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01 16:4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咏雪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咏雪教案

篇1

一、激情示题

1、师:孩子们,看!(媒体:图片)**年春天,在****,当人们掘开那厚厚的黄土,发现了一支沉睡了千年的军队,震撼了整个世界。这就是——(板书:秦陵兵马俑)

2、师:和着鼓点,我们读课题——秦陵兵马俑(齐读课题)

二、感知梳理

1、师过渡:秦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陵墓中陪葬的陶制人像。它们成千上万,组成了一个神奇的地下军阵,让我们去看一看吧!

要求:打开书本,让我们翻到65页。自由读课文,注意:

首先,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思考,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

2、指名交流。(4-×××人)

3、师点拨:大家认真地了读课文,用心地在感受。那课文中是怎样概括地写兵马俑呢?快速浏览,划出有关的句子来。(3句——帮助学生了解文本“总-分-总”的结构。)

师评价:这是举世无双的秦陵兵马俑啊!课文最后总结了秦陵兵马俑的特点。(板书:举世无双、绝无仅有)

4、师引读这3句话:是啊!作者在一开始就总起地介绍——接着向我们介绍了兵马俑不仅——而且——最后作者不禁感叹道——

二、研读积淀

(一)学习第2小节

1、师:兵马俑的规模到底有多大?自由读读第2节,试着用你们的朗读来表现。(生自由读)

2、谁来?(指名×××人)

老师和你们一起读。(师生合作读中指导朗读)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师停顿2遍。师:大得惊人呀!再读一遍!)坑内有兵马俑近7000个(师:不多嘛!好!难怪兵马俑享誉世界呀!)。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师做动作)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

3、我相信这次你们一定能和老师一起读得更好!(师生第×××次合作读—机动)

4、来,自己读。(生自由读——指名×××人)

5、师评价:不错,有气势!好,真是规模宏大!作者就是列举了详尽的数据来表现它的壮观。(板书:列数据)那么谁能用上这些数据来介绍兵马俑的宏大规模?(板书:规模宏大)(1-×××人)

6、师:就让我们走得再近些。

(二)学习第4-10小节

1、师:自己默读4-9节,文中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感受一下:你对哪种兵马俑最感兴趣?

2、指名交流,师点拨(板书:举例)

(1)将军俑(按照一定的顺序写)

——生交流、(师:我和你有同感。)师生合作读、自由读——指名读×××人。师:将军站在队伍前列,谁上来试试?(师:提醒学生“昂首挺胸”动作,充满信心。)师:它站在队伍前列,让作者不禁联想到……(板书:联想)——师:这样写,大将军似乎就站在了我们面前,是怎样的一位大将军?(威风凛凛、指挥若定、气宇宣昂、视死如归、胸有成竹……)让我们每个人都来当一回将军。站起来,自己试试,开始!

(2)武士俑(联想)——生交流、(师:我和你有同感。)同桌合作读。——指名交流2对——师引读:武士俑动作各异,有的……(做动作读)却个个……让作者不禁联想到(板书:联想),像是在——师:一场大战即将来临啊!(视频——特写镜头定格)——让你不禁联想到?(随机2~×××人)好!武士俑英勇无畏,整装待发。(齐读)

将军俑和武士俑采取整体板块教学——出现在你眼前的哪幅是将军俑(武士俑)呢?

师:是啊!将军俑和武士俑的的衣着、装束、动作、神态都不同。(师:红外线指图)接下来我们去看看将军俑(武士俑)。

武士俑体格健壮、体态匀称。同桌合作读好这一节。

将军俑身材——(师生合作读)

(3)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

(4)马俑

师:说到马俑,我想起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来参观时曾摸着马俑说:“我真担心他会不会踢我一脚!”克林顿这么说,说明——?这就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巨大魅力呀!(齐读)

师点拨:(将军俑威风凛凛、神态自若;武士俑英勇无畏、威武凝重;骑兵俑勇猛善战;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弓弩手神情专注、箭术高超;马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3、学习第10小节

(1)师过渡:这么多不同类型的兵马俑,可谓——类型众多,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真是——个性鲜明。(板书: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它们有的——,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手……师生合作读

(2)师:7000尊兵马俑就有7000种神态,(媒体出示图片)。它们有的颔首低垂,好像——

3)师:兵马俑千人千面,惟妙惟肖,不禁让我们也浮想联翩啊!有的面色凝重,好像……两人议议。(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指导想象说话——指导说话)

三、情感升华

1、师过渡:让我们再次伫立于秦俑坑前,来检阅这支蓄势待发两千多年的秦国大军吧!(媒体)迄今为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已接待游客500×××多万游客了,在这些参观者中还有×××多个国家的元首,他们有的曾这样说——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秦陵兵马俑是世界的第八奇迹!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能创造这个灿烂历史的民族,一定能创造出光辉的未来。”

2、我们也情不自禁地想说——(随机指名)

4、师总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举世无双的(指板书)——秦陵兵马俑!

