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成长经历十篇

时间:2023-03-16 19:59:04

我的大学成长经历

我的大学成长经历篇1

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们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开展了“经历教育行动研究”。所谓“经历教育”就是通过有计划的“主体经历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作为德育的主体、活动的主角,在教育活动和实践中获得各种经历,引导学生在经历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追求成功、学会发展。“经历教育”的本质是实践育人,核心是体验感悟,关键是教师的科学引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实施过程中,我们突出了“三个重点”,即在课堂教学中、日常生活中和大型集体活动中实施“经历教育”。

课程引导,情景体验

为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我们开发编写的地方德育教材《经历教育活动指导》,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共12册,并通过了吉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的审查。为了上好这门课,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上好经历教育活动指导课的通知》,将其列入到教学计划,并提出了六项基本要求:加强启发诱导,激发道德需求;创设经历情境,确保主体参与;自主合作学习,勇于追求探讨;有效引导体悟,畅谈成败得失;学会总结,记录经历;科学设计后续教育,形成长效机制。要求教师课后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叙事,积累教学案例。

《经历教育活动指导》完全是以活动和叙事的形态来编写的,它把德育活动课程化,又把德育课程生活化。它的内容是学生的生活事件和实践活动。例如:“我的小舞台”一课(小学一年级),学生把课堂当做自己的“小舞台”,在老师的引导和激励下自告奋勇上台表演自己的特长和才艺。他们自导自演,与“观众”沟通,演完后还要请同学们提出意见,回答老师、同学的问题。如:你这项才艺是怎么学来的?你演出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等等。“小演员”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赞美和鼓励下,初步获得快乐、成功的体验。

我们还把“经历教育”思想引进学科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经历”同课外的“生活经历”“思想经历”相结合,同步实现体验、感悟,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历练。市教育局举办了“经历教育活动指导课、德育学科课和学科德育渗透课优质课竞赛活动”,评出市级优质课和优质课教师,并召开了全市小学、初中和高中“德育课教学及经历教育活动”三个层次的现场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亲身实践,寓教于乐

“在大型集体活动实施‘经历教育’”就是通过各种纪念日、艺术节、运动会、军训、夏(冬)令营等活动让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我们根据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把大型集体活动设计成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有递进层次、激励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经历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把活动当作自己的人生经历来参与,以积极进取的精神,以活动的主角、学习的主人的身份获得各种成长经验,在经历中体验和感悟,形成良好的品德,发展道德智慧,增长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此,市教育局下发了《大型集体活动实施经历教育的意见》,各中小学都结合本地、本校和学生自身实际,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大型集体活动。在大型集体活动中实施“经历教育”,要注意几点事项:一是注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二是注意把活动成绩与活动育人统一起来,三是要依据学生个性因材施教,四是在活动中着重引导学生体验感悟。让学生自己策划、组织活动,并引导其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当一天小交警”“走进神州第一屯――红嘴”“走进咱当兵的人”“红色之旅”夏令营等大型集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在经历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贴近生活,身体力行

我的大学成长经历篇2

一、科研实践促进高校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

从广义而言,教师的专业成长包括专业理念的与时俱进、专业知识的持续更新、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从狭义来看,教师的专业成长指教师专业知识方面的成长。本文取狭义的教师专业成长为探讨的对象,则专业成长的内容具体包括: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不断深化,相关的教育教学的科学理论知识了然于胸,教学实践所需的实用知识与跨学科知识多所涉猎。

对高校历史教师的来说,也必须从这些方面着手,加速自己的专业成长,而这些都离不开科研活动的开展。

1、科研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知识水平

“科学研究原本就是高等教育的孪生姐妹”。[1]高校青年历史教师入职后,将经历一个个寒来暑往,迎来又送走一届届莘莘学子,成为中年教师、老年教师,时光荏苒,如水流逝,年龄的增长理当相应地伴随学识水平的提高,这显然不可能随着教龄的增长而自然实现,而只能是长期坚持科学研究的结晶。

教师工作具有重复性的特点,比如有的高校历史教师长期教某一门或某几门课程,如果因此就年年重复过去的教案,不去补充新的内容,不去调整授课的思路,不去追踪学术前沿的研究动态,不去触及学界对某一历史问题的新观点,这样的教师,其思想是停滞不前的,其专业成长更是无从谈起的。

有人认为,历史是关于过去的学问,但这并不等于可以说历史学科是陈旧僵化的,历史学界和其他自然、人文学科学术圈一样,充满了永无止境的对真理的追求,既有对既得结论的再探讨,也有对未知领域的新探索,还有对新的研究方法的大胆尝试,因此,任何一个高校青年历史教师,即使是最顶尖高等学府的最优秀毕业生,也不可能在毕业的时候,声称自己已经掌握了今后几十年教学生涯所需要的历史知识,他必须与整个历史学界同呼吸,共命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汲取最新的研究成果,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除了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之困外,一个高校历史教师,应终生亲自参与到科学研究中去,因为只有在研究实践中,教师才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教学内容,当教师讲授经过自己研究实践的教学内容,必能更简洁、更透彻,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科研有助于提升教师教育理论水平

教师工作具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离不开师生互动。我们常说“教学相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有教师“教”的被学生“学”到,“教学相长”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一个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师,并不一定就是一位受欢迎的好教师,除非他有意识地关注自己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方面的专业成长,这包括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课程论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他需要通过这些学习来修正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感知学生内在需求的能力,提高自己课程设计的水平,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艺术。一个好的教师,必须在具备学科专业知识专长的同时,以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高校历史教师同样如此。

教育教学的理论如何习得?每一个教师在登上讲台之前,都必定接受过这一方面的训练,但时代在发展,一个教师可能会站在讲台几十年,对于那些希望加快专业成长的教师来说,当然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因此,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这一方面的科研活动。因此,对于高校历史教师来说,除了要进行历史学专业知识的科研,还应该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两方面都应重视,不可偏废。

具体来说,高校历史教师应关注并追随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课程论等学术领域的最新潮流,参与到这些学科的研讨中去,主动撰写教育教学的科研论文,积极承担各级各类教育科研项目,寻找、探索最适合自己开展历史教学所需的相关理论,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校正自己的研究,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3、科研有助于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水平

除了历史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类理论知识,高校教师还需紧跟时代,掌握先进的实践性知识。

例如,当今的世界,互联网科技的大潮一浪高过一浪,谁能够站在浪潮之巅,谁就是当之无愧的王者,网络时代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历史教师也应该适应这样的历史潮流,主动学习对教学有积极影响的互联网知识,努力钻研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教学服务。这种“虚拟化学习”的互联网教学新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差异,也存在可以沟通的契合点,高校历史教师若能主动开展这一方面的科研工作,则可以为自己、为学生寻找更多的学科专业资源,开阔师生双方的学术视野,拓宽学术交流渠道,提高学术创新能力。

同时,高校历史教师的主要研究范围是历史学,但不等于仅仅局限于历史学范畴。中国人常说“文史哲不分家”,就包含了这一含义,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仅仅具备文史哲的知识储备还是不够的,人类历史的发展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一个好的历史学者应该是一位杂家,即使不能做到“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但至少应有主动钻研多方面学问的意识。一旦具备了这种心态,并将之付诸实践后,高校历史教师们将会欣喜地发现,知识是可以触类旁通的。树立了积极的做学问的态度、摸索出了正确的做学问的方法,获得了超出狭义历史学范围的知识储备的高校历史教师,也就随之自然而然地加快了专业成长的步伐。

二、高校历史教师应把握的科研路径分析

既然科研有益于教师的专业成长,那么,我们在实践中该如何着手,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

