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十篇

时间:2023-05-06 18:24:31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篇1

关键词: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人物 刻画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一部杰出的传记文学巨著,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如此之高的文学价值,与其精于人物的刻画是分不开的,这一点,从《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可以窥豹一斑。

一、欲扬先抑,利用多种反差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

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是作者所刻画的主要人物。在人物刻画上,作者有意“制造”了多种反差,在反差中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先抑后扬,使蔺相如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震颤。

1.介绍人物上的反差。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开篇对所刻画的两个人物身份介绍的两段文字,虽然不足六十个字,却形成至少三种反差:其一,文字数量上的反差:介绍廉颇时,使用了三十九个字,介绍蔺相如时仅仅使用了十六个字。这种人物介绍的详略,似乎有喧宾夺主之嫌,实际是要达到欲扬先抑的目的。其二,身份地位的反差:在介绍廉颇时,说他是“赵之良将”,并且因“伐齐,大破之,取阳晋”这一显赫的战功而被“拜为上卿”,跻身最高的官阶;而蔺相如只是“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即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其三,人物在外界仅影响上的反差: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可谓闻名遐迩,光彩照人;蔺相如的活动空间仅限于宦官的门下,与前者相比,可谓黯然失色。

2.赵王对待二人态度上的反差。

秦昭王知道赵“得楚和氏璧”消息之后,“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的第一办法是“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从赵王议事对象上看,把廉颇放在第一位,其地位、能力及在赵国的作用不言而喻;而蔺相如,却是经过缪贤的推荐才被赵王得知的,这也说明了蔺相如地位的低微。从赵王议事的态度上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中的一个“与”字,说明廉颇几乎与赵王平起平坐,赵王甚至需要主动与廉颇等群臣谋划,也说明了赵王对廉颇大将军丝毫不敢怠慢;缪贤推荐蔺相如之后,赵王虽然陷入无可奈何的窘境,却仍然放不下大王的架子,仍然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

3.廉颇蔺相如品格上的反差。

廉颇身为“赵之良将”,“以勇气闻于诸侯”,其官位显赫——“拜为上卿”,其骁勇善战——有“攻城野战之大功”,理应具有大海一样宽广的胸襟,理应具有谦虚礼让的优秀品质。事实恰恰相反,他无视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中所立下的汗马功劳,更无法接受蔺相如被“拜为上卿”,位在自己之上的现实。他把蔺相如的不辱使命说成是“徒以口舌为劳”,并以“且相如素”之语进行污蔑打击,甚至口吐狂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面对廉颇对自己的侮辱,采取躲避的态度;面对舍人“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臣等不肖,请辞去”的谏言,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可见,蔺相如所做的一切均是从保护国家安全的大局出发,他审时度势,忍辱负重,表现了非凡气度和优秀品质。

二、抓住细节,通过重笔描写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

《廉颇蔺相如列传》在描写人物时,作者善于通过正面描写直接表述人物的性格,善于利用侧面描写烘托人物的性格。

1.正面描写,使人物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

(1)通过人物的语言刻画人物的性格。①蔺相如分析形势的语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赵王问蔺相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蔺相如的回答是:“秦强而赵若,不可不许。”一句话虽然仅用了九个字,却对当时赵国的形势做出了准确判断,用否定的句式给了赵王肯定答案。“秦强而赵若”表明蔺相如对国家的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不可不许”,双重否定加强了肯定的语气,这样的回答也表明蔺相如果断的性格。②蔺相如表明态度的语言表现出强烈的自信。赵王问相如:“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这句话的第一层含义是:蔺相如并不急于推荐自己前往,给自己留有足够的弹性空间,这是大局意识的表现;另一层意思是:如果没有更好的人选,则我责无旁贷,这是勇于担责的表现,也是充满自信的心理的写照。

(2)通过人物的动作刻画人物的性格。

蔺相如的动作是与秦王斗争的辅助手段,斗争效果很好。例如: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蔺相如面对秦王的贪婪和虚伪,不顾一切地走到秦王面前,佯装指出璧上的瑕疵,实际是为自己赢得回旋的机会,后面的三个动作突出了蔺相如智勇双全的性格:“却立”,是在有意拉开与秦王侍从之间的距离,避免近距离与敌人发生重创;“依”的动作,已经为自己找到了掩护的盾牌,避免腹背受敌,以便向对方发起攻击;“怒发上冲冠”,在气势上已经压倒了对方。“相如持其璧睨柱。”一个“睨”字,表现出蔺相如与璧共存亡的决心。

2.侧面描写,使人物的性格得到有效烘托。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篇2

将相和

教材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主线,通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失和到和好的过程,文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因果关系错综复杂。

学情分析:

《将相和》这篇课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因年代久远,内在联系复杂,教学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物的情况,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中抓住“骗”、“逼”、“避”三个字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性格,理解三个故事的因果和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从多角度去发现、领略蔺相如的形象与品质。

三、教学难点:

把握“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

2、制作课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1、

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是什么?

2、

介绍司马迁和《史记》。我国的古代文学名著浩如烟海,里面有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叫司马迁,他写了一部杰出的著作《史记》,请同学们读读“资料袋”。

3、

《史记》这部著作有五个部分,“列传”这一部分是记叙大臣和重要人物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

二、

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解题(将是谁?相是谁?)针对课题质疑。

三、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脉络。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生字词。

3、

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廉颇和蔺相如写了几件事情?

(3个故事:完璧归赵

渑池会见

负荆请罪)

借助这3个小标题,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小结: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用拓展小标题的方法)

这三个故事中,你对哪个故事最感兴趣?

四、

学习“完璧归赵”这个故事

1、

从“璧”入手,介绍和氏璧,介绍时代背景。

2、

引入1-3自然段,了解“完璧归赵”的起因。

引:满朝的文武大臣和赵王商议了这么久,决定了没有?(没有)

作者的表现手法真高明啊!正当大家为难的时候,这种写法为谁的出场做了铺垫?(蔺相如)

3、

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呢?自学课文4—10自然段,抓住描写蔺相如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的词句作批注。

4、

同桌交流。

5、

全班交流。

第八自然段

体会“理直气壮”(理由充分,说话有气势)

从语言上体会

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他的理直气壮?(撞碎、强逼)体会到什么?

指名读、评价、男生读、全班读

从动作上体会

观察这幅图上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抓住秦王、蔺相如的神态和动作)

此时此刻,蔺相如心里怎么想?

找出这段话中描写动作的词,体会到什么?(理直气壮、无所畏惧)

指名读、全班读、师生配合读

第九自然段

体会做法:蔺相如为什么没有走?(使者风范、无畏强暴)

体会语言“大大方方”(心中坦荡、无谓)

指名读、齐读

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他才肯叫出来。(考虑周全、缓兵之计)

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机智过人)

6、

小结:蔺相如在与秦王的交手中,凭借他过人的机智、不畏强权的胆识,周密安排,最后完璧归赵。

7、

回到学习要求里提出的问题,填空:

蔺相如是个机智过人、勇敢无畏、热爱祖国的人。

8、

想不想看看司马迁在《史记》原文中对蔺相如的评价

。出示资料。

五、

总结。

板书设计:

将相和

廉颇

蔺相如

完璧归赵

机智、勇敢、爱国

渑池会见

负荆请罪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将相和》,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文中讲述了三个小故事,谁还记得?

我们还知道了将指------相指-----,和的意思是------。

听了他的解释,老师产生了一个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和好了,那就说明他们之间一定有过------(矛盾、争执、不和)

板书:不和

二、新授

师:两人不和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读文,勾出造成两人不和的原因的语句。

幻灯出示:

1、            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卿,职位超过了廉颇。(幻灯出示)

师:原来都是官职惹的祸,蔺相如官职比廉颇高了,廉颇很生气的说了一段话,是哪一段?(幻灯出示)

师:同学们思考一下,廉颇说这段话时,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A:生气,不服气。

生B:嫉妒。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师:“能耐”是什么意思?

