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习方法十篇

时间:2023-03-21 15:27:29

高三学习方法

高三学习方法篇1

时下,高三数学即将进入第二轮复习阶段,考生应该如何在短短的时间内,科学安排复习,提高效率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方法一、研究考纲,把准方向

为更好地把握高考复习的方向,教师应指导考生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明确考试要求和命题要求,熟知考试重点和范围,以及高考数学试题的结构和特点。以课本为依托,以考纲为依据,对于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内容,复习时要花大力气,突出以能力立意,注重考查数学思想,促进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发展的命题指导思想。

二、重视课本,强调基础

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强调对通性通法的考查,并且一些高考试题能在课本中找到“原型”。尽管剩下的复习时间不多,但仍要注意回归课本,只有透彻理解课本例题,习题所涵盖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例如,高二数学(下)中有这样一道例题:求椭圆中斜率为平行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此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方法在2005年春季高考、2007年秋季高考、2010年秋季高考的压轴题中多次出现。加强基础知识的考查,特别是对重点知识的重点考查;重视数学知识的多元联系,基础和能力并重,知识与能力并举,在知识的“交汇点”上命题;重视对知识的迁移,低起点、高定位、严要求,循序渐进。

有些题目规定了两个实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叫做“接近”,以递进式设问,逐步增加难度,又以学生熟悉的二元均值不等式及三角函数为素材,给学生亲近之感。将绝对值不等式、均值不等式、三角函数的主要性质等恰如其分地涵盖。注重对资料的积累和对各种题型、方法的归纳,以及可能引起失分原因的总结。同时结合复习内容,引导学生自己对复习过程进行计划、调控、反思和评价,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突破难点,关注热点

在全面系统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第二轮复习应该做到重点突出。需要强调的是猜题、押题是不可行的,但分析、琢磨、强化、变通重点却是完全必要的。考生除了要留心历年考卷变化的内容外,更要关注不变的内容,因为不变的内容才是精髓,在考试中处于核心、主干地位,应该将其列为复习的重点,强调对主干的考察是保证考试公平的基本措施和手段。同时,还应关注科研、生产、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热点问题,并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分析、归纳,这对提高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就大有裨益。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需要注意的五个方面一是课堂容量问题.提倡增大课堂复习容量.不是追求过多的讲,过多的练,面面俱到,“一网打着满河鱼”,而是重点问题舍得时间,非重点问题敢于取舍,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增大思维容量,减少废话,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少做无用功。

二是讲练比例问题.第二轮复习容易形成“满堂灌”或“大撒手”,这样都不利于学生学懂会用.每堂课都要精讲精练,分配好讲练时间,一般以30分钟为宜.

三是发挥学生主体地位问题.课堂中,有的讲得多,讲得快,学生被动听、机械记,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僵化,应变能力差;有的简单提问,过多的板演、笔算,貌似气氛活跃,讲练结合,其实是教师的惰性行为.双边活动的真谛是让学生参与解题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迪思维,点拔要害.

四是讲评的方式方法问题.学情抓不准,讲评随意,对答案式的讲评是影响讲评课效益的大敌.必须做到评前认真阅卷,评中归类、纠错、变式、辩论等方式的结合,要抓错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剖析根源,彻底矫正.还可采取“自教自”的办法,让学生讲好解法,讲错误处,展开争论.这种方式,由于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极易让学生接受.

五是信息反馈问题.系统论的反馈原理指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能实现控制.提高课堂复习效益,加强信息反馈是必不可少的.两条反馈渠道非抓不可.一条是通过练习或检测搜集信息.近几年,我市采用的“穿插复习法”对信息搜集很有帮助.即在大专题复习过程中,每周穿插一次以选择题为主的定时定量训练,内容以检测刚学过知识为重点,兼顾后继复习内容.这样,既做到了掌握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又抓住了后继复习的要害,复习便有了针对性.另一条是每两周开好一次学生座谈会,有针对性地选取上、中、下三类学生进行交谈和问卷调查,每位教师先行“诊断”,再集体研讨分析学生的要求和看法,拿出行之有效的措施.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把握复习重点

从复习节奏上来看,高考二轮复习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高考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强化,重点在于:如何把建立起来的知识网络更系统化、条理化,最终灵活运用学科内的知识去解题。

严格来说,这两个多月的时间,是考生能力和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的关键阶段。高考第二轮复习也将成为学生们学习水平的分水岭,高考成绩在这个时候就开始逐渐拉开差距,并形成初步格局。

明确复习目标

对二轮复习,不能简单地定位为“第二次复习”,而是应该从一轮复习的“细看教材”转入到对重点知识点的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

二轮复习过程中,将会把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把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在此阶段,需要把握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把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潜心研究高考试题

高考试题不仅是《考试大纲》对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而且代表了高考考查的方向和深广度。怎么研究?我认为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做,新上高三的教师主要做03-08年各地高考卷,上过高三的教师重点做06-08年各地高考卷,目的是找感觉,感受高考试题的深广度,这有助于我们在二轮复习把握好“度”,特别是防止在训练题中片面追求偏、难、怪;二是比,对各年全国卷比较,对全国各地卷比较,从中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这样,复习的目标更明确,复习的思想更开阔;三是找,通过对近三五年的高考试题的重点研究,找趋势、找方向、找规律,据此可排查出高考的重点、难点、热点,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把握时间,规范书写

复习中,要利用做题、考试、练习的每一次机会,加强对时间的把握。严格按照高考时间限制答题时间,养成合理的答题节奏,在速度中提高正确率。

高三学习方法篇2

一、善待课本,巩固双基,挖掘隐形关系

课本和教材是专家、学者们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和修订,现已相当成熟,书本里蕴含着众多科学思想的精华。据初步统计,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概念及理论大大小小共有220多个,它们构建了中学化学的基础,也就是说,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复习在整个化学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重要作用,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不过关,后面的复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因此,必须切实注意这一环节的复习,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努力把每一个概念及理论真正弄清楚。例如对催化剂的认识,教材这样定义:“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几乎所有学生都能背诵,粗看往往不能理解其深层含义;假如我们对其细细品味一番,枯燥的概念就会变得生动有趣――我们可以思索一下“催化剂是否参与了化学反应?“对化学反应速率而言,‘改变’一词指加快或是减慢?”“‘化学性质都不改变’,那物理性质会变吗”等问题。经过一番折腾,对催化剂的认识就会达到相当高的层次。