1、高校历史教师的科研活动必须立足于教师这一特定身份

教师服务的对象首先是学生。唐代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是,今天,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已经超出了这一范畴,社会呼唤着有创造力的教师。[2]高校历史教师开展创造性的科研活动,其直接受益者必定是接受其教育的学生,一个视野开阔、学养深厚、科研不辍的教师,所能带给学生的思想启迪与方法指导必定远远超过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平庸者。因而,为了体现教师身份,高校教师的科研应兼顾学科研究与教育研究两方面。学科研究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教育研究则是为了找到更好地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方法,二者目标是一致的。当然,二者又有主次之分,学科研究譬如树木的主干,教育研究是树木的枝叶,二者兼修的高校历史教师方可成长为根深、枝繁、叶茂的栋梁之才。倘若不能很好地划分两种研究的比例,都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若只关注学科研究,可能会导致缺乏将满腹才华说与学生的能力;若在教育研究上投入的精力超过学科研究太多,则可能会出现形式大于内容的弊端。

同时,高校历史教师的科研活动,还可以将学生吸纳进来,师生共同开展科研工作,学生在实际参与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收益,教师也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这一职业的特定任务。

2、高校历史教师的科研活动还应该立足于高校这一特定平台

与高校所承担的教育任务与目标相应,高校教师科研活动起点、研究水平相对较高,目标也相对可以定高一点,这可以概括为“三高”特点。

所谓起点高,是指高校历史教师通常接受过更多的学历教育,尤其是近年来,高校历史教师基本都为博士毕业,有些还是博士后、海归博士,这种受教育经历决定了他们有扎实的学业积累,这就为其进入高校后从事科学研究,实现学术翱翔提供了一个较高的起飞点。

所谓研究水平高,是指这些青年高校历史教师多曾在重点大学长期深造,接触到较多的名师,见识了丰富的资源,感受过浓厚的学术氛围,一般具有较好的历史学素养,因而在研究方法的选取、研究资料的占用、研究创新性的突破方面,相对有较好的表现。

所谓研究目标高,是基于前两点之上,高校历史教师理当对自己有更高的定位,更严的要求。应该以寻找新材料、尝试新方法、提出新观点为己任,要争取做出在某些方面填补历史研究空白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从一名普通教师向一名学者型教师的转变。

3、高校历史教师的科研活动还应该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

既然是历史教师的科研活动,必然应遵循历史研究的基本规律。历史学归根结底是证据学,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每一个观点的提出,都必须有真凭实据,当然有时也会有推理、有假说,但必须逻辑严密,一环套一环,符合人类思维规律。

历史学科的研究,包括细节的考证与规律的探索,二者缺一不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缺少前者的历史研究,显得大而无当;后者是前者的升华,缺少后者的历史研究,只能流于琐碎。完全重现真实的历史是难以做到的,但我们可以努力接近历史的真实,高校历史教师的科研工作,应从大处着眼,细处入手,将整体与局部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复原历史的细节与规律。

4、高校历史教师的科研活动还应该服务于社会发展

“服务社会是当代高校职能的延伸”。[3]历史研究,不应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学问而学问,而应知古鉴今,古为今用。虽然我们常说校园是象牙塔,高校历史教师不可避免地身处于这象牙塔之中,但我们决不能画地为牢,将自己的视野仅仅局限于所谓的纯理论、纯学问,而是应该关注校园围墙外的世界,积极服务于当代社会各项建设。因为,历史本身就是包罗万象的,涵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等许多方面,既然我们研究的内容是上述各个方面已经发生了的史实,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关注此刻我们身边的现实生活呢?要知道,现在,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多棱的社会生活,转瞬就会变成历史;而且,人类求知的目的是为人类造福,历史学家做学问也概莫能外,高校历史教师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深入展开服务于现实的科学探索,与现实产生紧密的联系,又何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呢?

三、高校历史教师专业成长反作用于科研实践

科研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得到了专业成长的教师会更加重视科研,他们会有更强的科研自觉性。

1、教师专业成长有助于增强教师科研主动性

一般人会认为科研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是,对于已经从科研实践中得到了专业成长的高校历史教师而言,在某种程度上,科研会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主动要去参与的一项事业。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对于广大的青年教师来说,由被动科研变为主动科研,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一段艰辛的路要走,但一旦青年教师突破了瓶颈,就会甘之如饴。

2、教师专业成长有助于教师选择科研方向

只有先发现问题,才谈得上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伴随着高校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他们会发现更多值得研究的科研课题,有专业方面的、教育方面的及实践活动方面的,这都有助于拓宽自己的科研方向。在这些“广泛撒网”的科研尝试中,他们会逐渐凝聚自己的研究兴趣,聚焦自己的研究领域,展开“精耕细作”式的科学研究,取得有深度,并且对教学有实际意义的科研成果。

3、教师专业成长有助于改进教师科研方法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项文明进步都是千百次探索与失败后的收获。一个不断成长的高校历史教师,势必在长期的科研尝试中体验过成功的喜悦,也经历了失败的沮丧,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宝贵的经历,都是值得珍藏的财富。成功的经验或许在下一次的研究中还可以借鉴,失败的经历在下一次的研究中当引以为戒,长此以往,高校历史教师对新的研究中所需要采用的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就有了更敏锐的辨别能力,而正确的方法最终可以给科学研究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4、教师专业成长有助于达成教师科研目标

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如果我们将高校历史教师科研目标的达成比作彩虹,它必将属于一路栉风沐雨走来,不断成长的人。人是具有惰性的,没有压力往往也就没有了动力,倘若一个高校历史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没有要求,我们可以想象他也不会在科研工作中投入太多的精力,自然也就不会取得优秀的科研成果。反之,一个追求专业成长的人,为了实现专业成长,必然重视科学研究,并为之持之以恒地努力,最终,收获了专业成长的同时,也自然实现了科研的目标。

我的大学成长经历篇3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推陈出新,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特长,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成为我校历史教师探索的新方向。下面我想浅谈一下,在探索历史教学过程中实施扬长教育的一些反思。

关键词 历史教学;扬长教育

中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既有教材的因素,也有教师教学的原因。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历史教学成绩,在扬长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对历史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反思。

一、依据历史事实,培养创新精神。

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客观性指史实的客观性,主观性是指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中学历史教材编写的历史是一些没有争议的广泛论证的基本史实、基本史论,当然,历史上存在着许多有争议的问题,但这些史实史论是在编写教材者的谨慎选择后编入的,基本上代表了大部分史学家的看法,具有科学性。扬长教育理论指导下,历史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与创新精神,忽视否定基本史论、基本史实。

扬长教育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教师要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的态度,要关注史学动态,查阅历史资料,敢于质疑;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指导学生创新的方法。如,“经济危机”在旧历史教材中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然而2008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也难逃脱经济危机的厄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依据历史事实,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开导、纠正,以史为鉴,以史明智。

二、合理突出主体,发挥主导作用。

传统的历史教学,教师是以先知先觉的权威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只是配合教师完成预定教学方案的工具,是“填鸭式”的要学生学。扬长教育理论指导下,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主体,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部分教师却误解了这一观点。误以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展现学生的优势和长处,把教师授课逐步变成了学生讲课,把过去的“填鸭式”的历史教学变成开放式的历史课堂。

历史教学过程中有不少可以展现学生的优势和长处,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地方。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思维活跃的优点,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有时会因为狭隘的知识面和阅读面的原因,会出现学生思维局限和钻牛角尖的现象。例如,在学习“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时候,让学生自主探究,他们最多只能认识到拿破仑战争的革命性和侵略性两方面,很难总结出拿破仑战争“加快了欧洲向近代过渡”的历史进程。这时候,教师的点拨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恰当的时候点拨学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在扬长教育下,历史教师需要灵活应变。

