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的古诗十篇

时间:2023-03-20 07:08:02

白露的古诗

白露的古诗篇1

《满庭芳.碧水惊秋》

宋代:秦观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2、译文:碧清的水面放出冷冷的秋光使人心惊,黄云在暮色中凝聚,台阶上到处是零乱破败的落叶。室内悄无人声,月光斜斜地照进来,照着他独自徘徊。又一个重阳节临近了,到处是催人的砧杵声。西窗下,开门风动竹,疑是故人来。

白露的古诗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端正地书写课后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诗中的童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所表现的童趣。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描述课文内容的挂图(或课件)。

学生:收集诗人白居易的有关资料和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彩笔。

教学过程

一、积累引入,以旧带新。

1、师:初夏时节,池塘里的荷花已露出粉嘟嘟的笑脸,让人想起诗人杨万里的名作《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说到池塘、荷花,你们还想到哪些诗句呢?

2、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3、师: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古诗也是讲的夏日池塘里发生的事,它的题目就叫《池上》。(板书诗题:池上)理解题目含义。

4、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汇报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2)教师小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从小生活清贫,生逢战乱,对统治者黑暗和人民疾苦有较深的了解,他写了很多诗,揭露统治者的奢侈腐化,即有名的“讽喻诗”。他热爱大自然,写了不少描写山水景物的小诗。他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老少能读。白居易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设计意图:

由诗人杨万里的《小池》巧妙的为本课进行铺垫,以旧带新,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搜集关于诗人的生平和关于荷花的诗句,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①读准后鼻音:撑、艇、萍;指导“艇”字的写法及结构。

②学习新词:浮萍,白莲,踪迹,理解词义,练习书写。

(2)齐读古诗。

(3)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儿。

(一个小孩偷采白莲。)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4、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1)学生结合前后句和插图,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小组内逐句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5、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设计意图:

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本环节的设计通过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艇、浮萍、踪、不解”的含义,联系上下文理解古诗的意思,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1)怎样的荷塘,怎样的白莲?

(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莲叶何田田”的美好画面,唤起学生对荷花池和娇嫩莲蓬的向往之情。)

(2)小孩如何偷采白莲的?

① 学生畅谈自己想象到的小娃偷采白莲图。因太想吃那嫩滑、甜美的莲蓬,而不经大人同意就小心翼翼、偷偷撑船去采池中莲蓬。

②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③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

④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⑤配乐再次有韵味地诵读前两行诗句。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之事。)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设计意图: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通过学生亲身想象“偷采白莲”儿童的心里,使作者情,学生情,诗中情水乳的交融,激发共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学生带着理解,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设计意图:

课标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要能“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通过熟读成诵,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

五、布置作业 ,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

偷采 白莲回 景美引人

白露的古诗篇3

第一步明词意。只有消除了文字隔阂,我们才能初步理解古诗大意。弄懂古诗中文字的意思是我们读懂古诗的第一步。古诗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要正确地理解古诗的词语必须调用相应的文言知识,包括文言词汇的含义、通假、词类活用等内容。例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之”(到、往),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中的“渠”(它),用的都是古义。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悦”(使鸟儿自由的欢唱)和“空”(使心中杂念涤除)用的都是使动用法。李白《行路难》“玉盘珍羞直万钱”的“羞”(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的“见”(现),用的都是通假字。

第二步顺句意。由于古诗不仅讲究凝练,还讲究韵律,因此,古诗的句子往往会打破语法规则,出现句子成分省略、句序倒装等现象。这些现象给我们读懂古诗带来许多困难。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才能准确理解诗句的意思。古诗中的句子成分省略既有实词的省略也有虚词的省略。由于虚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所以古诗句中大多是虚词的省略。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为“竹喧浣女归,莲动渔舟下”。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应是“明月照(于)松间,清泉流(于)石上”。

第三步贯诗意。在扫清文字和诗句的障碍后,如何贯通全诗,全面准确把握古诗的内容呢?

1.关注题目与序言。题目是诗词的眼睛,诗歌的题目往往点明了诗的内容,定下了感情基调。解读时要注意将诗句的内容与诗歌题目结合起来理解。许多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这些“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时间,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很有帮助的,因而不能忽视。

2.用联想、推理、想象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古诗阅读最大的困难由于压缩造成的阅读空白,古诗的联想十分丰富,有些诗歌的构思完全建立在一片联想之上,不用联想、推理、想象把原诗中空白部分补出来,就会构成阅读障碍,无法准确理解全诗主旨。试读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我们可以将它还原成另一种样子:玉石一般的台阶上滋生出露水,夜深了,(露水)浸湿了(那个站在台阶上女子)丝袜,(她不堪寒冷,便回到室内,)姑且放下水晶帘子,(隔着水晶帘)望那玲珑剔透的秋月。这么一补充诗的内容就比较清楚了,把全诗贯通起来,就可以知道全诗塑造一个久久伫立、凝望秋月女子形象。

第四步分析形象。

和小说、戏剧、散文一样,古诗也塑造形象。古诗中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不过这些“景”“物”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景物,它已融入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这类形象又称为意象。“诗要用形象思维”,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主旨,都寄寓在形象之中,那么对诗中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自然就是读懂古诗的关键。叙事诗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必须结合诗中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而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分析,须结合诗题和相关诗句把握人物的情感世界。“意象”,是分析、研究诗歌特有的名词,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感知诗人的情感,领会诗歌的主旨。

