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赏析十篇

时间:2023-04-07 20:02:16

荷塘月色赏析

荷塘月色赏析篇1

-------朱自清《荷塘月色》

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 “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

荷塘月色赏析篇2

一、总体性设疑

总体性设疑当在阅读课文之初提出,意在了解课文的全貌,究竟写了些什么。如读《雨中登泰山》,就可提出如下问题:哪些人雨中登泰山?为什么要写在雨中登泰山?在雨中怎样登泰山?登了泰山哪些地方?然后带着这几个疑点去读书。书读完之后,一定会有较深的印象,对课文的理解,对课文的结构层次的划分,定会有帮助。

二、思考性设疑

思考性设疑,一般在课文读完之后,为了深入理解课文,探究课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往往需要提出一些问题来思考。如读朱自清《荷塘月色》,就可能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经过进一步深入学习之后,就会发现:《荷塘月色》以作者行踪为顺序,以欣赏荷塘月色前后心情的变化为经,以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为纬来构思文章。

三、寻根性设疑

寻根性设疑,多在探寻作者写作的目的和背景。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与《绿》,同出一个作者笔下,同写于一个时代,为何情调和色调迥异?《荷塘月色》虽写出了谈谈的喜悦,却夹杂着淡淡的哀愁,感情低沉,情调隐曲、含蓄,色调素淡、朦胧;《绿》却透露出脉脉的温表,感情积极向上,生气勃勃,情调明朗奔放,色彩浓丽明亮。这不同在于:《绿》写于1924年,那时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在作者身上激起的感情波涛还没有消失;而《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作者对黑暗现实极为不满,一直处在彷徨、苦闷、烦躁、愤懑之中。他为了寻求解脱,追求美好的事物,憧憬理想的生活,写了《荷塘月色》。然而由于他的心情所限,又处在那样一个环境下,所以在《荷塘月色》中尽管得到了淡淡的喜悦,然而始终摆脱不了淡淡的哀愁。

四、赏析性设疑

荷塘月色赏析篇3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传统名篇,历来被各类学校的教材所选用。其中超凡脱俗的景物描绘和意味 隽永的意境令人百读不厌。大凡教学参考书和分析评论的文章,总围绕着文章寓情于景的特点,对文中语言技 巧、修辞手段及抒情方式作详细精深的分析,而文中一些简单实用的技巧却被忽略了。

读过此文的人都明白,这篇文章写的是盛夏时节,但文中创造的意境却没有一点暑气。全文格调素淡朦胧 ,宁静和谐,那暗中浸透出的凉爽,仿佛写的不是盛夏酷暑,而是悦目宜人的初秋。这样的意境,仅凭语言的 优美,修辞的娴熟和抒情技巧就能创造完成吗?且不说炎炎盛夏各种事物的特点,就以文中的事物作一些分析 ,也不难看出仅靠那些手段是不够的。

“乘凉”是为了消暑;“荷叶”“荷花”在盛夏时才卓有丰姿;“蝉鸣”和“蛙声”在酷暑里才叫得最响 。作者如果不加处理,只根据直觉顺序记录,那么,“我”带上家门,转身向荷塘走之时,首先被知觉感知的 应是烦躁的蝉鸣和喧闹的蛙声,更不用说沿途袭人的热浪和“我”的生理感受,然后才能看到荷塘、荷叶、荷 花和荷塘周围的月色。如果这样叙述,尽管还运用上述各种艺术手段,但文中那特有的意境显然失去了。因为 先入为主的蝉噪、蛙鼓吵破了宁静的氛围,搅乱了和谐的韵律,冲跑了素淡朦胧的情调。

那么,为了意境,何不删去“蝉鸣”和“蛙声”,那不是更能突出幽雅宁静的环境吗?也不行。因为“蝉 鸣”“蛙声”不仅是盛夏的典型特征,而且经过作者的点缀,有以声衬静的特殊效果,是表达情感的桥梁。

“丰约之裁,俯仰之形,因宜适变,曲有微情。”(陆机《文赋》)作者深谙此道。他创造意境却不见雕 琢的痕迹,剪辑调整材料天衣无缝,这主要得力于以下技巧。

首先,在材料的选择上有“收视反听”(陆机《文赋》)之功。对严重影响意境的材料果断舍去,如:去 荷塘途中的袭人热浪和对天热的生理感觉与心理感受。

其次,在材料顺序安排上有“耽思傍讯”(陆机《文赋》)之妙。作者将不能省略而又有碍于意境的材料 调整到不显眼的位置,而且“物”尽其用,借以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如:蝉噪和蛙鼓是烦人的,尤其在情绪 不佳时,但作者把它们调至欣赏完“荷塘月色”之后,不仅不见其烦人,而且创造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 幽”(梁·王藉《入若耶溪》)的佳境。同时,用“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抒发感慨,自然地流露 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淡淡的哀愁。

