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访友教学设计十篇

时间:2023-04-12 12:58:38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篇1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欣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象。

2.学习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画面。

3.品味作品中表现的新型生命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欣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象。

【教学难点】

合作探究,欣赏画面,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画面。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文本

播放风光片,板书课题《山中访友》。阅读标题,猜一猜:作者将要去拜访一位怎样的朋友?

(学生自由发挥,说出自己所猜之友)

教师总结: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二、初读文本,梳理内容

1.听录音朗读,找出生字词。

2.思考问题。

A.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古桥、大树、山泉、瀑布、溪流、白云、悬崖、老柏树、云雀、小花、石头、雷阵雨、蚂蚁、归鸟。

B.这些“朋友”各有怎样的特点?(用原文回答)

C.作者是如何称呼这些“朋友”的?

古桥——老朋友 树——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云——大嫂 瀑布——大哥 悬崖——爷爷 云雀——弟弟 蚂蚁——小弟弟

D.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热爱大自然。

三、自由品读,合作交流

1.请同学们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书,让他们边读边画出最喜欢的句子,并做好批注。想一想:应该带着怎样的语气进行朗读。同学之间可自由讨论。

2.(播放“山中朋友”的图片)将景物分组,构成画面

①古桥;②树林;③山泉、溪流、白云;④瀑布、悬崖、云雀;⑤石头、落叶、小花;⑥老柏树、蚂蚁。

A.每个小组选取一幅画面欣赏,并在文中找出与图片相应的语段,有感情地读一读。

B.说一说:你喜欢这些“朋友”的理由,注意抓住关键词。(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

3.思考、讨论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美丽的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而不是“林中观景”?

明确:作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将山中世界变成了童话世界,将各种景物变成了自己的朋友,所以进山看景自然成了“山中访友”。

四、展开想象,畅所欲言

经过一番接触,山中的许多朋友把同学们也当成了知音,也有许多心里话想和同学们说,大家想听吗?

教师示范:“你好!游人弟弟,我从那遥远的雪山来,一路艰辛,一路歌唱,聆听过高山的吟唱,沐浴过花儿的芬芳,吮吸过小草的芳香。你渴了吗?让我用大山的甘露为你解渴;你累了吗?让我用大地的清泉为你洗去一路的风尘……

练一练:请同学们也来扮演景物,入情模拟,把朋友的心里话说一说。

(策略应对:在学生解读摹写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适时指导,从句式、修辞、内容等方面引导,引领学生和美丽的大自然和谐统一。)

五、表情朗读,体验升华

1.配上音乐,师生朗读全文。

2.总结。

六、课外建议

1.选一个好天气,与好友结伴到郊外走走,去触摸大自然。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篇2

导游解说法。小学语文课文入选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从内容上看,风土人情,山川村舍,花草虫鱼,无所不及,结合教学内容和目的,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课堂上进行艺术的渲染,先择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以游人的角色,身临其境,促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威尼斯的小艇》导入。首先出示课件,威尼斯文字资料:威尼斯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威尼斯有401座姿态各异的桥梁在117条水道上,连接着118个小岛。因此有“水城”“百岛城”“桥城”之称。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艇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教师以导游的形式简介了威尼斯概况。教师设置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乘坐飞机穿越时空隧道,跨过千山万水,去游览威尼斯,看看威尼斯的小艇。

背景介绍法。有些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感到生疏,难于理解。对此,可以通过介绍背景导入新课。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上《月光曲》时,这样导入:“同学们,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像这样的介绍背景式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且对理解课文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帮助。

故事诱导法。“故事是儿童的一大需要”,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要学的教材的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在新课教学中就是要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事例,激发他们求知的情趣,引导他们在欢乐中进入学习。例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在让同学们回忆自己的大年夜生活后讲述了这样的故事: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孩,长长的金黄头发,大大的眼睛,有一副善良的心,从小没有了妈妈。天天靠卖火柴维持生活,今天是大年夜,天冷极了,还下着雪,这天没有人买她的火柴,天已经黑了,她还在街上走着,走着,讲述了与主人公命运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的心情,从而促使学生急不可待地去读书,去了解。

情境创设法。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物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因此,创设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感情共鸣,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文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教材中的不少课文,或叙述了生动的故事,或描写了美妙的景色,此类课文,可选其中精彩的画面或精彩的情节,通过具体形象的描述,声情并茂的表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这样的课文的导语设计,教师要选准切入点,引“生”入情、入境,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事半功倍了。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大年夜对你们来说,是多么美好啊!可是在另一个社会里,却有一个小女孩,在又黑又冷的大年夜里光头赤脚,手拿一把火柴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叫卖着。”教师富有情感的言语,把学生的思想感情带入了文中所描述是悲惨情境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强烈共鸣,促进了课堂交流的艺术效果。

目标定位法。导语设计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主题教学内容的讲授,一定要有针对性、有技巧地设计和选择导语类型,要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导语内容不能脱离主题,哗众取宠。违背科学性的导入,尽管非常生动精彩,也不足取。例如我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我先在黑板上写个“脚”字,并亲切的问:“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哪些动物有脚吗?这些动物的脚用来干什么?你们听说过植物也长脚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爬山虎的脚,它的脚是用来干什么的?长在哪儿?……”这样一连串的问题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开始思考,紧接着我把课前准备的爬山虎发给学生。“这就是爬山虎,大家仔细看,注意它的脚长在哪儿?是什么颜色的?……”这一安排,使学生由好奇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仔细观察,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学生观察后争先回答以上问题。这样的导入不但使学生有所知,而且有所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达到了我的目的,让学生认识爬山虎的脚。

设置悬念法。“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新课时,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效的问题,留下悬念,激发学生探求答案欲望,让他们开动脑筋,活跃思维。比如在教《山中访友》一课时,可以问学生:“你们拜访过自己的好友吗?都拜访过哪些朋友?”学生说出自己拜访的朋友,接着又问:“这节课我们要学的课文,作者也拜访了他的朋友,他都拜访了哪些朋友呢?”学生个个流露出困惑的目光,“学了课文就知道了。”学生听后顿时就提高了学习兴趣。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篇3

[教学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本课阅读教学重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让其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立足语言文字的训练,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和享受,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借助多次角色转换在研究性阅读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其深深入境、自然悟情。

[教学目标]

1.读演结合,以读为主,以演为辅,以演促读,读中理解文本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借助文中句式练习说话,培养言语能力。

3.通过对课文的深入感悟,懂得只要不怕困难,努力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并能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阅读理解青蛙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大海的经过,引导学生懂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欣赏大海,引起学生共鸣

1.小朋友们,看过大海吗?看过大海的小朋友说一说大海是什么样子的?想不想现在就来欣赏一下美丽的大海?(出示大海图片)

2.看到这么美丽的大海,小朋友们肯定很高兴。昨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青蛙看海》中的小青蛙看到大海跟我们一样开心。(出示青蛙、松鼠在山顶上看海的图片)看,青蛙笑得多甜啊!它为什么会这样高兴呢?

3.一只小小的青蛙,竟然能登上这么高的山顶,多么不容易啊!老师想做电视台的记者,来采访采访青蛙。小朋友们,现在你们都是小青蛙了,谁愿意接受我的采访?预设:青蛙先生你好,(和学生握手,提醒学生讲礼貌)请问,当您站在高高的山顶上,看着这美丽的大海时,您的心情怎么样?此时此刻,您最想感谢谁呢?您为什么要感谢松鼠呢?谢谢您的配合!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成为教学实践的积极参与者,文本解构、建构的主人,教学才更加高效。针对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特点,教者首先将大海的美丽画面呈现在他们面前,激发学习兴趣,再将青蛙、文本、学生以感性的方式融为一体,平等对话,感知文本。学生、文本、教师都成为课堂中的一员,缺一不可,而不是可有可无的看客,因此课堂也显得自然、真实、和谐。】

二、前后对比,体会松鼠帮助

1.小朋友们,看到大海的青蛙最想感谢小松鼠,那么松鼠是怎样帮助青蛙登上山顶的呢?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课文的4—11自然段。

2.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松鼠两次说的话,其他同学思考松鼠只是叫青蛙跳一个石阶,并没有告诉青蛙怎样看海呀,怎么能叫帮助呢?

3.(出示第二自然段)小朋友们自由读一读,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这段话中,哪个词最能看出青蛙很失望,很害怕呢?我们一起来吸口凉气,青蛙为什么会吸口凉气呢?你能用“没有……也没有……怎么……”句式,说一段话吗?看到这么高的山,青蛙害怕了,谁来读一读?(出示:天啊,这么高的山!)你的朗读让我想起一首诗——《咏华山》,谁会背呢?