1.首先,我们必须掌握一些诗歌中常见的意象的含义。诗歌源远流长的传统中,有许多意象已具有了确定的或基本确定的内涵。如月亮代表思乡;、梅花、松柏代表一种坚贞、高洁的品质;莲即“怜”,多表达爱情;梧桐象征悲凉凄伤;杜鹃鸟的哀鸣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寒蝉表示悲凉。掌握一些常见的诗歌意象及其特定的文化意义,有助于对诗歌思想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2.联系全诗,结合语境。意象的含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样一件事物,同样一个形象,不同的诗人可以赋予它不同的寓意。所以揣摩意象的含义不能机械,更多的时候需要联系全诗,结合具体语境来体会。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的意象小“草”,白居易是用“枯”而又“荣”,“烧”而又“生”,赞生命力之顽强、坚韧。而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野草花”可以借最后两句的意思推想出此意象的含义是说明乌衣巷的残破荒芜,以表达作者的昔盛今衰之感叹。

3.联系背景生平,做到知人论事。同一意象由于作者生平或写作背景不同,也会具有不同的含义,如:“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抒怀》)“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客至》)这两首诗中的同一意象“鸥”,由于作者的写作背景不同,分别表达了孤独、凄凉、漂泊无定的忧伤和宁静自得的悠然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要很好地做到揣摩意象,把握情感,在鉴赏实践中最好还是将上面的方法加以综合运用。

第五步炼主旨。如何在把握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去提炼古诗的主旨呢?笔者认为应该抓诗眼。诗眼往往是指诗中最凝练最传神的词语和句子,是诗歌内容的凝聚点,“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中心思想。我们应认真思考、反复推敲,去发现那些最能传神的词语和句子,从而由点及面、层层深入地提炼诗歌的主旨。

1.感彩较强的词语。感情直露的词语有助于我们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例如,解读杜甫《石豪吏》,只要能抓住“苦”和“怒”,就不难理解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

2.议论抒情的句子。古诗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往往是诗词的点睛之语。

白露的古诗篇4

【关键词】李白;诗歌;月亮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月亮一直是诗人钟爱的歌咏对象。诸多文人骚客写月、颂月的诗文浩若烟海。无论是浪漫诗人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寂,还是禅宗诗人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明,亦或是豪放词人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惆怅……月亮总是撩拨着诗人敏感的心弦,承载着无尽的悲欢离合,深情款款地走入诗人的创作情怀,成为文人墨客心中一道独有的精神寄托。而其中,颂月诗最多、成就最为卓著的诗人当属唐代诗仙李白了。月亮给了这一旷世才子以非凡的创作灵感,使其淋漓尽致地演绎了中国古典诗歌文化的艺术精妙,诠释了文人雅士高洁的精神信仰,留给后人以宝贵的精神盛宴。

李白是一位罕见的天才诗人,其一生诗作近千余首,其中,写月的诗句不下三百处。正如陶潜爱“菊”、陆游爱“梅”一样,李白爱“月”的情结到了近乎狂热的程度。月亮唤起了这位诗仙过人的智慧和创作的灵感,活跃在诗人的笔端,给读者营造出一个个气象万千、灵动逸趣的美学境界;它也熔铸着诗人的风骨与精神,成为诗人一生理想的浪漫化身和卓然不群的人生见证。

正如李白所云:“酒缺月无味,景无月不美。”诗、酒、月成为李白一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李白诗歌的美便是缘于这样一番诗酒逍遥、月色空的美好情韵。台湾作家余光中先生的诗歌《寻李白》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高度评价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个性特征、旷世俊逸的诗歌才华和执念于其心的永恒的月光情结。沐浴着高洁之光的李白诗无疑给后人留下太多值得欣赏与品味的价值。

一、如明月般空灵的旷世才情

李白之人千年难遇。有言道:“千古才情,李白八斗。”李白一生诗歌成就斐然,其旷世的才华令人惊叹。李白写月之美,可堪天下独步。月亮是他美好心灵的表露。

李白颂月之诗清新俊逸、飘然不群、潇洒浪漫。其笔下之月可谓性情万千。月也有春秋冷暖,春月如花,秋月如雪,有诗“秋月照白壁,皓如山阴雪”;更有月凉似水,寒似于冰,有诗“山明月露白,夜静松风歇”。“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歌无不透露出一股清新自然、脱俗俊逸的浪漫气息,使得李白成为继屈原之后我国古典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一句笔势如天马行空,诗人想要将明月一揽在手,艺术表达何其豪放,诗中洋溢着的一股涵盖天地的雄浑之气和真情实感实乃豪迈和快意!《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起句以“秋”字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而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次句的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也营造了空灵入妙的意境。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出峨眉照苍海,与人万里长相随”;“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等一句句来自于月光之境的低吟,或忧伤,或雄奇,或明净……给人以美的愉悦和享受,也让人不得不折服这位千古诗仙非凡的艺术才情。

二、如明月般高洁的人格精神

李白诗歌光彩四溢的魅力源自于他独立不羁的个性,纯真高洁的人格。他生性豪放,纯真脱俗,正如月色一般皎洁。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驰骋想象,意能招呼明月作伴,表现了诗人如月般冰清玉洁、超脱凡尘的节操。

诗人常以明月来传达人间的至真性情。当诗人怀念友人、亲人的时候,常常把情感向明月倾吐,用自己的心灵与它交流,以孩子般纯洁、真挚的感情来拥抱明月、赞叹明月,寄托对友人、亲人的思念。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诵出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的真情。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表达对老友遭遇的忧虑和恳切的思念、热诚的关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门情。”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诗句的至真性情,月光下的精神意趣是如此真实而高洁。

诗人亦常以明月来抒一腔潇洒豪迈的气概。诗人能流芳千古与他的豪迈、洒脱的性情有很大关系。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又如《东鲁门泛舟》:“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诗人将月下泛舟、遨游太空当作人生无穷乐趣。诗人爱月,甚至上天捉月,纯真又潇洒。在大济苍生的理想破灭后,他高吟“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感叹,他兴致盎然地泛月,高歌“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他追随着月亮的行迹,飘逸在月色的世界高唱“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作者横溢的诗情,纯真的性情、高洁的人格精神在神秘浪漫的月光世界里被尽情挥洒、尽情表露。

