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两孩十篇

时间:2023-03-28 04:40:23

普遍两孩篇1

许多研究表明,只开放双单独生二孩方案虽比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有所改善,但仍有许多严重弊端而极不可取。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提出普遍允许二孩与提倡适当晚育政策建议。 人口老化和劳动力资源

基于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我和我的合作者们应用仿真模拟,对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保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将造成人口老化大大加剧和劳力资源加速萎缩。

只开放双单独生二孩方案,2050年和2080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虽比保持现行生育政策不变低一些,但仍然高达28%和33.8%,分别比普遍允许二孩与提倡适当晚育方案高出9.4%和19.1%。2050年和2080年最需照料的高龄老人比例高达9.3%和13.4%,分别比普遍允许二孩与提倡适当晚育方案高出9.8%和14.4%。

只开放双单独生二孩方案,18岁-64岁劳动年龄人口数虽比现行生育政策不变多一些,但仍从2010年的9.4亿萎缩到2050年的7.6亿,到2080年萎缩到5.2亿;2030年以后,平均每十年减少劳力0.77亿;从2010年平均每8.1个劳动者供养一位老人,快速下降到2030年、2050年、2080年平均每3.6个、2个与1.5个劳动者供养一位老人,老年抚养负担分别等于2010年的2.2倍、3.9倍和5.3倍。而普遍允许二孩与提倡适当晚育方案下的劳动力资源和老年抚养比,相对只开放双单独生二孩方案要好得多。 出生性别比问题

因为农村地区现在和将来的双单独夫妇比例很低,只开放双单独夫妇生二孩政策在农村地区基本将维持现行的“一孩半”政策,即允许独女非双单独夫妇生二孩,而不允许一孩为男孩的非双单独夫妇生二孩。

然而,“一孩半”政策客观上产生“一男孩价值二女孩”的心理暗示导向作用,显著助长了重男轻女、产前性别鉴定与流产女婴,而造成出生性别比偏高;一孩半政策不允许一孩生了男孩、不会流女保男的夫妇生二孩,而导致二胎女孩数结构性减少,其影响占出生性别比超常部分35%以上。例如,20多年以来,一直实行普遍允许二孩加间隔政策的甘肃酒泉市、山西翼城县、河北承德市与湖北恩施州的出生性别比多年来一直保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大大低于其周边一孩半政策地区。

基层计生干部告诉我们,那些不符合生二孩政策要求而千方百计想生二胎男孩者,很容易钻计生法规的空子;B超查出二胎怀的是女孩后,以自己避孕失败为借口找计生干部,要求人工流产,还向政府索要误工费、营养费、医药费等。如果计生干部不理睬,就去上访。更有甚者,查出怀的是女孩后,利用计生部门的举报热线,玩自己举报自己的把戏。计生部门往往为了降低“违法”生育的数量和比例,只好心知肚明地配合这种人流产女婴,事实上也成了性别比失衡的推手。 计生工作难度与腐败问题

只开放双独夫妇生二孩政策将导致双独夫妇抚养四个老人与两个小孩,单独夫妇抚养三个老人与两个小孩,而非双单独夫妇抚养两个老人与一个小孩,势必造成双单独夫妇老少抚养比远比非双单独夫妇高的社会不公问题,而可能群起责问并要求政府予以补偿。

同时,只被允许生一孩的非双单独夫妇对政府可能更不满意,将导致这些夫妇以及他们家庭变成对立面,从而恶化党群关系,使计生工作难上加难。

中国发达城市生育水平很低,符合双单独生二孩条件的育龄夫妇很多。很多农村地区,生育率仍然较高,符合双单独生二孩条件的育龄夫妇很少,人们耳闻目睹发达地区很多夫妇被新的政策允许生二孩,自然会跃跃欲试。

于是,各级计生委不得不大张旗鼓,甚至不惜以行政制裁手段制止计划外生二孩,或干脆编假数;否则,“一票否决”政策环境下,为官者何以自保?毫无疑问,只开放双单独生二孩政策将造成老百姓“攀比”心理,加大计划生育工作难度。我们为什么要把计划生育搞得那么难?

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或只开放双单独生二孩政策,只允许部分人而不允许另一部分人生二孩,将继续滋生民众超生造假、一些政府部门编假数和用超生罚款敛财、走后门甚至行贿受贿等诸多腐败。与贪污盗窃、买官卖官、侵占国有和集体资产等腐败遭民众深恶痛绝截然不同,超生二孩产生的腐败治理难度特别大,因为很多干部和民众对它有同情姑息心态。 独生子女高风险家庭

40岁-45岁母亲的独生子女因疾病、事故、地震海啸等天灾人祸先于父母死亡,则造成无后与孤寡老人;越来越多独生子女高风险家庭应对疾病、事故、天灾人祸的脆弱性,将严重危及社会和谐。

