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学双比十篇

时间:2023-03-15 12:27:41

双学双比篇1

1、重培训,推进“巾帼科技致富工程”

全面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要着眼于提高农村妇女文化科技素质,增强农村妇女的科技致富能力。今年是农业科技年,要利用农函大、农广校、绿证班、以及其他行之有效的培训形式,宣传、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认真抓好万名农民推广培训计划的落实,不断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手段,提高培训层次,拓宽培训渠道,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教育资源,使培训工作更加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通过系统培训,使更多的女性成为行家里手;要充分发挥各级双学双比科技指导和宣传教育队伍的作用,各级要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与市科协、网通公司协作,利用二年时间,开展万名妇女学电脑培训活动。

2、建组织,促进“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的发展

组建一批以镇(街道)、村种养大户为基点,以种植、养殖为主导产业的妇女合作技术协会或联谊组织,不断扩大规模和覆盖面,更好地发挥她们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促进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中的积极作用。

3、树典型,引导农村妇女走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

一是采取多种形式,花大力气培育、扶持、发展10个妇字号龙头企业和20个集示范、培训、科研、销售为一体的双学双比生产示范基地及一批妇女营销大户。并在此基础上评选出巾帼科技致富“十标兵”,用时代典型带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二是市“双学双比”协调小组将重点在农业示范园区中创建“巾帼创新园”。在适当时候组织各界妇女代表到园内植树载花,营造“巾帼百花园”,并将发动女党员、女干部、女企业家、女能手等个人捐资在园内挂牌认养树木,各地妇联要积极配合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参与这项活动;三是与市妇联、市巾帼建功协调小组联合开展__市第三届“妇女十标兵”评选活动;四是继续开展双学双比先进集体和个人评选活动。

4、强服务,切实有效地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双学双比篇2

今天,在这里召开*县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20*年“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工作,安排部署20*年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刚才郑林春同志总结回顾了20*年全县“双学双比”竞赛活动情况,并提出20*年工作意见,我都同意。各成员单位对如何做好“双学双比”工作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双学双比”办公室认真归纳整理,进一步发挥各成员单位的作用,促进全县“双学双比”工作的全面发展。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抓好“双学双比”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职责,坚持不懈地开展“双学双比”活动

农村妇女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年来,“双学双比”活动把学文化、学技术放在首位,抓住了提高妇女素质这个关键,符合农村妇女求知、求富的愿望和要求,具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双学双比”活动围绕农民增收致富这项核心目标,抓住发展主题,把“双学双比”纳入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用科技武装农业,用竞赛发展农业,用协作推动农业,成为农村改革和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我县在农村开展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一项活动,受到了广大农村妇女的欢迎。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妇女这支生力军的作用将会越来越突出,她们蕴涵着的巨大潜力,将通过“双学双比”活动这个有效的载体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发挥。做好全县农村妇女“双学双比”工作,关系到我县农村妇女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关系到全县农村的稳定与繁荣,关系到全县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为此,各乡镇、各成员单位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不断深化对“双学双比”活动重要性的认识,紧紧围绕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点,切实把“双学双比”活动的开展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来抓好、抓实,引领农村妇女在全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工作中创佳绩、作贡献,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

二、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促进“双学双比”活动再上新台阶

当前,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将极大地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也将为创新农村妇女工作,深化“双学双比”活动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发展机遇,今后我们在开展“双学双比”活动时,一定要明确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既要坚持“双学双比”活动“学文化、学科技、比发展、比贡献”的主题,又要注重创新工作机制,要进一步组织、动员、帮助更多的农村妇女,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潮中来。

我们要以“注意导向性,把握时代性,体现群众性,突出针对性”为活动重点,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形式、方法创新,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培养妇女人才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广泛开展“三三”竞赛活动(即“学文化、学科技、学文明,比发展、比贡献、比文明”活动),千方百计帮助广大农村妇女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力争“双学双比”活动实现更大突破,使“双学双比”活动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妇女增收的有效载体,为推动我县农业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一)解放思想,注重思路和观念创新

“双学双比”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解放思想,在思维方式上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理念,积极引导我县广大农村妇女树立起符合时代和经济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一要树立市场观念。以多种形式引导和帮助农村妇女学习市场营销知识,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在市场竞争中化劣势为优势,变被动为主动,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二要树立竞争观念。引导和带动广大妇女树立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精神和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锐意进取、推动改革的意识,创建、壮大优势产业,生产、提升优质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三要树立科技观念和效益观念。以农业科技化为动力,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不断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较高“回报率”。

(二)围绕中心,强化内容和载体创新

目前,由于大量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农村生产第一线劳动的绝大多数是妇女。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妇女的素质状况、作用发挥如何,对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让农村妇女提高素质,进入到先进生产力行列,就必须加大培训力度。多年来,各成员单位围绕提高农村妇女素质,组织农村妇女学文化、学技术,学管理、学法律,以“巾帼科技致富工程”活动为载体,开展“巾帼科技文明示范村”创建活动,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妇女人才,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农村妇女的素质与现代农业对农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所以“双学双比”活动要把提高妇女素质作为重点,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做到在培训内容上有所创新,深入开展“三三”竞赛活动,实现到2010年每个行政村有3—5名女农民技术员,每村培养10位女能手或10户女科技示范户的目标。一是要在“学”字上下功夫。在“双学双比”学文化、学科技的基础上,增加学美德的内容,提高农村妇女综合素质。完善培训体系,以开展“学习进农家”、“科技进农家”、“美德进农家”活动为载体,组织妇女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十七大、学习科技知识、学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使妇女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在培训方法上要注重因地制宜,根据乡镇、村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妇女素质状况,分层次、分渠道地进行。二是在“比”字上做文章。在“双学双比”比发展、比贡献的基础上,将比美德、比文明等内容吸纳进来,以个体带动整体,全方位推进。

(三)拓展渠道,促进机制和方式创新

以“巾帼致富小额贷款行动”为载体,为妇女创业提供资金保障,大力发展科技种植业和养殖业,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形成具有妇女优势和特色的“妇”字号品牌。