三、如明月般冷傲孤独的灵魂

李白一生之所以对于月亮有一种独特的爱恋,与月亮有着不解之缘,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孤独\因为冷傲。月亮是诗人表达清冷,超俗绝尘的固定意向,可以说,李白一生的孤独、抑郁都用月亮这一方净土来承载。在李白的心目中,月亮是高尚灵魂的寄托。因此,月亮成为诗人一生的挚友、知己,是诗人理想的精神栖息地。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李白孤寂情怀寻求精神皈依的典型代表。这里,他运用浪漫夸张的手法,以极其丰富的想像力,把月亮、自己与自己的身影聚合在一起,绘成“三人”饮酒图,到达一个“天人合一”心灵自由的境界,在自我慰藉的快乐之中,让人感到一丝淡淡的哀伤和难以言状的孤独。

李白是孤独的,亦是冷傲的。他邀月酌酒,轻轻地唱出“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他惆怅感伤,高歌泪下,感叹知音难觅。“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只有月能理解他,所以无月的时候,他去赊月,咏叹“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尽情享受着无边的风月,也不“摧眉折腰事权贵”地过活。

李白一生介怀的是“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的破灭。现实的打击,知音的难觅,让他的孤独更深。所以他只能在《 长相思》中“卷帷望月空长叹”,在《夜泊牛渚怀古》中悲叹:“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面对明月,无限孤寂,政治抱负不能实现,感叹世间知音难觅的心情是何其沉重!

寂寞的李白一生以月为伴,因为月亮能善解他意,能够慰藉其悲苦幽怨的心灵,并始终不离不弃地伴随着诗人浪迹,为其拂去尘世的纷扰,觅得大千之外的一份宁谧和美丽。于是诗人的寂寞也变得异常美丽。可以说,月亮情结贯穿了李白的一生。相传在月光里,李白忘掉了自己,去水中捞月,永远与明月拥抱在了一起。“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让我们追随古人的脚步,于皓月当空之夜,掬一片月光于怀,沉醉于氤氲朦胧的浪漫气息中与诗仙李白相约。

白露的古诗篇5

关键词:艺术品鉴 诗经·蒹葭 美学特质 策略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是我国古典诗词辽远深邃星空中出现最早、光芒最为耀眼的一颗明星。其中,《诗经?蒹葭》则是《诗经》这颗闪耀着异彩的明星中一个极为亮丽的组成部分。然而,千百年来,《蒹葭》虽然一直是古今中外文人口传心授、家喻户晓的名篇,虽然是新课改理念下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一道亮丽的风景,虽然是学生每次大大小学业测试时经常相遇的“老朋友”,但是,在常态教学过程中,学生却往往因为缺乏坚实的、丰厚的古典诗词文化底蕴、高超的古典诗词鉴赏技巧等诸多原因,导致在《蒹葭》的教与学之间存在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我们有必要在此探索艺术鉴赏《蒹葭》之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发美读,拉开艺术鉴赏之帷幕

1.美读式艺术鉴赏的作用

美读是基于常态阅读又高于常态阅读的一种高层次的审美体验。美读是灵动鲜活地艺术鉴赏《蒹葭》等古典诗词教学课堂中的生命之音。因为美读具有悟意、悟境、悟情、悟法、立体地活现诗中景物、活化诗中事件、活脱诗中人物形象、活现诗中人物情感等审美功能。所以,教学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徜徉于《蒹葭》的美读中、浸润于《蒹葭》的美读中、含英咀华于《蒹葭》的美读中,从而构建艺术鉴赏《蒹葭》文本的和谐、美丽、精彩之阅读教学课堂。

2.创设情境,引发美读

在引导学生艺术性美读《蒹葭》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首先为学生创设与《蒹葭》文本蕴含着的内容、风格、形式、情感、形象、意境等相匹配的艺术导入情境,以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美读《蒹葭》、艺术品鉴《蒹葭》的浓厚兴趣。因为“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莎士比亚言)还因为“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莱辛言)创设情境艺术导入《蒹葭》的元素与方法很多,与《蒹葭》内容或者意境相一致的图片、音乐、舞蹈、书法、名家配乐朗诵、音画视频、故事等均可成为艺术导入的素材。比如,教学《蒹葭》时,我曾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为学生播放课前从网络精选下载的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古典音乐演唱家哈辉在《新雅乐世界巡回演出会》中演唱的《蒹葭》视频供学生视听与欣赏。学生在美美地享受完哈辉运用“跨界古典”演唱风格演绎的《蒹葭》视听盛宴后,对《蒹葭》的阅读、美读兴趣顿时被强烈地激发了出来,课堂里顿时回荡起了学生抑扬顿挫诵读《蒹葭》的朗朗书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二、 品鉴式艺术鉴赏:整体鉴赏与局部鉴赏相结合

当学生能够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美读《蒹葭》文本后,还需引导学生采用质疑释疑的方式品鉴《蒹葭》文本。因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孔子言)当然,在此过程中,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鉴赏顺序,因为这样的鉴赏顺序更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

1.整体鉴赏

这一教学环节主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体味《蒹葭》的主要内容、主题、意境、风格、情感等,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展示下列预设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整体鉴赏活动:

1.1请找出自己没有学过的字、词,并加以注音或释义。

1.2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歌的大意。

1.3请利用手中的资料或者网络查阅众多学者对这首诗歌主题的不同观点与论述,然后再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与对文本的理解,说说自己倾向于诸多观点中的哪一种观点,并说明其理由。当然,更期待同学们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1.4你认为诗歌中的“伊人”是男性还是女性?理由何在?

