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机电毕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30 07:02:35

矿山机电毕业论文

矿山机电毕业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采矿工程;本科教学;改革

世界上科技、经济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的采矿高等教育均采用重基础、宽口径的培养模式.教学中体现培养方式的灵活性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多学科交叉,培养学生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为适应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迎接世界知识经井的到来,采矿工程本科教育应进行彻底改革。

一、我国有美高校采矿工程本科教育改革情况

目前,孢国大多数设有采矿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其专业设置、教育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例如.中南工业大学,原采矿系经调整、改造后.现为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包括地质工程、采矿工程、测绘工程、城市规划工程及土木工程等专业采矿工程专业本科1999年招生30名,其中1/3在湖南省单考单招,2/3在全国统考生中招收。学校对采矿、选矿、地质及测绘等四个艰苦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奖学金评定上实行优惠政策凡学科各科考试合格的学生都可评为A类奖学金,在教学内容上增加岩土工程有关内容,重点是地下工程、道路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添加会计、金融等经济类的选修课程。中国矿业大学仍设采矿工程系及本科教学中的采矿工程专业。1999年采矿工程专业奉科招收四个班,计划1~3年级合为大班教学,4年级分为四个专业方向,即地下开采、露天开采、通风与安全及工业工程等专业方向。学生在校期问均获专业奖学金,教学内容主要围绕矿山进行。重庆大学原有的采矿工程专业发展起来舶矿山工程物理专业和矿山环保专业现已分别发展成为土术工程专业和珂=保专业采矿工程专业新设岩土工程及检涮技术方向.单考单捂,年招收25名本科生.教学内窖增加爆破、地基基础、边坡工程和地下工程等有关岩土工程知识。北京科技大学原采矿系现改为资源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改为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包括采矿,选矿、石油等方面。教学改革目标是拓展专业面.由金属矿开采改为以金属矿开采为主,同时包括石油、煤矿、非金属矿开采及海洋采矿。学生在校期闻加强CAD教学、计算机绘图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课程及部分岩土工程方面的课程。1999年该专业本科招生33人。武汉工业大学为原武汉建材学院,其采矿工程专业现改为矿物资源加工工程。1999年本科招生一个班。教学非金属矿开采为主.增加化学化工、矿物资源深加工及利用方面的内容。

采矿工程本科教育进行了较大改革的高校还包括东北工业大学、山东矿业学院、湘潭工业学院(原湘潭矿业学院)等高等院校。

前述高校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謦课改革后涉及的课程门效达150门,涉及的专业实习、实验及设计等实践性环节16个。原有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门数减少或合并,学时减少。在校生所授课门散增加较多。总之,各有关高校根据自身的教学基础和人才需求特点,均在不同程度上扩大了专业范围,在学生招收、培养方式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做了较大改革。

二、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情况

采矿工程、地下工程及地面岩土工程等均属“工程”类学科,处理的对象同为岩土.有非常接近的专业特点,要求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相同或相近.且实践性强困此,了解这些相关专业的教学情况.有助于采矿工程的教学改革。

我国清华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沙铁道学院、长沙交通学院等高校的土术工程、交通工程、隧道工程及地下建筑工程等专业或专业方向的教学改革也各有择重。倒如.清华大学课程门数少,每门课择重基础知识教育;中南工业大学课程门数多,内容细.着重地下工程及地面工程有关知识的教学;长沙铁道学院重点在于隧道、桥粱与道路方面的教学。

课程设置中.前述诸高校开设的与岩土工程有关的课程有碧恂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掩工、基础工程、工程项目管理、道路工程、地下结构设计与掩工、路基与路面工程、工程勘测、高速公路、隧道工程地基加固与处理、地下铁道、地下空间利用、掩工组轵与概预算及防灾硪灾导论等课程及相应的实删生环节。

三、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培养特点

多年来,采矿工程本科教育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数学力学知识较多,还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技术等知识。因为采矿工程专业是采矿业的主导专业,毕业生在矿山主要从事矿山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要求基础知识扎实,综合性强,因此,学生在校时需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等基本的数学力学知识,及大学物理学、工程制图、电工技术、液压传动及采掘机械、矿山提升运辅及压气排水机械等相关领域知识。在今后的教学培养中.可适当减少这些课程的学时.增加专业改造后其它所需知识的学时数。

第二,专业基础知识还包括岩土工程所需的地质测量等方面的知识。课程包括地质学基础、矿山测量、爆破与井巷工程、地质实习及测量实习等学生必须掌握和了解地球概况、矿物与岩石、地层、古生物、地史、地质构造、矿井水、岩落塌陷、岩土层的工程地质、矿山地质勘探等地质方面的知识,矿山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测量、联系测量、井巷贯通测量及施工测量等测量方面的知识,及凿岩爆破、井巷断面设计、支护及掩工等井巷工程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均可应用于其它行业的地面及地下的岩土工程中。

第三,专业课程门数多.专业知识划分太细。在70年代以前的采矿工程专业基础之上.进一步细分为露天开采专业、地下开采专业及矿山安全与通风专业等,因而涉及的专业知识更多、内容更细,导致毕业生专业适应面更窄。因此,有必要进行专业谭程及其内容的调整、综合,在近几年进行专业教学改造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减少专业课的门数和学时数。

第四,本专业实践性及实习、设计环节多。大学四年,学生需经过盘工实习、电子实习、地质实习、测量实习、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及专业毕业实习等许多实习环节.机械零件设计井巷工程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及专业毕业设计等许多工程设计环节.及许多相关课程的实验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今后,可对现有的实验实践性环节作适当调整增加岩土工程等方面的实习设计。

总之.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及培养方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及今后国民经跻建设发展要求,在已有的改革基础之上,还有进一步调整、改革之必要。

四、21世纪对采矿工程教学的要求

目前,各学科知识渗透日益显见,学科领域日益扩大.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层出不穷另外.当前许多矿山企业严重不景气,资源枯竭,生产技术落后.安全环保问题突出,生产成本高.经济状况差,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发生较大变化。采矿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减步,对岩土、机械、化工、电子及环保等方面人才需求增加,要求更高素质的复合型采矿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我国采矿工程本科教育也应摒弃过去专业划分太细、专业面太窄的局隈,以适应世界经跻发展竞争和国民经济鸯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21世纪对采矿工程本科教育的总要求: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教育应与地下工程、地面岩土工程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结合,达到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交叉、渗透,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应切实落实以下四点

第一.生源质量和特殊政策相结合是采矿工程专业培养

高素质毕业生的重要条件。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首先应有高素质的学生.即该专业的学生中小学基础知识扎实,素质高。其次,学生在校期间,国家对采矿工程等艰苦专业应有优惠政策,如学费减免、奖学盘增加等措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撮性,也有利于吸纳高质量的学生。

第二,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拓展到岩土工程领域。目前,在国家对矿山没有特殊政策的情况下,各有关的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在采矿工程本科教学中增加有关岩土工程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利于增强学生毕业以后的社舍适应能力。

第三,加强计算机应用船力的培养。计算机应用已深入到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在企业的生产管理、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等方面.计算机已成为一种有用的工具。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应注意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四,加强学生外语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更高层次上的学习和对外交流。在加强基础外语学习的同时,应增加专业外语及专业课程外语教学的比重.逐步提高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外语教学的门数.全面提高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外语能力.

三、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培养特点

多年来,采矿工程本科教育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数学力学知识较多,还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技术等知识。因为采矿工程专业是采矿业的主导专业,毕业生在矿山主要从事矿山生产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要求基础知识扎实,综合性强,因此,学生在校时需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等基本的数学力学知识,及大学物理学、工程制图、电工技术、液压传动及采掘机械、矿山提升运辅及压气排水机械等相关领域知识。在今后的教学培养中.可适当减少这些课程的学时.增加专业改造后其它所需知识的学时数。

第二,专业基础知识还包括岩土工程所需的地质测量等方面的知识。课程包括地质学基础、矿山测量、爆破与井巷工程、地质实习及测量实习等学生必须掌握和了解地球概况、矿物与岩石、地层、古生物、地史、地质构造、矿井水、岩落塌陷、岩土层的工程地质、矿山地质勘探等地质方面的知识,矿山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测量、联系测量、井巷贯通测量及施工测量等测量方面的知识,及凿岩爆破、井巷断面设计、支护及掩工等井巷工程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均可应用于其它行业的地面及地下的岩土工程中。

第三,专业课程门数多.专业知识划分太细。在70年代以前的采矿工程专业基础之上.进一步细分为露天开采专业、地下开采专业及矿山安全与通风专业等,因而涉及的专业知识更多、内容更细,导致毕业生专业适应面更窄。因此,有必要进行专业谭程及其内容的调整、综合,在近几年进行专业教学改造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减少专业课的门数和学时数。

第四,本专业实践性及实习、设计环节多。大学四年,学生需经过盘工实习、电子实习、地质实习、测量实习、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及专业毕业实习等许多实习环节.机械零件设计井巷工程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及专业毕业设计等许多工程设计环节.及许多相关课程的实验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今后,可对现有的实验实践性环节作适当调整增加岩土工程等方面的实习设计。