板书:举世无模宏大(列数据)

篇2

一、选择适合学案教学的内容

1.钻研教材,选择适合使用学案教学的内容。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一些探究推理的课型用学案教学效果最好。在此以苏教版三年级教材为例,进行具体分析。(1)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的推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已有充分的生活经验,具备了探究的基础。因此,教师可以设计课前学案,让学生收集图形,观察这些图形的特征,为探究打好基础。课堂上教师只要让学生根据学案汇报交流,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面积公式的把握就会水到渠成。(2)“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这些知识都是奥数内容,如余数问题、周期现象等。这些知识比较难,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可以设计好学案发给学生预习,这样可以让学生提前对知识有所了解,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归类,可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解决问题赢得时间。(3)数学实践活动。这部分内容往往注重操作,又需要学生搜集资料,涉及了很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教师可以提前发放学案,明确学习任务,布置下去让学生完成。这样把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安排在课外,学生的操作才能更加充分,数学实践活动的目标才能更好地达成。

2.了解学生,灵活地设计有效学案。这里要注意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把握学生的学习情感,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学案。(2)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找准学案设计的切入点。(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好分层学案。

二、把握使用学案教学的时机

1.在预习中使用。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预习案,提前一天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对照预习案进行预习,通过自学新课把预习案上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完成,有疑问的做好标记,在课堂上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教师可通过查阅预习案,了解学生预习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把握讲课的方向和重点,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例如,三年级“认识分数”一课预习案可以这样设计:(1)学习准备:12根小棒、4个桃子图案、画笔、胶棒。(2)导学菜单:①最初认识数时我们就先认识了数“1”,请用“1”写三句话。②把20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把8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几个桃子;把1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个桃子的多少。

2.在探究中使用。探究活动是数学学习的主阵地,采取学案导学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教师先出示导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归纳出基本知识点,找出并记下疑点、难点问题。针对疑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成果进行全班汇报展示,教师适当点拨,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3.在巩固中使用。在这一环节使用的学案又称巩固案,教师要精心地挑选一些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练习的设计要由浅入深,丰富多彩,这样使学生通过练习来消化自己所学的内容,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记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地迁移,达到内化的目的。教师也能对学生的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和反馈,做到堂堂清,提高教学效果。

三、学案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创设好教学情境,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及时表扬鼓励,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下去的强烈欲望。

2.使用学案时,要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要防止使学案变成了一问一答的练习题,不要被学案所束缚,成为教学的累赘。

篇3

关键词: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 二氧化硫 教学设计

在使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化学第一册》的过程中,我们都深刻地体会到:新教材的最大特点是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事实,通过讨论来启发学生思维,并注意层层引导,使学生自己得出有关的结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非常注重“教”,要把学生“教会”,要把知识点讲清楚、讲透彻,讲得学生“心服口服”、“无话可说”,甚至,在有人听课时,我们还期盼着学生在回答某个问题时如果回答错了,效果会更好。可以说,在不少情况下我们是在表演,有很多“花腔”在里边。但是讲得再好,学生再懂,没有动口、动手、动脑,不经过检测,就谈不上培养能力,我们顶多是让学生理解。教学经验还告诉我们,学生本身有一种“不教自明”的直觉能力,“先学后教”正是直觉思维的运行过程。看完学习目标后,学生会情不自禁地进行一番猜测、假设,然后进入探索,而猜测、假设、探索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即指向创造,这种模式即:尝试学习直觉(假设、推理)创造。化学教材中有关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教学论断,都是通过自然现象的描述、微观微粒的结构形象、实验的操作演示提出问题,让学生去观察、分析、思考、讨论、设计等得出正确结论,获得知识与能力。

