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翻译十篇

时间:2023-04-01 07:22:28

孔雀东南飞翻译

孔雀东南飞翻译篇1

“下”字意思为:“使...委屈”。

原句为:“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翻译:我现在暂且回太守府里办事,不久我一定回来,回来后必定去迎接你回我家来.为此,你就受点委屈吧,千万不要违背我说的。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今安徽怀宁、潜山一带)的一桩婚姻悲剧。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孔雀东南飞翻译篇2

蒋老师,您好!就您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5-01-24的文章,我想说几个问题,互相探讨吧。

一、关于“那么多的人为什么要再三说‘相’是‘副词’,有指代作用?”就只有您列举的专家来回答了,他要说得模棱两可,谁知道他心里有准确答案没有,专家能说清楚吗?可他没有说清楚啊。您能够按照“相”做副词用而对那些句子作出语法分析吗?

二、“儿已薄禄相”之“相”是“福相”的意思,您说“好像是错误的”。您有根据吗?您能够也举几个专家的意见吗?要说找根据,我也可以找出来,记得我在“再谈《〈孔雀东南飞(并序)〉的“相”字用法》”一文中已经说了,教育部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等师范教材《阅读和写作》第二册第136页的注释“[儿已薄禄相]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陈治平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古诗文译析》将此句翻译为“儿已经是副穷命相”。中学语文网中网对此句的翻译是“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命相”。这些翻译者错了吗?

三、关于“会不相从许”的翻译,您文章说“可不可以翻译成‘(我)一定不答应’呢?我文中说的‘可以不译出’,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这样翻译比‘一定不答应你的要求’更好。”请问:古文翻译是否应该有最恰当的翻译呢?如果您承认“一定不答应你的要求”更好,那么“你的要求”与原文中的哪个词对应呢?是“相”字吗?请看教育部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等师范教材《阅读和写作》第二册第137页的注释:“[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我(对她)已经没有恩情了,当然不能答应你的要求。”很明显,“相”是“你的要求”,这能说“相”是副词吗?

四、您文章说“副词不翻译出来的情况是有的,如:‘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和‘善哉,吾请无攻宋矣’两句中的‘请’就是可以不翻出来的。而代词不翻译出来的怕是很少吧。四、如果这个‘相’作代词理解了,那么,与之近似的‘君既若见录’和‘府吏见叮咛’之‘见’也就要理解为代词了,‘大家不要见笑’和‘还望见谅’中的‘见’也需要改作代词,这样很多书就作废了。 ”“副词不翻译出来的情况是有的”实有其事。可是,“‘君既若见录’和‘府吏见叮咛’之‘见’也就要理解为代词了,‘大家不要见笑’和‘还望见谅’中的‘见’也需要改作代词,这样很多书就作废了。”这就需要商榷了,我觉得您的说法有对的,也有不恰当的。 “君既若见录”的“见”是“我”的意思,请看教育部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等师范教材《阅读和写作》第二册第139页的注释:“[君既若见录]既然蒙你记着我。录,记。”陈治平主编、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古诗文译析》将此句翻译为“你既然记住了我”。中小学语文教育网把此句翻译为:“你既然这样记着我”。“府吏见叮咛”之“见”应当是副词,属于“见字用法”,如“见恕”“见察”。教育部规划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中等师范教材《阅读和写作》第二册第139页的注释:“[府吏见丁宁]见字用法,如‘见察’‘见恕’”。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并且举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冀君实或见恕也”为例子。据此,我还认为“君既若见录”的“见”也与“府吏见叮咛”之“见”的用法相同。因为两句结构一样,而句法结构是判定词在句中的意义的主要依据。所以,人教社的教材也得修改才行。“大家不要见笑”和“还望见谅”中的“见”都属于“见字用法”。

唉,这本书这样说,那本书那样说,您说该相信谁的?一孔之见,仅供研究参考。

附蒋老师的文章:

再说“会不相从许”之“相”是“代词”还是“副词”?(网友来稿)

ruiwen.com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5-01-24

广东中山二中 蒋晓辉 (528429)

再读翟老师的文章,我还是不知道那么多的人为什么要再三说“相”是“副词,有指代作用”?直接说成代词不就完了吗?为什么既要说是副词,又要说有指代作用,从而导致这种尴尬局面产生?他们的说法是怎样产生的?如果按翟老师的观点,“会不相从许”是代词做宾语的否定句,他们难道没有发现?他们发现了,而又为什么要坚持说是副词呢?笔者是中学教师,面对的是中学生,是高考试卷,说“相”是代词,肯定是方便一些、轻松一些。但讲过之后,要是有学生问起,我不可能就说一句“古人错了”吧?古人错了,那今人的教学参考书也错了?如果是高考题,作副词答,有依据;做代词答,依据在哪里?

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说明一下:一、我没有说过“儿已薄禄相”之“相”是副词,我只是说“《孔雀东南飞》中与‘会不相从许’之‘相’同类的‘相’到底是代词还是副词?”最后表明作副词好理解一些。倒是翟老师说 “儿已薄禄相”之“相”是“福相”的意思,我觉得好像是错误的,哪里有“薄禄”的“福相”?二、“会不相从许”可不可以翻译成“(我)一定不答应”呢?我文中说的“可以不译出”,是这个意思,并不是说这样翻译比“一定不答应你的要求”更好。三、副词不翻译出来的情况是有的,如:“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和“善哉,吾请无攻宋矣”两句中的“请”就是可以不翻出来的。而代词不翻译出来的怕是很少吧。四、如果这个“相”作代词理解了,那么,与之近似的“君既若见录”和“府吏见叮咛”之“见”也就要理解为代词了,“大家不要见笑”和“还望见谅”中的“见”也需要改作代词,这样很多书就作废了。