第三是“丰约之裁”“因宜适度”,对“乘凉”“蝉鸣”和“蛙声”惜墨如金,点到即止,而对“荷叶” 、“荷花”、“月光”、“月影”则浓墨重彩地渲染,突出意境的氛围,展现出令人陶醉的优美的画卷,感染 着读者,引人入胜。

荷塘月色赏析篇4

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散文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新课的导入,教师可以运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 情境中。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月光如流水”一段给人的美感非同一般,作为鉴赏,就需要体味这种美感的产生过程。我们可以见出该段重点是何塘的月色,故文中先用一笔喻写月光,用“流水”似的“泻”来形容圆月的普照,给人月华似水的真切的感受。“薄薄的青雾”句看似唐兀,实乃紧扣住“月色”二字:上有月光映照,下有荷叶反射,白雾便成若有若无之青雾。透过薄雾看荷塘,景物皆如此朦胧飘忽,作者便用“像笼着轻纱的梦”句来形容,“梦”为喻体,恰好是月色之美,美得令人感到不真实的写照。至于下文的“梵婀玲”“树影”都是构成此段美好意境的绝不可少的一环。总之,在这幅画面中,月光、荷塘、青雾,造成了绘画的构图美,明与暗,层次和色彩造成视觉上的美感,小提琴演奏名曲,给人以音乐美,造成听觉上的美感。

我们在进入这样的场景时,充分领略荷塘月色的美时,心又怎么不能意会到作者此刻面对的幽静和宁滥的那般平和宁静的心境呢?而联系上下文,因“噪”而觅“静”,因“烦”而觅“宁”,这般心境背后的烦忧和“不宁静”也就见出一斑了。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如是必显。”正是揭示了此种情形下的鉴赏方法。

二、 品析词语,开拓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

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开拓其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语,引导学生深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词以一字为工”。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一些精彩的语段及词句作赏析、揣摩,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在赏析“月下荷塘”这一极富诗情画意的语段时,可引导学生揣摩“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品味“羞涩”、“袅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在赏析“塘上月色”这一精彩段落时, 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月光的一系列动词“泻”、“浮”、“洗”、“笼”, 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词在描摹景物上有何特点?”(以动态的词描写静态的景)、 “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用词遣句方面的功力,体味文章的意境美。 现在学生阅读易犯的毛病是不求甚解、浏览情节,对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总是一掠而过,因此,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在鉴赏语言的过程中, 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通过对美的形象的感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去领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师还可以 通过联系具体语境对语言进行分析比较, 使学生对作者选词造句的深意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样是朱自清的中“塘上月色”这一段落,为加深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微和妙处, 教师可以找出其它同义和近义的动词让学生作比较,如把“泻”换成“淌”或“照”,把“浮”换成“升”,把“笼”换成“包”, 表达效果又有何不同?指导学生比较分析,在思索中让学生领悟语言的丰富内涵,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只有创设具体的语境,让学生通过比较来揣摩、领悟, 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吸收这些典范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审美想象和审美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三、情感诵读,体验思想美

情感体验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诵读课文又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之一。我们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就是要使学生在语文文字的训练中,更好地获得学习语文能力,并且有机地使学生受到思想情感的陶冶。饱含感彩的语言,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情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文学作品的成功朗读,可直接给学生一种美感。它会将无声的语句变为有声的语言,通过对文字信息的再创造,把课文中最美、最富情感的地方凸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收到“其义自见”的效果。

在讲授《我与地坛》这篇课文的时候 ,首先我播放了伴着低沉音乐的朗读带,在听读的同时让学生认真感受史铁生的不幸命运,带领同学们走进了一个很丰富的情感世界。尤其是讲到母亲,史铁生用明净细腻的文字把母亲对他的爱写得淋漓尽致。“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母亲无言地帮儿子坐上轮椅,又目送他远去,还因为不放心而经常去园中寻找他,但母亲最终在四十九岁时便离开了这个世界。物是人非,斯人不再!母亲的离去让史铁生在刹那间理解了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这理解是不是来得晚了些?要不然怎么会有他字里行间的痛彻肺腑? 讲到这里的时候我让同学们联系一下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的行为。然后我又一次播放了朗读带,同学们都是满含泪水地在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借此机会我教育他们从现在开始,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缘分,要好好地生活学习。……看着同学们动情地阅读,紧蹙眉头书写的情景,我很欣慰。至少,结合这篇课文我所进行的情感教育是成功的。

