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未来诗歌十篇

时间:2023-04-10 17:29:35

相信未来诗歌

相信未来诗歌篇1

诗歌是每一个创作者在创作时用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感情来精心构建的心里表达。诗歌能准确的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生感悟。所以,对现当代诗歌的鉴赏学习应该引起每一个学习者的重视。现在我就诗人食指所写的诗歌《相信未来》简单的谈谈在现当代诗歌赏析上一些个人的看法。

有人说,食指是中国当代新诗第一人,有人说,食指是中国朦胧体诗歌创始人,更有人不乏景仰的把食指称为一代诗魂,因为他的诗歌曾经那么深深地影响、鼓励、陶冶过整整一代人。但是,在诗歌横飞的今天,食指――已经被逐渐遗忘。所以,我们必须记住食指,阅读食指。阅读食指的诗,在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更多的不是一种自信,而是诗人内心中的压抑与绝望,他的诗歌,不是快乐的篇章,而是痛楚的音符。

阅读,理解一首诗,我们应该抛弃写作的一个时代背景,以免时代背景给我们带来误导和影响。但是,在阅读食指的《相信未来》时,我们却不能抛弃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和他现在生活的一种状态。1967年,他写下了《相信未来》,也就在这一年,年仅19岁的他却被扣上了“反革命”的帽子,这一年,他离开了北京,到农村插队。这一年,他年轻而热情的生命开始一点点,一点点地被黑暗的现实所吞噬。面对现实,很多人倒下了,他们将生命的重压交予了生命,用以逃避陈旧、黑暗、残酷的现实,岂不知生命亦有不能承受之重!

现在,我没来看看这首诗的几个意象所创造出来的意境:“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一声叹息,叹出了一个残破、寂落、冷清、贫困的悲哀。虽然有“美丽的雪花”“孩子的笔体”可以写下“相信未来”,但是,雪花再晶莹,再美丽,终究有一刻会化作无形,孩子的笔体再天真,再纯洁,终究有一天会在现实中被磨灭,到那时,曾经写下的“相信未来”将在哪儿?我们又将到哪儿去寻?食指用善变易逝的意象写下的未来,让谁敢去相信呢?谁有能相信这样的未来呢?

食指太年轻了,食指他相信未来,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在别人看来,这是多么地激动人心和斗志昂扬的诗句,但食指却忘记了,忘记了相信自我,他宁愿相信他我也不愿意相信自我。人类的自我意识早已觉醒,因为自我意识是生命意志的一种冲动,它可以冲破物质的障碍而获得意志、精神、心灵的自由。有了这种自我意识,我想,要改变这个世界也不是不可能的,然而,食指却忘记了相信自我,难道蜘蛛网真的将他紧紧缚住?难道灰烬的余烟真的迷离了他的双眼?难道自己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环抱就真的失去了一切包括自我?难道19 岁的他便已经没有年少轻狂和个性张扬了吗?难道他就不相信自我的扩张,可以以全部的精神倾倒一切吗?每一个阅读食指的人都不想也不希望将食指神化,因为将自我主体精神张扬到了极致,不依赖于客观世界,那样的话自我就被赋予了与神同等的地位!

但,食指为什么不相信自我之力量却等待且“焦急的等待着”他我的评定?他那对生命价值的执着追求和对现世人生意义的充分肯定到哪儿去了?

食指“相信未来”是一种残忍的、固执的、痛苦的、绝望的、伤痕累累的相信,他在他的另一首诗《鱼儿三部曲》中曾这样写到“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冰块一起消亡,但是它,却看不到冰块的消亡!”他相信着未来,却不相信现在的行动将是未来的一个预演。多么忧伤的诗句,多么悲哀的诗句,多么绝望的诗句。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还是得回归到自己的真实上来,并不是我们不能相信未来,而是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未来在我们心中的地位,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未来才不会在自己人生的追求中化为无形!

相信未来诗歌篇2

随后,我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说这首诗歌是“绿色的”,因为它连续运用多个意象,表达诗人的苦难和坚定的信念,不仅传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声,也传达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充满了无尽的希望。

正准备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领悟诗歌时,一位女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这首诗也可以是白色的。你看,诗人虽然已经是一个大人了,但是他还有清澈如秋水般的纯洁,明朗像水晶般的透明。隽永的诗句和儿童一般执拗的真诚深深地让我们感动。‘’虽然距离我们太遥远了,但是我们能真切感受到在那黑暗污秽、沉重压抑的环境中诗歌如雪一般的纯净。因此,这首诗歌也可以是白色的。”

她的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突然间,我意识到我的学生会对这首诗歌的颜色有不同的见解。况且,只要他们能言之成理,又何尝不是领悟诗歌,不是对诗歌的“再创造”呢?干脆以此为契机,让他们各抒己见吧。

不一会,一位性格开朗的学生说:“这首诗还可以是红色的,诗中充满了真诚和力量,回荡着一种英雄气概,是一种指向心灵深处的感悟与呐喊,整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他相信未来一定会是光明的。诗人深情地歌唱了希望,歌唱了对人类的爱、对世界的爱,给当时处于迷惘与失望之中的人们以希望之光。对未来的信念像大海上的太阳那样喷薄而出,把整首诗都染红了。”

这时,学生都笑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一位平时表现很深沉的学生说:“这首诗还可以是紫色的。紫色代表着忧郁失望,又象征着高贵不屈.诗中‘蜘蛛网’、‘炉台’、‘余烟’、‘灰烬’等几个意象,描绘了那个荒芜艰难的时代;‘紫葡萄’、‘深秋的露水’‘鲜花’‘别人的情怀’、‘凝露的枯藤’写出了生命由鲜亮而黯淡、由饱满而枯竭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以食指为代表的青年人生中的失意、落寞和不快。然而,诗人又高昂着坚强的头颅,奏出了心底的最强音.《相信未来》像一首雄浑的交响乐的主旋律,在那个阴云密布、精神痛苦的时代,为人们的心灵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

一位急不可待的学生脱口而出:“还可以是五颜六色的。因为诗歌本身意象繁多,色彩丰富,而且意象之间有意识的组合,给我们带来跟以往诗歌截然不同的新鲜感觉。另外,未来总是美好的,五彩斑斓的,所以是彩色的。”

离下课还有五分钟时,个头高高的班长站起来说:“这首诗还可以是黑色的。因为它像黑色大理石一样庄严静穆,在沉默中孕育着无可反驳的气势、无所畏惧的精神,强烈地震撼了读者的灵魂。虽然我们感受更多的不是轻松而是压抑,不是快乐而是痛苦,但从诗人那压抑和痛苦的吟哦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诗人那坚定不屈的信念。”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发表了自己关于颜色的见解之后,一位学生迅速建构了自己的见解。教师根据这位学生的精彩发言以及课堂里自发的“热烈的掌声”,很快发现,学生可能根据“颜色”这个支架,对这首诗有了一定程度的“感悟”,于是展开了充分的讨论。正如这位教师所反思的:这一节课虽然没有按照既定课程计划执行,但让我更加体会到,只要能确认学生“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合法性”,学生就有可能对课文进行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建构。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地阅读”。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相信未来诗歌篇3

联类,就是指在诗歌教学中将相同的信息,即同类的信息联系起来,它能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达到温故而知新、扩大和拓宽阅读视野的效果。联类中的类,可以以诗歌题材为类,以表现手法为类,以语言风格为类或诗歌结构为类等等。主要是让学生对同一类的几首诗歌进行前后联系,利用已经知道的知识来自主学习另外同类的诗歌,以诗学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叶圣陶语)的目的。

例如郑愁予的《错误》,这首诗深受我国古典诗词的影响,继承的是中国古代闺怨一类诗歌的传统,明快而不直露,含蓄而不晦涩,委婉地抒写了离愁别绪,运用“莲花”“柳絮”“青石的街道”等传统中国意象,甚至以象声词“达达”来形容马蹄声,以独有的东方风味唤起读者心中的联想,表达了一段缠绵悱恻的情怀。在结构上,诗人从“过客”的角度去想象思妇的期冀和幽怨,想象着她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想象着她在寂寞中等“我”重温旧梦,如果就这样写下去,那充其量也就是一首语言清新、优美,想象独特的温婉情诗。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最后一段却出人意外:“我达达的马蹄是个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现实无情的将想象击得粉碎,这“美丽的错误”引起怨情传染给每个读者,达达的马蹄声遂又由窗扉而街道,由街道而小城,由小城而江南,渐渐远去,渐渐消隐。这最后一句的意外笔,是全诗的关键,它将所有意象按照一种特殊模型连结起来,给读者的期待造成一个意外。这首诗也由于这最后一句意外笔而广被传诵。学生如了解这意外之笔对全诗的作用后,教师可补充结构与其相似的另一首蔡其矫的《祈求》来举一反三。

