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中秋节赏月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17 02:17:40

写中秋节赏月的作文

写中秋节赏月的作文篇1

《中秋赏月》阅读原文

每逢中秋来临,赏月玩月便成为人们久谈不衰的话题。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为何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呢?

从时令上说,中秋是秋收节。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从渊源上说,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祭月的日子最终就固定在八月十五日。从科学观察来看,此时湿气已去,沙尘未起,空气格外清新,天空特别洁净,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恰如古诗所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盛于唐宋。浏览唐诗,中秋赏月诗确有多篇,如徐凝诗云:皎皎秋月八月圆,嫦娥端正桂枝鲜。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东京梦华录》对北宋京都赏月盛况有这样的描写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这里指富贵人家专门搭台),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连坐至晓。

明清以后,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瓜等果品上供,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

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还有团圆节之称。许多古诗表达了人们此时的思念之情。唐人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诗云: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

《中秋赏月》阅读题目

1、为什么人们独独钟情于中秋赏月?

2、古人怎样过中秋节?根据文中有关介绍,用自己的语言,作一简单描绘。

3、人们为什么会把天上的圆月与亲人的团聚联系在一起?谈谈你的看法。

4、文章结束给人以没完卷的感觉,根据文意,用一二句话补写一个结尾。

《中秋赏月》阅读答案

1、能分别从时令上、祭祀上、气候上三方面说清原因即可。

2、围绕怎么玩、吃什么展开描述即可。

写中秋节赏月的作文篇2

2、猜谜,中秋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

3、燃灯,中秋之夜,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4、观潮,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是又一中秋盛事;

5、赏桂花、饮桂花酒,人们常在中秋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6、玩花灯,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

7、烧塔,南方中秋节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的游戏;

写中秋节赏月的作文篇3

在烦闷的教室里坐了许久,终于让我们体会到了放松的感觉,同时也意想不到地学到了语文知识。望着那一轮金黄的圆月,回忆起大人们所说的“桂花树”、“嫦娥奔月”这些故事,使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知是谁低声吟道。想起学这首诗的情景,老师让我们联想一轮明月的情景,可总是那么枯燥,那么乏味。然而,我们今天坐在月光下体味这首诗的妙处别有一番情调。在这身临其境的状态下,我们也纷纷作起了诗,于是乎,一首“一轮明月当空照,我们坐在月下笑……”你一言,我一语就“制造”出来了一首不能发表的诗。

这种种感受,这句句诗词,这处处平仄,难道可以从小小的课本里、诗句中领略到吗?即使诗人的水平再高,作家的写作再好,也未必及能得上自己的亲身体会。李白所写的《静夜思》我们早已耳熟能详,我想他也是在亲身经历下写的这首诗吧!望着圆月上的环行山,看着周围的星星眨着眼。这一切的一切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卷啊!我曾无数次写中秋节,曾无数次写月亮,曾无数次写星星,曾无数次在日记里抒发自己的感受,但有哪一次像今天这样仰望天空吟诗作画呢?在赏月中我用学过的语文知识写出了自以为比较得意的一首诗??《中秋赏月》:中秋月甚圆,

万家夜未眠。

圆月众星围,

这周何时回?

写中秋节赏月的作文篇4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考生应具有“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古代诗歌是一种最精练的艺术形式,其艺术形象的概括性、抒情性都很强,最能突出的表现社会生活的典型意义。因此,高考试题把对古代诗歌的鉴赏作为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古代诗歌鉴赏题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设置题点:

从重点字词处设置 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是诗歌鉴赏的第一步,只有正确理解字词,才能准确鉴赏诗歌。因此,重点字词成为题点设置的一个内容。 阅读唐代严维的诗《丹阳送韦参军》,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丹阳国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A作者在诗中用一“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

