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

时间:2022-06-28 11:22:52

唐山市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

全市2011年水稻栽植面积70.4万亩,主要分布在唐海、丰南、滦南、乐亭、南堡等沿海县区。截止目前,全市拥有插秧机670台,育秧播种成套设备22套,大型机动喷雾机480台,水稻收获机械1200台;2011年,全市水稻机插面积25.3万亩,占栽植总面积的36%;机收水稻50.07万亩,占栽植面积的71.12%。

1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各环节发展情况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一般包括:耕整地、育秧、栽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主要环节的机械化。

1.1耕整地环节

在水稻生产的耕整地环节,目前已100%实现机械化作业。主要作业方式以拖拉机配套铧式犁和旋耕机进行翻耕和旋耕为主。如果后面采用水稻机插作业,则对耕整地环节的作业质量提出了专项要求,其要求:一是耕深一致。二是上细下粗。三是地面平整。四是泥水分清。这样的要求,比传统的耕整地质量要求要高得多。

1.2育秧栽植环节

目前,全市水稻育秧与栽植还是以人工为主。但近2年,全市在水稻机械化插秧方面实现了突破,增加速度很快。2009年,全市水稻机插面积3.5万亩,2010年13.1万亩,2011年25.3万亩,呈现出几何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水稻插秧机的增加与稻农对水稻机插育秧技术的掌握。

1.3田间管理环节

田间管理主要包括除草、施肥、杀虫等环节。喷洒农药使用的机械主要有: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担架式机动喷雾机、车载式机动喷雾机,其中车载式机动喷雾机为高压,有射程远、喷雾均匀,方便使用等特点。其中:乐亭、滦南为半机械化状态,唐海,丰南等为全机械化状态。

1.4水稻机收环节

水稻机收目前通行的做法是:一是用割晒机收割-晾晒-运输-脱粒,为半机械化;二是用半喂入或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收获,直接出粒,秸秆回收或粉碎还田。今年我市机收水稻50.07万亩,占栽植面积的71.12%。

2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民的认识不足

水稻机插育秧环节,需要严格的控水、控温、控肥,而大多数农民习惯了粗放式的育秧,这使得育出的秧苗无法在插秧机上使用,这是插秧环节实现机械化的主要障碍。

2.2秸秆处理问题

水稻秸秆是温室大棚保温帘、造纸的原料,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成本较低,但要秸秆还田,虽然培肥了地力,增加了产量,但经济效益是隐形的;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成本高、投资大。

2.3晾晒问题

水稻联合机收收获后,稻谷中水分含量还比较高,如果不及时晾晒,会发生霉变,这就需要配备烘干设备,但这样做成本高并且利用率低,目前能够接受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的,多是收获后可以直接运到加工厂加工的农户,而加工厂的加工能力是有限的。

2.4投入问题

唐海县,是目前全市水稻全程机械化推进速度较快的县,唐海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达到了80%,此县在发展水稻生产机械时,在国家、省市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用县级财政资金,又追加补贴20%,大大促进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发展,而其它县区,则没有这样大的投入。

3未来的工作计划

3.1做好宣传与试验示范

首先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水稻生产机械化的认知度和购机欲望;加强对水稻农机合作组织的典型经验进行宣传,将市场信息传递给农民。切实开展试验示范,让广大农民、机手切实感受水稻机插、机收的实际效果,组织人员、投入一定的物力,通过各种形式送技术下乡村、进农户,开辟实验基地,开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从耕整地开始,直到收获结束让广大农民和机手亲身体会、感知水稻全程机械化的优越性。

3.2做好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与推广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很多环节,技术性强,各项技术的组合与应用,存在着很大的地域性差异,这种差异,有农民认识与习惯上的,有栽培模式与水稻品种上的,还有气侯与土壤上的,这使得很多技术引进来之后,往往需要重新改造与组合。这需要技术推广部门与农民群众在技术引进与推广过程中,不断地进行适应性的创新与改造,使新技术能够较好地为本地区的农业生产服务。

3.3加大经济技术投入

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基层农机技术推广投入不足的问题。但是,新技术、新机具在没有切身感受的情况下,是很难为广大农民接受的。所以,开展新技术、新机具对比试验与示范,让广大农民、机手亲眼看到实际效果、体味作业过程非常必要,要完成这些工作,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投入,而一般基层农机推广机构本身经济力量有限,难以高效地开展工作。

3.4强化政策扶持

在国家购机补贴不断增加的同时,各级政府也要增加对水稻生产者政策和经济上的扶持,让一部分水稻生产农机大户迅速壮大起来,提高当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整体水平。确保购机补贴资金向购置水稻生产机械倾斜,促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工作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