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读书的故事十篇

时间:2023-04-07 10:29:05

我与读书的故事

我与读书的故事篇1

书,可以增长我们的见识,开阔我们的视野。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今中外,有许多取得成就与辉煌的名人不是与好书相伴,最终走上成功的道路。当然,我也不例外,我也酷爱读书,因为读书不仅提高我的记忆力,还提高了我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读过许多的中外名著《七色花》引得我浮想联翩,《血泪仇》又叫我泪落如河……其中,使我启发最大、印象最深的书莫过于《昆虫记》。

《昆虫记》是法国著名作家法布尔用了40多年的心血与辛劳凝结成的结晶,法布尔扬弃了科学家们那种生冷的笔调,用了一种艺术家们的幽默形象完成的。他为了完成这部伟大的著作,每天都在细心的观察身边的昆虫。他为了研究一种昆虫而爬到树上,一直从晚上观察到白天,甚至还有的时候被人误以为是小偷呢。但他仍一直不放弃,他那不可磨灭的精神一直在支持着他、鼓舞着他,使他坚持不懈,最终完成这部十几万字的《昆虫记》。

我与读书的故事篇2

不得不承认,一路走来,我们都在与书相伴,也不得不承认,书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的过去、现在乃至将来。我们也从以前认字、读小故事、读名著,到现在书写我们自己的文字,表达我们的心声。

小学时,还没有读书的意识,只是出于好奇一个字一个字的认,一句话一句话的读。哪管它读了何用,看完乐之即可。这种与汉字的捉迷藏何尝不是一种欢乐的游戏。再大一点时,开始读课本上的一个个故事,老师会告诉我们这个故事中体现了什么样的美德,勉励我们也要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伟大。虽然那时什么都不懂,但潜移默化里也培养了我们的美好品格。

初中时,老师开始要求我们读名著,多读课外书。但这正是我们叛逆的年月,哪里听从他们的安排,这么美好的年华哪能因读书而浪费掉。于是,初中是在我们玩的欢笑中度过的,而非读的沉思中而来,读的只有课本,只为考试而读。

高中,我们终于可以说:“我们长大了,不再像以前那样疯玩。也逐渐懂得只有读书才不算浪掷青春。于是,开始了泡图书馆的生活。

这时的我们,已经不再去读安徒生笔下的故事了,也不仅限于《读者》中的小文章,转而开始真正阅读有些分量的作品,文字中的精华。

这期间,我接触了《平凡的世界》《悲惨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狼图腾》之类的作品。此时,我才真正体会到手不释卷的感觉,知道什么叫读书,什么叫读到天昏地暗。有时在下课、晚自修无时无刻不在读这些书。只为了能提早将一本书读完,这些书或是讲述几代人的坎坷故事,或是描绘了一个即平凡又不平凡的世界,或是讲述了一个人传奇的故事,亦或是叙述了自己的一段精彩的人生经历。每读完一本书,总会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总是引起自己长时间的一段感慨。

那到底什么样的才叫好书呢?我不知道别人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只觉得:能震撼人心的就是经典。

每次泡图书馆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捧本好书,找个清静的位置,坐下,埋头开始读,再抬起头来时,惊觉图书馆即将关门,即使读到欲罢不能,也只能书归原位,明天再来。好书总有份魔力,吸引着你前行,或前行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或前行在你的人生旅途当中。

喜欢清静,便去读书,因为读书,更喜欢清静。

我与读书的故事篇3

小时候,爸爸总在睡前给我念故事。可是,他常常到了他觉得困了时,就把一整页密密麻麻的故事“浓缩”成一句或者两句。我十分不高兴,就让妈妈给我讲睡前故事。可妈妈经常干家务干到夜深,她还没讲故事,我已经呼呼地睡着了。

从那以后,我开始读一些注音读物,如果在没有注音的读物里,我遇到了不懂的字我就读它的一半或者它的形近字。有一次,我觉得一个叫“玫瑰小姐”的故事很好听,就读给爸爸听,我读起来:“‘什么’‘鬼’小姐。从前,……“我刚读完题目,爸爸就笑得前仰后合。我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大概到了一二年级吧,我渐渐学会了查字典。一口气读完了《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一次,我在吃烤面包时,说:“今天我烤面包,明天我做酒,后天王后孩子到我手,我姓卢萨卡江东多幅锣鼓里根,这样的姓最少有!”

到了三四年级,我已经在语文课本中读了不少科幻故事,如:《院子里的悄悄话》、《纸奶奶过生日》、《万能胶水发明记》等。我不再仅仅向往童话世界,我渐渐喜欢上了《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成了现代科技课上的活跃分子。

现在,我又喜欢上了杨红樱阿姨写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我从书中学到了许多道理,比如说人不能有妒忌心,对每一个生命都要赋予爱,人不能记仇等。

我喜欢读书,我心中始终铭记着冰心奶奶说过的九个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汕头市实验学校