生:“能耐”就是“本事”的意思。

师:爬到我头上去了是指——。

生:“爬”是指由

上大夫升到上卿,从“爬”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他对蔺相如的不满。

师:你能把这种不服气、不满的情绪读出来吗?

生读,师生共同点评。

师:廉颇说的对吗?

生:廉颇说的不对。

:哪几个故事最能说明廉颇错了?

生:“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

师:那么我们就先来学习第一个故事(出示自学提纲)。

生按提纲自学完璧归赵的故事,然后进行交流。

师: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体现出来?

生: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的人。从“蔺相如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你看。’”这句话可以看出来。(出示这句话)

师:蔺相如为什么说这句话?

生:他想把和氏璧要回来。

师:蔺相如为什么不把它抢回来?

生:抢的话有失礼节,也会受到秦王左右的阻拦。

师:老师觉得这句话中的“小”这个字有点多余,想把它去掉,同学们读一下,看看行不行?(教师演示)

生A:不行,如果有大毛病的话秦王也会看出来。

生B:如果有大毛病,这块璧也不会被称为无价之宝。

师: 那么 老师再把这个“小”加上,同学们读一读,比较一下,哪个更好?(教师演示)

生:学生读两句话,体会异同。

生总结:加上这个“小”字更能体现蔺相如的机智。

师:从哪里看出蔺相如的勇敢?

生: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所以把和氏璧拿了回来。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教师幻灯片出示)

师:这么好的璧撞坏了岂不可惜,蔺相如真的要撞吗?

生A:不会真的撞,真撞了就完不成使命了。

生B:蔺相如抓住秦王想得到和氏璧的心理,想保住和氏璧。

师:看来蔺相如心中有底,说话就有了气势,哪一个词语能表现出蔺相如当时的心情?

生:“理直气壮”。

师:哪位同学能把蔺相如理直气壮的语气读出来?

指读这段话,然后学生齐读体会。

师:一个“撞”字进一步体现出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体现出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的人。

师:从这里看出,蔺相如是仅靠一张嘴就保住赵国的宝贝吗?

生:不是,而是靠他的机智勇敢甚至是性命才保住了赵国的宝贝。

师:那么,廉颇的话对吗?

生:不对。

师:第二个故事又体现了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读课文思考,小组交流。

生A:蔺相如是一个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人。

生B:我是从他逼秦王击缶看出来的。

师: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生A:因为他认为秦王要赵王鼓瑟并记录下来是在侮辱赵王。

生B:因为他认为侮辱了赵王就是贬低了赵国的地位。

师:蔺相如的几次要求均遭到秦王拒绝,他又是怎样做的?

生A:蔺相如说:“你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你不答应,我就跟你拼了!”

生B:一个“拼”字就表现出蔺相如的勇敢、不畏强暴。

师:可以说,蔺相如又一次用自己的性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我们再来看廉颇说的话,对吗?

生:错了。

师:他有没有认识到自己错了?

生:没有,而且还处处刁难蔺相如。

师:面对廉颇的刁难,蔺相如语重心长说了一段肺腑之言,谁来读一下。

学生读这段话,教师幻灯片出示。

师:蔺相如说,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这句话对吗?在文中哪个地方可以体现?

生:对,在渑池之会后,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就是因为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准备。

师:也就是说渑池之会也有廉颇的一份功劳,蔺相如认识到了将相和则国兴,将相不和则国亡的道理。谁能用语重心长的语气再来读一下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体会语重心长的语气。

师: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肺腑之言,猛然醒悟,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他是怎样做的?

生:负荆请罪

师:发生了感人的一幕(出示负荆请罪的图片),不管是蔺相如的肺腑之言还是廉颇的负荆请罪都体现了他俩有怎样的共同品质?

生:都有一颗爱国之心。

师:从廉颇的负荆请罪中我们应学习他什么品质?

生:勇于认错,知错就改。

师:一个战功赫赫的大将军敢于脱下战袍负荆请罪,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啊!让我们展开想象,穿越时空,回到当时,看当时的人是怎么说的?(出示拓展想象1、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他们会说些么?2、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3、这感人的一幕对你有什么启发?)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师: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都能像将相学习,以班级利益、学校利益、国家利益为重,就一定能把我国建设的更美好。

师: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再看三个故事,如果再第一个故事中秦王能如愿以偿,会不会有第二个故事?

生:不会。

师:也就是说,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如果渑池之会后蔺相如没有被封为上卿,位居廉颇之上,还会有第三个故事吗?

生:不会。

师:所以说: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的结果又是负荆请罪的起因。

师:这节课大家表现的非常好,听得很认真,想必也有很多收获,我们来做一下达标练习。(下发达标练习题)

达标练习:

1、课文由(        )、(       )、(         )三个小故事组成,每个小故事都有矛盾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其中(               )是(           )的发展。(                  )的结果又是(             ) 的起因,合起来构成“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团结协作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重要使命,德育是塑造人的品格,是培育人的灵魂,在学校教育中应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事实上,学校里的每位教师都应是德育教育的工作者,都要参与德育教育的全程管理,要关注德育教育的实效性问题。

一、抓注语文课堂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教室和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成长进步的主阵地。我们绝大部分的教育活动都在教室里,都在课堂上有序展开。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时,语文课堂是当之无愧的主阵地。我们语文教师要追求备好一节课,备细一节课,备精一节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努力融汇三维目标,争取在日常教学中,在讲解课文的过程中,把德育教育和欲达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融汇渗透在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细节之中。

比如,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所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团结协作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采用高效课堂模式,把学生组合成很多学习讨论小组,让他们本着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精神,就是培育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的良好方法。比如在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一年级下课文第21课《称象》时,在处理完基本的生字、生词后,课后随堂习题里面有“我会写”和“读读说说”两个题目,我们就可以吧学生分成若干四人小组,让他们先在小组里面讨论,看那些同学能用刚学会的生字造出更多更漂亮的词语来,看哪些同学能模仿“读读说说”里面“ 一边 一边”的例句仿写出更多更好的例句来。首先给出五到十分钟让学生组内自由讨论,让后由各个小组自由推荐小选手代表各自的小组积极踊跃发言,参与全班所有小组的竞争。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既能很好地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作竞争意识。这样就能自然而然地把“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的德育教育目标渗透进去。

二、注重人文解读,推进德育教育

语文课本身就是人文性极强的一门课程,很多经典课文都是我们进行人文教育、德育教育的好材料。比如《将相和》这篇课文就融经典性、人文性于一体。我们在上这一课时,要精细解读,挖掘其人文价值,同步推进德育教育。

《将相和》的原版故事出自于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后用白话改编为小学经典课文。课文里面,通过记叙“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的经过,刻画了足智多谋、智勇双全的蔺相如,骁勇善战、勇于改过的廉颇的形象,再现了战国时期群雄纷争的历史,揭示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为贵”的传统思想,正对应了那句老话:“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将相和,平天下”。三个小故事就是三个典型事例,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其所蕴含的人文价值就在这三个典型事例中充分彰显。赵国得到“无价之宝”和氏璧,秦国倚强欲夺,赵国束手无策之际,蔺相如临危受命。“蔺相如想了一会儿”初显他的沉稳和镇定,在讲解这一段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学习蔺相如这种“想好了再说”的说话办事方式。在秦庭之上,在渑池会上,蔺相如有礼有节,机智勇敢,捍卫了和氏璧和赵国的尊严,这种既敢于担当,又十分讲究说话做事的分寸、方法,既据理力争、理直气壮,又讲究有礼有节的品格,正是我们所有人在品读这篇经典课文时所应学习的。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而避让廉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习蔺相如这种心胸广博、着眼大局、不计私利、谦虚宽和的高贵品质。在讲解到廉颇知道蔺相如是因为顾全国家利益而谦让自己时,立刻意识到自己为了和蔺相如一争功名地位的高下而没想到国家大局利益是多么的错误时,立马“负荆请罪”,我们就可以适时引导学生学习廉颇这种知错能改、坦荡磊落的可贵品格。课文对廉颇,虽然着墨不多,但血肉丰满,性格鲜明。渑池之会,廉颇屯兵边境以应对不测,让秦王“不敢拿赵王怎么样”,足见廉颇的骁勇善战。“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虽然出自廉颇自己之口,却把一个驰骋疆场,出生入死的大将形象展现在眼前,更让人看到了一个性格直爽、敢爱敢恨、口快心直的廉颇。当得知蔺相如避让自己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是以大局为重,廉颇“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便负荆请罪,一个知错能改的可爱形象跃然纸上。从课文最后的圆满结局“将相和、强赵国”,我们可以适时教育学生“团结就是力量”、“众志才能成城”等。

