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企业管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6 19:41:39

通信企业管理论文

通信企业管理论文篇1

论文摘要:随着通信设备制造业规模的扩大,科技的发展,使管理工作不断复杂,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管理企业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与需要,因此,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迫切地需要根据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特点,针对目前管理中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要求把多年的管理经验加以总结,使之系统化、科学化,使通信设备供应管理趋于优化。

管理活动是时展的产物。然而,管理活动真正形成为理论,却是在工业企业产生之后,工业企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这就是一种优化。

自从加入WTO后,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规模越来越大,使得管理工作不断复杂,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管理企业已不能适应企业管理的发展与需要,本文将从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实际管理情况分析通信设备制造业供应管理的优化。

一、通信设备制造业

制造业是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了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做,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通信设备中的各种制成品零部件的生产就是制造。通讯设备包括无线产品、网络产品、终端产品三大产品系列,但在通信设备制造工地,把主要部件组装成线路、网络设备等组装活动,均列为通讯设备制造活动,从事这个活动的行业就是通信设备制造行业。

二、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特点

1市场需求复杂。通信设备市场需求一般可分为电信级需求和企业级需求。相比企业级需求而言,电信级需求更大更强,此外,由电信运营商带来的网络设备需求更加稳定。一般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业均在不同程度上参与电信级市场的竞争,从而导致企业所面对的市场需求较为复杂。

2能充分利用工作人员优势。网络设备往往以整机机型作为研发目标,但生产任务一般分制造任务和装配调试任务两种。制造任务以半成品为对象,制造完成后将进行装配调试,对确实没有问题的入库管理。当客户实际订单来到后,由装配调试任务的工作人员对半成品进行组装成成品。这样做的好处不但使技术积累的优势得以充分的利用,而且客户订单下达后能够迅速交付成品。

三、通信设备制造业目前管理中存在问题

1成本计算不准确。在我国通信设备成品一般采用人工成本核算,而人工核算只能计算产品成本,无法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无法准确进行数据处理,使得成本计算存在相当大的误差。人工一般不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也很少进行成本分析,因此所生产产品价格昂贵,根本无法与世界同类产品形成竞争机制。

2管理工具落后。大部分企业仍处于手工分散管理,有的企业虽建立了全厂的计算机网络,但应用仍是分散的,没有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现代化管理的新思想、新方法很少应用到这些企业当中。因此提高管理工具的性能成了摆在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面前的首要任务。

3通信设备制造业应变能力差。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多级世界,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按订单装配、制造、设计、定制,品种规格繁多,生产、采购异常复杂。这是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只有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才能适应千变万化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

四、通信设备制造业管理优化的建议

1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要真诚合作。在通信设备供应链中,不但要求各企业之间的联系紧密,而且需要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供应链管理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发和分享市场机会。随着合作形式从收集信息到制定决策的不断提高,合作程度与信息共享程度不断增加,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也会增加。据调查,企业之间进行了合作,就会使销售收入稳步上升,供货时间大大缩短,原材料成本大大降低。2通信设备制造业要实行信息化。由于通信设备制造业专业行业多,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企业实施信息化的基础条件也不相同,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因此,通信设备制造业实施信息化必须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确定信息化的范围、内容、进度。推进通信设备制造业信息化工作应该坚持:经济市场引领、分类分别引导的方针,遵循互利互惠的原则。

3建立有效的集成信息共享系统。在一般的认识中,供应链各环节中流转的主要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控制流等的概念。这些“流”的存在,大都离不开一个高效集成的信息和数据共享系统。在大中型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选择MRP系统成为世界主流,但相对于中国更加无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企业更加脆弱的抗风险能力,其适应性不可乐观,所以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应利用企业自身的力量建设辅助的外部信息系统,才能较为理想的达到预期目的。

五、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景

通信企业管理论文篇2

1.1预算管理概述

预算管理是依据企业制定的发展目标,对企业内各部门、单位进行相应的预算规划,分配、控制、协调、考核其财务与非财务资源,通过对部门或单位经营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业绩的考核与评估来确保企业达成最终目标的一系列管理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关键的环节,在合理的预算制定下,各部门按照计划有序地完成目标,将有限的资源效用最大化,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最终实现盈利。它主要涉及对经营预算、战略预算、财务预算、资本预算等方面的管理。

1.2预算管理的作用

预算管理的作用体现在:第一,有利于协调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工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第二,有利于增强企业的调控能力,使企业实现过程的可控,防止因为过程产生的失误导致不满意的结果;第三,有利于企业通过量化的预算目标来进行管理与考核;第四,有利于各部门明确各自的权限和职责,将目标细分与责任到人,增加目标的可实现性;第五,有利于明确企业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实力。

2通信企业内预算管理出现的问题

2.1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

第一,企业把预算管理划分到财务部门,由财务人员进行编制与监控,一般没有设立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而且公司并没有赋予财务部门那么多的管理权限,这就使得预算管理无法推行;第二,预算管理体系不规范,没有建立相应的执行标准、考核标准、规章制度等,削弱了预算管理的执行效果;第三,没有相应的审核、监督机构,使得预算工作中的违规违法现象屡有发生,如超出预算开支、预算分析不准确等问题无法解决。

2.2编制时间成本过高

由于通信业的运营企业均为全国性质的集团公司,其内部部门与组织框架比较复杂,所以本行业的预算编制比其他行业要更为复杂,再加上没有引进专业的编制人员与科学的编制方法,使得编制的工作效率极低。一般都是由年目标进行月度的分解,等到编制结果出来时,已经过了大半个月,预算编制失去了应有的作用,更没有了执行的意义。

2.3管理人员专业水平较低

由于专业的预算管理人员培养不足,很多都是财务部门的员工进行预算编制,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对于财务预算的流程、方法、实施及目的都缺乏认识,阻碍预算管理正常、有效执行。譬如管理人员仅对预算值同执行结果简单比对,没有深入地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就得不出或者得出错误的指导意见,完全失去了预算应有的监控调整作用。

2.4预算管理方法不科学

随着通信业的管理与组织框架的改革,预算管理并没有相应进行变动,而是依照传统模式进行管理,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只是为了预算而预算,将预算的目的曲解化,同时,管理者和企业高层也缺乏科学的管理理论及意识。

3应采取的改善对策

3.1完善预算管理体系

由于通信运营企业通常都是总公司统领各地方公司,所以建议以总公司为基准,向各分公司逐步辐射执行。首先,企业应建立专门的预算管理部门,合理设置岗位,而且高层也要配合预算部门工作的推进,赋予其相应的权利方便其协调、处理管理工作。然后,需制定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监查制度、执行标准、考核标准等,让预算工作者有章可循,消除预算制度不规范或者形同虚设的情况,通过监查减少预算人员违法、违规现象,确保预算编制的真实性,使预算管理正常发挥作用,如考虑到通信行业提供的产品都是无实物形态,所以在进行预算之前,必须明确产品统计时的计量单位,才能确保数据的统一与准确。最后,需减少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对财务人员工作的干预,通信运营企业很多都是自行上报的方式来进行预算,以领导决定一切,必须改变此类做法。

3.2提升预算人员专业水平

首先,企业要加强相应的岗位培训,通过总公司组织或者是各分公司自己开展,从理论与操作两方面同时入手,及时获取最先进的金融分析、财务会计、统计管理、计算机知识和职业技能,也可以通过大力引进优秀的预算人才和管理人才,快速提升企业预算管理的整体实力。其次,企业需制定预算人员考核制度,将不具备岗位要求的人员进行调岗或者辞退,增加工作人员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让他们有主动学习提升的动力,同时也增强他们在工作时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最后,需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预算人员提出好的改革建议,分享高效的工作经验,由一个人带动一群人,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3.3引进科学的管理方法

由于通信行业分布极广,分支机构更是多达几千家,如果要逐级进行预算工作量大而且时间紧迫,这就需要引进更为先进的预算的编制方法、组织体系、审批权限等管理办法或者是软件系统。例如引进“平衡计分卡”管理系统,通过分析总公司的目标与近期规划,设立包含关键考评指标的整体计分卡,然后将总的目标分解到各个分公司以及公司的各个部门、单位内,之后每个员工再通过对自己部门的计分卡来建立自己的平衡计分卡,从而实现整体目标的方法。这样既节省时间又方便统一管理,管理者只需要将所需的指标准确的设定就可以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结语

通信企业管理论文篇3

[关键词]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有效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72.91 [文献标识码] B

