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生命十篇

时间:2023-04-07 13:21:16

呼唤生命篇1

——致灾区孩子的一封信

灾区的孩子们:

你们现在还好吗?

在一声声震耳欲聋的轰响中,山石滚落了,树木夭折了,房屋倒塌了,无数名受害者被压在了废墟下。空中烟雾、灰尘弥漫,大地到处“伤痕累累”,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灾难,已悄悄地逼近……

我在电视上看完地震时的场面,还心有余悸。地震,本以为它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遥远的词,可没想到,真的,它真的发生了,真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了!一想到你们这么小,就面临了如此大的灾难,受到了如此沉重的打击,我便心如刀绞。如果可以的话,我原以为你们承受痛苦,因为——你们是我的亲人!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确,正如歌中所说,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每个人都尽自己的一份力,不久后的明天,你们将会拥有一个新的家园!我们要让灾难屈服,我们要向世界证明:中国,已毅然矗立在了朝阳升起的东方!中国是强大的,中国人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中国已经站起来了!!

健康

快乐

幸福

呼唤生命篇2

西部大开发10年来,西部各地血站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西部血站与当前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008年在一次全国性的血站业务交流会上,西部血站与沿海发达地区的血站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一些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对血站支持不力,少数干部观念上有差距,认识上有偏见,导致西部血站缺乏良好的发展环境,严重阻碍和影响了血站的健康快速发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献血工作,统一规划并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献血工作。”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偏见与误会的背后

地处黄河畔上的某市,2006年~2008年三年献血人数中,高校学生献血率达到38.6%,位居第一;其次,下岗工人、进城务工人员占21%,私营企业包括从事商业服务、运输业占9.8%,排名第三位,现役军人献血率为1.2%(此与该城市驻军少有关系)t排名第十三位,国家公务人员献血率仅为1.1%,数字令人诧异。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院校学生为献血的“三大方面军”,要积极为树立社会风尚作表率。然而,现实中为什么公务人员却成了无私奉献军团的倒数第一呢?

在血站业务交流座谈会上,该市一位老作家直言不讳地说:对血站的偏见,主要来自很少献血或不愿献血的人群,他们认为血站是一个“肥”单位,干的是“无本生意”?叫大家无偿献血,到医院输血要掏钱?无独有偶,该市财政局的一位领导因病住院,输了几千元血后到处宣扬:血站了不得,大家的“爱心”被高价“卖了”?网上也出现了谣言,说血站职工年薪近20万?

面对偏见、误解甚至中伤,血站干部职工没有气馁,他们邀请各界代表和新闻媒体进血站、到一线、观流程、看账本、找法规、算细账,看看到底是“赚”还是“赔”?

记者和物价、财政、卫生行政等部门人员发现,从血液制备中的采集、检测、分离、储存、发放、运输等流程,仅直接成本和间接费用共计33项,通过查看报表和专业人员的测算,每200ml(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浓缩红细胞等)为单位的一袋血,其材料成本270元(血是无偿的没有计算),而物价局规定的成本收费价为每单位236元。

新闻单位全方位、全过程向社会公开宣传报道,消除了社会各界对血站的偏见和误解。

血站是全额事业拨款单位,收支两条线,不是一个“肥”单位,干的也不是“无本生意”?这些人的偏见、误会,无疑影响了血站健康、科学、快速的发展。

让公益事业“公”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八条:“血站是采集、提供临床用血的机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性组织。设立血站向公民采集血液,必须经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血站应当为献血者提供各种安全、卫生、便利的条件。血站的设立条件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十四条:“公民临床用血时只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公益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局部利益的冲突和政出多门的矛盾,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如献血车街头未停稳就有综合执法、卫生、占道停车管理等相关部门和收费单位接踵而来。国家要求无偿献血要全部来自街头采集。但献血车在街头一停放,马上就成了个别行政部门和某些个人追逐牟利的对象,有意无意地给献血工作的正常开展设立了关卡和障碍。但临床用血量逐年攀升,血源保障压力越来越大,而周围的环境却越来越差。

现在不少行政执法单位把无偿献血当成一种商业行为加以对待,把血站看成“摇钱树”,你说献血是一种崇高的爱心行为,一项公益事业,他们脸上表情茫然。在西部某城市繁华路段的采血车旁,工作人员告诉笔者,采血车要在街头停靠,经常要看人脸色,商铺觉得你影响它的生意,对医护人员横加指责,甚至断水停电;城管人员也不时以影响市容为由驱赶采血车。“只要是能管得上的,都要来收费”,这位血站工作人员拿出一沓当月的收费票据委屈地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已经颁布实施11年了,笔者在一次随机调查中发现,竟然有大部分人说没学过《献血法》。在采访过程中还听到一起极端事例:2006年夏天的一个中午,在该市繁华街头停靠的采血车上,医护人员正在给献血者提供采血服务,一群身着制服的城管执法者突然出现,以“影响市容”为由,对采血正常工作横加阻拦。而几日后,当地媒体以“影响市容”为由对“出事”采血车予以曝光!在报纸显著位置刊登的照片上,当地血站工作人员面对镜头一脸无奈。

虽然《献血法》中没有明文规定献血车应不应缴纳街头相关费用,但是采血献血是社会公益事业,只有全社会积极参与进来,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采供血环境。公益事业为何“不公”?一项人心所向、民意所趋的公益事业,却被一群既得利益者推倒了尴尬的边缘。

生命通道上的“肠梗阻”

笔者在走访西部一些血站时,经常听到送血司机的抱怨,送血路上众多的过路过桥费、停车费、红绿灯等令人焦急,经常遇到“肠梗阻”。“送血是职责所在,只要能及时挽救病人生命,无论多辛苦都值得,但令人无法承受的是送血路上的“肠梗阻”。送血司机王大海对此深有感触。“肠梗阻”

成了阻碍生命通道的贴切隐喻。对于寻常百姓来说,外出碰到堵车、停车收费等很烦心,但误不了多大事。但如果一辆救命的送血车也因堵车、缴费变得难以通行,一个鲜活的生命也许就会因这一瞬间的耽误而消逝。问题出在哪呢?带着这一令人不快的问题,笔者在不同时间、与不同血站、不同医院急救室的领导就此情况做了交流,他们也是一脸的无奈。“各地都有特权车,关卡都能随便过,而救人性命的送血车为什么不能像救护车、消防车那样对待呢?”