再者,课本中的众多知识点,需要仔细比较、认真琢磨的非常多。例如原子质量、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质量数、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元素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同位素与同分异构体、同系物、同素异形体、同一物质等等。对课本中许多相似、相关、相对、相依的概念、性质、实验等内容,应采用比较复习的方法。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明确其共性,认清其差异,达到真正掌握实质之目的。

透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几乎所有试题均来自课本上的学生演示实验及课后学生实验。因此,在老师指导下,将十几个典型实验弄清原理,反复拆开重组,相信你定会大有所获。

二、经常联想,善于总结,把握知识网络

经过,高一高二阶段化学的学习,有些同学觉得个别知识点已学会。其实,高考考场得分,学会仅是一方面,还应总结归纳、经常联想,找出同类题解法的规律,才能更有把握不失分。也就是说,化学学习,重在掌握规律。有人说,化学难学,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话不全对。实际上,关键在于怎样记。例如对无机化学来说,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的种类繁多实在是微不足道……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光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所以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讲究方法,归纳技巧,勇于号脉高考

纵观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一个明显的特征是考题不偏、不怪、不超纲,命题风格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变化。很明显,命题者在向我们传输一个信号:要重视研究历年高考题!高考试题有关基本概念的考查内容大致分为八个方面: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离子共存问题;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物质的量;阿佛加德罗常数;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等。关于高考试题的研究,可以参考高考真题深度研究――《高考真题360°全解密》

基本技能的考查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的横向联系及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对高考试题“陈”题新做,将做过的试题进行创造性的重组,推陈出新,不失是一个好办法。高考命题与新课程改革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复习时可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科学归类,联系教材,通过梳理相关知识点,讲究方法,归纳技巧,勇于号脉高考;因此在选做习题时,要听从老师的安排,注重做后反思,如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善于分析和仔细把握题中的隐含信息,灵活应用简单方法,如氧化还原反应及电化学习题中的电子守恒等。再如已知有机物的分子式确定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采用顺口溜:“主链从长渐缩短,支链由整到分散,位置由中移到边,写毕命名来检验”,这样就避免了遗漏或重复,十分快捷,非常实用。

四、把握重点,消除盲点,切实做好纠错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要对差错做出详尽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到底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造成的,还是非知识性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作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痊愈”,那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然后因人而异的采取强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这里就扼要介绍几种常见纠错做法,以供参考。更多纠错可以参考《状元纠错笔记》。

1、摘抄法:将纠错内容分类摘抄,在其题下或旁边加以注释;

2、剪贴法:将纠错题目从试卷上剪裁下来,按照时间、科目、类别分别贴在不同的纠错本上,并在题目下部或旁边加上注释;

3、在资料及试卷上纠错:有序整理资料及试卷,或按时间段、或按类别、或按科目地分门别类,加以注释;

高三学习方法篇3

(1)学习自主性欠缺

彭泽县每年有两千五百名中考考生,录取普高学生有一千七百多名,剩余八百名学生中考落榜,其中五百来名学生就读中职学校,以此可见中职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是欠缺的;

(2)偏科现象较为严重

中职学生之所以中考落榜,偏科是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目前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男生英语拐,女生数学差的现象,部分女生甚至连基本的数学运算都错误连连,更别提数学推理;

(3)学习目标不明确

大多数学生及家长抱着在中职学校呆三年养养骨头,长长身体的想法,对于参加高考甚至高考考上本科,基于基础差等消极因素,许多学生及家长想都不敢想,因此不以考上本科为目标的心理就真正地成了学生考上本科的拦路虎;

二、第一轮复习应做细、做慢、做精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根据职高考生的基础,要求我们需将所有的知识点一个个来补,一点点的过,采用拉网式复习,不留任何死角,要求学生熟记每一个公理,定理;同时对每一个公式,定义也要了然于胸,不能急于求成,匆匆过滤一遍,这对基础差的学生可以说毫无成效可言,我校进行第一轮复习较早,这就为我们创造了充裕的复习时间,同时要求复习的“精”度,应将每章中容易混淆的内容提取出来,让学生来进行对比学习,如几何中的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的范围,椭圆中a.b.c.三者的关系与双曲线中a.b.c的关系等,这样既巩固了基础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为高考取得好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有意识的让学生建立起体系概念,把单个的知识点串连起来,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函数、方程、不等式的联系,方程与线(直线、曲线)的合二为一,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的互相判定等等。当学生掌握了这些内在的联系之后,解题的能力也将大为提高。

三、第二轮复习突出重点

第二轮复习将按照两个专题进行复习,第一个专题如何在高考中应对是非选择题,第二个专题强化解答题的求救,解答题按顺序分六大块来进行复习,分别是函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数列与向量、排列组合、概率。

第一个专题:是非选择题,此类题合计30分,大多数数学差一点没取到满分的同学,往往就是在是非选择题中有所失分,第二轮复习时可以要求学生分组概括每章中有可能出现在是非选择题中的知识点,再将每组学生概括的内容打印成册发给学生拾零记忆(即做成便条,学生随身携带,随时随地都可以翻阅,强化记忆)

第二个专题:解答题,江西三校生高考数学共有六道解答题,根据以往经验,函数,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每年必考,数列、向量、排列组合概率出现的概率也相当大,为了与高考尽可能步调一致,第二轮复习解答题可以着重从这六个板块进行复习。

(一)函数:函数是历年来高考的重点内容,在此阶段要着重复习

1、对数函数及指数函数的运算,往往学生容易混淆公式,导致对数式指数式的化简求值频频出错;

2、要着重复习函数性质及性质应用(如单调性的应用),函数应以二次函数为重点函数类型;

