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教学设计十篇

时间:2023-03-24 05:23:19

打电话教学设计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打电话”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归纳推理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方案,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大家经历过台风天气吗?这里有一些在台风天拍的图片(课件播放台风图片和背景音乐)。台风给我们日常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的危害!

今年4月份一场台风即将正面袭击厦门,某海域还有7个渔民没有接到消息,还在各自的渔排上工作。此时抗灾指挥中心只有一个工作人员。(课件出示七个渔排和一个工作人员的画面)。情况十分的危急,应该怎么办?

合理使用教材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教学情境:台风即将来临,需要通知海上作业渔民返航。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教材采用通知15人来探究方案和规律,这个数据太大,难度较大。实践证明教学效果不好,本教学设计改用从通知7个人比较简单的数据入手,更符合学生知识储备水平和可接受水平,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得到发展。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一)方案1――逐个通知

师:假设这个工作人员用打电话方式通知这7个养殖人员,每分钟可以通知1人。一共需要多少时间?怎么通知?

生:可以一个一个地通知。

师:电脑出示方案并用学具示范设计方案展示到黑板上。

(1)小组讨论,用小黑板及学具摆出设计方案,并标出所用时间。

要求:

①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说出各自的通知方案。

②在小组中推选出中最佳的通知方案?并用学具摆出这个方案(标上通知时间)。

③在小黑板右上角写出该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

(2)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设计方案,并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方案二和方案三进行点评指导。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第×小组设计的方案(教师展示学生设计的分组通知的方案)

师:(引导学生观察示意图)一共用了几分钟时间?方案2与方案1比较,为什么会节省出时间呢?

生:在第一分钟,方案1工作人员通知了渔民1,方案2工作人员通知了渔民1。

在第二分钟,方案1工作人员通知了渔民2,方案2工作人员通知了渔民2,同时渔民1通知了渔民3,也就是同时通知了2个人,所以节省了时间。也就是说方案2采用分组通知的方法,节省了时间。

讨论:是不是分成的组越多,越节省时间?  [通过让学生呈现各自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方案进行指导,既肯定和保护了学生的设计,又突出了教师的引领作用,渗透了优化思想。本教学设计通过方案二是大部分同学采用的方法,这种方案和同学们的生活经验比较密切,采用这种分组方案的同学会有不少小组,教师可从同学中的方案中挑选一个进行指导,并对其他类似的设计方案进行归类说明。]

(三)方案三――所有人不空闲

师:请同学们再来看一下第×小组设计的方案(教师展示学生设计的最优方案)

师:一共用了几分钟时间?方案3与方案2比较,为什么会节省出时间呢?

生:接到电话的所有的人都不空闲,接着往下通知,最节省时间。所以只用了3分钟就通知完七个人。

猜想验证:如果再给一分钟时间,一共有几个人接到这个通知?

学生汇报,验证。并画出第四分钟通知情况的示意图。

[通过三个方案的展示点评,让学生经历逐个通知、分组通知、所有人都不空闲三个阶段,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了方法的多样性与优化的思想。通过对增加一分钟通知几个人的猜想验证,既深化了知识,理解了方法,又能够较好地解决了课本内容。]

三、探索规律。应用规律

(一)探索规律师:这个方案里面隐藏着什么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填写下列表格。

生1:第1分钟,通知1个人,第2分钟,通知2个人,第3分钟,通知4个人。

生2:如果把工作人员算在内,第一分钟知道这个消息的总人数是2人,第二分钟知道这个消息的总人数是4人,第三分钟知道这个消息的总人数是8人。

师:每增加1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是上一分钟的2倍。或下一分钟知道消息的人数是上一分钟的2倍。被通知到的人数比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少1人。

[规律的发现是本课的难点。本教学设计通过让同学们填写表格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规律能够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

(二)应用规律

1.一个合唱队共有31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仍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最少需要多少时间?请你用图示法画出这个时间的设计方案,要求合理,美观,并能清楚的表示出通知的过程和所用的时间

2.如果海上还有50条小渔船在外作业,照样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一条船,那么最少要花多少分钟才能通知到他们呢?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 小学英语教学 对话课 有效情境创设

2013年春,我校英语教研组把对话课的教学研究作为教研的重点,积极参与研讨活动,在“三课达标”活动中都选择对话课教学进行教学研讨,通过磨课、观课、议课,发现对话课教学中的有效情境创设能帮助学生轻松地理解文本内容,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学生易理解、易接受。下面我结合这次“三课达标”活动中开展的公开课,谈谈自己对小学英语对话课情景化教学的感悟。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大意。

(2)尝试在打电话的过程中运用以下句型进行信息交流:Can I speak to...?Please hold on.There’s a call for you。

(3)能够正确模仿、朗读课文;尝试用已经掌握的语言与他人进行电话交流。

感悟一:情境创设要简单化

本节课导入环节的情境创设初次是这样的:今天是我的生日,晚上想邀请几个朋友来我家参加晚会,让学生猜谁是我的好朋友,再问学生如何找到她,打她手机打不通,然后决定打电话到办公室找她,引出试听内容。听完课研讨时,大家一致认为导入环节费时、累赘,情境的创设不够精简,学生精力都集中在理解老师的语言上,感觉学生听得很累,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研讨,我改变了导入内容,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切入,删繁就简,说学生能听懂的话、说他们感兴趣的话,直接快速高效地引入试听。设置为:I want to have a dancing party.I want to call Miss Song.然后直接出示办公室图片,做出拨打电话的动作,进入试听环节。课前请办公室一位老师录音,结合文本内容设计试听内容。这次的情境创设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情,通过动作示范,学生很快明白我要开的是舞会,要找的是Miss Song。试听内容的录制也是找的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位老师,以便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环节变得简单易懂,很有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中句型Can I speak to...?的输入。导入环节的优化很好地为学生后面的操练学习做了铺垫。

感悟二:情境创设要生活化

本课的第二个情境创设,最初我选择录音的方式,完成转接电话中句型Please hold on.There’s a call for you的输入,并且由我来进行“人机对话”。但组内研讨结果是,第一个句型学生已经掌握了,能进行简单的运用,所以这次的对话可以找一个学生来替代,尝试使用所学语言,并思考如何跟对方交流,但虚拟的场景对话不如真实的场景对话有效。

我对教学设计做了调整,情境创设更换为:我需要拨打Miss Song的手机联系她,现场找一位愿意帮我的学生完成任务,用手机拨出电话号码,让学生亲自尝试如何接电话,真实的“现场版接听电话”,让学生更清晰地明白对话内容,在脑海里快速构建一个真实清晰的对话场景,语言的输入很顺利地完成。

真实而生活化的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表达思想的欲望,也让学生在情境学习中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各种方式创设情境,使教学内容形象、具体、生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适的教学情境能降低教学难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更有利于学生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注意力。

