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十篇

时间:2023-04-11 12:23:38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篇1

王老师走进了课堂,开门见山地说:“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 一件小事。”然后转身板书:一件小事。这闷头的一棍子,教室里果然出现了意料之中的情形:学生先是惊奇,继而小声嘀咕起来,很多学生赶忙翻查自己的课本。在确认自己没有弄错后,有学生大声喊起来:“老师,您写错题目了!”王老师微笑着说:“昨天晚上我在备课的时候,将课文读了一遍又一遍,发现课文不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一件小事,这跟我们在小学时写的作文――‘一件小事’一样,最多是‘一件难忘的事’,何必用‘走一步,再走一步’这样的句子呢?多麻烦呀!于是我决定把题目改了。不知你们是否同意我的看法?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一遍课文,然后发表你们的看法。”

学生默读课文后,王老师用热情的语言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可是没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上静寂了足足三分钟,这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王老师脸上期待的微笑变得茫然起来。终于有学生打破了僵局,第一个站起来的说:“我赞成老师把题目改为‘一件小事’,因为这篇文章就是写‘我’爬上悬崖,又在父亲提示下爬下悬崖的小事。”第二个站起来的从课文第1自然段找到了佐证:“‘虽然时隔57年,可那种闷热我至今还能感觉得到。’所以我赞成把题目改为‘一件难忘的事。’”接着又一同学发表了意见:“从课文第22自然段中‘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看,我也赞成把题目改为‘一件难忘的事’。”

接下来又有几个学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就是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这一切跟我们备课时预想的完全相反。

王老师当即来了个补救措施,他要求学生齐读课文第18~22自然段,然后问:“同学们,你们找到反驳老师的理由了吗?”学生都埋头默读课文,没有人回答。在距下课只有5分钟时,王老师干脆来了个直抒胸臆:“同学们,莫顿・亨特是想通过爬悬崖这件小事,来阐述自己的人生经验的。作者之所以取‘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个题目,至少有两层理由:第一‘我’是在父亲的指导下,一步一步爬下悬崖的,突出了克服困难的经历和过程;第二把艰难险阻分解开来,一步一步克服它,最后走向成功,是‘我’人生的经验……”

第二节课是写作训练,王老师出的题目是“一件难忘的事”,希望学生能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作文。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王老师对课文的写作方法及作文的目的进行了简要讲解。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作文,他们都及时交了作业。我们备课组立即对作文卷进行了批阅,并就“读写结合”这个目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课文对学生的写作影响是微弱的。这说明前面的阅读教学课,是低效或无效的。

我们对王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剖析,寻找造成教学低效的根源,最后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一、教师的先入为主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从课堂现场看到,教师单刀直入改换题目的做法,引起了学生的惊讶和猜疑,但这仅仅是因为老师把课文题目改换了,学生并没有因此去思考作者为什么把文章题目取作“走一步,再走一步”,以及它的真实意义。接下来教师对改换题目的解释,其目的是想激起学生思维碰撞,让学生来反驳自己,从而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然而这一切与预想的恰恰相反,学生听了老师的解释后,接受了老师的观点,也就没有人来反驳老师了。

为什么看来极富性的切入方式,并没有让学生的思维飞扬起来呢?问题主要出在教师对学生缺乏了解上。我们面对的是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他们还未适应初中生活,情感上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教师的话语有着绝对的权威,学生是害怕逾越的。因此教师激励性的解释,非但没有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反而给学生画了圈子,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二、把课文直接当作范文,忽视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备课组认为,把教学目标定在“读写结合”上是可行的,但直接把课文当作范文,难度高了一些。文章虽然写的是童年时的一件小事,其内容与学生的经历相近,但毕竟是作者“时隔57年”变成了一个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老者后所写的,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和思考,作者的思想和艺术修养,是初中的学生无法企及的。现实中每个孩子都经历过不少事,很多事情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但是以孩子当时的生活阅历,是难以发现其中蕴含的哲理的,即使少数孩子从他经历的事件中得到某种启示或教训,往往也是肤浅的。如果他记住了事件的经过,日后在人生的征途上不断反刍回味,才有可能得出启示人生的哲理来,就像莫顿・亨特那样。

备课组经过重新设计,把“读写结合”点放在“学习作者展示事件的过程、从过程中揭示事件意义的写法”上,在另一班作试验,效果比较好。从学生的作文看,有70%的学生达到了“学会重点叙述(或描述)克服困难的过程和心理经历”这个目标。

三、学生没有自主弄清、弄懂课文。从整个教学过程看,学生对老师的提问处于一种漠然的状态,这说明学生对课文很陌生。正是因为对课文的陌生,师生之间无法顺利进行交流沟通。大家认识到,尽管《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课文在教师看来比较浅显,但对初一新生来说,读懂这篇课文并不容易,因此学生课前预习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初一新生,我们认为应该给予学生比较规范的自学指导: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利用工具书和参考资料扫除文字障碍,参照课文导引、注释、课后思考题,从整体上感悟、理解课文;其次让学生细读课文,圈点重要的、难以理解的词句,弄清课文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其三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课文进行理解分析,读出自己的问题。这样学生才有自己的主张,才具备与教师对话的资本。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篇2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像,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独特之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

1、谈话:北京的风景名胜有哪些?

2、导入课题

同学们,北京还有一个著名的园林,就是圆明园。(板书:圆明园)

圆明园上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是十几代劳动人民,历史150多年,耗资5亿3千万两白银修建而成的。但是今天,我们来到北京却只能看见几根柱子,因为----(板书完整课题)齐读

二、初步感悟损失“不可估量”

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么说——引读(课件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读了这一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不可估量”并板书

3、连续出现两次不可估量说明什么?

是啊,圆明园毁灭了,这个损失是无法估量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昔日的圆明园看看。

三、走进圆明园,感受价值的“不可估量”

1、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我们一起来看看,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把你知道的记下来。

2、交流:抓住“举世闻名、博物馆、艺术馆、宏伟建筑、珍贵文物”

课件出示这三句话。

①理解“举世闻名”。那个字表示“全”?

教师引导:

全世界都知道谁?

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名字?

不仅中国人知道,就连外国人也知道,它就是------圆明园!

②圆明园为什么举世闻名?练习说话:

因为,所以圆明园举世闻名。

3、了解独特布局

圆明园有多大?课件出示圆明园平面图

理解“众星拱月”

这奇特的布局,是多么壮丽的景观呀!