以创建“巾帼科技文明示范村”为载体,实现“岗村联动”、“项目联动”,推动活动上层次、上水平。鼓励、组织农村妇女发展科技种植及养殖业,发展加工及运输业,并有重点地扶持、树立和宣传好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对周围农村妇女带动和服务作用大的典型,造就一批公认的妇女带头人、女劳动模范和巾帼英雄,及时总结、推广新作法和新经验,以典型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农村妇女尽快增收致富。要评比表彰积极创造、创新、创业的各类女能手,示范基地、示范村和活动优秀组织者,对成绩突出、成效显著的给予奖励,努力营造“‘双学双比’求发展、你追我赶增效益”的良好氛围。

以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为载体,加大妇女劳动力输出力度,实现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劳动力转移工作,让更多的妇女拓宽视野,增长才干,为新农村建设带来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推动“双学双比”活动广泛深入开展

双学双比篇3

全面推进“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的新发展

区“双学双比”活动竞赛领导小组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区“双学双比”活动自开展以来,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区“双学双比”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紧扣我区“农村发展、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目标,以提高农村妇女科技素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重点,在提高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调动妇女参与生产的积极性,解除妇女发展生产的后顾之忧,促进广大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区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几年来,随着农村发展的步伐,我们不断深化“双学双比”活动,突出“学技术、学管理、比效益、比发展”,以教育培训、科技示范、信息服务、合作经济、扶贫救助五大网络为载体,拓展活动领域,创新活动方式。实践证明,“双学双比”活动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代表领导小组将近年来的“双学双比”活动主要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加大劳动力转移力度,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区“双学双比”领导小组充分认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当前“双学双比”竞赛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不少外出务工的妇女已成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在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过程中,各成员单位紧密配合,主要抓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教育培训。为帮助农村妇女提高就业技能,区活动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协调优势,劳动、教育等部门鼎力支持,借助社会培训机构,采取联合挂牌、联合培训的方式,建立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各级妇联在经费缺、人员少和组织难的情况下,积极开动脑筋,整合资源,先后举办了缝纫、玩具、电脑、纺织、电焊、家政服务等各类培训班,仅八百桥镇妇联今年1——9月份就培训了4期556人,有413人拿到了上岗证书。目前全区共建劳动力培训基地27个,其中妇联独办3个,联办24个,共培训3384人,转移女劳动力3784人。二是积极拓展转移渠道。各有关单位将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确保任务落实到位。采取多渠道、多方位寻求转移安置的渠道。各级妇联会同劳动、农工办等部门,先后联合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劳动力转移招聘会,落实招聘单位,提供用工信息。

为认真做好跟踪服务和管理工作,建立劳动力转移长效管理机制,切实维护外出务工妇女的合法权益。各级妇联组织积极帮助广大农村妇女更新观念,树立自主创业、艰苦创业的精神。及时掌握外出务工人员情况,建立外出务工妇女档案,保持经常联系,做好跟踪服务工作。我们于2003年8月建立了《区、街道、镇农村女劳动力转移统计表》、《行政村农村女劳动力转移人员花名册》,2004年又完善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花名册》、《应届初高中毕业未入学人员花名册》,建立了以村为单位、以在外务工人员中的党员、骨干为主的3—5人的信息员队伍,全区共有670人参加234支信息员队伍,并建立了《区街道、镇农村女劳动力转移信息员》档案。目前,区、街镇、村劳动力转移档案齐全,各类人员底数清晰。

二、开展科技结对活动,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组织科技人员与农村妇女科技结对是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我区“双学双比”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目的,以科技投入为手段,以拉手帮扶为形式,开展了扎实有效的结对活动。几年来,全区科技结对新增746对,开展科技下乡100次,受益人达14749人,建立科技指导中心13个,建立专业协会16个,专业合作组织8个。一是注重结对实效。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区“双学双比”领导小组提出了科技结对的内容、形式和要求。葛塘街道妇联为了引导街道妇女尽快解放思想,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观念、新意识,于2004年8月开展了科技结对活动,为本街道8个村(居)的60名种养殖女能手与8名科技人员搭起鹊桥喜结良缘。为她们提供各种技术指导和服务,使她们在原有的种(植)养殖规模上和增收致富上有更大的发展和提高。二是科技人员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在服务群众的大舞台上进一步施展了自己的才华。三是科技结对影响、辐射周边群众,带动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四是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援收到实效,经济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实践证明:科技结对活动确实在女农民与科技人员之间搭起了一座知识的桥梁,通过两者的互动,不仅激发了妇女学用科技的热情,提高了她们的科技文化素质,直接有效地帮助农民增收致富,而且实现了科技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目的,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活动本身的开展也为妇联组织进一步发挥优势,激活潜能,深化我区“双学双比”活动作出了积极贡献。

三、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推动妇女学习运用新技术

我区“双学双比”成员单位紧紧围绕“品种更新、技术更新、知识更新”三大工程,进一步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充分发挥妇女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几年来,我区共举办农村妇女科技培训班216期,参培人数近1.5万人次,其中1800人获得绿色证书。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1、标准化知识培训。为了紧跟农业现代化进程,按照高效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在妇女群众中广泛深入宣传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意义,并积极组织农家女参加农业标准化知识的学习。各镇和涉农街道也相继开展培训,全区共办此类培训班5期,310名妇女参加学习。

2、实用科技知识培训。科技、农林等部门,举办高产栽培技术、检测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系列培训班,播放科教录像带,发放种植、栽培和饲养等资料,向农村妇女传授实用技术,提高她们的科技种养意识和水平,为科技创业增长才干。

3、绿色证书培训。区农林局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开展了科技结对帮扶、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全局有16名女科技人员与乡镇科技示范户建立了结对帮扶对子,常年为她们提供技术、资金和信息等服务;每年组织5—6次农林业专家科技赶集活动,现场接受农民咨询,帮助农民解放实际问题。同时为提高农民科技种田水平,开展了绿色证书培训工作,到2004年年底全区绿色证书培训人数已达4000人,其中女性1800人,已全部拿到绿色证书。

