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06:08:53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篇1

认为在写作意图上,作者塑造廉颇的目的是用来陪衬蔺相如,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忽略对廉颇形象的分析,把教学重点放在对蔺相如形象的挖掘上。

认为在人物所占篇幅的分配上,廉颇占的篇幅远远少于蔺相如所占篇幅,因此在教学中简单化处理廉颇的形象分析,大多是在分析蔺相如的形象时才顺带分析一下廉颇。

认为在人物塑造的艺术性上,廉颇在文本中就是一个标签化的人物,有勇无谋,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所以在教学上也就草草处理,给廉颇贴上一个性格标签了事。

这种对廉颇形象的“陪衬化”“简单化”“标签化”的教学,实际是弱化了廉颇这一形象的内涵,对廉颇的小看其实是对文章的误读。

为了阅读的方便,我按照《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中有关廉颇内容叙述的先后顺序,分析廉颇这一人物形象的厚重性。

一、 “良将”,彰显廉颇“长城”本色

文本一开始就说“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这是太史公对廉颇这一人物形象最简洁的概括。“良将”一词在评价一位武将的时候“含金量”如何?其有无“有勇无谋”的贬责之意?寻找最佳答案的途径就是探究一下太史公在《史记》中使用“良将”一词的情况。

在《史记》里,“良将”一词大约出现6次,其余5次如下:

1. 迁素无行,信谗,故诛其良将李牧,用郭开。(赵迁平素行为不正,听信谗言,所以诛杀了赵国良将李牧,重用郭开)《史记・赵世家》

2. 今武安君既死,而郑安平等畔,内无良将而外多敌国,吾是以忧。(如今武安君白起已经死去,而郑安平等人叛变了,国内没有能征善战的大将而国外敌对国家很多,我因此忧虑)《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3.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李牧是赵国北部边境的良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4. 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先行离间诸侯国君臣关系的计策,接着,秦王就派良将随后攻打)《史记・李斯列传》

5. 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国家的贤相良将,是民众的表率)《史记・太史公自序》

由以上各例可以总结出太史公使用“良将”的含义:1. 在思想觉悟上,忠君爱国,是民众的表率;2. 在政治地位上,和“贤相”并列;3. 在职责上,有勇有谋,屡立战功,是国家的“长城”。

太史公用“良将”一词评价廉颇,对之赞誉甚高――不仅褒其有勇有谋,还赞其忠君爱国,这两点都是后来廉颇和蔺相如和好的思想基础。

再回到课本中来,文章接着写廉颇“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以勇气闻于诸侯”一句尤其要引起注意,它不仅写出了廉颇的勇猛,而且写出了廉颇对赵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为下文相关情节张本。

二、 廉颇其实是幕后英雄

在“完璧归赵”一章中,廉颇仅仅出现一次,就是在秦昭王欲“以十五城请易璧”之时,“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此时廉颇为什么不主动请缨“奉璧”出使秦国呢?这是不是表明廉颇胆子小或者能耐不够大呢?我觉得这正是廉颇的自知之举――在战场上攻城拔寨,保家卫国是其强项,在外交上纵横捭阖却非其胜任,所以廉颇在国内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威慑敌人,做外交上的坚强后盾。可以肯定的是,蔺相如出使秦国不卑不亢,收放自如,对秦王“嬉笑怒骂”甚至到了近乎“戏耍”的地步,原因之一肯定是“以勇气闻于诸侯”的廉颇让他无后顾之忧。这也说明敌国“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其两人在也。二人不可失和。

在“完璧归赵”“渑池会”这些事情里,廉颇确实不在事件现场,其实廉颇又“无处不在”。

宦者令缪贤推荐蔺相如出使秦国的理由是“其人勇士,有智谋”。“勇士”“有智谋”,蔺相如的这些性格和廉颇是何等相似,所以他们最终才能“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三、 廉颇盛设兵,秦不敢动

蔺相如虽然做到了“完璧归赵”,但是他对秦王的侮辱还是使赵国遭到了秦王的报复,“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令人奇怪的是秦王为什么却“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从上下文的语境来看,秦王似乎想用计挟持赵王。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因为赵有廉颇在,秦王此时使用武力恐怕也没有一口吃掉赵国的把握。

“赵王畏秦”,不敢赴渑池之会,而廉颇蔺相如还是建议赵王与会:“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秦国想借渑池之会窥探赵国虚实,一旦发现赵国领导者示弱、示怯,那随时会发兵侵略。廉颇蔺相如看破了秦国的计策,此其一;其二,廉颇蔺相如对取得渑池之会的胜利充满着信心――廉颇有能力在武力上保证赵国的安全;蔺相如有能力在渑池之会上保证赵国“不辱于诸侯”以及赵王的安全。文章此处再次为后文“将相和”张本――将相团结,互相依靠,才能使强秦不敢加兵于赵。

在赵王临行前,廉颇与赵王约定,如果赵王三十日不还,就“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此小节淹没在描述蔺相如的相关内容中,而且对廉颇着墨不多,所以廉颇的形象在此处极易被忽略,然而此小节并不小,非有如廉颇大智大勇大忠者不能在此时说出此话,想出此策。

三十日赵王有可能不还,就是说赵王可能被扣或者是以身殉国甚至是投降秦国,等等。赵王本来就“畏秦,欲毋行”,廉颇这样说,有可能使赵王更不敢去了。然而国事重要,廉颇不得不说。

三十日赵王不还,另立太子为王。这就是说三十日后赵王即使回来,也不可能做君主。廉颇如此说,极有可能会使赵王大怒,或者是使赵王怀疑廉颇有“借此机会造反”的非常之谋,这都有可能惹来杀身之祸,然而国事重要,廉颇不得不说。

三十日赵王不还,即使赵王在国外活着,赵国也将不再听命于赵王。这是在赵王渑池赴会时期廉颇保障赵国安全的一条重要措施,这样渑池会上无论出现怎样坏的结果,都不会对赵国的安全产生太大的冲击;同时这也向世人表明赵国决不投降。这样做确实有些无情有些残酷,然而国事重要,廉颇不得不说。

渑池之会,没有了后顾之忧的蔺相如放开胆子,干净漂亮地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秦国在会上“终不能加胜于赵”。在会场外呢,秦欲以武力攻打赵国,但是“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我想在赵国的军队里,肯定有廉颇跃马挺枪的伟岸英武的身影。

四、 爱国才是廉颇负荆请罪的本因

蔺相如位列廉颇之上后,廉颇和蔺相如发生了矛盾,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廉颇“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有人说是蔺相如对廉颇的宽容。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并不全面。

