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十篇

时间:2023-04-06 00:36:09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篇1

青春,是一首短诗。始于今天,终于明天。驾着小舟泛波在湖上,映入眼眶的,是世间最美妙的景致。诗情画意是我的心灵膨胀,徐徐清风,使我身心舒畅,拨开绿水,缓缓航行,时而摘下一朵白莲,嗅着它的芬芳;时而撩起一丝湖水,享着它的润朗……青春是一首短诗,终了,耳边却依旧环绕着诗一般的歌谣,再美,也不是永恒,终将流逝的,是我那诗画般的青春……

青春,是一次长途旅行。始于昨天,终于明天。没有同情,更没有施舍,这是一场独自奋斗的旅程;汗水浇灌着我的成长,泪水磨砺着我的坚强,时间锤炼着我的身体,不再惧怕受伤!披上爱的风衣,我驻立于青春的战场,没有硝烟,没有捷径。青春是一次长途旅行,能流泪能成长,莫过于最大的幸福……回忆青春的逝去,也再不是一次遗憾。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微笑面对失去,为自己拥有的青春而喝彩,为自己拥有的青春而骄傲……终将有一天,我们要向青春挥手告别,告诉自己,想哭就哭吧,想笑就笑吧,别让青春有着一丝的拘谨!

奋斗吧!为青春!

初二:下水道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篇2

在青春期中,我们是叛逆的。我们喜欢打闹,喜欢嬉戏,有时候会把打架当做一种游戏,有时候又会突然的流泪。我们在青春期中哭过,笑过,闹过,爱过。。。。。。

我们把时间用在了“玩耍”上,把心思放在了所谓的“感情、穿着”上,不曾珍惜时间,用在学习上。我们往往会忽略对我们很重要的事情。

有些事,我们不需要随意过问,否则我们会徒添感伤;有些人,我们不需要等太久,不然我们会把时间也跟着遗忘;有些回忆,我们需要植入脑海;有些感情,我们可以用来怀疑人生。落寞的文字,淡淡的忧伤,祭奠这一季清秋,祭奠我们悲欢离合的青春……

那时,在老师眼中,我们就是很坏很坏的孩子,老师总是让那些好学生离我们远点,总是在班上说:“那些想读书的,不要去理那些不想读书了的,就是要把那几个坏学生孤立起来。那些不想读书的,别去打扰那些想学习的同学。”可是,老师,你们知不知道,往往那些在您们眼中的坏学生,为班级做了多少事?你们只知道责怪他们给你带来的麻烦,却没发现他们为您解决的烦恼。作为一名老师,你们何曾真正的关心过你们的学生,不是哪个人,生下来就很坏,对于那些看起来不学好的人,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没耐心的老师”。老师们,可能有时候你们的一句话,就会感动那些坏学生,让(他)她们走回正道,可是又有多少老师去尝试过呢?

青春期,我懂了很多很多,也做过很多不好的事情。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篇3

[关键词] 青春;赵薇;“嫁接”;艺术;魅力

2013年4月上映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是演员赵薇导演和制作的电影处女作,也是其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的毕业作品。该片改编自独创“暖伤青春”系列女性情感小说的“80后”美女作家辛夷坞出版于2007年广受媒体赞誉的同名小说。电影将青春怀旧的潮流再度掀起并成为一时风尚,也勾起不少人对当年关于校园、关于爱情的种种追忆。

一、出色的文本与优秀的剧本改编“嫁接”

电影《致青春》的蓝本是2007年出版之后就开始在网络上风行一时的同名小说。创作者“80后”美女作家辛夷坞以女性的笔触、深刻的心理探析以及合理的人物安排、对人物性格的准确把握、情节的层层推进等文学手法将怀旧的主题刻画得入木三分,其本身就具有相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它不仅吸引了在校读书的莘莘学子,也吸引了广大中老年读者。也许是因为它“青春”的关键词,也可能是因为“终将逝去”这样一个限定语,或许对于年轻人来说,谈青春逝去似乎还为时过早,但对中老年人来说,却带着某种宿命的感觉,引起了共鸣,起到了极大的心理暗示和感情上面的感染。当然青青校园的种种,对上点年纪的读者来说,也一点不陌生,尤其是上过大学、住过宿舍,爱过别人也被人爱过的中老年读者,更会从中捡拾到当年的点点滴滴,收获到感动和感慨,还有人世飘零的沧桑。在命题的时候,辛夷坞可能就顾及了读者群体的延展性,在抓住年轻人的同时,也尽可能多拉拢一些上年纪的人。其实文学创作就应该是这样,抓住的读者越多,作品就越具有生命力;感动的人越多,就会越成功。当然“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讲的是文采,而一部文学作品更要紧的还包括思想内涵,否则仅仅玩弄辞藻、文字华丽却空洞无物那样无病的作品或许与文学、与大众关系既远且陌生,会有很强的疏离感,从而成为十分小众的东西,生命力一定不会很强,更经不起风吹雨打,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辛夷坞的《致青春》既反映了当年“80后”大学生的大学生活,也融入了他们对社会人生的理解,还表现出新一代年轻人积极向上、努力奋斗的精神和对幸福的向往、追求与对爱情的理解和不同于老一代人的新潮。这样一部作品,不能完全说它是浪漫主义,也不能以现实主义来做定论,因为其中既有浪漫的幻想与疯狂的行动,还有残酷的现实做背景。时展到今天,文学要反映现实生活,就不会是纯粹的浪漫,也不会是绝对的现实。辛夷坞的《致青春》也正是掌握了这样一个立场才会创作出一部那样出色的作品。

如果说底版好就一定会冲印出好照片来恐怕也不尽然,要把好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作品也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电影剧本需要更好地把握文学作品的真实内涵,更要将故事改编建立在对电影艺术和规律有充分的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甚至需要大刀阔斧地斩削。毕竟电影的容量与文学作品相比较,有着自己短小精悍的特征,要将原著中的人物、故事、冲突、高潮表现得活灵活现,需要高超的技术和能力,更需要悟性。

事实证明赵薇找到李樯来改编这部小说,是独具慧眼的。李樯没有辜负导演的期望,将原著的精华吸收并演绎得合情合理,而且将故事情节进行了改编,将原著中不适于电影来表现的冗长与难捱砍掉,使得冲突更集中、更具有震撼力,甚至具有催泪的效果。早有学者讲过:一个人可能会忘掉让你笑过的,却不可能忘记让你哭过的。李樯的改编既让你笑,又让你流泪,这样高超的改编技术也很值得赞叹。

当然李樯的出色改编也是有基础的――李樯就是曾经和顾长卫导演、演员张静初合作拍摄《孔雀》又撰写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以及《立春》等影视剧本的著名剧本作家,只不过许多人对这个名字不太熟悉而已。

二、演职团队的倾力奉献

导演赵薇的演艺生涯基本是大众所耳熟能详的,但拍摄电影作为导演和出品人却是她的第一次。也许许多人对赵薇会有一定的看法,但她拍摄的这部电影一定会是她艺术生涯的新开始,因为这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赵薇选择了海峡两岸的演员共同来演绎这样一个许多人都熟悉的作品,演员群体的表现也没有令人失望,情至真意至切,演员的表演也是用尽浑身解数,没有一点造作的成分。演员、歌手韩庚饰演林静,来自台湾的赵又廷饰演陈孝正,饰演郑微的杨子姗,饰演朱小北的刘雅瑟,饰演阮莞的江疏影,饰演施洁的佟丽娅,这些“80后”演员来演“80后”,角色年龄和人物年龄一致,心理上会有较大的可沟通,演员与角色的距离就不太远,而且这些演员本身就有一定的演艺经历,甚至可以算是本色出演,不逼真几乎没有可能性。何况还有杨澜、韩红、潘虹这样实力派明星加盟,电影也就聚集了相当高的人气。