总之.传统的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内容及培养方式已难以适应当前及今后国民经跻建设发展要求,在已有的改革基础之上,还有进一步调整、改革之必要。

四、21世纪对采矿工程教学的要求

目前,各学科知识渗透日益显见,学科领域日益扩大.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层出不穷另外.当前许多矿山企业严重不景气,资源枯竭,生产技术落后.安全环保问题突出,生产成本高.经济状况差,对技术人才的需求发生较大变化。采矿工程专业的人才需求减步,对岩土、机械、化工、电子及环保等方面人才需求增加,要求更高素质的复合型采矿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我国采矿工程本科教育也应摒弃过去专业划分太细、专业面太窄的局隈,以适应世界经跻发展竞争和国民经济鸯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21世纪对采矿工程本科教育的总要求: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采矿工程专业的专业知识教育应与地下工程、地面岩土工程的知识和能力培养结合,达到多学科多领域知识的交叉、渗透,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此,应切实落实以下四点

第一.生源质量和特殊政策相结合是采矿工程专业培养

高素质毕业生的重要条件。采矿工程专业本科教学,首先应有高素质的学生.即该专业的学生中小学基础知识扎实,素质高。其次,学生在校期间,国家对采矿工程等艰苦专业应有优惠政策,如学费减免、奖学盘增加等措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撮性,也有利于吸纳高质量的学生。

第二,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采矿工程专业教学拓展到岩土工程领域。目前,在国家对矿山没有特殊政策的情况下,各有关的高等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在采矿工程本科教学中增加有关岩土工程的教学内容和实验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利于增强学生毕业以后的社舍适应能力。

矿山机电毕业论文篇2

关键词:煤矿机械的使用维护与故障处理;精品课程;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022-03

近年来,我国煤矿企业飞速发展,厂矿企业的用人数量大大增加,从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相关院校的发展。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矿山机电专业一直作为学院龙头专业来建设,其建设目标是培养适应矿山安全生产、建设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毕业生必须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即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具有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如何培养这种实用型技术人才呢?经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对矿山机电专业学生在企业中所从事的岗位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归纳出了学生在企业所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并在此基础上校企联合开发了《煤矿机械的使用维护与故障处理》校本教材,经过两年的努力,建设成精品课程,大大促进了“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快速发展。

一、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清晰

1.课程设计的理念

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实行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讲授与实践实训并举、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取、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并举的原则,本课程的设计重点突出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课程内容包含了矿用采煤、支护、提升、运输、掘进、通风、排水、压风等主要机械设备的修理、安装、故障诊断与故障排除的一般方法与理论,并适时贯穿煤矿安全规程和安全运行管理常识,完全以矿山机电专业的岗位能力为培养目标,满足就业岗位对所需人才能力的要求,进行面向岗位的教学内容设计。充分体现教学内容源于煤矿生产岗位,服务于煤矿生产岗位的办学宗旨;二是教学模式实现大幅度跨越。原来的教学场所主要局限于校内,而《煤矿机械的使用维护与故障处理》课程实践性很强,校内资源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所以必须向生产一线延伸,实现校内侧重理论与结构、校外侧重现场操作、现场组装和维修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2.课程设计的思路

为达到高职教育对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培养要求,首先,在本课程的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严格把握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基本标准。在研制前期,充分对学生的基础、起点、培养要求和培养目标等进行调研、分析,经过校内外专家(包括本校任课教师、兄弟院校教学同行、企业相关人士等)进行探讨分析,确定应用型高职高专人才对本课程的掌握和学习的最低标准或基本标准,然后在本专业实施,对存在的问题或标准的高低等进行修订、改进;其次,大力改善教学环境,建立了多媒体教室,矿山机械实训室、现代化的仿真矿井模拟系统等实践设施进一步完善。再通过课程教学设计、考核方式的调整以及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力求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保证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改革上的成效

《煤矿机械的使用维护与故障处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我院培养的矿山机电专业学生主要面向西北五省的大中型煤炭企业。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行业、区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多种教学模式,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以增强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主,培养服务煤炭行业生产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1.校企合作共同制定教学计划

组织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专家、专业教师、煤炭行业一线专家,采用“头脑风暴”式讨论方法,制订用于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课程教学实施的岗位能力标准,把岗位能力标准融入课程中,建立课程标准。

2.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按照每个教学单元的目标、知识类型和学生状况,可以灵活采用课堂讲授、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完成教学任务,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坚持以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为主要手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参与工作过程实际现场,培养学生从事矿山机电设备的制造、安装、维护和管理等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素质。提出各种问题,并形成主题任务,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将学生置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

3.考核形式多样,凸显综合能力

打破传统的笔试形式,注重职业能力的考核。考核结果为多个项目的综合,如组织技能大赛、课外科技作品比赛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对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将制作成果计入考核结果中。

4.形成开放式专业办学指导思想

专业教学必须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服务于煤炭事业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特别是煤炭行业的复苏,煤炭企业技术人才的缺口很大,有机遇也有挑战。我院始终坚持充分的市场需求分析调研和缜密的专家分析论证,使得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人才培养更侧重于服务于煤炭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技术人员,进而形成了一个灵活、创新、动态而又有弹性的教学系统。

5.构建专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按照学院PDCA全面质量管理原理,构建了专业教育质量评估体系。评估方式按照教育规律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行业专家评估;二是每学期一次的学期教育质量评估;三是每年一次的应届毕业生全学程教育质量评估;四是每2~3年一次的我院往届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该评估系统覆盖了教育过程各个环节,较好地保证了人才教育培养质量。

三、师资培养方面

在《煤矿机械的使用维护与故障处理》精品课程建设中,为了达到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采取工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利用这个契机,我院加大了师资队伍的培养,特别是“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一是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作为龙头专业的矿山机电专业学生人数也持续增加,所以我院及时补充师资力量。几年来,一直坚持“内培外引”政策,一方面从高校引进专业优秀毕业证,另一方面从企业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使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同时上了一个新台阶。

二是实行新教师“上岗培训”制度。要求每位青年教师进校后都要接受由学校统一组织的各种岗前培训活动;做好“青年教师导师制”工作。通过教学科研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深、治学态度严谨的教师全面指导青年教师成长,不断提高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和水平。

三是在职学历/学位教育。这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学历教师的主要途径。我院出具了相关的鼓励政策,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学位层次。目前机电工程系38%的教师已经获得硕士学位,还有30%正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四是“双师型”素质教育培养。针对高职教育的特点,在学院政策支持下,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让专业教师到工厂挂职锻炼或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具备技师(高级工)或工程师(助理工程师)资格;另外从企业行业引进高职称技术骨干,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组织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深入一线,学习现场操作技术。近几年,相继去了靖远煤业集团下属的大水头煤矿、王家山煤矿、魏家地煤矿、红会一矿等;华亭煤业集团下属的华亭煤矿、陈家沟煤矿、砚北煤矿等,学习新技术,吸收新信息,坚持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

五是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议和研讨会,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认识自我,增进与外界的交流,缩小与同行之间的差距。

六是坚持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老教师和青年教师集体备课,一方面有助于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另一方面研讨一些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上述措施,青年教师进步很快,3年后基本能够独立承担教学工作。

四、社会的认可度

1.人才的素质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我院将培养目标定位在服务厂矿企业“生产、建设、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上,重点加强学生的操作、维护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重视学生自我提升和技能开发,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和谐教育的重点。几年来,坚持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准则,突出强化专业技能训练,实行“1+x”多证制。通过这样的培养方式,学生感受颇丰,也受到就业单位的好评,单位普遍认为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对于新知识和新设备的学习和运用能力较好。

2.“订单式”培养成绩显著

近年来,矿山机电类专业学生与靖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投资公司新疆分公司、华亭煤业集团等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调查发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表现良好,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推动了“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发展,“订单式”人数逐年增加,而且带动了相关专业的“订单式”培养人数,使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形势很好,大大提高了学院在同类院校中的知名度,促进了学院的快速发展。

3.大型企业招聘人数有突破

随着本专业学生走向各个工作岗位,给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来学院招聘毕业生的企业数量呈上升趋势,且招聘人数也相应增加。如华亭煤业集团是甘肃省经济效益很好的大型企业,其采煤机械化程度高,特别需要一批集理论和实践能力于一体的技术人才,对所招聘的大学生要求也相对要高,几年来连续从学院招聘。由于所招聘的大学生能很快胜任工作,反响很好,所以2011年的招聘人数是2010年的两倍。如今,2008年、2009年毕业的许多学生均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学院专门邀请他们作为已毕业学生的代表来院作报告,激励在读的学生,效果很好。

五、校外实训基地稳步增加,校企合作稳步发展

由于本课程实践性很强,真正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是课程教学效果有所突破的关键因素,我院在原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不断扩充实训资源,与大型企业行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校内校外共同育人,互补育人,促使本专业的毕业生更贴近社会,更受企业和社会的欢迎。

在与企业的长期接触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原有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的不足,所以在学院和企业行业的大力支持下,本专业教师申报了“机电类专业电类课程”“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矿山机械课程教材建设与教学实践”、“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等教学课题,深入生产一线和企业专家一起确定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综合和序化,校企联合开发校本教材,使教材、教学方法能满足教学要求,并最大限度利用了校外资源,实现校内校外联合、双赢的局面,既推动了学院的发展,又使企业得到了最实用的技术人才。

