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端午的鸭蛋十篇

时间:2023-03-29 21:39:15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篇1

冯骥才先生说: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课堂教学和社会生活、人文知识、自然风物、历史文化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而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在教学《端午的鸭蛋》的时候,整个课堂氛围给我和所有的学生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感受。

中小学语文新课程理念明确了语文学科人文内涵的丰富性,承认学生个体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的差异性和选择性;强调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应该是语文课广泛运用留白手法(即将空白非常艺术巧妙的去应用达到一种美得享受)的理论基础。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章成为语文教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该单元的课文意在让学生关注各地的民俗,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并通过这些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去感受自身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而本文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

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且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尽量创设一个个学生能够有情感共鸣的背景或者环节。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发多种课堂资源,但又不脱离文本的教学方法就是一个不错的设想,那么教师怎样来达到这个目标呢?

《端午的鸭蛋》、《俗世奇人》等当作是一套“民俗文化套餐”来对待,总归还是合理的也是稳妥的。(本单元的课后思考练习...你看,既与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因素的精神想吻合,。“人文论”认为语文这个工具不同于一般的生产、生活工具,它是人们思想、情意、社会文化的负载工具,人文性才是语文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学习、感悟,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

记得有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说过,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决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因此语文课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地生长、壮大,最后排挤掉缺点的杂草。

《端午的鸭蛋》十分典型地体现了汪曾祺散文“小叙事”的特点。文章信笔写来,从容闲适;文笔自然生动,语言平实有味。...

现在选取课文,主要选经典作品,名家名著和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章.这样的文章能提供给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不仅在情感,态度...本单元以介绍民风民俗为主题,选编了5篇文章:《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体察并探究文中的思想感情及人文精神,从而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建塑健全的人格。

比如汪曾祺先生的《端午的鸭蛋》中有这样一句话:“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很明显,作者这种...本册语文课本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语文教学不仅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主要阵地,更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让学生“读”,在读中感悟,读出感情,读出意境;让学生“议”,议出真情的源头;让学生“品”,品出文中的感情;品出文中的叙事散文人文性;让学生“悟”,悟出人生的滋味;课文先讲了家乡的端午风俗,而后是鸭蛋的特点,接着回忆端午的鸭蛋。介绍鸭蛋是次要的,更主要的是表达作者对鸭蛋的喜爱...针对一个课时,我们的侧重训练点,人文情感渗透点在哪,似乎并没有过多考虑。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它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语文课改:端午的鸭蛋——语文新课改:让我欢喜让我忧……

端午的鸭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是汪曾祺先生的魅力所在。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篇2

真正的主角应该是能欣赏更多优秀作品,乃至自己动手创作

的学生!

一、赏析阅读教学的定义

首先,自主欣赏。对于给定的作品,作为读者的学生自主品味,这样的阅读是不带任何先见的,到底是不是佳作,有没有亮点――吸引你眼球的地方;其次,合作分析。将阅读上升到理性的、更高一层的文化内涵上,当然,这种分析的结果是完全可以颠覆最初的阅读感受。而在此期间教师的参与角色显得尤为重要。以至最终达到激发学生的拓展阅读与创作冲动。这样的教学,我称之为“赏析阅读教学”。

二、赏析阅读教学的过程

自主欣赏的环节侧重对文本的最初体验,通过视线扫描和听觉冲击,学生从作者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了什么?汲取了什么信息?你喜不喜欢这样的文章?

欣赏的方式有很多,但一定要给足学生时间:默读文章,听范读,自由大声地朗读,各有千秋。我更倾向于自由大声地朗读,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南京师大附中讲授“阅读鲁迅”时曾说:“文学的教育,有时声音极其重要,这声音是对生命的一种触动。文学是感性的,而不是理性的。所以,读,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

以汪曾祺《端午的鸭蛋》为例,对文章内容的解读并不难,学生能汲取到的信息点有:家乡的习俗――独特,家乡的鸭蛋――有名,端午的鸭蛋――情趣。文章的趣味盎然,从容散淡完全取决于作者对语言的讲究,那么本文欣赏的重点当然放在品味汪曾祺散文的语言魅力上。哪些语句是你欣赏的,为什么会喜欢?这种方式需要建立在对学生阅读感受的尊重上,才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参与性。而对汪氏语言特色的归纳也水到渠成,一节课下来,学生都在兴致勃勃地选读自己喜欢的文句。

合作分析环节是对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探究,包括写作目的、写作背后的文化价值取向。只有深入地理性分析了这些,才算真正读懂了文章,也才能真正“把每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

“读,便是体验作者的生活,体验作者从现实社会中抽象出的生活,也是在联系并感受着我们自己的生活。”而这也恰恰成为我们分析作品的切入口。

同样以《端午的鸭蛋》为例,文章如此津津乐道“咸鸭蛋”有意义吗?参考答案说是日常生活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生活中并不总是惊涛骇浪,也未必处处正襟危坐。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悲苦、平淡以及诗意,我们才算真实地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所以,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咸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味,这就是汪曾祺散文的魅力所在。而当我联系到今年的端午节会让每个中国人感到尴尬,韩国“江陵端午祭”于2005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发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倘若被联合国认定成别国的文化遗产,不得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那么,一个小小的咸鸭蛋牵动的仅仅是作者的思乡情怀吗?它背后所蕴含的传统文化还能再被下一代忽视、淡忘吗?有了这样理性的分析,学生学到的会更多!也许这在当时是作者没法预料的,但又何妨呢?文学与现实的结合,不正体现了分析阅读的价值吗?