在采访中,笔者还发现在执行紧急任务时,每到停车场、红绿灯处或收费站,不管警报声再响,送血车也只能排队等候。血站领导就此问题多次向交通局、交警队、收费站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奔走呼吁,做了无数次沟通,但境遇依然未能改善。调查中发现,问题症结出在利益、制度上,送血车为何不能像120急救车那样享受特殊待遇呢?

这些生命通道上的“肠梗阻”令人深感痛惜,看到奔驰在街道上的特权车,在收费站有免检道、出入不同场所有特权通行道,不知道实施紧急救护的送血车何时才能畅通无阻,真正让生命绿色通道通起来?!

“喉舌”生疮带来的困惑

《献血法》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广泛宣传献血的意义,普及献血的科学知识,开展预防和控制经血液途径传播的疾病的教育。新闻媒介应当开展献血的社会公益性宣传。

西部血站近几年的大力发展,离不开新闻媒体的支持,各地党报党刊、广播电视积极响应,发挥了舆论导向作用,为血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笔者在地处黄土高原的某市调查采访中发现,假记者站、假记者、假媒体和一些不正规的新闻媒介把血站当作“摇钱树”、“唐僧肉”来啃。

献血办马主任拿出记事本对笔者讲,仅6月份某某网站、某某都市快报、中国某某杂志社西北记者站等七家媒体,打电话、发传真、还有个别不打招呼直接冲进会议室、领导办公室要采访、要广告,他们动辄就是几万元,个别记者还威胁要曝光,还有不少“名流”自称这“家”那“家”,张口都是一个“钱”字,这些人与圣洁的“爱心”、崇高的“公益”形成了鲜明的反差。马主任苦笑着说:“来采访的多数没有记者证,不是过期作废的,就是假证件。也有拿真证的,不是打着领导的旗号,就是拿着某某人“手谕”纸条,每月加上来写“书”的,搞策划包装的,推销宣传创意的等等,不下十几家,他们都以为血站“富得流油”,没想到“干得像锅底”。最可恶的是真真假假的媒体,假假真真的记者,你血站不到我这里做宣传,我们就制造事端网上散布谣言,你血站不买我的东西或产品,我就叫“记者”找事去骚扰。这些人的表现和行为,同街上的“混混”没有多大区别。

在调查采访中宣教干事小杨反映,本地有个综艺台,与血站合作“爱心传递栏目”反响好影响大,在省内外同行中都有小名气,双方相得益彰。从当年颁发《献血法》免费宣传开始,到后来找上门来要辛苦费,每过一个年头都要涨价,从3万、9万、15万到今年的20万元,令血站经济上难以承受。不给钱就不宣传,今年多半年过去了,关于无偿献血方面的报道一条也没有发。这些单位的领导,口口声声打着生存的幌子,却抽着名烟、喝着名酒、坐着名车、穿着名牌,连住的房子都是名宅,不知在他们心目中人的生存与和谐社会是怎样的概念?!

呼唤生命篇3

一、绿色教育,就是人文和科学相融的教育。

如果说科学是一把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而人文精神正是使用这把钥匙的说明书。科学和人文是承载人类文明的两列必不可少的列车,也是构成人的素养大厦的两根顶梁柱。只有两者互补融合,才会构成完整的学校教育,才是素质教育的真谛。而这两者的协调发展,往往被我们忽略。

据中国科协2007年公布的数字,只有1.9%的人达到基本科学素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美国1990年达到6.9%,欧共体1989年达到4.4%,是哪个环节造成了中国人科学素养的匮乏和缺失?根源在教育,很大程度上在基础教育。

可以说,传统教育高度科学化的课程体系和高深的科学知识很大程度上体现的是工具性,为考而学,为考而教,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之间不能沟通联系,科学教育缺失了启真、启美、启善之功能,教育成了冰冷的义务,知识成为奴役人的工具,获得知识和受教育不再是一种乐趣。家长忽略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和个性发展,把孩子学习质量的变化视为孩子人格培养和健康成长的过程与结果;学生则每天必须面对浩如烟海、题型复杂的选择题和判断题,学习过程成了冷冰知识点的灌输,创造意识和探究精神在自我主体的沦丧中出现缺席。

这种选拔制度下所衍生出的“应试教育”更加剧了人文精神的流失,可以说目前在学校、社会、家庭和孩子之间存在的各种隔阂和误解大部分与科学教育的主宰和人文精神的失落有关。

不得不承认,传统的教育思想使我们的学校教育染上了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唯智至上,重理轻文”在学生、教师、家长头脑中已是根深蒂固――只知“知识就是力量”,不知道德也是力量,人格、理想、情感都可以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只知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科技、后天的经济,不知今天的教育还是明天的文化、后天的精神;只知道没有科技的进步,人类将永远愚昧落后,不知没有人文精神,人类将坠入科技进步带来的文化黑暗和社会灭亡的深渊。于是,教育出现了误区:作为向学生传授学知识和技能的科学教育,这个层面被过分的放大、抬高、强化,而作为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足以让其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人文教育则被异常地缩小、降低和弱化。教育中的“人”可怕地失落了,人的灵性、精神不见了,孤零零地变成了学习的机器,责任感和使命感淡化了,同情心丧失了,没有了纪律观念和法规意识,心胸狭窄,精神空虚,心理脆弱,经不起挫折,没有意志力,没有高层次人生追求,没有强大的学习动机,甚至出现违法犯罪现象。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警惕。

