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维护员十篇

时间:2023-04-06 09:47:27

秩序维护员

秩序维护员篇1

为了规范物业公司秩序维护队伍的考核机制,加大对秩序维护员的考核力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 范围

物业公司全体秩序维护员

3. 职责

3.1项目秩序维护班长负责对本班秩序维护员进行考核;

3.2项目秩序维护主管负责对本项目秩序维护班长进行考核;

3.3项目经理负责对秩序维护主管进行考核;

4. 程序

4.1 小区秩序维护队伍的考核工作,一是现场的业务考核(即项目负责人考核);二是专业考核(即公司其他部门的日常监督、检查的考核);

4.2 考核实施实行加分、扣分制;

4.3 在考核中,对照加分标准和扣分标准所规定的内容,每加或扣1分,等值人民币5元;

4.4 对于秩序维护员的考核实施,由项目实行定期考核,对于发现的违纪违章现象,由考核人员填写扣分、罚款通知单。秩序维护部实行随时抽查的办法,并把抽查的结果和奖罚的人员进行内部通报,同时于月底进行汇总报项目经理审核,在员工的当月工资中体现;

4.5 秩序维护员在工作中,对于超出考核细则规定以外加分、扣分的条款,按物业服务中心相关规定处理。

5. 要求

5.1 加分标准

5.1.1 工作积极主动、提供优质服务、尊老爱幼、屡受客户表扬(加1-5分);

5.1.3 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映问题及时,处理问题灵活(加1-5分);

5.1.4 勤俭节约,为部门节省开支(加1-5分);

5.1.5 经常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加1-5分);

5.1.6 班余经常协助管理工作,帮助后进者(加1-5分);

5.1.7 内务始终保持良好,做好传、帮、带工作(加1-5分);

5.1.8 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加1-5分);

5.1.9 在服务(生产)工作中,创造优异成绩,屡受客户表扬者(加5-10分);

5.1.10 严格控制开支,节约费用能源有显著成效者(加5-10分);

5.1.11 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经实施有显著成效者(加5-10分);

5.1.13 收到业主、用户表扬信加(加5-10分);

5.1.14 拾金不昧者,酌情(加5-10分);

5.2 扣分标准

5.2.1 行为考核

5.2.1.1 头发长度前额遮住眼眉,鬓角超过耳屏,脑后发超过衣领,胡须长超过1毫米,鼻毛长于鼻孔,随意脱(夹)帽、披(提)衣、敞怀、不扎领带及不穿黑皮鞋(扣1-5分);

5.2.1.3 仪容仪表不整,岗姿和巡逻形象不规范,佩戴标志不正确,言行不文明,当班弯腰驼背、东倒西歪、前倾后仰、伸懒腰、或不带工作证、不按制度着装上岗值勤(扣1-5分);

5.2.1.4 便服混穿、着制服穿拖鞋或着制服外出,着制服时挽裤脚(衣袖)、边走边吃、手插口袋,几人同行(着制服)时,搭肩挽背、嬉笑打闹等(扣1-5分);

5.2.1.5 遇公司领导出入未行举手礼,纠正违章未先敬礼,交接班未敬礼(扣1分);

5.2.1.6 上班严禁抽烟、吃零食、看书报、听收音机、看电视、闲聊、打手机及与外人玩耍,执勤室内及桌面存放与安全无关的物品,包括烟缸、私人物品等(扣1-5分);

5.2.2 业务考核

5.2.2.1 上班一周不熟悉辖区消防设施设备分布状况,上班一周不掌握辖区消防设施设备使用方法,上班二周不了解各类紧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上班期间不按规定开启或关闭相关设施设备,上班二天不熟悉本岗位的职责和管辖区域情况等(扣1-5分);

5.2.2.2 不掌握辖区车辆停放、管理状况,没有按照出入口管理规定对进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控制,不熟悉辖区内业主及业主车辆情况,并对进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问好和敬礼(扣1-5分);

5.2.2.3 未按规定进行交接班或者交接班迟到,交接班时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岗位交接或者是交接不清楚者,交接期间岗位卫生较差,交接班记录填写字迹潦草者(扣1-5分);

5.2.2.4 当值人员责任区域内楼道、公共道路上出现乱堆乱放而当班值班人员不知道或者没有采取相关措施;当班值班人员责任区域内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而当班值班人员却没有及时发现、上报和采取措施;当班值班人员责任区域内有闲杂人员和乱停乱放车辆及物品(扣1-5分);

5.2.2.5 未按规定进行巡视、检查、签到及信息记录和实际不相符;未按规定正确使用器械或夜间巡逻未按照要求佩带器械;没有按照规定对进出的来访人员和物资进行登记(扣1-5分);

5.2.2.6 巡视时责任心不强,对责任区域内的火情、偷盗、水、煤渗漏、窨井盖缺损等信息不掌握、不上报、不采取处理措施(扣5-10分);

5.2.2.7 监控人员根据技防设施所提示的信息指令通知有关人员,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赶到现场或者是赶到未及时处理(扣1-5分);

5.2.2.8 车库巡逻队员未按照岗位要求及时对进入车库的车辆进行检查的,或者是检查了没有及时的告知业主;车库管理员没有按照岗位要求对对进出车辆不登记、填写记录不规范、手续不清等情况(扣1-5分);

5.2.2.9 监控、消防中心值班人员没有按照岗位要求履行职责的,发现可疑情况不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扣5-10分);

5.2.2.10 当值期间将相关记录资料遗失或不按规定交接给相关责任人,接受他人委托保管的物品遗失的,除按价赔偿外另(扣5-10分);

5.2.2.13 非工作原因使用公司电话的或不按规定使用电话(扣1-5分);

5.2.2.14 上班时间未经允许将对讲机借给他人使用的(扣5-10分);

5.2.2.15 特殊情况(急病)及未经报告和批准迟到1小时以上按照旷工1天处理并(扣5-10分);

5.2.3 培训考核

5.2.3.1 学习或培训考试不及格除按培训制度处理外(扣1-5分);

5.2.3.2 应知应会、专业技能等常识不能按要求掌握(扣1-5分);

5.2.3.3 无故不参加学习、训练(扣5-10分);

5.2.3.4 在学习或训练中连续三次受批评(扣5-10分);

5.2.4 内务考核

5.2.4.1 不按规定请销假(扣1-5分);

5.2.4.2 参加集体活动搞特殊化,造成不良影响(扣5-10分);

5.2.4.5 没有按照《宿舍管理规定》进行摆放和统一管理(扣1-5分);

5.2.4.6 不遵守公共秩序,在生活区内乱扔烟头和垃圾(扣1-5分);

5.2.4.7 个人物品(帽子、洗漱用品)不按指定位置摆放(扣1-5分);

5.2.4.8 在墙上乱张贴、钉钉子、挂钩(扣1-5分);

5.2.4.9 不遵守电视开放时间或开启音量过大影响他人休息(扣1-5分);

5.2.4.10 没有经过队长或班长同意,私自留外人在宿舍里过夜(扣5-10分);

5.2.4.11 在宿舍内未经过队长、班长同意私接电线用电器设备(扣5-10分);

5.2.4.12 不服从宿舍负责人、班长的安全和管理的(扣5-10分);

5.2.4.13 不爱惜宿舍内公共物品,因个人原因造成物品损坏,除按照原价赔偿的同时(扣5-10分);

5.2.5 严禁行为(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给予及时辞退处理)

5.2.4.1 屡次违反工作制度和纪律,不服从工作安排和当面顶撞领导;

5.2.4.2 故意损坏公物,浪费公司资源;

5.2.4.3 ,渎职、失职或对问题失察,造成事故或损失;

5.2.4.4 虚报个人资料或故意填报不正确个人资料,伪造或涂改公司的任何报告或记录;

5.2.4.5 在团队中传播不利于公司发展以及不利于员工团结的各类谣言,影响公共正常秩序;

5.2.4.6 在公司范围内吵架、打架、斗殴,工作时间酗酒、滋事,聚众等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5.2.4.7 聚众闹事、罢工、扰乱工作秩序,侮辱同事或妨碍他人工作;

5.2.4.8 品行不端或行为粗暴,屡教不改;

5.2.4.9 违反任何安全条例或从事任何足以危害安全的行为;

5.2.4.10 泄露公司机密或谎报事实的;

5.2.4.11 兼职于公司以外的其他单位或个体商业;

5.2.4.12 擅自挪用公款、利用工作时间或公司资源从事个人活动;

5.2.4.13 消极怠工,对公司分配工作故意逃避或屡次不按要求完成;

5.2.4.14 屡次违反公司考勤制度或一月内连续旷工三天以上;

5.2.4.15 严禁、营私舞弊、受贿、欺诈的行为;

5.2.4.16 严禁发生安全隐患,不及时整改,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5.2.4.17 严禁利用工作之便,泄私愤、损坏公物、浪费材料;

5.2.4.18 严禁遇紧急事件时临阵脱逃、推卸责任;

5.2.4.20 未经公司同意,个人随意检查、扣押他人证件或物品;

5.2.4.21 向顾客索取小费、物品,或其他报酬,收费不给票、不按票额给票;

5.2.4.22 值班期间私自脱离岗位和岗位上睡觉;

5.2.4.23 工作不努力,在适用期三个月内学习、训练、工作达不到标准的;

5.2.4.24 被业主(用户)投诉,经查属实,影响公司形象的;

5.2.4.25 自己管辖区域出现偷盗事件,扣责任人100-300元,并视情节严重做出辞退队员处理;

5.2.4.26 试用期员工在试用期内累计迟到、早退3次或无故旷工的或月累计扣分30分的;

5.2.5 秩序维护班长考核

5.2.5.2 不能及时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扣1-10分/次);

5.2.5.3 发现秩序维护员违纪、不及时制止(扣1-10分/次);

5.2.5.4 处理事情不积极,推卸责任(扣5-30分/次);

5.2.5.5 不跟班作业,擅自脱离岗位(扣5-30分/次);

5.2.5.6 不按程序交接班(扣1-10分/次);

5.2.5.7 处理问题不公,造成班内不团结(扣5-30分/次);

5.2.5.8 不按制度召开班务会、实施训练(扣1-10分/次);

5.2.5.9 无组织岗前训话和班后总结及无列队交接,记录不全。未召开班务会及班务会效果不佳(扣5-10分);

5.2.5.11 本班纪律作风松懈,未掌握和做好队员思想工作;超出职权范围批假及本班队员请假无控制(扣5-30分);

5.2.5.12 无能力且不主动配合处理突发性事件;视轻重处理(扣10-50分);