三、利用信息技术,注重教学效果。

扬长教育强调充分发挥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历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历史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充分发挥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综合处理能力的优势,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巨大的优势,体现了扬长教育的要求。而部分老师简单地认为,要把各种多媒体技术用上,才能体现扬长教育,体现现代教育,于是几个简单的历史问题就利用复杂的多媒体技术。个别教师一节历史课件就做了四十多张PPT,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各种效果,包括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没有考虑一节课才四十多分钟,学生能否消化得了。

前苏联教授巴克拉诺夫指出:“采用电化教学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离开了这些,电教媒体也就谈不上比传统媒体的新与优。”在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定位在“辅助使用”上,不要追求形式,为电教而电教,要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扬长教育中注重教学效果。扬长教育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化教学的特长和优势,而不是用另一种手段,把原来写在黑板上的板书搬套到课件上。例如在学习“新航路开辟”的时候,运用PPT的动画效果制作三个航海家航海开辟的新路线,比起旧的教学工具生动形象,更清楚地显示各个航海家所经过的路线,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和过程。

四、融入新历史观,重视人文精神。

旧的历史教材体现的唯物史观是片面的、教条的,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是旧唯物史观主要观点。随着扬长教育的实施,历史教师十分关注课程观念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却忽视新的史学观念的更新,因此无论旧教材还是历史教师,都存在新史观的缺失。新史观的缺失既不利于历史教学的与时俱进,也不利于学生历史考试的发挥。纵观近几年佛山地区历史中考试题都融入了新史观,如用全球史观审视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变化,中国近现史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等。因此,新时代要求和考试推动下,迫使我们在扬长教育中融入新史观。

历史新课标中指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从中我们发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历史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历史实施扬长教育的最高目标。然而传统的教条式历史教学很难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文精神,导致历史教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例如,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有的学生认为这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报应,漠视恐怖事件对生命的吞噬。又如,中国“大跃进”中饿死了很多人,有的学生却认为有利于控制中国人口增长。这些都反映了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对生命权的不尊重。

结束语

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反思,我可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探索,才能使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谭小林.《多元智力与扬长教育》.《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我的大学成长经历篇4

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推陈出新,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特长,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成为我校历史教师探索的新方向。下面我想浅谈一下,在探索历史教学过程中实施扬长教育的一些反思。

【关键词】历史教学;扬长教育

中学生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学生不喜欢历史课既有教材的因素,也有教师教学的原因。如何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提高历史教学成绩,在扬长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对历史教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反思。

一、依据历史事实,培养创新精神。

历史知识具有客观性又有主观性,基本史实和历史结论构成历史的陈述性知识。客观性指史实的客观性,主观性是指结论的主观性。历史结论是教材编写者对史实的解读,具有时代性和主观性。中学历史教材编写的历史是一些没有争议的广泛论证的基本史实、基本史论,当然,历史上存在着许多有争议的问题,但这些史实史论是在编写教材者的谨慎选择后编入的,基本上代表了大部分史学家的看法,具有科学性。扬长教育理论指导下,历史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与创新精神,忽视否定基本史论、基本史实。

扬长教育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教师要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的态度,要关注史学动态,查阅历史资料,敢于质疑;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指导学生创新的方法。如,“经济危机”在旧历史教材中认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然而2008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也难逃脱经济危机的厄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依据历史事实,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开导、纠正,以史为鉴,以史明智。

二、合理突出主体,发挥主导作用。

传统的历史教学,教师是以先知先觉的权威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只是配合教师完成预定教学方案的工具,是“填鸭式”的要学生学。扬长教育理论指导下,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主体,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部分教师却误解了这一观点。误以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展现学生的优势和长处,把教师授课逐步变成了学生讲课,把过去的“填鸭式”的历史教学变成开放式的历史课堂。

历史教学过程中有不少可以展现学生的优势和长处,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地方。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思维活跃的优点,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有时会因为狭隘的知识面和阅读面的原因,会出现学生思维局限和钻牛角尖的现象。例如,在学习“拿破仑对外战争”的时候,让学生自主探究,他们最多只能认识到拿破仑战争的革命性和侵略性两方面,很难总结出拿破仑战争“加快了欧洲向近代过渡”的历史进程。这时候,教师的点拨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恰当的时候点拨学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在扬长教育下,历史教师需要灵活应变。

三、利用信息技术,注重教学效果。

扬长教育强调充分发挥现代化的教学技术的优势,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历史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历史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充分发挥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综合处理能力的优势,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巨大的优势,体现了扬长教育的要求。而部分老师简单地认为,要把各种多媒体技术用上,才能体现扬长教育,体现现代教育,于是几个简单的历史问题就利用复杂的多媒体技术。个别教师一节历史课件就做了四十多张PPT,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各种效果,包括了大量的历史信息,没有考虑一节课才四十多分钟,学生能否消化得了。

前苏联教授巴克拉诺夫指出:“采用电化教学就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离开了这些,电教媒体也就谈不上比传统媒体的新与优。”在历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定位在“辅助使用”上,不要追求形式,为电教而电教,要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扬长教育中注重教学效果。扬长教育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化教学的特长和优势,而不是用另一种手段,把原来写在黑板上的板书搬套到课件上。例如在学习“新航路开辟”的时候,运用PPT的动画效果制作三个航海家航海开辟的新路线,比起旧的教学工具生动形象,更清楚地显示各个航海家所经过的路线,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新航路开辟的路线和过程。

四、融入新历史观,重视人文精神。

旧的历史教材体现的唯物史观是片面的、教条的,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是旧唯物史观主要观点。随着扬长教育的实施,历史教师十分关注课程观念和教育理念的转变,却忽视新的史学观念的更新,因此无论旧教材还是历史教师,都存在新史观的缺失。新史观的缺失既不利于历史教学的与时俱进,也不利于学生历史考试的发挥。纵观近几年佛山地区历史中考试题都融入了新史观,如用全球史观审视中国近现代的发展变化,中国近现史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等。因此,新时代要求和考试推动下,迫使我们在扬长教育中融入新史观。

历史新课标中指出:“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从中我们发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历史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历史实施扬长教育的最高目标。然而传统的教条式历史教学很难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文精神,导致历史教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例如,2001年美国“9・11”事件后,有的学生认为这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报应,漠视恐怖事件对生命的吞噬。又如,中国“”中饿死了很多人,有的学生却认为有利于控制中国人口增长。这些都反映了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对生命权的不尊重。

结束语

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反思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指导,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

通过反思,我可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探索,才能使历史课堂教学充满生机。

【参考文献】

[1]谭小林.《多元智力与扬长教育》.《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教育学》.王道俊,王汉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我的大学成长经历篇5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个人生活史;教育观念;教育行为;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7/08-0055-04

一、问题的提出

个人生活史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在机制之一,它不仅制约教师教育观念的形成与转变,而且直接影响到教师教育行为的提升与改善。(庞丽娟,2005)近年来,随着“质的研究”逐渐兴起,“个案研究”、“行动研究”、“叙事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教育研究领域。这为教师个人生活史研究开辟了道路,也使其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总的来说,国外对教师个人生活史的研究较多、较深入。例如,奥地利著名教育家Goodson(1994)认为,教师的行动与个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教师经历的生活事件会慢慢发展成为支配其日后思想与行为的“影响因素”,无所不在地影响着其后续经验的选择与重组。〔1〕Measor(1985)的研究则探讨什么样的个人经历足以造成教师专业知识的质变和重组。他发现并非所有经验的发生都会促进教师知识的重构,只有重要事件才能刺激新的行为和认知的形成。〔2〕