一、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含义以及意义

(一)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定义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主要是对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管理而言的,它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在对企业的会计信息报告中对企业的原来经营情况、业务范围等进行综合的分析以及根据过去、现在的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指导企业的管理者以及信息需求者及时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情况。

(二)研究目的

1.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制度作为我国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重要一部分,它的作用已经得到世界会计界的普遍认识,尤其是在国外相对发达国家,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制度已经得以普遍的推广与发展。相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作用是充当会计信息公布的补充,因为它所包含的会计信息不仅具有企业基本会计披露信息,还具有分析的价值。通过对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制度的推广,可以帮助企业投资者及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基本是依据企业的财务信息报告进行的,这样的投资信息来源具有局限性,他们缺乏对于企业的规则性了解,而通过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可以帮助投资者进一步获取企业的未来发展价值。因此,对于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制度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方面的意义,还对促进企业的发展,提高投资者的投资意愿具有现实作用。

2.我国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的各方面还与先进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我国的上市公司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不愿对不利于企业在外形象的破坏。同时,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披露的内容还没有实质性的规定,对于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中的问题的研究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影响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原因

(一)制度缺位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执行需要建立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因为社会的规则制定对于促进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所以在进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制度时需要联系我国的各项制度。但是现实的情况是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本身存在许多的不足,进而导致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质量下降。

1.缺少统一且正式的系统规定。当前,我国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的规范主要集中在我国几部法律中,比如:《公司法》、《会计法》《证券法》等。通过这几部法律可以发现,对于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定缺乏统一性,法律对其的规定也只是停留在片面化的法律分化中,这样的法律规章会缺失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全面保护,影响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制度建设。

2.缺少可以参考的样本。上市公司对于管理层讨论与分析的信息披露只是依据管理者的思想意识,对于思想层面的我们很难对它进行控制。再者对于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的方面也可能不全面,并且有的细节不在其包括之中。

3.缺乏安全港规则。安全港制度是在美国的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中形成并且发展的,它为预测性信息提供了法律方面的保障,为信息披露者解决后顾之忧。但是我国没有制定与安全港相似或者相同的制度,这就无法为管理层在进行信息披露时提供强有力的保护,不利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最终导致“无过即是德”的心理形成。

(二)企业内部影响因素

1.公司效益。企业的效益好坏对于企业的信息披露具有直接的关系,比如企业的效益好时,它的社会影响就比较大,人们就会增加对它的兴趣,尤其是对于企业的经营效益情况,这样的社会要求以及企业的内在发展促使企业提高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的质量以及信息的时间速度。相反,如果企业的效率高企业就会增加他们乐于进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的披露,促进企业更好地进行融资。同样,业绩差的公司管理层由于担心过多的披露不利于企业的价值,所以他们会采用回避不利信息来保证企业的价值稳定。

2.公司规模。如果企业的规模越大,它就越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同样企业的治理结构也就相对的比较完善,可以说健全的公司结构治理是信息披露的基本保障。通过实践证明企业的规模越大,它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制度就会越全。如果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股权结构安排不合理、董事会运作等原因都会影响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的质量。

3.公司的融资需求。通过信息不对称理论可知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作为一项公开透明的信息,对外公布了传统财务报表所没有给予的非财务性信息或者预测性信息,所以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的信息不同步的程度,以此使得投资者了解企业的现状,进而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总之,潜在公司融资需求对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市场上潜在的融资需求越大,那么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就会倾向于完全暴露。

4.市场行业特点和竞争环境。企业的管理层时刻在关注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和企业的竞争环境。如果企业所处的环境存在价格波动大或者主营业收入对外部因素变化及其敏感,这样就会加大企业对于市场预测的难度,就会使企业不愿意公布企业的预测性信息。同样,如果过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可能会使上市公司泄露机密信息,企业就会在这样的环境中处于劣势。如果是这样的情况,企业就会减少对某些方面的信息披露,特别是来自外部的预测性信息的披露。

三、提高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有效性的措施

(一)制定系统规范的法律文件

规范的法律文件是各项制度顺利实施的基础和保障,通过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财务信息披露规范法文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地吸取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分析我国当前的规范法律文件,进行总结,进而建立与我国市场相统一的系统规范法律文件。首先,就是我国的行政部门要对于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的格式等书面内容进行规范化规定,使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有章可循。其次,证监部门也要对于非财务信息进行评价,尤其明确提高上市公司非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通过规范的法律文件可以引导资本的有效配置,进而保证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同时也要加强我国法律对于证券市场中的虚假陈述,具体的法律责任制度是:刑事责任,它的目的就是对于违反者进行严惩;行政责任,它的目的就是保护投资者以及证券市场的信誉;民事责任,它是对于受害者的经济赔偿。可以说对于上市公司任何形式的处罚都不如对其进行民事处罚,因为通过民事处罚可以增强社会阶层对于此企业的谴责,进而破坏企业在社会中的形象,不利于企业的融资以及接受投资者的投资意愿。

(二)制定行业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规范

我们要依据管理层讨论与分析行业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法律规定,避免同一种信息披露标准来规制所有的上市公司。实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制度可以避免出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片面性。对此依据行业特点制定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规范可以为信息需求者提供一个参考依据,为其在使用信息的过程中提供判断信息是否有效的工具。

(三)建立有效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机制

当前上市公司对于会计的信息披露由于自身私利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关系到企业的观念利益的信息他们不愿意进行披露,害怕因为会计信息的披露导致企业机密的泄露等。根据信息不对等原理,这些信息往往会不被除管理层之外的其他信息需求者了解,这样就会造成企业价值降低。所以我们应该建立信息披露激励制度,对于主动披露信息的上市公司,相关部门要在某些方面给予必要的照顾和优惠;同时也要建立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的事后追究体制,对于情节严重的要给予法律的制裁。

(四)引入安全港制度

在加强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相关法律建设的同时,引入安全港规则,要在各种制度中积极地保护进行财务信息披露的企业管理者,尤其是保护他们可能因为提供了虚假的会计信息而导致的与实际效果的不符,而被使用虚假信息者行驶追求权利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以及激发企业的管理层积极的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

(五)加大民间机构的鉴定功能

对于会计信息的鉴定主要依靠的就是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要根据企业相关的财务报告等材料进行鉴定,并且做出相应的评价,可以说会计师事务所对于会计信息的制度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于具有未来前瞻的信息,会计师就不能做出科学真实的判断,所以我们应该加强注册会计师的民间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只有保持了他们的独立性,才能更加注重注册会计师在投资者和管理层之间的公正关系,使他们做出的审计意见具有公正、公平、合法性。再则也要加大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技能水平的培训,通过制度形式确定他们定期接受培训和参加考核,进而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整体素质。因此,在建立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机制中要积极的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作用,强化会计师的权利,完善它的监督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审计技能以及对于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的判断能力。

总之,我们要积极地研究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补充,完善我国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促进我国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胡静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及其有效性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通信企业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5W模式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所提出的一系列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观念,其具有精神性、集合性、微观性、社会性和可塑性的特点。机制指系统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式和运动原理以及内在的、本质的工作方式。因此,企业文化传播机制必须能够解释企业文化传播的主体、受体、对象、渠道、效果间的内在作用关系。

传播是一切交流活动存在的基础,企业文化传播属于组织传播的范畴。5W模式由传播学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其认为构成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因素,即传者、渠道、信息、受众以及传播效果。以5W模式的角度分析企业文化,深入到传播学的广度,有益于了解企业文化各主体间的相互作用,通过针对性的改善,提升企业文化传播效果。 一、 理论概述

1. 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理论是美国与日本管理之间比较的直接结果,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的美国。1982年出版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一书,最早创立了企业文化理论体系。企业文化理论侧重于把文化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管理,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弥补了以往理论的不足,在强调硬性管理的同时,注重软件管理建设,将两者有机结合,为管理科学注入新的活力。

关于企业文化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种。霍夫斯坦特的“文化四指标说”、特雷斯・E・迪尔和阿伦・A・肯尼迪的企业文化五因四类型说、威廉・大内的 Z 理论、《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中的7S框架,以及托马斯・J・彼得斯和小罗伯特・H・沃特曼的“革新性文化八种品质说”。企业文化理论著作出版思潮大致有以下几个类型:企业家本人的经验之谈、理论家对本国企业研究概括的理论形态以及从整个企业文化的宏观视角探讨企业管理科学。这种从经验之谈到理论概括,再到整个学科建构的宏观视角,意味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愈发系统化。