我与读书的故事篇4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小学506班邵禾峪

星期天,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搜索”着合我心意的书:哈!这本书不错,可是看过了;这本书,一看书名就知道是;这本书太幼稚了……在我的选择中一大堆书被淘汰了。终于,我的目光锁定了《一只猎雕的遭遇》,哈!沈石溪!我向来喜爱看沈石溪的作品。偌大的书海中淘到这本书,我开心极了,顾不得把其他书摆回原处,便在轻拂的晚风中走进了它的世界。

不知看了多久,我感觉手臂发麻了,才把书轻轻地放在桌上。这时,我发现,阳光已经雀跃着跳进窗子,把我暖暖地包围了,原来,午饭时间到了。可是,那一页页散发着墨香的纸张,那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都让我难以忘怀。坐在阳光里,我默默地回想,猎雕巴萨查和它的主人达鲁鲁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巴萨查啊,沈石溪爷爷用生动的笔墨把你带到了我的面前,今天,我也要用跳跃的笔尖来为你歌唱。

巴萨查啊,你是一位勇士!在达鲁鲁被野猪扑咬的危急关头,你不顾个人安危,冒死与野猪搏斗,救下了达鲁鲁;早春,是难寻猎物的季节,达鲁鲁扭伤了腰,你的女儿得了猩红热病,又是你勇敢地击昏了老公狐,换来了治病的医药费。巴萨查啊,你是一位值得信赖的战友!我为你感动,为你歌唱!

巴萨查啊,你是一位义侠!当达鲁鲁命令你去叼别人陷阱里的香獐时,你却断然拒绝。为了不让主人失望,你又拼了命从豺狼嘴中抢到了一只香獐。可就是这样,达鲁鲁却狠狠地踢了你一脚,因为,他以为你在用行动教训他——别靠偷窃获得香獐,应该像我这样靠智慧和力量到草原去收获。你心中的委屈又能与谁诉说?然而,当主人在被黑风暴围困而没有东西吃的时候,你毅然同意主人喝你的血来维持生命。巴萨查啊,你忠心赤胆,我为你感动,为你歌唱!

巴萨查啊,你是一只多么忠诚无私的猎雕!你的忠诚枯竭了你汩汩流淌的血液,你的忠诚奉献了你平凡而伟大的生命能量!巴萨查啊,我的心在颤抖,在这个平和的日子里,我一定要为你——一只伟大的动物深情歌唱!

满目的阳光柔软了我的心房,巴萨查的故事在我的日子里荡气回肠。我赞美猎雕,我也对人类的冷酷无情愤懑、心伤。多少个达鲁鲁啊——对动物的生命毫不怜惜,肆意地玩弄,无情地捕杀!鲨鱼、大象、藏羚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我眼前不停地跳跃,我的心被沉痛挤压:谁来救救它们呀!

“豆豆,吃饭了!”是妈妈在叫我吗?恍惚间,我又看到了太阳的笑脸,看到了蓝蓝的天、碧绿的海,看到了小动物们正快乐地生活在人们的身边……

我与读书的故事篇5

一、选择合适的园本阅读课程――“择优引领”

幼儿期的孩子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形象鲜明、情节有趣的故事深受孩子们喜爱,于是我园决定选择“故事”作为引领幼儿爱上阅读的起点,故事与阅读的融合就是“故事书”,经多方调研比较,“情境阅读”走进了我们的视野,该绘本以其简练生动的语言、精致优美的画面、夸张有趣的情节深深吸引着孩子们,它结构完整,涵盖的知识面广,色彩和图示简洁明快,易于幼儿理解与接受,每一本绘本都是一个极富童趣的故事,每一本绘本都隐藏着它的教育内涵或流露出它的幽默与风趣,绘本故事极好地迎合了幼儿心理的需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自从“情境阅读”绘本进入我园以来,深受孩子的喜爱。

二、引领孩子学会阅读方法――授之以渔

让幼儿爱上故事、喜欢绘本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因此幼儿才是阅读的主体,只有让他们学会了阅读方法,才能愿读、会读、乐读,他们才能变被动为主动,因此我们首先引领幼儿学会阅读方法,以增进其主动阅读的兴趣。

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结合的,无论是封面、扉页、环衬还是正文及封底,都巧妙而极具启发性。因此我们引领幼儿从封面入手,让孩子猜想故事主人公是谁,通过仔细观察封面人物的表情、动作等猜想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对故事内容通过自己的观察首先有大致了解,例如《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幼儿可以根据封皮内容猜想故事是关于鳄鱼和医生的故事,(因为爷爷拿着针管,所以觉得他是医生,鳄鱼张着嘴,它很害怕等等),然后我们再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环衬及扉页,让孩子通过观察环衬中的背景、色系以及其他事物等获得有关故事更进一步的信息,例如环衬是墨兰的天空,弯弯的月亮,猜想故事是关于晚上的事情;环衬有许多小盒子,猜想故事应该是关于“礼物”的内容等等。就这样孩子们在观察“故事外观”的过程中对故事内容就有了大致了解,同时继续阅读、验证自己猜想的兴趣也不断被激起。之后,我们继续引领孩子开始逐页翻看画面、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等,通过前后页的图文对比,发现细节变化,推进故事情节,了解故事内容。孩子们被夸张、颜色鲜艳的故事形象所吸引,被极富童趣的故事情节所感染,在不断猜想与验证中自主阅读,在仔细观察中判断推理,阅读兴趣逐日递增,逐步由“要我看书”变成了“我要看书”。