此外,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唯一性”和“小皇帝”地位,可能形成他们中的一部分人难以适应艰苦环境和不善于与他人合作等心理缺陷,这也不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建议尽快实行普遍允许二孩与提倡适当晚育。全面无条件放开二孩可能因生育堆积而造成孩子入学难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建议卫生人口计生部门以基层社区为单位,通过调查摸底搞清楚:(a)已生一孩、希望生二孩以及近期可能生一孩的育龄妇女人数;(b)当地所有小学合计每年最多可招收一年级新生人数。如(a)显著大于(b),则确定适当的当前优先生二孩年龄,然后,每隔一年优先生二孩年龄下降1岁-2岁,条件成熟时,由民众自行选择生育年龄。对于(a)不显著大于(b),少生晚生已成社会习俗的城市发达地区,则可以一步到位全面放开二孩。

建议政府郑重地向群众承诺, 无论在农村和不很发达的城镇地区,还是在很发达的城市,城乡普遍允许生二孩与提倡适当晚育的新政策决不会再变,给群众一颗定心丸,彻底消除民众害怕因适当推迟而丢失生二孩机会的担心,以利于二孩政策平稳过渡;对模范执行适当晚育间隔生二孩者予以公开表扬奖励;对不符合晚育要求而怀孕二胎者予以批评教育,但对他们生二孩决不视为违法,决不罚款,不但允许而且要求其生下二孩,防止以不满间隔为由的性别选择流产女婴。

普遍两孩篇2

关键词:小班幼儿 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 培养方法

一、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发展现状

《纲要》提出:“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包括:盥洗,进餐,睡眠,如厕穿衣,以及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由于现代社会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生活条件突飞猛进,带来了“溺爱”、“娇生惯养”等许多弊病,出现许多“包办代替”的情况。通过观察,发现小班幼儿自理能力普遍较差,存在以下几种现状。

1.通过向家长询问发现,小班幼儿在家基本不能自己刷牙洗脸,都是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的。

2.小班幼儿不能做到自己独立进餐,大部分需要老师、家长喂饭。

3.大部分小班幼儿在午睡时,不能独自入睡,需要老师督促。

4.午睡结束后,小班幼儿很难独立穿衣服,都需要老师的帮助。

5.小班幼儿不能做到自己上厕所,大多数情况下需要老师的帮助。

二、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自理能力

3-5岁是幼儿发展的关键期,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的教育原则。自从上了小班以后,幼儿便有了强烈的“独立自己”的愿望,因此我们要顺势而为,逐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然而,现代家庭大多数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技能发展非常看重,相对忽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总是宠坏孩子,事事包办代替,成为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的最大障碍。通过观察发现,幼儿的自理能力要靠后天的努力,离不开家长、老师、幼儿园三方共同合作,对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二方面做起。

1.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小班年龄段的幼儿已经有了非常强烈的“我自己”愿望,总想抢着帮家里做些事情,但幼儿做事有两个缺点是不可避免的,一个是慢,一个是做不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事倍功半,家长千万不能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反而要让幼儿多干,让幼儿多练习,如果幼儿干不好,不要责怪他,而要好好和他说,这样幼儿更愿意接受家长的教导,而不是一味责骂。比如:幼儿早上穿衣服太慢,又非要自己动手穿,家长就可以告诉他说:“你穿得太慢了,以后要早点起床了,不然你上幼儿园会迟到,爸爸妈妈上班也会迟到的。”再如:吃完晚饭后,孩子想自己收拾碗筷,却不小心摔坏了碗,家长不要呵斥孩子,孩子做错了事心里也会害怕自责,要多鼓励幼儿做小事,反复几次过后,孩子自然能做好。如果一开始就对孩子大声责骂,下次孩子就不敢再做事了,做不好还要挨骂,还不如不做。因此,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错事,家长务必冷静,耐心地和孩子讲道理,慢慢地孩子就会形成良好的生活自理意识。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班幼儿是从各个不同的家庭来到幼儿园的,生活常规普遍较差,但是习惯的养成,贵在坚持,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坚持不懈,严格要求。习惯是在一段长期的时间内在固定的时候做同样的事情,所以家长需要坚持不懈地督促孩子。久而久之,孩子渐渐地就会养成习惯,之后,习惯就成了自然。例如:要求幼儿每天晚上睡觉前刷牙,那就一次也不能偷懒。假如今天这个不做,明天那个不做,则什么习惯也养不成。

第二,家长要树立好榜样。孩子是父母生活习惯的体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管家长做得好还是做得坏,孩子都会模仿。例如:要求孩子吃饭的时候一心一意,不走来走去,家长首先就要吃饭的时候不乱走动,尽量不接电话等。所以,家长要求孩子做到什么程度,家长也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第三,要树立时间紧迫性的观念。告诉孩子时间是十分宝贵的,时间一旦过去了,就永远不可能回来。因此,必须珍惜时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如果小时候没有养成珍惜时间的观念,长大了以后,做事就会拖拖拉拉。

第四,安排好每天的一日活动,要有层次性,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起床的时候也要按时起床,做到该玩的时候玩,该学习的时候好好学习,协调好每件事情间的关系。

第五,教孩子自我管理,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小班的时候,可以让孩子自己上厕所,自己整理衣裤,自己吃饭,让孩子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

参考文献:

[1]李石华.隔代教育[M].朝华出版社,2009,7.

