电网发展的教材体系,为确保教材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材编写人员采用现场专家、培训师、省公司专业部门、中国电力出版社“四位一体”的组成模式,先后完成《岗位系列教材》一套19分册,同时编制完成供电企业岗位技能人员上岗题库、新员工培训手册等教材。这些教材先后多次再版印刷,部分教材被国家电网技术学院选用为新员工入职培训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