感悟三:情境创设要趣味化

本课的第三个情境创设,初次是这样设计的:让学生替我订餐桌或者选择前面的听力续编,两个任务的设置直接由学生完成,但发现存在很多问题,如学生没有什么表达的欲望,不是很感兴趣,生成的对话显得干瘪,时间也很长,没有什么实效,更没有实现预设目标,所以情境的创设以失败告终。

研讨后立即改进,分析本次失败的原因:教学方法和内容的设计都不能做到很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趣味性不够。我重新设计了本环节,改为:出示问题,What do you want to do this Sunday?Who do you want to go with?采访学生的周末活动,让学生用一个句子表达自己的周末活动安排,I want to...with...on Sunday.然后我做示范,说出我的周末活动安排,约班上的一名学生跟我一起去打乒乓球。我在课件上放了四部电话的图片,每个电话都链接了一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的铃声,选择其中一种铃声打电话给他,现场两人进行电话交流,相约去打球。示范后学生很快明白活动步骤,表现欲望一下子被激发出来,都想到前面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铃声,于是争先恐后地上台表演,利用表演,体验情景,电话一个个打出去,当堂课内成功完成12组对话,顺利地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给学生一个轻松和谐的语言环境,使得课堂充满活力。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各种方式,巧妙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取信息,在情境中交流、发展,从而使学生较快地掌握所学知识。趣味化的情境创设是学生所向往的,也是学生所需要的。

感悟四:情境创设要创新化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 《电话礼仪》 组织框架 授课内容 教学语言 细节处理

“礼即理也”。懂得礼仪,或遇事讲理,乃至形成一整套符合公共利益的规范,是社会进步、开化的表现,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对于服务行业人员来说,如何做好服务工作,不仅要职业技能,更要懂得服务礼仪规范。要通过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增加企业的美誉度。在南京成功申报青奥会之际,南京已挤身于国际化都市行列,学习与岗位密切联系的专业礼仪知识尤为必要。应南京市职教教研室安排,由我上一节关于人际交往礼仪方面的市级公开课。我把课题选定为《电话礼仪》,因为在现代人际交往中,电话日益成为人们沟通的桥梁。在日常工作中,电话作为联系工作、沟通协调的一项重要工具,它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和精神面貌,而且对外,单位的形象、声誉也直接或间接受其影响,所以良好的电话礼仪礼貌是现代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我所任课班级中无论是电子商务与管理专业、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还是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礼仪课都是一门专业课程,《电话礼仪》是其学习内容的一部分,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紧扣专业特点,围绕学生就业岗位及能力提升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有针对性的授课内容,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在教学设计中,我数次修改,每一次都能发现不足之处,经过思索、查找、尝试,寻求最佳方案,使课程内容更加紧凑,过渡更加自然,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参与度增高。我也真正感受到一堂好课是需要老师深入研究,不断修改出来的,“改”然后知不足,知不足后再“改”,数次循环,由普通课变成好课,再成为精品课,教学质量才能有所提升,课堂改革才能真正有成效。

在确定好授课主题之后,首先需要建立整体框架、主要授课内容及采用的授课模式,包括期望达成效果。虽然选题确立,但关于电话礼仪方面的知识还是比较多的,从大类分包括座机和手机,两者在使用方面也有不同的讲究;从细节方面讲,光是从语言角度来讲内容也丰富多彩。如果不加选择地一股脑地将内容堆砌,那一堂课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内容的选择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有突破。准确而生动的语言是对教师整体素质的考核,也是节约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吸引学生注意的手段。最后,细节处理也是授课者需要注意的方面。从这四个角度来积极探索,组织优化课堂教学,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一、改组织框架

《电话礼仪》最初的课堂设计由一段学生采访导入,接下来是一个关于因礼仪问题而导致失败的一次电话预约采访的小品表演,授课主要内容有:通话前的准备、通话开始的要求、通话中的要求、通话结束时的要求。最后是一个作业设计,由此构成一个课堂教学设计的框架。这个安排优点是条理性强,但缺乏创意,学生作为学习的对象,缺乏主动参与性。在第一次的修改中,我通过优化组合,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

1.删去原先导入新课的录像,因为都作为新课导入的话,这个环节花费的时间将过长,入题就太慢。相比较而言,小品现场表演,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为此,由教师简短的话语直接引入小品。

2.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将小品中出现的违反礼仪规范的地方用小白板记录下来,采用这种形式,便于学生归纳总结。老师初步了解学生对电话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灵活安排教学,对于学生已理解的知识在新课中就不作详细的讲解,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

3.授课新知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和形式,改变老师一言谈的局面,把课堂归还给学生。有的部分以提问为主要形式,有的部分知识内容采用情景模拟的形式,有的通过竞答的方法,有的通过小组合作、团队探究的方法,还有的通过温馨小帖士进行知识的补充。有的时候以教师引导,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有的环节老师参与,与学生产生互动。

4.知识总结这个环节通过老师自编的顺口溜一改单纯的说教,便于学生记忆,条理清楚,知识更完整。

5.根据导入新课的小品内容,演示一个正确的做法,分小组派代表上台表演,检测学习效果。

二、改授课内容

在知识框架确定后,需要对内容进行整改,使知识更加凝练,不求大而全,只要把关于电话方面的礼仪讲清楚,因为面面俱到只可能对知识的一知半解。为了上好这堂课,我查阅了不少与之有关的书籍,也观看了金正昆在《百家讲坛》及礼仪专家范智老师在《万家灯火》中关于电话礼仪的碟片。围绕所教班级专业的特点,我侧重讲授与日常与他们未来工作岗位相关的电话礼仪,删去与教学重点关系不大的内容。

如在最初设计“通话中要求”这一知识点时,我只是单纯地讲授知识要点,即原则有多少事说多长时间;从尊重的角度,宜短不宜长;电话三分钟原则:长话短说,废话少说,没话不说;重要电话列提纲:有几个号码,有几件事,重要的事情先讲;通话时间3-5分钟内为宜。这样干巴巴的说教连我自己都觉得枯燥。正巧我父母要去美国,我帮他们预约签证,要在中信银行购买专用付费电话卡。于是我把电话卡拍成照片,设计了一个情境:54元的电话卡只有12分钟,只能通过座机拨打,现在需要预约2个人前往大使馆签证,如何有效地利用这12分钟呢?一方面学生掌握拨打电话要注意时间、地点,同时知道拨打办公电话要事前做准备,做到高效率。通过生活中真实的例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通话习惯。

三、改教学语言

1.知识语言准确。

打电话是一个很生活化的事情,更容易表现随意性,而工作电话则应体现语言的严谨性。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要注意知识语言的准确性,如连线成功主动问好,不能说“喂”等语言。在和对方进行确认时,要说“请问”。养成良好的通话习惯,准确的对话语言,对学生未来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2.教师语言丰富、生动。