从客观上讲,确实是蔺相如的大度宽容感动了廉颇,自从廉颇“宣恶言”准备侮辱蔺相如之后,蔺相如就立即采用了两点宽容措施:一是不争――“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二是不见――“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而且他在称呼廉颇的时候都是敬称他为“廉将军”。所以就连前来道歉的廉颇也说“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我要补充的是,蔺相如的宽容之举并没有从根本上让廉颇自省和反思自己的骄傲行为,廉颇也没有因为蔺相如“不争”“不见”就立即去负荆请罪。我倒是认为是蔺相如的一段话“点醒”了廉颇:“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蔺相如用这句话向误解自己的门客解释他躲避廉颇的原因。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廉颇和蔺相如都是国家的栋梁,这里包含了蔺相如对廉颇的敬重;二是两人都应该以国家利益为重。蔺相如这段话不仅是说给门客听的,也是说给自己听的,同时更是说给廉颇听的。廉颇听了这段话为什么就立即来请罪了呢?从我上文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廉颇和蔺相如在性格上有三个共同点:有勇,有谋,爱国,而且两人的“勇、谋”都体现在“爱国”上。蔺相如的这句话对廉颇应该是醍醐灌顶,为了国家,连生命都可以付出,个人的荣辱得失算什么呢?所以廉颇才说出了“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这句话。这是感谢蔺相如让自己领悟到了“国家利益重于一切”的道理。综上所述,廉颇和蔺相如“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的根本原因是两人都有爱国的思想共同点。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篇2

相如: 劝赵王

前进缶

为赵寿

廉颇: 劝赵王

请立太子

盛设兵

赵王: 心存畏惧

王遂行

王许之

王鼓瑟

细细分析,历来渑池会上蔺相如风头最劲,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纯以气势压倒秦国,使赵国颜面大增,扬眉吐气,凯旋回国,赵王也封之为上卿,诚然。但是我们将渑池会上赵国一方个人的行为排列开来,却会发现,渑池会的成功并非单方面的原因。我们被蔺相如华丽的表演晃了眼球,因此忽略了一个政治事件下错综复杂的背景,以及其中掺杂的各方面因素的博弈。

前281年,秦伐赵,拔石城;前280年,秦白起败赵军,杀二万人。(课文为“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而前279年,白起伐楚,秦王乃欲与赵为好,估计不欲两面开战,以之安赵。按照秦赵两国军事对比与国际形势,赵王此行绝对不会和楚怀王同样结局。在此形势下,廉颇蔺相如皆力劝赵王出行。赵王出行便值一赞,心有畏而犹为之,乃真勇也。两臣子促之,君王行之,才有渑池之会。但是毕竟有楚怀王前车之鉴,赵国显得谨小慎微。出行的基调便有些悲忼,“三十日不还,则请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这里展示了古大臣之风,“王许之”。赵王也知道此一去杀机四伏,但他依然去了,并把国家安危重托交付给廉颇。为了国之威名,王必得出行,廉颇愿为后盾,若事不可为,则壮士断腕,“王许之”。在这里,君臣相契若斯。若是瓦木堡的明英宗,恐怕就要掉头回国,保住王位再说了吧?赵王放心地把后背交给了廉颇,带着蔺相如赴会。

到了渑池,便是蔺相如的天下了。赵王毕竟心存畏惧,行事之间未免缩手缩脚,先机顿失。此时全赖蔺相如仗着一股意气,针锋相对,为赵国找回了颜面,保存了本国的威严。是役,蔺相如风头大劲,没能让秦国占去一点便宜。

可是我们细细想想,秦赵两国在这里打口水仗意义何在?秦国为何不仍像对楚怀王那样,令一将军诈为王,伏兵劫之?首先,秦国是真心欲与赵为好,渑池会上只不过想占些口头便宜,落赵国的面子。若真的惹怒赵国,此时秦国正与楚国开战,势必不能顾及。其次,此时之赵国并非当年之楚国,赵惠文王也并非当年之楚怀王。楚怀王不加防备便贸然入秦,而赵惠文王此时数万大兵盛设于边境,令秦国不敢妄动。是以我们才在渑池会上看到了一场针锋相对的口水战。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篇3

蔺相如的现身源于赵宦者令缪贤的举荐,理由是蔺相如的点拨曾让他在选择“主子”的时候站对了队,从而保住了现有的荣华富贵。且看蔺相如的眼光:“燕王欲结于君”是因为“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明确了燕王的目的是赵王,而缪贤只是结交赵王的途径和工具。“赵强而燕弱”,大树底下好乘凉,臣子当然还是攀附着赵王这棵大树更有利。再看蔺相如采取的方式:“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蓄谋走燕的缪贤虽是“窃计”,但保密工作并不保密,要不蔺相如从何得知?与其东窗事发遭人疑忌,不如未雨绸缪先施“苦肉计”,既彰显了痛改前非的觉悟和决心,也满足了赵王被臣子忠心追随的虚荣心。从决策到实施,不难看出蔺相如对天下局势把握得精准,对诸侯、臣子心理洞察得深刻及做出反应的敏捷、睿智。这样一个人,又岂会甘于“久居人下”,他等待着“锥处囊中”的机会。设身处地地为主子着想,功成后也不居功自傲,让缪贤在得到赵王的宽恕之后,除了流下侥幸的冷汗外,便急于回报蔺相如的恩情。

一旦登台很难不精彩!蔺相如的表演,起于秦赵“一璧十五城”的交易,为什么要“求人可使报秦者”?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秦虽主力图楚,但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秦王积威之下,身处荣华的赵国权臣当然不愿冒着身家性命之险去试探秦王的底线了,而缪贤推荐蔺,一方面报答了蔺的恩情,另一方面也巴结了赵国的权贵还向赵王表了忠心。而蔺相如只是舍人,所谓富贵险中求,而蔺等待的正是这样一个机会。这是一场豪赌,赌注是蔺的性命,赌的是保全赵的利益和尊严,活着回来享受此后的滔天富贵。“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有自负有豪迈,“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是对赵王的承诺更是对春秋时局的准确把握,是对自己眼光的自信更是对上位者心理深入的洞察。“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丑话说到前头,先小人后君子,使秦王不甘食言;“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一番比较使秦王不屑食言;“赵王乃斋戒五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一顶顶高帽使秦王不必食言。“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臣请就汤镬”,蔺相如请求就死使秦王无法大做文章翻脸食言。最终“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不如因而厚遇之”。秦王的让步有底线:他要的是天下,并非要和氏璧,当然当他能腾出手来收拾赵国时,并不介意顺手收了和氏璧;他要的是天下,蔺的性命对他来说如蝼蚁,他不会为了蝼蚁去打乱自己一统天下的大计,即在四面征讨时惹赵出击。蔺看准了,所以他赌了!“完璧归赵”赢得漂亮。拜相如为上大夫!来到“渑池会”,秦王为羞辱赵王让其鼓瑟,并记录在史册,“礼尚往来”,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一毫亏都不肯吃;这是对国君尊严的坚持和维护,相较与廉颇的“请立太子为王”“盛设兵以待秦”,蔺的“现场直播”来得更具冲击力也更贴心。“秦王不肯击缶”,“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蔺的誓死维护、大义凛然怎能不让赵王铭记肺腑。“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蔺的针锋相对甚至肆无忌惮让赵王赚足了里子和面子,这样的结局远远超出了赵王的预期,原想小命也难周全,现在却是扬眉吐气。蔺又成功了,“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蔺被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蔺成功的原因,的确有他的胆识智慧在其中,但根本的原因在天下的局势。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眈眈,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秦王要的是天下!蔺的确很出色,但在秦王眼里,他也只是一个较出色的蝼蚁罢了,不值得以命换命,他要留着自己的性命去得到和享受这个一统的天下,他绝不能“小不忍而乱大谋”。加之“赵亦盛设兵以待秦”,所以秦才未动。蔺的蔑视强权、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置生死于度外,都是因为有所恃。后有所恃,前有方寸,外斗秦王,内感赵王,所有的条件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所有的人物在这一历史瞬间,都成了他的配角。蔺的表演有惊无险!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决断、心机、手段,在战国这个风云变幻的舞台上,他如鱼得水。