4.小朋友们,你们愿意把松鼠鼓励青蛙的过程演出来吗?同桌两个人,一个演青蛙,一个演松鼠,注意动作、神态、表情,看谁演得最像,我们就请他们上台演给大家看。

5.小朋友们演得多投入啊,我看到了一只只可爱的小青蛙和小松鼠了。现在我开始招聘演员了,想做青蛙的举手!松鼠选谁呢?好,表演就要开始了。(戴好头饰,配乐表演)

6.松鼠让青蛙有了信心,有了希望,青蛙应该不应该感谢松鼠呢?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学着青蛙和松鼠一起来登山吗?让我们站在石阶上,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一下,难吗?两下,难吗?三下、四下、五下……好,一起坐下来歇一会儿。感觉怎么样?跳一个台阶容易,跳到那么高的山顶可不是件容易事,累了怎么办,渴了怎么办?这一路上它们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它们又是怎么克服的呢?

7.不知不觉,它们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出示大海图片)小朋友们,青蛙看到什么了?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个时候青蛙会对身旁的松鼠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松鼠的高明在于让青蛙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的高明在于抓住文本语言的矛盾点,言语训练的立足点进行课堂教学,并借助情景体验感受青蛙攀爬上山顶的不易。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文本内容进行自由表达,有利于学生探究文本,深入文本,是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言语生命的再一次生长。】

三、点拨思维,感悟苍鹰指点

1.听说一只青蛙竟然登到山顶,看到了大海,这个消息引来了大批记者,宝应电视台的记者来了,江苏电视台的记者来了,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也来了!小青蛙们,你们愿意接受采访吗?

采访1:青蛙先生您好!祝贺你登上山顶。看到了大海,请问,此时此刻,您除了要感谢松鼠,还要感谢谁呢?

采访2:(如果是石阶、大海)您为什么要感谢石阶、大海呢?

2.那么,苍鹰给了青蛙什么样的帮助呢?请大家自由读一读苍鹰的话。

3.是苍鹰给它指明了方向,如果没有苍鹰,青蛙也许还不知道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大海呢。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有人在你没注意的时候帮助你,我们应该学会感谢它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苍鹰的话吧!

【设计意图:游戏化教学是将学习的知识点分解到各种活动中去,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并不是在学习,而是在玩,兴致当然高,注意力的集中程度远远高于生涩、枯燥的繁琐分析。模拟记者采访,让“青蛙”表达感谢,既是一次言语实践,还是一次人文精神的熏陶,学生的表达也许尚显稚嫩、直白,但是感恩的种子已经埋下,来年春天定能发芽开花,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也得到高度统一。】

四、深化主题,认识自我作用

1.昨天晚上,从山顶回来的青蛙接到了一个电话,想知道是谁打电话给青蛙了吗?好,现在哪只青蛙来接电话?(播放音频:喂,小青蛙你好!我是大风车节目的鞠萍姐姐,全国的小观众都很关心你,它们托我问你,当你看到美丽的大海时,除了感谢松鼠和苍鹰,还要感谢谁呢?)

2.慢慢出示青蛙图。青蛙为什么还要感谢自己呢?小朋友们还记得青蛙在登山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吗?(练习说话:如果青蛙______,它就看不到大海了。)

3.小朋友们,我们知道青蛙看到大海,它要感谢——松鼠,是松鼠给了他希望,还带着他一步一步登上了山顶;它要感谢——苍鹰,是苍鹰给它指明了方向;它也要感谢——自己,只有自己的坚持不懈,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4.老师这里有几句话,好好读一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工工整整地写在书签上,送给松鼠、苍鹰、青蛙,还有我们身边的其他人,好吗?(出示:1.有志者事竟成。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4.我成功,我快乐。5.你一天的爱心可能带给别人一生的感谢。)

5.准备好了吗?你的书签上写了什么?你想把它送给谁?为什么要送给它?那就快去吧!

6.一张张书签,一片片心意,老师被你们感动了,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话吧!

【设计意图:自我生命的价值教育一直是我们中国当代教育所忽略的重要方面,清醒而又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肯定能够引导学生发现自身所独有的存在意义。小青蛙感谢自己,实际上就是学生发现自身潜力的拐点,懂得坚持的力量。读名言、做书签,只是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文本的营养,积累语言的一种方式,为以后的言语运用添砖加瓦。】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篇4

从今年3月到7月,这支队伍为09暑期赴湘西服务做着各样的准备。为了提高志愿者的服务能力,我们制定了完善的志愿者培训计划;为了更好的服务湘西,我们制定绿色资源循环计划;为了筹措资金,我们参加谷歌杯公益大赛……组建至今,团队已资助凤凰贫困生近百名,为苗乡学子募集学习用品、生活用品、衣物等无数。

2010年7月12日,湘西志愿服务团最终确定的27名志愿者搭上西进的列车前往湘西开展为期20天的志愿服务。服务团此行主要开展了教学、图书馆建设、调研、家计划四项活动。这20天,队员们不怕苦,不怕累,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任务,使400余名苗乡学子受益。同时,我们深入苗族贫困山区,体验当地生活,了解苗族文化,也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以下是我们暑期实践情况的总结:

1、教学工作方面

在教学方面,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讨论,根据湘西地区不同于东部地区的特殊教育环境以及当地对德智体美等教育方面的欠缺,我们主要开设了苗族文化课(教授苗族历史、名人、刺绣等)以增加苗乡儿童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综艺课(包括游戏、故事、体育、音乐、美术等)以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文化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写字等课)以补充学生的基础文化知识。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增进队员与学生间的交流来拓宽苗乡学子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暑假生活。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队员们在去湘西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开始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准备教案以来准备解决到当地后在教学工作。队员们收集的材料大部分都是一些趣味性的知识,是一些书本中没有涉及的内容,团队希望通过这次支教可以给湘西的小孩子带去些新鲜的东西,给他们带去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更希望让他们明白到读书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各个支队也都根据各驻地的实际情况对原定课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采用了多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得教学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有的队利用疯狂教学法,有的队设置正副班主任,有的队将课堂帮到野外……为了挖掘学生们的潜力,歌唱比赛、朗诵比赛、运动会、篝火晚会、图画展、游园会等一系列活动应用而生。20天的支教生活我们也积累了很多支教经验:

1、队员一定要挑选自己有所擅长有所感悟的科目,在进入教室前,要为一些突发状况想好解决办法。

2. 处理好课堂和课下与学生的关系,在课下可以是朋友,可以是哥哥大姐姐,但是在课堂上只能是老师和学生。

3. 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要丰富,要了解孩子喜欢怎么来接受知识。适当给予一定的奖励会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4. 要多准备一些趣味性,课本中比较缺乏的知识。

5. 注意自己的言辞和行为,时刻记得自己是一名教师,说话做事前要考虑到是不是符合自己现在的身份,也要考虑到自己的话语对学生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6. 要学会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当地的教学环境,准备合适的知识给孩子,自己需要作出改变的时候,不能犹豫不决。

7. 平时多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了解他们,会拉近彼此的距离,会使课堂变的轻松而有秩。

8. 在课堂上适当的多给学生鼓励的话,会让他们感觉到成就感,从而对学习产生信心。

9. 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学生要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对一些上课调皮的学生,可以在课后与之谈话,晓之以理。

10. 要把当天的上课的情况及时和队友们交流,好的方面可以让其他人借鉴,不足的地方也可以让其他人注意。

队员们每天都在摸索中前进,用心去与学生交流。但毕竟时间精力有限。我们的支教工作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每一天教学上的经验与不足都让队员们在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特别是在了解到不足后,能够有最短的时间作出调整,在队员不懈的努力下,支教活动还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2家访工作方面

家访主要包括调研和家计划两个方面。调研的主要工作是走访贫困生家庭,登记贫困生资料,以便日后爱心人士开展一对一资助。“家计划”的主要工作是调查收集留守儿童的资料,获取儿童家长联系方式,为留守儿童与监护人拍一张合照,回到嘉兴后冲印出来连同学生写给家长的信一起寄给家长,为留守儿童与家长搭建起一座交流的桥梁,促进双方感情。在20天的支教日子中,各支教队的队员利用每天放学后以及晚饭后的时间进行家访,据统计我们一共走访了100多户人家,200名学生。