因此,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没有科学的基础与科学的精髓;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没有人文的精神与人文的内涵。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就会落后,一打就垮;而没有民族传统,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

科学与人文应相融,且本质上是“和而不同”,既相异又相融,既互动又互补――科学和人文同源同互动,相同互通,相异互补。互补交融则两利两兴,相互对立则两弊两衰。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同根同源,相融而“绿”,这是绿色教育的灵魂。

二、绿色教育,是校园生态高度和谐的教育。

一幅画的美就在于它色调、构图等各方面的和谐;一首歌曲的优美就在于它音色、音调、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最佳组合、最佳状态。绿色教育追求的正是人文和科学的融合,是教育生态的和谐发展。

社会的存在就是和谐生态环境的存在,一所学校也是一个社会。绿色教育呼唤平衡、有机、统一、亲和、融洽,其目的则是要建立一种自然、健康、开放、创造的新型的教育模式。绿色教育的核心是亲和性、融洽性、创造性、自主性、生态有机性受到最大限度的重视和得到最大限度的强化,把教育活动看成是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这一整体既包括师、生、课堂、内容、方法,也包括整个育人的环境设施和文化氛围,把亲和、融洽贯注在每一个有机的因素和环节之中,最终形成统一的教育“生态链”、“生态区”和“生态整体”。绿色校园生态是这样一片育人土壤:充满自由空气、开满爱的鲜花、流淌着幻想和想象清泉、飞翔着个性之鹰、高高飘扬着创新的旗帜。点点滴滴体现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整个教育时空充满人文关怀,只有这样,也才称得上是真正的绿色教育。

新课程实施已八年有余,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新课程在设置上,更注重人文素养及科学精神教育;在教育方法上,更注重灵活性,倡导“学习共同体”,在这一背景下学校教育将得到极大延伸。我们面临一个教育变革的时代,这是一个新思想不断涌现,教育内涵不断丰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教育空间不断拓展的时代,越是站在阔大的背景上审视我们的教育,就越需要寻求这样一种基于生命绿色的教育理念协调教育诸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确保基础教育的健康有序、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绿色教育,是体现环境育人的隐性教育。

文明无价。美丽、宁静和温馨的校园环境,会陶冶我们的情操,促使我们成为一群高素质的现代文明人。大阪亚运会上,当各国记者在偌大的运动场上找不到一片纸屑时,当时大家开始思考:2008年的奥运会会办成什么样的呢?事实证明,在北京举办的29届奥运会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办成了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让世界所有的人为之惊叹、折服。在一个国家、一所学校、一片废纸之间,我们一直向大家渗透这样一种理念:什么样的环境造就什么样的人,环境决定素质――在红地毯上长大的孩子和在土窝窝里长大的孩子长大后的文明程度是不同的。人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人,文明的环境住着一群文明人。这就是绿色教育中人与自然之间达成的协议。

现代化校园固然要有现代化的设施,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厚实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生态成长气息。名校之名,不在地大,名在软件,名在潜力。走进校园,想象再不丰富的人也会涌现出这样的比喻:绿柳含烟,花团锦簇,碧草铺翠……蓝天白云下,气势恢宏的现代建筑群有时拔地而起,银杏、樟树、桂花、玉兰等数不清的名贵树种点缀其间,“名人广场”、“未来名人座”、“绿色教育长廊”独具匠心,浓郁的校园文化无处不在……无论站在哪个角度放眼望去,你眼中都是一幅美丽的风景。但我们认为:一所真正的名校,真正让人折服的往往不是现代化的高楼,不是标志性的广场,而是标志性的文化、标志性的教师、标志性的学生、标志性的精神、标志性的事迹,是浓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人文气息。

校园人文是关乎人的完整性建构的终极关怀。一个人,背景知识越宽厚,其融会贯通的能力就越强,只有具备宽厚的人文情怀,丰富的文化艺术修养,才能活跃思维,激发生命意识,激活想象力,提高逻辑抽象能力。沉重的升学压力面前,初中教育两眼盯中考,自觉不自觉淡化或失落了太多的人文关怀,导致严重“缺钙”,科学精神和创造力难以跨越到应有的高度。而人文素养当是立命之本,只有促进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合璧,实现高情感和高智商的“联姻”,方能身心两健,文理兼通,学创俱能。

四、绿色教育,是以立人为中心的教育。

回顾我们前几年的教育,不得不对我们的教学行为做出深刻的反思,必须换下苦教苦学这面旗子,因为这面旗子的颜色不对。

时代要求我们更换教育的旗帜,其中有一面叫“立人”。

倡导绿色教育,必须落实立人思想。探求新知是人的天性,本应充满情趣,现在却让学生感到厌烦,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失败。这失败可能有很多原因,但生硬灌输无疑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要知道学生的心灵不是等待填充的容器,而是等待点燃的火把。只有当我们用情感激感、用心灵碰撞心灵、用智慧启迪智慧时,教学过程才能成为学生才智觉醒的过程,教学活动才能成为学生展现自由精神的舞台。因此,在学校管理方面要改变管束过严、“围追堵截”的老办法,要让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为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

倡导立人教育,就是要在教育中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不能把学生当成知识容器强行进行灌输,不能把学生当成木偶任意操纵,而是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甚至质疑老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我们与学生应当是情感上的朋友,可以沟通交流;是求知道路上的伙伴,可以互相启迪;是完全平等相对独立的生命个体,可以对等交流……只有当我们真正蹲下身子,放下架子,敞开心扉,献出挚情,我们才能赢得学生真正的尊重。

立人教育思想,还要求教师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因为不管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背景如何,不管他们的学习基础如何,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对他们应一视同仁。承认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别,但绝不能由于我们的偏见和工作的缺憾过早地给学生戴上“智商低”、“不成器”的帽子。事实上,不少我们认为“不会有多大出息”的孩子,长大后都“出息”得让我们大吃一惊。我们曾提过的曾在大学物理考试中考过倒数第一,但在日后的研究中登上了天体物理学的真正第一的日本科学家小柴昌俊就是很好的明证。因此,承认差别,正视差别,又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扬长避短,会使学生受益终生。摒弃教育流水线,开辟人才成长的个性化田园,让参天大树有尽情舒展枝叶的开阔蓝天,让翠绿小草有伏地蔓延的自由空间!