细品“将相和”。听说廉颇有相争之意,蔺一避,“不肯与会”,避免与其正面交锋;二避,“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以弱者自居,示王以淡泊,示同僚以谦逊。博取同情与舆论支持;三避,“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低姿态的行事为后来高调的倡导作铺垫。三避也使廉颇的怒气一而再,三而竭。“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果然有人出来鸣不平,“吹喇叭”,当然,他人吹比自己吹奏效,被人吹是谦逊,主动吹是倨傲,“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句是“千呼万唤始出来”,才具有了“大义”的气魄,使廉颇倒于“公私不分”的旗下。而最经典的是廉颇的表现,“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只因赵国一直都在廉颇心中,对赵国利益的认同让他很轻易地放弃了自己的功劳和不满,认同和接受了蔺处其右的现实。廉颇的反应早在蔺的把握之中,如果蔺真像后人说的那样磊落,当自愿请求位居廉颇之后,何苦要如此三番惺惺作态?所以说廉颇的优点在蔺的眼中无疑是最大的弱点。真正“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人是廉颇!再观蔺和廉颇后来的表现,蔺点出了反间计却并未尽力阻止,后世三甲、徘徊、换马地名的产生反让我们看到了被罢出奔途中廉颇的忧国,而长平之战后的邯郸、燕赵之战更让我们看到他的忠勇。到后来“廉颇奔魏”“楚迎廉颇”,廉颇均曰:“我思用赵人。”其忠心日月可鉴。我们得承认还是廉颇对赵的归属感更强。

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确称得心理战术的高手,只言片语中化干戈为玉帛,并与廉颇成刎颈之交,其中的谋划与心机不得不让人叹服,而反间计中对赵括的品评再一次证明了他的识人之能。不以功臣自居的低调也使他在赵国得以锦食终生。蔺靠着他对天下形势的了然,他对上位者心理的把握,以及对人心的洞察,终于换来了这一世的富贵。

战国时代,争霸和兼并战争更为剧烈,封君权贵的养士之风盛行,智能的竞争为士的活跃与发展提供了强大推动力和活动场所,从王廷到社会底层,到处都可看到“士”的身影。子贡、申不害、乐毅、张仪、苏秦、范雎、韩非、商鞅、姚贾……都可谓是凭技能与才智大显身手、平步青云的典范,“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朝秦暮楚在当时并不是遭贬斥的行为。将自己的才能兜售于帝王,换来一世的荣华在当时是被推崇的,所以在那个时代爱国一说有些牵强,而廉颇不是也曾奔魏走楚?何况舍人出身的蔺相如。我们从字里行间看到更多的是对个人奋斗的推崇,是对实现自身价值的渴望。而司马迁笔下的蔺相如更潜意识地带上了汉代文人普遍具有的朝气蓬勃的进取精神和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士”希望凭着自己的才智能够人生不朽,青史留名。“士阶层”立功扬名的价值取向和圣主贤臣的理想一脉相承!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篇4

山,越钻越深;水,越行越幽。在这灵秀的山水间,我又一次回味起蔺相如的勋绩。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有《廉颇蔺相如列传》,从其中的记载看,蔺相如一生主要做了四件事:完璧归赵、逼秦击缶、回车避让、直言上谏。

蔺相如平生办的第一件事是完璧归赵,这是他初出茅庐的第一次露脸。此前他仅是宦官缪贤的一位舍人。缪贤犯了罪,要逃亡燕国,蔺相如知道后劝阻他:“燕王过去亲近您,是因为您是赵王的宠臣,亲近您是为了讨好赵王。如今您犯了罪,燕国弱小,害怕赵王,绝不会收留您得罪赵王,说不定会活捉了您献给赵王。”缪贤听了蔺相如的话,茅塞顿开,立即袒露上体,伏在铡刀上前去请罪,因而得到了赵王的赦免。

时隔不久,赵惠文王得到了一块闻名天下的美玉――和氏璧。秦昭襄王知道了,也想得到这块美玉,便来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市来换和氏璧。如何处理这件难事,赵王一筹莫展。此时,缪贤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蔺相如就这么由舍人变为使臣,临危受命,出使秦国了。

果然不出所料,秦王在章台接过蔺相如呈上的和氏璧喜出望外,自己反复观赏,又送给后宫美人观赏,就是闭口不谈割让十五座城市的事情。见状,蔺相如对秦王说:“和氏璧有个毛病,我指给您看。”接过后,蔺相如双手握紧,连退数步,倚柱而立,声色俱厉地说:“大王若是威逼我,我就和美玉一块撞碎在柱子上。”

秦王怕他撞碎美玉,连声道歉,当即摊开地图,指画割让的城市。蔺相如却要他斋戒五日,方才交给美玉。五日后,秦王斋戒完毕,蔺相如怕他食言,早派人从小路上将美玉送归国内了。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完璧归赵的故事。

接下来的故事该是逼秦击缶了。秦王和赵王把盏同饮,秦王微醉,对赵王说:“寡人听说赵王精通音乐,请弹奏一曲吧!”出于礼貌赵王弹瑟而歌。没想到刚刚弹毕,秦国的史官马上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命赵王弹瑟。这显然是有意侮辱赵王,当然也就是侮辱赵国。一旁随行的蔺相如怒发冲冠,挺身前去,捧起一个瓦缶要秦王击奏。秦王当然不肯。蔺相如逼近一步,怒斥道“如果不击,这五步之内我的颈血就会溅在您的身上。”秦王无奈,只好敲了一下瓦缶。蔺相如马上对史官说:“记下: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命秦王击缶。”秦王讨了个没趣,又见赵国军队森严,无可奈何的罢休了。蔺相如保全了赵王的面子,捍卫了赵国的尊严!这一来,他的名声显赫了。赵王感念他的功劳,拜他为上卿。这便惊动了一个人,这就是赵国的老将廉颇。蔺相如的突然暴升,让他憋了一口闷气。他扬言要是遇到蔺相如,非给他个下马威不可。这便有了后世家喻户晓的故事:负荆请罪。

一日蔺相如乘车外出,走在巷中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凛地奔过去了。眼看就要与之遭遇,蔺相如慌忙吩咐车夫调头回车,廉颇得意洋洋地过去了。这退缩忍让的行为激怒了门客,大家纷纷辞行,说跟着他太受窝囊气。蔺相如在劝慰大家时说:“依诸位看,廉将军比秦王还强?”

