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十篇

时间:2023-03-22 03:45:05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篇1

昨天与朋友一起观看了冯小刚导演的《唐山大地震》。我很喜欢冯导拍的片子,但这部影片让我最为感动和震撼,我从中看到了冯导在这部影片中倾注了太多的情感和心血,他以一个艺术家的角度再现了唐山大地震后让人心碎的场景和人们对生命的渴望,同时让人们深刻的感受到二十多年来,发展中的中国人对于人性与情感的理解和新的诠释。这部影片从开始到结束我是一直流着眼泪看完的,影片中徐帆扮演的母亲尤为感人,一个普通、纯朴、善良的女人,一个母亲在生与死之间心灵的挣扎,那让人心碎语言,让我有种从未有过的心灵震颤,心像被撕裂一样的疼痛,作为母亲我能理解她的痛苦和无奈。徐帆扮演的母亲,甚至让人感到那是发生在她自己身上的伤痛,让人感到真实而感人,我想明年的大奖应该归她莫属。

这部影片看后我想对每个人不仅仅是受到一次教育,它会使人们深思,会让人们更加珍惜友情,更加爱你的亲人,爱你的朋友,爱关心你的人。而且应该带着孩子去看,让他们懂得关爱他人,珍惜生命。片尾王菲的歌,有一种平静、空明、天籁般的声音,让我们更加怀念地震中死去的人们,歌曲给影片划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更多《唐山大地震》观后感作文:

《唐山大地震》观后有感 观后感:唐山大地震 看《唐山大地震》有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哭点集结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撕开伤口 尽情痛哭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活着真好 《唐山大地震》感想:心灵的呼唤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感想 《唐山大地震》读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看的不只是电影,是人生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篇2

感动,还是感动,但除了感动之余,作为台湾知名的影评人吴孟樵还有了新说。暂且不论作品观点与否,但艺术总是见仁见智的。这里我们编发了她的新说,供读者参考。

有种痛是自己死了遗憾留下挚爱:有种痛是独活:有种痛是被抛下:有种痛是活人想念死人:有种痛是放不下……看电影,偶尔也会痛,例如:影片触及了你的心,即使你走在阳光下仍感痛不欲生。

有的痛,是失望!例如:看《唐山大地震》。

失望,或许是言重了!是期待值过高。老实说,对导演冯小刚的作品喜爱、关注,即使是大有好评的前作《非诚勿扰》让我惊觉他拿捏剧情节奏的力道下滑。对他,仍是期待。

《唐山大地震》一开场。短短几分钟内,生动流利地立时着墨出方家四口人快乐相依的情感。双胞胎姊弟的个性显见大不同:棒冰被抢走,姊姊够悍,不是望冰兴叹。巷内,孩子们追逐,姊弟奔跑着,姊姊喊:“快跑啊……跑啊!”颇能带动观影情绪,也是预示未来。被坍塌的墙压着身体。姊姊懂得以石头敲出声响告知埋身处:弟弟哭着:救我!

影片里的电扇比抗震纪念馆展示的电扇还古朴。喀拉转动的扇叶外,是缝隙很宽的外壳。虽不知当年唐山的电扇是较接近电影?或。纪念馆的形式?对道具的用心留下深刻的印象。电扇与西红柿的象征意涵强化了方家人的记忆。

卡车上,没来得及的“车震”,被一场天灾,划破人性里最无奈的残酷选择。当徐帆饰演的妈妈,声嘶力竭地大哭:“都救啊!”再到被告知得择一的实际困难后,她说:“救弟弟。”对于以子传家的社会价值观念里,即使是稚幼的孩子,从生活里多少能察觉分辨,但,二选一,是难堪的处境。于妈妈而言,她也不会预知天降此厄,偏偏,要她面对挚爱的选择。心,要如何公正?偏偏,两个孩子于灾变下身埋石堆的处境一模一样,一左一右。“生,死”的几率一样。话,随着心出口。救出弟弟,抱着姊姊声声泣诉:“妈妈对不起你!”面对伤心的妈妈,在天灾下,随心而出的选择。没人能怪责妈妈。

偏偏,姊姊大难不死。是小说里“余震”的再次伤害。

弟弟有活路。却断了一只胳臂:姊姊本是没了活路,却命不该绝,被爸爸、医生妈妈领养,很受疼爱。

长年揪于心的罪责、恶梦留待32年后。汶川大地震将他们聚于撕天裂地下。此时,才见到地震后人们的互助力量。虽当年的唐山地震限于种种因素,未能让世人快速知晓,但,影片集结于方家人32年的家变,无法综观唐山市民如何共同面对,仅巷内长长的、一整排家家户户的人蹲着烧纸钱,徐帆对儿子说出不搬家的理由:“让他们记得家里的位置。”

历经三十几年,唐山由近乎废墟中,浴火重生。可观的市容、经济起飞、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从大毁灭走向大建设,是当地政府拍摄此片的立意。多项产品或公司名称的植入性营销,无可厚非是为了筹募资金,强烈的商业行为是促成电影市场成功的要素,却显得过于“碍眼”,降低可以自然的动人情韵。以冯小刚的聪敏,应该可以“解决”植入更不着痕迹的营销方式。

花大钱制作的地震特效,不见奇观。配乐映着画面,强烈地喧宾夺主,企图以声响带领观众与崩裂的天地、与剧中人同落泪,却是表象式的宣泄,剧情难以连贯完整的情绪,少了深层的恸哭。

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同年,去世。画面出现排列整齐的,训练有素地一排排轮番对着遗照鞠躬。是历史过程的必要陈述。香港导演关锦鹏执导的《蓝宇》,胡军饰演的捍东就表示:时期,的巨大形象远超过叫做“父亲”的。捍东面对父亲的死哭不出来,记忆里,是让他第一次恸哭。再哭,就是失去爱人的时候。

历史、政治评论家看待,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否认其绝对是伟人。唐山人历经“十年”、大地震,及地震后产生的社会现象,浩劫之大,绝对是不该被遗忘、浴火凤凰绝对该鼓舞。宣传唐山的电影,冯小刚选择改编张翎的小说《余震》,却抽离小说里层迭复杂的伤痛。诚如冯小刚说的,希望带给观众温馨感。尤其是小说里的养父。在电影里以大约两场戏传达了养母的疑虑,让观众隐约去体会。

陈道明是光华四射的演员。养父的戏份虽不算多。却是备受赞扬。徐帆撑起了整部电影的骨干随着她看天灾家变,从年轻媳妇至爱子结婚生子,她身为婆婆的心态,也变成当年的婆婆,爱心里,有着不能与她争辩的强势作为。这点,是人物经过岁月淘洗,既细微又很突出的描述。再到,她面对返家的女儿,忽地跪下。多“沉重”地对女儿表达歉意的具体形式,却教我看得毛骨悚然,丝丝“读”到这位妈妈更多复杂的心思心意。

以唐山大地震为片名、以唐山建设为脉络、以爱为骨血。都无法不看到这是部宣扬的电影。

姊姊长大后。由近年崭露头角的张静初饰演。她的一切都是来自。以唐山大地震为名,感觉上是“利用”历史的悲痛,愚弄观众的情感或辨识力?因此。若是安个别的片名,应该是更合乎影片的基调。冯小刚不擅于处理历史题材?感觉上。他擅于掌握小人物在城市里的变化!我多么喜欢他的作品呀,曾在影评书《爱看电影的人》写过他执导的《大腕》,多讽笑、多有观点的丧礼。他会变成第二个“张大导演”?由颇有见解、颇有创作力的导演,随着商业趋势,丧失原创力?倒是。华谊兄弟电影公司近几年的发展,与开拓的拍片宣传模式,绝对令电影人欣羡。

《唐山大地震》,予我最大的意义是:台湾夏潮基金会宋东文董事长带领台湾11位作家至河北。由全国和河北省安排多项行程,尤其是,我们在唐山的新华剧院与唐山市民一起看这部极受瞩目的电影。对台湾人来说,也是沉重无比的伤痛,从唐山到台湾的某些老人,即使是1987年年底开放大陆探亲后,有家归不得,再也无法探视唐山家人了。这从台湾导演周晏子1998年的中视金钟剧展《我的心留在布达佩斯》,即可见退伍老兵想念已不见唐山老家的心事。

灾变,最能凝聚力量的,无非是情感。于是,《唐山大地震》最被归类的影片类型不是灾难片,而是亲情片。在墓园,张静初才深切地了解妈妈悬着多年的心有多苦,她一并“放下”32年的悲怆,一声声哭至心肺的“对不起”。教人感同身受。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篇3

从冷到暖色调的改变

过失

无差错的改编,稍嫌主旋律

《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张翎的中篇小说《余震》,与国外同类型的灾难片相比,冯小刚依然是借着大地震的背景,讲述着他心目中的平凡人生。从张翎到苏小卫再到冯小刚,是从冷到暖色调的改变,最终是适度的煽情。

苏小卫写就的剧本依然保存养父女之间的关系。到冯小刚工作台本,则彻底变为抒情为主的温暖电影。原著小说中养父母的身份,由普通劳动者变为军人,这个改变几乎将电影彻底主旋律化。

成功

适度煽情掩盖残酷

人生而平等,只是一个说辞。在大灾难面前,必然要被动选择。23秒的大地震之中,张国强饰演的父亲死亡,张静初饰演的姐姐被徐帆饰演的母亲所弃选。徐帆在两个只能选一个的前提下,给了李晨饰演的弟弟以生的机会。《余震》和《唐山大地震》所有的心理创伤都由此而来,生之不自由,在于自己无法把握命运,《唐山大地震》以煽情的手法最终解决了这个难题,而《余震》则残酷得多。

震后心灵创伤

成功

女性的敏感描写

张国强、陈道明和李晨三个男人,无论生死起伏,都还能平和面对,很淡定地担当责任,而女性则就不同,她们更能忍受却也更承载着毕生绵延不绝的疼痛。而女人则被描写得很是敏感,张静初意外生还,留下的不仅是生理性的头疼、梦魇的记忆、重度怀疑他人和执拗地过着自己所要的生活,直到与弟弟再次相会于汶川大地震的救灾现场,最终徐帆和张静初彼此相跪,才将32年的心灵之锁打开,推开那一扇扇看不到尽头的暗黑之窗。