六、加大实验实训的力度

随着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的开展,相应的实验实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国家骨干院校的建设过程中,将进一步完善扩充实验实训设备。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以“培养高技能人才、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主旨,遵从“追踪技术发展、创设真实环境、营造工程氛围、培养职业能力”的建设理念,以“技术的前瞻性、功能的应用性、环境的职业性、管理的开放性”为建设原则。培养学生进行基本的设计、安装、调试等综合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综合能力。同时,自始至终坚持立足地方、依托行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已与华亭煤电集团砚北煤矿、窑街煤电有限责任公司、靖远煤业集团(大水头煤矿、王家山煤矿、魏家地煤矿)、山丹矿业公司、九条岭煤矿等单位签定了校外实训基地协议书。并与新疆金特、新疆天业集团达成了长期的顶岗实习协议。这些校外实训基地拥有先进的设备、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承担教学实习、综合性实训、假期顶岗实践和社会服务等实践教学工作。实现了校内校外共同育人,互补育人,将使本专业的毕业生更贴近社会,更受企业和社会的欢迎。

七、构建了互相学习的好平台

首先,精品课程中所有资源实现了上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共同努力,将所有的教学资料得以规范化、条理化。特别是在教学方法的研究过程中,大家群策群力,共同总结教学中的好方法、好对策,互相沟通,取长补短,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其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之间参与实践教学,从企业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完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增进了和企业的友好关系,推动了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发展,构建了互相学习的好平台。

总之,精品课程的建设无疑是对教学的推进。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教学的优势之处和不足之处。在发挥优势、弥补不足的过程中,使精品课程实现“精品化”,切实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服务,培养社会需要的、一流的精品人,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矿山机电毕业论文篇3

【关键词】液态;软起动;煤矿

1 概述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高压软起动设备大体分为三种:高压电抗器、固态软起动及液态软起动。煤矿一般均采用高压电抗器作为起动设备,但对于供电距离远的大功率电动机,电抗器起动可控性差,对电网冲击大,影响供电稳定性。固态软起动装置价格昂贵,而液态软起动装置免维护,价格位于两者之间,液态软起动设备若能应用于煤矿井下,就可以更好地解决高压大功率设备软起动的问题。

2 煤矿井下设备简介

目前煤矿高压电气设备主要包括:主运系统、主排水泵房排水泵、主通风机、空气压缩机等,都是矿井至关重要的设备。下面以某矿中央泵房为例进行说明。

某矿井下中央泵房主排水泵原采用串接电抗器作为起动方式,电抗器出现故障时维护工作量大,起动电流大。2012年该矿井新建中央泵房一个,安装有5台HDM型卧式水泵,电机功率为2000kw,额定电流为226A,额定电压6kv,该矿井经调研采用了液态软起动装置实现了电机的软起,经现场使用效果良好,不仅实现了设备的软起性能,而且节电效果也非常明显。

3 使用效果

从该煤矿记录数据来看,应用该设备后高压电机的起动电流682A,是额定电流的3.01倍,起动时间10s。

在水泵停机时,同时使用了软起的软停车功能,软起设备软停车性能良好。

采用高压液态软起动装置后的技术指标总结几点如下:

(1)高压液态软起动装置起动非常平稳、可预测、可调整、无噪音。

(2)高压液态软起动装置起动电流小,起动电流在2.0-3.5Ie之间,电网压降小。

(3)高压液态软起动装置起动时起动曲线平滑,属于无级切除,起动结束时无二次冲击。

(4)高压液态软起动装置能实现软起软停,能很好的避免“水锤”效应,能对水泵、管道等设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5)高压液态软起动装置基本属于免维护,维护量小,且每年仅需要测试一次电阻值,定期加液即可,运行成本极低。

4 液态软起动装置工作原理

根据电机拖动理论,在电动机定子回路串入一特制液体电阻,该电阻在电机起动初始时刻自动投入,阻值在预定起动时间内均匀无级减小,并在阻值几近为零时刻切除,从而使主机电流及电机转速无级变化,实现电机转速均匀上升、平稳起动,产品应用技术非常成熟,安全可靠。

5 经济效益分析

(1)采用高压液态软起动装置做起动设备后,能减少起动电流47%,起动电流小,起动平稳,设备运行稳定,减少对真空起动开关冲击,也减少对水泵的机械设备冲击和磨损,提高电网供电质量,为生产的稳产、高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水泵电机起动频繁,大冲击电流对电机和电缆的破坏相当严重,也对起动设备冲击很大。采用高压液态软起动装置做软起设备后,可以随时开停机,避免了电机空载运行的问题,降低了电耗。

(3)采用高压液态软起动装置起动过程中,降低了起动电流,由原来的起动电流3~4倍Ie降低到2~3.5倍Ie,进而降低了电耗。

(4)采用高压液态软起动装置后,可减少电机、电缆烧损及真空灭弧室损坏,大大减少了维修的费用。

(5)采用高压液态软起动装置后,可以减少水泵电机的烧损事故,减少了机械、电气设备事故的发生,对电气设备安全运行有明显作用。确保了水泵的正常生产,为矿井的生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通过上述几项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高压液态软起动装置是一种实用的节电技术,节能降耗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且该产品所用原辅材料为钢材及配套机电产品,原材料易采购,并且从使用效果来看该产品无“三废”污染,对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不产生任何影响,具有可观的社会效益。

6 结论

综上分析,本产品的应用,可大大改善供电质量,降低损耗,改善拖动电动机的使用工况、减少维护费用,保证设备起动安全。因而本产品的应用对同行业或相关产业技术进步、节能降耗具有巨大的促进与带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煤矿电工手册》(修订本)第二分册,煤炭工业出版社.1987.

[2]《电机系统节能实用指南》国际铜业协会 周胜 赵凯主编年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刘国彬(1974—),男,山东莱芜人,工程师,山东科技大学毕业,现任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万祥矿业公司机电主任工程师。

矿山机电毕业论文篇4

【关键词】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改革 教学管理 校内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005-01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即“教育十二五规划” 中,提出高职教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相衔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为贯彻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黑龙江煤炭职业技术学院遵循“学生第一、实践第一、就业第一”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方针,通过市场、企业调研及毕业生质量的追中反馈,针对2011级矿山机电、矿物加工、电厂运行、煤矿开采、矿山地质、矿井通风、矿山测量、矿山安全共八个专业试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与龙煤集团双鸭山分公司下属的七星矿、东保卫矿、东荣三矿、东荣二矿、新安矿、集贤矿、中央选煤厂七个单位及矸石电厂共八个单位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完成了2012-2013学年度的上述八个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任务。

对于首批进行工学结合培养的学生,在教学效果上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提高:第一,由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场所都在企业,因此对毕业后就业环境有一定了解,为就业做好了心理准备。第二,为学生聘请了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师,针对企业具体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进行讲解,真正实现授课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第三,采用每门课程集中教学,按照企业生产流程安排教学内容进度,实现了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对接。第四,在学生实训环节,为学生聘请了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由于每个工学结合点在学生管理、师资队伍、教学环境上的差异,所以教学效果参差不齐,整体效果提高,但和预期效果有一定的差距。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符合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符合当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是我院今后教学改革的方向,将会长期坚持下去。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首次试行的全程参与人员,通过一个学年度的机制运行管理,个人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教学效果:

第一,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强教学内容与岗位工作内容的联系,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但这并不要求教学场所一定在企业,在生产现场,因为企业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当教学过程和生产相冲突时,教学必然被忽视,而且在生产现场进行讲解,由于噪音及安全方面考虑,教学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这在我们过去机制试行的一个学年里,已经发现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和企业共同建设小型的模拟生产车间,这样就可以实现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教学过程可以顺利进行,避免了因企业生产带来的打乱教学安排的情况出现。

第二,企业培训校内专职教师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必须具备企业工作经验,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即要具备双师素质。由于我们校内的专职教师大多是从校门出来直接从事教师岗位,缺乏企业经验,因此在过去的一个学年里,我们主要聘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师,这样不但增加了教学成本,而且由于企业技术人员缺乏教学经验,在教学效果上会有所影响。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重点培养校内专业教师,针对不同职称级别的教师,每隔两年分别进行一次培训,助理讲师培训一年,讲师培训半年,副高级职称培训三个月,高级职称培训一个月,通过分批去不同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掌握最新的企业生产工艺,把握行业最新发展方向,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实现教学内与时俱进,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第三,建设健全外聘教师的管理制度

由于某些专业校内专职教师紧张,加之欠缺企业经验,因此,必然要从企业聘请一些优秀的技术人员进行授课,为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充分发挥出企业技术人员的优势,学院应加强建设对外聘教师的培训、管理制度的建设,从而提高外聘教师的教学水平,养成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

