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十篇

时间:2023-03-17 14:12:50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篇1

你是那样善良,

你又是那样悲哀,

在寒风中,

在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里,

不能在家中过年,

而是出远门卖火柴。

你抵住饥饿,

你抵住寒冷,

可谁在意呢?

是你用一根火柴,

烧润了全世界人的眼睛。

火柴

你虽然粗糙,

但你很朴素;

你虽然孤单,

但你却是卖火柴小女孩最好的伙伴。

你伴随她从生到死,

给她这么多好奇。

你虽说小,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篇2

今天,我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文章,深深地感动着我的心,那精彩的故事内容时刻告诉我:我多幸福。

读完着篇课文后,我不由得想起年三十的夜晚我和朋友们在楼下放花炮的高兴场面,

想起我们全家围坐在电视机旁一边吃着各种各样新鲜的水果,一边欣赏春节晚会的节目的幸福情景。我什么我和小女孩同样的年龄,生活却截然不同呢?就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在那吃人的资本主义生活,穷人过着痛苦的生活,就连一个小女孩也不能幸免。假如她生长在新中国,她的父亲负工伤,根本用不着小女孩去挣钱养家,她的家庭会得到政府的妥善安排和关照。我无比憎恨黑暗的旧社会那万恶不复的吃人世界。要是小女孩生长在现在的社会里,我会伸出热情的手,替小女孩赶走那无恶不作的资本家,让她再也不受坏人的欺负,让她和我们一起生活在幸福家园。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篇3

翻转课堂作为新兴的教学模式,转变了我们的教育理念。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为例,探讨了翻转课堂的实施和价值。

关键词:

小学语文;翻转课堂;应用效果

随着近年来的教育改革,小学语文教育在教材改革创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学生成绩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仍有一些问题见诸小学语文教学,如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探究合作能力较弱等。此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给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可能性。

一、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又叫反转课堂,颠倒课堂。它不同于以往课上传授知识,课下内化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而是反转教学环节,教师提前录制微课视频作为学习资源[1],制作课前学习任务单,让学生在课前学习并完成,后由教师在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下,于课堂上创设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互动的个性化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主动解决疑难。这教育技术背景下促进学生进阶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翻转课堂教学实录——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

1.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1)确定微课录制内容

《卖火柴的小女孩》写到了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从现实到幻象再回到现实,反复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造成强烈对比,反衬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同情、对黑暗社会控诉的情感。因此笔者将微课知识点设定为“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

(2)准备素材

素材包括:①虚实结合的内涵及功能阐述;②搜集课文、古诗和优秀习作中虚实结合实例,分析讲解;③解说《卖火柴的小女孩》中虚实结合一例,体会其作用。把以上内容制作成PPT。写好讲解词,用CamtasiaStudio软件进行录制,最终形成微课。

2.设计前置性学习任务单

前置性的学习任务单,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和自习中完成的内容。根据本文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任务单分两部分内容。(1)自学、资源助学①读一读,写一写:兜着蜷着火焰摇篮围裙暖烘烘填满橱窗裂缝灵魂蜷腿火柴梗②这篇童话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③安徒生:是世界著名童话作家。他的作品被翻译成80多种文字……你能再补充一些关于安徒生或者《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资料吗?④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请把课文分成3个部分,并提炼小标题。⑤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⑥你能完成下面这张表吗?(2)互动探究、展示提升①疑难探究第一,生生互动,小组合作。(解决小组成员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汇总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第二,师生互动,疑难探究。(探究上一环节未能解决的疑难,对本环节教师预设的问题进行互动,以保证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把握。)预设问题一: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思考:两个“幸福”是什么含义?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预设问题二:这篇童话为什么让我们那么感动(交流写作方法)?②进阶练习第一,读完这个童话,我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可怜的女孩说。请读诗歌《你别问,这是问什么》,再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第二,春天已经到来,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运用微课中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写一段话。