普遍两孩篇3

我生平的第一句普通话是对一个女孩说的,那时我16岁,读高中。课间在楼梯口接到一个女孩的信。信的内容让人面红耳赤,小胸狂跳。尤其信件中还夹了一张当晚的电影票。

约会是在电影院前的小树林里。见了她,我跟她说的第一句话是:你好。今晚的电影应该很好看。这句话很平常,不能让人产生任何联想。但是它的重要性在于我用的是普通话。

我老家是陕西的一个小县城,记忆中,老家讲普通话的只有两种人:CCTV里的人,以及陕西人民广播电台里的人。就是说,除此之外就没有人讲普通话了。有一个孩子读了师范大学,半年后回到家,用普通话跟他父亲说话,他父亲暴跳如雷,立马把他扔进了屋前的池塘。这个被扔进池塘的倒霉蛋是我哥,这个扔他进池塘的父亲也就是我爹。至于那个池塘,两年后我也被扔进去过一次,原因是,我穿了一件中山装却打了条领带。就是说我父亲特审美,特品位,其实他的本意是:小孩子只应该念书,打什么领带。多年之后我父亲来北京看我,中山装照样打领带。只不过他的中山装很合身,而我当时像穿了件雨衣。

从上述可知:我家门前有口池塘;池塘总有人被扔进去。

我16岁时以为:跟女孩子谈恋爱一定要说普通话。这观点来源于我所看到电影电视,他们谈恋爱都讲普通话。因此我真心诚意地认为:凡是恋爱就要说普通话;凡是不用普通话的恋爱只能叫搞对象。众所周知,谈恋爱和搞对象很不同,虽然对象都是异性,但不在一个层面上。谈恋爱高级,搞对象低级;谈恋爱雅,搞对象俗;谈恋爱是青春偶像剧,搞对象是赵本山小品。总之,我16岁的时候,只想谈恋爱,不想搞对象。

普遍两孩篇4

照片是关于一对农村小姐弟: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怀抱着一个大约一两岁的小孩,背景则是正在上课的小学课堂。配图文字是“因为小弟弟闹困,正在听课的姐姐急忙抱起他”。这张图,瞬间感染无数网友,还有人试图对口资助女童。该图摄于湖南凤凰县山江镇一所小学。女童父母外出打工了,爷爷奶奶要干农活,所以她才带着弟弟上课。

其实这是一组照片。其中有一张,小女孩眼睛正对镜头,那种无助无奈而窘迫的眼神,最能刺痛人心。更刺人的现实是,当地一位老师说,像这个女童所遭遇的窘况,在山江镇十分普遍。

特殊个案,总是最能刺激舆论神经,而一旦这样的“个案”化为普遍情形,舆论兴奋度和关注持久度就可能被大幅削弱。被感动的网友,或许可以一对一资助镜头前的这对姐弟,但即便用最广角的镜头也不可能将这“十分普遍”的情形全部囊括,不可能让每一个有着相同境遇陷入同等困窘的小学生及其背后的家庭,都一一呈现于公共视野。偶然的个体感动,也无力拯救这种集体性困顿。这就是这组照片,最令人忧心之处。

还记得,几年前,成都锦江边上曾出现过一个感动无数网民,被称为“成都最美的环卫工”的小女孩。这个身体单薄的十二岁小女孩,每天清晨四五点钟,就在锦江边上拿着高过她头的大扫帚,一丝不苟地清扫街道。各地都曾出现过类似“最美××”、“最懂事的××”。比如一组小女孩街头推煤车的照片也曾引起热议,当时有人会用“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来不自觉地美化这种苦难,然后进行廉价抒情,进而沉溺陶醉于这种感动。

欣慰的是,这次面对《弟弟要睡了》这组照片,虽然也有人“感动得想哭”,但沉溺于“苦难美学”,由衷地“歌颂苦难”的人明显少了,更多人是在理性思辨。是的,弟弟要睡了,但是我们的社会救济不能睡,公共服务不能睡、民众权利不能睡。何况,当在一些偏远山区,在“山江镇这样的苗寨”,这种“带弟弟上课”的情形竟还“十分普遍”时,没有人能睡得着,负有公共服务和社会救济之责的公职部门,更无论如何也不该别过头去,呼呼大睡。

普遍两孩篇5

[关键词]教育体制;教育资源分配;大学生就业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94 年之前,高校对按计划招收的大学生实行公费培养,尽管当时高校录取比例普遍很低,但免费上大学加上毕业包分配不知给多少农村孩子特别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了上大学即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1999 年全国高校实行扩招,当年招生人数就从1998年的108万扩大到153.73万(实际159万),今年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又创新高,使高考录取比例高达75%左右。假设扩招不包含经济目的,假设高校收费不随扩招而大幅飙升,那么举国应当为更多的上大学机会的出现而欢呼。但事实是,扩招在给大多数城市孩子、富家子弟提供了更多上大学的机会的同时,却将农村子弟、尤其是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弟推入了上大学难的困境。就全国范围而言,目前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2.3%和17.7%。农村大学生的比例比80 年代下降了近一半,且在重点高校所占比例还要低。这确实是一件令人堪忧的事情。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高昂的学费成本已成为难以承受之重