B“江南”、“江北”在诗中有照应的作用,突出了江水的阻隔;“望”字传达出思念之神态。

C第四句写望中所见,给人以寂寞、空虚、孤独的感觉,“水悠悠”暗含着无限的思想。

D作者将对友人的真挚感情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题导引]这首诗,写作者送别韦参军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参军之间的真挚情谊。对诗中“秋”的理解,关系到整首诗的把握和鉴赏。表面上“秋”是写时令,实际上是表达了当时作者的情绪,作者巧妙地运用拆字法,以“心”上有“秋”说明“愁”,从而表达出作者的千种离情,万般愁绪。因此,如果认为“秋”字主要是为了交代送别友人的季节,那就错了。答案应为A。

从关键语句处设置 读懂诗句是阅读鉴赏诗歌的基础,试题多在关键语句处设置题点。 阅读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选出对这首词的文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醉里”二句写了一个梦境,描写了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形象。

B、“八百里”二句,生动的描写了将士们在军旗下分烤熟的牛肉的宴饮场面,“五十弦”指合奏的各种乐器,“塞外声”指雄壮悲凉的军歌。

C、“了却”二句描写战斗获胜,大功告成时将军意气昂扬的神情,道出了词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大业,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

D、末句“可怜白发生”,抒发了词人在南宋统治集团的压抑下,收复祖国河山的壮志无从实现的悲愤。

[解题导引]首句“醉里挑灯看剑”由三层意思:“看剑”表示雄心,“挑灯”点出时间,整句是写念念不忘报国。“梦回吹角连营”,是写拂晓醒来时听见各个军营接连响起雄壮的号角声,也不是写梦境。而且,这两句也并没有写到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战杀敌的情形。答案是A。

从意象上设置 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如果要理解诗中蕴涵的情感,参透诗的意境,那就必须先把握意象。 对下面这首《》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从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恋忘返的情景。

C、三、四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义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解题导引]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一谈到,就想到它的高洁气质。但本诗作者之所以喜爱,是因为在百花之中最后凋谢,“此花开尽更无花”,与高洁的气质无关。因此,如果对这一意象的理解出现偏差,就会导致误选。答案是C。

从感情的角度设置 感情之于诗,如血液之于人体,如水分之于花草,它是诗歌的生命。鉴赏诗歌就应当从诗歌的意象出发,仔细体味诗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的情感。 对[甲][乙]两首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甲]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乙]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A、从词中所写的人物来看,甲词所写的一是一位思妇——秦娥;乙词中没有人物姓名,没有人物活动,是一首写景词。

B、从时令上看,两词均描绘了秋季景物。

C、两词均以借景抒情之笔收束,均是借对夕阳下景物的描绘来抒发一种悲壮豪迈之情。

D、两词结尾均具博大苍凉之气,但前者略显伤感,后者则透露出昂扬豪迈的英雄气概。

[解题导引][甲]词作者传为李白,从诗中意象看,体现了博大的盛唐气象,同时也给人一种苍凉之感,但仔细体味那幽怨的箫声、秦楼的冷月及西风残照的汉家陵阙,又无不给人一种惆怅空寂的伤怀之痛。[乙]词作者是伟人,从凛冽的西风、雁叫的长空、如铁的雄关、如海的苍山、如血的残阳中,分明感到词中所抒发的是红军战士那种昂扬、悲壮、豪迈之情。答案为D。另外,[甲]词是一首叙事词,写的是冬景;[乙]词没有抒发豪迈之情。据此排除前三项。

从意境上设置 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古人创作诗歌,十分重视诗歌的意境,把意境的优劣作为评判诗的重要标准。鉴赏诗歌就应当能够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意象,进入到意境中,去领略诗歌的意境美。 杜甫的诗《漫成一首》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此相同的一首是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A、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题导引]备选的四个答案中,只有C项诗的意境由四景组成,即“江山”、“花草”、“燕子”、“鸳鸯”。所以,答案选C。

从风格上设置 风格是诗人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不同的诗人有不同风格,同一位诗人在不同作品或不同的创作时期所表现出来的风格也不尽相同。因此,鉴赏诗歌不能不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 对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见例2)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结构布局奇变,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传统写法,把上下两片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过片(下片的开头)内容不变。前九句为一意,末了“可怜白发生”一句另起一意;前九句是想象中的军容和雄心,末句却是现实情况。