2. 企业文化。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学者们拥有不同的观点。威廉・大内认为,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就是企业文化,它是公司员工行为的规范。彼得斯[4]认为,企业文化是公司为企业员工构建的一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环境氛围。魏杰和赵俊超认为,企业文化指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陈亭楠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组织之中形成的组织内部文化。 二、 传播与5W模式

人类活动无时无刻不处于传播中,关于传播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库利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认为“传播是人的关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机制”。施拉姆看来,传播至少要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在胡正荣的观点中,传播是信息流动的过剩。

组织传播是指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是组织成员交换信息的行为。传播是组织的基本属性,组织的任何活动都伴随着信息的传播过程。陈春花认为,企业文化传播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各种媒介将有关本组织的文化信息有计划、有目的的向内或向外传递的一种活动。

国外对企业文化传播的研究,更注重企业管理的实际操作方法,主要从现实应用方面来阐述。国内对企业文化传播的关注较少,鲜有相关论著。最早的应为1998年吕舟雷在《企业文化传播刍论》中,正式将“企业文化传播”作为整体概念提出,阐释了企业文化传播概念的内涵。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模式(图1)。该模式的五个要素具有同样的首字母“W”,因此称为“5W模式”。

拉斯维尔是最早以建立模式的方法对传播活动进行分析的人,这五个要素后来构成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及效果分析。在5W模式中,复杂的传播过程被肢解成5个主要组成要素,清晰的呈现出传播的内在过程。企业文化传播属于组织传播的范畴,我们使用5W模式进行分析,力图通过对各个要素的具体呈现,探讨出提高企业文化传播的路径。 三、 以5W模式对企业文化传播机制进行具体分析

1. 企业文化传播主客体分析。传播主体是传播行为的发出者,处于传播行为的初始环节。传播主体又称传播者,位于传播活动的起点,对整个传播过程具有重大的影响,对传播者的分析也称为控制分析,传播者具有控制整个传播过程的作用。传播客体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又称受众,处于传播活动的末端环节。

(1)企业文化中的传播主体。根据传播范围的不同,企业文化传播可分为内传播和外传播。因此,将传播主体分为企业文化内传播主体和企业文化外传播主体。

企业文化的内传播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企业领导者和高级管理层。企业领导者制定并影响着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②企业中层管理者及负责企业文化宣传的部门。中层管理者和宣传部门负责传播企业文化的实际执行,他们既需要了解领导者的意图,又要根据所在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部门的文化传播策略。③了解并认同企业文化的普通员工。企业内部的普通员工,只要对企业文化充分了解并认同,同样也能成为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主体。

企业文化的外传播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企业管理者。由于工作需要,企业管理者不可避免的会与其他公司甚至是大众媒体打交道,代表着公司领导层的形象。②企业的专职宣传部门。企业专业宣传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外宣传,包括日常的广告宣传工作以及对外公关活动。③企业内的普通员工。

(2)企业文化传受主客体间的双重性。在企业文化传播中,传受主客体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是企业文化的主动传播者,承担着传播的责任,另一方面,他们又时刻接受着他人对自己的传播,属于接受者。企业领导者和高级管理层、企业中层管理者及负责企业文化宣传的部门、企业的普通员工,既是传播主体也是受众。此外,与企业有联系的顾客,以及有可能接触企业的社会普通大众,都是企业文化的受众。

(3)在企业文化传播中,通过对传播主体的改善,来提升企业文化传播效率。企业文化主体对整个传播过程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控制着传播的进程。因此,对企业文化传播者的改进和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①改善企业领导者和高级管理层,从顶级建设企业文化传播力。企业领导者和高级管理层要对企业的发展和整体规划了然于胸,建立适合本企业发展,且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设立相关的制度规章,以正式的手段鼓励企业文化的传播。此外,健康的企业文化传播环境、有意识的塑造专属本企业的“企业人”对企业文化传播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②提高对中层管理者的企业文化认同度,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①通过培训等方式,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企业教化,使之了解企业文化内涵的实质,更好的将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真正观点传达下去。②对员工中出现的意见领袖加以利用,使之为有利的企业文化传播所用。③充分重视员工的反馈,赋予员工话语权,并及时将下面的意见传达给领导阶层。

③提高企业专职宣传部门水平,更好的为企业文化传播做出贡献。宣传部门负责企业的对外宣传工作,其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外界对企业文化的看法。在提升企业文化传播的建设上,宣传部门应当掌握方法,抓住时机,配合企业文化,借势营销,使企业文化传播更深更广。

④企业的普通员工在企业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不容忽视。A.对员工定期进行培训,定期进行考核,使之充分了解公司企业文化。B.对积极传播企业文化的优秀员工进行物质精神方面的奖励,估计更多人加入企业文化传播的建设中。C.鼓励新老员工混合交流,有利于企业文化的传播,也能为企业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观点。D.提高普通员工的整体素质,在与顾客的接触中,更好的展现企业文化。

(4)建立以顾客为主体的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更好的传播给受众。

①企业员工要树立虚心学习的意识,真正掌握企业文化的实质。②企业应建立以顾客为主体的企业文化,真正为顾客的利益着想,更好的抓住顾客,使其成为自己长期客户的同时,主动提企业传播。③扩大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吸引可能成为客户的潜在受众,通过加大力度的宣传,吸引其他顾客的兴趣。

2. 企业文化传播内容分析。

(1)企业文化传播中的信息。根据狄尔和肯尼迪在《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精神支柱》中的观点,我们将企业文化的内容分为五个方面。①企业环境(见图2)。根据企业所在系统的不同,将企业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个部分。企业宏观环境包括五个方面: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技术环境。产业环境即供应商、竞争者、顾客、监管部门和利益集团。②价值观。价值观是企业的核心和基石。企业价值观不是凭空而来,是企业长期实践经验的概括。③英雄人物。英雄人物是企业文化的人格化,是企业价值观的化身,是员工模仿的典范。④习俗和仪式。习俗和仪式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属于非正规的企业教化。⑤文化网络。文化网络指公司内部传递信息的非正式渠道,通常在公司内部以逸闻轶事、故事、猜测等形式传播消息。

(2)积极塑造有益传播企业文化的信息。①根据企业所处的具体环境,选择适合的企业文化进行建设,既要独具特色,又要贴合实际。②将企业文化的实质浓缩为清楚易懂的价值观体系,使员工对企业文化有直接明了的认识,更好的传播企业文化。③有意识的树立企业英雄人物,将企业价值观人格化,使其对企业文化更好的认同。④经常举办非正式的聚会活动等,建立健康的企业文化习俗环境,使员工在非正式交往的轻松环境中,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实质。此外,还可以利用仪式来巩固企业价值观。⑤灵活利用员工交往的非正式渠道,有意识的支持员工私下的文化网络建设,加强管理者与员工间的交流,通过人际交往传播企业文化。

3. 企业文化传播渠道分析。企业文化传播渠道,是指企业文化从传播主体到达传播受体所要经过的各种渠道。在企业文化传播中,传播渠道非常复杂多样。根据企业文化的传播范围不同,将企业文化的传播渠道分为内部传播渠道和外部传播渠道。曲庆将企业文化的内部传播渠道总结为十个方面的内容。即象征物、制度、组织结构、故事、仪式和活动、沟通英雄人物与故事、宣传媒体、领导者、同事。企业文化的外部传播渠道一般为作为正式宣传的大众媒体和与顾客接触的人际传播。

(1)正式传播渠道与非正式传播渠道。根据信息在企业组织结构系统中传播途径的不同,将企业文化传播分为正式的传播渠道和非正式的传播渠道。正式传播通过企业间正式的组织结构来运行,传播的信息来自于官方,准确性较高。常见的正式传播类型有信息由高到低流动的下行传播、信息由低向高反馈的上行传播以及同层级员工间的横向传播。非正式传播渠道是通过系统以外的传播途径进行的,传播的信息主要出自成员间各自的需求,是基于企业成员社交需要而发展的传播模式,通常以小道消息的形式传播,信息多为猜测性质,准确性难以测量。

(2)改善传播渠道,提升企业文化的传播。企业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传播渠道,疏通传播渠道,对企业文化传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企业文化对外传播中,打好与大众媒体间的关系,提高宣传人员及基层员工的素质,有益于企业文化对外更好的传播。在企业文化内部传播中,鼓励员工间通过正式渠道沟通,尤其重视上行渠道的畅通,及时获得下面的反馈信息,同时兼顾横向传播渠道,使员工充分沟通。对非正式传播渠道不应一味禁止,要积极引导,使其为正面的企业文化传播做出贡献。