祈 求

我祈求炎夏有风,冬日少雨;

我祈求花开有红有紫;

我祈求爱情不受讥笑,

跌倒有人扶持;

我祈求同情心——

当人悲伤

至少给予安慰

而不是冷眼竖眉;

我祈求知识有如泉源

每一天都涌流不息,

而不是这也禁止,那也禁止;

我祈求歌声发自各人胸中

没有谁要制造模式

为所有的音调规定高低;

我祈求

总有一天,再没有人

像我作这样的祈求。

有了对《错误》结构的理解,可以让学生抓住全诗最后的意外笔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这首诗以“我祈求”为中心句,表达了对眼前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理想生活的呼唤,并且在反复的“我祈求”中得到完整的抒发与强化的表达。结尾的意外笔,让全诗在抒情上产生一个阻挡,在诗的结构上好像也产生了一个波澜,是诗中最引人注目的一笔。让全诗在情感上和节奏上都有了一个突兀,自然有一种深厚的意味。学生也更能理解诗人的正常生活与有秩序、理想的社会形态的一种深切呼唤。

高中新课程教材选入了很多当代诗歌,大部分是朦胧诗,因为时代背景问题,学生理解朦胧诗有相当的困难。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朦胧诗的主要特点:第一,表现手法上大量使用象征、隐喻和变形。朦胧诗人大都成长在时期,这使他们体会到更多的是心理的危机,他们不得不对自我的人生价值感到怀疑和拷问,这些只属于他们的独特的体验要求诗人寻觅新的用象征、隐喻甚至是变形的表现手法、只属于他们的独特角度来展示,于是他们大量使用在语境、意象上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第二,诗中呈现出鲜明的个性自我和对历史的反思。这群诗人在经历的历练之后,主体意识开始觉醒,他们的诗歌大都体现了对个性解放与自由的追求,推崇崇高的理想,致力于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关怀和爱,因此,朦胧诗鲜明地呈现出那个时代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崇高感,表现出对历史的承继与反思。

接着,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朦胧诗进行讲解。如顾城的《一代人》: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相信未来诗歌篇4

春天如约而至,春天的诗歌在空气中传播,让我们朗诵一首美妙的诗歌,赞美春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春天诗歌朗诵开幕词3分钟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春天诗歌朗诵开幕词3分钟范文1主持人上场(男)春光明媚,莺飞草长,槐花飘香,柳絮纷飞,奏响一曲春天交响乐。(女)春天是诗歌的季节,春天的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仿佛都写满诗意;

(男)这个季节总让人想起,一片片嫩绿的小草,一只只吟唱的鸟儿,一缕缕芳香的泥土,一群群奔跑的孩子。……(女)而那些奋发我们前行的诗歌啊,在岁月的流逝中,它们犹如一股美妙的清泉,时时洗涤我们的心灵。(男)金山下,蒲江畔,曲水流觞,(女)阳光沐浴,柳丝含情,绿叶赋诗。(合)且让我们举杯,与春天痛饮,与诗歌畅游,相醉于马高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敬爱的诗人朋友,亲爱的观众朋友,(男女合)大家下午好!

(男)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参加马站高中--年“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朗诵会,在此,我们感谢您的到来,愿您在这里度过美好温馨的时光。(女)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今天莅临诗歌朗诵会现场的嘉宾,他们是:……

(男)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的光临表示最衷心感谢

(女)同时,我们也要感谢现场的所有观众朋友们,欢迎你们的到来。

(男女合)马站高级中学--年“春天送你一首诗”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

一(男)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女)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合)春花春水春光春风,春思春寂春归春梦(女)这就是中国的春天,请欣赏《中国的春天》

朗诵者:高一(2)、(3)班 同学

二(女)人生是美丽的奇迹,我们应该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灿烂(男)我们向往着美好的未来,我们拥有着美丽的梦想!(合)那就让我们展翅高翔,让我们撑起生命的长篙,让我们启程远航,把命运交给未来,奔向为了,因为我们相信未来(男)请聆听《相信未来》

朗诵者:高一(5)班

三(男)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请听诗歌朗诵《沁园春·雪》

朗诵者:高二(9)班

四(女)日月轮回,潮涨潮落,万事万物都有开始和结局。但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更加注重自身生命的过程,下面请欣赏诗歌朗诵《结局或开始——献给遇罗克》

朗诵者:高一(1)班

五(男)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让我们把对春天的憧憬编织成一曲曲美妙的歌曲,唱响马高的校园。下面请欣赏《春天组诗》

朗诵者:高二(1)班

六(女)走进雨中,就走进了生命中最真的路!倾听雨中,才能结识丁香一样的姑娘!

请欣赏:诗歌《雨的印象》

朗诵者:七年(5)班

七(男)面对着清风,请把自己的诗情,留给春天的黄昏。面对着自己,请把心中的畅想,飞越渺茫的梦海。请欣赏:《清风吹断春朝梦》

朗诵者:八年(6)班

八(女)运动场上有你们地飒爽英姿运动场上有你们地拼搏身影 你象一只雄鹰,翱翔在晴空之中 你象一匹骏马,驰骋在战场之中(合)我们为你欢呼跳跃我们为你骄傲同学们,在伟大的祖国即将迎来--北京奥运之际,让我们心怀奥运,献上最诚挚的祝福吧(男)下面请欣赏由高二(7)班范青青、洪星星同学给我们带来《奥运之心》诗歌朗诵

春天诗歌朗诵开幕词3分钟范文2老师们,同学们:

你们好!在这枫叶飘飘的晚秋,我们在这里相聚一堂,隆重举行由语文组、校团委和教导处合办的“秋之韵”大型诗歌朗诵会,这是很及时的。同学们,秋天,不仅是农民丰收的季节,而且是你们丰收的季节,当然也是诗歌丰收的季节。你们,作为青春少年,不仅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中国诗歌的未来。

可是,现在这个物质极度膨胀的时代,诗歌离却我们越来越远,曾经一度被称为“诗国”的中国似乎已经成为历史。诗歌生存的土壤正趋于消亡。谁来作诗,谁又来读诗?已经成为一个时代性的问题。诗歌仅仅存活于所谓的诗人圈子和大学的中文系里,其处境尴尬到了极点。

同学们,让我们救救诗歌吧!你们是中国未来的知识群体。有朝一日,你们之中有人必会成为某一学术领域的精英,当然其中也不乏诗人的诞生。你们要相信自己,相信未来。

学校这次举办本次活动,主要基于下面的考虑:一是为召唤诗歌复兴时代的到来,我们要让当代诗成为继《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之后的再度崛起,让当代诗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二是为学习借鉴大家的文学性格、陶冶大家的性灵、铸造大家的诗魂;三是为推广普通话,让普通话为诗歌感情地飞扬插上伶俐的双翅。

就说这些吧,最后祝每一位参赛的同学取得优异的成绩,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春天诗歌朗诵开幕词3分钟范文3老师们,同学们:

你们好!在这黄叶飘飞的季节里,刚刚送走了荣耀至极的期中工作总结大会,又迎来了由校德育组、团委和语文组联办的异彩纷呈的“感恩践行”大型诗歌朗诵会。借此,我代表所有心怀感恩的人向这次活动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筹备、组织盛会的全体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向积极踊跃参与的同学表示诚挚的祝福!这是一次很重要的盛会。为了强化学校的育人功能,营造知恩感恩的良好氛围,陶冶师生的精神世界,全方位展示公中人的风采,经过领导的大力支持、组委会的充分酝酿、周密筹备、精心安排,隆重推出了这台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

这是一次很及时的盛会,曾几何时,拒绝感恩已经成为一种道德癌症,这几乎成为一种可怕的时代病!传染病!让人们对善良变得麻木。对付出变得冷漠!今天,就让我们行动起来,学会感恩!对抗冷漠、改变麻木!

这是一次绽放美丽的盛会!学会感恩,你的心境会因感恩而舒展,相貌会因感恩而美丽,人格也会因感恩而升华,学业更会因感恩而上进。会感恩的人幸福和快乐不会失意,会感恩的人常常充满生机与活力。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公平中学的花草楼宇间,弥漫着浓浓的感恩的气息吧,让我们学会感恩,让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感受到融融的春意。让我们常怀感恩的心,让公平中学成为温暖的大家庭。这是我的希望,也是本次活动的宗旨。最后,祝每一位参赛的同学取得优异的成绩,祝我校第十三届诗文朗诵会取得圆满成功!

