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语录十篇

时间:2023-03-21 22:05:18

俞敏洪语录

俞敏洪语录篇1

1、我这辈子什么都可以离开,就是不可以离开讲台。

2、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3、从自卑中间走向自信的人是真正的自信,从一开始就盲目自信的人其实没有自信。

4、只有两种人的成功是必然的。第一种是经过生活严峻的考验,经过成功与失败的反复交替,最后终于成大器。另一种没有经过生活的大起大落,但在技术方面达到了顶尖的地步。比如学化学的人最后成为世界著名的化学家,这也是成功。

5、当你是地平线上一棵草的时候,不要指望别人会在远处看到你,即使他们从你身边走过甚至从你身上踩过,也没有办法,因为你只是一棵草;而如果你变成了一棵树,即使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因为你是一棵树!

6、女生如果因为觉得一个男生帅就跟嫁给他,这是好色;男生因为女生漂亮而娶她,是审美。

7、为什么你不要自傲和自卑?

8、你可以说自己是最好的,但不能说自己是全校最好的、全吉林最好的、全国最好的、全世界最好的,所以你不必自傲;同样,你可以说自己是班级最差的,但你能证明自己是全校最差的吗?能证明自己是全国最差的吗?所以不必自卑。

9、年纪大了,人们看重不再是外表,不是你帅不帅,而是看你的内心的魅力:你的气魄、气概。

10、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天才,天才是用来欣赏的,不是用来攀比的。

11、你说我是猪,不对,其实我连猪都不如。

12、很多人失去了快乐,是因为他太敏感了。别人一句话、一个评论就使自己生气一个月。这是非常无聊的。严重了就成了马家爵,因为别人不请自己吃饭就郁闷地要***。

13、要每天多努力一些,比别人多努力一个小时。

14、使这个世界灿烂的不是阳光,而是女生的微笑。

15、要引人敬意,就要研究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在那个领域中,你是最顶尖的,至少是中国前10名,这样无论任何时候你都有话说,有事情可作。我俞敏洪原来想成为中国研究英语的前100名,但后来发现根本不可能。(经典语录 )所以我就背单词,用1年的时间背诵了一本英文词典,成为中国单词专家,现在我出版的红宝书系列:从初中到GRE词汇有十几本,年销量100万册,稿费比我正式工作都高的多。

16、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是:(1)专业方面,成为中国前100名;(2)人文方面,读500本书。(3)英语。

17、如果你要引人注目,就要使得自己成为一棵树,傲立于大地之间;而不是做一颗草,你见过谁踩了一棵草,还抱歉地对草说:对不起?

18、学英语好比学鸟叫,你在树林里学鸟叫,当有四只鸟落在你肩上时,说明你过了英语四级,当有六只鸟落在你肩上时,说明你过了英语六级,当有许多鸟落在你肩上,说明你成了鸟人。

19、女人的温柔和男人的成就是成正比的。

21、做人如水,做事如山。每条河流都有一个梦想:奔向大海。长江、黄河都奔向了大海,方式不一样。长江劈山开路,黄河迂回曲折,轨迹不一样。但都有一种水的精神。水在奔流的过程中,如果沉淀于泥沙,就永远见不到阳光了。

22、人生最重要的价值是心灵的幸福,而不是任何身外之物。

23、艰难困苦是幸福的源泉,安逸享受是苦难的开始。

24、让我们全心全意地收获生活的每一天,在平凡的日子里感受生命的美好,在耕耘里感受劳动的快乐和收获的期待。

25、生活中其实没有绝境。绝境在于你自己的心没有打开。你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使它陷于一片黑暗,你的生活怎么可能有光明!封闭的心,如同没有窗户的房间,你会处在永恒的黑暗中。但实际上四周只是一层纸,一捅就破,外面则是一片光辉灿烂的天空。

26、思想是人的翅膀,带着人飞向想去的地方。

27、上帝制造人类的时候就把我们制造成不完美的人,我们一辈子努力的过程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加完美的过程,我们的一切美德都来自于克服自身缺点的奋斗。

28、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29、生命,需要我们去努力。年轻时,我们要努力锻炼自己的能力,掌握知识、掌握技能、掌握必要的社会经验。机会,需要我们去寻找。让我们鼓起勇气,运用智慧,把握我们生命的每一分钟,创造出一个更加精彩的人生。

30、运气永远不可能持续一辈子,能帮助你持续一辈子的东西只有你个人的能力。

31、谁说“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新东方相信,个人奋斗制胜、攫取成功的精神财产将永远贫富不均。在浩瀚的生命之岸,你应该自豪地告诉世界,你追求过,你奋斗过,你为辉煌的人生从来没有放弃过希望,从来没有停止过拼搏。而这个造就了万物的世界也将自豪而欣慰地回答你:只要奋斗不息,人生终将辉煌。

32、有些人一生没有辉煌,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能辉煌,而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没有闪过辉煌的念头,或者不知道应该如何辉煌。

33、在我们的生活中最让人感动的日子总是那些一心一意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日子,哪怕是为了一个卑微的目标而奋斗也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因为无数卑微的目标积累起来可能就是一个伟大的成就。金字塔也是由每一块石头累积而成的,每一块石头都是很简单的,而金字塔却是宏伟而永恒的。

34、我们一路走下去,不是因为坚强,而是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35、哪怕是最没有希望的事情,只要有一个勇敢者去坚持做,到最后就会拥有希望。

36、所有的人都是凡人,但所有的人都不甘于平庸。我知道很多人是在绝望中来到了新东方,但你们一定要相信自己,只要艰苦努力,奋发进取,在绝望中也能寻找到希望,平凡的人生终将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俞敏洪语录篇2

要说当今身价最高的教师当属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俞敏洪。当初因为妻子没完没了的唠叨,让俞敏洪作出弃教从商的决定。之后,他创立了新东方。经过十几年的奋斗,从最初的几十个学生到成功在纽交所上市,最终打造成国内最大的民营教育集团。

在学生眼中,俞敏洪老师是个和蔼可亲的人,很有亲和力。他的每次演讲,总是充满激情和催人励志。他的教学理念和创业感悟启人深思,让人回味。今次重温俞敏洪经典语录,一定会有所感悟和收获。

以下为俞敏洪的经典语录部分整理:

1、在家庭教育中,通常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给孩子太大的压力,给孩子带来焦虑和恐惧,让孩子不再喜欢学习;一种是不给孩子任何挑战的机会,什么都为孩子准备好,让孩子缺乏成就感。最好的教育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供既有挑战性又能让孩子有成就感,带有一定的压力同时又能从压力下解放出来的教育。

2、老师一句话能改变孩子一辈子的命运。老师要给孩子梦想,不管碰到什么样落后的孩子,都应该鼓励他,老师可以用纪律约束学生,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能侮辱他,把他看得一无是处。在我生命中最喜欢的老师就是能够鼓励我,推动我前行的老师。不管在什么状态上,你都受到鼓励,这样的老师是了不起的。

3、一个人应该有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从绝望中义无反顾寻找希望的精神。当世界上一切都成为如烟往事,惟一能够珍藏心中的是我们在今天的奋斗中所得到的精神启示。我们的心灵将引导我们,使我们能够潇洒地对待成功与失败,并在成功与失败时更奋发地努力,取得最终的辉煌(15年前新东方精神定义)。

4、很多人面对未来,总是左思考右打算,就是不敢迈开大步向前走。其实规划好的人生并不多,义无反顾勇敢向前的人常常得到更多,走得也更远。生命的远行不需要太多的准备,上帝给你两条长腿和坚实的脚掌,就是为了让你前行。向哪里走?让心告诉你。考研、出国、工作都会有前途。不同的路不同的风景。

5、一个人有偶然之运,有必然之运;用两块钱买中了一百万,这是偶然之运;守株待兔中的农夫得到一只兔子,认为兔子会再来,结果等到天老地荒第二只兔子也没出现;必然之运是通过努力获得更多机会;如果农夫磨刀擦枪努力去打猎,一辈子至少能打几百只兔子。努力创造必然之运比等待偶然之运更加靠谱。

6、我们身上有很多老板,我们的思维方式是我们的老板,我们的习惯行为是我们的老板,我们面对一件事情大方或者小气的态度是我们的老板,(经典语录 )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之后的心理反应是我们的老板,这些老板一直决定着我们的命运,好的老板让我们成功,坏的老板让我们失败,我们要努力摒弃坏老板,追随好老板。

7、如果感到空虚,在家里感到空虚、在单位感到空虚、在马路上走着的时候感到空虚,只要你选择填补空虚的事情是正确的,那就一定不是一件坏事,说明你马上可能会做有意思的事情了。人生的种种绚烂之花,可能不少是开放在空虚之中的。

8、一个人把自己看得太高,就会被别人看低;一个人把自己看得低一点,就会被别人看高和尊重。故意抬高自己是一种心虚,故意贬低自己也会矫揉造作。平和的神情、真诚的态度和不在意别人眼中是否贵贱的肚量,是祥和生活的保证。

9、有人问我面对公司复杂的人际关系怎么办?我的回答是:在任何地方都是有人际关系的,只要你心里简单,就一切简单,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要参与到是是非非中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不要做违背自己原则迎合别人的事情。和同事们友好相处,不要在背后议论别人,提到别人多赞扬,就又能做人又能做事。

10、有些人头脑中只有问题,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所以问题永远存在,这是抱怨者;有些人能够看到问题,并同时思考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这是管理者;有些人在问题出来之前就把问题消灭掉了,这是智慧者;有些人没有问题,却自己创造了一堆问题,这是庸人自扰。我好像更像第四种人,惹下一堆问题。

11、大事业往往要从小事情一步步做起来。没有做小事打下牢固基础,大事业难以一步登天。创大业者往往是从小事做起。会做事的人,具备以下三个做事特点:一是愿意从小做起,知道做小事是成大事的必经之路;二是胸中有目标,知道所做小事积累起来最终结果是什么;三是要有一种精神,把事情从量变带向质变。

12、曾经很偏激,很愤世,在头破血流后发现偏激和愤世没有带来好的结果,最后发现生活不能只看到问题,而是要提供对于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些问题是因为自己的弱点产生的,就需要改变自己,有些问题是外在的,就需要改变世界,改变自己和改变世界都需要坚韧和勇气,会有很多委屈甚至屈辱,但从中会产生希望。

13、但求成长,不求成功,让成功成为成长的必然结果,这就是成功最正确的道路。如果我们只向往作为结果的成功,人生必然拔苗助长,最后枯萎而死。一只蝴蝶飞向天空,展示了她所有的美丽,但在美丽的背后,她曾经有过毛毛虫笨拙的爬行,织丝成茧的辛劳,在黑暗之中的等待和化蛹成蝶的痛苦。

14、那些不和别人比较,专注于自己世界的人们是幸福的。他们热爱自己的学习,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本质在于生命的乐趣,这一乐趣是持久而宁静的,不是转瞬即逝的。因此这一乐趣必须来自心灵而不是来自现实世界对于物质的拥有。和物质的满足相比,心灵的富足是真正快乐的源泉。