家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非外出打工的,不然当地人民微薄的收入全靠在家务农,主要是种植当地盛产的烟叶。所以我们家访时总会碰到大人不在家,在地里干活的情况,并且很晚都没有回来,也或者是家人没有到齐,无法拍合照。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第二次的家访,实际上很多家庭我们都跑了两三次,有些还跑了四五次。当地人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很少出现外来人口,他们的语言都是苗语,外出打工回来的人还是会讲普通话的,但年纪大一些的根本不会,所以每次家访我们都会带上一名高年级的学生,即为我们带路,也可以帮我们做翻译。虽然比较辛苦,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为每一个家庭都拍到了合照,这是我们访的宗旨。我们还拓展了工作范围,不但为留守儿童与监护人拍合照,也为非留守儿童家庭拍全家福,并决定回嘉兴后冲印出来寄回当地,因为对很多当地的老人来说,这恐怕是他们这辈子第一次拍照,他们每当明白我们要照相时就会去柜子里找出压箱底的那件漂亮的苗衣换上,整理好装妆容,然后端坐着;而留守儿童的合照冲印两份,一份寄回当地一份寄给儿童父母。而对于那些贫困学生,我们的到访给他们带去了鼓舞和希望。

家访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接触学生的平台,因为访我们走进了当地学生家中,走近了当地学生的生活,融入了当地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了当地窘迫的生活现状和落后的教育体制。也许家访在常人看来对他们的帮助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们相信,这一张张小小的照片承载着一家人的浓浓情谊,承载着孩子对父母满满的爱,也承载着我们对苗乡人民深深的祝福。

3、日常生活方面

在20天的支教生活中我们编织了一段平凡朴素而不失瑰丽色彩的生活。虽然支教的日子已经落下了帷幕,但是生活中的一幕幕画面却时时刻刻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在湘西支教的日子中我们基本上穿的都是印有“嘉兴学院”字样的队服。一方面,它随时提醒着我们自己是一名大学生,代表了嘉兴学院的形象,要严于律己,给学生做出表率;另一方面,简单朴实,整齐统一的队服也给当地村民留下了良好而深刻的印象。最令队员们难忘的莫过于我们在学生家中第一次穿上了苗衣,做工精细、色彩绚丽的花案,巧夺天工的裁剪,让我们近距离的接触了湘西苗族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到了独特的文化传承。按耐不住惊喜激动的心情,我们拍了不少的照片,不管是和别的队员还是回来后和家人朋友,这都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足见饮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在出发前我们也担心过湘西的饮食习惯对于我们这些从小生活在浙江,吃惯了清淡口味的江南人来说不适应,所以我们购买了不少榨菜、萝卜、雪菜等,还准备了泡面。到了湘西后,古塘和好友支队寄宿在当地老师家,吃饭问题由老师安排,但队员们总是把家务的活都“承包”了下来,做饭、挑水干的不亦乐乎。而木里和都良田支队是寄宿在学校的,饮食问题一切自理,由于条件有限,队员们要求不高,只求吃饱饭有足够的体力能维持工作。

毋庸置疑,湘西地带,地势不平,山路较多,我们所有的出行基本上全靠一双腿。各队的队员们每天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外都会去家访,每次去家访,我们都会叫一位高年级的学生给我们带路,在为期20天的日子里,我们的足迹遍布了驻地村子的每一条小路,有时一次家访就要花几个小时,走好几里路。村里物资匮乏,采集需要的物品只能通过这个途径去镇山购买,而小队与小队的交流走访,也只能靠步行。特别是好友和古塘的队员他们赶集需要翻越1个多小时的山路。但再难走的路也阻挡我们做好这次支教工作的决心。

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这20天,大家每天的生活都是在忙碌而充实中度过了,而每个队都有很多值得骄傲的事:木里的队员们用10几天的时间整理了1000多册图书建成了木里乡第一个图书馆,都良田队为学校竖起了校牌和旗杆,好友队组织修缮了破旧的校舍,古塘队为孩子们浇制了乒乓球桌……虽然很苦很累,但看到孩子们的笑脸,看到我们留下的印记,我们无怨无悔了。

团队建设方面

团队27名成员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磨合,团队建设也不断完善。团队设立1个大队长,4个支队队长。支队长要安排落实各支队的具体工作,并向大队长汇报工作。我们团队有队旗、队徽、队歌、口号、宗旨、团队博客、每日讨论会,这些都使队员们更有归属感和自豪感。我们时不时地高歌“爱因为在心中”,我们也时不时地用照相机记录我们的美丽瞬间。各支队也都在后期确定了支队队歌,建立了支队博客。当往事成为回忆,我们深厚的队友情却不会褪色。

结束语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对于处在大学的我们,是一次难得的社会锻炼,其可以让我们接触社会,关注到社会上一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当代大学生风采。而对于湘西的孩子们来说,其也可以学到一些知识,可以认识到一群大哥哥大姐姐,还可以和一大群伙伴一起玩耍,这也是一件让他们开心的事。

20天的时间很短暂,我们能做的也很少。我们能教会孩子们的很少,能改变的也很少,但我们都尽力去做了,我们会真心去关注他们、关心他们、爱他们,20天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却让我们彼此之间建立了信任,也给我们留下了最美好的回忆。

第一次走进陌生的湘西,面对陌生的生活规律,面对孩子们的野性,我们从紧张小心地应对到自然友好的相处。在这20天里,我们也学会了很多。尽管我们有很多做得不好的,但我们尽力了。存在不足我们改正,严格提出批评;存在优点我们发扬,面对问题我们不退缩,面对矛盾我们心平气和地从对方角度去分析,忙碌之中求发展。

这20天的经历让我们成长了很多。队员们都很庆幸能参加这个活动,能够去都湘西,能够去接触这些孩子,不管怎么样,我们有一个统一而肯定的结论:湘西的孩子需要我们,湘西的百姓很欢迎我们!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篇5

地震以前的唐山是什么样子?人们想知道,但是人们无法看到。那时,专业的摄影记者不拍这样的照片;业余爱好者根本买不起相机拍照片。因此,历史的遗憾也就成了旧唐山记忆的盲区。

突然间,几十幅1972年时拍摄的唐山老照片浮出水面,而且是彩色的纪实类照片,让人们一下子就看到了34年前的唐山基本状况,甚至可以看到当时整个中国的社会面貌的缩影。那么,照片的价值就不言而喻了。这个故事发生在2006年,了解详情还要从一个叫过跃冬的人说起。

过跃冬,《唐山劳动日报》图片社经理,酷爱摄影,热心张罗摄影文化事业,经常“自讨苦吃”地为社会做一些摄影交流活动,他所在的单位也是影友们经常聚会的场所,因此,唐山老照片通过他发现,并向整个社会广泛地推广介绍也似乎有某些必然的因素。

离奇的发现经历

记者:“您是如何发现这批唐山老照片的呢?”

过:“现在,中国民间有一些人喜欢收集期间的歌曲和唱片。上海某外资公司员工陈先生英文很好,十分热心帮助网友们找这些东西,无意之间,他登陆美国威廉・约瑟夫教授的个人网站,发现了他想要的唱片。于是,两人通过网上建立了联系。威廉・约瑟夫谈到他曾经在1972年到过中国许多城市访问,还把他当年拍摄的一些照片传给陈先生看,其中也包括唐山的老照片。”

“陈先生在唐山有一个网友叫陈宝文,是我的挚友,他在开滦矿务局工作。2006年4月,当陈宝文收到上海陈先生发来的唐山照片后,马上就给我看,我立刻就意识到太珍贵了。1983年唐山才能洗彩色照片,在此之前既没有人照,更没有办法冲洗。这批照片应该是记录唐山的最早的彩色照片,而且是彩色反转片。”

“我设法通过2位陈先生与美国威廉・约瑟夫取得了联系。威廉教授非常高兴,没想到30多年前拍摄的照片还有这么大的价值,就把图片光盘寄过来,《唐山劳动日报》发表了部分照片,也将威廉教授专程从美国请来,举办了一个规模较大的展览,在唐山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看到30多年前的唐山真实影象太不容易了。”

业余的拍摄水平 珍贵的历史价值

过:“威廉是‘关心亚洲学者委员会’的工作人员,这个组织是美国进步学者组成的,委员会为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做出过积极的努力。在尼克松访华以后,这个委员会又组织了一个代表团访华,时间为1972年3―4月间。访华团在北京受到了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接见,还对中国一些城市进行了34天的访问,如北京、天津、上海、唐山等地。参观途中,威廉拍摄了上千张彩色照片。这些照片特色鲜明,真实记录了70年代初期中国的城乡面貌和普通人的生活,尤其是唐山的彩色照片更显得弥足珍贵。今天,威廉教授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政治学博士、威尔斯利女子学院政治学系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当代中国政治和意识形态,特别是领导的革命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影响。也正因为这个缘故,他个人拍摄的中国老照片才能完好地保存到现在。”