论及电影艺术氛围的问题,还需要提到影片的作曲窦鹏:窦鹏是窦唯的堂弟,也是知名音乐人。他4岁就开始音乐学习,有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习作曲、中央音乐学院学指挥、中国广播艺术团电声乐团歌手及键盘手的经历。现在窦鹏已经成为资深音乐人,创作经历十分丰富,中英文歌曲演唱、作词、作曲、键盘、制作人、摇滚、爵士等多个专业领域均有涉足。窦鹏对各个音乐领域都怀着浓浓的兴趣,广泛涉猎和涉足。由此,他熟悉各类音乐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以及创作的技巧自然对他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音乐的痴迷和执著使他的音乐创作不仅硕果累累,而且颇带有一定的深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在影视音乐制作方面,窦鹏也小有成就。2000年以来,他从电影《苏州河》的片尾曲《恍惚的眼前》、电视剧《京都疑云》《陈圆圆》《非你不可》《电影学院的故事》《民国往事》、电影《杀生》等一路走来, 2012年因为《杀生》出色的音乐制作而荣获第11届中国长春电影节最佳音乐奖。2013年,窦鹏为电影《致青春》制作的音乐和主题曲获2013年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提名,成为他音乐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关于窦鹏的消息所说,他宁愿为了事业、为音乐而舍弃安乐的小窝和幸福的爱情,为了音乐事业,他甚至舍得付出所有的一切。这大概就是一种精神,为了音乐而牺牲的精神,一种为了创作而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的痴迷。有了这样的精神,窦鹏使用各种音乐元素、音乐风格,将《致青春》的艺术氛围和品位推向顶峰也是意料之中。

一部优秀影片虽有许多相关因素,但最关键的还在于人――全体演职员工的敬业精神。《致青春》成为2013的热门电影,也正是有了这样一支团队,有了像窦鹏这样出色而又颇有深刻音乐情怀的职业人的参与,才能在原有好本子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加工创造,打造一部当今物欲横流时代对青春、对爱情、对生命、对人生价值和意义进行探索的文艺片。换句话说,整个制作团队的艺术情怀与窦鹏的音乐情怀已经融合为一个整体,使全片充满了活力、张力与感动人的心理魔力与吸引力。

三、思想的深度与综合的艺术魅力

正如前文所言,电影也必须有自己的思想。电影的思想要通过各种相关的电影艺术手段来表现,包括故事,也包括台词,还包括整个艺术氛围等所共同表现出的倾向性。

电影《致青春》由于反映了校园生活,又是出自赵薇作为导演和制作人的第一部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了学院派电影的痕迹,存在诸多不足,人物性格变化的设计和剧情安排不尽合乎情理,有些地方过于美化甚至有脱离现实的嫌疑。但这也恰好构成了这部电影的特色。而且由于窦鹏出色的音乐制作,弥补了其中的许多缺憾,令观众不去或者很少去关注情节的不合理以及人物性格变化的仓促与草率,而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关注场景和人物心理、情感的波动上,放在人物命运的大悲大喜和面对抉择时的痛苦与哀伤,从而传导给观众的是伤感,那种青春里难以躲避的种种伤感,还有那种青春终将逝去的伤感,还有人物命运与自身命运相互联系得来的莫名的伤感。能够通过音乐表达剧中人物的思想和感情以及喜怒哀乐,并且调动观众的思想感情与剧中人同悲同喜,更能唤醒沉睡在观众心灵深处那种自己的感伤、过去曾经有过的感动,实现对作品的感动、对人物的感动如同身受的那种力量,就是电影的艺术感染力,也是窦鹏的音乐感染能力。

对于正在享受或挥霍青春的人来说,电影《致青春》要表达的是告诫;对于已经失去了或正在失去青春的观众,那是一种同情,也是一种内心的深层交流。窦鹏也已经不再年轻,创作该片的音乐,恐怕也糅合了他自己对人生、对爱情、对生命的感悟,艺术家能将自己的感悟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正是他们的过人之处,也是他们对人类所作的贡献。对普通观众来说,窦鹏《致青春》的音乐也不是没有作用,因为他很好地理解了剧情,理解了人物,理解了人物的心理和感情,融汇了自己的感情,才会在合理的前提下或诠释或渲染、或夸大、或催化场景和情节中感人的元素。窦鹏也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搞艺术的人基本都是,否则其作品难以想象。这就是感性。电影又是一种较为感性的艺术形态。为电影作曲就不能忽略这一特点。窦鹏的音乐创作着眼点也正在于从感性向理性延伸。《致青春》讲述的故事时间跨度并不长,也就七年而已。但这七年间,人物由大学新生到大学毕业,由充满阳光的莘莘学子变成了职场上奋力拼搏的白领或成功人士,有的人志得意满,也有人为当年自己的选择痛悔不已,有的人为了爱情不断求索而毫无结果,有的人却为了爱情撒手人寰,酿就一个悲剧。一部阳光电影有这样的情节,却没有令人生厌,因为生活本身就是这样――悲欢离合、旦夕祸福。主人公郑微是一条主线,郑微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郑微的心理变化,爱恨情仇都需要音乐来表现。窦鹏也正是抓住了郑微这一故事主线,所有的音乐创作都由郑微的环境来决定,音乐的格调、色调和旋律、节奏,都与郑微出现时的每个场景密切相关并不断变化,从而反映出一个可爱又有个性的漂亮女孩子的心理、情感、性格。

电影《致青春》有着多种不同韵致的场景,也有多重色彩,不过都围绕着剧情和人物心理与性格的变化。也正如片头郑微那一段带有玄幻色彩的梦境,既符合郑微的年龄,又与郑微当时的心境一致――寻找少年时期的梦想,追寻自己喜欢的人的足迹而来到陌生的城市读大学相协调。

《致青春》是一个好剧本,饱含着大量信息。两者相互结合血肉相融就表现为音乐与影像的高度统一,情节带着音乐的感觉,而音乐带着情感倾诉的能力。也正是如此,共同构成这样一部在2013年引起轰动的电影。尽管它的导演是那样的稚嫩,却不妨碍影响力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黄国玲.网络小说到热门电影的嬗变――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二次创作[J].东南传播,2013(08).

[2] 聂伟.青春“初老症”与青年资本暴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票房神话的时代精神动因[J].当代电影,2013(07).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篇4

——题记

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开,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年华似水,总感觉触摸不到痕迹。

十八岁,郑微对阮阮说:“我是谁,我是天下无敌玉面小飞龙,还有什么是我得不到的?”

二十二岁,郑微在老魁树下,埋葬了她的安徒生和小飞龙,泪流满面。

二十七岁,郑微笑起来:“阮阮,只有你,只有你的青春不腐朽。”

一步步成长,一点点老去。我们放下尊严,放下个性,放下固执,只是因为放不下一个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正是如此。郑微是如此,陈孝正是如此。他们错过彼此,她微醺,看着他:“我不可能一次又一次相信你,不可能。”

没有欢笑的青春不完整,没有眼泪的青春更是一种残缺。曾经的“六大天后”一起欢笑一起快乐,各奔东西的她们在青春无限的大学时光里,懂得了流泪,懂得一些青春就是用力的奔跑,然后华丽的摔倒。

——题记

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开,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年华似水,总感觉触摸不到痕迹。

十八岁,郑微对阮阮说:“我是谁,我是天下无敌玉面小飞龙,还有什么是我得不到的?”

二十二岁,郑微在老魁树下,埋葬了她的安徒生和小飞龙,泪流满面。

二十七岁,郑微笑起来:“阮阮,只有你,只有你的青春不腐朽。”

一步步成长,一点点老去。我们放下尊严,放下个性,放下固执,只是因为放不下一个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正是如此。郑微是如此,陈孝正是如此。他们错过彼此,她微醺,看着他:“我不可能一次又一次相信你,不可能。”

没有欢笑的青春不完整,没有眼泪的青春更是一种残缺。曾经的“六大天后”一起欢笑一起快乐,各奔东西的她们在青春无限的大学时光里,懂得了流泪,懂得一些青春就是用力的奔跑,然后华丽的摔倒。

——题记

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开,我的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年华似水,总感觉触摸不到痕迹。

十八岁,郑微对阮阮说:“我是谁,我是天下无敌玉面小飞龙,还有什么是我得不到的?”