门客说“当然比不上秦王了。”

蔺相如说:“那我为什么不怕秦王却怕廉将军?当今秦国不敢侵犯赵国,是因为我与廉将军同时在朝辅政,倘若我们两人争斗不和,秦国就会趁乱而举兵伐赵,国家就会遭难。”

众门客点头称是,对蔺相如更为敬重了。

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廉颇的耳中,老将军大为感动,自愧不如蔺相如胸襟宽大,背负荆杖,跑到蔺府跪拜请罪。此后,廉颇和蔺相如结为刎颈之交。

赵惠文王死后,赵孝成王即位。不久,秦军进攻赵国,老将廉颇坚守长平。秦军久攻难下,就采用离间计,散布廉颇已老,不敢应战,而秦人最怕的是赵括。赵孝成王轻信谗言撤换了廉颇,任用赵括前去接替。此时,蔺相如病体沉重,早就卧床不起,闻讯硬撑起来,前去向赵王进谏:千万不要撤换廉将军,他攻防有方;千万不敢任用赵括,他只能纸上谈兵。遗憾的是,赵孝成王没有听取蔺相如的诤谏。于是一场悲剧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长平之战大败,赵括被乱箭射死不说,被俘的四十万赵国士卒竟被秦军活埋,发生了世界军事史上最大的悲剧。可惜,历史不会逆转,它只能用血腥的事实证明是非曲直!

在中国成语的宝库中,有不少都是赞美蔺相如的写照。比如:义不容辞、大义凛然、义愤填膺、面不改色、智勇双全、不辱使命、顾全大局……等等。这些成语既活化了他的行踪,也摹写了他的精神品格。若是更简略地概括蔺相如精神,我以为他具有超常的智慧、过人的胆略、宽阔的胸怀。

超常的智慧使蔺相如每遇大事都能审时度势,提出最佳的决策。经过事实的检验,他的决策总是合乎实际,克敌致胜;总是进退自如,胜券稳操。可以说,他是一位智慧的化身。

蔺相如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时期,狼烟烽火,兵戎干戈,时时在纷争。试看完璧归赵,蔺相如要回美玉,靠近柱子,痛斥秦王,那需要何种胆略?试看渑池相会,蔺相如举起瓦缶,逼进秦王,喝退侍卫,那需要何种胆略?谈到胆略,谈到对蔺相如临危不惧的敬慕,真可用一个成语:五体投地!

不过,最让人称颂的还是蔺相如宽阔的胸怀。这自然体现在他对待廉颇将军上,他恭谦地忍让回车,这又是多么难以企及的精神境界!他创造的精神峰峦,几乎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

蔺相如的大智大勇来源于他置国家利益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他的所作所为没有一点是为了私利。他身为赵人,一切从赵国兴盛出发:智慧,为赵国生谋;愤怒,为赵国生威;忍让,为赵国生和。为了国家的利益,他公而忘私,顾全大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蔺相如不朽,他的精神不朽,人格不朽!

胸中翻江倒海,汽车已过重叠山峦。过了北平镇环曲不远,就进了一个山谷。山谷中有个村落,这就是蔺子坪。蔺相如的墓冢就座落在村前。穿过岁月的风尘,历经人世的沧桑,墓冢仍然高巍在霍岳的怀抱。据说,这座墓丘是赵国将士庶人送葬时从远方捧土堆成的,从顶到底都是黄色胶土。而这一带的山上沟中,是绝无这种胶土的。仅此一点,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蔺相如是何等的崇敬。墓前有一棵树,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看着它那老迈的枝杆,少说恐怕也在千年以上了。据说,先前这里大树很多,葱笼蓊郁,有一年狂热的人们昏乱了头脑,要平坟垫地,要伐树用材,可采伐到此树时,锯质口中不流清水,竟然流出了鲜红的血汁。伐木者大惊,扔了工具,仓惶而去,方才留下这古老的苍绿。树木不会滴血,但是,人会有良知。也许是人的良知喷出了血液般的红色,才使狂热的年代幸存了一株历史的绿荫。

如今,荒谬的时光远去了。古县人民将蔺相如视为最为难得的文化资源,精神财富。他们已经将蔺相如墓做了规划,要按照原貌进行修复,要树立他的雕像,要陈列他的业绩,要以蔺相如为载体推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我为这一切欣喜,希望墓地重光,希望能尽快看到一个辉煌的未来。我明白面对坟丘的时候,人们会感受到墓主人那种难得的精神。这精神可以陶冶品格,可以净化心灵,可以催发民族振兴的新芽绿树!

我在蔺相如墓冢前肃立、鞠躬,默默祈祷: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篇5

在日常的文言文教学中,我按照“自主预习――合作释疑――鉴赏评价――练习巩固――拓展阅读”等步骤开展教学,构建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文言文“五步”教学模式。现以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为例,赘述具体做法如下:

一、自主预习──夯实学习基础

预习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卢元说:“特别是文言文教学,如果学生课前对课文一无所知,那么上课往往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解,很难主动地进行思考、提出问题,自学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

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我将学生的预习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写批注和做学案。

首先,让学生采用卢元提出的“圈、点、画、评、摘”五字法进行自主预习,意在疏通文言字词和把握文章内容。学生写批注的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我特别要求学生把不懂的词句和有疑问的地方摘抄在小纸条上统一由课代表交给我,以便个别答疑或在课堂上作为共同现象重点突破。

其次,学生完成教师编制的自学学案。学案既是学习目标的导引,也是后续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学案设计坚持“文”“言”并重的原则,通过目标导引、课文导读和问题导学让学生基本扫清字词障碍,解决“言”的内容,让学生初步理清文章思路,解决“文”的内容。学案包括文言积累、内容理解和思考导读三部分,既注重语言训练,也注重思维训练。在思考导读中我设计了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

⑴课文讲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在这些事中又有着怎样的矛盾冲突?