5.2.5.14 无故不参加检查,考评草率了事(扣5-10分);

5.2.5.15 不带头执行制度,违反队员考评标准的,扣分分值是队员的一倍。

5.2.5.16 班队员无故不参加培训,对本班业务无指导培训,新队员无帮带措施(扣5-10分);

5.2.6 秩序维护队长考核

5.2.6.1 违反《秩序维护员考核细则》(扣10分);

5.2.6.2 无故不组织周例会、业务学习、流于形式,无质量、无效果,执行《考核细则》不力(扣10分);

秩序维护员篇2

1、相对封闭:做到小区主要出入口昼夜有专人值班,危及人身安全处有明显标志和防范措施。

2、维护交通秩序:包括对机动车辆和非机动车辆的行驶方向、速度、临时停车位置进行管理,保持车辆行驶通畅。

3、看管公共财产:包括楼内的门、窗、消防器材及小区的表井盖、雨箅子、小品、花、草、树木、果实等。

4、夜间对服务范围内重点部位、道路进行不少于一次的防范检查和巡逻,巡逻不少于2人,做到有计划、有记录。

5、有发生治安案件、刑事案件、交通事故的处置预案;发生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报警和配合公安部门进行处理。按照上述要求,物业管理公司应设置专门的社区安全秩序服务机构,其中公司总部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即安全管理部,管理处设置提供社区安全秩序维护服务工作的部门,并配备服务人员及设施设备,以确保社区安全秩序维护服务工作的有效实施。

从监管部门职责角度来看,物业管理企业应设置安全管理部,负责对全公司社区安全秩序维护工作进行督促、检查,防止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在全公司各个领域建立健全安全秩序维护服务组织,实施安全秩序维护服务。总经理作为全公司安全秩序维护事务负责人,根据业务开展社区安全秩序维护服务,制订安全秩序维护服务政策、安全秩序维护服务管理制度、安全秩序维护服务目标和指标,以及各种安全生产、安全秩序维护、消防、应急的规程规范,制订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和方案等安全措施,全面推行实施。同时,物业管理公司还应贯彻以预防为主的社区安全秩序维护服务工作,加强企业对社区安全秩序维护服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不断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宣传,组织员工学习消防基本知识、安全工作知识,教育员工提高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安全规定,时刻警惕和及时排除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防范自然灾害损失和人为破坏事件的发生。根据客户对安全秩序维护服务要求的提升,定期评审公司的安全秩序维护服务管理体系,不断调整、修改、完善、改进安全秩序维护服务技术措施,修订安全秩序维护服务管理计划,并在各级监督实施,使公司的安全秩序管理跟上时代步伐,适应变化着的新环境。物业管理企业应定期组织安全秩序维护服务工作检查和工作研讨会议,排查隐患,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

对重大安全隐患不惜人力、财力和物力限期整改,对于特殊原因一时难以彻底解决的安全隐患,制订相应的强化管理办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过渡期安全。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指导管理处做好“四防”(防盗、防火、防破坏、防自然灾害)工作。

2、负责管理处安全、消防工作的教育、培训、监督、检查、评估、指导。

3、负责本部门体系文件的编制与修订,并对执行情况进行督导。

4、负责制订安全秩序维护人员专业技能培训计划,并组织考核。

5、负责公司管辖范围内安全方面事故/案件的调查、分析。

6、负责管理处安全秩序维护人员人数变动情况的统计、分析。

7、负责受理护卫员投诉、意见、建议。

8、负责公司管辖范围内游泳池安全管理工作的教育、培训、监督、检查。

9、协助管理处进行安全岗位编制设置。

1O、协助顾问管理部做好项目考察工作。

11、密切配合其他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秩序维护员篇3

我是美树橙秩序维护部主管##,我演讲的题目是:“安全与服务”

有人说,小区保安是看家护院的。这话不完全真确。因为,我们的工作一方面是协助公安机关做好小区的安全防范和秩序维护工作,保证小区的安全、消防、车辆交通不出任何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是为业主提供优良的服务。

小区什么最重要?安全最重要(大声、手势)。没有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业主能安居乐业吗?不能。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工作就无从谈起,没有安全就没有服务。安全出了问题,其它工作再好也等于零。

怎样才能保证小区的安全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培训,让员工清楚各自的岗位职责。要培训,要考试,要把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手势)

第二、 严格执行来访人员登记制度,对进出的物品认真检查,认真指挥车辆停放,检查车况的完好情况,这些工作要持之以恒地落实到实处。不能光说不练,空喊口号是没有用的。实践证明,安全工作要越抓越紧,而不能越抓越松(手势)

第三、 加强对小区的巡逻,特别是小区死角的地方要经常走一走,看一看,发现可疑人员时,要询问,要跟踪,直到排除安全隐患为止。

第四、 加强安防设施设备的检修,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设施设备如果出了问题,一旦发生重大事件,我们就没有可以提供的证据,抓不到小偷不说,物业公司也不能规避自己的责任。

(停顿2秒)

我们是物业公司的秩序维护员,代表物业公司形象,除了做好日常的安全防范工作以外,还得遵循公司360度的服务理念,把业主当作自己的亲人,急业主所想,业主所急,带着热情、诚信善待每一位业主,随时为业主提供服务。

秩序维护员篇4

一、进一步深化认识。各单位要把维护油茶收摘秩序当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党和政府形象的大事来抓,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坚守到开摘时间。

二、进一步宣传发动。县林业主管部门和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场)要继续组织宣传车深入村组、山场、交通要道和农贸市场开展巡回宣传,县电视台继续播放县政府通告和流动播放规范油茶收摘秩序公益性广告,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场)要进村入户发放宣传资料,把村规民约宣传到户,在交通要道张贴红纸标语,刷写石灰标语,树立宣传牌,通过强密度、宽领域、全天候宣传,进一步造浓广大干群共同参与维护油茶收摘秩序的良好氛围。

三、进一步硬化措施。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场)要进一步细化责任区域,分线划片包干到位。各级巡逻队伍要加强装备配制,加强巡逻值守,并设立举报电话,方便群众报告。县公安局要制订处理维护油茶收摘秩序应急预案,对扰乱油茶收摘秩序的顽固分子,要提早介入,严厉打击处理,始终保持高压态势。

秩序维护员篇5

【关 键 词】制造同意 超额游戏 认同

一、引言

关于劳工问题的研究,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是:工作场所的秩序是如何可能的?因为它关系到劳资双方的互动关系及互动模式,涉及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劳动激励及组织的效益增长等多个方面。工人作为出卖劳动力的一方,在出卖劳动的同时也将“时间”委身于资本家。在劳动时间之内,工人的着装、举止等都受到资方的制约,甚至还包括言语、人际等生活行为的限制。也就是说,劳资双方的关系并非单纯的交换关系,也包含着支配与受支配的社会地位关系。

本文试图从劳方的视角出发,研究在工作场所的秩序维护中,劳动者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首先从布络维的超额游戏谈起,研究工人是如何认同并形成默认的规范以维护劳动秩序;接着探讨资方是如何配合工人的行为,推动工作秩序的合法化;最后引伸至现代社会的科层机构中,探讨员工对工作秩序维护的努力。

二、超额游戏

迈克尔・布络维在《制造同意》一书中认为,工作场所的秩序并非马克思所讲的只通过强制的方式才得以实现,除了强制之外,还有一种“同意”的机制发挥作用,即工人会自觉地完成资方要求并实现任务目标。其中,“超额游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一)超额游戏。“超额”是指工人通过一系列行为,从中挣得激励性工资的生产水平。这种游戏的规则被赋予一套外部强加的关系,而超额的艺术在于巧妙处理这些关系。布络维认为,面对枯燥、烦闷、琐碎的工作,工人自主形成了一种车间文化,并产生一种超额生产的游戏。参与游戏并达到规定的目标,能给工人们带来相对满足感。工作条件越艰苦,工作越劳累,参与超额游戏获得的满意感可能就越强烈。这种游戏也受到资方的关注,但因为该游戏的结果是增加而非减少了他们的利益,于是,至少是基层的管理者也积极加入到该游戏中去。“车间管理层不仅鼓励操作工生产其配额,而且也积极地默许操作工设下限制产量的行为”,即进行超额游戏。

(二)超额游戏的结果。超额游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化解了马克思所倡导的工人阶级的集体性,另一方面将劳资双方的矛盾转移至只针对“游戏规则”本身。“超额游戏使车间中的等级间纵向冲突转向横向冲突的重新分布,个体劳工以冲突或竞争关系来彼此面对”,每个工人都以个体身份进行劳动,他们的目只为参与超额游戏并完成任务。工人之间的竞争大于合作,原子化倾向代替了集体性的选择。而因为资方也参与到超额游戏之中,甚至积极参与到游戏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中,劳资双方的矛盾便转移到是否遵循“游戏规则”上。于是,车间工人开始将矛头指向“钻头被烧坏了、设计图不见了、机械不能正常工作”等“资方未按游戏规则来玩”上,而非资方本身的压迫或剥削。

(三)难以控制的压力。超额游戏形成之后,便有了自身的动力,工人们很难再去控制或改变它。达到游戏所规定任务的意义也逐渐成为“工人被他人认可、接受”的象征。这个时候,超额的压力不仅仅来自资方,而且来自于工友。新员工为了被车间接纳,只得不断提高技能和机械操作的熟练度,以期尽快实现超额。“拖延的越久,名声就越差,并且会变得越加不被接受。”当越来越多的工人为超额而努力时,资方就完成了对最大剩余价值的获取。可以说,超额游戏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被赋予了社会接纳的意义,当他被大家认可并成为某种默认的规范时,每个人都无法从中摆脱出来。

(四)维持秩序的超额。布络维认为,超额游戏满足了车间工人打发时间、避免枯燥、获得他人认同、自我满足及更多的金钱收益,同时也满足了资方对剩余价值的追求。因此,当超额游戏被包括管理层在内的成员认可时,它便具有了约束性的力量,并为工作场所的正常秩序奠定了可能。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超额游戏扮演了维持秩序的角色,在工作场所的平衡运行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资方的配合

布络维还从资方的视角论述了管理层是如何强化“同意”的形成,即建构内部劳动市场及内部国家机制。所谓内部劳动市场,是指一个诸如制造厂这样的管理单位,劳动在其中的价格和分配被一套管理规则和程序所支配。内部劳动市场让工人可以在内部而非厂际间流动,这有助于减缓劳资间的冲突,调节了资方和工人的利益。但是,内部劳动市场也培育了竞争性的个体主义,增加了横向的冲突。此外,按资历付给报酬的做法,培植了一种工人对企业的承诺。总之,内部劳动市场即掩饰了剩余价值又赢得了剩余价值,它让工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张,阶级冲突演变成劳动者之间争夺利益的冲突。

