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李白十篇

时间:2023-04-03 17:57:43

望庐山瀑布李白

望庐山瀑布李白篇1

《望庐山瀑布》是通过对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望庐山瀑布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两首诗,一为五言古诗,一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紧扣题目中的“望”字,都以庐山的香炉峰入笔描写庐山瀑布之景,都用“挂”字突出瀑布如珠帘垂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然后细致地描写瀑布的具体景象,将飞流直泻的瀑布描写得雄伟奇丽,气象万千,宛如一幅生动的山水画。

《望庐山瀑布二首》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来源:文章屋网 )

望庐山瀑布李白篇2

关键词:古诗;对比;教学法

像李白的《静夜诗》、孟浩然的《春晓》、张继的《枫桥夜泊》这样的诗,非常浅显,又非常有韵味,千百年来一直家喻户晓。但要说清它们的好处,是相当难的。通过比较就能品鉴出它们的美感和诗味。

这三首诗,都是用白描手法,写得自然流畅,好像随手拈来一般。《春晓》叙述了春天早晨醒来时,一瞬间的所闻所感;《静夜思》叙述旅人在外,面对宁谧的夜,皎洁的月,引起的思乡情绪;《枫桥夜泊》叙述了旅人在外难以捉摸的愁绪。论构思,它们都没有刻意求巧、求奇,平平道来;论想象力,三首诗都说不上飞动、大胆、丰富;论语言,三首诗都没有华文丽辞,没有色彩浓艳的句子,它们的语言平白如话,浅易好懂;论气魄,并不宏大。像这样的诗,靠什么成为千古名篇呢?

放在一起比较就容易明白,它们靠写一种能引起人们理解和共鸣的情绪而流传千古。李白的《静夜思》写出了一种不凡的情绪,把月光与思乡联系到一起,这是一种艺术发现,在教学中把这样的诗句放在一起比较,如:“每逢佳节倍思亲”“独怜幽草涧边生”等。像这类诗,既可为稚子呤唱,也可为久居他乡的老翁玩味,只是因为生活经历不同、年龄不同、心境不同,在理解上有深有浅,有此有彼而已。这些诗从生活中提炼出某种情绪,这种情绪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共鸣性,能够深深地打动许多人的心。通过相互比较,学生容易鉴别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品味出它们共同的美感、独有的魅力。

在教学李白《望庐山瀑布》时,精选几首写庐山瀑布的优秀古诗来比较。如:

唐代徐凝的《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雪,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明朝李梦阳的《开先寺》“瀑布半天上,飞响入人间。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

清朝高凤翰的《石梁飞瀑》“悬溜曾看是玉虹,香炉峰下驾天风。到今心眼留余响,才一开图欲耳聋。”

描绘瀑布的古诗有很多。这几首写瀑布的诗各有特色,算是其中的佼佼者。各处的瀑布,特征是相似的:一是形,银水从青山上垂挂下来,如白雪、如素练、如银河;二是声,撼山动地,如鼓、如潮。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注重写瀑布的形,它用夸张的、浪漫手法,使得后来者很难再出新意。如果再从正面来写瀑布的“形、声”是无法超过李白的。唐代诗人徐凝的《庐山瀑布》从另一角度,写出了庐山瀑布的新意,把生动飞跃的瀑布写成静止的东西,“一条界破青山色”逼真地写出了庐山瀑布的新意,把生动飞跃的瀑布写出了远视的感觉。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开先寺》又有所不同,他注重写瀑布的“声”和瀑布造成的深潭,写得极有气势,“莫言此潭小,摇动匡庐山”。诗人从另一个侧面描写了瀑布的威力。从潭中倒影的动荡来写,的确是匠心别具,想象丰富。高凤翰的《石梁飞瀑》借观画来写飞瀑,更具匠心,以致画卷刚打开,瀑布声便充耳欲聋了,这种想象,前人没有想到过,高凤翰想到了,写出来了,便有清新意。

学生在对比中体会到,同样写瀑布的诗,为何各有自己的物色?只因为他们的角度、构想不同。启发学生自由联想,说说自己心中的瀑布。同一题材在作文时要有不同的角度和构想,不要人云亦云,要从新的视角去挖掘、开拓、想象,这样才有创新,写出的文章才会新颖别致,才能改变作文时题无可写、文无新意的毛病。