如:在讲授“打电话开始时的要求”时,我模仿我婆婆与人打电话的场景,运用方言进行模仿,就像走进日常生活,大家觉得亲近,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如:模仿打电话让别人猜:你猜我是谁,对方猜不中还让对方接着猜的情境,在我绘声绘色的表演下,同学们都忍不住笑起来,发觉生活中自己的确会经常说这样让人猜谜的话,而当时的自己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通过丰富的口语加上肢体语言,学生在愉悦中学到知识。

3.教师将本节课所有知识点自编成口诀,力求顺口,便于记忆。

小小电话作用大,两头连接你我他。

话前准备要充分,时间地点及内容。

连线成功问声好,自报家门请确认。

说话清晰咬字准,态度平和主次分。

通话时间有讲究,提高效率别忽悠。

重点内容要重复,感谢对方的帮助。

临别不忘说再见,礼仪贴士要记牢:

左手握听筒,右手做记录。

信号中断需解释,地位高者礼先挂。

遵守礼仪讲规则,沟通顺畅树形象。

四、改细节处理

1.板书的设计。

最初设计只是根据授课内容分条来写,在四次易稿后,我突出细节方面的修改,如在进行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时,我随手将板书勾画成抽象一个电话的图形,与本堂课的主题更为贴切,版面也更活泼。

2.内容过渡自然,知识有衔接。

细节决定成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条理性强,若单纯地一二三地说,就显得比较零散,为把一堂课上成结构完整的、一气呵成的好课,教师需要关注知识点的衔接,而且要显现出自然不露痕迹,这就需要教师之前做好准备。如从“通话开始的要求”过渡到“通话中的要求”这个环节时,我采用承上启下的过渡法:“在清楚地介绍完自己,确认对方正是你找的对象之后,我们将进入对话阶段。打电话对声音有哪些要求呢?”又如在学习“通话开始的三个基本要求”时,我采用的是提问过渡法:“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充分的准备之后,我们开始接通电话,通常你们打电话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在数次对文本的修改之后,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课堂教学设计基本完成了,充分体现了专业课程改革的要求。每一次的改动之后还会发现不足之处,只有不断地完善,才能使“让课堂生动起来”不是空话。当然遇见的学生不同,学情不同,包括当时的课堂状态不同,教师便需要有灵活的课堂驾驭能力及灵活应变能力。如此次上课,听课老师自觉把手机调为震动或静音状态,我发现这一细节后临时运用打电话要注意场合这个知识环节的案例,让学生和听课老师互动起来,课堂效果很好。又如问及学生谁先挂电话,答案五花八门,有的不在教师事先准备范畴,这就考验到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教学设计;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传统的课堂往往是教师“独舞”的课堂,教师是台上的主角,口若悬河、光彩夺目,而学生好像在看戏、听说书,始终处于一种被动、压抑的状态。新课程、新课改的目标则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强调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重视培养学生发展潜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精讲巧引,让学生多思、多说、多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将充满智慧和活力。

旅游专业是一个操作性、趣味性很强的专业,与其他学科相比,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电话礼仪》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凸显“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以“鱼渔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主线,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背景

本堂课所面对的授课对象是旅游专业一年级学生,这些学生思想活跃,实践模仿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表现能力,但因对自身礼仪交往的重要性理解尚浅,言行不拘小节,缺乏礼仪素养。如果用传统的课堂讲授,即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容易造成学生思维和学习的被动,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及实践创新能力。根据新课改要求,笔者在教学中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课中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因此在授课方式上,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专业特色,通过设置情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明知识、强技能、重探究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

1.教学设计思路

在课前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考虑到“电话礼仪”是社会人际交往中最常用的一项礼仪,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同时使用电话的礼貌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修养,也影响着一个人的形象,由此设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电话礼仪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电话礼仪和技巧;能力目标:学会与他人电话沟通的技巧,提高社会交往能力;情感目标:感受电话礼仪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电话礼仪,形成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提高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文明程度和职业素养,展现旅游专业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风采。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设计时,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如何去实施教学手段,都要进行了反复的推敲。笔者一直奉行这样的教学理念:学习是需要体验的,能力不是教会的,而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接受、体验、感悟、类化、迁移而逐步形成的。旅游专业教学涉及的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应用性课程,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想方设法让学生动手去学、去做,让学生在“做中学”,而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不断观察、模仿、纠错、实践、创造。因此,考虑教学对象好奇心强、模仿性强和好动心理,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采用了情境设置、观摩示范、角色模拟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了他们的思维。

2.课堂教学过程

(1)教室布置。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以及团队意识,以小组为单位,全班分成6个组,每组5~6入,并且把位置设置成半圆形(如图)。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在这个环节笔者以电影《手机》的部分视频来导入,通过这些滑稽、幽默的视频资料导入,并得出“接电话不礼貌,后果很严重”的结论,同时引出上课的主题:“你会接电话吗?”这样简单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第一次变得高涨,纷纷表示会,注意力马上就转入到了课堂,课堂便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3)情境探究,分组讨论。前面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投入到情境中,从而诱发学生的思考。观看两段视频——不规范的电话礼仪,让学生从中找出不合适的电话礼仪,这个环节的设置是要求学生带任务去观看视频,同时也是对“会不会接电话”这个问题的承接,小组之间形成一种竞争,看哪个小组找出最多的错误,之后各个小组展示结果,可以使学生有成就感,也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致。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列举电话中让人产生不良印象和没有修养的行为和表现,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引起思考。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启发、鼓励,更要注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区。情境预设,特别是视频中许多都是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自身不文明的电话礼仪,同时引起学生的共鸣,学生发言积极,同时表现出了极强的团队意识,课堂出现了一个小高潮。

(4)观摩学习,自主探究。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要服从于学生的学,“以学为本,以学论教”。教师的作用就是在教学中创设情境,为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并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同样准备了两段视频——规范的接电话礼仪和打电话礼仪,在观看之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揣摩,通过小组合作,归纳总结出正确的接电话礼仪和打电话礼仪。观摩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了解知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在自主探究中轻松掌握。

(5)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电话礼仪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角色扮演,真正体验到所扮演角色的感受和行为,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在这个环节中,笔者设定了三种场景,分别是在寝室、公司办公室、10086服务台,学生自选一种场景,同时提供三种必选的情况:分别是接电话的是自己要找的人;接电话的不是自己要找的人;对方打错电话。每一小组分别选择相应的场景和一种情况进行准备,然后每小组派代表进行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为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要设计一张评分表(详见附1)来考核学生在情境模拟训练中的表现,由学生相互点评,并进行打分,最后评出最佳表演奖。在这个环节中,通过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学生有了深刻的感受,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诱导,增强学生身临其境的实际感受,激发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创造性,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还有利于他们将理论更好地运用于实践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可以稍加提示。

附1

(6)点评回顾,得出结论。教师对学生角色扮演的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总结出常用的电话用语,并得出打电话和接电话的相关注意事项。在课堂上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条件,积极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让学生学有所获。