第四,“三管”齐下抓好教学管理工作

在过去的一个学年里,由于各专业师资力量不均,虽然学院尽最大力量进行了人员的调配,实行了三级管理,但各工学结合地点的管理还是有所区别,有的结合点一个管理人员要负责七八十人的管理,相比只负责三十人的结合点来讲,工作量超出很多,教学管理效果上出现了明显不同。因此,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健全的管理模式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可以在原有的“学院、系部、专业教研室”三级管理的基础上,在增加三个方面的建设,即以每个班级为单位,分别配备三个导师,分别是学校实习指导老师(也是学生工学结合期间负责主要技术理论和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企业综合技能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综合技能指导,主要是从企业聘请专业工程师),就业与素质教育指导教师(学生班主任,深入学生实习企业,利用学生每周班会时间,围绕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定期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专业负责人组织三个导师,每两周召开一次教学研讨会,及时分析总结学生工学结合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五,积极进行课程改革

在传统的学科式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均以教材为准,理论教学内容过多,且与工作岗位内容脱节,培养出的人才质量,不符合现代企业的需求。因此,要想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预期效果,必须要进行课程改革。通过企业调研、校企共同开发适合工学结合的课程,并重新根据企业生产过程,岗位工作内容,编写适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材,改变传统的根据教材决定授课内容,变成岗位任务决定授课内容,授课内容决定教材内容,使教材内容不再滞后于企业生产过程。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标志着我们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等方面工作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将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

矿山机电毕业论文篇5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矿山建设工程;培养方案;校企联合培养

一、引言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矿山建设方向)是安徽理工大学最早开办的专业方向之一,迄今已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为国家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矿山建设领域人才。矿山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我校的强势学科之一,1984年获批矿山建设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被遴选为原煤炭工业部重点学科,2001年以矿山建设工程学科为基础的岩土工程学科被遴选为安徽省重点学科,2010年招收岩土工程博士研究生。为适应人才培养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向“卓越计划”培养模式的转变,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矿山建设方向)培养方案需重新制订。本文根据“卓越计划”的目标要求,结合我校多年来的矿山建设工程专业办学基础,对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矿山建设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探索。

二、培养目标

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矿山建设工程方向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为:面向未来矿山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采用校企联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学生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矿山建设工程方向的专业知识,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宽厚,实践能力强,能胜任矿山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研究和教育等工作,具备从事交通、铁道、水利和市政等相关领域工作的能力,并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卓越人才。

三、培养模式

矿山建设工程专业“卓越计划”采取“3+1”本科工程型培养模式,是指在大学本科4年中,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的时间累计3年,累计1年的实践教学环节在企业进行,实践教学环节由本专业教师(校内导师)和合作企业的工程师(校外导师)联合指导和培养,即实行双导师制,从而使学生紧密结合矿山建设工程实际,深入煤矿的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等整个建设工程环节中,完成在企业实训阶段的学习任务。

四、课程模块设置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包含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工程化学、计算机文化基础、VisualBasic程序设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体育等课程,共计72个学分,1336个学时。公共选修课程模块: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由选择,但要求本科毕业时获得的公共选修课总学分不得少于6个学分。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包含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土力学、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测试技术、混凝土结构设计、钢结构、基础工程、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工程测量、工程荷载与可靠度设计、画法几何及建筑制图、数值计算方法、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概预算、施工组织设计、土木工程建设法规等课程,共计53个学分,856个学时。跨学科专业选修课程模块:由学校指定,对于矿山建设工程专业,该课程模板包含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这2门课程,共计4个学分,64个学时。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包含岩石力学、爆破工程、井巷特殊施工、矿山建设工程、地下建筑结构这5门课程,共计10个学分,160个学时。专业任选课程模块:由学生自行选择,但要求至少修满6个学分,对于矿山建设工程专业,建议优选课程为开拓开采、矿井通风与安全、隧道工程和矿井提升运输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模块:包括工程地质实习、工程测量实习、矿山建设工程课程设计、井巷特殊施工课程设计、地下建筑结构课程设计、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基础工程课程设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矿建工程施工与管理实训等课程,共43学分,均采用校企联合的实践教学形式。素质拓展模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等,根据学校所制定的明细素质拓展教育学分表,学生可获得相应的学分,要求学生修满4个学分。按矿山建设工程专业“卓越计划”所培养的本科生,要求修读所有必修课程和参与所有实践环节,要求满足各类选修课程的基本规定和各类课程学分,总学分至少达到190学分,其中理论课程150学分,企业实践环节40学分,方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校企联合培养方案

(一)校企联合培养内容与形式

校企联合是卓越人才培养的新增教学环节,是培养矿山建设人才的新模式。土木工程(矿山建设)专业的实践教学在学校和合作企业完成,在企业学习、实践的累计时间不少于1年。校企联合培养主要包括两大环节:实习与设计。实习主要包括本专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工程实践和毕业实习;设计主要包括各类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校企联合培养内容与形式见表1所示。

(二)考核内容与方式

考核内容及权值分别为:创新能力(0.15)、工作态度(0.1)、团队协作精神(0.1)、专业实践成果及答辩(0.35)、实际操作能力(0.3)。考核方式采用专业实践汇报、书面总结(实习报告、设计或论文等)材料及质量评定和答辩、素质的评价和综合能力等。根据考核内容的加权平均分将考核结果分成5个等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并列入学籍档案。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修。

(三)联合培养方案实现基础

安徽理工大学成立了矿山建设工程专业“卓越计划”领导小组,学校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煤矿山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大型国有煤矿企业均签有长期、稳定性的全面合作协议。上述各企业均有职工培训教室和宿舍等设施,每年合计能接纳100多名土木工程(矿山建设)专业的学生进行实习与设计工作(安徽理工大学矿山建设专业每年招生学生平均人数为80人)。校企联合培养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由教学经验丰富并有一定实际工程经历的专业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知识体系的高级技术职称专家担任。上述各企业的多名优秀正高级工程师已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能满足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矿山建设工程专业校外指导教师的要求。学校可每年定期邀请校外导师来学校一起商讨和修订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计划,共同做好现场教学、实习、设计以及实训等实践教学工作。

六、结语

我国目前设置有矿山建设工程专业的高校还不是很多,仅限于原煤炭部直属的几所高校。“卓越计划”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企业的高度参与教学,而由于煤炭行业的高危性,使矿山建设工程专业“卓越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系列困难,但相信在学校和企业深入合作教学的情况下,不断修订和完善校企联合培养方案,可确保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矿山建设工程方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进而培养出一大批具有高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矿山建设工程技术人才。

作者:蔡海兵 荣传新 郑腾龙 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21-29.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计划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47-55.

[3]林健.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卓越工程教育本质[J].中国高等教育,2011(6):19-21.

矿山机电毕业论文篇6

宁乡清溪冲煤矿是我负责完成的第一个水文地质初勘矿区

宁乡清溪冲煤矿位于宁乡县花明楼区,距刘少奇故居约4公里双江口的双狮岭。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过去采矿,矿井水量很大,双狮岭矿区因水大矿井被淹,无法开采,所以在进行矿区地质勘探工作之前首先要查清矿区水文地质条件,才能确定该矿是否可以进行下一步地质勘探。水文地质工作特别重要,故大队又把我派到清溪冲去负责该矿区水文地质初勘。

1956年底,清溪冲矿区工作暂告一段落,我们转到湘潭谭家山矿区。1958年402队从湘潭谭家山迁到云湖桥矿区,之后又因工作需要去了煤炭坝煤矿区进行勘探。

1964年4月省局把我调到局里接替工程师工作,主管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结束了10年野外工作生活。

战火中援越工作经受考验

1965年,正当美帝国主义把越南战争从南方向北方不断升级的时候,地质部根据我国援助越南经济协定,派遣地质专家组到越南帮助越南地质总局对太原铁矿和老街铜矿进行地质勘探。

我由于负责完成过几个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区水文地质勘探,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够独立解决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水文地质问题,因此被选派出国当专家,那一年我29岁。此时的越南正是战火纷飞,美国飞机每天投放上百上千吨炸弹在这一片土地,一片片房屋,一批批工程被摧毁,大量人员惨死。这是一个很残酷的环境,接受此任务是生与死的考验。

12月6日,列车带我们到了河内。

12月9日,太阳快落山的时候,越南地质总局派车来送我们去矿区。为什么在日落时才出发呢?翻译向我们解释:“白天行车不安全,容易碰上敌机;而日落到天全黑还有1―2小时,此时行车不用开灯,敌机来了看不到目标,所以此时行车最安全。”这是他们在战争中积累的经验。

太原钢铁厂是中国援建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30万吨钢,相当其时湖南湘钢的规模,大部分厂房和职工生活设施已基本建成,设备已全部运到,并且已安装了一部分。我们此次来太原,主要是指导越南技术人员,做好矿区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

我们住在进步铁矿区专家住地,其实就是三栋树皮做盖的茅屋,连晚上点的煤油灯,都是我们中国带去的。

美军为了挽救其在越南南方的不断失败,对北方采取狂轰滥炸,从1966年起,太原市地区几乎天天被轰炸。

越方为了保护我们的安全,决定将我们的办公室从房里搬到山上探矿洞口办公。那里树木茂密,在洞口修一间草房,天空中根本看不到,敌机一到上空,越方保卫人员便赶我们进洞躲藏。

