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历翻译十篇

时间:2023-04-08 18:00:57

个人简历翻译

个人简历翻译篇1

简历是求职应聘的第一道门槛,在有限的空间内传递更多的有效信息,是简历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法语翻译个人简历,以供大家参考。

法语翻译个人简历一:姓名:

性别:女

年龄:21岁

求 职 位:法语翻译

期望薪资:面议

目前职位:教师/助教

学 历:本科

工作经验:无经验现

居住地:武汉洪山区广埠屯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外向,做事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善于与人沟通,团队协作能力较强。

法语通过专业八级,口语流利,并长期从事法语兼职翻译工作,经验丰富。

英语通过CET-6,书面表达与口语表达能力较强。

工作经验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2011-12 至 2012-1任职教师/助教薪资1000-2000元/月

工作职责:负责外国语学院二外法语的教学工作,辅导学生法语学习,批改学生作业。

教育经历

2008-9 至 2012-6华中师范大学法语专业

语言能力

法语:精通

英语:精通

英语:精通

法语翻译个人简历二:姓名:国籍:中国无照片性别:女民族:汉族年龄:23婚姻状况:未婚户口所在地:广州现所在地:广州政治面貌:团员身材:160 cm 45 kg联系电话:×××××××××××电子邮箱: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英语翻译、法语翻译、讲师/助教: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日期:随时月薪要求:5000--80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个人工作经历:公司名称:国家发改委小城镇发展中心起止年月:2013-10 ~ 2014-11公司性质:政府机关所属行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担任职务:法语陪同翻译工作描述:为非洲法语国家官员担任法语翻译,有接待、导游、交传经验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毕业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最高学历:本科毕业日期:2014-07-01所学专业:法语获得学位:法国语言文学学士 语言能力外语:英语 精通其它外语能力:法语(专八优秀)国语水平:精通粤语水平:精通 详细个人自传工作认真踏实、有责任心、富有团队精神、外语能力强 法语翻译个人简历三:姓 名:某某某

年 龄:23岁

性 别 :女

电 话:199××××××××

现居:广州市海珠区xxx

籍贯:xxxx

教育背景

2012.09-2021.06

五百丁英文翻译大学 专业:法语(本科)

主修课程:法语、基础法语、法语听力、法语口语、法语口译、法语笔译、经贸法语、高级法语、法语写作、法国泛读、大学英语,综合英语、英汉互译、英语中级听力、英语口译入门、英语写作、英语公共演讲等

院校奖项

2012~2013学期 二等奖学金

2012~2013学期 优秀班干部

2013~2014学期 二等奖学金

Xxxx-xxxxx 奖项

Xxxx-xxxxx 奖项

技能证书

法语专业四级

CET-4,良好的听说写能力

熟悉计算机0ffice办公软件各项操作

普通话二级甲等

自我评价

1、学习态度认真,对待工作严谨负责,注重细节,具备翻译稿件的经验以及良好的专业素养;

2、社会实践经验丰富,团体精神以及创新精神较强,在团队活动中发挥自身价值并善于组织各类活动;

3、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吃苦耐劳,能够很好的适应工作环境;

4、坚持不懈,积极进取,受挫抗压能力极强;

个人简历翻译篇2

姓 名: 性 别: 女

证件号码: 婚姻状况: 未

身 高: 163cm 体 重: 50kg

户 籍: 广东广州 现所在地: 广东湛江

毕业学校: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学 历: 本科

专业名称: 国际商务英语 毕业年份: 2007年

工作年限: 一年以内 职 称: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 职

职位类别: 行政/后勤

贸易

教师

职位名称: 秘书 ; 业务员 ; 老师

工作地区: 湛江市 ;

待遇要求: 可面议 ; 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可随时到岗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 CET-6 ; 法语 普通 ;

计算机能力: 证书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2007年9月 - 2011年6月 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本科

培训经历: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 中共湛江市委

时间范围: 2008年7月 - 2008年8月

公司性质: 事业单位

所属行业: 协会、社团、政府公用事业、社区服务

担任职位: 实习秘书

工作描述: 负责复印打印,分发资料,资源管理,会议记录,接待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 章兴工艺品有限公司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 贸易、商务、进出口

担任职位: 业务员

工作描述: 起草合同,联系客商,翻译邮件,联系船公司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 福建野芙蓉工艺品有限公司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 贸易、商务、进出口

担任职位: 业务员

工作描述: 翻译邮件,联系客户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 湛江金海粮油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性质: 股份制企业

所属行业: 贸易、商务、进出口

担任职位: 秘书

工作描述: 打印复印,接电话,与客户交流,会议记录,资料存档

离职原因:

其他信息

自我介绍: 本人乐观开朗,天性随和,踏实稳重;处事细心,积极主动,做事认真负责具有刻苦耐劳的精神。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善于与人交流,人际关系良好,适应能力强;待人有礼,对长辈、上司尊重。我相信,信心是成功的一半,我的信心+您的信任一定能为您赢得更多的利润

发展方向:

个人简历翻译篇3

关键词:西方翻译简史;西方翻译理论

《西方翻译简史》是谭载喜教授于1991年出版,2004年增订的翻译学专著。

谭载喜,著名翻译理论研究学者,香港浸会大学驻校学者、博士生导师,北京语言大学和中山大学兼职教授,博导。其最主要贡献是将美国翻译理论研究学者奈达的理论译介到中国。《翻译学》和《奈达论翻译》奠定了谭载喜在外语理论界的地位。

做西方翻译史研究的还有就职于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刘军平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的谢天振教授。刘军平教授所著的《西方翻译理论通史》,全书分为十三章,分别讲述了翻译理论的引进、翻译的流派划分、定义、中西名实观、早期的翻译活动史料、各流派代表人物及理论。根据时间顺序及各翻译家的流派来分章节,结构清晰,内容全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谢天振教授的《中西翻译简史》把中西翻译活动的发展轨迹及译学观念的演变过程放在一起依时间顺序,论述其异同,结构清晰,内容丰富,开了历史之先河,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谭载喜先生的《西方翻译简史》以作者自谦的“一次大胆的尝试”,系统而突出重点的分析了欧洲和北美翻译事业的发生、发展及其历史演变的概况,并对主要流派及杰出的翻译家和理论家的生平、理论和功绩作了重点介绍。在《西方翻译简史》出版之前,并没有学者对西方翻译史做系统的研究,本书的出版填补了该项研究在中国的空白。作者薄古厚今,重点介绍了近代和现当代的翻译大家及理论,是一本具有学术研究价值的翻译学专著。

全书分为六章。除第一章绪论外,作者按时间顺序把西方翻译史分为了古代翻译、中世纪翻译、文艺复兴时期翻译、近代翻译和现、当代翻译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概述了西方翻译史上的六次高潮、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及本书写史的意义。第二章为古代翻译,主要讲述了自公元前三世纪古罗马时期到公元五世纪罗马帝国覆灭为止的西方古代翻译、其代表人物及理论。第三章为中世纪翻译,作者讲述了从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时到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的主要翻译大家及理论。其中重点介绍了初期的翻译家波伊提乌、中期的托莱多“翻译院”和末期的民族语翻译。第四章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概述了十四世纪末到十六世纪中欧洲特别是西欧各国的翻译,着重介绍了德国、法国和英国的代表翻译家及翻译理论。第五章为近代翻译,介绍了十七到十九世纪的翻译,其中重点讲述了法国、德国、英国和俄国的翻译大家及理论发展。第六章为现、当代翻译,即进入二十世纪以来的翻译。包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现代部分和之后的当代部分。

本书优点很多,以下列出一二。书末附有西方翻译史大事记和重要人名索引,方便查找记忆。书末附的西方翻译史大事记按时间顺序以表格的形式把西方翻译的主要人物、作品、论点、流派及大事提要罗列了出来,几乎覆盖了公元前三世纪到2003年所有的重要信息。重要人物索引把西方翻译史上各大家按英语字母表的顺序罗列了出来,并且标注出该翻译家在本书的哪一页出现过,他的称谓、国籍及所处的年代。这两个附表都方便于读者在短时间之内找到所需信息,并且方便读者梳理记忆。如果读者没有足够的时间来阅读本书也可以通过这两个附表对西方翻译史有个大概的了解。

在西方范围内从共时和历时两个方向进行研究,范围广泛,内容全面。历时方面,该书主要介绍了从公元前三世纪到2003年的翻译大家及其思想。本书各章以时间为顺序,作者介绍了六次翻译高潮。共时方面,在西方翻译思想形成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作者都提出了该时期的主要译者进行研究。以第五章为例,作者依照时间顺序介绍到了近代翻译时期,并共时研究了该时期的在西方翻译史上表现突出的四个国家法国、德国、英国和俄国及其主要翻译代表人物。这样作者就不会漏掉该国某个主要的翻译阶段或者某个主要的翻译大家,内容完整、全面。这种谋篇布局便于读者对整个西方的翻译思想的发展和每个翻译家在翻译思想发展过程中所处的时期有清晰的了解,便于梳理记忆。