成功

恰到好处的情感爆发

徐帆、张静初和陈瑾各有明朗、隐蔽的创伤,几乎不能自拔。徐帆要为丈夫和女儿守护那个不再存在的家,张静初无法承受被抛弃的感触,陈瑾则对养女有复杂的看法。小说原著中,有养父和养女的不伦之情,最终冯小刚选择了最保险的桥段,陈道明对张静初的呵护很是上心。张静初和师兄陆毅相恋之后,不惜一切代价生下女儿,并远嫁加拿大。这种过度的自我保护和延续生命的冲动,说明女性一旦确认童年时的精神创伤,将爆发出远超男性的力量。

中国灾难片的先天不足

过失

地面过分平整

暂且不要与好莱坞的《2012》、《天崩地裂》等同类型电影相比,即便是韩国电影如《海云台》的场面,也都超出中国电影几条街。对于灾难的表现,中国电影有着先天不足,从创意、执行力和完成度上来说,都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唐山大地震》的四五分钟特技,冯小刚很不满意国内公司的制作,只能到海外完成。冯小刚善于藏拙,要是正面强攻地震特效,肯定是吃力不讨好。一旦铺展开,就大有问题。《唐山大地震》震后废墟还算写实,但是救助之时,地面已经过分平整,事实上也太是迅速。

过失

相对国内电影,灾难片也显得落后

在《唐山大地震》之前,中国灾难片基本上都没有合理有效地使用电脑高科技制作。冯小宁导演的反映浙江沿海18级风灾的《超强台风》更多是利用模型制作,在当下看来很是过时和粗糙。而中国内地电影史上,最令观众激动的特技镜头却是用土法炮制的《珊瑚岛上的死光》。1983年中国推出了首部国产科幻片《珊瑚岛上的死光》,主要靠电影美术将马太博士的实验室设计成“现代化”的西方风格,制造出奇幻而唬人的感觉。1979年《蓝光闪过之后》的细致、写实,尤其是大火燃起、水库垮塌的部分,比《唐山大地震》和《惊天动地》更加全面、真实。

唐山人说电影

不要有灾难片的预期

在自身各种硬件都无法企及好莱坞的国情下,《唐山大地震》是冯小刚《集结号》后继续中国特色类型片的尝试。按照类型标准划分,该片显然无法归为灾难片之列,地震只有23秒,心灵余震却有32年,这是片方的宣传语,也间接说明全片的篇幅比例,毕竟唐山和汶川这两场灾难,几代中国人感同身受,若真拍成纯灾难片,又有几个人有勇气去再次体验呢。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篇4

关键词:《唐山大地震》

 

一直喜欢看电影,而且只在电影院观看。

即使是一个人静静地欣赏,也乐此不疲。

在看过的上千部电影中,尤其喜欢《上帝之城》、《尤里西斯的凝视》、重庆森林》、《醉拳Ⅱ》、《辛德勒的名单》、《十诫》、《星球大战》、《教父,Ⅰ和Ⅱ》、《诗人悲歌》、《欲望号街车》、《卡萨布兰卡》、《泰坦尼克号》、《海角七号》、《叶问1》、《横断蓝桥》、《101次求婚》等等。

电影《唐山大地震》也是我喜欢的,尽管看得有点失态,眼泪一直迷离。

电影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

1976年,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7月的一个傍晚,唐山发生了大地震。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最后因汶川大地震才一家团聚、冰释前嫌。

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表述: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

看了导演冯小刚的很多电影,更加坚定了我一个不太成熟的观点:男人丑一点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有才气、傲气、心气、底气。就像女人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一样,所以内涵和气质决定一个人的走向。,《唐山大地震》。

妈妈的,阿蒙终于能正视自个长得丑这个历史事实了。

拍摄电影的手法、套路很多,表达的方式方法也因人而异,但我比较喜欢唯美的、铺设的、叙事的、舒缓的、温情的、含蓄的,能在潜移默化中将情感力量传递到我的心灵深处,让人心灵共振、心灵拷问、心灵重塑的电影。

电影唐山大地震,跳出红尘看红尘、着眼地震谈人性,让我们反思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和生死考验。尤其是看到小女孩在雨中于废墟里醒来,周围一片伤亡景象,哭着被人抱走的镜头时,说实在的,我哭了,因为这种被人“舍弃”、被人“捡拾”、被人“温暖”的景象,我们都或多或少感受过,甚至是曾经有过。

很欣赏“母亲”徐帆的一句话:“任何一个母亲做出这样的选择都会崩溃,这种情感像喷泉一样从我的身体里爆发出来,很久都难以释怀。

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能在灾难中生存下来的确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和重建家园问题,更可能是伴随灾民终身的心理问题。,《唐山大地震》。

基于这个意愿,电影《唐山大地震》更多地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

我的感动也缘于此。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多次去灾区的我,一直不能释怀的始终是灾难无情、生命无常。好在我们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度难关。不然,一人之力、岂能回天?一人之功、岂可转地?

在失去和拥有之间,谁是主调?

在坚持与放弃之间,谁是主宰?

在爱恨之间,谁是赢家?

在成功与失败之间,谁是英雄?

 

看电影,不只是消遣,更多的应该是生活生命生存的体验和感知。

一个看灾难片都不会流泪的人,我想TA是无法回答前述四个问题的。

所以,我们要庆幸,有泪流、有话说、有路走的生活,是多么的好啊!

电影中,“母亲”徐帆一直重复着一句老话:没了,才知道什么都没了。,《唐山大地震》。

每听一次,心就纠结、疼痛。

一个母亲在灾难面前的无奈抉择,用了32年的时间去赎罪、去坚守、去抗争、去祭奠、去超度和引领,其间种种责难、磨难、非难,谁能铁石心肠、无动于衷。

所以,我们才呼唤理解、渴望真诚、期盼和谐,达成心灵沟通的桥梁。

所以,我们才检视自我、追求卓越、谋求幸福,实现既生为人的远景。

所以,我们才要坚持美好、善待拥有、宽容伤害、包容不足、容忍得失。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是一种境界。

看好自家人,守好自家门,是一种责任。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一种道义。

墙倒众人推、屋露偏泼雨,是一种失格。,《唐山大地震》。

我们断不能以己之好恶、之修为、之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定性他人之存在。,《唐山大地震》。

毕竟,世上路有千百条,先迈左脚还是右脚,皆为路人所选。,《唐山大地震》。

 

无还有处有还无,大概就是“没了,才知道什么都没了”的注脚吧。

 

电影中,母亲那一跪,养父那声吼,女儿那声哭,儿子那份情,夫妻那份真,以及洗好的番茄、街口的纸钱、堂屋的遗照,都在没了和拥有间默默地表达,表达人性中最为宝贵的真善美。

照此说,我们都是应该知足的。难道不是?

610017 四川省成都市正府街108号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篇5

伊犁华子

电影《唐山大地震》每看一次,心灵被洗礼一次。虽然只有两个小时,但留给我的却是对生命珍爱、对生活热爱的无尽思考。

闭目深思,《唐山大地震》中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情节告诉我们,要坚守精神上的高地,要在事业上不懈奋斗,更要懂得感恩和回报社会。

影片主人公元妮在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中,失去了丈夫,女儿生死下落不明,只留下了失去左臂的儿子方达。地震后,当她的婆婆千里迢迢来唐山,含泪要把她们母子俩接到山东时,元妮没有答应,因为她放不下被地震夺去生命的丈夫和下落不明的女儿,她要坚守着这块承载着她精神之魂的地方,哪怕面临着灾后生活的重重困难和精神上的创伤折磨;当她的儿子当上公司老总,有车有房有家有子,接她到杭州安度晚年时,她谢绝了儿子的"孝心".就连儿子在唐山给她买套楼房,她也没有同意。她对儿子说他的"爸爸"和"姐姐"还在唐山,要给亲人永远"留着门";当邻居中年男人向她表达情感时,她拒绝了。伴着挂在墙上的丈夫和女儿的遗像,她坚韧地生活着,就是在这种岁月漫长的锥心思念中,让我们看到了元妮身上那种精神上的执著坚守和亲情的忠诚捍卫。

经历了这场天崩地裂的大灾难,活着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体现在唐山新家园的恢复重建上,更体现在了人们对事业的顽强拼搏和不懈奋斗上。失去左胳膊的方达起初对生活有些悲观,但每当他回想起地震那天他和同胞胎的姐姐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母亲无奈地选择救他而放弃姐姐时,他都暗下决心不让妈妈失望。于是,他选择了到外地打工经商。从艰难地蹬骑三轮车接送车站旅客开始,一步一步奋斗,最后成为了一家药材公司的老总,可谓事业成功。而他死里逃生的姐姐方登在经历大学退学的挫折后,仍然对事业执著追求,诚实做人,认真做事,后移居加拿大,过上了富裕的生活。灾难余生的姐弟俩,虽然人生历程不同,但都昭示和告诉我们同一个道理:只有拼搏奋斗才能创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大灾有大爱,大爱感天地。曾被地震严重创伤的人们不仅对生活无限热爱,而且更充盈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感恩情怀。影片跨度到了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5.12"汶川大地震后,弟弟方达第一时间组织公司员工成立医疗救助分队前往灾区救援,无偿提供急需药材。姐姐方登在加拿大得知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当即从国外飞回祖国,参加救灾行动。姐弟俩都经历了唐山大地震的巨大灾难,亲眼目睹了灾难带给人们生死离别的人间悲伤,奋战灾区挽救生命是她们姐弟俩人生最高的追求,是她们精神上的一次战役,更是她们书写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至美画卷。懂得感恩,学会回报,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不朽之魂。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篇6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地震遗址 遗址保护 旅游资源开发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强烈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月22日,总理在视察地震重灾区北川县时,站在龙门山半坡遥望被地震严重破坏的北川县城,留下这样一句话:这座老县城可以作为地震遗址保留,变成地震博物馆。温总理的这个提议迅速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文物局的高度重视,在汶川-北川地震重灾区进行地震遗址保护已被有关部门提上议事日程。下面,笔者以唐山地震遗址保护经验来对比分析一下汶川地震遗址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一、唐山地震遗址保护的经验