(7)拓展训练,任务提升。作业环节其实是对本堂课教学效果的实践,分享教材中的典型案例,思考正确的通信礼仪。运用正确的接听电话礼仪,给自己的家人、师长、朋友打个电话。改变传统笔头作业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巩固课堂知识。

三、教学反思

第一,本堂课的设计,主要是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情境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训练等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给予学生充分自我发挥与探究的空间,使得在整堂课中,学生能积极参与,情绪高涨。第二,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理解了正确接听电话的礼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有机地融入到课堂中,也基本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第三,教学过程中,从“视频导入”到“情境探究”到“观摩学习”到“角色扮演”几个环节相辅相承,层层推进,让学生在实战演练中,得到知识,升华情感。第四,在课堂设计细节上未考虑充分,导致情境表演时有冷场的现象。作为教师,其实更应该参与到课堂中来,由教师承担一个角色或者加入相应的小组,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就会更高,点评时由于时间的关系也未能进行细致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徐春燕.浅谈中职旅游专业有效性教学的两个“点”[J].中国职业技术

教育,2011,(08).

[2]陈静.谈中职旅游专业课教学方式的选择和教学效果的评价[J].科技

教育创新,2008,(05).

[3]沈惠芳.新课堂新教学——提高中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J].教育

战线,2008,(02).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 信息安全保密 演示实验 教学实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保密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地位和作用更突出。信息安全保密已成为军队战斗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加强信息安全保密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增强信息安全保密意识,营造信息安全保密氛围,既是时展的客观要求,又是遂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的迫切需要。因此,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法规教育和警示教育上,应把重点放在如何使学员切实提高保密技能,掌握有关信息技术的安全隐患和防止失泄密的方法手段,具备正确使用网络、通信工具的能力,具备信息安全保密自我防范能力等方面。因此,针对场所、通信和网络三个存在重要安全隐患的方面,设计窃密与保密技术演示实验,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有利于增强学员对当前窃密威胁和风险的直观认识,提高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一、场所防窃听窃照

办公要地与军事设施等场所窃密的主要手段为窃听与窃照,这部分实验主要演示窃听窃照器材工作方式及其防护方法。具体内容包括:GSM现场窃听与干扰防护、无线声控窃听与干扰防护、微型有线拾音器窃听与防范、隔墙窃听与防范、远距集音器窃听与防范、无线伪装窃照与防范、有线伪装窃照与防范等。下面以常见的无线伪装窃照与防范为例介绍具体的实验设计方案。

1.实验原理

将窃照摄像机伪装成难以被人发现的器件,然后带到环境中,秘密偷拍其中的秘密信息。在摄像机处于发射状态时,摄像机将拍摄的画面以无线的方式发射出去。接收端在按要求配置好后,接收设备上就会显示出无线摄像机所拍摄的画面。

2.实验部署

(1)安装部署:将伪装的摄像机放置到比较隐蔽的位置,对准某一环境,然后打开开始工作。而在一定距离之外,打开无线接收器,即可接收到无线窃照摄像机偷拍到的画面。

(2)伪装无线窃照探测:将伪装无线窃照设备置于工作状态,并打开探测设备,此时无线窃照探测器会发出报警声。然后,不断移动探测器,根据声音信号的强弱具体锁定无线信号发射源,具体找到无线伪装窃照设备。

(3)伪装无线窃照干扰:将伪装无线窃照设备置于工作状态,并打开干扰设备,此时无线窃照接收器便无法正常接收偷拍的画面。

3.实验步骤

(1)将摄像机伪装起来(如伪装成螺丝钉,纽扣等),将摄像机置于发射状态,然后配置好接收端,此时显示设备上即会显示出无线摄像机的拍摄画面。

(2)全频无线偷拍搜索:将伪装无线针孔摄像机置于发射状态,然后用无线偷拍全频查找接收机搜索整个频段,此时接收机上会显示出无线针孔摄像机的拍摄画面。

(3)无线偷拍探测:将伪装无线偷拍摄像机置于打开状态,此时无线窃听偷拍探测器会发出报警声,不断移动探测器,根据声音对应位置的变化来锁定无线信号发射源。

(4)无线偷拍阻断:将伪装无线偷拍摄像机置于打开状态,用无线偷拍全频接收机锁定偷拍摄像机并成像,此时利用无线偷拍阻断器干扰无线信号,以此阻断无线信号的传输。

二、通信窃密与保密

随着电话的普及、移动电话的迅速发展、各种通信新技术的涌现,通信手段越来越丰富,通信信息安全保密的隐患也越来越突出。不少学员对此缺乏认识,或虽有认识但不知如何防范,致使通信泄密的风险大大增加。这部分实验主要演示常用通信方式存在哪些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并特别强调所有军人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使用通信工具。具体内容包括:有线电话电磁泄漏侦收与防护、2G间谍手机窃密与防范、3G手机木马窃密与防范等。下面以常见的有线电话电磁泄漏侦收与防护为例介绍具体的实验设计方案。

1.实验原理

有线电话网络在传输线路上传输的信号会产生电磁辐射。这种电磁波虽不像无线电通信中辐射电磁波的能量大,传输的距离远,但可辐射至几十米甚至几百米外,只要用灵敏度较高的收信机就可以截获信号。如果辐射感应到附近的金属体(如铁路线、自来水管)上,则可通过“二次辐射”传输更远的距离,我国就曾在一些边境地区查获过不少感应式窃听器。

该演示实验通过在内部固定电话交换网络的传输线路上部署感应式接收器,接收有线电话的电磁泄漏信号,并以无线方式发射出去,演示非现场无线接收实现通话内容的窃听;通过在话机终端安装数字加密机,演示通话内容的加密防护,防止电磁泄漏窃听。演示系统部署如下图所示。

2.实验步骤

(1)固定电话的无线侦听和接收:按照上图所示的系统部署,在固定电话网络中安装接入式侦听器(不损坏电话线路、不影响电话正常通话);用户A摘机,呼叫用户B,用户B摘机,开始通话;窃听者打开无线接收器,远距离无线接收窃听用户A、B的通话内容。

(2)固定电话的通话加密防护:在固定电话网络中安装接入式侦听器,并在通话双方的固定电话端安装数字加密器;用户A摘机,呼叫用户B,用户B摘机,固定电话用户A和用户B正常通话;窃密者远距离无线接收接入式侦听器发射的信号,因为话音经过数字加密,窃密者无法窃听到用户A和用户B的通话内容。

三、网络窃密与保密

目前,计算机网络窃密泄密威胁十分严重,互联网已成为当前失泄密的主要渠道,对我军事秘密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保密的相关知识,对于学员自觉践行信息安全保密的规章制度,切实做好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这部分实验主要演示计算机终端和网络传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相应的防范措施。具体内容包括:木马的植入与防护、SQL注入攻击与防护、网络情报窃取演示等。下面以常见的软件捆绑木马的植入为例介绍具体的实验设计方案。