尽管《西方翻译简史》是一本不可多得的著作,但里面也有一些瑕疵。

有几处内容冗余。如本书第五章近代翻译的第二节法国翻译和巴特中的第89页写道“十七世纪法国翻译界译作数量最多而质量最差的翻译家要数米歇尔.德.马罗尔。” 作者还讲到米歇尔本人很浮夸,他的译作质量差没有文学价值,后世基本没人看。作者用了400多字来介绍这样一个姑且能称之为翻译家的人。这样一个无研究价值的人为什么会出现在这本介绍著名翻译大家的翻译学专著中?这样画蛇添足的介绍可能会扰乱读者对整个翻译史中优秀的翻译大家的记忆,有害而无益。

小标题设置不当。这个问题可以分两方面来分析。第一,在一、二、三章没有把概述单独列出,所有章节都没有把总结单独列出。这样不利于读者理清作者思路。第二,作者在后三章中,以国别作为小标题分开该阶段的翻译大家。这样会使作者的论述限制在了这几国范围内,尽管他们是主要的国家,但是其他西方国家在该时期肯定也有杰出的翻译家出现,这样会造成翻译家介绍的疏漏,内容就会不全面。文化无国界,翻译无国界,翻译家属于哪个国家并不那么重要。在这方面,刘军平教授在《西方翻译理论通史》中采用的用流派划分翻译大家更可取。

谭载喜教授编著的《西方翻译简史》是原国家教委资助的相关研究课题的成果,出版后好评如潮,填补了西方翻译史的系统研究在中国的空白,是一本有理论,有分析,举例得当,通俗易懂的翻译学专著。该书为读者展示了一副从公元前三世纪到2003年的西方翻译史画卷,内容丰富充实,结构明确清晰,填补了西方翻译史在中国进行系统研究是空白,是一本具有极大学术研究价值的翻译学专著。

参考文献

[ 1 ] 高华丽. 中外翻译简史[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 2 ] 刘军平. 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 3 ] 谭载喜. 西方翻译简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 4 ] 谭载喜. 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 5] 邵露.周欣. 博棕约取 示人门径――评《西方翻译简史(增订版)》[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

个人简历翻译篇4

一、阐释学的衍生与前见理论

阐释学的发展经历了古希腊“阐释学”、中世纪的“文献学”、施莱尔马赫(F.Schleiermacher)、狄尔泰(W.Dilthey)的“古典阐释学”,以及海德格尔(M.Heidegger)和伽达默尔(H.G.Gadamer)为代表的西方现代阐释学等几个阶段。其中施莱尔马赫的“心理移情”方法和狄尔泰的“体验诠释学”本质上是“一种重建的解释学”(加达默尔1994:11)。他们认为,为了清除理解的主体与理解的对象由于时间距离造成的历史隔阂,理解者必须不断地超越自身,放弃自己在一定的历史条件、文化条件下造成的偏见,以达到对理解对象正确、客观的把握。与此相反,“海德格尔不再把此在的历史性作为对它的认知可能性的限制以及对科学客观性理想的威胁,而是以一种积极的方法把它纳入他的本体论疑难之中”(加达默尔1994:48)。任何理解和解释都依赖于理解者和解释者的前理解,这是海德格尔在其《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指出过的。他认为:“把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加以解释,这在本质上是通过先有、先见和先把握起作用的。解释从来就不是对某个先行给定的东西所作的无前提的把握。”(加达默尔2004:7)因此,一切诠释学条件中最首要的条件总是前理解。笔者认为,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提出的客观重建作者原意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任何一种解释总会不可避免地烙上解释者前理解的印记。换句话说,在解释的过程中,解释者一方面应该力求把握作者的历史性,以期接近文本本意;另一方面,其前理解又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作用。理解的实现方式乃是事物本身得到语言表达,因此对事物的理解必然通过语言的形式而产生,或者说语言就是理解得以完成的形式。(加达默尔2004:10)据此,本文将具体分析影响译者前见的几大要素,进而对比研究文学译本语言的历史性。根据所选两个译本时间跨度较大的特点,笔者从语言的自然演变、译者赋予其感彩,以及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造成语言差异等三个方面来对比研究《简•爱》两个译本语言的时代性。

二、文学译本语言的时代性

(一)语言的自然演变

汉语的演变首先体现在汉字和标点符号的书写形式上。李译本用繁体字竖着书写,标点符号也与现代大陆书写形式不同;黄译本的书写形式与现代书写形式相同。(为了书写方便,本文举例说明时将李译本转化成现代书写形式)翻译作品是为一定的读者群服务的,不同时代读者的接受意识会随着地点、时间、文化、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本文选取的两个译本时间间隔长达六十余年,不同的选词反映了语言的演变。在此,笔者选取《简•爱》前五章的两个译本,考查语言的新旧更替。在前五章中,“anhour”和“halfanhour”均出现了四次。李译本翻译为“一点钟”和“半点钟”。黄译本翻译为“一个小时”和“半个小时”。举其中一例:例1:Wehadbeenwandering,indeed,intheleaflessshrubberyanhourinthemorning……李译本:不错,早晨我们已经在无叶的丛林中漫游过一点钟了……黄译本:其实,早上我们还在光秃秃的灌木林中溜达了一个小时……根据现在的理解,“一点钟”是凌晨一点或下午一点,而“anhour”是“一个小时”。民国十六年(1927年),伍建光先生翻译的《孤女飘零记》中,也把“anhour”译成了“一点钟”。可见,译本语言受当时语言习惯的影响,具有时代特点。同时,李译本中还存在很多陌生和奇怪的词语和用法。据笔者统计,动词“欢喜”在前五章中出现了29次,黄译本则使用“喜欢”或其他近义词传译。请看其中一例:例2:Ineverlikedlongwalks,especiallyonchillyafternoons…李译本:我从来不喜欢远长的散步,尤其在寒冷的下午……黄译本:我向来不喜欢远距离散步,尤其在冷飕飕的下午……译者不能超越时间和历史而存在。前理解中语言演变的历史性决定了译文语言的历史性。因此,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译本,复译是时代的要求。

(二)社会文化环境对译本语言的影响

纽马克的话一针见血:“两个文本可能描述同一场战争或暴动或争辩,但(作者)所使用的语言……可能代表不同的观点。”(陈贺2004:173-175)对于同一个文本,不同译者受前见中社会文化环境影响,往往对其作出积极的反应,流露其政治观点。《简•爱》初到中国时,中国正经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和“五四”运动。作为一名“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成长起来的翻译家、鲁迅先生的学生和战友以及“未名社”成员,李先生的翻译实践活动围绕着改造社会、服务现实斗争与社会需要而进行。因此,译文选词不可避免具有时代特征。译文中李先生经常选用比较激进的语言,甚至平添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色彩。黄译本完成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蓬勃发展时期,人们身处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此黄先生翻译的《简•爱》更多地着眼于艺术阐释,再现原作艺术风格,其选词也比较温和。请看下例:例3:Johnhadnotmuchaffectionforhismotherandsisters,andanantipathytome.李译本:约翰对他母亲和妹妹没有什么爱,对我却怀着仇恨。黄译本:约翰对母亲和姐妹们没有多少感情,而对我则很厌恶。例3中“antipathy”的意思是:反感;厌恶;憎恶。而“仇恨”是“因利害冲突而产生的强烈憎恨”(《汉语大词典》1994:193),“厌恶”是“(对人或事物)产生很大的反感”(《汉语大词典》1994:1572)。很明显,两词程度不同:“仇恨”更激烈,“厌恶”较温和。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请看下表:由以上例子可见,李译本受当时意识形态的影响,选词激进;而黄译本用词温和得多,有时选择意译。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了两个译本语言的选择。

(三)翻译策略对译本语言的影响

翻译行为总是带有明确的翻译动机。不同时代的译者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创造出不同语言风格的作品。20世纪30年代正值我国翻译发展史中第三次翻译高潮(西学翻译)之后的转折期。鲁迅倡导直译,“宁信而不顺”,并提出了“欧化”的主张。(陈福康2000:296-298)作为鲁迅的追随者和亲密朋友,李霁野为忠实于原文和借鉴异国语言,译文风格主要采用欧化汉语的语言特点和直译的翻译手法,即:语言有些“洋味”,句式上基本保持原文形式和结构。20世纪90年代,中国正处于经济蓬勃发展时期。黄源深认为,翻译要“谋求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的统一”,即译者“既要表达原作风格,又要具有自己独特风格”(黄源深1999)。潘红指出:“黄源深先生译本的成功在于对原著神韵氛围、整体风格等审美的成功把握和再现小说激越情感和诗般语言时所取得的和谐平衡。”(潘红2002:45-49)因此,黄先生采用了比较灵活的意译的翻译策略,以期再现原文的艺术风格。请看以下的例子:例4:theeagernessofalistenerquickensthetongueofanarrator.李译本:听话人的热心加快了说话人的舌头。黄译本:听的人越焦急,说的人越起劲。例4原文描述了听话人越是渴望听,说话人越是满怀热情的场景。李译本直接按照单词的字面意思和原文的句式传译。这样的译文有别于汉语的习惯表达,让人感到很陌生。但如果批判该译文,则有失公道。因为在20世纪30年代,译者倡导白话文,主张采用欧化汉语、句式。黄译本把原文一句话,分成了两分句,依据汉语表达习惯意译。由此可见,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译本,译文的语言风格具有历史性。

