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朱自清十篇

时间:2023-04-07 03:12:31

荷塘月色朱自清

荷塘月色朱自清篇1

一、清幽朦胧的画面美

作为现代散文文学史上的著名代表作品,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朦胧、清幽的美丽意境。朱自清先生在文中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众多的景物,所有的景都汇聚成了一幅幅如诗般美丽醉人的画面,赋予了读者无尽的想象与美的体验。

首先,第一幅图画可以表现为月色下的荷塘。在朦胧的月色下,清幽的荷塘里“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的点缀着些白花……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叶子和花有一丝的颤动,……叶子本是肩并着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短短几句话,作者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由静到动的月下荷花图景。我们可以自然地在脑海中形成美好的画面:在一轮清丽的满月光辉下,宁谧的池塘里亭亭的立着碧绿的荷叶,在荷叶的中间零星的点缀着各种形态的荷花。微风拂过,满塘的荷叶荷花随风摆动,在荷塘上形成了一道道凝碧的波痕。仔细品读与回味,脑海中自然升起的一幅美丽画面,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其次,第二幅图画可以表现为荷塘上的月色。作者朱自清在文中描绘道“荷塘的上空,月色如流水一般倾泻在这一池的荷花与荷叶上……叶子和花也如牛乳洗过一般。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薄云笼罩,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林落下斑驳的黑影,也留下杨柳稀疏的倩影…………”在描写荷塘上空的月色时,作者通过颜色的深浅对比来突出月色的静谧与朦胧。“青雾”写出了萦绕在池塘间雾气的朦胧绿色,“牛奶”显示出了月光如凝脂般的乳白,“斑驳的黑影”突出了树影下光线明与暗的交错。作者运用了色彩的对比与融合,给我们读者展示了一幅朦胧的荷塘月色。

最后,第三幅图可以表现为采莲图。作者在为我们展示了荷塘月色的美景后,紧接着带领我们转入到“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伴随着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作者为我们创造了一种美好采莲的意象:小船轻轻飘荡在荷塘里,艳丽的少男和美貌的少女默默传情,无论是采莲者还是观赏者都是无比欢愉与高兴的。一幅美丽的采莲图便欢快地跃然纸上。

文章通过对荷塘月色的描绘,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无论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还是采莲图,它们的色彩或明或暗,且对比鲜明富有特色,耐人回味。

二、精巧细腻的语言美

《荷塘月色》的语言美体现在多个方面,作者不仅用了清新明丽的语言来对景物进行刻画与描绘,而且用了多种写作手法将景物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鲜明独特。

首先,朱自清先生在对荷塘景色进行描写时运用了大量了大量的比喻手法。比喻手法的运用,能够让所描写景物更加生动形象,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和谐美感。作者在对荷花进行描写时说道:“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作者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将荷花比作“明珠”、“星星”、“美人”,由此来衬托出月光下的荷花闪亮、晶莹、娇羞美好的特点。作者抓住了月光下荷花的特点从三个不同的侧面将荷花比喻成不同的美好事物,给读者不同的感受与审美体验。紧接着作者又写道“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似的梦。”作者又将月色下的荷叶与荷花比作如同在牛乳中洗过一般,好像轻纱般的梦一样轻柔朦胧,赋予了荷叶与荷花一定的动态美――如梦般朦胧轻柔。

其次,朱自清先生运用了新鲜别致的通感从多个角度展示荷塘的美。在通感的运用上,作者采用了嗅觉、听觉、视觉的相互转移沟通,使读者能调动所有的感觉器官去感受这诗情画意般的荷香月色,给人以独特的艺术审美感受。例如,文章中写道:“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作者将视觉上的光和影转移到了听觉上的梵婀铃奏出的名曲,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将视觉上看到的光与影转化为听觉上的音乐旋律,在运用通感的同时也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化静为动,化无声的景为有声的乐,两者的对比与烘托为文章创造了一种朦胧、和谐的美好梦境。

最后,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运用了大量的叠词,叠词的使用不仅让语言变得更加柔美,而且使文章在写景状物的过程中充满了无尽的诗意与音乐魅力。如作者在描写荷叶时,用到了“田田”、“层层”,凸显了荷叶的密集与层次;在描写荷花时,用“亭亭”写了荷花出水的姿态,用“缕缕”写出了荷花的淡雅清香。这样一连串叠词的使用,使得描写景物的手法和谐流畅,表现手法亲切、可爱。从而反映出作者对荷塘的深切喜爱。

荷塘月色朱自清篇2

《荷塘月色》一文主要描述的是夜晚荷塘的迷人景色。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荷塘月色朱自清篇3

摘 要:朱自清的散文形式多样,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堪称美文。“幻梦手法”与“意象手法”的运用是朱自清散文一大特点,其中《荷塘月色》最为典型。《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幻梦中的美人意象是对《荷塘月色》最好的诠释。