俞敏洪语录篇3

这是电影《中国合伙人》里的一个桥段,成冬青的原型俞敏洪回忆:1979年,全国恢复统一高考的第二年,他又一次落榜。当时农村的条件很艰苦,家里已经没有能力供他继续复习。但俞敏洪“很喜欢学校,很喜欢读书”,想通过高考这个在当时“不受权力和财富影响、能够帮助农村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来完成梦想。

1980年,全国参加高考的人数为300多万,但录取率只有3%。“如果第三次还没有考上,就不会有第四次了,就得回家干农活。”俞敏洪的目标不高,要考江苏省常熟师范学院。高考成绩出来后,俞敏洪发现自己的分数超过了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线,于是报了北大。

几个月后,俞敏洪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家里按习俗办了酒席,请父老乡亲们庆祝这一喜事。然后找来一辆大卡车,拉上村民和俞敏洪的同学,大家敲锣打鼓把他送到了常州火车站。

鲤鱼跳龙门的俞敏洪在进入北大校园不久后就被现实打到了谷底。他是同班唯一一个从农村考入北大的学生,跟别人相比,思想保守、普通话不标准、艺术和体育无一特长。甚至凭借死记硬背得到高分的英语科目因为发音不准,迫使俞敏洪被调到了最差的班级――“语音语调及听力障碍班”。

“我人生中最深刻的自卑经历就是在北大当学生的五年。”俞敏洪说。毕业后,他几次申请出国,但最终没有获得一次去美国大使馆面签的机会。上世纪80年代,出国留学风气盛行,很多优秀的同学都如愿以偿地到了太平洋的另一边,但俞敏洪只能留在北大任教。

1991年,俞敏洪因为在外私自办学,被北大处分了,这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北大踹了我一脚。当时我充满了怨恨,现在充满了感激。”俞敏洪说,“如果一直混下去,现在可能是北大英语系的一个副教授。”

从北大出来后,俞敏洪发现办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教育部说他不合格,副教授以上才可以。他就死磨硬泡,最后总算批了下来。“我从海淀教委手中,接过了新东方第一张办学执照,从此有了一个叫新东方的学校。”最初,俞敏洪上午贴广告,下午招生,晚上上课,但买账的学生并不多。于是俞敏洪独创了“免费讲座”的模式:零下十几度的天气,他站在大垃圾桶上讲英语,下面站满了求知若渴的学生。

为了吸引学生,俞敏洪不仅仅在讲课内容的专业程度上下功夫,他还一直在努力营造一个轻松幽默的学习氛围。所以,经常能看到俞敏洪讲励志、讲人生哲学。这种尝试为新东方打开了增值空间。通过学生之间的口口相传,新东方迅速发展起来。

到了1995年,俞敏洪的培训班已经有四五万学生的规模了。那时候银行卡还没有普及,俞敏洪经常拿个大麻袋,从银行取一捆钱,回来给老师们发。但这期间新东方的发展并不顺利,海淀20多家培训部为了争抢市场互相排挤。一次贴广告的时候,新东方的两个员工还被同行用刀子捅了。

这种混乱无序的发展状态让俞敏洪心忧,他说:“要么把新东方关掉,要么就把新东方做大。”为此,他跑到美国、加拿大找自己的昔日同窗。王强、徐小平便是应他之邀回国的。事实上,当时留学生在国外能抓到的机遇已经变得非常有限,而国内经济正在爆发,处处显现出生机。80年代流行“你怎么还不出国”,90年代后期则变成了“你怎么还在国外”。在俞敏洪的游说下,一批人加入到了新东方的合伙人队伍中。有人干基础英语,有人搞雅思考试,还有人做电脑培训,一时间新东方的产品线多了起来。

这时候的王强、徐小平是俞敏洪名副其实的“合伙人”,头衔都是副校长,不在学校拿工资,而是划定各自的地盘,除去上交15%的管理费,其余归己。

“新东方其实只是一个小生意,说到底就是简单的培训和课外辅导。但同时新东方也值得骄傲,它是全世界第一个成功将培训和课外辅导规模化的公司。”为了把小生意做成大生意,俞敏洪在新东方推行了股份制改造,把“合伙人”们的帽子摘去了。

最初,俞敏洪认为新东方资产应该以一亿作价,给股东多少股份,股东就拿出多少钱。但坐在一起讨论后,股东们表示:“我们没有钱,你愿意把股份给我们就给,不愿意给我们也没有办法。”所以最终俞敏洪控股45%,送给其他股东45%,留出10%用以奖励未来的优秀员工。

改革后,过去分校的经营权统统上缴,收益按照股权的比例分配,小股东们从此陷入对自身利益的担忧中。

当年年底,俞敏洪没给大家分钱,“所以大家觉得我设了一个诡计,把他们在新东方的权益全部没收了,最后发现红也分不到,股权拿了也没有什么用。”

俞敏洪语录篇4

为了你,我一定要好好奋斗

5年的北大校园生活对于俞敏洪来讲,感受只有一个字:背!

1980年。俞敏洪从江苏老家挑着两麻袋行李到北京大学西语系报道。由于不会说普通话,英语听力又差,俞敏洪便开始了一天十几个小时的疯狂背诵,落下了嗜背英语单词如命的“毛病”。他惊人地背下8万多个单词,顺利地留在了北大担任英语老师。但是在校园里,别的同学是爱情之花处处开,他这个高才生却是无人问津,以至于他自嘲:“看到女孩子就恨不得扑上去!”

初秋的一天,俞敏洪郁闷地一个人在校园林荫小道上散步,他那嗜背英文单词的老毛病又犯了。恨不得立刻找人考考自己。顾盼四周。俞敏洪看见一个老外冒了出来,他一个箭步冲过去,像见到多年未曾谋面的老朋友一般一把抓住对方的手:“你好,请考考我的英语单词好吗?”

金发碧眼的老外被吓了一跳,连忙跑开。这时,俞敏洪听见身后传来了笑声,他转过身,一个清丽的女孩子站在他面前。这位北大德语系的女生打趣道:“不用找外教了,我来考考你吧……”就这样,24岁的“书呆子”俞敏洪第一次和女性“亲密接触”了。

俞敏洪根本不懂得怎么追求异性,他选择了最老土的方法――每晚装扮成学生,跟着女孩去图书馆上晚自习。没想到,这一跟就是5个月。阳春三月的一个夜晚,俞敏洪像往常一样陪着女孩上自习。图书馆突然停电了,四周一片漆黑。一片慌乱中,沉着的俞敏洪点着打火机:“别慌,跟着我,门在左边……”就这样,二人在黑暗中真正地结识了,女孩子对俞敏洪有了好感,他们开始了“师生恋”。

当他们谈婚论嫁时,未来的岳父却觉得俞敏洪过于文弱,对他不太满意。有一天,俞敏洪去女友家做客。大家准备吃饭时,却不见了俞敏洪的身影。未来的岳父很不满:“饭菜都摆上桌了还不来吃?闺女,去把他给我找来。”后来,俞敏洪出现了,只见他头上、脸上、手上、身上全是煤灰。他红着脸解释:“我刚才看见后院煤池的蜂窝煤放得挺乱的,我想把它们弄得整齐点儿,哪知道工作量还挺大的。”“你呀,就是太老实,不会找一个人帮帮忙啊?快去洗洗吃饭吧!”一向不苟言笑的老人,第一次对俞敏洪露出了慈爱的笑容。

酒至半酣,老人家放下酒杯抓住俞敏洪的手:“小俞啊,我们做父母的,都希望女儿能过得舒心一些。你能照顾好她么?我那闺女可是我的宝中宝呀。”俞敏洪看着老人泛红的眼圈,重重地点了点头。

新婚之夜,俞敏洪搂住妻子的肩承诺:“为了你,我一定要好好奋斗!”

“新东方”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看着身边的同学纷纷出国,妻子开始跃跃欲试:“敏洪,你也去考考托福吧!将来我们当海归,开公司!”“瞎折腾什么呀!我们现在的日子不是挺好的吗?”俞敏洪不以为然。妻子“腾”地站了起来:“人活着就是要折腾,你看看你,成天就知道窝在三尺讲台上得过且过!”妻子的责骂激怒了俞敏洪,他吼了一句:“老子就这样了,你爱跟不跟!”

晚上,俞敏洪躺在床上,妻子背对着他抽泣。俞敏洪开始反省:“身为男人,我确实应该努力一些,让家庭过上好日子。”俞敏洪诚恳地向妻子道歉,妻子展开了笑容:“只要你决心考,就是砸锅卖铁我也支持你。”

为了支持俞敏洪考托福,妻子包下了所有的家务,而且一有时间就四处帮他找资料查信息。努力了3年后。俞敏洪赴美留学的梦想还是没有实现,还把家里所有的积蓄也搭了进去。

为了多挣点钱弥补对妻子的亏欠,俞敏洪悄悄地在一个英语培训班做起了兼职。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培训班不仅在广告中打出了“北大教师俞敏洪”的字样。还堂而皇之地把广告宣传单贴到了北京城的各个角落。严禁老师在外兼职的北大,严重警告了俞敏洪,并且把处分公告示众了一个月。

俞敏洪有些撑不住了,天天缩在家里借酒浇愁。妻子心疼他,摔掉他手中的酒杯:“算了,我们自己创业!你一肚子的学识和经验,还怕成不了大事?”俞敏洪被激发得热血沸腾,第二天他递交了辞职书,与妻子一起把穷家当装上小平板车,离开了奋斗了10年的北大校园。

1993年,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在中关村一间10平米的违章建筑里开办了。那时北京的英语培训班已遍地开花,不起眼的“新东方”根本无人问津。俞敏洪急得嘴角起泡,没日没夜地在大街小巷里贴招生广告。看着一天天憔悴的丈夫,妻子的心里很难受,她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我和你一起去贴!”俞敏洪急了:“零下十几度的大冬天,你出去干啥?你就在家里等着人家来报名。”妻子的倔劲来了:“等贴到每天有上百人来报名,我就回家。”

渐渐的,生源问题开始有了转机。然而,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个专门负责贴广告的员工被竞争对手用刀捅伤,住进了医院。俞敏洪不得不一边用为数不多的钱给员工看病。一边四处寻求一个“说法”,为“新东方”维权。

妻子想出了一个笨方法:天天到公安局“报到”。最终,在一个好心警察的引荐下。他们见到了派出所所长。在酒桌上,不善应酬的俞敏洪一个劲地劝酒,在喝下一斤多五粮液后,他将自己“喝”进了医院。看着病床上脸色蜡黄的丈夫,妻子直流眼泪。俞敏洪轻轻拭去妻子脸上的泪花,轻松地一笑:“别哭啦,不就是喝多了吗?人家所长已经答应帮我们了……”

在夫妻俩的携手努力下,“新东方”站稳了脚,并且迅速发展。期间,又发生了一起变故:1998年,俞敏洪在家门口遭到抢劫,不仅被抢走了“新东方”的200多万元,他还被注入了超大剂量的麻醉剂。这一次,一向不服输的俞敏洪崩溃了,他给加拿大的朋友打电话,为妻子和女儿办理出国事宜。

可是,当俞敏洪将机票放在妻子面前时,妻子一把将机票扔到地上:“不行,要走一起走,要留一起留!”俞敏洪默默地将机票捡起来,轻轻放进妻子的手里:“走吧,你们娘俩走了,我也好安心。你们要是出了什么事,我怎么办呢?”妻子一把抱住他,泣不成声。俞敏洪强忍着骨肉分离的痛苦,将母女俩送到了大洋彼岸。

不久,“新东方”又是“风雨欲来”:学校的内部矛盾与利益冲突越来越严重。情急中,俞敏洪决定清除所有的裙带关系,其中包括他的小姨子。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得知消息后,妻子第一时间飞回国,一见面就斥责:“你最困难的时候,是谁在帮你?1995年你让我退出,我让步了。现在你又不分功劳、苦劳,先拿自家人开刀,这算什么意思?”