1976年的唐山地震,是建国以来我国遭受最为惨重的一次强烈地震,地震使24万余人死亡,16万余人受伤,唐山市受到全方位的、毁灭性的破坏。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唐山市河北理工大学原图书馆楼、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原唐山第十中学地裂等七处地震遗址被永久保存。1986年唐山市人民政府在唐山市中心建立“唐山抗震纪念碑”纪念唐山地震和广大军民英勇抗震的事迹。近年来,唐山市大力加强了对唐山地震遗址的保护:注重对地震遗址原貌的保存,强化地震遗址的科普及教育功能,地震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唐山地震遗址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其一,对地震遗址的保护工作明显滞后。唐山地震后,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和国家财力、物力、科技水平有限影响,很多非常宝贵的遗址、实物、资料在后来的重建中被当作废墟清理,地震遗址资源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其二,对现存地震遗址的保护工作尚需加强。唐山地震遗址损毁严重的趋势现在未有根本改变,其中唐山钢铁公司俱乐部遗址、唐柏路食品公司仓库遗址已被拆迁。现存的五处遗址中,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保护和修缮,但是遗址的倾斜、倒塌、风化,人为损毁等现象依然严重。其三,对地震遗址资源利用的观念落后。多数地震遗址处在荒废中,缺少管理和维护。虽然去年唐山市规划局对“原唐山机车车辆厂铸钢车间遗址”进行了地震公园设计方案的招标,但是由于受场地和资料缺乏的限制实施起来不乏困难。管理者对地震遗址资源保护和利用更加有效的方法研究不足。

二、汶川地震遗址保护的必要性

“5.12”汶川地震给四川西北部造成重大损失,地震中心区各个县市的建筑物不同程度受到破坏。其中,汶川县城三分之一的建筑物倒塌;受灾更重的北川老县城80%的建筑倒塌、新县城60%的建筑倒塌,曾经繁华的城镇,震后只剩下坍塌的房屋和瓦砾。除了地震对城镇建筑物的破坏外,广大震区还留下了大量的地震遗址和遗迹,侧翻在地的大客车、被砸扁的面包车、停在公路中间的大货车比比皆是;强烈地震导致的地面碎裂、岩体、山体、滑坡随处可见;救灾队员在废墟中找到的众多政府部门的文件册,学生的红领巾、受损的家具、电器等地震遗物。这些都是地震留给我们的非常宝贵的科学遗产,它记录下的悲惨一页既是珍贵的,也是不可复制的,对此次“5.12”汶川地震历史的纪念、回忆和悼念,将真实的地震遗址、遗迹和档案及时加以保护以待日后的地震科学研究和地震遗址资源开发、利用都是十分有意义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汶川地震遗址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思路

鉴于唐山地震遗址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经验,笔者对汶川地震遗址保护与利用提出以下建议:

1.及时有效地开展地震遗址的保护工作。像北川县城这样有可能修建地震博物馆的地方,有关部门应对现有地震遗址的保护高度重视。5月21日,北川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已对该县城实行特殊管制,非救援和防疫人员,将不再被允许进入北川县城。一方面搜救工作已基本结束,另一方面确保地震灾害后县城原貌不被破坏。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此外应积极利用现在距离地震发生时间比较短,地震遗址、遗迹和档案容易整理的优势,尽快做好汶川地震文物的保护和收集工作。选择具有典型性、规模性和代表性的设施、物品作为地震文物进行保护。还要尽快对当事人、目击者的口述、回忆和照片等加以收集,为震灾留下齐全的第一手资料。

2.合理规划、开发地震遗址资源。利用汶川地震的遗迹遗址,在震区建立集地震遗址保护、地震科研、地震科普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地震遗址公园、地震博物馆等设施。地震纪念设施规划要注意点线面结合,建设的总体原则要在汶川地震涉及的龙门山断裂带修建地震纪念设施,重点应在一头一尾(汶川和北川),使地震纪念设施布局形成一个整体,更多地展示汶川地震的历史全貌。在对地震遗址资源的开发上应始终贯穿“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精神主题,明确开发地震遗址资源的使命在于启发人们去记忆无畏、大爱、协作、互助的抗震精神,这样才能体现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这样才是对此次地震灾害最有意义的纪念。

3.转变观念,发展汶川地震特色旅游。地震旅游在我国基本上属于空白。其原因很多,除了对地震遗址资源开发与利用不足外,观念上的陈旧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地震被称为不祥的预兆,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巨大伤痛使人们不愿去提及它,甚至是极力回避它、忘却它。地震作为自然现象,我们只有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它、了解它。汶川地震遗址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使来自国内外的人们能够亲身感触到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在凭吊亡者、感悟抗震精神的同时,又进行了有关的地震科学知识的教育,是很有纪念意义的。总之,发展汶川地震特色旅游从长远来看,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都会比简单的恢复重建好。一旦此事变为现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汶川地震遗址将与举世闻名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九寨沟等著名景点一样,成为四川旅游的一个新的亮点。

参考文献: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篇7

具体说来,唐山与杭州的政府投资是影片得以创制的根本原因,然而也正是这两座城市平分秋色的出现,使得影片出现较多的歧义。片名《唐山大地震》,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唐山在影片中的重要性。“《唐山大地震》总投资达到1.3亿元,其中,唐山市政府以‘有偿赞助’的方式成为最大的出资方。该片唐山方的制片人姚建国说:‘我们坚持要占有至少50%的股份,成为大股东,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影片中的话语权,才能保证我们所需要的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我们希望影片既主旋律又要充满人性、直指人心。”’这个说法非常清楚地传达出影片的拍摄具有较强的公益性。唐山市政府之所以邀请冯小刚拍摄唐山大地震,就因为三十四周年的纪念契机,因而其公共性放在第一位。它决定了主体事件与城市之间的明确关联,看来冯小刚的拍摄即是一次“命题”作文,这在影片发行时他自己也一再表达。但是,这种公益性的当下表达,已不同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宣传教化的思路,而是借助商业运作模式,大面积地播撒开来。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发展、教育普及与代系的更迭,公益性事件以各种方式逐渐沉淀、内化为人们的日常经验与记忆,尤其是伴随“80后”、“90后”构成观众主体后,对重大历史题材、社会事件的叙述,就成为一个回顾个体成长的重要契机,因此,对他们来说,此类电影已不再是单纯的政治教化,而具有崭新的娱乐信息与消费可能。可以说,目前这一类型的电影创制正是合理地利用了这一观影心理。电影对公益性事件的选择,不再是简单、被动的应景敷衍(用电影这一现代媒体实现教育的功能),而是主动选择此类事件,完成政治(赢得政府支持与获奖)与经济(高票房回报)的双重获利。总之,对社会具有重大影响的公众事件、带有集体记忆的公共题材给电影制作带来的巨大经济回报已经屡试不爽。如陆川拍摄的黑白电影《南京!南京!》虽是一部典型的文艺片,但借助“南京大屠杀”这一敏感题材,还是进入了亿元票房“俱乐部”,这在1990年代主旋律电影中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再如《建国大业》利用明星机制,重述“新中国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票房高达三个多亿。在这样情况下,冯小刚接受“唐山大地震”这一重大题材,实际上是将历史性(成长记忆)、公共性(集体记忆)以及当下性(汶川地震)融合在一起,从这个角度说,《唐山大地震》票房超六亿的骄人成绩,与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关系十分密切。它提示着我们,电影“说什么”的题材选择,对票房的影响远大于“怎么说”的艺术性;从另一个角度说,高企的票房揭示出电影的“说什么”与大众关切之间的秘密,但并不能成为证明电影艺术性(“怎样说”)的充分根据。

与此同时,姚建国的说法也明确了影片“主旋律”的政治属性。众所周知,城市的宣传与媒介形象的建构归属政府的职能。唐山市之所以投入“至少50%的股份”,就是要保证唐山的“话语权”,传达“主旋律”与“主流价值观”,以此构建、宣传“新唐山”形象。有媒体报道:“借助《唐山大地震》电影片头一分钟的城市宣传片和影片中的城市实景,没有到过唐山的人认识了这座新城,到过唐山的人则看到了新唐山的巨大变化。据了解,随着电影的热映,唐山的关注度、知名度、美誉度都在迅速提升。网络调查显示,外界对唐山的关注度已经提升到65%以上。”(《带热“新唐山游”,北京市民自驾前往》,《北京晚报》2010年8月5日)毫无疑问,随着影片上映,“唐山大地震”在媒体推动下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社会话题,关注度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但是,从电影创作的角度看,被唐山市政府所投入资本保证的“主旋律”与主流价值观,实际上限定了只能是一系列以主流价值为标准的光鲜影像,只能是一种“从灾难到光明”的“呈现”叙事,而离开了灾难片关于人类的价值判断、关怀与体验的审美本质。这种“光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影叙事的流畅性。原作《余震》属于探究内心世界的小说,它设定了一个极端的故事情境,王晓灯在特定的生死情境中遭到母亲选择弟弟的打击,而后在继父家中备感隔膜,因继母的去世再次感受到被遗弃的恐惧,并且受到继父的犯等,整个人生笼罩在“被孤立”、“无价值”中,更糟糕的是,这种创伤记忆挥之不去,顽固地破坏着王晓灯当下的生活,如对丈夫极端的冷淡与不信任,对女儿的强权控制,认为“没有什么东西靠得住”等等,虽然主动地采取自我保护的行为,如毅然拒绝继父、远走加拿大、自杀,但是面对这种创伤性记忆毫无办法,直到她重新回到唐山、寻找母亲、正视这一段记忆。显然,小说是一个“弗洛伊德式”的话题,集中在创伤性记忆在个体成长中的精神意义,一方面,不断设置负面的人生阻碍,另一方面,却在持续地自我拯救,两种力量的此消彼长,构成了以故事进行理性论辩、观念表达的力量。电影并没有如此周折变化,而是在一个方向上无限延伸。如果说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是起点的话,那么,人生延展的未来便是走向幸福与成功的正面价值。无论是断臂的方达,高中毕业就下海淘金,后来拥有私人公司、宝马车,还是未婚先孕且生下女儿的王登,大学退学却也能单独抚养女儿,继后远嫁加拿大,幸福地生活。电影似乎表明,只要是“遭遇地震”的“灾民”,都是新世纪中国社会的偶像:非富即贵的成功人士。这种地震结果再“主流”不过了,灾难后遗症(如王登的头痛,在高考前还曾发作过,而当成人后,却主动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横亘在王登心底深处的“被遗弃”,但这种“被遗弃”也是有情可原、能够获得谅解的,当王登目睹了汶川大地震的另一位母亲的选择后,创伤性记忆悄然治愈,于是,最后的遗憾也获得弥补,大团圆的结局不可阻挡地出现。即是说,影片用主流价值观叙述了当下认为最美满的人生梦想,想象性地补偿了自然灾难带来的损失。这种补偿集中在了世俗层面的“幸福”,而有意地遮蔽、忽视灾难遗留下的更深的可能是永远都难以弥补的“心理创伤”。从这个角度说,唐山大地震虽然论及灾难,然而重点恰恰不是灾难,而是关于幸福的。