倡导立人,不是让我们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反是让我们以引导、关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让受教育者产生一种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和道德自律性,促进其主动、全面的发展。必须把尊重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越是尊重越要严格要求,严格要求是尊重的具体体现。尊重的教育不是无条件的尊重一切,对学生中的一些不正当的需求和违纪行为不仅不应尊重,而且应严格禁止,严肃地批评教育,对情节、性质严重的甚至要给以处分,这样做是对受教育者在尚未认识到其人性尊重的情况下选择终极性尊重。

呼唤生命篇4

关键词:教学、语言、真实

教学语言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它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呼唤生命的真谛。

何谓生命的真谛?有人认为生命的真谛在努力付出,有人认为生命的真谛在真诚服务,也有人主张生命的真谛在超越升华……我则认为生命的真谛应该明白我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会使生命更有意义。

现在的学生似乎对生命的意义不清楚,因为他们每天都在享受着父母的疼爱,他们根本不用想我为什么活着,似乎他们的活着就是为父母,因而才会出现一些学生包括已成年的学生遇到一些坎坷或挫折就失去了承受的能力。在大学校园里跳楼的事件时常发生,其实,这是教育的悲哀,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悲哀。然而这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似乎并没有注意到。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应注意引导和提升教师的语言艺术。特别是如何使课堂教学语言更具有影响力和创造力,更能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感悟,感受生活的美好。在师生的默默交流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抗挫折的能力。

一、教学语言的真实性

所谓语言的真实性就是不隐瞒、不臆造,怎么想就怎么说。说话人所表达的,是他内心所想的,即“言为心声”,而不是心口不一或口是心非。简单地说,真实也就是说真话、表真情、达真意。

教学语言的真实性体现在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模糊到清晰、错误到正确、失败到成功的过程;体现在教师的循循善诱、鼓励帮助、规范训练;体现在师生之间语言的交流、思维火化的碰撞。这些语言的交流无不表达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学生情感真实地流露,更能使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心里的情绪变化,特别是学生学习上的困难,更容易发现。这时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去调整学生的心态,帮助学生战胜困难。这样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它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引起学生的美感,更是学生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教学语言的情感性。

教学语言必须感情充沛,体现教师对祖国、对事业、对学生的热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寓理于情,情理交融。教师通过语言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生命之火去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用自己的心融化学生的心,用自己的灵魂铸造学生的灵魂,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教师在教学中,用动情的语言打开学生稚嫩的心扉,让真、善、美的甘露浸润学生的心田。总之,教学的语言富有情感性是它的特质。

三、教师语言的趣味性

每节课40分钟,学生一天至少在学校要上六节课,对于生性好动、好奇的小学生来说,仍是一种难耐的“煎熬”。如果教师的语言枯燥乏味,也是对学生身心的一种摧残。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正确驾驭好课堂语言,尽量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来弥补教学内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学生能从无趣的课堂中得到乐趣。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应该多学习一些语言的艺术,如看一看《演讲与口才》这类的期刊,以此丰富和提升自己的语言。

四、教学语言的幽默性

呼唤生命篇5

在一年之内发生这么多的事故,是偶然?还是必然?不能不令人深思!当淋漓的鲜血、渴望的眼神成为悄然的陨落;当空中快乐的飞翔成为永恒的别离;当有家就有爱的宁静被无情的剥蚀,家人的悲痛永远无法抹去的时候,我想问大家一句:“安全,您忽视了吗?”

让我在这和大家一起反思一个因为忽视隐患、安全意识不强、防范措施不到位、责任不落实而引发的设备伤害死亡事故吧!

2007年9月24日,那是在举家思念团圆的中秋节前一天,可在兰郑长项目一标段,却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死亡事故,时间是在当天的13:30分,完成填充作业任务后操作手驾驶焊接车,开始爬坡迁移设备,坡度约18度38分。当行驶距该车停靠点约8米处时,操作手感觉车辆动力不足,采取加大油门措施未果,车辆开始倒滑 ,下滑15米左右时,操作手认为滑速过快已无法控制,跳车逃生 。焊接车继续加速下滑至70米处,撞击到已组焊的管段,在管段与正在进行作业的另一台焊接车之间通过,相继撞倒正在焊接车与管段之间作业的焊工、修理工和质检员3人。焊接车继续下滑距事故地点约44米后撞击作业带旁管子短节自行停止。这是一起严重的机械伤害事故,由于对山地施工风险识别不全面,没有识别出陡坡环境下设备行进过程中故障下滑的风险。在突发事件面前,操作手没有适时采取适当的应急措施,避免车辆下滑;施工作业缺乏精细化管理,对施工现场缺乏有效监督;项目各级管理人员思想麻痹,缺乏安全意识,风险意识;现场管理人员未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尤其是对焊接设备迁移或转场过程的监督和管理。造成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内三个鲜活的生命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他们最亲最爱的家人,离开了他们深深眷恋的朋友,离开了他们曾经有许多梦想的人间。。。。。。