尽信书,不如无书。但大胆假设之后,小心求证总是有必要的啊。

孔雀东南飞翻译篇3

(1)序说:东汉末建安(公元196-219)年间,庐江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焦仲卿的妻子刘兰芝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她(回娘家后)发誓不再嫁人。她的娘家逼迫她改嫁,她便投水死了。焦仲卿听到 后,在(自家)庭院的树上吊死了。当时的人哀悼他们。写下这首诗记述这件事。

(2)“(我)十三岁到十六岁能织精美的白绢学会了裁剪衣裳会弹箜篌 能诵读诗书。十七岁做了您的妻子,心中常常感到痛苦的悲伤。您既然做了太守府的小官吏,遵守官府的规则,专心不移。我一个人留在空房里,我们见面的日子实在少得很。鸡鸣啼了,我就上机织绸子,天天晚上都不得休息。三天就织成五匹绸子,婆婆仍然嫌我织得慢。并不是因为我织得慢,(而是)您家的媳妇难做啊!我既然担当不了使唤,白白留着也没有什么用。(您)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遣送回娘家。”

(3)焦仲卿听了这般诉说后,到堂上去禀告母亲:“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貌相,幸亏还能娶到这个(贤慧能干)的妻子,结婚后相亲相爱地生活,(并约定)死后在地下也要相依为伴侣。相处在一起不到二三年,(生活)才开始,还不算很久,这个女子的行为并没有什么不正当,哪里料到会招致母亲不满意呢?”。

2、《孔雀东南飞》原文课文:

(1)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孔雀东南飞翻译篇4

一、连词

1.表示并列或同时,用在两个形容词中间可以翻译为“而且”、“又……又……”,用在两个动词之间可以翻译为“而且”、“一边……一边……”。例如:

①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2.表示递进,一般连接分句与分句,可以翻译为“而且”、“况且”、“并且”。例如: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②公语之故,且告之悔也。(《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3.表示让步,可以翻译为“况且”、“尚且”、“再说”。例如: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②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司马迁《报任安书》)

4.表示转折,可以翻译为“但是”、“然而”。例如:

①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史记・鸿门宴》)

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二、副词

1.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在不久以后发生,用在动词之前,可以翻译为“将”、“将要”。例如:

①有怠而欲出者,日:“不出,火且尽。”(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2.表示数目接近,用在数词之前,可以翻译为“将近”。例如:

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愚公移山》)

②兼二周之地,举韩氏,取其地,且天下之半。(《战国策・齐策三》)

3.表示动作行为的暂时,用在动词之前,可以翻译为“姑且”、“暂且”。例如:

①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梦游天怒吟留别》)

②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

【牛刀小试】

说说下列句中“且”字的用法。

1.驴一呜,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柳宗元《黔之驴》)

2.后燕王卢绾复反,率其党且万人降匈奴。(《汉书・匈奴传》)

3.人且饥死,而必得谷。(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且置是事,略叙近怀。(白居易《与微之书》)

5.既老而衰且病。(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6.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张溥《五人墓碑记》)

7.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8.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孔雀东南飞翻译篇5

一、 企业商标英译的现状及其影响

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成效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也在想尽一切办法不断扩展其外贸业务,包括加入外贸网站,到国内外商贸展销会参展等。然而,要打通国际市场,这些形式都离不开企业正确有效的英译,而商标的英译尤为显得突出。纵观当前我国企业商标的英译,可谓“特色”鲜明,十分“实在”。“特色”鲜明主要是指一些以地名、人名的企业商标,在英译中大都采取了汉语拼音形式;而十分“实在”则是说很多企业把商标直接字面对等,追求音似,这样严重影响了对外贸易的成效。

首先,商标英译影响了外贸企业品牌的识别,降低外贸产品的被选购率。我国很多企业商标的命名都是以地名或人名来进行的,颇具中国特色。如江西南康市罗边玻纤有限公司,其商标被译为“LUOBIAN”;辉明、华春是人名用于商标中也被直接拼音为“HUIMING”,“HUACHUN”等,包括著名运动员李宁的服装品牌也是拼音“LINING”。但是除了像李宁、北京、上海、广州等这样的识别度广的人名和地名外,其他的很难被国外消费者识别。因为中英文发音方式不同, 有些汉语拼音在英语中无法被直接读出,国外消费者会觉得茫然,而趋易避难心理会促使消费者在同类产品的情况下选择其能辨识的商标。

其次,商标英译影响了外贸企业品牌的品质形象,削弱产品外贸影响力。一般来说,企业产品的品质形象都是以产品的质量决定的。然而,消费者在判断产品质量之前要做的是使用该产品,如何才让消费者使用该产品呢?商标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不恰当的英译可能毁了商品的品质形象。如江西凌峰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专做建筑和装饰材料的企业,它的商标就简单字面对译为“MOUNTAIN”,Mountain一词在英语中是指那些高耸入云的山峰,用这个词作为一个建筑装饰材料企业的商标,其在质量、形象上都不能匹配商品,从而直接影响了商品的品质形象,自然在对外贸易中的效果不会很好。

再次,商标英译影响了国外消费者选购外贸企业产品的习惯思维,减少企业外贸市场份额。一个在发音上符合消费者习惯,在意义上代表企业良好品质,在民俗上符合消费者心理习惯的商标英译是成功的,它将随着商品直接进入消费者视野,影响消费者选购商品,并养成持续购买习惯。比如,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与其商标译名发音易记、符合消费者心理习惯有很大关系。同样,在对外贸易中,如果外国消费者对某个中国商品的商标英译认可后,也会形成一系列的出口效果。