四、以科技示范基地为龙头,带动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区“双学双比”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紧紧围绕“三农”工作,以农民增收致富为重点,充分发挥“双学双比”活动在组织、宣传、教育、服务妇女中的作用,明确任务,制定措施,创新工作,为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搭建服务和发展平台。目前全区通过自办、联办已建立“妇字号”科技示范基地27个,科技指导中心6个,巾帼林22个,“三八”丰产方14个,这些基地发挥了生产、示范、培训、就业等综合作用,成为组织妇女、宣传妇女、教育妇女、服务妇女的重要工作平台。南京禾宏生态园负责人林开红租赁了钱仓村200亩土地,建立了果品生产基地,并吸纳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使基地成为信息传播、良种示范、科技推广的中心。冶山社区家庭主妇沈秀琴率先创办一家工艺品玩具厂,不仅自己带头致富,还解决了当地200多名农家女就业,同时还每年缴纳国地两税120多万元。在她们的示范引导下,该镇有50多名农家女自办了工艺品玩具厂,吸纳当地农家女就业。四合墩社区妇女张德香,饲养400多对种鸽,平均每月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就在该镇,通过一些农家女就地“掘金”,示范引导,使原来许多无所事事的家庭主妇改掉陋习,她们有的做起了“提篮小买卖”生意,有的当起了农副产品经纪人。

实践证明,“双学双比”活动与贯彻区委、区政府发展农村经济工作决策相合拍,不断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成为农村妇女工作的有效载体;“双学双比”竞赛活动与促进六合妇女事业全面发展目标任务相协调,与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各成员单位各尽其职,通力合作,使之成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双学双比”活动开展以来,涌现出了林开红、马德琴、曹萍、周玉芳、王玉琴、沈永英等一大批下岗不失志的创业典型和张相红、张美等一批打工返乡创业致富的典型,她们是六合女性创业的杰出代表。她们以自己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创业历程和人生感悟,弘扬了创业、创新、创优的时代精神,诠释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为全区妇女树立了榜样。

在总结几年所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农村贫困人口妇女所占比例还较大,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标准化生产、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都需要发挥妇女的作用;“双学双比”活动在教育培训、科技服务、资金扶持、项目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能力,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活动形式,推进活动的创新发展。

五、明确工作重点,促进“双学双比”活动再上新台阶。

今后一段时期我区“双学双比”活动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区”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提高带领妇女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继续以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为重点,以活动网络为载体,以督查促进落实,以项目带动发展,以扩大宣传、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妇女的创造活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六合做出新贡献。

(一)城乡联动,进一步深化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

劳动力转移工作仍然是“双学双比”的活动的重中之重,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我区实际,今后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实现有序转移。

1、夯实基础,加强管理。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工作涉及面广,责任重大。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区委、区政府对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总体要求,加强管理,着力服务,实现有序转移。一是建好组织网络,疏通转移渠道。从农村妇女实际出发,继续大力培育发展妇女劳务中介组织,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职业介绍服务网络和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其信息、技能培训、职业中介等作用。妇联组织要发挥工作网络的优势,及时收集用工信息和掌握农村妇女就业意向,及时上报有关劳动力转移工作的信息、经验和进度及存在的问题。二是建好各类台帐,提高长效管理程度。各级妇联组织要认真做好建档工作,及时掌握外出务工人员的各种情况,使劳务输出工作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三是发挥信息员队伍的作用。充分发挥村妇代会和基层干部的作用,以她们为核心,加强对信息员队伍的管理,倡导亲帮亲、友帮友、邻帮邻等转移形式,加快自发组织转移的步伐。

2、通力合作,加强培训。各有关成员单位要继续下功夫、挖潜力,为农村妇女提供各类教育培训。通过培训,一要教会农民城市文明的规范和礼仪,从日常生活上帮助农村妇女尽快融入城市化管理;二要教会农民必备的法律常识,使农村妇女知法、懂法、守法,不做违法之事,不受违法者欺;三要教会农民一技之长,使农村妇女获得专业证书和岗位合格证,为外出务工提供条件。

(二)求真务实,进一步推动“巾帼致富工程”的实施

各级领导小组要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从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科技示范入手,为科技致富办实事,进一步推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的实施。一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继续深化“十万农家女,十项新技术”培训工程,提高农村妇女整体科技水平,使她们学习运用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新品种栽培技术,具备适应农业经济发展的能力。二是加大科技服务范围。有关部门要经常为农民举办讲座、信息、发放技术资料、开展咨询等活动,农业科技人员要进一步树立为基层群众服务的意识,有针对性地给予技术指导和服务。科技结对是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的最有效的手段,要更加注重结对的实效。三是加大科技示范作用。充分发挥“妇字号”示范基地的示范作用,带动更多的妇女依靠科技致富。

(三)扩大社会宣传,推进“双学双比”活动深入开展。

双学双比篇4

一、认真开展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进一步深化“双学双比”活动

(一)扎实推进妇女创业项目的深入开展

一是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关于妇女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相关政策,大力宣传妇女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的意义、贷款对象条件、申报程序、贷款额度、操作流程等。严把贷前资格审核、材料报送,贷款风险,贷后服务等“四个关口”。截至目前,全县已有59名创业妇女享受到了贴息贷款,共发放贷款294.9万元;新一轮申请46户,已送金融部门审核办理。二是“玫琳凯妇女创业小额循环项目”和“香港回归扶贫项目”的实施解决了2户创业妇女资金上的困难,帮助40余名留守贫困妇女实现了就业愿望,目前16万元项目资金都如期全额回收并上交省妇联。

(二)深化创建活动。聘请各类专家,为广大妇女开办各类专题讲座和技术培训班。11月 4-10日,开展了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培训,邀请金明成长电子有限公司钟小梅、王周凤、程英等专业技术人员为70名妇女系统传授了变压器半成品的制作流程,让受训妇女既丰富了理论知识,又学会了基本的操作方法和技巧,为今后居家灵活就业打下了基础。