4. 企业文化传播效果分析。传播效果是指传播最终所产生的有效结果,即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主体的意图或目的。传播效果是检验传播行为是否有效的关键环节,根据效果的不同程度,传播效果可分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态度层面以及行为层面。企业文化传播效果是指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将企业文化理念有针对性传播出来,为企业内外部所认知、认同,达到影响其态度或行为的结果。

塑造有益于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传播效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1)传播主体应当在传播的源头上做好把关,保证所传播的内容真正符合企业文化精神。(2)针对不同受众利用多种渠道进行传播,使其达到最佳效果。如针对企业外部传播的大众媒介、户外广告,针对企业内部传播的内刊、仪式等。(3)建设以受众为主体的企业文化,重视受众反馈。(4)传播内容通俗易懂,易于传播。

企业文化传播效果是传播的最终环节,其目的是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企业领导人应重视企业文化传播的各个环节,以求最佳效果的实现。 四、 结论

企业文化理论引入中国已经有些时日,但与企业文化传播相关的研究较少。与企业文化传播相关的研究,也多集中在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渠道方面,对企业文化外部传播涉及较少。企业文化只有打通传播的各个环节,才能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达到发展企业的最终目的。通过5W模式的视角分析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因此,未来对企业文化理论和企业文化传播的研究,可以着重在两个方面:

1. 重视企业文化的外部传播。通过系统研究各类传播途径,找到适合不同类型企业文化的对外传播渠道。使企业文化不仅影响内部员工,也能对广大顾客及潜在顾客产生积极的影响,构建良好的企业形象。

2. 对企业文化传播的具体方式、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何种方式、内容更适宜企业文化的传播。通过对企业文化传播方式、内容的分析,得出针对不同文化的适宜传播渠道及传播内容。

参考文献:

[1] 刘正周.管理激励[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 韩文辉,吴威威.国外企业文化理论主要流派述评[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0,(4):121-125.

[3] 威廉・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通信企业管理论文篇5

一、企业竞争优势理论的演进一从产业竞争理论到企业知识理论

围绕企业如何获得和维持竞争优势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为代表的企业竞争优势外生论;二是以资源基础论、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知识理论为代表的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

企业竞争优势外生论以波特的产业分析理论为代表,认为企业选择一个正确的产业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这一理论过分强调企业的外部环境,忽略了企业的内部差异,不能解释产业内不同企业所获利润的差异往往大于产业间的利润差异,引发了人们对于传统战略理论将竞争优势完全归功于行业结构和市场力量的质疑,越来越多的人把战略分析的重点转向了企业内部。

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大致经历了“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基于能力的企业理论”和“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三个阶段。企业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是由于企业资源的异质性,即企业的竞争优势依赖于企业内部的异质的、稀缺的、难以模仿的、无法替代的专有资源。但竞争优势与具有普遍意义的资源间,不可能存在因果关系,只有隐藏在资源背后的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才是企业竞争优势深层能源,于是Prahalad和Hamell在1990年提出企业核心能力理论,认为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多方面的资源、技术和不同技能的有机结合,而不是单纯的企业资源。企业能力理论扩展了对资源的认识,但并没有对为什么企业拥有核心能力以及一些企业在获得了核心能力后会因出现“核心刚性”而失去核心能力做出解释。

通过对企业能力理论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核心能力的本质是企业特有的知识资源,隐藏在企业能力背后并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是企业掌握的知识。无论是“生产技能”、“技术流派”、还是“积累性学识”,都是“知识”的一种。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一个由那些难以编码的、隐含的、与企业的经验和历史紧密相连的知识组成的动态系统,企业知识的竞争力和对知识管理的能力是企业的竞争优势能够长久保持的关键。这种以知识为基础的企业理论即企业知识理论。

二、知识管理对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作用机理分析

高科技企业所具有的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资本密集的高风险、高收益、高成长的特性,决定了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和构成与其他类型企业有所不同,创新是高科技企业生命力的源泉。

知识管理就是为了提高组织的适应性、生存能力、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将知识看作是一种可开发资源,通过确定、捕获、收集、组织、存储、集成、检索和共享组织的知识资产,对组织的知识资产及相关事物进行综合、系统和有效管理的科学。知识管理适应高科技企业的知识型特征,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发展有着深刻和积极的作用。

(一)知识管理在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核心技术竞争力是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物质基础,是培育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在知识经济下,企业技术创新对象知识含量增加,使得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作为一个知识活动集合而存在。在这个过程中,其所有知识活动是否有效率地进行将直接影响创新的成功。

1 知识管理能有效控制技术创新过程各阶段的知识流动

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新理念,通过对知识的整理和分类,通过数字化和知识化将大量无序信息有序化,使技术创新的过程流畅,各个阶段紧密有序,为员工提供知识共享的环境,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改善服务质量。

2 知识管理有利于防范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

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多是间断性和“蛙跳”式创新,创新过程中发生技术的非连续的范式转移,使原有的技术范式受到彻底的颠覆和毁灭性打击。知识管理可有效降低这种风险。通过对知识的传播和收集,通过企业与客户的互动沟通,企业可从市场得到更多的信息,从而为技术创新作依据和参考,减少技术创新方案中不完整之处以及可根据市场信息的反馈而及时调整创新方案。

3 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反馈的监控

运用知识管理,对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将技术创新各个阶段的数据整理成数据库,增加企业知识储备,将个人知识和信息提升为组织的知识,以便使今后的技术创新人员能从过去的技术创新项目中吸取经验教训,熟悉技术创新环境,学习了解其他员工的经验。

4 知识管理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优势的保持

技术创新是能够扩散的。一旦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取得竞争优势,其他企业将会扩大资源的投入进行模仿技术创新,从而消减了技术领先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实施知识管理,一方面方便企业的后续者轻松获取前人积累的知识,以此为基础不断创新;另一方面不断跟踪与发现新知识,应用新知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保持自身的竞争优势。

(二)知识管理有助于高科技企业文化力的形成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华,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成功的知识管理可以塑造难以模仿的知识共享型企业文化,这个企业文化是其它竞争者难以模仿的,可以为企业提供持续竞争优势。

(三)知识管理有助于高科技企业形成持续的学习能力

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要求企业应该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和知识型组织,在不断修炼中增加企业的专用性资产、隐性的不可模仿性知识等。因此,组织学习,创建学习型组织,通过不断学习、团队学习和系统学习,使企业的运行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对活化企业的内部资源,适应环境的变化,培育核心能力,创造持续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意义。企业学习力的形成离不开知识的积累、开发与共享,通过知识管理可以使企业形成持续的学习能力。

(四)知识管理有利于高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企业知识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企业知识管理是企业获取、使用、保存、提升并转让知识和智力的一种管理模式,而作为企业所拥有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发明权、发现权、商业秘密、厂商名称、地理标记等智力成果可以看作企业的知识财产。作为知识财产重要形式、并需要加以有效管理的知识产权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高科技企业通过知识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对策

(一)最高领导层需要树立知识资本的新理念,重视和支持知识管理

高科技企业领导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知识资本的’

新理念,从战略的高度对企业自身拥有的知识资源进行再认识、再评价,要清楚地知道企业有哪些知识资源,并据此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和开发,为企业以及知识管理建立起明确的发展目标,并将发展目标灌输到每个员工头脑中,使知识管理始终保持明确而且正确的方向,真正地贯彻和实施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企业竞争战略。

(二)完善信息管理系统

高科技企业知识管理的实现必须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加强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资源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构建高效益的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使高科技企业信息资源的获取、传递、处理、储存、控制建立在全面、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保证信息的完整、准确和及时,这样才能为企业的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良好的基础。

(三)构建与企业知识管理相适应的现代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以企业整体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对员工的影响表现为行为导向、行为激励以及行为协调。企业现存文化与知识管理目标是否适应,直接决定了知识在企业的分享、流动和转化,影响到企业的竞争优势。

(四)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

高科技企业应建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负责企业知识管理总体战略的领导和实施,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控制、环境保护和电子信息等主体专业分类建立知识管理中心,形成系统的知识管理组织。有了知识的专职管理部门,一方面可以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收集、分类,并监督知识的流向和使用,提高知识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知识管理部门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知识产权或通过技术手段来保护知识的秘密,以防止人员的经常流动把技术知识从一个企业带到另一个企业。