94年前,上大学基本上是“免费的午餐”;但1996年试行并轨招生以来,我国大学学费可谓一路飙升,96年猛涨过2000元,97年3000元左右。2000年收费标准又一次猛涨,普遍在99年的基础上提高了15%,有些地方高达20%,学费一举跳过4000元大关。2004年,由于自主招生规模的扩大,学费普遍涨至5000-10000不等。至此,在短短的7、8年间,我国高校学费就普涨了6-12倍,这一惊人涨幅不仅世界领先,也绝对令世人瞩目。

相比之下,高昂学费的直接承担者们的收入却并未同步增长,特别是农民。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1996-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个人纯收入年均增长232元,仅相当于高校学费涨幅的1/12。如果以2008年的最低5000元年度收费为标准,在不考虑其他费用的情况下,供养一个大学生的支出相当于一般农村居民一年多的纯收入,农村贫困家庭25年的纯收入。如果加上学生的其他费用,在考虑家庭的基本生活消费后,还有多少农民能供得起孩子上大学?正因如此,我国农村因学致贫的现象普遍存在,因为负担不起大学的费用而被迫放弃上大学机会的农村孩子也是处处有之,且比例绝不在小。

二、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是影响农家子弟高校就读机会的主因

目前,就高校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问题,学界已达成的普遍共识是:(一)城乡大学生比例的巨大差距是高中阶段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实际积累和延续。近些年,教育改革在高中阶段的突出体现是大力推行示范类学校,培养重点高中。普遍做法是,各地政府把本行政辖区的一两所城市重点高中作为投资的主要对象,招收本辖区的优秀生源,致使重点、示范高中在政府的扶持下,形成长期的良性循环,即:充足的投资保证豪华的校舍,优秀的生源保证高升学率。正因为如此,在经费等教育资源总体不足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厚此薄彼”的倾斜性做法势必导致高中之间的不平等竞争。于是,与城市重点高中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量的农村高中和非重点高中在毫无竞争力的情况下陷入重重困境。也就是说,高中阶段突出重点的现行教育资源配置模式直接导致了学校竞争力两极分化的恶果: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且城乡高中因资源分配不平衡而产生的差距最终体现在高考分数上;其连锁反应是学生的未来流向也必将分化: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因为有更多的机会进入重点高中,进而又大大增加了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而家庭条件不好的农村孩子则正好相反。有调查显示,来自政府管理者、企业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等社会优势群体的子女获得最多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而社会弱势阶层尤其是农家子弟在上高中前就几乎已经退出竞争了:因为,他们所上的高中几乎不可能是重点高中。(二)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失衡是农家子弟高校教育机会减少的直接原因。在现行高考录取制度下,高校资源分配不均必然导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距。211工程所确定的100所重点高校中,中东部大城市占了近70所,其中,北京22所,上海10所。现在各高校按计划投放名额,而不是按考生数量均衡分配,高教资源比较丰富的大城市招生录取的比例特别高。这种不公平的高校招生名额投放办法至少又产生了这样一个不良后果:农村孩子进入高等学府的机会再度因体制的不公平而减少。再加上五花八门的招生腐败行为对农村孩子进入高校机会的裸的侵害与剥夺,如“罗彩霞案”、“假少数民族事件”、“高考移民事件”……

显然,为社会公平计,教育资源的分配绝不能再走“扶强抑弱”的老路,而应采取向弱势者倾斜,向薄弱地区倾斜的政策;对农村孩子实行保护性差别对待,以弥补他们在受教育机会起点上的不平等,尽可能缩小城乡之间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上的差距才是教育公平的应有价值体现。也唯有如此,农村孩子的大学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三、严峻的就业压力挫伤了农村家长供孩子高校就读的积极性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教育投资作为现代社会家庭中的一笔巨大支出,支付者们期望的是合理的预期回报。因此,毕业后能否获取一份理想的工作无疑是所有家长及其子女们共同关注的问题。而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下,教育投资也如资本投资一样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尤其是本就无力承担高昂学费的农民,他们是在用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血汗作为赌注供孩子上大学。且由于所谓的“父亲就业时代”的到来,家庭背景一下成了就业的关键因素,农民子弟的就业之路定会更加艰难。这样,对农村孩子来说,上大学已不必然能改变他们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既然如此,供孩子上大学也就不必然成为农村家长的份内义务。近几年“新读书无用论”开始在农村蔓延。这种观念不仅使部分大学生弃学,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它直接导致了高中、初中乃至小学辍学人数的增加。而这些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更深层次的可怕结论是:农民开始漠视文化,因为读书已不能再承载他们太多的希望。

结语: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作为社会人角色转移的主要方式,理应为每一位社会成员尤其是弱势群体提供平等的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机会。因为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充满动力与活力,也才能有公平与和谐。而当作为最主要的弱势群体的农村孩子向上流社会迈进的路越走越窄,当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不再寄希望于教育与文化时,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而又十分危险的信号。

[参考文献]