春天诗歌朗诵开幕词3分钟范文4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滔滔江河水,淹不尽浩浩中华魂;巍巍昆仑山,锁不住阵阵中华风。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轮花好月圆日。走进十月,我们用一样的眼神凝看金秋;投进国庆,我们有一样的感慨发自肺腑。长江,黄河,惊涛裂岸中国,我们为您激昂的颂歌;泰山,黄山,刺破青天为您捎上征服的欢乐。全中国都在喝彩,全球都在雀跃。

春天诗歌朗诵开幕词3分钟范文5天空,一道曙光

划破云彩,一枚勋章

在来年的春天闪闪发光

世间万物,沉醉

在母亲的怀抱,这个冬天

雪花,仍在天空自由飞翔

只是又多了个,春的暗红

冬天的呓语,已经为

春天,刻好了一枚勋章

和平鸽,也为大地送来了

春天平安的信件

春天的种子

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

生根,发芽儿

在冰雪的覆盖中

静静守候,等待春天开花

春天,朝我们缓缓走来

冬眠的银蛇,憨憨的沉醉

蜷缩在,母亲挚爱的心窝

雪花为它们装饰了梦幻殿堂

将逝的冬天

为来年的春天,刻好了

一枚延续的勋章

我的心随着冬天,

已埋入这,冰霜的土壤

相信未来诗歌篇5

这一切的起点是:从2010年开始,杨克担任“小学生诗歌节”的评委会主任,“忽悠”了于坚、王小妮、舒婷等一批著名诗人给小学生的诗歌习作评奖,还像交作业似的认真写点评。

有些人说这是“大材小用”,有些人认为他“不务正业”,甚至有批评家言辞犀利地指出他过度沉溺于诗歌的普及化与社会化之中,在诗学追求方面却越来越趋向于保守和平庸,过于放弃诗歌技艺上的难度。

对于这种质疑,杨克在一次和诗人骆英的对话中回答:“在我的写作立场里,文学的标杆不仅仅是现代主义,而是几千年的人类文学。从更长时间的文学谱系出发,我认为诗人和作家应该对自我之外的世界发言,应该并不仅仅追求在文本上突破,也要探索怎么传递人的普遍情感,让读者口口相传——我的写作的理念就是这样,到现在也一样。”

灯光是橡皮擦,把黑暗擦掉

孔子有一则训子名言:“不学诗,无以言。”两千多年过去了,如今自然不会有家长再执着于孩子是否一定要“学诗以言”了,但作为一个诗歌普及的呼吁者,杨克提出,让孩子学诗既不是为了成为诗人,甚至也不是为了“言”,最重要的是一颗诗心。

“诗心”听起来很玄,但往往最玄的东西也是最简单的,如同比起大人,孩子才是离诗最近的人。“我看过一个孩子写的一句话,‘灯光是橡皮擦,把黑暗擦掉’,成年人很难想到‘橡皮擦’这个概念,但在小学生的眼中却是天天见到的物品,因此产生的联想是有创造力的。”杨克说,在担任“小学生诗歌节”评委会主任的三年时间里,他看到过无数被毁掉的想象力和真情实感:眼睛一定是心灵的窗户,老师一定是园丁,红领巾一定是烈士的鲜血染成……“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许多高年级学生虽然掌握的词汇量比较丰富,但写出来的诗却不如低年级的学生。为什么比喻同一事物很多人会撞车呢?那是我们的思维也模式化了,以为唯有那样形容才是最恰当最高明的。”

童年天然的语感与未被污染的想象力,是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天赋,而大人们要做的,就是不要将这些美丽的汉语囚禁在牢笼里。小学生诗歌节期间,为了让更多语文老师了解思维的模式化是多么可怕,写诗并不是“你全家都是文艺青年”的小圈子游戏,杨克到广东各地给语文老师们做讲座,聊现代诗歌该如何鉴赏,聊如何让孩子们通过诗歌去与这个世界对话、与自己的内心对话。“通过写诗,我们对于世界的感觉会更加清晰,对人生的感知也会生动起来,这是一种境界,是人文教育的基础需求。黄磊曾说,在演《人间四月天》的徐志摩之前,他自认为感情方面是比较粗糙的,但出演之后,他用一颗诗心去感触树叶的飘落,对万物产生了美好的感觉,这就是诗的作用。参加我们比赛的孩子们以后也许有人成为了诗人,有些并不想做诗人,重要的是通过诗来加深对宇宙和自然的感知,让生活变得更加生动多彩。”

杨克认为,无论对于成年人还是孩子,无论对于专业的诗人还是普通人,“我手写我心”始终都是最值得珍视的品质。抛弃一些浮夸的辞藻包裹,用最真诚的语言触摸内心,这是一个诗人必修的课业,也是需要向社会大众普及的道理。

在诗人的圈子里流传着这样一则笑话:“30年前,诗人堪比摇滚明星,那时候,诗歌是受人尊敬的艺术,随便在大街上丢一块石子,就可以砸到一个诗人,20年后即使下一场大雨,也不知能不能淋到一个诗人。”不可避免地,诗歌的黄金年代永远停留在了上世纪80年代。然而,随着杨克等诗人参与到诗歌社会化普及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家长们相信即使孩子长大后不会成为诗人,也能拥有充满诗意的生活。

每个人都是“玻璃人”

在成为诗歌的社会普及者之前,谈到杨克,最醒目的标签当属“民间诗人”。虽然民间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对垒古已有之,但对于拥有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头衔的杨克来说,如何在官方的身份下保持民间立场的写作?对此,杨克的回答是“做个普通人”:“我任何时候的写作,希望没有这么高深,没有这么有思想,没有这么深刻,而只是以普通人的视角来写。就像我去贵州的时候,看到那些蜡染很喜欢,但我不会像某些诗人那样,把这种传统技艺美化到很高的程度,把现代性生活写得很恐怖,因为我们知道贵州人很想变成深圳这样。”

杨克特别强调“精神立场”的民间,他连续主编了15年的《中国新诗年鉴》不仅关注那些业已成名的诗人,更多地将目光投射到了年轻的、底层的诗人身上,打工诗人郑小琼、网络诗人木桦等人都被这本年鉴隆重推荐过,而这种开放性正是1999年引爆中国近20年来最激烈诗歌辩论“盘峰论剑”的起点:打破传统的精英话语权:“民间不是一个诗人的身份,民间的指向不是特定的几个人或一群人,民间是敞开的,吸纳的,永远吵吵嚷嚷,民间天然的复杂性和含混性,是诗歌最具活力所在……民间是诗人的精神立场和写作的出发点,是诗歌的在场。”

在他的概念里,“在场”不是冲锋陷阵明察暗访,那是记者做的事儿,但也不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诗歌本质上是关于世界的诗歌,这个世界与内心有关,与灵魂有关,但是也跟其他人和万事万物发生关系,因此,“在场”是一种描述和呈现,一种人对生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的映现。“一个诗人应该呈现你所在的时代的语境,告知存在的本相,而不仅仅只是写自己的梦呓。”

上世纪90年代处,杨克从广西来到珠三角,在当时处于改革风口浪尖的深圳、珠海、广州绕了一大圈,写下了《在商品中散步》、《于房地产炒风中怀念家园》、《时装模特和流行主题》、《广州》、《火车站》、《天河城广场》等诗,这些带着明显城市色彩和时髦语汇的诗成为了批评家们笔下“物质哲学”和“商品美学”的代表。现在看起来这似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消费时代不可避免地已经侵入了我们的生活,诗人们即使再向往“采菊东篱下”的田园生活也无法回避这个事实。但在当时,“乡土中国”的情结和商业浪潮缠绕共生,人们一方面向往商业发展所带来的新鲜感,另一方面却又害怕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冲击。

凯撒大帝说:“我来了,我看见,我征服”,但到了杨克这儿变成了:“我来了,我看见,我记录。”对于周围不断变革的环境,无论是90年代铺天盖地的商品大潮,还是如今日新月异的网络社会,他都能以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融入其中,并能敏感地发掘其中的诗性,这也就让他在写作中少了一些自我身份认同障碍者的别扭和矫情,正如“80后”诗人郑小琼所说:“我见过很多写都市诗歌的诗人,他们无论从生活的本质与生存的本质都在城市生根了,安营扎寨了,但是在其诗歌中依旧把自己比作城市的拾荒者、流浪汉、假行僧等,这种思维就是一种城乡结合部的思维,这样的思维写出来的诗歌,当然并非真正的城市诗歌。杨克老师的这些诗是观察城市题材诗歌的窗口,他的诗歌呈现了一颗真正进入城市的心灵。”

在回顾这段时期的写作时,杨克说这并不是对商业社会单纯的赞美,而是一种“现代浮世绘”的叙事,关注的更多是人们在当下的状态:“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写了很多关于商品时代与消费社会人的当下生存作品,使用了许多中国已有的诗歌中少见的意象,像石油、玻璃等等。当词语蜕变,意味着存在的异化,比如人在今天都成了‘玻璃人’,个人信息如此容易被‘人肉’搜索,被从中介公司等你办过事的机构买到。”