4、再现宏伟建筑

①、园内有什么样的景观呢?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个别读第三自然段。

②、这么多的景点,文中是用那个词将它们连起来的?教师引读。

③、孩子们,不用走遍天下就能饱览天下美景。让我们一起走到圆明园去漫步吧!(课件欣赏圆明园宏伟建筑的图片并配上音乐)

④、创设情境想像说话: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在哪儿漫步?

⑤、拓展:圆明园中四十景名称

雨果说: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⑥引读:

所以,我们在这宏伟建筑的圆明园、奇珍异宝的圆明园、繁花似锦的圆明园中漫步-----(课件出示: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美吗?走进园中,你还想出来吗?让我们一起陶醉一起忘返吧!读---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5、再现珍贵文物

①、园中还有什么?个别回答

②、从先秦到清代,历经多少年?

③、如果一年只出一件文物,园内所拥有的可以怎么形容?

④、欣赏课件(课件欣赏圆明园珍贵文物的图片,)

⑤、所以,我们不难相信——引读(课件出示: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作为一个中国孩子,你感到怎样?个别读、齐读

6、深入理解“不可估量”

雨果说:虽然是皇家园,可是岁月创造的一切最终都属于人类的。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在1860年10月6日后被毁灭了。齐读(课件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孩子们,你们现在读这句话什么滋味?愤怒、惋惜、痛心(带着感受读)

四、目睹毁灭过程,深刻体会损失“不可估量”

1、这群强盗是怎样横行霸道的,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当年的情景。(视频)

2、读最后一自然段,哪句你感触最深?

预设一: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那是怎样的掠呀?

那是怎样的毁呀?

预设二:

大火燃烧三天的结果是什么?

什么化为灰烬?

3、什么都没有了,圆明园就这样被毁灭了!

(教师随机在板书中擦去举世闻名宏伟建筑珍贵文物)

它的毁灭,是——引读: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语气沉重)

五、练笔,抒感

1、站在这残垣断壁前,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话要说,就让我们把心中的感受写下来。(音乐二胡独奏《江河水》渲染)

2、交流

3、总结升华:孩子们,让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不可估量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宏伟建筑珍贵文物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篇3

1、让学生们通过认识钟面,知道时间的单位是时、分,并清楚地明白1时=60分。

2、让学生们在知道1时、1分之后,能够初步建立起时和分的概念,并让他们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让他们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并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学生们在了解了1时=60分之后,能够初步建立起1分钟和1小时的时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钟、挂图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师与学生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自从那次比赛以后,小白兔很不服气,它要求重新比过。于是它就约了小乌龟来到大操场上。这个大操场可漂亮了,有许多大树,还是一个圆形的操场呢。小朋友,让我们一起看看谁跑得快呢?哦,他们已经来到了跑道中央,正站在起跑线上呢?(多媒体课件出示)

2、师提问:小白兔和小乌龟跑得路程是一样长的吗?你们看看小乌龟跑了多少?小白兔跑了几个这么长呢? 它们是用了相同的时间吗?

3、师再次与学生们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钟面,在钟面上,时针和分针也变成了小白兔和小乌龟了,时针和分针也在赛跑呢,它们和龟兔赛跑一样哦!(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

4、师问学生们:小朋友们,你们觉得钟有什么用处呢?然后出示挂图,并问:小朋友们,你们每天都是什么时候上学的?每天都一样吗,还是有哪天老师要求更早一点呢?

5、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时间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们做许多事情都需要知道时间,比如:我们要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学习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看钟表。

二、互动交流,探索新知

(一)认识钟面

1、 教师出示钟,然后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们拉近距离,并说:“小朋友们,我们已经知道了钟面上的长针叫做分针,短针叫做时针。那么,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并合作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好吗?(1)你们看看钟面上有几个大格?(2)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3)数一数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先让学生们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再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看看钟面上有几个大格?让学生们集体从1数到12,之后板书:12个大格。然后,解决第二个问题:每个大格有几个小格呢?让个别学生回答:一大格有5个小格。

最后,解决第三个问题: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小格呢?让积极举手发言的学生回答:一共有60个小格。之后,再追问学生:你是怎样数出来的呢?(指名说,并鼓励学生们说出多种不同的数法:1个1个数、5个5个数、10个10个数……)之后再板书:60个小格。

2、教师小结:通过我们一起数数,大家都知道了,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一共有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

(二)认识时、分。

1、 先指导学生们认识1时。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时针走多少是1小时吗?(板书: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时针从1走到2是几小时?(1小时)那请你们动脑筋想一想,时针从数字几走到几也是1小时呢?(指名回答)

师和生一起小结: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也就是时针走了1大格经过的时间就是1小时。

师提问:时针走2大格是几小时?(2小时)走4大格呢?(4小时)走1圈呢?(12小时)

指出:1小时有时也称作1时。(板书:1时)

2、再指导学生们认识1分。结合课件讲解:分针走路看小格,分针走1小格是1分。(板书:分针走1小格是1分)。

师指出:我们在生活中也把1分称为1分钟。如果分针走1大格是几分呢?(板书:5分)……

(三)认识时分的关系。

小朋友们,我们让时与分进行走路比赛好不好啊?

教师示范:分针和时针在同一起跑线12上,请小朋友们也动手拨一拨,并问他们在拨得时候有怎样的发现?

时针走了多长时间?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板书:1时)

分针走了多少时间?分针走60小格是60分,(板书:60分)

那么,通过这些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所以1时=60分。(板书:l时=60分)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

1、带领学生们一起体验一分钟: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音乐吧!听完之后问学生:知道我们刚才听了多少时间的音乐吗?生答:是1分钟。师问:那1分钟,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多媒体课件出示:在1分钟的时间里,中央电视台播音员说了180个字,银行点钞机能点了1500张人民币。1分钟虽然很短,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地利用,也能做很多事。因此,我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2、体验一小时:师生共同理解一小时

四、全课总结,引导反思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篇4

宋加珊

(沭阳县颜集中学,江苏  宿迁  223600)

摘  要:本文从看到两位妈妈教孩子走路而引发的思考:不要逼着孩子走、要引领孩子走、鼓励自己走。要善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利用表扬激励机制,合理使用评价手段等,从而实现“乐学”、“会学”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英语教学;兴趣激励;动手实践

