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诗词范文

时间:2023-03-21 07:2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咏雪诗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咏雪诗词

篇1

一、开篇导入,让人耳目一新,引来满园春色

课文导入的好差,是语文课堂教学是否成功的第一个重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语,是奠定语文教学基调,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搭建师生互动平台的有效手段。因为自己是古典诗词的爱好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喜欢用各种诗词作为开篇导语,折一枝红杏而引来满园春色,掬几朵浪花而荡漾一江春水,栽几株梧桐而引来美丽凤凰,感觉受益匪浅。例如我在讲授何其芳的现代诗《秋天》时,引用了学生比较熟悉的赞美秋天的诗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同学们一起齐声朗诵,热情高涨,仿佛把醉人的秋色带进了课堂,咏秋赞秋自然成了这堂课的“主旋律”。在讲鲁迅先生的《社戏》时,我在课件中引用了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还引用了诗人臧克家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在讲到诸葛亮的《出师表》时,我用了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作为新课的开头。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张扬个性,相互学习与提高的课堂,语文老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语文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解析文意,加深理解,一切尽在不言中

语文教学,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容易流于表面形式,空空而谈。大而空的讲解和说教,不仅枯燥单调,味如嚼蜡,其结果也常常如过眼烟云,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恰到好处地穿插运用古典诗词,可以营造诗情画意,给课堂带来清新怡人的春风。比如在学习张晓风的《行道树》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作者提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引用了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佳句,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而且让他们学习兴趣盎然,把现代文和古诗词有机结合起来,相得益彰,互相提高。其实在文言文的学习中也可以巧妙借用古诗词,化繁为简,多面引申,旁征博引,会得到你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在讲授《世说新语・咏雪》时,抛出问题“白雪纷纷何所似”,自然而然引用了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苏轼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和谢道蕴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样教学形象生动,学生愿意听,课堂氛围也好,进而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很高。

三、变诗为文,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古典诗词转化为自己笔下的文字,进行创造性作文,文白结合,雅俗共赏,是一条可供探索的好思路。如在讲课外古诗词时,我将李煜的《相见欢》改成一首现代小诗:“默默无语,一个人独自登上西楼/举头仰望,天上寒月如钩/梧桐遮蔽的寂寞幽深小院,关锁无法消散的清秋/剪又剪不断,理了仍然乱,是紧紧缠绕人的千头万缕的离愁/别是一种滋味压在我的心头。”我把它打印在字幕上,学生兴致勃勃,他们发现原来语言凝练的古诗词,竟也能变成如此生动而有浪漫气息的文字。我在讲诗与词的区别时,特意提到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我把它改成了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明白了诗与词的联系与区别。同学们在写作文时,经常在自己的文章中加入一些古典诗词,给自己的文章增加亮点。如某同学在文章中为了表明自己人生的坚定志向,引用了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某同学引用了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事情突然出现转机。

四、写作指导训练,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

篇2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在“导入”时运用课件

在导入时借助画面、音乐烘托、渲染课文内容,不仅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古诗词教学中,图文结合,音乐与文字结合,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会起到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

在教学《清平乐·村居》一文时,我根据教学程序,第一步是解题,可选择古筝曲作为语言描述情境时的配乐曲,然后出示文中村居画面,这样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整个个体、整个思维,仿佛来到了那个清新秀丽的小山村:低矮的茅檐、清澈的溪流、茂盛的野草、碧绿的豆田、飘香的莲蓬、尽情交谈的老年夫妇、勤劳朴实的大儿和中儿、贪食莲子的小儿,构成了令人神往的人文景观。这样的氛围既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做了较好的情感铺垫,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学生的美感体验,提高了素养,开发了智力,又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思维和想象能力。

二、“能探风雅无穷意”——在“讲解”时运用课件

诗词中的语言文字不同于一般的文章那么浅显明了,有时还会和学生的认识水平存在一定的距离,难以入情入境,更谈不上体验。如果在诗词教学中恰当地选用电教媒体中的“听觉教材”或“视听教材”,能能变抽象为具体,化繁杂为简明,这样一些诗词中的难点重点就能借助形声结合的电教手段迎刃而解。从而能缩短教学时间,增强教学密度,实现从形象的感知过渡到理性的顿悟。

这首词的下阙中有两个词“无赖”“卧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也是教师讲解的难点。关于“无赖”,《现代汉语小词典》上有两种解释:(1)一般指放刁撒泼,蛮不讲理;(2)指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如果教师让学生用查工具书的方法理解这首词中的“无赖”的意思,那可就要闹出笑话了。

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小儿”的神态、动作,感知“小儿”是怎样剥莲蓬的,使学生理解到“小儿”并不是单纯躺卧在溪边,这里的“卧”可以是“小儿”正翘着二郎腿,可以是在溪边碧绿的草地上打几个滚,还可以是嘴里美滋滋地哼着小曲……通过这个“卧”字的理解来体会“小儿”的顽皮任性、活泼可爱,然后水到渠成地指出“小儿”真“无赖”,让学生理解到这里的“无赖”是天真可爱、淘气顽皮的意思。就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课文内容,感悟了诗人的情感。