化学的知识体系有着很大的规律性,特别是学完《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后,化学学习的规律性就更强,“位置----(揭示)结构----(决定)性质----(决定)用途”就是学习化学的一条主要线索。这就给“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在化学中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基本程序是:教师明确学习目标学生自学课本,就课本内容进行尝试练习教师讲解课堂训练。这与启发式教学的“愤启悱发”的要求是一致的。“愤”,心求通而未得;“悱”,口欲言而未能。所谓“愤启悱发”是说必须在学生学习中产生困难,有了求知的动机,然后启发他,为他解决困难搭桥铺路。这样,既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兴趣,又不至于因太难、久求不得而失去求知的信心。

篇4

对“导学案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理解,我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茫然―困惑―前进―收获”来概括。记得开始使用导学案时,我总是对学生不放心,心想:以前老师费尽心思去讲,有很多学生都学不会,现在让他们自学,怎么能行?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尝试与实践,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适应了新的学习方法,尤其是王丽娜老师班级的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教学模式,他们从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我自己也觉得以往繁重的教学工作变得轻松了。

一、导学案的好处是培养了学生的预习习惯

我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或非热点学校,他们的底子薄,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从使用导学案教学以来,逐渐地培养了他们的预习习惯,这是最大的收获。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每讲一个模块,都提前发给学生三张导学案,学生按照导学案的要求,有步骤地预习,完成导学前测部分,课前,我们及时抽查导学案,了解预习情况,把发现的问题作为重点及时解决。

二、使用导学案,要求教师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

刚接触导学案的时候我认为用它来教学,一是浪费时间,二是学生讲得乱七八糟,不如我自己讲得有条理、重难点突出。一年来,我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定的时间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使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学生独立思考、质疑基础上,还要给让学生充足的时间去交流,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在小组中交流,让其他同学也从中受益。

三、导学案的当堂检测部分可以看到学生的成绩

篇5

[关键词]案例 教学法 素质 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2-0096-02

案例教学法就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最初是一种用来讨论问题的方式,即从意见对立中探求矛盾,在矛盾中寻求新的意见,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形成对真理的表述。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最早于1870年由当时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朗道尔(Christopher Columbus Langdell)教授创立。1871年他编著的《合同法案例》是世界上第一本案例教学法的教科书①。案例教学法是通过案例将所描述的法律事件的相关情景引入课堂,通过学生对法律事件的阅读和分析,进入特定的法律情景,建立真实感受,经过老师的问题设问,同学的集体讨论,最终得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案。案例教学法启迪学生的多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归纳或演绎的方法掌握分析推导案例中的法学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第一,是一种启发式教学。相对于我国传统的法学教学过于理论化的教导式学习,案例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走出了“抄笔记、考笔记、背法条”的误区,传统法学教育出来的学生,对于法理的深入理解力缺乏,更谈不上对法律的综合运用能力。案例式教学法,使老师成为知识的导入者、思维的启发者,学生则成为问题的解决者,把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事件的分析、对问题的探讨和深入理解,这些方式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状态,使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又使学生真实全面地了解当前社会的法律状况,使学生走进真实的法律世界。

第二,是一种参与式教学。法学专业既有很深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学习者要理论与实践不断地紧密结合,才能学有所成。而案例式教学法则很好地贯彻理论与实际的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具体案例,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事件情景中,通过学生的参与感受到社会事件发生过程中法律的作用。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这种方法既可以对学生阐明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又能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是一种民主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法有别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它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又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真正主体,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相互启发促进。在案例教学中讨论这一环节,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均可自由讨论、辩论,彼此都可以自由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由。通过各种观点、理由及其论据表述,使同学对事件的法律问题认识越来越清晰、理解越来越深刻,从而强化对法律原则和法律的理解。

二、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和提升教学质量

案例式教学法对教师提出了比传统讲授法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优秀的教学能力、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教学责任心;还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又要求教师时时地关注社会现实,对社会中的法学问题保持高度的敏感,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不断地从教学中寻找适合的教学案例。案例式教学法既可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启发作用,又使学生的头脑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不断接受新知识。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式教学法把接受知识和运用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运用掌握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对真实情景案例主动进行分析、思考和探究。通过此过程使学生对法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深入的理解认识,同时创新性思维活动也得到锻炼。因此,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培养应用型、开放型人才的好方法。

(三)有利于师生之间在教学中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辩论

案例式教学法,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互动,从而达到“师生互补,教学相辅,师生促进”的效果。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法律原理分析出具体案例中包含的各种法律问题,最终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学生通过对于法律问题展开讨论,对于法律疑难问题展开争辩,以此更加深刻理解法学理论知识。