当听到这消息,我深感震撼!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事故,生命显得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的不堪一击,几个美好的家庭在发生事故的刹那间破碎。生死轮回,一切都那么急促!事故发生后,失去孩子的母亲悲痛欲绝,口中喃喃地呼唤着儿子的乳名,两眼目光呆滞;失去父亲的孩子哇哇啼哭,但声声泣血的哭喊,怎么也换不回来亲人的生命;失去丈夫的妻子,泪眼婆娑的双眼已无力嘶喊,满是痛苦的的脸上,对将来的生活充满了失望 ......,看着或哭或悲的场面,那情形是多么的痛彻心扉,令围观者无不为之动容。

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虽然是设备原因造成,但是,如果当时我们对进入现场的设备仔细检修;如果我们检查巡视及时、到位;如果设备发动前检查设备制动装置;如果...如果...假如有如果一切都能重来,悲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然而,就在今年的“5月3日”,还是在同一个项目工程,却又发生了惊人相似的一幕,历史的悲剧又在重演,又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被剥夺,又一个家庭支离破碎,难道事故就真的不能预防和控制吗?难道我们真的就不能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吗?难道就真能忽视他人生命还违章指挥、强令他人违章作业吗?难道我们自己在作业时就不知道按规定持有效证件吗?难道就不知道自己在从事危险作业时要持有有效票证吗?……

朋友们,说到这,或许你已经打开了你那记忆的闸门,那些发生在你身边的由于忽视安全所造成的一幕幕悲惨的场面,一定也会引起你心灵的震撼!事故的隐患时刻隐藏在我们身边,当我们在憧憬着新的一天工作生活的时候,您是否想到了安全!当我们在学习安全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时,您是否想到她是用血的教训凝成的!在学习集团公司六条禁令的时候,我们是否深刻反思过自己的行为!当我们对别人的提醒与忠告不以为然的时候,我们是否想到因那一时的疏忽,仅有的一次失误,可能会给自己或他人带来痛苦,给家人蒙上阴影,给企业与社会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朋友们,每起事故都伴随着血和泪,每起事故都渗透着悲彻和痛楚。难道这还不让我们痛心吗?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难道这还不足以让我们警醒吗?难道这还不足以让我们把安全铭刻在心吗?人生道路漫漫长,悠悠岁月需平安啊!在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中,安全是家人美好的祝福,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安全是规避风险的港弯,安全是检验成果的试金石!

呼唤生命篇6

关键词:生命教育 课程设计

在我们还小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常常会问我们的理想和将来想做什么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充满憧憬地向老师和家长回答他们的理想和愿望。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孩子早早地放弃他们年少时的美好理想,放弃他们宝贵的生命。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早就屡见不鲜了。

不久前我国有一名学者对中小学生相关的心理行为进行调查,结果让人震惊,被调查的学生中有5.85%的孩子曾有过自杀的计划,自杀未遂者达到1.71%。另外,在中学、大学校园中,自杀的事件也频频发生,甚至许多让人羡慕的硕士,博士生,也放弃了他们美好的未来,从高楼跳下去,这样的例子太多了,相信每一个在学校的同学都听说过。但绝大多数的家长和教师对此还是一无所知,他们不明白自己的子女为何会自杀,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为子女付出了很多很多了,为何子女还会弃他们而去?

长期以来,我国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学生对“死”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和思考。一桩桩血的教训告诉我们,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环。为此我国急需在校园中开展生命教育。

我们也看到有不少的专家学者呼吁要开设生命教育这门课程,他们的呼声也很高,但是真正行动起来的却很少,因为在我国先前还没有这门课程,许多心理健康老师想开设,但是不知道怎么开设。那么我们究竟怎样开设符合我国国情的生命教育课程呢?以下是我的一点想法。希望对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有所帮助。

开展生命教育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们为什么不尊重生命,为什么自杀,在了解了这些原因后再去开展工作,目的性就高多了,效果也会明显的多。

南京大学桑志芹教授认为学生自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模仿。在自杀的学生当中有一部分纯粹是模仿,在明星张国荣跳楼自杀后的第二晚,大陆,香港相继又发生了多起跳楼自杀案,其中学生占很大比例。还有一部分学生看了武侠片中的情节,从高楼跳下。这种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只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就能比较好地防止此类自杀现象的出现。

压力。这个原因也在自杀者中间占很大的比例。有的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大,无形中使孩子的压力很大。有的孩子在没有完成父母的要求后,很害怕,便走上了自杀的道路;有的学生由于家庭经济的因素,在学校自卑,觉得事事不如人,久而久之,若没有人加以引导,也会走上自杀的道路。在大学生中,主要是就业压力、学习压力等使一部分学生放弃了他们宝贵的生命。

借自杀出名。自杀者中有一部分是为了出名,这在他们的遗书中也提到了,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们。

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原因,如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恋人间为了能永远在一起而双双徇情等。

在了解了学生自杀的原因后,我们就得做出行动,防止此类现象再次出现。这中间,学校的生命教育就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开展生命教育,首先要树立学生珍视生命、保护生命的信念。这个就需要我们的老师从生理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给我们的学生讲解。帮助学生科学地了解人的生与死,以理解的态度面对生命历程中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从而使人活得更充实、更有价值。

其次就要让学生学会保护生命。这个可以通过请消防人员和社会救助人员到学校开设讲座,让学生了解基本的逃生知识,学会几种必要的求生技巧。

还有就是生命课程最好有专门的老师,这样老师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和摸索课程的内容。目前不少高等师范院校开设了心理教育专业,这部分学生将来能够胜任这种工作。

开展生命教育,不能只靠老师一人,还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生命的含义。北京有一所学校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位产妇分娩的过程,让学生知道生命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

开展生命教育同时应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要创造一定的逆境,磨炼学生的意志,引导学生认识痛苦和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乐趣,才会有生机。从而能够更加欣赏生命、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质量。