二十二岁,郑微在老魁树下,埋葬了她的安徒生和小飞龙,泪流满面。

二十七岁,郑微笑起来:“阮阮,只有你,只有你的青春不腐朽。”

一步步成长,一点点老去。我们放下尊严,放下个性,放下固执,只是因为放不下一个人。《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正是如此。郑微是如此,陈孝正是如此。他们错过彼此,她微醺,看着他:“我不可能一次又一次相信你,不可能。”

没有欢笑的青春不完整,没有眼泪的青春更是一种残缺。曾经的“六大天后”一起欢笑一起快乐,各奔东西的她们在青春无限的大学时光里,懂得了流泪,懂得一些青春易逝。我们每天都在抱着书读着,听爸爸妈妈念着,听老师说着,把作业写着…有时候真的有一种冲动,厌了,烦了,多想一个人静一静,一个人放松,不管世事,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任由自己畅想,可现实不允许,我们是青少年,我们每天要为以后的生活奋斗,每天有一大堆的作业等着我们,有一大堆的唠叨等着我们去听,学校里有考试,大家都会觉得这样的生活很烦,多想自己能够每天不为考试,学习而烦恼。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篇5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影片改编自作家辛夷坞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群青春少年从大学校园的追爱之旅到步入社会的迷雾和抉择的故事。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致青春观后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致青春观后心得1严格地说,《致青春》是两个人的作品。导演赵薇的乐观、活泼以及小小的恶作剧心理,造就了影片的青春戏;编剧李樯的细腻、敏锐,成全了影片的心理戏。今天已经高度社会化的大学校园,过早地培养出了不少“成熟”的学生。但在上世纪90年代,校园之墙还是一堵防卫线。《致青春》花了不少的篇幅来呈现出走后的坍塌感,然而青春还有余烬之热,在催促着人们奔向理想方向。

看完电影后半部分的最大感受是,青春时期是最适合激烈表达感情的时候,而有过这种激情燃烧之后,就再也不会心生涟漪——看看郑微后来是怎么对待重新回来找她的陈孝正,看看韩庚饰演的林静如何对待他的追求者。

赵又廷与韩庚,一个为出身贫贱而自卑,另一个因看到父亲爱上郑微的妈妈蒙上心理阴影。在青春的两头,前面是童年不能承受之重,后面是中年无法面对之尴尬。唯有青春,唯有那段没心没肺、敢爱敢恨的青春,才是生命中最热情的岁月。但青春却如篝火,燃烧得越旺盛,成为灰烬的速度就越快。所以,形容青春用“终将逝去”这样的描述再合适不过。

按照目前电影市场最流行的喜剧元素来看,《致青春》一个也不少,甚至在年代感的营造、戏剧冲突的设置、角色表现完成度等方面,均体现出不错的水平。如果想在影院获取一场欢笑,《致青春》不会令人失望。赵又廷饰演的陈孝正呆板、严肃的外表与其孩子气的言行,制造了差异感很强的“笑果”;客串午夜电台主持人的韩红是令人笑到胃疼的“彩蛋”;男生宿舍里的糗事令人心领神会……

《致青春》完全可以采取《泰囧》式的喜剧狂欢,把搞笑进行到底,最后来个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结局,这样似乎更符合观众的期待。但这部电影还是试图把社会的切面呈现出来。在后来的情节里,《致青春》放弃了继续逗观众笑,转而去思索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以及情感之于人的重要性。郑微以啤酒祭奠阮莞,陈孝正以回归救赎内心,林静以努力想换回爱的能力,朱小北以遗忘告别过去……他们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无法用成败来形容。生活的真相就是这样,于残忍之中奢侈地品尝点滴甜蜜。

致青春观后心得2今天看了《致青春》,让我感到很无奈,光阴荏苒,青春易逝,如手中的漏沙,不停地流逝,而你只能干巴巴地看,你不能打破它,也不愿重来,却让你痛并享受着。

剧中女主角郑微珍视友情追求爱情,敢爱敢恨 ,燃烧着青春,尽管好友因车祸逝去,情人抛弃,她却享受着,她说每一个人是独立个体,青春是片段,没有谁错和谁对,更不存在谁对不起谁,青春留下的只有回忆。天空寂静无痕,小鸟却在那里飞过!

青春不过如此,但只有认真经历了才有资格说。

而两个男主角很招人恨,他们是先爱自己,再爱他人的,不管是爱面子的林静,还是视人生如大厦容不得一厘米误差的陈孝正,他们都亵渎了青春,生活上成功,青春却有缺陷。我可以理解他们却不敢苟同。

现实的黎维娟嫁给了富豪当后妈,自尊心极强的 朱小北成了学习方法“推销者”,美丽有智慧在爱情面前却毫无理性的阮莞为了让自己的青春划上句号,与前男友相约看大学时共同钟意的乐队时不幸横招车祸花销玉陨。不禁让人感叹:短暂的青春真难把握!

高考完了,真正体验到‘’如释重负的真意,但新的压力却不期而至——不再有老师督促你学 习,你不必再闻鸡起舞,不必挑灯夜战,却也不再有朝夕相处的同学与你并肩作战;不必看着黑板写着“离高考还有——天”这个熟悉的汉字和让人揪心的阿拉伯数字,不必跑去看升国旗听国歌,再听校长或老师讲那些安全礼貌人生梦想校纪考试……却也再也难看到或和蔼或认真恪守或滑稽有趣的老师,再也不能为好友点歌,一起倾听放学后的广播了……

此时我想起前天刚考完试铃声响了合上笔盖的一刻, 我对自己说青春不悔我尽力了。看着同学有的撕书发泄三年来的抑闷,有的引吭高歌,虽然听不懂,不知他在唱还是在吼,但可以知道他很享受很高兴。老师看到学生所谓违纪,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番疯狂后,我们拖着笨重的行李,高兴返家,却也留下了回忆,带上了不舍与缅怀的心离开了。毕竟青春前奏可就告一段落了啊!

致青春观后心得3电影里有很多经典的台词,比如说“人会在生活中不知不觉就会成为自己最讨厌的那种类型”我觉得是的,我也应验了这句话。我的解释是,人总会长达,总会懂事,总会融入社会,变化是很正常的事情。之前的我讨厌抽烟的女孩,就觉得他们很堕落很低俗,但是现在偶尔我也会当没有人的时候,自己一个人点燃一根烟,慢慢享受我的悲伤与无奈。那个时候突然觉得烟是个好东西,可以让你胡思乱想的心一下子安静下来,这个时候在慢慢深深吐出烟圈,就感觉把心里的不快全都吐出去了。整个身体加心灵就会特别的踏实。不在胡思乱想不在感到不安,所有烦躁的情绪一下子平静下来。(关于这个事,没有人知道,包括我男友,因为他不赞同抽烟。不过我也是偶尔,偶尔)。突然想到前几天。那件事的后遗症我现在都还 有。我都不知道我什么时候变成这个样子,会认为他很重要,很认为他就是我生命中的唯一。那天我人生中第一次喝得那么多,喝的那么畅快,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神魂颠倒。那天心情很不好,把家里20多度的酒喝了之后,发现那种飘乎乎的感觉很爽,记不得所有烦恼。最后我又撒谎出门买了一瓶52度,没错就是52度的二锅头,独自跑到小区的花园一饮而尽。(哈哈当时那个爽啊,我从来没觉得自己那么轻松过)事后第二天,上班起起不来,跟领导撒谎说大姨妈来了请半天假。在家倒头大睡,可是胃不舒服加上客人打电话不停,根本就没睡。去了公司更不爽。哎,想吐的感觉一直在,特别是闻到酒精味,和看都恶心的东西。之后把这件事跟一个闺蜜说了之后,被骂了,说我是笨蛋以自己的身体来气自己,朋友这几天的遭遇也不好,也是男人惹的祸。所以他说了一句比较经典的话:任何人都是先爱自己多一些。也就是陈要去美国时和郑对话的一句。我觉得也对啊,如果一个人如果首先不爱自己怎么会爱其他人呢。所以对待自己的爱人,首先你得要爱自己才能爱别人,最后也才能被别人爱。

还 有一句我也记得特别清楚;"你给了我爱情的梦,而他实现了我爱情的梦”然后我就想到我自己了,(懂得起的人,我就不说了哈)。此时此刻我亲爱的他已经酣然入睡,而我却在这里打发我失眠的痛苦。你们说,怎么说呢?