我在洞口用竹子搭了一个架,在架上放一块木板作为办公桌子,写东西、画图就在上面进行。就这样在山上办公了两个多月,进步矿区水文地质勘探工作结束。

进步矿区水文地质工作结束后我转到槟榔寨铁矿区工作,这里比进步矿区更危险。在槟榔寨,美机除用大炸弹之外,同时用大量子母弹来轰炸高炮阵地,炸村庄。在D山附近的一个村庄,因树木茂盛,敌机很难找到目标,所以他们先用汽油燃烧弹将村庄房屋烧毁,使老百姓不得不从火海中跑出来,然后他们再用子母弹、钢珠弹杀伤人群,真是狠毒。我们在越南亲眼见到美国在此地犯下的罪行,对个人来说也经历了战争的考验。如果有人问,你们在越南当专家是怎么度过?我会告诉大家,我们就是在炸弹底下度过的。

槟榔寨矿区20世纪60年代初期已由苏联专家指导进行过勘探,但是没有进行多少水文地质工作,使几个矿区均无法进行开采。

为尽可能利用已打的钻孔岩心资料,查明本区岩溶发育和分布规律,以减少为研究岩溶发育情况而专门设计钻孔,我要对已有岩心进行重新编录。槟榔寨矿区岩心库位于选矿厂附近,选矿厂属于敌人重点轰炸的目标,稍有偏差就落到岩心库来。我们看岩心时,听到太原钢铁厂拉起警报,马上离开岩心库,跑到附近山坡去躲。后来越方为保护我的安全,在岩心库外挖了一个防空掩蔽体,敌机来轰炸时,就跳入掩蔽体进行躲避。就这样,每天坚持到岩心库去看岩心,直到把几十个钻孔岩心都编录完才离开这个非常危险的地方。

援越任务胜利完成后,越南地质总局长代表越南政府授予我友谊奖章。

斯里兰卡当地群众和同行好心相劝:

“不要在此地浪费时间和钱财”

1982年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访华,要求中国政府帮助斯里兰卡普特兰、奇劳等四个城镇解决干旱缺水问题。中国政府答应了该项援助。地质部点名要我带队前往斯里兰卡考察。

普特兰、奇劳镇位于斯里兰卡西北部海边,没有地表淡水,浅层地下水都是咸的,是一个严重缺淡水的地区。

这里曾有丹麦、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专家进行过考察,提出的结论都是:“地表无淡水,地下越深越咸,只有局部很浅地方有点淡水,无集中供水意义。”缺水问题成为当地工农业和城镇发展的最大问题。

我们是在此条件下接受了国家交给的任务,到该地区进行供水可行性考察。从地方供水部门到当地群众都好心劝我们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和钱财。

我们没有因此而放弃进一步深入调查工作,我们的任务是来找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来作结论,而不是听别人说不行就不行。

通过调查,我发现深层可能有淡水。因为镇区的东边是山坡,岩层向海边倾斜,而且在生物灰岩之上,有一层泥灰岩,裂隙岩溶不发育,在没有断裂破坏条件下是可以起到隔水作用的,外国人关于本地区没有地下淡水的结论可能是错误的。

后来结果证明,我的判断是正确的。我们在普特兰打深孔,打到了丰富的地下淡水,否定了外国专家对普特兰无地下淡水的结论。

矿山机电毕业论文篇7

因此,只要灾难尚未真正来临,每个人的日子都像一首诗,平平仄仄中不断续写。

但是,历史选择了1976,注定让这个年份成为多事之秋。

于是不得不回眸并且聚焦,那时候标语口号横飞的中国;

清贫安逸的冀东城市唐山;和热火朝天的样板企业开滦。

震前宽阔的街道和多层的楼房是唐山作为先进的工业城市的见证

这栋曾隶属开滦的洋房是唐山政府的接待处,也是唐山人心目中最“时尚”的场所。

开滦人爱玩儿,也会玩儿。50年代开滦的排球队打遍全国煤炭行业无敌手。

震前开滦所属的一座职工医院,无论是环境还是设施,即使在现在也不为过时。

那时开滦为每个员工提供的工作环境及福利待遇,令人羡慕。

整洁的小院飘散着虽不富裕却很安逸的生活气息

有人说,对于30岁以下的人来说,地震前的唐山像是个与世隔绝的梦。在没有建筑物可参照的情况下,想要还原这个梦境似乎变得格外需要想象力。但是好奇是禁不住的,越是难度大的事情往往越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于是照片、图画、长者的讲述……任何线索都有可能成为材料,填充想象的空白。

从照片上看,城市的发展逃不脱时光的烙印,唐山也是如此。在那样一个年代,唐山市民的穿着也是比较统一的蓝灰色调,唐山的街道也是布满了大红的标语。人们积极而友好,生活节奏不快,马路上不时有一辆行驶的公共汽车。

从讲述中想象,那时候人们肯定也说着俏皮亲切的唐山话,独特的腔调浸透了幽默、智慧和见过世面的自信的味道。对于这个城市来说,起步较早的工业给了它发展的充足理由,人们由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同时也观赏过或经历过洋房子、跑马场、咖啡馆中的别样细致的生活。于是外来的风不知不觉中修改着建筑的轮廓和人们的衣食住行,而语言,只是最后沉淀下来的最稳固的风貌。

说起唐山的这股外来的风,就不能不说最先推开窗子的开滦。那年代整个中国虽然都已经不再讲究生活的精致和品位,但是开滦仍然是人们心目中“时尚”和“富足”的代名词。

地震前,唐山非常美,隶属于矿务局管辖区域内,遍地花园别墅洋房。最漂亮豪华的是铁菩萨山(现在的凤凰山)脚下的交际处。

开滦矿务局幼儿园是唐山最大的花园别墅,街道两旁都是梧桐树。

工人文化宫里有一座露天大舞台,里面还有古典欧式的花墙,上面爬满了青藤。文化宫里面正门一进去的那座残破建筑物,曾经是豪华的歌剧舞剧厅,并带有二层包间。

想当年开滦矿务局有自己的体育馆、游泳池(带有跳台),还有一个有落地窗的非常漂亮的大舞厅……

这是网上一位见证过当时的开滦的唐山人的描述,我不知道她有没有参与过开滦的生产生活,但能感受到她在说这段话的时候依然是情绪激动。

我们是带着更多更复杂的情感,去寻访地震前的开滦,那个热火朝天的开滦,那个丰富多彩的开滦,那个作为全国的能源支柱的开滦,那个历史悠远、韵味独到的开滦。

我于1954年开滦技校毕业,分配到矿上不久,很快进入行政行列,做团的工作。1976年,正是第四个五年计划闹翻番期间,我经历了,那时我担任林西矿革委会副主任。

当时林西矿年产460万吨,到1975年就翻上去了。煤炭部的口号是:翻上去不下来。翻上去是翻上去了,可不下来就要困难得多。与王进喜齐名的全国劳模侯占友下井时总是背着一口袋干粮打连班,地球转一圈,他要转一圈半。那时候为创高产,很多人还动员老婆孩子一起下井,我老伴也跟着下井,一共下了六回,在溜子上和煤。家属们下去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实际上是起一种声势、一种发动、一种激励的作用。

“”期间,各行各业都停工停业忙于造反,开滦作为中国的煤都,始终坚持了生产,那些副总理们经常跟开滦打招呼,产量要翻番。当时开滦人的观念就一条:国家有困难,开滦就应该首当其冲来救急。1968年和1973年,总理曾两次表扬开滦工人为国家: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单从这一点儿看,开滦在全国经济方面的地位与作用是可想而知的。这是历史,是应该永远记住的。

――张凤阁原开滦矿务局党委副书记

震前正是国家的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能源紧缺,号称“打煤战”嘛,我记得最紧张的一次是1974年,有一天中央给我们打电话,说24小时之内必须把3万吨煤运到北京,要不晚上长安街两边的灯就不亮。

那时候我们的口号是把一个开滦变成两个开滦,在唐山矿,也就是把产量从210万吨提高到420万吨。怎么干呐?职工、家属全上阵,真跟打仗一样。工人呆在井下不出来,没日没夜地干,泥一把水一把啊。我老伴儿当时是街道干部,组织一帮老太太下井送水,老太太们小脚才这么小!井下的工人们觉着产量要是上不去就没脸上井见人。就这样,到1975年,唐山矿的煤产量达到了467万吨。

1976年,提出要“更上一层楼”,产量要超过500万,上缴利润要超过5000万。有一段时间,中央领导几乎一天一个电话,询问煤炭产量。据说当时北京几十个工厂不冒烟、大使馆暖气都不热。井下的工人们一听直掉眼泪,觉得给国家造成这么大的损失是他们的责任,觉得丢脸呐!还啥规定不规定啊,都玩儿命了。

到1976年的上半年,唐山矿的煤炭产量就超过了250万吨。我们定在这一年的7月28号开一个万人庆功会,庆祝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李玉林原开滦矿务局唐山矿工会副主席

当年的开滦,汇聚着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其中不乏一些拥有各种显赫背景的值得敬重的人物。例如著名的眼科专家梁少藻博士,就是著名革新人物严复的孙女婿。开滦日报总编辑李文华的父亲李九思是抗日英雄张自忠的部下。