三、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还在于是否能恰当地运用案例,掌握运用的步骤和方法技巧。为使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取得良好效果,还应当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一,选择高质量适合教学的案例;其二,还应掌握运用案例教学的步骤、方法和技巧。

(一)选择案例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有目的性地选择案例。遴选出一个高质量的法学教学案例,可以使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法学知识重点难点的理解,并能应用所学过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具体问题,从而使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相关教学内容在生活中没有典型的案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自行设计案例。

2.典型性原则。教师在遴选案例时既可选人民法院审结的案例作为教学案例,也可以以法制新闻事件如《今日说法》等类似的节目中选择相关案例。主要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案例作为教学工具。此外,我们还可以从人民法院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合作出版的《中国审判案例要览》中精选部分与教学相关的案例。

(二)案例教学法的课堂应用

第一阶段,课前的准备。包括课前教师的准备和学生的准备。教师要依据课程设置的内容选择与教学有密切联系并能反映同类案件一般特征的案例。而且选择的案例还应具备一定的难度。同时还要涉及课堂讨论的问题,设计案例中具体条件的假设,确定学生讨论和思考的方向等。学生课前准备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堂发言的准备。课前预习是学生分析后发言的基础,如果学生缺乏充足准备,就很难在课上跟随老师的启发思路分析问题,也很难掌握案例涉及专业理论,同样也不可能运用理论分析案例。最终很难实现教学要求,也无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法学素养。

第二阶段,课堂的讨论与分析。课堂讨论是案例式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教师要不断营造自由讨论的氛围和环境。在讨论中教师的作用就是依据教学思路逐步引导学生围绕案例陈述自己的观点,抓住问题的焦点进行辩论,培养学生学会分析案例。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也不宜直接阐述自己的观点,更不宜对学生的观点过早地评价。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式分析,可采用设问、反问、情景问等多种手段,使学生自觉感应问题解决方式的合理性,从而引发理性的思考,进而得出应有的结论。通过课堂的讨论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学生间的互辩也启发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总之,教师做好引导同时逐步渗透理论内涵,使学生在明事的过程中达到认理。

第三阶段,课堂讨论后的总结。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总结讨论中的得失,进行补充性和提高性讲授。总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总结案例的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的联系;另一方面总结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分析问题的恰当与否、观点归纳的逻辑性与全面性、课堂讨论主旨问题的把握及表达效果。通过总结,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地评价,从中吸取经验,培养知识的应用能力。

总之,法学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向学生传播法律知识,还要肩负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法律人才。案例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感受、理解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所以这种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法律工作者的重要途径。

注释:

①韩大元,叶秋华.走向世界中国法学教育论文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925.

【参考文献】

[1]韩大元,叶秋华.走向世界中国法学教育论文集[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925.

篇6

一、案例教学法在大学法学教育中的应用意义

作为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案例教学法注重对案例的研讨和分析,以提高学生的法学思维和知识应用技能为目的,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1.推动课堂师生有效互动。案例教学中,任课老师往往需要提供丰富的案例材料,让学生掌握充足的学习资料。同时,为妥善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师生之间需要有效开展交流互动,深化对案例的认识,把握每个学习要点,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让整个课堂教学充满活力。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法学教育教学中,案例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并且每个案例往往有着曲折的情节,丰富的人物形象,能调动学生思考和学习兴趣。同时,很多案例还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融入学习和讨论当中,满怀热情学习案例内容,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大学法学教育中,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让学生将理论和知识应用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加深印象。同时还可以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案例中的具体问题,提高知识分析和应用技能。这对提高学生法律素养,让他们利用法律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也具有积极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在大学法学教育中的应用策略