1.实验原理

运用软件捆绑工具,可以将木马程序和软件程序捆绑在一起,生成新的可执行文件。当运行该文件时,软件程序正常运行,木马也在后台运行,感染用户计算机系统。

2.实验步骤

(1)演示准备:打开灰鸽子2008,点击“配置服务程序”按钮,进入服务器配置界面,在“自动上线设置”选项处,将“IP通知http访问地址、DNS解析域名或固定IP”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后续“安装选项”、“启动项设置”、“服务”、“高级选项”、“插件功能”等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最后选择保存路径,点击“生成服务器”,生成所需木马的服务器端程序,将其命名为“sever.exe”。

(2)捆绑木马:方式一:运用iexpress将安装软件和木马捆绑。打开iexpress软件,按照向导创建自解压向导文件,将应用软件安装文件StrongDisk.exe和木马文件sever.exe生成自解压文件,文件运行时,解压应用软件安装,并运行木马,实现木马植入的目的。

方式二:运用超级文件捆绑机捆绑游戏木马。打开超级捆绑软件,添加游戏软件freecell.exe和木马文件server.exe,选择输出文件和输出图标,点击合并,生成捆绑木马的游戏软件。

(3)木马传播:将生成的捆绑木马到网络上,诱使用户下载安装,实现木马传播感染。

(4)主机上线:主机感染木马后,主动连接灰鸽子客户端,灰鸽子客户端控制程序实现对上线主机的控制和攻击窃密。

四、结语

通过几年的信息安全保密课程教学实践,实验设计方案不断丰富和完善。学员的反馈结果表明:学员通过演示实验更直观地认识到安全保密的重要性,学到很多保密知识和保密技能,保密素质得到很大提升。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改善演示实验教学,加强与学员的互动,引导学员把树立保密意识,严格落实保密规定,自觉提高保密技能,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融入军队各项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军队信息安全保密概论(学历教育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总参谋部军训和兵种部,2007.

[2]军队信息安全保密概论(任职教育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总参谋部军训和兵种部,2007.

[3]王宇,吴忠望,王飞等.信息保密与窃密综合演示平台及其教学应用[A].第九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

[4]王宇,卢显等.信息安全保密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

[5]路程伊,杨诏旭,谢百治.本科生信息安全保密素养多元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6).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课程设计;项目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电子商务成为商业贸易领域中一种先进的交易方式,而电子商务中最主要的内容电子商务支付也以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手段挑战传统的支付方式。因此,了解电子商务支付的基础知识和重要知识点,将其更好地应用到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是很多“现代人”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原有专业基础上,对这些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支付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并掌握支付的实际操作。目前在职业学校开设有《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课程的学校比较少,在市面上出售的关于该课程的教材比较少,并且这些教材基本都是以理论为主,很少有支付的实际操作,所以有必要开发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合目前电子商务支付发展,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课程。

一、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依据国家劳动技能考核标准与“电子商务专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电子商务支付”工作领域设置。课程目标定位是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电子支付技能为宗旨,立足于电子商务支付过程的掌握,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做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了以学科知识为主线的传统课程模式,转变为以程序性知识为主线的任务引领型课程模式,紧紧围绕电子支付技术能力的要求,针对职业岗位的需要,整合项目模块,序化教学任务,突出对网上银行结算、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自助银行支付、网上金融的学习,使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过程中建构理论知识,并发展其职业能力。

二、人才培养目标

1.专业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专业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电子商务职业岗位群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身心健康,能通过互联网环境从事多种形式的网络营销活动、客户服务、商城运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维护等工作,能够为商务网站进行信息采集与信息更新,能够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自主创业及从事相关商务类操作应用型人才。

2.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网上银行结算、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自助银行支付、网上金融及安全保障的能力。本课程在中职第三学期开设,是一门提升学生电子商务支付能力的专业课程。其先导课程为《电子商务基础》、《网页设计》、《网站内容编辑》,后续课程为顶岗实习。

3.课程目标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思路,通过共建共享学校和校企合作调研,确定掌握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技术是从事网络营销和商城运营等活动必须具备的能力,《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培养的专业核心能力就是掌握电子商务支付方式的工作流程,了解在支付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和解决支付安全的技术保障。同时细化为了培养该核心能力本课程需要提供的各项能力目标。

三、课程内容整体设计

1.以项目形式设计课程整体框架

本课程采用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同时本课程以电子商务支付流程为主线,重构了课程的教学体系,重组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把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溶入到项目的制作之中,实现了教中学,教中做,教学做合一,较好地解决了学以致用,学好善用的问题。共设计电子商务支付的基本工作流程、网上银行支付、第三方支付、移动支付、电话支付、自助银行支付、网上金融七个项目涵盖电子商务支付领域大部分支付内容。

每个项目的设计思路是“(在一个电子支付系统中)电子商务支付方式的工作流程――支付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支付安全技术保障”,重点陈述各种支付方式的工作流程,以程序性知识为主,并辅之以陈述性知识,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保障学生掌握电子商务支付的基本技能。

2.以任务驱动为基本形式设计具体内容

根据电子商务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电子商务师、助理电子商务师等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依据企业实际支付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习情境,再设计项目任务,将基础知识、支付技能及相关网店知识融入到项目任务中,完成基于工作任务的系统化课程内容开发。将设计的七个项目以任务驱动为基本形式进行分解,每个项目分解成3~7个任务,在教学活动中以7个综合项目为导向,以分解出的教学任务为驱动,组织教学,具体设计如下:

项目一:电子商务支付的基本工作流程,具体包括四个学习任务:电子商务支付、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电子商务支付的基本工作流程、电子商务支付过程的安全问题。拟实现的教学目标:掌握支付的基本概念以及支付过程;理解电子商务支付的概念;认知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的概念和形成过程;了解电子支付系统具备的功能和基本构成;掌握各项基本构成在电子商务支付系统作用;了解电子商务支付的类型;掌握电子商务支付的基本流程;了解当前电子商务支付面临的安全问题、安全威胁;掌握电子商务支付安全的标准;了解保障电子商务支付安全的多种技术。

项目二:网上银行支付,具体包括七个学习任务:网上银行支付系统、个人网上银行支付、个人网上银行支付安全、中国农业银行个人网上银行、企业网上银行支付、企业网上银行支付的安全、中国农业银行企业网上银行。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的基本构成、业务功能,以及系统分类;掌握个人网上银行的功能、申请和使用流程;了解个人网上银行存在的安全问题、安全保障技术;掌握中国农业银行个人网上银行的功能、申请和使用流程;认识和掌握企业网上银行支付的功能、申请步骤以及支付流程;了解企业网上银行存在的安全问题以及技术保障;掌握中国农业银行企业网上银行的功能、申请步骤以及支付流程。