三、赏析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赏析阅读教学对于激发学生阅读体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当然,作为初次实验难免遇到不小的阻力,毕竟教学过程是个互动的环节,现将问题提出来期待更进一步的研究!

1.既是完全摆脱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就特别强调学生的配合。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仍是我需要努力的方向。

2.大部分同学的赏与析能不谋而合,学生的思维相差也不会太大,但问题在于不知用什么样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每次学生都会无奈地说:“我知道意思,但不会说。”能赏析出作品的味道,说不出来,或许能成为另一个研究课题。

3.合作分析环节,怎样防止走走过场,让学生真正在交流中获

得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也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篇3

再后来就特别注意到他了,在岳南的《离别》里我又结识了他,那是因他的《跑警报》,在西南联大跑警报是家常便饭,他写的惟妙惟肖,简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于是我就开始研究他,从中知道他是是从沈从文的,出生于1920年,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就表现出强烈的文学爱好,考取了西南联大,跟随沈从文学习汉语言,后来走向了作家的道路。

今天又和学生一起来学习他的《昆明的雨》,对于这篇文章,我读了不下20遍,文中的字字句句,景物人情,深深的迷恋着我,我感觉,此时此刻,我就是汪曾祺,我就站在昆明的街头,倾听着买杨梅女孩那柔软的“买杨梅——”这一声声,在刚刚被雨洗过的街道上,吸足了水分的果子——杨梅就在小女孩的篮子里,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那苗族女孩稚气未脱的童音,给作者以柔和的感觉。

那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也是作者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而是借助昆明的房东母女的热情和慷慨,观赏着着雨季的缅桂花,把这对特殊的母女当成了家人。

还有朋友一起小酌,你那也是在昆明的雨季里,有时候从学校里出来,雨下起了,就需要躲避一下,这才有了和德熙一起雨中小酌的情景,才有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的诗情画意,赏着木香花,喝着小酒,有知己相伴,那份惬意,也只有在昆明的雨中才有。

因为他是作家中最会吃的,也是吃货中最会写的,所以,写起中吃不中看的干巴菌来就让人领悟了“这东西也能吃?!这东西这么好吃?!”那比喻写的不中看实在是恰切,乍一看那样子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这一比喻着实让人感觉恶心,确实不中看,还不算晚,还要接着比喻,或者一个被踩扁的马蜂窝。这就不仅仅是让人恶心了,更让人唯恐避之不及,那蚂蜂窝里一定有不名飞行物,或者要伤及你,或者要威胁你了。真真的不中看了。

他这个吃货,还是忘不了写那种吃起来的感觉。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篇4

【关键词】同课异构;学讲方式;数字化学习

2015年4月,徐州市西苑中学和张家港市一中进行了一次“聚焦课堂・同课异构・追求卓越”数字化主题活动,我有幸代表西苑中学语文学科参加了这一活动,开设了一堂“学讲”模式下的课内现代文的阅读赏析课。“学讲”模式即“学进去讲出来”,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力求改变教学中满堂灌、被动听的弊端,让学生能拥有动脑、动口、动手的热情,感受到课堂是积极高效的心智活动的领土。

张家港一中的语文老师利用Pad和网络学习平台开设了一节现代化阅读写作指导课。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步入了教育行业,数字化的教育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这次活动是一堂“学讲”模式的阅读赏析课与一堂数字化学习模式的阅读写作指导课的碰撞与研讨。同课异构,南北交流,开阔了视野,坚定了探索前行的信念和信心。

语文课使用的文本为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选题相同,结构、方法、风格、教学策略各有不同,各具风采,打开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彰显了教师的教学个性。无论是“学讲计划”还是“数字化学习”都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都能改善师生关系,努力使课堂成为让学生心驰神往的地方,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真理、放飞梦想、欢呼雀跃的殿堂。

西苑中学的这节“学讲”模式的阅读赏析课,从学情看,七年级学生上八年级的课文,理解上有一定难度;上课的班级平日课堂举手人数不多;借班上课,师生不熟悉,更会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如何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自主先学环节是个考验。使用预习导学案,不是把上课探究的题目直接交给学生,而是布置了解作者作品、文章内容、结构层次等基础知识,,设计应切实有效,易于完成。事实证明,学生完成此项自主先学的任务后,组内的交流非常愉快,为下一步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赏析作品的语言特色,重点的突破由学生组内合作探究解决。学生出示了自主学习环节中了解到的汪曾祺的语言风格“朴素而有味,穿插白话亲切自然,古汉语的点缀增添典雅之美,一两个字就写出事物的特色神韵,有方言体现,有淡淡的幽默。”本环节的主问题是:“自由朗读2-3节,找出描写鸭蛋特点的句子,赏析汪曾祺语言的风格。”因为小组合作的准备比较充分,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很快就顺利展开了探究,不时有精彩的灵光闪现。举例如下:

生:“‘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这一句中的‘哦’字有两种读音。我们组认为应该读第四声,语调下降,表示恍然大悟,表现高邮咸鸭蛋的名气大。仅一个字和一个标点就有无限的味道。”

生:“我们组品析了这一句:‘……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高文端公是一品大员,最爱吃的不是山珍海味,而是高邮咸鸭蛋,可见鸭蛋味美。而且是席间先敬客之菜,看来高邮咸蛋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待客的上品。简单的一句引用凸显了高邮咸蛋的特色。”

生:“‘朱砂豆腐’这个菜名,写出蛋黄是通红的,有很多油,还很细腻,形色味都有了。我们组认为这一句语言朴素而有味。”

……

类似的精彩发言层出不穷,学生们通过合作探究,解决了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有了思维的碰撞,培养了合作的意识,激发了主观能动性。本来比较沉闷的班级课堂也呈现出来热情与激情。所借班级的老师也认为学生的表达热情远胜过平日的课堂。

张家港一中的秦老师开展的数字化阅读写作课也令人耳目一新。这是巧妙设计的一堂充满教育现代化的阅读写作课,文本是教学的抓手和依据,网络平台是教学的工具和方法,发挥数字化的优势,资源及时共享,为阅读写作课带来了生机。

课堂的导入是交流学生对于话题“我最喜爱的美食”的跟帖。学生纷纷留言谈论食物的味道,以及味道背后的故事,自然而然引入对“端午的鸭蛋”的阅读。这种导入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短时间内能大量浏览跟帖,信息量之丰富是传统课堂无法达到的。这一节课的重点和亮点是秦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探讨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并当堂利用网络平台集体修改小练笔《知味――记我记忆中的美食》。此环节包括三个任务:

1.你最喜欢哪一种食物?

2.用一段文字描写你最喜欢的一种食物。

3.概述与这种食物有关的一件往事。

网络平台展现出了优势,这种交互式学习使得学生在短时间内可以浏览很多篇文字,非常方便地在网络上进行跟帖评论。学生不仅能够获得来自教师方面的指导,还能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主动的信息交流,及时整改自己的习作。学生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的信息量、交流的兴奋程度、参与的普及程度、随堂习作巩固程度以及互批互改的便捷程度都是传统的写作指导课无法媲美的。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 导语设计 情感共鸣学习兴趣

许多教师在探讨初中语文课程改革时,都喜欢研究如何营造课堂气氛,而忽略了导语设计这一环节。其实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导语设计尤为关键。“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在教学过程中,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总是从导语设计开始的。在初中学校,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好奇好动,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知识层次差距较大,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也不够,部分学生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这些实际情况都需要语文教师很好地掌控课堂。而好的导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所以,导语设计对初中语文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课堂的导语务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下面是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导语设计方法,仅供同行参考。

一、趣味导入语

趣味导入语是用诙谐、风趣、幽默的语言构成的导入语。使用这种导入语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迅速抓住学生的心,吸引学生去学习新内容,并能在趣味中引导学生抓住学习重点,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教师在设计趣味导入语时,可用谐音或某些词的联想意义来设计,可用歇后语、对联来设计,可用小笑话、小幽默来设计等等。所设计的导入语内容应与课程内容有联系,包含着新内容的重点或难点,不能喧宾夺主。同时,使用趣味导入语要注意分寸,笑话或小幽默不能太俗。否则,不仅不能起到引导学生的目的,反而会让学生生厌,甚至误导学生。趣味导入语的设计和运用也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幽默感,教师只有以诙谐、有趣、生动的语言来讲述趣味导入语,并配以适当的表情,恰当使用身体语言,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能真正发挥趣味导入语的作用。

(一)谜语导入

在讲《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谜语:大于号,小于号,全靠小心别去掉(打一字)。当学生猜到答案是水时,我又从水汇聚于江河湖泊进而导出了全文。这种猜谜语活动可以起到这样两个目的:一是活跃课堂气氛,放松学生紧张的心情;二是引出课题,学生在猜谜语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课文的主题。

(二)IQ题导入

在课堂开始的时候,由于学生刚才处于休息的状态,注意力还没有完全集中,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脑筋急转弯进行导入,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上课状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那么成功的课堂就离我们不遥远了。如在上《智取生辰纲》这堂课时,我出了这样一个IQ题: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有一部专门讲述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的故事,为什么大家都知道是108个人的小说?学生纷纷举手回答,答案是大家都知道是《水浒传》。如此一来,课堂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文本初步认识。

(三)趣味心理测试导入

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一词越来越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重视,许多学生对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有着极大的兴趣。我尝试着在课堂导入时,进行了几次趣味心理测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讲解《谈生命》一文时,我首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趣味心理测试题:你对人的生命认识如何?节选几个题目如下:

1.同学身体出现不适时,你是否及时关心帮助他?

A非常关心;B有时关心; C从来不关心。

2.你平时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吗?

A非常注意;B有时注意; C不注意。

3.感冒生病了,你是否采取轻心态度?