3.教学流程

(1)课前把微课、前置性学习任务单发给学生。(2)收任务单,根据学生任务单的完成情况进行二次备课,根据学生任务单完成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设计。(3)课堂教学实录(第二课时)师:(导入)大年夜是幸福温馨的,在著名的童话家安徒生的笔下,卖火柴的小女孩却有家不能归,在寒冷的大街上卖火柴,这一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近这位卖火柴的小女孩。请大家再读课题——生(齐读):卖火柴的小女孩。师:现在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小组成员(4人一组)在预习课文中的疑惑,实在解决不了的,我们提出来全班一起讨论。(学生开始讨论,师巡视,查看学生合作探究情况。)师:现在,你们的问题解决了吗?部分学生:解决了。师:没能解决的,请举手!生:文中为什么一次又一次提起“大年夜”?师:你读书真仔细。同学们,文中出现了几次“大年夜”?生:3次。师:分别是哪3次?谁能读一读?生:第一次是在开头第一自然段“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第二次是第三自然段“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第三次是十一自然段“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师:非常准确,我请一位同学再读这三次大年夜。(指生读)师: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这三句话。(生齐读)师:同学们,你体会到了什么?生:小女孩很可怜,大年夜还在大街上卖火柴。生:小女孩命运很悲惨,有家不能回。师:大年夜里别人有可能在干什么?生:在一起聚会,吃饭!生:守岁,一家人在一起看电视。师:是啊,大年夜里本来是大家团聚在一起的时候,是享受家庭温暖的时候,可是小女孩却在这样的大年夜里出来卖火柴,甚至最后冻死在街头……生:我明白了!大年夜本应该团圆,可是小女孩不能回家,这样写更让人觉得小女孩的可怜,她的命运实在太悲惨了!师:是啊!三次写到“大年夜”,这是给故事安排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更加突出小女孩命运的悲惨,更能引起我们对小女孩的同情、怜悯。师:请同学们怀着对小女孩的同情,读一读出现“大年夜”的句子。(生自由读)师:小女孩命运悲惨,真让人同情,让我们齐读这三次“大年夜”。(生齐读)师:还有其他没有解决的问题吗?生:老师,为什么火柴能在墙上擦燃?师:哦,你可真细心,是啊,今天的火柴能在墙上擦燃吗?生:不能。师:为什么小女孩可以呢,有没有同学注意到这一点?生:老师,我知道,因为安徒生在写这篇故事的时候用的火柴和今天不一样,我预习的时候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所以,我就上网查了,因为那时候人们用的是黄磷火柴,在粗糙的地方一擦就能着。师:同学们请给他鼓掌。(全班学生鼓掌)师:我要表扬提问题的同学和回答问题的同学。学习首先要仔细,勇于提出问题。遇到不会的问题,要先自己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我们可以共同探究,希望你们都能有这样的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师:各小组还有没能解决的问题吗?……师:解决了你们的问题,老师也要提问(PPT出示课件预设问题)文中“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幸福”是什么含义?小女孩真的得到幸福了吗?生:这一问我们小组已经解决过了,第一个“幸福”是她在美好的幻想中感受到的,第二个“幸福”是她已经冻死,不会再有寒冷、孤独、痛苦、冷漠、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幸福,让人更加同情她的命运。师:说得非常简洁。她根本没有得到幸福,她只是在5次擦燃火柴的幻想中感受到了那假想的“幸福”,命运多么悲惨,小女孩多么可怜,你能把这中悲惨读出来吗(学生自由读)?师:从写作手法的角度来说,这篇童话为什么让我们那么感动?生:我从微课中学到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我觉得,每一次擦燃火柴产生的幻想都是虚写,与现实的残酷形成了强烈对比,让我们体会到了小女孩的悲惨,可怜。生:还有作者对小女孩的外貌,衣着描写,你看,她是赤着脚,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都让我觉得小女孩好可怜。生:环境设定也让我觉得小女孩很悲惨。在大年夜里,下着雪,家里冷,人情更冷,现实太残酷了。生:我觉得故事写得很真实,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方法。师:“很真实”,这一点你感受很对。安徒生虽然写的是童话,但他就是要对旧制度的腐败丑陋进行揭露,所以故事中想象的部分都非常合理,这样我们读起来才觉得真实可感。生:我觉得最后一段,“小女孩冻死在街头,脸上带着微笑,谁也不知道她曾经多么幸福”还有好多内容没有写,读起来真想哭。师:是啊!文章的结尾意味深长。她成为人们议论的对象,人们会说什么呢?有人同情她吗?这一切都留给我们慢慢体会。现在请同学们完成任务单上进阶练习第一小题(出示PPT课件)。(生读小诗,完成进阶练习,师巡视。)师:你想对小女孩说什么?生:小女孩你真是太可怜了,当时的社会真是太黑暗了,如果我在你身边,我一定会让你跟我回家,一起过一个温馨的大年夜。生:你的衣服太破了,你一定很饿,来我家吧,我把最喜欢的衣服给你穿,然后我们一起上学,我们的学校可好了。……师:微课中我们学习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课下请同学们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完成任务单上进阶练习第二小题。