价值是发掘出来的

威廉当年在唐山走马观花,呆了很短的时间,然后就到闻名当时的“当代愚公”之乡――沙石峪住了两天。照片也是随便拍的,没有说明,没有拍摄地址。过跃冬是一个有心人,他把照片洗出来,请父母和一些上岁数的老人辨认。《唐山劳动日报》领导看到这些照片,感到太好了,指示在日报和晚报上同时配上图片消息,还拨款举办较大规模的图片展览,立刻在唐山引起极大的轰动。人们看到报纸和展览上的图片,积极提供线索,帮助查实了不少图片的确切拍摄地点,甚至还找到了图片中的人物。过跃冬还在原拍摄地点拍下了今天的新貌图片,就连威廉看了以后也深叹中国发生的在巨大变化。因此,威廉照片的意义就越来越重要了,照片的价值也越来越高了。

威廉・约瑟夫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当代中国政治和意识形态,特别是领导的革命对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影响。因此,他随着访问团在中国一些城市参观,拍下许多史料照片,从中可以看到中国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精神面貌。

给威廉一行外宾送上的蛋糕上还要写着“打倒美帝”的口号,可见当时反美反修的政治气氛是多么地浓烈。有意思的是访问团的外国人也主张打倒美帝,看到蛋糕后,外国朋友们哈哈大笑,一道吃掉这道食品。

唐山皮影戏在中国名列前茅,曾获得过国内外许多金奖和大奖。1972年威廉到唐山时,正值“”后期,皮影这些古老的艺术品种正值萎缩、衰落时期,只能演唱一些革命现代戏,如《红灯记》、《龙江颂》、《盘石湾》等,而为威廉一行演唱的就是《龙江颂》。

阶级教育展览馆中的雕塑

开滦煤矿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879年开凿了唐山矿一号井,1881年正式出煤,因该矿的煤井在设计、建筑和材料方面都非常先进,可以和英国以及其它地方最好的煤矿媲美,因此,唐山矿被誉为“中国第一佳矿”。

正因为有了煤,唐山有了中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中国第一袋水泥、第一件卫生瓷具等等,唐山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北方瓷都”。

从1972年时的“开滦煤矿”(左图)到2006年时的“开滦集团”(左图),34年以后,威廉再次站在原拍摄地点时感慨地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唐山沙石峪,这个曾被总理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誉为“北方农业的一面旗帜”的小山村,在威廉的镜头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当年,他拍摄了50多幅照片,有享誉国内外的劳模“当代愚公”张贵顺,有老人,有孩子,有车把式,有厨师,有学校的学生,还有赤脚医生和下乡知青。还有山上的巨幅“万岁”和“农业学大寨”标语,甚至还有当年的层层梯田,送粪的驴驮子,担土的妇女,运石砟的马车……真是应有尽有,活生生地展示出了7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图为当地农民耕田劳作。

“当代愚公”张贵顺,

当年他带领沙石峪人艰苦奋斗,挖山不止,勤劳致富,使沙石峪成为世界闻名的地方。

概述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篇6

本次活动由全日本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以下简称“全日本学友会”)主办,四川省青年联合会、四川大学、日本大任有限会社以及Fi―net株式会社协办,并得到了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驻日使馆教育处和日中友好议员联盟、社团法人日中协会、日本青年团协议会等机构和组织的大力支持,旨在促进中日两国青年的相互理解、增进友谊,为中日两国世代友好作出贡献。

携手友谊林,许友好愿望

在友谊林的揭牌仪式上,访问团团长、全日本学友会前会长李光哲介绍,2008年当地震肆虐四川大地的时候,身处地震多发国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和许多日本友人感同身受,他们走上街头为四川震灾募捐,为灾区翻译提供救灾救援资料,甚至亲身赶往四川担任志愿者,积极参与灾区的重建。经过多方努力,全日本学友会共为四川灾区筹集了1亿多日元的捐款,从而援建了北川县香泉乡中心小学,并参与援建了汶川县雁门小学。香泉乡中心小学,正是由全日本学友会委托日本首位抗震学校建筑师、东京大学藤井明教授无偿提供方案设计,由四川大学建筑景观设计中心完成方案深化,由山东淄博市援建北川指挥部组织完成施工的。因此,这可以说是由各方共谱了一曲中日友好合作的佳话。

四川省青联主席周键在发言中提到,主席曾指出,中日两国青年是中日友好的生力军,中日友好的未来要靠青年们开创。胡主席曾热情地邀请日本大学生访问中国,“希望大家到中国去看一看”。因此,正是以此为契机,作为在日本最大的中国学生团体,全日本学友会积极组织了此次中日青年的友好之旅。让曾经携手支持四川抗震救灾的中日青年和留日专家到中日合作设计、携手重建的小学和建设中的新北川去看一看,共同见证灾区的重建,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共同思考如何继续支持四川的重建,谱写中日民间友好交流的新篇章。

日本青年团协议会副会长山中千秋在发言中说,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也正因此积累了很多防震抗灾的经验。她希望今后中日两国能加强这方面的沟通和交流。日本青年团也将继续关注并支援四川灾区的建设。

揭牌仪式上,作为持续援助香泉乡中心小学的具体形式,根据小学方面的需求,全日本学友会会长胡昂代表学友会向香泉乡中心小学捐赠30万日元的电教设备,社团法人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先生代表日中协会向小学捐赠价值20万日元的电教设备。

随后,友好访问团一行以及四川大学的志愿者,在香泉乡中心小学校长和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教学楼旁边的“中日友谊林”。一下子映入眼帘的是“中日友谊林”的纪念碑和几十株小树苗。大家一同兴奋地拿起铁锹,三五成群地围在一棵棵树苗旁,给树苗添土、浇水,并在树苗旁合影留念。大家都期待着这些树苗能茁壮成长,长成参天大树。

访问团成员、同时也是协办单位的日本大任有限会社社长任雄说,作为一名在日本创业多年的老留学生,他衷心希望中日两国的青年人之间能够有更多的友好交往。因此他觉得种植友谊林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今天我们添上的是自己的一份心愿和期待,相信明日,香泉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中日两国的友好,可以伴着我们的努力,如同这一株株小树苗一样茁壮地成长。”访问团的日本学生、早稻田大学的小林美华则说:“这一铲土不仅栽培了这片中日友好林,更埋下了中日友好情。”

香泉乡中心小学崭新的校舍里面,正在活动的一群群可爱的小学生也引起了团员的注意。一些团员饶有兴致地参观校园,挨班走过每一个窗明几净的教室,和老师同学们问好,和小朋友们合影。他们―直走到了学校的3层,参观了学生宿舍等其他设施。

在3年级1班,一个日本团员提议说我们可以教小朋友们几句简单日语。一个日本学生就在黑板上写下“二九二”(日语:你好),然后教大家说。小学生们学得也都很起劲,悟性很高,只一遍就记得,现场的气氛十分活跃。一些团员还给孩子们带来了礼物――日本小学_生的折纸。团员们手把手地教孩子们折出了一只只振翅欲飞的千纸鹤,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满足的微笑。

在东京大学就读的龙晓宇回忆那一幕时说:“所有人都深深地被孩子们的笑脸和童真感染了。我们真想停留在那一刻,那一刻我们的思绪也都飞到很远,衷心地希望这些孩子能够成才,用自己的智慧带给下一代更美好的未来。”中国留学生邵妍也说:“希望今后还有机会来北川,来香泉,再来看这些可爱的学生们,再来为这片中日友好林浇水。”

在香泉乡中心小学的活动结束后,访问团前往北川县城遗址。在切身感受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的深重伤痛的同时,团员们也向四川人民和灾后重建送上了自己衷心的祝福。一些团员还特别提到了香泉乡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因为他们就像是今天种植下的小树苗,代表着未来和希望。

在参观北川县城遗址回来的路上,路经新县城重建现场,车上所有的团员都被车窗外的建设场面深深吸引了。绵延数公里的工地现场上灯火辉煌,无数的塔吊林立,如同一个个钢铁巨人正在昼夜不停地工作。全日本学友会会长胡昂曾在地震后数次来北川参与抢险援救和灾后重建。他说,看到这样气势恢宏的建设场面,作为一个建筑学的博士生被深深震撼了。就在这时,工地上的夜空中,绽放开了几朵绚烂的烟花。一位团员的话说出了此时所有人的心声:这是代表希望的烟花。