国内对于教师个人生活史的研究仍较为缺乏,仅有的研究中大多为理论介绍。有学者简单地总结了已有研究,他们指出,研究者在研究个人生活史、个人经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时,大多采用深度访谈、个人传记等手段收集材料,寻找教师成长轨迹和其中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的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探究教师自己的学生经历对其后来教学观的影响;第二,探究教师的师范教育经历对其专业成长的影响;第三,考察教师入职后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成长。〔3〕还有学者从个人生活史角度对“新手”教师的成长轨迹作了描述与分析。〔4〕但是这种类型的研究非常少,针对幼儿园教师个人生活史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基于此,本研究拟对幼儿园教师的个人生活史进行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丰富幼儿园教师个人生活史方面的研究,为个人生活史成为解读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视角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者希望幼儿园教师能充分意识到个人生活史对于自我发展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从而坦然地面对当前生活中或教学中遭遇的困境,并勇敢地探索和追寻个人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用人类学的深描、工笔画般繁复详实的叙事方式,对幼儿园教师的个人生活史加以整理和重现,力求用科学的方法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并用实例证明幼儿园教师的个人生活史对教师专业成长中教育观念和行为转变的影响。

本研究共选择了来自浙江省湖州市四所幼儿园的10名教师作为访谈对象,共获得有效的访谈资料8份。访谈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

访谈以时间为线索一一回顾教师各阶段的成长经历,并对其各个时期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加以剖析。

三、访谈结果分析

1.童年的家庭教育

在谈及这个阶段的经历时,8名教师中只有1名教师表示有影响:“我的家庭是一个非常正统的家庭,我们是军人家庭……我做事情追求认真,无论是大事小事生活中的事,我都很认真地做。这可能和我的家庭教育有关系,比较正统。”

其余7名教师在谈及此问题时,均表示没什么大的影响。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笔者的访谈对象大多成长于上世纪60、70年代的多子女家庭,父母对子女的重视程度不及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因此她们在谈及家庭对自身的影响时,都没有特别的感触。

2.师范院校的经历

在笔者访谈的8名教师中,6名教师谈及师范院校的经历。但6名教师均对这段经历的影响持“否定”态度。

3.“新手”教师的经历

每位教师在谈及这个阶段的影响时都有一定的感慨。8名教师均表示“新手”教师的经历对她们以后的教育观念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4.职后经历

8名教师中有1名是“新手”教师,其余7名都是老教师。她们对职后经历的影响都持肯定态度。她们认为,正是实践中的摸索形成了她们现有的教育观念和行为。

5.生育孩子的经历

8名教师中除了2名尚未结婚生育外,其余教师均已有了自己的孩子。当问及“生育孩子的经历对您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影响大不大”时,8名教师都表示影响很大。

四、讨论

1.为什么师范阶段的经历对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和行为影响不大

师范院校被誉为培养教师的摇篮,然而在幼儿园教师的心目中,师范院校的学习经历对她们教育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并不大。

笔者认为,引起这样的结果可能的原因有两点。从课程设置上看,当前的师范教育往往只重视“教授知识”,传授给未来教师的也主要是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缺少实践的锻炼。虽然在近年来的教学改革中,师范院校正日益加重课程中见习实习的比例,但事实上当前师范生见习实习的质量仍无法满足幼儿园教师工作的需求。许多幼师的学生在幼儿园见习或实习时仅仅是“做做下手”,即所谓“打杂”。这使得师范教学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师范院校中的所学所得并不能为将来的教学实践提供有效的支持。因此,幼儿园教师否定师范教育对自己教育观念和行为的影响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理想中的师范院校的教育是为教师作准备,遗憾的是,笔者所访谈的教师中,竟没有一位认为师范教育坚定了她们的职业信仰,增强了她们的专业认同感。师范院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是不是忽略了最起码的对职业理想和专业信仰的培养?事实上,很多幼儿园教师从事幼教工作多年后,当问到他们是否后悔从事这一工作时,仍坚定地回答:“后悔!”还有很多即将毕业的幼儿师范生仍把成为幼儿园教师看作是就业的需要、无奈的选择。

因此,笔者认为,师范阶段的经历对幼儿园教师的影响之所以如此之小,除了师范院校在传授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外,更重要的一点是,在情感信念上也缺乏对学生的支持。

2.生育对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和行为有怎样的影响

生育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大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生育的过程让幼儿园教师的保育观念更加正确,保育行为更加到位。接受访谈的8名教师中,有7名提到生育对于教师保育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其中D民办园的冯老师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在还没当妈妈的时候,我教托班就比较难为情。比如说帮孩子提裤子、擦屁股……那时,自己还是个小姑娘,觉得这些事情不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我当了妈妈以后觉得,对于孩子,应该说生活上的照顾是最主要的。孩子最感激你的,最需要的就是你有时候生活上能够照顾他一下。”

其次,生育让幼儿园教师学会换位思考,更容易与家长沟通。接受访谈的8名教师中,有6名教师谈到生育对家长工作方面的影响。B民办园的朱老师的观点具有代表性:“其实最重要的一点是和家长的沟通。年轻教师可能较难体会到家长的那种心情,但如果说你自己做了妈妈或者说做了家长以后,你就有双重的角色了,比较容易体会到家长的想法。以前单纯地从教师的角度去评判家长……有时候觉得他们好像小题大做。”

再次,生育让幼儿园教师更能理解幼儿的思想和行为,使自己的教育行为也更加“人性化”。接受访谈的8名教师中,有5名教师提到生育对理解幼儿方面的影响。其中C公办园的施老师的经历颇具代表性:“班里孩子和我女儿正好处于同一个年龄段,有时候我在工作中会联想到女儿在家里的一些表现,所以我就会更理解一些小孩子的行为。”

此外,A公办园的周老师还用一个生动的例子告诉我们女儿的表现对她工作的启示。

案例:班里一个小朋友从家里带来的贵重望远镜一不小心摔坏了。他坐在地上哭,哭得很伤心。周老师的处理方式是:让他哭上一阵子。她解释说,她的做法是受女儿行为的启发。让我们通过表2来了解周老师教育观念和行为的转变。

周老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她的女儿究竟给了她怎样的启发?

“女儿也是这样的,她也有需要发泄的时候。我家有好几个布娃娃,有一次我发现布娃娃破了,就感到很奇怪,于是我问女儿:‘我们家娃娃的衣服怎么会破掉的啊?’她说:‘妈妈,我生气的时候,就会去打这个娃娃。’我说:‘原来你是这样的啊?原来这个娃娃的衣服是被你打破的啊?’她说:‘是的。’之后我就觉得,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发泄的时候,包括我自己。我们难过,也要发泄的。那么现在孩子最简单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哭。所以当他伤心想哭的时候,我觉得老师还是给他一点时间去哭,让他把情绪宣泄出来。因为孩子生气来得快,忘得也快。大人会往心里面去,但是孩子往往很容易就忘记了。”

由此可见,女儿的行为让周老师明白:幼儿难过时也需要以一定的方式来宣泄情绪。这在周老师未做妈妈前是没有意识到的。

五、结论

个人生活史在一定程度上是个“历史”的概念,必然涉及时间的阶段性。与教师专业成长有关的个人生活包括童年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专业培训或师范院校的经历,选择教师职业的原因和历程,新教师的适应过程,教学中成功或者失败的经历,逐渐成长为专家教师的历程以及婚姻、生育的影响等。这些阶段是每位教师必须经历的,也是教师逐渐成长的阶梯。

但是并不是每个阶段都会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比如婚姻在一些教师的生活史中是一个“成人仪式”,经历这个阶段后,她们的责任心强了,“自我中心”去除了。但是有些教师却认为婚姻对她并没有特殊的影响。其实每个阶段对于每位教师来说都是一段独特的历史。同样的阶段,每位教师都有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对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最有共性的阶段是生育的经历。生育对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和行为的形成影响极大,值得幼儿教育工作者关注与重视。

参考文献:

〔1〕GOODSON I F.Studying the teacher’s life and work 〔J〕.Teaching & Teacher Education,1994,10(1):29-37.