(三)狠抓女性素质工程。按照“强化组织、争创先进、提升素质、服务妇女”的基本要求,结合中国幸福家园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公共社交礼仪以及如何经营好家庭等内容,运用参与互动的授课方式,对妇女群众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妇女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热情和争创“洁美家庭示范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组织全县各镇妇联主席参加了德阳市妇联干部培训。在为期4天的培训中,妇联干部们较系统地学习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夫妻关系协调技巧、自杀危机干预、儿童心里健康教育、妇女干部自信心的树立等知识,增强了为妇女儿童服务的信心和能力。

双学双比篇5

1.1以英文原著为主,使用原版英文著作授课。如SusanBas-snett.的ComparativeLiterature:ACriticalIntroduction,出版时间:1993。(苏珊波斯奈特:《比较文学批评导论》,Blackwell出版社)但是存在的问题一是英文原著著作价格昂贵,让一般学生难以承受;其次是由于出版和传播的关系,英文原版著作进入中国要经过一段时间,造成版本太旧。再次,据说国外比较文学授课是没有著作的,由于原著作者往往在某一方面领域研究的过于深透,多是专著性质,上课都是老师自己整理讲义。这就造成部分内容过于详细,有些地方涉及不到。不符合我国学生通习比较文学学科领域的现状。

1.2选用中国人编写的英文著作,再选用原版英文著作和国内中文著作作为辅助。由于编写者、教师和学生的国学和英文能力水平差异,很难保证取得高效的教学质量。

1.3以中文著作为主,选取英美比较文学名师的论著进行讲解。两者起到一种相辅相成的作用。如上海师范大学孙景尧的AStudyofImportantWorksinEnglishComparativeLiterature《比较文学名著研读(双语版)》,在实践教学中效果良好。

2、以上述几种教材模式为借鉴,张萍、张晓红编写的这部《比较文学》双语著作具有以下特点

2.1目的明确,针对性较强。是按照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国学及英文实际水平编写的一部相应双语著作。比较文学作为文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学科,是中文系汉语言专业本科生必须开设的一门重要选修课。这本著作的面世可以使学生对比较文学方面的相关知识有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为以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2.2体系较新颖。《比较文学》充分发挥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书中所选论文,多出自西方名家大师的英文比较文学名篇,它本身所具的不同文学文化和思维论析的比较性,使之无疑成为最佳选本。编写体例大致以比较文学学科体系和学习实效为序,分为七章:首先是比较文学基本概念及其历史板块;指出比较文学是专指跨越国界和语言界限的文学比较研究,即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学与文学,或者文学与其他的艺术形式、意识形态的关系的新型边缘学科;其次是研究比较文学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板块一章,指出比较文学学科史及其性质,比较文学的学科“简史”的诞生及其标志。经历了史前阶段、早期阶段、学科形成阶段、正式诞生阶段。其与民族文学、外国文学、世界文学与总体文学概念的具体关系等;再次是第三章: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种类和任务。

认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认识:一是研究对象的认定;二是研究范围。研究种类从早期法国学派的分类、后期美国学派的分类、国内外常见的分类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具体而言比较文学的各研究种类,它们皆有着各自不同的使命。影响研究之下的三种研究类型其任务与目的也各不相同。如,渊源学研究的任务,在于探求影响联系的起点,解决谁发出影响的问题。流传学,其研究的任务则是探求影响联系的终点,解决谁接受影响的问题。媒介学的任务,是研究把一国文学文化介绍、传播到另一国,使它们之间产生文学交流及影响接受联系的途径、方法和手段,解决充当媒介作用的“第三者”问题。而平行研究的任务,是对那些并无交往影响和事实联系的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学,在主题、文类、文艺理论、文学题材、人物形象、创作方法、风格特点、文学思潮和文学运动等方面进行同异关系和规律特点的比较研究。具体到平行研究之下的各分支,也各有其不同的研究任务。著作从第四章至第七章介绍的比较文学的学科流派。第四章:实证性影响研究,对诞生于法国的比较文学最早的学科流派进行研究探讨。

双学双比篇6

立足实际求发展。五莲县镇是一个传统的养殖业生产大镇,全镇的蛋鸡、肉食鸡等养禽的存栏量一直占全县第一位。90年代中后期,随着全镇经济的不断发展,养殖业正处在蓬勃发展的上升期,由于技术、服务等工作的不到位,养禽业的发展还基本处在粗放型管理阶段,远远达不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市场竞争力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当时,是一名镇畜牧兽医站的职工,看着养殖业的发展形势,当时的就想:为什么不开一个门头为这些养殖户提供技术、饲料和兽药服务呢?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有了想法就要付诸行动,当时她顶着重重压力,毅然辞去公职,开办了一家标准化养禽技术服务部。服务部一成立,就受到了广大养殖业户的普遍欢迎,找上门来请教和买药的业户络绎不绝,但随着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她掌握的养殖和禽病防治技术已远远不能适应客户的需要,再加上市场的波动,镇内有一些养殖户出现了减收甚至亏本的现象,于是有一些承受不住压力的养殖户开始动摇。对于当时的情况,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不仅养殖户的问题解决不了,自己网的门头也难以生存。要想发展,必须适应形势的需要,当时已深深体会到,就自己目前的技术已远远无法满足养殖业户的需要,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强学习。又走出了一大步,她把门头交给家人管理,自费到山东牧校、六和集团等学校和公司进行了定期或不定期的学习和培训。经过不懈努力,不仅取得了大专文凭,还获得了兽医师的技术资格,凭着过硬的技术,她经营的服务部也日渐红火。

求真务实建协会。是善于思考的人,随着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服务部业务量的逐步扩大,她深深认识到,要想抵抗市场带来的风险,必须把养殖业户们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合作化团体。6月,在镇党委和五莲县民政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镇养禽协会挂牌成立。养禽协会成立近三年来,始终坚持“互利互惠、让利于民”的经营管理理念,以优质服务赢得了镇内外广大养禽业户的信赖。目前,所经营的服务部已成为“青岛正大”、“北京天地大”、“六和集团”以及“河北科星”、“南京福润德”、“台湾统一”等多家国内大型饲料兽药厂家在的商,业务扩大到五莲、诸城等10多个乡镇、1000多个养殖业户,辐射带动周边发展蛋鸡130多万只,肉食鸡150多万只,年创造社会价值1000多万元。协会不断发展壮大,在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是超前的思维,积极把握市场脉搏,以会员的利益为根本,为广大养禽业户禽蛋产品外调、禽产品宰杀、联络禽苗、兽药保障以及信息反馈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目前,镇的禽蛋产品已远销上海、安徽、南京、青岛等地,年销售额达1200多万元。同时,协会积极加强对外联络,与青岛正大公司合作大力发展无公害养殖,现在青岛正大公司每月从养禽协会调拨无公害鸡蛋15万斤、无公害肉鸡5万只,直接出口到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超级秘书网