3、要注重三角函数在解答题出现,往往考察三角函数式的化简及求三角函数性质,纵观江西三校生高考,三角函数在解答题出现的概率极其大,通常函数式有两种可能,可能是二次三项式也有可能可转换为正弦型或余弦型函数,建议可大量练习此种类型题。

(二)解析几何在第二轮复习中一定要强调综合性,不能再是单一的曲线处理图的问题,应带领着学生回顾直线与直线、圆与直线、圆与圆的关系问题。在处理圆锥曲线与直线的关系时,主要针对“相切”及“相交”两大位置关系问题,至于“相交”一般是围绕弦长及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以及弦中点来命题,基本上都可用方程的思想来解决问题。

(三)立体几何的命题范围侧重于线面关系及二面角的大小,复习过程中可引导学生采用化归的思想来解决,即如何将面面的问题化为线面的问题,进而将线面问题转化为线线问题。这样,一道比较复杂的题目就化为了学生基本上都会解决的的平面问题;同时学生在立体几何命题上失分较普遍,此阶段可让学生自行命题,组织学生集体讨论,概况出所有命题,再反复记忆。

(四)数列和向量

经过了第一轮复习之后,数列和向量大多数学生掌握得很好,加上这两块内容计算也较为轻松,学生基本表现对这两章内容信心十足,教师只需集中精力于部分内容,加以强化即可,如非特殊数列求和,有关向量的命题,正弦、余弦定理的应用(尤其是条件不直接的及应用正弦、余弦定理判断三角形形状的题目)等。

(五)排列与组合

做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是不是排列问题或组合问题,如若不是就要考虑是用分步计数原理还是分类计数原理;如若是再确定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如若是排列问题再来考虑有没有特殊条件选择正确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角色互换,成为排列组合的操纵者,排列问题根据一些特殊的已知要求,选择整体法、捆绑法、插空法、排除法等解决问题,让学生多做一些比性较强的题目,使学生掌握解决常规的排列组合的问题的常用方法。

(六)概率

关键在于区别联系几类事件的概念,概率往往与一些简单的排列组合相联系,所以排列组合是概率的基础,在这个时期多让学生练习取样概率有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第三轮复习要以练为主,讲为辅

第三轮复习时间短促,按往年安排,第三轮复习总共时间不足一个月,这段时间应让学生多练,多总结,从中查缺补漏,同时熟悉高考题型,老师也可以针对性地让部分成绩好的学生按照数学科目高考考纲尝试命题,对于命的较好的试卷可以组织学生考考,以此提高学生模仿命题的积极性,另外还可以组织成绩中等的学生尝试阅卷,让学生在阅卷过程中发现问题,加深对错题的记忆,老师针对出错概率较大的题目一定要讲评,并且要重复出同类型的题目加深练习,对于仅有个别学生出错的题目,老师可以单独为学生分析讲解。

高三学习方法篇4

1.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仔细阅读对各个题型的说明和历年试题。这会使你对考试的要求、范围、重点及题目式样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从而在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少走弯路,避免盲目性。

2.坚持实践第一,以练习主。简明扼要地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是必要的,但决不能用很多的时间去钻研语法规则。应该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阅读、写作和听力的练习上,即应用语言上。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在练习中加深理解,在练习中巩固记忆,在练习中学会应用。使用英语的能力是在使用英语的实践中培养的,并不是靠老师给讲会的。学习英语要坚持模仿为主,理解为辅,不要过分钻研为什么。有同学在学习英语时,采取“君子动口不动手”的态度,一味在那里琢磨理论,而不是抓紧时间动手写写,找出文章赶紧看看。他们最终使用英语的能力不会有大的提高。

3.在练习时,以练习阅读为主。阅读好了,就为做好各个题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要把阅读作为全部总复习的主要内容。在练习阅读时,要注意每天保证一定的量。要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有的文章要仔细看,有的则只求了解故事大意即可。要逐步熟悉语言运用中的难点,如长句的结构分析、后置定语、非谓语动词的含义、关联词语的使用,以及经常出现的省略、替代和跳跃等。同时还要学会观察、分析、想象和综合,学会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在保证一定量的基础上,再练习书面表达、短文改错和单项填空等。不少同学对单项填空情有独衷,花费大量时间钻研总结,这个方向其实不对。

4.听的练习要持之以恒。建议同学们每天练听力10-20分钟,听力材料可选用由外籍人士所读的模拟试题。要精听泛听相结合,有的段落反复听,非弄明白每一个词不可,有的则大概听听就算了。泛听对培养语感是很有好处的。练习听力的时候,要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学会预测,并努力做到边听边分析综合。对听力测试问题的类型,即概括中心话题,推理判断,谈话细节等问题要心中有数。对常考的谈话内容,如打电话、购物、就餐、活动安排、表示看法等,要做到熟悉不陌生。听力的提高不是一个早上就能实现的,它是慢功夫。但经常听,肯定会有大的长进。

5.写的练习要在写的实践中提高。许多同学在准备高考时有一个弱点,即只愿意看,不愿意动笔写。那么英语作文怎么办?只好在临考前突出写几篇完事。这其实很不对。英语书面表达在高考中占分25分,是一个重点题型,怎么可以这样对待?而写的能力是不能单靠做其他题来提高的。必须赶快行动起来,动手写东西,每天写几句,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渐渐地就会接近高考的要求。练习写东西,主要练习记叙一件事,同时也可练习描写人、介绍地方或表示观点的小文章。初练时可主要使用常用词和常见句型。有一定基础了,再争取能用上新颖词汇和复杂结构。所谓复杂结构,也不要以为高不可攀,把简单句变为定语从句、强调句式或使用上非谓语动词短语,就是使用了复杂结构。练习写作时,还要注意内容要全,书写要工整、词数要符合要求,更重要的是,要明确是写给谁看的,交际的目的何在。练习的方式,可以自己写随笔,请教师改改,可以找带答案的写作练习试笔,也可以有空抄抄英语的小文章。抄文章和背诵文章都可以使你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写的能力。