内部国家是指一套在企业层面上,组织、改造或压制生产中的关系与生产关系所引起的斗争的制度。在大企业和工团主义兴起之后,内部国家的制度具体体现在申诉程序和集体讨价还价中。集体谈判让车间内的冲突走进了会议室,产生了工会与公司之间一种建立在企业生存和发展基础上的共同利益。这种集体协商制度的结果是,工人被塑造为工业公民,寻找“产业公正”只能通过申诉机制,而集体协商本身成为了车间冲突的指向,新的“商谈”冲突转移了实质性冲突。

因此,从工人内部自发形成的超额游戏出发,资方建构的内部劳动市场和内部国家机制“配合”了工人的行动,使工人反抗或破坏资方剩余价值利益的可能性逐步消解。在工人至少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努力之下,工作场所的秩序得以形成。

四、劳动者的自觉:工作场所秩序的建构――以W员工为例

布络维的《制造同意》虽然从劳方讨论了“同意”何以可能,但他对工人的主体性关注还不够,布络维视野中工人的主体利益只是阶级利益,主体意识只是阶级意识。他未能以多元主义的视角看待工人的主体性意识,对工人的主观感受讨论的也不够深入,更没探讨工人车间之外的生活。事实上,在布络维的工人“同意”中,更多的是工人接受资方给定的限制,在有限的范围内做出反应。现代社会中,组织的形式日益多元化,工作场所的秩序并未因劳动性质的改变而发生本质变化。为此,笔者结合对某科层组织W员工的访谈,尝试从劳动者的主体性出发,讨论员工如何自觉地维护工作场所的秩序。

W为某科层制组织(Z组织)的普通职员,工作年限一年零四个月,主要从事与志愿服务相关的工作。Z组织的工作多为项目制,任务繁重,常加班,有时周末也要牺牲私人时间。为此,W和同事常有一定的不满,私下存在抱怨。笔者认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会影响到他们的自觉性,从而影响劳动场所的秩序,这种自觉性具体体现在情感、行动和心理上的自觉。

(一)价值认同――情感上的自觉。价值观念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导意义,价值观的认同是现代企业使用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笔者以为,员工的价值认同是维护工作场所秩序的重要因素。Z组织任务多,员工经常加班,但是即使这样,大家仍能乐意的开展工作,工作氛围一直很好。

“(工作性质)主要是跟志愿服务相关”“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我觉得每个人的工作都特别有激情,分配的任务就想尽快完成好。所以就顺其自然的,随着大众选择加班。”

志愿服务本身便具有一种奉献精神,W员工所在的Z组织有很强的志愿服务性质。考虑到志愿精神在工作中发挥的持续性作用,不难想象价值观念的因素对Z组织员工积极的付出有着较强的正面影响。

(二)工作认同――行动上的自觉。人岗匹配是企业选择员工的重要标准之一,它会影响到员工对工作及岗位的认同度,在行为上则表现为员工是否积极努力。据W员工称,她主要从事文书写作方面的工作,自己擅长且喜欢。这种工作上的主观倾向会带来行动上的正向反应。具体表现在工作秩序中,便是积极完成工作,少抱怨、多配合。

“任务下来后,是我的任务我就想把它完成好,然后就去加班。抱怨肯定有,但有时候工作没完成,肯定要先把它完成。总之,加班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

工作的认同让W员工充满热情,并愿意为工作付出私人时间。即使有私下抱怨,也不会带到工作中去。这种工作上的认同,带来行动上的配合,为工作场所秩序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三)关系认同―心理上的自觉。“社会人”假设认为,生产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员工的士气,而员工的士气取决于各种社会关系是否协调。因此,要关注人的社会特征,关注员工之间、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Z组织有较好的工作秩序的原因之一便是员工对所处关系的认同。这种认同带来了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支持了良好秩序的形成。

“也会存在一种人情上的,看到同事没完成工作,就自然的过去帮忙。他到多晚,你就到多晚。”“部长也常加班,比我们还厉害。”“整个工作的氛围,包括人际关系和对工作的激情,是最吸引我的。”

W员工认为,有时候的加班是为了帮助其他员工完成工作而加班,这也形成一种默契,即大家互相帮助。同时领导并非颐指气使,而是带头工作,因此员工的抵触较少。W对这种良好的工作氛围特别满意,对所处的人际关系十分认同,这种认同带来了心理上的满足,潜移默化地促进了工作秩序的维持。

总之,价值认同、工作认同、关系认同的结果是,员工愿意牺牲私人时间,不断追求优质成果;愿意互帮互助,与领导相处融洽;能够在工作过程中实现自我满足及心灵上的喜悦,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工作场所的和谐有序。

五、结论

从劳动者主体性的角度讨论工作场所的秩序何以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与自上而下的资方视角不同,重点关注了劳动者为维护工作秩序所做的努力,以及劳动者在行为选择背后的意义。本文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有以下两点可以借鉴:第一,劳动者的主体自觉性对工作场所秩序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第二,这种自觉性与劳动者对价值观念、工作内容及人际关系的认同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布若威著,李荣荣译.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M].商务印书馆,2008.

秩序维护员篇6

创建文明城市倡议书(一)

广大市民朋友们:

庆阳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幸福是人类永恒的梦想。城市是文明之路的发端,文明是幸福之旅的开始。市民是城市的主人,是文明城市的缔造者和享有者。这里,请允许我以城市主人的身份、以追逐幸福的名义,向全体市民发出: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投身文明城市创建,争做文明市民,争当创建先锋,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一、崇德尚礼,做拒绝生活陋习的典范。崇德止于行,尚礼见于敬。无数高素质的市民,组成文明靓丽的庆阳。让我们把公德装在心中,把诚敬显于言行,从小事做起,积小善为大美,从细节改起,拒陋习于至善。礼貌待人,友善处事,做文明有礼的庆阳人;爱护环境,讲究卫生,不乱泼乱倒、不乱吐乱扔、不乱攀乱折;文明出行,维护秩序,不乱停乱放、不乱行乱穿;依规经营、诚信服务,不乱摆乱占、不店外销售、不占道经营;维护市容,爱惜公物,不乱涂乱画、不乱放烟花爆竹、不损坏公共设施;文明施工、干净运输,不乱运乱撒、不带泥入城、不抛撒上路。

二、亲力亲为,做维护环境秩序的标兵。文明的花朵闪耀着人们辛勤参与的露珠。机关、单位、行业、企业、学校、医院、街道、社区,全面动员起来;干部、群众、农民、工人、学生,全员行动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创建号召,做文明创建的使者,走上街头,走进社区,打扫公共卫生,加入公益活动,以文明之心,绘制文明之图,以文明之手,扮靓城市之容,以文明之足,开拓文明之路。让城市因文明市民而美丽,让市民因文明城市而骄傲。真心理解、倾情支持城管、工商、食药、公安、交警等部门的工作,与他们一道开展城市六乱整治,摒弃脏乱差,留住净畅美。

三、勇于担当,做建设公共文明的卫士。以关爱城乡环境秩序为荣,以破坏玷污庆阳形象为耻,大家都来参加文明劝导活动,带动家人,感动他人,共建共创,共创共享;履行文明市民责任,展示文明市民担当,勇于谴责不文明行为,自觉监督不道德现象,大胆批评不卫生习惯,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批人带动一城人;迈开坚定步伐,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提升自我、共创文明。

市民朋友们,让我们携手并肩,站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最前列,恪尽各自职责和义务,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庆阳作出应有的贡献!

庆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庆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办公室

2016年x月x日

创建文明城市倡议书(二)

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一个城市整体文明、和谐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城市形象、品位和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是广大市民的共同心愿;全力维护胶州文明城市形象,为文明城市创建增光添彩,是我们每一个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展示我市文明风貌,展示胶州新形象,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努力规范个人言行,争做文明行为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从我做起,不断修身律己,增强文明意识和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自觉性,争当知礼向善公民,塑造文明市民形象。不断了解传统文化,学习身边典型,发挥模范作用,带头革除有悖公德、有违诚信、有损形象、危害秩序等不文明现象,及时劝阻身边的不文明言行、陋习,用文明的方式影响他人,形成自强、厚德、崇俭、尚义、明礼、守信、尽孝、感恩、报国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积极参与城市环境改善,齐心共建美好家园。要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做到爱护市容,不乱贴乱画,不乱写乱涂,不乱挂乱晒;维护城市卫生,不乱扔乱倒,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便溺,保持庭院清洁,不乱堆乱摆、污染环境;积极参加绿化美化净化环境活动,大力整治环境卫生、环境污染,全面改善城市面貌,努力创造整洁优美、和谐有序的城市环境。

三、自觉维护公共秩序,推动文明城市建设。要自觉维护车站、商店、旅游景点等场所的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坚决摒弃乱闯红灯、乱抢道、乱停乱放、乱穿道路和乱插队等不文明行为,创造安全、文明、畅通的交通环境。积极参加爱护公物行动,保护、维修、整饬庭院、街道、广场、园林公用设施,监督和举报损坏公物现象。

四、树立窗口文明形象,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旅游、商务、公安、税务、工商、电力、供热、金融、铁路、交通、卫生、城建、通信、保险、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行业和饮食服务业等涉外窗口行业,深入开展创建优质文明服务品牌活动;自觉遵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和商业道德,依法经营、公平竞争,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做到语言规范、热情周到、安全卫生。

五、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争当文明城市创建志愿者。志愿者活动是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十分高尚的行动。广大市民要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参与到维护公共设施、公共秩序、文明交通、社会治安等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为建设文明、和谐、富裕、幸福新翁旗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创建文明城市倡议书(三)

市民朋友们:

镇雄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全力维护镇雄文明城市形象,共建美好家园是广大市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每一个市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此,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一、努力规范个人言行。从自我做起,不断修身律己,增强文明意识和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的自觉性,争当知礼向善公民,塑造文明市民形象。不断学习身边的优秀典型,发挥模范作用,带头革除有悖公德、有违诚信、有损形象、危害秩序等不文明现象,及时劝阻身边的不文明言行、陋习,用文明的方式影响他人,形成自强、厚德、崇俭、尚义、明礼、守信、尽孝、报国的良好社会风尚。