中日交流的“特殊使者”

参观熊猫基地,是访问团成员一直期待的活动。9月7日,愿望终于实现了。访问团一行来到了位于成都市郊的熊猫基地参观。该基地共有57只熊猫,一下子可以看到这么多熊猫,对于中国团员们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就更不用提日本团员们有多兴奋了。

熊猫基地内的讲解员为大家细心讲解了熊猫的生活习性,还带大家看了刚出生几个月的熊猫宝宝。这次参观中,很多成品都是首次近距离观察熊猫,感觉既兴奋又激动。“大熊猫身上的白色部分是纯白的吗?”“去年的大地震对于大熊猫有什么影响吗?”团员们纷纷好奇地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团员们饶有兴致分别参观了熊猫宝宝、成年大熊猫培养基地和熊猫知识博物馆。在熊猫宝宝培养基地,大家非常幸运地看到了―对刚刚出生2个月的熊猫宝宝双胞胎。它们被放在培养室里,每个只有一个手臂大小,身体颜色黑白分明,十分可爱。日本团员们都惊叹,一头成年的大熊猫体型那么庞大,

没想到婴儿宝宝竟是这样的袖珍小巧。“好可爱!”兴奋的欢呼和感叹声在饲养基地里此起--彼伏。

随后,团员们顺着参观路线在园内一直走下去。经过幼年大熊猫的培养基地时,一下子可以看见6只大熊猫正在一起嬉戏,让团员们大呼幸运。其中在一架秋千上嬉戏的3只大熊猫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相机快门的咔嚓声络绎不绝。只见秋04坐着的两只大熊猫“厮杀”在一起,都想将对方弄下秋千,好自己独霸。没有自己位置的另外一只爬到秋千顶的栏杆上,企图渔翁得利。那笨笨的憨态赢得了大家的阵阵笑声。团里的日本友人都发出了啧啧的称赞声:“只看过睡觉的大熊猫,没有想到大熊猫行动起来身手敏捷,很聪明,还挺有攻击性的。今天可算是看到了大熊猫的真面目了。”

这样近距离地接触大熊猫,对于很多中国留学生来说也都是第一次。来自琦玉大学的留学生郭一娜说,日本人非常喜欢中国大熊猫,在日本可以看到很多大熊猫形象的纪念品,中国留学生送给日本友人的大熊猫主题的纪念品也常常能令对方爱不释手。大熊猫可以说是中日交流的“特殊使者”,而这次的访问团活动,也使得所有的中日青年团员成为了中日友好交流的使者。日本团员们也说,他们要带回日本的,不仅仅是可爱的熊猫故事,更是一份长久友好的中日友谊。

期待友好交流更进一步

9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保明接见了中日青年友好交流团。

陈保明副秘书长首先高度评价了此次访问团的成果和意义。他指出,此次访问团是中日间进行的一次高水平的交流活动。回顾去年四川大地震,他向团员们表示,在抗灾救援期间,日本为中方提供了很多帮助,“我曾经亲眼目睹过日本援建的钢板小学很快就建成了。”此外,他还肯定了代表团成员们对灾区做出的帮助。他说:“香泉乡中心小学就是大家支援灾区建设的成果。我代表四川省人民政府对日本友人和中国留学人员对灾区的援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陈保明还向访问团介绍了灾区重建的有关情况。他说:“灾后重建进展顺利,总投资1.6万亿元。已开工项目占到总重建项目的95%。今年底,95%的灾区学生将进入新学校学习。我相信,在各方支持下,在日本政府、留日专家学子的支援下,灾后重建会取得圆满成功。”

随后,交流团顾问、社团法人日中协会理事长白西绅一郎说:“能亲身到北川考察,我感到非常激动。去香泉乡中心小学时,看到孩子们喊着‘热烈欢迎’的情景让我印象深刻。这次我们的援助还是微不足道的。”他还说,在日本发生阪神大地震时,中国人民也给了日本很多援助,所以这次活动也表现了对中国人民的报恩。今后不论中国还是日本有难,他相信两国青年都能积极伸出援助之手。

全日本学友会前会长李光哲也在会上发言。他说:“一路从成都走到北川,看到重建景象,感到很欣慰。在日学人中,有很多来自四川的优秀人才,他们都对四川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帮助。今后几年中,学友会将不断关注灾区重建事业,并献上自己的力量。”

访问团还走访了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四川大学石坚副校长在欢迎会上向大家介绍了四川大学创建的历史,以及目前进行的前沿学术科研和成果。在随后的交流中,访问团团员们非常关心四川大学在抗震救灾中具体作出了哪些贡献。石校长向团员们介绍说:“我校有4个附属医院,去年震灾中,共接待了地震重伤员2900人,而且治愈率极高。”石校长还表示,欢迎此次访问团中的日本学生和在日的中国留学生今后能持续地与用大进行交流。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篇7

去年十月金秋,浙江省高中生代表团一行33人赴日本美丽的静冈县作了一次为期一个星期的交流访问。代表团由浙江省旅游职业学院、义乌城镇职业学校、义乌中学和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等学校的学生和老师组成,这是浙江省对外友好协会派遣的第二个浙江省高中学生访日代表团。

代表团在日本静冈县日中友好协会的安排下,先后参观游览了东京迪斯尼乐园、静冈富士山、东照宫、京都岚山、金阁寺、清水寺、大阪城天守阁等,日本国的这些驰名的风景名胜和游乐场所,激起了大家浓厚的游览兴趣,特别是京都西郊的岚山,那是周恩来青年时代留下足迹的地方,他在当年写下的《雨中岚山》,是同学们最爱读的诗篇之一。深秋时分的总理诗碑在红红的枫叶林中显得更加光彩夺目,大家纷纷在诗碑前摄影留念。

代表团分两组到静冈市立高等学校和静冈市商业学校进行访问交流。浙江省与静冈县自1982年缔结友好省县以来,双方在经贸、文教、体育等多个领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20多年来结下了累累硕果。特别是在青少年学生交流方面,日本静冈县几乎每年都派遣“青年之翼”到浙江访问,不断地增进了两地青少年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在静冈的交流访问中,日中友好协会平野―惠主任和两所学校的校长共同作了精心安排。义乌城镇职业学校的学生和日本市商业学校学生一起上了电脑美术设计课与商场账户管理模拟实训课,双方尽管语言不通,但是大家凭借手势、中文、日语、英语、鼠标等等浑身“解数”,还是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教学效果;双方结对的同学还一起参加了茶道、乐队、弓箭、手球、足球、篮球等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尔后访日团的同学被接到日本学生家中住宿,以实际体验日本学生的家庭生活。

为访日学生安排的“做一天静冈人”的主题活动也别有情趣。访日同学和当地学生一起参观了久能山东照宫,游骏河湾,品尝特色海鲜,到超市购物,晚上仍跟当地学生回家住宿。通过两天两夜的交流、体验,访日同学感到收获很大,互相结下了深厚友谊,当中国学生告别时,双方同学和日本家长都依依不舍,好些人流下了眼泪……

访日同学归国后,在他们写下的访日体会中,对日本人民的好礼、好客、好洁、守时、守规、敬老等方面的良好品德备加赞美。他们说,日本人的“好洁”令人感动,无论是公园景点、还是大街小巷,没有看到一个市容市貌管理人员,地面上却干净如洗,没有“小广告”,没有涂鸦。日本的街道多数都不太宽,但没有见到交警,行人、汽车遵照“红灯停绿灯行”,非常守规矩,汽车见到行人更是礼让三分。

Students from Zhejiang Visit Shizuoka

By Shi Guowen, Wu Gaopan

In the golden October, a group of 33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East China’s Zhejiang Province paid a one-week visit for academic exchanges to Shizuoka Prefecture, Japan. These students and teachers were from Zhejiang Tourism Vocational College, Yiwu Urban and Rural Vocational School, Yiwu Middle School and Shaoxing Central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 This is the second student group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Zhejiang to Shizuoka prefecture sent by Zhejiang Provincial Chinese People’s Association of Friendship with Foreign Countries.