6.把《考试说明》上的词汇表掌握好。词汇表上的许多名词可归类为阅读词汇,这类词知道意思,会拼写即可,但动词、介词、连词及其他常用词则必须做到四会。我们强调总复习要重视听读写,并不是说基础词汇和语法知识不重要了,只不过语法不要弄得太过分。

7.抓好基础题。无论什么考试,基础的东西都是最重要的。英语高考也不例外。考生应努力做到保证拿到基础题的分,力争难题的分,基础题不丢分,就保证了考试不会失败。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安排练习的难度。如果水平不是很高,就一定要以练习基础题为主,不要嫌容易,不要跟别人攀比。要把基础词汇、基本句型弄扎实,做到懂、会、熟。越临近高考越要降低难度。因为此时由于时间有限,再使自己的能力攀上一个新的高峰已不可能,而把易错但比较容易的题弄明白、弄准确则完全可以办得到。可惜有的同学在复习中做的练习太难了,费了很大工夫也收效甚微。他们以为做多难的练习就能达到多高的水平,其实并不是这样,这也取决于原来的基础。

8.要重视思维能力和其他素质的提高。英语高考,不单单是考英语语言的运用和理解,它同时也在考查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综合、推理和想象的能力。例如完形填空,只有结合上下文的具体情况,经过仔细观察和分析,才可能判断准确。又如阅读理解,设问的题目大部分是让学生概括中心,猜测词义,推断语气,分析结果等。仅仅从文字上把文章看懂,而没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做不好阅读理解题的。另外,为迎接高考,考生还应注意对英美文化的了解。关注国际时事,扩大知识面,学习最新的科技动态,这将为新一年高考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三学习方法篇5

一、研究《考试说明》,分析高考试题,达到数学复习的最佳效果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高考试题是对《考试说明》要求的具体化。只有研究《考试说明》,同时分析高考试题,才能加深对它的理解,才能领会平时教学与命题的专家们在理解《考试说明》上的差距,并争取缩小这一差距,才能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更好地指导考生进行复习。比如,《考试说明》指出:“考试要求分成4个不同的层次,这4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但如何界定“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考试说明》并未明确指出。《考试说明》指出:“考试旨在测试中学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数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如何界定,如何具体化?上述种种只能通过深入研究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才能使之具体化,从而指导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考试说明》,分析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是非常必要的。但在研究《考试说明》,分析高考试题的过程中,切不可搞“猜题”、“押题”。

二、精心设计教学,做到精讲精练,达到数学复习的最佳效果

一堂好的数学复习课应该是既要有好的教学设计,又要有教师精辟的讲解和学生有效的精练。讲练结合,精讲精练,讲是主导,练是主体。教师讲要有针对性,讲的过程要注重知识的迁移。讲知识既要结合教学实际,又要结合考试大纲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讲思路既要突出关键提示找题眼突破,又要努力给学生创造思维训练的空间;讲方法在强化思路、常规解法的基础上,适时向学生介绍一些巧思巧解的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精练是教师通过精心选择具有基础性、典型性、针对性和综合性的习题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高考数学复习中不要出现“拿来主义”,用人家的整套试卷要精选,防止选编习题的随意性。教师对所选的学生练习至少要做1―2遍,防止因教师选编习题的失误给学生造成思想混乱,无形中加重学生负担。同时,选题时还要注意题量的多少、题目的难度和方法的训练,避免“题海战术”。

三、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达到数学复习的最佳效果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教学现状和学生实际是不同的,因而讲、练、评、辅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也应有所不同。针对不同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是追求数学复习最佳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注重精讲精练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评与辅”的作用。评要点睛,要有针对性,要评出问题的特征,找出症结所在,形式上可以多样,可以是教师讲评,也可以是学生自评或互评,通过评价辨析,使学生纠正错误、吸取教训,巩固基础,提高能力,同时要防止教师“一言堂”。要针对不同班级不同学生,施以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迎头赶上。

四、讲究讲评试卷的方法和技巧,达到数学复习的最佳效果

1.有的放矢,突出重点

在讲评试卷时,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剖析,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且对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为此,教师必须认真批阅试卷,对每道题的得分率细致地进行统计,对每道题的错误原因准确地进行分析,对每道题的评讲思路精心设计,只有做到评讲前心中有数,才会做到评讲时有的放矢。

2.贵在方法,重在思维

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通过试卷的评讲过程,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加强。训练“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不在于方法的罗列,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从而揭示最简或最佳的解法。

3.分类化归,集中讲评

涉及相同知识点的题,集中讲评;形异质同的题,集中评讲;形似质异的题,集中评讲。让学生注重题目的相似之处,又要学会发现题目的不同之处。要站在出题人的角度猜测出此题的意图,要考查学生哪个知识点,哪个方法技巧,等等。

4.精讲方法,泛讲联系

高三学习方法篇6

【关键词】高三复习 方法 成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4-0148-02

2010年开始的广东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从命题思路到试题设计,体现新课程的总体要求,以考查考生化学学科素养为核心,侧重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突出考查化学学科基础知识与生产、生活及现代技术的应用相结合,具有鲜明的特征和化学学科特点。下面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化学复习的基本方法进行论述。

一 把握复习方向,发挥教师主导地位

新课程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复习中起主导地位,把握复习方向,引导学生主动复习,才可以让高三复习有序进行,复习的有效性才可以明显提高。教师的方向性把握基于对考试说明进行研读,通过对考试说明的研读明确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深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如在复习化学平衡这一知识点时,考纲的要求是“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给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理解外界(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而部分教师除了按考纲的要求进行复习外,还多加一些辅导书上的“等效平衡”这一空洞的理论内容,这就是复习的方向把握不准,结果是在教师错误的方向引导下,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同时也浪费了高三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在高三化学复习过程中,教师把握方向,发挥主导地位十分重要。