关键词:幻梦手法意象手法美人意象

读过朱自清散文的人,都会惊叹于朱自清散文的美。郁达夫曾这样评价:“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就算他了”,从中足见朱自清散文的魅力。美的根源在于创新,在于独特,在于不同。世人对朱自清散文之美也各有其不同的看法。而在我看来,朱自清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幻梦手法”和“意象手法”的运用,更确切地说是“幻梦美”与“意象美”的完美结合。这是朱自清与其他同时代散文家的极大不同。这其中以《荷塘月色》最为典型,幻梦中的美人意象是对《荷塘月色》最好的诠释。

在《荷塘月色》中,作者以“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有另一番样子吧”开篇,为他脱离现实进入另一种幻梦境界描绘了一种朦胧的月色,告诉读者满月光里的荷塘,会有另一番样子,从而给读者以无限的遐想。朦胧的月色,使作者与现实世界隔开,进入另一种幻梦境界。“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到了”,同样的,朦胧的月光使作者脱离了现实,进入了超越现实的幻梦中,孩子们的欢笑自然也就听不到了。要想观赏那在“满月的光里会有另一番样子的荷塘”,现在已经是时候了:“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静的路,白天也少有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作者带着读者沿着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进入那“会有另一番样子”的荷塘。作者为他进入幻梦情境创造了一条曲径通幽的小路,可以说这条小路是作者由现实世界进入幻梦世界的必由之路。

“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这句话使读者真正地感受到自己已身在“另一个世界里”。这是个特殊的地方,是个不同于现实的地方。因为在这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能让人忘却世俗的烦恼,能让人脱俗。这是对“白天”即意识的一种脱离和反叛。对“白天”的什么都可以不想,是为了“在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这什么都可以想,是建立在对“白天”的即意识的什么都可以不想的基础上的,而人的思想主要就是由意识和潜意识构成的。因而,对意识的什么都可以不想,就是对潜意识的什么都可以想。是由超我进入本我,是由意识进入潜意识,是由现实的世界进入幻梦的世界。作者进入幻梦世界是要表达自己被压抑的潜意识愿望,是对现实世界的一次超越、一次脱离、一次反叛。《荷塘月色》的幻梦性特点是朱自清的有意创造:他要借“荷塘月色”之梦,脱离和超越现实,进入一种新的幻境。

“幻梦”已使读者忘俗,美人意象的描绘更使读者痴迷。

作者进入“幻梦”之后,便可以“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了。作者在“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时,对荷花进行了大量的描写。“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点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这段对荷花的描写可以说把读者的思绪全集中在了这人间仙境的荷塘之中,荷花之上。荷叶像亭亭的裙,可以想见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荷花象出浴的美人,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荷花的清香是美人的歌声,似有若无,荷叶的颤动,是美人的舞蹈,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这是一位风姿绰约、婀娜多姿、轻盈娇美、含情脉脉的美人。

美从来不是一种纯粹的物理属性,人的美更是如此。美人是物理美与灵性美的完美统一,可以很客观地说,美人是世间最美好事物的象征。它给人的不仅是感官上的享受,还有思绪上的无尽遐想。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接下来作者则为美人营造了一种幻梦似的朦胧美。

如流水的月光,静静地泻在荷花上,薄薄的清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月光已有一种幻梦似的朦胧美,清雾就使这种朦胧愈加迷离了。有了云,月不能朗照,且有树的掩映,荷花更具朦胧性了。荷塘的四面,高高低低像烟雾一样的杨柳,隐隐约约的远山。这些都是作者有意为荷花营造出的一种幻梦的意境。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融,令人如痴如醉!

除了这些,紧接着作者又把我们引入江南的旧俗――采莲,作者说“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还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来表达江南旧俗采莲时“嬉游的光景”,这更把读者带入了当时的情境。如果说此时作者只是在观赏采莲的话,那么当到“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时,读者已身不由己地随着作者开始“采莲”了。文章到此可以说已到了至高的境界。

《荷塘月色》是作者“幻梦手法”和“意象手法”的完美结合。 “幻梦中的美人意象”一直吸引着我们,作者在一开始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如“幻梦”的世界――一个“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世界”,一个“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的世界,一个给人们以充分自由的世界,一个能消去人们心灵所有羁绊的世界。然后在这个世界里作者又把要观察的对象意象化,女性化,把荷花作为自己、作为每一个读者在潜意识中永远追求,而又永远不能得到的“美人”形象,从而抓住了读者的心,进行了一次洗涤心灵的旅程。

参考资料:

[1]杨朴. 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J].文学评论,2004(2):132.

[2]梁仁.朱自清散文 [M].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59.

[3]温儒敏.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陈孝全.朱自清[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43.