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满足大学法学教育的需要,将其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任课老师,应该认识其重要作用,把握每个要点,合理选择教学材料,促进案例教学法更为有效的发挥作用。1.科学合理选择教学案例。案例选择是关键的内容,任课老师要注重案例筛选,考虑学生基本情况,结合法学教育教学目标,注重案例与生活联系,与社会热点问题联系,确保案例真实性与开放性,这对提高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民法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学习时,可以引入以下真实的生活案例:小明花2600元购得一件皮衣,回家后发现皮衬下面的皮革腐烂,要求商场退货。试分析商场的做法违背了哪项原则?小明应该采取哪种措施维护权益?这种案例短小精悍,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联,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知识应用技能提升。2.注重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学习。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中,讨论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不仅可以激发课堂活力,还能巩固知识,促进知识应用技能提升。例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习时,可以引入以下案例:小明花了8000元购得一部单反相机,回家后怀疑是假冒伪劣产品而向商场索赔。商家却拒绝索赔,给出的理由是,小明是无业人员,购买相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索赔。请思考和讨论以下问题:小明购买单反相机的过程中拥有哪些权益?商家能否拒绝索赔?小明可以得到赔偿吗?通过这样的案例引入,能够帮助学生打破思维僵局,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让他们自由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并利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3.增进案例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大学法学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联,因而案例教学中应该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引发学生思考,提高知识应用技能。例如,公民基本权益学习时,可引入侵害公民通信自由案、侵害公民受教育权案等案例,让学生知道公民的基本权益,受到侵害时的应对措施。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深化对课文内容的认识,还能调动学习主动性,掌握正当的维权途径,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应用技能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整个大学法学教育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能推动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还能激发课堂活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有效开展交流互动,促进教学效果提升。作为任课老师,应该合理选择案例,科学安排教学流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并注重课堂互动和讨论,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认真分析案例,进而把握要点,掌握综合技能,实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法律素养的目的。

作者:代寒芳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参考文献:

[1]吴凡.论视频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应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2),53-55,67.

篇7

关键词:药剂学 案例教学 学生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ase-based teaching),指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于20世纪20年代运用于哈佛商学院,目前已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应用与推广,而今亦已成为国内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构成内容。

案例教学着眼于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回归和探究性学习的形成,核心理念和方法是以教师精心设计的典型问题为起点,以探寻问题解决的对策为主线,以相关专业知识的思索和应用为凭借,以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为归宿,通过围绕教学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并最终实现知识获取和能力培养相统一,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进行角色体验、在主动探求中提高认知能力。

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综合专业性课程,与制剂生产联系紧密。因此,我们在药剂学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根据讲授内容运用案例教学法,以激活课堂教学、提炼和活化教学内容为切入点,以培养应用创新型药学人才为目标,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笔者就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阐述和总结,使其能够进一步在教学中合理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运用与实施

1.案例的选择

案例教学的关键在于案例的选择,搜集案例的时候,要注意问题的典型性,资料、数据要切合实际。选择案例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1)真实性和典型性相结合;(2)系统性和针对性相结合;(3)潜隐性和适中性相结合;(4)丰富性和精炼性相结合;(5)自主性和实践性相结合。

案例的来源有多种途径:一是从各种传媒报道的案例中;二是教师选择在自己科研试验中或与药企合作过程中,收集资料结合教学并加以整理;三是利用网络资源,获得丰富的各类案例资料、数据与图片,尤其是在一些相关知识点的实物或者漫画图片,在教学课件中使用,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学生很容易记住,学习效果将事半功倍。

2.案例的提出

案例不同的提出方法,对于还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点的学生而言,在理解起来会有很大的不同,继而会导致对案例分析的结果的差异。因此,要使学生既明白要介绍的理论知识,又知道用这些知识能解决什么问题,就要求教师必须以正确的方式引出案例,将案例很好的引入到学生的课堂中。在实施案例教学法之前,可以给学生简要介绍一下相关的制剂知识,然后根据课程标准对相关知识的要求,有目的的从所选择的案例中提取若干问题,列在黑板上。

3.案例的实施

授课过程中结合所讲授的知识点,突出重点和难点,然后给出案例,供学生阅读和分析或由教师直接评论、总结。学生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或进行小组讨论,对案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分析问题产生的背景,阐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控制问题发生的主要方法,同时教师要归纳总结学生分析的观点,适当点评。

如在讲述“灭菌制剂和无菌制剂”这一章节时,以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的“欣弗事件”为例,介绍按照SFDA批准的工艺,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应当经过105摄氏度、30分钟的灭菌过程。但安徽华源却擅自将灭菌温度降低到100摄氏度至104摄氏度不等,将灭菌时间缩短到1到4分钟不等,明显违反规定。样品经培养后,长出了细菌。部分患者使用欣弗后,有多人出现了胸闷、心悸、腹泻、恶心、呕吐、过敏性休克、肝肾功能损害甚至死亡等临床症,成为重大“药害”事件。让学生展开讨论,了解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哪些?各自的适用范围有哪些?药物没有采用适宜的灭菌方法进行灭菌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再由教师及时进行总结陈述,使学生了解到灭菌工艺在制剂生产中的重要性。

