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3-23 19:07:30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篇1

文中,作者通过叙述亲身攀崖的经历,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却步,而要冷静分析困难,化解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这样就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得以解决。

特别是父亲的那种对小孩的教育方式:当眼看小孩面对困难和危险的时候,作为一个父亲,他没用最直接的方式去帮助小孩脱离危险,而是用了一种对小孩成长有帮助的方法——鼓励。当小孩遇到困难时,父亲鼓励小孩自己去独立克服困难。也正是因为这样,事后亨特自己也学到了不少;反之,如果当时亨特的父亲只是爬上悬崖把亨特抱了下来,那亨特也不会从中悟到什么,反而更加强了对父亲的依耐性。也是从这一点,我很钦佩这为伟大的父亲。要是把这种事情放到现在的父母身上,可能大多数的家长只会选择一种方式,那就是自己亲自上去抱。这就是父母和父母之间的不同。我认为这个道理还适用于更多方面。

比如,我们学习,总是要从小学学起,然后再一级级往上升,课程跟着由简单变难,直至大学,甚至更高等的学府。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天才,可以只读大学的课程,而不学一些比较基础的课程。学习就像是马拉松,是急不来的。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篇2

一、整体比较,初步感受亲情

教学当代作家莫怀戚的《散步》一课时,因是借班上课,我考虑课前学生预习,从提问整体感知导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亲情。

【案例1】

师:课前同学们进行了充分的预习,我们来看看能不能顺利通过。作者为我们写了一件什么事?(课前所发导学案上问题后有一括号,提示学生注意说清楚要素。一般同学都能注意,也有人还没有很好地注意。)

生1:作者写了我们一家人散步的事。

师: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她有没有交代清楚要素。

生2:本文写了一家三代在田野上散步的事。

……

评述: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者一开始就抓住起始段落,帮助学生站在文本之外,通过调换词序,再将两个“我的”去除,比较朗读,感受出这平常小事“散步”中的作者对一家人的亲情。学生很容易把握,也就有了阅读兴趣。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阅读情绪,培养他们先说后问再议,积极参与学习。只有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到语言背后的情感,才会与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心灵的共鸣。

所以第二步,我要求学生走进文本,跳读语句,体会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

二、跳读品析,体会浓浓亲情

【案例2】

师:其实,文章不仅仅是开头让我们感受到一家人的亲情。我们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一家人的浓浓亲情呢?让我们到文章中细细地找,把你认为能够体现亲情的语句找出来,边读边做上批注,一会儿和大家交流你的朗读体会。

(学生自主阅读批注,老师巡视,后组织师生互动交流。)

A:母子情。

学生1:“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信服”说明母亲对儿子的理解和信任,也体现出他们之间和谐的关系。

师:你体会到的是什么情感?

学生1:亲情。(师评:亲情似乎太大了些。)(有生小声纠正:是骨肉情。)

师:你读出了母亲对儿子的信任。

……

评述: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们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突出语感,质疑和应用能力培养的阅读课教学模式。这部分,我关注生成,注重从学生的朗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结合语言品析,将一家人的亲情分别归类在母子情、祖孙情和夫妻情,通过轻重、抑扬、缓急的处理,引导学生读出了母子间的信任和理解,夫妻间的默契与和谐,“我”在解决祖孙间走小路还是走大路的“分歧”时的权衡和责任。

三、链接再读,感悟生命之美

对作品主题的理解,若仅停留在“尊老爱幼”层面,未免单薄了些。所以我设计了第三步,从站在文本之外初读感受亲情,到走进字里行间品读浓浓亲情,再站在与心灵对话的阅读高度,立在文本之上,要求学生再读课文,感悟生命之美。

【案例3】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从字里行间读到了母子情、祖孙情、夫妻情,还有一家人的浓浓亲情。透过这浓浓亲情,你还能读到什么?老师提供给大家一段材料,这样的内容在文中也有体现。大家想一想,散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件寻常小事,但在这寻常小事的背后,却又有着不寻常的地方。

同学们先独立思考1-2分钟,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请中心发言人把小组内四个人的智慧集中起来,用一段话表述:你还从中读到了什么。

小组1:我们读出了作者对生活有高度的责任感。

师:请你说说你是怎样读出这种责任感的。

小组1:第8节“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整个世界”,这里儿子代表着美好的未来,母亲代表过去。对过去要珍惜,对未来要珍爱,这就抒发了我和妻子对生命的高度责任感。

……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篇3

这篇文章写“我”和五个小伙伴去爬悬崖,结果“我”被困在悬崖上,后来杰利把爸爸叫来帮助“我”脱险的事。

当刚读时,我看到作者几人要去爬悬崖的时候,我感到又惊讶又恐慌,惊讶的是几个八九岁的孩子居然感去爬悬崖,恐慌的是担心他们出事。接下来,我几乎是提着心在读。

当读到作者被困在悬崖上时,我也在替作者担心,急着往下看,作者到底怎么样了。急切的心理让我快速地往下看,终于看到了结果。这位父亲真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他不溺爱自己的孩子,而是鼓励孩子帮助孩子,让孩子自己鼓起信心自己下来。看到这个结果,我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篇4

【关键词】阅读导读自读感悟分享吟诵吟唱拓展延伸

在学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开发编写了《古诗词群文阅读》校本课程(按照“主题阅读”整合单元,每个单元精选5-6首具有代表性的诗词。)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总结了“古诗词主题阅读”之六步教学策略。

1、单元导读----在概括与引领中走近

在每个单元的前面,根据本单元阅读内容,教材设置了精短的单元导读,课始让学生进行默读,了解本单元阅读主题、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内容,了解本单元诗词人、写作背景,明白诵读的目的、意义等,如五年级下卷第一单元的《爱国诗词》单元导读:“爱国是炎黄子孙的不解情结,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孟子‘达则兼济天下’的教诲不知影响了多少文人墨客,中国是诗的大国,无数诗人慷慨激昂,感咏悲歌,或表现爱国情操和民族气节等。这些诗思想高尚,情感纯真,艺术性强,文质兼美,成为古代文学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爱国”诗词名篇,领略诗人的爱国情怀!”