二、自觉爱护市容市貌。要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做到爱护市容市貌,不乱贴乱画,不乱写乱涂,不乱挂乱晒;积极参加绿化美化净化环境活动,自觉维护城市环境卫生,不乱扔乱倒,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便溺,努力创造整洁优美、和谐有序的城市环境。

三、自觉维护公共秩序。要自觉维护公共场所的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坚决摒弃乱闯红灯、乱抢道、乱停乱放、乱穿道路和乱插队等不文明行为,形成文明礼让的社会秩序和井然有序的交通秩序。积极参加爱护公物行动,爱护街道、广场、公园等公用设施,监督和举报损坏公物现象。

四、自觉树立文明形象。公共服务行业和饮食服务业等涉外窗口行业,要以塑文明行业形象、树文明服务品牌为主题,深入开展创建优质文明服务品牌活动;自觉遵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和商业道德,依法经营、公平竞争,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不断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做到语言规范、热情周到、安全卫生。

五、争当文明城市创建志愿者。志愿者活动是当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十分高尚的行为。广大市民要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服务精神,积极参与到维护公共设施、公共秩序、文明交通、社区治安等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活动中来。

尊敬的市民朋友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为建设文明和谐新镇雄做出积极的贡献。

秩序维护员篇7

一、市场经济的秩序

秩序在我们生活被广泛应用,无论是学习、生活、社会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秩序,秩序既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类社会。人类无论进行什么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秩序中进行的。社会中的秩序规范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是整个社会关系的调节机制和行为准则。社会秩序建立、维护、巩固了社会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

1.秩序的基本含义秩序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例如政治、经济、科学、地理、技术等,既存在于自然界,也存在于人类社会。。哲学家对于“秩序”一词的理解,已经提到了认识自然界本质的地位。所谓的自然秩序是存在与自然界中,它所体现的是一种客观的运动发展规律,并影响着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着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与发展。人类无论进行什么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秩序中进行的。在近代的科学研究中认为,秩序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用以描述客观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关系的量度。建立、维护和巩固为特定社会制度所需要的社会秩序,历来是各国政府或国家政权的基本职能之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则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新秩序。

2.秩序要靠规范来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需要规范来约束才成立,所以说秩序与规范是一个整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规范是秩序的前提。社会的各类行为规范的目的和作用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群体以及群体之间关系,使其和谐相处,并且实现人类共同的社会目标。人类的社会活动需要建立规范,并且在建立过程中加以调整。而且,人类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这就决定了任何人的行为都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相互协同,相互关联,也会在利益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不同而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争论。秩序对于社会来说,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对其遵守,并且对其规范实施而产生的一种社会现象。规范是经过一定时间,经历一段实践过程,而成立的,而不是由于某种规范一经建立,秩序就立即形成,它需要一个过程。要形成有序的社会或是社会群体,就必须形成一定的社会成员行为准则,要在实践中,建立、实施和维护规范,最终凝结为一种社会状态。也就是说,秩序是规范发生作用的过程或规范的实践结果。社会秩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社会秩序的建立和维护又有赖于社会对相关规范的认同和实施,也就是说秩序要靠规范来建立和维护。

二、标准化如何建立最佳秩序

秩序维护员篇8

修订的《信访条例》,是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是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信访工作的重要举措。修订后的《信访条例》贯彻了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彰显了权利、责任、法治、秩序的理念。与旧条例相比,它增加了畅通信访渠道、创新信访工作机制,以及强化信访工作责任的内容,并完善了维护信访秩序的内容。其中,信访绩效纳入公务员考核体系、过激信访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等内容成为新条例的亮点。可以说,新条例的颁布实施,使信访工作在法制化、规范化的道路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体现了信访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对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今年1月10日国务院颁布的《信访条例》按照既要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建立良好信访秩序,确保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对原《条例》进行较大修改、充实和完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民主与法制的精神,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如何构建“社会和谐”的运行机制,是当前党执政兴国所必须认真解决的社会课题。新修订的《信访条例》通过回答“如何畅通信访渠道、如何创新工作机制、如何强化工作责任、如何维护信访秩序”等四个方面问题,形成了一套有序而比较完善的信访机制,并且成为建立和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运行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信访条例》体现了“透明、人本、服务、高效、问责、合作”等一系列新理念和创新精神。主要有以下六方面:一是允许疑难信访事项举行听证;二是建立信访问责制度;三是细化信访便民原则,有利于提升信访的效率,减轻信访人的经济成本与负担;四是明确依法保护信访人;五是首倡信访绩效纳入公务员考核体系;六是明确过激信访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这与刑法等法律作了衔接,在维护信访秩序上有新的突破。《信访条例》学习体会新修订的国务院《信访条例》已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信访条例》颁布、实施,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党坚持依法治国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信访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要求;是畅通信访渠道、保障群众合法利益、维护社会安定稳定的需要;是信访工作法制建设向前迈进的重要标志。新修订的《信访条例》内涵丰富,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比较强,它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进行制度和机制创新,充分体现了保护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的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维护信访秩序的重要立法目的。它的颁布对推动信访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次学习,我认识到以下几点:一、信访工作必须畅通渠道。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自始自终都贯穿着畅通信访渠道这条主线。贯彻《信访条例》,畅通信访渠道,就必须从信息公开透明、渠道高效便民、人员诚实守信等多方面做好工作。二、必须维护信访秩序。一个良好的信访秩序,不仅是确保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护信访人自身权益的需要。这次《信访条例》的修订,充分体现了既要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又要建立良好信访秩序、确保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要有效的维护上访群众的合法权益,就必须同时建立良好的信访秩序,实现维护权益与维护秩序的统一。作为我们学校来说,我想信访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其中最大的一块可能要算是面对家长的各种投诉了,如何正确处理好家长的投诉,我们要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信访条例》,依法办事。(徐雪霞)

秩序维护员篇9

关键词:行政法治、行政执法、行政处理、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

行政执法的功能与作用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第一,从执法与立法的关系来分析。立法是执法的前提,是执法的基础,没有立法,无法可执,无从谈执法。执法则是立法实现的途径和保障,没有执法,立法在很大程度上只能等于废纸一堆,立法调控社会关系的目的无从实现。第二,从执法与公民权利、自由的关系来分析。实现、保障和维护公民权利、自由是执法的目的,离开了公民权利、自由,执法就失去了意义,而执法是公民权利、自由实现的手段,没有执法,公民权利、自由在很多情况下就可能成为“画饼”,而且随时可能被侵犯,被蚕食,被践踏。第三,从执法与社会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的关系来分析,保障和维护社会秩序、市场经济秩序是执法的重要任务,离开了保障和维护社会秩序、市场经济秩序的任务,执法在很大程度上就失去了社会需要和存在的理由,而执法则是保障和维护社会秩序、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条件,没有执法,社会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混乱,人们将可能不得不恐惧地生活于某种“无序状态”中。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执法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来分析行政执法的作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执法追求的理想目标,不讲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执法将失去灵魂,失去方向,而执法是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保障,没有执法,文明不仅不可能推进,而且还可能向野蛮倒退,回归野蛮。当然,执法本身亦应是文明执法。

一、 执法:使法从文本规定化为人们的实际行为规范

立法和执法均是法治的基本要素:立法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为执法提供前提,提供准则,提供依据,为执法主体和执法相对人的行为提供规范,为社会关系的调整提供基准、规则;执法解决法的实施问题,即将立法确立的准则、规范、基准、规则适用于人们的实际社会生活,适用于实际的社会关系调整,使法律文本的规定在人们的实际行为中得到遵守、执行,在各种相应社会关系的发生、进行、变更和消灭的过程中得到贯彻、实现。执法将法律文本规定转化为人们的实际行为规范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这些途径主要包括: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法律解释、实施行政处理(处理形式主要有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确认和裁决)、进行行政监督检查、实施行政强制和科处行政处罚。

(一)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将文本规定的原则性条款具体化,然后通过直接实施行政规范性文件而使法律文本的规定得到实际贯彻、执行,这是执法的第一途径。广义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包括行政法规、规章和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其形式有决议、决定、规定、规程、公告、通告、布告、命令、办法等。行政法规和规章相对于法律来说是执行性的,是为执行法律而将法律的原则性条款具体化。因此,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属于广义执法的范畴。但是,行政法规和规章相对于其他规范性文件和具体行政行为,乃是立法性的,是为其他规范性文件和具体行政行为确立准则、规范、基准、规则。因此,制定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又属于广义立法的范畴,谓之“行政立法”。其他规范性文件则是为执行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最终执行法律而将法规、规章,或直接将法律的原则性条款具体化,具体行政行为则是直接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所确立的准则、规范、基准、规则,使这些准则、规范、基准、规则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得到实现。因此,制定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均属于一般行政执法的范畴,具体行政行为则属于较狭义的行政执法范畴。

立法是有位阶的,执法是有层级的。要将具有高度普遍性、抽象性、原则性的法律规范适用于特定时间、特定场合的特定人、特定事,必须有一个将法律规范具体化、特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过程中直接进行的,没有任何中间环节,即执法人员根据自己对法律规范的理解,凭借自己对法律规范的解释,直接执行法律。这种情况是极少的,即使是这种情况,执法的上述过程,即将法律规范具体化、特定化的过程仍然是存在的,只是该过程的行为是由直接执法人员通过自己内心理解、口头表述和书面说明理由等解释法律的非严格程序完成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将法律规范具体化、特定化的过程是通过制定多层级的规范性文件实现的:一个法律出台后,国务院可能制定实施条例;国务院的部委、直属机构可能根据国务院的实施条例和法律本身,以及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省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可能根据国务院的实施条例和省级人大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实施条例制定实施细则;市级、县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甚至乡镇人民政府都可能根据上级政府和本级人大的规范性文件以及本地、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各种实施性、解释性的规范性文件。当然,为执行某一个法律,各级政府和各相应部门都制定规范性文件是不可能的。对于下级行政机关来说,如果上级的规范性文件已经很具体,本地、本部门又没有什么特殊的问题要加以特别的规定,就没有必要另制定新的规范性文件。否则,规范性文件过多、过滥,不仅不能使法律规范具体化、明确化,反而可能使某些本来有比较清晰涵义,比较明确界限的问题复杂化、模糊化了,使直接执法人员适用法律时感到困惑,无所适从,甚至使法律规范在层层批转过程中被曲解,被改变立法原意,导致执法违法和执违法之法。