A从不轻心;B有时轻心; C经常轻心。

学生通过一系列的题目测试出自己在对待生命的态度,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识程度,不自觉地就会去思考自己以后怎么处理自身的问题,思考怎样才具备健康的身体,从而引入对生命的认识,怎样的人生才美好。如此一来,恰好把学生引入了文本的内容。

二、故事性导入语

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收到“一石二鸟”之效。例如,在讲《端午的鸭蛋》一课时,我先讲了一个小故事:当年高邮几位在北京求学的年轻人,见到了我国当代的著名作家,且也是高邮人的汪曾祺先生。他们对汪曾祺说:“汪老,我们高邮秦少游可以排第一,您可以排第二。”但是汪曾祺听后却连连说:“不对,不对,我只能居第三位。”那么大家想一想,对于高邮而言,能排第二的会是什么呢?答案就是高邮的鸭蛋。高邮的鸭蛋装载了作者对故乡的太多感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寄寓着他浓浓的故乡味的散文——《端午的鸭蛋》。

三、由此及彼导入语

由此及彼法指的是,取同一载体或内容相似的写法以及相关的事情,联系旧知识或课外知识,自然导入新课。

(一)巧借电视、电影引出课题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回忆。因为文章所写的事年代已久,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此,我在导入课时,先放了一段学生所熟知的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看故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自己童年时代的回味之中,为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了很好的铺垫。巧借学生熟悉的电视、电影作为导入语不仅自然,而且能快速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氛围。

(二)巧借新闻资讯型引出课题

当前,许多学生很关注社会上的新闻时事,而在语文课堂中也经常牵扯到与新闻时事有联系极为紧密内容。此时,巧妙借助一些新闻资讯作为导入语,不仅能够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信息,而且也能够为语文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在讲解《鱼我所欲也》这一课时,我国汶川刚刚发生了8.0级大地震,在这次地震中一些老师为了保护学生,用自己的身躯挡住石板,不惜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取更多学生的生命。我根据这一新闻事实,及时切入主题,阐明了文本中生死的大义,同时也让学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三)巧借手机短信引出课题

手机短信以锐不可挡之势进入人们的文化视野,适时引用手机短信,既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又可使课堂充满生机。如“小猪问妈妈幸福在哪里,妈妈说幸福就在自己的尾巴上。于是,小猪开始用嘴咬它的小尾巴。妈妈笑笑说:‘孩子,只要你一直往前走,幸福会一直跟着你的!’”这条短信揭示了幸福的含义。我根据这一富有哲理的短信,提出“幸福在哪里”“幸福的人生是如何”等问题,很好地为《人生》一了铺垫。

此外,还有滑稽荒诞型事例、幽默搞笑型事例、奇闻轶事型事例、热播节目型事例等,这些都可以引入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课的导语设计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总之,导语设计的终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有效学习。因此,导语设计应遵循启发性原则、教育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新颖性原则。一段别出心裁的导入语,往往能够“一石击起千层浪”,不仅能够使学生对语文课充满学习兴趣,而且也能使语文课活力四射。

参考文献: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篇6

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上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彩绒),再用雄黄酒抹七窍,认为这样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

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在汪曾祺的《端午节的鸭蛋》中提到过雄黄酒,文中说:“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比作猛虎,以威邪魅。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旧时几乎家家酿雄黄酒,但多为男人饮,有些会喝酒的女人也饮些,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指蘸酒在小孩面庞耳鼻手心足心涂抹一番。至今,中国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黄酒的习惯。”《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说的就是端午节时,民间百姓于此日将蒲根切细、晒干,拌上少许雄黄,浸白酒做成雄黄酒,亦有单独用雄黄浸酒的。

雄黄又名雄精、石黄、薰黄、黄金石,主要产于湖南、甘肃、云南、四川等地。作为一种中药药材,中医认为,雄黄性温、微辛、有毒,主要用做解毒、杀虫药。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内服。外用治疗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雄黄少量饮用,可治惊痫、疮毒。由于雄黄毒性太大,极少用于直接内服,一般内服多入丸、散剂。

传统饮雄黄酒的习俗是一种恶俗。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砷是提炼砒霜的主要原料,喝雄黄酒等于吃砒霜;雄黄还含有较强的致癌物质,即使小剂量服用,也会对肝脏造成伤害;并且,雄黄具有腐蚀作用。因此,服用雄黄极易使人中毒,轻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重者则会致人死亡。

古时的老百姓为了“驱邪”“解毒”,将中医学上针对实证采用雄黄的攻下疗法,误解为雄黄有驱邪作用,还把中医学上的解疮毒误解为雄黄可以解除或排出体内的毒物。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篇7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范文

  周六,我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在家傻待,谁约我”结果本来在和同学约会的女儿放弃约会,给我回了条微信:“我约你”就和女儿来到东方广场。来到东方书城一个新开的书吧。买了杯饮料开始了我们的周末约会。当时女儿拿起一本汪曾祺散文《随遇而安》说:“我喜欢看汪曾祺的散文”,“为甚”?女儿说:“他有几本是全是写吃的”——汗,又暴露了我的女儿是个吃货。顺着女儿的推介我就拿汪曾祺散文《随遇而安》看起来。