(五)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完善相应机制

高科技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要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转换角色,为组织的知识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这需要人力资源管理一方面注重员工个性化的发挥,另一方面又激励参与和分享,倡导“团队精神”,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使员工愿意并且能够将存储在他们头脑中的知识贡献出来,实现组织内部的知识共享,鼓励员工通过个人学习和团队工作不断消化和吸收获取的组织内外的显性知识,进而创造新的隐性知识,提升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成长与发展。

(六)健全知识产权工作体系

知识管理为企业提供了新型管理思想,知识产权则成为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科技企业能否有效地保护、管理和运用企业的知识产权,将直接影响高科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高科技企业要注意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制定,为知识产权管理提供充足的资金,真正意识到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关系。

通信企业管理论文篇6

传播是一切交流活动存在的基础,企业文化传播属于组织传播的范畴。5W模式由传播学奠基人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其认为构成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因素,即传者、渠道、信息、受众以及传播效果。以5W模式的角度分析企业文化,深入到传播学的广度,有益于了解企业文化各主体间的相互作用,通过针对性的改善,提升企业文化传播效果。 一、 理论概述

1. 企业文化理论。企业文化理论是美国与日本管理之间比较的直接结果,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期的美国。1982年出版的《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一书,最早创立了企业文化理论体系。企业文化理论侧重于把文化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企业管理,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弥补了以往理论的不足,在强调硬性管理的同时,注重软件管理建设,将两者有机结合,为管理科学注入新的活力。

关于企业文化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有以下几种。霍夫斯坦特的“文化四指标说”、特雷斯?E?迪尔和阿伦?A?肯尼迪的企业文化五因四类型说、威廉?大内的 Z 理论、《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中的7S框架,以及托马斯?J?彼得斯和小罗伯特?H?沃特曼的“革新性文化八种品质说”。企业文化理论著作出版思潮大致有以下几个类型:企业家本人的经验之谈、理论家对本国企业研究概括的理论形态以及从整个企业文化的宏观视角探讨企业管理科学。这种从经验之谈到理论概括,再到整个学科建构的宏观视角,意味着企业文化的发展愈发系统化。

2. 企业文化。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学者们拥有不同的观点。威廉?大内认为,一个公司的价值观就是企业文化,它是公司员工行为的规范。彼得斯[4]认为,企业文化是公司为企业员工构建的一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环境氛围。魏杰和赵俊超认为,企业文化指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陈亭楠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组织之中形成的组织内部文化。 二、 传播与5W模式

人类活动无时无刻不处于传播中,关于传播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库利从社会学角度出发,认为“传播是人的关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机制”。施拉姆看来,传播至少要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在胡正荣的观点中,传播是信息流动的过剩。

组织传播是指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是组织成员交换信息的行为。传播是组织的基本属性,组织的任何活动都伴随着信息的传播过程。陈春花认为,企业文化传播是指企业或个人通过各种媒介将有关本组织的文化信息有计划、有目的的向内或向外传递的一种活动。

国外对企业文化传播的研究,更注重企业管理的实际操作方法,主要从现实应用方面来阐述。国内对企业文化传播的关注较少,鲜有相关论著。最早的应为1998年吕舟雷在《企业文化传播刍论》中,正式将“企业文化传播”作为整体概念提出,阐释了企业文化传播概念的内涵。

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拉斯韦尔提出了著名的“5W”模式(图1)。该模式的五个要素具有同样的首字母“W”,因此称为“5W模式”。

拉斯维尔是最早以建立模式的方法对传播活动进行分析的人,这五个要素后来构成了传播学研究的五大领域,即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及效果分析。在5W模式中,复杂的传播过程被肢解成5个主要组成要素,清晰的呈现出传播的内在过程。企业文化传播属于组织传播的范畴,我们使用5W模式进行分析,力图通过对各个要素的具体呈现,探讨出提高企业文化传播的路径。 三、 以5W模式对企业文化传播机制进行具体分析

1. 企业文化传播主客体分析。传播主体是传播行为的发出者,处于传播行为的初始环节。传播主体又称传播者,位于传播活动的起点,对整个传播过程具有重大的影响,对传播者的分析也称为控制分析,传播者具有控制整个传播过程的作用。传播客体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又称受众,处于传播活动的末端环节。

(1)企业文化中的传播主体。根据传播范围的不同,企业文化传播可分为内传播和外传播。因此,将传播主体分为企业文化内传播主体和企业文化外传播主体。

企业文化的内传播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企业领导者和高级管理层。企业领导者制定并影响着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形成的主要因素。②企业中层管理者及负责企业文化宣传的部门。中层管理者和宣传部门负责传播企业文化的实际执行,他们既需要了解领导者的意图,又要根据所在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部门的文化传播策略。③了解并认同企业文化的普通员工。企业内部的普通员工,只要对企业文化充分了解并认同,同样也能成为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主体。

企业文化的外传播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企业管理者。由于工作需要,企业管理者不可避免的会与其他公司甚至是大众媒体打交道,代表着公司领导层的形象。②企业的专职宣传部门。企业专业宣传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外宣传,包括日常的广告宣传工作以及对外公关活动。③企业内的普通员工。

(2)企业文化传受主客体间的双重性。在企业文化传播中,传受主客体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是企业文化的主动传播者,承担着传播的责任,另一方面,他们又时刻接受着他人对自己的传播,属于接受者。企业领导者和高级管理层、企业中层管理者及负责企业文化宣传的部门、企业的普通员工,既是传播主体也是受众。此外,与企业有联系的顾客,以及有可能接触企业的社会普通大众,都是企业文化的受众。

(3)在企业文化传播中,通过对传播主体的改善,来提升企业文化传播效率。企业文化主体对整个传播过程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控制着传播的进程。因此,对企业文化传播者的改进和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①改善企业领导者和高级管理层,从顶级建设企业文化传播力。企业领导者和高级管理层要对企业的发展和整体规划了然于胸,建立适合本企业发展,且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设立相关的制度规章,以正式的手段鼓励企业文化的传播。此外,健康的企业文化传播环境、有意识的塑造专属本企业的“企业人”对企业文化传播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②提高对中层管理者的企业文化认同度,将企业文化建设落到实处。①通过培训等方式,对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企业教化,使之了解企业文化内涵的实质,更好的将领导者对企业文化的真正观点传达下去。②对员工中出现的意见领袖加以利用,使之为有利的企业文化传播所用。③充分重视员工的反馈,赋予员工话语权,并及时将下面的意见传达给领导阶层。

③提高企业专职宣传部门水平,更好的为企业文化传播做出贡献。宣传部门负责企业的对外宣传工作,其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外界对企业文化的看法。在提升企业文化传播的建设上,宣传部门应当掌握方法,抓住时机,配合企业文化,借势营销,使企业文化传播更深更广。

④企业的普通员工在企业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不容忽视。A.对员工定期进行培训,定期进行考核,使之充分了解公司企业文化。B.对积极传播企业文化的优秀员工进行物质精神方面的奖励,估计更多人加入企业文化传播的建设中。C.鼓励新老员工混合交流,有利于企业文化的传播,也能为企业文化建设提出新的观点。D.提高普通员工的整体素质,在与顾客的接触中,更好的展现企业文化。

(4)建立以顾客为主体的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更好的传播给受众。

①企业员工要树立虚心学习的意识,真正掌握企业文化的实质。②企业应建立以顾客为主体的企业文化,真正为顾客的利益着想,更好的抓住顾客,使其成为自己长期客户的同时,主动提企业传播。③扩大企业文化的宣传力度,吸引可能成为客户的潜在受众,通过加大力度的宣传,吸引其他顾客的兴趣。

2. 企业文化传播内容分析。

(1)企业文化传播中的信息。根据狄尔和肯尼迪在《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精神支柱》中的观点,我们将企业文化的内容分为五个方面。①企业环境(见图2)。根据企业所在系统的不同,将企业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两个部分。企业宏观环境包括五个方面: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技术环境。产业环境即供应商、竞争者、顾客、监管部门和利益集团。②价值观。价值观是企业的核心和基石。企业价值观不是凭空而来,是企业长期实践经验的概括。③英雄人物。英雄人物是企业文化的人格化,是企业价值观的化身,是员工模仿的典范。④习俗和仪式。习俗和仪式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属于非正规的企业教化。⑤文化网络。文化网络指公司内部传递信息的非正式渠道,通常在公司内部以逸闻轶事、故事、猜测等形式传播消息。