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连用两个比喻,生动的描写了抗金的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十分振奋人心。

C、这首词词题是“壮语”,前九句雄姿英发,堪称壮语,而末句却是感情大转折,使全首词变得低沉凄凉,一变而为婉约派的风格。

D、尾句是写现实生活,与前文的想象之辞形成强烈对比,揭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大矛盾。

[解题导引]这首词和辛弃疾的其他词一样,格调是豪迈高昂的。末句是对前九句的大转折,使全词顿生悲壮之气,并且一转折即结束,文笔很是矫健有力,其声调、色彩与婉约派的作品完全不同。这种艺术手法正表现了辛词的豪放风格和他的独创精神。本题答案是C。

从表达技巧上设置 古代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内容。 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D、 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解题导引

]这首词揭示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和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怀,内容曲折而含蓄,笔调跌宕而有致,在与侍女的一问一答之间委婉含蓄的流露出惜春的情愫,并非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因此答案为C。

从用典处设置 在我国的古代诗词典中,经常出现一些典故,运用典故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对于鉴赏者来说,如果不了解典故的含义,就不能很好的读懂这些诗歌,更谈不上鉴赏。 对《出塞》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A、首句运用互文见义的写法写诗人由眼前的“明月”和“关”联想到秦汉两代曾经有效的抵御匈奴的入侵。

B、二句写外族入侵,战士们因抵御外侮而长期不能归还。

C、三、四句借用飞将军李陵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赞扬。

D、这首诗的情绪悲壮而不凄凉,明畅而不浅露,慷慨而又含蓄,体现了王昌龄七言绝句所特有的风格。

[解题导引]《史记·李将军传》中说:“(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清人沈德潜认为这首诗“盖言师劳力竭,而功不成,由将非其人这故;得飞将军备边,边烽自熄”。因此,三、四句是借用飞将军李广的典故,对当时领兵远征的主将进行了批评答案是C。

从节奏方面设置 诗歌是一种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艺术,我国的古代诗歌非常重视节奏和韵律。把握诗歌的节奏,进行诵读,对于我们鉴赏诗歌有着很大的帮助。 对王维《山居秋暝》的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恰当一项是

空山/新雨/后 明月/松间/照 竹喧/归浣/女 随意/春芳/歇

写中秋节赏月的作文篇5

周明?

每年的中秋佳节都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很有趣,既可以赏月,还可以吃月饼,更是全家团圆的节日呢!

今年的中秋节又到了,我开心极了!因为我又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了,这样的夜晚非常美丽,在赏月时再吃上几块月饼,那就更赏心悦目了。现在还是白天,还赏不了月,所以我只好看看书本,写写作业,准备准备上学的用品。

夜幕终于降临,忙忙碌碌的人们也都回家了,令天下人都向往的是,一家人又有机会开心地聚在了一起。

今晚,我又可以饱餐一顿了,还可以尝到月饼,还可以欣赏明月。想到这里,我开心地笑了。终于开饭了,今天的晚饭特别丰盛,有鸡有鸭,还有我最爱吃的鱼呢!鸡是炒着吃的,鸭是炖着吃的,这些美味佳肴我当然都很喜欢。

今天外公回来时,还带来了一个绿油油的柚子,我还以为这是拿来吃的。可后来才知道,原来柚子是用来插佛香的,这充满诱惑力的柚子居然只为了插佛香,这也太不值得吧?一轮明月升起,外婆在插满了香的柚子前摆起了一个大盆,上面供满了水果和月饼等好多吃的,点燃的佛香升起了袅袅青烟飘向明月,这应该就是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吧,挺有趣的!