The delegation toured some of the most famous sightseeing sites in Japan including Disneyland, Ueno-Koen Park in Tokyo, Fuji Mountain, Arashiyama, Kinkakuji, Kiyomizudera in Shizuoka, and Castle Tenshukaku in Osaka. The group was particularly excited by Arashiyama where late premier Zhou Enlai lived for a while in his early years and wrote a short poem entitled “The Hill in the Rain” about the scenery he saw there. The poem is most popular with Chinese students because it is in their textbook.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Zhejiang divided themselves into two groups and visited Shizuoka Municipal Senior High School and Shizuoka Municipal Commercial School respectively. Students from Yiwu Urban and Rural Vocational School mixed with students at Shizuoka Municipal Commercial School. Together they had a computer-aided design class and a simulation shopping mall accounting management class together. The Chinese students also participated in many off-class activities.

The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rom Zhejiang were put up for two nights with local families. Together Japanese kids and Chinese kids visited local scenic spots and supermarkets. When the young Chinese guests waved goodbye, they could not tear themselves away. They shed tears and so did their Japanese hosts.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优化;课堂练习;提高;教学效益;固基础知识;发展思维;反馈信息

中图分类号:G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385-01

课堂练习是巩固基础知识,发展思维,反馈信息,显示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课堂多样化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而且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1.抓好练习设计

语文课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准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促进人的整体发展。"训练"作为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必须因文、因时、因事、因人、因地,因势地统筹兼顾,灵活操作。优化课堂练习,要设计好练习。

1.1在形式上求"活"。所谓形式上求"活",就是训练的设计要因文而异,不拘一格,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求训练有较高的达成度。听、说、读、写、讲(学生试评课文,根据课文讲故事)、演(课文表演)、练、辩(辩论)、赛(知识竞赛)画(据意画图)编、用等,只要有好的效果,都可以作为训练形式。

1.2在方法上求"活"。语文课堂训练无疑应以语言训练为重点,语言训练的方法要"活",就应当活在语言的"变式"、"转换"上。

一位教师教学《太阳》这课时设计这样一个训练片断。

师:文章第一节中有一句话,"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将这一句话换一种表达方式。

生:这么远箭肯定射不到。

师:箭为什么射不到太阳呢?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表达。

生:因为太阳离地球很远,有三万万里远,做飞机也要飞行二十几年,所以箭是射不到的。

师:再试着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句话。

生:因为太阳离地球很远,所以我们看上去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

生:因为太阳表面温度很高,所以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

生:因为有了太阳,所以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生:因为太阳有杀菌的能力,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从以上的教学案例中不难看出,变式、转换是一种灵活的训练方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从课文中确定变式、转换的训练点,精心设计变式、转换练习,这样可以使学生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磨砺了自己的语言能力。

1.3在途径上求"活"。在语文教学中,"训练"不应只是一种方法、形式,而应成为一种基本意识,全方位地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进行有外显行为特征的"显性训练"外,而更多的是进行融合于其他教学行为中的无外显特征的"隐性训练",这两种训练的有机结合,才是训练途径上求"活"的表现。

2.抓好难点的突破

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是采用多种教法的优化组合。教材是本,学生是主体,教师根据这两点,选择合适的方法去设疑、释疑、质疑,以激励、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的每一环节里,应抓住本节课的重、难点,采用启发式,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化解难点,突破重点。比如:教学《山中访友》一课可以这样设计:

师:齐读课题,想想读后你想弄明白什么问题?

生:谁在山中访友,为什么在山中访友?

生:他访的朋友是谁,是怎么访问的?结果怎样?

教师恰当地实时点拨、诱导,是学生抓住课文主要问题为学习课文解决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3.处理好“导”与“放”的关系

导――就是教师要善于引导,调动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求知的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放――教师要放手发动学生讨论,广开思路,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导"和"放"的关系说到底就是"教"和"学"的关系。从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看,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教师过多地强调对学生的"导",用"导"代替了学生的"放"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束缚学生的手脚与口头表达能力;二是只强调学生的"放",忽视了在导的前提下的"放","放"的不适时,不灵活。

要正确处理好"导"和"放"的关系,必须充分认识二者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学生的"放"离不开教师的"导",教师的"导"不要代替学生的"放"。通过二者的有效结合,精当地 "导",有机地"放",先"导"后"放",使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通过扎实的训练,达到得心应手,应用自如。

4.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

在联系数量与质量问题上,应以质量为主,不然易产生练习的盲目性、随意性现象。形式雷同,数量过多的练习,费时费力,不利于课堂上将教学有关信息及时反馈,失去了教师及时评价、及时矫正的最佳时机。而那些"化时少、容量大、质量高、见效快、训练实"的练习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手段。

训练内容"少而精"要求集中而突出,有助于学生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逐步积累和提高。训练贪多求全,势必会使之浮于表面,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一知半解,而反得的少;反之要求明确、集中,训练少而精,学生对某一方面知识理解得深刻、透彻,掌握得就牢固,久而久之,所得就多。"少而精"的训练,必然带来"多而全"的飞跃。因此,要把握好练习的广度、坡度和密度。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篇9

朱军:三江楚地,黄鹤凌空。东湖如镜,珞珈峥嵘。

窦文涛: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在这迷人的夏夜里,在这闪烁的星光下,新武汉大学组建庆典晚会开始了!

陈鲁豫(英语):女士们,先生们!今晚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汉语)由原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湖北医科大学组建而成的新武汉大学今天正式挂牌成立。

官 琳:让我们所有关注新武汉大学组建的仁人志士、万千学子和坐在电视机旁的观众朋友们欢聚在一起,共同度过这激动人心的夜晚。

窦文涛: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日子里,武汉大学在各地的校友都纷纷来电来信表达他们对母校的祝贺,(扬扬手中的信纸)这是广洲校友会写来的贺信,信中说:“这次能够实现强强联合,能够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将是母校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陈鲁豫:深圳和天津的校友们还特意把贺词制作成光盘寄来,用最美好的祝愿表达他们的欣喜。(看光盘资料,官琳画外解说)

朱 军:新武大的组建,牵动着无数学子的心,他们从今天的欢聚中看到了珞珈山的明天。今天的欢聚将变成武汉大学新的起点,让我们共同举杯,祝福新的武汉大学光耀新世纪!

歌曲:举杯吧,朋友!(阎维文)

朱 军:随着全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高等教育战略布局的调整,在武汉地区组建一所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的大学势在必然。新武汉大学的组建,是中国教育改革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重大举措,是落实总书记提出的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大学的重大步骤。 朱 军:所以说,新武汉大学的组建不仅符合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而且预应了世界科技教育发展潮流。

官 琳:对呀,再说我们湖北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连贯长江上下的特殊战略地位,尤其是这合并的四所学校相互毗邻,依山傍水联成一体,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利条件,因此组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是理所当然的。

朱 军:是啊!再加上四校师生的共同愿望,真可以称得上“天时地利人和”了。我们相信这次合并将给新的武汉大学 带来幸福吉祥和勃勃生机。四所学校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也显示出独有的综合实力,这一特点,从下面这首校歌联唱中我们就可以充分地感受到。好,让我们听听来自这四所院校师生的歌唱吧!

四校校歌联唱

窦文涛:百年风雨铸英才,新 统庇空谷 图。这是在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华诞庆典之时,一位武大的老校友怀着无限的感慨欣然写下的诗句。

陈鲁豫:1993年?那么武汉大学是在1893年就成立了? 陈鲁豫:我听说,有一位武大校友曾经专门作赋,表达自己对这所百年老校的深厚情感,今天让我们再次聆听这首满怀自豪和激情的诗篇。请听配乐诗朗诵《珞珈赋》。

诗朗诵《珞珈赋》

「片头

朱 军: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成为直属国家高等教育部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全国综合类院校排名中一直居于前列。

官 琳:具有 45 年校史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是国家重点大学,参与了国内几乎所有大型水利电力工程的建设,是我国水利电力行业最齐全,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高校。朱 军: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建校44年来,一直是中国测绘人才的摇篮,是国际公认的“世界最大的测绘学科教育和科研机构”,是我国乃至亚洲唯一的以测绘学科为主的全 国重点大学。

官 琳:创建于 1943 年湖北医科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她融教学、医疗、科研、产业开发于一体,其口腔医学、显微骨科、泌尿外科等学科在国内外处于先进水平,三所附属医院都是全国三级甲等医院。

朱 军:组建新武汉大学的四校历史让我们肃然起敬,四校强强合并让我们充满信心。果然是珞珈之山,东湖之水,山高水长,流风甚美。由武汉大学教授合唱团和武大附小的孩子们共同演唱的《同一首歌》不仅展示出武大教授们的艺术才华,而且折射出武汉大学代代相承、源远流长的治校风范。

歌曲《同一首歌》

窦文涛:优雅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珞珈山的独特风景,百年以来武汉大学一直是青年人求知求学的向 往之地。一个世纪以来这里吸引了无数的志士仁人,他 们之中有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元帅,有望重学林的一代宗师,有成就卓著的科苑巨子;也有风华正茂的后起之秀,群星灿烂,各领。

陈鲁豫:听说、董必武、陈潭秋、、郭沫若、李汉俊等著名领导人都曾在这里从事过革命活动。

窦文涛:对呀,还有许多著名学者曾经在这里任教,比如周鲠生、李达、李四光、竺可桢、闻一多、黄侃、郁达夫、许德珩、朱光潜、叶圣陶.夏坚白等等。

陈鲁豫:窦文涛,说起来我真是羡慕你呀,你看,你的学生时代是在武汉大学这样一个学者云集,群英荟萃的地方度过的,多有纪念意义呀!