“一个诗人,必须‘留存’他的时代,哪怕所写的是再世俗不过的生活,发现诗性就意味着神性乍现。将生存现场转化为精神现场,这就是一个诗人的使命感!”杨克说。19年前,美国诗人大卫·艾诗乐就指出:“作为一个读者我们不应该抱怨杨克的诗欠缺某种哲学的一致性,惠特曼说:‘我自相矛盾吗?一点不错,我自相矛盾。’妥协并非我们今天理解的那样一无是处。”在杨克的诗作中,矛盾或焦虑都是并不刻意回避的情绪,他说:“在真实的生活中我不是旁观者,而是置身其间。”

数字时代的“未来主义者”

许多人说,杨克是一个“新潮”的诗人。这种新潮并不体现在衣着打扮的时尚上,而在于网络时代的十八般武艺——博客、微博……他都耍得样样精通,至今杨克还在博客上保持着相当频繁的更新记录。

一直以来,纯文学作家们与网络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友善,仿佛网络文学是洪水猛兽,无情地侵蚀着人们的理解和阅读能力,而且可悲的是,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但杨克却并未对网络诗歌敬而远之,相反,他担任《网络文学评论》的主编,还为新锐的网络诗人撰写评论。对于纯文学与网络之间微妙的关系,杨克说自己并不悲观,相反,他是一个“未来主义者”,相信诗歌会找到数字传播的有效途径。“很奇怪,难道真的有人认为网络自由对写作有妨害?我觉得自由还远远不够。对于诗歌作者,在开放性、娱乐性恣肆的‘我媒体’时代,关键是守护内心对写作的敬畏,警惕集体狂欢式的发泄。对于诗歌读者和批评家,则要在繁复性、无序性导致文字爆炸的虚拟空间,从眩晕中清醒过来,致力于沙里淘金。我主编的《网络文学评论》,期待‘全媒体’研究能发掘‘多文体’课题,而非单一地梳理类型小说。”

相信未来诗歌篇6

摘 要:当代诗人的精神思想资源混乱驳杂,具有与现实混生、多元芜杂、无内在连贯性等特点,几乎总是凝固僵化或变动不居两种态势交替或综合作用着,引领诗人被动机械地反映、即时性地追踪穿梭于社会现实生活的迁变,使诗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日益减缩。而从诗歌的道义关怀和本体层面上来考察诗歌的“现实性”,发现它作为自外于人的客观存在,在不等同于“现实功利性”的同时,是一个历史的也是一个未来的概念,隐含了多种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向度。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消费时代已经来临,消费欲望和消费观念已经成了我们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普泛心理和日常景观。文学的边缘化已成不争的事实,尤以诗歌的边缘化为甚。诗歌处境日益尴尬,在社会文化空间的位置日益减缩、下滑。一方面是诗歌读者大量减少,诗歌越来越丧失其艺术感召力和对现实的渗透性、影响力;另一方面,诗人的自我身份定位、自我价值确认也日益暧昧不明。对此,一些诗人和评论家更多地把问题的症结归结为时代和读者,而较少清理诗人混乱驳杂的精神思想资源,也较少对诗歌的“现实性”内涵进行检视和省察。笔者认为这两个问题是今天我们认识诗歌困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丰富又贫乏的精神思想资源

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中国诗歌界,表面看来是诗歌创作与批评话语的空前繁荣与丰富,而内里则空洞、苍白、贫乏,以至有人并非耸人听闻地宣判“诗歌死了”。造成如此怪异而荒诞现象的原因当然很多,但诗人的精神思想资源的贫乏、诗歌创造力的衰弱与诗歌对现实语境的包容力日益减缩等因素却也不容忽略。

有论者曾经通过对中外文学的一番考察,发现仅仅依靠个人的天才和意志而能成为文学巨人的尚无一例,据此认为正是一个民族的伟大的精神思想资源,才造就了伟大的作家和伟大的文学。①诚然,任何写作都离不开现实生活的土壤,更离不开写作者的主体精神的创造与渗透,写作者拥有什么样的精神思想资源,其精神思想资源的深度与广度,是可以用来作为考量作品成功与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先决条件的。那么,当代诗人拥有什么样的精神思想资源呢?

启蒙主义/人道主义话语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革命话语。这是自“五四”时期起至20世纪80年代初占据中国文坛的主流话语。它应和着近代以降旧中国积贫积弱的现实国情和革命者渴望建立一个现代民族国家的强烈冲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独霸一方的革命话语在对文学造成毁灭性打击的同时,也将自身的能量消耗殆尽,倚靠社会的“现代化”而与之前文学形成断裂的文学“新时期”的到来,则复兴了启蒙主义/人道主义话语的强势地位。直到今天,尽管启蒙主义/人道主义话语对社会历史进程和公众的精神生活不再具有深刻的渗透性和影响力,但至少在一部分知识分子那里,“启蒙主义/人道主义话语”作为主动选择的投影和影响(渗透)之后长期的心理反射,作为一种批判社会、直面人生的情感(伦理)向度而不是现实武器,仍然具有某种引而不发的强旺的生命力。

西方现代主义话语。它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政治环境的变化而引入、渗透到文学界,至今仍是一部分在困境中孤独守望诗歌先锋品格的诗人所主要秉持的精神思想资源和价值立场。

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在整个20世纪的相当长的时期里,以儒释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新文化的猛烈批判,“文革”时期对它的清除和驱逐更甚,以至于当代文学很大程度上被割断了自己的传统血脉。但是,这种割断只是就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一面而言,在知识分子的深层心理结构和几乎是集体性的文化遗传基因中,“传统”虽面目模糊却仍具魅力。而80年代以来总的来说相对宽松的思想文化环境,“全球化”语境下对于本民族未来文化图景的期许和想象,也给传统思想文化资源的某种复活提供了现实依据。

虚无主义/犬儒主义话语。它实际上已是当今最具影响力和最强大渗透性的精神思想资源。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中国社会政治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经济的“现代化”,知识分子期待已久的文化的“现代化”却以“新时期”想象之初所始料不及的方式到来了。意识形态解体、神圣话语崩溃,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思想盛行。精神性的维度和追求遭到嘲笑与放逐,思想自由生长的空间、诗人的创造力与想象力缩减到几乎没有存身之所。人们既难以把握触手可及的现在,对创造一个未来也失去了信念。高居一切之上的是“欲望”及身体的存在,而离开了精神的维度和思想的支撑,个体感性的欲望及身体只能被瞬间的激情所消磨和耗损,本身并不具备超越现实、想象未来的能力。因此,虚无主义/犬儒主义话语的长期盘踞会抽空人们的精神意志,使得生命的恒久激情与活力瘫痪,也使得“现实”更加不可辨认,“未来”更加虚无缥缈。它或许可以暂时缓解“现实”与“理想”之间的价值龃龉,帮助人们克服(或曰回避)在现实中的茫然感、孤独感和生存的危机感,却在更久远的社会历史演进中加深了人们的异化。

考察当今诗人所主要秉持的精神思想资源,我们不难发现其具有与现实混生、多元芜杂、无内在连贯性等特点。这些精神思想资源的获得,主要对应于社会现实生活的迁变,而难有历史自身生长演变的内在逻辑。它主要是作为单向度的方法论武器而不是洞穿现实、搭建历史想象力的价值依据。以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而言,在我们这个最具历史感的国家,每当民族遭受外来的压力和威胁而产生危机感时,许多知识分子对传统的亲切就会滋生。正如美国历史学家罗兹·墨菲所说:“从过去而不是从现在寻求指导。通过回忆古代辉煌以使自己感觉良好,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方式。”②当然,传统文化的某些精神思想可以有机地嵌入当下的历史生存,但对传统的盲目迷信和普遍呼唤则意味着对它的理想化想象以及由此而唤起的良好感觉和亲切记忆。这实质上对严酷的现实生存构成了遮蔽,它在试图厘清现实的同时更深地被现实所牵制。诚如诗评家陈超所言:“在有效的诗歌写作中,不存在一个能够为人们普遍‘立法’的精神总背景,诗人天然地反对任何整体话语来干扰与阻挠个人精神和言说的自由。”③但是,长久地被各种驳杂的精神思想资源所壅塞与挤压,我们却也难免会患上一种急于表达(或自动表达)的强迫症。因此,尽管在表面看来,中国诗人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所能拥有的精神思想资源空前的丰富,但同时也空前的贫乏。相对恒定与稳固的精神思想资源的趋于凝固僵化或似乎永远变动不居两种态势,都会在引领我们被动机械地反映、即时性地追踪穿梭于社会现实生活迁变的同时,堆积起一层又一层的时代碎片和假象,从而使真正的“噬心”主题(陈超语)无从找寻,使诗人对现实的超越和对历史的想象积重难返。