在讲授“滴丸”的内容时,以天津天士力制药公司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为例,介绍这家企业由此主打产品而逐渐壮大的发展史,并介绍其目前的市场、临床应用状况等,让学生讨论,以加深了解滴丸的特点及剂型改革的意义。

二、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思考

1.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不同于大家熟知的举例教学。举例教学多停留在对概念和原理的举例说明,仅教师需要准备素材,学生被动接受。而案例教学强调教师引导、启发和师生互动,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案例中来,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笔者在实施过程中总结了几点经验:(1)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人数适中,要注重学生的课堂讨论,要充分调动学生讨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打开大多数学生的思路,使问题的答案多元化。(2)小组内讨论结束后,请各小组代表发言陈述本组观点,每组用时要控制。陈述期间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发言,,激发学生参与到案例中的积极性,发挥他们丰富的联想和创造力。(3)另外,对于案例而言,势必存在着很多可能的讨论结果。各组之间若有不同观点,可以加时进行辩论,各自陈述理由,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时间应控制,不宜过长,否则课堂本应传授的知识点容易被淡化。(4)当学生讨论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教师必须对其作出总结,对于在分析中出现争议的观点,不能一棒打死。应该将多元的答案与学生共同讨论,总结出其优、劣性。

2.影响案例教学实施效果的因素

(1)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合作能力

当前的大学生中较大比例是独生子女,在他们的生活中,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别人为自己服务,缺少合作意识。还有些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习惯于“老师教,学生背”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对老师的讲授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学习过于被动,在考试时能够取得优异成绩,但在案例分析讨论的过程当中,却不能很好地与同学、老师互动,不能将自己的想法观点与大家交流。所以,因为这些学生并不适应案例教学中需要的团队合作,通常导致案例教学法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2)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

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同时也取决于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握,这个环节十分考教师的“功力”,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有合理的时间安排,如果时间过于宽松, 案例教学容易演变为聊天课;如时间过紧,学生则没有足够时间思考和发言,难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主观能动性无法施展。

三、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定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推动了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加强了对学生创造能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益于优化教育模式,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进行评估呢?用学生的表现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虽然不失为确保良好教学的必要手段,但或许会有些争议。通常情况下,案例教学本身是一项主观性较强的方式,如案例讨论时,发言机会不是人人平等、案例教学的成绩难以准确客观的记录等,因而不能单纯地对学生进行主观评定。所以,案例教学法的进一步推广需要为其教学效果寻求一个好的评定方法,这也是我们教学工作者所迫切需要研究的工作。

参考文献:

[1]龙晓英,房志仲.药剂学(案例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甄晨光,齐晓东.案例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的定位2010.

[3]陈玉荣.试论案例教学法[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1):19-21.

[4]姜鑫.浅论利于大学素质教育的案例教学法[J].绥化师专学报,2004,(3):192.

篇8

一、案例教学法的定义与作用 

案例教学法诞生于美国,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分析典型案例,从分析和结论中掌握知识。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合理穿插案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分析案例,从而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培养。 

药剂学的应用性很强,是一门综合性学科,药剂学的特点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应用案例教学能满足这样的学习需求,能够有效地使学生掌握 

理论知识,提高分析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使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二、药剂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和形式 

(一)关键环节 

想要有效地运用案例教学法,就要做好案例选择与分析、讨论和评论。在选择案例时,必须选择典型、知名度高的案例,并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案例。课前教师首先要对案例有足够的了解和分析,这样在教学时才不会因为出现突发状况而手足无措。学生展开讨论时,要让学生发挥课堂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并对学生阐述的观点给予认可,不论观点对与错教师都先不要进行自我阐述,但是也要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不做没有必要的分析。学生提出的观点和分析、结论等教师要给予正确的评论,尤其是涉及案例与理论知识相关的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灵活并有针对性的评论,既要将重点知识体现出来,又要弥补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表现出的知识薄弱环节。 

(二)运用形式 

药剂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是案例主线式;第二是课后作业式。 

案例主线式就是以案例作为开展课堂教学的主线,根据分析和解决案例的情况来把握教学速度,以案例的分析材料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和教学内容。 

课后作业式就是将学生在学习中学到的知识作为基础,让学生在课后完成案例的讨论与分析,这样能够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 

三、案例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教师在讲解“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这章时,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掌握章节重点知识,并能够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引入与教学内容有相关性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事件了解灭菌与无菌技术的重要性。 