个人简历翻译篇5

同声传译简称“同传”,与“发言人讲一句,译员翻译一句”的交替传译不同,同传最大的特点是不打断说话人,译员在隔音的同传工作室里通过设备收听发言内容,然后将听到的内容源源不断地口译成目标语言。听众只需戴上同传耳机,就可以听到译员翻译的译文。一般来说,发言人开始讲话后的三秒钟内,同传译员就要开始翻译,并要保证用目标语言连贯、完整地传递出发言内容。优秀的同传译员可以做到在不出现断句或明显语气停顿的前提下译出至少80%~90%的内容,且遣词造句流畅简洁,符合目标语听众的理解习惯。译员如果能巧妙翻译出发言人话语中带有文化特色的词汇和语句,比如外交辞令、俗语、历史典故等,那更是锦上添花了。不过,这些带有文化特色的词汇和语句(下文简称为“特色词汇”)往往是译员在翻译中遇到的难点。下文中,笔者就选取了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某些特色词汇,并辅以本人担任同传译员时遇到的实例,为各位读者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大家的英语学习提供一些帮助。

 

在中译英时,对中国译员来说,听力理解是没有障碍的,这就使信息输入的准确性有了保障。此时的难点在于信息输出时,如何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比如政府机构名称、党建政策、历史风俗等,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翻译给外宾听。如果译员参加的是规格较高的政府外交活动,那么就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外事知识,并且能把中方官员的外交辞令用符合外方文化礼仪的措辞表达出来。如果译员仅把中方发言人的语义翻译出来,但没能表达出对外宾应有的尊重和款待之情,那么译员的表现仍谈不上优秀。下面笔者就从机构和职务名称、国情和政策、外交辞令和历史背景四个方面,通过实例为大家分析在同传时如何翻译中文中的特色词汇。 

 

机构和职务名称

规格较高的国际会议最大的特点是有官方贵宾列席,此时译员需要口译政府机构和官员职务的各类名称。比如,在中方政府职务中,处长、局长、厅长、部长对应的英文表达分别是section chief、bureau director、director-general和minister。由于中外国情不同,虽然有些外宾的英文职务名称是director-general,但其实际级别可能对应的是我国的“局长”而非“厅长”,如果译员对翻译处理有误,可能会造成外事交往中的尴尬。而像“人大代表”之类仅中国才有的职务,译员翻译时更要注意按照官方媒体上出现的正式叫法来译,将其译为member of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以免令外宾迷惑不解。当然,由于以上译法较复杂,为了避免语言啰嗦,译员只需在第一次提到“人大代表”时将全称译出,接下来如果重复提到,可采用英语中通用的首字母缩写指代法来简化表达,说成npc member即可。再比如“发改委”,译员在中译英中第一次提到时可用完整表达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并紧随其后加一句or ndrc as the abbreviation,那么接下来凡是同一场大会中提到“发改委”时就可以沿用ndrc这个简化译名。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国际会议的同传译员平时就要多做功课,比如利用“政府职务翻译”“国家部委英文名称”等作为关键词进行网络搜索,整理成工作词汇表。这样一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这类表达时,译员就可以迅速从大脑中的知识储备库中将其调出。

 

国情和政策

在各国代表齐聚的国际会议中,发言往往会涉及各国的国情、政策等特殊表达,这些表达往往会成为同传译员面临的巨大考验。比如,该如何翻译具有中国特色的“十二五计划”?根据其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将其翻译为the 12th five-year plan,但外宾很可能不解其意,更不清楚具体指哪几年。如果是笔译,译员可采用“增译法”,在the 12th five-year plan之后加上which refers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eriod from 2011 to 2015。但同传往往不能在一个这么小的细节上花费很多时间,不然必定会漏译后面的发言内容。在笔者的工作实践中,“十二五计划”通常译为the 2011 to 2015 development period。而像“2011”之类的年份,最好不要译成year two thousand and eleven,而应说year twenty eleven或two oh eleven,尽可能做到既简洁,又忠实于源语言。再比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译为to balance both sides即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说成give political support to enterprises才算符合简洁的原则。若恰逢十八大、“两会”等时机,译员可收集《中国日报》(china daily)、《环球时报》(global times)等中国官方出版的英文报纸来梳理和总结最新政策的英文译法,从而做到有备无患。

 

外交辞令

外交辞令不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语言,其主要特点是委婉、含蓄、模糊和折衷。在国际会议中,遇到外交辞令方面的翻译时,译员要尽力做到客气、得体、准确、含蓄、婉转。假设译员参加的是一次有加拿大驻某市总领事列席的国际会议,那么中国嘉宾的发言中经常会提到“尊敬的总领事阁下”这样的问候,此时“阁下”一词的英文翻译就很有讲究。如果发言人与总领事同时在台上就坐,两人处在同一语境下,此时译员应遵循当面问候的礼仪习惯,即用第二人称称呼对方,将“阁下”译为your honorable consul-general of canada。但是,如果总领事此时没有和发言人一同在台上,台下与会者看不到其本尊,那么译员应遵循间接问候的礼仪习惯,以第三人称his/her honorable consul-general of canada来表达。在翻译时,译员一定要时刻注意这些翻译细节。

 

其实,在同传过程中,译员需要注意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提到两国双边关系时,中方代表必定会把祖国放置在前,说成“中加关系”,英文要表达成sino-canadian relationship;反之,加方代表的表达必定是canadian-sino relationship,此时如果将其译成中文,就应该顺应外宾意图,译为“加中关系”。各位读者细心观察《新闻联播》中外事活动的播报,也会发现相同的表达惯例。

历史背景

中国译员因为从小就接触中国的历史文化,所以很容易理解中方发言人话语中的历史背景词汇。但在翻译时,译员一定要考虑到目标语听众的接受能力,要把历史文化背后的内容翻译出来,不要简单地进行语义翻译。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在一次浙江省商务厅举办的国际招商引资大会上,有一个环节是由浙江省嵊州市市长介绍本市投资环境。市长先生侃侃而谈,先从嵊州市悠久的

历史文化渊源切入:“本市早在秦汉时就建县,是中国享有盛名的越剧之乡和茶叶之乡。”当时笔者作为大会的同传译员,如此处理这一句:“our city was established as early as 2000 years ago. it is well known as the hometown of ancient chinese opera and chinese tea.”可能有读者要质疑:怎么在译文中没听到对“秦汉”和“越剧”的翻译,这样处理岂不有违翻译的忠实原则?事实上,除了中国听众能理解“秦汉”所代表的历史时期和“越剧”这一剧种外,其他国家的来宾恐怕会觉得这些名称太抽象而难以理解。所以译者不如直接采用意译法,给外宾一个直观的解释,保留发言人所要强调的精髓即可。

 

加拿大驻沪总领事馆曾举办过一次学术研讨会。其间,中方发言嘉宾大力褒扬了中加两国的传统友谊,特别提到了“白求恩大夫是两国友好的典范人物”。白求恩大夫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所以发言人没有对他的背景作任何介绍。而对于收听同传翻译的外宾来说,由于左翼人士在西方国家相对小众化,很多加拿大朋友并不曾听闻这位曾经活跃在中国抗战第一线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因此译员必须主动加上一定的说明才算完成翻译任务:“dr. norman bethune, the famous canadian communist who helped china in world war ii, is the best example of our friendship.”