(2)积极塑造有益传播企业文化的信息。①根据企业所处的具体环境,选择适合的企业文化进行建设,既要独具特色,又要贴合实际。②将企业文化的实质浓缩为清楚易懂的价值观体系,使员工对企业文化有直接明了的认识,更好的传播企业文化。③有意识的树立企业英雄人物,将企业价值观人格化,使其对企业文化更好的认同。④经常举办非正式的聚会活动等,建立健康的企业文化习俗环境,使员工在非正式交往的轻松环境中,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实质。此外,还可以利用仪式来巩固企业价值观。⑤灵活利用员工交往的非正式渠道,有意识的支持员工私下的文化网络建设,加强管理者与员工间的交流,通过人际交往传播企业文化。

3. 企业文化传播渠道分析。企业文化传播渠道,是指企业文化从传播主体到达传播受体所要经过的各种渠道。在企业文化传播中,传播渠道非常复杂多样。根据企业文化的传播范围不同,将企业文化的传播渠道分为内部传播渠道和外部传播渠道。曲庆将企业文化的内部传播渠道总结为十个方面的内容。即象征物、制度、组织结构、故事、仪式和活动、沟通英雄人物与故事、宣传媒体、领导者、同事。企业文化的外部传播渠道一般为作为正式宣传的大众媒体和与顾客接触的人际传播。

(1)正式传播渠道与非正式传播渠道。根据信息在企业组织结构系统中传播途径的不同,将企业文化传播分为正式的传播渠道和非正式的传播渠道。正式传播通过企业间正式的组织结构来运行,传播的信息来自于官方,准确性较高。常见的正式传播类型有信息由高到低流动的下行传播、信息由低向高反馈的上行传播以及同层级员工间的横向传播。非正式传播渠道是通过系统以外的传播途径进行的,传播的信息主要出自成员间各自的需求,是基于企业成员社交需要而发展的传播模式,通常以小道消息的形式传播,信息多为猜测性质,准确性难以测量。

(2)改善传播渠道,提升企业文化的传播。企业文化的传播离不开传播渠道,疏通传播渠道,对企业文化传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企业文化对外传播中,打好与大众媒体间的关系,提高宣传人员及基层员工的素质,有益于企业文化对外更好的传播。在企业文化内部传播中,鼓励员工间通过正式渠道沟通,尤其重视上行渠道的畅通,及时获得下面的反馈信息,同时兼顾横向传播渠道,使员工充分沟通。对非正式传播渠道不应一味禁止,要积极引导,使其为正面的企业文化传播做出贡献。

4. 企业文化传播效果分析。传播效果是指传播最终所产生的有效结果,即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主体的意图或目的。传播效果是检验传播行为是否有效的关键环节,根据效果的不同程度,传播效果可分为三个层面:认知层面、态度层面以及行为层面。企业文化传播效果是指通过不同的传播渠道,将企业文化理念有针对性传播出来,为企业内外部所认知、认同,达到影响其态度或行为的结果。

塑造有益于企业发展的企业文化传播效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1)传播主体应当在传播的源头上做好把关,保证所传播的内容真正符合企业文化精神。(2)针对不同受众利用多种渠道进行传播,使其达到最佳效果。如针对企业外部传播的大众媒介、户外广告,针对企业内部传播的内刊、仪式等。(3)建设以受众为主体的企业文化,重视受众反馈。(4)传播内容通俗易懂,易于传播。

企业文化传播效果是传播的最终环节,其目的是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企业领导人应重视企业文化传播的各个环节,以求最佳效果的实现。 四、 结论

企业文化理论引入中国已经有些时日,但与企业文化传播相关的研究较少。与企业文化传播相关的研究,也多集中在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渠道方面,对企业文化外部传播涉及较少。企业文化只有打通传播的各个环节,才能实现较好的传播效果,达到发展企业的最终目的。通过5W模式的视角分析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因此,未来对企业文化理论和企业文化传播的研究,可以着重在两个方面:

通信企业管理论文篇7

关键字:中小企业;管理沟通;问题;对策

1.引言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曾预言:“未来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之上”。事实上管理也离不开沟通,沟通渗透于管理,根据调查显示,高级管理人员往往花费80%的时间与上下左右进行沟通,普通管理者约花费50%的时间用于传播信息。因而要实现有效的管理,首先要实现有效的沟通。然而,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市场激烈竞争阶段,沟通问题却已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有关研究表明,管理中有70%的错误是由于沟通不善造成的。可见,有效的管理沟通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底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而我国中小企业中又以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居多,大多都存在着组织机构不健全、管理水平较低、过于追求短期利润的缺点,这些缺点直接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沟通存在诸多问题。目前国内众多的中小企业管理沟通状况都不能令人满意,存在着较多影响其内部有效沟通的因素,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更需要认真、科学地研究中小企业管理沟通问题,并根据其内部管理沟通存在的障碍因素,有针对性地改善其管理沟通。

2.管理沟通理论研究

回顾及其内涵管理沟通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在科学管理理论及古典组织管理理论阶段出现的对初始下行沟通的研究,此阶段沟通理论的聚集点在于提高工作效率,代表人物有泰勒、埃莫森、韦伯、法约尔等,他们的沟通实践和研究集中在非个人性沟通—组织沟通,并以上下沟通和行政沟通为基本特征。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人际关系理论的提出,行为科学理论逐渐产生。行为科学采用不同于传统管理理论的研究出发点,把组织中的人不是单纯地作为“经济人”,而是作为“社会人”来研究,并集中在非正式群体规范以及对需要层次理论的研究上。

此阶段管理沟通理论研究以横向沟通和人际沟通为特征,同时注重了非正式组织沟通和文化沟通,代表人物有梅奥、巴纳德、明茨伯格等。20世纪中叶,支持管理沟通的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等理论基础的发展对管理沟通理论研究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到20世纪90年代,现代信息和英特网为特征的网络技术革命性的突破,给现代沟通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强大支持和动力,推动现代沟通理论正在进行革命性飞跃。此阶段管理沟通理论的研究就是以国际化、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

从泰勒科学管理初始探索下行沟通开始,管理沟通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从研究“行政沟通”,向研究“人际沟通”发展;从以“纵向沟通”研究为主,向以“横向沟通”研究为主,进而向以“网络化沟通”研究为主发展;从以研究“单一的任务沟通”为主,向“全方位的知识共享沟通”研究发展等一系列过程。遵循这样的思路,管理沟通不仅涵盖了个体间的交流,还包含群体之间以及上下级之间的沟通,包括上下沟通、横向沟通及利用新技术的网络化沟通,同时根据管理学中对沟通(communication)的定义:“将某一信息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且管理沟通是对沟通的延伸,故本文将管理沟通定义为“为了实现企业既定的目标,将与企业管理活动有关的信息、思想与情感在个人、群体或组织间传递的过程”。企业当中,管理沟通是管理活动和管理行为中最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管理沟通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某种目标或完成头脑中的一些想法,如:传达信息、提出要求、进行劝说或表达善意等。

3.徐州中小企业管理沟通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徐州市中小企业。徐州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陇海兰新东部重要的中心城市,其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共发放问卷378份,收回有效问卷337份,回收有效率超过80%,其中管理层问卷137份,员工问卷200份。

根据调查问卷收集到的信息发现中小企业的沟通问题存在于组织和员工两方面的因素:就企业组织方面而言,制度和渠道的不健全是企业内部沟通的障碍;就员工而言,沟通主动意识和沟通技巧薄弱以及沟通方式欠妥带来的局限性是沟通问题的关键所在。

3.1沟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积极沟通的主动性不足企业经营离不开沟通,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对沟通的重要性有着普遍的认同,超过90%的人认为沟通是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能够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工作效率及促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等等。然而,沟通主动性的低下却会导致沟通的滞后性,从而直接影响到各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工作的开展。在本次调查中有72.33%的员工表示不会在需要沟通的问题时优先选择及时的沟通,而多采取“等,靠,躲”或是“踢皮球”的态度,致使简单的事情一拖再拖,直到成为企业运作的绊脚石,问题性质扩大化后才开始着手解决。

可见,中小企业中人员主动沟通意识的培养和强化亦是不容忽视的。

3.2沟通渠道不畅及沟通制度欠缺中小企业中员工对企业管理的参与似乎缺乏热情,相当部分的员工不乐于参与公司管理,对企业发展多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针对这一现状我们从管理者和员工两层次展开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员工的上行沟通过程情形是:无人提建议的占到了31.39%,偶尔有人提建议的是29.20%,关系好的时常提建议的占24.09%,绝大多数下属都能提建议的仅占14.60%。而挖掘员工没有提出自己对企业建设性意见的原因,66.5%来自企业方面,19.5%来自员工方面,只有7.5%的人员表示不存在这种障碍。另外,针对公司高层对员工建议处理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仅有31.38%的领导会及时对下属建议给予反馈,38.69%的领导会考虑下属建议或意见但不作任何说明,还有相当多(占20.44%)的领导不采取任何行动。