晚安,亲爱的自己。无论明天有没有人陪,都记得一直走下去。并且是好好的,开开心心的走下去。

致青春观后心得4有一句话常被提起,那就是:“再多各自牛逼的时光,也比不上曾经一起傻逼的岁月!”,《致青春》同样很契合这句话,虽然片中的大学,对很多人来讲,是唯一的群体生活时光,宿舍、食堂、晨读、夜修,当然也会包括相思、追求、恋爱、失恋等等爱的体验,这是一生中难得的大家一起“傻逼”的岁月。

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对演员的选择与塑造上,还是很到位的。赵又廷、韩庚的加盟,一方面保证了影片的商业品质,另一方面,也确实发掘出了二人前所未见的演技水准。先说下赵又廷,作为来自海峡对岸的男生来讲,大陆的学校氛围和他们必定会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片中,陈孝正略显生涩,但到结局其实可以发现,这个角色是很其实和赵又廷亦真诚亦虚伪亦正亦邪的混搭风格很相近,并不出戏,而且陈孝正这个名字,其实很符合海峡对岸的文化风景,总能令人联想起忠孝东路、中正、神马的,也算巧合。

再说下韩庚,其实韩庚的戏份真的不多,给他发挥的空间也不是太大,但无疑韩庚演技大爆发的时代已经来临,表演不动声色中见神奇,承担了一个隐忍低调却情爱满满的角色,诠释了青春的“错过就是一生”的别恋,看得很心酸!此中表现比《大武生》中扮酷卖萌式的程序化晒帅,要提高不知道多少层次。

四位新人女生则各个神采飞扬,杨子珊扮演的郑微,不得不失,但个别哭喊场景,颇有赵薇版“小燕子”上身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来自导演的言传身教。扮演朱小北的刘亚瑟,让人眼前一亮,此种帅气的短发女生,一定是男女通杀的类型,是当下演艺圈比较缺乏的类型演员,应会成为通过《致青春》得到迅猛发展。江疏影和张瑶,同样给人印象深刻,这一组新人,演技比较平均,搭在一起的感觉很谐和,所以剧中没有出现被舍友下毒的事件,也不会令人意外。

三位男生,则很好的烘托了众鲜花和绿叶的戏份,包贝尔的喜剧化悲剧性寻爱之路,漫不经心中的坚持与坚忍,是最容易催男观众共情泪下的感动点。郑恺的招摇与炽热,同样是青春情感的标签,另一帅哥黄明戏份不多,无太多亮点。

就这样一票人,用各自的“傻逼”,铸就了那个“牛逼”的热血青春时代,每个人都曾付出满怀真情,即使撞到头破血流,即使也有背叛别离,十年后再次回望,一切都如风。

致青春观后心得5终于看了赵薇首次执导的致青春,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当中有笑有泪也有你我青春的影子。这部影片让我们这个年代出生的人找到了共鸣,如此高的票房纪录也证明赵薇的青春没有虚度。

青春到底是什么呢,如今的我觉得青春就是一笔财富,每个人一开始都有一笔相同价值的财富。当我们拥有的时候,各人就出现了不同的处理财富的方法。有一小部分人,他们会从一开始就懂得珍惜这笔财富,然后认真的管理它,使其逐渐增值;大部分人会觉得这笔天生就可得到的财富得来太易,不知不觉中就挥霍了所有而不自知;剩下一部分人在获得财富后自然而然地先尽情享用,直到突然有那么一天,他惊觉原来财富已经不见了一半,于是开始顿悟,如果不去好好珍惜管理它,注定有一日财富将被用尽。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篇6

1、时间真是一剂霸道的良药。

2、得不到才会念想,送上门去他未必真的会要。功名利禄在手,就偶尔额搓叹往昔,有些人,要的也仅仅是念想而已。

3、你答应我,别再让我等你,我怕我没有足够的勇气一直等在原地,更怕我们走着走着就再也找不到对方了

4、再好的过去,回忆的次数多了味道也就淡了。

5、掌握失去这门艺术并不难很多东西似乎本来就是会失去的,失去了便不是灾难。--毕夏普《一门艺术》

6、也许这才是成年人的感情,放在天平上小心计量,你给我几分,我还你多少,我们可以付出的东西是那么有限,再也经不起虚掷和挥霍。而年少时不计代价去爱的我们又到哪里去了?

7、喜悦出于巧合,眼泪何必固执。

8、曾看到一句话,相信你,就象相信我自己,可是当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时候呢……

9、他即使有千般不好,万般辜负,毕竟是我爱过的人。

10、得到一样东西,就意味着另一样东西必定要失去。

11、青春是有限的,不能在犹豫和观望中度过。

12、少年意气的时候我觉得有很多东西比感情更重要,后来才发现我们能记住的偏偏只是一些小的幸福。

13、在爱情里付出的心血和收获的幸福从来不成正比,越想去爱的人就越得不到爱。

14、碰到什么样的男的都不要紧,就怕遇到了传说中的洋葱王子,你想要看到他的心,只有一层一层地剥掉他的外衣,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让你流泪,最后才知道,原来洋葱根本就没有心。

15、当年舟车劳顿只为与爱人片刻相依的她,一心只想把那份感情守成天长地久的她,可曾想到会有今天?爱着的时候,以为那个人就是自己的一生,谁料到一朝梦醒,就站在了另一个人的身边。

16、《海的女儿》里,上岸的人鱼公主为爱蜕变出人类的双足,然而落地的每一步,痛如刀割,她的痛不仅因为她丧失了原来的自己,更是因为太多的委屈因由,无处言说。

17、这世上没有谁会永远等谁,更没有谁会永远相信谁…

18、时间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它能抚平一切,将心里好的或坏的一刀刀刮去,只留下个面目模糊的疤痕。

19、爱情是足以焚身的烈火,不管是聪明人还是笨蛋,爱上了,都成了飞蛾。谁都知道飞过去会成为飞灰,但那又怎么样,百年之后,不管燃烧过与否,我们都将成为尘土。

20、我们的一颗心,曾经火热地揣在胸膛里,滚烫得无处安放,急不可待地找人分享这温度,从没想过它也也有一天会冷却,冷到我们只得自己环紧自己,小心翼翼,唯恐连这仅有的暖意也守不住。

21、原谅她不能给他安慰,每个人最终都能自己舔着自己的伤口。

22、上帝是智慧的,他让女孩的第一次在男人的入侵下感到不可抑制的疼痛,因为快乐是转瞬即逝的,唯有疼痛可以铭记于心,她可以忘记一个给予了她最强烈快乐的男人,却永远忘不了最初的那个人给她的疼。

23、我们一生里有可能遇到很多人,有时正好同路,就会在一起走一段,直到我们遇到了真正想要共度一生的那个人,才会把余下的旅途全部交给交给这个人,结伴一起到终点。

24、一辈子那么长,一天没走到终点,你就一天不知道哪一个才是陪你走到最后的人。有时你遇到了一个人,以为就是她了,后来回头看,其实她也不过是这一段路给了你想要的东西。

25、她如何能不爱,感情不是水闸,说开就开,说关就关。那场感情,她豁出了自己,一丝也余力也没有留下。而他是在她最快乐的时候骤然离开,中途没有争吵,没有冷战,没有给过她机会缓冲,让热情消散,如同一首歌,唱到了最酣畅处,嘎然而止。

26、一见杨过误终身。

27、正如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青春存在的意义。

28、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真正可以对另一个人的伤痛感同身受。

29、我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房,我必须让它精确无比,不能有一厘米差池——所以,我太紧张,害怕行差步错。

30、时间真是一副霸道的良药。

31、也许那句老话说得对,对于女人来说,爱情是生活的全部,但对于男人来说,那只是他的生活的一小部分,不管当初他给过怎样的承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他们永远比女人现实而理性。