 

在英译中时,因为英语不是中国译员的母语,所以译员们遇到的难点首先是信息的输入,这就要求译员有极强的听力理解能力。除了要具备超强的听力能力外,要想在信息输出时做到准确无误,译员还需要掌握英语语境中一些特色词汇的含义。这些词汇主要包括谚语、俚语、格言、新兴词汇等。译员在翻译这些特色词汇时要避免做机械的字面翻译,应该用中国听众容易理解的方式把这些词汇的实际意义表达出来,比如找到相应的中文表达,增加简单的补充说明等。只有这样,译员才能准确传达出外宾发言的精彩之处,让中方与会者产生共鸣,实现中外双方的“无缝沟通”。下面笔者主要从习语和新兴词汇两个方面来为大家分析。

 

习语

习语是人们长期以来沿袭使用的形式简洁、意义精辟、定型化的短语或短句。本文所指的习语是就广义而言的,主要包括成语、谚语、俚语和歇后语等。因为我们和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不同,英语中含有这些习语的句子往往会成为翻译时的难点。如果译者能在汉语中为这些习语找到对应的说法,那么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一次由上海交通大学哲学院主办的20世纪中西方哲学思想研讨大会上,一位外宾提到了一句话:“when god closes the door, he will open a window for you.”这句话带有鲜明的西方宗教文化色彩,译员可以直接按字面译成“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还会给你留一扇窗”,但若将其译成“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无疑更能让中国人体会其中辩证的哲学思想。

 

在某次研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大会上,有外国专家发言时称:“uncle sam will continue to act as the quarterback in international affairs.”这句话中的uncle sam是美国政府的别称,即“山姆大叔”,这很多人都知道,但真正决定整句话意思走向的quarterback一词究竟是何含义?这个单词来源于美国人最喜欢的体育运动之一——美式足球,指的是球场上充当“四分卫”的球员。在美式足球里,“四分卫”是全队灵魂人物和临场指挥战术的领袖。而在美式俚语中,quarterback常被引申为“爱指挥别人、爱发号施令的人”,且语气上带有挖苦嘲讽的色彩。所以,该专家在发言中巧妙运用了这一单词的俚语含义,指出美国政府经常在国际事务中横插一脚。口译时,译员可把这句话作如下处理:“美国政府将继续干涉国际事务。”在同传过程中,习语的翻译要求译员在短时间内迅速从知识储备中调出相关信息并恰当地表述出来,否则就有可能出现“卡壳”或翻译错误。因此,在平时,译员要进行习语翻译专项训练,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来处理翻译中遇到的习语。

 

新兴词汇

任何国家的语言都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催生出一些新词汇。比如,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和女权主义盛行时期,就诞生了hippies (嬉皮士)一词,该词指具有叛逆精神、反抗传统和时政的年轻人;而到了80年代美国经济高度繁荣时期,又诞生了yuppies (雅皮士)一词,它是young urban professional的缩写,指生活在大都市、受过高等教育、有体面工作和不菲收入、追求生活品质的年轻人。到了21世纪的今天,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又给我们带来哪些新词汇呢?

 

2013年,在笔者担任同传的上海外滩金融论坛上,首席发言嘉宾是美国前财政部长盖特纳,他在谈及全球政经形势时提到了chinamerica一词。坦白地说,当时乍一听到这个词,笔者有些陌生和不确定,因为这个单词在词典中都无法查到,它是“局势造单词”的产物。好在这个单词的字面意思不难理解,笔者便将它表达为“中美联合体”。事后笔者特地把这个单词记下来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了解到它出自英国《星期日电讯报》(the sunday telegraph)的报道,指目前最具国际影响力的中、美两国在很多国际事务上都可达成一体化的战略合作关系,故称“中美联合体”或“中美合作体”。有了这番积累,笔者日后工作中再碰到这个词就游刃有余了。可见,同声传译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不断与时俱进的职业。

个人简历翻译篇6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以旅游英语教学中导游词的跨文化解析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导游词中的景点名称、旅游文体、文化借用和历史人物文化词汇与跨文化意识之间的关系,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导游词在英语教学当中所采取的不同的文化解析策略。

导游英文解说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人类的文化交流和信息传播因此导游人员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还要对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有深入的了解。然而.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它们之间的差异很大,因此,遵循语用原则注重跨文化意识在导游英文解说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导游词不仅是导游人员引导旅游者进行旅游观光时的讲解词,而事实上导游词还是一种对旅游景点进行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解读。解读导游词也不是简单的导游词翻译而是在语言对等翻译中融进文化的因素。旅游英语专业作为培养导游人才的重要基地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意识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意识是指在跨文化交际中自觉成不自觉地形成的一种认知标准和调节办法,或者是对文化的一种敏感性,跨文化交际本身就是不同文化的交际双方以语言为媒介,通过信息源、编码、信息传递、解码和反馈等环节所构成的一个双向信息交换的动态过程。

1、跨文化惫识与景点名称的翻译

导游在翻译景点名称时必须持严肃谨慎的科学态度,尤其要注意的是许多景点名称的翻译。由于这些名称源远流长或经历了历代文人墨客的想象夸张再加上某些汉字词义的宽泛和指称意义的笼统,翻译时同一个汉字所表示的通名在英译时需要根据景点的所含寓意译为不同的英文词语。这就需要译者对本国文化和语言文字具有较深的了解和研究,选择恰当的词语避免造成名不符实的情况。对于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应该注意研究词语的文化底蕴.要观其名知其实切忌望文生义。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在对一些景点、景区名称进行翻译时常出现音译与意译运用混乱的现象。为杜绝此现象应使学生明白音译与意译的特点在翻译时做出恰当选择。完全音译适用于对地名的翻译此类翻译涉及的文化内容较少不会造成游客理解上的障碍如北京((Beijing)、八达岭((Badaling)等。在翻译中采用最多的是音译加意译主要适用于对景点和景区的翻译。比如把天安门广场翻译成“Tian anmenSquare”。如果采用完全意译的方法.把天安门广场翻译成“Heavenly---peaceSquare”,则把景点完全西化了无法传递出地名的信息。类似的翻译还有八达岭长城(BadalingGreatWall)等。目前大多数人主张采用音译加意译的方法翻译景点和景区。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西方游客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利于传递中国的地名信息无形中增进了游客和中国文化的沟通。

2、跨文化惫识在旅游文体上的体现

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离开文化因素要全面准确地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不可能的。王佐良先生曾指出:“他(指翻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东西文化是世界上差异最大的两种文化,英语导游词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渠道里面富含众多具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信息,如四字成语、诗歌、传说、谚语、对联及文化空缺的词汇。如何把这些文化信息有效地传达给外国游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

义和实践意义。中国的古典文学一贯强调神韵、格调、性灵、境界强调心境意绪的传达,喜欢借景抒情、遗形写神.主观色彩极浓。在表达上简隽空灵、委婉含蓄、工整对偶、节奏铿锵,诗情画意跃然纸上。而西方民族偏重客观理性、突出个性,主客观对立体现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就出现了英语句式构架严整、表达思维镇密、行文注重逻辑理性、用词强调简洁自然的风格,追求一种自然流畅之美。在描述旅游时.英语旅游文体大多风格简约逻辑严谨行文措辞简洁明白表达方式直观、通俗、易懂整体上重在景点地理环境、服务设施、优势与不足等方面的纯信息传递,并且信息准确、丰富、实用;风光景色的描述性篇幅则着笔不多。旅游英语翻译的意图就是要让国外游客读懂看懂并喜闻乐见.从中获取相关的自然、地理、文化、风俗方面的信息,因而翻译时必须注重译文的实用性和特殊性‘注意内外有别。

3、跨文化愈识与文化借用

所谓文化借用.就是借用西方文化中比较知名的人物或事件来解释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内容。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西方客人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增加他们的印象,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特有的内容。节气类七夕是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喻指爱人们相聚的日子意义正好和西方的情人节相吻合.因此可以翻译为ChineseValentine" spay。地理类鱼米之乡是指物产丰富的地方.类似于《圣经》中人们所追求的Landofmi Ikandhoney我们所称的鱼米之乡也可以译为Landofmilkandhoney。例如总理有一次在接待外宾的时候.说到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他便直接告诉翻译让他把这个故事说成东方的罗米欧和朱丽叶这样客人在听到罗米欧和朱丽叶时,思想便有了一个定位。就能很好地理解中国的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4、跨文化意识与历史人物文化词汇的翻译

个人简历翻译篇7

【摘 要】:旅游英语 翻译误区 翻译目的性 翻译专业性 翻译随意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165-01

经济发展形势越高,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可持续性使其必然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随着中国北京成功举办2008 年奥运会,上海举办2010 年世博会,海南整个规划为国际旅游岛等这一系列事实和举措,给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国家已经把大力提升入境旅游作为一个国家政策。要提升入境旅游,如何能够让来到我国参观游览的国际友人对中国有更好地、更准确的了解,旅游英语翻译起到最直接的作用。如何使语言、文化与旅游三者在使用中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是我国旅游英语翻译的面临的重要挑战。目前旅游英语的翻译处于发展阶段,存在着众多的翻译误区,如何让英语更准确的传达各旅游景点的故事,文化背景等,已成为当今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