三、“要把金针度与人”——在“朗读”时运用课件

诗词是我们中国古代文学中璀璨的一颗明珠,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是抒发人类情感的载体。尽管今人无法听到古人的歌唱,但诗歌的节奏,整齐的结构、韵脚都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诗歌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特有的意境,只有通过诵读才能体会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藏的情感和美的意境,使其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与美感体验,并通过朗读表现出内心的体验,从而读得声情并茂。所以,在指导学生诗词朗读时,不能够靠贴标签的方式要求学生读出某种情感和美感,而要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清平乐·村居》的下阙,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描画出一幅富于田园特色的生活景象:大儿锄草、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和平安宁、自然朴素,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为指导学生读好这三幅画面,我把三幅画面制作成三幅动态画面,再配上背景音乐与示范朗读。由于画面强有力的视力冲击,示范朗读潜移默化的渲染,学生的感情被充分激发,所以以情带声,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板有眼。

四、“此时无声胜有声”——在“想象”时运用课件

古诗词语言精练含蓄,能以有尽之言,传无尽之意。同时古诗词又非常形象,意和境和谐共生。一首诗(词)往往有一些关键字词来表现诗(词)眼,透露诗旨。诗人常常会借助这些字词来展现优美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获得愉悦的审美享受。如果这个诗(词)眼我们通过多媒体课件能呈现出来,就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内化语言,更深地体会诗(词)的意境美以及出没作者的情感脉络;可以拓宽表述的思路,丰富叙述的内容,开启学生的语言储备,把画面再现成文字纳入个人的语言网络。

篇3

关键词:文学欣赏;多媒体;诗词鉴赏;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文学欣赏其实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教师对内容的机械讲解不等于学生的欣赏,学生们连续学习几十首诗词,内容太多,我们按传统的教学方式,我认为教师难以充分展示诗词作品的有关资料,对实际情况进行讲解没有针对性、不形象、不直观,只靠教师个人的语言描绘很难使学生真正地理解,这样不但费时而且效率很低,预定的学习目标难以实现,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是十分有必要的。所以我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尽量在多媒体环境实现唐诗宋词的学习鉴赏。

一、信息技术为学生学会鉴赏诗词提供了自主性、个性化的学习原则

在教学中,要实现人机互动,老师要带领学生运用计算机学习,再加上网上有很多丰富的资源,通过收集资料主动地获得知识,使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和语文教材完美的结合。当然,我们一定要把教材了解透彻,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努力给学生一个好的语言环境。我们可以采用一些高效率的学习方式,像采用多媒体,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语用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认知水平。所以,我们应当在多媒体教学中,使每个学生通过多媒体对语文的诗词更好地进行学习。

例如,学完《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让学生通过网络自己选择其他的怀古诗词进行自学,扩大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课堂教学容量,语文学习空间变得更广阔了,使课内外学习相结合。

二、信息技术为教师的诗词鉴赏知识开阔了视野

《唐诗宋词》的综合性极强,涉及语文知识的各个方面。有了诗词教学内容上的多元性、多样性,才有了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我们要借助各种媒介为教学提供丰富的信息,将单纯的课本知识向课外生活拓展,使诗词教学的空间拓宽,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有机整合。

这样,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网上资源,平时不断储备自己的诗词鉴赏知识,教学时才能积少成多,不但能扩大课堂教学容量,而且能把知识性、趣味性融于其中,使师生之间的交互性和教学的趣味性得以加强。教学时借助各种媒介,使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轻松地教与学,将寓教于乐变为一种可能,进一步成为教学的现实,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

三、信息技术优化了诗词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

1.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觉诗词内容有趣,学习积极性就会明显提高,他们就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上诗词鉴赏课时,我们积极运用信息技术能使诗词教学过程呈现出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生动活泼的美丽景象,不但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并且能够对学习中的疑点难点,通过多媒体中的画面,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概括、综合,使其思维向纵深发展,使课堂有了新的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春江花月夜》一诗时,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让学生首先感受潮来时拍打岸边的声音,再让学生感受月夜潮水汹涌的壮丽之美。通过创设的视听情境,调动学生视听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望,取代了枯燥乏味的讲解,营造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师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自然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实现创作者与欣赏者的情感交流,拓展训练学生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

诗词鉴赏需要较大的想象空间,所以对古诗词的感悟,它的核心是通过对形象的感知,引发学生产生一定的联想和想象,内容的深层意蕴得以理解,把握了字里行间的点点情丝,就能使读者与作者在思想感情上进行交流、达成共鸣。所以我们要努力促进学生从抽象思维到形象思维的发展。