语文课文本身就融社会性、文史性、人文性、故事性为一体,我们在精细解读课文时,可以精细挖掘其人文价值,同时对学生进行材料详实、事例典型、导向明确、内涵丰富的德育教育。

在社会大转型和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发展变化很快,学校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抓住课堂教学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各个环节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加强和提倡学校的即时性教育与社会后果性教育相统一起来,让每个孩子都能深刻感受到社会的真善美,体会到正确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对其人生的影响,并帮助学生积极健康面对学习、生活。这是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不要牵强附会,更不要脱离语文课的特点,要讲究自然的渗透,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渗透是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最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也说过: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因此,我想德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是不露痕迹地渗透,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效果。

参考书目:

[1] 《传统文学教育的现代启示》,陈雪虎著,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篇4

师:当我们把文言文的字句疏通之后,对廉颇、蔺相如各有什么看法?

生:我喜欢廉颇,他是一位可爱的将军。当他得知蔺相如顾大局不与自己争高低之后,立即负荆请罪,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师:你说得不错。但还不够全面,尤其是没有看到廉颇的担当精神和谋略。请再看文本,有谁能做补充?

生:赵王赴渑池之会,廉颇送赵王到边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这里显示出廉颇有担当精神,有谋略。

师:是的,廉颇提出赵王外出未按时归来时主张立太子为王的预案,这显示了他对赵国的忠诚,不怕引发赵王的不快与怀疑。读书要仔细,否则就看不出这一点来。“渑池之会”这一段文字,一般的教学只会讲蔺相如,忽略廉颇。

好了,廉颇在传中的表现大体就是这些事。下面讨论蔺相如,你们对他有何评价?

生:有眼光、有勇气、顾大局。

师:何以见得?

生:从缪贤的话中可以看出来。当时缪贤犯事打算逃往燕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燕王曾私下里说愿与他交朋友。但蔺相如帮他分析,说这是因为缪贤是赵王身边的红人。如今犯事逃燕,燕王就不会因为一个没有价值的人而得罪赵国,定会引渡他回赵国,与其如此,还不如主动认罪,请求宽恕,“则幸得脱”。由此可以看出蔺相如有智。

师:你说这里体现了蔺相如智,我很赞同。原文说缪贤“以为其人勇士”。由此看来,这句话没有根据,请注意,这是司马迁行文的败笔。好了,继续分析蔺相如有勇气、顾大局。

生:“完璧归赵”这一故事中,蔺相如在秦廷之上以璧有瑕为计从秦王手中骗回宝玉,并怒斥秦王无诚心,要求秦王“斋五日”“设九宾于廷”,然后暗地送璧回赵国,这里体现了他有智有勇。面对廉颇的羞辱能包容、不计较,这是顾大局,讲团结。

师:同学们的评价是有一定依据的。自《廉颇蔺相如列传》选入教材以来,大家都是这样分析的。正如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所说:“作者选取‘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典型事件,充分肯定了蔺相如的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的形象及其‘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精神。”

但是,蔺相如果真如此吗?有没有不同的评价?

(生思考)

师:很显然,同学们过分看重结果了,特别是“完璧归赵”这件事。大家受司马迁的影响太深了。司马迁对蔺相如崇敬有加,在《史记》中赞其“智勇可谓兼之矣”。但是,徐江老师不这样看。这件事充分体现出蔺相如是一个冒险主义者,蔺相如出使秦国是一次失败的外交活动。

为什么这样说呢?老师教你们一个新的思维方法,然后一起分析,你们甚至要置身于故事之中,设想一下“如果我是蔺相如应该怎样做”。

二、学习新的思维方法,为重新分析人物做准备

师:有人说“自主学习”“先学后教”,我反对这种说法。你们“自主学习”的所得不就是前面我们所讨论的那些认识吗?对人物的分析不能停留在那样的水平上。我们要学习新的思维方法,为重新分析人物做好准备。老师今天给你们讲的思维方法叫“反事实假设思维法”。什么叫“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呢?我们先从字面含义来理解。先说“反事实”,你们怎样理解?

生:“反事实”,就是与事实相反。

师:是的。某件事客观地发生了,它已经成为事实;“反事实”就是人们没有这样去做,而是按相反的方向去做了。下面我们再谈“假设思维”,你们怎样理解?

生:“假设思维”,就是去想象根本就没有发生的事情,“假如”那样发生了会怎么样。

师:某一年有一道高考作文题就是“假如记忆能够移植”。就是说,“记忆移植”还没有发生,我们进行科学幻想性推断,它成为事实会怎么样?

生:这样就能够解决现实中许多问题,实现记忆信息的异体转移。某科学家病危,但他的研究还没有完成,这时科学家就可以让人们把他的记忆移植到别人的头脑里,研究就可以继续下去了。

师:下面把它们结合起来理解,“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就是给“假设思维”规定了一个条件,或者说一个方向,当我们做“假设”的时候,是按照相反的情况做“假设”,并且以这种与事实相反的假设情况为前提,去思考会发生什么情况。把这一思维方法概括为一个模式,是这样的:“假如……不是……,而是……那么就会……”

我们以《赤壁》为例:“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如果老天爷不起东风,甚至刮起了西风,火烧战船的计谋可能无法实施。胜利的也许就是曹操,大乔、小乔就会被俘,被关在铜雀台。这是天助周瑜,得“天时”。所以,今天人们对天气变化很关注,它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请同学们继续举一个“反事实假设思维”的例子。

三、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质疑“完璧归赵”

师: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分析已经发生的事情,关键是找到反事实假设思维点。现在大家要把自己的思维集中在“完璧归赵”的过程中,去想象有哪一状况可以不按照事实本身进行,从而发生与此相反的事件。大家要围绕事件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去思考。比如秦王“斋五日”“设九宾礼于廷”要接受璧的时候,蔺相如却将璧暗地送回赵国。这时,你们说,谁是主导因素?

生:当蔺相如向秦王说明已经趁他“斋五日”的机会把璧送回赵国以后,这时决定事件如何发展的因素是秦王。比如,当时群臣对蔺相如很愤恨,“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在这时,是秦王制止了群臣,并且“毕礼而归之”。

师:我们的“反事实假设思维法”就是从这里开始。“反事实”就是反什么呢?

生:反向思考秦王没有那么大度,他两次受蔺相如的耍弄,震怒了。

师:假如当时秦王因两次遭到蔺相如的欺骗,而不再克制自己,而是要报复,那么会怎么样呢?假如你就是震怒的秦王,你会怎么做?

生:把蔺相如关押起来,派使者向赵王讨说法。

师:你再转换一下角色,充当秦国使者,见了赵王你会怎么说?

生:我家大王按照你们的要求,“斋五日”“设九宾于廷”,很庄重地准备接受你们的和氏璧,然后再和你们商量交接十五城的问题,但你们的使者却趁此把璧偷偷送回赵国。如果我们不相信你们,把驿馆封锁起来,你们怎么能“完璧归赵”呢?我们相信你们,你们却戏耍我们,当众给我家大王难堪,这件事赵王你说该怎样了断?