从姚建国的话里看出,政府投资是以明确的商业回报为前提。从大处着眼,政府以唐山大地震三十四周年作 为城市宣传的契机,目的在于树立积极健康的形象;而塑造这一形象,不仅是承载着公众性,而且也为了城市经济的更好发展。从小处看,唐山市政府的“赞助”是“有偿赞助”,它遵循商业资本投入与产出的运作逻辑,因而呈现出开放性。也就是说,当自身的资本力量不足以完全支配电影生产时,出于商业的需要(也是一种商业谈判与协商),它允许其他资本的参与介入。如此一来,由于资本来源、性质的多元化,造成文本的众声喧哗,各种资本的声音,相互抵触,撬动、抵消主体话语。这在《唐山大地震》中屡屡可见。如按照商业电影的运作模式,邀请名导、明星,将片名本应有的“纪实性”完全变成“煽情”的情节剧,再如类似剑南春等的植入性广告。我们认为,虽然观影令人感动,但是就地震题材来说,反而因虚构削弱了表达的力度。“唐山大地震”在本已沉重的建国史中对民族如雷霆万钧般的打击力度,本应在这一灾难性事件获得更有深度、分量的表达,却因这一极端偶然、戏剧化的故事被弱化,而非增强。

然而,说到广告,由于宣传城市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因而也就成了电影中最大的广告。杭州的介入使影片出现了“跨地域”叙事,代表地震灾难的唐山,很快在杭州的城市表达中消失,这在更大的范围内消解了地震的真实性与力度感。在唐山的陈旧、灾难与欠发达的映衬下,杭州的秀丽、浪漫、发达愈发分明;尤其是影片点缀着招牌式的西湖风景:永福寺、杭州乐园、千岛湖宣传、浙大之江校区,等等,这些太过明显的标志性外景,迫使缺乏标志性影像的唐山不断后缩退让:由此《唐山大地震》成为了杭州的宣传片。

说起来,到杭州拍摄《唐山大地震》,无论如何都有些令人惊讶。原作的王晓灯在逃离继父之家后,是到上海复旦大学读书、结婚,继而出国留学,方达则到广东打工;而影片缺乏对唐山与杭州关联的铺垫,直接就把王登、方达设定为不约而同地来到杭州,“杭州医学院”似乎很难对应王登学医的梦想,方达说“山里的人都到深圳”还是把打工目标确定在广东。然而,杭州就这样突兀地成为既是王登初恋的浪漫之地,也是方达创业的乐土,甚至将杭州别墅当作加拿大的外景。这一切完全授意于杭州市政府的城市形象推广与宣传策略。据媒体报道,杭州市政府为了城市宣传,制定了“外景地杭州”计划,旨在通过邀请国内外影视公司来杭拍摄外景,借势借力宣传杭州,让更多的人认识杭州、了解杭州,走进杭州、爱上杭州。2008年冯小刚执导的《非诚勿扰》就在全国刮起一股“西溪热”。很明显,冯小刚拍摄杭州并不是因剧情的需要,而是由于政治与文化结盟的结果。它以自然、人文的“外景地”,吸引、介入具有社会效应的文化事件,并借助这一事件的社会影响,宣传杭州,并以有偿投资的方式,获得经济利益的回报。应该说,凭借自然、经济、文化的先天优势,杭州的城市发展策略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具体城市的推介总是带有区隔性。当我们将之放在更大的范围时,杭州市政府制定的“杭州外景地”计划的特殊性就显示出来。首先,由于“外景地”的模糊,它可以用各种方式参与任何一部影片(如或显见的风景标志,凸显本地城市;或抹除地域符号,但大多情况下是,既然参与,总是按捺不住表现城市的资本欲望,如“九溪烟树”的别墅群,虽然化身为加拿大,缺乏城市标志,但是,它是以杭州城市形象已然获得表达为前提的);而介入与否,不是衡量影片与杭州是否存在某种关联,也不依据影片剧情、制作目的与社会功能,而是以导演、题材的社会影响为标准,这就必然造成参与的盲目性与介入的粗暴性;其次,这一计划的实施与推广,是由政府直接出面的政治资本与文化资本一次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结合,虽然强调公益性,但如上所说,它也正是借助公益性,抵达了“经济获利”的腹地。如果说1990年代以来在政治的放松、推动下,文化与经济出现了一次意味深长的结合,那么,新世纪以来,政治就直接出场,开始与文化结盟,这在激烈的城市竞争、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越来越清晰。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篇8

一场生离死别的灾难,一场母女亲情的牵绊,令人震撼。这一天,离唐山大地震34周年纪念日,还有16日。

相认,是疼还是暖

《唐山大地震》的全球首映式简陋得令人吃惊,没有富丽堂皇的会场装修,没有柔软舒适的座椅,甚至没有挡风遮雨的顶子,但是那个场面却隆重得让人终生难忘。

数不清的唐山市民在窄小的体育场入口处排队,因为外场空间有限,队伍变得又粗又长,现场不断有人用唐山话维持秩序。

入场的人数还没过半,就看到大片的乌云气势汹汹地从远方奔过来,好像终于逮着这么多人都坐在外面的机会,可以痛快地和人们玩闹一场。拖家带口前来看首映的唐山市民为了赶时间,很多都忘了带伞,但是眼瞅着自己在队伍里的位置越来越靠前,那种激动很快就把会被雨淋的担心冲跑了。

看到这么多慕名而来的观众,多少有些替冯小刚剧组担心。首次使用IMAX技术拍摄的地震特效,真的能让人面对32年前的撼动而感到敬畏么?这成了当天最大的悬念。毕竟这不算一部纯粹的灾难片,因为灾后的温情融化了灾难带来的伤痛和冰冻。

《唐山大地震》改编自华裔女作家张翎的小说《余震》,或许小说的本名更适合这部电影要传达的意思。再现初次地震的过程不过半个小时,而此后的两小时,心灵的“余震”才是影片重点的表现――持续了23秒的唐山大地震,对幸存受灾群众心灵造成的伤害不亚于肉体的伤害,要想治愈受害者心灵的伤口,或许需要一生。

而影片本身主要围绕着一个在唐山大地震中失去父亲的家庭展开,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徐帆扮演的母亲李元妮,被迫面临一个不可能有正确答案的生死抉择――她的一对儿女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的两端。救女儿,儿子死。救儿子,女儿死。最终,一个艰难的抉择,让这位本来就痛不欲生的母亲背负了32年的心灵枷锁,也让当时亲耳听到母亲放弃自己的女儿方登(张静初饰)误解了母亲32年。

在同冯小刚一起对电影进行初剪时,张翎每次都是哭红双眼走出工作室,在谈到电影对原作的改编时,她说:“电影离我的小说已经很远了。我在构思时,就已经自我麻醉,在结尾让她们母女相认。其实按照故事的逻辑,她们一辈子都不会相认的。但是冯小刚比我更进一步,他还要在母女相认后,双方下跪互说‘我对不起你!’我想表达的是‘疼’,而冯小刚表达的是‘暖’。面对大众,面对有共同记忆的人,面对那些没有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人,这种‘暖’更能被接受。”

抉择,是坚强还是崩溃

因为在生死抉择的瞬间,李元妮轻轻说了一句“救弟弟”,这句轻得连她自己都听不太清楚的话,让她背负了32年的枷锁。双胞胎姐姐方登暂时性休克,而石板的重压让李元妮以为女儿已经不在人世,昏迷中的儿子方达左手被截肢,为了能够保住儿子的性命,李元妮来不及处理丈夫和女儿的遗体就匆忙离开,这一别就是32年。

方登的扮演者张静初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猫有九条命,那么她这个角色就有九条猫的命。”命运让方登意外活了下来,但这种侥幸并不能抹去方登心里的怨恨。在李元妮选择救儿子方达时,方登用尽力气喊了一声妈,但除了她自己却没有第二个人听到。

方登再没有呐喊过,在接下来被收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再说过话。她不理解一位母亲是出于何种决绝做出这种选择,不知道是不是该怨恨她,更不知道该用怎样的心情去怨恨,所以她选择遗忘。

与此同时,李元妮在唐山带着地震中幸存的儿子方达,艰难地生活着,更是把对双胞胎姐弟的两份爱都叠加到儿子一个人身上。她固执地不肯再婚,不肯搬家,不肯离开唐山。

在养父养母关爱下成长的方登,解不开心里的疙瘩,也不愿跟任何人提起。方登知道母亲和弟弟还活着,但是却不愿意回到唐山寻亲,不想面对那个当年放弃她的母亲。

然而谁都没有想到,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帐篷旁,方登和方达姐弟俩奇迹般地重逢了。

这个锁了李元妮一家32年的心结能打开,还要感谢方登在汶川救灾时的经历:一位母亲恳求救援队员把压在石板下的女儿救出来,救援过程中余震不断,救援人员也因石块掉落而受伤,但是女儿的一条腿被压得太死,救援陷入拉锯战。这时,女儿是昏迷的,能做决定的也只有母亲。锯腿!母亲做出这个决定是为了保住女儿的性命。看着女儿被抬出石板,母亲一瞬间就崩溃了:“你恨我吧,是我让他们锯的,不能因为救你再搭上别人的命啊!”