另外,我觉得一些电影也能让人产生对生命的尊重与珍惜,感动学生的心灵。如《亚马逊的蝌蚪》,《帝企鹅日记》等,这些影片虽都从动物的角度来拍的,表达了动物对生命的追求,从动物身上折射出对生命的渴求是很让人震撼的,从而给人启发,使人懂得珍爱生命。另外许多有关生命教育的书籍如《我的爱》、《挑战死亡》,《死亡日记》等都能给人以很大的震撼。

还有我觉得生命教育课程应主要以开展活动为主,因为平时我们学生的压力很大,如果纯粹去讲解,学生可能不感兴趣,也就不关注这门课。我们开设这门课不仅要让学生珍惜生命,还要让我们的学生从压力中解脱出来,学会放松,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进行角色互换的活动,让学生模拟一旦遇到如父母因车祸身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将有助于学生体验遭遇损失和生活方式突变时的复杂心情,学会在非常情况下对情绪的控制。

当然课程的设计还需要我们的老师有丰富的阅历和知识,需要我们的老师自己本身要热爱生命,只有教师自身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才能感动学生的心灵。也需要我们的老师不断去探索和创新。这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生命教育课程一定会跟上世界的潮流,走在世界前列,当然这需要我们一起关注和努力!

参考文献:

1.程灶火.《心灵解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7-59

2.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网,生命教育大谈专栏,[EB/OL].[2008-02-19]省略/html/lifedu_bbs/

呼唤生命篇7

周如俊 最近,学生自杀现象的频繁曝光,很是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感到触目惊心,看看2003年这几则学生自杀报道,似乎当前中小学课程缺点什么? 其一,2003年正月初一,海口市一名年仅15岁的中学生陈某因为打游戏遭家人批评,于是在卫生间中自缢身亡(新华网海南频道2月27日)。 其二,一重庆女生因学习成绩不好,不堪忍受其班主任的体罚、责骂,在校跳楼自杀。其父母遂以侮辱罪对班主任提讼,要求追究班主任的刑事责任(《中国青年报》7月8日)。 其三,前不久,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依路小学四年级一班的赵某,因为成绩差,期末考试的前一天,班主任通知他不要参加考试,以免拖全班后腿,当晚,他就跳进了村东北角的鱼塘里,溺水身亡(《解放日报》7月16日)。 其四,沅江市11岁的郭玲因为无法缴纳用于购买计算器的5元钱给老师,受强烈的自尊心的影响,喝下一瓶敌敌畏自杀身亡(《潇湘晨报》11月7日)。 其五,就在全校学生忙于期中考试的时候,江苏省宜兴铜峰中学初二一班的15岁女生小丽同学却服毒自杀。据记者调查,小丽的英语老师此前在全班同学面前骂小丽是猪,而且是“猪中极品”(《现代快报》11月8日)。 这些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如此频繁的自杀事件实在应该引起大家的深思。我们并不排除学校、老师和家长在对他们进行教育之时,观念上、方法上存在的种种错误以及所应承担的责任。但从上述五则在校学生自杀事件看到,不少人往往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可以舍弃生命,给家庭与社会带来了悲剧与不幸。他们生命意识是如此的淡漠,几乎让人无法相信;他们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只因无法承受就选择彻底离去。如果说,这些学生在学习考试分数上或情感等方面,或受到家长、或来自学校、或迫于社会的压力,一些难以缓解的焦虑和冲突是外因,那么其本身心理素质的脆弱就是起了关键作用的内因,动辄出现自杀现象,这不能说不与我们中小学教育中缺失“生命教育”课程有关! 多少年来,我们的学校教育中似乎就缺少了心理健康“生命教育”这样一环——人“即使输掉一切,但决不能输掉对生命的信念”。在中小学校中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以珍惜生命为主题的生命教育课程本来是必需的,现在则是显得无比急迫,这对于遏制上述的学生“冲动性自杀”更为有效且可行。 依笔者之见,当前学校教育中除了开设原有的人生观教育、挫折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课程,更要注重心理健康“生命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实施。通过“生命教育”课程开设,指导学生个体去了解、体会和实践“爱惜自己、尊重他人”的一种价值性的活动。具体来说,生命教育就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学生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的爱心,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 为什么总要在牺牲出现之后,人们才会意识到生命是无价的。在这么多无辜的生命离去之后,我们无法预知以后此类事件是否还会发生,发生几率有多大,但是我们只能尽所有能力做到预防。孩子们是脆弱的,尤其是青春期的青少年,尽快建立中小学“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和自己的教学计划,这是摆在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

呼唤生命篇8

——题记

阴森森的天空如铁铸一般深沉,七倒八斜的废墟如戈壁滩一般冷漠凄惨。

“救命啊!”一声无力的呼唤如远处一道微弱的亮光试图驱散这废墟上的冷寂。

我们不顾一切地奔去,犹如扑火的飞蛾,扑向我们心中的火焰,火焰的那端,是生命的呼唤,更是生存的渴望。

可是,当我们同样呼唤着你时,你却如一朵玩闹的白云,静静地飘来,又牵着我们的心悄悄地飞走。时间停滞,如一根断掉的弦停于手中,迟迟不肯落下。

是啊,我们怎能放得下你――那废墟上的一语呼唤。

千呼万唤,终于唤得你呻吟般的一语:

“救命啊”――声音虽仍不大,但却如一根细线深深地缠住我们的内心,系住我们的呼唤。

双臂为你而挥,汗水为你而流,阴云听到了你的呻吟,大地看到了你我的顽强,死神因爱的呼唤而望而却步!

是的,已没有什么能阻挡你我的呼唤!管它万里阴云,管它废墟如山,你我的呼唤,让它们通通都难堪世面!