⑵请用几个词语概括蔺相如的形象特征,并结合原文进行分析。

预习可以让学生或多或少体会到自己读懂文言文的快乐,避免教师串讲模式所导致的被动接受的枯燥和乏味。预习是培养学生认真读书、形成一丝不苟的习惯、提高文言文自学能力的有力措施。

二、合作释疑──实现交流分享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学生要“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的要求。教学文言文时,教师要创建“学习共同体”,发挥同伴互助作用,用合作学习取代教师讲授。

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我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预习学案中的内容,分享学习成果,并让学生将通过交流仍无法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进行讨论,再次合作学习。两次合作学习后仍无法解决的问题自然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当然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进行有效选择。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的最佳的方法就是创设学习情境,进行有效点拨,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学生在翻译“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一句时遇到了困难。我便引入学生学过的“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和“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三句话让学生先翻译,再比较译文与原文语序的异同,进而概括这三个句子句式上的共同特点。这个活动后,学生的问题也自然迎刃而解了。

当然,学生的问题无法涵盖所有的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相机提出自己依据学情预设的问题,组织学生采取多样的形式进行学习,以完成教学目标。

合作释疑是一个相互批评指正的过程,也是一个共同提高的过程。在这一环节,学生是学习的实践者和学习主体。教师仅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相关资料的提供者以及必要内容的讲解者。

三、鉴赏评价──体会文言精妙

解决“言”的问题固然是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但学习课文谋篇布局的章法和体会炼字炼句的艺术更该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在学生完成“言”的疏通后,我着手进行文本语言赏析和写作手法分析。

首先让学生完善自己在自主预习环节写的批注。要求学生对有所感的词句进行简评,对有内涵的句子进行分析,完成对文本的语言赏析。然后组织学生分享学习成果。要求在学生读自己的批注过程中,其他学生认真倾听与思考,并记下对自己有启发的批注。学生也可以针对同学的批注进行补充。通过不断的补充、争论与完善,学生的意见会渐趋一致。当然,学生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对此我采取求同存异的原则,让学生课后通过查找资料,完善或修正自己的意见。

通过试写批注和分享交流让学生认识了文言文语言特点,增强了他们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当然,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是要经过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

让学生体会作者谋篇布局精妙,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的内涵的理解,也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裨益。在这一环节我借助问题探讨的形式开展教学,师生探讨这两个问题:

⑴作者在写“渑池之会”时,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⑵文章用大量篇幅写蔺相如却简写廉颇,这种布局合理吗?请阐明理由。

通过思考和交流上述两个问题,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在人物形象塑造、文章构思技巧等方面的理解,也体会了文言文在“文章”和“文学”上的独特的魅力。

四、练习巩固──进行有效诊断

文言文教学要有必要的语言训练和思维的训练,以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学生完成“思考与练习”是一种常见的训练方式。学生通过练习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注意三点:一要体现基础性,即面向全体学生,以考查学生对本课知识掌握和初步运用为主;二要体现适度性,即数量要适度,限于学生单科学习时间有限必须少而精;三要体现针对性,针对学生的疑点设计练习,让学生能进行有效思考。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我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学生的学习状况,设计了如下的三个练习:

1.翻译下列句子,想一想要注意哪些问题。

⑴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⑵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⑶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⑷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仿照示例,编写一副对联概括课文故事情节,并对人物进行评论。

例:完璧归赵,辱秦臣,相如大智大勇;负荆请罪,护赵王,廉颇有胆有识。

3.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人只知廉颇善用兵能战胜攻取耳亦未足以尽廉颇观其与赵王决如期不还请立太子以绝秦望之语深得古人社稷为重之旨非大胆识不敢出此言非大忠勇不敢任此事。(李晚芳《读史管见》)

这些练习侧重文言字词的理解、文本内容的把握和写作特色的分析,也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内和课外有机结合,具有实效性、层次性和针对性。

教师要检查学生练习完成情况,并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转化。

五、拓展阅读──提升阅读能力

文言文学习不能只关注课内学习,课内所学的文言文基础知识需要在课外阅读中进行训练,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叶圣陶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目前教材中的文言文总量偏少,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要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水平,就必须注重课外阅读,让学生阅读一定量的文言文。只有实现了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我要求学生课后阅读王世贞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并从语言积累和鉴赏评价两方面布置适量的主观练习题,以确保和检测学生的阅读效果。除了相关的语言积累题目外,我还在练习中设计了两道简答题:

⑴文章从哪些方面对世所称誉的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史实予以否定?请分条概括。

⑵作者认为蔺相如能完璧归赵的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怎么看待?

这两个题目不仅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还意在培养学生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开展相关篇章的阅读既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强化对课内文言文基本知识运用,巩固已学的文言文阅读方法,提高文言文自读能力,也进行拓展延伸,深化学生的认识,课内文章和课外文章有机勾联。

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文言文“五步”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自主学习。该教学模式或许可以消弭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弊端,也能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篇6

1、完壁归赵讲的是蔺相如的故事。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2、蔺相如(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

(来源:文章屋网 )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篇7

摘要:战国时期,赵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成为东方强国之一。本文从战争观的角度出发,从战争实例中探究、归纳先秦赵人的军事思想。

关键词:先秦;赵人;战争观

战争观,是指如何认识和对待战争,这是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赵人的战争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发动和组织战争时以“功利”为主要原则,二是主张对战争要持慎重态度,即“慎战”。

一、功利思想

所谓功利思想,即建功立业、记功取利的思想。“兵以利动”,孙子早就指出了战争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利”。克劳塞维茨也指出战争的性质是:“战争只是由政府、人民与人民之间的政治外交而引发的,战争只不过是政治交往的一部分,而绝不是什么独立的东西。”纵观古今中外,没有哪一次战争不是为了追求功利,满足自身利益需求而发生的。先秦时期,以“功利”主义来决定战争的兴起和结局成为一种趋势。赵人受其影响,亦以“功利”来决定战争。

以赵魏、赵燕关系为例。赵、魏、韩三家分晋,各次兼并战争中赵、魏、韩始终站在同一立场,直到赵襄子时期,依旧是三家结盟,打垮了强大的知氏。然而赵敬侯六年(前381年),强魏与齐、卫联合攻打赵国,赵国内部大乱,这时卫国乘机攻下了刚平,并攻破了中牟的外城城墙。于是赵国向楚国请求救援。楚国受邀帮助赵国攻打魏国,双方战于周西,后进逼魏国国都大梁城门,在林中安营扎寨。此时赵国乘机发起反攻,夺取了黄河以北的地区,攻取并焚毁了魏国棘蒲。赵国又乘胜攻下并隳,毁了魏国的黄城。)赵和魏原本是晋的卿族,并一直保持着同盟关系。两国从晋分出以后,都必须积极向外扩张以维持生存,但赵魏两国接壤,无论哪方向外扩张,必定会影响到对方利益。这就决定了赵魏之间的战略结盟只能是暂时的,双方的关系必会因利益的变化而重新调整。