二 夯实基础,突出学科内知识梳理

高三化学复习中对学科基础知识梳理,是高三复习的开始阶段,这一阶段复习的重点在于理解常见的概念、化学用语、基本理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等。在复习过程中,很多老师和学生都会犯急进的错误,总以为学生的基础知识很牢固,或学生认为自己的基础知识很牢固,特别是重点班的学生更觉得自己的化学知识无懈可击,总是想在高三复习的初级阶段就开始在做一些综合性较强的练习,而忽略了化学基础知识的复习,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如何夯实基础,突出学科内知识梳理?基础知识的复习应做到“细、低、全、重、动”。“细”是指复习要全面细致,精心复习所有的基础知识点,不遗漏教材和考试说明规定要掌握的知识,不存侥幸心理。“低”是指复习时把握中下难度,不偏离教材内容和考试说明的范围和要求,不选择那些孤僻怪诞的知识“挖深、挖宽”。严格控制例题和练习题难度,做到不脱离学生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不超出教学基本内容。“全”是指复习要针对全体学生,把握中等难度就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考试说明所要求的化学知识。“重”是指重复练习,一个知识点可以重复练习,学生出错率较高的知识点可以重复练习。“动”是指课堂上要给学生动脑、动手、动笔的时间,让学生有事情可做,这样才能让学生有一个知识生成的过程,达到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加强规范训练,增强学科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只有通过夯实基础,在突出学科内知识梳理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在后续学习中能力得以提升。

三 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从基础知识开始慢慢提升到综合应用,再到在陌生的考试情境下进行用已学化学知识解答(解决)问题是一个过程,而这一个过程就是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的过程。纵观近几年的广东卷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可以看出试题综合性很强,在一道解答题上可以用拼盘的形式考查多个化学知识点,如在化工生产工艺题中,可以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实验的基本操作、仪器的选用、电化学的知识、反应热知识等,这对考生的能力要求很高,没有完整的知识网络,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是很难拿到高分的。由于学科的特点,化学学科知识很零碎,学生就算知识点逐个掌握了,没有形成知识网络也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复习中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尤其重要。

比如在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钠这一块知识,在构建知识网络方式上可以尝试如下做法:(1)老师列出构建主线:金属钠单质钠氧化物(过氧化钠)碱盐;(2)引导学生列出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制备注意事项,回忆上新课时实验过程和现象等知识,同时穿插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物质酸碱性知识,物质的溶解性知识;(3)学生通过模仿知识构建模板,可以较容易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实践证明,只要学生学会自主构建知识网络,复习才能更有效提高。

四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提高信息提取和加工能力

高考试题总是以一定的文字、图表的方式呈现,特别是广东卷,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注重图表的分析能力考查,从试题的题干中寻找题目中呈现的信息,进行知识的迁移能力尤其重要。信息提取和加工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两次的练习就能得到有效提高的,这需要在高三复习一直贯穿下去。信息提取和加工能力的培养首先从细读试题的题干开始,每一次的练习都让学生细心读懂题干每一个字词,一次不理解题干可以重复多次,不要急于动手解题而忽略了认真读题而造成错误;其次划关键词,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读题中用笔画关键词可以让关键词在头脑中重点突出,给一个明显的提示,有助于思考时提示哪里是解题的关键点,可以和哪一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最后深挖题干中一些文字和图表隐含的信息,寻找解题的突破点。如2012年广东卷33题,用测熔点的方法来测定物质的纯度,这是在平时练习中从未出现过的,很多学生考完后都说不知从何解答,但是这一题的题干中有这样一句话,“已知:苯甲酸分子量是122,熔点122.4℃,在25℃和95℃时溶解度分别为0.3g和6.9g;纯净固体有机物一般都有固定熔点。”细读上面文字可以画出关键词“分子量、熔点、溶解度、固定熔点”,思考给出分子量、熔点、溶解度用途在哪,深挖隐含的信息,其实解答该题就变成很容易的事情了。在老师的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两者形成合力,提高信息提取能力,考生才有可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总之,在高三的复习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科学高效地组织备考,使备考少走弯路,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这是高三化学复习的策略。

参考文献

高三学习方法篇7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编在这里为广大高中生(初中的同学也可以参考呦)总结了一些经验,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一政治的学习三步走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如何预习预习是学生听好课的基础。每个同学都应该把它作为学好思想政治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基本条件。如果同学们不作预习,就会在上课时感到生疏、突然。如何进行预习呢?

(1)列预习提要。

要带着老师布置的预习思考题去预习,边读边思,并列出提要,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和思路。预习时可以利用标题、不同字体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体系,以便我们有轻有重、有精有粗地阅读教材。

(2)做好笔记。

在书上,做出标注,在本上列出提纲和写出听课要注意的问题,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要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哪些是语言叙述属文法方面的内容,可以不管它。

另外自己还要规定一些常用符号如,,━等,可以加上框、线、点、圈、标号、点评、注释符号,留下预习的“痕迹”。

(3)勤思善想

预习的关键要善于“想”,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新旧课之间有什么关系,和过去的什么知识类似。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还培养了同学们的思维品质。

在预习中,不仅要关注知识,还要关注教材本身是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掌握初步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4)持之以恒

搞好预习还必须有决心、有恒心、有自信心。预习是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和运用检测良性循环学习过程中的起始阶段,只有坚持一个时期才能看到效果。

2如何听课(1)集中精力、专心听课

集中精力、专心听课是保证提高同学们听课质量的主要条件。

因为,只有集中精力、专心听课,同学们才能听到教师讲的什么、问的什么、在黑板上写的什么,才能跟得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才能从老师讲课中受到启发,发现问题,提高听课的质量。

也只有集中精力、专心听课,才能作好笔记,为课后的作业和复习打下基础。但个别同学对此却没有足够的认识,听课的精力不集中,开小差,上思想政治课时练字、画画,或看其它书籍,做其他课程的作业。

一堂课结束了,老师讲了些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课后作业有哪些,一概不知道。这样的学生是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

(2)眼、耳、脑、手并用,看、听、思、记结合

听课时,同学们眼、耳、脑、手并用。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同学们眼睛要看教材、看板书、看老师的手势和表情;耳朵听老师讲的内容;脑要协调眼、耳、手的活动,思维要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手要认真作笔记,在书上划重点,记符号。