曾看到两位年轻的妈妈带刚学会走路的孩子在草地上玩的情景:一位妈妈拽着孩子的胳膊,声色俱厉地说“走,朝前走!”孩子不迈步。于是妈妈又说:“自己走,不走,妈妈就不要你了!”孩子吓得哇哇大哭,还是不走。另一位妈妈先一手牵着孩子的小手走几步,然后放手、哈着腰在孩子面前,笑嘻嘻说:“来,孩子,到妈妈这儿来,妈妈抱抱”孩子高兴地大胆往前走,就是走不到妈妈跟前,因为狡猾的妈妈始终随着孩子的脚步而不断一步一步往后退,偶尔也让孩子成功地走到跟前,在孩子的脸蛋上亲一下,再继续上演一幕幕……

那么在教学中,你愿意做第一位妈妈还是第二位,你是愿意逼着学生学习,还是乐于引导学生学、诱导其自主学习?笔者认为与其拖着走,不如领着走或干脆放手让自己走。

一、 彻底走出传统教学法,不要逼着学生学习

“第一位妈妈”嫣然是高高在上的尊者、严厉的长者,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严师出高徒”、按自己的意图规划孩子的行为、孩子必须无条件的服从……这种教育教学方式和新形势下的新课改、新课标格格不入。这位“妈妈”没有适应新课改的形式、没有领会新课改的理念、没走出“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和误区、没有转变师生的角色、改变师生的关系,更没有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亲其师、信其道。”人人都明白的道理,也都是广大教师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可是真正让学生接近、信赖、和学生交朋友、平等交流的有几个?更多的是神色严肃地走进课堂、对学生呵斥:“背课文,不会背的出去”、“默写单词,错一个抄写100遍”、“课后把不规则动词表抄写5遍”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让学生对英语老师望而生畏、对英语的学习感到无形的压力和负担。久而久之,学生会越来越不喜欢英语、不喜欢学习,从而也导致英语成绩差、学生厌学甚至不学等不良后果。

二、 切实贯彻新课标标准,领着学生走

第二位妈妈的做法在教学实践中值得推广和借鉴。总的来说,她的做法有三个亮点:

(一)改变师生关系、和学生平等对话

这位妈妈没有像第一位妈妈那样,声色俱厉地命令孩子,而是弯下腰,在孩子面前笑嘻嘻地引导孩子,这种方式,孩子乐于接受,于是也就高兴地一步步努力向前迈进。

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变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尊者,而应该像第二位妈妈一样,弯下腰、蹲下来、低声细语、心平气和走进学生的心田,成为学生可信任的教师,既成为学生的良师、又要成为学生的益友,引领学生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二)多用鼓励法、激励学生乐学

“来,孩子,到妈妈这儿来,妈妈抱抱”这儿的“抱抱”就是对付出努力、取得成绩、取得进步的最好奖励。有了“妈妈抱抱”的奖励,孩子就有了往前走的动力。教学中,教师应该不吝啬自己的表扬的方法方式,多用激励法,激励学生乐学。

当学生每取得点滴成绩和进步,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多用“Well done” “Great”“Cool”等语言给予赞赏,哪怕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等肢体语言都会使学生乐不可支、心花怒放。同时,所产生的效应不言而喻。

一天下课后,我同事的一位学生走到教师跟前,带有恳求的语气说:“老师,你能不能少表扬我,也表扬表扬其他同学,我都不好意思了。”是啊,有的教师上课多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而且小组合作容易流于形式,成了优秀学生的展示舞台,优生成了课堂的焦点,成功的花环也笼罩优生于一身。因此,英语课堂上鼓励法也不可滥用、泛用,更不能只集中于优生,否则会使他们无所适从、有时也会使他们忘乎所以、得意忘形,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让其都尝到成功的喜悦。如,优生可以要求表演对话、背诵课文,而学困生只要能读出来就是进步,就适时给予鼓励;再如,优生写作训练可以是创造性的,而学困生只要能仿写就给A。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都能品尝到成功的感受和快乐,从而达到乐学的理想状态。

(三)巧用“最近发展区”原理、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第二位狡猾的妈妈就是不让孩子走近她,孩子每走一步她一步步往后退,偶尔让孩子走到跟前,在脸蛋上亲一下。这更显这位妈妈的高明之处,她巧妙地运用了教学上的“最近发展区”原理。对孩子亲一下,其实是对孩子取得进步的最佳褒奖方式,孩子有了成功的感受、进步的动力,在妈妈的引领下一步步往前走,直至越走越远。

所谓“最近发展区”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储备基础上,适当拓展、延伸知识面、并注意深度和广度,就是平常大家说的“跳一跳、够得到”。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应拓得开、更得收得拢。如果拓展太深太难,学生没办法掌握,也就失去了知识拓展延伸的意义。讲得太多太深对学生并无多大好处、拓得太深太广学生也只会望洋兴叹。

三、 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自己走

这两位妈妈的共同高明之处都在于想放手让孩子自己走。教学中每一位教师也不能总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成为容纳知识的容器。不妨适当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也明白英语来源于生活的真谛。

例如,在学习七年级英语Shopping这个单元时,安排学生商店购物的情景,每两人一组,一个扮演店主、一个是顾客, 学习使用购物的交际用语,比老师灌输这些用语要好得多;再如,学习9A unit6 Reading后,启发学生制作一个悬赏捉拿真凶的海报,学生会乐于参与。

总之,英语教学中,教师最好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埋怨、少牢骚,促使学生“要我学”到“我要学”、“我乐学”、“我会学”的根本转变。

参考文献: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篇5

    这次课程改革的许多理念提得比较高,实施者要顶住方方面面的压力,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再没有家长与社会的广泛而持久的支持,许多方面的改革是不可能最终实现的。

    比如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我们强调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到户外野外去探究真实情境中的科学问题。比如,我们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有一个声音探究活动。把学生带到公园里、树木中、湖水边或山岭上,让学生闭上眼睛,用心倾听。听到一种声音就举一个手指头,又听到一种声音,就再多举一个手指头。看谁听到的声音种类最多,说一说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有的小朋友说听到了水流动的声,有的说听到了风吹动树叶的声音,有的说听到了小鸟的歌唱,有的说听到草丛中有小虫子在爬,有的说听到耳边有小飞虫在嗡嗡飞,……