三、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创设情境”

环境是幼儿情境阅读的无形向导,因此,我们从幼儿一日生活入手,努力创设宽松、自主、轻松的阅读氛围,以引导孩子爱上阅读:我们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有的放矢选择经典的绘本画册投放于开放式的班级图书角,并随幼儿兴趣随时添加与更换,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自主选择、自主感知;利用晨间谈话、餐前准备、餐后散步、午睡后起床整理等时间向幼儿介绍绘本新故事,向幼儿推荐好图书,同时充分利用“区域活动”时间给予幼儿充分的阅读时间,满足幼儿看故事书的好奇心。就这样,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阅读、爱上了看书。

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为进一步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幼儿搭建展示阅读成效的舞台。例如,小小阅读日、故事创编小能人、故事大王、图书漂流记、我的手工小画册、宝宝逛书店等等,丰富多彩系列活动的开展,为孩子们搭建了情境中学习、活动中提高的平台,他们在一起交流、共同展示、合作讲述,彼此推荐好的故事,大家共同享受着阅读带来的快乐,体验着阅读赋予的成功。

我与读书的故事篇6

摘要 早期阅读教育不但能为幼儿所接受,而且能促进其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我们开展的早期阅读教育是在培养幼儿欣赏、讲述和朗诵等多种能力的基础上,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增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建立起自主阅读的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地把幼儿的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早期阅读作为听、说、读、写等诸环节的重头戏,自然而然地引起了教师和家长们的高度重视。

早期阅读是指在学前阶段,通过大量图文并茂的读物,帮助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对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个性、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其突出优势在通过早期阅读教育,促进幼儿心智的发展、语言能力的增强和良好习惯的形成。阅读是一个多元的复杂的历程,儿童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寻找到适合的途径,不断积累阅读经验,从而建立起自主阅读的能力来。

首先、创造阅读环境,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

《纲要》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并且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可见,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多么的重要,应该从以下两个环节着手加以解决。

1.为幼儿创设图书角。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提供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幼儿读物,并定期更换读物。每天保证一定时间,让幼儿自由选择读物阅读。

2.创设阅读活动区域角。在区域活动中,我们精心设计了“阅览室”、“小主持人”、“来说来演大舞台”等活动区域,以开放的形式、空间,时时吸引着幼儿。阅读内容通过看图编故事、木偶表演、画图创编故事等形式表现,在讲评时给幼儿表演的时间,培养幼儿勇于在集体中表演的大胆性格,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和体验成功的快乐。在“阅览室”,他们将自己家里最喜爱的图书放置在图书角里,与同伴交流,在丰富班级图书内容的同时,也增进了孩子之间的相互交流,获取更多的阅读信息。

其次、建立阅读常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师应有目的地训练幼儿认真、细致、有条理、不怕困难、做事有头有尾等良好学习习惯。因为,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于培养幼儿早期阅读习惯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天早上幼儿入园之前我会先把所有的书摆在一个固定位置,幼儿进教室后会主动取自己想看的书,自己阅读或与同伴一起阅读。阅读完毕,我会放音乐,孩子一个接一个有序地把书送回指定地点,放整齐。平时我还注意提醒孩子,阅读要从左到右,自上而下,书要一页一页从前往后轻轻翻;图书角看书时要安静,不能打扰别人,对图书要爱惜,不折损,不撕页,不在书上乱涂乱画等。

第三、组织幼儿阅读活动时,形式要新颖多样

阅读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阅读教育的过程。它是传递阅读教育的信息,将阅读教育目标落实到每一位幼儿身上,促使其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通过多种手段,开展多类阅读活动。

1.大、小图书阅读活动交替进行

中班幼儿可以一个活动用大图书,一个活动用小图书,或一个活动中大小图书都用,而小班幼儿则适合用大图书阅读,大班幼儿则适合用小图书阅读。大图书阅读能够帮助幼儿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如:大图书阅读活动《鸟窝里的树》,老师引导幼儿看大图书后,组织幼儿讨论画面内容,并设计一些过渡性的问句,在理解画面的延续与情节的发展中,使幼儿能将前后画面联系起来看图书,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2.通过多媒体进行阅读活动

通过幻灯、投影、录像等多种“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活动,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更直观、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阅读内容。

3.听录音讲故事

在区角活动中设立语言区,让幼儿听着录音故事来复述故事内容,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学习用不同的语音语调来讲述故事,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满足了幼儿的表演欲望。如听完《南瓜小房子》后,可问:“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谁住到了南瓜房子里?”在交流时,应以孩子说为主,老师必须注意倾听,及时引导孩子的话题,使之紧紧围绕故事主题,又能联系到自身或周围的生活。引导孩子对故事内容和人物进行评价,提高孩子辨别、分析和概括能力。在幼儿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个故事内容以后让幼儿进行表演,孩子们一下子很投入,表演起来可真是像模像样的。