师:这位同学既可以当政治家,又可以当外交家。这番说辞很有意思,将秦看成一个很正派又受了伤害的国家。而且把蔺相如“完璧归赵”归因于秦国的诚信,这与赵国的行为形成对比,谴责赵王更有力量。在这种外交攻势之下,哪位同学能为赵王辩解?

生:赵王无法辩解。重复蔺相如在秦廷的那些话吗?什么秦强赵弱,秦国给了赵国城池,赵国肯定给秦国和氏璧。这都无法否定蔺相如戏弄秦王的事实。蔺相如的做法是一种无赖的做法,不是堂堂正正的外交手法。正因如此,他使赵国处于被动局面。

师:刚才我们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想象了秦王震怒之下但有所克制的做法,向赵国进行严正交涉。我们再想象,秦王不那么大度,不那么克制会怎么样呢?谁来替秦王出个厉害的主意?

生:当场把蔺相如放到大油鼎中煮了,然后派大将以赵国无礼于秦为口实发兵邯郸。这时的赵国若要求得安宁,则必须付出更为惨重的代价,除了奉璧之外,恐怕还得割城。

四、置身故事之中,再论蔺相如应该怎样做

师:认识人物,不仅要认识他做得不对,而且还要认识他应该怎样做才是对的。这样,在“不对”与“对”的比较中更深刻地认识到他的“不对”。因此,我们要置身于故事之中,设想“假如我是蔺相如应该怎样当这个特使”。在这样的设想探究中,辨别人物的行为,提高我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启迪我们的生存智慧。这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功能。

要讨论这个问题,仍要立足于文本,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为指导,去分析文本中人物另类做法的可能结果,并与事实构成比较。

在分析之前,我们先看看蔺相如请缨赴秦犯了什么错误。

请问蔺相如在出使前是怎样向赵王做保证的?

生:他说:“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师:蔺相如“奉璧往使”,单车而去。一般情况下,到了秦国就是秦王做主了。蔺相如在没去之前凭什么许下这样的承诺呢?“城入赵而璧留秦”这是当然的,无需再议。倘秦使诈,璧入秦而不予城,他凭什么保证“完璧归赵”?有预案吗?

生:他没有预案,而是见机行事,但他成功了呀!一看形势不对,就用计骗了秦王,并且把璧送回国内。

师:上一节我们已经分析了他的冒险主义如何给赵国埋伏下了危机。在临赴秦前,他对赵王说得很清楚,在秦强赵弱的背景下,赵国是“宁许以负秦曲”。也就是说,宁可舍了这块璧,也要让秦国担负理亏的责任。但是,事实上蔺相如违背了自己开始说的正确原则,在没有授璧的情况下,先发制人,偷偷把璧送回赵国,这就不是“宁许以负秦曲”,而是显示出赵国的不诚不信,从而陷于被动地位。蔺相如太看重这块璧了,没有看到自己这样“完璧归赵”给赵国带来的潜在危机。

这一切都源于蔺相如事前没分析,没预案,他是一个机会主义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有分析,有预案。要打有准备、有把握的外交之仗。既保证赵国的物质利益和国格尊严不受损失,又不会伤害秦国的面子,做到双惠双赢,这才能显示出蔺相如的智勇。蔺相如一开始就应该预设几种解决方案,哪个方案是应该争取的最佳方案。现在你们就想一想这些问题。

生:最省事的办法就是婉拒秦国之请,难道他秦国会因为得不到别人的东西就开战吗?

生:我想到两种:秦国以十五城易璧,或者以十五城诈璧。

生:我也想到两种:赵国能说服秦王愿罢易璧之议,或者以其他的物品易璧。只要赵国有面子,有安宁,吃点儿亏也是可以的,不一定坚持要十五城。

师:第一种办法很好,但秦强赵弱,赵国不愿驳秦国面子,一开始赵王为易璧事发愁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排除第一种方案。第二种方案于赵十分划算,但于秦不划算,虽然秦主动提出,其实不易实现。第三种方案,如果赵国真的以为能实现第二种方案,抱着玉璧西入秦,就有可能被骗。璧入秦,而不予赵城。为防止这一点是不能“奉璧往使”的。第四种方案,用充足的理由说服秦王停止这个交易,主动打消以城易璧的念头,这是互利的。第五种方案,也是不错的。有句俗话说“好东西怕人想”。因此,若有合适的机会把和氏璧处理掉,也就省心了。留那个中看不中用的奢侈品不如换点实用的,还免惹秦国不高兴。

综上,蔺相如出使秦国的目标就是游说秦王主动罢以城易璧之议,或者以他物做交易。这个目标能不能实现呢?让我们一起以“反事实假设思维法”来想象一番。第一步反事实假设思维点就是“奉璧往使”,怎样反事实?

生:蔺相如空手单车西入秦。

师:假如蔺相如不是“奉璧往使”,而是空手单车西入秦,那么会怎么样呢?

生:假如蔺相如空手单车西入秦,那么就不存在“完璧”归赵与不归赵的风险,不但避免秦国以城诈璧,而且也避免了原事实中两次伤害秦王尊严的问题。

师:第二步反事实假设思维点就是向赵王许诺“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反事实怎么反?

生:既然蔺相如空手单车西入秦,就根本不想城入不入赵、璧留不留秦的事。

师:这个反事实假设思维是这样的——假如蔺相如巧说秦王罢以城易璧的念头,站在秦王的立场上,说明以城易璧乃至以城诈璧的负面效应,这样做会怎样?

生:那就要看这种游说是否真的能打动秦王。显然,这种游说话语我们还说不好。

师:那你们大家就都是秦王,我就是蔺相如,这些话应该这样说:“璧乃一物件尔,而十五城则非十五城,乃十五城民之居所也。以十五城易璧,则陷大王于重物轻民之不义也。秦,强国也,珍宝尽有之,岂能为一璧之故而弃十五城之民于不顾也?且臣素知大王诚信也,得璧而不予城,因一璧而见笑于天下必不为也。故为大王计,当罢以城易璧之议也。”这番话,排除了什么做法,肯定了什么做法?

生:直接排除了以城易璧的做法,很有道理。而且又主动委婉地打消了秦王可能以城诈璧的想法。很得体,没有冒犯秦王的尊严。

师:假如蔺相如能够超脱以城易璧的思维框架,站在秦王的立场上讲清弊端,就有可能促使秦王打消以城易璧的念头。

生:但是,秦王确实很想得到这块璧,他坚持自己的主张怎么办呢?

师:所以,临行前要想好各种情况,要有预案啊!蔺相如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这么说:“大王诚爱璧,赵国缺谷,赵王恤民之饥也,愿以璧易谷。大王可予赵谷十五万石,秦之民无怨,赵之民有食,双利也。若大王愿以谷易璧,臣愿质于秦,且秦强赵弱,岂敢逆大王之欢也。谷至赵,赵必奉璧。唯大王于群臣孰计议之。”你们看,假如这样回答的话怎么样?