  看了几页就吸引了我, 他的文字里透着浓浓的“中国味”不乏味,且蕴含着民主心灵和性灵的美质。 却又淡淡的,时而把带进了北京的四合院大街小巷;时而把我带回了童年月光下妈妈在大树底下给我们讲述那些年她做过的“牛鬼蛇神”;时而又把我带进了舌尖上的中国那大川南北的中国民间美食景象。看他书令你身在烦嚣的闹市却犹如穿越到另一个世界。 —— 其实我也挺喜欢这样写作风格。我自己一直也有像他这样写写自己的生活,写写自己的感想以及看到一些事的所见所闻。但当我看到同事们在博客上写的都是专业的,高水平的大作,总觉得自己的文章不适合登大雅之堂。所以一直不敢在这大雅之堂丢人,但为了 ——你懂的。

  表面上看这书其实是一本茶余饭后的消遣书籍,但慢慢品味却也从中得到人生的感悟。书中我感受到了 他从容,他淡然,他身处逆境却不以为苦,他达观潇洒,随遇而安! 其中我最喜欢他的这一段:

  “ 丁玲同志曾说她从被划为右派到北大荒劳动,是”逆来顺受“。我觉得这太苦涩了,”随遇而安“,更轻松一些。”遇“,当然是不顺的境遇,”安“,也是不得已。不”安“,又怎么着呢?既已如此,何不想开些。如北京人所说:”哄自己玩儿“。当然,也不完全是哄自己。生活,是很好玩的。 随遇而安不是一种好的心态,这对民族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是会产生消极作用的。这种心态的产生,有历史的原因(如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本人气质的原因(我就不是具有抗争性格的人),但是更重要的是客观,是”遇“,是环境的,生活的,尤其是政治环境的原因。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善良的。曾被打成右派的那一代人,除了已经死掉的,大多数都还在努力地工作。他们的工作的动力,一是要实证自己的价值。人活着,总得做一点事。二是对生我养我的故国未免有情。但是,要恢复对在上者的信任,甚至轻信,恢复年轻时的天真的热情,恐怕是很难了。他们对世事看淡了,看透了,对现实多多少少是疏离的。受过伤的心总是有璺的。人的心,是脆的 ”

  所以说 做人一门学问, 做事更是一门学问。很多人之所以一辈子都碌碌无为,那是因为他活了一辈子都没有弄明白该怎样去做人做事。 看了这本书似乎令我有所感悟。

  放下书,天已黑了,找吃的,谢谢女儿给了我一个充实的周末!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范文

  微光,纱帘,素笺。

  一米阳光探进窗扉,似轻纱自空中柔缓飘舞,闪烁着橙黄的,樱红的,温暖的光。一缕微风挟裹着草木的清新拂进窗内,衬着阳光下浮动的微尘,撩开扉页,送来蔓草自然的清香。

  他,自书香门第走来,淡雅绝俗的言语是他的生活方式;生动鲜明的描写是他的至理名言;双瞳剪水,是他对峥嵘岁月的淡淡回忆;酒入豪肠,是他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沧桑矍铄的面容于眼前渐渐浮现,温厚哲理的话语于耳畔轻轻回响——"口味单调一点,耳音差一点,也还不要紧,更要紧的是对生活的兴趣要广一点。"

  走过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在兵荒马乱的繁尘俗世中,他依然保留着一颗宁静淡泊之心,用心体味,用笔记录下战乱年代一点一滴的小幸福。在文《跑警报》中,汪老如是言:"跑警报是谈恋爱的时候……跑警报可算同生死,共患难".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中,人人自危,又能有几人会注意到这细微的现象和人们忙而不慌的心理感受呢?唯有汪老,以一双擅于观察的睿智之眼,一颗素雅如兰的淡泊之心,以温暖的笔触,静静地勾勒出一幅繁忙却不失幸福的生活画卷,亦鲜活地描摹出自己内心深处感性而细腻的伊甸园。身处乱世思桃源,素心如兰淡雅香。汪老静静地教导我,善于捕捉细节的慧眼与知性细腻的善思之心最为可贵。

  跨入坚韧沉稳的中老年时代,汪老将年轻时一颗焦躁不安的心轻轻安抚,把青葱岁月中的点滴回忆慢慢沉淀,于岁月长河、广阔文坛中交织、升华,终酿成一坛醇香浓郁的玉液琼浆。三分啸成文采,七分酿成情愫,绣口一吐便是绝世风采。正如文《豆腐》中所记:"砂锅豆腐须有好汤,骨头汤,小火炖……汤清而味浓……".汪老的一生正如这锅好汤,以聪慧才智为底,以人生阅历为料,以生活中的挫折和历练为文火,慢慢炖,静静熬,待汤内翻白,浓香四溢,方揭盖起锅。哇!一锅好汤,乳白中透着奶黄,这不正是汪老乐观诗意人生的缩影吗?袖舞斜阳四暮合,浓情诗意青莲馥。汪老轻轻的告诉我,怀着一颗淡泊朴素之心,带着一份热爱生活之情,并将之汇聚于文海中,融合于生命长河中,才是永恒的真谛。我想,这也正是汪老在茫茫文海中沉沉浮浮,虽历经岁月沧桑,却依然能历久弥香,于世间芳华处绽放的原因吧!