(二)进行法律解释进行法律解释作为执法途径之一,与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法律解释虽可以通过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但实际执法过程中的法律解释大多是通过个案,以执法行为说明理由(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的;至于行政规范性文件,其虽有法律解释的功能,但亦有保障法律实现的许多其他功能,如行政命令,制定行政规范,规定行政措施等。因此,进行法律解释是执法的一项独立的手段和途径,不能与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混为一谈。作为行政执法手段与途径的法律解释不同于《立法法》规定的“法律解释”。《立法法》规定的“法律解释”具有立法性质,它只适用于下述两种情形:其一,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其二,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立法法》规定的“法律解释”权仅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其他国家机关中,只有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以及省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提出法律解释的要求。 一般行政执法机关,别说能直接进行法律解释,就是提出法律解释要求的权力也是不存在的。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执法中进行的所谓“法律解释”,只是适用法律的个案解释,即在将法律条文适用于个案的具体事实时对相应法律条文的含义和适用范围(适用于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种情形及可能的例外)的阐释。这是一种广义的法律解释,这种法律解释几乎存在于所有行政执法行为之中。任何行政机关,只要实施行政执法行为,就必须进行一定的法律解释。任何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只要实施行政执法行为,就必然享有一定的法律解释权。

行政执法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进行的法律解释不只是对狭义法律的解释,而是包括对所有其所执行的规范性文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以及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的解释。执法者在执法时适用什么法律文件,就必须解释什么法律文件。这种解释可能是书面的,以行政决定法律文书作为其载体,但更多情况下是口头的:在告知相对人执法行为法律根据的同时,向其说明和解释相应法律规定的含意和适用相应行为的理由。执法者进行的这种法律解释实际上是在做一种“说服”工作:一方面说服行政相对人,使相对人相信相应法律规定是适应于其实施的行政执法行为所处理的事实的,相应事实是应受该法律规定调整的;另一方面也是在说服执法者自己,使自己确信自己在依法行政,自己在按立法者的意志处理相应事务,立法意图在自己的执法行为中得到了实现。

执法者进行这种解释或说服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法律无论如何周密,如何具体,它总会与事实有差距。产生这种差距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立法具有普遍性,法是针对某一领域、某一类别的普遍现象,而不是针对特定事实而制定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定事实的抽象,但却不能包括各种特定事实的各种特定情形;其二,立法具有连续性、稳定性,是能长时间多次和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一时一事一法,不是一法一对象一场合一次性适用。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是建立在对事物未来发展充分的研究和预测的基础上,但事物未来的发展不可能完全根据立法者在立法时的设想和设计展开。正是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使执法者适用法律必须以解释法律为前提。他们不能简单地照单下菜或对号入席。他们在适用法律前必须研究法律的普遍性是什么,该普遍性有多大的空间,他们目前所处理的特定事项是否能为该普遍性所包容,他们必须发现立法者做出某项规定的原意是什么,其原意有多长远的考虑,他们现在要采取的措施是否属立法原意的范围。适用法律实际是一个复杂的发现法律的过程:首先要寻找文字形式的法律条文,然后要发掘解决执法者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法律条文所蕴涵的原则、精神,这种发掘即是通过法律解释实现的。

执法者对法律的解释,即发现和发掘法律,是必要的,同时又是有限制的。之所以必要,是因为法律在文字规定的后面有一个空间和时间的范围,且这个范围不是特别确定的,它往往会有一定的张力。之所以有限制,是因为其张力是有限度的,超过了其限度,就是对法律的修改(如果不是篡改的话)。至于法律规定空间和时间范围的张力,则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包括立法目的、法律语言在文字解释上可能的包容度、立法者立法时考虑到的空间和时间范围、立法者立法时未能考虑到但能为立法目的所包容的空间和时间范围等。例如,法律制定后,由于某种新事物的出现,对原法律条文必须作某种限制性或扩张性解释,而这种限制性或扩张性解释乃是实现原法律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所必须的,则属立法者未能考虑到但能为立法目的所包容的时间范围。如果不属这种情况:由于新事物的出现,原法律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已显出不适当,需要重新确定立法的目标和任务,就不是执法者进行法律解释所能解决的问题,而是必须由立法者修改法律方能解决的问题了。

(三)实施行政处理行政执法的主要方式和基本途径之一是实施行政处理。没有行政处理,仅仅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或进行法律解释,法律规定不可能在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得到实现。没有行政处理,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在很多情况(不是所有情况)下会失去前提,失去目的和意义,因为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在很多情况(不是所有情况)下是行政处理实现的直接保障,而行政处理乃是立法实现的直接保障。行政处理的主要形式有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确认和行政裁决。

行政许可是立法者为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障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和人民生活的正常秩序,保障国家安全和利益,为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进入一定行业,从事一定职业,生产、经营一定产品或提供一定服务等确定一定条件(包括实体条件和程序条件),规定只有符合条件者才能进入相应行业,从事相应职业,生产、经营相应产品或提供相应服务,不符合条件者则不被准入的制度。如何保证立法确立的准入条件的实现呢?显然必须通过行政执法者的审批行为(即行政许可行为)。对于立法确立的实体条件,必须通过行政执法者的审查、审核、考试、考核等方式核实、认定;对于立法确立的程序条件,必须通过行政执法者的审批过程、步骤和顺序实现。由此可见,行政许可执法行为是实现立法的安全、秩序、权利、自由的目的、价值的保障。不过,行政许可行为对于实现立法的这些目的、价值也存在着风险:如果行政许可权被执法者滥用,不仅不能保障立法的上述目的、价值的实现,而且可能危及人民生命安全、健康和国家利益,破坏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和人民生活的正常秩序,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加强法律对行政许可行为的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行政征收是立法者为了维系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向国民提供“公共物品”,或为了保障应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某种特别需要,而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税或费)或者一定数量财产(动产或不动产)的制度。行政征收立法与行政许可立法一样,不可能自动实现,而必须通过行政执法机关(如税收征收机关等)的行政征收执法行为实现。行政征收主要是指征收税款,除了税收以外,还包括各种规费和各种相当于税的费的征收(如道路保养费、教育附加费等)、以及土地、房屋等各种不动产或动产的征收。实际上,后一种征收―-土地、房屋等财产的征收,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有偿的,在法律上称为“征用”。由于征用是强制性的,且补偿往往不是按市场价格,而是低于市场价格补偿,从而,这种征用并非购买,而是具有征收的性质。在我国,所有土地都属国家所有或集体所有,任何私人都没有土地所有权。因此,土地征用仅指国家征用集体土地,在城市,国家“征用”市民或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只是收回土地使用权而非真正法律意义上的征用。当然,收回土地使用权也可理解为是一种征用,目前将之作为“收回”处理,实际上是很不利于保护相对人基本权利的。

行政给付是立法者为了保障社会公正,增进国民福利所设立的对社会上的困难群体、弱势群体提供救济、帮助和给予一般公民以生育、年老、疾病、死亡等补贴、补助的制度。如对因战、因公死亡和伤残人员抚恤的制度、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失业人员救济制度、农村灾害救济和困难救济制度、国家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补助制度,等等。行政给付不同于行政征收:行政征收对于行政机关是职权,对于相对人是义务;而行政给付对于行政机关是职责,对于相对人是权利。行政给付也不同于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对相对人的行为进行规制,以维护秩序;行政给付是行政机关对相对人的困难予以救济和为相对人提供福利,以保障公平。行政给付立法目的的实现一方面取决于立法本身的公允和平衡:给付对象和给付范围是否相同情况相同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给付标准是否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等;另一方面取决于执法的合法与合理:执法者是否严格按立法确定的给付对象、给付范围和给付标准实施给付,在行使法定自由裁量权的情况下,是否考虑相关因素和不考虑不相关因素,是否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等。

行政确认和行政裁决同样属于行政处理的范畴,同样是保证立法实现的重要执法手段。在法律机制中,立法者通过授予和确定各种社会主体、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调整和规范各种社会关系与市场经济关系。从理论上讲,只要立法授予和确定各种不同利益团体和个人的权利、义务是合理的、平衡的、明确的,人们又都能自觉依法行使法定权利和履行法定义务,相应社会关系和市场经济关系就会处于顺畅、有序的进行状态。然而,在实践中,理论上的假设条件是很难全部存在的,且不要说人人并非都是君子,都会自觉地依法行使法定权利和履行法定义务,就是立法者,也并非都是圣贤,能将各种不同利益团体和个人的权利、义务都规定得那么合理、平衡和明确。正因为如此,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相互就其权利、义务归属或界限发生争议和纠纷,从而使相应法律关系处于不稳定或失序状态。为了明确争议、纠纷各方的权利义务,使相应法律关系恢复到立法者所欲设定的状态,国家除了建立司法机关,为争议、纠纷各方提供司法裁判机制以外,另一重要措施就是建立行政确认和行政裁决制度,为相对人提供较司法廉价的、程序简便的解纷机制。作为准司法性质的行政确认和行政裁决,相对于司法的另一个重要优势是其专业知识和专门经验,以及由此形成的高效率。由于行政确认和行政裁决的这些优势,故其在现代法律机制中是不可替代的。

(四)进行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是立法者为了保证法律的实现而设定的保障机制。在很多情况下,这种保障机制是通过直接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实施的执法行为而保证立法目标的实现的。例如,行政许可领域的监督检查、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首先是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实施的行政许可行为为被许可人确立的条件、要求及相应权利、义务的实现。其通过保障被许可人在实施被许可行为过程中对行政许可机关确立的条件、要求及相应义务的执行,从而 保障行政许可法的相应立法目标得以实现。在这种情形下,没有对依法执法行为的保障,也就谈不上法律实现的保障,因为执法行为是法律实现的中介。当然,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也是执法,但是这种作为法律保障机制的执法与行政许可、行政征收等作为行政处理机制的执法是不同的,作为行政处理机制的执法处于立法与作为法律保障机制的执法的中间环节。

不过,在某些情况下,行政处理这个中间环节是不存在的:法律直接设定相对人的行为规范,相对人进行相应活动直接依法而为,而不是先经过行政机关审批或其他某种行政程序后再为。例如,市容卫生法规规定人们在公共场所不得随地吐痰,交通法规规定人们出行不得在非人行道处横穿马路。显然,人们去公共场所或在马路边行走无须先经过行政许可或先履行其他某种行政程序,其实施相应行为应直接遵守相关法律规定,而不是遵守通过行政执法行为将相关法律规定具体化、特定化的行政行为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就是直接保障法律规范的实现,而不通过任何中间环节,实施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的行政机关即直接适用法律规定,对相对人作出相应的行政行为。