生:很得体。交换价值发生了变化,降低了条件,让利秦王,自己也得实利,更重要的是也有面子。这比以城易璧更有操作性。秦王自然也无其他话来要挟。

师:赵国提出以谷易璧,这是预备方案,进一步考验秦国的诚意,也给秦王台阶下,他既可换,亦可不换。从原事件来看,秦王在两次遭欺骗的情况下,尚且大度地“毕礼而归之”,而上述说辞诚惶诚恐之情昭然可见,焉能刁难蔺相如乎?如此不卑不亢,真诚无诈,怎能不打动秦王呢?从而让秦王决定要么罢易璧之议,要么以谷易璧。这比“完璧归赵”的风险小多了。原来蔺相如之所以成功,没有别的解释,天助他。在当时,就是秦王一念之间的大度占了上风。这实属侥幸。但真正的智勇是我们今天所做的反事实假设行动。前后两种对立的做法,即“奉璧往使”与“空手单车西入秦”都是正确的吗?在这个事件的处理思维中,两个对立的做法,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那就是我们假设的。

课后作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篇5

1 案:通“按”,察看。例: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2 颁:通“斑”。例: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同也》)

3 板:通“版”。例: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

4 倍:通“背”,违背。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5 辟:通“避”,躲避。例: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之战》)

6 弊:通“敝”,闲乏,疲惫。例: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王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过秦论》)

7 辩:通“辨”,区别。例:此大小之辩也。(《逍遥游》)

8 裁:通“才”。例:手裁举,则义超忽而跃。(《促织》)

9 采:通“彩”,色彩。例: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登泰山记》)

10 :通“餐”。例:适莽苍者,三而反。(《逍遥游》)

11 唱:通“倡”,倡导。例: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三民主义、五权宪法……(《(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2 沈:通“沉”。例:暮霭沈沈楚天阔。(《雨霖铃》)

13 绌:通“黜”,贬黜。例: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

14 垂:通“陲”,边关。例: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白马篇》)

15,歌:通“啜”,给水喝。例: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鳙也,无不也。(《勾践灭吴》)

16.趣:通“促”,催促。例: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西门豹治邺》)

17卒:通“猝”,突然。例:卒然边境有急。(《论积贮疏》)

18.卒:通“猝”,仓促。例: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19.淬:通“粹”,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一浸叫粹,俗称“蘸火”。这里指用药浸泡。例:使工以药淬之。(《荆轲刺秦王》)

20.厝:通“措”,放置。例: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21.错:通“措”,措施。例:固时俗之工巧兮,俪规矩而改错。(《离骚》)

22.道:通“导”,引导。例: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货殖列传序》)

23.得:通“德”,感激恩德。例: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

24.雕:通“凋”,凋谢,凋零。例:岭峤微草,凌冬不雕。(《采草药》)

25.尔:通“耳”,表限止语气,罢了。例: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26.而:通“尔”。你。例:而翁长铨。(《记王忠肃公翱事》)

27.反:通“返”,返回。例:使子路反见之。(《荷丈人》)

28.不:通“否”。例: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廉颇蔺相如列传》)

29.父:通“甫”。例:长乐王回深父。(《游褒禅山记》)

30.共:通“供”,供给。例: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31 酷:通“沽”,买酒。例:酒酤于市。(《训俭示康》)

32.灌:通“盥”,洗。例: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33.曷:通“何”,什么。例: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 34.盖:通“盍”,何不。例: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

35.盖:通“盍”,怎么。例: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36.衡:通“横”,横行。例: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论积贮疏》)

37.还:通“环”,绕。例: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

38.堕:通“隳”,毁坏。例: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之战》)

39.火:通“伙”。例: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辞》)

40.或:通“惑”。想不通。例:无或乎王之不智也。(《弈秋》)

41 齐:通“剂”,药剂。例: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42.贾:通“价”,钱。例:如有营,予佐尔贾。(《记王忠肃公翱事》)

43.戒:通“诫”,告诫。例:保戒团众装药实弹。(《冯婉贞》)

44.距:通“拒”,把守。例: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45.决:通“诀”,诀别。例:见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辞决而行。(《信陵君窃符救赵》)

46.菁:通“精”。例:吾党菁华,付之一炬。(《(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47.具:通“俱”,全,都。例: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48.累:通“缧”.绳索,“累臣”,这里代俘虏。例:不以累臣衅鼓。(《之战》)

49.雷:通“擂”,击打。例:雷鼓大震,北军大坏。(《赤壁之战》)

50.离:通“罹”,遭受,遭遇。例: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

51.列:通“裂”。例: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梦游天姥吟留别》)

52.廪廪:通“懔懔”.危惧的样子。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

53.陵:通“凌”,。例:贾家庄为巡徼所陵迫死。(《(指南录)后序》)

54.录录:通“碌碌”,平庸。例:公等录录,皆因人成事者也。(《毛遂自荐》)

55.免:通“娩”,分娩。例: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勾践灭吴》)

56.冥:通“溟”,大海。例: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逍遥游》)

57.摩:通“磨”。例: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报任安书》)

58.摩厉:通“磨砺”,切磋,讨论。例: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勾践灭吴》)

59.没:通“殁”,死。例:孝公既没。(《过秦论》)

60.缪:通“穆”。例: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61.莫:通“暮”,夜晚。例:至莫夜月明。(《石钟山记》)

62.内:通“纳”,放入。例:内所著披袄中。(《记王忠肃公翱事》)

63.内:通“纳”,接纳。例: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

64.奉:通“捧”,恭敬的拿着。例: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廉颇蔺相如列传》)

65.被:通“披”,披散。例:(屈原)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66.被:通“披”,穿。例: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67.罢:通“疲”,疲惫病弱的例:罢夫赢老易子而咬其骨。(《论积贮疏》)

68 冯:通“凭”。乘着。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69 暴:通“曝”.日晒。例:一日暴之.十日寒之。(《弈秋》)

70.(角奇):通“奇”,奇特。例:当时虽(角奇)岢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

71.契:通“锲”,刻。例:遽契其舟。(《察今》)

72.誓:通“愆”,过错。例:十匕遣汝嫁,谓言无誓违。(《孔雀东南飞》)

73.枪:通“抢”,碰撞,例: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报任安书》)

74.禽:通“擒”,捉拿。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赤壁之战》)

75.趣:通“趋”。例: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兰亭集序》)

76.殴:通“驱”.驱赶,督促。例:今殴民而归之农。(《论积贮疏》)

77.拙:通“屈”,弯曲。例:其次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报任安书》)

78.取:通“娶”,娶亲。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

79.阙:通“缺”,空缺.间隔。例: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报任安书》)

80.阙:通“缺”。例: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三峡》)

81.鞣:通“糅”,木工用火熨木料.把直的变成弯的。例: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劝学》)

82.善:通“缮”,擦拭。例: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

83.信:通“伸”,伸张。例: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84.耆:通“嗜”,喜爱。例: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耆食(《触龙说赵太后》)

85.世:通“逝”,逝世。例: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祭十二郎文》)

86.逝:通“誓”,发誓。例: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硕鼠》)

87.受:通“授”,教授,传授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88.孰:通“熟”.仔细。例: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89.帅:通“率”,率领。例: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勾践灭吴》)

90 剔:通“剃”。例: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报任安书》)

91.田:通“畋”,打猎。例:今王田猎于此。(《庄暴见孟子》)

92.帖:通“贴”,粘贴。例: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辞》)

93.庭:通“廷”,朝廷。例: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

94 涂:通“途”,道路。例: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95.说:通“脱”,摆脱。例: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诗经・卫风・氓》)

96.挽:通“晚”。例:必用此为物.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报任安书》)

97.无:通“毋”.不要。例: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98.亡:通“无”,没有。例: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论积贮疏》)

99.熙:通“嬉”,嬉戏,开玩笑。例:圣人非所与熙电,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100.:通“隙”,隔阂,嫌怨。例: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鸿门宴》)

101.:通“纤”,精细。例:古之治天下,至娥至悉也。(《论积贮疏》)

102.见:通“现”,出现。例: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03.向:通“响”。例:砉然向然,奏刀然。(《庖丁解牛》)

104.乡:通“向”,朝着。:例: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信陵君窃符救赵》)

105.刑:通“型”,作榜样。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齐桓晋文之事》)

106生:通“性”,资质,禀赋。例:君子生非异也。(《劝学》)

107.羞:通“馐”,食物。例: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祭十二郎文》)

108.于:通“吁”,嗟叹。例:于嗟鸠兮,无使桑葚。(《诗经・卫风・氓》)

109.还:通“旋”,转身。例: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还走。(《扁鹊见蔡桓公》)

110县:通“悬”,挂。例:胡瞻尔庭有县特兮。(《伐檀》)

111.俨:通“严”,整治。例: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滕王阁序》)