四、音乐作文,审美创新能力的再迁移训练。

荷塘月色赏析篇5

一.创设情境

课前几分钟,我先创设情境,播放CCTV的《请你欣赏》,为学生营造和谐而快乐的氛围,让他们沉浸在对自然的审美中,使他们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进而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抒写大自然的兴趣。

二.故事引领

在探究“为什么写景要抓住特征”这个问题时,我讲了一个故事:17世纪的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有一次和国王谈论哲学时指出:万物莫不相异,田地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东西,国王不信,派宫女到花园里去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谁也没有找到,因为粗看起来似乎完全一样的树叶,实际上的大小,厚薄,色泽,脉纹等方面都各不相同。这样导人,形象的说明了世上即使表面相同的东西也会有很细微的差别,把握景物的独特之处,才能真正把握它们的形象。

三.实物演示

为了使同学们明白“什么是景物的特征”,我选择了一幅睡莲图,一副荷花图,让学生思考“这两幅图有什么不同?什么是景物的特征?”这两幅图片很有可比性,这样学生在欣赏、观察、对比中就可以明白: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

四.范文赏析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的特征”,我用多媒体出示了《雨中登泰山》和《黄山记》中的两组例子:一组是缔中登泰山》中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紧十八盘的,一组是《黄山记》中作者从不同角度写松树的。

接下来让学生欣赏并思考:两组句子分别写了哪些相同的景物?相同的景物在同一作者的笔下为何会有不同?写出景物的特征首先得注意什么?

选这两组例子就是要学生在分析对比中明白“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进而得出结论:要写出景物的特征,首先得仔细观察,并注意观察点的变化。

接下来我又出示了《荷塘月色》和俪中登泰山》中的两段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但是把人的心灵带到一种崇高境界的,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矫的松树……都让你觉得他们是泰山的天然主人,好像少了谁都不应该似的。”然后让学生品读范文,对比思考:作者为什么能把景物写得如此生动?写出景物的特征,除了仔细观察外,还得具备什么能力?

学生探究合作,得出结论:两位作家能把景物写得如此生动,是因为他们能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调动多种感觉写出了景物的独特之处。因此,要写好景物,还要善于联想和想象,并能调动多种感觉,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最后我又出示了《荷塘月色》和《荷花淀》中描写荷叶、荷花、荷香及周围环境的几组例子,让学生朗读、品味,然后思考:朱自清和孙犁笔下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同样是对荷叶、荷花、荷香及周围环境的描写,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异呢?

这两篇文章同样是写荷塘,作者情感不同,写作目的不同,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就不一样。朱自清的《岢塘月色》贯穿全篇的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哀愁及淡淡的喜悦,所以他笔下的景物中带着朦胧,在月色下,荷叶像“的裙”,荷花如“明珠”如“星星”,荷香是“缕缕的”,雾是朦胧的;而孙犁的《荷花淀》是写抗日根据地人民美好心灵及对敌的乐观顽强的,所以他笔下的荷叶是“铜墙铁壁”,荷花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荷香是“新鲜的”,雾是“透明的”等等。这样学生在对比品味中就可以明白:写出景物特征,要善于使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思互相交融。景物要能写活,必须有作者自己独特的感受,“一切景语皆情语”。

荷塘月色赏析篇6

关键词:阅读;整合;策略

语文阅读教学费时费力,却收效不明显,很多语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半的课堂时间用来对文本进行解读,却发现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高,阅读效果低下,究其原因,归根到底是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没有策略的引导,就仿佛没有源头的水,丧失了活力。由此可见,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

加强新旧知识的整合,激活原有的知识,是阅读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本阅读的过程,是读者跟作者的悄然对话,也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文本信息的过程。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道、理解、运用、综合、评价五个过程。知道指的是对先前学习过的知识材料的回忆;理解是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运用指的是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而综合、评价恰恰是对新旧问题的梳理和总结、创新。由此可见,加强新旧知识的整合,正好适应了目标体系要求。