〔2〕MEASOR L.Critical incidents in the classroom: Identities,choices and careers〔M〕.London:The Falmer Press,1985:68-75.

我的大学成长经历篇6

我从小就生长在十三朝古都——西安。西安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哪里有许多名胜古迹,规模宏大的古城墙、气势恢宏的仿唐街道、古朴典雅的钟鼓楼,处处弥漫着浓浓的大唐王朝气息,置身此地仿佛回到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盛世。

对历史的热爱,源于我很小时候一次游览唐代大雁塔的经历。妈妈指着高耸的大雁塔给我说:“这是唐代建的。”“糖袋儿!大雁塔是在糖袋里建的,那个糖袋儿可真大呀!”“不,不是糖袋儿!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这五千年里有很多个朝代,唐代就是其中之一,唐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繁荣鼎盛的时期。”我又不解地问:“什么是历史?”“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留给后人学习参考借鉴的。”听了妈妈的话我想:“中国竟有那么长的历史,在这五千年里一定发生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我真想知道过去都发生了那些事。”一个学习历史的念头在我脑海中萌生。

妈妈给我推荐了一个电视节目《百家讲坛》,不论我是否能理解,我都每天坚持收看,渐渐的,居然越听越喜欢,我的历史知识增加了不少。可是时间一长,有的节目感觉有些枯燥,恰好卡酷台正好在《百家讲坛》的时间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可比听历史有意思多了,我便天天看,不再看《百家讲坛》了。有一天,我在看《喜羊羊与灰太狼》时,慢羊羊为了让小羊羊们学习灰太狼做事的恒心,告诉羊羊们:“做事贵在坚持!”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反思:“是呀!认真做事贵在坚持,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又把电视节目换到《百家讲坛》,认真的听起来。两年坚持下来,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再加上每天看妈妈给我推荐的《上下五千年》,我的历史知识增长了不少,经常有小朋友找我给他们讲古生的有趣事件,在学校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我的大学成长经历篇7

简历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是求职和招聘中间的一个重要媒介,在个人的职业发展道路和企业招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个人简历模板制作教程,以供大家参考。

个人简历模板制作教程:一、简历制作注意事项

对于如何制作个人简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简历的内容、式样设计方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而最关键的是你要记住:

任何一个你好单位,他们收到的求职简历都会堆积如山。和你的预想正好相反,没有哪个人事主管会逐一仔细阅读(read)简历,而是用以一种scan的方式匆匆而过,每一份简历所花费的时间一般都不超过二分钟。无法吸引他们注意的简历很可能被忽略而过,永久地沉睡在纸堆里。因此,“突出个性、与众不同”便是你设计个人简历成功的法宝。

一般来讲,个人简历的内容都应该包括:“本人基本情况”、“个人履历”“能力和专长”、“求职意向”、“求职信”、“联系方式”等基本要素。

“本人基本情况”

包 括:姓名、年龄(出生年月)、性别、籍贯、民族、学历、学位、政治面貌、学校、专业、身高、毕业时间等等。一般来说,本人基本情况 的介绍越详细越好,但也没有必要画蛇添足,一个内容要素用一两个关键词简明扼要地括说明一下就够了。

“个人履历表”

主要是个人从高中阶段至就业前所获最高学历阶段之间的经历,应该前后年月相接。

“本人的学习经历”

主要列出大学阶段的主修、辅修与选修课科目及成绩,尤其是要体现 与你所谋求的职位有关的教育科目、专业知识。不必面面俱到(如果用人单位对你的大学大学成绩感兴趣,可以提供给他全面的成绩单,而用不着在求职简历中过多描述这些东西),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使你的学历、知识结构让用人单位感到与其招聘条件相吻合。

“本人的实践、工作经历”

主要突出大学阶段所担任的社会工作、职务,在各种实习机会当中担当的工作。对于参加过工作的研究生,突出自己在原先岗位上的业绩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人的能力、性格评价”

这种介绍要恰如其分,尽可能使你的专长、兴趣、性格与你所所谋求的职业特点、要求相吻合。事实上,“本人的学习经历”、“本人的实践、工作经历”同样在映证个人的能力、性格,因此,前后一定要相互照应。

“找工作意向”

简短清晰,主要表明本人对哪些岗位、行业感兴趣及相关要求。

“联系方式与备注”

同封面所要突出的内容一样,一定要清楚地表明怎样才能找到你,区号、电话号码、手机号、E-mail地址。我们有的毕业生喜欢频繁地变换手机、E-mail,当我们或用人单位需要和你取得联系的最关键时候,往往无法迅速找到你,我们感到遗憾的同时,恐

在2000年毕业生择业过程调查中,一名工商管理学院女同学的择业心得很颇让人感慨:

在择业过程中,我对自己的简历进行了四次大的修改,每次修改都是在基于前几次面试、笔试、填表的经历之上。怕最遗憾的应该是你。

每次修改都重新对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收获、自己的性格特长等有了更深的了解。总的来说,整个择业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挖掘的过程。

“功夫非负有心人”肯仔细研究个人简历怎么写的人,肯花功夫找工作的人,一定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这是一个对等式。

二、简历制作五大原则

十秒钟原则

一般情况下,求职简历的长度以一张A4纸为限;简历越长,被认真阅读的可能性越小。高级人才在某些时候可以准备2页以上的简历,但是也需要在简历的开头部分有简洁清楚的资历概述,以方便阅读者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基本情况,产生进一步仔细阅读的愿望。

当你的个人简历写完以后,权衡一下,是不是能够在十秒钟内看完所有你认为重要的内容呢?

清晰原则

清晰的目的就是要便于阅读。就象是制作一份平面广告作品一样,简历排版时需要综合考虑字体大小、行和段的间距、重点内容的突出等因素。

很多简历采用表格的形式,西博认为有所不妥。

针对性原则

如果对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公司和不同的职位,您提交的都是同样的简历,那么这样的简历所欠缺的就是针对性。请想一想,如果一个姑娘收到一封她感觉好像跟自己没有太大关系的情书,您认为她还会认真考虑吗?