综合以上调查数据分析,员工不乐于参与公司管理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企业组织方面。大多数员工并非不关心企业的发展,也并非不愿提出对企业发展的建设性意见,而是在沟通中存在种种障碍,从而持保留态度。这种沟通的障碍主要表现在没有良好沟通渠道以及相应的沟通反馈机制,直接导致了员工对自我参与组织管理的懈怠。

3.3沟通技能欠缺和沟通方式不当沟通技能的欠缺使沟通中的信息具有不完全性。沟通技能表现在倾听、语言沟通、书面沟通以及非语言沟通等方面。实际调查发现,中小企业整体沟通技能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倾听能力缺乏,语言沟通多,书面沟通少。企业中多数人认为,书面沟通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通常不使用书面沟通,占到了样本总数的67.30%,这样致使很多信息无法完整保存、准确传达;同时由于沟通技能及方式不得当,使很多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变得不完整,甚至掺杂了较浓的个人主观色彩,从而使理解与再次传达落实出现问题,导致信息失真。

4.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沟通改进措施

4.1强化企业全员的主动沟通意识中小企业本身具有反应快速、机制灵活的优势,在沟通方面同样具有快速、灵活及利于掌控的优势。管理者对沟通的忽视极易在组织内部形成负面效应,所以中小企业应加强企业从上到下的全员主动沟通意识。首先,管理层要积极主动构建良好的沟通氛围,将沟通提到工作日程当中,注重员工的建设性意见,并积极给予反馈。其次,企业应适当为员工交流互动提供机会,如:每周例会、定期娱乐活动等。

4.2利用网络技术构建多样化的沟通渠道

4.2.1推动横向沟通,加强在企业中部门内部及部门间的沟通横向沟通犹如穿针引线,能够为组织协调与合作提供一条直接的渠道。企业要鼓励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以加强协作,减少障碍。中小企业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的普及来实现即时沟通,同时,定期组织工作交流会议以及茶话会,以增进企业内部交流。而员工则可以通过横向沟通加强自身的合作意识,增强自我参与意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2.2上、下行沟通结合,建立有效的双向沟通渠道首先,针对下行沟通,管理层应该“开诚布公”、“设身处地”、“推心置腹”,消除层级沟通之间的心理障碍。其次,针对上行沟通,中小企业应鼓励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建立快速的沟通反馈机制,以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沟通中的快速、灵活的优势。再次,对于及时有效的上行沟通进行通告奖励,以利于在企业中建立公开、透明的文化理念,从而优化中小企业的沟通环境。通过双向沟通渠道的建立,既可以使管理者了解公司问题,又可以增强员工的参与意识,提高员工士气。具体可结合计算机网络工具来实现。

4.2.3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相结合,引导积极的非正式沟通正式沟通是企业传统的沟通方式,其信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的特点,但反应速度慢。

非正式沟通更能传达企业内部的心声,它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但不确定性比较高,主观色彩也比较浓。中小企业本身正式沟通机制不完善,所以,非正式沟通对企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中小企业要充分结合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的不同作用,使其填补相互之间的落差。

企业要在进一步完善正式沟通机制、加强正式沟通的有效性的同时,积极引导非正式沟通的言论导向,适时把握两种沟通方式的力度,来辅助企业的管理决策工作的顺利进行。

4.3制定企业沟通制度调查统计,半成以上的中小企业团队的建设是缺乏民主沟通意识的。当今尽管很多方法都可以加强企业沟通建设,但是都是松散个体的结合,缺乏团队本身的精髓和主导思想,所以我们认为中小企业要切身制定完善的沟通制度,根据企业的自身情况制定明确的沟通制度性政策,制定员工有效参与管理的激励政策,并结合绩效激励切实落实到日常管理中,为企业注入沟通的血液。

4.4适时开展专业的沟通技能培训针对沟通技能的提高,中小企业可以适时开展专业性的沟通技能培训,提高企业整体的沟通素质。首先,提高倾听技能、积极换位思考及运用同理心来加深彼此之间的理解。其次,除了语言沟通技能的加强外,还要注重非语言的沟通技能,通过对表情、眼神和动作的观察来判断沟通的效果,并学会运用非语言的沟通技能来传递信息,例如:微笑、点头、摇头等。

再次,适当运用书面沟通方式来传递程序性的重要信息以及奖惩信息等。例如:对企业有贡献的员工可以利用通知嘉奖的形式张贴,来鼓励企业更多的员工。

参考文献

1]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84:8.

[2]李博,黄红译.《有效沟通》[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13.

通信企业管理论文篇8

关键词:企业信息管理;模型;对策

一、引言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各企业纷纷建设了众多的信息系统,如营销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财务系统、协同办公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虽然解决了企业特定的业务需求,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阻碍了企业运营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影响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有必要对信息管理方式进行改进,使原有系统真正变成一个统一、集成的应用平台,为企业的客户、合作伙伴、管理层和员工提供全面的企业信息和应用。本文以国内企业为研究对象,对企业中原有信息管理的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企业信息门户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

二、企业信息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1.现状。目前国内企业的信息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各部门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来实现,这些系统主要包括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应用系统,但目前各系统在现实中是相互独立的,不能方便地实现数据交互和共享。只满足了各部门内的纵向应用,而横向连接和跨部门的流程调整几乎无法实现,系统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无法随企业的应用需要而进行灵活地调整和扩展;而且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独立的用户界面和身份验证机制,彼此没有联系,无法统一,不利于企业运营、管理效率的提高。为了更加有效地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进而显著提升企业的运营水平和管理效率,对原有系统重新进行设计和改造,实施资源整合就显得尤为必要。2.存在问题分析。2.1“信息孤岛”问题严重。目前很多企业部门众多,各类系统相互独立,系统之间无法高效地实现数据交互和共享,即形成“信息孤岛”。各个应用系统及数据目前只能满足企业各部门内部的需求,很难实现横向连接和跨部门。2.2系统结构无法适应实际应用的需要和发展趋势。目前企业中多数系统结构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安装部署要求高,过程繁琐,顾客和员工无法自行完成。二是升级维护成本高、任务量大。三是对客户端的操作系统要求高。四是系统的开放性差、扩展性差,无法提供用户真正期望的开放环境。2.3用户管理和认证混乱。企业内部各系统相互独立,进入每个系统都需要输入各自的用户名及密码;用户的权限管理混乱,一个员工如需进入几个系统,则需要分配几组不同的用户名及密码,易用性差。由于员工被分配有多个用户名并分别授权,很难准确记忆每个用户名的具体权限,会导致用户角色管理混乱。2.4系统操作界面及功能问题。各系统的操作界面较为复杂,操作流程繁琐,无回退等实用功能,人性化程度较低;功能分类混乱,且没有实现定制化。全部功能都堆积在一起,可用功能和不可用功能全部列示在界面中。功能菜单及位置固化,缺少灵活的个性化定制机制。访问入口过多且不统一,使用难度高。