    像这样的活动,对于培养孩子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如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对大自然的情感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由于目前办学条件尤其是师资条件的欠缺,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或人力来支撑起一次安全的校外活动。有时,这就需要家长和社区的支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关系的找关系,一起为学校教育实践服好务。另外,也要向家长宣传课程新理念,希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与学校课程改革配合好。而且,如果家长了解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路,像上面这样的活动,家长在与孩子一起出游时,完全可以与孩子一起开展,甚至还可以根据新的课程思想自行设计其他的游戏,与孩子一起在玩乐中探究,在游戏中学习,而不是仅仅陪孩子一起出去玩一趟完事。

    再如,这次课程改革强调充分利用多种课程资源支撑起学生的学习活动。像社区图书馆、文化科技场馆、各种展览馆等社区资源(包括其设施及专业工作人员),都应与学校资源一起,发挥取长补短的互补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资源得到大大拓展。

    建议16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各地各校教师要实事求是,因地因校制宜,最终迈出积极而稳妥的“第一步”。

    第一,永远都不要忘记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依然相对落后。第二,中国之大,地区差异与发展极不平衡是我们的基本国情。第三,任何一项改革(包括课程教材改革)都是在目前我国现行体制大背景下开展的,不可能不受到相关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限制和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新世纪的课程改革到底能走多远?要真正实现改革目标需要走多久?在目前五到十年的时间内,我们到底能够在其中哪些方面真正有所进展和突破?这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众多创新之处,有些教师会感觉新鲜兴奋,跃跃欲试,还有些教师则感觉盼望已久,自己也早已在有些方面开始尝试和实践,也有些教师可能会感觉眼花缭乱,不知所措,也会有教师感觉挑战太大,压力沉重。

    面对这次全国性的课程改革,各地各校教师一方面要积极转变观念,不断进取,努力争取条件,跟上改革潮流。另一方面,也要根据自己学校及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稳妥的措施和步骤。如果条件不允许,难以一步到位,可以采取分步走的发展策略。总之,根据实际情况,能紧跟的就紧跟,不能紧跟的,一时跟不上的,确有困难的,可以分别制订远期和近期发展规划,分步实施。

    例如,这次新教材物理、化学、生物等科都增加了不少探究活动,应该说探究活动还是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支持的。比如,充足的时间和材料、小班额教学、实验室配备等。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存在班级规模太大,实验材料不够,专用实验室不到位等问题。如仅从班额角度看,据《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2000)》,我国小学班级人数在40人以上的占35%,初中45人以上的班级占79%,初中55人以上的班级占43%。从实际的调查情况来看,班额在80到100人以上的班级比预期的要多。

    但是,即使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教师无法实现人人动手探究,也不要轻易放弃开展探究式学习的尝试和努力。可以考虑由一组学生上讲台探究,其余同学观察、评论、“场外指导”或出主意,下次上课再换另一组同学上台。如果教材中的探究活动有20次,有的学校专用实验室数量少,各班学生轮用次数有限,教材中的相关探究难以全部开展,那么,能开展几次就尽可能开展几次。万事开头难,教师要尽可能地向前走,先迈出这积极而又稳妥的“第一步”。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篇6

1“整合”能有效检验算法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算法初步中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的教学,必须结合实例进行编程来说明各语句的作用,实践性、操作性强. 如果只是在黑板上编程教学,那无异是 “纸上谈兵”,学生体验不深,而且所编的程序有时自认为是正确的,但往往因为一个小的疏忽,而在计算机上不能运行通过或结果错误. 例如我在讲解循环语句时,在课堂练习中请学生先做了这样一道练习题,设计计算1×3×5×7×…×13的一个算法程序.对这道题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顺利地写出程序1:

程序1接着笔者提出如下问题,这个程序执行完共循环了多少次?能否修改程序使循环次数减少?学生A回答一共循环了7次,若将i=1改为i=3,则循环次数减少1次. 我接着追问,若交换s=s*i,i=i+2的先后顺序,输出的结果s的值是否变化?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的结论,经讨论后学生B举手回答,若交换s=s*i,i=i+2的先后顺序,输出的结果s的值将会改变,因为交换后当循环变量i=11时,循环一次后i=13,s的值已为1×3×5×7×…×13,由于此时i=13满足循环条件,再循环一次i=15,s的值已变为1×3×5×7×…×13×15. 这时我再在电脑上当场执行这两段程序,使学生信服地看到s=s*i,i=i+2的先后顺序不能随意交换. 在讲评完这道题后,我又给出了如下一道变式题让学生练习,设计求满足条件1×3×5×7×…>135135的最小整数的一个算法程序. 请学生思考这道题与刚才这道题有何不同?经思考后学生C回答,一是前一道题已知循环次数,而这道题循环次数未知. 如何设计算法程序?学生D举手回答他设计的程序2:

程序2大多数同学同意这个程序设计,这个程序究竟是否正确?我们将此程序输入计算机执行后得i的值是17,若交换s=s*i,i=i+2的先后顺序,再将程序输入计算机执行后得i的值为15. 显然由前一题1×3×5×7×…×13=135135可知,15是使1×3×5×7×…>135135成立的最小整数. 这道题由于数字较大不易手工检验,所以如果没有计算机即时执行程序检验较难发现错误. 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用循环语句编写程序时,循环体内的最后一条语句一般应是改变循环变量的值.

2“整合”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机械化思想的养成

现代数学机械化思想的核心就是算法,即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代数化,然后构造算法,通过计算机来试探、尝试和证明,从而发现、证明规律. 在算法初步的教学中,我们应通过案例教学法初步让学生学会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即首先找到解决问题的算法(可用计算机实现),然后通过编写程序借助计算机的高速运算使问题快速获解. 如设计一个程序,实现:从键盘上输入一个不小于2的正整数n,判断n是否为质数,并在屏幕上显示“是质数”或“不是质数”.根据质数的定义“除了n=input(“请输入不小于2的正整数n的值:”);

程序3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之外不能再被其它整数整除的数叫质数”,故这个问题的算法思想是:由键盘任意输入一个不小于2的正整数n,设置循环变量i的初值为2,循环条件为n是否不能被i整除,若是循环变量增加1,继续检验,直到n能被i整除为止,结束循环. 然后判断n与i是否相等,若相等说明n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是质数,若不等则说明n不是质数. 程序如程序3:(用Scilab-533语言编写)

然后上机执行程序,检验所编程序是否正确. 只有让学生经历设计算法编写程序上机调试这样的实际体验,才能逐步建立起用算法语句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数学机械化思想的养成.