例如,学习北宋的柳永所作《望海潮》一课时,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件中制作了优美的图片进行观赏,一是美丽的江南胜地杭州,再配上优美的音乐,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展现汹涌澎湃的钱塘江大潮,这样比较直观的画面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而且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思维方式,使他们达到如临其境、产生联想,提高想象力的效果,有了形象感,进一步体会到了柳永富有诗意的语言所产生的魅力,使他们理解了文学形象所蕴涵的思想内涵,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凭借想象的因素,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对发展创造力,培养想象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我认为诗词中想象的对象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尚未有过的,还有有待创造的事物的新形象,所以想象要具有创新的特征与内涵。就像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涵盖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也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总之,信息技术在语文诗词教学中的应用,为我们师生教学拓展了更广阔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以更新的思考精神以及更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去精心搜集与整理并选择适合的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特点的信息媒体,选择适当的教学时机,灵活地运用信息手段,我们的语文诗词教学才能够求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但是,由于各种电教媒体有差异,像表现、接触面、受控性、重视力和参与性等方面。这样就需要我们与语文教学具体实践相结合、与电教媒体相结合,合理选择,通过它们自身的特点和合理的时间去运用,从而使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不断增强。所以在以后的诗词教学中,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挖掘潜力使信息技术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古诗词;高中哲学;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在哲学教学中,如果能巧借古诗词,分析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使其与哲学教学有机整合在一起,陶冶学生情操,提高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一、巧借古诗词学习辩证唯物论

高中哲学主要有两大模块四个单元,学生首先涉及到的哲学知识就是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学说、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学生初次接触到哲学这门学科,对其原理的理解和认知,有一定的难度,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容易出现认知上的瓶颈,制约学习的发展。这时可借用古诗词对其进行引导,拓展思维。例如结合资料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这句古诗是学生普遍熟悉的,课堂上可从熟悉的事物着手,加以引导利用,让同学们合作探究,为何“月是故乡明”?你是否有相似的感觉?是先有月亮再有对月亮意识,还是先有意识再有月亮?通过探究分析“月是故乡明”不是客观事实,是诗人自身的主观感受罢了。审美活动也是认识(意识)活动,自然也遵循认识(意识)的一般规律。意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是先有物质,再有意识,因而选B答案。这样一来,使学生从古诗中掌握哲学原理,点燃辩证唯物论的第一把火,照亮学习的道路。

二、巧借古诗词学习认识论

认识论也是学生不太好理解的一个知识点。学生在理解时,之所以不易深入,主要是因槠绞敝皇茄习,没有深入社会实践,感觉得获得的知识均来自书本,来自己教师的讲解,故对实践决定认识,没有切身深刻的体会。教学中可以引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诗强调的是要真正消化理解书本知识,还要积极参加实践。在认识论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材料加以深化,加深了学生印象,进一步地掌握了哲学原理。

三、巧借古诗词学习辩证法

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辩证法与认识论很不好区分,教学时要首先给学生讲清楚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1.巧借古诗词弄清楚联系的观点

教学中针对此观点可以引用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的人间疾苦声。”政府工作人员用这首诗鞭策自己,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体现的哲理是:A.事物的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B.事物的联系是其存在的基本条件;C.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D.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先让学生结合书本知识进行探究,然后解析这首诗从“萧萧竹”联想到“疑是民间疾苦声”,体现的是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D比较接近题意,A和B与这首诗无关,C是错误的观点。通过分析古诗词,突破联系观的理解。

2.巧借古诗词弄清楚发展的观点

在理解发展的观点教学活动中可以引用:“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组织学生集体朗诵后,笔者提问学生: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在老师的提示下,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3.巧借古诗词弄清楚矛盾的观点

学习矛盾的特殊性的观点时,可以引用“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要想治好心头之病,必须用治心病的药;要想把铃铛解掉,还要请来拴铃铛的人。从哲学角度分析可得知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个事物的具体矛盾各不相同,各有其特点,即矛盾具有特殊性。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到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今后解决问题指明方向。

四、巧借古诗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哲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以利于今后学习和生活的发展。教学活动中可以引用“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进行哲理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诗词中荀子把君王和老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船和水的关系,是想告诫统治者,要想坐稳江山,就要对老百姓施行仁政,要通过轻徭薄赋、减轻刑罚的方式,赢得民心,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拥护。通过更多古诗词的运用,使学生受到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总之,在高中哲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借用古诗词,帮助学生对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的理解,深化认识,更好地记忆与运用,从而点燃学习哲学的火把,照亮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马德珍.哲学课堂因古诗词而灵动[J].新课程(中旬),2013(09).