一、新旧知识整合目前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不善于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有的学生在文本阅读中不知道也没有意识运用旧的知识去跟新知识搭建一个桥梁。有的学生想去这样做,却无从下手,不知道该运用哪些知识去解释、解答新问题。如,《荷塘月色》一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赏析文中优美的写景片段的同时,要求学生边赏析,边体会文中蕴含的丰富情感。有的学生提出,文中对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下的月色、荷塘周边的景色的描摹传神而优美,体现出了作者对于荷塘月色美景的喜爱等。如果能够回忆以前学过的朱自清的文章,结合他所处的特定的社会历史现实,并结合文中开头感情状态的流露,就不会陷入这种错误的解读中了。

2.教师不重视对学生新旧知识的整合

上面的案例中,学生得出作者流露的感情是“很喜欢荷塘月色”这个结论,反映出的实质是,学生没有掌握写景散文归根结底是作者的借景抒情,如果教师在让学生赏析之前,先点出写景散文的赏析策略就更好了。写人记叙文,重在体会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记事记叙文,重在对事情的起因、经过、高潮、结果的梳理;状物散文除了了解事物特点之外,还应体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写景散文在赏析美景时,更要把握文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特点。

二、加强新旧知识整合教学策略的引导

1.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适时引入旧知识

原有知识是零散的、分散的,学生需要有统一信息的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对旧知识的回忆,并梳理出信息的脉络。如,“以”这个虚词的用法,不能简单地罗列出各种语法现象,这样只是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机械性记忆,不仅记忆效果不理想,而且容易造成学生的记忆疲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古文中出现的“以”这个词的几种情况,结合语境和旧有知识,激活新知识,新旧联系建立起来后,学生的记忆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学习效率自然也会提高。

2.利用文本的对比阅读,提高领悟能力

教学过程中,有些文本会出现一些相似的文体或者有明显对比的文体,采用对比的阅读策略,可以是不同作家相似文体的作品,也可以是同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对比,也可是相同历史时期反映社会现实作品的对比阅读,在对比阅读的过程中,文体、体裁、主题、思想、写作手法等的异同均会得到呈现,最终达到对文体的深层次的解读。例如,的两部作品《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两部作品都是同一位作家所做,词牌相同形式相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两部作品对比阅读,学生很容易激活曾经学过的前一部作品的阅读记忆,引起共鸣。

3.引入生活经验解决文本难点信息

我们都知道,生活是最精彩的课堂,社会是人生的大舞台,孔子在几千年前开创的教学模式,在今天看来依然值得我们后人借鉴,路途之中、饭桌之上、闲话之时、促膝之刻,无论何时何地,都是孔子跟学生畅谈的场所,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阅读教学最终还是要将生活经验引入教学之中,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将旧有的生活经验激活,解决文本信息。例如,学习六年级语文下册的《为人民服务》一文时,考虑到这是学生首次接触议论文这种文体,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入文本,对议论文这种相对枯燥的文本产生共鸣。如果能跟日常生活相联系,走出文本,回归生活,学生会更能深刻领会文中的议论精神,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场景:累了一天,回去乘坐公交车,看到一位老人没有座位,自己究竟让座还是不让座,设想下自己内心的纠结情绪,就很能体会那种奉献精神的可贵了。

荷塘月色赏析篇7

【关键词】:荷花;种质资源;繁殖;栽培管理

荷花(Nelumbo SP.)又名莲花、芙蕖、六月春是一种具有观赏、食用、药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在长期种植、欣赏荷花的过程中,人们对荷花的繁殖、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总结,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1.荷花的种质资源分布与应用现状

1.1荷花种质资源分布

荷花是多年生水生植物,其根茎横生肥大,叶圆形呈盾状,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坚果椭圆形或卵形,果皮革质,坚硬,具有观赏、食用、药用三重价值,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得到广泛种植,并深受人们的喜爱。荷花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不仅能够忍受强光高温环境,同时具有优良的耐寒性能,此外,荷花对生长土质(包括pH值、土壤结构等)的要求也不高,因此可以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栽培。荷花喜爱肥沃的土壤,特别是对土壤中氮磷钾矿物质的需求量较高,但是在以花卉观赏为主的种植要求下,氮肥的施加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荷花的整体形态。

1.2荷花种质资源的应用现状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荷花作为一种多年生水生植物受到广泛应用,在不少城市河流、湖泊中,荷花是水景观营造、植物配置的主要对象,不少城市水景观中都要以“荷花”为关键词命名的经典,例如扬州瘦西湖的“荷花桥”等等。此外,荷花也可以用于家庭景观营造,目前常见的有荷花水石盆景等主要表现形式。