成立基地搞创新。发展无止境,随着养禽协会规模的扩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深刻体会到,协会要想带动养禽业的更快发展,为养禽业户提供更便捷、更直接的服务,必须创新服务模式。于是,经过多方努力,建立了自己的养殖示范化基地,走出了一条协会加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路子,协会投资50万元建起了占地20亩、存栏量2万只蛋鸡的示范养殖基地,以此为依托,及时为养殖户提供技术示范指导,对协会会员进行技术培训,进一步扩大了协会的影响力。目前,协会每年都聘请外地专家前来授课,每季度集中对协会会员进行一次养殖技术培训,并根据养殖各周期的不同需要定期不定期的进行禽病防治技术培训,每年举办培训班5-8次。在禽流感发生期间,针对当时的防治形势和养殖业户对以后发展的担忧,协会专门聘请了台湾统一公司技术总监俞圣衍、河北科星公司从日本留学归来的杨光平博士、南京福润德公司的杨建春博士对协会会员进行禽流感防治技术培训,一起分析国内外养殖业的发展形势,通过专家面对面的讲解,打消了养殖业户的顾虑,稳定和促进了周边地区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是一个善于在实际中思索的人,在多年的实际禽病防治过程中,她总是不断总结和探索,对于常见禽病新城疫和法氏囊病的防治,她曾考虑是不是象人一样也能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有了大胆的想法,她就要付诸行动,她经过咨询专家,还真有这么个办法,为了推广这种疗法,她专门邀请了相关专家对养禽协会的会员分期分批进行了培训,收到了明显成效,很受协会会员的欢迎。有一次,诸城市吕标镇一个养殖户,存栏的3万只蛋鸡出现了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呼噜、产蛋率下降等症状,当地许多兽医都束手无策,最后这个养殖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向镇养禽协会求救,接到电话后,立即带上员工赶赴现场,查看了病情后,她们试着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疗法,三天后,奇迹出现了,不仅蛋鸡的上述症状消失了,病情稳定,而且产蛋量也有所增加。

双学双比篇7

一、增强妇女自强意识提高妇女自身素质

面对新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妇女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为了使妇女工作出特色、出活力,给妇女队伍发挥潜能、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平台,我们积极倡导男女平等,并引导妇女撑起自己的半边天。一是引导妇女要自立、自强、自尊、自爱,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自身优势,实现自身的价值。一年来,我们开展了争当“三八红旗手”、争做“巾帼女强人”的活动,广大妇女通过参加活动,坚定了她们不甘落后、勇于争先的信心。二是引导妇女参加法律法规学习、科技业务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1-2门实用技术,涌现了一批农村致富能人,一批遵纪守法标兵,一批移风易俗的典范,有力地推进了全镇经济的发展。三是引导她们在家庭中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我们倡导广大妇女要敢于冲出传统旧俗,闯市场、闯门路,提高家庭地位,利用法律法规开展反家庭暴力活动,维护自身的权益,树立新时期妇女的新形象。四是引导妇女开展富有成效的社会活动。妇女在活动中既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又能得到社会的肯定和关注,一年来,我们组织妇女在倡导文明新风,提倡优生优育、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活动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引导她们参政议政,反映广大妇女的意愿,在研究决策妇女重大问题时,都要征求她们的意见,为妇女工作提供政治和组织保证。通过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更新了群众的生育观念,通过成立护村护路、禁赌禁毒队,净化了社会风气,维护了社会稳定。通过发展优化种养结构,拓展二、三产业,使农村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版权所有

二、积极为妇女工作排忧解难确保妇女工作有序开展

我们竭诚为广大妇女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妇女排忧解难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尺。一是专门成立妇女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分管副书记亲自抓,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妇女群众,深入到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倾听她们的呼声,了解她们的意愿,努力为她们办实事、办好事,如小龙潭村七组妇女舒冬英,因洪灾侵袭,造成房屋即将倒塌,我们立即为她送去了2000元现金,并免费为她们办了建房手续,使舒冬英度过了难关。据统计,一年中,我们共为全镇广大妇女办实事、办好事46件,扶持资金8600元,开发项目15个。二是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我们既引导广大妇女积极参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特别是家庭美德建设,让她们增强抵御各种腐蚀思想和生活方式的侵蚀作用,又组织公安、司法等部门严厉打击侵犯妇女合法权益的丑恶现象和违法犯罪活动,努力营造妇女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如连山村妇女向英菊经常受到家庭暴力侵害,我们组织公安、妇联对其丈夫进行了训戒教育,使其丈夫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行为,并承诺今后决不再犯。三是我们在克服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把妇女工作经费纳入了镇财政预算,投入经费6000元,为妇女工作提供了经济保障。一年中,为全镇广大妇女订阅各类科技、法规杂志1200份,开展活动发放奖品投入3000元。

双学双比篇8

关键词:双语教育 双语教学 双语教育比较

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需要,是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国际交流与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手段。从全球范围来看,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双语教育已成为一些国家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加坡、加拿大和美国等多元语言、多元文化国家的教育更是如此。因此比较借鉴他国双语教育,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方案的具体确定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与国外双语教育的比较

我国高校的双语教学与欧美加等国家的双语教育相比,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具体分析如下:

1 双语教育目的不同:国外实施双语教育的目的,不仅为了培养双语人才或追求共同语言,而且大多源于种族同化、文化认同、社会稳定等社会和政治需要,甚至基于民族和谐共处、避免国家分裂的考虑。例如:1969年,加拿大联邦政府顺应形势的发展,为了缓解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通过了《官方语言法》,宣布英语和法语同为官方语言,英/法双语人才享有进邦政府部门工作的优先权,实施双语教育上升为加拿大的社会需求和基本国策。