荷塘月色朱自清篇4

——《荷塘月色》读后感

带着忧愁独自徘徊在幽寂的小路,淡淡的月光,淡淡的伤。

——题记

似曾在梦中见到过:幽寂的深夜,池塘的碧波荡漾在皎洁的月光的照耀下犹如一面明镜,映出了亭亭玉立的荷花仙子,荷叶上滚动着露珠,荷叶下游玩着小蝌蚪。好一幅别具情韵的风景画!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再现了世人的梦境。

荷的最大美处是洁。贯通古今,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千古美名,也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别样风采。荷花一直以它的纯洁优雅、清雅脱俗而独步人间,引众人仰慕。因而有“六月花神”之美称。而《荷塘月色》描写的并非如此。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这无疑是与众不同。与众不同的并非只有景,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不同了,感情自然也就变了。

淡淡的月光,喜悦中透出丝丝悲凉。在朱自清生活的那个年代里,他是多么希望追求高雅、自由的生活呢?可是,社会的落后,使当时的生活浑浊不堪,就如荷塘中的淤泥一般。充满血腥的暴力革命——四一二革命政变正在接踵而来。这次反革命残杀了多少百姓,又有多少人面对“叛变”“被杀”两个选项而不知所措。面对国家政局的混乱,他愤怒、忧虑、无奈,而又多么的向往自由与高雅的生活!朱自清深受五四精神所哺育,虽然他在“隐士”的学者的外表之下,但是他的心是一颗炽热的爱祖国的之心!又有多少人能像朱自清、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呢?

面对昨天的耻辱,我们新一代的娇娇宠儿该怎样做呢?会不会过上让朱自清先生追求的生活呢?我们的国家又会不会更加繁荣富强呢?一切重任都肩负在我们身上,一切希望都要靠我们!躲在温室里的雏鹰,出来展翅飞翔吧!

那一幅别具情韵的风景画,那清雅纯洁的荷花。那幽寂的深夜,那皎洁的月光……

带着淡淡的月光,淡淡的伤,我睡着了,在梦中,我又梦到了月下的荷塘,荷塘的月色…

荷塘月色朱自清篇5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文章的第四、五两段描写的荷塘月色世界的审美构成。诗人在此撷取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月华这些充满了古典文化意蕴的意象。荷塘之中,荷叶田田,美如裙裾;荷花如星,绰约千姿,明珠乳白;风送荷香。吹皱一池碧水,含情脉脉――朱先生在此创造出了一种素静淡雅的氛围。这是一种诗意的美,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宁静和谐、令人陶醉的审美愉悦。这些描写固然是写景抒情,寄托作者暂得的宁静,抒发心中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悲伤。

但是如果仅作此分析,解读是很低浅显的。我们都知道,“散文是我手写我心”(郁达夫语),“散文是有我的艺术”(林可夫语),散文的世界是人性化的自然,那荷塘的月色、月下的荷塘。处处浸润着朱先生的情思、意趣、气质与性情。

荷香月色世界有一种柔而不媚、美而不妖、自然温婉的风格这正是儒家的温柔敦厚的美学观念的折射。特别是“荷”与“月”两个中心意象已经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荷的亭亭净植,香远益清,出淤泥而不染;月的皎洁澄明,纤尘不染;这些都寄托了朱先生的君子人格、清洁精神和儒家知识分子的典型的中和主义心态。不仅如此。这里还有“脉脉的流水99――象征诗人温润如玉、温婉多情的敦厚性格:“一层淡淡的云”“薄薄的青雾”――象征学者的苦闷惆怅。传统文士内心的郁结。所有这些既是写景抒情。更是托物言志!既是眼前之景。又是心中之景!

但是文章并未就此收束,诗人却“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

他们到底与上文的“荷香月色”有何关联,显然弄清“江南采莲”的意蕴是深入解读的关键。

朱自清生在扬州。长在扬州。是典型的江南人。他熟悉江南的旧俗――采莲。江南采莲。“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情景,“低头弄莲子”的柔态,那种生活是“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这真是有趣的事”。江南采莲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在一起嬉戏采莲,不拘礼法地相互表露爱情。这不也正是一个自由的充满情趣的世界吗?这种意境不正与前文的荷香月色惊人的一致吗!