项目三:第三方支付,具体包括六个学习任务:第三方支付系统、支付网关模式第三方支付、账户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银联电子账户、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支付宝支付。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基本构成;掌握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功能;掌握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分类;第三方支付系统的支付交易流程;第三方支付系统的安全问题;掌握支付宝的功能、申请、支付流程及支付安全。

项目四:移动支付,具体包括六个学习任务:移动支付系统、移动支付远距离支付、移动支付近距离支付技术、移动支付的安全、招商银行手机银行支付、微信支付、手机钱包。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移动支付的基本概念;掌握移动支付系统的的功能、分类和四种移动支付运营系统;了解移动支付中远距离支付和近距离支付技术;认知移动支付的安全问题及技术保障;掌握招商银行手机银行的申请和支付操作;掌握微信支付和手机钱包的支付流程和安全。

项目五:电话支付,具体包括四个学习任务:银行电话支付系统、银行电话支付的流程、银行电话支付的安全、中国工商银行电话支付的基本流程。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电话支付系统的基本构成、功能、分类;掌握电话支付系统的支付流程;了解电话支付系统的安全保障。了解中国工商银行电话支付的基本流程。

项目六:自助银行支付系统,具体包括四个学习任务:自助银行支付系统、ATM系统的交易、POS系统的交易、指纹银行。拟实现的教学目标:了解自助银行支付系统的基本构成、功能、分类;掌握ATM系统、POS系统交易流程、安全问题、安全技术;掌握外挂式指纹银行、内嵌式指纹银行流程、安全技术保障。

项目七:网上金融,具体包括二个学习任务:网上证弧⑼上保险。拟实现的教学目标:掌握网上证券与网上保险概念,了解功能;掌握网上证券与网上保险组成;了解网上证券与网上保险存在的安全问题、安全保障技术;了解网上证券与网上保险的流程;掌握网上证券与网上保险的实例操作过程。

3.以能力训练为核心设计实训项目

为巩固和加强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学情和社会发展需求,将教育教学资源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提炼电子商务支付实训中技能的一些共性之处,从实训项目选取的原则与策略、实习实训项目框架的设计和项目教学法等方面进行了摸索,开发适合学生的训练项目。具体包括网上支付的基本流程、电子商务支付的概念、网上银行支付新手上路、企业网上银行的支付流程、使用支付宝余额进行网上支付、使用快钱完成网上支付、网上注册手机银行、兴业银行手机银行的申请办法和服务功能、拨打四家银行电话银行、操练网站下单方式的电话银行支付、用银行卡到商场进行POS刷卡购物、ATM机存款取款操作、申银万国网上证券新手体验、平安网上保险体验等十四个实训项目。

在实训设计中突出体现项目的实用性和可实施性,还要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以及学生职业关键能力的培养。比如:拨打四家银行电话银行,实训内容是到柜台办理(以工商银行为例)银行卡,然后拨打95588申请开通电话银行,了解中国工商银行电话银行为您提供哪些服务,同时登录中国工商银行网站,了解中国工商银行电话银行的功能、流程、安全措施。通过这些实训学生学会了解电话银行进行的功能和支付流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4.以培养职业能力设计教学方法

在课程教学中,打破传统学科课程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项目课程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以“电子商务支付方式的工作流程――支付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支付安全技术保障”这个过程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通过把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设计出一个个任务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完成具体支付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会和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以及相关操作技能。达到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技能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同时,通过熟练的实践操作又反过来促进学生对支付理论更深层次理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根据课程的特点,将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案例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工程中,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被动学习以及课堂气氛沉闷的局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比如在项目二网上银行支付的课程教学中,将学习情境模拟为网上支付环境,以角色扮演法组织教学,将学生进行分组,各组同学分别扮演银行角色、商家角色、买家角色,通过商家和买家分别到银行平台办理注册银行、开通网上银行、利用网上银行支付等业务,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网上银行支付的工作流程和安全保障,同时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并且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比如在项目四移动支付项目中,以案例教学法引入目前在微信支付中存在安全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了解在微信支付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掌握防范这些安全隐患的方法,达到学以致用的作用。

5.以过程考核为主设计评价方式

改革传统考核模式,对学生的能力训练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在课程考核中将技能考核与综合素质考核相结合,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将教师测评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融入企业参与评价,形成多元评价方式;将过程评价和总结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分为课堂评价和平时项目训练评价两部分,其中课程评价主要通过每一次课的考勤和课堂提问、师生互动进行考察,以此培养和考核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沟通能力;平时实训项目以现场练习、角色扮演、情景模拟、项目实训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综合性考核方式,督促学生身体力行;总结评价包括知识考核和实操考核,考核注重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在课程结束时通过期末考核的方式进行,其中过程考核成绩占70%,总结评价考核成绩占30%。

四、课程实施的配套条件

1.实训条件

根据课程的教学特点,学生要掌握支付的流程,必须要进行网上购物并支付,为保住教学的顺利实施,实训环境上必须是能提供上网的多媒体计算机实训室,并且配套有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进行实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学生可以进行模拟购物和支付流程的操作,加强学生的模拟操作能力;同时通过网上银行的申请,登录淘宝网等购物网站,进行网上银行、支付宝实际支付操作能力的培养,加深对电子商务交易方式、支付方式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增强了学生对实际支付能力的培养。

2.师资条件

由于《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科目,是一个将支付领域的知识进行分析和实际支付操作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支付的相关理论知识,并且能将理论知识很好的融入到实训当中的能力。因此,对担任该门课程的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又具备一定的对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的分析能力和实际支付操作的能力。

五、结束语

《电子商务支付与安全》是一门实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必须充分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的整体能力训练项目进行设计,细化任务单元能力训练项目,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实现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超,孙飒.对于改革《电子商务结算与支付》课程教学的思考.学理论,2012(23):243-244.

[2]杨琦峰,沈鑫,宋平.论《电子支付与网络金融》精品课程建设――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J].当代经济,2012(07):102-106.