3“整合”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算法的积极性

在算法初步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算法融入到高中数学课程的相关内容中,让学生体验用算法在解决数学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和信息技术与算法整合的优越性,提高他们学习算法的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学生在高中一年级时学过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当初利用笔算或计算器计算做这类题都比较繁琐,现在利用算法语句编成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则方便快捷. 也可选取一些用常规方法解决比较困难的数学问题,通过编程后在计算机上运行直接得到结果,学生有了在计算机实现算法的体验,会增强对算法的感性认识,也会增强对算法的兴趣,真正理解算法的实际应用. 例如我在算法案例教学中,曾给学生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一个人欲登上第10级楼梯,如果规定每步只能跨上一级或两级,则不同的走法共有多少种?”这个问题的一种解法是用分类计数原理,第一类:没有一步两级的,则只有一种走法;第二类:恰有一步是走两级的,则走完10级要走9步,9步中选一步是走两级的,有C19=9种可能走法;第三类:恰有两步是一步走两级的,则走完10级要走8步,8步中选两步是一步走两级的,有C28=28种可能走法;依次类推,共有1+C19+C28+C37+C46+C55=89种走法. 但这种解法不能算是一个好的算法,因为这种算法不便于编程在计算机上运行. 要使这个问题能够通过编写程序让计算机运行解决,前提必须要寻找到一个好的算法. 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循环语句让计算机反复运行,借助计算机的高速运算,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 为了要使用循环语句,通常利用递推思想建立起一个递推关系式. 本题的具体算法思想如下:假设走完这10级楼梯有an种走法,这些走法可按第一步来分类,第一类:第一步是一步一级,则余下的n-1级有an-1种走法;第二类:第一步是一步两级,则余下的n-2级有an-2种走法,所以an=an-1+an-2,又易得a1=1,a2=2. 据此递推公式和初始值可编写程序4.a=1;

程序4此程序输入计算机运行后得c=89. 将此程序稍作修改,第一行添加语句“n=input(“请输入登上楼梯的级数n=”);”循环条件改为i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 导入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一个好的开头是师生间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它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

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语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声声击到学生的心扉上,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利用原有认知导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启动原有认知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春夏秋冬,四时更替,我们伟大的祖国四季如春,景色美不胜收。上一课我们领略了《春》的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现在让我们再来观赏一下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的美景吧!”

二、故事导入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丹麦有位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今天,老师讲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皇帝的新装》。在一片欢笑声中,学生们被引入新的教学情境。

三、情境导入

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首先让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音乐声响起,在激昂的乐曲声中,我介绍道: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自此至57岁逝世,其间二十余年全是聋疾为祟的时候,然而他的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时期产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创作,终于谱写出了伟大的《第九交响曲》。所以,贝多芬的伟大,绝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还在于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中,他是真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么样的形象。

四、抓住文题,激趣导入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也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我们的作者好像连‘1+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

五、巧设圈套导入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这样一句话:听到的,过眼云烟;看见的,铭记在心;做过的,刻骨铭心。无论是道理还是知识的学习,如果能让人亲身体验,定会长久不忘。这种注重学生体验的思路,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闪光点。因此,如能在导入环节中运用新奇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一番知识的内涵,势必会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快乐。如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前,我先做了个调查:“孔子教导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就是说在学习中要实事求是。下面请本着实事求是态度,没预习课文的请高抬贵手。”几个同学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叫起了其中一位:“很好!请根据文章标题猜猜本文的内容。“他果然中了我的圈套说写了作者到山中拜访了一位隐居的好友,并和他作了愉快的交谈……我郑重其事地总结道:“说得很好,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流畅生动。可是大家说本文作者所拜访的朋友是人吗?”“不是,是自然界的景物!”……这样一来,那些没预习的同学都恍然大悟,明白了今天所学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设置悬念导入

初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够稳定,他们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这一点,在导入环节中适当地制造悬念,适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思考,又会涉及到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如在教学《藤野先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1937年11月17日,在日本一个偏僻的乡村诊所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两位中国记者。他们递给一位苍老的医生一份报纸,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鲁迅先生逝世”的内容。老人抬眼看时,两眼发直,拼命摇头、不敢相信而后潸然泪下。你们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吗?他为何有这种反应?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急不可待要进入课文的学习。

当然,任何一门艺术都是一门精深的学问,课堂导入的方式层出不穷,绝不是简单的罗列和归纳就能包容的。还需要教师依据教材、学生的特点自由创新,灵活运用。

参考资料: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导入 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课开场白的好坏关系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启动原有认知导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启动原有认知是导入新课的常用方法。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春夏秋冬,四时更替,我们伟大的祖国四季如春,景色美不胜收。上一课我们领略了《春》的绿满天下、花开遍地的美景,现在让我们再来观赏一下老舍老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的美景吧!”

二、故事导入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到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特别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丹麦有位著名儿童文学家安徒生,今天,老师讲个有关他的故事。有一次,他被邀请去参加舞会,一位小姐对他仰慕已久,于是大献殷勤,问他:“你觉得我这件衣服怎么样?你喜欢吗?”安徒生冷冷地说:“谈不上喜欢。”小姐又问:“那你觉得我穿什么样的衣服好呢?”你们猜猜安徒生怎样回答的?(语惊四座)他说:“皇帝的新装。”今天,我们就一齐来欣赏《皇帝的新装》。在一片欢笑声中,学生们被引入进新的教学情境。

三、情境导入

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我首先让学生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音乐声响起,在激昂的乐曲声中,我介绍道: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自此至57岁逝世,其间二十余年全是聋疾为祟的时候,然而他的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段时期产生。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创作,终于谱写出了伟大的《第九交响曲》。所以,贝多芬的伟大,绝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还在于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争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么样的形象。

四、抓住文题,激趣导入

课文的标题,往往与内容有着紧密联系,它有时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有时是文章内容的浓缩。在导入环节中,也可依据情况,从标题中寻找新颖生动的方式。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我直接在黑板上写下“走两步”,学生立即嚷道:“老师,错了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则反问一句“走一步,再走一步,难道不是走两步吗?我们的作者好像连‘1+1=2’都不知道,还把题目写得这么复杂。是不是啊?”“不是!”学生肯定地回答道。“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走一步,再走一步’做标题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学习课文。”此问的提出,旨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即理解作者在悬崖石架上遇到困难时,父亲不抱他下来而让他一小步一小步地自己走下来,以此来告诉作者也告诉读者“遇到困难,要学会自己去解决,要学会把困难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地去克服,这样即使有巨大困难,也会容易战胜”这样一个人生哲理。导入之后,自然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来,使原本较为深奥的哲理变得通俗易懂了。