旅游英语翻译存在的误区之一:翻译的目的性

旅游英语翻译的目的性最初就是定位于方便国外游客,起到指示和提醒游客。其实翻译的目的性是帮助国外游客理解景点的同时,更多的应该能够带给他们更深层次的的感受。很多游客是带着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心态来旅游中国的。我们也应该是展示中国文化,展示中国历史细节的态度来翻译和宣传景点。由于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长期的文化积淀,每一个景点名称都包含一个或者多个传说、轶事、典故,所以,旅游景点一经开发就已经深深带上了当地文化的烙印,都成为的文化载体,而这正是吸引游客观光旅行的重要元素和卖点。尤其是对于外国游客而言,他们更希望领略到异域文化风情,增强文化交流,此时景点文化信息和内涵的翻译和传达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进行英译时,译者不仅要准确理解源语言的基本信息,最大限度的使其正确传递,达到源语言和目的语之间的对等,同时更重要的是正确把握源语言的历史、文化内涵,准确传递相关信息,以达到文化交流、增强读者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和认识的目的。

旅游英语翻译应该在规范统一的基础上,更多的翻译出景点其中的内涵,例如:苏州著名园林“拙政园”要译为Garden of Humble Administrator。因为“拙政园”是明朝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辞职回乡后在元大宏寺遗址所建造的别墅, 并借用近代潘岳《闲居赋》中“拙者之为政也”一句为园名。而不是死板的翻译为Zhuozheng Garden 。

旅游活动,不应仅仅满足外国游客的猎奇心理,还应与文化相对接,让外国游客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这也是我国开放对外旅游的目的所在。因此,旅游英语的翻译要应保持文化个性,注重文化传承。

旅游英语英语翻译的误区之二:翻译的专业性

旅游英语翻译一直以来是比较随意的,尤其是汉译英方面,更多的是非专业领域的翻译公司或者导游,学生之类的翻译作品。因而经常遇到各景点的翻译语法错误,生硬翻译,音译,甚至还有拼写错误,各街道,宾馆或导游的口头翻译就更不用说了。其实旅游英语的翻译涉及到大量的中文典故、经典和历史。同时也涉及到英语世界的经典,圣经故事,典故等。需要有机结合,合理对等的翻译。这需要复合型高素质人才,需要专业性。

旅游英语翻译者一定要很好地理解文化历史典故, 才能给游客做出正确客观真实地讲解,容易给国外旅游者头脑中勾画出某些旅游景点当年的历史情景。例如:许多导游在给游客介绍西安在唐朝是繁华一时的大都市长安时, 都会引用唐朝诗人元稹的诗句“城中东西市, 闻客次第迎”,这句诗词反映了当时的长安繁华鼎盛的商业气氛。但如果这里把“东西市” 译成“east and west”与英语中的方位一一对应, 就无法反映我国历史中该词的文化意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从古到今以东为尊, 屈原的《九歌》中有《东皇太一》、《东君》, 当时唐朝皇宫位于东, 故城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而相对应之便是“西”, 两字组合在一块, 在唐朝开始便表示为世间万物。所以元稹诗中的“城中东西市”其实是指当时长安所有街道的繁华景象, 而不仅是单指东、西两边的城市。专业的翻译者,可以是非常好历史爱好者,也可以文化热爱者,或者是两领域的合作者,这样才能在某个景点介绍给国外旅游者时可以呈现出简单真实景点或景象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例如:清朝乾隆年间, 可译为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Qianlong(1736 一1795 )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 1911)。在翻译外国旅游者不熟悉的历史名人时, 可以添加相关的人物背景资料, 补充这个人的身份, 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功绩等。

因此旅游英语的翻译需要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有的甚至需要专业领域的知识,例如地貌,地形的介绍等,所以旅游英语需要专业性的人才,需要专业人士的合作。同时又由于国内外各民族所处的地域环境、历史渊源、社会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都有很大差别,他们在语言上就有各自的风格迥异的表达方式。语言在文化层次上的差异反映到翻译中来,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对等,而且需要在语言背后再现一些情景。

个人简历翻译篇8

旅游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旅游翻译决不是单纯的语言形式的转换,它同时也是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文化信息是否有效传达更是旅游翻译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较大,旅游资料中又往往承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因此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必须要处理好文化的翻译,才能让目标语言者理解源语言的内容,从而起到旅游资料宣传景点历史文化知识,激起旅游者的兴趣的作用。

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很难做到语言文字和信息量的对等转换,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现象也经常出现。如果我们不顾英语的表达习惯和读者的接受能力,按照汉语的意象直译,那么游客会不知所云,完全失去阅读旅游资料的兴趣,因此我们应该以目标语言者为导向,以译文为重,将蕴含中国文化特色的信息转换到译文当中去,让目标语言者以他们熟悉的方式了解陌生的文化。但是文化的差异使这种信息的转换异常困难,笔者认为要做出有质量的旅游翻译,就有必要运用如下的翻译手法。

一、诠释

为了更好的传递本土文化,让外国旅游者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地名,历史典故,传统节日等往往需要对字面意思进行文内或者文外的解释。

在旅游翻译中出现词汇空缺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音译加注释的方法来补偿在英语环境中没有的词汇。以下是对川剧中旦角的介绍,丑旦被分为文丑,武丑和旦丑。译为:Chou (clown) can be sub-divided into Wenchou (male clowns), Wuchou (clowns with martial skills) and Danchou (female clowns)[1]。译文对川剧中的丑旦的各种分类加以解释,可以更好的向旅游者传递文化信息。在地名的翻译中有时也需要对音译的地名进行字面意思的解释,如西安大雁塔,Dayan Ta (Great Wild Goose Pagoda);鼓楼,Gu Lou (Drum Tower);峨眉山的宝光寺,Bao Guang Monastery ( Divine Light Monastery);“锦城”译为:Jincheng (the Brocade city) [2]。

二、增译

在人名的翻译中应该适当地加入对此人的介绍,这样才能让外国旅游者了解此人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如:“杨贵妃”可译为Yang Guifei, favorite concubine of a Tang emperor;“黄帝陵”可译为the Tomb of Huangdi (Yellow Emperor), the first Chinese emperor[3];“诸葛亮”可译为:Zhuge Liang, the Prime Minister of the Shu Kingdom[2].这样一来,没有中国历史文化底蕴的外国游客也可以清楚地了解旅游资料中所传达的信息。

在地名或文化现象的翻译中,对于那些承载深厚文化信息的名称,只是解释其字面意思是不够的,应该增补它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比如“西域”译为:Xiyu, the Western Regions (a Han Dynasty term for the area west of Yumenguan Pass, including what is now Xin 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nd parts of Central Asia) [4]。又如 “丝绸之路”可译为:Silk Road ( a route over which Han silk fabrics and other products were transported to Southwest Asia and Europe )。

在历史年代的翻译中,也应该增补具体的时间,例如,下面是一段对成都历史的介绍:成都修建于战国时期。译为:Chengdu was built during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如果对中国文化不了解,外国游客通过这样的翻译很难真正体会到这座城市历史久远这个暗藏的文化信息,因此在翻译的时候,为了传递出这个文化点,应该怎增补信息,译为:Chengdu was built during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770- 221BC)[2]。又如:“早在商朝”应译为:as early as in the Shang Dynasty (16th century- 11th century BC)。对于旅游资料中经常出现的朝代,年代的翻译,如果没有具体时间的增补,普通的外国游客看了资料也只会云里雾里。

三、类比

类比的翻译手法可以让读者联想到自己熟悉的事物,通过两种事物的对比,他们很快就能接受新的意象以及附着在它之上的文化,这样理解原文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比如,在翻译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时候,我们用“Chinese Romeo and Juliet”要比“Love legend of Liang and Zhu”好很多。这种类比的翻译可以让游客联想到罗密欧和朱丽叶凄美的爱情故事,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与此有许多类似之处,这样可以使读者在自己的文化基础之上接受异国文化,加强文化交流。

又如介绍故宫的一句话:故宫耗时14年,整个工程于1420年结束。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orbidden City took 14 years, and was finished in 1420, 72 years before Christopher Columbus discovered the New World. [4]译者将读者感到陌生的中国历史年代与他们熟悉的历史或人物所处的年代联系起来,有利于他们理解。根据目标市场的不同,有译者还提出可以在“in1420”后加上“14 years before Shakespeare was born”,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莎士比亚这位大师在欧美国家享有极高声誉,人们对他所处的历史年代非常熟悉,因此用莎士比亚的时代和故宫修建的时间来进行类比,可以让读者很快产生一种时空感。

在四川英语导游景点讲解一书中,作者将四姑娘山的和“Alps of the East”进行类比,这样的翻译既生动,也能更快拉近和欧美国家旅游者的距离,使得本来陌生的事物有了他们熟悉的参照物,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四、归化和异化