2.局部鉴赏

局部鉴赏主要是引导学生抓住《蒹葭》文本中最能表现绵远意境和作者情感色彩的诗眼体味其美妙的意境、美好的情感基调及主题。教学这一环节的内容时,教师同样可以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展示下列预设问题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局部进行鉴赏:

2.1请说说诗歌中的动词分别表达了作品主人公怎样的心情与情感?

2.2请说说诗歌中的形容词分别描述了怎样的环境氛围和作品主人公在朝朝追慕心上人途中遇到的怎样的艰难险阻?

2.3请说说诗歌中的叠词分别属于什么词性?在诗歌中的作用如何?

三、探究性艺术鉴赏:探究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

此外,还需要引导学生运用探究性鉴赏法品鉴《蒹葭》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方式等美学特质。

1.探究修辞手法

比喻、借代、对比、衬托、夸张、反复、对偶、顶针、比拟、引用等是古典诗词常见的修辞手法。《蒹葭》明显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通过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吟咏、一唱三叹的表现手法,将诗意不断推进。其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反复渲染了深秋凄美的意境、表现了时间的推移和“伊人”行踪的飘忽不定,并含蓄地表现了作品主人公热烈追求“可望而不可即”的“伊人”时的执着精神与惆怅心情。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诗歌中找出上述修辞现象,并引导学生加以细读深品。

2.探究表达方式

叙述、议论、描写和抒情是古典诗词等一切文学作品共有的四种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在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描写与抒情。描写方式有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化静为动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等。《蒹葭》就是通过描写秋天清晨凄美、冷寂、萧索的自然景物“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等来渲染悲凉、忧伤的情感基调和表示时间的推移与持久的,当然,同时还通过描写主人公在追求心仪的“伊人”途中“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的艰难险阻来烘托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热烈执著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时的惆怅心理。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在细读深品诗歌的基础上感知、体味上述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诚然,引导学生艺术品鉴《蒹葭》美学特质之策略远不止本文所论及的上述三个方面,但是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倪应兵,走进芦苇边的千年绝响——《蒹葭》艺术魅力再析,J,语文学刊,2010年2月.

白露的古诗篇6

评价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具体客观地进行分析评价。

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般是指作者对诗中的景物、事件与人物命运等的态度、评价。每一位诗人,在其作品中所表达的观点态度,有的直白,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的含蓄,如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有的隐晦,如王维的“随意春芳歇,王孙可自留”;有的张扬,如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特别是写景抒情的诗作,其观点与态度是不易把握的,这只能从诗作的隐含中仔细领悟与思考。此外,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还涉及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或局限性等。

了解古代诗歌的常见题材、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助于快速准确地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古代诗歌的常见题材

(1)边塞诗

边塞诗派指以反映边塞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边塞诗多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将士杀敌报国的意志和不畏辛劳的战斗精神;或描写将士对亲人的思念,讽刺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

(2)山水田园诗

诗人把审美对象或投向静谧的山林,或投向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3)闺怨诗

闺怨诗指的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写作内容的诗歌。这些诗或抒发别离苦情,或描写美人迟暮,或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

(4)咏物诗

咏物诗指的是诗人采用象征、比喻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志趣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

(5)咏史诗

咏史诗以历史人物、事件、陈迹为题材来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6)借景抒情诗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大量的借景抒情诗歌,诗人在诗作中不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而是融情于景,移情于物,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使景物带上人的感彩。

(7)送别诗

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或表达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或表达对朋友的关心、挂念,或表达一种激昂的情绪,等等。抒情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

(8)说理诗

诗人把自己对自然、事物的顿悟或体察诉之于诗作。

2.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忧国伤时

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②反映离乱的痛苦。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③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

(2)建功报国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如:“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龟虽寿》)②保家卫国的决心。如:“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③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④山河沦丧的痛苦。如:“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3)思乡怀人

①羁旅愁思。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②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③边关思乡。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④闺中怀人。如:“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4)生活杂感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②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③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④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⑥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

白露的古诗篇7

关键词:诗歌欣赏 蒹葭

诗歌是传统文学体裁最古老、最美好而又相对不容易理解的一种文学形式,诗歌欣赏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都含有一些带有永恒性质的内容:高洁的情操、自由的精神、对人际和生命的认识和体验,类似这些有普遍性、永恒性的情感和有深度的思考,是诗歌对心灵的魅力所在。因此,欣赏诗歌也需要读者带着一颗易感的心灵和对艺术的领悟去把握。

一.情感切入

诗歌是主情的艺术,诗人主观的情感是诗歌本质、灵魂之所在。闻一多先生说:“诗是被热烈的情感蒸发了的水气之凝结。”我国古代亦有“诗言志”、“诗缘情”之说,认为诗歌“吟咏情性”,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产物。从根本上说,一首诗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来自于诗人深挚真实的情感,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即是此意。凡是感动人心的诗,必然是流露着真情实感呼应着诗人心灵和灵魂的诗。历史上留下的著名诗篇,之所以千古传诵,就是因为它们能以真情拨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弦。所谓“愤怒出诗人”,所谓“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所谓“最美的歌最悲伤,我知道有些永生的歌只是呜咽”,无非都是说只有情到极致之时,才可能写出真诗、好诗来。