五、巧设圈套导入

无论是道理还是知识的学习,如果能让人亲身体验,定会长久不忘。这种注重学生体验的思路,也是新时期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闪光点。因此,如能在导入环节中运用新奇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一番知识的内涵,势必会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更快乐。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前,我先做了个调查:“孔子教导我们‘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就是说在学习中要实事求是。下面请本着实事求是态度,没预习课文的请高抬贵手。”几个同学怯生生地举起了手。我叫起了其中一位:“很好!请根据文章标题猜猜本文的内容。“他果然中了我的圈套说写了作者到山中拜访了一位隐居的好友,并和他作了愉快的交谈……我郑重其事地总结道:“说得很好,想象丰富奇特,语言流畅生动。可是大家说本文作者所拜访的朋友是人吗?”“不是,是自然界的景物!”这样一来,那些没预习的同学都恍然大悟,明白了今天所学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设置悬念导入

初中学生的心理还不够稳定,他们学习的热情往往会更多地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因此,在教学中也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导入环节中适当地制造悬念,适度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思考,又会涉及到课文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文章。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1937年11月17日,在日本一个偏僻的乡村诊所里,来了两个不速之客――两位中国记者。他们递给一位苍老的医生一份报纸,报纸头版头条刊登了“鲁迅先生逝世”的内容。老人抬眼看时,两眼发直,拼命摇头、不敢相信而后潸然泪下。你们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吗?他为何有这种反应?这样一来,学生的热情一下子高涨了,急不可待要进入课文的学习。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篇9

关键词:分层走班制;“三然态”;非预期结果

中图分类号:G0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l-0072-03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随之,分层走班制模式顺应教育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又被重新提上日程。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分层走班制遵循政策研究的循环过程,具体表现为:从应然状态出发,历经实然状态危机,寻求必然状态的平衡点,之后,再次回归至新的应然状态。换言之,假定分层走班制的实施能达到理想目标,而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影响催生了一系列非预期结果,那么,针对事实探究应对策略,挖掘理想和现实的衔接点,即筛选最佳出路,然后将它视为分层走班制的新目标。

一、分层走班制的应然状态――诠释预期的理想效果

当代美国杰出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遗传与智力,有95%的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归根结底,不过是一种“学习速度的差异”。“分层走班制”是两个概念的整合且可从两个维度阐释,即“分层”主要从教学角度分析,具体指递进教学。根据某一学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差异性,为实现“教适应于学”,设置不同水平的“阶梯”;“走班制”则主要是聚焦管理角度,即打破原行政班的管理界限,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班,学生根据水平差异自选,开展流动制授课。分层走班制的“应然态”初始点是强调尊重差异,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性,这是理想化分层的前提;中间的衔接点是正视其问题的凸显,这是实然状态的现实存在性;平衡点则是寻求“分与走”渐趋合理的实现路径。这里并非提倡人与人之间的不均衡发展,而是不刻意追求平均,这本身也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矛盾的各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使“三然态”的发展表现为一种总趋势同时外放的多种可能性。

二、分层走班制的实然状态一正视渐现的发展效果

要想将分层走班制的“实然态”定位为本研究的立足点,首先,要弄清其各方面的现状,主要呈现出那些棘手问题;其次。要探讨造成此种现状的主因,诸多因素是如何制约和影响现状的,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对症下药;再次要将对策在走班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在日趋成熟的实施机制中依然应保持“防患于未然”的姿态,以期无限地接近理想化的“应然态”。然而最先闯入人们视线、让人们产生切身体会的是所遇到的问题,因此,本研究选择从矛盾最突兀的问题人手,对分层走班制的发展进行梳理。

1 摸索行走――初始期

分层走班制试行初期主要以借鉴为主,探索性尝试为辅。由于国内并无普遍认可的模板可作参考,舶来品的属性也决定了其水土不服的可能性,因此主要以“试”为主。

美国教育实验家沃什伯恩说:“把能力非常不同的儿童铸在同一个模子里的强制教学,不仅没有效果,而且是有害的,甚至是残酷的。”在我国,这种“残酷”的“强制”教学形式引发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一新课程改革。部分试点学校在分析了国外相关状况后,开始了分层走班制的初期探索。最初是进行学科级小范围的分层走班教学,主要针对学生分化较为严重的数学和英语学科,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教学班,主要采用班外分层,分层固定和班际走班的方式。据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差异性,设置各层教学目标。A层主要以拓展为主,即在完成相关教学内容后对知识层面的掌握进行灵活和创新性提高;B层主要是发展为主,即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综合性思考和运用;C层主要是夯实基础,即使其能接受并领悟现阶段的教学知识。针对确定的分层对象,“走”主要是以固定的行政班和分层的教学班相结合的组织方式进行流动。

2 问题凸显――激发期

面对如此“分”,表面上看似合理却潜伏着不稳定因子,试行一段时间后,问题凸显了:学生产生心理困扰,认为分层=分级;同样,如此“走”也催生了教师的疑问,学生哪去了;学校的尴尬,硬件不够“硬”,软件资源缺;社会的质疑,真的会有效果吗?

(1)学生的心理困扰:我的位置在哪里?

分层走班制无法做到既给学生分层又不伤害学生自尊,尤其是对C层的学生。有调查表明,在218名C层学生中,有30.28%的同学认为,只要自己学习努力分在哪个层无所谓,但是仍有45.88%的学生认为,老师对自己是有歧视看法的,他们认为C层就是被抛弃的,从而滋生“破罐破摔”的心理,标签效应严重地打击了学生追求进步的积极性。至于A层学生也存在困惑,在对116位A层学生的调查中,有32位学生无法适应如此的“高压竞争”,失去了优越感,失去了昔日的光环,让许多学生显得无所适从。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许庆豫先生指出,“分流致使处于上层的学生受到较多的表扬,因此有较好的自我感觉,低层的学生受到过多的批评,自信心和整体的自我感觉都比较差”。分层是造成学生心理伤害的一把双刃剑,如何在分层中将低层学生的心理伤害降至最低。如何指导学生正确找准位置及适应竞争,仍然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持久性课题。

(2)教师心中的疑惑:老师也分层?学生你“抓”到了吗?