这就要说到江南的审美意蕴了,江南“在传统的文化里是美”的象征。古诗词中的“忆江南”“梦江南”的生活都是无限美好的,在江南风景如画。佳人如月,风流繁华,在江南那里好像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宗自华的《美学散步》)。刘士林先生指出:“《西洲曲》是中国诗性精神的一个基调,所有关于江南的诗文、绘画、音乐、传说,所有关于江南的人生、童年、爱情、梦幻,都可以从这里找到最初的原因。”《(西洲曲)与我的江南情结》中华民族的审美精神,正是在一唱三叹的江南抒情诗中成长起来的。经过魏晋六朝的文化积淀。“江南”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它也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诗意的栖居地。

荷塘月色朱自清篇6

关键词: 《荷塘月色》意境美 画面美 语言美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他的写景散文清丽雅隽,情景交融,充满浓浓的诗情画意成为现代散文的典范,《荷塘月色》作为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令无数学子吟诵、玩味。

一、朦胧悒郁的意境美

优美的散文意境一直是散文家不懈追求的美学境界。散文的意境,具体说就是作者在独特的情感氛围中,创造出一幅幅色彩鲜明,引人入胜,给人美感的艺术画面,读者能在画面中驰骋自己的想象,细加玩味,由此而产生意境。

鲁迅曾说:“感情正烈的时候,不宜做诗,否则锋太露,能将‘诗美’杀掉”。[1]朱自清先生秉承了中国“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表现出了一种“哀而不怨,怨而不怒”的美学风格,在他的抒情散文中,情绪总不是那么强烈,多是沉痛的隐忧,即便是写喜悦是也常常夹杂着苦涩。

“他的散文大都写得很有意境。他的描写,也仿佛是在以文字作画,他总是蘸着清丽的颜色和真挚的感情,一笔不苟地、细密地写,务必写出诗情、画意,写出情韵、滋味。使你读之,有身临其境之感。”[2]朱自清的写景抒情散文通常采用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在情景交融中表现出韵味深长的诗意。他通过对情景的细致描写将自己的感受自然地融入景致当中,让读者感受到文中余味无穷的诗意。如《荷塘月色》中对“月光”的描写,以“流水”之“泻”比喻月光柔和,又以“薄薄的清雾”描写月色之美,在真实的描写中月光、河塘、清雾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就全文而言,作者刻意描绘宁静的月色之境,却反衬了作者心境背后的烦扰和不宁静,作者的描写虚实相生,朦胧的境界,柔和的气氛使得画意与作者的感受水融,这样的描述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天地和含蓄的诗的余味。

二、摇曳生姿的画面美

朱自清的散文不但行文如诗,而且描写如画。“逼真”与“如画”是朱自清写景文的艺术追求,他是散文领域里的卓越的风景画家。

《荷塘月色》中写“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的裙”,这不由使人联想到“荷叶罗裙一色裁”的画面。荷叶中“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月光“如流水一般”泻在花叶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般”;写“杨柳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树色“像一团烟雾”,树缝里漏出的一两点灯光“是渴睡人的眼”。各种景色在这里和谐完美,画出了一幅清幽静谧的荷塘夜景图。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初读但觉用语清浅,细细品味,方才明白隐含其中的极为优美而生动的意蕴。作者写“亭亭的的裙”手法有三。一是绘形――飞旋的舞裙,裙摆正圆,恰与浑圆的荷叶绝妙相似。二是绘神――“袅娜”、“羞涩”两词可以让我们想象荷花仪态万千娇羞不已的媚态,而其勃勃的生机又会令人联想到一群活泼的少女于微风中、月光下翩然起舞,裙摆飞扬,婀娜多姿,舞出生命的喜悦和快乐。透过这生动新奇的比拟,读者竟似能感受到满塘碧圆的荷叶内在的生命律动。

三、清新、典雅的语言美

朱自清驾驭白话文学语言的能力十分高超。可以说,朱自清是极少数能用白话写出脍炙人口的名篇的散文家。唐先生曾指出:佩弦先生后期语言比前期更接近口语,但人们还是爱读他的《背影》、《荷塘月色》,这是有原因的,不能够像有些人那样简单地用小资产阶级感情共鸣来解释这个现象。从用文言还是用白话的观点上,我们不想提倡旧体诗词,但人们还是喜欢读旧体诗词,写旧体诗词,而且有些旧体诗词的确写得很好,这里面有同样的道理。研究朱自清后期散文的语言,注意朱自清前期散文的情致,我们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朱自清的风格。(《晦庵书话・朱自清》)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典雅的美。朱自清的语言艺术是最为人称道的。他一向追求“谈话风”的语言境界,认为文学只有像“寻常谈话一般,读了才能亲切有味”。在《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似乎把读者当做可以倾诉的朋友,让人觉得诚恳自然,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了那种情境中。再如“我悄悄地披上大衣,带上门出去”,“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等等,都平白如话,自然流畅,读之使人感觉分外亲切。朱自清具有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他的语言看似普通,不做惊人之语,但实际上是经过精心锤炼的。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紧扣“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写月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再加上“静静地”这个修饰语,就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倾泻,但又绝无声响的幽静。再如“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浮”这个动词把水气和月色交织在一起,雾的轻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点准确地表达了出来,给画面涂上一层素淡清雅的底色,月色朦胧,若有若无,给人无穷的想象。一个“泻”字,一个“浮”字,绝妙之极。