古诗词主题阅读中的“单元导读”,在概括与引领中,让学生快速走近古诗词,激起学生阅读期待,便于学生很快进入阅读状态。

2、自读感悟----在品味与发现中批注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诵读,把诗句读通顺、读流利,阅读概览;接着,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首或两首古诗,结合下面的注释或者赏析,认真品读、领悟,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简单批注自己的理解或感受。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善于等待,学会偷懒”:等待学生充分自学,以充满智慧的“懒”师培育出独立、自信、智慧的勤学生。该说的少说,不该说的别说。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让学生学会探究,让学生找到自信,体验探索的过程。教师“懒”了,学生勤了;教师“懒”了,课堂活了;教师“懒”了,效果好了。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老师所做的就是走下讲台:用“含钙”的目光注视,用含情的笑脸鼓励,用含爱的暖手抚摸,走进孩子,贴近孩子,关注他们发出的最有智慧火花的声音,充分地鼓励学生、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把“教室”真正变“学室”,真正成就学生。

初读概览,再读细品,批注感受与发现。古诗词主题阅读的课堂,是自主阅读的课堂,是品味、想象、探究的课堂。

3、精彩分享-----在聊诗与分享中走进

品读、批注基础上,让孩子们一同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或好词佳句,开展民主、互动、多元的聊诗对话或者诵读,将自己的所积、所感、所喜和他人分享。学生的感悟无论是深刻还是肤浅,教师都应充分尊重,让他们享受到阅读成功的喜悦。在这个步骤,教师要让自己“学会舍弃”,遵循“不求甚解”的古训。只对关键词语和句子稍做引导、点拨,帮助学生大致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即可。因为一节课中我们面对的是5~6篇的古诗群文,不可能做到字斟句酌,不可能步步扎实。况且,经典诗词是文化、v史、情感的凝聚,孩子们全部理解既不可能也没必要,随着岁月的流逝,阅历的增加,储备下的文化冰山就会慢慢融化,孩子们自然就会品味出其中的滋味。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激发他们阅读兴趣,积累积累再积累!在孩子们聊诗与分享的过程中,教师是倾听者,是学生读书汇报活动的穿针引线者,是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者。

快乐聊诗,分享精彩,分享阅读心得。古诗词主题阅读的课堂,是民主和谐的课堂,是智慧迸发的课堂,是体验阅读成功喜悦的课堂。

4、多形式读----在低吟与浅唱中感悟魅力

精彩分享后,大部分时间就是放手提示学生各种形式的诵读:点将读、想象读、加上动作读、提示读、师生共读、学生赛读、配乐读等。另外,我们都知道,古诗词是古代文化之瑰宝,它集格律美、意境美为一身,吟诵、吟唱是我国传统的读诗词方法。当代著名学者、辽南吟诵传承人张本义先生认为:“只有用吟诵的方法学习经典,才能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才能理解老祖宗写诗作文的初衷。”我们应将古人读书的方法继承下来,做一个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于是,老师们从网上下载有关古诗词的吟诵、吟唱,或者是请教专家,自己学会后再交给孩子们。孩子们在课堂中按照学习的“平长、仄短、韵字延”的吟诵方法,随着节奏配以肢体语言,摇头晃脑地吟诵、吟唱,兴趣特别浓厚!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书声琅琅,润物细无声”,古诗词主题阅读的课堂,是书声琅琅的课堂,低吟浅唱的课堂,舞之蹈之的课堂。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悟到古诗词的魅力。

5、为诗配画--------在诗情与画意中爱上经典

怎样让学生在一堂课中学习兴趣不减,学习气氛始终浓厚,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我们从学生对音乐、美术课非常感兴趣这一现象中得到启发,对古诗教学作了大胆的探索――结合古诗特点,融上面的低吟浅唱、绘画于一体,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课堂上学习古诗词,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自读感悟、想象联想、聊诗分享、以及教师对精彩句子点拨的基础上,学生已经感受到了诗的意境,接着教师就要指导学生对诗的形象进行绘画式的展现,以感受诗的形象美。一般来说,只要学生能用手中的笔,通过粗略线条简便快捷地将诗的意象勾画出来即可。相对读诗而言,它是理解诗意、感受意象的另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因为学生绘画时,必然会进一步理解诗意,进一步想象意境,要考虑如何用线条将诗的形象表现出来。他们会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从而使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古诗学习中注入绘画的元素,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兴趣、掌握诗意,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浓浓的诗情画意把课堂衬托得古韵十足,增色不少。古诗词主题阅读的课堂,是诗情画意的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课堂。学生的想象展翅飞翔,学习兴趣尽情释放!孩子们怎能不爱上阅读、爱上经典?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篇5

但是,却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现象:有的拓展只图热闹,在无需拓展处节外生枝,分散学生钻研文本的注意力;有的拓展牵强附会,生搬硬套一些与文本关联不大的材料,起不到帮助学生解读文本的作用;有的拓展与文本间缺乏必要的过渡,早早结束课文教学,然后运用绘画、音乐、图片等方式向课外迁移,生硬的勾连使拓展成了外在的附加任务,显得不够自然。这些不恰当的迁移造成了对文本的伤害,割裂了学生的思维链,影响了学生阅读方法的形成,甚至陷入买椟还珠、本末倒置的尴尬境地。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教材为本,找准切入点进行拓展,是有效拓展的第一步。教材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切入点,使阅读教学从课内有效地延伸到课外。