篇5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小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故事教学法在实际的应用中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这完全符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不二之选。小学生都还很年幼,心智不够成熟,对于枯燥的英语学习会产生抵触心理,再加上英语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是需要日积月累的,这使得小学生很难长久地坚持下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常有的事。而故事教学法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假如教师利用故事教学法进行词汇教学,便能充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将他们的注意力牢牢地锁定在英语词汇上,让他们在枯燥的词汇中找到乐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构建语境,帮助学生记忆单词

为了让学生记住单词,我们需要收集大量的材料为他们构建语境,让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促使他们把单词记在脑中,将单词带来的感觉印在心里。这个时候,故事教学法有着其他方法比不上的优势,我们提供的故事,首先就为学生营造了某种气氛,学生情不自禁地关注故事的情节,联系语境猜测词义、理解单词的内涵。在故事情境中,学生还可以发散思维,甚至主动地使用新学的单词去编故事,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记忆往往比联想记忆法还要深刻。

二、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法

(一)将教学内容和故事相结合

充分利用故事幽默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将所要学习的新单词与之结合编造故事,然后用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在小学英语动物单词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动物世界运动会”的故事进行导入,接着让dog,pig,horse,ele-phant,monkey,fish等动物结合故事进行自我介绍,让学生们挑选自己喜欢的animal,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如教师在介绍pig时,可以这样说:“我是pig,我全身上下都是宝。在中国古代,有个关于诚信的小故事,那就是曾子杀彘,这里的彘就是我,胖嘟嘟的pig。”再如介绍elephant时,教师可以说:“我是大象,在所有动物中,我有着最长的鼻子,我的名字在所有动物中也是最长的,我叫elephant。”教师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入故事中,既可以避免学习英语单词时的枯燥乏味,也可以在课堂中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变成了故事的讲述者和聆听者,无形中拉进了双方的距离。

(二)将练习单词和故事相结合

在练习单词、强化记忆时,可以使用故事教学法。死记硬背并不能真正掌握英语,练习和实践才是学习一门语言的重中之重。教师在讲解词语的意思和读音时,可以运用故事法进行疑难的解析。例如,教师在讲解职业的名词和知识之后,可以拿出一些颜色不同的卡片,问学生这代表着什么职业。如白色的卡片,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医院白色工作服的故事,并且告诉他们白色象征着doctor和nurse;再如绿色的纸片,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叔叔的军装为何是绿色的。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颜色,然后用这个颜色使他想到的职业来编一个故事讲述给同学们听,学生在互相讲故事的过程中,对单词的记忆更加深刻,最终实现词汇教学的目的。

(三)开展故事新编和小品表演

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单词,将单词记在脑中、印在心里,我们还可以开展故事新编和小品表演等活动。例如,用同一个单词,让每个学生用它编一个小故事,然后轮流到台上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故事,最后让学生们选出一个最好的故事。学生在编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进一步地记住了单词,也锻炼了发散思维。至于小品表演,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一些,锻炼英语最好的方法就是大胆说出口,学生通过用英语单词创编小品,他们的胆量得到提升,为日后流利地说出英语打下了基础。

三、总结

篇6

关键词:情景教学 小学语文 古诗词

情景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帮助小学生理解语文知识,加深记忆,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本文针对情景教学展开研究,分析情景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非凡的艺术成就。从古至今,我国涌现出无数的文人墨客,创作出许许多多优雅、美丽的诗篇。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我们后人来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在小学阶段,学生适当地学习一些古诗,可以拓宽知识面,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但由于古今文化的差异,许多小学生对古诗的了解并不多,或者只停留在一个很浅的表层,而对古诗的深厚含义和深邃的意境不甚了解。这就使他们失去了学习古诗的兴趣,甚至有的小学生还觉得古诗枯燥乏味。让学生领会诗歌所描述的意境、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把诗歌表面上的文字意义介绍给学生,更要带领学生步入诗歌优美的意境中去领略古典诗词的美。

在教学中,如果采用恰当的方式把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和抒发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就会更利于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与掌握,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师不妨把“情”(感情)、“景”(意境)渗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由“情”入“景”

诗歌中最重要的就是意境,也就是“景”。在一首好的诗歌中,总有一种或优雅或深邃的意境,但这种意境对知识面尚窄的小学生来说不易领会。所以就需要教师做出充分的铺垫、积极的引导,如果能从“情”入手,对诗歌的整体基调做一定的渲染,相信会使学生更易体会它的意境美。

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很明显,即“思故乡”,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一下远离家乡游子的思乡之情:“许多人都会在除夕夜赶回家乡,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心中怀有对家乡很深的牵挂,迫切希望回到家乡。一个人在外面漂泊流浪,当夜深人静难以入眠时,这种思乡之情就会变得愈加强烈。”这时,我们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思乡的曲子,努力创设一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读诗,充分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之后,我们再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那么一幅游人思乡图便在学生脑海里形成:夜静难眠,皎洁的月光洒在床前,诗人联想到家乡的明月,举头长叹,低头沉思。诗歌所绘的深邃、幽远的意境就在教师的渲染和铺垫中自然而然地被学生所理解了。再如,我在执教王维的《山居秋暝》一诗时,根据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描写,在网上下载了有关的图片,上课时在多媒体上播放出来,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一边吟诵,一边欣赏优美的画面,对诗歌的意境有了更深层的理解。