第四、组织幼儿阅读活动时,要注重整合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发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语言教育活动中,应该注意整合性原则,即我们应注意将早期阅读活动与其它方面的学习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让幼儿开展自编自画故事书、自编画报、诗配画、听音乐编故事等活动。这些活动目的在于帮助幼儿进行不同于符号的相互转换,使幼儿将阅读经验迁移于其他活动中,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如幼儿自编自画故事书,首先引导幼儿自编故事,并请幼儿将自编的故事在集体中讲述与评析。教师启发幼儿:“他编的故事主人公是谁?”“故事的开头怎样?”“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怎样?”然后请幼儿将自己编故事配上与其情节相符的画面,装订成册,制定图书。再如听音乐编故事,让幼儿先欣赏音乐,引导幼儿:“你觉得这段音乐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小朋友根据自己的想象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在这些过程中,使幼儿语言、想象、美术、个性等方面均得到发展。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把语言教育活动渗透到各种游戏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帮助幼儿扩展自己的语言经验。

第五、开展早期阅读教育,要重视家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纲要》指出:“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家园配合,使幼儿在园中获得的学习经验能够在家庭中得到延续巩固和发展”。早期阅读作为幼儿园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理应得到幼儿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方能取得明显成效。教师要经常与幼儿家长沟通,向他们宣传早期阅读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育儿的水平;要定期召开家长会或开展家访,指导家长为幼儿选购适合他们阅读的图书资料,为幼儿创造温馨的早期阅读家庭环境。早期阅读教学只有真正赢得了家长的理解、支持、配合,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我与读书的故事篇7

那么,故事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什么?如何看待图画书文图之间的关系?童书阅读还有哪些奥妙?亲子阅读最容易陷入哪些误区?

“我自己就是故事的受益者”

在余治莹看来,孩子的童年要有故事书相伴,没有童书的童年是难以想象的。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是因为她自己就是童书的受益者。

“我是从小听父亲讲故事长大的。每天晚饭后,他总是对着我们姐弟三人讲故事。”余治莹说。受父亲的影响,余治莹后来有机会当了图书编辑,终于实现了儿时的梦想:给更多的孩子讲故事,让更多的孩子有与自己相同的快乐体验。她编辑的第一套童书是美国的《小金书》,当时觉得故事很有趣,图画很好看,跟以往童书的阅读体验不一样,充满童真与童趣。这套书打开了她的图画书之眼,让她从此着迷,不断搜寻更好看的图画书。而今,她成了童书阅读的专家,也经常向家长们分享阅读心得。

童书编辑得多了,翻译得多了,余治莹渐渐开始从事童书创作,而且渐入佳境。她创作的故事很有童趣,因为“我创作故事时,心中有一个小孩,那就是童年的我,她会告诉我什么故事有趣,什么故事好笑。我就根据这个小孩提供的信息,有了写作的灵感”。

“给孩子阅读图画书不能太功利”

近些年,大陆地区的童书出版呈现持续高温的态势,家庭人均童书拥有量也显著提升,图画书阅读越来越受到父母们的关注。对此,余治莹表示,客观而言,大陆地区父母对图画书的欣赏水平还不够。这是因为图画书是一种很特别的童书类别,要同时读文看图才能领会其中奥妙。初读图画书的人往往抓不住诀窍,只能略识一二。如果离开专业人士的指导,很难真正走进图画书,发现其中的魅力与趣味。

不仅是父母对图画书的认识需要提高,中小学图画书的阅读状况也亟需改善。余治莹对此的看法是要慢慢来,台湾地区的中小学多年前也是以升学为主、课业为重,小学高年级、初中及高中学生疲于应付考试,很难有时间阅读教科书以外的图书。后来进行了教育改革,没有了升学压力,学校开始推动各种图书阅读,让学生有机会自主阅读、广泛阅读,放松身心地阅读。

余治莹提醒父母和老师,给孩子阅读图画书不能太功利,不要赋予图画书单一的听故事功能。在她看来,图画书就像一个宝藏,需要慢慢去品味,慢慢去发掘。很多图画书可谓精美的艺术品,值得反复赏析。对于当前很多机构尝试将图画书改编成图画书阅读课程,她持赞赏态度。在国外,也常常将图画书作为教育孩子的媒材,在教室里大量使用。许多教师专门针对图画书设计教学方案、学习单,让学生学习或作答。

亲子阅读要避免走入两个极端

最近几年,余治莹经常来到大陆地区推广阅读。她发现,很多父母要么放任自流,只管买书不管阅读指导;要么面面俱到,给孩子布置读后作业,挫伤了孩子的阅读积极性。她的观点是,在阅读时,父母的任务就是做一个朗读者,将图画书中的文字,清清楚楚地念给孩子听,注意节奏感,依着情节,或快或慢,行进有序,而不是加词添句、看图说话,最好让孩子完整体会文字的优美及韵律感。同时,父母也不要刻意美声美调地诵读,只要保持自然的声调即可。其实,老师给学生阅读也是这个道理。