如果A公司要求你具备相关行业经验和良好的销售业绩,您在简历中清楚地陈述了有关的经历和事实并且把它们放在比较突出的位置,这就是针对性;如果B公司要求你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您在简历中描述了自己做过业余涉外商务翻译的经历,这就是针对性;如果C公司明确要求应聘者具备成都市五城区户口,您在简历中说明自己是成都市锦江区居民,这就是针对性。

不仅仅是个人简历,在写个人求职自荐信、跟进信以及感谢信的时候,针对性都是十分重要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

“我是个工作严谨而且认真负责的人,在过去的工作经历中我有着十分出色的工作表现”。在许多人的简历中常常可以看到类似的句子。

或许您说的没错,但理智的人事经理们没有理由要相信您的主观表白。

所以,个人简历表上应该提供客观的可以证明或者佐证您的资历、能力的事实、数据。比如,“2001年因销售业绩排名第一获得公司嘉奖”,或者“因为在某某促销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协调组织能力而获得主管经理赞扬”。后一个例子虽然客观性也有欠缺,但毕竟是别人赞扬的啊。

为了尽可能地客观,您的简历甚至要避免使用第一人称--“我”。

真实性原则

不要试图编造工作经历或者业绩,谎言不会让你走得太远。多数的谎言在面试过程中就会被识破,更何况许多大公司(特别是外企)在提供OFFER前会根据简历和相关资料进行背景调查。

但是真实性并非就是要把我们的缺点和遗憾和盘托出,西博认为适当的隐讳甚至采用一些文字、排版方便的小技巧还是十分必要的,毕竟我们需要在下一份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

三、应届生个人简历模板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

在校期间任职情况:

1999.9——2000.6在班级担任班长职务

2000.9——2001.6担任系学生会副主席

2001.9——2002.6担任学生会副主席、班级体育委员

2002.9——至今

担任班级组织委员

社会实践和实习情况:

1999.11——2000.6辅导某初三学生各门功课,在一段时间的辅导、合作中,该学生的各门功课成绩均有提高,深受该生家长的好评。

2000.6——2000.9在xx市电影公司实习,负责办公室的日常事务,从事人事和企业行政管理,在实习结束后,各领导给予我极高的评价并给予奖励。

2001.6——2001.9在暑假期间,在当地的市政府部门里担任办公室助理职务、处理各项管理事务,协助领导做好管理工作,受到领导们的一致好评和肯定。

2002.4——2002.8在xx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合同处实习。

主办“xx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协会”的成立,运用熟练的办公自动化设备,起草及审查各种办公室文件;编排、打印档案;打理办公室日常事务,与其他各单位、部门做好协调,协助本部门领导做好管理工作等。通过自己的努力、认真负责的完成任务,该协会被国家工商总局受予国家优秀信用组织协会。对于实习期间的工作,处长和科长们给予我很高的评价和奖励。

在校期间获奖、成果情况:

2000——2001学年荣获“三好学生”称号。

2001——2002学年荣获“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2002学年荣获“实习积极分子”称号。

在实习工作中,主办了“xx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协会”,并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优秀信用组织协会。

在校足球联赛中获得第二名

获得证书情况:

大学英语四级证书、全国计算机二级证书、秘书中级技能证书、公共关系资格证书、

微软Windows98产品高手、微软Word2000产品高手、微软Office2000办公软件专家等等

主修专业课程:

社会学、逻辑学、行政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案例、企业管理学、基础写作、公共关系学、公共计算机学、市政学、毛泽东思想概论、信息管理概论、法学基础、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社会心理学、中国政治制度史、大学英语、行政领导和决策学、秘书学、行政生态学、应用写作、机关管理和办公自动化、政治经济学、公共政策学、人际关系学、谈判学、中国历代官制、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公共管理学、社会调查研究学、行政哲学等

个人专长:

交际、组织、管理、写作、电脑、文学、分析研究、足球、音乐等。管理理论知识结构牢固,能充分并成功的运用于实际中;英语基础知识较扎实、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及翻译能力;熟悉计算机网络、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对各种硬件安装及各种软件的运用有着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等。

以上是本人的个人简历,本人的找工作意向为:

愿到企事业单位、国家行政机关及军队中从事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秘、行政助理等相关工作。

个人简历范文:姓 名:

性 别:男

民 族:汉

年 龄:26

婚姻状况:未婚

户 籍:河南

现所在地:西安

身 高:180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求职意向

希望岗位:通信技术工程师

工作年限:3年

求职类型:全职

可到职日期:随时

月薪要求:面议

工作经历

2014年3月—至今 ××有限公司,担任设计师助理。主要工作是:协助设计师测量及预算,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经理交给的绘图工作任务,图纸绘制要求点、线、面标注准确无误。

2010年3月—2013年7月 ××有限公司,担任bca监控。主要工作是:负责监控基站软、硬件运行状况,派单、监督障碍处理;配合电力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大专

毕业日期:2010-07

专 业:通信技术

获得证书:cad中级证

语言能力

英语水平:良好

国语水平:优秀

粤语水平: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掌握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路、CAD、技术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信号、现代光纤通信技术、3G技术与基站工程、手机维修、通信制图与概预算等课程的基本知识、能熟练运用PROTEL99等软件进行电子电路设计及软件仿真、具有一定的电子与通信专业英语知识、有一定C语言汇编能力。

自我评价

我的大学成长经历篇8

欢迎大家来到,本文为大家带来银行面试如何自我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范文参考:

我叫张峰,江苏省徐州人,毕业于xx大学金融学专业。除了简历上您看到的内容,我愿意特别说一下我来贵银行应聘这份职位的原因:

首先,我最大的特点是有比较强的沟通能力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在与人合作工作中,我会非常认真的聆听和分析别人的意见,也不会没有原则的轻易放弃自己的意见。

其次,我觉得自己有较强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冷静分析事情所处的状态,和各种可能发生的结果,并努力做到最好承担自己的责任。正是基于对自己这方面的自信,使我有勇气来应聘贵银行这一职位。

另外,银行职员这个职业是神圣而伟大的,他要求我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尚的情操。因此,在读书时,我就十分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广泛地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学有专长,做到有专业和专长(历数自己的专长),还能会唱、会说、会讲。在注重知识学习的同时我还注意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没有不良嗜好和行为。我想这些都是一名金融工作者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素养。

假如,我通过了面试,成为众多银行职员队伍中的成员,我将不断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决不辜负银行工作者这一职业。

相关阅读:面对竞争压力的银行面试,笔试过后获得复试的通知,并不代表可以松一口气,相信你的面试自我介绍准备好了没?银行面试自我介绍怎么说?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1、个人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上的优势有两种:一种是学习成绩上的优势,另一种是实际操作能力的优势。对于成绩好的应届生,在银行面试自我介绍时,可以在陈述中提到自己的在校成绩,用优异的在校成绩来证明自己专业知识上的优势。但提醒切忌说“自己天分高”之类的自视过高的话。

而对于成绩一般的应届生面试者,银行自我介绍范文应突出自己比较注重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要强调自己热爱本专业的知识,并且强调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得到很多很实用的知识。

对于非应届考生来说,面试自我介绍就需要强调自身毕业后从事的是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在毕业后遇到了很专业很有水平的领导和同事,得到了他们的许多帮助,在工作中学到许多专业知识,自己在毕业后提高了很多。

2、个人性格

谈到面试者个性是否合适银行面试职位,从银行职员性格的共性上看,要几方面共同的要求:“谦虚谨慎、沉着冷静、胆大心细、敢于承担责任、团结而顾全大局、服从上级”考生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就要把这些要求融合在答题中。要有针对性地体现自己的性格无论从银行所需性格的共性还是个性上看,自己都是适合从事银行职业的人选,而且是可以长期从事银行职业的人选。

3、个人经历

这里的个人经历从时间段上来划分主要指两方面:学校经历和工作经历。

应届生的主要经历当然是指学校经历,那么在学校中的经历主要有工作经历、学习经历、获奖经历、勤工助学经历。

其中对于勤工助学经历,可以说很多人都忽视了这方面的内容。实际上这种经历很能体现考生的一种精神,一种毅力,那就是考生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业,这种经历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赞扬的经历,考生如能很好地体现自己这方面的经历,应该是可以获得不少的印象分。