晚饭后,大家都出来赏月,外公外婆、爸爸妈妈、我和奶奶齐坐阳台。只有哥哥,他腿受伤了没法出来赏月,真可惜!又大又圆的月亮,哥哥不能看了,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啊!不一会儿,鞭炮声便从四面八方响起来,中秋节既可以吃月饼,又可以赏明月,还可以看烟花,真是有趣的节日啊!可是,哥哥却不能参与我们的活动,但我们可以去屋里找他玩儿。晚上,电视台还播放着不少好看的中秋团圆文艺晚会节目呢!

听说,今晚的明月是十年来最圆最圆的。美好的光景总是不留人,我们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这一天,快乐的时光在悄悄地流逝!

夜深了,人静了,一轮明亮的圆月爬上了树梢,已高高地挂在了星光璀璨的夜空。忽然,我的心头掠过一丝莫名的伤感,古人云: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在一家人快乐团聚的时刻,我想起了亲爱的爷爷。由于一场意外的疾病,我亲爱的爷爷已离我远去,要是爷爷也能陪着我们一起过中秋,该有多美好啊!

然而,时光苦短,往事历历在目,爷爷只能“生活”在我们的深深怀念之中了。想起爷爷以前对我的百般爱护,对我的殷切期望,我内心极为悲苦,不禁潸然泪下……

懵懂中,我感觉自己正从稚嫩的童年走向意气风发的少年。感叹人生的真谛,我们尤为应该珍惜今天美好的生活!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趁着现在还年轻,我们更需努力拼搏!!感慨良多,今年的中秋之夜,真的让我美好而难忘!!!

义乌市宾王中学706班 周明?

写中秋节赏月的作文篇6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范文一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我爱这天一家人团圆吃月饼的气氛。

中秋节是我喜欢的节日,每逢中秋节,就能吃到各式的月饼。我觉得这一天也是月亮的节日,天上的星星仿佛也知道似的,不和月亮抢着出来了。月亮圆圆的,亮亮的,像个大玉盘,很早就出来了,这让我想起了李白写的一首诗:“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我不仅喜欢月亮,还喜欢月饼。每年中秋节我们都要去外婆家吃饭,吃好饭外婆就拿出小桌子,点上蜡烛,放上月饼,老南瓜,拜月亮“婆婆”,“请”好月亮“婆婆”就可以吃月饼了,于是我就迫不及待的拿起月饼就送进嘴里,一口一口的品起味来,香喷喷的,非常好吃。

中秋是团圆的日子,我们赏着月、吃着饼,一起共度这美好的一天。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范文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多,有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等,其中我最喜欢过中秋节。

中秋节是个人月两团圆的节日。在这天里大家吃月饼,赏月。月饼有很多种类,有莲蓉月饼、水果月饼,还有冰皮月饼等等。传说中秋节有个神秘的故事——嫦娥奔月。传说后羿得到了一种长生不死药,结果被嫦娥吃了,嫦娥就飞上了月亮,住在月亮上的广寒宫里。

中秋节到了,我们一家人吃完团圆饭就上天台赏月,吃月饼。妈妈准备了很多水果,有哈密瓜、葡萄、西瓜、香蕉。还准备了月饼、板栗等等。我们边赏月边吃月饼,可开心啦!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要在中秋节赏月呢?”妈妈笑着说:“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啊!”

我喜欢过中秋节!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范文三今天是中秋节,我还没等天黑,就跑到爷爷家的院子里看月亮。

月亮已经升起来了。月盘真亮呀!月光如日光般刺眼。乍一看,还以为天上出现了两个太阳似的,分不出哪个是太阳哪个是月亮。

渐渐地,天黑了,月亮也升得更高了。这时,我看出了它柔和的一面。也许是天黑的缘故吧,月光更明亮了,却不在那么刺眼。纯洁如玉的黄澄澄的月亮慢慢地上升,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

写中秋节赏月的作文篇7

关于重阳节的文字资料1:重阳节的来历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关于重阳节的文字资料2:重阳节的习俗赏菊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我国是菊花的故乡,自古培种菊花就很普遍。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所以人们爱它、赞它,故常举办大型的菊展。菊展自然多在重阳举行,因为菊与重阳关系太深了;因此,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宋代《东京梦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无处无之”。