作者除了十分注意准确地选用动词外还擅长运用叠音词。1300余字的散文,用了近30个叠音词。这也给这篇散文抹浓了抒彩,使它散发着浓郁的馨香。这些叠词,渲染了一种典雅的语言氛围;叠词的运用,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具有浓郁的音韵美。

此外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也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点。经这些修辞手法装饰的语言更具艺术魅力。朱自清是一位善用比喻的高手,他的比喻,往往出人意料,发前人所未发,但又在情理之中,贴切自然。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以“亭亭的的裙”喻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赋予荷叶动态的美,极为生动,又极为贴切。这些生动形象的比喻很能唤起读者诗意的联想和想象。

参考文献:

[1]鲁迅.两地书・32.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第11卷):97.

荷塘月色朱自清篇7

       为了讲授《荷塘月色》(以下简称《荷》文),阅读过一些评论文章,不是越读越清晰,而是越读越糊涂,只好向专家们求教。   《荷》文有多种解读,我只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人生感伤”与“国事忧虑”。   持“人生感伤”的专家,提出很多理由,我归纳为三点:   第一、 朱自清不关心政治,他写《荷》文,不是针对“四·一二”事变的。   王家宏在《人生的忧伤虽轻犹重似淡还浓――对〈荷塘月色〉主题思想再商榷》中肯定,“朱自清是一个潜心做学问,对政治不太关心的人”。(见《名作欣赏》2000年第4期)刘勇民还引用朱自清的研究生王瑶的话予以证实:“朱先生的思想和政治立场的转向是晚年的事情,以前他是相信国民政府的。”(《模糊的背影》,载《读书》1999年第11期)   第一、 朱自清当时正处在家庭困苦、父子矛盾的时期。   刘勇民分析说:“1927年,朱自清先生的家庭陷入了深刻的危机。他的父子,(继)母子、婆媳等之间的矛盾和作者为了应付这些矛盾在事业和感情上做出了巨大的损失,才是他‘心里颇不宁静’的主要原因。”(同前)封先勇还对朱自清与妻子武仲谦的关系作了一番探讨:“‘妻’对‘我’那天晚上的心理起伏和行为举止‘形同路人’,‘我’苦闷不宁,独自漫步荷塘,‘妻’却全然不晓,‘独自享受睡眠’。因而‘我’虽没有直接表达对‘妻’的不满,但‘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不满和责备’”。(《对〈荷塘月色〉主题的再思考》,载《名作欣赏》1998年第2期)   孙绍振教授肯定他的研究生邢娜妍的研究成果:“《荷塘月色》的苦闷不是政治性,而是伦理性的。”其理由是:朱自清1920年北大毕业,到杭州一师教书,月薪七十元,寄一半回家,为节省计,他回到扬州八中任教务主任。庶母(父妾)挑拨,其父借着和校长私交,朱的薪水直送家中。朱接出妻儿,在杭州居住。1922年暑假,回扬州,与父母没有和解。1927年暑假想回扬州,但是又怕难以和父亲和解,因而“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超出平常的自由和伦理的自由――〈荷塘月色〉解读》,见《名作欣赏》2003年第8期)   第三、作者联想到江南采莲和《西洲曲》,表明他向往和平宁静的生活。   读到这些专家的论述,我感到茫然,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我只好录下以下事实材料,向专家们求教,究竟哪些是真实的?   第一、 朱自清是“五四”先锋,“三一八”勇士。   据《语文教学通讯》2000年第12期所刊资料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集会,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北洋军阀投降卖国的行径。会上通过了北京大学代表许德珩起草的宣言,喊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会后几千学生举行示威,火烧卖国贼曹汝霖的住宅,北大学生邓中夏、黄日葵、范鸿颉、高君宇、许德珩、朱自清、罗家伦、傅斯年等一直站在运动的最前列。   七年以后,也就是写《荷》文的前一年,朱自清已经是清华大学教授,“五四”精神仍在他身上闪闪发光。1926年3月18日,他又一次参加北京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游行,是两千名游行请愿者之一。他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遭遇卫兵的“枪林弹雨”,侥幸从死人堆里逃生。他在惨案后的第五天,以其亲历者身分写了《执政府的大屠杀记》,这是给段祺瑞执政府的判决书。这里抄录两小段:   “清华的指挥第二次叫声刚完,我看见众人纷纷逃避时,一个卫队已装完子弹了!我赶忙向前跑了几步,向一堆人旁睡下;但没等我睡下,我的上面和后面各来了一个人,紧紧地挨着我。我不能动了,只好蜷曲着。”   “这时已听到劈劈拍拍的枪声了;我生平第一次听枪声,起初还以为是空枪呢(这时已忘记了看见装子弹的事)。但一两分钟后,有鲜红的热血从上面滴到我手背上、马褂上了,我立刻明白屠杀已经进行!”(林非主编:《朱自清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189页)   朱自清1926年还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勇士,怎么说他第二年就变成了不关心政治的人?说他相信国民政府怀疑共产党也许是真的,说他不关心政治不能令人信服。   第一、 朱自清夫妻恩爱、父子情深。   朱自清独自出门观赏荷塘月色时,妻子并非无所事事,而是在哄闰儿睡觉,正在履行当妈妈的职责。朱自清夫妻关系如何,众所周知,有他自己1932年写的《给亡妇》说得明明白白:“这十二年里,你为我吃的苦真不少,……不但为我吃苦,更为我分苦,无论日子怎么坏,你连一句怨言也没有……我也只信得过你一个人,有些话我只和你一个人说,因为世界上只你一个人真关心我,真同情我。”说朱自清夫妻关系“形同路人”,恐怕没有依据。   正如许多专家所说,朱自清同父亲的关系,确实一度紧张,这在《背影》一文中反映出来了。但是,他们父子矛盾在1925年已经和解了。1925年8月朱自清北上到清华担任教授,10月他收到父亲的来信,信上说“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读到这里朱自清泪流满面,于是写下著名的《背影》,这标志着他们父子关系的和解。《背影》已经公之于众,事过两年,父子矛盾又从何说起?   第三、《荷》文结尾不是向往而是忧虑。   朱自清由荷塘月色,联想到江南采莲和西洲曲,而且因为现在已经“无福消受了”感到失望。由荷塘想到江南采莲,于是“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一句至关重要,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分析。“到底”,意味着,作者这几天一直想着江南的事,今晚出去是为了忘却,却又因为想到江南采莲,终于不能忘却。“惦着”,查字典,不是“向往”,而是“挂念”、“放心不下”。那么,当时的江南,有什么事,让作者挂念放心不下?这不是一清二楚吗?   综上所述,朱自清在荷塘边不平静的心情,确实是对国事的忧虑,而不是什么人生感伤。他也许当时分不清是非,这也正是他苦闷的原因。他是否以荷花自比,也是可以考虑的。        