一、从时代背景的角度拓展

阅读是要知人论世的,任何文章都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都是作者对一定社会生活的理解。因此,围绕文本拓展和延伸相关的背景资料,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或辅导学生介入阅读情境,拉近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这些背景资料一般包括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创作动机等,通过背景资料的介绍以帮助学生获取与课文有关的知识背景,为更好地解读文本找到一面镜子。

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苏轼自称闲人,你怎样理解这个“闲”字?有学生说他身居闲职,无事可做;有学生说,苏轼是一个悠闲的人,寄情山水;有学生说,他有闲情逸致,有闲适的心情……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所偏颇,那是因为文章年代久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对作者的生平又缺乏一定的了解,所以很难体会作者的深层情感。这时可以给学生补充余秋雨的《坡突围》中的相关内容,当读到“长途押解,犹如一路示众,可惜当时几乎没有什么传播媒介,沿途百姓不认识这就是坡。贫瘠而愚昧的国土上,绳子捆扎着一个世界级的伟大诗人,一步步行进。坡在示众,整个民族在丢人……全部遭遇还不知道半点起因,坡只怕株连亲朋好友,在途经太湖和长江时都想投水自杀,由于看守严密而未成。当然也很可能成,那么,江湖淹没的将是一大截特别明丽的中华文明。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绳索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历史全都成了罪孽的化身……”学生无不为之动容。又让学生反复朗读苏轼同一时期的作品《卜算子》,使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凄风冷雨中诗人的寂寞、无助、彷徨、苦闷,以及带有自嘲及无奈意味的“闲人”心境。

二、从文本空白处拓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信息来呈现时,学生会学得更好。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创设情境,对与课文相关的但课文留了空白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引导学生想象、构思,把“空白”补充出来。这样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南宁十中冼红燕老师送教下乡时上了一节研讨课――《阿长与〈山海经〉》,课中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阿长把‘山海经’说成了‘三哼经’,可想而知她在买书的过程中是费了一番周折的,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再现阿长买《山海经》的经过。”她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想象、模拟表演的方式,想象阿长买书时的动作、语言、神态,创造性地进行语言的拓展。请学生进行表演时,阿长的手足无措、耐心询问、锲而不舍,老板的不耐烦、蔑视都被学生演绎得淋漓尽致,在这样的表演中,学生进一步体会了目不识丁的阿长为了给“我”买《山海经》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理解了她这种爱我疼我的可贵情怀。这种拓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三、从关键词语入手拓展

于漪老师曾经提出对文本的关键词要进行重锤敲打,这是有道理的。笔者认为,所谓的重锤敲打,不仅仅是指对关键词的理解,它还包括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关键词的创造性拓展。课文中有些词语看似平常,但用得恰当,是文章中心思想的关键所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深入剖析,重锤敲打关键词,领会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而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余映潮老师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设计了一个拓展环节:表达感受。

1.教师指出,我认为这一课实际上是写了两个词:经历,经验。

2.让学生再次朗读课文中最后一段,体味一下作者所说的“经验”是什么。

3.明确:经验是做事要着眼于那最初的小小的一步,走了这一步后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4.这也是我们学习了这一课之后的感受与感悟。

下面我们都来试着说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一句话中要用上“走一步,再走一步”。如老师的例子:我坚持读书且多年如一日地做读书笔记。有同事问我,你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我说:每天做一点吧,走一步,再走一步。人,在很累的时候,要像运动员一样,挥一挥紧握的拳,鼓励自己。

这样的拓展已经不仅仅是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了,它实际上是立足文本对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语言学用训练,从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上看,这种拓展是富于实效性的,而非为拓展而拓展。

四、从文章重点段落入手拓展

阅读教学的重点段落阅读也叫精段阅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教材处理方式之一,离开了精段阅读,对文本的解读可能会流于肤浅。而对重点段落进行拓展阅读指的是在精读文本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整理能力、欣赏能力、仿写能力等,实现阅读和语言运用的有效链接。

在讲授《背影》时,笔者在引导学生阅读父亲过铁道买橘子部分设计了一个环节:买橘子是多么普通多么平常的举动,可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却散发出极大的感染力,让简单朴素的父爱之情流淌于你我心间。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和事,简单的言语平凡的举动却足以让人感念至今。请回忆并把这些感人的片段与你的同桌分享,与班上的同学分享。

学生的述说很感人。比如:

1.记得那年夏天,我玩耍时掉进了小河里。当我落汤鸡似地回到家里时,奶奶惊慌失措地杀了一只鸡,煮好了,一手紧紧地牵着我,一手提着鸡赶往河边,还嘱咐我不要乱说话。来到河边,只见她把鸡摆在地上,拉着我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接着问我是从哪里掉下去的。我随手一指,她就很虔诚地跪在那儿,弯下腰,伸手往河里探,摸了半天,摸上来一块石头,马上放入我的口袋,很紧张地说:“我把他的魂带回去了。”于是拉着我的手一路小跑回家了。回到家了,搓了搓手,心里很轻松似的。我当时觉得很可笑,老人迷信就是那样,害得我被别人笑话。可是我现在想起来,心里暖暖的。