由“情”入“景”,看似简单,但需要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具有较强的引导学生和创设情景的能力。只有这样,诗歌的意境才不会被学生分割得支离破碎,学生才会充分认识到诗歌的意境美。

二、即“景”生“情”

每首诗歌都蕴含着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或浓或淡,或浅露直白,或深蕴于诗句的字里行间。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刻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人送别孟浩然是在春光烂漫的三月,景色很美,但诗人却只注意到“那只小船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天水之间,只剩下长江水滚滚东去”。这种意境幽远缠绵,其中的景物虽在春季,但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体会送别友人时“孤帆远影”“长江天际流”这一意境中包含的思想感情,以避免学生产生“赞美春光”的岐解,而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便会于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又如,唐代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中“繁花似锦、蝴蝶飞舞、黄莺欢唱”的饱含春之气息的优美意境经教师的描绘和渲染之后,学生也自然会感受到春之美丽,能够体会到诗人“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即景生情”需要教师把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和意境充分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深刻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其中所蕴含的深意。

三、“情”“景”交融

从以上不难看出,诗歌中的“情”和“景”并不是孤立分开的,而是紧密联系、不可或缺的。诗歌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情”的真挚和“景”的完美。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地讲解,要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如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在讲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感情去联想当时诗人所处的环境:“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夜半钟声”。这些景物所烘托出的意境氛围易于学生想象,能够达到“景”的完美再现。在这样的意境中,学生对作者“愁”(即孤独惆怅)的感情的理解也就更深了一步。又如,教授李煜的《虞美人》时,我提出了以下5个思考题:①“春花秋月”本是美好事物,作者为什么希望它结束呢?②“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体指什么?换句话说,李煜到底在怀念什么?③“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④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⑤说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艺术特色。《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绝命词,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由浅入深地设置这5个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跟课文的顺序相符,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沉浸在对问题的思索中,踊跃地参与问题的讨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地发挥了出来,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扩大了思维的空间,自然就走进了诗词的意境中去了。

教师在讲解诗歌时,既要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又要让学生在诗歌的意境中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通过情景交融,意境在感情中充实完美,感情在意境中不断升华。这样,学生一定会提高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和欣赏能力,从中得到美的启示。

参考文献:

篇7

无独有偶,以扶贫为宗旨的友成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也正在探索如何把最近在国际上出现的慕课模式(MOOC,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推广到我国的乡村学校中去。同是国务院参事的他们一拍即合。在他们的支持下,人大附中与友成基金会合作开展了双师教学的试验,广西、河北、内蒙、重庆等地悄然开展。

起步“双师教学”

9月10日7点50分,四个省区的十二所乡村学校开始参与了与人大附中的双师教学试验。其中一部分学校是通过网络直播同步上课,另一部分学校因网络不稳,第二天用头天的录像上课。

负责上第一堂数学课的人大附中李颖老师心里并不轻松,走上讲台时她意识到自己面对的不仅仅只是课堂上的45个人大附中的学生,远在千里之外的乡村学校,也有成百上千双眼睛在盯着她。

“同学们,我们今天先来看这道题。”看着台下一只只举起的手和学生积极求知的眼神,李颖暗暗做了个决定:自己一定要把这堂课教好。随着学生们的积极发言,她从容自信地回到自己的教学节奏。

这个被称为双师教学的试验,指的是在乡村学校的班级中,有一个人大附中的老师远程地在讲课,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第二课堂的乡村学校班上也有一个老师在现场参与教学。第二课堂的老师并不轻松,虽然人大附中的老师们已经事先给了他们教学课件,但是直播的时候,人大附中老师什么时候会发问,什么时候会开始下一题,这一点他们都要时刻准备着。

传统的远程教育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互动,而互动在教学中又是如此之重要,双师教学在这方面有了一些创新与突破。在人大附中老师提问,人大附中学生正要回答时,一些第二课堂的老师会把大屏幕上的声音关小,引导乡村学校的学生们自己去思考,并回答人大附中老师提出的问题,现场老师当场评判。为不影响学生听到远程老师提出的下一个问题,现场老师用手势来评分,大拇指向上意味着正确,大拇指向下意味着错误,双手平摊意味着要所有学生集体作答。

双师教学会影响人大附中的教学秩序吗?人大附中的学生们对于身后有个摄像头显得并不介意,作为中国知名中学,他们的课堂经常有人来取经,学生们对此早已经习惯。而乡村中学的学生们对在大屏幕上课觉得很新鲜。人大附中老师先进的教学方式,人大附中学生活跃的课堂参与,都给了他们极大的新鲜感。“原来城里的学校是这样上课的,我们也要学。”乡村学校的老师反映,学生们的课堂参与程度与活跃度都大大提高。