窦文涛:鲁豫,你要是听听我们学生自己写的校园歌曲,肯定会更加喜爱我们学校了。

陈鲁豫:让我们一起欣赏。

校园歌曲联唱

朱 军:珞珈山过去人才云集,今天更是群星灿烂。今天一批德高望重、功劳卓著的教育家和科学家也来到了我们晚会现场。让我们献上鲜花,以表达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少年儿童给观众席中的院士们献花

官 琳:他们是中国科学院地学部资深院士,我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的奠基人王之卓教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摄影测量与遥感专家李德仁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著名电化学家查全性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院士,著名植物生理学家杨弘远教授,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著名高分子化学家卓仁禧教授,中国工程院土 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著名泥沙专家谢鉴衡教授,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著名农田水利工程专家张蔚榛教授,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著名大地测量专家宁津生教授,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著名大地测量专家刘经南教授,新中国国际私法学一代宗师和国 内外著名的法学家韩德培教授,中国最高人民法院特聘咨询员,著名法学家马克昌教授,著名经济学家谭崇台教授;著名哲学家陶德群教授,著名历史学学家朱雷教授、冯天瑜教授;著名文余学家彭斐章教授,著名文学 家陆耀东教授。

朱 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些可敬的科学家教育家们就象园丁一样在武汉大学教书育人,把学生们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为人间布下了片片绿荫;下面请看舞蹈《树》。

舞蹈:《树》

陈鲁豫:我听说,一位从武大毕业多年的校友曾经这样写道:“你是一棵擎天的大树,春天开满鲜花,秋天结满硕果。你是一片蔚蓝的天空,白天蕴育太阳;晚上捧起月亮。” 在他们心中,母校是终生相依的精神家园。

窦文涛:我作为一名武大的毕业生;即使在海外多年也确实对母校一直怀有相同情感。我们武大和其他三所学校建校以来已经为社会输送了二十三万多名品学兼优的专门人才。“雄立珞珈百载余,培育桃李数万千,我愿母校重抖擞,再领一百年”。

陈鲁豫:是啊,母校是学子的摇篮,老师则是象蜡烛一样,用自己的燃烧去照亮每一颗智慧的心灵,今天武大的学生用他们自己表演的音乐和舞蹈来表达对老师的一份真情。

舞蹈:烛光

[片头

朱 军:武汉大学百年以来,以其悠久的开放办学历史和良好信誉在海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新的武大现有在校学生四万余人,其士硕士研究生6千多人,留学生近400人。

陈鲁豫:早在 1948 年牛津大学就致函中国国民政府教育部,确认武汉大学文、理学士毕业生成绩在 80 分以上者享有“牛津之高级生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更是打开校门;扩大了对外交流,先后曾与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二百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

[大屏幕播映录象资料:采访外国留学生

朱 军:武大的留学生遍及世界各地,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留学生们在珞珈山下,东湖之滨感受着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熏陶和滋养。

陈鲁豫:作为一个外国学生,在异国他乡的武汉大学的学习生活无疑将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他们平日里说着中国话,唱着中国歌,象所有普通的武大学生那样学习和生活。今天,他们用自己的歌声来表达对新武汉 大学成功组建这个庆典的祝贺。

中国歌曲联唱

朱 军:今年6月,科学家们向世界公布 人体基因图谱 绘制完成,它标志着人们对生命的认识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官 琳:我们知道,武汉大学的生命科学研究一直是处于国家领先地位,师生们书海里邀游,在实验室里拼搏,揭开一个个生命的奥秘,他们聪慧的眼睛关注着世界生命科学前沿的每一点新的信息。

舞蹈:生命之核

陈鲁豫:窦文涛,从你的校友身上可以看出,珞珈精神代表着一 种视野广阔、博大恢宏、兼容并蓄、富于创新的品格。

窦文涛:是啊,我一直为此感到自豪。(如相声惯口)在我的校友中,有被誉为‘中国计算机之父”的张孝祥,有我国第一个自行设计建造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总设计师欧阳予,有我国第一座“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研制者胡家伟、魏开煜,有中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的创始人王光祖,有我国第一个“光纤通讯产业”的创始人肖春华。

有共和国元帅,有著名经济学家董辅祁等,据不完全统计,校友中有64位当选为两院院士。(做气喘吁吁状)

陈鲁豫:哎呀,快喘口气吧。据我所知,你的那些校友个个都比你有出息,不少人都是各行各业的骨干,还有的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杰出妇女,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

窦文涛:是啊。我虽然暂时还没有获得“十大杰出”的桂冠,但是我是从武大出来的呀,在武汉大学这样集自然之秀,汇人文之灵的科学文化的殿堂里多少也沾了些珞珈山的灵气,没准哪天我也成了“杰出”人物,你可别吓着了。

陈鲁豫:看你贫的。玩笑归玩笑,说真的,在人的一生中,恐怕大学经历总在是最难忘怀的。

窦文涛:对,每当我取得一点成绩,我总会想到那些教过我的老 师们,今天我要借这个机会说一声“老师,谢谢你们了”。

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陈鲁豫(观众席采访):观众朋友们,现在在我身边就坐的是在中国学术和科技界久负盛名的两院院士、中国光谷首席科学家李德仁教授。李教授,您在遥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为代表的空间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请您谈一谈 新武大组建的感想。

李德仁:……

陈鲁豫:正是一个个李教授这样的学者专家,通过他们的辛勤劳 动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着“科教兴国,科教兴鄂”的战略决策,推动着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

窦文涛:这正是—一济济人材,累累硕果;浩浩队伍,猎猎威壮。新武汉大学有了这支强大的学者队伍,一定会在新的世 纪再铸辉煌。

京剧清唱:《共  煌》

【片头

朱 军:长江后浪推前浪;新武汉大学除了一批老科学家外,还活跃着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授和科学家,他们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徐超江教授、吕应堂教授、易帆教授、谭峥教授、龚健雅教授,李建成教授、赵少荣教授、邹恒甫教授、于刚教授等。

官 琳:在国家的“百千万人才工程”及教育部‘跨世纪人才”的评比中,武汉大学的中青年教授刘耀林、杨金忠、李义天、杨国录、林雨霖、黄从新、辜胜阻、万鄂湘等四十多名代表由于在各自专业领域里的杰出贡献而得以入 选。

朱 军:新的武汉大学正是象海纳百川一样聚集着各路英才,也正是这种人才的汇集,才使得湖北的科学和教育事业犹如长江一样一浪高过一浪,生生不息,奔腾向前。

舞蹈《长江随想》

窦文涛:一批批杰出的人物;创造了杰出的成果。新武汉大学的海态雷达、新能源电池、魔芋、氨基酸和有机硅系列产品的研制和推广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全数字化自动测图软件系统”跻身国际五大名牌;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新型建材HEC系列产品等备受市场瞩目;显微骨科、葛州坝、三峡大坝、南水北调成果的应用以及 17 次的南北极科学考察等重大项目,都在全世界引起关注,真是振奋民心、扬我国威。

官 琳:“两通起飞”的理论,成为武汉市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招标投标法”、“成本控制法”的提出,在应用实践中产生了上百亿的巨大经济效益。

窦文涛:近 20 年来,原四校承担国家及省市重点科研项目8800余项,其中 460 项达国际先进水平;转让成果 600 多项,出版专著 3000 多部,为各级党和政府提供重大决策咨询报告 300 多篇。对国家有关政策的制定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下面我们来采访一下与合作的企业代表。