俞敏洪沉着脸回应:“为了‘新东方’。我只能这样做。”

夫妻俩就这样僵持住了。妻子气冲冲地回了加拿大,与俞敏洪开始“冷战”。俞敏洪不急不恼,开始治理整顿企业,一切都风风火火地进行着。短暂的阵痛之后,“新东方”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从2000年开始。每两个华人留学生中就有一个出自“新东方”,另一个则知道俞敏洪的名字。

风雨过后,我只希望恢复你美丽的容颜

伴随着“新东方”不断上升的业绩。妻子终于谅解了俞敏洪。暑假回国时,妻子站在“新东方”大门外,做出了婚后第一次自我批评:“幸好当年你坚持改革,否则,‘新东方’做不到今天。”

随着事业的急剧扩张。从2003年开始,“新东方”的创始人为利益争吵得不可开交,这让重情重义的俞敏洪感到非常痛心,他整夜睡不着觉,大把地掉头发。俞敏洪的心结让妻子也忧心忡忡。趁丈夫到加拿大团聚的机会,她温言软语地献计:“成立董事会吧,尽快建立现代企业体制,家族式企业多半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瞬间的沉默后,俞敏洪爽朗大笑:“老婆。咱们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呀,我也是这么想的呢。”这天晚上,似乎又回到了10年前创业之初,夫妻俩一起挑灯夜战,研究改革的方案。

2004年,“新东方”成立董事会。开始以国际标准改造企业。“新东方”再次蓬勃发展,许多跨国风险投资商希望以各种形式“入股”。俞敏洪在同事们的支持下紧锣密鼓地开始准备工作,妻子却坚决反对:“你要知道,事业是没有止境的,而我们的人生却很短暂,我现在只希望能守着你和一双儿女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俞敏洪从妻子的倔强中看出了她的担忧,是呀,她希望他能够歇一歇。让他陪伴她们的时间多一些。“可是,‘新东方’不是我俞敏洪一个人的,那么多的员工要吃饭、要发展,我真是难以停下来啊。”

俞敏洪叹口气,说出了心里话:“我说过要让你过得更好,这是我人生的一大愿望。我答应你,以后多抽出时间享受美好的家庭生活。你也要答应我,让我继续‘新东方’的事业,也算是帮我实现人生价值吧!”

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9月7日早上8点,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大厅里,“新东方”的股票代码第一次出现在电子屏上。2006年12月1日,根据当日新东方股票收盘价31.91美元估算,俞敏洪的身价已高达3.5亿美元。相当于27亿元人民币,他成了全中国“最富有的老师”。

俞敏洪每个月都按时到加拿大与妻子团聚,他打趣自己:“我啊,没出息时给老婆做饭,有出息时给孩子做饭。”

2007年圣诞节,俞敏洪决定带全家人到夏威夷度假。在妻儿飞抵夏威夷之前,他先去打前站。到了酒店后,他突然发现预订的海景房居然看不到海!他把行李一丢,“蹬蹬蹬”跑下了楼要求换房。这时恰好是度假黄金期,酒店的房间非常紧张。俞敏洪可怜巴巴地央求经理:“你看,我好不容易才来一趟,花了那么多钱,就是为了让老婆痛痛快快地玩一次。如果房间不好,她的心情就会不好;她的心情不好,我的心情就会不好。你也是个男人,应该能体会我的这种心情吧……”一番话说得经理又好笑又感动。他拿起电话,帮这个“可怜的男人”解决了问题。妻子到来后,酒店经理对着她一个劲地夸赞俞敏洪,俞敏洪站在一旁直搓手。看着丈夫的窘迫样子,妻子幸福地笑出了声。

俞敏洪语录篇5

助人者,天助之

2001年2月,北京天降大雪。这天,从新加坡出差回到家的俞敏洪,见院子里积了厚厚的雪,便拿出扫帚、铁锹带着4岁的女儿一起清扫。父女俩一番忙碌,好不容易将积雪清扫得差不多了。这时,俞敏洪想起隔壁邻居是一位独居的老太太,便向女儿提出帮她家清扫积雪。

女儿却耷拉着脑袋,气鼓鼓地说道:“我累了。那是她家的事,与我们有什么关系?”这时,俞敏洪的妻子扬扬也在旁边给女儿帮腔:“她还是小孩子,累了就让她休息吧,待会儿还要弹钢琴呢!”得到妈妈的允许,女儿一溜烟儿跑进了屋里。俞敏洪知道妻子和众多中国妈妈一样,永远都将孩子的学习、练琴等排在第一位。他没再说什么,却隐隐有些担忧。

当晚,俞敏洪哄女儿睡下后,和妻子扬扬谈起了女儿对帮助邻居这件事的态度,并说起自己母亲的一件事。

俞敏洪9岁那年秋天的一天下午,村里每家每户都在晒玉米。突然,天空乌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雨即将来临。俞敏洪的母亲赶紧带着全家把隔壁家的玉米收了。等一家人收自己家的玉米时,自己家的玉米却全淋湿了。俞敏洪不理解,母亲就给他讲了两点:首先,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就要去帮,如果不帮,不仅他们家一年的粮食会被淋湿,更重要的是,等你有困难的时候,也没人会伸手帮你。其次,如果邻居之间相处得不好,就不可能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令俞敏洪没想到的是,母亲的这个举动,使邻居和他们家的关系非常融洽,此后邻居经常主动帮俞敏洪家收割庄稼,而母亲也成了村里最受尊敬的人。

扬扬听后,若有所思。第二天早晨吃饭时,扬扬看到女儿高兴地吃着俞敏洪亲手烘焙的培根面包,趁机告诉了她奶奶的故事,也把俞敏洪的故事讲给她听。俞敏洪在农村长大,进北京大学后,将勤劳的品质也一并带到学校,常年义务打扫宿舍,为同学打开水。于是他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那些同学都义无反顾地回国帮他发展新东方。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来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扫了4年的地,打了4年的水。你有饭吃肯定不会只给我们粥喝。”

当天上午,俞敏洪准备带女儿去游乐园时,竟不见了她的踪影。这时,窗外传来了声响,他探头望去,看到一个红色的小身影在皑皑雪地上忙活着。原来女儿正在帮邻居扫雪呢!

有付出,才有得到

女儿小学毕业后,俞敏洪送她到加拿大留学。班上的孩子每人都有一台笔记本电脑。家里虽然有台式电脑,但是用笔记本电脑会比较方便。尽管家里不缺钱,可当女儿提出想要一个笔记本电脑时,俞敏洪还是没有痛快地答应,而是讲起了10年前的一个真实故事。

那时,一个农村孩子想要出国,想上新东方的托福班和GRE班,这两个班的学费加起来要2000多元钱,但是他没钱。他找到俞敏洪,鼓起勇气提出,到新东方的教室来当管理员(查听课证、扫地、整理桌椅),不要工资只要免费听课。俞敏洪欣然答应。没想到,随后,这个孩子又提出了另外一个要求——想买随身听提高听力,请新东方给他开工资。俞敏洪表示,只要把活儿干好,工资不是问题。此后,这个孩子果然干活干得很好,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桌椅排得整整齐齐。暑假结束时,俞敏洪给他开了1000元的工资,他拿着钱就跑出去了。半小时后这个孩子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个索尼的随身听,当着俞敏洪的面把盒子打开,把机器拿出来,把磁带放进去,然后把耳机戴在耳朵上听起了英语。俞敏洪看到他的眼泪往下掉,也被他感动得一塌糊涂。过了两年,这个孩子竟到美国名牌大学去读博士了。

俞敏洪告诉女儿:“爸爸一定给你买,但是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白白得来的东西,如果你能背诵30篇新东方的英文励志文章,我就给你买。”为了早日得到笔记本电脑,女儿每天起早贪黑地背起书来。结果两个星期不到,就将30篇英文励志文章背得滚瓜烂熟了。俞敏洪最后兑现自己的诺言,给她买了笔记本电脑。拿到电脑的那一刻,女儿摸了又摸,那种通过努力才拥有的幸福感让她兴奋得直想跳!有付出,才有得到,而付出的过程会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感恩——这是俞敏洪的心得。

当最后一名也无妨

俞敏洪的儿子3岁才会说话,而且说得不清晰。2009年,儿子数学依然很弱,常常会写出4+5=45。俞敏洪对孩子未来十分担忧。于是,他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儿子。

俞敏洪经常带儿子去农家乐吃饭。和一般父母不同的是,出身农家的他总是将各种菜的生长周期讲给孩子听,使孩子对大自然和食物产生亲切感。有一次,俞敏洪带着儿子露营,搭起帐篷睡了一夜,结果回家后儿子就不睡床了,晚上就睡帐篷里。还有一次,一只蜘蛛受了伤,趴在家里的地毯上。俞敏洪带着儿子用信封把蜘蛛装起来拿到户外,把它放到树上。儿子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蜘蛛这么丑陋。俞敏洪告诉儿子,蜘蛛是可以结网吃蚊子等害虫的,大自然的万物都很神奇,不可以小瞧。

不久,俞敏洪带着儿子到海边度假。因为刚好是农历十五,他们就到海边看月亮是怎么升起来的。月亮渐渐探出头来,月光一泻千里。一个小时后,俞敏洪说:“有点凉了,回宾馆吧。”“爸爸,我不走,我要看到月亮升到那个地方再走。”儿子一边指向遥远的天空,一边回答。最后,大家在海边又待了三个小时。儿子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让俞敏洪深信,自己的孩子不仅智商正常,情商也非常出色。

就在这时,俞敏洪被一则消息深深震惊了:一个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在哈佛大学从5楼跳下来摔死了。他采取这种极端方式结束生命是因为患了“第一名综合征”。原来,这个留学生在国内时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第一名,但到了哈佛大学以后,得第一名就不容易了。这个学生无法适应,失去了第一名,他就失去了精神支柱,最后精神失常,跳楼自杀了。

这个惨痛的悲剧让俞敏洪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孩子得第一名高兴,得最后一名也高兴,让孩子觉得活着很美好,才是父母最重要的任务。他甚至幽默地告诉儿子,当第一名也确实不容易,因为他走得很辛苦,往前面一看,一个追赶的人都没有,往后面一看,所有人都在追自己,追得自己半死不活;相反,有时当最后一名是幸福的,往前一看,都是被自己追得半死不活的人,往后一看,一个追自己的人都没有,这种生活多潇洒呀!儿子一下豁然开朗。

蜗牛的人生比雄鹰精彩

2010年的一天,俞敏洪带着儿子去海洋公园看海豚表演。聪明的海豚听着驯兽员的口令,不断地腾空跃起,跳圈。善于琢磨的俞敏洪一下子对为什么海豚能从水中跃出,并从那么高的圈钻过去产生了兴趣。随后,他专程找到驯兽员,了解其中奥秘。