2.记得有一回,我得了不知名的皮肤病,很痒,用手挠得出血了还是很痒。妈妈多方求医,终于求到了一个偏方。那天我看见她在厨房用锅炒给我买的药,只见她微微佝偻着腰,凌乱的头发草草地扎着,紧闭着嘴唇,左手固定住锅,右手不停地翻炒,还时不时地凑近去闻一闻,又眉头紧皱地继续炒。当她帮我敷药时,我发现她的眼睛通红,嘴唇发白,就问她怎么啦。她淡淡一笑说:“没什么,这药方是有点毒性的,本来应该戴口罩的,可是戴了又怕闻不到气味,不好掌握火候啊。”当时我的泪就下来了。

这样的精段拓展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实现了欣赏能力、仿写能力、运用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由课内走到课外,关注生活,感受生活,学会表达运用,这样的拓展已不仅仅停留在语言学习的层面上了,它还自然融入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和感染。反过来看,学生从生活中提炼这样的感人事件,说明他们对文段的理解,特别是对平凡中的感动之举,在情感上已经跟作者产生了共鸣,这对于文本的解读来说是很重要的。

五、从文中的插图入手进行拓展

欧阳芬主编的《有效教学基本功》一书中提到:“科学实验证明,图示具有强烈的刺激思维的作用;视觉的过程也是一种形成概念的过程。因此必须把教材的插图上升到视觉教材的高度来认识。”可见,课文的插图作为教科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对课文的人物、情节、景物起到补充和渲染的作用,利用文中的插图进行拓展,可以较快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图文之间的联系,以图解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讲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笔者引导学生仔细欣赏课文的插图――《红烛颂》,让学生初步感知闻一多执着刚毅、无所畏惧的形象,接着适时补充了《一多画像》这首诗:一诗一文一烟斗,一个脊梁一声吼,一画一印一全集,一代英豪一红烛。通过这首诗来帮助学生进一步解读文中的插图,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完善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鲁迅的《风筝》中的插图是弟弟看着天上的风筝欢呼雀跃,而哥哥则怀抱书本厌恶地走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拓展活动:1.请根据哥俩的动作、神态来设计两人之间的一段对话。2.你和家人之间有过这样的矛盾和误会吗?你是怎么看待的?

透过对课文插图的拓展延伸,弥补了语言表达的空白,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丰富了文本的内涵,是开发课程资源的重要渠道。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篇6

关键词:语文阅读 感悟 辩论 思考

对寓意深刻而文辞恬淡的文章,学生对内容阅读领悟的多少主要表现在其理解和感悟的深度方面。《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感悟。”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教莫怀戚《散步》一课时通过“读中悟情”、“说中悟理”、“思中悟美”的方法来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莫怀戚的《散步》一文讲述了在初春之时,一家四口:“我”、妻子、母亲和儿子在南方的田野上散步的情形。文章通过描写浓浓的父子之情、真诚理解和绝对信任的母子之情等,对朴素而真挚的亲情之爱和尊老爱幼的传统伦理道德之美进行了深情的讴歌和颂扬。基于此,我认为教学的难点在于理解、感悟蕴含在家庭生活琐事中的浓浓亲情,“我”和妻子所负的家庭责任与使命,以及古朴的伦理道德之美。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悟这些在平凡的生活小事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我在教学时作了如下尝试。

一、初读课文。读中悟情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对于理解、感悟文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读中悟情”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以不同方式反复地朗读课文,在阅读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有所领悟和收获,达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读中悟情”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学一开始,我满怀深情地对学生说:“5・12地震”发生后,有一位记者问一位失去父母亲的孩子:“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这个孩子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和父母亲一起吃顿饭。”这个对我们大家来说都感到很平常的事情却成了灾区孩子最大的心愿。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时时处处都沐浴着浓浓的亲情和关爱,只是我们没有用心去体验和感悟。藉此,我对学生说:《散步》这篇文章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大家一起来用心品读这篇文章。

在读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围绕三个问题,融入自己的情感细读课文,实现读中人情的目的。一是文中写到的四个人性情怎么样?二是他们的所作所为有哪些让你感动?三是文中哪些句子让你心动,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学生围绕着这几个问题反复地读完课文后,从整体上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地感受到在散步的过程中一家四口人的浓厚亲情,为学生进一步读中悟情创造了情感的基础。

接着让学生品读课文,在读中悟情。首先,我深情地朗读了文中描写浓浓亲情的句子:“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我的母亲老了,她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读完后,我对学生说:带着你们心中涌动的情感仔细朗读这些句子,慢慢地品味字词中所透露出的情感。如此,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浓浓的亲情,让他们的情感在阅读中受到熏陶。

二、讲述内容,说中悟理

读了课文以后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有什么收获,或是悟到了什么?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要让学生把自己在读中所感悟到的内容说出来。教师也可以有目的、有重点地组织教学,因势利导地让学生自主体验文章所蕴涵的伦理道德以及“我”背负着整个世界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为让学生在充分表达的过程中明白课文内容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认为在散步中谁做得最好?在这个家庭中谁的责任最大?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有一部分学生认为,母亲做得最好。因为母亲本来不想出去散步,她身体不好,好不容易才熬过了一个严冬,走远一点就觉得累。可是她见自己亲爱的儿子让她去,为了不扫儿子的兴,就去了。在散步的过程中,当她看到她的儿子为走大路和小路发愁时,为了满足她小孙子的心愿,不让自己的儿子为难,不顾自己身体有病,决然依从孙子,顺从儿子,选择走小路。这些体现了一个老人是多么疼爱她的孙子和儿子,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她是一位慈母,为了这个家庭和睦,为了浓浓的亲情,她什么都愿意付出。