旅游资料的翻译要灵活,不能死译,我们可以根据目标,目的的不同在翻译的时候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当直译原文会使目标语读者费解时,就有必要借用目标语中意义相同或相近,且具有自己鲜明文化色彩的表达法对原文加以归化。例如:按照归化的方法,“西施”可译为Chinese Cleopatra;“月下老人”可译为Chinese Cupid;“鱼米之乡”可译为a land of milk and honey。[3]这样的译法可以让读者以相关文化内容为基础,以熟悉的文化意象为铺垫,用自己熟悉的接受信息的方式来理解富有中国传统色彩的人和物,简洁易懂,虽然不能文化意象不能完全对等,但信息却能够非常有效地传递,被读者迅速理解。

当译文的目的是为了让目标语读者感受到异域文化的时候,我们可以弱化目标语语言的种种限制,尽量保留源语言的文化特色词。这种翻译方法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更能满足游客求新求异的心理。刚才提到的例子,“西施”、“月下老人”、“鱼米之乡”按照异化的方法,可以分别译为:Xi Shi, name of a famous beauty in the lat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God who unites man and woman in marriage; a land of fish and rice。[3]这种译法和之前归化的译法相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方法更多的保留了中文的色彩,更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特色,让踏上华夏土地的异国游客感受到东方文明古国的异域文化。

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归化和异化都是有效的翻译方法,我们应该根据翻译目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翻译手段。

五、其他

直译,当汉语和英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基本相同时,我们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这样汉语的意象和概念可以得以保留。比如:“山高皇帝远”译为:Mountains are high and the emperor is far away.“红军” Red Army.“红军”Red Army,“三个代表”为the Theory of Three Represents等[5]。

简化,旅游资料中的中文为了重现意境,往往繁琐冗长,辞藻堆砌,针对这种内容,翻译的时候不必要将这些??嗦过长的描述完全保留,进行适当地简化可以使译文简洁明了。如:在中国一提到孔子,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天真幼稚的顽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译为:Confucius is a household name in china[6],译文中用简洁的词组“a household name”简化了原文中的长句“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天真幼稚的顽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另外,汉语中的“寺庙”、“道观”“祠”等等,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都可以简化为“Temple”,比如说汉昭烈庙(Zhaolie Temple of Han),武侯祠 (Wuhou Temple),伏龙观 (Dragon-Taming Temple)。

具体化,中文的旅游资料中的用语为了创造意境,在描述美景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许多修辞用语,文章抽象、空洞、晦涩难懂,如果不加理解和筛选完全保留在译文中,外国读者估计也就不知所云了。遇到这种情况地时候,我们可以将这些抽象的用语具体化。比如,在香港旅游事务网站上出现了这样的翻译。“幻彩咏香江”译为:a symphony of lights。初看幻彩咏香江这个表达,根本就无法明白,后来才知道这是在描述香港的“全球最大型灯光音乐汇演”,译者在译文中将其具体化,译为“a symphony of lights”,本来模糊的意义一下子清晰了,避免了误会的产生。

个人简历翻译篇9

关键词:晚清民国翻译活动 文艺复兴翻译活动 可比性

中图分类号:K83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a)-0223-02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翻译都是一项极其古老的活动”[1]毫无疑问,不同地方的翻译活动由于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等环境不同,在具有共性的同时,也必然会出现某种程度的的特性。所谓的共性,是指由于翻译活动的本质特征使得翻译活动在经历了曲折向前的起起伏伏之后,其活动规律、发展历程、理论思想等方面都存在相似之处。而所谓的特性,则指翻译活动由于具备不同的主、客体,处于不同的文化体系,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历史阶段,使得不同时空里的翻译活动具有各自的特色和传统,存在着差异。鉴于此,对晚清民国翻译活动与文艺复兴翻译活动的可比性进行研究,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1 比较性研究对于翻译活动的重要性

比较的方法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思维方法,是“所有的批评和科学都使用的方法”[2]。国学大师季羡林曾说过“比较能开拓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分析能力。……如果我们只了解观察一种事物,我们的视野就受到限制,思路就容易僵化。只有把或多或少有某些类似之处或某些联系的事物摆在一起,加以观察,加以对比,我们才能够发现各个事物的优缺点,对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才能做出正确的评价。[3]”正所谓: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有比较才会有发现,有比较才会有发展。的确,比较研究这一思维方法有利于深入挖掘、梳理、归纳、评述和分析各种有联系或没联系,相似或相异的事物或现象,更好地把握其本质。显然,翻译活动也需要比较研究。正如王佐良所说“翻译研究……天生是比较的”[4]。

另外,学者辜正坤也说过,“在一般情况下,越是相似点多的异类文学,其比较价值越低。越是相似点少的异类文学,其比较价值越大。或者说差异越大的异类文学,其比较价值越大;差异越小的异类文学,其比较价值越小。”[5]其实同样的道理,翻译活动的比较研究也应该是这样的,即差异越大的翻译活动,其比较价值越大;差异越小的翻译活动,其比较价值越小。也就是说,不同翻译体系里的翻译活动,其文化差异越大,其可比性就越强。要知道,由具有不同思维模式、不同审美趣味的译者怀着不尽相同的目的在不同的文化环境里进行地翻译活动,其传统和特点势必是非常鲜明的。晚清民国和文艺复兴这两个时期的翻译活动分别是在文化差异较大的中西文化体系中进行,故而对其进行比较研究的价值也就越大。

2 两时期翻译活动的简介

在比较任何事物之前,对被比较的事物进行了解掌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样的道理,对晚清民国时期翻译活动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活动进行比较研究,也需要对二者的情况进行了解掌握。

2.1 晚清民国时期的翻译活动

晚清民国时期的翻译活动是继“从东汉到宋代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学翻译高潮”[6]后的第三个翻译高潮。这次西学翻译高潮给中国带来了中西方文化全面冲突和交汇的局面,大量文学作品的译介确立了白话文在汉语中的重要位置,也促进了国人对西方进步思想的接受,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晚清民国这段历史时期是中国社会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使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制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次战争也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外国思潮的涌入使国人了解真实的外国政治、经济与文化面貌成为可能。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战争的失利和传教士的宣传使“师夷长技”和学习外国“格物之学”的思想开始萌芽。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冲击则是让更多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自己的落后,意识到应该学习西方,这其中就包括一些清政府官员。于是洋务运动得以开展,“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得以付诸实践,翻译之风也由此兴盛起来。如果把两次鸦片战争比喻成源于西方却发生在中国地表的两次“文化性地震”,那么两次鸦片战争之后的洋务运动、、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则是在中国人民在文化震后废墟上进行的不同层面的重建。在此次重建过程中,翻译活动起到了提供所需材料的运输作用。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开启了这个时期中国经济层面上的重建进程。洋务派人士试图通过改善物质层面的社会条件来抵御再一次可能发生的“文化性地震”,于是这一时期自然科学书籍的译介很多就不足为奇。可是接下的“余震”―― 甲午战争―― 让中国社会当时的先进分子进一步意识到:只从经济层面进行重建是不够的,中国还需从政治层面进行重建。于是,甲午战争后戊戌维新粉墨登场,资产阶级改良派要求改良政治、开放政权、打破封建束缚。虽说最终是失败了,但从政治层面重建中国的历史道路是不可逆转的。随后,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运动使得清政府开始实行“清末新政”,将维新派“从政治层面上重建中国”的主张真正地付诸实践。因此,这一时期社会科学的书籍译介此起彼伏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随后,辛亥革命了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共和的政治体制,但是这个民国有其名无其实的事实使得近代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前两个阶段的重建工作,于是他们掀起了思想文化领域里更猛烈的反封建专制的新文化运动,开始从思想文化层面上重建中国。运用白话文翻译,翻译西方的文学名著和一切有利于启蒙大众的作品是这一时期翻译活动的特点。正是在新文化运动后期,翻译活动为这一阶段的思想文化重建工作运送来马克思主义思想,促成中国共产党诞生,使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成为可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始于洋务运动的“震后重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2.2 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活动

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活动在西方翻译史里是继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希腊古典作品翻译活动、罗马帝国后期和中世纪初期的大规模《圣经》翻译活动和中世纪中期托莱多“翻译院”的翻译活动之后的第四个翻译高潮。该时期的翻译活动是西方翻译史上一个转折点,因为在这一时期民族语的翻译登上了历史舞台[1]。

蒋百里曾指出“欧洲文艺复兴之史实,其源远,其流亦长。今欲着手为综合的研究,必须有两种预备之知识。一为历史上之知识。史之事实,若水流然。今吾于其间截一片断,为局部之研究,而不明乎来龙去脉,则本体不明了,而转生误解。一为地理上之知识。思想,犹光也;环境,则比空气。光之波动,依其透过之空气之不同,而异其色彩;思想之发展,亦依其环境之不同,而异其趋向。明乎地理,则识其流之所以异,即可知其源之所以不同也。”可见,要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活动进行了解,就需要其历史条件和地域特征。