112.炎:通“焰”,火焰。例:顷之,炯炎张天。(《赤壁之战》)

113.厌:通“餍”,满足。例: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

114.阳:通“佯”,假装。例:皆阳应日:“诺”。(《记王忠肃公翱事》)

115 要:通“邀”,邀请。例: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

116.已:通“以”。例: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隆中对》)

117.已:通“矣”。例: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118.翼:通“翌”.第二天。例: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促织》)

119.益:通“溢”,涨水。例:水暴益,荆人弗知。(《察今》)

120.景:通“影”.影子。例: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121.由:通“犹”,犹如。例: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兰亭集序》)

122.有:通“义”。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

123.与:通“欤”。例:可得闻与?(《庄暴见孟子》)

124.原:通“源”,来源。例: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货殖列传序》)

125.圜:通“圆”。例:石青苍色,多平方,少圜。(《登泰山记》)

126.员:通“圆”。例:以精铜铸战.员径八尺。(《张衡传》)

127.说:通“悦”.高兴,喜欢。例:而民说之。使王天下。(《五蠹》)

128.芸:通“耘”,耕耘。例:植其杖而芸。(《荷葆丈人》)

129.蚤:通“早”。例: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130.章:通“彰”,明显。例:佩缤玢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131.:通“谪”,贬谪。例:发闾左遗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132.振:通“震”,震动。例:燕王成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荆轲刺秦王》)

133.政:通“征”,指徭役、例: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勾践灭吴》)

134 支:通“肢”,肢体。例: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135.直:通“值”,价值。例: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促织》)

136 指:通“旨”。例: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屈原列传》)

137.止:通“只”,仅。例: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138.识:通“帜”,标志,记号。例:出珠授之,封识宛然。(《记王忠肃公翱事》)

139 识:通“志”,记住。例:汝识之乎。?(《石钟山记》)

140.知:通“智”,智慧。例: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141.“质”通“”,一种刑具。例: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142.质:通“贽”,见面礼。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143中:通“衷”,内心。例: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白马篇》)

144.属:通“嘱”,嘱托。例:属予作文以记文。(《岳阳楼记》)

145.属:通“嘱”,劝人饮酒。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

146.住:通“驻”,驻扎。例:瑜请得精兵数万人,进住夏口。(《赤壁之战》)

147.濯:通“浊”.浑浊。例:自疏濯淖污泥之中。(《屈原列传》)

148.从:通“纵”,与“横”相对。例: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篇6

一、看地位

虚词的地位不同,则意义和用法不同。如“而”表示并列、承接和递进关系各有特点,区别主要看前后部分的地位是否平等,位置可否颠倒。“地位”平等、位置可以颠倒的是并列关系,如“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地位”平等但位置不可颠倒的是承接关系,如“卒廷见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句中的“而”;“地位”不平等且位置不可颠倒,后面部分比前面部分更进了一层,是递进关系,如“以其求思之深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句中的“而”。

二、示作用

不同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在句中的作用也不同。同一个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也相去甚远,作用也相差较大。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师说》),“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顷之,烟炎张天”,“之”是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

三、判位置

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如“焉”放在句首一般作疑问代词,如“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放在句尾一般作语气助词,如“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放在不及物动词后一般作兼词,如“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放在及物动词后一般作代词,如“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放在名词后一般作助词,如“有鱼焉,其广数千里”(《逍遥游》)。

四、明关系

关系不同,意义和用法也不同。如“而”用作连词时,连接的两部分大多是动词或动词短语,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同时出现,前一个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说明后一个“怎么样”时,这时“而”表示修饰关系,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出现有前有后,前一个不表示后一个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不说明后一个 “怎么样”,这时“而”表示承接关系,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五、析搭配

搭配不同,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如“以”既是介词,又是连词。表原因时,可译为“因为”,如果后面是分句,它就是连词,如“既得志,则纵情而傲物”(《谏太宗十思疏》);如果后面是名词、代词、名词短语,它就是介词,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六、辨意义

有些虚词,词性相同,可在句中充当的成分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其意义的辨析就显得尤其重要。如“其”是第三人称代词,可作主语和定语:译为“他(她、它)的”或“他(她、它)们的”时,“其”作定语,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他(她、它)”或“他(她、它)们”时,“其”作主语,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七、察语境

如“其”用作副词时,可表示反诘、揣测、婉商、祈使等语气,至于具体表示哪种语气,还要视语境而定。“其”表反诘、揣测语气,一般放在句首,如“其皆出于此乎”(《师说》),“其”表揣测语气;“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中的“其”表反诘语气。“其”表婉商、祈使语气,一般放在主谓之间,如“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其”表婉商语气;“尔其毋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中的“其”表祈使语气。

八、分虚实

文言文中的大多数虚词都是实词虚化而来的,因此有些词既可以是实词,又可以是虚词。如“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以”,意为“认为”,是实词;“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以”,意为“用”,是虚词。

九、别词性

词性不同,虚词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如“蜩与学鸠笑之”(《逍遥游》)中“与”是连词,译为:和、同;“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中“与”是动词,译为:结交;“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中“与”是语气助词,表感叹或疑问语气,译为:呢。

十、记殊微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篇7

关键词:古代汉语 动词 活用 规律

词各有类,每类词都有区别于其他词类的特点和作用。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变化等,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作句子的谓语,前面能够受副词修饰,能与副词组合,后面可带宾语。其实古代汉语中的动词也一样,结合例子来看看它们的特征。

朝服衣冠,窥镜。《邹忌讽齐王纳谏》

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晋阳,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可见古代汉语中的动词如同现代汉语中的动词一样可带宾语。当然也有不带宾语的,叫做不及物动词,这类动词的活用后面再说。例句中的“服、窥、为、伐、破、取、拜”都是及物动词,后面都有名词或代词做它的支配对象,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宾语,当然做动词宾语的不只是代词、名词,还有一些词组,例如: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这里第一例的动词“知”的宾语是个省略主语的动词组;第二例动词“以为”的宾语是个主谓词组。

动词不仅能带宾语,还能带补语。例如:

愿〈于物之所以生〉,孰与有物之所以成。 《天论》

这里“愿”是动词,“于物之所以生”是介宾结构做它的补语。例句还告诉我们偏正词组也能作动词的宾语,“有”为动词,它的宾语“物之所以成”就是一个偏正词组。

动词除了能带宾语,还有另外一个特点,受副词修饰。例如:

广故[数]言欲亡。《陈涉起义》

“故”即故意,副词“数”即屡次,为表数副词,均作动词的修饰成分(也就是状语)。

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廉颇蔺相如列传》

“幸”是表敬副词,修饰动词“赦”。“尝”即曾经,时间副词,修饰动词“从”。

当然动词还有其他特点,如可以重叠,这里就不多讲了,我们讲的是其主要语法功能及特点,目的在于与活用动词对照,以显示活用后的动词与一般动词的语法功能及特点不同,就是说动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和句子结构中发生了词性变化,具有了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和特点。

动词可以转性为名词、形容词、副词,但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在此分别举一些例子说明。

一、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在动词活用中最常见,在这里着重讲。动词转性为名词,在一些古汉语书中常称之为动词名物化。例如:

赵氏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例句中带点的词都是名物化,它们给我们一个总的感觉,动词名物化首先要求句中动词具有明显的意义,如“救”表“救兵”,“出”表“出产物”、“入”表“收入物”,“伏”表“埋伏的军队”,“至”表“到这里的人”。

其次,动词作句子的主语、宾语,肯定是转性活用为名词,例如:

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齐王纳谏》

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这里的“令”作“命令”解,“救”作“救兵”解,都是置于主语位,原本的动词活用为名词。

一般来说,动词活用作主语是容易掌握也容易理解的,因它居句首,位置明显;动词名物化作宾语,相对说来,就不那么容易识别了,但是也是有规律可找的。例如:

追亡逐北。《过秦论》

例句中的“亡”、“北”都是名物化的动词充当主要动词“追”、“逐”的宾语,“亡”为“逃走的人”、“北”为“溃败的军队”。这样的例子还有: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六国论》

君子有三戒。 《论语・季氏》

君子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 《孟子・滕文公下》

“援”、“戒”、“闻”、“见”原本都是动词,这里都处在宾语的位置,也已活用为名词了,意为“援助力量”、“禁戒的事情”、“听觉”、“视觉”。

由此可见:第一,凡是名物化的动词在句中都受到主要动词的支配和制约,第二,有时“之”、“其”之后的动词又无受它支配的对象(宾语),这个动词就会名物化;第三,介词结构“于”字前和“所”字后或者否定词“无”后的动词,后面无宾语,即转性为物化名词。总之,动词在一定的语法环境中代表人、事、物的名称,具备了名词的语法特点,这个动词就是名物化动词。

二、动词活用为形容词

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孟子・梁惠王上》

心知诵尔,意如飘风。《庄子》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篇8

作者:佚名来源:不详时间:2006-12-1222:26:21人:yujklj68kfg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作者]北京陶麟

[内容]

现今的高中毕业生语文学科要经历会考和高考两次考试,两次考试虽然在同一大纲指导下,但测试的要求却颇不相同。会考语文的测试内容以课本为主,高考语文以测试课外内容为主。前者重基础,后者重能力。学生感觉两者要求不同,似乎不好兼顾,教师感觉一学期内面临两次考试,时间太紧,课时不够,或则早早结束讲授课文,投身于题海之中,或则增加课外练习时间,加重师生负担。其实只要处理好教材与考试的关系,即课内文与课外文的关系,上述矛盾并不难解决。教材是基础,课文是范例,课外文是基础的扩展和延伸。不切切实实打好基础,就谈不到培养能力。基础是不变的,能力是灵活的,两者辅车相依。再说考教材也好,不考教材内容也好,都离不开考试的“宪法”——教学大纲,和依据教学大纲所制定的考试说明。

文言文的测试体现基础与能力的关系尤为明显,以1998年试题为例,在释词、译句的各题选项中词语多为课文中所出现过的。如“觐”(《谭嗣同》“乃扶病入觐”),“故事”(《六国论》“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谭嗣同》“康熙、乾隆、咸丰三朝有开懋勤殿故事”),“有司”(《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遽”(《察今》“遽契其舟”,《促织》“遽扑之”),虚词“以”也是常见的介词(凭、用义)和连词(表顺承关系)的用法。又如“何子平世居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曲。事母至孝。扬州刺史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这短短几句话中就有八个常用词见于教材。所以如果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理解常见的四种词的活用现象,理解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遇到浅易的课外文,基本上是可以看懂的,回答试卷中提出的问题就不会有太多的障碍。

文言文的总复习可以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用一课带多课的方式,即选取几课在词语、句式比较典型,且涉及文言知识面较广的文章。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中第一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就可以联系其它课文中与之相同或不同的判断句。相同的如“亚父者,范增也”“子瑜者,亮兄瑾也”。不同的如:“陈涉,阳城人也”,“人为刀俎”“刘备天下枭雄”以及“所以……者……也”等。其后如“伐齐”的“伐”(攻伐义)与其相同的如:“大兴师伐秦”“举兵伐徐”等;不同的有“伐檀”“伐山取材”(砍伐义),“此五伯之伐也”(功业义),“平伐其功”(夸耀义)。“使人遗赵王书”的“遗(赠、送义)相同的有“先以书遗操”,“诸生岁有裘葛之遗”“留待作遗施”“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中的“遗”等,不同音、义有“小学而大遗”(丢弃义),“吾遗恨也”(遗留)中的“遗”等。“赵惠文王十六年”从“赵惠文王”就可以联系其它课中国君、诸侯、大臣的谥号。这样通过几课书就可以复习常用实、虚词句式,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诸多方面的问题。用时少而见效快。

另一种方法是重点复习课本后面常用词表中的常用词。(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首先要积累词汇,作为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文言文也是如此)但是课本中文言常用实词表有三个缺点,一是所确定的词是否常用有的没有科学依据;二是既无例句,又无义项;三是本来在教材中出现频率较多的常用词,如上文所举的“遗”,在词表中却未列入。因此在复习时先要明确某个词在课文中的意义,再联系其它课文中的同样意义,然后回忆其它课文中出现这个词的不同义项。例如

书:①书信使人遗赵王书(《廉蔺列传》)

先以书遗操(《赤壁之战》)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语文教师不仅仅承担着传授语文知识的重要任务,同时还要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对学生进行良好内在品质的塑造,不仅仅对现阶段的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有着很现实的意义。因此,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应该给予语文教学之中的德育渗透以高度的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做好语文教学之中的德育渗透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做好课前导入工作,加强课前的德育渗透

一个良好的课前导入毫无疑问对整体的教学工作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德育渗透同样如此。良好的课前导入能够有效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障碍,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而语文教学之中的德育渗透需要学生主动思考和理解,感悟语文教材内容之中的思想感情,以达到激起内心共鸣的效果。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中保持较高的积极性和集中的注意力,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处于活跃的状态。学生在接触陌生知识内容的时候需要一段适应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必然会占据课堂教学的时间,如果教师用有效的课前导入来替代学生的适应过程,毫无疑问会大大节约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描述了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和现在的残破,讲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学生对圆明园并不是很了解,对于那段历史也知之甚少。因此,学生对这篇文章的主旨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掌握,若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导入新课,为学生展示相关的历史照片和用电脑复原的圆明园视频。学生在对比之后势必会产生一种繁华与没落的强烈冲击,这时教师再为学生展示一些反映当时社会的图片,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和摧残。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就会对这篇文章产生一个整体的印象,并且通过全文的学习激起强烈的民族意识,也懂得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丰富教学内容,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

在语文教学之中教师要牢牢扎根于教材内容,但是又不能局限于教材,要适当拓展德育的取材范围。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对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帮助。例如,在学习《梅花魂》这篇文章的时候,文章以梅花的描述来抒发作者不畏困难的坚强意志和坚韧品格。文章着重描写了梅花的生长环境,寒风和冰雪并没有阻碍梅花的生长,更没有抹去梅花盛开时的娇艳欲滴。这样的描述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了梅花的坚韧和顽强。教师在讲述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感受存在于梅花身上的优秀品质,用梅花的坚韧和顽强来塑造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另外,在学习《将相和》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重点感悟文章主人公蔺相如和廉颇的优秀品德。文中蔺相如高居相位却处处忍让廉颇,为的就是避免文武失和,有伤国家社稷,这种心存大局的博怀值得每一个学生深入学习;而廉颇作为文章的另一个主人公,其在得知蔺相如的良苦用心之后能够主动负荆请罪,这种知错能改的精神同样也值得推崇。在讲述这篇文章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入战国时期其他的一些人物传记,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战国时代群雄割据的历史背景,让学生能够更加理解历史故事之中的人物,让学生能够更加理解历史人物的优秀品德,并且在大时代的背景之下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语文这门学科独有的德育作用以高度的重视,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注重塑造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样不仅仅对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以及其他学科教学有着极为积极的作用,对学生个人的发展及未来的人生之路也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少彦.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成功(教育版),2011(20).