2 双语师资状况不同:世界各国都要求双语师资必须由掌握双语的学科教师担任。新加坡政府双语教育依靠国外教师及教育顾问;加拿大明确规定:当法语作为教学语言时,必须由本族语为法语或法语水平相当于本族语的教师施教;当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时,必须由本族语为英语或英语水平相当于本族语的教师施教。这一项规定,非常符合加拿大的基本国情。20%左右的加拿大人口使用法语,这一得天独厚的人口结构和语言特征确保了加拿大双语师资的质量。而我国双语教学还处于实验阶段,现有的双语教师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双语培训,优秀的双语师资极为贫乏。

3 双语教育模式发展程度不同:国外双语教育模式产生于不同的国家,植根于不同的社会环境、教育环境和语言环境中,自成体系,各具特色。如加拿大兰伯特学校根据其英法双语社会背景下实验出的“沉浸式”教学;美国针对移民儿童的“过渡式”双语教学模式都是成熟的成功范例。相比之下,我国的双语教学还仅仅处于摸索阶段,国内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模式尚未形成。

二、国外双语教育对我国双语教学的相关借鉴与启示

首先,优秀双语教师的匮乏问题。高质量的双语教师是保证高质量双语教育之关键。比如加拿大对双语教师的要求非常高,各学校除了明确要求应聘的双语教师必须是高水平的双语双文化者、具有高学历与较高教学水平、是优秀的学科教师外,同时还要求应聘者必须像“语言传教士”一样热爱双语教育,全身心地投入双语教育。因此,加拿大重视双语教师的在职培训与提高,在职培训通常有三种方式:以国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不定期地组织专门的“双语教育研讨会”的形式提高在职双语教师的业务水平;通过大学举办的“浸入式双语教师进修班”培训在职双语教师;通过“参观学习其他兄弟学校”的方式培训在职双语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开拓双语教师的视野,更新双语教师的教育理念。此外,新加坡政府双语教育依靠国外教师及教育顾问,譬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教师将近50%为外国教师,他们分别来自欧美、日本、澳大利亚等著名学府,所有的教师全部以英文授课,并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我国也可以考虑通过外聘、国家输出人才培养和大学组织在职培训的不同方式解决双语师资问题。

其次,教学对象良莠不分的问题。目前,我国高校学生外语水平、专业基础的参差不齐是双语教学推进中不可回避的难题,双语教学给相当一部分学生带来了学业压力和心理负担。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新加坡根据学生的接收能力和学业水平,实行语言分流的教学方法。我国高校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大多对新生进行入学英语考试后分快慢班,但分快慢班和新加坡的语言分流都带有强制性,学生没有自,我国高校可以针对双语教学把学生进行分类,但分到哪一类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程度、愿望和个人目标自由选择。实践证明, 因材施教,阶段分流进行的双语教学模式符合目前高校的客观实际,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双语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我国高校可以通过借鉴其他国家教育的成功经验,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成功道路。

作者单位:潍坊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文清,于家太.昂茨提案美国双语教育的争论[J].全球教育展望,2001(12):45-48.

双学双比篇9

关键词:汉语 韩语 对比研究

一、语音层面

韩语中本身有大量汉字词,但由于韩语词汇的发音方式并不完全等同于汉语,因此汉语和韩语两种语言中汉语词的发音也不尽相同。在教学中,诸多差异日益成为语言学习的难点。汉语言的发音有时抑扬顿挫,有时舒缓平滑;有时低声细语,有时掷地有声。可一旦开始学习,却又会觉得发音规律很难把握。如:

(一)汉语中存在着某些韩语中并不存在的发音。比如[f]、[r]、[t??]、[t???]、[??]等等。外国学生在发汉语的卷舌音时很困难。有的学生甚至把汉语拼音当作英语使用。因此韩国学生在学习时经常与舌尖前音和舌叶音等混淆。

(二)韩语单元音和复元音和汉语词汇的韵母非常相似。如韩语单元音中和汉语的舌面元音发音相同的有五个音;从复元音的结构来看,韩语与汉语组合韵母的发音也非常相似。唇齿音在韩语中并不存在,韩国人发[f]音时经常感到很困难,从而偶尔和双唇音[b]、[p]相混淆。

二、语法层面

韩语和汉语基本的语序也不一样。例如,汉语简单句的基本句法结构是“主语+谓语+宾语”形式;而韩语相应的句法结构是“主语+宾语+谓语”。另外,相比较而言,汉语的补语较发达,韩语的定语较发达。在汉语语法中,补语明显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外国汉语学习者在用补语造句或者翻译含有补语成分的句子时,常常犯错。

三、语义层面

韩语中的汉语词汇约占词汇总量的60%,在古代的韩语中所占的比例更大。诸多汉语词为韩国人学汉语创造了有利条件。很多韩语中的汉字词和相对应的汉语词汇是“同形异义”和“逆序同义”关系。

(一)“同形异义”词

韩语中的很多汉语词汇和汉语中的相关词语也并不是完全对应,有时“形”相同但“义”略异。韩语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受到中国汉字的影响。现在的韩语中甚至仍然有很多文字和成语都是直接来源于汉语的。所以,韩国的汉语初学者往往会感觉亲切。值得留意的是,虽然很多汉字跟韩语用法类似,可是它们在意义和发音方面仍然有所不同。例如:

在上表中,“点心”在中国是“甜点”的意思,而在韩语中却指午饭。“爱人”在汉语中一般是婚后夫妇彼此对对方的称呼方式,而在韩语中却指的是婚前的恋人。汉语中的“新闻”一般指的是简短的报道,但韩语中的“新闻”却指代刊登这些报道的纸媒体。

(二)“逆序同义”词

有些韩国语汉字词和汉语词词义相同,但字序不同,这也就是所谓的“逆序词”。在教学中,只需将这些词语的顺序逆转过来,便可很好地记忆和理解。如:

汉语中的词汇与韩语中的对等词语只是顺序不同。在教学中通过这些“汉字词”可加速韩国留学生汉语词汇的学习,在“汉字词”“汉字成语”等词义解释时适当地从简从略,可使韩国留学生迅速、大量地掌握汉语词汇,提高教学质量。

四、文化层面

中韩两国的文化背景有许多相近的地方,这造成韩国学生对反映汉族传统的民俗、礼仪及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词语有较强的理解力。中韩两国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共同尊奉儒家思想。韩国人十分了解与儒家思想有关的各类词语,特别是现代韩国人还严格地保留着许多源于儒教的风俗习惯,如每年的扫墓、祭祖、拜年等。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长期熏陶的韩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力明显地高于以欧美文化为背景的外国人。此外我们也注意到,中韩两国的文化在精神领域内的认同程度大大高于其具体的物质生活方式。因而韩国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很容易理解,并能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自觉遵从。

五、正负迁移现象

任何年龄段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可能受到母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的影响。所以,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更不能放松母语修养的提高,以克服这种负面的影响。

(一)同形的汉语词汇在汉译韩过程中的正迁移现象

在汉、韩语言中,表示人、物、地点的词和政治、文化、科技有关的术语,在原义和引申义等方面都几乎一致。因此,这类同形且同义的汉语词汇在汉、韩语中常可直译。

(二)同形汉语词汇在汉译韩过程中的负迁移现象

1.汉语词汇的词义扩大现象

词义扩大指词义所指称的事物对象的范围由小变大的词义演变类型,即词义表达的概念内涵减少,外延扩大,新义与旧义形成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譬如,“食堂(韩语:??)”一词在汉语中只能指代某些单位内部的餐厅,而在韩语中却可以指代所有面向全社会的商业餐饮机构。再如“师母(韩语:???)”一词,汉语中只能用来称呼师傅或老师的太太,而在韩语中除此之外,还可以指代老板的夫人。

2.汉语词汇的词义缩小现象

汉语词汇的词义缩小现象指意义所指的对象之范围由大及小的演变过程,即意义表达的内涵增加,外延缩小。新意义与旧意义组成一种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如“教师”一词,汉语词“教师”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人员,包括在大学任教的教育、教学人员;而韩语汉字词“??()”指在中小学任教的教育、教学人员,不包括在大学任教的教学人员。汉字词“??()”的使用范围与其同源汉语词相比,词义范围缩小了。在汉译韩中,大学“教师”就不能译成“??”。

3.汉语词汇的词义改变现象

进入韩语系统的汉语词汇,在发展变异的过程中,不仅意义在扩大或收缩,而且有的意义发生改变。譬如,汉语词汇的“爱人”原来指代的是“情人的一方”,后指代“夫妻”称。汉语词汇的“??(人)”也保留了最初的意义。

六、结语

通过对韩、汉双语的对比分析,可以找到其语言间的语音、词汇、语法及语用异同。旨在为教学中有效地使用韩汉双语间的相同点,实现韩国汉语学习者的母语在学习过程中的正迁移。同时,通过分析韩汉双语言在结构、形式、功能和语用方面的异同,找出对韩、汉语教学的难点问题,从而预测韩国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因受韩语干扰可能犯的习得错误。

参考文献:

[1]陈榴.韩国汉字词语的语义变迁[J].汉字文化,2006,(3).

[2]李大农.试论对韩国学生的现代汉语教学[A].赵金铭.对外汉语

教学探讨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张敏,金宣希.中韩翻译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赵永新.语言对比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

双学双比篇10

关键词:国内高校;金融课程;双语教学;比较优势

一、国内高校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的比较优势

1.语言能力优势

一般认为,高校推行双语教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在于培养学生国际化的职业能力和科研能力,以适应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具体而言,一是从职业能力方面,应当重视改变过去大学生毕业还是“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状态,使其听说能力获得明显的改善,能够参与到国际化的工作交流之中,顺畅地完成职业行为;二是从国际化的科研能力来说,应当重视改变过去大学生对国外文献资料零接触的状态,使其初步具备搜集阅读和理解运用国外相关文献的能力,为学术研究开拓宽广的视野,打开获得外部信息观念的通道,从而把握国际学术前沿的发展动态,向世界先进的学术研究水准看齐。

根据这样的出发点,在传统母语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可以这样界定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的目标:其一是获取金融专业知识,其二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专业沟通能力。 前者是使学生掌握金融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理论和实务,了解金融经济的动态,理解国际国内各种经济政策等。后者是在学科教学中,逐步使英语成为教与学的另一种适用媒体。语言目标和学科目标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双语教学从总体上和长远来看,最终要达到使学生能够以汉语和英语两种工具进行金融专业的学习、思考、研究和交流的效果。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高校金融专业从传统的母语教学转向双语教学,正是由于双语教学相对母语教学在实现专业学习目标的同时实现了语言目标,使学生获得了更强的就业竞争能力和学术科研能力。这可以成为双语教学相对母语教学的一个优势:语言能力优势。

2.本土内容优势

本文思考的另一个问题是:国内高校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相对于海外留学的内容优势。

首先,讨论双语教学不能忘记这样一个大前提,即金融专业教学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金融人才,换言之,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是要在国内就业工作的,客观而言都是为国家建设服务的,它决定了国内高校金融专业的教学内容无论是否双语都不应该脱离中国的前无古人的复杂而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本身。

其次,金融专业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情境依赖性。西方成熟的经济理论产生的背景条件与我国发展中的改革实践有很大的距离,就和我国关系重大的改革和发展问题来说,现代经济学有关改革和发展的许多理论,既难于解释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成败,也难于解释其他发展中国家、转型国家的成败;而西方的经济学大师在解读中国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时候经常犯错误也就是由于不了解中国的特殊性所致。到国外留学学习社会科学的人在回国后都有一个结合中国的实际重新认识和检验外国理论适用性的过程,否则食洋不化、生搬硬套就会产生教条主义的恶果。本土的大学生能够长期观察和深入研究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可以和教师以及同学之间就国内问题的各种科研成果和思想观点充分无障碍的交流,获得更多的教益。