登高

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

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

关于重阳节的文字资料3:重阳节灯谜1、九九重阳日,蜻蜓点点心、果实名

答案:苹果

2、不妨风雨到重阳、四字常言

答案:有点过节

3、秋到重阳人重聚、商品

答案:香烟

4、“待到重阳日、古代科举名词

答案:探花及第

5、”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四字礼貌用语

答案:后会有期

6、九月九,酿新酒历法用语二、重阳,

答案:立春

7、“大臣闻而荐之,天子以为谏议大夫、四字民俗

答案:重阳登高

8、重阳节前,门口邂逅、植物

答案:芦荟

9、”重阳泪落如珠、2字劝慰词

答案:节哀

10、重阳时节与君逢、香港导演

答案:王晶

11、外出转眼重阳到、蔬菜名

答案:萝卜

写中秋节赏月的作文篇8

重 阳 赏 菊 诵 诗 词

江西省景德镇市景航学校初二班(333039) 叶胜男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

—— 《采桑子.重阳》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盛开,窗前篱下,片片金黄,时逢佳节,共赏秋菊,吟咏诗词,真是别有情味。

重九日正值仲秋,金风送爽,菊蕊飘香。就像人们把艾、菖蒲和端午联系一样,也和重九密不可分,所以重九也称作“菊节”、“节”,在人们心目中,简直是无菊非重阳了。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做过彭泽令的陶渊明写过咏菊诗:“芳菊开林间,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心,卓为霜下杰。”又如《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诗人对所作的较早的赞赏。

唐代赏菊风盛,咏菊之作更是比比皆是:如王绩“香气徒盈把,无人送酒来”;崔善为“霜叶疑涵玉,风花似散金”;皇甫冉“不见白衣送酒来,但令黄自开”;王勃的《九日》:“九日重阳节,门门有。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范成大“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等。九九重阳,门门,可谓独占重阳。孟浩然咏菊更见其悠闲自在:“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中唐诗人元稹的赏菊诗却别有新意,与众不同:“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由于此诗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当作者的好友白居易读到之后,即写下了:“赐酒盈杯谁共持,宫花满把独相思。相思只傍花边立,尽日吟君咏菊诗。”

晚唐才子李商隐大有怜香惜菊之意:“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郑谷则写出独具风韵的一道咏《菊》诗:“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诗中首句即告诫王孙公子莫把菊与蓬蒿相提并论,直截了当,有高屋建瓴之势,并透露出对王孙的鄙夷。诗篇把人格化,突出它的高尚气节。通篇不着一菊字,却句句有菊,清香四溢,爽人心脾。

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黄巢,更是对爱赞有加:“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到了宋代,重阳节完全堪称节、赏菊节。赏菊风盛,吟咏必多,可谓数不胜数,俯拾皆是。佳作有如宋•史铸《咏翻集句》:“东篱黄菊为谁香,不学群葩附艳阳。直待索秋霜色裹,自甘孤处作孤芳。”女才子李清照填的词《醉花阴》,更是刊称一绝:“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元代以后人们依然重视重阳赏菊。元代散曲作家张可久有一首咏重九的《风入松.九日》:“ 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建似常年。” 在作者看来,重阳之日,只要有黄花,即可赏心悦目,实为一大快事,不要叹恨无钱。

明代开国文臣高启诗作《晚香轩》:“不畏风霜向晚秋,独开众卉已凋时。地荒老圃苔三径,节过重阳雨一篱。 秋色苍茫人欲醉,寒香冷落蝶先知。山翁独念同衰晚,坐对幽轩每赋诗。”才子文征明留有咏菊诗:“ 菊裳茬苒紫罗衷,秋日融融小院东。零落万红炎是尽,独垂舞袖向西风。”

历久弥新,菊文化已深深扎根于文人才子的生活中。而花市赛菊、插枝、挂灯、饮酒等重阳习俗,也一直延续到明清。清朝乾隆皇帝游开封禹王台赏菊时就流下“枫叶梧青落,霜花菊白堆”的佳句。古城开封等地,早已形成“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菊山花海彩云飞,古城巨韵动九州”的热闹局面。