原来,海豚开始是不会那样做的,驯兽员先把圈放在水里面,海豚钻过去就给它一条鱼吃,没钻过去就不给吃的。海豚不笨,很快明白了吃鱼的方法,后来海豚就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海豚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钻过这个圈就有鱼吃,钻不过去就会挨饿。紧接着驯兽员就把这个圈提出水面一半,让海豚继续钻。海豚发现圈不在水中了,只能跳起钻过去。圈逐渐被提高,大概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提10~20次,海豚跳圈的训练就完成了。

从驯兽员训练海豚的方法中,俞敏洪明白了一个道理,鼓励和限定对教育孩子十分重要。此后,儿子考了0分,他会鼓励儿子下次考到10分。比如儿子爱吃必胜客的比萨,他就把这个当成一种诱惑,答应儿子考到10分,就带他去吃必胜客,然后再把儿子的分数一点点加上去……

俞敏洪从不把儿子与班里的同学比,他只看儿子今天是不是比昨天进步,明天是不是比今天进步。慢慢地,在俞敏洪的鼓励下,儿子的分数就上去了。

在鼓励的同时,俞敏洪也会给儿子定规矩。儿子特别喜欢吃冰激凌,每天吃很多,把牙齿都吃坏了。俞敏洪见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就规定他一天只能吃一个冰激凌,而且必须吃完晚饭半小时以后才能吃。儿子那时还不知道半小时是什么概念。俞敏洪就告诉他,钟表上那个长针走到什么地方就是半小时。儿子一会儿看一下那个钟表的长针,半个小时看了100多次。总算熬到半小时了,儿子抓起冰激凌迫不及待地吃起来。第二天,儿子就看了十几次。第三天,看了两三次。第四天,他知道一时半会儿也不能吃冰激凌,就先玩去了。只要是正确的事情,父母都要鼓励孩子,同时要给孩子定规矩。定了规矩以后,父母一定不能随便更改,随便更改就会出问题。

俞敏洪语录篇6

随着《中国合伙人》电影大热,新东方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尽管它努力撇清与这部电影的关系,但在电影院感动的人们还是对照着两个版本的情节,它们是如此

相似……

尽管还有相当的不同。但这些不同恰好树立了新东方另外一种形象,电影的似是而非使其描摩已经超越了一个企业的三个创始人,它不再是一个企业纪录片,而是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商界领袖群像。

新东方也似乎成了一个变革时代靠双手创富改变命运的精神象征。不过,这却是无心之果,甚至是俞敏洪一直刻意排斥之果。当初徐小平兴奋地告诉俞以新东方为蓝本的剧本获得著名制片人韩三平的认可时,俞的态度是冷漠而伤人的,他明确表示反对, 认为新东方虽然有成就,但还不够好,如果有精力应该把新东方做得更好而不是拍电影宣传自己的成就。

俞敏洪后来在博文中说:“我不希望自己的形象( 哪怕是经过艺术改造的形象) 被搬上银幕。如果这个形象被塑造得完美,对于现实中的我是一种伤害;如果形象被塑造得不好, 对于我还是一种伤害。”

表面上,俞敏洪表现得谦虚正气,甚至令人心生敬意。但仔细审视之下,这些理由却有不少偏颇和漏洞:

一、他显然对于文化营销缺乏理解——如果不是担心支付数千万赞助费的话,对于自己的合伙人、多年的拍档、北大才子的剧本看都未看却表示出强烈的担心和反对,甚至把经营企业和营销宣传对立起来,如果他不是对徐小平抱有成见的话,就是对营销宣传表现得相当“无知”——这词似乎有些刻薄,却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二、关于形象问题的担心也是莫须有的。事实是,没有经过俞敏洪干预和审核的影片虽然抖了不少不属于俞敏洪的故事和细节,比如他本人提及的:“现实中我的个性没那么窝囊,也不是一个‘把演讲当作自己性生活’的人。”但事实上恰恰这些“负面形象”让电影中的主人公形象更丰满,更打动人,也让人们对近似度很高的俞敏洪心生好感。也就是说,一部电影把形象塑造得完美可能是一种伤害,但不完美可能是另一种形式的完美。这也是俞敏洪始料未及的。可见对企业家而言,受害的负面心理实在要不得。

作为企业家的俞敏洪显然是一个非常专注的人,专注于英语教育,专注于新东方,这种坚持是相当难得和可贵的。但过分专注有时也是一种局限,对教学孜孜以求,营销上几乎乏有精彩表现。教学方式上——笔者也曾参加过——几乎是旧课堂的代表,填鸭式的、枯燥的、以考试为目的,对于学生能否真正运用,几乎不太关心。因此,从这个意义上,《中国合伙人》在对教学法的描绘上无疑是美化了新东方。

从另一个层面上讲,俞敏洪即使不想出那数千万的赞助费或投资款,也可以对电影的创意表现得更大度一些,尊重艺术创作的自由与规律,多分享些自己的故事和心路历程供电影人参考。用他的话说,“现实故事更精彩。”为什么当初如此决绝地反对甚至刻意划下界线呢?

不过,中国的观众或许应该为此感到庆幸,因为正是这种刻意反倒无形中成就了这部电影。它必须抛弃企业赞助或投资的幻想,从观众中寻找票房答案;它可以避免了企业宣传或纪录片的束缚,在创作上更为大胆和肆意;它不再是一个人或企业的故事,而要力求描绘一代人的心灵记忆和奋斗历程。

因此可以说,企业家的无为反倒成就了《中国合伙人》。这可能是俞的一大“贡献”。想想看,假如新东方成了这个片子的赞助商,情形会怎样?假如俞敏洪成了这个片子的投资商,结果又是如何?君不见书店里多少企业家定制的商业故事书籍能大卖的又有多少?为什么反倒是那些未得到企业家授权的书籍赢得了读者的心?

俞敏洪语录篇7

他就是“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

北大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

老范行军:我们先从过去谈起吧——乡村、母亲、都市、北大……

俞敏洪:18岁之前,我一直在一个小村庄里生活,每天看到的都是相同的风景,遇到的都是熟悉的乡邻。我家有几个亲戚在上海,在我8岁的时候,我妈妈决定带我到上海走一趟。这次旅行,长江的壮阔、吴淞口的苍茫、上海的灯光、街道的繁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从此,我的心开始渴望旅行,幻想着长大后要走出村庄,走向更远的地方。

老范行军:看来,你有一个好母亲。

俞敏洪:是的。我妈妈一直认为我是一块当“先生”的料,不应该干农活……后来,当我1978年第一次高考失利之后,有一个机会是去学校教初一学生英语,她就拼命鼓励我去。当时,老师一个月是二十块钱,这个待遇在农村来说是很高的了。就这样,我16岁的时候成了代课老师。

老范行军:你与教师的职业真是有缘。你参加了三次高考才金榜题名,哪一次印象最深刻?

俞敏洪:1980年,我第三次参加高考,英语考试是两个小时,我仅仅用了40分钟就交卷了。我的英语老师大怒,迎面抽了我一耳光,说今年就你一个有希望考上北大,结果你自己给毁了。

老范行军:你的老师够狠,但也可以理解。

俞敏洪:我是一个典型的直觉型思维的人,如果做完题一检查,可能就改错了。那年北大录取分数线是380分,我考了387分。8月底,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就来了。我妈说我以后到了北京就回不来了,尽管没老

婆,但把结婚的酒席也一起请了吧,她就把家里的猪、羊、鸡全杀了,招待全村人吃了好几天。

老范行军:还记得怎么离开家的吗?

俞敏洪:我们村里的人从城里调来一辆拉土的大卡车,把我从江阴一直送到了常州,我在常州上了火车,站了36个小时到北京,一点儿都不觉得累。就这样,我走进了北京大学……一个农村孩子走进大城市之后的转变是深刻而又痛苦的。

我的大学生活是有些孤独和自卑的,那时对我来说,最大的安慰就是周末可以走出校园,到北京的周围去爬山。

老范行军:因为普通话说不好,你被同学戏为“能不能不说日语”,因此苦练语言,背英语单词,最后成了“单词王”。

俞敏洪:对。我把精力都放在词汇、语法、阅读上,我的目标就是成为单词专家。同学们都说我听外语听得两眼发亮,蓝汪汪的,像饿狼一样。我就是同学眼里的一部英语“大百科全书”。

老范行军:大三的时候,你因为患了肺结核,休学一年。那一年,除了养病,你还做了什么?

俞敏洪:更多的时间,我在看书,平均一天两本的阅读速度,将中国历史和文学典籍看了大半……只要我能找到的、有名气的书,我基本都看完了,包括《徐霞客游记》。

老范行军:如此说来,你只是休学了,并没有休息。还不错嘛。

俞敏洪:并非如此。因为中途休学一年,我在北大实际上是留了一级。结果80级和81级的同学几乎都认为我不是他们的同学。我感到非常痛苦、悲愤、辛酸,甚至自己在房间里想到他们的嘲笑就咬牙切齿。

老范行军:有点小心眼儿了吧。

俞敏洪:现在,我明白当时那种心态是错误的,打个比喻,当一个人还是地平线上的一棵小草的时候,有什么理由要求别人在遥远的地方就看到你?即使走近了,别人也可能看不到,甚至会无意中一脚把这棵小草踩在脚底下。想要得到别人的注意,就必须变成一棵大树。人是可以由草变为树的,让人们从遥远的地方都能看见地平线上成长起来的你……因此,不能强迫别人承认自己,一定要通过行动证明自己。

老范行军:你的大学生活还是很寂寞的。

俞敏洪:我在北大求学的5年,过的是一种比较单调的苦行僧生活。但不管怎么说,北大是改变了我一生的地方,也是提升了我人生价值的地方,使我从一个农村孩子最终走向了世界。没有北大,肯定就没有我的今天。

蜗牛可以与鹰站在同一块石头上

老范行军:亚里士多德说过,优秀是一种习惯。你一直保持着喜欢劳动的习惯,听说你在北大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一扫四年?