人大附中教学现场负责录制的正保远程教育公司人员也感到重担在肩,尽管他们已经录制过很多次公开课,但在中学课堂里面现场直播对他们却是第一次。在上课的过程中,他们要负责把镜头对准老师教学,也要随时关注现场音频的质量,对于机位的切换也要时时刻刻留意。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乡村中学的视频观看质量。

台下听课的实验者们心中也并不轻松,毕竟这是在国内“双师教学”第一堂探索课,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试验学校对于“双师教学”的信心。

随着下课铃的响起,双师教学的第一堂数学课进行得很成功。一直推动双师教学发展的刘彭芝校长和汤敏也长舒了一口气,“也许中国基础教育的革命就要到来”。

教育公平探索

人大附中的刘彭芝校长一直关注教育公平问题。名校对于刘彭芝校长而言,意味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在人大附中的发展中,也时刻把其他薄弱学校的发展放在心头,刘彭芝校长经常派出最好的老师去无偿帮扶它们。

在人大附中的“帮扶”记上,有与延庆永宁中学正式结为“手拉手”对口帮扶学校,也有与宁夏六盘山高中签订合作协议结为友好学校,人大附中一直为城乡教育、地域教育的公平做出努力。

“每一个孩子,无论富贵贫穷,无论身处城市乡村,都有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都有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梦想。”在刘彭芝校长的“大教育”观点下,教育应该打破现在的这种地域差别、城乡差别,而她也愿意去做探索教育均衡的先行者。

与此同时,慕课教育走向了汤敏的视野。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慕课,MOOC)正在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出现。一些国外的学生通过视频学习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一流大学的课程。网上能上课、做习题、考试、组成讨论小组讨论等等。目前,在三大慕课网站上过课的学生有五六百万之多,课程也全是一流大学里面的精品课程。最近我国的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学校也加入了慕课的行列。这种教育方式上的革新吸引着他的关注,慕课在汤敏眼中意味着教育上的一个巨大革命。

“国外的大学都进行慕课教育,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同样可以把慕课教育这种思路运用到国内的学校,用到中学,用到中国教育最薄弱的乡村学校。”

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的“大教育观”和汤敏带给乡村中学慕课教育的观点一拍即合。人大附中有全国最好的优质教学资源,友成基金会的常青义教团队有很多教育薄弱的乡村学校,在这种情况下,双师教学便应运而生。为保证双师教学的试验成功,人大附中派出了他们的优秀教师李颖、刘蓓等轮流上课。

双师教学努力的方向不仅仅只是将优质教育资源带给学校,在它背后更多的是为解决教育城乡不公平、重点中学与非重点中学不公平之间的努力。

中国的领导层已经逐渐意识到这部分欠缺,此次北京高考教学改革,降低英语的分数,这也被外界普遍视为北京市教委教想扭转乡村中学学生难以上重点大学的趋势,教育政策向乡村地方的倾斜,双师教学的出现可谓正当其时。

友成基金会作为一个公益组织,推进教育实验也比正规机构来得更为灵活,在解决城乡之间教育水平差异的同时,关注教育对于他们而言更多地是在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毕竟教育不公平是一切不公平的基础。

信心与发展同在

正如同所有新事物在发展中总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一样,双师教学的推进过程中也概不能免。

“人大附中的学生底子好,反应快,人大附中的老师们往往知识点讲得很快。乡村中学的学生底子来得更薄,一些学生起初反映跟不上教学的进度。”重庆黔江阿蓬江初级中学的崔克斌老师告诉本刊记者,“所以现在我们也更加注重去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按成绩好坏也进行了分组,好学生去帮助差学生,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

第二课堂老师的及时反馈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后来的教学中,人大附中老师也主动去照顾乡村中学学生的接受水平,寻找两者教学之间的平衡点。在一个月的双师教学实验中,托克托县三中的初一(1)班的张胜军老师欣喜地发现,现在除了4名学生目前还跟不上人大附中的教学进度外,其他学生都已经能够跟得上了,双师教学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移,跟不上人大附中老师上课节奏的学生越来越少。

出现问题是正常的,更何况双师教学这个所有人都没接触过的新鲜事物,本身也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摸索,现在还不一定特别完善,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出现了问题及时沟通,及时反馈,总一定能够想出办法解决。

在双师教学的进展之路上,尽管可能面对一些困难,目前也只是在十多个贫困地区的学校的一个班中进行,但是一旦这种方式能够成功,就可以将之推广到千千万万个学校中去。教育公平中最难以解决的师资公平的问题就有可能得到解决。

能听到中国最好的中学人大附中的老师给他上数学课,是身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台阁牧镇中心学校的小岳(化名)无论如何都不敢想象的事情,在他看来,人大老师的授课方式很新鲜,跳跃很快,给他的启发很大,而他也乐于接受这种挑战。“有时候我的反应比人大的学生还要快呢,我也可以算是人大附中的半个学生了。”