二、 企业商标英译中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文化差异,简单字面对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商标翻译又“符合符号学的翻译观,是由解码到编码的过程,是两种文化的移植。”因此,在商标翻译中要特别注意文化的传递。然而,在很多企业商标英译中存在译名忽视文化差异的现象,从而导致该企业产品在国外不受欢迎,影响销售和出口。翻译界非常熟悉的例子就是“白象牌”电池,其商标被字面对译为White Elephant,结果在美国的市场上很少有人问津。其原因就在于忽视了文化的差异,因为在英语中,A White Elephant是“无用而累赘的东西”,消费者在购买物品时,自然不会选择一个无用而且累赘的东西了。又如国内知名商标“大白兔”奶糖,直接英译为“White Rabbit”。白兔在我们看来是一种可爱的动物,在大部分国家可能对销量都没有什么影响,但如果销往澳大利亚,White Rabbit就很难适应他们的口味了。因为澳大利亚是生产羊毛的主要国家,而兔子喜欢吃牧草,是羊毛生产的主要祸害,澳大利亚人极其厌恶兔子这种破坏草原的动物,所以澳洲人也就不会喜欢带有“Rabbit”商标的商品。这就如西方国家不喜欢dragon,而我们中国文化就特别喜欢龙一样。

也有些用简单字面对译,看似英译到位,比较准确,但忽视了不同语言文化中词汇表达不同含义的现象。比如,“孔雀”牌彩色电视机的商标被译为PEACOCK,乍眼一看,这样翻译似乎没有什么不当之处,因为英语中peacock就是我们说的的孔雀,而且在汉语中,孔雀象征着美丽和高贵,孔雀开屏看起来又是那么的绚丽多彩,用这个来形容彩电当然也是恰当且有吸引力的。然而,在英语文化中,他们通常认为孔雀是爱炫耀和虚荣的人,如果用Peacock这个英译必然很难使“孔雀”牌彩电在西方国家打开销路。正如金惠康先生指出:“汉语原文的汉字对中国人来说也许意义丰富,但对英语读者可能费解或怪诞,若译者不做修改地直译过去,译文效果就得不到发挥。”

(二)注重语音效果,直接汉语拼音,英语国家难以认可

汉语拼音作为一种标音的语言符号,其实是一种“舶来品”。然而,由于其拼写形式与英语十分相似,常常被直接当作英文广泛用于各种标识中,有时被误认为是汉语的英译。我国很多企业的命名都是为了纪念某个地方或开创者进行的,因此他们的商标也都以人名和地名为依托,采用人名或地名来命名,非常具有中国特色。而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系,这也给英汉翻译时带来很多的困难。如前文所提到的“辉明”、“华春”、“李宁”等。据相关调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近五年来公布的2714件中国驰名商标,发现有1099件同时注册了英文标识(含汉语拼音标识),比例为40.5%。事实是,由于英语发音方式与汉语有较大差异,这些商标在英语国家很难得到认可,更难得到认同,自然也不利于对外贸易和国际竞争了。

除了人名、地名外,还有些汉语词义丰富,却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英语来与之对应。因此,一些企业为了追求语音上的相似,也采用汉语拼音的形式。如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些化妆品,大宝、百雀羚、绮梦、满婷等,都分别用拼音标为“Dabao”、“ Peh-ChaoLin” 、“Q iM eng”和“MANT ING” ;又如“百胜”在汉语中表达企业发展能百战百胜的美好愿望,但简单将其英译为“BAISHENG”则失去了原意,让他国消费者一头雾水,难以接受。可见,直接使用汉语拼音作为中文商标的英译,往往起不到商标的标识作用。

(三)缺乏词义辨析,影响品牌传播

英汉两个语言除了在文化和语音上存在差异外,语义上也存在很大的区别,不是每个汉语都有可能找到相对应的英语词汇,即使是同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中反映出来的意义可能大相径庭。同时,企业商标是品牌的有机组成部分和文化体现,因为商标最初是基于将本企业产品与竞争产品相区别的需要而产生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而正确有效的商标翻译是企业品牌提升的传播媒介。

我国一些企业的商标英译中,很多译者没有正确区分英语中的相关词义,从而影响了品牌的传播和对外贸易的开展。如飞鸽牌自行车,是国内除了永久、凤凰之外的第三大传统自行车品牌,然而,其英译商标为Flying Pigeon,使其国外销量就更加不如其他两个品牌了,因为译者没有注意到pigeon在英语文化中一方面表示是可食用的意思,另一方面还有易受骗的人的含义。用这样的词作为商标,品牌传播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又如九江嘉益建材有限公司,其商标被译为JOY,虽然读音上有些与汉语相似,但是JOY一词在英文中主要表达的是一种快乐的情感,也会被广泛用于人名和地名中,仅在美国就有德克萨斯、伊利诺伊等五个地方以其命名。中国企业以其命名会让国外消费者误认为是国内品牌,从而削弱自己品牌的传播。

三、 企业商标英译的改进方法

(一)合理选择简明词汇,体现商标标识功能

英译是要让商标在符合原意的基础上让目标读者容易读、容易念、容易记,简单明了。如果选择一些复杂的词汇,会让消费者选择该商品时对商标的识别产生厌恶心理,从而放弃该产品的选购。由于历史原因,很多企业选用“跃进”作为企业商标,有些英译为“Great Leap Forward”,英文名字繁冗复杂,让人望而生畏,其对外贸易的销量就可想而知了,远不如直接译为“Leap”简洁明了。

当然,有些企业选用简明词汇,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如美的商标的英译为“Media”, 美乐牌收音机英译为“Melody”,寓意为人们使用此品牌的收音机能收听到美好的音乐。这样的英译准确清晰的体现了商标作为一种产品的标识功能,让消费者一下就能明白,具有简洁、易记和音韵美的特点,即是“音美”、“形美”,更是“义美”。 又如“回力”牌运动鞋其“回力”指的是“回天之力”的意思,但英译中不需要更不能这么复杂的翻译出来,所以其商标被简单英译为Warrior,这不仅与“回力”在发音上相似,且英文的意思是“勇士”,勇士当然有回天之力,那么穿上勇士鞋的人则不言而喻,自然消费者愿意选择这样的品牌及其产品了。可见,简洁明了的词汇,能很好地让消费者认识和记住企业的商标和品牌,从而喜爱和愿意选购这样的商品。