32、这个地球不会因为一个人彻底的伤了心而改变他的自然规律,明天的太阳依然升起,生活依旧继续。

33、“没办法,女人就是容易为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眼泪,挺可笑的。”

34、纵使她的计策比他高明上无数倍又能如何?乞求爱的人费尽心机,不爱的人不需要任何手段,所以他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将她击溃。

35、注定要失去的东西,失去了,也不过是早死早超生。

36、在男人的世界里,女人其实只是一片点缀的白云,他偶尔会赞叹它的无暇和美好,也会对它留恋,但决不会为了它而放弃浩瀚的天空。当然,还有更聪明一些的男人,可以踏着云彩叠成的阶梯一步登天,又或者在风雨来临之前,希望在云下得有片刻安身之地。

37、人和人之间的隔阂永远比默契更坚固。

38、当你越讨厌一个人时,他就会无时无刻不出现在你面前,当你想见一个人时,又怎么都找不到他。

39、曾经我们都以为自己可以为爱情死,其实爱情死不了人,它只会在最疼的地方扎上一针,然后我们欲哭无泪,我们辗转反侧,我们久病成医,我们百炼成钢。你不是风儿,我也不是沙,再缠绵也到不了天涯,擦干了泪,明天早上,我们都要上班。

40、我长大了,他还没有。

41、郑微垂下头去沉默,如果她不明白,也不会觉得凄凉。爱情是足以焚身的烈火,不管是聪明人还是笨蛋,爱上了,都成了飞蛾。谁都知道飞过去会成为飞灰,但那又怎么样,百年之后,不管燃烧过与否,我们都将成为尘土。

42、对于女人来说,爱情是生活的全部。对于男人来说,爱情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不管当初他给过怎样的承诺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他们永远比女人现实而理性。

43、人世间的感情为什么不能像打地基一样,挖一个坑,就立一个桩,所有的坑都有它的那根桩,所有的桩也能找到它的那个坑,没有失望,没有失败,没有遗恨,永不落空。

44、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

45、曾经我们都以为自己可以为爱情死,其实爱情死不了人,它只会在最疼的地方扎上一针,然后我们欲哭无泪,我们辗转反侧,我们久病成医,我们百炼成钢。你不是风儿,我也不是沙,再缠绵也到不了天涯。

46、万物守恒,所以一个聪明人一般都搭配一个傻子。

47、郑微哭了,她不知道眼泪是因为疼痛,还是因为意识到这一夜自己不可避免的蜕变。如果大多数女人一生中迟早会有这样一天,那么,她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泪水中还有喜悦,因为她最完整无缺的一切,在她最美丽的时候,最美好的年华里交付给她最爱的男孩,想到这个的时候,悸动代替了微弱的挣扎,连疼痛也是变得意味深长。

48、“那为什么你不哭?”“因为掉眼泪也不能让我找回它。”

49、很多人,一旦错过了,就是陌路。

50、眼泪无谓而徒劳的液体,流泪的人是愚蠢而可悲的。

51、快乐转瞬即逝,唯有疼痛铭记于心。

52、见鬼去吧,什么终将逝去的青春,我赌一次永恒!

53、月光再亮,终究冰凉。

54、原本我们苦苦放不下的一些东西其实是那么微不足道。他说的也许是对的,我爱的不是他,而是我对爱情的想象,现在,我是爱上了这个地方。

55、也许这才是成年人得感情,放在天平上小心计量,你给我几分,我还你多少。我们可以付出的东西是那么有限,再也经不起虚掷和挥霍。而年少时不及代价去爱的我们又到哪里去了?

56、很多东西就像气球一样,看上去很美,但你不能戳它,一戳就“砰”的一声,什么都没有了。

57、谁先爱了,谁就输了。

58、我不可能一次又一次相信你,不可能。

59、人世间的感情为什么不能像打地基一样,挖一个坑,就立一个桩,所有的坑都有它的那根桩,所有的桩也能找到它的那个坑,没有失望,没有失败,没有遗恨,永不落空

60、她其实也感到由衷的挫败和无力,不知道是不是太害怕失去,她总是不由自主地去揣测他心中所想,可很多时候,他明明就在他她的面前,但她就是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也许正因为她爱他,所以爱情更让她看不清。

61、离上课还5分钟,拼命跑的是大一,已经上课5分钟还在慢悠悠走的是大二。

62、出轨的男人死前把房子和遗产留给了妻儿,却把最爱的一片树叶赠给了他爱的女人。爱情的分量,也不过是一枚落叶和死后的尘灰。

63、少年人的爱恋,也许爱情的方式是错的,然而爱情的直觉永远是对的。

64、女的碰到甚么样的的男的都不要紧,就怕遇到了传说中的洋葱王子,你想要看到他的心,只有一层一层地剥掉他的外衣,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地让你流泪,最后才知道,原来洋葱根本就没有心。

65、是我的,就是我的,走了的,只能说明他从来没有属于过我,也许爱情是刚性的,婚姻却是柔性的,我们都得学得妥协。

66、正因为曾经有过跌宕起伏的爱,才能在后来平凡的幸福里甘之如始。

67、别让我再等你,我怕我没有足够的勇气一直等在原地,更怕我们走着走着,就再也找不到对方了。

68、看得见的伤口,迟早有一天会痊愈的。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篇7

关键词:青春、现实、辛夷坞、人物形象、刻画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伴随着赵薇导演的处女作《致青春》票房的成功,青春校园类题材电影再一次引发收视狂潮。而该电影改编于辛夷坞的同名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作者对于人物形象刻画的深刻饱满,使读者能够对号入座,引起共鸣。整部小说用郑薇的爱情线索阐述了青春的含义,正如辛夷坞所说:“故乡是用来怀念的,青春就是用来追忆的,当你怀揣它时,它一文不值,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过头来看,一切才有了意义。”小说的社会篇写的更加深刻有内涵,步入社会之后,不管是郑微的成长,对陈孝正以及林静的感情变化,都写得循序渐进且不拖沓,此间穿插各种旁线详略得当却都富有深意,而且感悟与对话都很生活哲理。“这部电影中关于钱的焦虑就非常真切。电影是在今天市场化完成时,主流白领缅怀失落的单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颐武赞赏道。

郑微的经历就是一部女性的成长史。儿时的她性格急躁喜欢耍小聪明,多亏了邻居大哥哥林静一家的悉心照料。大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林静出国后,郑微用其穷追不舍、狂轰乱炸、苦情示爱手段终于追到陈孝正,两人相伴度过整个大学时光。到了毕业季,学校到美国的公派名额也少不了品学兼优的陈孝正,他在前途和爱情之间犹豫不决,最后内心的自卑母亲的鞭策迫使他选择去美国拼一个将来,而和郑薇的爱情也不得不走到了尽头。郑薇一人踽踽独行进了面试的公司,时间的磨砺使她从刚毕业的小丫头蜕变成办事严谨的郑秘书,而此时却在阮莞的订婚宴上遇到了检察官林静,陈孝正也从美国回来进了同一家公司。社会现状的残忍夹着青春和儿时美好的回忆,编织了新的故事。然而在郑薇的人生中经历过生离死别才真正的明白,原来爱情并没有那么伟大,自己所需要的也不过是个归宿。就像书里写道“曾经我们都以为自己可以为爱情死,其实爱情死不了人,它只会在最疼的地方扎上一针,然后我们欲哭无泪,我们辗转反侧,我们久病成医,我们百炼成钢。你不是风儿,我也不是沙,再缠绵也到不了天涯,擦干了泪,明天早上,我们都要上班。”