近现代的文学家和革命家们,也爱菊如斯。臧克家《菊畔香》云:“北国风光,无风无雨过重阳。不去西山相红叶,来对丛黄。人倚疏篱,华傍宫墙,邑英红幛,门楼仰天望。

借芬芳,只独赏,念天涯分飞雁行。不须持鳌把酒,默诵佳句分外香。人影瘦,精神畅,昂首向东天一方。”沈钧儒有赏菊诗:“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乍觉微香生暖室,真拟奇艳出谁家。”的《秋菊》诗更是老少能言:“秋菊能傲霜,风霜恶重重。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爱菊,也曾赏菊抒心怀:“奇花独立树枝头,玉骨冰肌眼底收。且聆和平共处日,,愿将菊酒解前仇。”董必武则赏菊养生诵太平:“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写中秋节赏月的作文篇9

关键词:传统节日 专题报道 溯源 创新春节:探寻传统节日最深的文化根源

2013年农历春节前,《桂林广播电视报》精心推出专题报道《蛇年春节:重温旧年味,不忘老习俗》,以老桂林讲桂林“老板路”(桂林方言,即故事)的方式,突出春节作为中华民族合家团圆喜乐的文化底蕴,对桂林人过年老民俗进行了细节性的报道,向读者展示了“忙年、除夕、礼俗、庙会、喜兴、上元”等从筹备到欢庆的各项节日民俗活动。知识性与趣味性融合,令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

为了从大众角度更深入地体会春节民俗,记者还以《他们儿时过的年》为题,采访了三位年龄分别为80岁、60岁、30岁的普通市民,在他们自述式的童年故事里,回顾了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桂林人过春节的习俗,体现了传统节日的文脉传承,增强了报道的广度与深度,受到读者广泛好评。

冬至:挖掘地方传统节俗的独特魅力

作为中国二十四节气的一个重要节点,冬至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桂林也不例外。在过去的桂林,人们对冬至的重视程度与春节相差无几。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因此冬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日。

《桂林广播电视报》在2012年冬至节期间,重点报道《桂林人,这些过“冬节”的风俗你晓得咩?》。记者打破新闻写作常规,采用鲜活的对话方式,以桂林本土资深民俗专家生动有趣的桂林方言贯穿首尾,身临其境的叙事性结构凸显人际文化的传承和民俗的真实还原。绘声绘色的场景描写和至情至性的细节捕捉极大地增强了报道感染力。

中秋:呼唤现代社会缺失的情感交融

中秋节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个被历代文人倾情咏唱的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和谐、吉祥、平安和亲情。但是,在当今的中国,商业气息已经不可阻挡地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中秋节更像_个市场消费的狂欢盛宴,那些蕴合在圆月、月饼里面的文化、习俗和亲情,日益淡化,甚至被渐渐遗忘。

2013年中秋节,这个属于团圆和思念的节日,市民将怎样度过?又有多少人会保留赏月这一传统习俗?节前,《桂林广播电视报》围绕这一热点话题展开随机调查,记者采访了30多位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制作成题为《中秋夜:面对良辰美景,几代人不同的赏月》的专题报道,通过《青年篇:月夜无眠,期待“风花雪月”》《中年篇:举家赏月,渐成生活奢侈》《老年篇:怀念往昔,回味赏月温馨》的细节叙述,聚焦桂林老中青三代过中秋的现状,向大众呼吁:社会发展了,中秋过节的形式日益丰富,但赏月、吃月饼、吃团圆饭的传统习俗不应被忘掉。不妨利用中秋节,一家人到大自然中赏赏月,放松身心,增进家庭情感。