望庐山瀑布李白篇3

到达山腰,李白惊得目瞪口呆,半晌才说:“美哉!美哉!”那瀑布真是雄伟壮观:汹涌的河水紧贴悬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绝,一泻千里,落地撞开万朵莲花,溅起的水雾飘飘洒洒,水声震耳欲聋。

在这从天而降的巨大水帘面前,置身于细细的水雾中,李白陶醉不已。

这时,瀑布下升腾起一片紫色的烟云。李白看呆了,问两个游人:“这是什么?”答曰:“这儿每天清晨会升紫雾,所以叫香炉峰”。 李白正沉醉,忽听二游人正在作诗:“香炉峰上瀑布美,水帘垂下紫烟围。此间景观不常见,人间仙境游几回?” “这么美,应作诗耶!”李白酝酿了一下,就做好了《望庐山瀑布》,诗曰:

日照香炉升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望庐山瀑布李白篇4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 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瀑布水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宿香山寺石楼 李 颀

夜宿翠微半, 高档闻暗泉。渔舟带远火, 山馨发孤烟。衣拂云松外, 门清河汉边。

峰峦依枕席, 世界接人天。蔼蔼花出雾, 辉辉星映川。深林暑莺满, 惆怅欲言还。

送东林廉上人还庐山 王昌龄

石溪流已乱, 苔径入渐微。日暮东林下, 山僧还独归。常为炉峰意, 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 世情多是非。会寻名山去, 岂复无清机。

远 公 龛 王 维

松路向精舍, 花龛归老僧。闲云揿锡杖, 落日低金绳。入夜翠微里, 千峰明一灯。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别草堂三绝句 白居易

正听山鸟向阳眠, 黄纸除书落枕前。为感君恩须起, 炉峰不拟住多年。

久眠褐被为居士, 忽挂绯袍作使君。身出草堂心不出, 庐山未来动移文。

三间茅舍向山开, 一带山泉绕舍回。山色泉声莫惆怅, 三年官满却归来。

庐 山 独 夜  元 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峡 石 西 泉 韩 愈

居然鳞介不能容, 石眼环环水一钟。闻说旱时求得雨, 只疑蝌蚪是蛟龙。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寄白阁默公 贾 岛

已知归白阁, 山远晓晴看。石室人心静, 冰潭月影残。微云分片灭, 古木落薪乾。

夜后风飘磬, 西峰绝顶寒。

庐 山 瀑 布 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息。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杜荀鹤

仙径闲寻采药翁, 草堂留话一宵同。若看山下云深处, 直是人间路不通。

泉领藕花来洞口, 月将松影过溪东。求名心在闲难遂, 明月马蹄尘土中。

聪明泉 皮日休

一勺如琼液, 将愚拟圣贤。欲知心不变, 还似饮贪泉。

庐山寺 马 戴

白茅为屋宇编荆, 数处阶墀石叠成。东谷笑言西谷响, 下方云雨上方晴。

鼠惊樵客缘苍壁, 猿戏山灵撼紫柽。别有一条投涧水, 竹筒斜引入荣铛。

双剑峰 来鹄

倚天双剑古今闲, 三尽高于四面山。若使火云烧得动, 殆应农器满人间。

石门山泉 郑 谷

一脉清泠任所之,萦莎漱藓入空池。云边野客穷来处,石上寒猿见落时。

聚沫绕槎残雪在,迸流穿树堕花迟。烟春雨晚闲吟去,不复远寻星子陂。

白鹿洞 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 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 周情孔思正追寻。

栗里 颜真卿

张良思报韩, 龚胜事新。狙击不肯就, 舍生悲缙绅。呜乎陶渊明, 奕叶为晋臣。

自以公相后, 每怀宗国屯。题诗庚子岁, 自谓羲皇人。手持山海经, 头戴漉酒巾。

兴逐孤云外, 心随还鸟泯。

忆李十二白读书匡山 杜 甫

不见李生久, 佯狂殊可哀。世人皆欲杀, 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 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 头白好归来。

行经庐山东林寺 杜牧

离魂断续楚江耄,叶坠初红十月天。紫陌事多难暂息,青山长在好闲眼。

方趋上国期干禄,未得空堂学坐禅。他岁若教为范蠡,也应须入五湖烟。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毛泽东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一九六一年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石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毛泽东《七律·登庐山》 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

望庐山瀑布李白篇5

山路弯弯,高高低低,我们走在去三叠泉的路上,望不到头的石阶似乎一直延伸到天际走也走不尽.我们弯着腰,低着头吃力地往下走.走到半山腰,突然,一道白光从眼前掠过,只见一条瀑布象长长的白链,从山顶上垂下来."瀑布"我惊地叫喊着,加快脚步往下跑.