(二)坚决摒弃消极词汇,注重中外文化差异

商标也是一个企业文化的体现,是为了展示和反映企业创办者对企业的一种期盼、一个目标,亦或是一种寄托。在英译商标时,除了要注重国家层面上的中外文化差异外,也要兼顾到企业商标本身的文化内涵。如金鸡牌闹钟被英译为“Golden Cock”,飞龙牌药品被英译“Flying Dragon”,“芳芳”牌洗涤用品被英译为“Fangfang”,这些英译中译者没有很好的区分中外文化的差异,选用了一些消极的词汇,严重影响了品牌的外贸。其中,cock一词在英语中除了公鸡意思外,更有表示男性生殖器的含义;dragon在西方文化中被认为是邪恶的怪物;而fangfang在英文中却意为毒牙。正如有学者指出:“译者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他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可想而知,这样的消极词汇用在商标中给西方文化中的消费者是怎样的感觉,一定会弄巧成拙,让人抵制这样的企业及其产品。

所以,一个成功的商标英译应当在英语文化里的受众中产生其在源语文化中所产生的相同效果,应摆脱各种限制,宣传产品,刺激消费者的正面联想,从而激起他们的消费欲望,最终促进产品外贸,如江西著名商标“四特”,选用了“Saint”这样的积极词汇,就很符合英语文化。

(三)适当创建汉式词汇,塑造企业品牌形象

在对外贸易中,企业如何才能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我们认为要塑造企业的自主品牌形象,就要让商标译名符合受众的审美,因为“审美心理是一种综合的文化意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然不是服装和其他装饰,但商标译名也需要美感。只有美的事物才可能会、应该会得到良好的传播,有了良好的传播,品牌就能得到提升,市场销量自然就会更广。

孔雀东南飞翻译篇6

(1)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对偶、互文等修辞手法。

(2)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这首民歌。

2、了解作品:

作品简介: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符诗集》。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我国的采诗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南北朝皆相沿袭。萧梁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而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有有民间歌诗,亦即凡是合于乐能够歌唱的歌诗,统统称为“乐府”。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是乐府双璧之一(另一首是《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3、初读课文

4、划分句子节奏。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5、疏通文意

(1)参照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2)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6、合作探究

(1)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木兰停机叹息?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旦辞爷娘去,……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节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7、课后积累迁移

孔雀东南飞翻译篇7

关键词: 文言文教学 审美教育 语言美 人格美 文化美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教材的篇幅数量和在高考中所占的比重可看出一二。中华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言文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思想的载体,见证了历史变迁、朝代兴衰,是华夏民族文化中内容最丰富、内涵最深刻、最具有审美价值的宝贵遗产。

然而,在现实的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复杂古老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文有差异甚至截然相反的词语含义,学生对背诵的抵触情绪等,使文言文教学枯燥无味、效率低下。致使文言文教学道路越走越窄,要想另辟蹊径,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就必须找到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语文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都用纲要性文字阐述了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文言文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文言文教学现状和效率怎样呢?一些一线语文教师依然运用串讲这一传统教学方法,逐字逐句地对其进行翻译,拿着教学参考书照本宣科,疏通文章字词,必然导致文言文教学枯燥无味,课堂毫无生机,效率低下。

真正的“翻译”应该是蕴涵认知、文化、审美三个因素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来说就是学习的过程,一个完整高效的学习过程应该是“知”、“情”、“意”相融合的过程。显然,导致文言文教学低效的根本原因就是包含“情”、“意”审美教育的缺失。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高中语文教材里选入的文言文更是文质兼美的优秀代表,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教材。正因为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的缺失,致使本来包含丰富审美因素的优秀文言文无法走进学生心灵。所以,文言文教学要走出低效的困境,就必须把审美教育融入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二、高中文言文具有的审美价值

这些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文言篇目都是经过历史考验沉淀下来的经典,其中蕴含丰富的审美价值。现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为例,从语言美、人格美、文化美三个方面说明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其现实的可能性。

(一)语言美:高中教材选取的文言文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顶尖之作,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文章的语言美。《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琵琶行》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都是读着舒服、看着悦目的上乘作品,充分体现中国语言文字的巨大魅力。不同类型、不同时期、不同体裁的文言文都能使高中学生从中体会出我国自古以来汉语言的优美和魅力。

(二)人格美: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都是经过历史长河冲刷流传下来的名篇佳句,承载着古人思想文化的精华。《陈情表》中李密的智慧和处事的技巧;《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能言巧辩和机智勇敢;《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的多才多艺与不卑不亢等。这些作品都体现出人格之美,透过这些经典的文言作品能看到作者的人格魅力。

(三)文化美:被选入高中教材的文言文一定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美,从这些优秀的作品中,我们能处处窥探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劝学》中学习的意义、方法和态度,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学习的重视和探索;《师说》是研究中国古代教师和教育的宝贵文献资料;《鸿门宴》中座次安排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的尊卑观和礼仪观。

这些文言文里体现出来的美学因素,正是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先决条件,正因为文言文中存在丰富的美学因素,才使得审美教育成为可能。

三、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践行审美教育的措施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践行审美教育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文言文教学受传统教育理念制约太久,教师单调的教学手段使文言文教学的美感丧失殆尽。

(一)品味文言文的语言美。文言文体现我国汉语言最古老、最深邃的魅力,这些绝美的语言如果翻译成现代文就索然无味、意境全无,学生很难体会到文章的语言美。教师应该依据文言文特点,挖掘其语言特色,带领学生有感情地“美读”,从反复多遍的朗读中感受古代文字的精准凝练、恰到好处,体会文言文的语言魅力。如《琵琶行》中对音乐的描写就是古今仅有的绝笔,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带领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那种“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意境。如果把这段翻译成白话文,就会失去韵味。