“乡村中学教育一直是中国发展的顽疾,其相对薄弱的教学条件很难留住优秀的老师。通过双师教学不仅把人大的老师请到了乡村中学,给最艰苦乡村中学的学生讲课。农村乡村中学的老师们也可以通过这个课堂学习人大附中老师的教学方法,这对于这些老师也是一个很大的提升。”在一次双师教学的回访中,友成基金会的项目官员苗青与温铭对于“双师教学”取得的成绩如是总结。

篇8

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深入,我们已逐渐认识到素质教育重在课堂,只有抓好了课堂教学,才可以说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根本。

不然,只能是空中楼阁,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不合格的。结果只能是同素质教育的宗旨相违背的。那么如何抓好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呢?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教师要注重知识的积累,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二是教师要积极进行教法研究,使自身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同课堂教学产生有效的结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我是一位古诗词爱好者,并擅长朗诵古诗词,在接触了历史新教材之后,我发现书中有不少地方引用了古诗词,起到了画龙点睛之妙,我不禁想是否能恰如其分的将诗歌艺术引入历史课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于是,我便在历史课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在讲述《唐朝的衰落和灭亡》时,导入新课前,我先问同学们是否还记得称赞“开元盛世”的《忆昔》诗,同学们齐声答:“记得”。于是我让同学们齐声朗诵“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狄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廉俱丰实”通过朗诵顿时使学生有了一种小小的自豪感,似乎自己已对前课内容烂熟于心了,自信心倍增。于是,我便顺势和同学们一起描绘了“开元盛世”的情景,紧接着话峰一转“开元盛世”是一个难得局面,天宝年间唐朝竞从顶峰急剧跌落下来,再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讲述新课做好铺垫。

当讲述《封建文化的高峰――光耀千古的文坛》时,我更是如鱼得水,在讲盛唐诗人李白时,我先让同学们齐声朗诵了小学时曾学过的一首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教室里顿时诗声回荡,将同学们带入了一种诗歌的意境。紧接着,我在黑板上挂起了李白望江而立的画面,打开了录音机放起溪水奔涌的轻音乐,并顺势朗诵了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通过顿挫有力,富于情感的朗诵,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诗的理解,而且还使同学们对李白诗歌的豪迈奔放,清新飘逸,驰骋天地的想象有了身如其境的感受。激起了同学们学习诗歌的兴趣,有利地促进了课堂教学。

篇9

层次教学对于高校的体育篮球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由于层次教学是面向全体同学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培养的时候,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析和锻炼,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层次教学的概念分析

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帮助每个学生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发展。高校的篮球教学课程就是在相同的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层次差异,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段,使所有学生都可以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获得最大的发展。“因能分层、因层定标、因材施教、因才指导、因层测试”就是层次教学法的最佳写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层次制定相应的目标,然后设置不同的考查标准,让学生都可以站在自身相对适合的位置。

二、高校篮球课程中层次教学应用的优势分析

(1)其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高校篮球教学中的层次教学旨在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掌握篮球训练的基础知识、技能、技术等。层次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层次来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自身成为学习行为的主人,让学生选择不同难度的知识、信息、技术等,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学有所获,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发展的特点。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高校体育篮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学生作为教学行为的主体,教师“教”,学生“学”,让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式发展。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篮球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高校体育教师的主导的作用。

(3)更容易完成阶段目标。高校学生的差异性使得他们在进行篮球课堂的训练之前,由于自身条件等原因,影响了他们篮球技能的掌握。如果教师采取统一的教学,让学生达到一致的目标,这样是不人性的。为了有效地解决学生因为层次不同而出现的问题,教师应采取层次化的教学。

三、层次化教学的实践应用

(1)对学生进行分层。这个模式指的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健康状况等将他们分成A、B、C三个不同的层次。A层代表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反应迅速,并且有着非常强的求知欲望,而且对自身的篮球素质不满足,希望得到更好地发展。B层代表有一定的上进心和自尊心,且身体素质和篮球基础较好的学生。C层代表那些篮球基础差,缺乏积极性与自信心,有着一定的焦虑感与自卑感等心理障碍的学生。这样根据不同的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更加有助于为学生的活动开展做好铺垫。

(2)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基础上,同时也需要针对教学目标进行不同的层次划分,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对A层的学生重点是发展其个人的性格和素质,进一步提高其战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教师对B层的学生应重点放在篮球技能的讲解上,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增强他们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教师对于C层的学生需要重点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摆脱思想负担,增强自信心。例如,教师可以讲解上篮、传球、运球等的技术要领,以增强学生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自信心。

(3)对教学的方式进行分层。教师在教学方式上主要应根据学生的发展潜力、情感的态度、运动的天赋、基础知识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层,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加自己的学习兴趣。