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篇10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第三高级中学许令周211200

学生一方面写文章苦于没有材料,另一方面我们使用三年的高中语文课本就是一个丰富的资料库,问题在于他们不知道如何从课本中汲取材料。笔者为了给广大高三同学解决作文材料问题提供一点方便,现从十五个方面对高中六册的语文课本进行写作素材的梳理。

一、理想志向

1、毛泽东主席在《沁园春.长沙》中表现他在青年时期就有伟大的理想,“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正是他当时的写照。(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马丁.路德.金面对民众,通过激情洋溢的演讲,激发广大黑人同胞争取自由、民主、平等权利的热情。他毕生为追求黑人自由而努力,他最终因此被敌人暗杀了。(马丁.路德.金 《我有一个梦想》)

3、夏渝被捕入狱,但他仍没有放弃革命理想,在狱中劝牢头造反。(鲁迅 《药》)

4、司马迁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完成历史巨著《史记》,他勇敢地选择了宫刑而活了下来,最后完成了使命。(司马迁《报任安书》)

二、恒心毅力(逆境成才)

1、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双腿瘫痪的厄运降临后,他曾彷徨,但最终凭着顽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战胜了自己,成为一名著名作家。(史铁生《我与地坛》)

2、贝多芬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在失聪之时,凭着坚强的意志力,最终创作了《生命交响曲》等诸多世界名曲。(罗曼.罗兰 《〈名人传〉序》)

3、越王勾践在失败之后没有丧失信心,而是不忘国耻,卧薪尝胆,暗中积蓄力量,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吞并了吴国。(《勾践灭吴》,选自《国语》)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后唐庄宗李存勖励精图治,取得了一时之盛;但他在兴盛之时,宠幸伶人,骄奢无度,最终身死国灭。(欧阳修《伶官传序》)

6、“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遭宫刑而成《史记》。(司马迁《报任安书》)

三、爱我中华

1、鲁迅为了救国救民,他选择去日本学医学,又为了疗救民族的灵魂,他最终弃医从文。(鲁迅《〈呐喊〉自序》)

2、屈原忠心爱着自己的国家——楚国,他虽遭楚王的疏远,但他还是不忘为国尽忠而远走他国。(屈原《离骚》)

3、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等能为中国的前途欣然前往政府请愿,最后他们英勇牺牲了。(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4、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妇女他们为了保卫家乡,毫不畏惧,拿起枪杆打击日本鬼子。(孙犁《荷花淀》)

5、屈原身处放逐之时,但仍心牵怀王,牵挂楚国的安危,当楚国都城郢被攻破时,他忧愤地投入汨罗江。(司马迁《屈原列传》)

6、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主动避开与廉颇的矛盾,他曾说:“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四、崇高母爱

1、史铁生的母亲在儿子陷入双腿瘫痪的困境时,她承受了最大的心理压力,她凭借伟大的

母爱让史铁生重获新生。(《我与地坛》)

2、“儿寒乎?欲食乎?”母爱就表现在生活的细节中。(归有光 《项脊轩志》)

五、以民为本

1、现代诗人穆旦在诗歌《赞美》中写到:“在耻辱里生活的人民,佝偻的人民,我要以带血的手和你们一一拥抱。”这表现他对人民无比热爱。

2、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的思想,他认为统治者应该施行“仁政”,保护老百姓,让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

3、强秦因不施行“仁义”,失去民心,从而失去天下。(贾谊 《过秦论》)

4、灭六国的不是秦国,而是他们自己不爱护百姓,灭掉秦国的也不是天下人,而是它自己不爱护天下的百姓。(杜牧《阿房宫赋》)

六、学习问题

1、强调“学不可以已”。(《劝学》,选自《荀子》)

2、学习上要不断地反思自己,“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同上)

3、学习上要重视积累,“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上)

4、学习贵在坚持,“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同上)

5、老师不分贵贱,不分少长。“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七、胸怀豁达

1、“马克思对别人诽谤、诅咒,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这表现了马克思胸怀宽广。(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苏轼虽因“乌台诗案”被贬到荒凉的黄州,但他仍唱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八、博爱情怀

1、史怀哲拥有一颗伟大的博爱之心,他尊重一切生命,并以自己的行动来实践他的这一理想,他试图通过行医来拯救那些受苦首难的非洲人民,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赤道非洲。(史怀哲《我的呼吁》)

2、贝多芬在痛苦中即曾祝望他的榜样能支持别的受难者。(罗曼.罗兰 《〈名人传〉序》)

九、仁义英勇

1、烛之武凭借他的智与勇,说退秦军。(《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2、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妇女他们为了保卫家乡,毫不畏惧,拿起枪杆打击日本鬼子。(孙犁《荷花淀》)

3、刘邦明知去鸿门赴宴有生命之忧,但他义无返顾赴宴了,最终凭着胆识和机智得以在鸿门宴上脱身。(司马迁《鸿门宴》)

4、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等能为中国的前途欣然前往政府请愿,在弹雨中相互救助,虽殒身不恤。(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5、在明末阉党横行之时,颜佩韦、杨念如等五人激于周公被捕的义愤,而与阉党发生冲突,为了保护其他群众,他们挺身而出,英勇就义。(张溥《五人墓碑记》)

6、柳毅面对不幸的龙女,能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冒险为龙女走访洞庭龙宫。(李朝威 《柳毅传》)

7、蔺相如面对秦王毫不畏惧,愿与和氏璧共存亡,最后完璧归赵。在渑池之会上,蔺相如以他的机智与英勇保护了赵王的颜面。(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追求真爱

1、氓是个始乱终弃、忘恩负义、感情不专一的男子,诗中女子被氓一开始的憨态所迷惑。

(《卫风.氓》,选自《诗经》)

2、刘兰芝和焦仲卿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自己的爱情。(《孔雀东南飞(并序)》,选自《乐府诗集》)

3、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为自己真爱而献出了珍贵的生命。(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 十一、人格独立

1、屈原忠心爱国,刚正不阿,他不愿同流合污,当理想破灭之时,为保持自己的清白而投进了汨罗江。(屈原《离骚》)

2、陶渊明远离官场,过上隐居生活,得到了心灵的自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

3、李白离开长安以后,投进祖国的大好河山,获得了人格独立,“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十二、对旧时代的看法

1、中国旧时代可概括为:

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二、暂时做稳奴隶的时代。(鲁迅 《灯下漫笔》)

2、敦煌莫高窟的文物在清末被西方国家大肆掠夺,愚昧的清政府没有能力保护自己辉煌的文化。(余秋雨《道士塔》)

3、窦娥受到地痞流氓张驴儿和贪赃枉法的陶兀县令的共同迫害,最后冤死,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关汉卿《窦娥冤》)

十三、尊老爱老

1、窦娥怕连累婆婆屈招药死公公,她临刑不愿走前街,怕被婆婆看见,让婆婆伤心。(关汉卿《窦娥冤》)

2、李密为照顾年迈的祖母,向朝廷请求辞职。(李密 《陈情表》)

十四、勇于承担错误

1、路瓦栽夫人虽为她的虚荣心而付出了十年青春的代价,但她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通过十年的诚实劳动还清了借款。(莫泊桑《项链》)

2、廉颇知道蔺相如的做法真相后,他主动向他负荆请罪。(司马迁 《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五、其他

1、解放思想

我们不能像别里科夫那样让自己的思想套上套子。(契诃夫 《装在套子里的人》)

2、对传统文化的看法

应以“拿来主义”的方法对待中国传统文明和西方文化。(鲁迅 《拿来主义》)

3、做事要果决

项羽妇人之心,错失了在鸿门宴上杀死刘邦的机会,以致最终落得“乌江自刎”的结局。(司马迁《鸿门宴》)

4、培养人才

郭橐驼种树的方法是顺着树自然生长规律,让它的本性得以发展,所以树种锝好。培养人才的道理是一样的。(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5、虚荣心

路瓦栽夫人为一次舞会的荣光而付出了十年青春的代价。(莫泊桑 《项链》)

6、金钱观

金钱让葛朗台迷失了自己,让他放弃了爱情、亲情。(巴尔扎克 《守财奴》)

7、知恩图报

侯赢深得信陵君的恩惠,他知恩图报,在关键时刻,他帮助了信陵君,并以自己的生命来激

励信陵君去完成使命。((司马迁《信陵君窃符救赵》)

8、品行谦虚

马谡因骄傲自大,刚愎自用,以致街亭失守。(罗贯中 《失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