[采访提示: XX你对校企合作有什么想法

官 琳:这些科学教育战线的巨大成就给我们的国家兴盛和民族比俚於 坚实的基础,使我们的祖国真正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迎来了改革开放的花季。

歌曲:祖国正是花季(董文华)

[观众席中,陈鲁豫采访新校长和书记。

官 琳:观众朋友,在我身边就坐的是组建后的武汉大学的校长--和党委书记--;让我们听听他们对武大今后的发展有什么设想。

内容提示:1、武汉大学在国际上的地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2、新武大的奋斗目标(谈话略)

朱 军:武汉大学曾在改革开放年间因为大胆改革被誉为“全国高校中的深圳”,今天新的武汉大学将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新世纪。我们祝愿她象一轮初生的太阳那样生机勃勃

地照耀在世界的东方。

歌曲:东方的太阳东方的月亮(阎维文)

[观众席中,陈鲁豫采访国家教育部有关领导。

陈鲁豫:今天国家教育部副部长—一先生也来到晚会现场。(掌声)—一副部长,请您给我们谈谈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提示:党和国家历倡科教兴国,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高校管理体制一系改革对于高等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参与国际竞争的作用。

【片头

窦文涛:一流的大学必须具有一流的学科,新武汉大学的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物理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大地测量与测量工程、农田水利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流域开发及河流工程、偏微分议程、电化学和高分子生物医用材料、发电厂动力工程及自动化、口腔医学、国际法学、环境法学、中国史学、发展经济学、图书情报学等学科,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官 琳:四校合并、学科优势互补,特色更为明显,将形成一种兼收并蓄,汇纳百川的科学精神与百科全书式的求知氛围,激励师生向新的更高的目标奋进!

朱 军:牵手的时候不用再回头,往日的渴望就在心上流。天那么高,地那么厚,该走的路就一直往前走。让所有的心都向往和追求,未知的世界我们去拥有。

陈鲁豫:(用英语重复)牵手的时候不用再回头,往日的渴望就在心上流。天那么高,地那么厚,该走的路就一直往前走。让所有的心都向往和追求,未知的世界我们去拥有。

窦文涛:为在对世纪把武汉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让我们更紧密地牵起手来--

合:自强、弘毅、求是、拓新,走向辉煌的新世纪!

主题歌:《牵手的时候》(刘维维 王霞)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篇10

山村孩子跳起劲爆街舞

从晨曦微露到日照三竿,5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到达马兰小学时,会场布置得整洁有序,同学们早已搬了椅子整齐划一地在操场上坐开了。

结对子见面仪式现场,被马兰村村民和学生们亲切地称为“邓老师”的邓小岚女士作为马兰村扶贫助教最早的倡导者和实践者,自然成为了“嘉宾中的嘉宾”。

北京电台席伟航台长作为“一揽子”帮扶计划自始至终的指导者,一直深入追踪并关注着马兰小学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在见面仪式上,他动情地说:“同学们,邓小岚老师多年如一日的奉献精神感动了我们的老师同学,也感动了我们电台的每一位同事。我们对邓老师的事迹深表敬意,我们也希望继续为邓老师的教育事业、为马兰小学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北京电台会把帮扶行动持续地开展下去,让革命老区的孩子们吃得更饱,穿得更暖,接受更好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马兰小乐队为来宾现场弹奏了《两只老虎》,合唱了他们自己的歌曲——《美丽的家园》,表演了劲爆的街舞。邓小岚作为马兰小乐队的创建者,在台下一边看着小乐队的表演一边现场指挥,脸上全是幸福的笑容。

接力帮扶,孩子们长大了

仪式结束后,帮扶对子的小同学忙着被新认识的电台“大伙伴们”嘘寒问暖,沟通感情。此次回访的电台主持人很多已经不是第一次“带孩子”了,像麦麦、曹宇、丹青等主持人都非常有经验,他们首批帮扶的“娃娃们”大多已升入县城初中。因此,本次结对子仪式上有很多新加入的一年级小同学,他们稚嫩面孔上常常露出羞涩的笑容,不过当他们咬着手指、躲闪着你的眼神时,千万不要怀疑隐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好奇和喜悦。

午饭过后,电台主持人和员工又走访了学生家庭,切身了解结对子学生的生活情况。

笔者跟随主持人麦麦走访了胡雅雯同学的家。

在家中,胡雅雯的父亲在谈到北京电台捐助的爱心食堂时说:“孩子们(对爱心食堂)挺满意,每天都有新鲜菜。原来我、雅雯哥哥上学时都是中午拿馒头,现在不一样了,营养配餐了,这是挺好的事儿。”主持人麦麦也表示:“我们这项公益事业会一直持续下去,将爱心一直传递下去。接下来,我们会对小雅雯有一些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希望她能够像我之前的小朋友梁一一样,取得好成绩。我们也希望通过行动号召社会上更多的朋友关注爱心事业,用行动把爱心永远传递下去。”

两年的帮扶活动,使得马兰小学的同学及其家长与北京电台的员工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在家访过后,很多家庭将早已剥好的栗子、花生、大枣与装瓶的蜂蜜硬塞到帮扶对子的主持人手中,主持人无论如何也推脱不掉。

榜样领路,马兰山路被踏平

今年是“美丽马兰 歌声嘹亮”北京电台帮扶革命老区马兰小学生“一帮一”结对子公益行动走过的第三个年头。对于马兰小学的同学们来说,今年同样是非常热闹和愉快的一年,从北京电台持续扩大开展帮扶对子活动,到改造暖气和设立教育基金,无一不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切身的温暖。另外,今年8月24日在邓小岚女士的号召下举办的“马兰森林音乐会”也成为了马兰村有史以来最大的盛会。

即将离开马兰村的时候,同学们依依不舍。麦麦突发奇想,站上讲台,带领同学们高声朗读课文——“人心齐,泰山移。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旺。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北京到马兰村的路,要绕行太行山,漫长而颠簸,驶进阜平县后的环山路更是紧靠崖壁,落石不断,十分险峻。然而就是这条路,邓小岚走,马兰小乐队的孩子们走,北京电台等各路媒体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走,这条路10年来被走来走去,也竟然越加平坦和规整了。这条路今后还要不要走?席伟航台长表示:“还要走,并且要倡导更多人一起走。”

背景介绍

北京电台“一揽子”帮扶计划

追溯马兰村的扶贫助教历程,不得不提到“一人”和“一刊”。一人是革命家邓拓之女邓小岚,马兰村村民和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邓老师”。2004年起,邓小岚自掏腰包协助修缮了校舍,组建了马兰小乐队,从那时起,大山中就不断地传出着孩子们悠扬的歌声和质朴的笑声,音符触动着孩子们尚未开化的内心,充盈着他们童年的梦乡。邓小岚渴望看到孩子们明亮的双眼和绽放的笑颜,她默默奉献着,直到2008年被北京电台97.4《音乐周刊》首次关注并连续报道。本刊的报道在社会上引发了震动,社会各界对马兰村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的关注不断升温。

2011年,北京电台特别以此作为报道蓝本,全方位地向公众讲述了马兰村的孩子们与邓小岚老师的感人故事,同时制定了一整套“圆马兰孩子音乐梦,为老区人民办实事”的一揽子帮扶计划,并由席伟航台长(时任北京电台总编辑)亲自抓实施落实。

电台主持人、工作人员与马兰小学同学们的“一对一”帮扶对子活动就是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结对子的主持人及电台员工要求身体力行,深入探访了解同学们实际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体验马兰村的教育现状,在帮助同学们完成学业的同时尽力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对于北京电台的帮扶计划,邓小岚表示:“虽然我喜欢孩子,但是我哪儿帮得了那么多孩子啊。所以我觉得电台与他们的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是最好最好的事儿了。我爱人都说咱们电台对孩子们的帮助是最实在的,最持久的。这也说明电台对孩子们的心是最真诚的。”

“一揽子”帮扶计划时间轴

2011年6月,北京电台为马兰小乐队举办“寻梦北京七一行”。安排马兰小乐队参加北京电台“红歌嘹亮”大型演唱会和北京电视台“纪念建党90周年大型晚会”等系列活动。

2011年8月初,75名马兰小学的同学们受邀来京参加“结对子”仪式。

2011年9月,时任北京电台总编辑的席伟航带领30位主持人代表到马兰小学参加北京电台捐建“爱心食堂”开餐仪式,并另捐赠了10台电脑电视一体机,随后到同学家家访。

2011年底,北京电台在马兰村建立“新闻工作者寻根教育体验基地”,培养电台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