转贴于

二、诗歌的现实性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中国社会转型已趋向立体和深层,社会的急剧分化和渐趋定型带来了新的民生问题,促使人们普遍加强了对诗歌道义力量的呼唤。作为一种集约化拜金时代的应力反映,人们普遍对诗歌曾经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重大影响的历史场景记忆犹新,对诗歌理应担负起的精神引领作用仍有期许,对“诗人是一个种族的触角”仍然怀有不容辨析的认同(只不过是以一种逆向运动的态势和反讽的态度进行着)。这就使得有关诗歌“现实性”的思考不仅在诗歌的道义关怀而且在诗歌艺术的本体论层面上被推到了前台。

笔者认为,“现实”作为自外于人的客观存在,天然地具有某种已完成性和合理性,它在被使用和意指时就已经是一个历史的概念。诗人的任务(或曰语言的任务)就是对这个历史的概念进行阐释和命名以使它成型并显现,它隐含了某种有限的被动的向度。但另一方面,“现实”既然需要被语言阐释和命名才能成型并显现,它同时也是一个未来的概念,为诗人的发现和创造预留了空间,诗人也被应允了某种无限创造的权力。“现实”固然可能改变诗人的内心图景,但“现实”也更可能在精神和象征的意义上被诗人的个人化创造所改变。“现实”与诗人之间的关系不是“静观”式的相互打量而是一种双向交流的对话与相互建设的关系。因此,所谓诗歌的“现实性”,在我们的诗歌创作和阅读活动中至少可以容留两种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向度:朝向历史的和朝向未来的;趋于凝滞的和趋于流动的;闭锁的和敞开的;有限度的和无限的。这意味着诗人要坚持基本的道义关怀,有力地介入并揭示现实生存的驳杂、含混、尴尬、荒诞和复杂喜剧性;意味着诗人仍得在一个综合复杂的精神思想资源的勉力支撑下,在过早地宣称“历史已经终结”的中国式后现代语境中,高扬历史性和个体性相结合的主体性精神,用强大的语境包容力完成对现实和当代人驳杂丰富的此在生存经验的剥离、命名、审视与拆解,生成并丰富现代人的精神世界。

就读者而言,诗歌的“现实性”意味着诗歌对读者的勤勉和创造力、想象力发出了有难度亦有诱惑力的强烈吁请。正如毕加索的绘画改变了人眼对画作固定方向的“凝视”习惯一样,诗人的创造必然改变既往的诗歌图景和言说方式。对读者而言意味着建立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和阅读视野的必要和紧迫。它将是全景式的面向全部的人类历史和未来,而不是随一己之癖好对这历史和未来作任意圈定、分割和浅表化想象;它将在欣喜地发现“熟悉”感受“现在”的同时,也不断经受“陌生”的惊吓和来自“未来”的检验。它的创造权力和快感几乎和诗人所拥有的一样大,当然,它的难度和所需付出的辛劳也与此相当。

其次,诗歌的现实性不等同于现实功利性。诚然,文学的任何种类包括诗歌都应该关注现实,追求自身的现实意义。但如把现实意义的实现作为诗歌最高的衡量标准和终极目标,则会导致诗歌的急功近利,会削弱、淡化甚至丧失其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的超功利的艺术价值,使得诗歌等同于翻云覆雨的政治宣传与“日日新”的媒体报道,难免受到意识形态的某种蛊惑并有再次沦为工具和武器的危险。许多诗人也许正是基于对此种历史“痼疾”的警惕和反动,近年来大量的诗歌出现了一种轻逸、唯美的文体和语式。他们或借他民族之酒杯浇本民族胸中之块垒,想象着“生活在别处”以否定当下的生活;或把理想的生活圈定在古代,拒不接纳现代社会的喧哗与骚动;或在一个终极关怀先天缺失的古老国度,呼唤“神性”的降临以拒斥世俗化对人的完整性的侵害;或借对古典诗歌“诗意”的褊狭圈定和分割,为诗歌营建一种出入自由相对稳定的“类士大夫”抒情品格,使得诗歌成为文人遣兴和保持道德自恋精神优越的单薄容器。于是,火焰、麦子、玫瑰、粮食、村庄、磨房、炊烟、农具等成为这类诗歌的核心意象……以上种种,都与诗歌的“现实性”相背离,与当代人驳杂丰富的此在生存经验无涉,其虚弱的语境包容力既无法真正综合时代的核心命题,将之命名、揭示、审视、拆解,也无法生成并丰富充实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更无法为人所栖居的现世界提示一个具有“历史想象力”(陈超语)的另一世界,这正是使得诗歌边缘化处境日益加剧、诗人创造力日益萎缩衰减的本体性根源。面对此种颓势和危机,一些诗人对此已有足够的警惕和自省,如西川就曾这样深刻反省和自觉审视:“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以及我个人生活的变故,才使我意识到我从前的写作可能有不道德的成分:当历史强行进入我的视野,我不得不就近观看,我的象征主义的、古典主义的文化立场面临着修正。”④这就如同陈超所赞许的那样,“是一种吁求历史性与个人性,写作的先锋品质与对生存现实的介入同时到场的”⑤个体诗学立场,它对于当下诗歌写作的意义在于:一些诗人至少从意识层面上对“现实”进行了重新体认和发现,也就使得我们有理由也有信心期待真正实现了“现实性”的大量优秀诗作的诞生。

对历史稍具常识的人很难不认同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过的另一句话:“过去的种子当然会存在于现在和未来,但它们很难起支配作用。每个时代有它对未来的期望,但它不应该把自己视为未来的序幕。”⑥是的,过去和现在并非决然断裂,未来也并不始于现在。也许,对于中国当代诗歌来说,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问题和找到的答案尚远不足以涵盖它所遭遇到的尴尬处境和深刻危机,但只要人类还需要诗歌,人类晦暗的生存还需要被一颗诗心所烛照,人类仍未放弃辛勤劳动,人类就仍有希望被诗神所引领并看到它以种种新异的面目一次次重返人间。

① 摩罗.论当代中国作家的精神资源.文艺争鸣,1996:(5).

②⑥ [美].罗兹·墨菲.亚洲史.海南出版社,三环出版社,2004:480.210.

相信未来诗歌篇7

诗人赵恺对80后、90后新生的青年诗人来说是陌生的。而我知道是在八十年代初期诗歌复苏后疯狂的年代,他的一首叫《第五十七个黎明》的诗歌,当时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据朋友马铃薯兄弟介绍,赵恺的日常生活过得非常敦厚、实在,自信和宽厚。我从他的诗歌中读出了一个优秀诗人的境界,其作品无不充满历史感和文人情怀。特别是如今,当我重读《第五十七个黎明》时,依旧被感动,依旧感到优秀的诗歌所蕴含的难以抗拒的力量本身就是一种生命。这里我想说,诗人赵恺是值得我尊敬的。(雨田)

84年暑假的某一天,我躺在老家椒江堂前的竹椅上享受着过道风,翻看鲁迅的《野草》,突然,一个念头冒了出来,我要创办一份《现代诗歌报》,以现代独立精神独立思想去引爆诗坛,在旧房子摧枯拉朽倒塌的废墟上,重构新的楼群。

在台州师专中文专业求学时,我组织了一个“求真文学社”,任社长。那时,我非常卖力地举办各种诗歌讨论会、诗歌朗诵会等常规的诗歌活动,也出了几期油印刊物。那蜡笔的钢针在蜡纸上刻写时的吱吱声响,油亮的蜡纸泛出米白色的刻痕,滚筒在油网上推动时散出的油墨香味,都使我难以忘怀,心醉神迷。一句话,我有着办刊的前科和那自以为老到的经验。

八十年代初期,是个纯真的年代。写诗是一种热血,一种信念,无论生活多贫穷,只要写诗,自我感觉犹如皇帝。这种热血虽然还说不上进入了我的血液,但时时让我激奋。到了84年,民间刊物已经不少,但基本上还是油印刊物居多,很少有刊印的。刊印很清爽,很漂亮,也很有派头,于是,我想,要办就办一份铅印的。