(三)领悟文言文的人格美。从文言文中获取精神食粮无疑是明智之举。教师在教授文言文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从中领悟到作者的人格魅力,和作者产生感情共鸣。如讲授《逍遥游》,没有必要逐字逐句地翻译,只要认真品味文字,带领学生领悟庄子的人生哲学和有关道家的深刻思想,了解庄子,了解他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态度,从中体会出庄子带给后人的人格魅力就可以了。让学生知道古代文人的人格魅力并被其深深吸引,是教好文言文的重要途径,是讲授文言文的目的之一。

(四)体会文言文的文化美。在文言文教学中引领学生进入古文曲径通幽的境界之中,才是教学的真正成功。所以,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的文化魅力。如学习《琵琶行》、《孔雀东南飞》等篇目时,引导学生知道古代并不是所有女子都是“无才便是德”的,琵琶女和刘兰芝就是意外,为什么呢?这就要考证我国古代文化传统了。《鸿门宴》中座次的错误安排,预示着结局,那么中国古代传统座次安排有什么讲究呢?当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浓厚时,就会自主学习和探究文言文中蕴含的文化深意。

文言文是我国思想文化和语言文字的精髓所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集体智慧的结晶,只有充分发掘文言文的语言美、人格美和文化美,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独特的审美因素才能刺激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是教学发展的趋势,用美育在文言文教学中开辟一块“英雄用武之地”,让文言文教学春暖花开,给文言文教学这座冰山带来消融的希望。

总而言之,把审美教育融入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使学生得到更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惠珍.让文言文教学充满诗意[J].教学月刊,2006(8):43.

[2]吴立彬.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文学教育,2012(11).

[3]施锦伟.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文化意义及其教改设想[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5):74.

孔雀东南飞翻译篇8

关键词: 传统儒道思想文化 北朝佛教艺术 莫高窟 渗透

外来佛教初传中国,即与中国固有的以儒道为代表的思想文化处在相互冲突和相互融合的复杂关系中。儒佛道三教在冲突中融合、发展,构成了汉代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内容。在思想文化的交融中,佛教及佛教艺术开始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从思想理论上看,“佛教的中国化很大程度上就是佛教的道化和儒化;而外来佛教的道化和儒化最早主要是通过佛经的翻译表现出来的”,[1]同时也反映在佛教艺术中。

一、传统儒家思想文化对北朝佛教艺术的渗透

传统儒家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思想支柱,佛教在传入中国的同时,非常注重与儒家的关系。早期佛经翻译为迎合儒家的圣人观念,将“释迦牟尼”译成“能仁”,为使佛教与中国传统的灵魂不死观念相联系沟通,将“无我”译成“非身”,以此强调“儒佛一家”。东晋名士孙绰在《喻道论》中提出:“周孔即佛,佛即周孔,盖外内名之耳。……周孔救极弊,佛教明其本耳,共为首尾,其致不殊。……故逆寻者每见其二,顺通者无往不一。”东晋名僧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论证:“道法之与名教,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齐梁文学评论家刘勰在《灭惑论》中提出“孔释教殊而道契”的观点。

然而佛教是一种追求出世的宗教,其理论和修行方式都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有许多不一致的地方。佛教倡导的众生平等、出家修道等均与儒家君臣父子的纲常伦理、修齐治平的道德修养与政治理想相对立。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和发展,儒家越来越排斥佛教,郭祖深攻击佛教“蠢俗伤法”;[2]荀济曾上书皇帝“论佛教贪淫、奢侈、妖妄”,指责僧尼“不耕不偶,俱断生育,傲君陵亲,违礼损化”;[3]范缜批评佛教“浮屠害政,桑门蠢俗”,认为佛教的危害已“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而不恤亲戚,不怜穷匮,……家家弃其亲爱,人人绝其嗣续,致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货殚于土木”。[4]甚至于南北朝时,为佛教的基础理论“神不灭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唯物主义流派与佛教“有神论”开始了中国哲学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针锋相对的斗争。

儒家的伦理纲常是宗法封建制度的立国之本,佛教要在中国传播发展,就必须与之妥协。因此,佛教为适应中国的伦理道德观念作出了调整。佛教的思想体系加入了忠孝仁义等儒家内容以调和儒佛之间的矛盾。反映在佛教壁画艺术中,则出现了许多顺应儒家孝道的图像。莫高窟北朝后期壁画中多次出现了“须提本生”、“子本生”、“善事太子入海求珠”等故事画,宣扬的是儒家的“忠君孝亲”思想。供养人像则出现了画像群和通壁画像行列,并且有了榜题。这是顺应中国封建社会里的儒家祖先崇拜思想。中国早在汉代时就有为祖先画像之风,佛教功德主画像与此方式融合,产生了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的供养人像。这种供养人像在印度佛教石窟壁画中并未发现;在西域的龟兹,在为数不多的供养人画像里,题铭也很少。莫高窟北朝至西魏时已发展为一家一族的画像。儒家化的趋势更明显了。

儒家道德伦理思想认为,佛教艺术中呈现在壁画中不够雅观,不符合儒家的审美习惯。所以在莫高窟壁画中将古印度或西域流行的或半的形象进行修整。如第272窟的降魔图,在构图形式上采用了新疆克孜尔石窟“孔雀洞”的模式。三个妖艳的魔女和对应的三个丑陋的老妪。不同的是莫高窟里魔女已上下着衣,而克孜尔石窟中的魔女则无遗。[5]古印度流行男女成组的飞天模式及西域流行的男女成组的听法菩萨,在莫高窟北魏第254窟窟顶藻井中两身组合的飞天,第428窟窟顶两处两身一组的飞天,相互依偎,有一种亲密感。这种两身一组的飞天数量很少,且多采用对称结构,在佛像的两侧分布,呈现双身双飞天的形式。在西魏第249、285窟中也能见到这种对称飞天。与印度、西域不同的是,莫高窟的双身双飞天没有表现出性别特征。至于飞天,在第285窟南壁有两身塑造为孩童形象的飞天,此外北周壁画中曾出现过13身飞天,但都为男性。然而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北周后,莫高窟飞天再未出现。