教师评论:在人体中注射制剂时,必须保证制剂中是不含任何细菌的,所以,无菌制剂的生产过程中,关键的环节就是使用灭菌与无菌技术。进行制剂灭菌时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要求来进行,其中压力、时间、温度这三要素的值必须是指定数值。比如,热压灭菌法,有三种参数可供选择,如果时间设定为30分钟,则温度是115摄氏度,压力是67千帕;时间为20分钟,温度是121摄氏度,压力是97千帕;时间为15分钟,温度是126摄氏度,压力则是139千帕。这些相应的数据不可进行随意变更,一旦更改一个数据就会影响灭菌工作,导致制剂质量不合格。为了使制剂能够确保是无菌状态,就要利用科学验证法对灭菌方法进行验证,证实灭菌可靠性的参数是FO与F值。由于人体在输液治疗中,需要输入大量的液体,因此输液制剂对透明度、无热源和无菌就有更严格的要求。如果注射液在生产过程中不注意生产规范,导致注射液中有细菌,人体注射后会引起热原反应,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 

教师做出的一系列案例评论都是结合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加上教师的评论,对教学内容产生深刻的记忆和理解。在结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还可给学生增添一些拓展性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实际案例,从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并让学生有很强的责任意识,能够严格按照医学标准来做事,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素质。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新兴的科技成果也不断出现,在药剂学教学方法上也应该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当前对学生都是进行素质教育,使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使学生得到综合、全面的发展。案例教学法不仅适用于药剂学,也同样适合其他专业的教學。 

参考文献: 

篇9

法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课堂学习之余,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法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在法学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实际生活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采用课堂案例探讨的方式去引导学生进行事件的研究分析,从而从中学习到法学知识。可以这么理解,在课堂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具有很好的实践性,可以让学生亲身进行体验相关法学知识点如何在实际案例中运用,那么如何更好地在课堂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也是本文需要探讨的。

1案例教学法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理论与实践不相符

在高校中设立相关的法律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律实践能力的人才,但是随着我国在法律专业上教学体系的逐渐完善,教学模式却没有多大的改变,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所谓的传统教学就是在课堂上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法律知识,教师有时候也会给学生讲述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但是这种方法与案例教学法在本质上还是存在一些区别,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述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践情况不相符,教师把教材中的知识点作为重点,从而导致了学生在面临实际法律问题分析能力不足。学生在法律上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通过教师一味的讲述来提高的,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多种案例的分析来逐步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的。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理论与实践相互脱节,形成了教学的单一化,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2传统教学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法学教学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口头上的教育,学生很难通过实践参与教学活动中去,只能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法律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在课本上学习了大量的法律基础知识之后就会感觉到学习枯燥,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上的兴趣不高,教师的教学效果不明显。传统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因为枯燥的学习方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在课堂中可以引用案例教学法就能够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法中的不足,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案件分析能力。

2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意义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互动

在法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把原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化成实践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进行充分的思考,能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教学中去。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针对案例中的问题发起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交流,促进了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2.2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在法学教育中一定要确保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与思维思考能力。所以说,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运用所学习到的法律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分析的能力;在课堂上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每个案例所体现的内容是不同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思维观念,所以说每个学生对于案例所思考的方向也不一样,通过自主分析案例的过程中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更能提高学生解决法学问题的能力。

2.3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善教学质量

教师在法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需要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与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运用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除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需要能够将理论和实际有效的结合,在教学外需要不断的发现合适教学的案例引入课堂学习中。这也就意味着教师无论是在案例的选择还是教学的点评中,都需要有强大的整体教学思维模式,运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从这方面来看,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不仅仅能够使学生在这种学习方法中学会相应的知识,还能够以这种方式促进教师自身进行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进步,在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同时还能改善教学质量。

3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3.1选择合适的案例

教师在法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应该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教学。(1)选择的案例应该具有真实性,案例最好是直接来自于生活,这样具有生活化的真实案例可以从基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选择的案例也可以是法院公报上的经典案例。(2)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典型性,典型的案例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法律精神的本质,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法学的教学目的。(3)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适当性,教师在进行案例选择的过程中切记所选择的案例难度不能太大,如果案例太过于复杂,则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下转第49页)(上接第42页)失去方向,不知从何下手,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对案例分析产生厌烦的心理,无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其四,案例的选择应该具有时效性,教师在选择案例?r应该从当前生发的热点事件中进行选取案例,并且根据案例的特点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那么教师的教学效果就会相对来说越好。