(一)郑薇,一个浑身都洋溢着青春的活力的都市女孩,自称“玉面小飞龙”。作者对主人公行为刻画的非常细致。比如得知林静不辞而别的消息之后的她在公交车上大哭,不顾全车人讶异的眼光,也要把心里的难过、压抑、失望和委屈通过这种方式歇斯底里地宣泄出来,一个在象牙塔里从未受到伤害的年轻女生的形象就这样被勾勒了出来。作者用幽默的语言描写来体现她充满朝气的自信,她也曾骄傲的断言:“总有一天会在他的心中插上我的五星红旗!”郑薇对于爱情表现出了足够的勇敢,有人会说郑薇太过于张扬,女生的自尊在她身上荡然无存,可我恰恰觉得这样的率真女孩子是难得的品质。失恋后她对自己说:“如果挽不回我的爱,尊严能让我不那么悲伤?”对于喜欢的就勇敢去争取,那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是最弥足珍贵的,年轻的她相信只要努力争取,这个世界就没有她得不到的东西。爱一个人爱的坦坦荡荡,在追求陈孝正的路途中,面对一路的磕磕绊绊和陈孝正冷漠的态度,郑薇的坚持和隐忍不可谓是一种难得。工作后的郑薇不得不改掉了往日毛毛躁躁的脾气,受伤后的她面对爱情一再的逃避,太多事情使她寒心,看着镜子中的自己也只能欲哭无泪,曾经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飞龙”早已消失在身后。

(二)、陈孝正,出身贫寒清苦心怀理想,遗腹子的他从小生活在母亲严厉的教育之下,被时刻提醒要出人头地,同时也被他母亲病态的偏执提醒着他从来就是个贫,贫无幸福。他只关心自己的学业是否有成,厌恶一切虚度关心的生活方式,对于“众星捧月”的郑薇更是毫无兴趣。所以作者在塑造陈孝正寡言冷语的形象时采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面对郑薇百折不挠的追求,他觉得自己是可悲的:“世界上任何一个智者在遇到勇者的时候都是可悲的,他更能接受的版本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正常人遇到一个不正常人通常都是可悲的。”描写陈孝正最多的词语就是冷淡自持,直到他终于被郑薇的快乐感染,所有的少年老成转变成了无休止的抓狂,这种变化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了他的生命中,多年以后蓦然回首,自己不得不承认当年的郑薇就是他最大的财富。陈孝正有一句经典名言概括了他大学时期的小心翼翼:“我的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房,我必须让它精确无比,不能有一厘米差池――所以,我太紧张,害怕行差步错。”然而郑薇却回应道:“我不就是你那一厘米的差错?任何一栋大楼都允许存在合理范围内的误差,我这一厘米不足以让你的大楼坍塌。”作者在塑造二人的成长背景用了大量的反差,导致二人在处理矛盾和问题时的方法也是相反的。这种文化背景的差异和自身性格的反差让读者好奇故事的结局。留学归来的陈孝正阻止不了即将结婚的郑薇,曾经那个孤傲的少年竟然会如此低声下气的恳求,犹如他的一颗心,终于学会了低到尘土里。对陈孝正内心的刻画,原本的孤僻和凉薄在步入职场后更添加了几分圆滑,这些描写都成功的揭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

(三)林静的形象前半部分是通过侧面描写来展现的,作者主要是通过大学时期的郑薇来描写她记忆力的林静,时隔七年后才迎来了林静的正面出场。时间让林静从最亲近的人变成了一个正气凛然的检察官,肩膀宽厚眼神锐利,尽管看上去那么气宇非凡,风度翩然,可是她再也找不到昔日的贴心和依恋。林静面对不了郑薇的母亲拆散了自己完美的家庭选择出国:“谁是圣人,谁没有面对不了想要逃避的时候。我曾以为我的父母是最幸福的一对,甚至为我的家庭能给你带来温暖而感到骄傲,原来都是假象。”一出场的林静就有着胜券在握的自信,这与陈孝正在挣扎中放弃更是形成了对比。林静最大的性格特点便是气场强大,作者通过正面描写陈孝正的嫉妒而侧面体现这一点,他的自信而笃定,看着郑薇的时候还有淡淡的温情,这些都是陈孝正午夜梦回时嫉妒和失落的根源,是他渴望而不能拥有的一种本质,他的这些表现更突出了林静自信的特质。那种舍我其谁的天经地义让陈孝正无处遁形,面对敌人不留丝毫的颜面,他们在郑薇家的楼梯里相遇出现了这样的情景:“陈孝正不会忘记,当自己在某个午夜,看着这个男人怀抱着猫一步步走下她家的楼梯,然后笑着说:‘听说陈助理地任命就要下来了,贵公司欧阳总经理对你厚望有加,你是聪明人,这个时候,为谁风露立中宵?’”林静一语毁了陈孝正多年的努力的结果,这时的陈孝正已经知道自己的手中没有了任何筹码。正如辛夷坞所说:“每一个男人曾经都是陈孝正,当他终于成熟,就变成了林静。”

小说中并没有大是大非,唯一的错就是那时太年轻,年轻到我们来不及体验就失去。《致青春》并不是一出悲剧,按照尼采悲剧美的观点,悲剧“用一种形而上的慰藉来解脱我们,不管现象如何变化,事物基础中的生命仍是坚不可摧和充满欢乐的。”这样的青春也终将逝去,看着书中的人映出自己年少的倒影,一并爱恨,一并幸福,一并悲伤。想起郑薇她们402毕业时的散伙饭上,朱小北大声念苏轼的词:“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

青春就是这样,抬头挺胸无所畏惧,即使言不由衷也不低头。每个人的青春都一样,一半用来挥霍,一半用来回忆,但青春不为任何人停留,终将逝去。

参考文献

[1] 辛夷坞.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M].北京:朝华出版社.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篇8

关键词:郑薇;陈孝正;坚强;自信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2-0125-01

一、坚强自信的郑薇给青年人带来的启示

郑薇,这个在影片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物是非常值得青年人学习的,她不仅坚强自信,还会努力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在两次感情遇到挫折的时候她都会擦干眼泪,重拾信心,继续为自己以后的生活而努力。她不像阮莞,会在即将结婚的时候为了匆忙见自己的前男友赵世永甚至抱着与前男友一丝重归于好的幻想不幸遭遇车祸丧失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也不像施洁会为了能够追求到林静以死相逼。虽然她对死后阮莞的言语有些过重,但她是对自己内心的发泄;虽然她最终成全了林静和施洁,但她对林静所说的并非是自己发自内心的言语,而是不想让施洁变成第二个阮莞。从她的言语中可以看出为一个情人而死太不值了,爱情只是人生中的一小部分,为情而死只会让所有爱自己的人伤心难过。

郑薇是一个能够正确认识爱情观的人物,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现实中存在着不少类似于阮莞和施洁的青年,她们没有正确的爱情观导致当感情受到挫折的时候采取极端的方式。在我国每年都有青年人因失恋导致自杀的悲剧,他们不懂得幸福是什么,认为如果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就是幸福,如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觉得生命毫无意义,如果这样想那就是特错大错。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活着,不仅是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了关心自己的人,他们根本就没有想过如果自己的自杀会给关心自己的人带来多么大的痛苦。我们应该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因为每一分钟都是幸福的!

二、自私而又上进的陈孝正给青年人带来的反思

陈孝正由于受家境的影响在学习上对自己严格要求,积极上进。他对郑薇说过人生是一栋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房,他必须让它精确无比,不能有一厘米误差,由此看出他的心态不够端正,给自己施加了过大的压力;他的想法过于理想化,他的那种理想境界是很难实现的。当去美国的公派名额下来以后陈孝正一直隐瞒着郑薇,直到最后郑薇才知道他为了自己的事业选择了和郑薇分手自己公派去美国。他的这种做法是不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不会做到统筹兼顾,如果他早一点把这个消息告诉郑薇相信郑薇不会阻碍他奋发图强的道路,会用两全其美的方式去和陈孝正协商解决,因为陈孝正公派去美国和与郑薇结婚并不冲突。

通过陈孝正在美国的一段生活终于醒悟过来,虽然他在事业上获取了成功,但是他却认识到了大学期间他的错误理念。随后陈孝正又出现在了郑薇面前,承认了自己是一个唯利是图的人,也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郑薇是他唯一爱过的人”,希望郑薇可以给自己一个重新追求她的机会,然而郑薇却拒绝了陈孝正。直到电影最后郑薇才知道陈孝正和海豚训师说了什么训师才允许郑薇去摸海豚,但是电影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故事结局陈孝正和郑薇最终是否走到了一起,编剧把这个问题留给了观众去想像。其实故事是没有结局的,人的一生很长,一天没到终点你就不知道陪你走到最后的那个人。其实关于陈孝正和郑薇是否能够走到一起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一起度过了青春,青春是用来怀念的。