有一部分学生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小孙子和妻子做得最好。现在的很多家庭中妻子和孩子是最重要的,家庭中的所有事情都得围着孩子转,孩子高兴了,媳妇就会满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就能和美。但是,在这一家人散步的过程中,当孩子的意见和母亲的意见发生冲突、儿子作出了走大路的决定时,孩子没有反对,也没有哭闹,妻子也支持丈夫。这说明了孩子和妻子为了家庭的和睦,为了年迈的老母亲,他们放弃了美景的吸引,决定顺从老人的心愿。妻子在孩子走不过去的地方,背起了儿子,无怨无悔,又说明了妻子作为人妻是多么的贤惠,作为儿媳有多么的孝顺。

一部分学生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们认为儿子做得最好。建议母亲出去多走走对身体有好处;对儿子说的“前面是母亲和儿子,后面也是母亲和儿子”能够善意和宽容;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分歧的时候,他考虑再三,决定依从母亲,到最后当母亲走不过去的时候,背起母亲很慢、很稳、很仔细地走过母亲走不过的地方。上述种种都这充分说明儿子身上具有敬老爱幼的美德,也体现出儿子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从他背着母亲散步求两全,也可看出他是个令人信服的父亲。

我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总结:文章写祖孙三代在散步中有分歧,但没有争执,有的只是小的尊重老的意愿,老的体察小辈的心情。他们互相尊重、理解、支持,汇成了一幅春意浓浓、亲情熔融的踏青图,奏出了一曲尊老爱幼的美好的乐章。尊老爱幼是家庭幸福的重要保证,而家庭的和谐是人类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三、辩论所思,思中悟美

这篇文章全文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刻意描述的语段,但字里行间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景物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但也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读后难以忘怀文中浓浓的人情美。文章开篇写“我们”一家人去散步,母亲本不愿意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了觉得很累”。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多走走。于是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一个“慈母”,一个“孝子”,一个真诚的理解,一个绝对的信任,家庭出现了融洽、祥和的气氛,体现了中国古朴的伦理道德之美。

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分歧如何解决呢?当然取决于“我”了。“我”决定委屈儿子,原因是“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而“我”的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决定顺从母亲,儿子、妻子没有反对。这个选择应该说人情人理,更体现了这家人尊老爱幼的美德。

当“我”作出“走大路”的决定后,母亲却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如果“我”的决定易于理解的话,那么母亲的改变则充分地体现了三代人的和美、谦让与体贴。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融进了这深深的爱之中。在母亲和孙子走不过去的地方,“我”和妻子背起母亲和儿子,这一“背”,实际上背起了生活重担,含蓄地影射了人到中年的“我和妻子”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重大使命,因此他们走得很慢、很稳、很仔细。他们的行动体现了浓浓的中华民族比黄金还要珍贵的亲情之美。

总之,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线,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初读、细读、研读、品读,在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对课文内容进行叙述、辩论、思考和重新的建构,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随着阅读活动的展开而推进,随着学生的认知和体验而建构生成对课文内容创新性的理解。我们要摒弃传统阅读教学中那种分析型的、封闭的阅读教学,努力追求一种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的文本超越活动: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把平面的文字内容通过学生的再创造,进而塑造成有作者思想沟通、学生感悟理解、文本对话等多种元素在内的具有立体感的课堂解读。

参考文献:

[1]韩雪屏等.语文课程教学资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08.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篇7

——读《走走停停》有感

在我们即将踏上的青春道路上,我们也许会迷惘,也会释然,于是这就会构成我们青春路上走走停停的快乐时光。

——题记

也许是因为最近自己迷失在青春的十字路口,也许是因为最近自己对青春的理解变得模糊,于是翻开了架上那本尘封了多月的《走走停停》。

开篇的那首小诗很有青春的气息,也许这就是当初我买这本书的理由吧!开头以失眠为引入,勾出了主人公史青橙的个人喜好及最近的事,然后逐步引出了她的身世及身边的一群活泼可爱的朋友。每一句话都俏皮有趣,洋溢着强烈的青春气息。读完后让人仍有再读一遍的欲望。让读者仿佛像是亲临了一场拂面的青春风。于是,我的心也被勾住了,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晌午。

《走走停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史青橙的生活和情感,在作者张牧笛的勾勒下,一个青春活泼的人物便呈现在我的眼前。书中流动的纯真的梦想,青涩的情感,简约的快乐,真挚的友谊让人仿佛看到了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在阳光下慢慢地开放,就像我们的青春。读完后让每一个人都想把握住走走停停的青春,珍惜好停停走走的快乐。

每一个人都会拥有青春,但每一个人的青春又都是不一样的,无论你在青春路上的一颦还是一笑,都会载入你的青春史册,每个青春的脚步都要走好,这样我们才会在走走停停的青春里,拥有停停走走的快乐。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篇8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一家三代在田野里散步。

生:看到一个中年男人背起一个老人,一个中年妇女背起了一个小孩。

生:看到当时的景色很美,有金黄的菜花、碧绿的菜畦。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到画面上的男人很孝顺,他能够背起他的母亲,可见他爱他的母亲。

师:爱,体现在“背”这个动作上。

生:我感到这一家人特别的和睦,特别温馨。

生:我想起了一个场景,好像是1994年,那时我还非常小。我们温州发了一次洪水。我、奶奶、父亲和母亲被洪水困住了,后来我的父亲背起了奶奶,母亲背起了我,情景虽然没有像课文里描写的那么美,因为我们是在逃生,情况比较紧急。但仍然很让人感动。

师:范温特同学能够触景生情,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非常好,连老师也被你深深地感动了。

生: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

师:亲情是人间至情,是人类诞生以来长写不衰的话题,莫怀戚的《散步》就是一首亲情的颂歌,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作一次心灵的散步。

师:下面就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请同学们用一句话谈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初步感受。

生:这是一次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的田野散步。

生:这是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

生:这是一幅共享天伦之乐的精彩画面。

生:这是一件在散步中发生分歧又及时解决分歧的事情。

师:这确实是一件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但作者却通过一家三代郊外散步这一点小事来体现亲情这个大主题。真是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下面请大家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老师先请四个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课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最能体现浓浓的亲情。

(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倾听。听完之后,老师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准备发言,在发言之前,请学生先与同桌交流。)

师:老师特别喜欢同学凝神静思的神情,也非常喜欢刚才大家与同学一起交流时的热烈场面。同学们在课堂上能够做到动静结合,令老师感到很欣慰。下面请同学回答老师让同学朗读之前提出的问题:你觉得课文中哪句话体现了感人的亲情?