    

荷塘月色朱自清篇8

古往今来,多少迁客骚人都无法吟咏出她万分之一的美!而我,仅凭这一支小小的笔,仅凭着一点点粗浅的修养,又怎写得出她千万分之一的风采?

周敦颐笔下的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纯真而率直的。杨万里笔下的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热烈的,闪烁着活力四射的青春。而李清照笔下的莲是鸥鹭静谧的居所,要不然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中又怎会惊醒一滩鸥鹭呢?我想,这大概也惊醒了莲的好梦吧?……

而我,更爱朱自清笔下的月夜里的莲。

在月夜的荷塘,作者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于是他说“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都可以不理。且让我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是啊,白天在人来人往中穿梭漂浮的心啊,驻足吧!

不信?你看!

月夜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亭亭玉立如的裙。试想婀娜多姿的穿着绿裙在朦胧的月光里翩翩起舞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而点缀其间的花更是千姿百态:“有袅娜的开着的,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犹如刚出浴的美人。”这样的工笔细描和传神的比喻不得不让人想起杨万里《莲花》半是浓妆半淡妆的汉殿三千女。

在朱自清的笔下,我仿佛也闻到了淡淡的荷花的清香。这香虽然没有《紫藤萝瀑布》中的“这里除了光与影,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话一般笼罩着我。”“紫色的花儿正和阳光互相”的热烈。反而是朦胧的,像久居深闺的倩女。因而他写道“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让人可遇而不可求。我想在屈原的《关雎》、《蒹葭》里那绝色的女子,也不过如此吧?

这里,动与静的交替也有万种风情。

一缕微风吹来,霎时荷香如歌,似有似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于是叶、花、形、色、味便浑然一体了。

这还不是更美的。

看荷塘上的月色吧:“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仿佛月光在流动。而一个“浮”字又写出了轻雾的朦胧。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漂浮,整个荷塘犹如仙境。

文中从荷塘写到月光,再从月光写到荷塘的四面,那杨柳的倩影画在荷叶上,似“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而全文在《采莲赋》和《西滁曲》的“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那如诗如画的轻歌中落下了帷幕。

于是,我知道:莲,走进了一个宁愿饿死也不愿买美国面粉的傲骨铮铮的中国男儿的灵魂里。

莲呵,你从唐诗宋词里走来,在秦时的明月里送别过远征的将士,见证了孟姜女的凄凉。你曾与李白举杯相邀明月,放声高歌《将敬酒》。也与杜甫痛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剧。……而今,你更见证了朱自清先生的铮铮傲骨。