在现实中也存在着许多类似于陈孝正的青年,他们向陈孝正一样唯利是图,只会为自己的事业去努力奋斗而忍心去伤害喜欢和在乎自己的人。在这部电影中陈孝正最终在事业上还是取得了成功并且领悟到了自己的错误,而有些只为自己事业去努力忽视喜欢和关心自己的那些人最终不仅没有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而且失去了原本自己能够得到的一切。希望现在的青年观众也能够通过陈孝正这个例子醒悟过来,做到统筹兼顾,不要为了自己单独的一方面而轻易放弃自己能够得到的一切。

我认为“如何正确对待爱情”应该纳入大学的必修课程,使大学生都能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懂得当爱情遭受挫折的时候应该如何调整好自己的情绪,避免受许多对爱情侧面细腻描写的电影影响导致悲剧的发生。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应该大力支持我国拍摄更多类似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这样的电影,使青年观众得到启示与反思,从而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最后我希望青年人都能够像郑薇一样的自信与坚强,一样的全力以赴追求自己的梦想!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篇9

一件风衣走天涯

因为遭遇家暴而杀人坐牢的安娜,青春与爱情早就消失在那一刻手染鲜血的凌迟。及后放风般的公路艳遇,也终将是早夭人生的美好回忆,注定无望。

汤唯小姐素颜挑战大银幕,出落得眉目都是一出戏。而安娜全片的映像都始终定格在那一身驼色风衣上,从开始到结束、从阴翳到爆发、从无望到希望。她身上那件做旧的Lanvin风衣为这个经历了7年监狱生活的女人沉默、内敛、不动声色的性格做了无声的注解。它旁若无人,满身经历。

在此之前,文艺电影、公路电影皆偏爱风衣。唯有它,才能像容器般容纳这些有故事有过去的人。它映出穿着的人的所有内在:落寞与风情并重。谜一样的女子最惹人怜,驼色风衣就是能赋予人物与角色这样形象的迷情。雾锁重楼般的西雅图,即使在体内刮过一阵凛冽的大风,内心无穷暗涌,那一袭风衣隔绝世俗、隔绝过去。

在这里,风衣为安娜角色的立意刻下了最明晰的注脚:有故事、有经历、沉重而绝望。它是逝去青春与爱情的最后守护者。我觉得,这是最好的人物服装设计,一件衣服,足以生动地展现一个人。

《晚秋》风衣的一脉相承

一个人要么本身是件艺术品,要么穿一件艺术品。王尔德的唯美主义审美要求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有些苛刻了,用一件旧风衣和身体语言将它们都演绎成了艺术品,供文艺青年和时尚爱好者们在电影院默默陪伴他们虐心呕血,我觉得这是三版本《晚秋》最成功的诗情画意。

晚秋 Late Autumn 1966

导演:李晚熙

主演:申星一、文贞淑、Jeong-cheol Kim ...

李晚熙导演的1966版《晚秋》可谓是韩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女主角穿着沙漏形的风衣、搭配低跟鞋和的小腿、留大波浪的翻转发型,谱写一幅60年代的时装风情画。片中的黑白色彩营造了萧瑟气息的晚秋,女囚犯和假钞制造犯的公路片恋情,虐杀一片痴男怨女。

晚秋 Man chu 1982

导演:金洙容

主演:金惠子、郑栋焕、吕韵季

导演金洙容迷恋黑泽明,使得这个版本充满日本味道。金黄色的色调比汤唯版《晚秋》更温暖,男主角米色长风衣、黑色长围巾VS女主角深褐色长大衣、搭配小格子衬衣和针织衫。在任何时候,穿风衣都要露出小腿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晚秋 Late Autumn 2010

导演:金兑容

主演:汤唯、玄彬、金俊成

成年女人的风衣,每一件都蕴藏着她们丰富的生活背景。汤唯在《色戒》里也穿驼色风衣,但那是另一番风貌:头戴小礼帽、着光洁小腿的风衣下面可能藏着武器,充满杀机起伏的神秘力量,而不是《晚秋》这般无奈,好在玄彬的卖萌给了电影温暖和明亮,不管最后玄彬来了没有,她依旧是那个被劈了一刀仍然穿着风衣默默走路的美人,晚秋未晚,又何妨?

风衣里的男人与女人

改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军官外套的风衣(Trench coat)原意为“战壕”,是 21世纪最成功的时尚案例,来自 Burberry创始人Thomas Burberry在1914年所做的设计,以防雨、透气又柔软舒适著称。“保持魅力的秘密是节制”是时尚圈的黄金法则,有时候你可以节制到只穿一件风衣,但仍然是所有性格的集大成者:神秘感、由自信带来的安全感,舒适感十足还很体面。

“穿着风衣的惟一方式是――里面什么都不穿”

如果你真心想把自己想当侦探、间谍或者逃犯的一面展示出来,风衣是塑造神秘的首要选择。以性感为标签的设计师Tom Ford曾如此畅想:“我不认为风衣本身性感,那是指一个女人穿着男人的风衣……但是,当她来敲你的门:她的风衣里面什么都没穿,你觉得怎么样?那才是性感。”老佛爷Karl Lagerfeld的灵感女神Amanda Harlech和他想法如出一辙:“穿着风衣的惟一方式是――风衣里面什么都不穿――我喜欢把风衣直接裹在身体上的创意。”

女人的智慧是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穿着风衣的女人,往往具有神秘和充满久经世故的智慧。导演们借一件从战壕里千锤百炼出的风衣来演绎未知和悬念。电影《云上的日子》里,苏菲・玛索穿着黑色风衣,蓬松头发、法式慵懒表情扮演亲手杀死父亲的小镇女郎和中年大叔谈恋爱。《写真》中她总是身着一件风衣,挂着相机行走在巴黎大街上,不动声色,又暗藏风云。

风衣就是他的家

风衣赋予人强大的安全感,令人沉着、平静。伍迪・艾伦把自己生活感悟絮絮叨叨隐藏在电影主角的风衣里,他让《安妮・霍尔》里的纽约客穿风衣,《赛末点》里的Chloe一副伦敦上层阶级女性做派,穿平底鞋七分裤素色毛衣和长外套,风衣的料子不是防雨布就是毛呢――即使她隐约察觉了丈夫的不忠,仍然用风衣来武装自己。

作为“新好莱坞电影”的开篇之作,《邦妮与克莱德》中女主角戴着别致贝雷帽、露出金色短发、穿米色风衣的装束成了时髦青年的样板着装。它真的不只是一件衣服,而是一个关于安全、温暖的心理符号,重口味电影《布鲁诺》里,时尚记者、贱男布鲁诺推着流动衣架到处流浪,没有家,时装就是他的家,而在所有时装里,风衣最能给他安全感。

它,只属于巴黎和电影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篇10

女性视角的电影,女观众多少都会有代入感。但看过电影之后,我出乎意料地没有把自己代入小飞龙,我的注意点不在郑微身上。我看到的是一场灿烂而又残酷的青春全景,而不是某个人的故事。就像一场业余乐手演奏的交响乐,洋溢着聒噪的热情,内容是高端洋气的,却又因乐手的接地气而有了本土气息。这是一部属于内地的青春片。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人不是玉面小飞龙,对我这样年纪的人来说她的张狂和浪漫略显夸张。吸引我的是两个爱到极致的人,施洁和张开。这两个角色是爱的两种极端,一个爱得轰轰烈烈得不到宁可毁灭,一个爱得隐忍卑微连开口说爱的勇气都没有。

施洁是得到过,而张开是不可能得到,他们都是处于一种绝望的境地。小飞龙过于理想化,陈孝正过于偶像剧,张开和施洁的绝望和不可能才是唤起大家共鸣的状态,所以这两个角色也最能惹人心疼,谁的青春没几段暗恋,谁的青春没几段失恋。当张开在阮阮墓前终于说出“爱”的时候,勾起的是我青春中曾经暗恋过的那个男孩的回忆,已经记不清他的脸庞,却仍然记得那种幸福又痛苦的滋味。

若要说我青春最大的遗憾,恐怕就是没这样疯狂的爱过一场。这是只属于青春岁月的,只属于豆蔻年华的疯狂,只有那般无忧的年纪才可以那样无所畏惧的去爱。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对韩庚彻底改观。他在短短二十分钟的戏份内,充分抓住了观众的眼球,在台词不多的情况下,演出了丰富的情感。给他的篇幅不多,他却成功塑造了一个令人心疼又时而冷漠的矛盾体。

兰州读者:陆定秦

《疯狂原始人》:俗,却也不俗!