这位陌生母亲的一句话,让方登一下子回到了32年前,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场景,一模一样的决定。而方登似乎理解了母亲。

面对这32年心中无法回避的羁绊,作为一个内心有愧但却深爱着自己孩子的母亲,作为一个内心一直牵挂但也同样存有怨恨的女儿,她们都选择跪在对方面前。那句哭喊着的“我对不起你!”,让32年的误解有了融化的温度,让内心的枷锁开始脱落,让母女间的怨恨开始蒸发。

羁绊,是真情还是形式

在电影放映之前,这块亚洲最大的IMAX银幕上出现了一本相册,相册里是一张张普通家庭的全家福,有的是一家三口,有的是四世同堂。随着照片的不断更迭,身边的观众不时发出感叹:“那个是咱家的照片!”,“这个是XX家的!”……照片里的人们,都是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他们有的在灾难中失去生命,有的幸存下来,有的幸存后也已度完余生。

这一张张完整的或者不完整的全家福,正是抗击心灵余震的力量。而冯小刚正试图通过影片《唐山大地震》,重塑“家”的概念。很多家庭在那场灾难中散了,但在幸存者的心里,“家”以各种形式存在着,他们的所有感情羁绊,都与“家”有关,这一切不会因为灾难的发生而消失。在相册出现的那一刻,这个原本形式感很强的环节,被每一位唐山市民内心的回忆解构重组了。

影片甫一开场,成千上万只蜻蜓的集体迁徙让人震撼,而紧随的李元妮一家人的平淡生活却逐渐让人放松警惕,好像走进了满浸油盐酱醋茶的平凡日子里。但是就在这时,灾难来了。鱼缸里的鱼拼命往外跳,床上熟睡的姐弟俩毫不知情,随着一道地震光闪过,灾难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了。

看到高楼大厦瞬间土崩瓦解,看到熟睡的人们失去生命,看到无助的父母不能拉孩子一把,看到在灾难面前人们是如此脆弱和渺小,看到那些平凡人们默默创造的幸福被自然的力量瞬间摧毁。那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或许是幸运的,但更或者是不幸的。他们在天灾中幸存,却在情感上万劫不复。

作为华谊兄弟单片投资最高的一部电影,在制作部分的绝对投资也创下华语电影之最,全片的预算几乎都花在了制作上。看过很多电影中的地震特效,《唐山大地震》在投入和产出的比例上是最成功的,因为还没有哪部片子的后期效果制作得如此逼真,让在场的观众虽然毫发无伤,但却心有余悸。23秒就毁了一座城市的地震,它所带来的震撼是应该让任何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终生难忘的。这不仅仅是特技的形式感,否则那种震动无论如何也达不到人心最深处。

那么如何真实再现一座城市和几十万人的灾难?冯小刚在接受采访时的一段话,或许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特效是形式,是灾难片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地震的场面确实比较生动,但是我更愿意拍没有特效的电影。每个导演都在说自己的电影是拍人性,那像这样特殊的片子用什么来表达?光用形式么?那不够。这个故事很悲悯,我的感受和大众比较一致,应该有更温暖和美好的东西。”

唐山的首映式刚刚结束,阴霾了很久的天终于下起了倾盆大雨,那块还来不及撤的全球最大IMAX屏幕就这么被大雨淋报废了。“但是我还是很感谢唐山的父老乡亲,感谢老天,下雨时我问王中磊,毁了这幕,可不可惜。他说:‘那块巨幕是被24万罹难同胞收走的,值了!’”冯小刚明白,唐山人的认可,才是一直让他在意的。

冯小刚

“我认为我的天性还是比较友善的。”

《成都女报》:最初是怎么想要拍摄《唐山大地震》的?

冯小刚:很多年以前我看过张翎的这本小说《余震》,看完之后就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冲动,想把它拍成电影搬上银幕。但是制作这样的一部电影需要的是巨额的投资,钱少了肯定拍不了,所以这个念头跟这部小说就只能是埋在心里,没敢碰。后来也是巧了,2007年秋天,唐山市政府想拍一部纪念唐山大地震的影片,然后就找到我,顿时《余震》那个故事就复活了。我给唐山市政府推荐了这个故事,他们也觉得好,于是这事就这么成了。直到今天这部片子能上映,我很感谢原作者张翎,也很感谢唐山市政府提供的帮助。

《成都女报》:小说里面有很多高于现实的东西,但是电影拍摄就不能作虚化处理,你如何把握这个真实度?

冯小刚:我看了很多关于唐山大地震的纪录片,在开拍之前也对幸存者做了大量的采访,记录他们的点滴回忆,争取从每一处细节做到最接近真实。我在拍电影、选择故事、选择电影走向的时候,都比较遵从自己的天性,我认为我的天性还是比较友善的。

《成都女报》:从《天下无贼》,到《集结号》,再到《唐山大地震》,有什么是一脉相承的?

冯小刚:人道主义的关怀。其实我看电影的时候,和大多数观众的情感渠道是差不多的,能感动他们的人和事儿同样也能感动我。我很少跟艺术家讲这种故事,从他们身上很难判断出大众的情感,他们不是从情感上反应,而是从思想和形式上。我愿意跟普通人讲,我的感受跟大众的比较一致,还是喜欢温暖和美好。

《成都女报》:《唐山大地震》的表现形式做过什么特别的考虑么?

冯小刚:我没有刻意想过,我只是觉得一是地震场面要真实,所以全组才花那么长时间去做特效;二来人的情感要真实,情不能煽过了,要反应合理才能打动人。你比如说,像李元妮这家人,被天灾逼到了黑暗的角落了,失去了丈夫和女儿,儿子残疾,从这个时候开始,故事的调子就该变了,大家还是愿意看到他们好起来的,不能够再往人性的死角里面钻。往绝望里推她,我就会手软。

《成都女报》:《唐山大地震》在有些国家和地区被定为儿童不宜的级别,担心票房会受到影响么?

冯小刚:我是尊重电影分级制度的,因为这是科学的。境外的票房要看具体的推广力度。在国内上映时,你们媒体都坐在这里,高密度的关注肯定会掀起全民的热情。国外来看的话,我认为是需要一段时间来酝酿的。

《成都女报》:那对于在这么一部极具人道主义关怀的电影里植入广告,你的初衷是什么?

冯小刚:中国电影的产业链特别薄弱,比如说一部美国好莱坞电影一般有十多种盈利渠道,而目前在中国,除了票房,就只有植入广告。和引进的国外电影相比,国产电影的最低限价又低很多(国外电影的最低限价是45元,国产电影是30元),票房其实是很难保证的。因此,植入广告作为目前中国电影产业链里的一环,也是仅有的一环,会长期地存在,只是看各位导演如何把它结合地好一点。广告植入得好不好,将会成为检验导演功力的重要标准。《唐山大地震》里面白酒和保险的植入,我觉得是合理的,符合剧情的需要。

《成都女报》:此前接受采访时,几位主演都说你剪了很多他们觉得很好的戏,这是出于什么考虑呢?

冯小刚:一共剪掉了得有30多分钟的戏吧,其实我也舍不得啊,初剪之后我就发现剪不下去了,得请陈国富帮忙。其实剪片的目的也是希望剧情能够更为紧凑,而不是说走着走着就停下来慢慢铺垫,那样会影响全片进度。

《成都女报》:电影送审以后,电影局有什么意见?

冯小刚:零意见。就只有“通过”俩字儿。这部电影能够统一很多有不同需求的人的意见。从官员的角度,有大善;从观众的角度,还是大善。比如有人告诉我,看完以后,只想回家赶紧搂着孩子。

徐帆

“这个角色我体会了几十年。”

《成都女报》:你是如何揣摩李元妮这个角色的?

徐帆:这个角色是在我的状态很松弛的情况下饰演的,我想是出于同为母亲的天性。接到剧本后,我并没有忙着找资料体验生活,要知道,从出生到现在,这个角色我体会了几十年,所以扮演李元妮反而是一个很自然的真情流露的过程。你看我现在为什么说话老结巴,就是因为我演得出来却说不出来。如果我能说得一套一套儿的,我就去搞研究了。(笑)

《成都女报》:那么现实中你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孩子呢?

徐帆:严厉和关爱都是必须的,而且得是对等的。如果只有严厉,那么孩子以后会很疏远你。每个母亲都希望孩子长大之后,和自己是做朋友而不是做敌人,所以严厉和关爱的正比关系才那么重要。现在很多母女之间会出现吵架、怨恨、误解等等令人惋惜的状况,往往是因为母亲都太嗦了。

《成都女报》:在影片中,你饰演的角色是如何做出那个事后令自己悔恨不已的决定?

徐帆:那个是电影情境的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坐在这里,平平安安无忧无虑的,我们这才有功夫去想,到底是应该救女儿还是救儿子。可是,当时的情况那么危急,李元妮听不到女儿的声音,但是能听到儿子的声音,于是只能给自己一个心理依据。如果想得太复杂,时间浪费得太多,就会失去至少保住一个孩子的希望,这个决定必须得迅速粗暴地作出,不容得去多想。

《成都女报》:全片有没有哪一部分是让你最无法承受的?

徐帆:对于这部电影,我没有办法选“最”,整个拍摄过程我都很激动。

《成都女报》:最后再见到女儿时,为什么会选择下跪这种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比较极端的情感表现形式呢?