俞敏洪:我还每天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把这当成一种体育锻炼。大家看我打水习惯了,有时候我忘了打水,他们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又过去了10年,1995年底,新东方做到一定规模了,我跑到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那些同学回来一起做事,他们回来了,给了我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俞敏洪,我们回来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的水。

老范行军:话是这样说,但绝不会这样简单。

俞敏洪:是的。他们后面说的才是理由: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喝粥的,所以我们回来和你一起做新东方。

老范行军:我想,你身上还是有某种精神气质吸引了你的同学,例如韧性、坚持,或者那种朴素的品行。

俞敏洪:可能吧。我记得自己在毕业典礼上说了这么一段话:大家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是我们班的落后同学。但是,我想让同学们放心,我决不放弃。你们五年干成的事情十年,你们十年干成的二十年,你们二十年干成的四十年。如果实在不行,我会保持心情愉快、身体健康,到八十岁以后把你们送走了我再走。

老范行军:这话很实在,也很幽默。

俞敏洪:我说的是心里话,我知道自己是一个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到今天为止,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只蜗牛。但是我一直在爬,也许还没有爬到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只要我在爬,就足以给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动的日子。

老范行军:蜗牛可以与鹰站在同一块石头上。而事实证明,人们在金字塔的顶端确实发现了蜗牛的痕迹。

俞敏洪:只要努力了,蜗牛也可以取得雄鹰一样的成就。

老范行军:我发现你创办新东方,与一个女人有直接的关系……她就是你的妻子。

俞敏洪:没错。1985年大学毕业,是我人生中的一个新的起点,我当上了北大英语系的老师,一个星期授课8节,月薪60元;我住的宿舍是一间8平方米左右的小地下室,整个楼房的下水管刚好从我房间旁边通过,24小时有哗哗水声传进耳朵里。

老范行军:够闹心的。

俞敏洪:我把它听成美丽的瀑布而不去想象里面的内容……但我是一个对周围的事情很不敏感的人。当时出国热悄然兴起,有那么一段时间,朋友们都失踪了,最后接到他们从海外发来的明信片,才知道人家已经登上了北美大陆。不幸的是,这个时候我结婚了,不能和别人比。但是,我老婆会把我和别人比。突然有一天我听到一声大吼:如果你不走出国门,就永远别进家门。

老范行军:女人都希望丈夫有出息,她可能认为你能做出比当老师还伟大的事情。

俞敏洪:我一哆嗦,立刻明白我的命运将就此改变。后来我发现,一个女人结婚以后最大的能力是自己不再进步,却能把一个男人弄得很进步或很失败。老婆的一声吼很具权威性。从1988年开始,我被迫为了出国而努力学习,到了1990年,先后挣扎、拼命了三年,在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和代课收入之后,还是因为缺钱致使出国读书梦破灭了。

老范行军:你妻子就没有再吼吗?

俞敏洪:我老婆对我还是高标准严要求的。第一步没有成功,我就转了方向继续努力:让家里有钱花,这样可以让老婆给我的压力削减一点儿。当时收入少,我买鱼一直是买死鱼。直到有一天她下班回来,发现鱼汤是用活鱼做的,就很开心。那天晚上好像就成了我们生活的转折点,从此以后她开始对我变得温柔了,因为能吃到活鱼了。

老范行军:挺有意思。

俞敏洪:女人的温柔和男人的能力是完全成正比的。男人能力强了以后,女人一定温柔;男人能力弱了,女人就一定强悍。所以,我跟我老婆是先有生涩的恋爱,再有强悍的婚姻,最后才有温柔的家庭。她当时还是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我是1991年从北大出来的,她大概比我晚了一年才从学校辞职。

老范行军:你妻子还是很有战略眼光的。

俞敏洪:从1988年开始,三年多联系出国的经历,使我对出国考试有了很深的了解。这时候北京的TOEEL、GRE培训班遍地开花。为了改善生活,我就与北大一个老师联合办班,在校园张贴广告开始招生。结果,生源很快突破了预计,取得开门红。但这个惊喜直接导致了北大英语短期培训班的学生锐减。这引起当时英语系领导的强烈不满,最后变成了给我的一个行政记过处分……1990年秋天,北大三角地的高音喇叭连续半个月广播对我的处分,还在闭路电视上播发了无数遍。

这个处分带给我的刺激太大了!所有物质上的缺失我都可以经过努力奋斗来弥补,但心理上的障碍很难克服。我在北大待得不舒服了,就想到了辞职。

老范行军:从北大走出来,给了你什么启示?

俞敏洪:我觉得,很多时候我们都习惯于把自己的思维限定在狭小的空间里,按照大家普遍接受的惯性思维去思考,走别人走过的路,做别人做过的事情。其实,许多时候的成功是靠改变固有的模式获取的。所以说,我适当地改变了一下,就有了现在的新东方。

“和”是一种境界和智慧

老范行军:我觉得你离开北大,一是心理那道坎过不去,还有就是敢于放弃。很多人也面临过你当时的心理危机,但考虑到熟悉的环境以及相对平稳的人生轨迹,可能就心安理得地继续留下来了。

俞敏洪:是的。当时我妈妈刚好在北京,她就说,你敢从北大出来,我就自杀。当然,我出来了,老太太也并没有自杀。她就是不理解,一个农村孩子好不容易

进了北大,在全国最高学府当老师,一步一步往上走,前景那么光明,为什么要丢掉“铁饭碗”。

老范行军:老太太的想法其实也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俞敏洪:放弃意味着重生,换来的也许是更多的回报。

老范行军:我想,即使没有更多的回报,其过程也是一笔财富。有一句俗话说得挺好,人生是有目的地折腾出来的。我们大多数人,太安于现状了,不敢尝试,没有活出生命的精彩。

俞敏洪:人要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再有,人生的某个阶段或是一个人还没有条件问鼎成功之时,必须“潜”在深水中,稍安勿躁。只有修炼到一定程度,才能成为远走高飞的大鹏鸟。相反,一个人若不能适应这种环境,那么他的人生很难有真正的成就。如果说我从来没有自卑过,只是自大、傲慢过,那么我一定很浅薄。当年自卑的感觉也是一种磨练,让我在很多情况下都能沉住气,能比别人多想一些、多看一些。

老范行军:你的“揉面定律”不错,再“揉”一下如何?

俞敏洪:很多意志较强的人遇到困难、打击、失败、挫折的时候,不是绝望地放弃或者顺从,而是更能适应这个处境,就像是往面粉中间掺水一样。掺水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揉,最后慢慢就变成了面团,再拍就散不了了。继续揉,它就变成了拉面,你可以拉,可以揉,可以变形,但它就是不断。其实,人进入社会的过程,就如同一盘散沙般的面粉被社会不断地搓揉,最后变成非常有韧性的面团的过程。也就是说你的心理承受能力要经过不断磨练,才能成熟。

老范行军:能够创办新东方,你的体会是什么?

俞敏洪:我的感悟是,“和”是人生的境界和智慧。我辞职后,借用了东方大学的名称,办了“东方大学外语培训班”,属于合作办学,我对东方大学的承诺是“总收入的25%归学校”,基本上就是把大部分利润让出去了。尽管这样,我认为非常值得,因为这种合作等于为培训班提供了一个合法身份。

老范行军:这在当时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让出一大块利益给他人的。

俞敏洪:有些人做事只图眼前利益,不会为长远打算。眼前可以看到的利益总给人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但短视心理却常常使人失去本应该得到的东西。实际上也是自己将未来发展和成功的机遇白白浪费掉了。

后来,我把品牌做起来了,但收入还是不成比例,我做得越大,他们拿走的越多,我就觉得应该自己创业了,不能再把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了。

1993年的时候,我已经有了管理的基础和办培训班的经验,一学年也有上万学生了……当时如果他们给我30%的股份,我也许就坚持合作下去了。但他们商量的结果是维持以前的合作方式。于是这一年的十一月,新东方学校正式成立了。

老范行军:这个过程还有一个小波折……你一离开,很多办学机构跑到东方大学洽谈,想把“东方大学外语培训班”转让给他们经营。

俞敏洪:我一听,就找到几位老领导,说“东方大学外语培训班”是我辛苦创建起来的,我刚一离开,你们就把牌子卖给别人,这对我是不公平的。我提了建议,对方给他们多少钱,我加倍,但这个牌子三年之内不准转给任何人。

老范行军:花多少钱买下这个牌子?

俞敏洪:对方每年出三万,我就承诺给六万,就这样买断了“东方大学外语培训班”三年的使用权。其实,我把这个牌子往抽屉里一锁,不再去动它,三年之后也就无人问津了,因为那时候,新东方已经起来了。

老范行军:这样,你既维护了与东方大学的关系,又使得新东方的品牌慢慢树立起来。

俞敏洪:这样做,经济上多付出了一些,但我与东方大学的关系更加融洽了。我的感悟就是:一个人的心中,如果装不下一个“和”字,他的生活就会如同在刀锋上行走一样。“和”是一种雅量和胸怀,更是一种境界和智慧,与人和气,别人才能与你和气,天下一团和气的时候,什么事情办不成呢?

改变,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

老范行军:你一直在坚持,但也一直在改变,或者说,你在坚持改变。

俞敏洪:我有一个不断追求改变的原则:在不同的阶段做不同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个人也改变了许多,我的角色是去体验改变、顺应改变、支持改变。

老范行军:这是积极的改变,而不是被动地被推着走。

俞敏洪:你想与不想,改变就在那里。你变与不变,世界天天在变,别人也天天在变,你不跟着一起改变,你就失去机会,失去生命本来可以变得更加辉煌的契机。与其被潮流推到岸边,不如变成时代的弄潮儿。如果能够做到“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那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老范行军:大多数人不习惯改变。

俞敏洪: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因为习俗、传统、习惯等的限制,我们逐步养成了不再突破界限的潜意识。这种潜意识继而逐渐变成了制约我们成长的重大障碍,使我们一辈子陷入不敢突破、无能为力的境况中,最后就是所谓的认命。

老范行军:一旦决定改变了,就需要全神贯注,锲而不舍——专一,专注,全力以赴。

俞敏洪:我的最大的本领就是善于把一件小事非常有耐心地、一步一步地往前把它做完。一个人的时间都是极其有限的,只有一心一意去做这个事情,才能最终做好。而且,一个人如果背负太多的东西,只会让自己精疲力尽,只有适当地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老范行军:放下其实就是又一次地拿起。

俞敏洪:人生的苦难肯定是没有尽头的,人要做的是在苦难中奋发,做自己能够做和应该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世界观。我们中国人讲认命,但是我的认命不是输命,我的认命不是说这辈子就算了、就放弃了。因为我深刻地意识到什么也不做的痛苦比其他痛苦更加深刻,所以我一定要做事,以最大的努力在痛苦的世界中尽力而为。

生命最大的满足就是心灵的富足

老范行军:你的世界观里是如何看待财富的?

俞敏洪:新东方在美国上市之后,我应该是有一大笔财富了。这种结果有没有带给我一种从内而外的快乐呢?应该说完全没有过。其实,人生有时仅需一杯水就够了,一杯水可以解渴,可以清心,可以映出我们快乐的笑脸。

老范行军:财富不能带来从内而外的快乐……你还是追求一种精神的富足。

俞敏洪:对。人必须要让浮躁的心灵安静下来。现在,我最向往、最喜欢的事情就是悠闲地躺在家里读书。一个人应该懂得满足,生命最大的满足就是心灵的富足,这并不意味着我不去追求物质财富、七情六欲。在我有了足够的食物、衣服和躲避风雨的住所之后,任何追求如果没有更高层次的意义,最终将会归于无聊和空虚。

老范行军:做人还是要向内求,而不是向外索。

俞敏洪:人生总是面临各种选择。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向外看,而是向内看,做一件逐渐从内心喜欢并且带来喜悦的事情,会让人真正拥有幸福感和成就感。一旦做出选择就不要再犹豫,在一条路上走下去,通常情况下都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老范行军:有的时候需要一种别无选择。

俞敏洪:再有,不要在选择上花太多的时间。人生很多美好的事情都在犹豫不决中与你擦肩而过。

当两条路横亘在面前的时候,只要选择一条就行了,甚至不需要伫立良久,不管是被人走得很多的路,还是没人走过的路。只要坚持走下去,都能看到不同的风景,拥有不同的收获。只要坚持走得足够久,就能够到达别人没有到达的地方,走出别人没有走出的距离。即使看到路的尽头,也不要停止脚步,因为也许在尽头处,路又有了拐弯,拐弯后会走上一条新的道路。即使到了天涯海角,依然可以为自己造一艘驶向远方的航船。

老范行军:这就是希望。

俞敏洪:可以说,我们生活中的80%是由不如意和绝望组成的,而你的精神之所以不垮,就是因为在绝望中还保留这寻找希望的种子。

做人像水,做事像山

老范行军:大家都在渴望成功,你又是如何看待成功的?