(学生纷纷举手)

师:很多同学都举手了,很好。但老师想请一个不举手的同学发言。潘豪同学没有同桌,是客观因素不足,刚才失去了和同桌一起交流的机会,那就让他跟我们大家一起交流。

生:我觉得“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改变了主意”一句能体现这种亲情,是一种祖孙之情。

师:哪个词语特别能体现这种情感?

生:“摸”字,一个简单的动作,却写出了母亲疼爱孙子的情感。

师:确实,看似不经意之间出现的动作却最能体现亲情。

生: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我”顺从母亲的要求决定走大路,这是令我感动的一幕。我们现在很多人对孩子宝贝得很,但经常忘记去孝敬老人。而课文里的“我”却能够把儿子的要求放在一边,实在令我感动。

师:这一幕也很使老师感动,使我想起了一句诗:“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母亲,一只递给孩子。”如果爱的左手不幸受伤了,那么剩下的这只爱的右手该递给谁呢?

生齐答:母亲。

生:“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里写出了“我”对母亲的热爱,和妻子对儿子的爱。因为母亲已经老了,她走不过去的地方,我们可以不去。但“我”还是背起了她。可见“我”的孝心。妻子背起儿子的动作,写出了妻子对儿子的一种关爱。

师:“我”和妻子不仅背起了母亲和儿子,还背起沉甸甸的亲情。叶晨同学也举起了手,在老师的记忆中,叶晨同学是第一次举手,你终于能战胜自我,老师很为你高兴。

生:我觉得第一句就体现了浓浓的亲情。“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一家四口能够在一起散步,感觉特别温馨。我们家就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因为爸爸妈妈都很忙。

师:叶晨同学能够联想自己的生活去感受亲情,很好。老师希望你向你的父母推荐这篇文章,并且告诉他们,你希望在一家人一起散步的过程中体验亲情。

生:我觉得“儿子突然叫起来:前面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一句特别能体现这个家庭的和睦和温馨。

师:你能把这句话读一读吗?

(生朗读这句话。他把这句话读得很深沉,很有情感)

师:谁能对王伟飞的朗读进行评价?

生:他读得很有情感,很好!

师:确实读得很有情感,但有情感是否就代表他朗读得很好?

(生有些犹豫)

师:请问,儿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天真、活泼、可爱。

师:天真可爱的儿子说这句话时会显得那么深沉吗?

生齐答:应该说得很轻松。

生:老师,让我来评价自己。我把轻快活泼的感情读得很深沉,是情感把握上出现的失误,我现在再读一次。(再次朗读这句话,把一个孩子特有的活泼可爱的情感读出来了。)

师:这一次朗读,紧紧抓住人物的性格来读,读得很好。学习就是要求真务实,要有严谨审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充分肯定读得好的地方,及时地指出不足与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理解有偏差的地方一定要予以引导和纠正,这样对自己,对发言的同学都是一种收获,切记,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问题。

生:我觉得“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身体一直不好,我对她说,正因为如此,就应该多走走”这一句也体现了“我”对母亲的热爱。

师:母亲身体不好,还要她出去散步,万一摔了一跤,不是把好事变成坏事了吗?“我”这行为不是多此一举吗?

生:不是,身体不好,就要锻炼,而且春天景色那么美,辜负了这美好的春天多么可惜。

生:而且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好,她享受春天的时光也不多了,所以就应该出来走一走。

师:哪个词突出了母亲享受春天的日子不多了呢?

生:熬。

师:假如把“熬”改成“度”字,效果如何?

生:不行,“熬”字更好的突出了母亲的身体虚弱,我对母亲的健康的担心和忧虑。而“度”就显得太平常了。

师:一个“熬”字,体现了母亲是在承受着肉体的痛苦中迎来了春天,而“我”却承担着精神上的痛苦。对我来说,“我”也在熬,不同的是“我”的心在备受煎熬。你能够把这段文字读一读吗?

(生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读)

师:非常遗憾,只有老师是面对范温特的,刚才老师从他的表情中才明白什么叫声情并茂。还有哪位同学要发言?

生:老师,我觉得写景的文字也能很好地体现亲情。因为一家人出去散步,其乐融融,心情好了,景色也就显得美好了。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的目的就是表达一种美好的情感。请大家齐读一下写景的语段。

师:菜花、桑树、鱼塘太平常了,为什么母亲一眼望过去,就决定要走小路呢?

生:平常的东西之中能够见真情。不是有一句话说“平平淡淡才是真吗”?

生:我反对。母亲之所以喜欢走小路是因为这里的景色充满生机。金色的菜花,整齐的桑树,都是富有生命力的景色,而母亲多病,病人特别渴望有生命力的景色。

师:风烛残年的母亲显然对富有生机的景色是情有独钟的。

生:我觉得这段景色特别美,不是景物本身很美,而是我们一家人心情的愉悦使得眼前的景色也显得更加动人和美丽。

师:讲得好。假如一家人家庭关系紧张,婆媳不和,“我”夹在当中受夹板气,那么眼前的景色肯定会不美。所以说,一种心情便是一种风景。这景色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

课文里还有一段文字也是写景的,找出来读一读,看看这些文字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生齐读课文第四段)

生:这段文字主要写出了初春富有生命力的景色。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从绿色中,我们感受到了蓬勃的生机。

师: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假如把课文中的“铺”改为“盖”字,效果有什么不同?