在师资分配方面,许多教师心中充满疑惑,分配在c层的大多是年青教师,他们觉得学校不够重视培养新教师,本来锐气昂扬、身怀抱负的年青人甚至对上课产生轻微抵触和不满。在谈及所带班级时,部分教师发出“技不如人,只有从命”的无奈感叹;而带A层的教师潜意识里也存在优越感,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高。如果说对此的疑惑是教师的主观臆想,那么对学生“抓不住”却是客观事实。走班制类似“集市”般流动,许多学生不在班主任的教学班中上课,原来的行政班名存实亡,走班一学期班主任对学生还未能对号入座。学生“匆匆来,匆匆去”,授课教师也无法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别说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的动态,教师们谈笑间经常互问“抓”到学生了吗?

(3)学校的尴尬:硬件不够硬,软件缺乏

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个学科都有选修组合。例如:化学有5个选修模块,任选其一则有5种选择;若任选其二,则有C25=10种可能;物理同样是5个选修模块,生物是3个选修模块。若理科生至少选择4个选修模块,应是C413=715种可做,这根本就不现实。面对如此庞大的基数,由于教室和师资力量有限,可能会造成走班的学生没有教室,也没有对口教师,这样的结果是使部分资源闲置,部分资源紧俏,导致一些资源的浪费。还有大部分中学校长直言不讳:“走

班制适合小班教学,在目前高中教学班大都五六十人的情况下,根本没办法走班。因为走班和选修的结果必然造成更多的学生选择一些优秀教师和某些教学模块的内容,而目前的教室学生数已经达到最大量,无法容纳更多的走班学生。”

(4)社会的质疑:如此折腾真的会有效果吗?

面对质,疑人们认为,最直观的效果展示就是高考。分层走班制的实施与高考原本并不构成矛盾,但在实践过程中高考却成为制约走班制有效执行的瓶颈,实施走班制不可避免地会以高考为风向标。教育部课程研究中心的考察报告中提到,从教育行政官员。中学校长到教师言必称高考,高考就如同悬在人们头顶的一柄达摩克利斯剑,人们只能匍匐在寒气森森的剑光下俯首称臣。在所调查的300多名教师中,有66.7%的教师认为,走班选修课的开设主要受高考升学率的影响。分层走班制的贯彻实施是秉承“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但这种教育基本理念在利益的博弈下已演变为“更好的基于高考需要的教育”。

3 交锋变通――对峙期

面对上述激发期呈现出如此之多的实践困惑,学者们对分层走班理论上的可行性探讨再起争议。有质疑者日:分层走班制与班级授课制是否真需要一较高下,倘若做到兼容并扬长避短岂非皆大欢喜。又问,若分层走班制可以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但由于不同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差异性,如何正确分辨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在各阶段应选择什么,又能够选择什么?再者问,是否所有学科都适合分层,是否所有学校都有条件走班?进一步问,学校针对学生各个阶段的课程如何进行衔接?更进一步问,分层走班制到底能走到哪里,学生会不会成为试验的“牺牲品”,凭何相信它能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与其半途夭折,索性驻步不前是否算上策?诸如此类,可质疑的实在太多。

当然也有学者云,新的不一定好,但新的让人们多一份遐想,多一份追求。分层走班制至少带人们领略了山那边的景色,至于是否风景那边更美,尚有几家之言,但总的来说,还是卓见成效的。学校教育不是说学生走出了校门,就跟学校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学校应该自问有没有交给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会学习的能力及调适心态的能力,每个学生是否都有“一技之长”,都能积极面对挫折,都有阳光的心态,等等,如果是这样,笔者认为是成功的,此举毕竟绽放了一部分学生的特长闪光点,五彩斑斓的学生总不会比色调单一的学生逊色。分层走班制不管能走到哪里,能走多远就坚持走多远,问题需要一个一个解决,首先要搞清楚高中如何实施,再选择解决初中、小学及其他阶段的走班问题未尝不是一种可行性策略,同样要清楚的是“单打独斗力量太单薄,群策群力方为上策”。

三、分层走班制的必然状态――客观审视契合路径

分层走班制在“试水”的过程中凸显一系列问题,同时在问题解决方面也有一定的经验沉淀,当然几家经验并非等于万能公式,我国中东西部的经济差距、教育差异和社会环境等复杂状况也决定着实施过程中新问题衍生的可能性。

1 授学生之业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育的研究逐渐从“工具论”转向“本体论”。人们更多地从人的发展、人的价值、人的主体地位的角度来考察分层走班制,认为它是新课改过程中的小小尝试。对于“分”的经验,大多数学校采用流水线式分层,诸如备课深浅,授课合分,设疑难易,作业设置主次,辅导同异,等等。“走”则主要是管理权的放手,逐步由自上而下的权威式管理为主导演变成自下而上的民主式协作为主导。不少学校探索开拓出特色道路,以上海市最初试验的几所学校为例,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分”的模式历经“层次固定一双向对流一二次分层”的发展,“走”的管理由教师“教管合一”到学生分组协管再发展成为班主任、任课教师、班干部“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晋元高中则实行大小班教学形式,即学生由不同班级加年级组合,讲座式短线课程实行大班制,研究型课程实行小班制;同时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走班制为轴心的“套餐式课程一走班制学习一学分制管理”等等;学校课程改革体系,通过学生“走班”学习推进“套餐式”课程和“学分制”评价的实施等。

2 解教师之感

教师是教育的主力军,军心的稳固关系到教育目标的达成和预期效果的实现。地方政府或部门在充分认知中央政策的前提下,制订了一系列的相应方案来解答教师们在实施走班制过程中的疑问。学校在制订具体执行方案时有理有据并极具针对性和校本性,并非针对个别教师本身进行层级分化,而是进行“车轮战”,即每位教师都会教到知识基础略显薄弱的班级。学校对各层任课教师的合理配备、加之明确的教学目标、完善的学科和班级评价体系等也会消除教师心里之感。当然,教师自身也需要摆正心态,无论身处哪个班级都要尽其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并提高教学质量。比如,有的学校强化综合管理,构建班主任、任课教师、班干部“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强化三者的信息沟通,严防出现管理的“真空地带”。“班级管理全员负责”的新观念不仅有利于年青教师的发展,而且对学生的发展也起到很大作用。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必须要求师师间、师生间、生生间做到经常就班级情况进行沟通交流,以形成一种教育合力,会让学生养成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精神。