荷花根茎肥大,即为人们日常食用的莲藕,莲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做熟食用。此外,也可以用莲藕制成粉,能消食止泻,开胃清热,滋补养性,具有十分重要的药用价值。同时,莲花的种子莲子也可食用或入药,具有补脾止泻的功效。

除了观赏及食用药用价值外,荷花还具有生态功能,能够吸附水中的重金属以及氮、磷等有机污染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2.荷花的繁殖技术

荷花繁殖方式有播种繁殖和分藕繁殖两种。

2.1播种繁殖方式

播种繁殖选择饱满健康的种子,经过破壳处理露出褐色表皮后,在清水中进行浸种处理,浸种处理的月份和温度根据当地气候进行选择,一般来讲南方在4月份左右,北方在5、6月份。浸种过程中需要勤换水,如果使用自来水浸种,自来水需要在阳光下曝晒1-2天才能使用。一般来讲,浸种6天左右种子就会萌发出幼芽,当种子长出2-3片立叶后种子已经生根,此时可以进行定植。定植之前需要根据荷花的种类准备大小合适的盆,盆中装入糊状土并施加底肥。定植之后需要保持盆内长时间有水,水的高度以不浸没立叶为宜,且一个盆中最好只定植一株。

2.2分藕繁殖方式

从营造景观、保证开花率的角度考虑,种藕一般选择景观效果良好,藕身健壮,具有顶、侧、叶芽的主藕。分藕繁殖的种植时间通常选在清明节前后,此时室外温度能够达到15℃左右,此时种藕的顶、侧、叶芽具有活跃的生命力并已经开始发育,种植的成活率比较高。为了避免荷花品种杂交、优良品性变异,种植时同一品种的荷花需要在一块区域种植,而不能不同品种荷花混杂种植,种植之前,需要将池塘水放至10cm左右深度,种藕采用人工种植方式,首先将塘底确定种植穴,一只手托住藕身,另一只手保护藕身上萌发的叶芽,将种藕呈30°左右的角度插入塘底泥中,并用底泥覆盖藕身。种藕插种完成后,放水使水位保持在20cm左右,今后随着浮叶的生长高度提高水位,以不淹没浮叶为准。

3.荷花的管理

3.1水管理

荷花是水生植物,水荷花的生长、花期等具有一定的影响,管理人员需要保证池塘中的水位符合该阶段荷花的生长需求:生长前期的水位随着浮叶的高度来调整,生长中期保证水量充足,池塘保持满水状态,生长后期适当控制减少水量。在6、7月份,荷花的开花期,池塘中在保持荷花需求水量的前提下,不能使水池水位过高,否则会延迟荷花的开花期。

3.2肥管理

在荷花种植的肥料管理方面,需要根据不同的种植需求调整肥料的用量和品种。在小型缸盆栽植荷花的肥管理中,主要施加豆饼或鸡毛等做成的基肥,施加量为全部栽植土的1/5,铺设在缸盆底部,在荷花的花期还要根据开花情况和叶片生长情况,适当追加尿素、复合肥片。在观赏性荷花的肥管理中,为了促进花期荷花的盛开,需要适当施加磷钾肥以及尿素。在以生产莲藕为目的的荷花肥管理中,为了提高莲藕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在种植之前需要施加豆饼和有机肥作为基肥,在7、8月份坐藕期间还要施加一定量的尿素和磷钾肥,提高坐藕率。

3.3除草管理

池塘中的杂草会同荷花争夺养分、阳光,对荷花的生长十分不利,因此需要定期清除。在荷花栽培园地要求每隔一月施加一次除草剂,抑制杂草生长;对于缸盆种植荷花的杂草生长主要以人工手工清除的方式为主。在种植藕莲的田塘中,除草管理主要在栽种后20天至两个月内进行,期间每隔半月通过翻动田塘土表的方式清除杂草,待种植后两个月,藕莲的根茎覆盖整个池塘底部后,除草工作就可以停止了。

3.4越冬管理

为避免荷花因冬季气温过低而死亡,需要采取必要的越冬管理工作。一般来讲,冬季气温在3℃-10℃的地区不需要采取越冬防护措施。在北方,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需要进行越冬管理。缸盆种植荷花需要将荷花部分叶片剪掉后,埋入冻土层以下,并加盖塑料薄膜、干草保温,也可以直接放入湖塘的渗水处保温。

结束语:

总的来讲,荷花作为一种具有观赏、食用、药用价值的水生植物,在我国具有悠久且大范围的种植历史,深受民众喜爱。人们在长期种植、欣赏、利用荷花的过程中,对它的繁殖、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总结,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管理经验,极大地促进了荷花品性的提升,使荷花种植效果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孙祖霞. 荷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RAP和ISSR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荷塘月色赏析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B-0018-02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材中,散文单元占据了重要的篇幅。文章内容涵盖写人叙事、写景状物,颇具典范性,对高一学生的记叙文写作很有指导意义。作为首次使用新教材上课的高一语文教师,笔者想谈谈自己在教授散文课中的一些体会与认识。

一、强诵读品味,领略语育美感

有人曾这么评价散文的语言:“有飞扬的神思美,浓厚的诗意美,高妙的技巧美。”语言就是散文的外衣,特别是经典优美的散文,它总能以听之有声、嗅之有味、视之有形、触之有感、品之有味的语言,让读者从中体会深邃优美的意境及深刻的思想蕴涵。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强化学生的诵读,特别是文章的一些精彩语段。通过诵读让学生领略散文带来的独特的视觉盛宴,体会散文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从中获得美的熏陶,达到美的升华。如朗读“虎啸深山,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雁排长空”这种整齐的句式能一气呵成,把感情抒发得淋漓酣畅,有一种诗韵美;朗读“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种长短错落、曲折回旋、波澜起伏的语言,则有一种迂回舒缓、娓娓道来的美感。笔者在教学《荷塘月色》一文,引导学生赏析“月下荷塘”时,先通过课件展示下面一段文字,让学生与课文原句进行对比诵读:

荷塘上面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浮在水面的一把把花伞。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有的已盛开,有的还没开。风吹过,叶子和花有一点抖动,有时还传来荷香。叶子下面是流水,但看不见。

通过诵读玩赏,学生就会发觉上面的文字比较平白,缺少一种美感。让学生再次品读课文原句,体味文章中叠词、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的妙用,启发想象和联想,眼前呈现出一派绿叶田田、荷花朵朵、清香缕缕、月色融融的清新美丽的景象,浮现出一幅淡淡月色下荷花摇曳、水汽弥漫、荷香氤氲的朦胧画面,营造出一种安谧、恬静、柔和、朦胧的氛围,美不胜收,妙不可言。“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通过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配乐朗读,可以在感受语言诗化美的同时,不断地靠近或接近作者的心灵世界,与作者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对话。

二、巧设置引导。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其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授课时,我巧置引导,努力搭建对话平台,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我就抓住文末“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这一句让学生自由畅谈:作者出生在南方,为什么对北国之秋这样情有独钟?在引导学生快速找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与南国之秋“慢、淡、润”的比较点后,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分组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文本去解读郁达夫笔下故都秋的“色”和“味”。随后我在课堂上展示出五幅“北国秋色”图,带领学生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去领略北国之秋,明晓作者笔下的北国之秋在于秋院的破壁腰、在秋槐的落蕊旁、在秋蝉的残鸣中、在秋雨的滑落下、在秋果的成熟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京腔京韵的互答时。我又不时加以引导。这五幅“北国秋色”是如何体现“秋味”的?你在生活中有没有与郁达夫相似的体验呢?然后结合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使学生明晓:原来在现实生活中,作者的内心被过早地投下了忧郁、落寞的阴影。正因为这样,作者笔下的秋境、秋味,被鲜明地笼上了一层郁达夫式的主观色彩,那院落的牵牛、槐树的落蕊、鸣叫的秋蝉,还有那秋风秋雨等,被清晰而逼真地烙上了故都之秋的韵味。只有善于引导,才能启发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理解,从而展现学生对文本不同层面的思考。

三、重情感体验,多层解读文章内涵

散文是作者心灵世界的描述和摹写,是作者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外在显现,文质兼美的散文对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如在讲解《荷塘月色》《囚绿记》时,我并没有依照教学参考资料渲染时代背景,而是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多层面多角度解读文章的内涵。有的学生就巧抓文眼得出不一样的解读。如《荷塘月色》这篇课文,作者用极富诗化的语言描写了心目中的“月色下荷塘图”和“荷塘上月色图”:荷叶清纯、荷花素洁、荷香清淡,月色如水、月光如雾、月景如歌,这“荷”“月”如诗如画,似仙境,似梦幻,就如作者那高尚纯洁、朴素无华的品格,正像他的名字“自清”那样,虽一身清贫,但活得清白、清正,宁可饿死也不接受美国的救济粮,保持着高贵的民族气节,朴素的名字成为万代敬仰的一座人格丰碑。对于陆蠡的《囚绿记》,学生也抓住了“囚”字畅谈“爱”就要给它自由,不能将其束缚,这样绿才能焕发生命应有的勃勃生机。如此一来,学生摆脱了传统的应试枷锁,打开了思维的牢笼,进发出思想的火花。在感受作者情感的同时,产生不同的感悟和启迪,达到形散而神聚,心与灵的交汇,从而升华文章的主旨。