与此同时,同学们在眼、耳、脑、手并用,看、听、思、记结合时,应注意和协调看、听、思、记四者的关系。

一般说来,在这四者中,首先是听。听是关键,是基础。因为听不清就记不清、记不全,思也就无法进行。

其次是记。记是听课的收获,是复习和作业的依据。俗话说,心记不如笔记。一堂课如果不做笔记,即使上课听清听懂了,课后也不一定记得清、弄得懂。所以,听课笔记很重要,一定要记,而且要记好。

第三是思。思能提高听课的质量。听课时,只有一边听,一边思,才能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才能从中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也只有通过思,才能发现问题,得到更多的收获,提高听课的质量。

第四是看。看处于辅助地位,为听、记、思服务。在听课过程中,同学们要正确处理好这四者的关系,既不要主次不分,又不要注意了这个忘了那个。既不要只顾听,忘了记,也不要只顾记,忘了听,忘了思。

(3)注意听思记的方法

上课时,同学们只注意听、思、记还不够,还应该注意听、思、记的方法。也就是说,不能什么东西都仔细听,不能什么东西都仔细想、仔细记,还应注意它们的方法和技巧。

听:主要应仔细听老师对重要问题的讲解分析,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的答案、老师对教材补充的新内容、重要的名词和概念的含义、作业的题目和具体要求。

思:要跟随老师讲课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主要思考那些重要的、与现实问题密切相关的问题、容易混淆的和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

有的同学说,我也想思考,就是不知道怎么思考。这点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培养。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主动思考呢?

第一,要注意知识的积累。

第二,增加感性材料的储备,多读书看报。

第三,学会一些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等等。

第四,将自己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经过以上过程,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记:主要是记下大小标题和老师讲课的思路线索;记下重要的观点、概念、事例、记下关键性和总结性的内容和教材上没有的新内容;记下没有听懂和没有想通的疑难问题以及自己在听课中发现的问题;记下作业的题目、要求、课外阅读书目和参考资料。

此外,笔记要主次分明,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切忌主次不分,杂乱无章,也不要贪多求全,一字不漏。笔记内容不能仅限于老师的板书提纲。

笔记内容还应包括:

第一:老师对课本上落后于社会现实的知识进行的更正补充。如党在政治、经济理论上的新突破、社会现实的新变化。

第二:自己在预习时难以理解的问题。这种问题因人而异。预习时的难点也是听课时的重点,把预习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在笔记中,复习时多加思考,可使知识掌握得更加巩固。

第三:老师讲课时推导知识的思路和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第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整理总结的知识体系和对易混淆知识进行的对比。

如《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区别,劳动生产率对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总量的影响,股票与债券区别与联系,解决公平问题的现实做法等;《哲学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异同;发展观的知识体系等;《政治生活》中的政体的不同形式、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等。

当然,老师为了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大家积极思维而补充的具体实例和课本上一目了然的知识是没有必要记录的。

3如何复习(1)复习的要求及方法

第一,课后回忆。

回忆学习了哪些知识,重点是什么,老师是如何分析和解决知识的,象过电影一样。可以一个人单独回忆,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相互启发,补充回忆,可以按笔记回忆,也可以按教材纲目回忆。

第二,及时复习。

同学们在学完一定教学内容后,有目的地及时复习和巩固知识,可以加深和巩固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学习后发生的急速遗忘。根据遗忘曲线,识记后的两三天,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

因此,对刚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随着记忆巩固程度的提高,复习次数可以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可以逐渐加长。再者,政治课教学是以传授知识、接着能力、提高觉悟为教学任务的学科,不能搞突击复习,应日积月累,循序渐进。

切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这样,所学知识会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

第三,循环复习。

这是循环往复,不断重复,加深理解与记忆的一种复习方法。这种方法可用于固定的内容的复习,也适用于累加知识的复习。

比如,多次复习一章、一单元或一本书的内容,每次复习都不是简单机械地重复,而是螺旋式上升,不断获得新收获。

再比如,学了第一课,及时复习;学过第二课,再将第一、二课的内容全部复习一遍,如此类推,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提高熟练程度。

第四,概括提炼。

同学们应该在单元或学科结束后,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提炼,确定知识要点及其相互联系,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构建知识体系。构建知识体系,就是系统地复习、巩固知识,应用理论并使其系统化、深刻化的复习过程。

(2)运用记忆技巧。

第一,分层次记忆。

对基本概念,按其定义内容分成若干层次来进行记忆。概念的定义都是其本质的含义,十分严谨。一般都有种种限定,即用一定的定语来界定,每—定语都包含着不同的内容。如“物质”的定义包含这样三层意思,即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分别指出了物质概念的”物质性”、“可知性”、“唯一特性”。让学生按这三层意思依次记忆。又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定义包含四层意思,即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这样按层次依次记忆,既能全面深刻理解这一概念的实质性内容,又便于准确记忆。

第二,联想比较记忆。

高中政治课所学知识中,不同的事物,性质根本相反的事物.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的知识很多。如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同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

哲学中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和观点等。这里只要记住一个事物,就能迅速准确地联想出与此相对应的其它事物,并与之进行比较。

如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只要记住唯物辩证法坚持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就能联想并对照出形而上学片面、孤立、静止的观点。

第三,把握关键词记忆。

“少则得,多则惑”,只要能抓住重点和关键,就能“纲举目张”。如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只要记住“前提”、“物质基础”“直接特点”这几个关键词,有了这个提纲,就打下了记忆的基础,就能较好地记住三个原因。

又如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几点内容,主要记住“来源”、“动力”、“目的”、“标准”这四点,好多问题都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就较准确全面了。把握关键词语也就把书本越读越薄,越读越精。

第四,直观记忆。

主要利用图表、图示、图解等直观手段把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关系表现出来。这样使学生便于理解,容易记忆。如将股票和债券,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列成图表进行对照比较。

在对照比较、彼此衬托中,强化了我们对此知识的记忆。

第五,多功能记忆。

在记忆过程中,把耳、眼、心、手、口各器管都利用起来,做到耳听、眼看、心记、手写、口念,比单纯的眼看或耳听记忆印象深刻得多,效果要好得多。据教育心理学测试,前者可以比后者提高6倍效果。

“眼看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就是这个道理。

高三学习方法篇8

在这次高考中,我的数学单科考了138分,虽然个人对结果不是很满意,但是还是对得起自己高三一年来的付出,没有辜负家长与老师的期待.而今年八月,我们又将迎来新的一届高三,迎来新的太阳.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在高三一年中复习的心得与体会,希望自己的绵薄之力能帮助学弟学妹们充实而顺利地度过高三,取得自己人生的辉煌.