三、教学反思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翻转课堂,有着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独特优势。第一,避免了“满堂灌”或“填鸭式”教学。本节课利用前置性学习,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生生互动环节中,学生活动氛围浓厚,提出的问题涉及较广,反馈良好。师生互动环节,轻松开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合作互动的小组文化有利于待优生及时得到教师和同学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平日里不敢提问或不善于提问的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下,更乐于和同学、教师交流,大胆表达,由此获得更强的学习动机,获得成就感。第三,课前录制的微课和前置任务单的最大优点,就是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实际情况控制学习进度、节奏,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视频,查找资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每一个学习环节中。翻转课堂转变了教学方式,增加学习中的互动,让学生更自主学习,爱上学习。当然,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翻转课堂,特别是小学语文高年级,我们仍有很多疑问,如哪类课文更适合翻转?如何提高小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实效?教师应提升自己哪些专业素养才能更科学有效的利用这种新兴教学模式?我们仍需不断思考探索。

参考文献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篇4

自从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我有很深的感触。我完全被那情节所感染了,我也十分同情那个可怜的小女孩。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在旧年的大年夜中,天又冷又黑,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头卖火柴,她在临终前擦燃火柴看到了美好的景象,最后被天堂上的奶奶带到天堂的事。揭露了资产主义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安徒生对贫穷人民的同情。

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她分别看到了火炉、烤鸭、圣诞树、奶奶,这些都小女孩的是幻想,这是她渴望得到的,这对于她来说这些是很难得到的。而我们呢?冬天有火炉,还有丰盛食物;夏天,我们可以和伙伴玩耍、嬉戏,充满了快乐和幸福。在大年夜中,小女孩还要在街头卖火柴,忍受着寒冷、饥饿。她没有快乐和幸福。而我们在大年夜中,却在家里享受着温暖、食物和幸福。小女孩多么可怜。如果我可以回到过去,我一定会帮助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如果小女孩来到我们班,我们一定会热情欢迎和接待她,让她感到快乐和幸福。她来到我们班,我将送她许多东西,让她和我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在大年夜我要让她和我一起在温暖的房子里吃各种食物,我想我的父母也会很关爱她的。

当读完这篇课文后,当看到文中的插图时,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我感到小女孩无比可怜,也为我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而感到幸福。我也立志长大要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人人都过上好日子。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篇5

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后,心情就好像起伏的波涛,久久不能平静,我觉得资本主义国家太可恨了。这篇课文是丹麦的伟大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它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罪恶,对小女孩的不幸遭遇寄予深切同情。