对于非应届生,即在职人士来说,工作经历就要做为侧重点来陈述,这里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要侧重于团队合作的经历及自己组织协调方面的经历。总之,银行面试自我介绍一个大的原则就是考生不能让考官感觉是个人能力很强,但团队合作不行,在集体协作的情况下能力不突出。

我的大学成长经历篇9

我要投稿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党史是共产党人精神的食粮,历史的发展印证了中国共产党就是中华民族前进道路的领路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前进的方向。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600字心得体会参考范文,供大家参考。

 

2020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心得感想

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们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研读党史国史,充分认识党史国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全面总结、是广泛凝聚复兴共识的最好教材,通过研读党史国史,进一步增强时代感、使命感、责任感。

一、党史国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通过决议,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遗址距今5300-4500年左右,再次验证了中华民族有5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华民族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有过古代史上的辉煌,也有过近代史上的屈辱。中国共产党成立98年来的历史和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史,虽然在中华民族5000的年历史长河中并不算长,但却是中华民族在近代陷入“落后就要挨打”悲惨境地、蒙受巨大屈辱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革命、建设、改革,重新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对中华民族未来的前途命运具有非常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党史国史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全面总结

中国共产党99年的历史,是从1921年7月1日成立以来,党整个发展过程的全部历史。党史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历届代表大会的情况、《中国共产党党章》的不断完善过程、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发展历程和全部史实的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的历史,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1949年10月1日成立以来,国家整个发展过程的全部历史。国史主要包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不断完善过程、国家在各个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国家各项事业建设、改革的发展历程和全部史实的记载。党史国史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经过艰苦奋斗,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发展进步历程的全面总结。

三、党史国史是广泛凝聚复兴共识的最好教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征程。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必须广泛凝聚起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思想共识。党史国史以无可争辩的客观事实证明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能拥有更加光明的前景和未来,实现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因此,党史国史无疑是广泛凝聚起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思想共识,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好教材。

总而言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研读党史国史,充分认识党史国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系统总结、是广泛凝聚复兴共识的最好教材,只有对党史国史进行深刻的学习研究,才能从中挖掘出智慧、汲取到力量,才能更加清醒的把握现在、更加自信的开创未来。

2020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心得感想2

鉴古观今,方能释放最强动力。翻开历史的漫漫长卷:毛主席的“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启蒙了我们青春的抱负;夏明翰的“只要主义真,必有后来人”坚定了我们对理想的忠诚;陈云章“此生留得豪情在,再作长征岂畏难”激昂了我们迎难而上的斗志;钱学森“学成必归,报效祖国”囊括了我们拳拳的爱国情。英雄虽然已经逝去,但一个个响亮的名字,一幕幕鲜活的情景,历史会记得,后人也将永远铭记。“不懂历史的人没有根,淡忘历史的民族没有魂”。读懂了建党的里程,就将领悟党和人民的鱼水情深,读懂了长征,就将明白信仰的力量,读懂了改革开放,就将拥有自强自信的底气。读史懂史是我们寻根的历程,更是我们向历史人物借智慧,从历史长河汲取成长力量的朝圣之旅。

以史为鉴,方能明辨是非对错。读史使人明智!经历风雨者,从苦难中辩得黑白是非;学史明史者,无需风雨亦能擦亮慧眼,明家国之坚厚力量,悉安全稳定之弥足珍贵。香港事件中,就可发现越是年纪大的人越支持祖国,想来是因为亲历过殖民统治的黑暗,切身体会过生如浮萍的卑微,才深刻领悟到了“有国才有家”。而香港这群不历疾苦,不解国情,不清史实的荒唐废青,随波逐流地推英崇美,双目血红却空洞无物,根本不知振臂高呼的“追求自由,守护未来”到底谓何。正因他们心中无历史为照镜,才会如此疏于思考,易于煽动。读史、学史是年轻人涵养价值观,树立是非观的重要途径。需知,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而行。

不忘来路,方能知晓向何而生。“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从各种救国救民的探索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我们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性;从“实事求是”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政治初心,我们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思想的正确性;从淌着石子过河的摸索到改革开放40余年的辉煌成就,我们坚定了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从中国骨子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情和西方文化传统中“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淡漠的对比中,我们坚定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文化优势。回望我们来时的路,历史带着鲜活的印迹告诉我们,是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成就了新中国。重学党史、国史,重温那段峥嵘岁月,是向历史致敬,向先烈致意,更是从历史中寻找方向,坚定“四个自信”,廓清思想的迷雾,向未来壮行!

2020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心得感想3

学史可以让我们更加了解党与新中国的成长,从而了解我们党的使命与初心,这样才能更好完成党的建设与国家的建设。在新征程上我们要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就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而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是牢记党的初心与使命的重要途经。

学习党史与新中国史,可以不断深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识与理解。我们通过学史不仅可以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在深入学习和不断领悟中,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而且我们的党和国家在这些重重困难中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奋斗逐渐成长变得强大,从胜利到胜利,是源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所以通过学习我们党和新中国的历史能更好的理解和领悟我们的所坚持的初心与使命。

学习党史,目的是更好地拥党、立志和向党。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有利于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且对于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都具有深远的而又重要的意义。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始终把党史、新中国史作为必修课持续深入学习,作为一项基本要求长期坚持,深刻领悟党的光荣传统和伟大成就,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努力学出忠诚信仰,学出使命担当,学出清正廉洁,在学思践悟中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中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更加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事关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上,保持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做到同党中央步调一致、行动统一。从党史、新中国史中汲取经验教训、精神动力,知往鉴今、以史资政,传承红色基因,学会历史观点,把党史、新中国史上的经验和智慧有机地融入推进各项工作的实践中,转化为推动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的智力支撑,不断书写新的历史、创造新的成就。

所以对于学习党史与新中国史可以在知史明志中牢记初心使命;可以培养历史思维,在继往开来中坚定政治信念;能汲取历史智慧,在砥砺奋进中提高能力水平,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促进作用。

2020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心得感想4

说到党史,中国人多多少少都是明白一些的,只是在认识程度或认识角度上有着差异的因素。比如像我这样的中年人,在对党史的认识上还停留在那个十年时期,只明白我们的党是在不断地同“左”倾、右倾路线斗争中发展过来的,留给我影响最深是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取得了成功,遵义会议确立共产党走向了正确道路。其实中共的诞生与发展,这一路与中国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是紧密相连的。能够说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此刻的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以实事求是姿态应对现实,我们国家的重合实力也不可能发展的这么强大。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必然政党。清王朝后期,制度的腐败、科技的后落、外帝国侵略,人民生活在贫困、后落、分裂、动荡、混乱的苦难深渊中。无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对西方侵略的主张,对内侧提出振奋民气,兴利除弊的改革设想;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以曾国藩、李鸿章等朝廷重臣提出的“采西学”、“制洋器”,以“自强”、“求福”为口号,都不是在推翻封建王朝的制度上的空想言论。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主张以英国为标准,效法、日、俄,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同样是不能动摇封建王朝政府的没有实际基础设想。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辛亥革命,透过暴力革命的手段,是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但辛亥革命并没有一个完整而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没有构成一个能够顺利地领导这场革命的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最终革命的果实落到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里。中国的社会仍处在封建官僚与帝国主义等欺压之下,人民百姓同样过着受苦受难的生活。

中国需要的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政党,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革命家建立的中国共产党。陈独秀创办的《青年杂志》,不仅仅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而且传播了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把马克思主义思想引进中国开辟道路,个性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与劳农专政制的先进理念和思想传播于国民;同样李大钊介绍和讲评十月革命,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救国救民、改造社会为己任,用心探索拯救中国的道路也受到民众的相应和拥护。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就举着反帝反封建反土豪劣绅旗帜,从工人罢工、学生游行,到武装起义、建立红色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等一系列运动都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彰显出无产阶级政党的革命彻底性。