首先,在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之前,欧洲社会是“政治上无国界,学说上无异宗,一一统帅于教皇之下。社会之组织亦一律,政治上之机能为封建,道德之标准为基督。”[7]可是在经济层面却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公元14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继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之后,15世纪荷兰、英国、德国和西班牙等国的资本主义也迅速发展起来。这让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封建割据的欧洲无法保护工商业,不利于资本的积累,于是便开始提出政治层面上的变革需求,主张建立民族统一的国家和强大的王权,摆脱教皇控制。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政治需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才有了开展的政治条件。而正是通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西欧各国纷纷提倡使用统一的民族语言,用“具有理性和科学精神的近代资产阶级世俗文化取代中世纪基督教文化”[8],建立了自己的民族国家。试想一下,文艺复兴运动旨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宣扬人文主义精神,而宗教改革则是把人们从封建神学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而这种“复兴”、“宣扬”和“解放”何尝能够离开翻译活动。人文主义学者在搜集、整理古代典籍并对其所蕴含的精神实质进行宣扬时需要进行翻译活动。宗教改革人士在批驳罗马教廷“神权至上”、“教权之上”的观点时和在提出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张时,也需要进行翻译活动。

其次,该时期翻译活动的地域特征与文艺复兴在西欧各国间兴起和达到高潮的时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者庄锡昌倾向于按照该运动的兴起时间来介绍文艺复兴运动。他认为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摇篮,到15世纪中叶文艺复兴运动首先扩及到与意大利毗邻的德意志地区,到16世纪初,文艺复兴波及到法国和西班牙,而英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比欧洲大陆国家要晚,运动的高潮约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蒋百里则侧重于按照运动达到高潮的时间介绍文艺复兴运动。他指出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传播于英法,而终及于日耳曼”[7]。不管各位学者观点如何,该时期的翻译活动在地域特征方面总体呈现出一种“由南向北挺进”的趋势。

3 对两个时期翻译活动进行比较的重要性

毋庸置疑,晚清民国时期翻译活动与文艺复兴时期翻译活动都曾经对各自的社会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也在各自的翻译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可是,要理解对两时期翻译活动进行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就需要对两时期翻译活动的研究文献进行回顾。总体而言,两时期翻译活动的研究现状是:(1)各自的翻译活动研究成果颇丰,但中西翻译比较研究现状不容乐观。(2)文艺复兴时期与五四时期的比较文章不少,但与翻译活动这个主题相关比较研究尚且不足。

翻译活动,历史悠久。中西方有文字记载的翻译活动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中西方学者们对各自翻译活动的渊源与发展,成就与不足等方面都一直在进行着探索、整理和总结。在中国就有不少的学者从各个角度对晚清民国时期的翻译活动进行了精心细致的梳理总结。如马祖毅的《中国翻译史》总结了从周朝到清末的译事译论。陈福康的《中国译学理论史稿》梳理总结了从古代到当代的一些重要的翻译理论。两本书里都涉及到晚清民国时期的翻译活动。另外,还有学者分领域来梳理翻译活动,如黎难秋的《中国科学翻译史》是从科学的角度梳理从古至今的翻译活动。谢天振、查明建主编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是从文学的角度梳理了晚清民国时期的翻译活动。此外,《五四以来我国英美文学作品译介史》、《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等著作以及不计其数的期刊文章都涉及到了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为研究这一时期的翻译活动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另一方面,就文艺复兴翻译活动而言,谭载喜的《西方翻译简史》,蒋百里的《欧洲文艺复兴史》,以及王佐良、何其莘的《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史》都涉及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翻译活动。在英文的翻译史著作方面,其中涉及到文艺复兴时期翻译活动的著作有勒弗维尔出版的《德国文学翻译传统:从路德到罗森兹维格》, 凯利出版的《真正的翻译―― 西方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历史》,亨利・冯・霍夫出版的《西方翻译简史》以及道格拉斯・鲁宾逊出版的《西方翻译理论:从希罗多德到尼采》。

然而,与中西各自的研究成果相比,翻译比较研究就显得落后。蒋百里的《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翻译事业之先例》要数最早的文献资料。接下来便是学者谭载喜发表的关于中西译论比较研究方面的文章,如“翻译学必须重视中西译论比较研究”、“中国翻译与西方翻译”、“中西译论的相似性”和“中西译论的相异性”。在这些文章里,谭载喜有意“把比较译学引入译学研究领域 ”,然后再以各个专题进行比较。目前,国外有关中西之间的翻译活动比较研究的文章,笔者搜集到的有勒弗维尔所写的《中西翻译思想》。在这篇文章中,勒氏分别从文化的自我形象、同质性和权力因素等方面对中西翻译思想进行了比较研究。很明显,从现有的中西翻译比较研究作品来看,中西翻译比较研究的比较话题还比较宏观,而且深度也不够,尚停留在为后来者开拓翻译研究视野的层面上

虽然中西翻译比较研究现状不容乐观,但是文艺复兴时期与五四时期其它主题相比较的文章还是有不少,如《浅论思想解放运动在社会变革中的先导作用―― 由文艺复兴与谈起》、《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比较》、《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 的定性及其历史解读》、《中国的“文艺复兴”――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东西方两个伟大文学运动比较》等,可是这些文章都与翻译活动这个主题无关。显然,这一研究现状与两时期翻译活动对各自的社会文化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相称的。因此,加强两时期以翻译活动为主题的比较研究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4 结语

蒋百里早在1921年就指出要“以综合之眼光,抽出其重大教训”[9]为当时的翻译活动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同样,今天对两时期翻译活动进行比较研究,其最终目的也是通过比较两时期的翻译活动来总结经验为当前的翻译事业服务。例如,在两个时期里,翻译活动对民族语言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引入注目,而且都功不可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翻译活动与语言的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再比如,我们可以对比研究两个时期里留学生的情况,发现留学生也是推动翻译活动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通过译介外国作品来启蒙落后的本国人民,进而可以看出人才流动对于翻译活动和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性。凡此种种研究发现,都是对晚清民国翻译活动与文艺复兴翻译活动进行比较研究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 韦勒克.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

[3] 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 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5] 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 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上卷)[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7] 蒋百里.欧洲文艺复兴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个人简历翻译篇10

(新疆青少年科技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成语是语言和文化的精华,可以反映一种文化,一段历史,一个人物,一种民族心理。汉语和维吾尔语作为两种历史悠久的语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特色,也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成语,本文从汉维两种语言的成语形象来看两种文化的差异,及在这种差异影响下该如何对两种语言的成语进行翻译的问题。

关键词 成语 形象 互译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形象,这些形象在成语中反映出来可能具有一些特殊的意义。在不同语言中,形象的意义可能会有所不同。本文主要探讨这些形象在成语中的意义,及其汉语和维吾尔语成语中形象的异同及其翻译时的难点和注意事项。这对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两种语言及两个民族之间互相沟通和了解有很大帮助。

一、汉维语成语简介及成语中的“形象”

1.汉维语成语简介。成语作为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的精炼和精华,无论是汉语成语还是维吾尔语成语,都属于本语言的熟语。

汉语成语从春秋至今的2 000 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不仅得到了保留,并且还在不断地发展,新的成语也在随着语言的进步不断补充进来,比词语的含义更丰富,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其由来大致分为源于神话传说和寓言、源于历史故事、源于古代诗文语句、源于口头俗语。

维吾尔语成语的研究为时已久,但直到2006 年6 月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维汉大词典》中才将维吾尔语成语标示并进行了较为专业的翻译。维吾尔语成语的由来大致分为:源自民间生活、源自民间故事、源自“莱提派”、源自历史事件、源自维吾尔族民俗、源自伊斯兰宗教观念、活动、借自外来语。

2.什么是形象。形象,在文学理论中指语言形象。即以语言为手段而形成的艺术形象,亦称文学形象。它是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也是作家的美学观念在文学作品中的创造性体现。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形象就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形成的关于某种事物的整体印象。

在成语的研究中,主要是从其语言形象来进行分析。如:汉语成语中的“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中“虎”的形象。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虎”是凶猛的形象,而在这个成语中“虎”表现其语言形象,成了愚蠢的形象。

形象的特征包括形象性、统一性和可示性。

二、汉维语成语中的各类形象

汉维语成语中的众多形象需要我们分类并进行分析,才可以从两种不同语言中发现其形象意义的区别和我们在两种语言互译时应当注意的方面。由于在汉维语成语中形象繁多,笔者主要将其分成了四个大类。

1.汉维语中的人物形象。汉语成语中的任务形象又可分为:表示正面人物形象成语和表示反面人物形象成语。正面人物可以通过其“名”来作为学习的楷模,作为人们效习的对象,也是对其人物的历史贡献的一种肯定,而反面人物则通过提及这个人物的名字即可想象到其形象,从而达到反面讽刺的目的。