“有些父母与孩子共读时,喜欢看图说故事,自己演绎。这原是一件极有趣的事,能引发孩子的共鸣,不过却在第一时间,抢了孩子自行读图探索的机会。”余治莹说,在第一遍看图时,请把探险的主控权留给孩子。每个孩子都有一双灵活锐利的眼睛,会仔细观察图中的每个表情、动作及细节,探索图画所散发出的信息,进而了解故事内涵。这种自发性的读图能力,正是孩子日后学习的基础。父母也不必过于关注孩子的阅读结果,这样会坏了阅读的乐趣。因此,与孩子共读完毕时,不妨把时间留给孩子,让他们再翻阅一遍,或喃喃自语,或指指图画。无论如何,让他们反刍回味,体验阅读后的快乐。

我与读书的故事篇8

儿子最早接触的书籍应该是《婴儿画报》、《东方宝宝》之类的婴幼儿报刊。那时儿子还不会说话,我就抱着他,搂在我的怀里,轻翻着书页,从简单的认识各种实物到渐渐地轻读童谣,儿子的小手会轻轻地触摸一下画面,眼神会停留在他喜欢的某一个事物上面,从孩子每一个细微的动作我感觉到了儿子是喜欢妈妈陪伴他一起读书,在哄他入睡的时候,在他大吵大闹的时候,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我的口中总是念念有词的,其实无非是“小娃娃,小娃娃,嘴巴甜,喊爸爸,喊妈妈,喊得奶奶笑掉牙”。“小鸭鸭,嘎嘎嘎,游到水里吃鱼虾――”儿子总是在我读的童谣或是歌唱中安然入梦。

慢慢地,儿子长大了,他会跟着我一起读童谣,背唐诗,他更喜欢我为他讲故事。我把我童年时期储存的故事讲给他听,如“放羊的孩子”、“司马光砸缸”但好多故事听了多遍,他已经会讲,有时是我刚开个头,他就接着讲下去了。于是我就买了许许多多的儿童读物。可是让我失望的是,儿子只喜欢听。当他拿到一本新的图书时,他一味地让我为他讲,而不愿意自己看着画面去把书中的故事按自己的理解讲下来。为了培养儿子的阅读兴趣,我便选取很有趣的故事,发挥我的特长,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地读。我一边读,一边用眼角的余光观察儿子,当我发现他的注意力被我吸引过来了,我的读书声戛然而止。儿子的热情已被调动起来,说什么也不肯放弃这个有头无尾的故事,我立刻趁热打铁,陪着儿子一起把书读完。有时我还会把故事中的情节和儿子一起在生活中巧妙地再现。有一次我们讲到了“小猪肥肥”的故事,故事中的肥肥很贪吃冰激凌,可是由于天太冷了,妈妈不让他吃,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去微波炉热了一下,却意外地发现变成一趟水的冰激凌也很好吃。儿子听完故事迫不及待地就去当一回“小猪肥肥”还学着小猪肥肥的样子,用手指沾了一下变成水的冰激凌,然后往嘴巴里一吮,“诶,妈妈,还挺好吃的。”真是让全家开怀大笑。不断变换形式让孩子读书,孩子会更喜欢。

在阳光满屋的休息日,和儿子一起读书是一件快乐有趣的事情。坐在灯下,我的心里涌动着温暖和希望。我发现白天所有的烦恼与疲劳,此时都已不见踪影。陪着儿子读书,听着儿子稚气的童声,看着儿子手舞足蹈地向我讲述他所听懂的故事内涵,内心的喜悦与充实无法言语。双休日的时候我也会陪伴他去书店看书,席地而坐,拿上自己喜欢的图书乐滋滋地看着,脸上的表情随着故事人物情节而变化高兴、生气、委屈、紧张,得意――

其实,只要有时间,我就给儿子朗读文章,讲故事,看图片,哪怕再忙,也要坚持。在朗读的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第一,用尽量准确的普通话去朗读,绝不用孩子语言(比如:猫猫、饼饼),避免孩子长大后二次学习语言。第二,多用大声朗读,声情并茂,调动多种感官,欣赏故事的美。第三,把每个故事当作一个整体,绝不中途停顿、问孩子问题,也不受外界的影响。第四,孩子喜欢重复听读,所以当孩子要求还是讲这个故事时,千万不要拒绝,一个故事,当你读了三四遍之后,你会发现,孩子几乎会一字不落地背出来了。孩子的超人的记忆不可小觑。第五,可以用手指着每个字去读,长期坚持,我发现儿子已经认识很多汉字了。第六,设置一个快乐愉悦的氛围,熟悉故事之后可以全家一起来表演。

儿子在快乐自在的读书中一天天长大,他学会了阅读,学会了在阅读中寻找快乐。我也在陪儿子读书中,学会了从孩子的角度用不挑剔的眼光看世界,找到了没有杂念的纯粹的读书之乐。我惊喜地发现儿子从阅读中享受的不仅仅是快乐,还有勇气和正义感。这是我陪儿子读书最大的收获与欣慰。

我与读书的故事篇9

4月2日国际儿童图书日来临之际,我们特别汇集了国内外亲子阅读领域大师级人物的种种理念、做法,希望能带你的孩子走近阅读……

《为了孩子》建议你这样做:

翻阅图书的经验,学习掌握一般的翻阅图书的方式和规则。

阅读时,指导孩子一页页、耐心地翻阅;试着让孩子了解图画书的基本结构,如,封面、扉页、正文和封底等。仔细翻阅,或许会有意外收获。

读懂图书内容的经验,学会看画面人物表情、动作、背景以及串连起来发生的事件。

画面细节对孩子理解故事十分关键,但是有些孩子习惯快速翻阅,会忽略画面里的很多细节,这时,你可以“拔刀相助”――“呀,这是什么?”“咦,小熊的衣服怎么变颜色了?”……和孩子一起找细节、看背景,故事会变得更有趣!