我是1949年6月参加的二野,很快随部队进军大西南,参加了解放重庆的战斗。1950年入朝作战,1954年转业到开滦。我爱人家与我家是世交,她从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也就来到开滦。

当时开滦的员工福利待遇非常好,吃水、用电、住医院都是免费的,而且节约用电还给发钱。那时我们的工资加起来130多块钱,生活得还是很不错的。能在开滦工作,可以说是一种荣誉和成就。

那时我的革命热情高涨,除了自己积极工作,还几次给曾是中将的父亲写信,劝说他认真接受改造,为此还受到了组织的表扬。

“”中我们全家下放到远离市区的马家沟矿教书。教书的生活还是挺有意思的,我们在那里认识了许多工人子弟,与他们的相处中获得了难得的真诚与友谊。

1975年3月党中央特赦关押了二十多年的战犯,我父亲的名字排在第二。得知父亲特赦的消息,真是高兴,我们憧憬着能与父亲有更多相聚的时光。

记得临震前的那个夜晚,我们是听着楼下男孩的小提琴声入睡的,很晚很晚。

――李文华 原开滦日报总编,黄爱华 原开滦12中校长

不管世事如何变迁,生活还是会按照它的轨迹行进,成长、读书、恋爱、谈婚论嫁,人们不会想到很快将面临巨大的转折,容不得他们选择。

1966年我初中毕业,1968年下乡,1971年矿上招工回来的,在井下当采支工。张铁生闹高考那年,大学招生,我报名了,可区里不批,说我有海外关系,我一听急了说我有什么海外关系,他们说你看看你自己写的。

解放前我父亲武汉大学毕业后到贵州那边儿教书,和家里失去联系了,因为战乱,我大伯就领着我们一家从淮安跑到扬州,在那儿,我大伯家的两个孩子上了的军校,后来一解放就失去联系了,估计跑台湾去了。我一看,确实是我自己填的。

大学招过了中专又招生,区里找到我说这次一定推荐你,我说中专我不去!当时区里分连、排、班,我们连长就找到我母亲,说了这个事儿。我母亲就说,上什么学不是学知识?况且你这个基础,也就上个中专。这才去的峰峰煤校。

在开滦的时候我们70%是细粮,还发油票儿什么的;到峰峰一个月7块钱伙食费,包括零花钱,生活特别苦。开滦去了7个人,没多久全跑了,只有我留了下来。

――杨中开滦(集团)责任有限公司董事长

我是南方人,老家是广西,在广东上的学,1963年中山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开滦工作,应该说唐山开滦是我的第二故乡。

我是学东南亚历史专业的,按理说不应该搞这个,但1963年“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全国大下放,所以我们那一届70%分到了煤矿系统。当时我们有7个同学来开滦,一开始也闹情绪,怎么念了5年大学上这个地方刨煤来了?进来后才开始慢慢习惯,当时我被分配到写作组,采访了不少一线的工人和干部,受到他们品质的熏陶和感染,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产业工人群体,这个群体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捆在了一起。我们那一届60个分到煤炭系统的人,现在留下的不到10个,开滦最多。

70年代国民经济正是濒临崩溃的时期,这个煤非常紧张,特别是春节期间,北京都快没有煤了,市民连煮饺子都成了问题。为了保证北京人民吃上饺子,上海供上电,所以人家放假,我们搞高产。我那些年没有在家过过年,都是大年三十下井初一上来。

――郑锦铨原开滦矿务局副总经济师

李:地震前的唐山和其他城市一样,有一种不富裕的安逸。当时我在唐家庄矿,正和小毕谈对象儿,经常去看电影儿,有《杜鹃山》、《卖花姑娘》、《闪闪的红星》、《列宁在1918》什么的。大伙儿都说,我对象儿特别像《卖花姑娘》里的顺姬。

毕:1975年“评法批儒”,我是宣讲员,故事由他们工会编。我的故事是他编的,我就觉得他挺有才的。

他在唐家庄矿办公室,能搞到票,我记得那天是看柯湘(《杜鹃山》女主人公),他说9点票,你去吗?我说我不去。那会儿我在矿上的西门食堂工作,是团支部书记,看晚上9点的电影有顾虑,怕影响不好。

我领他上我们家去的时候,不光我们家不同意,我们街坊大妈大婶儿还给他取了个外号,“头排人”,其实是反着说的意思,说他不好看;可我就是觉得他特别有才,人也好。

李:我们家住林西矿,三间房,对面儿屋,一边儿一个锅台,当院儿靠西有个煤棚子,扒了,在那儿盖了间小屋,有10平米,准备结婚就住那儿。

毕:27号那天挺巧,我俩都是晚上10点班儿。那时候正是唐家庄矿的特大高产,产量翻上去下不来的时候,白天机关都关门,下井支援高产去了。我记着那天我们骑着一辆车子,他带着我,从老模范村去西门食堂。

――李大为 开滦集团文体中心主任,毕秀英 原开滦老干部处干部

唐山的面积约占全国的万分之一,70年代唐山产值约占全国的百分之一。1976年唐山正在兴建陡河电站,那是我国最大的火力发电站;开滦是中国的煤都,煤炭产量占到全国的十分之一;唐山还是“华北瓷都”,唐山还有冶金、纺织、水泥、汽车、机械制造等大型的企业,那时的唐山就是河北省最大的重工业城市,是国民经济的一根重要的支柱。唐山不同于一般的城市,整个城市围绕着开滦而发展,唐山矿就在市中心的位置,是开滦带动了唐山。

――常青原唐山展览馆专职摄影师

翻阅震前开滦的一些资料时,两份文件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那是关于防震抗震的文件。有记载,1976年春节,省地震局的同志曾到开滦矿务局,重点讨论的是开滦井下应该怎样防震抗震,他们对开滦的工作相当满意。那个时候开滦的几个地震监测点作为群测点,都在认真地进行着监测工作,特别是马家沟矿地测科的技术员马希融。

矿山机电毕业论文篇8

关键词:煤矿;地下开采;空间概念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1)01010504

收稿日期:20100820

基金项目:2009年安徽理工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教研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成云海,(1970-),男,山东新泰人,副教授,硕导,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岩层运动与矿山压力控制。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patial concept of

underground mining for mining engineering students

CHENG Yun-hai1,2,BAO Ming1,2

(1. School of Mining and Safety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

2. The MOE Key Laboratory of Coalmine Safety and High Efficiency Mining,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adequacies in the cultivation models of coalmine mining engineering students. It introduces a series of cultivation models: the promotion of the joint effects of school, college (department), teachers, students and mines; the improvement of each link of spatial concept of underground mining in the combined teaching methods of experimental classes, theoretic classes and internship. With the emphases of improvement laid on the links of internship and experiment, we are to develop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ies, internship bases and production & learning & research bases, to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methods of on-the-spot internship, and to perfect teaching methods and cultivation models so as to bring students closer to the reality at the scene.

Key words: coal mine; underground mining; spatial concept; cultivation

一、概述

煤矿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的地下空间概念是采矿设计的前提,该概念指煤矿井下复杂的采场、巷道、硐室与地质构造的立体相互关系,该空间的运转,为实现矿井采煤掘进、提升运输、供电供水、一通三防等诸多功能提供安全高效服务。

现行培养方法是,通过课堂讲解(辅以PowerPoint、专题短片等演示)-实验室模型观摩

-现场实习-设计应用的四级培养过程。其注重的是学生的采矿理论、采矿生产知识,尤其注重采矿理论如何应用于矿井生产。其知识点较多,涉及通风学、采矿学、提升运输、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采矿机械等,是横向的培养。将各知识点融会应用,即在现场生产的实际应用则是纵向培养,体现在教学方面,主要是采区设计和矿井开拓设计。对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加生产实践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矿井空间概念,进行工程素质的基本训练等起着重要作用,其效果好坏将直接影响上述课

程的学习。由于学生缺乏矿井空间概念,使设计质量不高,与现场实际应用相去甚远,成为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难点。

因此,大部分学生缺乏宏观与微观统筹的煤矿地下开采空间概念,不能深刻领悟教材,做不出高水平的采区设计和开拓设计,毕业后在生产单位不能迅速适应现场工作,需要2-3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培养地下空间概念[1-5]。

如何引导学生培养地下开采的空间概念,迅速适应工作,是采矿教学亟待研究和现场急需落实的重要教研课题。为解决上面问题,形成有效的培养方式尤其重要[6-9]。

二、地下开采空间概念培养存在问题与改进

矿井空间概念的培养,体现在学校、学院(系)、教师、学生、煤矿五位一体的合力作用,体现在实验课、理论课、实习三大教学环节相结合的教学效果,改进的着力点也主要从存在问题的实习、实验环节入手。