这种功利主义原则在赵燕关系上同样适用。赵惠文王十四年,三晋联合秦、楚、燕三国共同攻打齐国,以乐毅为上将伐齐,攻下了灵丘。然赵孝成王十五年,正值长平之战后,赵国强壮者皆战死于长平,孤儿尚未长大成人之时。燕王喜趁“长平之战”赵国虚弱之机,以栗腹为将,发兵攻打赵国。赵国以廉颇为将,在郜城与栗腹交战。最终廉颇以弱胜强生擒栗腹。赵惠文王时,齐、秦两国最强大,曾一度称东、西二帝,赵、魏、韩、燕、楚等国,或采取连横之策,或采取合纵之策才能自保。无论是合纵还是连横,赵燕关系必为联盟关系。但长平之战后燕国趁赵国国力空虚之际,发兵攻打赵国,夺地掠财,赵燕之间的关系又变为了敌对关系。由此可见,最终决定两国关系的依然是他们各自所维护的利益。

以功利来处理外交关系,决定战争与否,这是赵人在战争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也是历史上和现实中国际战争的基本准则。

二、“慎战”思想

我国古代军事文化以尚智诡谋和慎战节武为主要特征。所谓“慎战”,是指对战争持谨慎态度。战争的谋划者在指挥统一战争、制定作战计划时大都牢牢把握“贵谋”这一原则,以求“不战而屈人之兵”,最终实现“慎战”中谋取“全胜”的目的。

廉颇是“慎战”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完璧归赵后,秦昭襄王大怒,命令大举进攻赵国,首战得了石城。第二年又发兵攻打赵国,杀了两万多人。秦王派使者出使赵国,告诉赵王,秦国打算与赵国和好,要在西河外的渑池相会。赵惠文王害怕强大的秦国,不想去。廉颇、蔺相如商量,认为如果赵王不去,就显得赵国既软弱又怯懦。于是赵王动身赴会,蔺相如随同前往,廉颇送至边境,与他们诀别时说:“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赵王应允。于是与秦王相会于渑池。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渑池之会”。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渑池之会”一节中对廉颇的正面描写只有这么一句,恰是这一句展现了廉颇的“慎战”思想。因为此时秦赵实力对比,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如果三十日赵王未归,就挥兵伐秦,几乎无胜利之望。面对这种关系国家存亡、关系军民生死的问题,廉颇认为不能轻易发动战争,而应该采取“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的和平策略,尽量避免战争。廉颇的“慎战”思想还表现在“阏与之战”战前对战势所表明的态度上。“秦伐韩,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廉颇将阏与战前秦赵双方地理条件作了认真的对比,指出因“道远险狭”赵国不足以对战秦国,若是不畏险远去救韩这是非常危险的。

武安君李牧也是“慎战”思想的践行者之一。赵惠文王、赵孝成王时期,匈奴各部军事力量不断骚扰赵国北部边境。赵王派李牧戍守边境。他每天犒劳将士训练士兵,“谨烽火,多间谍”,并明确规定:“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多次入侵,赵军都撤回营垒,避免与之交战,在匈奴人看来,这是李牧不敢应战,实际上这是李牧在劣势条件下做好充分准备,“慎战”自保,积聚实力,壮大自身,以图最终消灭敌人的策略。

伟大的军事家孙武曾说过:“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也就是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的观察分析的。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也指出:“统帅,要使整个战争或者我们称之为战局的战争中的重大规模军事行动达到目标,就必须对国家关系有远大的见解。”这也是要求军事将领要持“慎战”的态度。赵人的“慎战”思想表现在,战前对交战双方的情势做认真的分析比较,同时还要做好充分准备。这是基于利害关系考虑的军事思想。

总的来说,赵人战争观是在实际作战中形成,反过来又对当时的军事战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兵家思想的体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 1959

[2](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7

[3] 沈长云等.赵国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0

[4] 吴九龙.孙子校释[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

[5] 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M].孙膑兵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

作者简介: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篇8

一、一字之训,有关人品

(1)例句: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译文:

A.我这个浅陋低贱的人,不知道将军竟·宽·宏·我到这样的地步啊!

B.我这个浅陋低贱的人,不知道将军·胸·怀·宽·宏到这样的地步啊!

(3)分析:例句中的“宽”是关键字,“之”的训释亦不容忽视。译文A“宽”训“宽容”,当然可以。“之”训“我”亦可,“之”表自称课本中即有例,如《信陵君窃符救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亲数存之”课本译为“屡次亲自来慰问我”,“之”正训“我”。译文B“宽”训“胸怀宽容”。《汉语大词典》“宽”的第二义项为“度量宽宏”,又释“度量”为“器量”,释“器量”为“胸怀”,故“宽”可训“胸怀宽宏”。“之”字视为用于主谓之间的助词,未译。

孤立起来看,两句译文似均无不可;联系上文看,则优劣可见。须知廉颇是因为听到了蔺相如的这番话——“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为蔺相如胸怀赵国,放眼强秦,不计荣辱的爱国情操和人格力量所强烈震撼,在心灵的回音壁上激起巨大反响,灵魂得到了一次净化与升华,这才说出了“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这句肺腑之言。如果将蔺相如对廉颇的退让仅理解为对廉颇个人的宽容,廉颇也正因此而幡然悔悟,负荆请罪,那对廉、蔺二人的人品、人格均大为贬损,亦有悖太史公的文旨文心了。

二、一字之训,有关文理

(1)例句: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2)译文:

A.我·固·执·地笑笑,不相信。

B.我·仍·旧笑笑不相信。

(3)分析:例句中的关键字为“固”。译文A训“固执”,“固”有此义项,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二“固”皆“固执”之意。译文B训“仍旧”,“固”亦有此义项,《汉语大词典》“固”(13):通故。①旧,仍旧。课本“故”训“仍然”的,如《赤壁之战》:“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课本注:故,仍然。“仍然”与“仍旧”同义。

仅就两句译文来看,则轩轾难分,故须从文理上揣摩。此句与首段“是说也,余尤疑之”句一脉相承,文理相通。苏轼对李渤以击石所发出的“激越”之声来证明石钟山命名的缘由尚且“疑之”,更何况小童击石所发出的乃“石空石空”之钝响,与钟声大相径庭呢?他当然仍旧“笑而不信”了。这“不信”乃因其确不可信,更不可信,并非可信而不信,应信而不信,有何“固执”可言?苏轼又怎会用“固执”这样的贬词来糟塌自己呢?可见译文A不可取,译文B庶乎近之。

例句中的“固”虽为常用文言虚词,但“仍旧”却非其常用义,众多词书亦无此义项,故对例句有多种误译,如译为“我坚持原先的看法,笑笑不相信”(此为“增字求训”),译为“我本来就不相信,于是笑了笑”(此为“绕曲求解”),译为“我姑且笑一笑,并不相信”(译文“扌干格难通”),以上译文“固”分别训“坚持”“本来”“姑且”,这些义项虽为“固”所有,但均不适用于例句中的“固”,张冠李戴,削足适履,岂能无疵?笔者惟见一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文选读》)将此“固”注为“仍然,还是”,甚是。可见一字之训,确非易事。

三、一字之训,有关分寸

(1)例句: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五人墓碑记》)

(2)译文:

A.这不能说·不·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啊!