生:“铺”这个字写出了绿色的无处不在,整个大地都充满了绿色。而盖字从上而下,范围没有“铺”那么广,所以用“铺”字能更好地体现初春的富有生命力的景色。

生:田里越冬的春水也“沽沽沽”地冒着水泡。这沽沽的声音让我们似乎听到了生命的跃动。这几个拟声词也体现了景物特有的生机。

师:看到这样富有生机的景色,你想到了哪些描绘春天的古诗词?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

生:“春来江水绿如蓝”。

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老师也想起了一句,“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在这节课上我就看到了很多枝出墙的红杏。同学们用自己的心灵体验了这篇文章中的亲情,品味了语言所体现的内涵。但品味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体现的情感,还应该挖掘出语言的言外之意。再读课文,看看哪些语句还有更深沉的含义,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生:课文最后几句话值得品味,“我”背上的是母亲,妻子背上的是儿子,母亲、儿子和妻子就是“我”的整个世界。

师:“我”心中的世界仅仅是一个家庭吗?我和妻子都是中年人,母亲是老人,儿子是小孩,由此你想到什么?

生:中年人有着尊老爱幼的品德。

师:老人代表过去,儿子代表未来,对此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继往开来。

师:是啊,这句话还显示了中年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人生责任。请再思考:“我”背上的母亲给了“我”生命,而“我”的生命又在儿子的身上得到延续,这令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我们三代人构成了生命的轮回。

师: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品味语言,也要向高处和深处发展,要有力透纸背的能力,这样才能挖掘出深沉的内涵来。“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不仅象征着中年人尊老爱幼的人生责任,而且还告诉我们生命就是这样生生不息地繁衍着,母亲、“我”和儿子实际上构成了一个生命的轮回。所以,这篇文章,不仅是亲情的颂歌,还是生命的礼赞。而最令我们难忘的是,课文里所写的每一个人都富有爱心,爱心不仅营造了浓浓亲情,还撑起了整个世界。

(完成板书)

师:类似于散步这样的细节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出示四幅画面,教师用语言陈述):给爷爷擦去眼角的汗水,是一种亲情;几代人欢聚一堂,是一种亲情;一家三口的一次春日远足,是一种亲情;给婴儿的一次精美喂食,是一种亲情。一切伟大的爱都默默穿行于平淡的岁月。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与心灵对话,与生活对话,书写一下曾经感动过你的有关亲情的点点滴滴。

(出示教师的下水例文)

亲情是身心疲倦时听到的亲切问候,

亲情是烦恼失落时看到的关爱眼神,

亲情是轻松愉快时发出的会心微笑,

亲情是误会分歧中产生的真诚理解。

亲情是天各一方的缕缕牵挂,

亲情是朝夕相处的心有灵犀。

(生思考并写作。然后与大家交流)

生:亲情是饥肠辘辘时的一碗米饭,

亲情是焦渴难耐时的一杯清茶,

亲情是冷雨浇身时的一把雨伞,

亲情是寒风侵袭时的一件风衣。

生:亲情是成绩优秀时听到的一句大声的夸奖,

亲情是失败落后时看见的一个鼓励的眼神,

亲情是生日时被推到面前的一个生日蛋糕,

亲情是逢年过节时听到的一句真诚的祝福。

生:亲情是爸爸严厉的批评与责骂,

亲情是妈妈温柔的关怀和照顾,

亲情是爷爷笑意盈盈的表情和神态,

亲情是奶奶慈善和蔼的动作和言语。

生:亲情使爸爸常年在外奔波劳碌,

亲情使妈妈不辞辛劳操持家务,

亲情使我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

亲情使一家三口能够真诚地理解与安慰,

亲情使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所爱的人而努力。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篇9

《白鹅》,出自丰子恺先生之手。抗战时期,丰子恺以白鹅为喻,以朴素的笔调展示他对生活的热爱及中国文人处惊不乱的泰然。其实,高傲的白鹅正是丰子恺先生不畏权势的人格写照,而要让现在的小学生来理解课文,对“高傲的白鹅”的一种赞美,确实有点难度。

杨再隋先生说:“语文教学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应是撞击儿童心扉、震撼儿童心灵的活动,儿童敢想、敢说、敢喜、敢悲、敢恨、敢怨,并用自己独特的体验方式,以独具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尽管是粗糙的、模糊的甚至是错觉的,这才是儿童自己的活的思维、活的语言。”所以,我充分利用资源,让学生学习文本后,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口头表达。

一、词语教学中,重视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到课文中走一个来回,要充分有效地读书,要抠词抠句。”在品味鹅的叫声时,我抓住最能体现鹅的特点的词:“厉声叫嚣”“厉声叫骂”“厉声呵斥”,什么是“厉声”?这三个词语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我通过词义的解释让学生感受其中的差别,完成课文内容填空,使其迁移到课外。

二、朗读教学中,注重学法的学习,迁移运用

在朗读鹅的步态这个段落时,当有学生读得语速过快时,我说“还不够从容”,在读“大模大样”时,我不是教学生读慢点什么的,而是抓住文中用京剧里净角出场的样子比喻鹅走路的样子来引导学生体会。对“净角”一词学生很陌生,净角是怎样出场的光凭老师的讲解学生也很难理解。所以,我在学生渴求度最高的时候让学生观看视频,然后再读书。此时学生对净角出场的样子有了认识,后朗读鹅的步调时就从容多了。紧接着我又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再用对比的方式读文, 请出鸭子的走路姿势引导学生比较朗读,通过读出鸭子的局促不安体会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高傲的特点。