四、抓训练表达。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思想情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个性品格、学习方向、学习习惯的有机整合。正如新课标所提出的,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确立健康的审美观念,培养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作为“形散而神聚”的散文教学,“品读”是基础,“悟情”是深入,“写作”是能力迁移。如在教授完巴金的《小狗包弟》后,我让学生自己准备素材,在课堂进行一场有关“过错面前你该如何面对”的辩论,让他们知道,只有在过错面前勇于忏悔和剖析自己,才能在不断反省中回归良善,无愧于一个“大写的人”。教授完《荷塘月色》后,我就让学生根据当地著名风景名胜“十里画廊”写一段赞美家乡的话,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荷塘月色赏析篇9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随想

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的贡献,主要是他在继承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对中国散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继他之后,中国散文开启了一片繁花似锦的新局面。

一、构思精巧,剪裁得当

朱自清的散文,扣住中心内容提炼素材,精密构思,从而详略得当、疏密相间、虚实融合、紧凑而尽情地在极经济的篇幅里表现丰富的内容。如《荷塘月色》的结构艺术可谓参差繁密而错落有致。全篇集中在“荷塘月色”的描摹上。他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先写荷塘水面的田田相挨的荷叶、零星点辍的荷花,以及投在荷叶上面的疏影和笼罩在荷花上的薄雾;再写荷塘四面的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柳树;最后写从远处射来的一两点灯光和树梢上隐隐约约的远山。这种构图布局上的精美,使得画面层次分明,各种景物,错落有致,呈现出立体的美,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他还把动静、虚实、浓淡、疏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色彩均匀悦目,富有浓郁的诗意。

同时,他的散文还选择了最新的构思方式,如《背影》这篇文章就有明显的特点。一般来说,写人物忌讳写背影的,“画眼睛”成为人们认定的使人物传神的好方法,如不能画眼睛,至少要在人物的面部表情上做文章,但朱自清在《背影》中偏不写眼睛、不画面部,而只写背影,这是用诗的方法来构思的。作者善于抓住人物的一瞬间的形象加以诗化。父亲是他十分熟悉的人物,对于太熟悉的人物,往往可以从任何一处微小动作、角度的观察发现其全部性格特点。

二、写景抒情,紧密结合

朱先生散文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就是最纯的抒情散文,写到了风花雪月,也要点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来,以抒怀抱。

《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把作者当时所“极感到诱惑底力量,颓废底滋味与现代的懊恼”,想通过自然之景超脱而又不能忘情于社会的矛盾心绪,十分微妙地流露在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使自然风光反被抹上了作者浓郁的感彩。故而散文一开始是作者“疯狂似的不能自主地”沉醉在灯月辉映、桨声悠扬中,神往六朝金粉、笙歌彻夜的繁华与艳迹,最终却由于现实的丑恶黑暗,“清艳的夜景为之减色”,“那不安的心愈显活跃了,”“船里便满载着怅惆了。”

三、语言凝练,精雕细刻

朱自清的描写自然风景的散文中也不乏饱含优美、浓郁情致的篇章。他前期散文《绿》就是典范,读其文可以看到,他用清新朴素的笔调赋予天外流云、枕石亭阁、凌空瀑布、凝碧深潭以鲜明的形象和色彩,形成了色调柔和、神形毕肖的画面。又紧扣“绿”字对梅雨潭那令人“惊诧”、令人留连和陶醉的绿的描写。在作者的笔下,读者看到了“闪闪的绿”“奇异的绿”“似荷叶铺着的绿”“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皱缬着”“滑滑明亮”的绿,且有了质感――“那样软,那样嫩”。更甚者,“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与其比,“似乎太淡了”;杭州跑马寺近旁的“绿壁”与其比,“又太浓了”;同西湖的碧波比,“太明了”;和秦淮河凝香溢脂的波涛比,“又太暗了”,因而作者说“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以至于把这“神妙”的绿虚幻成温柔而恬静的姑娘,情不自禁地向“绿姑娘”扑去,使自己激荡的心魄栖息在清澈、碧绿的潭水里。