[3]周志胜,李彬.浅析电子支付教学模式的创新[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5):185-186.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7

一、精心创设问题情景

“问题”被喻为数学的“心脏”,通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体验某个角色,体验实践探索过程和体验某种社会情感等,都能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激发学习内驱力,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使主体自主参与. 比如在教学“我是理财小能手”中,我提出:哪一种存款方式最适合你?为什么?能计算出到期能拿回多少利息吗?学生议论纷纷,踊跃提出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存国债,支持国家建设,拿回的利息较高,合算;有的说存整整一年,因为一年后要买电脑;有的说存活期,这样手头较灵活,能随时用钱;……利用生活中的素材――银行存款,巧妙设疑,改变传统课的严肃沉闷、枯燥乏味,把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愉悦的情境中学习,让数学贴近生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话费中的数学问题”中,我在课前利用一组图片来创设情景,图一:一名阿姨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 图二:老板向阿姨收取10元的话费. 我组织学生观看图片,并让学生表述:你从图片上知道了哪些信息?有什么想法?学生除了说出图上的信息外,在对图意的理解时有了不同的意见:学生看过图片的内容后纷纷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 生1认为10元太贵了!老板坑人!一个电话只要几角钱!生2说不一定,如果是打到外地就不只几角钱了. 生3说有可能是打国际长途!……这样的情境能直接切入主题,既是学习数学的铺垫,同时也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在他的“认知结构”理论中指出:“学习是种能力的建构过程,应积极培养学生本身能力的自信感,使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成为一个‘积极’的探索者. ”而解决问题教学的革新,正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与机会,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例如前面提到的“话费中的数学问题”一课,我们并非单纯地利用数学多种解法去培养学生,而是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动眼观察(文本信息).我向学生提供了中国电信资费简表,在课件展示简表后,我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认真阅读,通过这张表你读懂了什么?动脑思考解决方案(策略问题):在独立阅读资费表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并同时在组内进行质疑问难. 动口阐述,质疑问难(数学语言发展):学生除了获取一般性的信息外,更多的同学对于“不满一分钟按一分钟计”、“不满6秒钟按6秒计”、“下同”、“区内”与“区间”等信息提出质疑. 让学生在对身边熟悉的话费问题的解决中展开积极的数学思维,通过课堂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得到初步的培养,使数学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发挥教学中的“民主”与“集中”原则

发扬学生民主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也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所在,让每名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在学习过程中,创造学生成功的机会,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爱学,会学,直至学会. 在学生“民主”得以正常发挥的前提下,教师的“集中”至关重要. 学生所给出的答案或结论,不管是针对问题的回答,还是思维的发散,都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猜测性,甚至存在盲目性. 学生对于众说纷纭的回答,也许有的能达成共识,但相信更多的还是各持己见,总认为自己的才是最佳答案. 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教师指点迷津,加以解惑,加上在这其中还存在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学生很难自主形成定论,而未形成观点的同学更是不知该如何取舍,因而教学目标难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也就无从谈起了. “生活中的大数”一课就能充分说明这个问题. 教师把学生数好的100粒黄豆倒入瓶中,感知数的大小,进而让学生大胆地猜一猜:如果把1000粒黄豆倒入,会装到瓶子的哪儿?学生马上会有思维的迁移,有的说到瓶子的一半,有的说超过一半,有的说快要装满了,有的说瓶子不够装……这时教师就要注意“集中”了,及时对学生的各种意见进行点评,让学生冷静下来,用实验让学生接受正确的结论,这种状况,集中的重要性就更好地体现出来了.

四、准确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可使学生随时从教师那里了解自己,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即使产生了不成功感,也会使学生及时检查并调节自己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和操作方式,继而产生新的学习动力. 对学生课堂活动的评价是教学手段的具体内容,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环节.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8

一、任务设疑,训练学生的探索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疑问能引发学生认知上的矛盾,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激发他们积极地去探索,以解决问题,实现心理平衡。我们在教学时,不妨在触题时就布置任务,激起疑问,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索如何完成任务,训练探索性思维。如教“打电话“这一话题时,我出示了课题Atelephonecall以后,就引发激疑:课文中的两位同学在电话里谈了些什么?这时,学生纷纷举手,思维很活跃;我又因势利导:听了课文中的人物对话,你能学会用英语打电话吗?又如,教“购物”这一话题时,我一上来就出示了一张ShoppingList(购物单),布置学生学会用英语完成“购物”的任务……通过任务设疑,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语言知识,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常性地训练,学生思维会更活跃,设疑和释疑会更积极。

二、插图求疑,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

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充分让学生再现表象,发挥想象,并用语言描绘出来,可以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我们的英语教材都配有插图(教学挂图),在教学中我们常常仅将这些图作为一个创设情景的辅助手段,很少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图上的内容。我在使用教学挂图时,常常要求学生看图提问,对图中的疑点主动发问,如:Whatcanyouseeinthepicture?Whocanyousee?Howmany?Wherearethey?Whose…等。引导学生仔细看图,当学生通过观察提问“谁?什么?在哪里?”等问题时,他们对课文的难点、疑点也就有了大致了解,在此基础上再有针对性地学习。坚持巧用插图,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又能提高语言学习的效率。

三、想象解疑,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想象是人脑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是发展儿童语言和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现有教材的课文都是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段,我常常根据大部分课文语言材料言尽而意未尽的特点,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续说对话的多种结果(即续说课文),借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比如第三册第一课课文的最后一句是:Goandgethimplease.即高老师让林涛去办公室找李磊。我设计了这样一些疑问:林涛和李磊会说些什么?他们一起回教室时,高老师又会说些什么?通过这些想象性质的疑问,扩展学生思路,引导学生按各自的理解去续编对话,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培养了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四、变序释疑,训练学生的跳跃思维

教材中有些课文较长,如果按对话序逐句教学,费时较多,且不易突出重难点。我们可以采用变序教学,打破对话的顺序、框架,把话题中的重点部分提前,形成悬念,引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解决疑问。如教第三册第13课时,可先提问:Whocanyouseeinthephoto?通过这样设疑,帮助学生抓住对话的中心话题,去枝留干,变序学习。再如第四册的ALetter一课,内容繁杂,生词较多。我设计了一张“方明”的个人资料卡,要求学生在自学时填写卡中的姓名、性别、年龄、所在学校、班级、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信箱等栏目,通过这个设计,引导学生变序阅读这封长信,一发面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可以训练他们的跳跃思维,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五、扩展激疑,训练学生的创造思维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9

(1)加强计算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各办公室计算机的正常使用。做到计算机领用有记录,要求教师人人作为第一责任人保管爱护好各自的计算机及附属设备,落实管理责任,教师使用计算机时需严格按规范操作,保持设备的完好状况。并有电教管理员专人负责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转,一旦发生故障及时上报,电教管理员及时给予维修,维修不好的,电教管理员及时与厂商售后取得联系,陪同售后工作人员对计算机进行修复,从而保证计算机设备的正常使用。

(2)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我校教师利用计算机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参与上级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查阅资料、认真备课、开发课件、进行班主任工作等,发挥了计算机设备的最大效能,提高了工作效率。

(3)明确工作纪律。明确规定办公计算机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专用现代化设备,严格禁止任何人利用办公计算机下载安装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软件,严禁在工作时间玩游戏、炒股,观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内容,高声放音乐影响他人,利用QQ等即时通讯软件进行网上聊天等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不在网络上不真实的信息、传播煽动性言论等。每位教师需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填写计算机使用记录并做好存档工作。

(4)要求教师爱护计算机,规范操作。防止机箱、显示器、键盘进水。吃东西、喝水时远离计算机。我校领导及电教管理人员定时对计算机的卫生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在全校教师例会上进行反馈。