第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创新需要培养大批了解中国问题的理论工作者。日益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持续的经济增长使得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升,同时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也成为现代经济理论的实验场。各种西方经济理论在中国传播的同时也在中国的实践中经受检验,并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可能。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在北大一次演讲中提到,“21世纪中国会出世界经济学大师,我们将迎来经济学大师在中国辈出的时代。”“中国经济学家应该比发达国家的经济学家在了解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以及转型国家的问题上有优势。”因此,国内高校培养研究型金融人才,应当以研究本国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从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致力于中国改革发展的创新型学者。

可见,国内高校的双语教学需要继续发挥国内传统的纯母语教学的内容优势,通过本土教师的双语教学和研究,将现代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国际经济规则与我国正在深化的市场化进程相结合,根据我国的经济制度基础、经济发展阶段和特定国情,来讲解和阐述理论的前提、基础和应用范围。如此将国际国内融会贯通,打造出本土化的内容优势。

二、金融专业双语教学优势的发挥

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本土双语教学在国际化的语言能力和中外兼备的内容两个优势来实现双语教学目标呢?

1.语言能力方面

笔者根据自己的双语教学经验总结了一种Rock and Roll滚动式双语教学法,所谓Rock,就是上课强调互动,学生经常需要讨论和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是动感的;所谓Roll,就是教学形式和内容上英汉滚动进行。具体来说:开学第一次课就要用一部分时间来讲英语,通常是一些介绍概念和常识性的内容。接下来的时间用汉语简要复述前面的内容,让学生印证自己究竟听懂了多少,胸中有数。在接下来的内容可以用汉语讲,到第二次课上课开始的英语时间里滚动前次汉语授课的内容,然后继续用汉语讲新课。以后每次课开始都有一段时间用英语讲课,每次课堂教学安排的内容都有汉语和英语两个板块,其中英语时间主要是回顾前一次课上汉语讲授的内容,提出各种问题要求用英语回答,比较各种观点和概念,要求学生用英语讨论等,时间在30~60分钟不等。

通过Rock and Roll滚动式双语教学法,学生有了机会和教师用英语交流,教师也可以判断哪些问题学生还没有掌握好,没有把知识英语口语化,哪些学生课后还没有看书。通过这种滚动也克服了师生双方的惰性,增加了课后使用英语的时间,教学互动也不容易冷场,一些外语水平不好的学生也有了信心继续选择双语课的学习。在实行学分制、母语课和双语课平行选课情况下,一些学生虽然选了双语课却可能一时畏难而半途放弃。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最初对双语课的感受,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和提高兴趣。Rock and Roll滚动式双语教学法便于教师调节教学内容的难易,对于复杂或重要的问题可以适当些重复和强化,对于一些国内问题共性的方面要求掌握英语的表述,特殊性的方面则用母语交流。这个方法笔者通过几轮实践认为效果是好的。

2.本土内容方面

发挥双语课内容优势的关键在于将教学的关注点聚

焦在与金融专业课程内容相关的国内问题上。当前国内金融专业双语课普遍使用外国教材的情况下,通过双语课任课教师的研究工作结合教学大纲的相关知识点来补充,以弥补国外原版教材的先天欠缺。

教学内容的本土化,并不意味着放弃双语教学的开放性。在引入国内问题时,可以采用来自国内的英文版资料,还可以结合外国相关原文资料进行对照,启发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积极探索构建知识,分析和判断实际问题。以国际金融学的双语教学内容为例,国外的教材介绍汇率制度及其选择理论,不会具体介绍中国的汇率制度的变迁和改革,这样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需要本国教师自己去研究并综合了国内外学术界和相关管理当局的观点来进行全面介绍。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不但介绍了国内学者的意见,也对比介绍了日本、美国以及欧洲等著名学者对中国汇率问题的不同看法,还特别聚焦当前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动态,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搜集和综合分析,通过课外研究和课堂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本国汇率制度问题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把握其发展演进的基本特点和趋势。

3.进一步发挥金融专业双语教学优势的建议

进一步发挥双语教学的比较优势,使国内高校金融专业双语教学办出特色、办出成效。具体建议如下:

(1)双语师资培养方面。从语言能力培养来说,以外语为母语的专业教师最具优势。从内容来说,对本国实际有深入研究的专业教师最具优势。但是,前者不了解国情,缺乏本土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优势;后者的外语能力如果不能自如地表达,也容易丧失语言能力优势。目前学界有一种单纯贬低本土双语教师,主张高薪聘请外国教师承担双语课的倾向,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如果全面推行容易产生很多的不良反应,不利于高校教师队伍的长远发展。笔者更倾向于立足本土专业教师队伍,致力于通过选拔培养、合理配备等措施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的外语教学能力,形成良性的双语师资培养机制。国际化的学生需要国际化的教学来培养,根本的还是要靠自己的力量,从而把握双语教学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高水平的科研才能支撑高水平的教学,双语教学的内容优势也是和教师的学术研究密切相关的。有鉴于此,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力度培养本土双语教学科研骨干教师,继续在政策上、经费上向双语教学倾斜,支持双语骨干教师出国培训、访学和进修,提高语言交流能力,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研方法,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2)教材建设方面。教材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内外兼备的双语教学内容要求内外兼收的双语教材相配套,使教学过程更加便利和流畅。当前双语教材主要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教材,而这些教材是根据西方国家自身的情况面向本国学生而编写的,涉及中国内容很少。不加分析、不加取舍地使用这样的教材来给中国的大学生教学,容易导致学生脱离实际,对中国具体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模糊不清,既不利于其今后职业和研究的发展,也同高校培养大学生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根本目的不相适应。

200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在改编原版教材的基础上出版了一批金融专业系列双语教材,比较原版教材在篇幅上有了一些删减,并少量补充了有关中国情况的简单介绍,改编后的教材在价格上接近国内同类教材。应该说,这批双语专用教材的出版有利于全国高校金融专业双语教学的推行。但是,这批教材包括配套的教辅材料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错漏和不足的问题,通过各地的教学实践不断被发现并在教学中纠正、补充。经过了一段时间教学科研的积累,完全可以组织双语教学的骨干教师进行必要的修订补充符合实际的金融专业系列双语教材,使现行双语教材及时得到升级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