终于,你的呼唤与我们的呼唤连到了一起,欢笑与掌声便是最神圣的证明。

也许,是我们已干涸太久了吧,只一听到你湿湿的告白,便陶醉其中,其实,那一遍遍的呼唤才是这废墟上最真挚的祷言,最无边的真爱。

呼唤生命篇9

理解是生活的太阳,她将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温暖,理解是生活的发动机,她将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力量,理解是生活的美酒,她将给人们带来醉人的芬芳。

我们呼唤理解他人,生命是浪花,理解就是辽阔的海洋,生命是白云,理解就是无垠的蓝天,生命是小草,理解就是碧绿的草原,如果没有安妮老师的理解,世界上将缺少一朵奇葩,她化解了海伦*凯勒的心灵中的恐惧和暴躁的坏脾气,成就了20世纪的一位奇女子。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人与人之间不可能不产生矛盾和摩擦,此时我们要呼唤理解的到来,怀着一颗理解之心,待事待物待人,那么,所有的不快将都:相逢一笑泯恩仇。

呼唤生命篇10

[关键词]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巴克

《荒野的呼唤》又名《野性的呼唤》,是一部于1997年上映的英语电影。该片上映后受到了广泛好评。这部影片是根据同名小说《荒野的呼唤》改编的,原著作者杰克・伦敦(1876―1916)是美国著名的作家,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在他有生之年,他写了19部长篇小说,150篇短篇小说和故事,3部剧本以及论文、特写等。他的成名作是1900至1902年发表的《狼的儿子》等3部短篇小说集。两部描写动物的小说《荒野的呼唤》《白牙》被认为是卓越的作品。《荒野的呼唤》是伦敦的代表作,影片也基本继承了原著小说的精髓。在这部电影中,主角是一只狗,它曾经是主人家养尊处优、举止“文明”的一只宠物,可是命运的机缘变化,使它成为丛林中的首领。也许有人说《荒野的呼唤》是一部动物电影,但电影主角――巴克的经历对我们不无启示。本文尝试分析在电影中,巴克是如何从一只驯养狗变成丛林首领的过程,希望能对观众起到启发作用。

一、关于《荒野的呼唤》

与原著一样,电影《荒野的呼唤》在一开始就交代了故事背景,将观众带入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中。19世纪末,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资本迅速地集中到少数资本家手中,形成了垄断资本。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但是劳动阶级却越来越贫困。阶级分化所带来的更为严重的影响是道德的沦丧,在一个一切以金钱和地位为准则的社会里,人们对金钱和地位的追求也势必越来越裸。为了生存,不择手段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这样的环境,与残酷的原始社会已经没有多大区别了。这时候,从遥远的阿拉斯加传来了当地发现金子的消息,一时间,众多想要碰碰运气借此机会改变命运的人蜂拥而至。这些淘金者经历了淘金过程中的种种艰难。这就是影片《荒野的呼唤》的时代背景。因而,《荒野的呼唤》表面上描写一条狗在极其恶劣的极地的生存和斗争,而实际影射的是当时社会中的人在残酷竞争中求生存的艰难。可以说,《荒野的呼唤》实质上是对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一次反思。

《荒野的呼唤》的主角,是一条名叫巴克的狗。巴克是一只圣伯纳犬和一只苏格兰牧羊犬的混血儿,所以他既有圣伯纳犬的魁梧身材又有牧羊犬的机灵狡猾。巴克生长在加利福尼亚温暖地带的一个法官家庭,备受宠爱,养成了一副十足的王室气派。不料不幸突然到来,一个穷困潦倒走投无路的家伙偷走了巴克,并把他卖到了极寒地带做雪橇犬。“帝王”蒙尘,巴克起先誓死反抗,却被一根绳子绞得昏死过去,放在车上运走了。车上巴克没吃没喝,只剩下半条命,但这更引起了巴克的怒火,他决定一下车就给这些人一个狠狠的教训。可最后真正得到教训的是巴克自己。在雪橇场,巴克反抗越激烈,得到的棒打就越沉重,巴克终于被打得昏死过去。这顿棒打是巴克觉醒的契机。他从此认识了一个弱肉强食的新世界,他心里潜在的原始的狡猾天性被唤醒了。慢慢地,巴克学会了如何成长,他意识到,要想避免悲剧命运,自己就必须强大起来,永远都不要被谁打倒。巴克终于成为一条出色的雪橇犬。之后,当雪橇场的所有雪橇犬被榨得差不多后,被转手卖给了三个抱着玩玩的心态来极地探险的南方人。他们对极地生活毫无经验,不懂得照顾自己更不懂得照顾极地上人类最好的朋友雪橇犬。就是在这几个人的折磨下,雪橇犬死伤惨重,连巴克都已经看不到存活的希望了。已经无力再奔跑下去的巴克,终于倒在雪地上,奄奄一息地等待死亡的降临。就在主人要惩罚他时,一个人阻止了他们的继续施暴,并留下了巴克。这个人名叫索恩顿。巴克是一条优秀的狗,而索恩顿是一个真正优秀的主人。他真心疼爱巴克,在他的关心下,巴克慢慢恢复了健康,并学会了如何与新主人和谐相处。巴克狂热地崇拜自己的主人。为了他什么都可以做。他机智地帮助主人在中获胜,巴克成了一条传奇的狗。最后索恩顿被印第安人杀死了,巴克在报复了仇人之后,回到了丛林,成为狼群之首,完成了他从文明到野蛮的彻底蜕化过程。

在电影《荒野的呼唤》中,巴克虽然是一条狗,但导演完全赋予狗以灵性,以“他”和“他们”来称呼,由此可见,这不仅仅是一部动物电影那么简单。可以说,巴克的故事具有某种很强的寓言性。