同时,凡是有成就的诗人,都是思想情感上有个性的诗人,正是思想感情的个性,成了他们诗歌风格的基础。当感情从心灵的幽谷中升起,并洋溢于诗人的整个身心,就势必要找到一种出路。正如毛苌的《诗大序》中生动描绘的那样“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磋叹之,磋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是不同时代诗人、艺术家的共同本能。本能是不可抑制的,因此,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有诗歌和艺术产生。那怕是在引火烧身的情况下,这种本能和做人的良知也会驱动他们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无论是《诗经》 里那些回荡在田间地头的劳动号子,还是吟哦于文人墨客书斋里的唐诗宋词,哪篇不是主人公胸中情感的外露?这些诗歌既是他们生活现实的反映,更是其感物吟志、情物交融、情志合一的载体。当我们诵读这些有名无名的作品时,古人那深沉而真挚的情感,时而像滚滚泉流,令人激情满怀,时而犹如滴滴春雨,静静地滋养着一代代学子。诗歌是熔铸了诗人情感生命的艺术真实的结晶,读者也只有带着虔诚、真挚的情感回应,爱诗人所爱,恨诗人所恨,才可能真正领会诗歌的精髓。例如,《蒹葭》是上古诗歌,其中的“美”感染了无数人。她把众多的美融和到了一起――音乐之美、表达之美、意境之美,还有爱情之美等。通过对其的赏析,我们获得了心灵的净化和生命的超越。作者的感情引起了读者的情感的共鸣。[1]

二.意象意境把握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道:“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他还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确,同样的是自然的景色,不同的是观景者的心情。同样的塞外秋景,有人爱它雄奇壮美,有人悲它斜阳寒烟。所以,我们在学习古代诗词的时候,要想了解抽象的诗歌情感,就一定要从具体的景物描写切入分析。自然景物本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了感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诗歌的意象和意境把握。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即借景抒情,就是作者本有强烈的感情需要发泄,借助一定的环境来表现这种情感。景是受情制约的,为情服务的。诗人的情是喜情,见到的景色自然都洋溢喜的气氛;诗人的情是哀情,所写的景都蒙上哀的色彩。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主要是指诗中的情景交融。“诗言志”。志是主观感受。诗人有了感受,要通过一定形式抒发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诗歌的情通常是要用“曲”的方式,即借助于客观的景与物来抒发的.这就是所谓的曲则有情、情景交融.就是我们常说的诗的意境。所以我们读诗,如果读不出意境.那就等于没有读懂诗人的情感。小说也是写景和情的.但读小说只能站在外面读不能走进去.因为小说往往是通过虚构的情和景的画面来让我们明白社会现实中的道理的.如果我们一旦走进去把自己融于这虚构的社会之中.就会忘记自己是现实中的人而不能自拔。有人读小说会读到走火入魔正是这个道理。但诗歌抒发的是诗人的真情.要想体会到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就必须要能身临诗人所处之境。所以读诗一定要读到“入其境”。

蒹葭、白露、秋水、伊人,这是一幅秋日清晨茫茫苇荡的清冷水面图.是诗人所描绘的诗中之景,是我们读诗时用形象思维来完成的画面。但在这幅画面中我们体会不出诗人的情感.因为这只是静态的画面。如果我们能走进画面去读.通过动态思维让画面鲜活起来.那么情形就不一样了。古人的生活习惯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故诗中的主人公要约会心中的“伊人”只能是抓住日出前这段时间。这时.只有我们能身临其境地感触到蒹葭上的白露,由“霜”到“未唏”再到“未已”的融化过程.感到时光的移动,才会感觉到诗人心情的变化.而切身体会到时间的紧迫所增添的诗人心中的急切。同样.在水一方的“伊人”并没有动,但如能身临其境地从其所处方位的“水中央”、“水中坻”、“水中”的变动中.体察诗人波动的心情.才会真正感触到诗人的焦灼。从诗中的主人公的“溯洄”、“溯游”的动态形象中.我们可感触诗人追求的执著;从“道阻”且长、且跻、且右中。我们感悟寻人的凄婉:从隔水相望中,我们又感到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怅。诗人的所有情感都是这样融合在看似平静的景中。所以读诗不能象读书一样只在书外读.而需要走进画面、走进诗境:使自己融进诗的意境,触摸诗人的心志。在诗的意境中体验情与景交融的和谐美。[2]

三.诗艺体会

诗歌的艺术特色也丰富多彩,抒情性是诗歌的根本艺术特征,形象美是诗歌的基本特征,音乐美是诗歌的先天素质,语言美是诗歌的跳动的音符,朦胧美是诗歌的艺术外衣,意境美是诗歌艺术的境界。

诗歌没有小说散文那样的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没有戏剧那样的尖锐的矛盾冲突,只有形象、精炼、富于色彩、音响、动感的语言,描绘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艺术画卷,开拓出“柳暗花明”的艺术境界。古人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言辞精炼是诗歌的表达手段,往往一句诗或几个字甚至一个字就能传神地把诗歌所表达的内容表现在读者面前。诗歌的语言除了精练之外,还运用各种的修辞手法来为诗歌锦上添花。诗歌巧妙地运用拟人、物化、比喻、象征等手法来刻画生动的形象,牵引读者的思绪,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诗的深沉思想、教益和美感熏陶。诗歌的语言犹如一只无形的手,使诗的琴弦发出优美动人的音响,成为开启人们的心灵的钥匙。