  人间草木已纷菲,心间芳华始绽放。我相信,铭刻在我们心中的,不仅只是汪老的音容笑貌和散文随笔,他那在沉浮世俗中依然宁静豁达、淡泊致远的高贵品质,他那在滚滚红尘中依然能独守初心、执着前行的坚定信念,他那在峥嵘岁月中甘于默默沉淀、厚积薄发、始绽芳华的质朴而伟大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范文

  好的散文,是带着情感与温度的。

  ——题记

  我是在初中语文书读到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从下面的文章出处发现了作者是汪曾祺,每个人写作画画啊都有自己风格,我喜欢这篇文章,我想其他文章可能跟这个风格差不多,于是我找来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汪老没有刻意的描述深层次的情感,都是很平常的描述周围百姓的小生活情趣,大部分散文多出的是浓郁的文化韵味,这种韵味是历史带来的,是个人感悟的。文笔虽然淡然,却让人感到厚重。同时他的文字是跳的。他喜欢琐碎事物。喜欢花草美食文化绘画书法喜欢新鲜事物,像个富有童心的小孩子。

  汪老是个能够享受生活之人,他写吃喝玩乐总能比别人的多一份趣味,在他的笔下,似乎鱼羊总是更鲜,泉水总是更冽,蔬菜总是更嫩,水果总是更甜。便是些常人不喜的食物比如豆汁、臭豆腐等物,让他一描写总也能勾起尝一尝的欲望。看汪老的照片不是便便大腹,有点帅,只是常看他的谈吃散文可能真的会让人胖个三五斤。那些画面鲜活的存在我的脑海里。

  汪老的散文有时用笔极清雅,有时却又极放任,有时淡然如君子,有时戏谑似顽童。读他的散文常不觉笑出声来。有一段写他们要去吃臭豆腐“我们在长沙,想尝尝毛泽东在火宫殿吃过的臭豆腐,寻味跟踪,臭味渐浓,“快了,快到了,闻到臭味了嘛!”到了跟前,是一个公共厕所!”读到这里你当真不能不笑,汪先生的戏谑可是连自己也戏在了其中。

  《葡萄月令》让我对葡萄艰难神奇的生命有了切实了解。从来不知道葡萄的根在冬天是要下埋的,积雪覆盖。来年开春再挖出来,搭架、上棚。从不知道,葡萄的枝叶是一脉水管,将根部的水分尽情吸饮,这是多么神奇的植物啊。

  《夏天》——乘凉。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看月华。月华五色晶莹,变幻不定,非常好看。月亮周围有了一个模模糊糊的大圆圈,谓之“风圈”,近几天会刮风。“乌猪子过江了”——黑云漫过天河,要下大雨。一直到露水下来,竹床子的栏杆都湿了,才回去。

  在《四方食事》中,各种各样的口味,各种各样的调味品,各种各样的食品都有他的看法和吃法。有些美味有的人不喜欢,但吃着吃着就爱上了。如同生活,我们不尝试,不体验,怎么会知道生活的多样性呢?还有你不喜欢的东西,自己可以不吃,但也不要反对其他人吃。是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求同存异,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生活,应该多种体验,就如作者说的,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要杂一点。对食物,对文化,对生活都如此。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篇8

身边一些教师已经将此智慧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听过这样一节课。老师在教授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文时,就注意了文本中的写作因素。他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本文的题目是“端午的鸭蛋”,可是写鸭蛋只用了两节文字,其余的篇幅写什么?”学生回答说“还写了有关端午的好多民俗”,老师又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呢?作者为什么不把笔墨局限于家乡端午的鸭蛋呢?这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发呢?”原来,鸭蛋只是个引子,代表着家乡的风土人情,象征着童年的美好生活。我们写作时也应该选准着眼点,将自己丰富的情感巧妙地聚焦在可感的形象上。这些对学生写作中如何寻找写作点,如何构思文章有帮助。

无独有偶,另一位老师在教《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时,一文二用,花了两节课。一节课是把这篇课文当着阅读理解的材料,扣住“巨人”一词深入解读文本,从字里行间让学生感悟贝多芬巨人般的人格魅力。第二节课是把这篇课文当着写作指导的材料,老师提出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本文作者何为是我国当代作家,他与贝多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也不是一个国家的人,他们相隔深远,那本文是如何写出来的呢?原来,何为写作这篇文章是建立在他阅读了很多有关贝多芬的文章的基础上的。这节课毛老师从写作如何选材和组材的角度对学生上了一节非常有意义的习作指导课。写作的材料哪里来?除了来自生活,还可以来自广泛的阅读。这节课引发我们思考:是啊,以前只把课文当阅读的素材,怎么就不能当作指导学生写作的素材呢?