B.不能说·没·有五个人的·一·份功劳啊!

(3)分析:例句中关键字“非”,译文A训“不是”,此乃其常用义,人所习知。译文B训“没有”,“非”的这一义项,众多辞书皆有,课本中亦屡见,如《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生非异也”课本译为“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非”即训“没有”。

乍一看,似乎两句译文相似,细一推敲便可发现问题了。译文A说“不能说不是五个人的功劳”,岂不等于说“就是五个人的功劳”吗?显然夸大失实,分寸不当。从文后所录《明史·周顺昌传》可知:苏州人民这次的反阉斗争“不期而集者数万人”,规模十分宏大,五人不过是斗争洪流中的几朵浪花。再看这个完整的长句:“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作者分明指出:斗争成果之所以取得,乃由“吾郡之发愤一击”,即由于全体苏州人民的英勇斗争,怎么会出尔反尔,又说全是五人之功呢?再说大阉之有所收敛及“投缳道路”,乃由于生者之伟力,而非死者之亡灵。当然,五人生前“蹈死不顾”,临难从容壮烈,自有其震慑阉党、激励吴民的巨大作用,功不可没,所以“不能说没有五人的一份功劳”,这才实是求事,恰如其分。

“非”乃极常用的文言虚词,其“没有”义亦为众多辞书所有,却为许多人心中所无,故许多书册皆望文生义,将例句误译为类似译文A。可见即使对极常用字的训释,亦不可掉以轻心。

四、一字之训,有关史实

(1)例句: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

(2)译文:

A.荆轲拿来地图·捧·着,随即打开地图,全部打开时,匕首出现了。

B.荆轲拿来地图后·献给秦王,秦王打开地图,全部打开时,匕首出现了。

(3)分析:例句中的关键字“奉”,译文A释为“捧”,译文B释为“献”。此二义项课本中皆有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课本注:奉,通“捧”。又“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课本注:奉,献。

“奉”异训,则“发图者”不同:“奉”训“捧”则图未献,发图者当然是“荆轲”了;“奉”训“献”,图既已献,则发图者当然是“秦王”了。这有关一段史实。

众多辞书在解释“图穷匕见”时对“发图者”也说法不一:《辞海》及《现代汉语词典》都说是荆轲展图,《辞源》则明确指出是“秦王展图”,而《汉语大词典》则说“荆轲以燕督亢地图卷七首献于秦王,展图将尽,匕首露”,展图者未明确指出,有歧义。

笔者认为“展图者”是秦王而非荆轲。若是荆轲展图,则原文当表述为“轲既取图,发之,图穷而匕首见”,毋庸再加“奉之”二字。另外,荆轲取图后应即献给秦王,展图实属多此一举,岂不会引起秦王的疑心?这是一。秦王令轲取舞阳所持图是为了审视之。荆轲展图,秦王能允许否?能审视否?这是二。秦王展图于案,图穷匕见,轲攫而取之,岂不比他自己展图于手更为方便迅捷?这是三。故愚以为展图者为秦王,“奉”当训“献”。《战国策》鲍彪注本“发图”前有“秦王”二字。

源于《国策》这段文字的《史记·刺客列传》为:“轲既取图,奏之。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司马迁亦训“奉”为“献”(“奏”即“献”),亦以发图者为“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 有效性

一、确立全面合理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教师要深入分析文章内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目标要全面,包括选材、人物背景以及中心思想等,从而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比如,我在确立《廉颇蔺相如列传》一课的教学目标时,将教学的目标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要掌握的知识点。(1)学习本文在选材、布局以及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具有哪些特点。(2)体会课文善于剪裁和组织材料的方法,自己组织语言总结文中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3)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4)理解蔺相如机智勇敢以及不畏的精神,理解廉颇公忠体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理解廉颇和蔺相如思想品质的可贵之处,学习他们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生能力训练点。(1)让学生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表现人物性格等方面的特点,提高学生阅读欣赏史传文学作品的能力。(2)积累文言文中常用到的词,并且能正确使用这些词。

3.德育渗透点。学习廉颇、蔺相如的为人处事和遇到重大事件时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师确立了全面合理的教学目标后,教学重难点就明确了。然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让学生阅读全文,把握文章中的三个故事,了解全文的写作线索,“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突出表现了蔺相如临危不惧以及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

1.利用音乐创设情境。音乐是一种令人心情放松和愉悦的语言,可以带给我们美感,让我们融入其中,充满想象。例如,我在教学《雨巷》一课时,这篇课文本身就是一幅唯美的画面,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的: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带有音乐的视频,独自撑伞的年轻女子,独自徘徊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用音乐来渲染丁香姑娘的惆怅、徘徊,渲染书中的优美意境。那女子幽怨、哀伤的神情尽收学生眼底,身影并不清晰的丁香姑娘就这样走进了学生心里。这样的情境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要着重在文章中的难点和重点上下功夫,保证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并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比如,我在教学《雷雨》一课时,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文章中的周朴园是个十足的反面形象,但是他就没有一丝一毫的人性了么?通过这样一个问题创设情境,便于学生根据这个问题阅读课文,紧接着再展开激烈的讨论,从多个角度去分析。这就改变了过去单纯地讲解的单一教学方式,在这样的讨论下,课文中一些人物的形象也会逐渐丰满起来。在这种情境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也得以提高。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高中语文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合理有效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知识。教师还应该把改进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多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创造有利的条件,有效地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比如,在教学必修课《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详细地了解我国建筑的特征,我提出了两个问题:西方建筑和我国建筑有哪些不同点;中国的建筑中,南方和北方的建筑又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针对这两个问题,我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查阅相关的资料,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见识。

总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余文森,郑金洲主编.新课程语文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钮绪纯.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课程与新课标契合途径的研究――以《语文教学论》课程为例[J].语文学刊,2010(15).

[3]刁玉平.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结构优化问题[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

[4]刘悦梅,赵洁.专家型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行为的比较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3).

[5]史绍典.高中语文新课程高校创新教学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1970.