俞敏洪:成功是临时的,失败也是临时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你有钱、有社会地位、有财富,成功更多地意味着你面对苦难时候的一种心灵选择。失败只不过因为你跌倒以后面对着两种选择——是选择爬起来还是选择继续躺在地上。人之所以有两条腿,就是为了让你站起来奔跑,当你躺下来的时候,你的腿就失去了作用。

老范行军:不错。如何成功,或者说成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或者能力?

俞敏洪:我的理解,成功必须练就三种忍受能力:第一是忍受孤独的能力。因为在你成功之前,你永远是孤单的,没有人能帮得上你,没有人会崇拜你和注视你。自助者天助。所以,人是孤独地奋斗着的。不管有多少人在你身边,要真正达到成功,还是靠你自己;

第二种是忍受失败的能力。一切失败都应该归咎于你自己。任何寻找外在理由为自己开脱的人都是愚蠢的。任何失败的原因都必须从自己身上去寻找;

第三种是忍受屈辱的能力。

这三种能力总结一下就是:忍受孤独的能力是成功者的必备条件;忍受失败的能力是重新振作的力量源泉;忍受屈辱的能力是成就大业的必然前提。“忍受”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你背后的巨大动力,也是你成功的绝对要素。

老范行军:归根结底,能力是对自己负责的。

俞敏洪:再有,人还要锻炼自己确定目标的能力、竞争能力、技术能力、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从而为了一个目标去拼命地奋斗,最后取得成功。有了这些能力,哪怕有一天你走入非洲丛林之中,也会变成一群猴子或大猩猩的头领。如果没有这些能力,即使把你放到社会的最上层,你也会被别人一脚踹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老范行军:人的能力大小,关键要在逆境和逆流中得以体现。

俞敏洪:所以有“逆商”一说,也就是面对生活中的苦难、灾难、不幸、挫折时,你能采取积极的态度。一个有逆商的人会把困难看做是老天对自己的考验。我们生命中永远会有挫折感这样的东西,关键是你有没有逆商。有的人被一棍子打下去后再也起不来,但有逆商的人,即使在黑暗中也不绝望,因为他在黑暗中能看到满天的繁星。我把逆商定义为爬起来的速度比摔倒的速度还要快。如果你摔倒了以后爬不起来,那就是一条虫,但是你爬起来的速度比摔倒的速度快,你就永远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永远是站在天地之间的一个人。如果你站不起来,就永远是躺在天地之间的一个失败者。

老范行军:你说过“做人像水,做事像山”,这句话很形象。

俞敏洪:做人像水,就是说你在社会上与别人打交道时,一定要心平气和,就低不就高,不要自以为是,处处狂妄。做人像水,意味着我们一定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做人像水,我们就能海纳百川。而做事像山,意味着做事情要坚定不移,要有脊梁骨。

新东方的人无时无刻不是新东方的财富

老范行军: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你是如何做领导的?

俞敏洪:从管理角度来说,身为领导,就要做到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以达到认识相宜的效果。用人之道,最困难的不是选拔人才,而在于选拔后怎样使用人才,使他们的才能发挥到极致。因为发现人才,识别人才,选拔、推荐人才,都是为了善用人才。

老范行军:人,是最难用的。

俞敏洪:根据我的经验,用对一个人可以开创一项事业,用错一个人可以毁掉一项事业。

俞敏洪语录篇8

他是新东方的联合创始人,曾经与俞敏洪、王强并称新东方的三驾马车。

十年前,他出版《图穷对话录――我的留学咨询人生》等书,被广大学子视为指导人生规划的圣经。

他摇身一变,成为中国最可爱的天使投资人。

他有着不同寻常的投资理念:宁可错投5个,也不放走一个。

五年时间里,他已经投资100多家公司,数量上堪称天使界翘楚。他投资的世纪佳缘网站,已经赴美上市。

他憨态可掬,机智幽默,妙语连珠,有着跨越年龄的老男孩式风趣。

他就是徐小平,五年前他做教育,如今他用一种“玩”的形态,让中国的天使投资人领域又多了一张特立独行的可爱面孔。

因为理想

徐小平来了,和他一同到来的,还有另外一些人。创新工场CEO李开复、阳光媒体集团董事局主席杨澜、IDG的熊晓鸽,当然还有股神沃伦?巴菲特之子彼得?巴菲特。他们和徐小平并肩走进来,落座并亲切地交谈。

这是2011年3月14日尤仑斯当代艺术中心的一个下午,“富二代”彼得?巴菲特的新书《做你自己》在这里。选择在这样一个并没有什么时效性的场合描述徐小平,自有目的。

先看看这些出席的人,或多或少皆与投资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此前李开复离职谷歌,创办了创新工场,为青年人孵化梦想;至于IDG的熊晓鸽,创投领域还有谁比他更耀眼吗?阳光媒体集团的杨澜,就更不用说了,一个人成就一个品牌,在这一领域长袖善舞的名嘴并不多。当然,这不是一个创投盛宴,而是人生指导的研讨会。

那一天,教育家、天使投资人徐小平是以朋友的身份,探讨中国的富二代和年轻人如何做自己的问题。自信且侃侃而谈的徐小平,一定可以在他的咨询生涯中找到恰如其分的案例,并且因能为青年人答疑解惑而有着一种久违的崇高之感,一如十几年前他和俞敏洪在加拿大把酒言梦的时刻。

在查阅新东方创业史时,每每让我想到周星驰的经典无厘头电影《少林足球》。为了组建球队,颇为落魄的主人公,找回各自身怀绝技的师兄弟们,用梦想打动他们一起去踢球。

如同任何一个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喜欢忆苦思甜一样,如今俞敏洪也会感性地回忆当初拎着浆糊去刷小广告的情景,尽管徐小平、王强和包凡一归来之时新东方已经告别了生存的困境。1995年,草创新东方两年的俞敏洪已经是个“有钱人”,而一直追求梦想的徐小平是个穷人。

那一年,俞敏洪来到加拿大,找徐小平喝酒,一喝就是十天。酒过三巡,两个北大人的话题,总是脱不了理想和梦想。

“他给我朗诵他写的歌词写的诗,真是把我感动得一塌糊涂,就那一瞬间你就知道北大的所有精神就在你的眼前。”回忆起那次把酒言梦的场景,俞敏洪仍然满面红光,激动不已。也正是这一次,让俞敏洪下定决心力邀徐小平回国一起创业。而为了表示重视,俞敏洪还专门买了一部帕萨特,去机场迎接徐小平归来。投桃报李,徐小平也丝毫没有犹豫就投入了新东方的怀抱中。事实上,直到今天徐小平都认为真正吸引他的,不是钱,而是另一个层面的东西。

徐小平问俞敏洪:“你都这么有钱了,还追求什么?”老俞沉吟半会儿说:“还缺少崇高感”!就是崇高感这三个字,成了后来新东方十年的精神动力。

青年导师

归国后,徐小平针对当时社会上汹涌澎湃的出国潮流,首先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留学”的概念。他反对为出国而出国的盲目举动,劝别人不要盲目出国,这在当时以出国培训为赢利点的新东方,是需要胆略和前瞻性思维的。

“如果当年我们办新东方办培训班,学生只要一来就鼓励人家出国,而不提出人生设计的概念,不提出反对盲目留学的概念,新东方有今天吗?没有今天!但是你想过没有,我们每说一次留学要谨慎,每说一次出国不适合所有人,我们都丢了很多的钱!其实事情很简单,我们要赚钱,但我们必须要有强大的社会责任意识、崇高的献身精神、伟大的理想主义。它们不存在矛盾之处。”徐小平用自问自答的方式,诠释了新东方的不急功近利正是新东方取得后来成绩的缘由。

到现在徐小平仍然认为当时的“新东方不一定成功,但是在中国的土地上,这样的企业无疑充满了生机及无限可能。”在徐小平看来,每个归国者的“中国梦”是实实在在的,它本身不骗人。在《新东方精神》中,徐小平用这样的独白来说明他选择的正确性和前瞻性:“我今天坐在你面前,或者坐在我当年的客户面前,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我在最穷的时候没有骗过你们,我在最穷的时候依然关心着你们的命运。”

事实上,那时候新东方已经有了一定的原始积累,创始人俞敏洪也开始思考和谋划新东方下一步的发展。而徐小平的“社会责任、奉献精神和理想主义”的落脚点,正顺应了新东方的发展方向。在徐小平看来,新东方创业者们人生梦想的实现,是通过让每一个学员人生梦想的实现而实现的。“在新东方,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旦发现了问题,宁可亏钱也要解决这个问题。作为文化和精神根基而言,它是一种基于奉献精神的商业意识,这是企业的基因,也是新东方的精神力量所在。”徐小平说。

1998年,徐小平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美国签证哲学》,这本书也是他为学生做签证咨询的结晶。这本书本身,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徐小平和他的新东方人始终是带着狂热的激情去做,而不是为了功利而做事情。“当我日日夜夜在给学生讲签证问题的时候,那是熊熊烈火般的激情,像奥运火炬一般。这个激情不知道照亮了多少人的人生,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候,照亮一条通往未来之路。这是我原始创业最伟大也是最艰苦的搏斗!”