三、企业信息管理对策研究

企业信息门户系统(EnterpriseInformationPortalSystem,EIPS)是指基于专业的全互联网信息采集、分类、聚类、过滤、排重等智能整理和分析,以及领先的数据智能提取技术,集成多方面信息资源应用的服务平台,是提供一种对内容、协作和应用的安全、单一访问点以及能够将人们集合到一起的集成和协作系统。系统可通过内容管理和个性化定制,将组织内部经过整合的数据和应用以网站的形式统一展现给用户,并提供安全性保证。国外广泛运用的企业信息门户系统是一条解决国内企业信息管理工作存在问题的途径。但是,针对中国企业,国外的企业信息门户系统方案必须根据中国企业的特点和情况进行重新设计和本地化改造。1.EIPS理论模型设计。针对目前国内企业普通存在的问题,根据中国企业的特点,设计出EIPS的业务理论框架模型如下:系统涉及到四个方面的使用者:供应商、合作商、分销商;客户、潜在客户;企业管理层;企业员工。基于理论模型,实现了对已有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的集成,通过单一的访问方式和个性化定制等途径,向上述四个方面的使用者提供了统一的、集成的、个性化的信息。2.EIPS功能及效果。基于理论模型与设计思路,通过集成企业现有各种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一套具有高性能与可扩展性的,根据中国企业特点进行改造的EIPS已基本成型,系统功能及效果如下:2.1此系统具有强大的应用集成和界面集成能力,可以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通过Portlets将已有应用系统和网站集成到EIPS中,如企业OA系统、财务系统等。EIPS无缝集成Domino应用,如办公自动化系统,使企业员工可以通过门户访问和使用OA系统的邮件、日历、公文、待办事宜等功能,实现资源共享。2.2此系统是开放/可扩展的平台框架,可以解决“系统结构无法适应实际应用的需要和发展趋势”问题。采用先进的B/S结构,简化了系统部署、实施、培训、升级和管理维护等工作。整个系统的开放架构可与企业现有的、未来将建设的业务系统进行集成,可满足企业业务的发展的需求。2.3此系统具有用户管理和认证功能,支持单点登录,可以解决“用户管理和认证混乱”问题。EIPS提供便捷的用户、角色管理功能,能适应企业人员和部门的调整需要;具有完善的权限管理功能,采用基于角色的权限控制,使不同级别职员看到不同等级的信息,从而实现信息共享与保密相结合。2.4此系统具有统一的信息访问入口,实现虚拟门户,可以解决“系统操作界面及功能问题”问题。用户通过“浏览器或手机/PDA+主页”的方式,获取集成的、统一的、个性化的信息。通过虚拟门户技术,可以实现企业多个网站的统一部署和分级管理。系统能够灵活地进行个性化定制,支持用户使用基于浏览器的操作界面来进行界面及功能的个性化定制和操作。

四、结语

企业信息门户系统建成后,形成了一个开放/可扩展的框架平台,实现虚拟门户;具有强大的用户管理和认证功能,支持分级授权;具有应用和界面集成能力;能够进行个性化定制;简化了系统部署升级和管理等工作。应用EIPS是国内企业信息管理方式的一个根本转变,有效地形成了对信息的集成、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针对企业信息门户系统的研究,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的角度,对于企业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何光伟.企业信息资源集成方式[J].企业管理.2017(02):105-107.

通信企业管理论文篇9

 

生态因子(ecologicalfactor)指对生物有影响的各种环境因子。常直接作用于个体和群体,主要影响个体生存和繁殖、种群分布和数量、群落结构和功能等。各个生态因子不仅本身起作用,而且相互发生作用,既受周围其它因子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其它因子。本文将信息系统和企业管理都分别看成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借助生态因子概念,将影响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因素作为匹配生态因子,即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不仅与两个生命体有关系,而且相互发生影响和作用,还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2匹配生态因子初步框架提出

 

“匹配”一词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意思,它既是数学语言,又是计算机方面的术语,其含义复杂多变。匹配在管理学相关理论中一直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其理论上是两个相关变量的相配关系,而在先进的信息技术中,国内外学者一直关注信息技术如何以及何种程度影响企业绩效,先后国内外学者对信息技术接受理论、任务技术适应理论、ERP实施关键成功因素、企业信息系统成长、信息系统生态位、战略匹配模型【3-41、企业组织文化和惯例、人-信息系统交互等方面进行大量的研究,并形成战略匹配模型、技术接受行为模型、ERP成功实施关键因素等一些成果[5-61,为信息系统成功支持企业组织提供强大的帮助和支持,特别是对信息系统和企业组织之间战略匹配进行大量研究,这些研究逐渐将匹配思想融人理论构建中,特别是技术本文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是在分析企业管理和信息系统两个对象特征变量前提下,两个对象的特征偏离程度,匹配不仅包括同一时间点特征之间横向匹配,还包括不同时间段前后阶段之间纵向匹配。两者之间具有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关系,只有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相匹配时,信息系统就可能被企业所采纳,同时企业管理可以通过信息系统优化管理流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最终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否则反之。为了更加全面认识和引导两者之间匹配走向,结合匹配相关理论本文从生态视角来研究信息系统中的匹配问题,借助生态系统思想分析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即将匹配生态因子作为影响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的变量,并识别出影响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生态因子,为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模型构建打下基础。

 

在国内外学者研究基础上,结合战略匹配模型等相关理论,对影响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的主要因素进行透析,从环境、战略、架构、业务流程、惯例、沟通等六个方面对影响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影响因子进行分类M,形成如表1所示影响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生态因子初步框架。

 

3匹配生态因子体系构建

 

3.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收集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相关数据,然后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问卷调查的目的是整个问卷设计和调查的基线,对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调查的目的是调查生存环境、战略、架构、业务流程、惯例以及沟通等六个方面对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的影响[91,特别是在充分了解和分析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研究现状基础上,对调查目的有一个统一和清晰的认识基础上,通过通俗易懂问卷的形式获取调查数据。

 

3.2数据分析

 

针对以上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因素的分析,根据需要获取信息设计调查问卷[101,通过对常州地区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整个调查发放350份调查问卷,一共收回320份,剔除不合格调查问卷,最后回收有效调查问卷307分,回收率为87.7%,对收集307份问卷的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总量表CroMach'.w系数达到0.835,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过程中环境因素、战略因素、业务流程因素、惯例因素信度分别为0.858、0.760、0.839、0.589,表明设计的调查问卷总体上是一份可靠性较好的问卷,而且影响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匹配生态因子内部一致性程度较高。

通信企业管理论文篇10

【关键词】电力工程 项目管理 企业运营

众所周知,项目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活动,更是一种管理科学,我们通过有步骤的计划、组织、管理和控制,能够有效的提升企业效率,实现项目目标与项目过程的综合优化。电力企业借鉴现代化的工程管理方法,将电力工程项目中所涉及的包含合同管理、施工计划管理、过程控制管理、物资采购管理、仓库管理、成本核算管理、事务管理以及系统管理等模块在内的管理项目以系统软件开发的形式通过计算机编程手段开发出管理系统,既有利于提升电力企业的科学化管理水平,同时也有利于更加精确且方便的定位电力项目管理中各个环节的控制进程。

一、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开发的意义

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开发对于促进电力公司的基建业务信息化水平,提升基建管理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原因既有大环境的变化使然,也有内部系统当中共享资源等诉求的需要。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电力工程项目日趋大型复杂,并且有着国际融合的趋势,信息的交流与传递十分频繁,项目管理信息化已经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通过信息网络载体开发出能够进行项目信息交流的平台,有利于提升信息交互的速度(包括信息反馈速度和系统的反应速度等),减轻项目工作人员日常管理的负担,使得用户能够及时查询电力工程进展情况的信息,方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电力工程项目管理借助信息化的手段能够更好的借用系统工程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内的所有工作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更加确保工程质量、缩短工期、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第三,相较于电力公司内的个体元素,比如公司的经营者和员工,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的开发既有利于公司决策者对企业的成本要素做到了如指掌,又有利于公司下属员工通过岗位设置,实现工作的信息化,脱离纸张办公,提高工作效率。可以说,只需一套系统,一次性花费较小的成本,就可以帮助实现企业的信息化,摆脱企业内部数据间无法共享相互独立的管理难题。

二、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开发的具体做法

基于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开发对于电力企业自身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尝试运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来开发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该系统将主要围绕施工成本、工程进度、合同管理三个中心的项目组织架构来进行设计,通过用户权限、职务权限、项目权限、操作权限等模块进行必要的分工协作;同时通过工作流程对企业的业务进行必要的审批工。

以实施效果而论,通过以上的系统模块,用户企业可以实现实时的、动态的项目流程追踪,包括公司管理层在内的系统用户可以随时通过系统了解到各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和成本情况,同时也可以实时的查询每笔费用的发生情况、供应商付款情况、分包商情况、员工情况等。该系统可以支持多点的同时监控,包括参建单位,施工企业以及工程项目等;以系统构架来说,施工成本、工程进度、合同管理三个中心的项目组织架构将会通过进度管理子系统(比如施工过程管理子系统)、文档管理子系统(比如各类的数据库)以及成本管理子系统(比如施工计划成本核算子系统)等系统来实现,通过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串并联来实现信息的交互。

在这些系统模块当中,其中进度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包括项目标段设置、用户标段分配、详细施工进度图表、项目产值数据汇总、计划与实际进度曲线分析等在内的功能;文档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包括文档管理、文档导入、文档备份、文档统计等在内的功能;质量管理子系统主要负责包括预算数据管理、预算控制、成本数据统计分析等在内的功能。

三、结论

电力企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开发只是较好的适应了时代的发展规律,通过自定义的信息化系统设计,最终受益的企业能够快速进入全新的项目管理时代,开创企业自身高速成长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浅谈电力工程项目管理流程与实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

[2]李豪.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