荷塘月色朱自清篇9

关键词:《荷塘月色》;景物描写;概括性;具体性

人们总把目光放在《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对荷叶、荷花、流水、月光等景物的细腻刻画上,但如果只是将荷花、荷叶、荷香、流水、月光等景物纤毫毕露地刻画出来,能够产生如此长久的艺术感染力吗?笔者以为分析此文,应将着眼点放在作者对景物描写的分寸把握,即景物描写以少总多的问题上。

作者这样写月下的荷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这段文字散发出一种隐约朦胧的美感。那“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 “点缀”是在事物上略加装饰的意思,满塘荷叶,一层一层,荷花却很少,东一朵,西一朵,故而是“零星点缀”,即使是这样稀疏的几朵荷花,也不是竞开怒放,而是“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一个“袅娜”,一个“羞涩”,写尽了月下白荷那半开半闭的情致和神韵,在那样一个淡淡的、苍茫的月夜里,看见这样几朵别具一格的白色荷花,怎不让人感觉到它的脉脉含情、优美动人的质感呢?这样的描写不是很明快的,但却留给读者以领略不尽的意味。同样,作者对“荷香”、“流水”的描写也有与此异曲同工之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清香不是扑鼻而来的、浓得化也化不开的香气,而是丝丝缕缕,不绝不断,作者用了一个奇特而又再恰当不过的比喻“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个比喻将微风中荷香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的特点表现无遗,歌声来自“远处”,又出自“高楼”,虽然听不真切,却会断续传来轻音。与此相类似,风是“微风”,清香成缕,虽不甚浓烈,却能不时闻到,正是这一缕飘散远逸的清香,造成一种耐人寻味的美感,“零星点缀”的“白花”,若有若无的“清香”,苍苍茫茫的月夜,这样的氛围像极了一首交集着淡淡喜悦、淡淡哀愁的温柔的小夜曲。这样的环境中,还有一泓只可感觉不可看到的“脉脉的流水”,静静地藏在“叶子底下”,“ 不能见一些颜色”,多么神秘、幽玄的情调啊!

昔人讲究“为情而造文”,正如王国维所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朱先生写此文时,正值大革命失败之际,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彷徨苦闷却找不到出路,故而“心里颇不宁静”,心境如此,自然会想到要排遣一下,于是就在一个静静的月夜里,散步到了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荷塘边,那么作者要表现的,正是那种找不到出路、压抑已久而又暂时得到排遣的淡淡的哀愁和喜悦,全然不是那种痛快淋漓的大喜大悲,而是一种“苦中作乐”,这“乐”当然不比平常的“乐”,必然受到“苦”的制约,所以朱自清的喜悦不是浓浓的、明快的,而是淡淡的、朦胧的。应该说,优美的荷塘上面那一层朦胧空蒙的情调,是与作者的心情相一致的。

那么,为什么月下几朵半开半闭的白花,一缕若有若无的清香,一泓脉脉的流水,会产生如此不凡的艺术感染力呢?

由上,朱先生《荷塘月色》一文的奇妙之处在于其对景物描写的恰到好处的分寸把握上。前人论诗讲究 “用意十分,下语三分,可几风雅;下语六分,可追李杜”〔3〕,讲究“语少意多,有无穷之味”〔4〕,无疑这“十分”、“ 三分”、“ 六分”和“ 少”、“ 多”即指“适当限度”,但文学描写毕竟不是一个简单的指标指向问题,不是随便抓住一两样景物,信手写上几句就可达到“适当限度”, 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分寸。把握不好,可能会出现“语少”而“意”未必“多”,“ 举一隅”而读者未必“以三隅反”。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适当限度”,达到一个恰到好处的分寸,从而收到“用意十分,下语三分”、“ 语少意多”的艺术效果呢?

笔者认为,文学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必须达到概括性和具体性的辩证统一,方可能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一、概括性指所描写的景物具有共性、必然性,能够启发读者的联想。正如前引钱钟书先生所言:“见点红而知嫣红姹紫正无限在”从这一点红中已经衬出满园春色来了,自然会使人想起万紫千红的景色,所以说“知嫣红姹紫正无限在”,足见“点红”是具有共性,能启发读者联想的东西。概括性的景物不仅能表现时间、地点、气候、环境,还可以表现共性的思想感情。还以《荷塘月色》为例,前文谈及先生笔下“月色下的荷塘”,恕不赘述。这里我们再看“荷塘上的月色”:淡淡的月光,薄薄的青雾,像牛奶洗过了的花叶,隐隐约约的远山,斑驳稀疏的树影,淡淡的云,一切都是隐约朦胧的,更有“蛙声”、“蝉声”的衬托,“睡眠”、“小睡”的比喻,情与景交融在一个“淡”字上,创造出了一个无比美好的艺术境界。

这种美好正是朱自清那“说着不想说的话和做着不得不做的事”的现实生活中缺失的。所以,感动朱自清的不是荷塘,也不是月色,而是荷塘月色下美好宁静的气氛。当然,这些并不能解决朱自清的实际问题,但是至少可以平息他内心的烦躁,所以,荷塘夜行后回到家的他,已经不是那个心情烦躁的朱自清了。因为烦躁,而想到排遣;因为自然景色的美好,而暂时陶醉其间,忘却现实中的无奈和不堪。这难道不是一种带有共性的普遍的思想情绪吗?