《蒹葭》一诗,大量运用赋、比、兴手法 、重章叠唱的艺术结构、以四言为主的句式 ,双声叠韵的使用等艺术特色,从总体的艺术特色分析,整 首诗呈现出含蓄的审美意韵。关于本诗的意义指向含混,因此我们也可以把“伊人”宽泛地理解为一种人生的理想。我们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但却永远 无法抵达和实现它。这种人生的 悖论共性地存在于人类追求的整个过程。此种委婉的表达给诗歌以无限的阐释空间,也是其产生 广泛共鸣的一个原因。另外,作者 在书写求之不得的失落时,弥漫 全诗的是淡淡的哀怨和忧伤。这种从容内敛的表达方式使全诗呈 现出朦胧之美。从语篇结构分析,《蒹葭》成 功运用了情景交融、一咏三叹的抒情手法。苍苍蒹葭,皑皑白露,无不给人以苍凉肃穆之感,与此时抒情主人公的情绪浑然一体。“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采用咏叹句式,是客观的铺陈,更是深情的 呼唤。“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 从之,宛在水中央”,通过对追求过程的展示,交代追求对象的扑 朔缥缈以及由此而来的失落、惆 怅、茫然。诗中三节反复咏叹,给 人以悠远无尽之感。“白露为霜”、“白露为唏”、“自露为已”,通过节 令的变化暗示时问的推移,“在水 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涣”通过位置的移动点明空间的转换,整首诗在流动和变化的时空 背景上展开。从表达方式来分析,作者成 功运用了象征手法。主人公所追求的“所谓伊人”,只是所有理想的象征; 它既可以是客观存在的 “意中人”,也可以指形而上的一 种境界。作为民间流传的文学,《蒹 葭》很少有雕琢的痕迹,显得清新 自然又朴拙感人,深得意境之神 韵:苍青色的芦荻掩映下,一带碧 水蜿蜒而过,恍若间一白衣女子 翩然于虚无缥缈处,亦真亦幻。[3]

四. 主题探究

诗歌是通过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作者根据对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创造出具有一定思想内涵的具体可感的鲜明的生活图景,即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既包含社会客观因素,也包含着作者认识生活的主观因素。在每一个形象中,都渗透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评价、思想和感情、观点和态度。比如题材是边塞征战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咏物抒怀诗,怀古讽今诗,借景抒情诗,赠友送别诗,论道说理诗等,作者的感情也有忧国伤时,建功报国,思乡怀人,念亲思友,生活杂感,等态度。

考察先秦以降《蒹葭》的主题, 主要有这样一些代表性的观点:(一)“刺襄公” 说。 (二)“招贤”说。 (三)“情爱”说。《蒹葭》主题的“不确定”说给这首诗带来更加丰富的阐释空间。

古人写诗,讲求“不着一字,尽得风流”、“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认为“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唯片石数树而已。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但也并非什么都不说,而是简练传神地勾勒几笔,点到即止。而真正懂得诗的人,会把诗所透露出的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的心中去发展。主人公对“伊人”的执着追求,就有了涵盖世间各种类似的人生境遇、各类情感活动的共有模式。也正因为如此,“伊人”或指男子思念的淑女、女子慕求的“君子”,或代国君渴求的贤才,或喻崇高远大的理想、事业,乃至世间其他一切美好的事物。因而,情人难觅、贤才难得、理想难以实现、一切美好事物难以轻易寻觅的心灵回响,都可以从《蒹葭》中得到回应,《蒹葭》诗也便具有了超越时代的永恒的生命力。[4]

古人云:诗无达诂,诗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语言魅力也给了人们无尽的想象的空间。诗歌欣赏者就是要通过欣赏诗歌文本,结合自己的审美体验, 构建诗美, 既能把握诗歌文本指称的主题、情感、思想等内容美、也能理解诗歌文体呈现的结构、意蕴等语言形式美,这就需要读者不仅要具有诗歌知识,还需具有自然、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进而真正领会诗歌的精髓,升华读者的情怀。

参考文献:

[1] 王光明,诗歌情感论,《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

[2] 孙继忠,谈谈诗歌的欣赏――兼析诗歌《蒹葭》

[3] 王书明,《诗经・秦风・蒹葭》的艺术特色,文学教育,2010

白露的古诗篇8

一、赏诗中之画

坡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摩诘)的《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画外意,待诗来传,才能圆满,诗里具有画所写的形态,才能形象化、具体化,不致于太抽象。如骆宾王的《咏鹅》,就是一幅白鹅戏水而歌的图画;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那是夏日小池即景;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一幅柔媚的垂柳图;白居易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又是一幅色彩绚丽的暮江图。构成图画最主要的要素是线条和颜色,因此,古诗赏析的第一步就是感受诗中的色彩。“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中,“黄、翠、白、青”等四种颜色的对比,就表露出明朗、纯洁、活泼、轻盈、淡泊的色彩意境;“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中枫林中那大片大片铺天盖地的红,不禁让人感觉到暖意融融;“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红绿蓝三种高调色彩对比,给人一种色彩强烈、刺激、冲突的视觉感受。类似的诗句还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自古以来红色配绿色是中国人极为喜爱的色彩,这也是一种民族审美心理的流露。如果说,艳阳高照下的美景是油画般的浓墨重彩,那么风风雨雨却是造成间隔化的好条件,一片烟水迷离的景象是水墨一样的山水画意。如杜牧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苏轼的“山色空蒙雨亦奇”,刘长卿的“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即便是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也因为这“斜风细雨”染上了一层朦胧的水意。值得注意的是,窗子在园林建筑艺术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有了窗子,内外就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诗人从一个小房间通到千秋之雪、万里之船,也就是从一门一窗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时间。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想象诗中的画面,从诗中纷繁变幻的景物中摄取最生动、最鲜明的画面,再现古诗词的绘画美,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理解古诗词的寓意,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感诗中之情

古语有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没有情感的诗不成诗歌。中国的诗歌中包容有各式各样的情感:壮志难筹是“拔剑倚柱心茫然”,建功立业是“不破楼兰终不还”,忧国之恨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选编的古诗词中一大部分是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对友情的期待与共勉;《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对友人的恋恋不舍;《别董大》中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友人的安慰与赞赏。在欣赏这些诗词时,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对亲情、友情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理解友情的醇浓与珍贵,感悟诗中之情。