在圣诞节的夜晚,那些富人们都兴高采烈得聚在家里欢度节日。有的围绕着圣诞树唱歌跳舞,有的坐在餐桌前尽情地吃着香喷喷的饭菜,有的孩子正依偎在爸爸妈妈的怀里,嬉笑撒娇。在欢度佳节的夜晚,又有谁会冒着寒冷走出家门去买火柴呢?可那个穷苦的小女孩,她光着头,穿着破衣服,在又冷又黑的大街上,仿佛在说:谁买我的火柴,请买我的火柴吧……。难道她不想在家里过节吗?难道她不想得到幸福吗?说实在的,她太想了,但是她却做不到。因为妈妈去世了,爸爸没有工作,只好靠她卖火柴挣几个钱来维持生活,她的命运实在是太惨了。

小女孩由于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钱,所以她没有回家,因为她的家里和大街上一样寒冷和饥饿。在饥饿和寒冷的苦境中,她只能坐在高楼的墙角下,划着一根又一根的火柴。在微弱的火光中,她仿佛看到了铜把手的大火炉,香喷喷的烤鸡,美丽的圣诞树。读到这儿的时候,我真的为小女孩的“幸福”而辛酸。但是在资本主义的国家里,劳动人民的孩子是不可能有幸福的。结果呢,小女孩的幻觉一次次地被划灭了,她的“幸福”也随之飞得无影无踪了。最后,她划着整把火柴,想留住她最心爱的奶奶。但是在罪恶的资本主义里,就连这么一点点的爱,也不留给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里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读到这里,我的泪水流到了脸颊上。

我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遭遇真是万分同情,对资本主义就更加痛恨了。再看看我们社会主义的中国,少年儿童们穿着整洁的衣服,吃着可口的饭菜,住着舒适的房间,每天还能背着书包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知识,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呀!我真为生活在社会主义的生活而感到自豪!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篇6

揽全局细品味理幻想 导朗读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我认为小学第十二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的教学可依据这句名言,抓住课文的特点,积极创设情景,诱发学生情感共鸣。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一、揽全局,明胸境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是十九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大王”的安徒生在一次出国途中写的。它是安徒生最出色的作品之一。作者创设一个小女孩卖火柴的场景,以表达自己的胸境。这个场境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时间是大年夜,那天天气冷极了,下着雪,天又快黑了。地点是街头。小女孩的样子是光着头、赤着脚,又冷又饿。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可见家家户户都在过大年夜,街上还飘来一股烤鹅的香味,这是丹麦人过大年夜的习俗。然而在街上已经走了一整天,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的小女孩却不敢回家,因为她爸爸会打她的。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这样场境的创设,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多么可怜、多么悲惨的小女孩啊!谁看了不会同情她呢?于是作者巧妙地安排了五次擦燃火柴所出现的幻想情节。这些幻想又很符合当时小女孩的现实处境和她当时的心里的需要。随着“希望——破灭——希望——破灭”的反复出现,故事情节越向前发展,悲惨的情境越明显,小女孩的形象越鲜明。最后,小女孩的幻想破灭了,希望落空了,生命也就由此结束了。至此,作者能够深入到小女孩临死前的心理,他的胸境也就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读者也从中领悟到了童话的写作目的,感受到作者的悲愤心情,感受到他对穷苦人民寄予的深切同情及对贫富悬殊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强烈不满。教师在教学中统揽了童话的全局,紧扣“情”线,,通过介绍当时社会时代背景,理清情节思路,引导学生“明胸境”,这对优化课堂教学无疑是一个必要的前提。

二、细品味,导入境

要做到与“境”相“亲”,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童话的内容进行细品味。理解课文内容,优化课文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最能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关键词句,让学生咀嚼、品味、细思以理解它蕴含的深意。如课文第一部分四个自然段的教学,教师可以抓住这几句进行品味。第一句是“她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教学中就要抓住“穿过”,“冲过”这些词让学生品味:马车上坐的是什么样的人?(有钱人)为什么不用“通过”而用“穿过”,不用“赶过”而用“冲过”,这样写好在哪里?“冲”字又说明了什么?(有钱人不管穷人的死活,横冲直撞)第二句是:“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教学时可抓住句子中的“蜷”字进行品味:(1)用择音的方法(qian-quan)让学生读准字音;(2)启发学生想象“蜷”是一种怎样的形态(或表演“蜷”的样子);(3)获得“蜷”的具体形象后探究:为什么不用“蹲”而用“蜷”,这样写好在哪里?(4)联系上下文思考:为什么小女孩会在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5)深思:小女孩“蜷”着腿缩成一团又说明了什么?这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6)表述:看到小女孩这个样子,你的心情会怎样呢?抓住了以上几个重点词句,牵动课文的第一部分。学生在语言的品味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文到里,步步入“境”。