四、追求口语,雅俗共赏

叶绍均在《朱佩弦先生》一书说:“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文学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学的会写口语,朱先生应该是首先被提及的。”朱自清“可观”的成就,突出地体现在“谈话风”语言艺术方面的建树,这是朱自清散文创作的一种新的审美追求,也是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散文美学的一大贡献。

朱自清创作伊始,便注重北平的方言,以北平话做底子,从口语中提取有效的表现部分,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文学语言的口语化迈进,并逐步形成一种堪称典范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谈话风”的艺术语言。这种语言“念起来上口,有现代口语的韵味,叫人觉得那是现代人口里的话,不是不尴不尬的‘白话文’”(叶圣陶《朱佩弦先生》)。虽说仍属知识分子化的口语,却亲切自然,鲜活上口,幽默风趣,雅俗共赏,这就使得他的散文比起当时的作品来,拥有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文学与人民大众之间的距离,而这正是朱自清高于一般作家的地方,也是他为现代文学尤其是为现代散文语言的建设所作的开拓性贡献。

五、手法多样,技能精湛

作者擅长于对自然景物作细致观察,对声音、色彩有独特的敏锐感受,并尽力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运用多种手法,描绘了一幅幅幽远宁静、声色俱全、可感可触的艺术画卷。

以《荷塘月色》为例,出水的荷叶象“亭亭的的裙”,打着朵儿的白花象“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里的喻体都是秀丽雅致的。“不仅如此,作者的比喻手法又常与通感、拟人等交融到一起。如写清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作者把花(嗅觉)比喻成歌声(听觉),立体化了花香给人的感受性,借歌声的特点写出了清香的幽幽渺渺,增强了空寂辽远的情味。此外,作者选择的所有喻体都依附于清幽宁静、悠远美丽的基本情调,可见笔致之精细。

总观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创作,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从早期的清秀隽永到中期的质朴醇厚,到后期的激进深邃,无不显示出他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情趣,无不与时代息息相通,正像他的老朋友杨振声说:“他的散文,确实给我们开出了一条平坦大道,这条道路将永远领导我们前进。”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建立了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参考文献:

[1]朱佩弦先生.叶圣陶散文(甲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2]朱自清.匆匆.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3]朱自清.背影.朱自清――学生必备经典导读,2004.

[4]朱自清.背影.教科书八年级(下).语文出版社,2004.

[5]吴晓东,程光炜,孔庆东,郜元宝,刘勇.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6]朱自清.荷塘月色――朱自清散文全集.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1.

荷塘月色赏析篇10

一、从语文教材文学作品的内容入手

我们现行的语文教材是文质兼美的文字的集合体,体现了各个领域的美。有写山水虫鱼、日月星辰的自然美,有写生产劳动、革命斗争的社会美,有介绍各地沉稳精巧的建筑美……在内容鉴赏的过程中,我们从情节入手,细心品读,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语文学习与鉴赏的兴趣。

二、从文学作品的情感价值观上鉴赏

对文学作品的内容有了了解,在情感价值观上,我们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用自主的心态去面对作品中的景物、人物等,和他们展开对话。对于作品的思想倾向、人物的个性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认识、评价,从而指导自己的学习、生活。就如琦君的《泪珠与珍珠》,以“泪”为线索,让学生对人生有了更高的追求:“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

三、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探究还离不开语言的品味

景物描写的细腻逼真,人物形象的鲜活灵性,绝非大刀阔斧所能及的,这就对鉴赏者,尤其是学生鉴赏的引导者――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不仅仅要让学生明确语言品味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鉴赏的角度与方式方法。在这一点上,我认为首先要精挑语段,从朗读入手,培养学生的语感;其次要抓住核心词语,做攻坚突破,明白段落;再次要剖析修辞、表现手法的运用及功效;最后还要进行拓展迁移,让学生有更多自由消化的机会。就如鉴赏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荷塘景色:月光像“笼着轻纱的梦”,荷花绽开的如珠如星,荷香缕缕如歌声,微风拂叶泛起“凝碧的波浪”,叶下流水脉脉多情……从视觉、听觉、味觉,比喻、拟人等方面让读者与作者一起“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从而感受到作者追求光明,向往自由的意志和情趣。

四、巧妙地设置探究题,让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这也是鉴赏不容忽视的一点。比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你如何从现代人的观点去审视他发展生产的几种措施?李广田《地之子》中“大地”有什么特别的含义?能否模仿《地之子》的手法作首小诗?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自由的探讨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五、整理鉴赏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