徐帆:我觉得,任何一个有愧于对方的人,都需要用一种最真诚的方式去道歉。这种方式不以身份或者辈份而划分,也不因双方之间的亲缘关系或朋友关系来决定。只要是能够让双方坦诚相对,能够让对方释怀的方式,都值得去尝试,这样的道歉是发自肺腑的。

《成都女报》:这部戏你多是用唐山话表演,会加大角色塑造的难度么?

徐帆:方言确实是我觉得特别难的地方。唐山话我不是很熟,开拍之前跟着老师学了好一阵儿。以前演过说保定话的角色,所以经常对台词时,说着说着就串到保定话了。而且说实话,最郁闷的是我自己发现不了,通常是老师纠正道:“哎,你怎么又说成保定话了!”

《成都女报》:首映后很多观众对你的评价都很高,目前有得奖的期待吗?

徐帆:得奖的事我从来没想过,那个不属于我要考虑的范畴。我觉得这个片子最值得我珍惜的一点,是有机会让我把对母亲的理解和对家的感受,借李元妮这个角色释放出来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宣泄。

《成都女报》:你怎么看待冯导对于剪戏上的处理?

徐帆:我对剪戏没什么想法,既然他说剪掉,那自然就是有剪掉的道理。(笑)拍多少就用多少肯定是不可能的。演员觉得某段好只是自己的想法,但是把握全局的是导演,导演决定哪段剪哪段留肯定是有原因的。我只是为他感到可惜,戏不可能在剪之前就能决定哪些需要删,所以每一段戏都是按照最高标准去拍摄的,如果最终决定剪掉,他肯定是很心疼的,他主观上肯定也是舍不得。不过都是为了影片更加流畅,对于剧情的影响不会很大。就好像此前热映的《阿凡达》不是也剪了8分钟么,我觉得就算加足8分钟也不会导致影片有质的变化。

《成都女报》:听说在拍摄过程中,冯导曾经很郁闷想放弃,你作为妻子,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呢?

徐帆:《唐山大地震》这片子很特殊,一方面演员的情感需要深刻,另一方面很多技术上的问题也让他觉得为难。情感可以酝酿培养,但是客观的技术问题就得是时刻面对并且需要马上解决的。其实放弃这事儿,现在是首映了他才说,当时他还是咬牙在做的,而且一直做得很认真。我这个老公,坚强就坚强在这儿了。

《成都女报》:现在成功首映了,你有什么话想对冯导说的么?

徐帆:干完活儿了,痛痛快快玩儿会儿吧!

如果说《唐山大地震》能拿100分,那么有一半儿的功劳应该算徐帆的。

从一个四口之家的女主人,变成孑然一身守着残疾儿子的老太婆,这个女人一生中的每一段故事都让人觉得她就是徐帆,而观众都是跟着徐帆经历这一切的左邻右舍,好像甚至能听到她每晚彻夜不眠的叹息。

张静初好像天生就是文艺片的女主角,不说不笑不动的时候,就跟一张极逼真的油画一样,背景是真的,眼神是真的,感觉是真的,其实人也是真的,只有忧伤太大太空洞,不像真实存在的一样。

在《唐山大地震》中,张静初饰演方登,这个一直认为自己被妈妈抛弃了的孩子带着仇恨成长,也带着自己对生命的另一种感悟――在大学毕业之前怀孕,毅然退学远走他乡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多年后跟母亲的团聚让她深感意外,直到年迈母亲的下跪,她心里的冰冻才被融化。

张静初

“这个角色是对我的恩赐。”

《成都女报》:参加唐山的全球首映礼有什么感触?

张静初:看完之后就下大雨,我觉得是有天人感应的,天佑中华吧。

《成都女报》:当初是什么原因接这个角色的呢?

张静初:开拍之前的两三个月我拿到剧本,当时已经很晚了,我本来说先去睡觉的,结果后来没忍住,爬起来看了剧本,一看就到了清晨5点过,看完之后就抱着枕头嚎啕大哭。哭了一阵发现不行,会吵到别人,于是就忍着不出声,只是流泪,完全止不住。我觉得这个电影本身就有一种很强大的磁场吸引着演员,换成任何一个人都会接,只能说我比较幸运,这个角色是对我的恩赐。

《成都女报》:印象最深的是哪幕戏?

张静初:是片中妈妈,就是徐帆老师向我下跪的那幕。她真的演得太好了。本来冯导跟我说不要哭,因为方登还是应该有一种怨的心理,但是我控制不住,还是哭了。

《成都女报》:你有份被剪戏吗?

张静初:当然有啦,几乎每人都有份。后期给电影配音时我就发现怎么那么多我很爱的戏码都没有了呢,当时还是很伤心的。但说实话,剪戏是为剧情做贡献的,能够看到成品更好地为观众讲述了这个故事,我很感动。

刚在后台,我给了冯导一个拥抱,感谢他让我成为这个团队中的一员,我很骄傲。

《成都女报》:这次拍摄有什么特别的体会吗?

张静初:让我更加珍惜身边人,懂得母亲这个角色特殊的心理活动和思考的方式,也学到了如何同自己母亲相处。

《十七岁不哭》里帅气的优等生简宁,《花季雨季》里活泼热心的王笑天,《唐山大地震》里失去一只手却勇敢面对生活的方达。没错,他们都是同一个人――李晨。先后经历了《士兵突击》和《集结号》的洗礼,李晨已经从当初的青涩男孩蜕变成了型男硬汉。今天的方达,让硬朗的他再次认识了爱,不光是情感,更是一种责任。

李晨

“爱,其实是对责任的重新认识。”

《成都女报》:对方达这个角色有什么认识?

李晨:方达是用姐姐的命换来的,虽然失去了一只手臂,但是他不曾对生活低头。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商界略有建树的他丝毫没有考虑自己是残疾人,毅然带着物资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这是一种勇气,但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方达曾经感受的,是如今汶川人民同样刻骨铭心的伤痛,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一种大爱。我17岁进入娱乐圈,刚开始演的都是学生,13年过去了,我也开始演爸爸了,回顾起来,也能看到自己的成长。

《成都女报》:今天看片的过程中哭没有?

李晨:其实我一直在克制自己,尽量让自己身子前倾,旁边的人就看不到我哭。但是后来发现,左边张静初在哭,右边廖凡也在哭,动作特别一致,过一会儿就伸手擦一下。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没必要忍着了,所有人都哭得根本顾不上看别人。

《成都女报》:这么完整地观看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李晨:演技方面的评论就交给观众吧,我印象最深的是地震那场戏的特效,当时真是看得目瞪口呆了。那种灾难瞬间来临,以及过后营救受灾群众时的场面,几次让我陷于紧张之中。很佩服也很感谢特效团队。

《成都女报》:冯导的《集结号》你也有参演,和之前相比,这次有什么新的收获?

李晨:跟《集结号》那种战争题材的电影不同,《唐山大地震》更贴近生活,我也摒弃了以前的表演方式,尽量用更生活化的语言和动作去诠释我对于这部片子的理解:爱,其实是对责任的重新认识。

《成都女报》:对冯导有什么评价么?

李晨:冯导说出来的话往往非常犀利非常搞笑,在拍摄过程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欢乐,鼓励我们一直坚持下来。

冯小刚说陈道明很清高,但强调他是个好演员,是个清高得只肯在戏里低头的好演员。两个人上次的合作是电影《一地鸡毛》,隔了十多年,陈道明再次出现在《唐山大地震》里。陈道明一直保留着军人的角色,曾经有机会出演,但是他都放弃了。看完《唐山大地震》,感觉他就是在等这个角色一样,也许是这个角色一直在等他。饰演军人的陈道明,依旧很清高,除了军人,他还是个父亲,于是这种清高里多了一份慈爱。

陈道明

“这部片子是为了忘却的怀念。”

《成都女报》:怎么考虑接下这个角色?

陈道明:上次跟小刚合作是《一地鸡毛》,那之后我和他基本就断线了,这需要检讨。(笑)其实我一直都想演绎军人角色,这次在《唐山大地震》,总算是实现了这个愿望。1976年,我也算是那次地震的亲历者,当时我在天津,我们家虽然没有什么人员伤亡,但是房子全垮了。这算是一个情结吧,需要找一个缺口去释放。虽然和唐山受灾的情况不同,但是对于灾难的印象是一样的。

《成都女报》:为什么一直以来都想演绎军人角色呢?

陈道明:不管哪里发生了什么灾难,都是我们最可爱的军人冲在最前面。他们也有家庭也有亲人,但是大难当前,他们顾不得考虑这些。军人的付出一直让我很感动很感激,我很荣幸这次能够出演军人角色。

《成都女报》:和冯导这么多年都没有合作,再聚在一起会不会有些生疏?

陈道明:虽然很多年都没有合作,但是我对小刚的信任始终没变。我们在片场没有什么交流,但是有种默契,不需要过多的废话,所以拍摄过程还是很顺利,给电影创作本身也营造了一种轻松的氛围。

《成都女报》:能整体评价一下这部片子么?

陈道明:这部片子是为了忘却的怀念。70年代我走过,到现在我还是很怀念那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保有一种比较传统的纯真。

《成都女报》:冯导说你以前的脾气不好,是么?

陈道明:其实我挺随和的,只是每个人都有不能接受的东西,小刚也有他自己的原则嘛。

看到主要演员名单的时候,突然见到了“王子文”这个名字。说陌生吧,好像觉得在记忆的某个角落里藏着,说熟悉吧,一下子又想不起她的作品。作为《唐山大地震》中让人惊艳的媳妇,王子文这次饰演的是一个爱上残疾人的姑娘,是位年轻的母亲。比起徐帆和张静初,她就好像还没有绽放的蓓蕾,安静地陪衬在一旁,但是她的颜色已经开始吸引众人的目光。

王子文

“嫁到唐山是小河的幸福。”

《成都女报》:第一次演母亲有什么感触?