三、理幻想,悟意境

入境始觉亲,悟意情更浓。根据本单元教材训练重点和这篇课文结构的特点,教师帮助学生理解幻想的内容,领悟童话的意境,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也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因此教师应该对文中幻想部分精心组织教学:(1)设表导读。列出含有“擦然火柴的次序”“擦然火柴的数目”“幻觉情景”(看到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幻觉”“说明什么”等项目的表格,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第二大段,划出有关语句并填表。得出先后有五次,前面四次各是一根,最后一次是一整把。第一次看到温暖的大火炉,是因为小女孩冷极了,说明她渴望得到温暖;第二次看到喷香的烤鹅,是因为小女孩饿极了,说明她渴望得到食物……最后点燃了一整把,奶奶把她带走了,暗示小女孩已悲惨的死去。这恰恰说明小女孩命运十分悲惨,结果的必然。教师还要抓住点燃第一次的一根火柴都要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而最后都点起“一整把”进行比较,进一步说明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也反衬了当时社会现实的冷酷。(2)静思悟意。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读文填表,理清幻觉之后,还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每次幻想中所创设的情境(意境)。如“第一次擦燃火柴”的教学,可先让学生读懂课文体会情境,并组织学生思考议论:(1)小女孩为什么会幻觉这样的情境?

(2)假如你身感寒冷,处在如此舒适的境地有何感受?(3)可是正当小女孩把脚伸出去,想让脚暖和一下的时候,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小女孩又处在又冷又饿之中。想想:这是为什么?说明了什么?又如,“最后一次擦然火柴”的教学,作者都为小女孩创设了这样的结局: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引导学生讨论:(1)这句话中的“光明”和“快乐”是指怎样的“光明”,怎样的“快乐”,从这两个词语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通过探究,学生逐步明确幻象毕竟是幻象,作者这样写,目的是表达自己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而创设美好幻觉在于更好地与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好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激励人们去开创新的幸福生活。

四、导朗读,抒情感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小女孩悲惨的命运以及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2.通过想像、朗读、对比等多种方法,增强对文本的理解,让学生与作者心灵产生共鸣。

3.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激发起对小女孩的同情之心。走近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美妙幻想,学习她在不幸时,仍拥有追求梦想的渴望和追求幸福的权力。

教学重点、难点

1.五次擦燃火柴的理解、想像、朗读为本课时教学重点。

2.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写作意图,得到追求梦想、渴望幸福的思想熏陶。

教学步骤

一、引入幸福

1.师感情朗读七岁女孩刘倩倩的儿童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导入课题。(课件出示)

2.复习回忆: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女孩生活在怎样的境遇里?(课件出示)

生汇报,并分别抽生板书:寒冷、饥饿、孤独、无助等

3.出示课件(课文最后两段)

师朗读,生质疑,生汇报。

对学生质疑进行预设:

(1)为什么生活如此不幸的小女孩,课文最后却说她幸福地离去?

(2)为什么小女孩死后嘴角还带着微笑?

(3)小女孩究竟看到了哪些美妙的幻想?

师随机板书:幸福

二、解读幸福

1.根据“学路提示”小组内自主探究学习。

学路提示(小组合作学习)

用“”划出小女孩看到的美妙的幻景,用“”划出火柴一次次熄灭以后那冰冷的现实。选择大家认为最感动的一部分对比朗读,并写下批注,准备汇报。

2.学生小组汇报(顺序随学生汇报出现)

(1)第一次擦燃火柴

学生对比朗读(师板书:温暖)

(2)第二次擦燃火柴

学生汇报朗读

师:这真是一幅有趣的画面,让我们闭上双眼再现情景,仿佛你就是那位小女孩,就是那位有冷有饿的小女孩……

师深情朗读后,采访学生感受,师相机板书:满足

(3)第三次擦燃火柴

学生汇报朗读

师:那美丽的彩色画片,不正是人们对小女孩的祝福吗?