菩萨的造像在大乘佛教中地位仅次于佛,介于佛与信徒之间,普渡众生,接引信徒超升入西方净土世界,为芸芸众生指引脱离六道轮回的途径。而对菩萨的信仰是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据考,中国艺术图像中的观音有33或35种变相之多,而在印度原始佛典中仅提到少数几种,其余均为中国佛教的创造性成果。[6]观音菩萨造像在北凉北魏时期多表现为男相,西魏呈非男非女,北周开始出现男身女相,呈较典型的女性特征。这些与儒家传统思想文化和儒家传统的审美习惯是分不开的。

二、传统道家思想文化对北朝佛教艺术的渗透

佛教自两汉时经西域传至中国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依附于黄老之学和道教方术而传播。早期佛教译经中,将“世尊”译成“众佑”,将释迦牟尼转变成福佑众生的神灵。最早来华译经的安世高,在他所翻译的佛经中,广泛运用中国道教“元气”、“无为”等概念。为达到顺利传教的目的,东晋十六国名僧佛图澄、鸠摩罗什、昙无等也多借助阴阳星算、神咒等方术影响民众。对佛陀的祭祀也是依附于对黄帝、老子的祭祀进行。王仲殊先生认为:“中国早期佛教是与方士们祠祀神仙之类混合在一起的,佛教的推行往往依附于神仙道术。”[7]同时道教的“白日升天”、“即身成仙”也需要借鉴佛教的“灵魂升天,来世成仙”的内容,来满足人们对超脱生死界限的愿望。汤用彤先生认为“佛教不盛于南阳荆襄或大河以北,而独盛于齐楚以及江淮之间”的原因是佛教入华时被视作道术,[8]即“黄老之道,以及方士托名于黄老之方术,其盛行之地亦即佛教传播之处”。[9]

魏晋时,佛教般若学又依附玄学传播。僧人以玄学思想诠释般若理论,产生“格义”学,这种方法始创于晋代的竺法雅。即以儒道思想、老庄哲学的名词比附般若经典里的概念和范畴,易于佛教思想的理解。南朝时,有名僧博览六经,奢谈老庄,而使般若学与玄学糅合在一起了。佛道之间相互吸收,尤其是道教从宗教理论到修持方式,乃至宗教仪礼规范等方面,多模仿佛教。初传之时,佛道的矛盾并不很尖锐。在“老子化胡说”提出后,佛教曾长期予以认可,然而到南北朝时期,佛道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

佛教需要独立发展,无法长期容忍道教“老子化胡”之类的言论,因此开始反驳,甚至针锋相对提出“佛化震旦说”。佛教的日益壮大,使道教更加排斥佛教,认为佛教是“夷戎之教,悖理犯顺,有违孝道,不如道教来得更为适合华夏民族”,[10]又贬佛教是“入国而破国,入家而破家,入身而破身”的祸害。佛教徒则攻击道教“诳以仙术,极于饵药”、“伤政荫乱”的道教才是真正的祸害。[11]

南北朝时期,南朝佛道之间的斗争多为理论攻击,而北朝则表现得较为激烈,其最终的结果是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两次大肆灭佛,提倡儒道思潮,并要求佛家弟子入观学《老子》、《庄子》、《周易》等。“当人们普遍地接受了老、庄玄旨,而老、庄玄旨又成了普遍真理而无需思索时,它就成了一种‘资源’和‘背景’,一种接引和理解外来思想的本土资源和背景”。[12]

佛道在斗争中并存发展,其过程同样体现在佛教艺术中。莫高窟北朝西魏第249窟的窟顶壁画出现了西王母东王公、羽人等道教形象。画面所处的位置和描绘的复杂性与北周第294及296窟壁画中的西王母东王公形成鲜明对比。北周时期,西王母东王公的画面显得较小,位置也从窟顶挪移到正壁龛外两侧,而此类题材在莫高窟延伸至隋代后,则不再出现。这样的一个转变过程,反映了佛道思想文化之间融合、斗争、分化的过程。

三、结语

外来的佛教及佛教艺术自传入中国后,即与中国本土思想文化及审美风尚产生了冲突,佛教及佛教艺术为顺应新的社会环境和思想文化,一方面积极依附于道教,一方面努力修改与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相违背的教义。在漫长的斗争、融合,相互发展的过程里,中国传统的儒道思想文化对佛教及佛教艺术持续不断的渗透,反映在佛教艺术中,呈现出大量儒家提倡的“忠君孝亲”等伦理纲常的图像及道教神仙、羽化升天的图像。即使处于远离政治中心的河西走廊的西端,敦煌莫高窟也清晰表现出复杂的演变过程。

参考文献:

[1]洪修平.中国佛教与儒道思想[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330.

[2]南史(卷七十)・郭祖深传.

[3]广弘明集(卷七)・荀济传.

[4]梁束(卷四十八)・范缜传.

[5]吴焯.克孜尔石窟壁画问题初探[C].中亚学刊(第一辑).中华书局,1983:198.

[6][印]巴格雅拉克失弥・铁德拉塞卡兰著.杨富学译.中国观音述论[C].1994年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提要.未刊稿:68.

[7]王仲殊.论吴晋时期的佛教经[J].考古,1985:7.

[8]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60.

[9]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61.

[10]南齐书(卷五十四)・顾欢传.