一、善于联想

拿到题目后的第一眼,若不能很顺利地产生思路,就需要进行联想.这个联想,可以是迁移,可以是转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设函数f(x)= 上两点P1(x1,y1),P2(x2,y2),若 = ( + ),且点P的横坐标为 ,若Sn=f( )+f( )+…+f( )+f( ),求Sn.我们可以轻易地得出当x1+x2=1时,有f(x1)+f(x2)=1,我们又看到 + =1,故f( )+f( )=1,但是前n-1项的项数到底是奇数还是偶数呢?是不是还要分奇偶来讨论呢?如果分奇偶讨论的话,当n-1是奇数时,那奇数项中的中间项又该如何表示呢?如果顺着这条路想下去,不难发现,我们将陷入死胡同当中.那么,该怎样利用这么巧妙的条件呢?如果我们仔细回忆并展开联想,就会发现在学习数列求和的时候,推导前n项和的公式所利用的方法是倒序相加法,其中a1+an=a2+an-1=…,这不恰恰与f( )+f( )=1类似吗?那么如果我们将倒序相加法迁移到这道题上来,这道题目便迎刃而解了.其实这种联想的方法不仅仅适用于数学,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上,甚至于生活中,联想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

二、善于总结

总结方法,总结规律是学习数学的良方.那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来举例:倒序相加法、裂项相加法、错位相减法、累加累乘法、待定系数法等方法,很多同学把他们搞得很混乱,不知道什么情况或题型该用什么方法.其实,通过观察与总结,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下面这些较为粗略的规律:当通项的表达式是一个分母为多项式乘积的分式时,使用的一般是裂项相加法;当通项是等差与等比的乘积时,一般使用错位相减法;当通项的表达式是相邻两项之间的比例关系,那么多用累乘…通过总结方法,我们可以将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熟练的掌握并熟练的运用,做到“思路如泉涌”,一下子就能打开思路,找到正确的解题道路.

三、善于反思与回顾

很多同学肯定听说过错题本法,但是又觉得这个方法过时老套且耗费大量的时间来摘择题目,那么我便介绍一种较为“新颖”的方法:一择二藏三浏览.一择是指将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题目精选出来.有些同学会将自己做错的题全部都摘择出来,但是其实不需要,因为有些题目可能是粗心或者不小心而做错的,这些题个人觉得完全没有必要选择出来,如果选择出来反而可能会浪费时间;二藏是指将其进行标注(觉得有必要的同学可以将他剪下来,贴在自己的数学本中,个人觉得这样更有利于复习);三浏览就是经常回顾复习,浏览自己曾经摘择下来的题目,在此基础上在反思.反思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当初做这道题的思路以及正确的思路,通过这样可以看到自己解题思路的不足或是不完善的地方,以此来完善、改进;2. 标注出解题步骤中的疑难点或是难以想到的步骤,并写上难以想到的原因,这样可以加深印象;3. 方法总结.很多同学的错题本只有题目和答案,没有自己的思考和总结,这恰恰是不当的行为.因为人的记忆是有遗忘规律的(刚刚记忆完毕,100%;20分钟,58.2%;1小时后,44.2%;8-9小时后,35.8%;1天后,33.7%;2天后,27.8%;6天后,21.1% ),如果不是印象很深刻的题目,即使有了答案,回头看的时候也难免会生疏.这个时候,同学们可能又会拿着错题本去找老师,这样便浪费了时间.所以,我们可以在摘择的错题旁边,写上自己对这种解题方法的理解和认识,如果你思考得够深入,说不定还能想到其他好解法呢!而且通过自己的诠释,可以更好地理解、记忆.通过这样的复习,我们可以将自己曾经不懂的或者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题目收入囊中,将解这道题的方法变为自己的“法宝”.

四、善于构造

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与思考的学科,它却不死板.每一次逻辑的“转弯”都充满了美感和乐趣,这需要你细心的观察和霎时间的灵感激发,特别是创造性的思维.用下面一道题目来举例:设a1,a2,a3,…,an为互不相等的正整数,求证:a1+ + +…+ ≥1+ +…+ .初看这条题目,我们觉得无从下手,左边的似乎可以利用错位相减法,但是又不知道{an}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列,而且分母也不是等比数列.而且条件十分简单,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在脑海中似乎也没有相关的解法能让我们挪用,但是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左边的式子若将分母全部提取出来便变成:1+ +…+ ,和右边的1+ +…+ 十分相像,只需将左边各项开方即可,那么在我们的知识体系中,有什么是开方的呢?这样一联想,我们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基本不等式.但是,若要这样利用基本不等式,便要消掉分子上的a1,a2,…,an等数,那么该如何消掉呢?这时候,我们便想到了解基本不等式题时常用方法:乘一个数值为一的多项式来达到运用基本不等式的目的.那么我们便可以如下假设:设A=a1+ + +…+ ,B= + +…+ ,则A+B=(a1+ )+( + )+…+( + )≥2(1+ +…+ ),因为a1,a2,…,an为互不相等的正整数,所以B≤1+ +…+ ,因此A≥1+ +…+ ,故原不等式成立.