3.2案例应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在我国法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辅助教学,在本质上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教师在案例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应该让案例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进行讲解,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教师在法学教学中,要结合理论教学的优点,把案例教学与课本内的理论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使学生既能学习到法学理论知识,又能通过分析案例得到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3.3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在运用案例教学这种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对案例进行积极的讨论,在另一方面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当前社会上的热点事件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分别按照自己的理解提出对案例的见解,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除了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外,还需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掌握好课堂节奏,鼓励学生对案例分析进行自主思考,激发学生讨论学习的积极性。在案例讨论中,教师还应该掌握一些教学的技巧,例如在进行案例讨论的过程中不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随意的评价,以免打击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篇10

【关键词】暗示教学法;英语教学;心理活动

1 暗示教学法的基本涵义

暗示(suggestion)的心理学概念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交往中的语言、手势、表情、行动或某种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的信息,使他人接受所示意的观点、意见,或按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暗示一般可分为直接暗示、间接暗示、自我暗示和反暗示4种。

洛扎洛夫将暗示教学法定义为: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能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的因素组织起来。

暗示教学法是用间接的暗示手段影响学习心理,提高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原理就是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暗示,通过综合运用暗示、联想与想象、智力活动、练习、音乐等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境,巧妙地利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来影响学生,充分挖掘其心理潜力,使学生在轻松平和愉悦的环境下学习,从而提升学习效果。

2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的必要性

2.1 暗示教学法符合现代教学理论精神

暗示教学法强调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而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之下,学生通过自身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暗示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能动作用,设置自然情景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真实情景中的交际活动,让学生靠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获得知识。暗示教学法通过运用良好的教学手段来发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暗示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潜意识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将潜意识与显意识协调起来,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

2.2 暗示教学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暗示教学法要求从人脑活动的整体来设计教学过程,不仅考虑学生认知过程的特点,还要考虑学生的情感、意志、个性、气质等心理过程的特点,不仅重视学生的有意识心理活动,还要调动各种无意识功能,使之相互协调,促成人脑潜能的开发。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不仅考虑了学生的生理发展规律,也考虑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兴趣,开发了人脑潜能。

2.3 暗示教学法适应时代新要求

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如何才能适应知识爆炸的时代,最重要的是进行学习的革命,教育必须把握时代脉搏,反映学术的精髓,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最基本的、最新的和最有用的知识。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

3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暗示教学法的几个具体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学生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效果就越好”。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学会正确运用暗示教学法,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自然悟出如何提高英语水平的行之有效的好的学习方法。下面介绍几个暗示教学法的具体方法:

3.1 播放悠扬的音乐

在英语教学中采用音乐暗示法,用音乐建立起学生的无意识心理倾向,为学生营造放松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克服缺乏自信等心理障碍,在平和愉悦的环境中获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播放音乐。根据课文内容,选择相契合的音乐素材,在音乐背景下朗读课文时,教师的声音应尽量控制得与音乐的旋律产生和谐感。第一遍,可以让学生边听边看课文,重点理解文章大意。第二遍,可以让学生合上课本,偏重于聆听课文内容。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所选取的音乐应该是积极的、向上的、优美的音乐,设置声响大小适中,既能使学生处于音乐弥漫的轻松环境下,又不至于让学生听着昏昏欲睡。

3.2 构建真实的对话情境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创建真实的对话情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二单元Deep Concern时,这篇课文基本是由对话组成,揭示了一个青少年与其父母之间的代沟问题,故事主要的冲突和矛盾都是通过对话展现的,所以我要求3个学生分别扮演故事的主人公Cindy 和她的父母,要求学生尽量模仿父母和孩子的语气,父母的关心,孩子的不耐烦,学生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家庭冲突的现场,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中获取了一定的成就感。

3.3 注重营造暗示的环境

暗示教学法强调环境与人的“共振”。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种共振的环境,这样学生便能自然地、不由自主地进行学习。比如,对教室进行合理地布置,给学生展示一些学生的英文习作,以及与英语相关的图片,资料。

3.4 利用游戏进行暗示

游戏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表演、故事接龙等活动形式,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比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where principles come first的教学中我布置了一个talk show的剧情表演,要求几个学生分别扮演海德中学创始人、主持人和观众,来模拟一场关于海德中学办学理念的采访。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超乎寻常,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们能说出一些非常棒的语句来。

4 结语

暗示教学法是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它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享受,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明显增强。暗示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求较高,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发挥聪明才智,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陆芳.论暗示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Z].

[2]商继宗.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