当时,我的好友海平在椒江文化馆工作,负责文艺刊物编辑工作。我想借这一方宝地再办这份报纸,我把这意思跟他说了,他默认了。我还记得当时椒江的宣传部长,一个红脸的山东汉子,拍着我的肩膀说:好好干,我支持。还有,当时在椒江一中教书的王彪也同意参与,后来,他不断地为《现代诗歌报》重点推出的诗歌写出简短而有力的评论,对于《现代诗歌报》在外的影响力,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人员场地都搭好了,还得有启动资金。我当时的月工资只有70元左右,印一张对开的报纸2000份,需要100多元钱。这是个难题,我不能不吃不喝还借钱去办这份报纸,办一期可以,长期是办不下去的。我找到了黄岩的叶廷壁厂长一一他就是后来出资办《九龙》诗刊的老先生,他听说我的意图后,二话没说,答应资助我300元钱。这300元钱,如果按照我当时与现在工资的比例,足足翻了200多倍,应该相当于现在的6万多元。所以,多年以来,我对这位老先生一直心存感激,在心里一直把他视为我的另一个父亲。说来也奇怪,叶先生与我父亲长得还真有几分像,无论身高还是面庞神态,熟悉的朋友都说好像。我考虑到《现代诗歌报》一年要出6期,这些资金还不够,于是我再到我二哥詹明清那里拉来200元钱赞助费,他当时在海门加止耐火材料厂当副厂长,有权动用资金支持文化事业。这样,共筹得500元钱,资金的问题就这样基本上解决了。

办报还得有好稿源,尤其是名人的稿源。我从《今天》杂志找到了地址,向北岛、顾城、舒婷等全国知名诗人发出了约稿函。令我感动的是,北岛很快给我寄来了三首非常现代的诗歌,还附有简短的信函,说这个事件对当代诗歌对于历史,都具有深远意义。后来,我们又通了一封信,我至今保存着北岛的这两封信件。北岛钢笔字迹娟秀,光滑的信纸折叠得非常整齐,这使我感到,他是个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人。北岛的三首诗歌发在《现代诗歌报》的创刊号上,这对于《现代诗歌报》迅速扬名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进入新时期以后,诗坛里有一些派别的人出来否定北岛,我像是掘了祖坟一般难受,在各种场合极力将北岛捍卫,因为他在我心目中是一个伟人。试想,一个当时在全国那么出名的诗人,为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陌生人,一个前程生死未卜的刊物,把自己的三首力作给了《现代诗歌报》,这是怎样的胸襟和远见,是怎样的宽厚和关爱?

创刊号上发表的名人作品还有韩东的《老渔夫》,李发模的《冬猎》,刁永泉和唐亚平的《无题》,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创刊号上还发了傅浩翻译的英国“死亡诗人”迪兰・托麦斯的两首诗歌:“二十四年”和“在结婚周年纪念日”,当时,国内对他的诗歌鲜有介绍评价。顾城也寄来了诗稿,因为大多是短句,当时考虑到短诗缺乏冲击力,首期没有刊发。后来因为北岛等人的诗歌影响力,好稿子源源不断,也就一直没有将顾城的诗歌发出,这事现在想来,多少有点遗憾。

然后联系印刷厂,大印刷厂不会接受这么小的业务,于是联系到椒江加止教育印刷厂,由椒江文化馆出具证明。那时,如果没有单位证明,印刷厂给个人印刷资料是违规的,这就是为什么铅印民刊少而又少的原因之一。就这样,到了1985年5月底,第一份《现代诗歌报》创刊号出炉。

我未想到,这份小小的笾皆谌国各大高校里和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这种震动原因是多方面的,开始直接的原因与我采用“信任销售法”有关。我直接把50至100张的《现代诗歌报》卷起用牛皮纸包好,寄给各大学校园诗歌社团的负责人。这些负责人与我从未通信,更没有谋面过,我就把报纸直接寄给他,让他为我们代卖。报纸一毛钱一张,我给他们的批发价是7分钱一张,我在附在报纸中的信件里告诉他们,等卖完了再把钱寄给我。结果,绝大多数寄出去的都打水漂了,他们都说送人了,但这一打水漂的结果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广。有更多的大学生把报纸寄给已经毕业工作的诗友们,他们纷纷向《现代诗歌报》投稿,并主动承担起下一期的销售任务。所以,在此我要非常感谢当年为我报纸的各位朋友们。当然,也有不少寄给个人是免费赠送的。

《现代诗歌报》从第三期开始扭亏为盈,到了86年3月头版推出唐亚平的力作“黑色沙漠”(组诗)时,这份小小的报纸最大的发行量已达到13000多份,现在想想简直有点不可思议。只有保持盈利才能保证《现代诗歌报》的长久正常运作,我当时的目标是远大的,心情是激动的。

宣传推广仅仅是翅膀,诗歌的内容才是生命的质量。今天我可以骄傲地说,当时选发了不少高质量的诗歌作品,才使《现代诗歌报》影响越来越大。诗人伤水近日对我说:当时我向《现代诗歌报》投了5首诗歌,你只选了其中一首,而且这首诗歌也是我自己最为满意的。《现代诗歌报》选发的不少诗歌在今天看来一点也不过时,仍然是上乘作品,我在此不妨选一首篇幅短小的:

木已成舟/文张子选

木已成舟,浪迹大河上下

浪迹上游与下游

九死一生的水手,一生漂流

这辈子不知到底能靠向哪家码头

没有女人要和水手分分合合

能叫女人牵肠挂肚的船,危险更多

有时也独自在船头

年老的水手仍然爱大河

年青时他也

女人不是河,但他爱过

这都是过去的事了,木已成舟

就只有在这大河上下

漂流啊漂流

这些干净的语言,丰富的情绪,回环饱满的结构,比现在的所谓的口语诗,不知高出了多少,甩出了多少l大街。

还有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亚卡,她的“情绪”一诗非常有力度,摘取其中几句:现在我的胸部开始放牧你的马群/将埋葬你的一切/现在所有的岩石都睁开眼睛/固定一个位置看我辗转反侧。

更值得推崇的是台州三门人阿德的诗歌,在我看来,他是天才和预言家。他在85年就动用意识流写诗了,他那首“充满喧嚣的病痛”完全是穿越未来的,我们来看这首诗歌的开头几节:

瓶瓶袋袋一大捧,从医务室出来

失眠。这些白晚上也是睡不着的

安眠药每晚两片,不要过量

有人两手插兜龟缩着走过。路旁

桔色的草叶渗出一层血,残酷的霜啊

一阵昏眩,肉体与灵魂锵然错开

如今,已找不到亚卡与阿德了,从百度里也找不到,他们留下那么美好的诗句,但人已经找不到了。

最值得骄傲的是推出唐亚平的“黑色沙漠”(组诗),真正实现了双赢。唐亚平在全国一炮走红,唤醒了女性个体意识,《现代诗歌报》也越来越火红,当期还创造了利润近200元奇迹。在此,我们是付出心血的,我对“黑色沙漠”有些诗句做了修改,把第一首诗歌作为序诗,把最后一首诗歌作为跋诗。这些,都得到唐亚平的认可,她在后来出版的诗歌集中,也完全按照我们所修改的版本。以致1998年我到贵州拜访她时,她把我当贵宾一样接待,叫来贵州省作协主席一起就餐,带我到她家里,与她大胡子丈夫一起聊天,临走时还送我那么多茅台酒,但我不好意思要。在此,我就不摘抄唐亚平的诗句了,且看我们写的短评:

关于“黑色沙漠”

还没有人这样疯狂地写过黑夜。迷惘、焦虑、带有几分歇斯底里;而又纯真、超然,与厌世者的冷漠大相径庭。黑色似乎难以把握,但一个年青灵魂多少带有野性的欲望却是宣泄得一览无余。裸的生命激情混合了原野的气息,略略地折射边疆的民性之光,而零余者的痛苦,更使人相信这绝非模糊年代的梦之呓语。

三十多年前,我们就能写出这样的评论,意识也是够现代的。

我当时是主编,几乎所有的稿子都是我审阅的,但我在内心是把自己当成个读者,对好作品我怀着恭敬谦卑之心去阅读,对优秀诗人充满了崇敬,仿佛他们是主编,我是个投稿者。

《现代诗歌报》之所以影响那么大,还有个细小的原因,就是作者与读者互动,编辑与作者互动。我们在每个作者名字前面都写上他们的单位或学校的名称,这样便于读者与作者及时取得联系,写信交流。现代人的人心是孤独的,同时,也渴望交流,我们轻而易举地让他们隐秘的愿望得以满足。当有些读者建议我们编一本《现代诗歌报》作者通讯录时,我们编了,并以一元一本的成本价格卖了出去。当有读者建议我们组织一次大学生诗人大串联活动,到风景秀丽的雁荡山作一次自费旅游,交流诗艺,我们也做了。记得当时报名参加近100人,最后确定参加活动的有三四十个。我们当时还做了一面红旗,红旗上赫然写着“大学生诗人大串联”几个黄字。我们编辑部几个人轮流扛着这面红旗,到了事先说好的雁荡山地点。我们等了一天,令人有所失望的只等到稀稀落落十几个人。那时由于通信设备落后,资讯闭塞,没有赶到者的原因至今不明不白,也有上海几个大学生后来写信说明无法前来的原因。最后大家到了缙云的壶镇,晃了一下红旗,各自散了,我们原本还想以此走遍全国。我记得诗人于奎潮当时邀请我与他一起到内蒙草原上去游玩,想象中骑上一匹纯种的蒙古马,对着蓝天白云挥动双手。我当时答应了,后来由于俗事缠身没能成行,这也算是一种失信,但至今心里很为歉疚。