王子文:这个角色真的很特殊,本来以为就是演六七岁小孩儿的妈妈,结果到最后,剧中的儿子都长得快跟我一般高了。演妈妈感觉挺好的,是不错的经历和体验。演了这个角色后,也理解了成长过程中,我妈妈的很多付出和不易。特别想对她说,咱也赶快把房买了吧,理解您的不容易了。

《成都女报》:年龄会对你饰演母亲造成困难吗?

王子文:因为我是娃娃脸,模样看起来总是比实际年龄显得稚气,所以难度肯定是有的,但是这个团队的每个人都很厉害,徐帆老师是名副其实的演技派,拍摄过程中一直都会请教她。

《成都女报》:那你怎么理解这个角色的?

王子文:嫁到唐山是小河这个角色的幸福,而我能参与出演这部电影是我作为演员的幸福。

《成都女报》:同15000名唐山市民一起参加首映式,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王子文:现场那么多观众跟我们一起哭一起领悟,全程都被大家感动着。看的过程中,戏里面刮大风,现场也是刮大风,唐山的天气好像知道我们电影的剧情一样,让我觉得好像有那种天人感应。

《成都女报》:参与这部片子的拍摄,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王子文:觉得生命很宝贵,母爱很伟大。人生在很多分岔口,就被一瞬间的抉择改变了,生命还真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东西。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篇9

30年前的1976年7月2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让一座闻名全国的重工业城市瞬间夷为平地;24万人的生命作为一个悲哀的人群,整体消失了;更有不计其数的人还要在情感的伤痛之外,承受身体创伤的痛楚。其情其景的伤怀动容,漫长年月的锥心思念,难以一一尽述。为了不该忘却的纪念,也为了今日之人的前行,在唐山大地震30周年的日子里,《燕赵都市报》进行了一次时间持续三个月、总版数超过150个版面的大型策划报道:《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祭》。

整个策划既做到了视野开阔、大气磅礴;也做到了关注平民、以情感人,从其产生的良好社会效果看,应该说,这是一次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报道的成功的媒体策划。

还原惨痛历史的真实情状

唐山大地震过去已经整整30周年了,30年来,关于这次大地震的报道几乎年年都有;而多年来,迭加于大地震之上的意义也越来越丰富、牵动各方情绪的层面也比较多,这样,报纸的纪念报道面临一次严峻的考验。为此,《燕赵都市报》经过认真筹划、反复研讨,决定主要进行两个向度的深层挖掘,在历史和现实之间寻找契合点,确定报纸的传播亮点。

一个向度,还原历史,再现当年灾难来临时城市的真实情状。在这种追溯中,我们设计了几个专题、专栏以及特刊,按照既定的报道节奏渐次推出。

①专题:“寻找30年前的旧迹”。循地震当时的城市地标,寻找当下的新城市地标,以新旧照片、历史见证人的叙述展现历史变迁。我们认为,而今存留的寥寥几处以标本形态存在的地震遗址,实在是唐山最为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它是丑陋的,它又是神采飞扬的;它是沉默的,它又是蕴藉无穷的;它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混凝土钢筋废弃物,它又是唐山民众虽经历百般揉折犹不气馁的象征物。

所谓大音稀声、大象无形。人们通过这些残缺的建筑,得以深入到彼时受难者的心灵,悉心体察他们的悲苦和上进。这些年来,唐山从一片废墟瓦砾中崛起,世人多津津乐道于其震惊世界的成就,殊不知,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源于一种正视灾难的精神气质……地震毁掉了他们的家园,也毁掉了他们寄托在家园之上的梦想。但正所谓希望从绝望处升起,这些普通人筚路蓝缕不辞辛苦的努力,让一个新唐山展现在世人面前。

②专栏:“唐山大地震30年祭之民间记忆”。通过地震当事人的口述实录,还原历史面目,强调亲历性、个体性和粗砺的质感。比如一个叫做王子兰的老大姐回忆自己废墟下8天7夜的经历时,她这样说:“我听见了濒死者最后的长吁声:哼――哼,没了。再哼,再没了。”她说“不断听到周围被压住的人一点点死去。从大声喊救命,到救命声越来越微弱,最后就是长长吁一声,那口气,就散了。”

这样平和的叙述,以及蕴涵在叙述中的毛茸茸的质感,没有身历那场大灾难者,大概很难真正领悟得到。而我们的“民间记忆”专栏也因为这种原汁原味的真实,吸引来大批亲历者的来信来访,他们向我们打开了封闭了多年的惨痛记忆,也为读者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口述历史”。

③专题:“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之人物影像”。陆续访问了抗震救灾高层指挥者万海峰、迟浩田、肖寒;记录大地震真实情状的作家钱钢、关仁山;谋划新唐山建设的建筑专家吴良镛;抗震救灾时的地震工作者王运启等知名人物。这些有影响力的人物的叙述,同样是反映那场灾难原真性的权威叙述,读者可以通过这些叙述,对当时各行各业乃至整个国家可歌可泣的救灾重建历程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

2006年6月26日,迟浩田上将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达了对唐山人民的深深惦念。时光虽然已经过去30年了,这位当年的抗震救灾副总指挥仍能清楚地记得唐山的一条街道、一个村庄,一位从废墟上扒出来的伤员。

1976年7月29日,时任副政委的迟浩田率部驰援唐山,与先期到达的河北省委领导、领导,共同组织了已经沦为废墟的唐山抗震救灾工作。迟浩田上将给予灾难中的唐山人民极高的评价,他说,在惨烈的自然灾害面前,唐山人民没有被压垮,死了那么多人,没有流泪,也没有大喊大叫,他们把巨大的悲痛留在心底,自救互救,与灾难进行着不屈的抗争。从废墟中死里逃生的人,有三分之一以上是在部队到达之前靠自救和互救脱离险境的。迟浩田上将说,唐山人民这种不畏艰险、顽强不屈的意志是中华民族的缩影。通过大地震,我们才真正认识了唐山人。

④特刊:《为了不该忘却的纪念》。2006年7月22日,《燕赵都市报》以40个版面的特刊,全景式展示了那一段历史:记录灾难本身;讴歌人性人情;赞美医护人员、人民;感恩全国人民;展示新唐山的高速发展和“软实力”;反思如今对于大地震祭祀的隔膜等等。特刊以震殇、拯救、赴难、悲恸、心祭、震旦为分单元,记录真切,细节惊心,大开大阖,气势磅礴。是饱含着情感的历史记忆,而不是在新的历史制高点上的指责挑剔。

发掘人情人性的现代价值

另一个向度,立足眼下,充分展示人情人性的现代价值。

历史资料显示,地震发生后,14余万官兵紧急动员,奔赴地震废墟进行搜索救援;全国各地5万名医护人员和干部群众紧急集中,以救死扶伤和运送救灾物资;10万名危重伤员通过专机、专列紧急疏散,转移到外省外市治疗,包括吉林、山西、山东、陕西、河南、湖北、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等11个省市以及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等地。一方亲人有难,八方亲人支援。今天的唐山大地震纪念碑的八个立面,铭记下那些来自四面八方曾经的救助。

30年过去了,唐山人有浓浓的谢意和恩情需要倾诉。原本素昧平生的人在灾难面前结下了深深的情谊,不是亲人、胜似亲人。30年的时光,可能使当初生动的亲情变得内敛和沉默,但不足以抹灭这种亲情,亲情的种子超出了地震所在地的范围,播撒在神州大地;30年的距离可以让音信变得稀少疏远,但同时也在加厚记忆和情感的深度,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酝酿得醇香深厚。

为此,2006年6月21日,《燕赵都市报》携手新浪网,联合全国各省市14家主流都市报,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唐山寻亲―――寻找30年前废墟上的感动”大型媒体行动,寻找30年前曾经给予灾难中的唐山人民无私援助的亲人、亲情。这些媒体分别是《山西晚报》《楚天都市报》《城市晚报》《齐鲁晚报》《今晚报》《辽沈晚报》《生活报》《华商报》《北京晚报》《东方早报》《新安晚报》《钱江晚报》《半岛都市报》《现代快报》等,各合作媒体纷纷开辟专栏,发掘因大地震而结下的两地情缘。新浪网也辟出专区、发出寻亲帖,并在第一时间滚动报道。

一时间,一个以唐山为中心,发散到四面八方的感恩旅程在社会上爆发出来。“感恩的唐山”成了媒体的高频词,“唐山的感恩”也情动中国。山西、山东、陕西分别组织了寻亲团回访唐山,在两地掀起了寻亲与感恩的高潮。在《华商报》组织下,陕西当年第一支奔赴唐山救灾的医疗队及当年牺牲在唐山的建设者亲属,甚至包下专机重回唐山,当两地都是白发人的寻亲者会面的那一瞬间,真情感染了所有在场的人。

此次寻亲报道还较好尝试了报纸与网络的良性互动。除了网络上的寻亲专区外,我们还组织寻亲者与当年救援的亲人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与广大网友面对面交流。7月21日15时,《燕赵都市报》《想念从废墟里扒出来的师生》一文中的老班长张银生与王兆敏(原文为王超老师)、夏萍在北京实现了30年来的首次重逢。当日,《燕赵都市报》一位副总、相关记者与3人共同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与广大网友进行面对面交流。

关于“寻亲”策划的思想背景,我们认为,在建设新唐山的语境下,这样一种感恩,正是当下唐山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价值,也是新时代唐山的新人文精神的表现:猝临大难,顽强求生;面对废墟,不屈不挠;受人滴水,涌泉相报。这种感恩的记忆不仅仅是政府层面的,同样也来自民间;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宏大叙事,同样也是这座城市市民的个体记忆。但有机缘巧合,即蓬勃展现。

这样的新闻事件不胜枚举:2006年6月3日,8位参与“骑行万里谢恩”的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在武汉受到武汉市民热情的回应。而在此前,一个名叫张晓东的唐山小伙也曾单车南下河南洛阳,向地震时热情救助过唐山人民的洛阳人民深情谢恩。