“课文”即“美文”,习作的典范。课文中隐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情感魅力,以及优美生动的语言、灵活精致的表达、独具匠心的布局谋篇,为每一个阅读者提供了习作的范本。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在课文教学活动中促进作文教学,就能实现课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双赢,就能实现作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一、课文为作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课文是学生最熟悉的论据库,可为学生写作提供丰富的材料。学生若能把课文中的材料充分运用起来,可以以一当十,事半功倍。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正视妻妾客赞美的事例,可用做“认清自己”“正视赞美”等观点的论据;邹忌以此事讽谏齐王的事例,可用做“说话要讲究艺术”的论据;齐王纳谏的事例,可用做“相信自己还要听取他人意见”“兼听则明”等观点的论据。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学生只要能认真分析并总结,就能做到学以致用。教师在讲析课文的同时,可以把课文作者的材料整理好,作为作文材料提供给学生,帮助学生不断积累,补充学生阅读面狭窄,知识贫乏,积累的写作资料太少的现状,提高其议论文的写作能力。

二、课文为作文教学提供巧妙的作文构思

教材中好多课文的结构学生在写作文时可以借鉴。例如,《夏感》的“总分总结构”和《走一步,再走一步》“先叙后议”的结构等,学生写作文时就可以借鉴。比如《蝉》这一课,第一二部分厌烦,第三四部分赞扬,前后对比,立意更加鲜明突出。通过学习学会运用欲扬先抑及对比的写法写人或动物。再比如《春》这一课,结构严密,层次井然中见跌宕变化。作品根据揭示主题和抒情的需要,一共制作了五幅画面。画面之间连接通过学习自然、紧凑,并以前四幅画面作为第五幅画面的铺垫、烘托,从而开拓意境,揭示题旨。在揭题后,最后奇峰突起。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而又有变化地写景。再如学习《海燕》,我们可以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象征和侧面烘托,如何运用象征手法来提升自己的作文档次。

三、课文为作文教学提供了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

初中语文课本中为我们提供了古今中外诸多的经典小说及其选段,塑造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如勤劳而麻木的闰土、冷酷贪婪的菲利普夫妇的、勇敢无畏的公输班和唐雎、勤奋好学如痴如醉的香菱、生龙活虎忠义的水浒英雄……这些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得益于塑造人物方法的巧妙运用。对《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的人物刻画方法、环境描写的品析和写作运用,不仅使人物的思想性格鲜明,而且写作人的个人感情表达得充分淋漓。教师在分析完课文后,应及时结合所学到的方法,进行描写人物的训练。

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们认真品析理解课文内的经典篇目外,还要结合课文阅读与其知识相关的课外经典篇目,达到深化和发散的目的,从而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人物刻画方法和谋篇布局方法,获取更多的写作素材。如学生们读名著《红楼梦》中《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初一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一番言语、动作足可以看出王熙凤奉迎拍马的心理,也见作者塑造人物的成功之处。这都是学生学习的好素材,所以说大量名篇的阅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四、课文为作文教学提供了文质兼美的范文

课文语言的优美不但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是学生学习模仿、借用的绝好素材。选择课文中用词生动、句式灵活、运用修辞优美、化用诗词巧妙的句子引导学生仿写,可在一点一滴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江河的诗歌《星星变奏曲》――试仿造这首诗的:“如果……如果……”的句式或“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句式写几句诗,表达一种期盼。又如:孙犁的小说《芦花荡》――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如“月明风清的夜晚……像一片芦苇,奔着东南 ”“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等,仔细体味,再仿写几句。坚持进行这样的模写训练,对学生的写作会有很大帮助。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篇9

对于初中语文学科而言,本身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点,这就使得语文课程必须承担起对初中学生实施人文教育的重担。语文教材是落实这一教育目标的载体。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为数众多的优秀篇目。这些篇目可以起到陶情冶性的作用,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会为其中的人物形象所感动,会因为其中景物描写所触动,会浸染健康而又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据此而言,富有人文色彩的初中语文教材的确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举例来说,在《老王》一文中,学生可以“爱”为线索去研读课文。“老王”这一人物形象极为普通,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老王”其实就是一位小人物的典型代表。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只是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借助于分析“不幸的人”的遭遇与“幸运者的愧怍”,使得学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所表达出对普通人的关爱之情,从而树立学生对他人关爱、同情弱势群体的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再如,《端午的鸭蛋》这篇课文是著名作家汪曾祺对自己家乡端午节风俗的美好回忆。在文中,他向学生展示了一幅充满童真童趣的民俗画卷。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感知一个小小的鸭蛋,继而挖掘其所负载的民俗风情与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本文的学习,不少的学生表达出对自己家乡民风民俗的关注之情,并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迸发出强烈的热爱家乡、热爱亲人的情感。这样,这篇文章的人文教育作用显现无疑。

二、以阅读为手段,感悟其中的人文情感

当前的语文教学呈现出与传统语文教育不同的特点,学习方式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从这一视角来分析,则是从“要我学”逐渐转变为“我要学”。学生是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我要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意味着学生不再只是单一化地从教师的灌输中获取知识,而是主动去攫取。对于初中语文学科来说,阅读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接受人文教育的一个最为有效的手段。通过自主性阅读,学生可以对语文教材中的鲜活人物形象进行全面认知,可以在阅读中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可以凭借文字语言描述观赏自己祖国的壮丽河山。自主性阅读为文本对话,为学生想象力的提升搭建了桥梁。如在学习《与朱元思书》中,学生大声朗读的环节十分重要。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刚开始感受到的是语言美,这就为下一步的语言品读与情感感悟打下基础,继而则将其带入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中。在学生朗读中,是想象使之看到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进而领会到“天下独绝”的魅力。传统诗词是经典诵读中的主要内容,体现了我国经典文化的博大精深。就以《诗五首》的学习为例,在《诗五首》中,《饮酒》《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这五首诗不论是在情感的抒发、诗词的应用等方面来说都堪称上乘之作。在学习之初,学生就应该读出诗歌的情感与气势,读出作者的内心世界。持之以恒的阅读训练会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与情感审美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以提问为切入,理解其中的人文知识