“我不会焦虑,我觉得在帮学生做事。在我最需要钱的时候,对钱的态度远远不如我对人的关怀那么重要。我对人的关怀高于一切,我宁可为了学生的利益,放弃个人的利益。金钱、责任、理想,这在新东方历史上,一直在完美地实践着。”

看徐小平的书,这样充满激情和崇高之感的语录俯拾即是,一个将利益放在价值后面的教育家,其人生轨迹和所获得的认同,已经无需担心了。正如我们所熟知的,作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的董事和新东方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的徐小平,将留学、移民、人生咨询干得异常精彩、有激情。他后来写作的《留学与人生对话》、《图穷对话录》、《邮箱里的灯光》、《黄金是怎样炼成的》等书,更是一代青年学子的人生设计宝典。

华丽转身

徐小平出生于江苏泰兴,一个富有诗意的地方。22岁上了中国音乐学院,在巴赫、贝多芬和莫扎特的熏陶下,又让他步入了音乐艺术的殿堂。理想主义的气质,让这位艺术家始终行走在失败的边缘,直到他在加拿大与俞敏洪重逢。

然而,随着新东方发展,这位理想主义者和俞敏洪之间的分歧日益严重,并在2006年新东方上市之时全面退出了新东方。“新东方很伟大,但我们认为以某种方式可以让它更伟大。对俞敏洪,我有英雄崇拜情结,是带着独立思想和批判精神的崇拜。”不知道徐小平的这句独白是否可以当作他离开新东方的理由。

徐小平曾经屡次谈到一个叫做学而思的公司,这家公司被称为网上新东方,如今也已在美上市。字里行间,徐小平都认为,新东方过去的模式已经落后,它的伟大,自然需要变革。新东方上市的那一年,徐小平50岁,正值天命。

徐小平说,如果再早五年,他会选择再造一个新东方,如果再晚五年,他可能什么都不会做。其实他的转变,还有外力的作用。也是在这个时候,当友人看到徐小平正处于商业困顿期之时,曾直指“你再这样下去,就废了”。彼时,无论是别人还是徐小平自己,都认为新东方联合创始人的头衔,将是他此生事业的巅峰。于是,在这个不早不晚的阶段,他选择了当初并不被看好的天使投资。

关于徐小平第一个投资的案例,坊间流传着两个版本,一个是2006年的斯坦福之旅,有七八个学生得到了他的投资;另一个则是他资助了一位来自浙江农村的创业年轻人。到如今,一百多个投资项目已经在徐小平举手投足间获得青睐,再追究谁是第一个已经没有必要。而在“以成败论英雄”的投资领域,徐小平联合其他两位新东方创始人王强、钱永强一起投资的世纪佳缘更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在徐小平的投资列表上,不乏兰亭集势、聚美优品、深圳赛龙这样已经声誉日隆的企业。

尽管在天使投资领域,徐小平的投资项目是数量最大的。但是,也就是最近两年,他才能看到一点回头钱。沿着那个追求“崇高感”的青年导师逻辑往下走,我们还可以看到徐小平这样选择的落脚点:自由职业选择和独立创业之路,是中国青年人控制自己命运之路和获得自由之路,也是改变社会的重要力量。

天使足迹

其实,做了天使投资人的徐小平和五年前那个新东方的人生导师并没有多大转变。

比如,他会给一个颇不自信的快递员,讲述美国联邦快递高级副总裁Hamdi?Osman从打扫快递车到最后成为高级副总裁的奋斗历程,并告诉他“你也可以”。

他会在百忙之中写就《卓楠姑娘》在杂志刊载,继续他“人生规划师”的指路生涯。比如,他会多年个人资助IDOCS纪录片论坛,邀请国际纪录片大师到中国传授经验,在使中国纪录片事业国际化的道路上倾尽一己之力。

既戏谑又褒奖地评价,可以说他是一个散“财”老顽童,当有人遇到困惑请教他,他义不容辞。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看到谁需要帮助,往往不请自来,通过微博、传统媒体、友人等等途径,尽其所能。无论怎么看,这些都不是一个天使投资人该干的事。

徐小平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视雷军为自己的偶像,后者在卓越网、金山科技之后,在不惑之年做小米科技,走上了再创业之路。

某种程度上,两人有着类似的路径:已经成功,期望更成功。雷军做到了,那么徐小平呢?如果用十年前他那本《图穷对话录》里王强的“如何使人更幸福”的标准,徐小平做到了,而且还做得不赖。但从“天使”难以忽略的投资回报来看,则远不是那么回事儿。因为徐小平选项目,主要看人,至于商业模式等内容,皆退居次要考量的范畴。按他自己的话说,对方的一个举手投足,或者就能确定是否投资了。美国硅谷盛行的天使投资人概念被总结为三个F,即family,friends?and?fools(家人、友人和傻人)。

在徐小平这儿,傻人自有傻福。这种傻,体现在其创立的真格天使基金数年时间里投资了100多家公司,并且做着撒手掌柜的活,不主动参与管理,不苛求回报。

严肃婚恋网站世纪佳缘的创始人龚海燕眼中的徐小平似乎“傻”到了极点,他不仅从不过问网站的财务及运营情况,还在网站为盈利模式而犯难之时安慰龚海燕“赚不到钱没关系,你做的事的社会价值已经足够大了”。彼时,以徐小平为首的新东方系投资人,可是在世纪佳缘投了4000万的真金白银。

除了世纪佳缘,在徐小平及其基金投资的名单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兰亭集势、聚美优品、红黄蓝、朗酷、深圳赛龙等等,这些企业已经显现出了前景光明的趋势。

2011年5月,世纪佳缘在纽约纳斯达克上市,按照上市日期收盘价计算,公司市值3.29亿美元。徐小平的天使投资亦到了收获的时刻,其傻人傻福的理论亦得以验证。

如今,真格天使基金又在2011年联袂沈南鹏和方风雷之女,继续行走在鼓励青年人创业、创新、创富和创造的道路上,成为国内专注于早期天使投资数目最大的投资机构之一。留意当下徐小平出现的场合,似乎与以往略有不同。

你可以在另一个著名的天使投资人薛蛮子的生日宴上看到他,显然,这个从当年UT斯达康一笔投资(25万美元)就狂赚1.2亿美元的天使前辈,有许多让这个后辈天使学习的地方。

你也可以在凡客诚品众星云集的年会上看到他。当年陈年创建凡客成品之时,曾找到徐的一个朋友融资种子基金,但朋友没投。徐小平得知后,懊悔不已。他至今仍在大呼:如果他们找到我,我一定会投。

当然,与他身份最为契合的,是他总会出现在满含创业激情的青年人中间,听他们阐述项目的理念,然后做是否投资的决定。

但是想更多地了解徐小平的动向与观点,要通过他已拥有近400万粉丝的微博,这里已经成为他阐述创业理念和指导青年人最重要的场所。

从教育培训业华丽转身,成为家喻户晓的天使,徐小平式的成功只能说明他更懂“教育”,更理解青年人需要什么。

实际上,天使徐小平骨子里仍是那个大家熟知的人生导师,只是他换了一种方式,来为青年人实现理想。

俞敏洪语录篇9

2.为什么你不要自傲和自卑?

你可以说自己是最好的,但不能说自己是全校最好的、全北京最好的、全国最好的、全世界最好的,所以你不必自傲;同样,你可以说自己是班级最差的,但你能证明自己是全校最差的吗?能证明自己是全国最差的吗?所以不必自卑。

3.年纪大了,人们看重不再是外表,不是你帅不帅,而是看你的内心的魅力:你的气魄、气概。

4.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天才,天才是用来欣赏的,不是用来攀比的。

5.你说我是猪,不对,其实我连猪都不如。

很多人失去了快乐,是因为他太敏感了。别人一句话、一个评论就使自己生气一个月。这时非常无聊的。严重了就成了马家爵,因为别人不请自己吃饭就郁闷地要杀人。

6.要每天多努力一些,比别人多努力一个小时。

7.使这个世界灿烂的不是阳光,而是女生的微笑。

8.要引人敬意,就要研究一个非常专业的领域,在那个领域中,你是最顶尖的,至少是中国前10名,这样无论任何时候你都有话说,有事情可作。我俞敏洪原来想成为中国研究英语的前100名,但后来发现根本不可能。所以我就背单词,用1年的时间背诵了一本英文词典,成为中国单词专家,现在我出版的红宝书系列:从初中到GRE词汇有十几本,年销量100万册,稿费比我正式工作哦都高的多。

9.大学生应该做的事情是:

(1)专业方面,成为中国前100名;

(2)人文方面,读500本书。

(3)英语。

10.如果你要引人注目,就要使得自己成为一棵树,傲立于大地之间;而不是做一颗草,你见过谁踩了一棵草,还抱歉地对草说:对不起?

11.学英语好比学鸟叫,你在树林里学鸟叫,当有四只鸟落在你肩上时,说明你过了英语四级,当有六只鸟落在你肩上时,说明你过了英语六级,当有许多鸟落在你肩上,说明你成了鸟人。

12.女人的温柔和男人的成就是成正比的。

13、俞敏洪《赢在中国》点评语录:

蜗牛的壳是自己加上的。

既靠天,也靠地,还靠自己。

心平气和地接受失败。

做人要大方、大气,不放弃!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只在一个点上。

心中平,世界才会平。

学会给别人机会。

名次和荣誉,就像天上的云,不能躺进去,躺进去就跌下来了。名次和荣誉其实是道美丽的风景,只能欣赏。

只要出于同情心和面子做的事,几乎都会失败。

每条河流都有一个梦想:奔向大海。长江、黄河都奔向了大海,方式不一样。长江劈山开路,黄河迂回曲折,轨迹不一样。但都有一种水的精神。水在奔流的过程中,如果沉淀于泥沙,就永远见不到阳光了。

14、俞敏洪:人要像树一样活着

于《赢在中国》第三赛季36进12现场演讲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

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

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

你吸收雨露阳光,

但是长不大。

人们可以踩过你,

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

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

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

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

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

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

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

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

自己成长起来。

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

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

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

活着是美丽的风景,

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

俞敏洪语录篇10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在

老娘叫吕春华,生于1920年,育有我们兄妹6人。我是“老儿子”。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山东农村很苦。父亲在离家很远的供销社上班。娘是个小脚女人,用她并不强壮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她白天跟年轻人一样去下地干农活,挣工分,晚上常常还要去粉碎粮食或弹棉花。据说,老娘生我的那天,白天还下地干了一天农活,半夜里把我生下来,第二天又下地干活了。

不知为什么,父亲一直顶着一个历史反革命分子的帽子。也因为这层关系,我们家在村里被划为地富反坏右分子,老娘不只是要承担所有的体力活,还要承担一些精神上的污浊。可是,在我的记忆中,老娘常常爽朗地大笑。

我们村同我家情况一样的邻居,孩子连初中都上不了,就要回家帮母亲干活挣工分了。母亲虽是文盲,却没有这么短视。她说,我的孩子不能像我一样活!我头拱地也要让孩子去上学!1961年我大哥考进了南开大学,1963年大姐考进了鞍山钢铁学院。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诞生。人们的许多恐惧和挫折,都是幻想出来的。对挫折的恐惧,对假想敌的幻觉,使一个人陷入琐碎事物的纠结中。给挫折盛开的自由,让它们充分展现。在挫折开花结果的过程中,一个人的创造力也就迸发了。老娘这份面对挫折和危难的达观,使许多饱学之士汗颜。

富者拥有过多,因而碌碌无为。家境贫寒,使娘身上的潜能得到了最充分的释放。她常年忘我地劳作,从不吐露一个“苦”字,大嗓门说话,爽朗地大笑,以她独特的方式相夫教子。或许由于她心灵的纯净,超强的劳作并没有损害她的健康,晚年除了腿脚不利索,身体还一直很硬朗,面容红润祥和皮肤白嫩透亮。看来,磨难和危机,是成就一个人最为重要的东西。在她晚年,每逢回家,我都喜欢往老娘的炕上挤。听她唠叨着进入梦乡,再听她凌晨3点半起床,拄着棍咚咚响去练气功,心里涌出说不出的欣慰和满足。

老娘还是走了。她走的那天,村里有500多人来送行。一个山东乡村不识字的小脚女人,有如此造化却没有丝毫减轻我的失母之痛。老舍的话特别能表现我的心情:

“失去了慈母的爱便像花插在花瓶里,虽然还有香有色,却失去了根。”