(抽一生扮演小女孩,别的同学送出祝福的话语,小女孩谈感受,进行口语交际)

师板书:安慰

(4)第四次擦燃火柴

学生汇报朗读

师:是啊,终于见到了疼她爱她的奶奶,她会怎样的呼喊?板书:疼爱

师:她大声地呼喊生:奶奶

师:她快乐地呼喊生:奶奶

师:她幸福地呼喊生:奶奶

师:她恳求生:啊!……就会不见的!

师:无论我们怎么想象、怎么朗读也无法完全再现小女孩当时幸福快乐的时刻,就让我们把双手放在胸口,静静地倾听这心灵的呼喊吧!

(播放动画课件)

3.课件出示:

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她又擦了一根……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抽生朗读

师:当我们把这些连接五次擦燃火柴的语句叠加起来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

生汇报。师板书:追求梦想

三、提升幸福

1.师:火柴一次次地燃起,又一次次地熄灭,随着一起熄灭的还有小女孩那弱小生命……所以课文里说,引读:(出示课件: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师:对于这个又冷又饿又无助又孤独的小女孩还说,这也许是她最好的归宿。让我们为小女孩祝福,历经磨难、痛苦的她终于找寻到了幸福……

2.课件出示:

幸福不是艺术家的名声,

王冠的光辉。幸福存在于

对清贫的满足,对苦难的承受……

追求幸福的途中,才是最幸福的。

――安徒生

师生共同谈谈生活当中的哪些人正走在追求幸福的途中。

3.师引读结束课文。

师:安徒生读懂了女孩的微笑,于是他这样写道――

生: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师:我们也读懂了女孩的微笑,于是我们这样读道:

生: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师:所有充满善良、充满仁慈的人们都知道:

生: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篇8

我总以为资本主义社会是美好的,生活在那里的人都过着富裕的生活。可是今天我读了丹麦著名童话家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后才知道资本主义社会是多么的丑恶,同时也非常同情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这篇童话主要讲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悲惨故事。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一年里最美好的晚上就是大年夜,因为这个晚上各家各户都聚在一起,吃着团圆饭,边吃还边观看着精彩的联欢晚会,每个孩子都穿上了新衣服,都收到了上千元的压岁钱。可那个可怜的小女孩不但没有丰盛的团圆饭和新衣服,就连一顿普通的晚饭和保暖的衣服都没有,还“光着头,赤着脚”,在街上卖火柴。读到这里我的眼睛开始模糊、心情难以平静。每天我都穿着整洁的衣服、漂亮的旅游鞋高高兴兴的上课,可是小女孩却……想到这里我恨不得钻进书里给她送双最暖和的鞋,再送去件最暖和的衣服和帽子,再……。此刻,我有一种奇想:让资本主义社会的“气温”降到零度,彻底摧毁这无情的社会制度。

小女孩虽然冻成样也没有人来帮她,她没有过分的要求,她只是想找个火炉取取暖,要点吃的填填肚子。在那个丑恶的资本主义社会里没有人会帮她,她只好点燃自己的火柴来取暖。她先后点燃了五次火柴,在幻觉中,她看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温暖的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和美好的地方,得到了他想要的:温暖、食物、欢乐、、幸福。可是每次她都随着火柴的熄灭而不断的失望。她还是面对着那堵墙,痛苦的生活在这个寒冷、饥饿、痛苦、孤独的世界里。最后,她冻死了。此时我多么希望火柴不要灭,这样就可以让小女孩永远生活在美好的“现实中。”假如没有那么长时间的话,就算一小时,一分钟都可以,只要能让她多在美好的幻景中沉醉一会儿那也好呀。