正当我雄心勃勃想把《现代诗歌报》做大做强,做成更有影响力的民刊,87年春节一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一场运动的波及殃及鱼池,原先要推出的中国十大诗人专版只能放弃了,而且无法向广大读者说明。《现代诗歌报》几乎是不告而别,在86年12月划上了一个令人心疼的句号。87年6月,我接到去浙江教育学院脱产学习两年的通知,梦想在本科高校中再起雄风。虽然后来我也组织了一些活动,但影响力无法与《现代诗歌报》相提并论。这里有时代人心变化的各种因素交集,一些现实的功利性瓦解了诗歌的纯洁性,在此就不再细述了。

《现代诗歌报》在当时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力,的确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起着综合作用。八十年代中期,可以说是中国大学生诗歌的黄金时代,他们的诗歌创作处于十年浩劫压抑后的爆发期。当时各高校文学社团林立,诗歌创作人数众多,萌动的商品意识尚未影响大学生的思维,这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外的年代所无法具备的。应当承认,黄金时代应有许多黄金成品,成色、质感、纯度都非常好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从来稿看还不是很多。但这又有何妨呢?那时的热情已经给那个时代的青年埋下了集体狂欢的记忆,这也足够了。

相信未来诗歌篇8

一、从标题看诗人写诗的缘起及情感的触发点

感弄猴人赐朱绂

罗隐

十二三年就试期,五湖烟月奈相违。

何如学取孙供奉,一笑君王便着绯。

“弄猴人”是驯养猴子的杂技艺人。黄巢起义爆发,唐昭宗逃难,随驾的伎艺人只有一个耍猴的。这猴子驯养得很好,居然能跟皇帝随朝站班。唐昭宗很高兴,便赏赐耍猴的五品官职,身穿红袍,就是“赐朱绂”,并给以称号叫“孙供奉”。昭宗赏赐孙供奉官职这件事本身就很荒唐无聊,说明这个大唐帝国的末代皇帝昏庸已极,亡国之祸临头,不急于求人才,谋国事,仍在赏猴戏,图享乐。对罗隐来说,这件事却是一种辛辣的讽刺。他寒窗十年,读书赴考,十试不中,依旧布衣。与孙供奉的宠遇相比,他不免刺痛于心,于是写这首诗,用自己和孙供奉的不同遭遇作鲜明对比,以自我讽嘲的方式发感慨,泄愤懑,揭露抨击皇帝的昏庸荒诞。

这类标题还有很多:“逢入京使”、“剑门道中遇微雨”、“江南逢李龟年”、“闻乐天授江州司马”、“夜上受降城闻笛”、“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二、从标题探寻诗歌的感情倾向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历代多愁善感的诗人,对于伤春惜花的题材总是百咏不厌。而白居易这首《惜牡丹花》却在无数惜花诗中别具一格。人们向来在花落之后才知惜花,此诗一反常情,却由鲜花盛开之时想到红衰香褪之日,以“把火”照花的新鲜立意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此怜惜之意、伤春之感从标题中的“惜”字可见一斑。

这些标题都可以用来推测诗歌的感情倾向:“悯农诗”、“伤田家”、“春怨”、“书愤”、“哭晁卿衡”、“怀吴中冯秀才”、“桃林夜贺晋公”、“汾上惊秋”、“望鹦鹉洲悲祢衡”。我们要找准凝聚着诗人情感的那个字眼,看其词性、成分、情感特征、内容、涉及对象。

三、从标题看诗歌的意旨,即诗人写作本诗的目的意图

闺意献张水部

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首诗有两个标题,标题不同大异其趣:

标题为“闺意”。这个标题可以暗示读者此诗写的是闺中新妇的心意。首句写成婚,次句写拜见公婆。由于拜见是一件大事,所以她一绝早就起了床,在红烛光照中妆扮,等待天亮,好去堂前行礼。这时,她心里不免有点嘀咕,自己的打扮是不是很时髦呢?也就是,能不能讨公婆的喜欢呢?因此,后两句便接着写她基于这种心情而产生的言行。在用心梳好妆、画好眉之后,还是觉得没有把握,只好问一问身边丈夫的意见了。由于是新娘子,当然带点羞涩,而且这种想法也不好大声说出,于是这低声一问,便成为极其合情合理的了。这种写法真是精雕细琢,刻画入微。

此诗又题为“近试上张水部”,这个标题可以帮助读者明白诗的作意,唐代士子在参加进士考试前,时行“行卷”,即把自己的诗篇呈给名人,以希求其称扬和介绍于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朱庆馀此诗投赠的对象,是官水部郎中的张籍。张籍当时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提拔后进而与韩愈齐名。朱庆馀怕自己的作品不一定符合主考的要求,因此写下此诗,看看是否投合主考官的心意。此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籍,以公婆比主考官,借以征求张籍的意见。

又如: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标题是“酬朱庆馀”或者是“望洞庭赠张丞相”,所表现的感情便大不相同了。

四、从标题看诗歌的题材类型

很多标题会反映出一首诗的题材类型,不同题材类型的诗往往有不同的情感内容、不同的写法。

1.以地名(包括亭、台、堂、馆)为标题

如:“隋宫”、“金谷园”、“乌衣巷”、“石头城”、“赤壁”、“苏武庙”、“马嵬坡”、“台城”、“焚书坑”、“西施滩”、“江亭”、“琴台”、“鹿砦”、“竹里馆”、“黄鹤楼”等。

以此为题的诗大多是怀古诗,表达的感情常常是借古讽今、吊古伤今或登临揽胜、即景抒怀。

2.以动植物或事物名为标题

如:“蝉”、“菊”、“早梅”、“孤雁”、“柳”、“蜂”、“云”、“流莺”、“石灰吟”、“海棠”、“子规”等。

这类标题一般都是咏物诗,多是托物言志的写法。也有摹写物态、托物寄兴的。如有定语,定语是诗歌立意的重点。

未展芭蕉

钱翊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含苞待放的芭蕉色泽光润,仿佛翠脂凝成的蜡烛一般,却没有蜡烛的烟尘,超凡脱俗,清爽宜人。春寒料峭的时候,芭蕉还未开放。芳心犹卷的芭蕉如一卷书札,真不知她内心蕴藏了多少心事,而风儿会捷足先登知道芭蕉满腹的心思。此诗细致地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芭蕉画面,并联想到了含情不展的少女的感情与气质,塑造了一个别具新意的艺术形象。

3.以人物为标题

如:“山中寡妇”、“里中女”、“贫女”、“赠妓云英”、“蚕妇”、“代卖薪女赠诸妓”、“西施”、“王昭君”、“息夫人”、“贾生”、“渔翁”、“剑客”等。

这类标题中的人物如果是下层人民,那么该诗多表达对其命运的同情;如果是历史名人,多表达的他的景仰或同情或身世之感。这种类型的诗多为代言体,即诗人代人设词,假托他人的身份、口吻、心理、语气来创作构思,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抒志的一类写法。

五、从标题推知诗歌的具体内容

如:“过故人庄”、“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早发白帝城”、“秋晓行南谷经荒村”、“晚泊润州闻角”、“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酬乐天频梦微之”等。

这类诗歌的题目往往对诗歌的内容有明显的提示或概括作用,诗人常常会把诗作叙述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缘起等内容在题目中向读者作交代。因此,赏析诗歌时抓住题目中交代的主要事件,便可比较容易地把握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相信未来诗歌篇9

1 当下诗歌教学的“假”现象

1.1 没有目标的“乱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片断)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是一首处于困难时,在受到挫折时,自己给自己鼓劲的诗。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学生自由朗读)

师:下面请同学来朗读。(师先指名两位学生朗读后,再请一对同桌两人一起朗读)

师:读得不错。下面我们齐读一遍。

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完成了对诗歌的朗读,表面上看学生的朗读能力在加强,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一遍又一遍朗读的结果,最终只是强化了记忆,对作者的心灵却无丝毫触摸。这样天马行空的朗读方式无法让学生感受到字里行间所含的神韵。

反思一: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怎样为学生搭建可以快速进入文本的朗读阶梯呢?

1.2 没有感情发展的“傻读”。(《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片断)

师:诗歌中“不要悲伤,不要心急!”这一句应该怎样朗读?

生:应该读得缓慢、深沉、忧伤一些。

师:你尝试着读一读?(学生试着读了一遍)

师:你读得太快了,没有突出重音,这句话中的“悲伤”和“心急”应该重读。再请一位同学朗读一遍。(一位同学再读一遍,语速和重音都已经把握住了,但仍未读出感情。)

由此可见,学生的情感培养不是一触即发的,而是像一坛芳醇的绍兴黄酒一样,需要慢慢酝酿、发酵后才可以。正如诗歌中普希金彼时复杂的感情,仅仅从朗读技巧上指导是远远不够的。

反思二:课堂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情感渲染,才能使学生入情入境、读懂文章、理解作者、读出感情?