“《疯狂原始人》可让2012年所有动画黯然无光!”这部电影年初在柏林电影节首映后,许多观众都给了它这样的评价。

就剧情而言,本片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确切的说,依旧“俗套”,但是,俗套,不代表剧情不好。整部电影的情节,都由两条主线来串联。一个是父亲由守旧固化到接受新事物的过程,另一个则是女儿不断理解领悟家人之间亲情的过程,这两条故事主线,再配合着“追逐光明,克服恐惧”的主题,使得电影完全具备一部优秀合家欢动画所应具有的教育意义。大人们可能会思考,自己是否有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身上的做法,而小孩子,可以看到火的产生、原始人的生活环境、战胜而非畏惧黑暗等等各种“三观很正”的内容。

电影开场就是一出十分精彩的追逐戏——找早餐。就是这样短短的几分钟,不仅交代清楚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即他们所处生存环境的恶劣,又通过寥寥几个画面,便让观众了解了每位家庭成员鲜明的性格特点。难得可贵的是,这些鲜明的人物形象,并非独立存在的,其对后面的情节推进,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当然,辽阔的荒原,笑料层出的小细节,也立刻抓住了观众的心,得以让其全身心投入到影片所营造的世界中。

除了让人爆笑的情节以外,美国动画里常有的“亲情”元素同样出现在了本片中。片中女儿小伊对父亲之前的行为很不理解,他的保守、严厉、专横都让女儿想要逃离,但随着事情的发展,小伊明白了父亲所有的这些“讨厌”之处,都只是为了这个家,为了保护家人能够“活下去”,父亲虽然做的不够完美,但已经是竭尽全力了。在片中,父亲将家人一个个扔到悬崖的对面后,自己留在了即将塌陷的地面上,这种“悲壮”感,与去年的《无敌破坏王》中拉尔夫最后冲进火山有着几分相似,这些你明明知道这只是虚构的情节,却仍然会被感动。之后父亲在山洞的岩壁上画出每个家人,以及小伊吹着笛子来等待父亲的场景,都让人感动不已。

上海读者:冯冯

《钢铁侠3》:不再有惊喜的系列

《钢铁侠3》是一部中规中矩的好莱坞特效巨制,整体表现不温不火。影片加入了大量人工智能(如斯塔克可远程操控战甲)与生物科技元素,这给全片增添了一丝高端的魔幻色彩,片中钢铁侠与生化人的数次较量确实充满新意,不再像前两部那般只是充斥着机器人之间无穷尽的金属对战。

本片特效值得称赞,一脉相承了漫威超级英雄电影的高水准。动作、爆破场面大气磅礴,引人入胜。托尼·斯塔克豪宅被毁沉入海底、此起彼伏的钢铁战甲组成战队配合抗敌、钢铁侠空中连救13人等视觉奇观令观众心潮澎湃,大呼过瘾,在3D技术的衬托下更是美妙。

而影片最大的不足是人物刻画不够细腻,很多桥段不合理,甚至与漫画原著有较大出入。首先是大反派“满大人”沦为鸡肋,本·金斯利这位荣誉等身的奥斯卡影帝出演如此添笑料之用的角色是全片最大的败笔。在原著中,这位手指戴着10枚魔法戒指的恐怖头子是钢铁侠毕生的死敌,甚至能使用强大魔法和后者正面交锋。不知在今后的《钢铁侠》新续集中,满大人能否展现真正实力。其次,斯塔克在经过《复仇者联盟》中纽约大战之后得了心病,对这场与外星人的激战心有余悸,他时常噩梦连连,频频显露脆弱一面,而反应到生理上就是在片中数次呼吸急促,表演也生硬做作,有些矫情,对于观众则是过眼云烟,无法感同身受。最离谱的还是“钢铁侠女友”小辣椒在影片结尾终极大战中开启外挂模式,毫无说服力。

《钢铁侠3》噱头十足的新一代MK42战甲则无太多新意,威力平庸,倒是成为博君一笑的创意产品,为影片添加了不少笑料。而这也一反《钢铁侠》《钢铁侠2》《复仇者联盟》中恨不得将MK1——MK7战甲打光最后一发子弹、使用到淋漓尽致几近报废的常态。片中斯塔克本人还以“肉身”深入虎穴,时常游离在铠甲之外,让整部电影不再那么“钢铁侠”了,多少令人有些失望。而影片结尾漫天飞驰的钢铁战队应接不暇到每一个都缺乏个性,成为匆匆过客。

深圳读者:花蒙蒙

《大野狼和小绵羊的爱情》:治愈系的补习班爱情故事

《大野狼和小绵羊的爱情》原名《南方小羊牧场》,意指发生在南阳街的一段爱情故事,改成这个名字,我心里在默默地为导演侯季然喊冤。

南阳街是哪儿?打记事起,只知道有购物街、美食街甚至按摩桑拿街(你懂的),但补习街还是第一次听说,没错,南阳街就是全台湾最有名的补习街,就是McHotDog在《补习》中唱过“好想放一把火烧掉整个南阳街”的那条补习街。

补习街有什么故事可发生的?不是大学校园,不是异国他乡,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只有每一个都压抑着的补习班学员,但就是在这条街上,侯季然用台湾电影一贯温婉的手法带给我们一场治愈疗伤的故事。

侯季然曾经在南阳街补习过一年,炒饭王、面摊牧师都是他亲身所见的人,柯震东饰演的复印店店员更是他拍摄此片的灵感:几乎全补习街的考卷都在这家复印店复印,如果复印员在复印考卷时自己印上些什么,整个街的人不就都看见啦?

本着这个灵感,导演让阿东与简书饰演的小羊开始在考卷上用大野狼和小绵羊的卡通形象传情,也让阿东渐渐忘掉了等待女友归来的心情。

而导演所理解的“失去”并不全是坏事,因为牧师在做牧师之前失去了“挚爱”,所以会成为牧师;因为阿东失去了女友,所以会有南阳街的这段新的生活。在旧伤被忘掉前,每个人都在艰辛的活着,但忘掉旧伤,艰辛反而会变成“努力”。

南昌读者:姜路遥

《翻天》:简单的老式喜剧

一对涉赌如命的男女,偶然相遇之后,产生纠结姻缘,最终成为纠结夫妻。却因难于抗拒各种诱惑和赌瘾,又不得不使尽浑身绝招制造事端希望顺利离婚。而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缘,又让双方牵肠挂肚护念彼此。经过人生的再抉择,理性的大爆发,终于斩尽所有孽缘,让世间真情回归人间,完成一段巧妙联姻的完美佳话。

没有内涵的王晶电影,当刻意的添加内涵之后,还是那样没有内涵。根本原因,归结为王晶的电影向来不注重剧情而重桥段,从而在那个刻板的年代,诞生出一大批的具有香港特色的喜剧明星,周星驰和吴孟达的黄金组合算是其中的翘楚。当周星驰出人头地之后,把王晶的喜剧戏路经过再加工,又把独特的香港无厘头喜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让后人无可望其项背。而这种无厘头效果,暂时还只能由周星驰来发扬,换成其他任何一个人来演绎,都不是那个味道也没有那个感觉。要说杜汶泽在大银幕中混迹这么多年,从演绎黑社会小混混到各种无名大哥和卧底,再到近年来的恶搞成趣,但他始终给人脱不了那一身痞气的感觉,与周星驰的喜剧风格相对比,更是差出几个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