另外,思乡情也是古诗词一个永恒的主题。古代的诗人常借月亮的意象来涵咏思乡,如李白在《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安石在《泊船瓜洲》时忍不住吟诵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抒情诗中最突出的是展现爱国之情的诗,如陆游的《示儿》。仓央嘉措说,“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等闲事”,可见诗人陆游连死都看得破、放得下,却放不下“王师北定中原日”,通过这样的对比,就不难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则是通过“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放歌纵酒”来表现诗人对国家、人民的热爱。古诗词中与爱国情紧紧相连的是悯农之情,如李绅在《锄禾》中由衷地劝告那些“朱门酒肉臭”的子弟要知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因此,教师在教学这类古诗词时,要引导学生品读诗句,理解诗句,背诵诗句,让学生透过诗句了解诗人的心与诗人的情,感悟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三、悟诗中之理

哲理诗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如苏轼的名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朱熹的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汉乐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等,这些诗句阐述了一定的人生哲理,引人思考。教师教学这类诗词时,可以参照说理性文章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品味诗中富含哲理的句子,通过反复诵读,结合相关的故事和自己的理解来验证诗中的哲理,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四、品诗中之趣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精选了古诗词中5首儿童诗,如李白的《古朗月行》、高鼎的《村居》、白居易的《池上》、袁枚的《所见》、胡令能的《小儿垂钓》等。这些儿童诗,作者或是选取儿童天真的语言,或是突出儿童率真的行为,或是展现儿童顽皮淘气的天性,要读懂这些诗词,就必须懂得童趣。《古朗月行》的童趣在于孩子给月亮大胆地起个名字叫白玉盘,给月亮一个烂漫的想象――是飞在云端的镜子;《村居》的童趣在于把儿童能把快乐伴着纸鸢趁着东风飞上天;《池上》的童趣在于偷采白莲的快乐,在于不解藏踪迹的心思单纯;《所见》中的牧童之趣在于忽而“歌声振林樾”,却能为“捕鸣蝉”而“忽然闭口立”的率真;《小儿垂钓》的童趣在于“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貌似少年老成的一本正经。教学这类诗词,教师要在童趣的主题背景下来引导学生品读诗词,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以学生生活中的童心童言和经历体会来品味诗词中的童趣所在,从而理解古诗词丰富、深邃的意境。

五、立诗中之志

苏教版小学语文精选了古诗词中的很多咏物诗。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如王安石的《梅花》、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郑燮的《竹石》等名篇。教学这类诗歌,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能够表露诗人心志的关键句子,读懂诗人的情操和抱负。如教学王安石的《梅花》时,要通过品“凌寒独自开”和“为有暗香来”来读懂诗人的不畏严寒、高尚纯洁的坚强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读郑燮的《竹石》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咬定青山”“千磨万击还坚劲”的诗句,读懂诗人的高风亮节、不畏权贵、不怕打压的正直倔强,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读于谦的《石灰吟》时要引领学生抓住“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诗句,读懂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气节与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教育学生树立磊落的襟怀和建构崇高的人格。

六、现诗中意境

白露的古诗篇9

关键词:李白 诗 友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076-02

李白的诗歌在那个诗意纷飞的年代里是一朵奇葩。他的诗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他的才华馥郁了一个王朝。他,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他是唐诗的巅峰,他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美丽。

他的诗歌在盛唐大放异彩。他的成名和他成长的年代有关。唐代科举进士以诗赋取士,这恐怕是唐诗繁荣的一个重大原因,而从另一个角度说看,这一政策也正促使了游学的兴盛。读书人外出求学,改变现状,谋求富贵的目的是自古有之,唐代更是兴盛。那么这些人在远游的途中难免要相遇,难免会惺惺相惜,而且往往都能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作为诗人,最拿手的方法就是通过“诗”这种载体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情。这一方面,李白尤是如此。他壮岁出川,远游江河,酒隐安陆,客居鲁郡,西入长安,求取功名,却失意东归。他在政治仕途中失意,却在朋友交往中收获颇丰。与朋友的诚挚友谊,便是他远游过程中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于是他为朋友写下了多少诗篇,也为后人留下了几多感叹。他和朋友的情谊辉煌了整个盛唐,也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传诵的佳话,就让我们在时光中穿行,去寻找那些美丽的乐章。

1 深深的情谊与对自然的赞美

要从李白的远游谈起,就不能不说起《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据说是李白二十六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离开蜀地时的的作品。尽管诗意是对月抒情,却将月拟人化了,变成了对友人,对家乡的思念。尤其是首尾两句交相呼应,看到山月随着江水跟自己远去,诗人的心中涌上一种思念之情,想起留在家乡的友人,思人恋月,惜别之情顿时充满全诗。

此类诗歌尽管没有指明友人是谁,却是李白友情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把深深的情谊融入自然,美丽的自然成为了他的好朋友。如《金陵酒肆留别》的“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再如《渡荆门送别》的“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都写得率真自然,富有浓厚的人情味,将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给人震撼的感受。这些诗不仅是为友谊而写,更是诗人情不自禁的内心情感的流露。

2 赠诗与友情

李白在远游生涯中曾有“饮中八仙”、“竹溪六逸”等称号,这可见他结交的人很多,而且范围很广,有达官贵人,也有平民百姓,都是一见如故,推心置腹。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结交的朋友总有天各一方的时候,尤其对于李白这样远游之人,更是经常面对离愁别绪。那种对朋友的怀念,对知音的惜叹,甚至对平凡之人的感慨如何来表达,只有寄赠诗歌来发泄自己内心的情感。所以对于这些欣赏他以及他欣赏的人,诗人更是将诗歌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写下了许多至情诗篇,至今被人广为传颂。这些赠诗相对于上一部分来说,更能体现李白对友情的看重。如被人历来传诵的《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我们说李白的结交范围之广,从这首诗中就可见一斑。相传有一位素不相识的汪伦,写了一封信给李白,邀他去泾县旅游,“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对于“一生好入名山游”的李白来说当然欣然前往,等去了才发现上当,但村民汪伦的热情好客让他深受感动,以至于离别之际倍受感动,以潭水之深度尚不及朋友情深,这样看似普通却耐人寻味的句子写下这首千古绝唱。这首诗道出了自己和汪伦之间这种依依惜别的深情,使得全诗自然而又情真,成为送别之经典。