二、具体性指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个性、偶然性,能够限制读者的想象。比如“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颜色不须多”这两句诗,如做一般的理解,或者想象成牡丹花,或者想象成月季花,只要是春天的红花,都可以引起联想,但作为一句咏物诗却忌讳这么理解,从资料证明,这两句诗是写石榴花的,这就有了具体性了,再不会想象成别的花了,我们脑子里唤起了这样的形象:在浓绿的石榴丛中,刚刚开了一朵鲜艳的红花,带着盎然春意和无限生机。同样,《荷塘月色》如果只泛泛写了荷花、荷叶、荷香、流水、 月光等,我们便只知道是写荷塘,而荷塘有什么特质,什么心境下的荷塘却不得而知。朱自清笔下写的是“层层的叶子”、“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白花的情态是“袅娜”的、是“羞涩”的,而“缕缕清香”有如“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若有若无,更有“脉脉的流水”,静静地藏在“叶子底下”,“ 不能见一些颜色”,这便将景物锁定在一个作者特定的心绪下,即大革命失败之际,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找不到出路、压抑已久而又暂时得到排遣的淡淡的哀愁和喜悦,而不是那种痛快淋漓的大喜大悲,这种喜悦是淡淡的、朦胧的,蝉声都可以把它冲得无影无踪。这就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带着他特有背景和特殊个人感情的“荷塘月色”。如果没有具体性对于我们联想的限制,则作品很容易成为概念化、抽象化的东西,而缺乏感人的力量。

事实上,上述二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本文只是为了说明方便把它们分开了,“三分”也好,“ 六分”也好,既是具体的,又是概括的,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既能启发联想,又能限制联想。这就是景物描写的分寸把握问题。

[2]司空图.与极浦书。

荷塘月色朱自清篇10

一、朱自清散文艺术风格的形成

与同时代的很多作家一样,朱自清的散文也带有他所处时代的深刻印记。朱自清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就是受到了当时的“五四运动”的影响。从那以后,朱自清散文的发展无一不与时代共进退,后来的五四运动的低潮、时代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以及残酷的现实,都在朱自清的散文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渐渐地,朱自清的散文日渐成熟,风格也日趋明显,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朱自清式的散文。

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解读。本文主要是从结构、抒情、语言表达等方面来论述朱自清的散文风格。

二、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

1.结构上的艺术风格

散文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随性。人们在读散文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文中的语句总是东一句、西一句,看起来非常松散随意。但是,再随意的散文也会有一个贯穿全文的主题思想,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合格的散文,这就是所谓的“形散而神不散”。朱自清的散文也是一样,在他的散文中往往有着大量的看似毫无关联的语句,但是通篇读下来会发现,他的散文到处都充斥着精巧的构思和缜密的结构。例如在《荷塘月色》中,一会儿叙事,一会儿写景,看似毫无关联,事实上都是为了抒发作者苦闷的心情,通篇下来,就会发觉,整篇文章紧扣主旨,结构缜密,中心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也是异常地能够打动人,这就是优秀的散文所必须具备的气质之一。

2.抒情上的艺术风格

抒情也是散文的一大特色。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抒情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借景抒情,如《荷塘月色》中开篇就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作者为了追求片刻宁静而来到了这片宁静的荷塘月色下,为的也只是暂时的忘却,但是作者又不可能真的在这一片宁静的荷塘月色中忘却现实,于是听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一股愁思猛地袭上心头,不禁发出慨叹,“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种不宁静的心情和宁静的景色恰恰反映了作者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以及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朱自清通过对这些景色由衷地抒情,让读者深切地体会到了他内心的复杂感受;第二类是借人抒情,如《背影》一文中写到的父亲 “从不放心茶房而决定自己来送”,以及帮助儿子“拣定座位、叮咛嘱托”,亲自去买橘子等一连串的琐碎的小事中表达出了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第三类是对日常生活事物的抒情,这些看似不经意的生活小事,却在朱自清的笔下散发出浓厚的哲学意味。抒情是每一个散文家都会运用的写作形式,然而,朱自清的抒情则更能够通彻人们的心扉,更能够触及人们的心弦,这也是朱自清散文能够打动几代人的原因之一。

3.语言表达上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