心纯见真,让我找到了智慧之井

有半年多时间,我不敢直面老娘走了这个事实。一直到6个月后,在徒步穿越墨脱的行程中,在那个没有移动信号的生机勃勃的原始森林里,我负责独自在前边开路,事情有了转机。

在墨脱的原始森林中,有许多几个人抱不过来的参天大树,树下堆积着厚厚一层脱落的树皮和落叶。它们曾经是新鲜的、嫩绿的,后来黄了,落在了地下,似乎和这棵大树没有关系了。但实际上,它们却都依偎在树下,化成尘埃后,还在义无反顾地反哺大树。那些参天大树,正是传承了母体的基因,汲取了天地精华以及落叶和树皮的营养,才生机盎然,身姿挺拔。伟岸与尘埃交替,落叶、脱落的树皮与勃勃生长着的大树形成了一个周而复始的轮回。

或许,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宿命。老娘的那股大能,不是从文明教化过的心智中产生的,而是发源于她的大爱。爱就是单纯、干净、无我。她的心智从来没有去提醒她,哪里是能量的极限,哪些可以驾驭,哪些会危及健康。一如那些郁郁葱葱以万年计的原始森林,娘没有自己,没有任何心智能够去局限她的能量。一旦专注于当下需要做的事情,她圆融的大能便源源不断地喷涌出来。

在原始森林中,我不可思议地触摸到了稻盛和夫当年发现智慧之井的喜悦。他说:“在世界的某个地方,有一个称之为‘智慧之井’的地方,无意间人们将其储存的‘智慧’作为自己的新思路、灵感、创造力。”

看到雅鲁藏布江的源头历经种种曲折,义无反顾地奔涌向前,不由得生出许多联想。人生就是一条小溪奔涌入大江大海,保持一颗童真的初心,也就是像小溪那样清新、机警和柔软,没有过去的重负压肩,也没有挑选一处避静港湾的冲动,显示着无限的能量。我分明听到老娘在说:无我的悲悯心是无限能量的富矿,而单纯质朴的心灵就是开启这个富矿的金钥匙。

顿悟到这一层,哀痛的心悄然消失,娘常驻我的心灵。一种爱的力量开始在我身上汇集。一切有形者,经这里塑造;一切无形者,在这里形成。老娘的地头力,是绵延了亿万年能量的显现,可以传递给我,可以传递给你,也可以传递给中国企业。

老娘走进中国大趋势

母亲去世已经整5年了,可她整天活泼泼地在我的世界里。“头拱地我也给你们拱出一片天”!她的这种卓绝精神,让我得以穿越那些生命的堆积物,用地头力视角透视中国企业。地头力是老娘给我的一笔遗产。我将她留给我的精神,融入了我出版的五本书中。

老娘有丰富的口头禅,我最喜那句“哪有那么多顺心的事,你自己把它扒拉过来,头拱地做好就是了!”这句话很有深意——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要把那些不得不做的事变成自己喜欢做的事!

我们常看到一些人在抱怨环境,可抱怨却构成了更为强势的环境拘押着他!老娘的环境够背的了,可她只关注阳光,而阳光就在她身边积聚。

老娘说的“头拱地”就是我们讲的专注。别在那里这山看着那山高,每一个地点都可以起步,就看你是否专注了。从老娘的体验看,一旦头拱地,一旦处于极大的专注,就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事。

做好,是一个人全部的自尊。你可以有1000条理由说明你没完成某事的理由,但是却只有一个结果来证实你人生的自尊。

老娘的大白话,启迪我形成了“喜爱·专注·做好”的地头力视角,透视中国企业人和事,引发了无数企业人的共振。正是从母亲的地头力出发,我概括出两条企业经营管理的真谛:“问题一冒头就要把它敲掉!”“不能让问题成为信息!”

想想还真是。一个企业是否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公司,就是看这个企业是否能够建构一个活泼泼的活力场,让员工一旦进入这个场域,就可以把不得不干的事变成自己非常喜欢的事,能够心无旁骛地“极大的专注”,去把它做好。

一次与《大趋势》作者约翰·奈斯比特聊天,谈起母亲和她的口头语,他一下子被我母亲感动了:“你的母亲将会感动地球人”。他在撰写的《中国大趋势》中,前两章都用了母亲的故事和语录。大作家擅长于把宏大的主题用普通人的触角去诠释。母亲的精神,不只是激励着她的儿孙后辈,还有更多奋发创造的人们。

我喜欢纪伯伦。他的诗把母亲这种安心、极致、精进的心态与力量刻画得恰恰好,也是缓解今人焦虑症的有益处方:

生活的确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

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

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

所有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

当你们带着爱工作时,你们就与自己、与他人、与上帝合为一体。

什么是带着爱去工作?

是将你心中的丝线织成布衣,仿佛你的挚爱将穿上这衣衫;

是带着热情建房筑屋,仿佛你的挚爱将居住其中;

是带着深情播种,带着喜悦收获,仿佛你的挚爱将品尝果实;

是将你灵魂的气息注入你的所有制品;

是意识到所有受福德逝者都在身边注视着你。

——纪伯伦:《先知》

相关链接

王雪红任何时候我都可以从头再来

人人都以为作为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的女儿,王雪红一定受父亲影响更多,真实答案却是母亲。

在创立威盛时,王雪红像母亲杨娇一样,从未想过去找父亲王永庆要钱,是她的母亲毅然将房子抵押出去,贷款给女儿创业的。杨娇一直告诫子女:一生努力、正直,做一个对社会有益、不断创造价值的人。而她的五个孩子,都是清一色的白手起家。

杨娇十二岁就开始养家,从织布到卖鱼、挑木炭,再到亲戚家里去做月嫂,后来在日本高官家工作。后来,她结识了开米店的王永庆,成为他的第二房太太。米店的二十多个员工中午都要在家用餐,杨娇每天清晨四点起来,一个人张罗三四桌菜,要跑三四趟菜市场。

随着王永庆事业的日渐成功,时常不回家。杨娇意识到丈夫可能要娶三房太太了。那时,杨娇在侍奉公婆、亲戚和孩子的同时,一有空就学习,她要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当王雪红去柏克莱大学读书时,1975年,杨娇决定带着最小的孩子王文祥一起去美国,身上只带了3000美元。她50岁开始学英文、60岁开始学车,还常常为柏克莱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煮饭,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王雪红在母亲去世时,流着泪说道:“谁又能像你那样,告别一个亿万富翁的生活,不带一分一厘来到美国重新开始?从你身上我学到的就是,任何时候我都可以从头再来。”

梁稳根母亲教会我如何做人

梁稳根谈及自己的母亲,充满感激,“是妈妈教会我如何做人!”

梁稳根的母亲是一位十分普通的农家妇女。一次,母亲患了病。幼小的梁稳根便与母亲一起去老井抬水。梁稳根在前,母亲在后。刚抬起时,梁稳根感到很沉。走几步后,水桶变轻了,而母亲却在后面不住地咳,梁稳根没有在意。到了家,母亲把水桶放下,一下子坐在地上,站不起来了。这时梁稳根才发现,那个系着水桶的绳结完

全在母亲那边。原来,抬起重走几步轻的原因在这里。

梁稳根心疼地问道:“妈,你咋这么傻呢?你不知道自己有病吗?”母亲喘着气,断断续续地说:“我是大人,力气比你大,当然应该多担待些。孩子,记着娘的话,做人,一定要学会宽厚,要用一颗包容之心对待别人!”梁稳根流着泪,不停点头。

当梁稳根创立三一,他始终谨记母亲带给他的第一堂管理课——待人宽厚、为人慷慨。三一的薪酬激励机制一直为外界瞩目——2011年,英国《金融时报》全球500强排行榜排名中,三一重工的市值首次入围全球500强,位列第431位。当晚三一给每人发了518元钱,一共发了几千万元。

1998年,长安大学副教授李冰接受梁稳根邀请,加盟三一。梁稳根承诺如果李冰能在三一工作满10年,将给予重奖。李冰先后主持开发了一系列路机产品,为三一路机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不幸的是,工作仅7年,李冰就在2005年因病逝世。守信的梁稳根在2008年“跨百亿攀千亿”晚会上将3500万元奖励给了李冰的家属。

俞敏洪孩子是父母行为的投影

从小母亲就说在农村一辈子太苦了,能够当个先生最好。俞敏洪从小就被母亲念叨的对老师这个职业充满了憧憬。1978年俞敏洪高中毕业时,中国迎来了全国第一次高考统考,俞敏洪也参加了考试,结果英语才考了33分。

俞敏洪决定回农村种地,但母亲却不死心。听说家乡的一所初中缺英语老师,她就拼命到校长家走关系,说儿子高考考的就是英语,英语水平很好,

硬是把他塞进学校去当了代课老师。那一年俞敏洪16岁,英语是勉强能背完26个字母的水平,哪能教学生。但农村的初一似乎怎么教都行,学生还很喜欢俞敏洪。从当代课老师开始,俞敏洪就决定第二次参加高考,结果又落榜了。他本打算就此放弃高考,但母亲听说县政府正在办一个高考外语补习班,就拼命请人帮忙让儿子进去。一个农村妇女,在城里哪有什么关系,可她硬是找到了补习班的班主任老师,把老师感动得不得不收下了俞敏洪。

母亲从城里回来那天晚上,刚好下着大暴雨,路上摔到沟里好几次。俞敏洪看到浑身泥水雨水的母亲,立刻就明白了这一次只有一条路了。拼命了一年以后,他终于走进了北京大学。

俞敏洪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坚韧不拔、决不放弃的精神。他又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宽厚、退一步海阔天高的态度。后来创办了新东方英语学校,终于成为闻名的老师。在俞敏洪看来,今天的做事风格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几乎每一点都能从父母身上找到来源。

韦尔奇所有管理都是围绕自信展开的

被称为“全球第一CEO”的杰克·韦尔奇有句名言:“所有的管理都是围绕‘自信’展开的。”在担任通用电气公司首席执行官的20年中,韦尔奇显示了非凡的领导才能。韦尔奇的自信心,与他母亲的教育分不开。

韦尔奇从小就患有口吃症,经常被人取笑。母亲想方设法将儿子这个缺陷转变为一种激励。她常对韦尔奇说:“这是因为你太聪明,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舌头可以跟得上你脑袋的转速。”于是,韦尔奇从未对自己的口吃有过丝毫的忧虑,

因为他从心底相信母亲的话。在母亲的鼓励下,口吃的毛病并没有阻碍韦尔奇学业与事业的发展。

韦尔奇个子不高,却从小酷爱体育运动。小学时他想报名参加校篮球队,当他把这想法告诉母亲时,母亲便鼓励他说:“你想做什么就尽管去做好了,你一定会成功的!”于是,韦尔奇参加了篮球队。当时,他的个头几乎只有其他队员的3/4。然而,由于充满自信,韦尔奇对此始终丝毫没有觉察。直到几十年后,当他翻看青少年时代在运动队的合影时,才惊奇地发现自己几乎一直是整个球队中最为弱小的一个。

韦尔奇曾说:“我的母亲从来没有管理过任何人,但是她知道如何去建立一个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所经历的一切,都会成为我信心建立的基石。”在整个学生时代,韦尔奇的母亲都始终是他最热情的拉拉队长。韦尔奇所有的亲戚、朋友和邻居几乎都听过他母亲讲儿子的故事,而故事的结尾一定是“我为儿子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