再如这首《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孟浩然的一生仕途曲折,曾屡试不第,后来遁入自然的山水田园之中。他尽管大李白十多岁,但和李白的性情相同,情谊非常深

,可谓忘年之交。这首诗就写于两位诗人心灵情感互通之时。因为孟浩然的诗名早已誉满天下,所以诗歌正如李白对孟浩然的仰慕,开门见山,以灵动的真情描绘了一幅隐士图。尤其巧妙化用《诗经》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两句,由可爱归结为敬爱,生动传神地体现出高度的欣赏,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后世竟有无耻小人由此传言李孟两人有断袖之癖,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玷污唐诗,玷污纯洁的友谊。

至于《沙丘城下寄杜甫》更是成为了李杜君子之交的友谊见证。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诗歌以自问开头,追忆往事,竟达到欲醉不能,欲歌无心的地步,这一切是因为什么,一句“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写出了答案,联系之前与杜甫相处的那些日子,我对君的思念之情犹如这一浩荡的汶水一样,日夜不息地紧随着你悠然南行,相思无尽,幻化出绵绵情谊流淌在后世千年。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但“诗仙”李白与“诗圣”杜甫的友谊,却演绎了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他们是唐代两个最伟大的诗人,洛阳相会使他们产生了亲如兄弟般的友谊,二人互相寄赠的诗篇,至今仍广为流传。

要说李白的此类诗歌代表了李白一生对友情的看重,可举诗句的还有很多:如“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之深情;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只到夜郎西”之关怀;如“升沉应以定,不必问君平”之劝导;如“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之悲痛等等。这些诗句无不体现李白对友谊所流露出的真挚的感情。在我眼中,他是最懂得友情的诗人。

纵观李白的一生,他是高傲的,放浪的,不拘礼的,也是最没有成规成矩的人,但是李白也儿女情长,他是中国文化中所说的性情中人,因此他结交了许多同在天涯的人。他那些送给友人的诗歌,更是以满腔的真情打动着千百年来无数读者的心。阅读李白诗歌中的这些友情篇,我们看到诗背后流露的是一种非常纯真的友情美,这友情美是一种人性精神的表现。我们的心常常为诗中所流露的真挚友谊而感动不已,以致产生共鸣与鼓舞。或许正因为这样,他的为人,他的才情才被后世万人敬仰。我们相信,只要有人类存在,就有友谊存在,也就有这些歌颂真挚友谊的诗篇存在。就让我们在这些真挚情谊的感动下,传承文明,渐行渐远。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大出版社,1996.

[2]古诗分类鉴赏系列.友谊篇[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

[3]杨义.李杜诗学[m].北京出版社,2001.

白露的古诗篇10

夏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闲情,秋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逸致,冬有“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雅思,然而最绮丽者莫过春光。

桃李纷飞,柳色如烟。那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是黄四娘家满蹊的繁花;那渐欲迷人眼的,是使马蹄留香的纷飞乱花;那与人面相映红的是灼灼其华的门前桃花,还有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吹面不寒的杨柳风。

空气中浮动着花香与墨香,又绘制一幅绝世丹青欣喜了作者的目,惊艳了读者的心。

古诗中的乡村,总是恬淡安详,怡然自乐。

那村庄在“青山横北廓,白水绕东城”处。人尚在村外,就听见“村南村北响缲车”。似雨丝缠绵瓦檐,微风拂过琴弦。到村口,视线往右一偏,便看见有人在“牛衣古柳卖黄瓜”。卖瓜人在柳荫下小憩,身旁躺着两只竹篮。一只用蕉叶覆着,似乎有碧玉的光华流转。另一只里只剩下两个白绿相间的黄瓜,鲜嫩水灵。再往前走,稀稀落落的是古朴的茅屋,不高,不大,但“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朴素而不失古雅。小院里,有“白发谁家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我站在门前的枣树下,只顾呆呆地听,浑然不知簌簌衣中落枣花。

春困日长,暖风微醺,且容我寻一僻静处,枕一春花香入梦,睡醒再“闲看儿童捉柳花”。

古诗中的乡村,总是鸿儒谈笑,隐士云集。

桃花庵里的桃花仙,欲折桃花换酒钱――画无人问津,酒还赊着。僵卧孤村的陆少陵,尚思为国戍轮台――寒窑不避风雨,病躬老迈无力。夕露沾衣的陶五柳,方才戴月荷锄归――家徒四壁,箪瓢屡空,草盛却豆苗稀。

即便如此,他们也不言苦,爽朗的笑声盖过辛酸的泪水。像一幅水墨画,愁苦的着墨,开怀的留白,别有意韵。

他们在最潦倒的境地里,笔尖勾勒出最美的乡村。

诚然,那个年代,官场的门前永远水泄不通,然而名利给不了他们诗情,也存不住太多诗兴。所以,那古诗中的乡村虽然远在荒郊,但从未消失。

乡村孕育了古诗,古诗织就了乡村。古诗中的乡村,是古人急急欲归的一方净土,是今人苦苦追寻的一块圣地。这里有美妙的幻想,有真实的宁静;有飞逝的流年,有永恒的信仰;这里有半生的失意,一世的淡泊,这里是精神的桃源,文化的蓬莱!

子规唱着“不如归去”,唱出我们的心绪,我们是该回那古诗中的乡村看看了。时间或许能模糊记忆,但无法淡化血脉相承。它的入口,不在海底,不在云端,而在眼里,在心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