(一) 实验存在问题与改进

1. 存在问题

(1)实践证明,利用采矿实验模型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空间概念的重要方法。

但由于模型是缩小了的现场布置,因此难以让学生培养真正的现场空间感觉,实物同比例模仿现场有一定难度,这也是采矿实验模型教学不足之处。

(2)目前学生上实验观摩课,教育部要求每批学生不超过15人,提高了教学效果。但是量(实验室听课时间和观摩时间)与质(学生观察的细致性、全面性及思考空间布置的依据等)难以保证,由于时间紧凑,工作量大,因而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如清理斜巷和竖井井底到达水平后,还要向下延续20m的竖井,大部分的学生在毕业设计时,都不能理解,重复向教师提问这样的问题。

(3)目前在相关高校都有较为齐备的实验室模型,如焦作的现代化矿井模型,但用过几年后,系统就不能正常运转了,影响教学质量。

2. 改进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学校利用部级特色专业建设资助等,进行了如下改进。

(1)建设等比例仿真多功能巷道

2009年,安徽理工大学在地面建设了矿井巷道与生产系统实物模型,如图1所示。

图2为巷道功能设计模块图,包括四个模块,即系统安装、断面形状、

监测系统、支护方式等,还含有交叉点(牛鼻子)、炮眼布置断面、轨道(含车场)等,使巷道断面设计、爆破设计、支护设计及巷道设备设施布置、观测系统等于一体。建立矿山压力地面实时监测系统,将煤矿井下各类巷道在地面建造,并安装机电设备和各种监测信号,形成一个大型实验环境,能完成十几项实验项目。

图2 巷道功能设计

以上对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加生产实践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矿井空间概念、进行工程基本素质的提高等起着重要作用。

(2)加强实验观摩实习的量与质的过程控制

以实验观摩“现代化矿井模型演示系统”为例,按图3对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讲解,注重矿井生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合关系。

图3

(3)现有实验室模型完好率的管理完善

及时与厂家联系,对失修损坏模型进行维修;同时积极引进厂家提供的更稳定可靠的模型。

(二)现场实习存在问题与改进

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针对以往存在问题,采取下列措施进行了改进。

1.存在问题

(1)学校方面实习经费不足,在矿上实习时间不足,完不成下井次数;

(2)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相对稳定,但带队年轻实习教师缺乏现场经验,不能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地下开采空间概念;

(3)实纲已经趋于合理,但对学生的实习成绩考核不到位,仅对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等书面资料做检查,过程细节不便落实,不能有效考核实习效果;

(4)接受实习的单位方面由于安全和生产压力巨大,很难积极配合和协助落实学生完成实习任务,安排尽量少的下井次数,即使下井也是快速通过,现场讲解少,更谈不上盯班;如果实习地点是普采面,那么综采采煤工艺就得不到实习;

(5)联系实习地点困难,难以安排住宿,甚至将住宿安排在村镇小宾馆,冬天冷,夏天热甚至蚊虫叮咬,学生到了就想返校,影响实习效果;

(6)煤矿技术管理人员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给予充分的协助培养,水平高的工程师工作繁忙,不能给学生讲课,而其他的工程师讲课达不到理想效果,备课不充分,学校和矿方没有给现场讲课的工程师应有的讲课费,靠的是思想觉悟,致使达不到现场实习的预期效果;

(7)有些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实习时间正是补考时间,学生还要忙着补考,或者忙着考公务员、研究生,影响了实习效果。

2. 改进方法

近年来,安徽理工大学以适应煤炭工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针对上述存在的七项问题,进行了如下改进:

(1)学校充分认识到了在现场实习培养空间概念的重要性,优先保障学生实习经费,增加实习补助,2010年增加40%,全部报销路费,改变原来仅在安徽省实习的惯例,可以到省外实习,派出部分学生到波兰交流实习;让学生到地表岩土工程与非煤矿山实习;

同时联系条件好的企业解决学生住宿,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弥补了经费不足的困难;

(2)采矿工程系青年教师轮岗,制定了下实验室计划安排表,提高对矿井相关模型的熟悉程度;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其内容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带新教师,迅速提高新教师的业务水平;采矿工程系青年教师利用寒暑假去矿参加生产实习,每年安排1~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到国外做访问学者1年,数名年轻教师到矿挂职锻炼1年;

(3)学院建立实习检查制度,增加对实习的效果、安全等的管理;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每个教师带10名学生,并定期评选实习、毕业设计先进指导教师。

鼓励本科生学习现场技术,参与科学研究,对发表相关论文的学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奖励1 000元,报销版面费;

(4)对现场企业配合不够到位等难题(问题的4~6条),做法如下: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构建系统的实习教学及管理体系。目前,采矿工程专业已与淮南、淮北、皖北、新集、徐州、大屯、兖州等矿业集团18个生产矿井签订了学生实习相关事宜,建立了学生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基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基地的实习管理制度、考评制度、实习课程设置、实习规范等,构建系统的实习教学及管理体系,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完善和发展采矿工程学科课外实践教学模式,促进采矿工程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建立产学研基地,一方面,在产学研合作育人过程中,可充分利用煤炭企业所具备的实习基地资源和设备资源,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另一方面,可从实习单位选配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对学生实习、实验的指导,并及时向学校提供学生实习、实践的综合情况。学生毕业设计选题结合煤矿生产的实际问题进行。毕业设计由相关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校的教师共同指导,充分发挥高校外部的教育资源,为提高采矿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良好的环境。

(5)针对部分学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采取的做法是:

在现场工程师上课时,保证学生的听课质量。要求带记录本,对重要的图进行手工绘制,养成勤于动手的习惯和积累系统资料的习惯;

由学生来制定下井的具体目标,落实到每一次下井,自己确定下井观察内容;

每个学生分头收集不同的专业资料,形成压力传递机制,让每个学生都要独立考虑、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

每次下井前提出不少于20个问题,提前查资料,在下井前的晚上回答问题,有利于学生下井将书本知识与现场实际生产设计相联系;

按标准评学生作业,实习成绩按优良中差合理分配,认真考核实习质量,使学生自我加压;

实习时让学生总结矿上技术材料,这是学生普遍缺少的技能,同时也正是一项需要培养的重要技能。

(三) 理论教学的完善

理论教学方面存在的重要问题是空间想象能力不足。为此近年来通过积极建设精品课程和核心课程的纸质、电子教材、讲义、多媒体课件等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注重课堂讲解,以实际工程案例引发学生兴趣,逐步培养了学生从空间角度处理问题的习惯。

另外,加强设计指导,经常与学生探讨一些相关问题,使指导具有针对性。

三、小结

通过完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加快实验室、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建设,有许多学生在省级、部级刊物发表了高水平的专业文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使学生培养更接近了现场,缩短了学生成才的时间。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地下开采空间概念培养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下一步的工作是:开放模型实验室,反复强化学生的矿井立体概念;建设大型液压加载模拟实验架,提高学生对岩层结构与岩层运动的空间认识;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巷道、采场三维设计技术的发展,进行煤矿井下的立体仿真设计(含动画演示);利用三维数字电影、四维数字电影演示采矿立体系统等让学生对井下实景有真实感受[10,11]。

参考文献:

[1] 桑玉军.煤炭行业紧缺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1):135-137.

[2] 魏希三,熊伟,加雄伟.矿山安全生产培训系统设计[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0,30(2):98-101.

[3] 汪理全,梁学勤,张吉雄. 采矿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1999(1):43-46.

[4] 郭保华.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现状及改革措施[J].陕西煤炭,2007(5):25-27.

[5] 姜福兴.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矿业,2003,12(3):64-65.

[6] 李学华,万志军,朱清.国际性采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09,27(4):67-68.

[7] 邵登陆,岳宗洪.采矿系统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新趋势[J]. 中国矿业, 2008,17(9):99-102.

[8] 王磊.高校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煤炭经济研究,2010,30(2):92-94.

[9] 何廷峻,汪佑武.高校矿业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 (1):103-105.

[10] 夏艳华,白世伟.层状地质体与地下工程开挖三维可视化[J].岩土力学,2004,25(12):76-80.

矿山机电毕业论文篇9

关键词:矿山机电设备;维修;对策

中图分类号:TD4文献标志码:B

作者简介:桑海鹏(1986—),男,河南林州人,2009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机电技术教育专业,潞安集团高河能源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

做好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能够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延长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对煤矿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良好的机电设备维修工作能够更好地保证矿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安全。当前,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尚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措施,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水平,已经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1做好矿山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煤矿生产中,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机电设备维修管理工作对煤矿企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能够大大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在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中,维修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矿山机电设备的正常使用,继而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的管理水平。②有助于促进煤矿安全生产[1]。近年来煤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有的事故是煤矿机电设备出现故障所致。通过提高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水平,能够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对矿工生命安全是一个重要的保证,同时能够减少企业的损失。③有助于促进煤矿企业的快速发展。良好的煤矿机电设备能够保证煤矿企业的正常运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使煤矿生产得以持续进行,促进煤矿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矿山机电设备维修中常见的问题