理解图书画面、文字与口语对应关系的经验,学会用口语讲出画面内容。

一起看过故事后,合上书,让孩子讲讲故事说了什么?如果孩子不乐意,那就你讲一半,他讲一半,在游戏中,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提高孩子的口语与阅读理解相结合的能力。

图书创作的经验,知道图书中的故事是作家和画家创作出来的,尝试自己“创作”图书。

故事的创作可以从改写或续编开始。平时为孩子选择图画书,就最好选和孩子生活贴近的,这样孩子改编故事起来更容易。

前书写经验

《为了孩子》建议你这样做:

认识汉语文字的独特书写风格,将汉字书写与其它文字的书写区别开来。

让孩子仔细观察英文字母和汉字,找出区别,能让孩子以他独特的视角,进一步了解汉字的书写风格。

知道书写汉语文字的主要工具,尝试使用这些书写工具。

让孩子尝试用铅笔、圆珠笔、钢笔、水彩笔,甚至毛笔尝试书写,让孩子体验不同书写工具独有的书写感受。

学会用正确的书写姿势写字,包括坐姿、握笔姿势等。

在给孩子充分书写自由的同时,在书写姿势方面不可马虎。

前识字经验

《为了孩子》建议你这样做:

懂得文字有具体意义,可以念出声来,可以将文字符号、口语符号与概念对应起来。

可以用点读的方式给孩子念故事,如果遇到故事里反复出现一个词,如“月亮”,可以引导孩子跟着念“yue lin”,并让孩子知道,月亮就是晚上高高挂在天上的东西。

理解文字的功能。

可以在孩子的柜子上贴上他的名字,告诉他,贴着他名字的东西就代表是他的;同学过生日,除了送份小礼物,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写张卡片表示祝贺,当然,不会的字可以用画的。

文字起源的经验。

为孩子读读仓颉造字的故事,找一些简单古代象形文字的图片给孩子看看。让孩子初步了解文字是怎样产生的,如何演变的。

识字规律的经验。让孩子明白文字有一定的构成规律,掌握这些一般规则,能更好更快地识字。

让孩子知道,“日”是一个象形字,看起来就像圆圆的太阳;“旦”就是“日”从地平线“一”上升起来,就是白天的意思。

文字和语言多样性的经验。

带孩子旅游时,可以让孩子接触接触当地方言,如果去国外,也可以尝试学两句简单的问候语,让孩子了解到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语言和文字。同样一句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和文字来表达。

Tips

教孩子写字不必操之过急!

强迫孩子太早动笔,会让孩子对写字产生恐惧,甚至厌恶。

孩子年龄过小,手部肌肉还没发育完善,力量不够,很难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

字的笔顺在小时候搞错了,进了小学会很难纠正。

图画书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图画书对幼儿没有任何“用途”,不是拿来学习东西的,而是用来感受快乐的。

图画书的文字都经过精心挑选与整理,字字饱含艺术家们丰富的情感与理性认识。父母亲用自己的口,将这些文字一句一句地说给孩子听,就像一粒一粒地播下语言的种子。当一粒种子在孩子的心中扎根时,亲子之间就建立起无法切断的亲密关系。真正让父母与孩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不是户口簿或者出生证明书,而是温柔的、人性化的言语。

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们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孩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这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们说的话说完了。

松居直 日本著名童书出版人,被誉为“日本绘本之父”

大声为孩子读书

为什么要大声为孩子读书?崔利斯给出了一系列答案――

孩子在家里很少看到或听到父亲读书,对养成阅读习惯很不利;尤其是男孩的父亲,更应在家庭阅读中负担起重要的角色。

人类是喜欢享乐的。为孩子大声读书就是让孩子把书本、印刷品与愉悦画上等号。如果一个孩子很少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只是遭遇“无趣”,他的自然反应就是回避。

孩子与书并不是先天相互吸引的。开始时,必须有媒介――父母、亲戚、邻居、老师等,将书带到孩子的世界。

孩子善于模仿,当你拿起一本书,并开始阅读的那天,你已经在教孩子读书了。

当你读书给孩子听的时候,有3件重要的事同时发生:①孩子和书之间产生一种愉悦的连接;②家长和孩子同时从书里学到东西;③家长把文字及文字的发音灌输到孩子耳朵里。

帮助孩子延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的最好方法是和孩子一对一相处。读故事给孩子听,留意孩子的反应,意想不到的效果就出现了。