版面编辑还贴心地链接了一组《桂林赏月好去处》,为读者提供赏月服务,希望在这个合家团圆的夜晚,人们能够静静地赏月,只为求得心灵片刻的平静和情感长久的交融。

重阳:注重单身老人归宿的人文关怀

写中秋节赏月的作文篇10

中旧人的节庆,往往都要假借一个主题来热闹一番,其中把星辰月亮也派上用场,乞巧七夕情人节是以牛郎织女星为主、中秋佳节则非月亮莫属,十分明月五分秋,自古中秋月恒明,如果中秋之夜没有月亮,好像这个节令就失去了意义,无论如何,此夜总要“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所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也。

但是,一出好戏如果主角能出场、一席盛宴如果主菜没有上桌,那不是大煞风景,令人遗憾吗?以月亮为主题的庆赏中秋,如果此夜没有月亮露脸捧场,那又将如何呢?

所谓没有月亮,如果只是被云遮住,虽然忻时望而不见,还可等待云移月现,再见清辉:如果此夜风雨凄清淅沥,那必然大为扫必,人们仰天叹息,一定深感遗憾、无奈,甚至埋怨天公不作美,把诗情画意的中秋之夜糟蹋得凉飕飕、湿淋淋、冷清清、静悄悄,真令人扼腕。可不是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中秋之夜看不见月亮,也是非常自然的天象,一心赏月的人也许感到失望,但是没有心情赏月的人却毫无感觉、钻进电影院的情侣也不会觉得惋惜、相约在公同河滨幽会的恋人反而感谢云层挡住了月光、打麻将开派对的好友倒可以专心玩乐、开车赶路的行旅也不用分心探头赏月招惹危机、做父母的也可以催促孩子们早点就寝……

不过,古谚曾经说过:“八月十五云遮月,来岁元宵雨打灯。”又云:“雨打上元灯,云遮中秋月。”“闷闷中秋云罩月,晓哓元夜雨打灯。”好像中秋和元宵这两天的气象是相通的,如果是这样,那真是大煞风景了,这两个节日最忌阴雨、偏偏同时来个云遮雨打,羞月熄灯,未免太不近人情了。宋太子赵元俨却有名句说:“但愿中秋不见月,博得元宵雨打灯。”这显然是要和大众唱反调了。

事实上,秋高气爽的季节里,密云盖顶的天象是很稀罕的,除了秋雨肆虐,中秋之夜风雨交加的机会是非常难遇的,所以中秋月亮纵然被云遮霾挡,过了若干时辰,肯定会云移箍散,或从云缝中露脸、或于云幕后偷窥、或在云海里浮游、或处磐空中裸展,所以古人为了赏月,必须“莫惜三更坐,赏月夜眠迟。”宋代计人叶梦得撰《石林诗话》中就有一段待川的故事:“晏元献留守南郡,王君玉为府签判。尝遇q。秋阴晦,既至夜,公己寝,君玉密使人以诗呈公。诗云‘只在浮云最深处,试凭弦管一吹开。’公枕上得诗大喜,即索衣起,径召客,清具,大合乐。至夜分,果月出,遂乐饮达旦。”用诗句激发长官赏月的兴致,以弦管吹开浮云见月亮,这真是一段千古佳话。

很多人都有等待拨云见月的经验,虽然云层重叠,夜色凄迷,嫦娥似被绑架,一时不知所在,但是依然不肯罢休,踌蹰恭候,非要等到月亮露脸,才心满意足。当年刘禹锡也在秋夕待月到半夜,次日写了一首诗寄给白乐天:“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开门邀好客,置酒赏清秋。影透衣香润,光凝歌黛愁,斜辉犹可玩,移宴上西楼。”后来白乐天也回了一首诗给他,遂传为诗坛千古佳话。

当然,任何人都希望中秋有月,如果遇上无月中秋,也只好概括承受。词人辛弃疾有几句佳构:“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问,那边才见,光景东头。”词人的想象力完全合乎天文科学,地球是圆的,这边见不到,另一边自然可以看到,犹如此夜倘若广州无月,而北京则可能皓月当空,清辉普照也。初唐诗人李峤就这样吟过一首《中秋月》:“桂魄上寒空,皆肓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说得一点儿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