3 援学校之资

“可以把环境因素想象成为一种约束通道,政策执行必须经过这个通道。不同的文化、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可能对不同的政策起着支配作用”。资源投入严重制约着分层走班制的正常实施,资源投入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主要指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而无形资源主要指公众的政治心理倾向和政治行为习惯等。有形资源的压力可以依靠政府投入和集社会各界的力量暂时进行缓解。无形资源,诸如社会舆论和学校教学理念的惯性维持,对未知事物的忐忑,可导致他们不愿接受新生事物,因此,宣传必须先行,学校的主管部门更要首先摒除旧观点接受新理念,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改变人们对分层走班制的偏见和误解。总之,这些资源的投入对地方政府和学校实施走班制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通过投人无形资源能为走班制实施营造良好的执行环境。

走一步再走一步课件篇10

一、把脉学情,做到多观察、勤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因此,一堂好课始于把脉学情。把脉学情是从横向和纵向更广泛深入地了解学情。

片段一:三年级《30米加速跑》第一课时,教师朝学生大声呼喊:“前脚掌着地,注意前脚掌着地!”可孩子们像没听见一样,只沉浸在快乐的奔跑之中,教师扯破了嗓子,效果却不明显。

课例中教师苍白的呼喊换来的是学生无力的回应,教师课堂上没有妙招的根源在于教师不知道孩子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在于对学情把握得不准、不精。真正把脉学情,要做到多观察、勤思考,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观察学生的技术动作,观察学生学习状态,这样才能发现问题,找到教学难点和切入点;勤于思考,思考如何利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促进他们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

把脉学情除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年级和这一学习水平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外,还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1.兴趣爱好。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能与教材创造性的融合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敲门砖”。小学生爱听故事,易被故事情节吸引,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将技术动作教学寓于情境教学之中;小学生爱游戏,教师可以对运动技术进行游戏化改编,引导学生乐中学、学中乐,创设快乐体育课堂。

2.能力水平。根据学生运动技能水平,教师充分挖掘学生已有体育知识和技能,依循教学规律,引导学生进行旧知到新知自然地衔接与转化,避免生硬地灌输,促进学生新知识和技能的接受与消化,提高学习效率,创设高效体育课堂。

3.身体素质。发展学生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五项身体素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清楚学生身体素质情况,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目标,有计划,科学持续地进行学生体质升级干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创设实效体育课堂。

如此把脉学情,我们的体育教学将更科学,更合理。

二、研究教材,做到敏于学,笃于行

要提高教学质量,就不能走马观花式的浏览教材,一些教师拿到教材浏览一遍,感觉技术动作简单,随手将教材搁置一旁,凭自己的感觉和理解进行教学设计,殊不知漏洞百出,毫不严谨,如不及时纠正就会误导学生。例如本课加速跑教学就容易忽略“前脚掌蹬地”这一教学难点;再如站立式起跑中的口令教学,“各就位”容易被粗心老师呼成“各就各位”等。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所知道的东西,就应当比他在课堂上要讲的东西多十倍、多二十倍,以便能够应付自如地掌握教材,到了课堂上,能从大量的事实中挑选出最重要的来讲。”想一想,如果体育教师对所要教授的技术动作掌握都不熟练和细致,那么正确引导学生科学学习的可能性就不大。

片段二:课余时间,教师独自到教学楼后面的空地上反复练习“前脚掌跑”,边跑边思考突破“前脚掌着地”教学难点的方法,跑累了就“前脚掌走”,走着走着突然来了灵感――可以先引导学生“前脚掌走”逐步过渡到“前脚掌跑”,可问题又来了,三年级的孩子控制走和跑的步频和步幅能力不够,练习时仅靠教师的语言提示效果肯定不好,有了前车之鉴,就要另辟蹊径。这时地面上一块块方形地砖给人启发,可以利用方格调控学生练习时的步幅和步频,方格可在操场上用白石灰画出,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一切豁然开朗。

研究教材仅仅停留在书本教材上是不行的,“纸上得来终觉浅”最终会导致课堂教学的浅显、空泛、无内涵。一堂好课,必定是“绝知此事要躬行”,即教师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亲身反复地实践技术动作并不断思考,最终找出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法。就像课例中的“前脚掌走过渡到前脚掌跑”和“小方格控制步幅与步频”两种解决重难点的办法,就是通过教师大量、反复地亲身实践和思考得来的。

三、教学设计,做到简约而不简单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简约而不简单,简约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偷懒,恰恰相反,它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狠下功夫,用简洁而切中要害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运动技能自然生成。教学设计真正做到简约并不简单,因为要简约掉的是那些花哨的,低效的,与主教材关联性不强的教学内容和环节,取而代之的是实用的,高效的,紧扣教材的教学设计,前者容易堆砌,后者需花费心血,巧妙构思。

片段三:难点突破部分运用“闯少林方格阵”的教学策略。

[环节一]引导学生一步一格前脚掌走过方格阵。(前脚掌走的方法过方格阵,为前脚掌跑学习打下基础)

[环节二]师:同学们都能前脚掌走过方格阵了,但走的方法速度慢,不过瘾,你们能不能勇敢一点,用前脚掌跑,一步一格闯过方格阵呢?

生:能!

(该环节由前脚掌走过渡到前脚掌跑,在快乐的闯方格阵练习中,学生前脚掌着地的本体感觉初步形成)。

[环节三]师:同学们一步一格前脚掌跑的闯阵法都掌握了,那能不能再勇敢些,先一步两格、再一步三格地前脚掌跑敢不敢尝试?

生:敢!

师:好!分组练习,看一看我们班谁的轻功学得最好,开始练习。

(一步一格到一步三格,格数的增加只是表象,换来的实质是教学难点被突破,是学生步幅的增大,重心的提高和前脚掌着地快速跑技术动作的自然生成)。

简约体育的教学设计第一要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和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课例中的“前脚掌走过渡到前脚掌跑”的教学方法就是遵循这一规律;第二要坚持切中要害原则,反对眉毛胡子一把抓的课堂教学,切中要害就是抓住教学重难点,突破难点之妙招也是一堂好课的亮点所在,课例中的“小方格控制步幅与步频”的教学方法就是切中了要害,有效地突破本课教学难点,也是课堂教学的亮点。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过:“正确地进行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而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任务。要点钻研,要点机智,要点忍耐,要点自制。”也许被忽略的“前脚掌”只是日常体育教学中的小现象,但它也反映出一些问题,面对教学难点我们真的需要更加机智,钻研和坚持。一堂好课,是有主线与核心的,即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既要有形有神,又要简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