二、班班通多媒体的管理使用

班班通多媒体工程在各班安装的各种设备,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基础。上级为我校配备了42套班班通。为了使管理和使用规范化,我校出台了《育才小学班班通多媒体管理使用制度》,严格遵照制度进行管理与使用。

(1)各班班主任签字领用。班主任作为班班通多媒体设备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要求做到防尘、防火、防淋、防潮、防盗。注意钥匙、投影机遥控板和白板笔的保管,特别要求注意白板的整洁干净,避免学生在上面用其他的东西乱涂乱画,避免学生使用手或其他不干净的东西擦拭。我校领导及电教管理人员定时对班班通设备的卫生及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在全校教师例会上进行反馈。

(2)学校组织了班班通多媒体的使用培训,全体教师参与培训,专人对整个操作规程进行了系统的讲解与实践操作。从开启系统时的操作流程到关闭系统时的操作流程,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意外断电或死机后的处理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培训。

(3)班班通设备应用课时率≥80%。所有教师都能根据实际使用班班通进行上课。运用白板交互功能进行板书和作业批改等常规操作并最大限度地挖掘电子白板的课堂批注、橡皮擦、聚光灯等功能,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利用班班通多媒体设备组织学生收看国家重大新闻会议及实况直播,有效地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各学科教师结合学科实际利用班班通资源教学,直观形象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班主任日常检查设备使用情况,如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及时上报学校电教管理员。电教管理员及时查明原因排除故障,维修不好的,电教管理员及时与班班通多媒体售后取得联系,陪同售后工作人员对多媒体设备进行修复,最大限度地保证班班通多媒体设备正常使用。

三、存在的困惑

(1)操作系统的问题。由于缺乏正版的软件,教师电脑及班班通计算机操作系统及办公软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死机、打不开文件、无法正常使用等等。

(2)教师计算机使用的日常化,带来的各种问题也比较多,有的是硬件方面的,有的是软件方面的。特别是这批计算机容易开机死机,而且是经常性的,影响了正常的使用,也给了电教管理员不小的维修压力。厂商售后服务态度不错,但是很忙,有时候需要打四五个电话才能上门,对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影响。

(3)班班通设备维修较为复杂,一般问题学校的电教管理员都能及时处理,主要问题出在投影机上面,到目前为止,一共出现了5台投影机问题。打电话到太原售后,售后说他们也维修不了,让学校管理员联系上海的厂家,再由上海的厂家指派售后进行上门服务。而且是只能拿走返厂进行维修,中间环节较为麻烦,时间也比较长,一定程度影响了班班通的及时维修与正常使用。

四、采取的措施

(1)学校电教管理员想办法,“腿勤手勤”解决教师计算机及班班通操作系统及相关软件的问题,保证教师能及时使用。

(2)电教管理员对教师计算机使用方面的细节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与辅导。尽力维护与维修教师计算机,一般问题由电教管理员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及时打电话给售后,进行认真的沟通,直到售后上门并陪同解决问题。

(3)针对班班通出现的问题,加强对教师使用班班通的全员培训与个别指导。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投影机出现问题电教管理员及时打电话和售后沟通,并且不断督促,直到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五、结束语

打电话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092-01

情境教学法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能顺应低年级小学生的发展规律,点燃智慧的火花,滋润情感的幼芽,让他们显示各自的聪明才智和潜在的力量,从中获得认识上的快乐,创造的快乐,道德向上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和喜悦。因此,创设情境在语文教学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实践中我做了一定的初探和尝试,试图通过在课堂中优化情境教学法,寻找到与时展要求相适应的教与学的方式。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在教学中,每学期都有教学计划,每课时都有教学任务,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通过叙述、实物演示、多媒体或绘画再现、音乐渲染、课本剧表现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蕴涵哲理的特定范围――即情境。以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教师先给学生播放录象带《买火柴的小女孩》,把学生带入小女孩所处的社会中,感受到小女孩的美好向往。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绘声绘色的讲解,使孩子善良的童心得以表现,为书中的主人公的命运所悲哀,为她的美好向往而感动。儿童的情感非常易于被激起,一旦他们的认识活动能伴随着情感,那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丰富,更为深刻,更为主动。我们一直提倡"把感情带进课堂",让学生不再畏惧教室、畏惧上课,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要使学生对学习投入情感,首先,教师必须要有情感。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于教材的感受和对于生活的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的思想与认识的遭遇、联系在一起,产生情感的共鸣,课堂教学就会激情绽放。如《买火柴的小女孩》中,第一次划亮火柴,小女孩看到了火炉,教师可以体会到小女孩需要温暖,怎样把这种情感体验传达给学生呢?就要引导学生一步步从火炉联想到光和热,联想到可以使人暖和,再达到情感的共鸣:小女孩是需要温暖啊!使学生真正理解小女孩的渴望和期盼。

2.师生对话交流,让学生领略情境美

"没有人,艺术便是黑夜。"这是题写在北德意志博物馆大墙上的名言。其实,在语文感知活动中对课文的阅读也一样,没有人,课文同样是黑夜。正是师生对话式的感知活动,才照亮了课文;反过来说,课文是通过被感知拓展照亮师生阅读的。言语情境就是这样一个期待着你去参与其中,参与创造的召唤结构,请你进入它呈现的视野,用你的全部内存与之发生一问一答、来来往往的对话活动。在情境教学中,师生间恰如其分地交谈,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语文的教学活动就是对话,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对话,也是学生和文本间的对话。它以语言情境的方式提供了充分的快乐学习之可能,老师与学生在生命的共振谐和、沟通对话中,呈现一种真诚平等的"你--我"关系,使教育在真正意义上企及苏霍姆林斯基所期许的那种美妙境界:"学校是人们的心灵相互接触的世界","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

3.挖掘生活资源,创设生活情境

学生们都喜欢和自己生活有关的文章。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文教学,能够消除学生对陌生课文的畏惧情绪,使他们带着一种放松和快乐的心情去学习。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内容《打电话》这一课时,该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和实践性。通过此项训练,学生能够了解打电话的方法,能用普通话进行电话交谈,并做到说话简洁明了、有礼貌。设计要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巧妙创设情境,并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演中说"、"说中创"。教学时我首先播放电话铃声,让学生猜猜是什么声音,以此提问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为交际活动打基础。接着通过提问"你打过电话吗"、"你用过的电话有哪些"并展示电话图片及实物,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用实物表演打电话;最后学生汇报交流。

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明确以下几点:(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2)、拨号后,如果听到"嘟、嘟、嘟"短促的声音时,说明对方电话占线,要稍等片刻再打。(3)、打电话前,先要想好说什么,再拨电话,内容要简短清楚,还要有礼貌。

4.内涵体验,引领学生走进课文的"心脏"

课堂教学中,在感受语言文字美丽的同时,如何才能帮助学生走近作者,挖掘文字的思想内涵,突破把握文章主题的瓶颈一直是困扰教师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创设创始情景,引领学生内涵体验,引领学生走进课文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