孔雀东南飞翻译篇9

一、借喻的翻译

借喻,就是不出现要说的本体而用一个形象的喻体来直接表述的修辞方法。这种方式为古代学者所乐用,能使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译出它的本体或将其译成一个明喻句,这样才能准确表达作者的意思。

如贾谊的《过秦论》中的“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一句,其中的“金城千里”就要译为“坚固的城池连绵千里”或“像钢铁一样坚固的城池连绵千里”。

又如2000年全国高考题“今不惜美锦,令臣制之,此陛下知臣深矣”一句,就不能译为:“现在你不惜拿出美丽的美锦……”因为“美锦”是借喻“国家大事”的,所以全句应译为:现在您拿出国家大事来让我决断,这说明您对我了解得太深刻了。

二、借代的翻译

借代是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称要说的事物,对借代的翻译就是要译出所指代的事物。

如翻译“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廉颇蔺相如列传》)一句,就要把“口舌”译成“言辞”;翻译“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一句,就要把“缙绅”译为“官员”;翻译“黄发垂髫”(《桃花源记》),就要译为“老人小孩”。

又如2005年全国卷I中的“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一句,翻译时就不能不注意“口腹”一词代指的本体是“饮食”,全句应译为“裴侠说:‘为了饮食而役使别人,是我不愿做的事。’于是把他们全都遣散了”。

三、用典的翻译

古人写文章时,善于用典。翻译用典的句子时,要在理解典故用意的基础上恰当译出典故的含义。

如《谭嗣同》一文有“今南海之生死未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的句子,其中提及的四个人涉及两个典故,译出典故用意,即为“现在康有为先生的生死不得而知,我要像杵臼、西乡那样,为维新变法的理想而死,以报答皇恩;您要像程婴、月照那样,为维新变法的理想而出走,以图将来”。

四、委婉的翻译

因有所顾忌,或因谦恭,或为了求雅,古人往往不直言其事,而是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就是委婉。对这类委婉句的翻译,就是变委婉为直言。

如《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一句,其中“山陵崩”是“死”的委婉说法,直接译为“死”即可。又如为求雅,把“上厕所”说成“更衣”,翻译时就把“更衣”译为“上厕所”。再如外交辞令的委婉,《赤壁之战》中的“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其中“会猎”是用委婉的方式进行军事威胁,意思是“较量”,翻译的时候不能只看字面意思。再如为了谦恭和避免冒犯,不说皇帝年轻(因为年轻往往意味着不懂事或阅历浅),而是说“陛下富于春秋”(《史记•李斯传》),翻译时应直译为“年轻”。

五、变文的翻译

变文,又称“变文同义”或“错综”,就是用结构相同的一组句子来表达同一个意思时,为了避免行文重复并增加文采,在每句的对应位置上使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对变文的翻译,就是对同义复用的短句或句子的翻译,只需选择其中的一个句子即可。

如贾谊的《过秦论》中的“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一句,句中四个动宾短语的意义相同,即“统一天下”,只需翻译其中一句就可以了。

又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史记•陈涉世家》)一句中的“伐无道,诛暴秦”,“伐”“诛”表达的是一个意义,两句合译,选译一个词就可以了。

六、互文的翻译

前后词语在意义上互相呼应,互相补充,合而见义,这种辞格就叫互文。不管是本句互见(同一句的前后两个词语在意义上互见)的翻译,还是对句互文(上下句中有某个词语互文见义)的翻译,均应遵循由分而合的原则。

本句互文如初中课文王昌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就要译为“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高中课文白居易《琵琶行》里的“主人下马客在船”一句,就要译为“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到了船上”。

对句互文如初中课文《捕蛇者说》中的“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一句,就要翻译为“到各处叫喊、骚扰”。高中课文《孔雀东南飞》中的“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就要翻译为“在东西左右都种上松柏和梧桐”。

七、并提的翻译

并提,就是在一个句子中同时表述两件相关的事情,又称“并提分陈”“合叙”等。翻译并提的句子一定要由合而分,各自配对。

如韩愈《师说》中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句子,翻译时,要遵循“由合而分,各自配对”的原则,对合叙的部分进行分解,译为:不理解文章字句,向老师请教;不能解释的疑难问题,不向老师请教;小的方面从师学习,大的方面不从师学习:我看不出他们的聪明之处。

又如郦道元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和“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两句,译时要进行合叙的分解,按语义的搭配关系重新组合成“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和“白色的激流,回旋着清澈的江水;绿色的潭水,倒影着岸上的景物”这样两个句子。

八、其他的修辞

1:连及,即在叙述某一人或事物时,连带提及另一人或事物。这另一人或事物在文中不表意,翻译时不译,如《礼记•学记》中“君子知至学之难易”一句的“易”属由“难”连及,不译。

2:连用,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义或近义的词连用到一起,使用相当于一个词。翻译时取其中一个即可,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中“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裁”一句,“引决”与“自裁”属同义连用,只译其中一个。

孔雀东南飞翻译篇10

1 为

(1)动词,制作、制造。如: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公输》)

(2)动词,作、做。如: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齐桓晋文之事》)

(3)动词,表示判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是”。如: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廉颇蔺相如列传》)

(4)动词,治、治理。如: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为”字作动词时,它的意义和用法比较多,该怎样翻译应根据语境来确定。

2 假

(1)动词,借。如:以是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

(2)动词,借助、凭借。如: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3)名词,假日、假期。如: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

(4)形容词,假的,不是真的。如: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3 谢

(1)动词,认错、道歉、谢罪。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2)动词,辞别。如: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鸿门宴》)

(3)动词,感谢、酬谢。如: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

(4)动词,告诉。如:多谢后世人,诫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4 亡

(1)动词,逃跑、逃亡。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2)动词,灭亡、消亡。如: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六国论》)

(3)动词,通“无”,没有。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4)名词,逃跑者、逃亡者。如:追亡逐北,伏尸百万。(《过秦论》)

5 过

(1)动词,经过。如: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2)动词,超过、胜过。如: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促织》)

(3)动词,责备、怪罪。如: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鸿门宴》)

(4)名词,错误、过失。如: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6 辞

(1)名词,言辞、文辞。如: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送东阳马生序》)

(2)名词,古代的一种文体。如: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动词,告别。如: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木兰诗》)

(4)动词,推辞、不接受。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7 知

(1)动词,知道、懂得。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2)动词,知觉、感觉。如: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3)动词,主持、掌管。如: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4)名词,通“智”,智慧。如: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8 负

(1)动词,载。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2)动词,使……担负。如: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3)动词,依恃、仗恃。如:秦贪,负其强,以空言索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4)动词,违背、背弃、背叛。如: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