二、巴克的形象

电影《荒野的呼唤》以辽阔无际的美国北部尚未开发的冰雪荒原为背景,深入刻画了一只名叫巴克的狗的故事,他无意被卷进淘金者的冒险生涯,却九死一生,最终成为狼群的首领。巴克历经种种艰辛、征战,在弱肉强食的生存环境中最终恢复原始的野性,由一只狗变成一只“狼”,重返旷野,加入了野狼的嗥声之中。这部电影充满了对奋斗、抗争意志和追求自由的精神的礼赞。在巴克身上,我们形象地看到了这种自由、坚强、不畏艰难与,敢于与命运搏击、抗争的精神与意志。同时,从荒野上无休止的争斗与征战中,我们也看到了当时美国“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社会现实。巴克的遭遇和命运,显示着这种生存的艰难和生活现实的严酷。要生存下去,获得自己的地位和尊严,就必须奋起反抗,咬紧牙关,做一个真正的强者。

在《荒野的呼唤》中,巴克原本是一只养尊处优的宠物犬,但当他被卖到雪橇场后,吃尽了苦头。他不仅要应付来自主人的大棒,还要在一群冷漠充满敌意的同伴中求得生存。巴克的一个同伴鬃毛就因为向另一条性格乖戾的雪橇犬斯帕斯表示友好,结果反被斯帕斯咬伤,摔倒在地,转瞬之间就被围在旁边的一圈狗吃光了。于是,巴克拼命地学习在这个世界的各种生存之道。首先,要做一条好的雪橇犬,让主人满意。巴克学得相当快,之前没有谁料到一条南方狗会成为这么出色的雪橇犬。巴克还学习如何在雪地里挖坑睡觉,如何挑选背风的一面挖坑,学习打架,学习如何用嘴啃掉脚缝里的冰,他甚至还学习如何偷东西吃。起先是他发现自己的食物被人偷吃抢吃,后来他自己便也偷了起来。巴克学会偷东西,标志着他在文明社会中所培养起来的道德本性的蜕化和解体,因为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道德的确是一种障碍。在大棒和獠牙的法律下,只有强大才是最重要的。巴克血液里,他的祖先记录在遗传里的野蛮的本性复活了。吃下去的东西,无论是怎样难以下咽、不易消化,他都能不皱眉头地吃下去;只要吃下去,他就能吸收食物里最后一点营养,然后长出最有韧性最强壮的细胞构造。巴克的逐渐强大使排头狗斯帕斯感到十分的不安。他时时向巴克挑衅。巴克先是一次次退让,直到有一次斯帕斯霸占了巴克雪夜睡觉的窝,巴克终于无法忍受了,他们起了第一次正面冲突。尽管这次冲突被一群印第安犬的突然骚扰打断了,但仇恨已经深深埋下。从那时起,巴克开始在暗地里搞斯帕斯的鬼。他煽动狗群对斯帕斯的不满情绪,暗中支持那些和斯帕斯唱反调的狗。斯帕斯排头狗的威信大打折扣,狗群中的纪律涣散了。主人也毫无办法,只有等待巴克和斯帕斯的决斗的到来。在狗群们追捕一只雪兔的狩猎活动中,巴克和斯帕斯再次起了冲突。这次可是生死决斗了。在体力和经验上他们旗鼓相当,可是巴克除了这些,他还有头脑。这正是巴克战胜斯帕斯最重要的砝码。就这样,依靠强大的智慧,巴克成为最优秀的雪橇犬,并凭着自己的力量,一步步成为丛林之首,让万狼敬仰。

巴克的成长历程中可以看出,虽然巴克本已习惯于对人类的依赖和被驯养,可是他最终对人类的互相残杀与背叛失望,他听从了血液中荒野的呼唤,从文明走回了原始。在巴克的内心,时时涌动着一种原始的冲动,我们称之为“返祖现象”,一股野性的力量在不断呼唤着巴克,让他为之沉醉,并最终决定回到狼群中去。回到狼群并不能说明巴克的退化,相反,巴克是回到了属于他的地方,他在狼群中进行直接竞争,更加证明自己是强者。最后,巴克成了狼群的领袖,他的智慧与勇猛也得到了证明。这也恰好说明他回归自然的选择是无比正确的。诚然,丛林规则本来就是弱肉强食,胜者为王。但是人类却偏偏要弄出些文明的条框来,似乎在互相约束着。但在文明的表皮底下,贪婪与恶意却在暗流涌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也许都有荒野的呼唤。

三、结语

《荒野的呼唤》无愧于是一部优秀影片,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实现了完美升华。虽然电影主要展示的是动物世界原始的强力与求生的意志,而针对的却是人的世界对自由的渴望,对强者和英雄主义的歌颂。野兽的返祖现象是使巴克能战胜同类得以生存下来的因素之一。在影片结尾,巴克最终回到了狼群,也就证明了导演对野性的呼唤的肯定,也反映出人时刻在憧憬和向往着纯真与自由。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巴克也代表着反叛与逃避。一开始的巴克是一只被驯养的狗,是属于人类的,后来经历种种磨难,回到了大自然,其改变他的无非是环境。这也是这部影片的真谛所在。达尔文曾提出过自然选择和进化论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这些都体现在《荒野的呼唤》中,由此看来,这是一部自然主义影片。总之,《荒野的呼唤》是一部经典佳片,值得我们用心欣赏。

[参考文献]

[1] 谭燕萍.试论《荒野的呼唤》中“巴克”的艺术形象[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3(02).

[2] 彭文奉.雪地枭雄:《荒野的呼唤》中“狗妖”巴克的艺术形象分析[J].山东文学,2008(06).

[3] 张丹柯,张磊.解析《荒野的呼唤》中巴克形象的哲学意义[J].青年文学家,2010(19).

[4] 黄嵘.荒野的英雄,生命的礼赞――《野性的呼唤》中巴克的形象解读[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