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篇10

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毛遂是战国时代赵国平原君的门客。秦兵攻打赵国,平原君奉命到楚国求救,毛遂自动请求跟着去。到了楚国,平原君跟楚王谈了一上午没有结果。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答应派春申君带兵去救赵国。后来用“毛遂自荐”借指自己推荐自己。

一字千金

子楚继位只有三年便去世了,太子嬴政继位。他尊奉吕不韦为相国,尊称他为“仲父”。当时,秦王嬴政年纪还小,太后亲自主持朝政,实际是吕不韦执掌大权。赵姬与吕不韦旧情复发,二人私通。

此时,战国四公子,即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名声远扬,他们礼贤下士、广交宾客,并且借此互相倾轧争斗。吕不韦所在的秦国虽然强大,他的家里虽然富有,家僮甚至多达万人,但是却不如这四人那么有声誉。吕不韦经常感到羞愧,于是,他不惜重金,召来了众多文人学士,优待他们,门下的食客达到了三千多人。

当时,诸侯各国有许多辩才,例如荀卿等人,他们著书立说,使自己的学说主张遍布天下。吕不韦也打算如此,他要求门下的食客们都将自己的见闻记载下来,最后将其汇集,编排成八览、六论、十二纪,共有二十余万字。他认为这些内容包括了天地万物以及古今万事,便为其取名叫《吕氏春秋》。不久,吕不韦把《吕氏春秋》刊写并张贴在咸阳的城门上,并且在其上悬挂赏金,邀请各地的游士、宾客,说如果谁可以增减书中的一个字,就可以得到赏金千金。

《吕氏春秋》是一部重要的历史古籍,它为后人研究战国末期及其之前的中国各方面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奇货可居

吕不韦,原本是韩国阳翟的一个大商人。擅长经营之道,他往来各地,贱买贵卖,因此积累了千金的家产。

秦昭王四十年,秦国太子去世。两年以后,秦昭王把他的次子安国君立为太子。安国君非常宠爱一位姬妾,还把她立为正室夫人,号称华阳夫人。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但是,华阳夫人没有能给他生一个儿子。安国君的儿子里,有一个名叫子楚,他的母亲名叫夏姬,不受安国君的宠爱,所以备受冷落。而子楚,在安国君眼里,有他也行,没他也可,后来,子楚被秦王派到赵国去当质子。即便有了人质在手,赵国还是经常遭到秦国的攻打。赵王大概认为子楚的父亲都没把他看得多么重要,便也杀都懒得杀他,况且如果杀了他,不仅没什么意义,反倒给了秦国一个借口。所以,子楚在那里并没有受到礼遇,倒也没有生命之危。

子楚虽然是秦国太子的儿子,又担当这么危险的任务,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所享受的待遇却很差。秦国那边根本不关心他,就像没这个人似的,赵国不杀他就算庆幸了,更不要说给他提供点补助了。他日常乘坐的车辆比较破旧,生活的费用也不宽裕,日子过得十分清苦,他在赵国过得很不如意。当时,吕不韦正在赵国都城邯郸经商,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了被当作人质的秦王之孙子楚。吕不韦虽然是个商人,但是却有着十分敏锐的政治眼光和极大的政治野心,他认为子楚的利用价值极大,可以说是奇货可居。于是,他正式去拜见了子楚,对他说:“我帮助公子光大您的门第。”子楚听后不以为然,笑着说:“先生还是先光大自己的门第,然后再来光大我的门第吧。”

吕不韦则说:“您还不知道吧,在下的门第要等到公子的门第光大之后才能光大起来。”子楚见吕不韦不像是在跟他开玩笑,同时他又不明白吕不韦这句话的意思,因此,他请吕不韦入座,和他深入地交谈起来。吕不韦说:“秦王老了,活不了多长时间了。安国君被立为太子,在下私下里听说,安国君十分宠爱华阳夫人,对她言听计从,可是很遗憾华阳夫人没有儿子。虽然如此,她却能够对嫡系继承人的选立起决定作用。现在,公子兄弟有二十余人,您只排在中间,并不受宠,又加上长久地在国外做人质,与父亲安国君的感情更加深厚不了。如果秦王去世,安国君继位后,他也不会把您召回秦国,让您有机会与在他身边的儿子们竞争太子的位置。”子楚说:“是这样啊。那我该怎么办呢?”

吕不韦说:“就像我们商人做生意需要资本一样,没钱什么都解决不了。公子现在缺少的就是钱,所以您没有能力送东西给您的亲戚,也没有能力结交那些贵族身边的宾客。所以即使你是再好的商品,也没人愿意出来替你宣传包装。在下虽然不能富可敌国,但手里也有几个钱,在下愿意拿出千金,来替公子做这件事情,在下要让公子成为华阳夫人的儿子。”子楚听了这话,立即离开座位,向吕不韦叩头,说:“如果先生的计策能够成功,事成之后,我愿意与先生共同享有秦国的土地。”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春秋末年,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立志报仇。据说他睡觉睡在柴草上头,吃饭、睡觉前都要尝一尝苦胆,策励自己不忘耻辱。经过长期准备,终于打败了吴国(《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只有尝胆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才有“卧薪尝胆”的话)。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

胸怀大志

李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担任过乡里的小官吏。一次,他看见官吏办公地点的厕所里,有一个老鼠在吃着脏东西,而每当有人或者其他的动物走近它的时候,这个老鼠总是担惊受怕,吓得躲起来。后来,李斯因为要办理公事,到了粮仓里,他注意到粮仓里的老鼠吃着储积的粮食,住在宽敞的地方,却不会受到人或者是其他动物的惊扰,见到他不害怕。因此,两相比较,李斯叹息着说:“一个人是贤能还是蠢才,就好比老鼠一样,都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罢了!”为此,李斯立誓要勇敢地追求名和利。于是,他辞去官职,到当时的名士荀卿那里,跟他勤奋地学习帝王之道,而这些只是为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将来的飞黄腾达,高官厚禄。为此他鄙视世人追捧的所谓的道德。

学业完成以后,李斯心里认为,楚王不值得自己为他效力,而关东六国都很微弱,没有自己施展才华的空间,所以,他决定到秦国去效力。在与荀卿辞别的时候,李斯激昂地说:“学生听说,人如果遇到了时机就不要错过。如今,大国争雄,像我这样的游说之士正好可以大展拳脚、建功立业、加官晋爵、享受荣华富贵。秦王想要吞并各国,称帝而一统天下,这正是学生扬名的好机会。身处卑贱地位而不想办法改变的人,就好比见到肉只是知道吃的禽兽,徒有人的躯壳罢了。对于一个人来说,地位的卑贱是最大的耻辱,处境穷困是最大的悲哀。长久地处在卑贱的地位与困苦的境遇之中,却还愤世嫉俗、厌恶名利,而自称与世无争,这就不是士人的本色了。因此,学生要去西方,到秦国去游说秦王,成就一番事业。”

负荆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