普遍两孩篇6

我刚上幼儿园是从学习汉语拼音字母开始的,记得幼儿园的老师教我们:a的头上有条小辫子,m像两道小扇门,L像一根小木棒,右半圆圈bbb,左半圆圈ddd……随着知识的积累,知晓了能用字母组成拼音,并且能两拼音、三拼音拼出一个个汉字,由于小时学习兴趣较浓,非常牢固地掌握了汉语拼音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汉语拼音犹如保姆,犹如母亲,犹如良师益友,伴随着我成长,使我一生受益。

上小学时,当时家庭条件差,不知是舍不得用铅笔,还是觉得好玩,边念老师教的拼音顺口溜边用树枝在地上画着,用剪刀剪纸、用泥团捏一些象形的字母,给它们找家家,找姐妹,完全成了我的好伙伴;因为我的拼音学得比较扎实,读得既准确又清楚,我当上了“小老师”,下午老师将当天学到的拼音字母写在黑板上,我借助一根米把长的竹竿,一个个指着,领读。我想当时我是多么的自豪呀!嘿,拼音字母还帮了我不少忙:一次考试,试卷上有看图写话,由于识字太少,心里想得不能表达出来,此次考试汉语拼音让我尝到的甜头,让我露了一手,同学们在试卷上胡乱的写了一些,唯独我的试卷用工整的拼音拼成一段通顺的话,并且我上台拼读出了内容,老师在班上表扬我,同学们都为我鼓掌,当时我的心里甜滋滋的。稍大一些,每当发下一本新书,其中有不认识的字,我就利用字上面的拼音,把所有的课文先读一遍。我借助汉语拼音和,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我知道了龟兔赛跑,兔子失败的原因;认识了可爱的小红帽;欣赏了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熟悉了七个小矮人和美丽的白雪公主;同情在大年夜卖火柴的小女孩,羡慕神笔马良的奇遇;了解海娃的机智和勇敢……拼音带我走进五彩斑斓的世界,拼音伴着我快乐成长。从那时起,我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不断高涨,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

如今,我也是一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你听!孩子们念的字正腔圆,多带劲呀!“ā、á、ǎ、à”整齐的朗读声在校园里回荡。每天领着孩子们一遍遍的朗读,一遍遍的拼写,我在做着孩子汉字启蒙的工作,希望他们亦如我当年那样借助拼音可以阅读大量的书籍,我在传承着人类的文明。虽然很辛苦但很充实,我也为之感到骄傲,我的努力在这些孩子身上体现出成绩,我相信辛苦耕耘一定会有收获!我要求孩子们坚持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言传身教是我的职责,我要把所掌握汉语拼音的知识,全部传授给我的学生。以“2008年是我国推行汉语拼音50周年”为主题,在校内、校外进行一次调查,发现:音“乐”(lè)课,“庞”(cóng)然大物等读音不准,读错音;在培训班门前贴着“危机培训”,公共车上写着“头手不能申出窗外”,在果实累累的园前挂着“偷一个果子,发款10元,琳琅满目的商店外装饰着“货真价实,束来枪购”,在一间工厂门前的黑板上有一则通知,就有3个错字……这次调查我的最大感受是:要一如既往的推广普通话,我们中华民族的泱泱大国,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一面——文字,一定要写规范。

普遍两孩篇7

一、学习外语并非越早越好

首先,我们有必要区分一下语言获得与语言学习的不同含义。语言获得是指自然地、大量地随意接触一种语言从而掌握这种语言的过程,一般多指儿童对母语,主要是口语听说能力的获得。语言学习则是指个体通过教学而掌握语言,学会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语言获得不是通过正式的语言教学,而是儿童在语言环境中自己对语言的掌握。语言获得主要是针对母语而言,语言学习则既包括母语,也包括外语。显而易见,语言获得和语言学习所接触到的语言量是很不同的,在语言获得过程中,学习和使用是一回事,而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二者是大不相同的。如果发展的关键期确实存在,那么,语言获得和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也是不同的。一般认为:2—3岁是儿童学习(实为获得)口头言语的关键期,4—5岁是儿童开始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11—15岁则是开始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显然,语言获得的关键期早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其次,我们要考察一下儿童语言获得所必需的条件。

1.先天的生物学基础。这主要包括正常的视听及发声器官,脑功能和脑发育的正常。

2.丰富的语言环境。一个从未听说过某种语言的人要掌握这种语言是不可能的。儿童学语言时,听的时间要比说的时间多得多,能听懂的语言形式要比其能说出的要多得多。因此,语言结构和内容广泛、生动活泼的语言环境对语言获得是至关重要的。

3.认知发展水平。儿童语言获得与其认知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儿童首先要能够理解说话人说的话,要能够在语音、语调、语言情境和语义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才能获得语言。

4.后天的学习。这既包括儿童在语言环境中有意的、选择性的学习、模仿,也包括儿童无意的学习、模仿。儿童母语获得尚需这么4个条件,学习外语当然更是缺一不可的,而且还要加上教师等条件。

第三,我国幼儿学习外语的不利因素。

1.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对外语的学习、巩固、校正、使用不利。在我国的幼儿园、家庭、社会,外语环境普遍贫乏。

2.母语尚未牢固、准确地掌握,双语相互干扰。有人研究发现,一直在双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能够同时获得两种语言,但与说一种语言的孩子相比,他的语言发展会迟一些,起初甚至会发生双语混说的现象。在非双语环境中,过早教幼儿学习外语,有碍母语获得。