在初中语文的课堂上,提问教学的模式往往会被语文教师积极采用。因为这一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与探究,效果非常明显。对于初中语文知识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人文知识来说,提问教学模式同样适用。在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后,学生可以据此展开探究的活动。学生的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师生互动基于此而成为人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的最为直接的方式与渠道。对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实践来说,语文教材范围极为广泛,涉及许多的课外知识。例如,在开展综合性活动《黄河,母亲河》的时候,我就以“你心目中的黄河是怎样的”的问题为启发点,要求学生在课下搜集相关的资料。在课上,有的学生展示了自己所做的《黄河颂》主题手抄报,有的学生播放了李白的《将进酒》,有的学生将网上搜集的黄河图片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诸如此类的学习成果展示琳琅满目。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搜集到了黄河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切身感受到了母亲河的伟大创造力,其人文知识得以锤炼与积淀。

四、结语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篇10

月光饼

琦君①

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当中央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月光饼面积虽大,分量并不多,所以一个人可以吃一个,我总是首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槛上慢慢儿的掰开嚼。家里亲友们送来的月光饼很多,每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印的是“嫦娥奔月”、“刘备招亲”、“西施拜月”等等的图画,旁边还印有说明。我把这些五彩画纸抽下来,要大人们给我讲上面的故事。几年的收藏积蓄,我有了一大叠。长大以后,我还舍不得丢掉,时常拿出来看看,还把它钉成一本,留作纪念。

我有一个比我只大两岁的表姑,她时常在我家度过中秋节,她喜欢吃月光饼。有一次,她拿了三张五彩画纸要跟我换一个饼,我要她五张,她不肯,两个人就吵起来。她的脸很大很扁,面颊上还长了不少雀斑。我指着她的脸说:“你还吃月光饼!再吃,脸长得更大更扁,雀斑就跟饼上的芝麻那么多了”。这句话真伤了她的心,就掩面哭泣起来,把一叠画纸撕成片片地扔掉,我也把月光饼扔在地上,用脚一踩踩得粉碎,心里不免又心疼又后悔,也就哇的一声哭起来。母亲走来狠狠地训我一顿,又捧了个刚烤好的月光饼给表姑,表姑抹去眼泪,看看饼,抬眼望着母亲问道:“表嫂,你说我脸上的雀斑长大以后会好吗?”母亲抚着她的肩说:“你放心吧!女大十八变,变张观音面②。你越长大,雀斑就越隐下去了。”母亲又说又笑:“你多拜拜月亮菩萨,保佑你长得美丽。月光饼供过月亮,吃了也会使你长漂亮的。”表姑半信半疑地摸着月光饼上的芝麻,和我两个人呆愣愣地对望了好一会儿,她忽然掰下半个饼递给我说:“我们分吧!我跟你要好。”我看看地上撕碎了的画纸与踩烂的饼屑,感激万分地接过饼,跟表姑手牵手悄悄地去后院里,恭恭敬敬地向天上的月亮拜三拜,我们都希望自己长大了都有一张观音面。

表姑长大以后,脸上的雀斑不但没有隐去,反而更多了。可是婚后夫妻极为恩爱,她生的两个女儿,都出落得玫瑰花儿似的,我们见面时谈起幼年抢吃月光饼和拜月亮的事情,她笑笑说:“月亮菩萨还是听我的祷告的。我自己脸上的雀斑虽然是越来越多,而她却保佑我有一一对美丽的女孩子。”

台湾是产糖的地方,各种馅儿的月饼,做的比大陆上更腻口③,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

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

注释:

①琦君:本名潘希珍,现代散文作家,1917年生于浙江省永嘉县,1949年去台湾。作品风格温柔敦厚、清新自然。著有《烟愁》、《三更有梦书当枕》、《橘子红了》等。

②观音面:在这里指端庄美丽的容貌。

③腻口:因太甜或油腻不想多吃。

1.选文开头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月光饼的外形、用料、滋味等方面内容,事隔多年作者为什么还能记忆犹新?

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3.结合上下文,分析划线句子中“又心疼又后悔”的原因。

4.作者在台湾生活多年,可她仍感觉台湾的各种月饼“做的比大陆更腻口,想起家乡的月光饼,那又香又脆的味儿好像还在嘴边呢!”从全文看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5.文中记叙了中秋节作者与表姑争吵、和好的经历,这让你在为人处事方面明白了什么道理?请结合生活实际,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

6.琦君写吃月光饼、喝春酒,为我们展示了浙江的风土人情;汪曾祺写端午吃鸭蛋,使我们对江南的端午习俗有所了解。在中国这块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沃土上,还有很多民俗,请你举出一例并写出这种民俗所蕴含的意义。

《月光饼》答案

1月光饼寄托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或思念之情;是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

2.月光饼。在结构上:与开头相呼应;内容上;深化中心(结合句意亦可)

3.画纸被撕碎;月光饼被踩碎;说了伤害表姑的话。

4.对比(或衬托);突出了作者对故乡(大陆)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