高三学习方法篇9

一 从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角度看错题集的建立

根据洛林·W·安德森(Lorin W. Anderson)等新修订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介绍了四大类知识类别:(1)事实性知识;(2)概念性知识;(3)程序性知识;(4)元认知知识。其中元认知知识是指关于认知的知识和认知过程的控制、监控和调节。元认知知识有自我反省这一层意思;教师写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学水平,而学生对错题集的建立也可以看成是对学习活动的反思。错题集的建立涉及对错题的再认识,是种意识水平较高的一种学习活动,是主动学习的一种表现。

另一方面错题集的建立需要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区别分类,以便建立分类错题集,并要求对错题集进行归因分析;有时还可以要求学生对错题进行改编。从认知过程涉及学习时要掌握的学业行为表现(业绩)来看,对知识点进行区别分类理解;对错题集进行归因分析类似于分析;对错题进行改编类似于综合与应用。

二 从记忆功能的角度看错题集的建立

安德森认为,记忆有两种形式——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这种观念已经被新观点代替,记忆只有一种形式,只是具有不同的功能而已。记忆的功能有三种,即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工作记忆系统能同时储存和加工信息,工作记忆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它被认为是从短时记忆转换成长时记忆的必经之路。经常收集错题并分析,能促使学生进入工作记忆,那么感觉记忆就进入了长时记忆。这样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

高三生物复习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构建知识网络,再讲解题目;二是以题目引出知识点。这两种办法主要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基本停留在感觉记忆上。如复习到蛋白质时,教师就可以请同学们以蛋白质的知识点为背景,由学生先讨论,顺便将涉及蛋白质的一些错题收集起来,之后再进行错误分析,教师再和学生一起来归类总结。

三 从高三生物复习策略的角度看错题集的建立

高三总复习的进度安排,一般有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有的学校还有专题复习,但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较为常见。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知识,运用错题集的收集与建立,充分利用工作记忆,从根本上扎实基础知识。而一轮复习后的整合提升,如何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如何从新的复习角度对学生进行拔高,我们怎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第一手资料,那么关注学生平时的错题,对学生的错题归档,是一个不错的复习角度,从某种意义上说,错题集的建立也是教学方法的一种重要选择;其针对性强、效果好、时效快。而我们教师只是每次作业批改后,或是每次考试后进行错题重点评讲,这样往往起不了整合提升。原因有二:(1)学生的作业量较多,时间又较紧,很少有时间去整合;(2)缺乏确实可行、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去收集整理错题。

二轮复习必须要有全新视角,那么从已建立的错题集入手,教师可从中提炼出最贴近学生学习水平的资料。教师自然而然从“学生的学到教师的教”进行相互转换,算是“教与学相长”吧。若有专题复习则更需要错题集的建立。如以蛋白质为背景知识的复习专题,教师通过分析学生已建立的错题集,复习才有侧重点,更有突破点。

四 从具体教学实践的角度看错题集的建立

第一,课改走到现在,取得了一些成就,高考等评价体系的配套改革也在努力进行中,特别是近年来高考中注重以能力为主的考查,受到很多专家及同行的肯定。但我们却又不能回避高考,仍然是一种应试教育。有考试必然有分数得失之处,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为了避免在应试中犯同样的错误,错题集建档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错题集的建立本身就要求学生做到“坚持”,对学习态度主动者或学习习惯较好的学生,他们平时就很注重错题的收集。一些报纸上介绍了各地“状元学生”的一些学习经验,主要有两点:(1)夯实基础知识;(2)错题集的建立与分析。但错题集怎么建立并没有具体说明,我们应在方法上进行指导。

如我们可以从“错题集”的常见类型入手:(1)订正型,即将所有做错题的题目都抄下来,并做出订正;(2)汇总型,将所有做错题目按课本章节的顺序进行分类整理;(3)纠错型,即将所有做错的题目进行归因分析。每次考试中,同学们都会有不少题目做错,在这些做错题的背后,往往是知识学习时所产生的知识漏洞。或者从错题集的建立方法入手:“抄”——将练习、讲义中的有关题目抄到错题集中,并在相应题下写出详细的解析,方便复习。“剪”——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很多问题的解题信息蕴含在相应的图表之中,图表在绘制时难度较大,弄不好不能准确表达解题信息。“记”——对于学生易犯错误的知识点,老师在复习、评讲中会就设问角度、答题技巧等做点评和强调。

第三,缺乏“坚持精神”的学生,其本身还有信心不足的问题。这些孩子认为做这种繁杂的收集整理工作,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特别是在高三学习时间很紧的情况下,学生的这种观念会更明显,我们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要有预见性。

首先,在时间上,错题集的建立应在高三的上学期就鼓励同学们去做,甚至要求学生必须要做。把一项大的学习任务分解成小的学习任务,积小成多,同学们就不会感觉任务重了。

其次,教师需要指定一个背景知识,同学们再围绕这个背景知识来收集错题,并且让3~5人组成一小组,这样工作量就不会太大。每一背景知识有一位小组负责人,对每一错题进行归因分析;负责人由小组成员轮流来当,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组织协调能力与交流能力,特别是高中生物有些题目是需要用生物语言来表达,同时又能分摊工作量。

小组成员的学科知识水平最好是层次不同。原因是:一学科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与水平较低的同学的讨论,就像是教师反复讲授一样,同样都是“工作记忆”;二符合高中生物课标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弥补教师遗漏的角落。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有法”。错题集的建立是高三复习特定的一种较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还有一些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一起去探索。

参考文献

[1]汤国军.浅议生物错题集的建与用[J].教育研究与实践,2011(1):23

[2]〔美〕洛林·W·安德森(Lorin W. Anderson)等编著.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分类学视野下的学与教及其测评(完整版).蒋小平等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33~35

[3]黎加厚主编.新教育目标分类学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4:22~23

高三学习方法篇10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新的知识有所了解,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知识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不能开小差。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若能做到这“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要保证听课过程中能全神贯注,不开小差。上课前必须注意课间十分钟的休息,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激烈争论或看小说或做作业等,以免上课后还气喘嘘嘘,想入非非,而不能平静下来,甚至大脑开始休眠。所以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

3、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