3.加重幼儿学习负担,不利于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4.师资难以解决,幼小衔接困难,不易普及推广。一方面,当前中小学外语师资严重短缺,绝大多数小学未开外语课。幼儿学外语不能保持连续性,幼小衔接困难,所学非所用,若干年后丢生,所获无几,事倍功半,煮成“夹生饭”,效益很差。另一方面,幼儿学外语不具普遍性,有的孩子学,有的孩子不学,有的孩子学得好,有的孩子掌握差,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后续学习。

第四,儿童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一般研究认为,11—15岁才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根据我国小学教学计划规定,在我国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五年制和六年制小学分别在最后两年教学英语。安排这一时期开始学习外语有如下优点:

1.儿童语言学习能力增强。小学最后两年,儿童已能熟练地掌握、运用母语,学会汉语拼音和汉语普通话,听音、辨音、发音能力显著提高,语音模仿力强,敢于大胆开口,学习外语不易出现双语间的干扰,容易掌握外语听说要领,过好听说关。此时儿童对母语的书面言语也已初步掌握,有助于掌握外语书面言语的入门知识,有利于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的相互支持和促进。

2.减轻儿童负担,保持外语学习的连续性。小学高年级学生已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这时开始学习外语比幼儿期和小学低年级开始学习外语压力较小,负担较轻,而且可以减轻初中入学后的压力,便于与初中教学相衔接。

二、幼儿学习外语的条件

学习外语并非越早越好,并不是说幼儿就绝对不能学习外语。我认为,幼儿学习外语要具备4个基本条件:

1.适于幼儿学习外语的语言环境。这主要包括:

(1)幼儿园有合格的外语教师组织教学,有精心创设的双语环境;

(2)家里有精通外语的成人辅导、指点,日常用双语进行语言交流。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据有扎实、正确的英语基础知识,具有标准、流利的口语能力,而且还要能为幼儿操练、运用外语创设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能用幼儿可以接受的方式辅导幼儿的外语学习,等等。

2.适于幼儿学习外语的方法。

(1)幼儿外语教育者(教师、家长)要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并根据这些规律和特点确定教学目的,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进程。

(2)幼儿外语教育者要采用为幼儿喜闻乐见的看图说话、唱歌、游戏和表演等教学手段施教。要尽可能多地让幼儿听内容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语音、语调正确流利的外语录音,多给孩子们创造听说外语的机会和有助于孩子们理解外语、用外语表达的语言情境。

(3)幼儿学习外语主要是进行外语启蒙教育,培养幼儿对外语的兴趣,发展外语的听说能力。教育者不宜急于让孩子接触外语的拼写和阅读,而是要让孩子在反复多听、模仿多说中,在游戏和交往中学习使用外语。

3.持之以恒,兼顾其它。语言学习过程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外语学习最忌“一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宁可晚一点儿开始学,不要学上几天就半途而废。另外,幼儿学外语,要兼顾体、智、德、美诸育的合谐发展。幼儿学外语毕竟不是学前教育的目标所在。幼儿学外语要以不加重儿童的负担为前提,而不应以牺牲、削弱其它方面的教育为代价。

普遍两孩篇8

我和父亲一起旅游,记得是一个中午,到了一个山间小镇,我们走进一个小食店。

我们买好了就端着盘子找桌子。看到一张桌上只坐了一个年轻的母亲,打扮得很利索,短发,抱着孩子。我走过去问:“我们可以坐这儿吗?”

她微笑着点点头。我们就坐下吃起来。

那位母亲在照顾着她的孩子,喂他吃饭。她哄着孩子,一边笑,一边喂。他大大的眼睛,可能一岁多一点,很可爱,张大嘴巴等着妈妈的勺子,一口一口地吃。

我感觉到有点什么不对,是那个母亲的动作。她把孩子放在右腿上,双手抱着,然后用嘴咬着勺子的一端,很熟练地低头在她的盘子里舀菜、拨拉、再喂到孩子的嘴里。开始我以为她在逗孩子玩,但她那麻利的动作,告诉我有别的原因,可她的双手好像没有问题啊!

我们慢慢攀谈起来,她问我们从哪儿来,去哪儿玩。突然,我吃惊地发现:没有看到孩子的两只小手!对,只有手臂,两只袖子是空的。我偷偷拉拉父亲的衣角。

她大概感觉到了,继续那样喂着孩子,平静地说:“是个意外。”

她也没有说什么意外,我们也不好问。大概几个月前的事。反正后来就截肢了。右手只有上臂,左手好一点,但小手也是没有了。

我顿时感到很痛心,很难过。她对我父亲说,孩子的爸爸已经离开了家乡,去浙江打工。为的是赶快存点钱,要为孩子装一双“世界上最好的假手”。

“要世界上最好的。”她又喃喃地重复了一遍。

后来,我把心中的一个疑惑问了出来:“那么,你为什么要用嘴喂孩子吃饭呢?”