9 道

(1)名词,途径、方法。如: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六国论》)

(2)名词,道理、规律。如: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3)动词,说、谈论。如: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4)动词,取道、行。如: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10 固

(1)形容词,牢固、坚固。如: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

(2)形容词,坚定、坚决。如:蔺相如固止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3)形容词,固执、顽固。如: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4)动词,巩固。如: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1 度

(1)动词,揣测、估量。如: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动词,衡量,如: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过秦论》)

(3)动词,通“渡”,渡过、越过。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4)名词,制度、法度。如: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12 使

(1)动词,让、叫。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2)动词,命令、派遣。如: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3)动词,出使。如: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屈原列传》)

(4)名词,使者。如: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13 举

(1)动词,抬起、举起。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2)动词,兴起、发动。如: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陈涉世家》)

(3)动词,提拔、推举。如: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4)动词,攻占、攻取。如: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作动词的“举”,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古代汉语词典》中共有25个义项。

14 爱

(1)动词,喜爱、宠爱。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2)动词,爱惜。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3)动词,吝惜。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4)形容词,吝啬。如:百姓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齐桓晋文之事》)

15 疾

(1)名词,缺点、毛病。如:必为有窃疾矣。(《公输》)

(2)动词,憎恶、怨恨。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想于王。(《齐桓晋文之事》)

(3)形容词,速度快、迅速。如: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触龙说赵太后》)

(4)形容词,大。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16 归

(1)动词,返回。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2)动词,出嫁。如: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

(3)动词,归还、送回。如: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4)动词,归附、归属。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17 就

(1)动词,接近、靠近。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2)动词,踏上、登上。如: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荆轲刺秦王》)

(3)动词,成、成功。如: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荆轲刺秦王》)

(4)动词,就职、赴任。如: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作动词的“就”用法很多,这里仅介绍最常见的几种用法。

18 朝

(1)名词,早晨。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早发白帝城》)

(2)名词,朝廷。如: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3)名词,王朝、朝代。如: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

(4)动词,朝见。如: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19 从

(1)动词,跟随、跟从。如: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动词,从事、参与。如: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并序)》)

(3)动词,依顺,听从。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4)动词,使……跟从。如: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20 当

(1)动词,面对、向。如: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2)动词,抵挡、阻挡。如: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3)动词,相抵、相当。如: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捕蛇者说》)

(4)动词,判罪、判处。如: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苏武传》)

21 得

(1)动词,得到、获得。如: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2)动词,能、能够。如: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钟山记》)

(3)形容词,得当、合适。如:此言得之。(《六国论》)

(4)动词,通“德”,感激、感恩。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22 绝

(1)动词,断绝。如: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2)动词,阻隔、隔断。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3)动词,横渡。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4)动词,越过。如: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蜀道难》)

23 致

(1)动词,到、到达。如: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

(2)动词,招引、招来。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3)动词,导致、致使。如: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

(4)动词,取得、得到。如: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

24 适

(1)动词,到……去。如:适莽苍者,三餐而反。(《逍遥游》)

(2)动词,出嫁。如: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孔雀东南飞》)

(3)动词,适应、顺应。如: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孔雀东南飞》)

(4)动词,通“谪”,谴责、惩罚。如: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25 说

(1)动词,讲述、告诉。如: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并序)》)

(2)动词,劝说、说服。如:“范增说项羽日:‘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

(3)形容词,通“悦”,喜悦、高兴。如:公输盘不说。(《公输》)

(4)名词,言论、主张、学说。如:而听细说说,欲诛有功之人。(《鸿门宴》)

26 兴

(1)动词,兴起、产生。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2)动词,创办、举办、兴办。如: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岳阳楼记》)

(3)形容词,兴旺、兴盛、兴隆。如: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4)名词,兴致、兴趣。如: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滕王阁序》)

27 遗

(1)动词,遗失、丢失。如: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

(2)动词,抛弃。如: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3)动词,遗留、剩下。如: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4)动词,给予、馈赠。如: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28 善

(1)名词,善事、好的行为。如: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2)动词,擅长、善于。如: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3)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与……友好、与……亲善。如: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4)形容词,好、美好。如: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

29 胜

(1)动词,胜利。如: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醉翁亭记》)

(2)动词,能承担、能承受。如: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鸿门宴》)

(3)动词,完、尽。如: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4)形容词,美好、优美。如: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30 信

(1)动词,相信、信任。如: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2)形容词,诚实、信实。如: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3)形容词,随意。如: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琵琶行》)

(4)名词,信物、凭证。如: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迁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乐毅留徇齐五岁,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唯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日:“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赵封乐毅于观津,号日望诸君。尊宠乐毅以警动于燕、齐。

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北至河上,尽复得齐城,而迎襄王于莒,入于临蓄。

燕惠王后悔使骑劫代乐毅,以故破军亡将失齐;又怨乐毅之降赵,恐赵用乐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燕惠王乃使人让乐毅,且谢之日:“先王举国而委将军,将军为燕破齐,报先王之仇,天下莫不震动,寡人岂敢一日而忘将军之功哉!会先王弃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误寡人。寡人之使骑劫代将军,为将军久暴露于外,故召将军且休,计事。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节选自《史记・乐毅列传》)

1 下列句子中的“为”,可以翻译为“作”的一项是(

)

A 皆为郡县以属燕

B,子立为燕惠王

C 将军为燕破齐

D,为将军久暴露于外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

善:形容词,好。

B 以故破军亡将失齐

亡:动词,逃跑。

C 且谢之日

谢:动词,感谢。

D 先王举国而委将军

举:动词,举起。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惠王自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

为:动词,作。

B 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

固:形容词,固执。

C 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

知:动词,知道。

D 遂捐燕归赵

归:动词,归附。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过”与例句中的“过”词类和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

A 折过墙隅,迷其所在

B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 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

D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参考答案】

1 B(A项,动词,成为;C项,介词,替;D项,连词,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