如此多的困惑,如此多的不解,一直萦绕在笔者心头。笔者也结合听课的体会反思,尝试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让笔者切实感受到了针对不同的文章,选择合适的朗读推进。(《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片断)

学习活动一:读中悟、悟中读,走进美好的情感。(多媒体课件播放朗诵,低沉而铿锵有力的音乐声萦绕教室)

师: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同学们,让我们再听一遍,这次请大家边听边跟着朗诵。(教室里响起了动人的朗诵声)

师:小诗的情感高潮在哪一句?

生:最后几句吧。

师:对,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深情地读最后一句。(学生渐有表情,但速度较快)

师:我觉得对“亲切的怀恋”的处理不好,来,四个小组一组读一次,中间不要间断。

生:亲切的怀恋。

师:有的小组读得慢,有的小组读得快。到底该快还是该慢?

生:该慢。只有慢才能表现对未来充满信心,而现在是乐观的。

师:为什么只有慢才能表现这种乐观吗?快岂不是更能表达他对未来充满信心吗?

生:不。读得越慢越能表现出现在的坚强和对未来的信心,是在未来回忆现在时刻的人生财富。

师:说得真好!来,让我们用朗诵把现在的乐观和对未来的信心表达出来吧!(学生极慢极慢地朗诵最后一句)

学生活动主要是朗诵,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两个问题:一是理解主题的基础上朗读。基于这首诗主题容易理解,老师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朗诵,以学生的口吻插入写作背景,学生边听边跟着朗读,整体感知文章;二是抓住重点指导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自行体验、思考,读中悟,悟中读。这节课老师抓住最后一节和重点词语“亲切的怀恋”朗读指导有重点、很自然,学生朗读也很自然,读出了诗人的坚强、乐观和对未来的信心。

有人说语文课不能缺少琅琅的读书声。笔者认为,这读,绝不是没有目的一遍又一遍的“傻读”,更不是一种形式,草草走过场,而是积极指导学生读出气势、读出理解、读出感情,真正达到读者与文章、读者与作者相融的美妙境界。

2 高效的诗歌课堂阅读

2.1 朗读的主导是教师。要让学生真正融入诗歌,触摸到诗人的心灵,关键还在于教师。教师要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主要是吃透教材。只有从诗歌的语言文字入手,去挖掘诗歌内在的思想性,体会诗人倾注的感情,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得语言训练和情感陶冶达到完美的结合。在教学诗歌时,总共分为四个环节:听读,初步感知;朗读,体会感情;品读,把握感情;诵读,传达感情。学生了解写作背景,知道了诗人正是为了表达那种对自由美好生活的渴望,才将美丽的憧憬寄托于天上。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感情又拓展了知识,无疑又增添了文章思想的厚度。而所有这些教学步骤和框架都是教师事先预设的,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教学达到了一种拾级而上的态势,渐渐步入高潮,从而叩击学生的心弦,达到琴瑟和鸣的妙境。

相信未来诗歌篇10

关键词:《爱的哲学》;爱情;意象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8-0213-01

一、前言

浪漫主义诗人波西・比希・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 1792―1822)的爱情抒情诗歌Love's Philosophy笔调优美、明快、富有幻想色彩,洋溢着乐观情调,充满着生命力与希望。

《爱的哲学》用拟人、类比的手法,反诘的语气,突显了对恋人的难以压抑的正当的渴求;诚挚的爱恋化成了一团炽热的火球,撞击人们的心房,读罢令人卓立风发,倍受鼓舞! “Love is the matter key which opens the gates of happiness.”全诗情景交融,给人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感觉。

二、运用丰富的意象(自然之物) 抒感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意象是诗歌的细胞,具体而形象,使诗歌含蓄、集中、凝练而富于感性。雪莱借用大自然来表达自己对自由的渴望,歌颂美好理想。

雪莱运用优美轻灵的意象,赋予大自然以生命,使大自然的意象富有灵性和活力而使诗显得绚丽多彩、情感真挚。诗中运用了大自然中司空见惯的自然之物,但它们却给人以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天上的风永远混合着一种甜蜜的情感”,“山峰吻着高高的天空,波浪也相互拥抱”等充满“柔情蜜意”的意象都洋溢着一种动态的美感。诗作第二小节带祈使口吻的“see看”一词,既拉近读者与诗人之间的距离,唤起读者的共鸣,犹如身临其境之感,给人以无限遐想,又使作品表现出一种跳动的节奏感、韵律感! 对读者在情感上有着强烈的冲击作用。意象的运用,让自己的主观情感与客观形象有机联系起来,增添了诗歌的审美趣味与艺术感染力。

三、展示西方资本主义纯粹精神性的爱情观

雪莱认为两性之爱是一种精神,是自然界爱情中的一部分,男女爱情应该扩展为自然界的爱。在诗中运用“泉水”、“河流”等一个个鲜活的自然意象来表现自己的爱情理想与爱情观,为我们描绘了“革命”成功之后的一幅幅美好未来生活的画卷。诗人使用动词如kiss、clasp顺利地从对自然界的描述过渡到人类之上,转移至融合在人类身上的重要体现即人类的爱情,抒发强烈的个人情感,。用以突出此诗的中心意义及表达诗人感情的升华,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及共鸣。

十九世纪初,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和革命运动风起云涌。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生存权利,进行轰轰烈烈的武装起义,正同资产阶级展开英勇的斗争。诗人胸中沸腾的炽热的革命激情,冲出胸膛,一泻千里,化作激昂慷慨的歌唱。作为英国工人运动雏形时期的代言人,诗人在1819年以豪迈奔放的激情创作了《西风颂》和《爱的哲学》。前者抨击资产阶级的腐朽,抒发了诗人的革命豪情,,坚信革命必将胜利;后者表明诗人在追求生存权利的同时,公然对资本主义爱情方式的一种反抗,追求一种最高贵、最炽热的爱。“爱情是金钱的附属品”是雪莱生活的资本主义时代的爱情观,而他却强调爱情的纯粹精神性,其实是具有强烈的革命性思想。这是成长起来的资产阶级争取个性解放的体现。这使得他的爱情观实质上成为了对资本主义爱情方式的革命宣言,也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强烈抨击,渴盼革命风暴的早日来临;满怀信心,坚信“革命”必将成功,美好未来生活终将来临。

四、追求理想的爱情,向往美好和谐的新社会

雪莱诗歌中自然意象与两情的融合,实际上就是诗与思的融合,是理性与想象的融合,是自然中的某种现象同内心深处炽热的情思的契合。这首诗以自然现象来揭示自然界及人类共有的规律,情景交融,在实现由自然界到人类的过渡中,人格化手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山峰吻着高高的天空,波浪也相互拥抱”,“阳光拥抱着大地,月光亲吻着大海” 等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幅美好、令人惬意的迷人画卷,浪漫之情油然而生,让人宛如置身于如诗如画的优美环境之中,体现了诗人积极地构建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自然中的万物是多么的亲密融合啊!诗人的情感真挚,达到形式(意象)与内容(爱情)的完美结合,抛弃世俗观念,摒弃爱情附属品,大胆追求纯粹精神上、情感上的爱情。正如诗人与玛丽?葛德文(Mary Wollstonecraft Godwin)的相爱,“他们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理想纯洁到连最严苛的批评家也无法置喙。”

诗中一系列大胆瑰丽的想象,反映出诗人澎湃的热情,进步的思想,崇高的理想。歌咏大自然,摆脱专制暴政、争取自由解放的情感犹如一股奔涌不息的潜流贯穿全诗。

五、结束语

雪莱的这首诗以自然现象来揭示自然界及人类共有的规律。指出爱情是发自内心的自然的感情,鼓励相爱的人们不要害怕世俗的阻力,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为爱情“革命”吹响了进军的号角。

全诗前后照应,由自然景物过渡到人类爱情,形式与内容达到统一,意境高远。《爱的哲学》是一曲情景交融,渴求爱情,追求幸福新生活的爱情诗歌;更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强烈抨击,为未来而歌,呐喊创造一个人人享有自由幸福的新世界的赞歌。诗篇歌颂自然、歌唱理想,对光明、自由、幸福和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给人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和无尽的艺术享受。但他的理想是朦胧的、空想的,没有给出具体行动的指向。

参考文献

[1]廖楚燕. 英诗《爱的哲学》功能文体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5(25) 4:130-133.

[2]刘雪花. 《爱的哲学》与《致橡树》比较研究[J]. 安徽文学, 2009(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