当然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军队第一枪,但是南昌起义、武汉起义相继的失败。然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却取得胜利,建立了红色根据地,军民平等,同甘共苦,消灭剥削制度,走出了一条与中国国情相适合成功道路。中国共产党就是在不断地纠正自我错误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同样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是在不断地纠正自我错误中提速发展的,邓小平倡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走与中国国情相适合道路,把十年动乱摧垮的国民经济夺了回来,向国强民富前进。

“摸着石头过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来没有先例,是在不断地探索中前进,和不断地学习国外先进国家长处中思考。中国共产党敢于应对现状,在发展国民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不护短,这次的两会,总理就直言当前我们最大的敌人是腐败;韩正市长在政府报道讲到:政府工作中的开资要进一步增加透明度,让广大市民来监督。有错必究,知错必改,在重视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更注重政府体制的完善工作,让广大人民生活更有幸福感。

2020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心得感想5

要学好党史,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历史是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党从诞生伊始,就肩负起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重任。在98年的风雨征程中,既有成功的艰辛,也有失败的苦涩,这些,都是我们党一笔宝贵的财富。今天,中央提出在主题教育中学习党的历史,就是要通过系统深入的学习、回顾、思考,从党的战斗史、奉献史、光荣史中感悟党的初心使命,牢记责任担当,自觉扛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

我的大学成长经历篇10

给简历“减肥”

记得第一家用人单位到校招聘的前一天晚上,我跟同学们熬夜对简历进行最后包装、确认、审定。附加的奖状、证书还得粘贴上去,最后配上封面分别装订。实在只有一个“累”字能形容。

那时候受一本简历制作小册子的影响,我特别看重自荐信的写作,为了它前后准备了一个月,可以说将自己写作方面的所有才气都用了上去。不仅仅中文信这样,我的英语译文也做得小心谨慎,甚至还请英语口译班的老师作了修正。因此,投出这份绝对“正点”的自荐信加简历时,我特别志得意满。可令人失望的是,几乎大多数情况下,招聘的那几个工作人员都没耐心研读特意装在最上面的自荐信,直接就跳到后面几页看个人经历去了。

后来,随着应聘的单位逐渐增多,我终于看出了一些道道,普通的国内公司并不理会我这些长篇累牍的“心路历程”,他们要的就是我的学历和实干能力的证明,而且越能一语中的越好。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我不断地给自己的简历“减肥”。到最后,每参加大型招聘会看着那些背着沉重简历挤得大汗淋漓的同学,我就感慨自己的“英明”,轻装上阵也能让用人单位迅速地认识我。

两张A4纸“打天下”

通过向前几届毕业生取经,我很有信心地只做了一页中文一页英文的简历就让自己投进了招聘会。

我的目标都是技术类职位,那些人事主管不会有工夫翻极厚的简历,而且他们的思维方式是很务实的,不见得能容忍花团锦簇但拖泥带水重点不明的自我介绍。于是我的简历只有三部分:个人资料和联系方法、教育背景和实践经历、自我评价和求职意向,每一部分力求条理清楚,绝不做所谓的“修饰”。事实证明这正是人事主管们所认同的,我把这样两张A4纸组成的简历投出40多份,得到了15个面试通知,最后取得了7个Offer。

手写简历也“香”

我朋友应聘某报编辑一职特别顺利事后,才知道是手写的简历帮了大忙。依笔者之见,制作简历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基本情况要写清楚。姓名、年龄、学历、专业、特长等方面的介绍要一目了然。二:重点介绍专长。如果有证书或发表过的作品最好附上复印件。三:简历最好用手写。如今用电脑打印简历已很普遍,虽然整齐规范,但缺少生气和亲近感。如果在一堆电脑打印的简历中,有份手写的,一定会很醒目,若字又漂亮,那么录用的概率会比电脑打印的高,因为从字上也能了解一个人。

太繁易被误解

简历简历,在于一个“简”字,在于让人历历在目。我今年大学毕业,目前正忙着参加招聘会、投简历,我的简历做得相当简单,就在一张A4纸上按联系方式、大学所学课程、语言能力、计算机技能、实习经历、个人评价等几个方面列出自己的基本信息。在制作简历前,我请教过师兄师姐,他们让我把简历做在一张纸上,重点突出,使人一目了然。简历达到的最佳效果就是让用人单位在最短的时间获得关于你的最多信息。

今年还有点特殊,有很多公司发应聘表格,提出一些必须用英文回答的开放性问题,还有很多要求在网上提交简历,这样,根本没有花里胡哨的简历的用武之地。

所以,在简历上花那么多时间和金钱根本没有必要,而且把简历做得太花有时反而会产生负面效果,让用人单位以为你没有真才实学才会在简历的外表上下功夫。

内容繁杂也能夺“眼球”

简历既是一种介绍,又是对自己成长历程的一次整理,要想把完整的自我立体地展现出来,当然要很多资料,如此不免有些繁杂。不过,真正的个性不会被淹没,资料再多只要摆布得当,一样有条理、有声色。当年我的简历就很“花”。

首先是内容。真正的简历格式从网络和各种应聘招数书籍上借鉴得来,力求用最快的速度、最简洁的方式直截了当地把自己的个人资料介绍出来,如求学经历、实践尝试、爱好特长、得过怎样的奖项及必要的技能水平,这些只要注明时间、地点、相关名称,一张纸内轻松解决,任怎样性急的招聘人员都不会嫌烦。后页附上的是自己的成绩单、实践成果、证书复印件,只要对我有兴趣直接把简历往下翻就可以了。

然后是封面。很多同学仗着出身名校忽视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招数,这并不划算。我也不求花哨,只求有重点强调,无非学校、专业,用鹅黄卡纸变体字印出来,再加塑皮,怎么看都跟别人不一样。

这样一来,既能吸引招聘人员的眼球,又保证了内容一目了然。现在想起来,还很得意的呢。

场合不同简历也不同

我曾从事过人事工作,也招聘过员工,所以对应聘者的简历有一些心得。

若应聘者参加人头济济的招聘会,简历要简单。试想,在这种闹哄哄的环境中,招聘人士已忙得头昏脑胀,他们只希望送上来的简历简单一点,重点突出一点,页面、字体漂亮一点,如果条件符合,就会马上收下简历回公司再研究。

如果简历是以邮寄的方式寄出的,那就可以稍微复杂一点,因为招聘人士有时间细看你的简历。

要像素描

据搞人事招聘的朋友介绍,他们每天要看上百份应聘信,哪有闲情观赏那些图片和冗长、不切题意的文字。我以为,简历犹如个人素描一般,少一笔难尽详实真实,多一笔会流于冗重。只有合理掌握繁简,才能助你步入面谈的殿堂。

精心打造简历

现在有专门的公司替大学生制作简历,我当时也非常心动,可咨询后发现,虽然他们的广告做得很好,但没有特别大的创意。我男友是广告系毕业的,给我打造了一份独一无二的简历。这份简历非常个性化,它是在一张纸上以田字格的形式按个人联系方式、学校生活等四个版块把我的情况错落有致地表现出来。我的证件照也被他扫描后制作出来,使简历能以整体化的形式展现。

我想,自己后来进了这家4A广告公司,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这份精心打造的简历。当然,简历只是一块敲门砖,关键还在于要有真才实学,因为再差的人也可以通过一种专门的公司把简历做得很漂亮,但到面试时就会露馅。

有的放矢费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