吉姆・崔利斯 美国著名的阅读研究专家,代表作《朗读手册》是其数十年儿童阅读指导研究与实践之总结

1本图画书至少包括3个故事

诺德曼曾在孩子和自己的学生中做过一个有趣实验。他将图画书《野兽出没的地方》(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因为淘气被妈妈罚不许吃饭,他在狂躁的情绪下梦游野兽国,一番历险后回到现实,而妈妈早已为他准备好了晚饭)精心处理了一番――把图画书的文字和图画分开,给一组听众单独的文字,另一组只看图画。结果两组读者都自以为读懂了故事――只看到文字的读者觉得这个故事太恐怖,不适合孩子;只看图画的读者认为这是个单纯奇幻的故事。等参与实验的读者读到完整的故事后,都承认这是个有趣的儿童心理故事。

之后,诺德曼还做过类似实验,他越来越相信:1本图画书至少包含3个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

佩里・诺德曼 加拿大学者,当代图画书理论界的领军人物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

在儿童阅读教育领域,钱伯斯提出了“阅读循环圈”理论,除了强调完整意义的阅读是“选书―阅读―反应―再选书―再阅读……”,且整个过程由值得信赖、富有经验的成年阅读者引导,更提出了“阅读环境”的概念。

钱伯斯认为,儿童的阅读环境需要从心理环境和物理环境两个角度去看待,两者都很重要,相比之下,心理环境更重要。

打造儿童阅读环境,并不局限于“阅读”环节,应贯穿阅读大循环的整个过程。成人应注重物理环境的构建,为孩子们提供足够丰富的书,布置适宜的读书环境;还应注重心理情境的构建,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点燃他们的阅读热情,为孩子提供充分的阅读动力。

艾登・钱伯斯 英国当代著名青少年文学作家

图画书的每个部分都藏着细节

以一本图画书为例,和孩子一起从封面、环衬、开本、折页,以及图画与文字的关系、潜在的节奏、颜色、艺术风格等方面,慢慢品味,会有意外惊喜哦!

封面

从封面可以猜故事

《五岁老奶奶去钓鱼》

老奶奶上了年纪,都98岁了,有一天,一只小公猫把她变成了一个5岁的老奶奶,让她变得像小女孩一样快乐。不过,小公猫可没有使用魔法哦!

把封面和封底连在一起看

《讨厌黑夜的席奶奶》

作者用黑白的画面凸显席奶奶在黑夜里奔跑的景象,封面与封底合成完整的长幅黑夜,让故事有了更生动的律动感。

环衬

前后环衬遥相呼应

《好饿的小蛇》

前环衬上比后环衬上多了一棵长满红果子的大树,后环衬上比前环衬上多了一条笑嘻嘻的小蛇。

扉页

扉页告诉你谁是主人公

《我是彩虹鱼》

世界上最美的鱼,却是一条世界上最孤独的鱼。彩虹鱼能找回过去的友谊吗?

扉页给我们第二次阅读的乐趣

《母鸡萝丝去散步》

扉页上是母鸡萝丝的一张散步地图,它会带我们重新走一遍故事场景。

正文

每个孩子都是“读”图天才

《逃家小兔》《月亮晚安》

有没有发现,作者把《逃家小兔》的插图搬到了《月亮晚安》的墙上。

孩子能发现画家没有发现的破绽

《鼠小弟的小背心》

第13页:海獭的胡子清晰可见;第17页:海獭的胡子不见了!

封底

合上图画书,故事讲完了吗?有时是,有时却不是。

《第一次上街买东西》

故事的结尾延续到了封底上。

Q1孩子已经有能力自己看书了,还需要“亲子”阅读吗?

当然需要喽!亲子阅读会让孩子因亲密的共读产生安全感,借着有趣的书和孩子一起学习和讨论,是教养孩子最轻松的方式之一。

开展亲子阅读很简单,只要搂着孩子,打开一本书开始朗读或指读,让书本成为孩子另类的玩具、亲子沟通的桥梁。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可选择文图并茂的绘本,共读绘本时有几个小技巧可参考:

1.听一听:先让孩子倾听故事、看看图画。

2.猜一猜:具有悬疑性的故事,可随时中途提问,请孩子思考回答。3.演一演:说故事时可以配合道具演出,增进注意力和趣味性。

4.问和答:在一问一答的互动之中,帮助孩子系统地了解整个故事。5.运用声音、肢体、表情,让说故事更有吸引力。6.学习做道具和应用道具,让说故事更有氛围。

7.有些绘本故事不必一字不漏地朗读,也可试着改编,增删内容情节。

Q2孩子的喜好飘忽不定,我想试试从他这个年龄段的特征出发,为他挑些合适的书。

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对事物的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是有差别的。亲子阅读的重点不是会讲或讲得生动,关键在于和孩子共读的那种亲密感。每天晚上在孩子睡前抽出10~20分钟时间,陪他看一两本书,一起讨论书中的情节,或者展开想象,进行深入的拓展,是亲子最幸福的时光。