她解释道:“孩子失去双手时,还不记事。他还不知道将来的痛苦。但是他这一辈子注定了要用假肢,要用嘴和双脚来代替自己的双手。我是他妈妈,我不能让他现在就感到痛苦。我要让他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开心。”

“所以,我要让他知道,妈妈也是用嘴做事的。开始我不熟,慢慢地我就会了。你知道吗?孩子天天跟我在一起,看着我,很会模仿的,学得比我还快。他可以用嘴做好多好多的事了。所以,只要我在孩子面前,我就尽量用嘴做事。”她很自豪地说,就好像一名普通的母亲在夸奖自己的孩子考了第一名。

“我要好好保护他的牙齿。”她一面说着,一面开始收拾。我看着她熟练地用两手抱着孩子,轻轻地放进一个小车里,然后用嘴收拾着桌子,把一些杂物放进一个开口的包里,用牙一拉带子,把头挎了进去,包就到了肩上。

她跟孩子说:“和爷爷和阿姨说拜拜。”孩子就摇晃着小脑袋,咿呀着说:“拜拜。”然后她继续和孩子说着话,转身出了店门。

看着母子俩快乐的背影,我在想,一个很普通的母亲,竟会如此伟大!

(选自《新闻晚报》)

阅读训练

1.文章开头直抒胸臆,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打扮得很利索”一句中,“利索”一词写出了这位母亲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世界上最好的。’她又喃喃地重复了一遍。”那位母亲为什么要重复一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的开朗乐观无形中已经影响了孩子。试举一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全文,请你说说文题“世界上最好的手”有什么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文章写得独具匠心,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普遍两孩篇9

“两代人意见不统一,5岁小孩子学成‘弯管子’普通话”。这是报纸上的一则新闻。

“弯管子”普通话,是一个需要解释的说法,在武汉,“弯管予”指带有浓厚的武汉腔的普通话。

报道说,北方人袁女士与武汉人王先生结婚。女儿学说话时,袁女士认为武汉话听起来好像带有情绪,要求丈夫和自己一起教女儿说普通话,公婆认为孙女是武汉人,学说武汉话理所当然,而且交流起来更亲切。两代人由此较上了劲。孩子在袁女士身边时,袁教她普通话,一旦袁女士不在,老人就给孩子补习武汉话,孩子学成了“弯管子”,两代人还怄了两年的气。

5岁小孩的“弯管子”普通话后面,是一场发生在家庭里的文化战争。如果我说这样的文化战争其实发生在相当多的家庭里面,恐怕不会有太多的人反对,当然,很多人不会认为这种情况可以上升到“文化战争”的高度,而仅仅认可这是无须大惊小怪的代际冲突,而且结论也早巳存在:方言应被驱逐,普通话应作为孩子的“母语”。

虽然,这个结论是如此清晰,几乎“天然合理”地被接受,但我无法确定它是否真的“天然合理”。“推广普通话”,不仅是一种现代汉语文化,而且是一项法律制度,但推广普通话难道要以方言的消失为前提?

可以设想一个人只会说普通话意味着什么。普通话不是任何一种方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汉语各人群中最大的语言公约数,它可以成为汉语族群的标准通用语,用于普遍的交流场境。也足以表达任何一般性概念、思想和精神。任何标准化的东西,都意味着个别性的减少,最通用的标准有着最少的个别性。一个会普通话的人,在汉语圈里可以获得很高的交流效率,他的语言个性相应地很少。对一个只会方言的人来说,它的困扰在于无法实现汉语交流的最高效率,但他的语言个性会得到更多的保留。

每一种方言,都有其特有的词汇、俗语、俚语,其精细微妙之处足以让持有相同方言的人保留某些心照不宣的共同机趣。在调侃、幽默和詈骂之时,方言的生动性得到最有效的发挥,而且这些特有的语言意趣往往难以用其他方言准确转述,更难以由普通话呈现。令人欣慰的是,语言并非独占性的存在物,一个人会说汉语,并不表示他就不能会说英语,一个人会说方言,也不意味他的普通话只能是“弯管子”。所以,让一个人既能说普通话,又能说方言,是完全可能的,甚至是完全必要的。

问题可能在于,一个操汉语的人,应该以普通话为母语,还是以方言为母语。我想,这取决于我们对母语的理解。

我们为什么需要母语?母语在思维的深处起作用,人们习惯于用母语来思维,用母语来表达,为了交流的需要,我们会将母语翻译成交流所需的语言说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放弃了思维中最有机趣的那一部分。因此,方言比普通话更具有母语的特性。

方言是特定土地的文化根基,是一个人的文化基因,也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汉语作为汉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更多地表现于它的“书同文”,而非“语同音”。统一的书写,不同的方言,既是汉语几乎从来就存在的语言现实,也是汉语表现力不断丰富的源泉。

关于语言的家庭文化战争,发源于对“推广普通话”这一法律制度的从严理解,也发源于对方言的文化地位的从低取值。作为一种制度,“推广普通话”有各种考核指标,严厉的做法达到检查时无论在什么场合听到方言都要扣分的程度。在文化评价上,方言的赋值是庸俗、落后、鸡毛蒜皮、琐屑,而普通话的赋值是高雅、上进、堂堂正正、端庄。人们对方言在交流范围上的局限性高度敏感,对说方言的普遍的文化低档次评价使人们自愿放弃方言。与此同时,普通话在表达上的局限性几乎没有人关注(哪怕北京人,在精细的表达中使用的也是京片子而非普通话),人们更愿意选择普通话,因为它代表着文化上的高档次。