不过一会儿,我们爬到了山脚.放眼一看,庐山峰峦雄伟,怪石嶙峋,在风的吹拂下,像一条银色的光带挂在半山腰."哗哗"几声巨响,让大家回味无穷,庐山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看不见它在流动;庐山的水真甜啊,甜得像吃了西瓜一样;庐山的水真蓝啊,仿佛是天空的白云.它那么鲜明,只有自然才能有这样伟大的力量,我不由得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诗中的佳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真是像走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虽然庐山上人山人海,但是使许多游客留连忘返,好像转100次都不烦一样!

壮丽的庐山瀑布像一首动听的歌,又像一幅壮丽的画,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中永久的回荡!

望庐山瀑布李白篇6

只听黄振坤喜忧参半地吹道:3086年的某一天,我在路边的小摊上买了一盒“吹牛牌”泡泡糖。我轻轻一吹,没想到吹出的泡泡越变越大,大到能把我包裹在里面!更让我想不到的是,这个泡泡竟带我穿越到了唐朝,降落在一道雄伟的瀑布前。

咦,这道雄伟的瀑布我好像在哪里见过?好像是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插图……哦,我想起来了,这是著名的庐山瀑布!想到自己只用了一盒泡泡糖的钱就可以游览名胜,我真是太高兴了。忽然,一个声音传入耳际:“庐山瀑布真是天下之奇景啊!”我寻声望去,不得了了,说话的人竟是大名鼎鼎的“诗仙”李白!我赶紧拿出袖珍相机跑到他跟前,说:“Hello,李白先生!”李白摸不着头脑:“什么是‘hello’?”“‘Hello’就是‘你好’的意思。”我解释道,“李白先生,我能和你合个影吗?”没等他反应过来,我就拉着他在瀑布前合了个影。李白看到相机屏幕里有我和他的合影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我拿出笔记本,请李白签个名,他爽快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随后我与他同游庐山瀑布,看着如画的美景,李白不禁诗兴大发,吟出了《望庐山瀑布》这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

我脑子里蹦出了一个想法,何不……

望庐山瀑布李白篇7

迈入庐山风景区,你便会觉得空气无比的清新。猛吸两口,令人心旷神怡。走着走着,感觉树木越来越密,色彩越来越绿,而瀑布声也是离我们越来越近。先是一阵“哗哗”声,越近越觉得有狂风巨浪向我们袭来,响彻天空,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剩下瀑布在吟唱。

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瀑布的脚下。凉丝丝的水花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在落到水面时还在蹦跳着,像在欢呼,似在嬉戏。抬头望去,一匹长长的白绸带正从悬壁上源源不断的飘了下来,让你忍不住惊叹!

忽然,天空中下起了一阵银珠似的急雨,瀑布更加壮观了。雨水夹杂着瀑布的水花向赛车在大道上疾驰。

望庐山瀑布李白篇8

美丽的大自然

大自然的景色是美丽的,是奇妙的。大自然好似变幻莫测的天气,走到哪里都会有新奇的发现;大自然好似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描绘出祖国美丽的景色;大自然好似一个神奇的万花筒,可以将大自然的美丽尽收眼底。大自然中有绵亘千里、高低起伏的山峰,有奔腾万里的黄河,也有生机盎然的田野。我们今天就一起去看看风光秀丽的庐山吧!