维吾尔语成语中的人物形象又分为宗教人物形象、历史人物形象和寓言传说人物形象。相比之下,后两类成语数量比较少。

2.汉维语中的动物形象成语。在汉维成语中的动物形象都很丰富,但由于地域原因,在维吾尔语成语中的动物形象种类较少,主要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畜牧类动物和人类饲养的宠物等。

汉语成语中的动物形象丰富,种类繁多。而维吾尔语成语中的动物形象虽也很丰富,但种类较少。主要是因为维吾尔族生活在新疆,地处干旱沙漠地带,动物种类相对稀少,但维语成语中多将动物的某一部分形象夸张后对人进行讽刺,带有强烈的幽默感。

3.汉维语中的植物形象成语。由于地域原因,汉语中的植物成语以各种花草形象为主,维吾尔语中的植物成语则以农作物和特产形象为主。

维吾尔语成语中的植物形象大都反映了新疆地区的特产和农作物,将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植物引入成语是维吾尔语成语的一大特点,这些成语既反映了新疆的植物特点同时又将其植物的特点转变成成语中的喻义,是维吾尔文化的一种特点。

4.汉维语中的其他形象成语。此类成语包括民俗类形象、食物类形象、人体器官类形象。

三、汉维成语互译中的形象互译问题及产生原因

1.形象在汉维成语互译中的难点。在进行双语互译时,由于文化不同,难免会出现问题,汉语成语中的形象在维语成语中的形象可能有所不同,如果不管这些形象简单去进行翻译,那么就难免会出现失误和疏漏,这样对于两种语言的交流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成语中的形象往往由两方面组成,一方面是成语中形象的表面意义,这个表面意义就是指成语中的形象词,其从表面看就是代表某一事物,具有某一事物的性质。另一方面是成语形象的深层意义,这是汉维成语互译时最重要的部分,也是汉维双语翻译的难点。

2.汉维成语形象差异产生的原因。成语是语言、文化中的精髓所在。对于成语中的形象不同,我们大致可从宗教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和习俗文化这几个方面来分析其差异产生的原因。

(1)宗教文化。宗教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信仰,其文化是由信仰该宗教的信徒们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文化中也有很多宗教的痕迹,尤以佛教为重,其宗教文化发展在汉文化中都有明显的体现。

在维吾尔族历史发展中宗教同样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维吾尔族历史上信仰过萨满教、景教、袄教、摩尼教和伊斯兰教,尤其是伊斯兰教对维吾尔族历史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使用有关伊斯兰教宗教词汇的频率非常高。(2)历史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在这几千年的时间里形成的历史文化丰富多彩,但由于在历史上经历有所不同,汉维在历史文化上是有差别的。

(3)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在生活的地域、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文化。这种文化可以从不同民族对待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而反映出来,这种文化主要反映在对待自然的不同感触。

古代汉族主要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中原地区,其气候和环境具有多重性的特点,有干旱和潮湿的气候,也有高原和平原的地形,所以在成语中反映出来就是多种多样的。

维吾尔族主要生活在新疆地区,新疆干旱区面积占全疆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而且大部分都是戈壁、沙漠和沙漠化土地。绿洲之外就是茫茫戈壁和沙漠,生存条件恶劣,所以维吾尔语成语的形象构成大都与新疆的生态环境有关。

(4)习俗文化。习俗文化是指在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汉维成语中都有许多成语是来自于本民族的习俗文化,由于在汉维习俗文化中存在着大量的差异,这就使我们在理解彼此语言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困难。

3.形象在汉维成语互译中的重要性及意义。汉维语是两种拥有很长历史的语言,而成语在两种语言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成语在生活中的使用率颇高,维吾尔语成语更贴近于生活,在生活中的使用频率更高,而汉语成语大都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

汉维成语很多时候其表层形象意义与其深层形象意义不同,如果不能将汉维成语的互译工作做好将会影响互相的交流和发展,处于现在这样的一个迅速发展,高度融合的社会环境中,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显得尤其重要,因此,研究汉维成语互译工作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

四、汉维成语中形象的翻译技巧

无论是成语翻译还是其他类型词汇的翻译,其目的都是要完整传达源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保留其意义,还要能将源语言的文化内涵反映出来。这对翻译工作者来说并非易事,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笔者在此简要将汉维成语互译的技巧做一阐释。

1.直译法。直译法是最好的翻译方法,可以通过两种语言互相通用的元素进行翻译,这在汉维成语互译中同样适用。这种能够直译的原因是在人们的情感上很多时候是互通的,所以,对于一些成语的表面形象和其深层形象是一致的,这种成语在互译时适合使用直译法。还有一些虽然表面形象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深层形象一致,而且不含有特殊的文化内涵,此时,只要不影响语义,而且不影响翻译后的使用,也可采用直译法。这种直译法适用于这四种情况:

(1)形同意合,等值再现。虽然汉维两个民族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都有差异,但两个民族早在西汉时两个民族就已经建立了联系,并互相影响。所以在成语的形成中其表述和产生的源头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种成语的互译就可以采用等值翻译。

(2)原语借鉴,按源语言直译。汉维两个民族在长期接触、交往过程中,彼此语言文化中的借鉴不断加深,很多汉语中的成语在维语中早已出现,并具有长期的历史性,汉语中的一些成语也为维吾尔族熟知,这时适合用直译法。

(3)留其特色,进行直译。有时候在对成语进行翻译时会遇到一些汉维双语表达方式类似的成语,但其包含有本民族的特色,这种成语的翻译也宜采用直译法,这样可避免源语言失去特点。

(4)保留原有形象直译。有许多翻译语中没有与源语言相对应的形象,在这种时候最好使用保留源语言形象的直译法,这种直译法也成为借鉴直译法。即将源语言中的语言形象直接翻译出来,再辅以适当的修饰,使其成为我们需要的翻译语。当然,这种翻译方法也有其不利的地方,由于生活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不一样,因此,可能会出现一些词语在翻译后无法理解或难以想象到其深层意义。

2.转换原有形象意译法。在汉维语翻译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在地域上具有其特点,但翻译后可能失去其原有意义的情况,或者通过上述翻译后仍不能更好说明其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可以使用转换原有形象意译的方法,即形象发生转移,以保留其源语言的意思为主要形式的翻译方法。这种转移形象意译的方法虽然可以很好表达其源语言的含义,但由于其对原有形象的转移,难免会破坏源语言的特色,这也可以说是此种翻译方法的弊端。

3.抛弃原有形象意译。还有一些成语无法找到合适的对应成语,而且在形象上也难找到类似的成语,在翻译时就可以使用抛弃原有形象的翻译法,在抛弃原有形象后,只对其意义进行翻译,这种翻译方法和前文所说的形象转移还不一样,形象转移是对一些形象类似的成语形象进行转移,而此处却是无形可转,只能通过其意译的方法进行翻译。这可以说是翻译中形象表达的最后途径,即只有在保留形象、移植形象、转换形象、添加形象等方法确实无能为力时,译者才舍弃原成语形象,用简洁语言直传原成语信息。

五、结束语

汉维语成语中的形象多数是语言形象,这些语言形象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的语言特点和文化特点,还可以通过这些形象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而汉维语成语作为两个民族的语言精华,对其中的各类形象的研究必将帮助两个民族互相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融合。本文仅仅是对汉维成语中的各类形象进行了简单的分类,分类仅依靠笔者的一些认识,还有欠妥当之处。另一方面,本文对汉维成语中的形象翻译以前人研究为基础,提出了几点翻译方式,即:直译法,保留原有形象意译法和抛弃原有形象意译法。这三种翻译方式都是前人提出的,笔者仅是从汉维成语形象翻译的角度进行了一些细化。这里应当注意的是在翻译时,应该以保留其原有形象为主,因为只有保留了其原有成语中的形象才能让第二语言读者对于源语言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对另一种文化产生兴趣,并想去了解和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热外都拉·罕木都拉编.维吾尔熟语详解词典(维吾尔文)[Z].1984 年版.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4:1~2.

[2]吐尔地·艾合买提.现代维吾尔语(维文版)[M].1982 年版.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82:121.

[3]彭嬿.维吾尔熟语中的方言词汇初探[J]. 语言与翻译.1997(3):40~42.

[4]史震天.汉维互译实用教程[M].1999 年版.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1999:42~45.

[5]赵建国.汉维语数字熟语及其翻译[J].新疆大学学报.2007(4):146~148.

[6]张勇.维吾尔谚语研究[D].新疆大学:新疆大学,2005 年.

[7]胡明阳.语言学概论[M].2005 年版.北京:语文出版社,2005:315~326.

[8]史震天.语言翻译文化[M].2005 年版.乌鲁木齐:天马出版社,2005:127~128.

[9]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M].1997 年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

[10]王德春.语言学教程[M].1987 年版.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345.

[11]王文华.翻译的概念[M].2007 年版.北京:外文出版社,2007: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