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作为法律实现的保障机制,其功能、作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行政监督检查是行政主体对行政相对人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遵守行政行为确定的要求的情况的了解、掌握;行政强制是行政主体对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遵守行政行为确定的要求的行政相对人采取某种措施,迫使其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遵守行政行为确定的要求或达到与其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和遵守行政行为确定的要求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状态;行政处罚则是行政主体对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和行政行为确定的要求的行政相对人予以法律制裁,使之今后不再违反,也使其他有相应违法意向的相对人以此为诫,不致再实施相应违法行为。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强制和行政处罚虽然具体功能、作用不同,但其基本功能和作用是相同的,三者均是保障法律实现,使法从文本规定化为人们实际行为规范的手段和途径。  二、 执法:使权利从“应然”变成“实然”

法的根本目的(至少是根本目的之一)是保障和实现人的权利。立法是确认人的权利,界定、明确处在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社会阶层的不同人们的权利的性质、类别、范围和实现途径;执法则是使立法所确立的人的权利,或虽未为立法所确立,但属于人作为人,或作为社会成员所自然应具有的权利得以实现,包括提供权利实现的途径、条件,排除权利实现的障碍,防止权利滥用和制止侵权,追究侵权者的责任和给予被侵权者以救济等。可见,权利是执法的核心。一切执法行为,如果离开了对相对人权利的辨认、尊重和保障,就会异化成权力滥用,其所执之“法”在形式上可能是“法”,但此种“法”的灵魂已被其扭曲或偷换。

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所涉及的相对人的权利是各种各样的,有法定实体权利,有法定程序权利,也有非法定的实体与程序权利(人的自然权利),如生命、自由、财产权和正当程序权,既可以是法定的,也可以是非法定的。在特定情况下,即使没有法律的明文规定,执法机关对人作为人,或作为社会成员所自然应具有的这些权利,也不能予以否认和拒绝予以保护。

(一) 执法与相对人的法定实体权利

行政执法涉及行政相对人法定实体权利是多种多样的,如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劳动权、自主经营权、自主管理权、接受救济权、领取抚恤金权、获得资助权、申请许可证权、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等等。这些权利的性质、内容和范围都是很不相同的:有些权利具有政治性,有些权利具有经济性,有些权利具有物质内涵,有些权利具有精神内涵,有些权利是概括性的,包括很多具体权利,如人身权可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¼¼,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¼¼,而物权又包括所有权(又可细分为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项权利)、用益物权(又可细分为地上权、地役权、典权等)、担保物权(又可细分为抵押权、留置权、质权),等等,有些权利则是很具体的,如领取抚恤金权、申请许可证权、因权利被侵犯而获得赔偿权,等等。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执法者首先应根据实际案情,分清相对人享有的是什么性质、何种内容和何种范围的权利,然后再决定采取什么行政执法行为以因应之。

西方学者往往根据相对人权利的来源,将权利分为自然权利(“天赋人权”)和政府特授权利,前者如生命、自由、财产等权利,谓之Right,后者如获得抚恤金、养老金、失业补助、最低生活补助等权利,谓之Privilege。 对于自然权利,政府的职责主要是加以保护,防止其被侵犯,排除其行使障碍,以保证其有效实现;对于政府特授权利,政府的职责主要是根据国民的需要和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和适当地创设(政府特授权利除了可以以法律创设外,也可以以行政法规,甚至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创设)、授予(授予的形式可以是行政许可、行政给付、行政确认等)和保护(与保护自然权利一样,要防止其被侵犯,排除其行使障碍和保证其有效实现)。将权利分为Right和Privilege,在理论上可能比较明确,但在实践中有时是很难区分的,例如,对于一个人通过生产、经营、受赠、继承等获得的财产与通过行政给付从政府获得的抚恤金、救济金、失业补助等财产的权利性质有时就很难区分,也难于对二者截然区别对待:对于前者往往不只是一个消极保护问题,很多时候也需要审查、许可、登记、确认等行政执法行为介入;对于后者,相应权利虽然是政府授予,但却不是政府的恩赐。在现代社会,Privilege与人的生命、自由、财产等自然权利紧密相联系,如依靠抚恤金、救济金、失业补助等生活的人,失去此种生活来源,其生命、自由即难以维系。因此,政府不能任意决定赋予或取消相对人的Privilege。在美国,自上世纪中期以后,取消或剥夺相对人的Privilege如同剥夺公民的生命、自由、财产等Right一样,要适用Due Process of Law (正当法律程序),从而在行政执法中,行政主体对待Privilege与对待Right就没有太多的区分了,尽管某些必要的区分仍然存在。

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虽然不能对相对人的权利做绝对化的区分,但是进行相对的区分则是必要的。因为法律要求对不同的权利提供不同的保护度,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权利相互发生冲突时,行政执法机关应根据不同权利的性质,协调各个方面的不同利益,使不同权利均得到公正的、平衡的,与其权利性质相适应的保护。实践中对相对人权利的大致可作以下四种主要分类:

(1)特定相对人的权利与一般相对人(即社会公众)的权利。例如,在环保执法中,作为特定相对人的企业有生产的权利,作为一般相对人的社会公众有享受优质环境的权利。这两种权利虽然不是对立的,但却可能存在一定的潜在冲突。因为生产往往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废物、废气、噪音等污染。虽然我们可以要求企业治理污染,将污染降到最低限度,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可能要求企业完全消除污染。要求企业完全消除污染可能等于要求其停止生产。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根据这两种权利的性质进行协调,正确地选择和确定二者的适当的保护度:环境权通常应优于生产权,但优于的度可能要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确定。

(2)直接相对人的权利与间接相对人的权利。行政执法机关实施执法行为,往往不仅涉及直接相对人的权利,同时也涉及间接相对人的权利。间接相对人包括相邻人、竞争人、合作人、监护人、被监护人,等等。例如,在治安管理执法中,公安机关拘留一位违法行为人,该被拘留人有一依赖其生活的未成年小孩,该小孩即享有间接相对人的权利:公安机关在拘留相应违法行为人后,应通知小孩其他亲属(如小孩有其他亲属的话)或有关组织(如小孩没有其他亲属的话)照顾他(她),以保护其生命和健康权,以避免其因无人照顾而饿死、冻死或发生其他事故。又如,在城建、规划管理执法中,城建、规划行政机关批准申请人建筑高层楼房,可能影响与其相邻的居民的采光权。对于这种间接相对人的权利,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中显然应加以考虑、协调。

(3)相对人的消极权利与积极权利。行政相对人的这两种权利实际上是依法律对行政执法机关的不同要求而加以区分的:对于相对人的某种权利,法律仅要求行政执法机关予以保护、自己不得侵犯和防止他人对之加以侵犯,此种权利谓之“消极权利”;对于相对人另外一些权利,法律不仅要求行政执法机关加以保护和不得侵犯,而且要求行政执法机关积极实施相应行为,促成其实现,此种权利即谓之“积极权利”。例如,相对人在行政执法机关对其实施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强制、行政处罚时,其享有的人身、财产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即是消极权利;而相对人申请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行政许可、行政给付的权利即属积极权利。当然,这里的“消极”和“积极”只是相对而不是绝对的:对于“消极”权利,行政执法机关有时也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排除障碍,保障其权利得以实现,如相对人取得土地使用权后,行政执法机关积极采取措施,保障其交通和水电供应;对于“积极”权利,行政执法机关更是不仅具有积极行为,促其实现的义务,而且具有消极不予侵犯和加以保护的义务。

(4)相对人的人身、财产权利与非人身、财产权利。在行政执法中,对相对人权利作这种区分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因为许多法律规定对人的权利的保护首先是对人身权、财产权的保护。例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都把对相对人人身权、财产权的保护放在首要的位置。虽然相对人的其他权利也非常重要,例如受教育权、劳动权、选举和被选举权、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等政治权利对于国民均是必不可少的,某些法律对之未予以足够重视并不适当,但是,这不能否定对人身、财产权利与非人身、财产权利区分的意义,因为这两类权利虽然都同样重要,但其性质和内容毕竟存在区别,因此,在行政执法中对其保护的方式和途径无疑也应有所区别。

(二) 执法与相对人的法定程序权利

行政主体在行政执法中尊重和保障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使法律规定的相对人的程序权利得以实现既有着与保障相对人实体权利实现的同样重要的意义,同时还有着与保障相对人实体权利实现不同的特别意义。这是因为相对人的程序权利具有双重价值:一是保障实体权利实现的价值;一是程序权利自身独立的价值。相对人程序权利的第一种价值是比较明显和易于为人们所了解的,如相对人的知情权、参与权、陈述权、申辩权等程序权利对于保障相对人实体权利实现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但相对人程序权利的第二种价值却不那么明显,不那么为人们所了解。人们只有逐渐消除了在封建专制时代,在计划经济时代长时期形成的对政府、官吏及其权力的畏惧、崇拜和绝对服从的心理,逐渐摆脱了旧的臣民意识,逐渐培育起了现代公民人格和较强的人权意识和法治观念,才会对程序权利的独立价值有较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行政相对人作为与行政主体平等的权利主体,作为国民,作为国家的主人,在行政管理中自然应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陈述权、申辩权等程序权利。行政主体及其行政执法人员执法,向相对人说明根据、理由,听取相对人的陈述、申辩,其意义首先是对相对人人格的尊重。行政主体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实施行政执法行为,如果可以不向相对人说明根据、理由,可以不听取相对人的意见,可以径行决定,径行执行,其行为在实体上即使是向相对人赋予利益,给予好处,但在法律上却是对相对人平等地位的剥夺和对相对人人格的蔑视,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恩赐式的态度对待相对人。如果其行为在实体上是给相对人处罚、强制或对其作出其他不利处理,行政主体及其行政执法人员不向相对人说明根据、理由,不听取相对人的陈述、申辩而径行决定,径行执行,则更是对相对人平等法律地位的否定,而把相对人作为了单纯的行政管理客体:我管你服从,我决定你执行。在相对人程序权利被否定,被剥夺的情况下,行政主体及其行政执法人员作出的行政决定在实体上显然较易于和很可能 出现错误,但却不一定绝对和肯定出现错误,然而,这种行政决定的方式对相对人人格权和法律主体资格的侵犯却是绝对和肯定的。由此可见,只要我们从人权和人格的角度分析和看待相对人的程序权利,程序权利的独立价值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在行政执法实践中,由于我国国民长期以来有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和习惯,行政主体及其执法人员往往忽视和不尊重相对人的程序权利,认为行政行为只要实体没错,走什么程序没关系。相对人对程序权利往往也不看重,认为只要实体利益上不吃亏,行政主体及其行政执法人员是否听取自己的意见和向自己说明理由无所谓。至于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如行政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在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监督时,虽然一般都既审查行为实体的合法性,也审查行为程序的合法性,但是在最后处理时,对于程序违法的行政行为,往往只有在导致实体错误时才予以撤销或确认违法,而对于仅仅程序违法,实体正确的行政行为,则大多予以维持。当然,程序权利的价值也不是绝对的,行政主体及其执法人员在实施一项执法行为时,当然既要考虑相对人的程序权利,也要考虑程序的成本和相应执法事项的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需要在权衡各种相关因素后于法定自由裁量权范围内选择行为应采取的适当程序。对于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来说,对于程序违法或程序有瑕疵的行政行为,也不能一概予以撤销或确认违法,而应视相应法律规定的程序是强制性的程序还是指导性的程序,是涉及相对人基本权利(如人格权)的程序还是仅涉及行政行为方式、步骤而对相对人权利没有影响或基本没有影响的程序,如属后者,行政法制监督主体没有必要一定要撤销相应行政行为或确认该行为违法,而只需提请行政主体及其执法人员补正即可。