刚来到庐山,我就被这美丽的景色给吸引住了。乳白色的云雾环绕在山顶,给庐山增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庐山那气势壮观的陡峭石壁,是那样高,那样雄伟,给人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那蜿蜒曲折的山路,若隐若现的出现在杂草密布的小路上,山的一边是伸手不见底的大峡谷,一面是高耸入微的山峰,令人胆颤心惊。庐山也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有横着放的,斜的放的,竖着放的。有的像奔腾怒吼的雄狮,有的像展翅高飞的老鹰,还有的像莲花宝座。所有的石头形状都不一样,有的凹凸不平,有的错落成桥,每一块石头都有自己奇特的形状,独特的特点。我真敬佩大自然这丰富的想象力,把世间万物造的各有各的特点,大自然真是一位神奇魔术师,走到哪里都有不同的景色,令我十分着迷。

庐山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飞流的瀑布,我们坐着缆车去观赏瀑布。那雄伟的瀑布从绝壁上飞奔而下,激起朵朵水花,飞溅在山间。我站在白色的云雾之间,耳畔是雷鸣般的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气势非凡的交响乐。那飞流的瀑布如同一条白色的巨龙在山顶盘旋,那气势就像有十万个人在振臂高呼,望着这望不到头的的瀑布,我不由想起了大诗人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比喻得真是太贴切了,令我感概万千。

我爱风光秀丽的庐山,我也爱变幻莫测的大自然!

望庐山瀑布李白篇9

博山炉,系“熏炉式样之一,流行于汉晋时期。秦汉时盛传东海有蓬莱等三座仙山,根据这一传说,将炉盖设计成山形,上有羽人、走兽、云纹等,象征蓬莱仙境,所以称之为博山炉”(冯先铭主编《中国古陶瓷图典》P172页)。汉唐博山炉,炉体通常呈球形,“上有镂孔盖,盖以重叠的山峦为饰。燃香时烟从镂空盖的洞孔中飘出;下承以宽沿敞口盆,盆内可以注水,象征着海水”。可以想见,银河泻落的庐山瀑布,于日照下所生成的水汽,一定变幻出与博山熏炉燃香时烟云氤氲缥缈十分相似的“蓬莱仙景”,才让李白因景生情、诗兴勃发。倘若“生紫烟”香炉,乃是指中间内凹而无“蓬莱仙境”的传统三足炉,那李白绝不可能在庐山“遥看瀑布”,当是遥望庐山周边的八里湖或鄱阳湖,诗名应写成《望某某湖……》才对!

香炉的雏形,在汉代,其实就已经出现。从东汉青釉鼎式炉略显笨拙的身姿上看得出,其造型颇似良渚文化的陶鼎。可它甚合香炉的制式,却和当时其他炉具一样,仍属熏衣驱蚊和清除异味之居家用品。包括后来出现在南朝的青瓷三足炉、四足盘托炉,以及唐代的绞胎五足炉、三彩兽足陶炉等,尽管都已显现出无盖的香炉之形。但其崭露头角的香炉形制,并没得到人们理念上的认可。直到隋唐,炉具依旧以带盖的金属博山炉为上品、为时代的主流产品,并博得了上层社会满堂喝彩。

在早期越窑和洪州窑产品中,有一种“造型同传统意义上的香炉已十分接近”的器物,有人以为是“年代最早”的炉,又因其“有个优雅的把手”,遂冠名为“提炉”。然而,此类“柄首常作兽头形”之物,系源自同期的青铜器,名“斗”,又称“刁斗”,为“汉晋时期的一种炊器,或用于军旅”。唐人诗中有“行人刁斗风沙暗”绝句,指的就是它。斗,“出土时多伴有火盆并搁置于火盆中,说明用途为温食炊具,军旅多用之”(冯先铭主编《中国古陶瓷图典》P168页)。可见“斗”与“香炉”风马牛不相及。况且,较铜器“斗”又有所不同,瓷“斗”多为冥器。

中国的香炉,是世界上最具文化特色的器物。可以这么说,如果把文房四宝之笔、墨、纸、砚视作古代中国文化人不可或缺的书写工具,那么香炉则是炎黄子孙在精神生活上不可或缺的文化用品。(详见《瓷质香炉的文化特色与收藏》一文、2009年第9期《收藏》)

望庐山瀑布李白篇10

1、望庐山瀑布全诗意思是:太阳照射的香炉峰生起紫色烟雾,远远看去瀑布像匹白练挂在山前。水流从三千尺的高处直泻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落自九天。

2、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全诗内容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