2.1缺乏专业维修人员和相应的专业知识

目前,在相当多的煤矿企业中专业的矿山机电设备维修人员较为匮乏,在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中,无法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导致机电设备在运行时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极易引发安全事故。此外,由于企业没有专业的矿山机电设备维修技术人员,在设备出现故障后,无法尽快发现并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导致煤矿生产无法得到有序开展,致使生产效率降低。同时,有些煤矿机电设备维修人员的责任心不强,在工作中并未认真履行自身的责任,在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中不认真,由此造成安全生产事故,严重阻碍煤矿企业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2.2缺乏科学的使用和维修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矿机电设备也在不断更新,但一些煤矿工作人员对新型的生产设备不熟悉、不了解。在煤矿生产中,不正确的使用方法会引发机电设备出现损伤,假如维修人员无法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则会造成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严重影响煤矿企业的发展。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人员在对生产设备进行日常维修时,没有正确的检查方法,很容易导致矿山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被忽视。假如长时间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在生产中就会难以避免地出现安全事故。此外,煤矿生产企业在引进新型生产设备时,没有同时引入相应设备的维护和维修方法,导致机电设备出现问题后无法得到有效且及时地解决,长此以往则会对设备造成损害,加快生产设备的老化,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2.3设备易发生磨损

同传统的机电设备相比,矿山机电设备工作的环境较为恶劣,而且工作的负荷相对较大,生产环境中存在的粉尘颗粒以及连续的工作等都会对机电设备造成损伤。在实际生产中,当矿山机电设备使用到一定程度时,往往需要减少其工作强度,如果让其超负荷工作,且不能及时进行检查、维修则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目前,大多数煤矿生产企业都没有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使得设备出现安全问题时,维修人员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由此造成安全事故,导致企业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2]。

3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3.1强化设备选型的各项标准

机电设备的选型尤为重要。在生产设备的选型过程中,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生产情况,强化设备选型的各项标准,选择最适合的机型。要落实安全责任制,在设备选型、验收等整个过程中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监督,防止不合格的设备进入生产现场。

3.2严格执行设备管理制度

为了能够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维修和管理,首先应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机电部门负责人应当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当机电设备出现问题时,要想方设法积极解决,做好设备检修检查记录工作,在维修工作过程中,对生产中性能较差的机电设备,要及时予以更新换代。

3.3加强检修管理

加强设备的检修工作对于矿井大型机械设备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煤矿企业生产模式中,比较常用的是设置台账管理制度,对主提升机、主排水泵和主通风机等重要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对于一些特殊的生产设备,要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对矿井生产具有重要影响的设备,应当制定有针对性的检测方案,采取科学合理的检测办法。

3.4完善预警机制

在矿山机电设备出现故障后,尽快地报警处理能够大大减少企业的损失,对设备的维护也十分重要。采取切实可行的维修手段,将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予以解决,既可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也为矿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一定的保障。设备出现问题之前,往往会存在一段时间的磨损期,在此期间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有助于减少设备故障率,使煤矿生产能够持续稳定地进行。因此,为了确保矿山机电设备能够更好地安全运行,仅仅依靠技术人员的检测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构建起完善的机电设备预警体系[3]。

4结语

要想真正做好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定期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和维修,进一步加强对井下机电设备的维修与管理,增强维修人员的业务素质及安全意识。在矿山机电设备的维修工作中,要不断寻求设备的优化及改进方法,确保机电设备的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刘建芳.运用故障诊断技术进行矿山机电设备维修研究[J].中国机械,2014(8):15.

[2]武学宏.矿山机电设备维修中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探讨[J].科技与生活,2011(23):174.

矿山机电毕业论文篇10

关键词:科技采矿;采矿工程专业;实验实践平台;校际合作交流

作者简介:柴修伟(1980-),男,安徽亳州人,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讲师;张电吉(1963-),男,安徽灵璧人,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院长,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3)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082-02

近年来,随着国民基础建设的稳定增长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采矿业作为经济基础建设的基石,既面临着行业发展的巨大机遇,又要迎接实现科技采矿的挑战。[1,2]科技采矿的提出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需求量在逐年增加,对采矿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质量和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采矿业发展的趋势是推动高校采矿工程专业的发展的原动力,针对当前矿业发展的需求,国内很多学者对高等采矿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式,从专业设置到教学方法、产学研的探讨等进行了探讨和改革研究,[3-5]认为全面推进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素质教育,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采矿工程高级专门人才是适应目前形势的迫切要求。[6-8]本文以武汉工程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基本情况为背景,探讨采矿工程专业的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可行思路,加强“三基教育”,即“实习基地、实验基地、实践基地”教育,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观点。

一、武汉工程大学采矿工程专业概况

武汉工程大学矿业工程学科是培养化工矿山专业人才的学科,和全国其他高校一样,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矿业类行业处于低迷状态,学校对采矿工程专业进行停招。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矿产资源的需求及矿业技术的发展,对采矿工程专门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长,学校抓住机会,在2008年通过自愿调剂专业、自愿报名、专业老师面试选拔的方式在2007级理工类学生中选取26名其他专业的学生进入采矿工程专业,组建了武汉工程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停招后恢复的第1个采矿班――2007级采矿工程01班。

二、采矿工程专业实验实践平台现状

1.实验平台短缺

停招前采矿专业的实验仪器和模型,如采矿模型、运输提升模型、通风系统模型等大多已不存在,剩下一些大型仪器,如压力机等也基本丧失其功能,现在采矿专业的实验只能通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来代替。

2.采矿专业矿山实习基地问题

由于长期失去与矿山企业的紧密联系,2007级采矿01班的各种实习多是通过专业教师的私人关系联系的实习地点,造成实习环节安排不能自主,如生产实习安排是大三暑假在南京梅山铁矿和大四开学前两周在湖北黄麦岭磷矿两个地点实习,对实习效果影响比较大。

三、采矿工程实验实践平台建设思路

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性及实习、设计环节多,大学四年学生需经过金工实习、地质实习、测量实习、专业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及专业毕业实习等许多实习环节及许多相关课程的实验等,由于采矿工程专业中断的时间很长,很多实验实践基础都基本处于报废状态,恢复招生后学校又不可能将这些实验实践平台一次性全部配备齐全。采矿教研室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实验实践平台的建设。

1.实验教学平台建设

除了购置一些基本的采矿教学模型外,为配合采矿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建设和提高采矿工程专业科学研究的硬件设施,采矿教研室拟购建一套中型充填系统和一系列充填材料试验设备。既能给学生进行演示实验,也能进行相关的科学研究,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以及科学研究共同协调发展。

2.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建设

积极推进与矿山企业紧密联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模式,探索由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归双方所有、由双方使用和经营的模式来实现实习基地的长期稳定发展,与大冶铁矿共同建设了武汉工程大学大冶校外实践教学示范中心。[9]

武汉工程大学黄石市大冶校外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位于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地区,由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于2005年开始建设,属于校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并于2008年成功申报为湖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示范中心主要依托黄石市大冶铁矿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为主体,并辅以大冶铁矿周边区域相关单位的实践教学资源,可满足我校采矿工程、选矿工程、安全工程、土木工程等多个专业学科的各类实践教学需要。

大冶校外实践教学示范中心实践教学体系是按新世纪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综合性、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需求,以专业培养目标和市场需求来编制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计划,并同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由浅入深、相互交融地合理设置实践教学项目。按此原则并结合中心实际情况,示范中心设置的主要实践教学项目内容具体包括相关专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课程实习、课程设计以及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这些实践教学项目均体现在各专业培养方案之中。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的教学,不仅可达到理论知识学习与工程实践训练的协调统一,而且可全面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加强校际交流合作

武汉市有三所矿类专业学校,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和武汉工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采矿工程专业属于原来的武汉建材学院的,主要是针对建材类矿山;武汉科技大学原名武汉冶金科技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冶金行业特色的大学,其采矿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就业去向多为以金属矿床为代表的固体矿物开采领域。武汉工程大学矿业工程学科是培养化工矿山专业人才的学科,全国化工矿山企业的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大多数出自该校。

2011年初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和武汉工程大学三校矿类专业建设交流会在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会议室召开,探索通过师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资源的整合和共享,达到现有资源的充分合理应用,开展更为广泛的校际合作。其中武汉工程大学2007级采矿工程的“矿山运输与提升”专业课是聘请武汉理工大学的专业教师讲授,“爆破工程”实验课在武汉理工大学爆破实验室进行,“采矿学”实验课是在武汉科技大学的采矿模型实验室参观学习的。

四、结语

新形势下采矿业的发展为采矿工程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也对采矿工程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采矿工程高级专门人才是适应目前形势的迫切要求。另外矿产资源开发行业的跨越式发展使得矿类专业的建设投入也逐渐增多,出现了采矿工程专业建设资金的相对宽裕,本着建设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加强校际合作、校企合作,通过师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可以达到现有资源的充分合理应用,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钦礼.中南大学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的方法和途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1):11-13.

[2]高喜才,伍永平.西部采矿工程专业特色实验教学示范平台建设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5):27-29.

[3]弓小平,木合塔尔扎日,黄滚,等.我国采矿工程专业改革现状与问题[J].高等理科教育,2010,91(3):58-63.

[4]曹树刚.论我国采矿工程本科教育及其改革[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1):82.

[5]吴宝贵.关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思考[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3):115-119.

[6]陈清运,赵飞,张电吉,等.全球矿业发展趋势及采矿工程专业培养导向[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6):106-109.

[7]华心祝,杨科,涂敏,等.采矿工程部级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S1):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