小女孩和我们是同龄人,我们就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而小女孩却要在大年夜冻死,为什么我们都是十二岁的轻少年,一个就过着幸福的生活,一个就过着悲惨的生活?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区别。如果社会主义社会是天堂,那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地狱。资本主义社会就像一个恶魔,它不但杀害了小女孩,也杀害了和小女孩一样的可怜人。小女孩虽然是冻死的,可罪魁祸首是资本主义社会!所以我现在不但不喜欢它,反倒更憎恨它!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篇9

词语比较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对文中运用的特别准确的起关键作用的词语,采用替换、增减等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明确语言文字的内涵,领悟遣词造句的奥妙。

如课文《燕子》中最后一节,有这样一句话“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在学习时,学生就提出疑问,为什么这里用“痕”而不用“条”“根”呢?那么,不防让学生亲自观察一下远处的高压线,调动学生的观察力,让学生体会理解,学生就体会到“痕”这个字更加生动准确。“几根”“几条”等词是很难表达出高压线在阳光的照耀下,时隐时现、忽明忽暗、模模糊糊的痕迹。

二、句子比较

对文章中重点句子和意思比较深刻的句子进行比较,来感受语音的准确。

如《林海》一文中对“岭”的描写,“大兴安岭的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在教学时,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比较,“大不一样”和“不大一样”的区别,感受大兴安岭的独特之处。再把句子中的“儿”字去掉,句子变成“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让学生通过朗读进行比较,加以体会,学生就会发现句子中“儿”的作用。这些“儿”字,从细微之处告诉我们,岭与岭之间高矮、长短的不同是相差很小的,对比不是那么明显,突出不了岭温柔的特点。还有“感到亲切、舒服”一句,在文章中出现三次,表现的思想感情是不一样的。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其每次出现的具体语境加以比较,学生就会感悟到作者三次感受一次比一次深刻。

三、人物比较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将一些有共性的人物或者性格存在差异的人物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他们的相同点和差异点,这样会加深对人物的理解,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和《凡卡》两篇课文,分别为我们描绘了两个悲伤的孩子,他们有相似的生活遭遇,共同的美好向往。卖火柴的小女孩光头赤脚穿着破旧的衣服,又冷又饿地奔走在飘雪的大年夜,得不到疼爱、快乐和幸福。九岁的凡卡,父母双亡,被送到城里鞋店当学徒,受尽了折磨,圣诞节的前夜,趁老板不在,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诉说挨打挨骂受尽折磨的悲惨生活。他们过早地饱尝世道的冷酷,心灵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但他们都向往幸福美好的生活。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幻想到许多美好的事物,露出幸福的微笑;凡卡寄信后做了个美梦,梦见爷爷在读他的信。这些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幻想,但等待他们的都是悲惨命运的结局。小女孩是冻死在大雪纷飞的街头,凡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只能是个梦,等待他的仍然是悲惨的生活。通过对比,学生会更加理解当时社会的冷酷、黑暗和罪恶。

四、技巧比较

《语文新课标》指出:“在阅读中要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的表现手法、结构安排、技巧运用等方面进行比较,总结规律,掌握每篇文章的独到之处,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卖火柴的小女孩课文篇10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

今天,我们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本文主要写了,在一个大年夜里,赤着脚在马路边卖火柴,可是一个人也没有卖出去,在街头上活活冻死。

想想我们自己,每天穿着漂亮的新衣服,吃着丰盛的饭菜,还有各种各样的零食和玩具,上学的时候我们坐在宽敞明亮美丽的教室,还不知道努力学习,还在课上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偷偷的做些小动作或和前后左右的同学们交头接耳说话,我们还不努力,卖火柴的小女孩都不能上学,也没有丰富的饭菜。我们真不应该。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她一定也象我们一样,肚子吃得饱饱的,身上穿得暖暖的,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那该多么好呀。我想,我们在同情她的同时,更应该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啊!

五年级:1060616870