(三) 执法与相对人的非法定权利依法行政,如果我们仅理解为依法的明文规定行政,那么,依法行政对于行政执法主体及其执法人员来说,乃是最基本的,或者说最低的要求。就执法与相对人权利的关系而言,尊重相对人为法律所明定的权利,亦是执法者最基本的,最起码的义务。然而,依法行政,从广义上理解,还包括依法的原则行政,依法的规定所蕴涵的道德精神和理性行政。如果我们从这个基点理解执法与相对人权利的关系,那么,执法者在行政执法中仅尊重和维护相对人的法定权利(法所明文规定的权利)是不够的,执法者还必须尊重和维护虽非为法律所明定,但依据法的原则和精神,相对人所应享有的权利。相对人的非法定权利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以下三类:

其一,相对人某些最基本的人权,如生存权、健康权等,例如,行政执法机关在执法时对相对人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即使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也应该给相对人留下维持其基本生活的财物;在对相对人行政拘留时,如相对人突发疾病,即使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也应该送其去医院就诊。这是相对人生存权、健康权对执法机关必然生发的义务。相对人违法行为无论如何严重,执法机关都必须尊重和保障相对人的生存权、健康权。否则,将导致相应法律责任。又如,国家制定了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人们不得捕杀野生动物,但在特定情况下,某一野生动物威胁到某人的生命,不杀死该野生动物就不能保住该人的生命,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人杀死野生动物,执法机关就不能追究其法律责任。因为相对人的生存权高于野生动物保护的价值。

其二,相对人在遇到困难时获得国家帮助、国家救助的权利。人们在社会中生活,结成一定的群体(包括国家),均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人在有劳动能力、有经济收入时,即有通过纳税等途径为社会做出贡献,帮助他人、救助他人的义务,而在尚无劳动能力或失去劳动能力时,如年幼、年老、失业或遇天灾人祸,生活无着时,即应享有接受国家、政府帮助、救助的权利。由于国家、政府是通过公民税收得以维系的,所以相对人获得的国家、政府的帮助、救助,实际上是相对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群体中的人们对他的帮助、救助,就象他在生活顺利时通过纳税等途径帮助他人、救助他人一样。相对人的这种权利,有时是由国家法律加以明确规定的,有时法律虽尚未加以规定,政府亦应根据其财政状况,为相对人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救助,使其困难得以一定的缓解或克服。政府对社会上的困难和弱势群体提供帮助、救助的职责正是源于相对人的相应权利,无论这种权利有无法律的明确规定。当然,政府在履行帮助、救助职责时,如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必须依法律规定履行,如无法律明确规定,则应依其自由裁量权履行。

其三,相对人在行政执法过程中享有正当程序保障的权利。正当程序权利过去一直是人们的一项非法定权利,最早源于英国的“自然正义”(Natural Justice)原则。该原则有两项基本规则:一是任何人自己不得做自己的法官;一是任何人做出对他人不利的行为时,应当事先告知他人,听取他人的意见。这项原则后经各国沿用、发展,生发出很多具体规则,确立了公民对于政府,相对人对于行政主体的各种正当程序权利,如申请回避权、要求说明理由权、陈述权、申辩权、听证权、要求信息公开权、申诉权、复议权,等等。对于这些权利,许多国家在二十世纪中期以后通过制定行政程序法尽可能将之法定化。当然,法律规范的范围总是有限的,法制发达国家虽然通过制定行政程序法规定了相对人的大量的程序权利,但相对人的正当程序权却不可能为法律所包容。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相对人根据正当程序原则仍享有许多非法定的程序权利,如聘请人参与行政程序,代表自己向行政执法主体陈述、申辩和提出建议的权利,申请行政执法主体调查、鉴定、勘验和及时查阅调查、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的权利,等等。至于象我国和其他尚未制定行政程序法的国家,相对人的正当程序权在大多数情况下则都还处在非法定的状况,仅有少数领域,国家通过制定单行法,将相对人的正当程序权法定化了。如我国的《行政处罚法》,即规定被处罚人在行政处罚程序中享有要求行政主体说明处罚根据、理由权和陈述权、申辩权,对于特定处罚案件还享有听证权等。在其他领域(如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确认、行政裁决、行政强制等),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单行程序法。在这些领域,相对人是否存在正当程序权呢?当然是存在的。行政执法主体在执法过程中,当然同样应尊重和保障相对人必要的正当程序权利,如申请回避权、要求说明理由权、陈述权、申辩权等。否则,其执法行为的效力可能受到质疑。在我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实践中,曾有行政主体行为因未遵守正当程序,侵犯相对人非法定正当程序权而被撤销的例子。 不过,我国目前正在抓紧制定《行政强制法》、《行政收费法》等各行政领域的单行程序法和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行政相对人的正当程序权利将日益法定化。但是,即使如此,即使今后程序法完善了,行政相对人仍然会存在某些非法定的正当程序权利,行政执法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中仍应尊重和保障相对人的这些非法定的正当程序权利。  三、 执法:使秩序从静态设计转化成动态建构

行政执法的目的既在于保护人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自由,同时也在于维护秩序,维护人们生产、生活和从事与生产、生活有关的各种活动所必须的秩序。人权和秩序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一方面,人权的实现要求秩序保障:在社会生活中,没有秩序,人的权利和自由随时有被侵犯的危险,人们将失去预期,失去安全感,一切都可能发生,个人无法控制,人们将不得不在担心和恐惧中生活。另一方面,秩序也依赖于人权而存在,离开了人的权利和自由,秩序将失去任何意义,无论是立法设计的秩序,还是执法维持、建构的秩序,其宗旨都在于保护和发展人权,保护和发展国民的权利和自由。

当然,人权和秩序尽管在基本关系和整体上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但在一定时间、一定场合也会发生局部相互冲突的情形。例如,人们如果过分强调个人权利与自由,不顾及他人的权利与自由,社会公共秩序就可能受到负面影响或被破坏;人们如果过分强调秩序,个人权利与自由就可能被忽视,特别是某些行政主体及其行政执法人员,有时会为秩序而秩序,因各种理由(如应付检查、保证领导安全、争创先进等)搞形式主义,而不惜牺牲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和自由。由此可见,人权和秩序的统一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不通过人们的主动协调而可以自然而然实现的。因此,立法和执法,特别是执法,作为行政关系主导者的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应主动地把握和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使二者保持平衡和统一。关于执法与相对人权利的关系,我们在前面已进行了专门讨论,这里我们主要探讨执法与秩序的关系,执法在维护秩序,使秩序从静态设计转化成动态建构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当然,我们在讨论秩序时,不能不同时涉及到权利,因为秩序的最终目的是权利。

(一)执法行为与秩序

执法对秩序的建构和维护首先是通过执法行为直接实现的。执法行为是多种多样的,如人们最常见的审批、许可行为、规划行为、监督检查行为、行政处罚行为、行政强制行为(包括即时强制和强制执行)等 。不论是社会生活秩序,还是经济与市场秩序,没有行政执法行为的保障,都可能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在这种社会秩序状态下,人们将难以正常地生产、工作、生活和进行社会交往。

行政执法行为对秩序的作用其一是建构,其二是维护。秩序建构主要是通过审批、许可行为、规划行为、征收行为、给付行为等实现的。审批、许可通过对市场准入、相对人从事一定职业、行业的资格、资质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设备、设施、产品、物品的质量的审查,发放许可证,确立一定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交往秩序;规划通过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城市和乡镇建设、环境和生态保护等予以科学设计和统一规划,确立不同利益群体在这些领域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秩序;征收、给付行为通过对社会财富的分配和再分配,确立社会“公共物品”提供的秩序和社会保障、社会救济领域的秩序。

秩序维护主要是通过监督检查行为、行政处罚行为、行政强制行为(包括即时强制和强制执行)等实现的。监督检查对秩序的维护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督促和鞭策,使相应领域的所有相对人感觉到秩序的约束,促其自觉将其行为纳入秩序的范畴;二是发现违反秩序的行为,及时加以纠正和处理,防止其恶化和漫延;三是发现秩序本身的缺陷和漏洞,及时加以完善、修补或对某种秩序加以重构,防止形成“恶序”,即侵害人民利益和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行政处罚对秩序的维护作用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特定相对人特定违反秩序行为予以制裁、处理,使被损害的特定秩序得到恢复,并使被处罚人获得教训,不致重犯;二是对一般相对人的警示、教育作用,特别是对有同样或类似违反秩序行为倾向的相对人,行政处罚能对之产生一定的震慑作用,使之抑制自己的行为,避免重蹈他人被处罚的覆辙,从而实现维护和保障秩序的目的。行政强制对秩序的维护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直接采取措施,及时纠正违反秩序的行为(之后再实施行政处罚或不再实施行政处罚);二是在可能出现违反秩序的情形或状态之前采取措施,防止违反秩序的情形或状态实际发生;三是在行政处罚或行政机关实施其他行政处理行为之后,行政相对人不履行行政处罚或行政处理行为为之确定的义务,行政机关对之采取行政强制执行措施,保障行政行为构建的行政秩序得以实现。

(二)执法体制、执法方式、执法程序与秩序如前所述,行政执法行为具有构建、维护和保障秩序的重要作用。但是,执法行为对秩序作用的实际发挥乃取决于执法体制、执法方式和执法程序的优劣:好的(民主的、科学的、文明的)执法体制、执法方式和执法程序可以促进执法行为积极作用的发挥,从而有利于构建、维护和保障秩序;不好的(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高度集权的、漠视相对人权益的,乃至野蛮的)执法方式、执法体制和执法程序可能妨碍执法行为积极作用的发挥,对秩序产生消极的影响。当然,有时在高度集权的执法体制下,运用野蛮的执法方式,漠视相对人权益的简单快捷的执法程序实施的执法行为也可能构建、维护和保障某种有条不紊的“秩序”。但是,这种“秩序”是以牺牲相对人人权,牺牲相对人积极性、创造性,牺牲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和效率为代价的,从而这种“秩序”只能是暂时性的,最终将因相对人的不满和怨气爆发而终结,使社会经济秩序重新陷入混乱。