“唐山寻亲”在一个广阔的时空层面实现了媒体互动、报网联动、城市共鸣,营造出一个声势浩大的寻亲浪潮,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市民,他们可能每日辛劳奔波在谋生的途路上,他们也可能对于整个唐山的发展缺乏足够的了解。但是,他们依然试图以自身的微弱的举动,诠释一个城市对于那场灾难的理解,表达一个城市最底层人民对于援助者的深情。

塑造新唐山新人文精神

任何大的灾难,最终还是落到一个个的生命个体之上。鲜活的、强壮的,还是勉力维持的,都是真实的存在,都将直接承受灾难带来的身体伤害和心灵伤害。一瞬间的天塌地陷,注定会留下长久的残害余波。尽管经过了30年的岁月淘洗,阴影很难完全散尽。

――这只是问题的一端,或者说,灾难的悲欣交集中之“大悲”。“大悲”之外,更有无尽的欣慰在酝酿、生发。人性美的闪光,自救与互救……灾难的戕害不可抗拒,而人与人的相互救助、相濡以沫,殊为难能可贵。

城自为战、户自为战、人自为战,这样“全民战争”的话语用在唐山大地震震后人们的自救互救上,是非常贴切的。而所有这些抗争的核心,则是人性的伟力。当地震甫定,正常的社会秩序尚未修复的时候,人性中邪恶的一部分能量确有释放,但很快就被正义的力量抑制。而正义力量的来源,就是根植于最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是非对错、道德评判。当时人们表现出来的互救意识、集体观念、先人后己,即使在多年以后依然令人动容。

《燕赵都市报》的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的报道,在还原历史真相、挖掘人情人性上用功甚勤,这种努力当然在某种程度上做到了情动中国,但同样也有助于塑造新唐山的核心价值,或曰新人文精神。

曾写作报告文学《唐山大地震》的记者钱钢在地震纪念日前夕来唐山签名售书时,盛赞唐山人直面灾难时的淡定和从容。他说:“……地震对我个人来说,深层次的认识是不能忘记唐山人的镇定、从容、举重若轻和强大的忍耐力。”“从灾难中走过的唐山人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他们的核心价值,他们有他们的精神风范。”“……我们希望唐山能够珍惜自己的历史和核心价值,以自己历史里面蕴藏的核心价值作为自己软力量的根源,那唐山就一定是不同于其他城市的一座城市。”

当然,寻找感动、发掘亲情、还原历史惨痛的同时,我们也适当注入一些思考和追问。尽管这些思考和追问没有其他报那么火药味十足,但我们认为,这样做一样是有着充足的情和理的依据的。在“人物影像”专题,我们采访了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城市规划专家吴良镛,在1976年,吴良镛一样见证了灾难。借助吴良镛的叙述,我们对唐山的历史、现实的城市规划进行了深刻反思。

在特刊中,我们批评了唐山没有保存好大地震废墟的做法(《假如留下了大片地震废墟》),地震实物以其物理的存在,无言地诠释了诸多精神层面的东西,所谓大爱无言、大象无形。人们通过这些残缺的建筑,得以深入到彼时受难者的心灵,悉心体察他们的悲苦和上进。一位“老开滦”曾告诉《燕赵都市报》记者,地震资源属于唐山独一无二的核心资源,同样,蕴藏在民众中间的人的精神更是值得发掘的文化资源。现在,唐山的震后残垣已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取代,与中国任何一个城市的居民一样,唐山人也在为生计忙碌。但是,每当面对仅存的地震遗址,唐山人能无感怀乎?

唐山大地震的观后感篇10

【关键词】情感化设计;唐山纪念品设计;地域性;纪念性

随着唐山旅游业不断发展,唐山旅游纪念品市场也逐渐成熟起来。然而目前唐山市场上的纪念品大都以营利为目的,较少的考虑人们的情感、精神层次的需求,进而失去了其原有纪念性。本文主要以唐山旅游纪念品为例,分析唐山旅游纪念品的现状、缺陷及情感化设计在其中的应用。

一、唐山旅游纪念品现状

唐山旅游纪念品种类繁多,有传统工艺品、现代工业产品、手工艺制品和书籍等。目前市场上具有的纪念品有:唐山骨瓷、乐亭柳编、桃木雕刻、皮影人、竹木简、玉田泥人等。

但是唐山旅游纪念品市场在面对旅游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很多的缺陷:1.旅游纪念品市场缺乏管理和理论指导,以至于唐山纪念品与其他地区的纪念品雷同现象甚多。比如说桃木雕刻品与其他地方的雕刻品如出一辙,缺乏创意性,不能够很好的体现唐山地域性,并且在市场中出现了多种滥竽充数的产品,产品质量低劣,工艺简陋;2.由于唐山旅游纪念品骨质瓷体型偏大,携带性较差,给消费者带来了不便,导致其销量下降;同时唐山旅游纪念品的造型陈旧,比如玉田泥人的造型,过于古老,没有现代感,不能很好地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也造成了销量的滞怠。总而言之,面对目前的旅游纪念品市场,唐山旅游纪念品的研发设计思路落后,盲目的追求市场的利益,造成了旅游纪念品核心意义的纪念性和地域性的降减。

二、关于情感化设计

情感包含了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情感是人对于发生在自己周围事物的思维看法,情感在随时随地影响着人们做事的处理方式。情感化设计就是基于对个人的情感理解而做出的具有共鸣性的产品设计。

(一)情感化设计概述

通常我们认为“美观的产品更好用”,这是因为我们对美观的产品具有一定的情感共鸣,当事物传递给我们的是一种美的情感时,这种情绪就会影响到我们处理事情的思维方式。所以情感化设计对于现代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在一个具体的产品设计中,设计者将通过外形或产品功能的操作方式,来表现出一种情感,引起使用者的情感波动,这样就形成了情感的传递,情感化设计不仅仅是一种设计方式,更是产品和消费者的情感连接方式。

(二)唐山旅游纪念品结合情感化设计的可行性

产品的功能意义是它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人们通过产品的功能特征实现目的,而消费者购买旅游纪念品的目的是感受其纪念性和地域性。情感化设计将会通过产品的造型外观引起消费者的情感认知,从而引起消费者想要购买产品的欲望,情感化设计对唐山旅游纪念品设计的引导,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产品设计者而言,其在从事旅游纪念品设计的过程中,要受到个人的情感因素和对当地文化理解的影响,所以设计出的旅游纪念品就会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而言,消费者会因为旅游纪念品是旅程记忆的实体承载,是对地域性文化的浓缩而去买它,相应的旅游纪念品就实现了它独特的纪念性。

三、基于情感化设计的唐山旅游纪念品设计方法

(一)产品内涵的选取要体现文化、历史特征:设计者对当地的历史、文化等元素的了解,并将这些元素融入产品中,是设计旅游纪念品的重要环节。唐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设计者将唐山历史融入产品中,使其传递出唐山独特的地域性。

(二)产品造型的选取具有明显的代表性:旅游纪念品需要有实体形态作为其纪念意义的承载物来向消费者传达一种抽象情感。实体形态作为一种媒介,表现出的意义应被消费者接纳,同时引起消费者情绪的波动,影响消费者的大脑做出判断。所以实体形态的选择应是一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具备一定象征性的事物。例如唐山地震纪念碑的造型就可作为旅游纪念品外观的选择,它蕴含着唐山人抗震精神,传递着唐山人民百折不挠的形象。

(三)产品情感设置做到换位思考,情感沟通:对于旅游纪念品来说纪念功能大于使用功能,它是通过产品形态传递情感给购买者的一类产品,所以设计的切入点应该以情感为主,这种情感是指设计者对当地文化的理解。情感是设计者从旅游者角度感受,揣摩他们的心理活动,把他们的情感融入到产品中去,从而激发出旅游纪念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共鸣。

四、唐山旅游资源与设计对接――唐山旅游纪念品“破土而出”

(一)唐山历史、文化资源的剖析

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一座创造奇迹与梦想的城市。作品“破土而出”将提取唐山城市作为近代工业摇篮,拥有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的地域性,同时唐山也是一座国内少有的、经历过地震而重建的城市之一。作品将会通过这些元素来勾起旅游者的情感共鸣,传递出唐山独特的地域性。

(二)唐山旅游纪念品实体承载物

作品“破土而出”是在游览过唐山地震博文馆后,结合唐山作为近代工业摇篮的历史文化背景所作,选取唐山抗震精神为主要的设计元素。产品外表是晶莹剔透的水晶,其有棱有角的外表,也是矿产资源的一个缩影,表现一种强有力的力量,是永不止步、向前奋发精神的象征。绿叶表现一种生命的勃发,表现出一个从灰色世界中破土而出的“绿色”。整体上水晶中的绿叶永远青翠欲滴,寓意着唐山精神永远流传,高歌灾难后唐山人民新的生活。

(三)唐山旅游纪念品从情感主线出发

作品“破土而出”是从游客的情感内心出发而作,当游客看到一座座写着人名的黑色石碑时,内心都会被那种难以言表的悲痛所包裹。这种情感以作品“破土而出”的外观传递给每一位游客,把那时那刻的情感注入作品中,也锁定在游客的内心中。旅游纪念品以唐山独特的情感为主要的设计思路,把唐山历史文化、人文情怀作为一种情感,把旅游者对唐山城市的理解作为一种情感,传递给每一个游客,提升唐山旅游纪念品的产品质量。

五、结论

以情感化设计理论为唐山旅游纪念品的基垫,是一条对唐山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的正确思路。基于不同于其他功能产品的实体产品,开发与设计都要以情感为主线,表现其情感化的纪念功能,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在唐山旅游业不断增长的同时,对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理论指导是唐山旅游纪念品市场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我国整体旅游业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设计已然成为了未来城市旅游业经济发展的衡量标准之一,这也就成为我等高校研究发展的新课题。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业发展是设计师开发与设计产品的根本目标,希望此文为旅游纪念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苗学玲.旅游商品概念性定义与旅游纪念品的地方特色[J].旅游学刊,2004(1).

[2](美)唐纳德・A・诺曼,梅琼译.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3]曹星.无锡旅游纪念品设计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