以下是一些数据,供参考。

3岁的特征:会捕捉物体的外观形象、喜欢明亮的色彩、喜欢体验现实世界和想象间的不同乐趣。

适读书籍:想象力丰富且夸大的书,可以数数的书,重复的故事和有押韵的儿歌或童谣。

4岁的特征:能辨别书中细微的差别、自行透过玩乐享受阅读。

适读书籍:故事较长、情节较复杂的故事,图画较细致的绘本,无字的绘本。

5岁的特征:能清楚理解语言的意思、能表达复杂的情感、普遍以个人主观意识上的是非对错来区分事物、容易对陌生或未知事物过度想象,衍生负面情绪。

适读书籍:善恶分明的民间故事,富有想象情结的童话,身体的发展和自主性的议题、与孩子心理状态相关的绘本。

6岁的特征:对发现世界和其如何运行展现出极大的热忱。

适读书籍:知识性的科学类绘本,关于家庭与小区的故事,讲述价值观判断、人际关系或性别角色差异的绘本。

7岁的特征:开始能从他人的角度做出价值判断、期盼与同伴发展更亲密的人际关系、寻求脱离成人独立,但仍需要温馨和安全的感觉、受到压力时可能会和家人相处不和谐或反抗、对男女差异感到好奇。

适读书籍:知识性的读物,幽默趣味的短篇故事,桥梁书。

Q3孩子还小,我担心错误的方法会影响亲子阅读的效果。哪些做法在亲子阅读中要避免?

家长要先有个认知,并非所有的绘本都适合自己的孩子,给孩子选择绘本首先考虑孩子的年龄、接受力和理解力。当家长和孩子开始亲子阅读后,你就会发现自己和孩子的兴趣在哪儿,然后再去找相关主题的绘本图书进行深入阅读。

不必刻意教认字。只要是有趣的故事,孩子爱听,就会一直要家长重复说故事,看图听故事的过程中自然会认得一些字。

阅读没有一定的章法,怎么高兴怎么念,不过千万不要看完后,强迫孩子归纳“主要内容”或“中心思想”,以免破坏和孩子共读的美好感觉。

我与读书的故事篇10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亲子共读

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年轻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读书、多识字,成为知识型人才。“早期阅读”也成了一个热门话题。而家庭中的亲子共读则是幼儿早期阅读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的好处很多,作用不容忽视。

一、亲子共读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与氛围。

在家庭中开展阅读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父母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创设一个和谐的读书气氛。有些家长盲目地追求结果,不注重方法,过早地将儿童的读书活动作为幼儿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给幼儿读大量知识性的读物。对幼儿的成长起到了拔苗助长的作用,使孩子不愿意读书、厌倦读书。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不是给孩子买几本书或是教孩子识字这么简单。幼儿一切活动动力是兴趣,这是幼儿年龄特点决定的。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在激发幼儿阅读兴趣上也是如此。如果家长想让孩子成为爱读书的人,就要时常在孩子面前读书。较小的孩子做一切事都是无目的性的,爱模仿成人。我们常看到非常小的孩子拿着书或报聚精会神地看,虽然有时书是倒着的,他也不一定看懂。这就是模仿成人的表现。在浓厚的读书气氛熏陶下,孩子耳濡目染,也会成为一个喜爱读书的人。

小孩子都爱听故事,总是缠着父母讲故事。家长可以利用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给孩子讲一些他们喜欢的精彩故事。同时告诉孩子,爸爸妈妈所讲的故事都写在书里,如果你学会了读书,就可以知道更好的故事。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诱发孩子读书的兴趣,选择适当的书籍,和孩子一起阅读。儿童读物的主题要贴近儿童生活,源于儿童生活,故事的语言幽默,想象力丰富,情节出乎意料或引人入胜,文字的内容要由浅入深。

亲子共读的方法是,先由家长讲故事,孩子听故事,而后逐渐过渡到孩子与家长一起阅读故事,最终培养孩子独立阅读的能力。对稍大一点的孩子,故事不一定讲完整,利用孩子急于知道故事结局的好奇心理,引导孩子到书里去寻找答案,从而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家长与孩子在读书活动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可以营造出了一个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与氛围。

二、亲子共读有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在家庭中开展父母与孩子一起读书的活动,不但能营造一个书香的氛围,而且也有利于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许多年轻父母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总说工作太忙,其实这不过是推卸责任的一种借口而已。不管工作太忙,都应尽可能地抽挤一些时间来陪孩子,给孩子讲个故事,与孩子做个游戏,或是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让孩子从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正如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所说:“做父母的应当同小孩子做伴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很多,却很少在时间上正确的投入,很少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共读。

父母在家里和孩子一起读书,并开展一些亲子游戏,能够有效地密切亲子关系。分享阅读的读本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影子和我》。孩子可以和家长一起看图片猜故事内容,再和家长一起阅读故事。有时间还可以在有阳光的晴朗天气,分别在早晨、中午、傍晚等时间去太阳底下感受影子的特点与变化;也可以和孩子玩有关影子的游戏,例如:用手和身体做出各种动物或事物的影子;和孩子一起玩踩影子的游戏等等。

通过读书及一些拓展游戏活动不仅增加了幼儿对读书的兴趣和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也使幼儿获得了大量的知识经验,更重要的是为家长与幼儿提供了更多在一起共享快乐的机会,从而进一步加深了亲子关系。

三、亲子共读能让家长与孩子分享读书的快乐。

亲子共读促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交流与沟通,读书的过程更是孩子感受爱和享受爱的过程。家长不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也与孩子一起分享了读书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