如果没有方言,就不会有“少小离家者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不会有地方戏剧、曲艺,不会有千里之外的乡土认同。在这个全球化时代里,缺少这些是不是一种损失或许正在变成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但显然每个人心里都将会有一个无法填充的空洞,你可以属于这里,也可以属于那里,你的乡土性不再存在,落叶归根会成为不可能。

普遍两孩篇10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儿童性健康教育问题在国内一直以来总是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状态,即使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家庭方面,大多数家长刻意回避孩子此类问题,或者不知如何回答;学校方面,教材尺度难以把握、教师授课遭遇尴尬、教学方法单调、学生羞涩回避,导致性健康知识普及率偏低。同时,由于性健康知识的缺乏,众多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恐慌不安,甚至因此缺乏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儿童“被”事件不断发生。为全面普及性健康知识,笔者认为,可以从家庭、学校和社会几个方面共同着手。

一、家长发挥优势,生活中找准时机“自然”讲解性健康知识

普及性健康知识,家长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把握两个时机向孩子“自然”传授性健康知识。

1.婴幼儿阶段,告诉孩子他从哪里来

在婴幼儿时期,孩子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仿佛有“十万个为什么”,而这一阶段,家长往往是孩子最为依恋和信赖的人,孩子总是缠着家长不停地发问。许多家长曾经被孩子问及相同的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我是怎么来的?”“我为什么跟有的小朋友不一样?”等等。此时,正是家长向孩子讲解性健康知识的“自然”时机。家长可以跟孩子简单而生动地讲述他诞生的过程,满足孩子的好奇心理。同时告诉孩子,“除了父母,不能允许任何人碰你的身体,特别是穿着背心和短裤的部位”,让孩子从小养成自我保护身体的意识。

2.青春期来临,跟孩子说“你长大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突如其来的身体变化,如果缺乏必要的性健康知识,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影响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当孩子青春期即将来临,家长需要跟孩子进行一次“私密”而贴心的谈话,母亲跟女儿提示长大带来的身体变化、会出现的具体状况以及必要的卫生知识,跟儿子交谈的任务则由父亲承担。让孩子提前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当那一刻真正来临,孩子会觉得是很自然的成长,从而安然接受。此时,母亲给予女儿一个温暖的拥抱,父亲轻轻地拍打儿子的肩膀,就可以告诉孩子,“你真的长大了,恭喜你!”

二、学校合理设置,创造性健康知识“自然”学习氛围

将性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但对于学校全面开展性健康教育课程的时间,不同学者给予不同的意见和建议,笔者认为性健康知识课程设置宜早不宜迟,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1.幼儿园阶段“轻松”开启性健康课程

不同国家和地区将性健康知识纳入学校教学的时间及课程设置不尽相同。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大约从3岁左右开始对性产生好奇,3~5岁,孩子们开始意识到男性和女性性器官的差异,并且对此产生好奇、忧虑,因此西方许多国家在幼儿园时期即开始教授性健康知识,国内也有一些幼儿园进行了尝试,并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如,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厕所不分男女,让孩子自然发现男女生身体的不同,或许有小女孩会问,“为什么小杰站着尿尿?”自然也有小男孩会发问,“为什么莹莹每次尿尿都蹲下?”老师可以顺势引导孩子们了解自己的身体,进而产生男生、女生的概念。针对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幼儿园可以采用漫画或布娃娃展示等形式跟孩子讲述生命诞生的美妙故事。目前,绘本《小威向前冲》受到许多孩子的欢迎,轻松而活泼的情节描述,让孩子们在懵懵懂懂中了解了“自己就是那个了不起的小威”。

2.小学阶段男女分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孩子的发育普遍提前,小学阶段女生初潮、男生遗精的现象已经很普遍。因此,将性健康知识纳入小学课程成为必然的趋势。然而,许多教师反映,在进行此专题授课时,课堂往往变得沉闷,学生会心不在焉或者害羞,预期的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青春期阶段,由于各自身体发生的变化,孩子往往变得敏感而羞涩,尤其是男女生相处时更为明显,采用男女合班的方式讲授性健康知识的效果可想而知。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性健康知识教学施行男女分班制,女教师为女生授课,男教师为男生授课。这样,不仅有利于减少课程本身使男、女生产生尴尬,而且有利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三、挖掘协会资源,拓宽性健康教育普及途径

中国各级性教育协会成立以来,对普及性健康知识进行了诸多尝试和研究。许多学校也参与到性健康教育研究的过程中,从中发现了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教材难以选择、教师觉得课程“难以启齿”、无法有效展开教学、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协会可以发挥自身专家优势,开发适合不同年龄和地区的教材;联合教育部门共同开展专业性健康知识教师队伍培训,引导教师改变固有观念,从科学和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重新审视性健康教育课程;举办示范公开课、专题论坛等多种活动,为教师搭建相互交流、切磋、学习的平台,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家长对儿童性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