对待A层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打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在比赛中加深对战略战术的理解。同时,教师让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发言,再进行讲解,最终达到让学生在真实的氛围中体会战术的目标。对待B层的学生,教师应该通过篮球游戏等方式让他们产生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达到理想目标的信心。如三对三的游戏就是提高该层学生技能的不错的形式。对待C层的学生,教师应增强其自信心,克服自卑和恐惧的心理。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基本的技能入手,让他们苦练基本功,慢慢对篮球产生兴趣,从而增强其篮球技能。

篇10

关键词: 立体式 词汇教学法 大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词汇教学已成为我国外语教学中一个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发现,词汇量不足会严重滞后学生听、说、读、写和译水平的提高,教师词汇教学方法的得当与否关系到语言教学的成败。为了提高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我在课堂上采取了以下方法。

二、循序渐进地训练

教师在学生平时的词汇练习中,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教师让学生在每节课上,积极参与与课文相配套的词汇热身练习,可以是猜谜语、脑筋急转弯、填词游戏等。例如:教“Happy New Year”课文时,就以寻找主题词汇的方式导入,先在屏幕上显示四个英语单词:fireworks,Lunar Calendar,family,prize money。然后,启发学生进行联想,与烟火、阴历、家庭、压岁钱相关的词是春节,屏幕上显示Spring Festival,此时,屏幕上共有五个英语单词,每一单词还可以找出数个与该词相关的词组和句子:

Spring Festival/Chinese New Year/New Year Eve/It is an old and important celebration in China.

fireworks/firecrackers/fire(let off)firecrackers/On New Year’s Eve,people fire firecrackers to drive away evil spirits.

Lunar Calendar/Solar Calendar/It has something to do with Lunar Calendar.

family/family get-together (reunion)/family get-together dinner (feast)/On the eve,all the people try to get home,no matter how faraway they are,to have a family reunion and enjoy a big feast.

prize money/red package/Children can receive New Year money in return for their

wishes to the older generations.

这种滚雪球式的词汇积累方式,学生们易于接受,他们在积极参与词汇热身练习的同时,也收获了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营造词汇使用氛围

教师在平时授课时应尽可能用英语组织教学,让学生多听英语、多用英语,使他们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可用学生学过的英语单词来讲解生词,以旧词引出新词。例如:freshman(大一新生),newcomer(新来的)是旧词;rookie(菜鸟)却是新词。以旧词的组合引出英文谚语:Wine in,truth out.(酒后吐真言。)More haste,less speed.(欲速则不达。)教师应尽量让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英语氛围里,增加他们的认知范围,为他们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介绍背景知识

教师应多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及社会礼仪等方面的词汇,为学生提供判断、推理和猜测的依据,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是学生提高听、说、读、写和译的基础。例如:西方的节日大多与西方人信仰的宗教有关,St.Halloween’s Day(万圣节),Easter(复活节),Thanksgiving(感恩节)和Christmas(圣诞节),都是如此。教师可以适当介绍与宗教有关的词汇。religious(宗教);the birth of Jesus Christ(耶稣基督诞生),Christianity(基督教),Christian(基督教徒);Buddhist(佛教),Buddhists(佛教徒);Judaism(犹太教),Jews(犹太教徒);Catholic(天主教、天主教徒);worship(做礼拜),等等。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发现,造成学生理解障碍的并非是语言知识,而是文化知识。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适时讲授相关的文化知识,以提高词汇教学效率。

五、优化词汇教学方法

词汇学习没有课内、课外之分。语言来自生活,留意生活,处处都能学到实用的英语。

1.极具实效性的英语新闻

在上课前几分钟,教师可利用VOA等英美媒体的报道和图片新闻与学生分享国内外最新信息,如“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利比亚、2012年伦敦奥运会筹备工作等。学生在阅读这些新闻时,会对其中的相关词汇留下深刻的印象。

2.用英语电影进行教学

英文电影是很好的教学材料。我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网下载他们喜欢的英文电影片段并根据电影台词设计填空练习,最后上传到班级的英语学习论坛。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在愉快的心境下练习了单词拼写,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

3.广告中的语言精华

广告语言生动有趣,而且短小,朗朗上口。广告语言作为鲜活的教学材料,可以经常让学生观看、并跟读。学生们很快就会记住广告中的一些单词。此外,我还常收集一些最新的广告主题句,如:Everything is possible.(一切皆有可能。)Focus on life.(聚焦生活)Feast your eyes.(大饱眼福)等等。这些经过精心创作的语言很值得我们向学生们推荐。

六、结语

词汇教学的方法有很多种,教师应根据词汇的特点和类型,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和交际性等原则加以运用。词汇是构筑语言大厦的基石,立体式词汇教学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培养他们学好语言的信心。英国著名语言学家D.A.Wilkings曾说:“没有词汇,人们无法表达任何东西。”教师应将词汇教学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在教学中既注重词汇教学质和量的结合,又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实施立体式词汇教学。

参考文献:

[1]吕长.词汇量与语言综合能力之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