不同词语的感知,是在同学与老师的一遍遍朗读中逐步体现出来的,既锻炼了能力,也掌握了朗读不同内容的方法与技巧。

三、读写结合,增强学生写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在学生熟读课文后,我引导学生从作者描写最精彩的语句中体会本课的写作方法。“作者是抓住白鹅的高傲这一特点,从叫声、步态和吃相三个方面分别来写白鹅的特点的,那么你们能不能仿照作者的写作顺序,写一写自己看到过的小动物?你们也采用总写分写的方式,也抓住动物的叫声、步态和吃相来写。”这样学生就知道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去写了。虽然课堂之上学生的作品还略显稚拙,但是基本能够掌握按照总分的方式来描写小动物的特点,经过修改,应是不错的状物作文的。

走一步再走一步读后感篇10

[关键词]《长相思》 情境 想象 拓展

在美丽的吉安举行的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文学与教学”主题研讨会上,我有幸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这位“诗意语文”里的情感派大师,把我们带进了他营造的诗情画意般的世界中,形象地感受着那荡气回肠的读、直面心灵的想象和充满情感的写,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诗意语文的魅力。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那诗情勃发、诗意盎然的课堂里,感受他的诗意,去体验他和孩子们在这篇课文中诗意栖居。

一、在情境诵读中入情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以情带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爱美的情。以情带读,带出的是饱含深情的读、是多元感悟的读、是个性飞扬的读、是融会贯通的读、是出神入化的读。以情带读,还自然带出读的技巧、读的节奏、读的韵味、读的神。诗意语文在阅读教学中更是高扬“读”这面大旗。

为了让学生能入情入境,王老师课堂一开始,他就用抑扬顿挫而有磁性的语言进行如诗如画的导语描述——

同学们,当“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王安石的内心生起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乡之情;当“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时候,诗人张籍的内心则涌东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乡之情。那么当夜深人静、风雪交加的时候,诗人纳兰性德又将流露一种怎样的思乡之情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在这番导语过后,学生读出的《长相思》都别有一番风味。

接下来王老师把“读”始终贯穿整个过程,其中有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也有老师一层层递进式的引读,还有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的一次次想象读,不仅读的形式多,量大,连读的要求也在不断加深,从最初的读得“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从读得“正确”、“有节奏”到最后读出“味道”与“感觉”,学生通过这一层层的读,读出了纳兰性德征程孤独、思念、期盼、伤感的画面,也读出了故园安宁祥和的情景,更读出了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正可谓是“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感情读;“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读和悟。

在反反复复的读中,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境,读出了情,读出了韵,读出了心灵的诗意。在反反复复的读中,王老师引领着学生一次次地穿越语言文字,还文字以形象,还文本以画面,还文本以情感,化文境为心境。这就是语文追求的诗意。

二、在想象体验中融情

王老师认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让干瘪的符号化为鲜活的画面。他没有坐而论道,而是身体力行。感悟“征途”时,王崧舟用他那磁性、激情而内敛的声音,声情并茂地将学生引进词的境界,走近词人的生活:“孩子们,你的心和纳兰性德越走越近了,想更近些吗?好,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极富渲染力的朗读和背景音乐的播放,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通过形象再现,让自己走进纳兰性德的世界,走进他的“征途”,在王老师营造的诗一般的境界中,学生想象的“涟漪”在不断地扩散,渐渐地,“征途”这个词丰盈了,活动了,成了一幅幅可观可感的画面。当他们再读诗的上阕时,语调中充盈着作者的孤独与煎熬,浸透着思念与期盼。

紧接着王老师又锁定“故园”不放松,步步跟进,层层剥笋,一开始他用舒缓的语言叙述着“假如时间可以倒流,你的心随着纳兰性德来到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学生又在《琵琶语》的伴奏声中展开对“故园”的想象。写话时,教师用舒缓的语调提示词人在家乡的生活有多种可能性:也许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纳兰牵着儿子的手在绿绿的草坪上放风筝,也许是……王老师借着这些也许来拓展学生的思路。此时,文字的浸润,场景的感染,让孩子们感同身受,似乎他们就是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的纳兰性德,此时的“故园”就写在他们的眼中,就写在他们的心中,就流淌在他们的文字中。读着纳兰性德的故园,写着纳兰性德的故园,经历着纳兰性德对故园的相思,虽然此时学生理解的故园还处在感性的层面上,但是读出来时,却浸透了浓浓的情愫!

这又是王老师高超教学技艺的又一表现,他引领学生借助想象成功地实现了由文字到形象,由形象又到语言的互现。这一互现,让孩子“见”到了文字背后的那个形象,体会到了那种意境,从而触摸到文本的内核。文字与形象的互现,这是诗意语文教学的理想追求。

三、在拓展延伸中升情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它有精练而有韵律的语言形式,它含蓄深沉、形象丰富、感情丰妙。教学这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地走进文本,王老师充分展示构建“诗意语文”的重要手法,进行文本的拓展,对感悟的形象进行巩固和升华。

在学生移情想象完“故园”的丰富意象后,王老师沉思片刻,幽幽地向学生问到:词读到这,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这一问,看似不经意却勾起了学生对词人心灵的叩问。于是“为什么不回家而要去打仗,为什么去打仗了而又牵肠挂肚思念故园”等等一连串的问题由学生追问出来。在学生的追问中,王崧舟独具匠心地把文本延伸到纳兰性德的另一首词《菩萨蛮》,呈现出词人的自问——“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