执法体制对秩序的影响虽然不是直接的,但却是重大的和根本性的。就目前在许多领域实行的多头执法体制而言,对经济管理秩序、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消极影响即是显而易见的。一个企业,一天之内可能要接待七、八个行政执法部门(如工商、技监、税务、环境、卫生、城建、劳动、市容等)的监督检查,接待往往还要求企业负责人出面。负责人要应付这么多执法检查,要牵扯他(她)多少时间、精力?相对人一个违法行为,有时可能面临好几个执法部门的查处、处罚(所谓“几个戴大盖帽的追一个戴草帽的”),行政机关和行政相对人均要耗费多少成本?至于相对人要申请行政机关许可办一个企业或做一件需经审批的什么事,更是要跑几个,甚至几十个衙门,求爷爷,告奶奶,有时一年半载还办不下来。这种体制能保证什么秩序,社会经济生活岂能不乱。正是基于这种乱象,这几年国务院一直将治理和整顿经济秩序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在抓。在治理和整顿经济秩序中,改革执法体制即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此,全国各地陆续推出了许多改革措施,如联合执法、综合执法、“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政府超市”等。联合执法指几个执法部门联合组织执法机构,统一对相对人进行监督检查,但分别以各自的名义对相对人实施处理或处罚行为;综合执法指经有权机关批准,根据统一、精简、效能的原则,由一个执法部门以该部门的名义统一行使几个执法部门的执法职权(主要是行政处罚权);“一个窗口对外”指行政机关办理审批、许可事项,一项审批、许可无论需要几个内设机构审查,均只由一个机构统一与相对人打交道,均由其受理审批、许可申请,由其送达审批、许可决定;“一站式服务”是指一项审批、许可事项需要几个行政机关办理的,只由其中一个机关受理,由该机关转告有关机关分别提出意见后统一办理;“政府超市”指政府将具有相应审批、许可权的有关行政机关集中在一个政府大厅内,统一、集中办理相应审批、许可事项。

行政执法体制的这些改革措施虽然大多尚在实验之中,但其对于市场经济秩序的正面作用已经开始显露,其中部分措施已得到法律的确认。例如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行政许可法》即规定,行政许可需行政机关内设多个机构办理的,该机关应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对外:统一受理相对人申请和统一向相对人送达许可决定(“一个窗口对外”);行政许可由地方人民政府两个以上部门办理的,相应政府可确定由其中一个部门受理申请,之后转其他有关部门分别提出意见后由其统一办理(“一站式服务”);或由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在一个办公大厅内联合、集中办理有关行政许可(“政府超市”) 。

执法方式、执法程序与执法行为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任何执法行为,无论是审批、许可,还是监督检查,或者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遵循一定的程序进行。因此,执法行为对秩序的建构、保障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为的方式和程序。过去,我们在市场经济秩序、社会秩序混乱,违法行为猖獗时,往往想到的只是加强行政执法行为的力度,严查重罚,而很少想到如何改革我们的行政执法行为的方式和程序,使之保证公开、公正、公平,结果自然是收效甚微。试想,执法行为不公开,暗箱操作,执法者以权谋私,权钱交易;执法行为不公正,不公平,偏私、歧视,厚此薄彼,不讲信用,反复无常,怎么能令行政相对人信服?怎么去纠正相对人的违法行为?怎么能建构起市场和社会所需要的秩序?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们开始认识到执法方式、执法程序对于保证正确实施执法程序的作用,各级政府开始重视对执法方式、执法程序进行改革,注重建立民主、科学、文明的执法方式和执法程序。《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确立了实践中有关改革的成果,进一步推动了改革的进程。《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确立的执法方式和执法程序改革措施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

其一,为解决程序过繁,效率低下的问题,简化某些行政行为的执法程序,在保证公正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方便当事人和提高行政效率,建立当场执法制度。例如,《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如相对人违法事实确凿,对之处罚有明确的法定依据,且应给予的处罚较轻(警告或数额较小的罚款:对自然人50元以下,对单位1000元以下),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对于当场作出20元以下罚款或不当场收缴罚款事后难以执行的,行政执法人员可以当场收缴罚款。此外,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执法时作出罚款决定,如当事人向指定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经当事人提出,也可当场收缴罚款 。《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许可时,如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行政机关能够当场作出决定的,应当当场作出书面行政许可决定。如申请人申请事项依法不需要行政许可的,应当即告知当事人不受理;如申请人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即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当事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如申请人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当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如申请人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

其二,为解决多头执法扰民的问题,建立由一个行政机关行使几个有关行政机关的执法权的制度。例如,《行政处罚法》规定,经国务院或国务院授权的省级政府决定,一个行政机关可行使几个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 ;《行政许可法》规定,经国务院批准,省级政府可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几个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 。一个行政机关行使几个有关行政机关的执法权,这既是行政执法方式的改革,也是行政执法体制的改革。

其三,为解决执法中互相推诿、互相扯皮、官僚主义和拖延耽搁的问题,确立严格的执法时效制度。例如,《行政许可法》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除可以当场作出决定的以外,应当自受理许可申请之日起二十日内作出许可决定;二十日内不能作出许可决定,经本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除非特别法有另外的规定)。行政许可采取统一办理或者联合办理、集中办理的,办理的时间不得超过四十五日;四十五日内不能办结的,经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请人。《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的时效为两年,相对人违法行为两年内未被发现的,行政机关不得再给予行政处罚(除非特别法有另外的规定)。

(四) 执法人员的素质与秩序如前所述,建构和维护秩序是行政执法的重要功能和作用之一。行政执法对秩序的建构和维护首先依靠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对秩序的作用是最直接的;其次,行政执法对秩序的建构和维护还取决于行政执法体制、方式与程序,行政执法体制、方式与程序对秩序的作用较间接些,它通常要通过行政执法行为影响秩序;再次,行政执法对秩序的建构和维护还取决于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当然,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对秩序的作用较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执法体制、行政执法方式与程序对秩序的作用更间接些,它同样要通过行政执法行为,或既通过行政执法行为,也通过行政执法体制、行政执法方式与程序影响秩序。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行政执法各种因素对于建构和维护秩序作用的直接性、间接性并不等于其重要性程度,不是说某种因素作用越直接,该因素就越重要;某种因素作用越间接,该因素就越不重要。实际上,这里讲的作用的直接、间接是就相应因素对秩序作用关系的层次而言,间接作用因素较直接作用因素居于更深层次,从而其对直接作用因素具有一定程度的决定性作用:行政执法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受行政执法体制、行政执法方式与程序制约,更受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制约;行政执法人员的素质不仅一定程度地决定行政执法行为,也一定程度地决定行政执法体制、行政执法方式与程序。

决定行政执法质量,影响行政执法作用发挥的行政执法人员素质主要包括三类素质:一是政治思想品质素质;二是文化知识和业务能力素质;三是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方面的素质。

行政执法人员政治思想品质素质对行政管理秩序的影响是显然的。首先,执法人员的品行对社会有表率作用,“民以吏为师”,执法者品行不正、行为不端,会给行政相对人作出坏的榜样,形成不好的民风;其次,执法人员的品行影响执法的权威,“身不正而令不行”,执法者自己违法乱纪,要求行政相对人严格遵纪守法是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执法者执法语言粗野、行为恶劣,要求行政相对人严格服从管理、令行禁止是很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再次,执法人员品行不佳,会给违法犯罪分子提供施放“糖衣炮弹”,将其击倒和拉下水的机会。违法犯罪分子、社会黑恶势力如认定、看准某执法人员是见钱眼开,见利忘义,见色忘乎所以的货色,即会通过“钱权交易”、“色权交易”将其收买,让这些腐败分子充当他们违法犯罪活动的“保护伞”。至于某些执法人员不待他人拉下水,自己主动往“水”里跳:以权入股,参与违法犯罪活动,这种情况对于社会、经济秩序的危害则更不自待言。

秩序维护员篇10

从宪政的角度看,建立国家紧急权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保护社会成员的权利与自由,排除可能给宪法秩序和社会成员利益带来的各种障碍,维护并恢复宪法秩序的统一性。从本质上讲,行使国家紧急权的基本出发点是履行国家保障人权的义务。因此,国家紧急状态对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限制是一种手段或方法,限制本身不能成为一种目的。

首先,国家紧急状态下公民权利的限制应基于宪法的规定与原则,合理地确立限制与保障基本权利的界限。如前所述,紧急状态下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应服从宪政的价值体系,应把限制行为限定在有限范围内的“手段”,不能把手段目的化,应保持紧急权的正当性基础。特别是,当发生某种突发性的事件,政府采取紧急权时应把限制性的措施限定在宪法规定或原则所允许的范围内,以保障基本权利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即使采取比较严厉的限制性措施时,也要在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保持必要的协调。

其次,国家紧急状态下限制公民基本权利的立法应具有合宪性。按照宪政的原理,为应付可能给宪法秩序带来的任何危害,但同时对限制的界限做出明确的规定。关于限制的基本原则是“为了国家安全、维护秩序与公共福利”,并在必要的限度内进行限制。为了恢复宪法秩序,可以通过立法形式进行限制,但基本权利的本质是不得限制的。普通法律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是在宪法的严格约束下进行的,尽可能回避个别法律保留形式。法律的一般性、明确性与具体性等特点有助于确立具体的限制标准与程序。尽管宪法规定了一般法律保留原则,但在具体立法时要在立法的目的、内容和程序上保持合宪性基础,不能片面地强调法律保留的形式意义。特别在规定有关紧急状态的具体法律、法规、规章时,更需要遵循立法权限,不能超越限制的范围,禁止下位法违反上位法。

第三,为了在秩序与自由、权力与权利之间寻找合理的界限,政府应在应急条件下严格遵循依法行政原则,防止因行政权的滥用而造成的权利侵害。比如,采取强制隔离、临时行政征用等措施时更严格地依照法律程序办事。对社会成员来说,则要强调依法积极配合政府活动的义务,不能把保障权利与维护秩序的价值对立起来,既要求政府依法行政,同时也要尊重政府的权威,共同维护法律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